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01:33:17

点击下载

作者:夏传才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

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试读:

前 言

战争是社会历史的特殊现象。在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产资源或抢掠生活资料,由集群格斗而发展为由小到大的部族间的战争。在中国古史上记载的黄帝与蚩尤之战,是两个大的部落联盟的一场大战,战争的实质是为本氏族的发展争取资源与生存环境。不过,原始社会的战争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的战争。我们现在说的战争,是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概括来说,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反抗侵略、反对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而一切侵略的、掠夺的、镇压人民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无论正义的战争或非正义的战争,都和人民群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战争是流血的斗争,必然有战士死伤和巨大的物质消耗,人民是兵源和战争物质的源源供应者。战争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人民是战争制造的一切灾难的直接承受者。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历来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发动侵略战争和一切反人民的战争。中华民族是勇敢坚强的民族,从不惧怕战争,历来拥护和支持反对侵略、反对压迫、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一切正义战争,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统一而英勇战斗,并取得胜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数量众多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名篇佳作,其中有爱国主义的抒怀,有英雄主义的颂歌,有战争风云的描写。为了对正义战争热烈拥护和支持,许多诗人本人就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在国家需要时投笔从戎。他们对非正义的战争,则观点鲜明地坚决反对和揭露,发出正义的和人道主义的抗议。

爱国主义的主题

从公元前六世纪以前产生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间的楚辞,到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在诗人们的生动诗行里,沸腾着火热的爱国激情。为祖国而战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诗经》中的周人开国史诗以及《常武》、《击鼓》等诗篇,都讴歌为制止侵略、捍卫和平、保家卫国而投入战斗。当时的秦国经常受西方异族的侵扰,《秦风·无衣》这首诗写秦国人民听到国王要出师抗击侵略者的号令,一个个整饬武器,相约出征,表现了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精神和战友间团结友爱之情。全诗重章叠唱,反复咏唱,流传为当时军中的歌谣和后世的成语,影响很广。

在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诗篇中,表现了光明正直、忍辱负重、上下求索、虽九死而不悔的报国情怀。名作《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的挽歌。抒情长诗《离骚》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复抒发因忠直报国而遭受贬逐的苦闷。当秦兵攻破楚国郢都时,早被楚王放逐在外的屈原写出了《哀郢》,对危亡的祖国表示无限悼念和怀恋,最后投江自沉,以身殉国。

在古代,“国家”一词,有“家国”、“乡国”的意义,其中包含着家园、乡土、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民。而“君王”则被视为国家的代表和象征。《诗》、《骚》以后的二千余年,不论是沉郁、悲凉的现实主义咏诵,还是狂飙式的浪漫主义的讴歌,也尽管诗人们出身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都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兴亡的关怀,对历史上爱国志士的歌颂,对建立富强中华的渴望,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优秀的精神素质,代代相传,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为国家服务之志

在国家兴盛发展时期,取得国家政权的新兴统治阶级代表人物,以恢宏的气概,进行巩固和建设新国家的斗争。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表达了建立新国家和维持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太宗李世民曾长期进行统一战争,胜利建国后重游昔日背水作战的战场,写下了《还陕述怀》。作者抚今追昔,缅怀当年在此地背水一战的激烈战斗,表达实现了天下太平的欣愉心情。他的另一首《重幸无功》,抒发他的治国理想,希望像尧舜那样无为而治,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国家。战争不是目的,建设富强的国家才是目的。“治国平天下”,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其中既包含有对封建王朝的忠诚,也包含着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危难时期勇于为国献身是爱国,和平时期为国家服务,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样是爱国。为国分忧,为国家建功立业,是古代杰出诗人的共同志向。李白常渴望为国家施展才华,“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在战争动乱时期,他以抗敌名将谢安石自许,投笔从戎,写下《永王东巡歌》。

在封建社会,真正的爱国者又是常常受到压制乃至迫害的。许多将军抒写了他们空怀报国之心,而不能得展志向的苦闷。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写有《望阙台》,写他远在福建前线眺望京都,表明自己孤立无助而仍不变赤子的爱国之心。明代另一位抗敌名将于谦驰驱沙场,功绩卓著,却因封建帝王争夺皇权,蒙冤被杀,他生前曾写出许多诗篇。这些诗篇表现了一个主题:精忠报国是他至死不渝的追求,我们今日读来,仍不胜感佩。

抗敌救亡之歌

当外敌侵略,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时,抗敌救亡,成为一个时代的进步精神,古典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得到充分的发挥。许多诗人本人就是爱国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血战沙场,壮志凌云。岳飞的词《满江红》,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这首词激昂慷慨,气壮山河,表达了光复雪耻、重整山河的坚强意志。由于它主题的积极意义,近现代曾用为军歌。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恢复中原失地是他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他有几篇梦中从军征战的诗也广为流传。他六十八岁时还写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两句说,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并不悲哀绝望,还想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夜阑时听到外面风雨大作,好像雄师劲旅和冰冻的黄河都来到梦中。他临终前写的绝笔诗《示儿》,更感人至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早已是家传户诵的千古名篇。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难深重。为争取民族解放,许多志士进行英勇斗争,写下大量爱国诗篇。如丘逢甲的《春愁》、徐锡麟的《出塞》等篇,都是甲午战争之后传布很广的爱国诗篇。其中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王朝杀害。徐锡麟为推翻清王朝于1907年起义失败而就义,他生前所写“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比较古人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惜马革裹尸的豪情,思想境界又高一层。女革命家秋瑾也是一位才华卓越的诗人,她的七律《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是传世名作。诗篇抒写了她决心唤起民众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她把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带进了传统诗词。

在宋、明国家沦亡后,还有一些怀念故国的遗民诗。这些诗沉郁悲凉,表现了亡国的沉痛和誓死光复的决心。如明末遗民顾炎武的诗《秋山二首》、《赠朱监纪》,回顾兵败国破,表述沉痛的心情:“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看旧征衣”,涵蕴深长。国破家亡,面对残暴的民族压迫,真是长歌当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也有所变化,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这就是爱包括我们的母亲和父老乡亲在内的人民,爱包括生养我们的家乡在内的我们大家共同的乡土,爱渗透到我们的血液和共同生活中几千年传承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我们要保卫她,建设她,使她幸福、繁荣、富强。

还有一部分专写亡国之痛的诗词,出自封建统治阶级之手,其中有北宋的亡国皇帝宋徽宗赵佶、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写了“故国不堪回首”的内心伤痛,他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也十分动人。我们在这里也选了他几篇作品。一位脱离人民、屈辱投降的亡国皇帝对故国的怀念,当然谈不到爱国主义精神,但他的词真实地抒写了亡国的悲痛和对故国往昔情事的憧憬,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而且,这些词在艺术上自然率真,语言明净,情挚意切,形象生动,所以仍能获得人们的同情,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喜爱和传诵。所以,我们也选几首,收在这里。

英雄主义的赞歌

歌颂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古典战争诗的传统主题。

曹植的名作《白马篇》,写幽并的战士远离家乡,来边塞保卫边疆。前半首描写他们的英武矫健:“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后半首则歌颂他们一往直前,义无反顾,为国赴难,视死如归:“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南朝宋·鲍照的名作《代出自蓟北门行》和《拟古(其三)》,也是这种写法。

唐代边塞诗艺术精巧,抒情气氛浓郁,抒写了盛唐边防将士为国家建立功勋的高昂的精神面貌。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赞扬边防将士身经百战,誓破入侵之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同一作者的《出塞》,也写得爽朗明快,壮丽豪迈,显示出盛唐时期昂扬奋发的色彩,充溢着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被《唐诗别裁集》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严武的《军城早秋》写边关秋景,苍凉而不感伤,慷慨而不凄厉,豪情壮志跃然纸上:“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塞下曲》也抒写边防将士的报国壮志,杀敌决心,许身戍边的豪情:“伏波惟愿裹尸带,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伏波指封伏波将军的马援,定远指定远侯班超,二人都是汉代建功边疆的名将。诗人说,为保卫国家,宁愿马革裹尸效命疆场,何必要活着回关内呢?在战场上务必全歼敌人,不让其匹马只轮逃归巢穴,末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希望在消灭顽敌后,仍留一支克敌制胜的劲旅继续保卫边防。

王维的《老将行》是小叙事诗,叙述老将半生坎坷的经历,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遭遇不幸的命运,并不改变炽热的爱国心。北朝民歌《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塑造了代父从军、凯旋归来的女英雄的光辉形象,在我国已经家传户喻。

战地风光和军旅生活

有许多诗篇直接描写战地风光和军旅生活,展现了军营的多彩画卷,充满乐观精神。

曹丕的《黎阳作》写大军出征,描绘了威武浩荡的军容及其席卷一切的气势:“千旗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

王昌龄《从军行》写战烟弥漫、杀声震天、破敌报捷的战地景观,意象壮阔:“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卢纶的军旅生活小诗雄劲有力,形象鲜明,如《塞下曲》写将军夜射,写得真切入神:“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宋·陆游的《出塞曲》写大军出击,写得气势磅礴,叱咤风云:“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唐·钱起的《和张仆射塞下曲》是胜利的凯歌,短短二十个字,有情有景,洋溢着压倒敌人的气势和胜利的豪情:“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战士们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他们长期戍边,征战频仍,在战斗间隙,面对大漠冷月,思念故乡,如唐·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绝句被称为边塞诗中思乡之作的绝唱,孤城、烽火台、沙如雪、月如霜,显得凄凉而苍茫,而深秋静夜,传来幽怨的芦笛声声。情、景、声融合一体,写得简洁空灵,余韵悠长深远,但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表达了战士思乡的典型的情绪。

唐·王翰的《凉州词》同样是传诵久远的名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这首诗里,葡萄美酒,夜光玉杯,马上的琵琶,血战的沙场,出征前的畅饮,交织成边塞风光和军营生活的画面,表现出战士的乐观精神和献身的豪情,令人击节,使人神往。

诗人们拥护反抗侵略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战争,为此,他们投笔从戎。唐代边塞诗人多在军中服务,宋代陆游、辛弃疾等也都曾参军抗敌。国耻未雪,山河未整,他们时刻留恋火热的战斗生活,希望重新效命疆场,辛弃疾的词《破阵子》是这样的代表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人回忆昔日横戈跃马的豪情,诉说北伐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老战士深沉的感慨,情怀悲壮,催人泪下。军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个立志报国的人,对于火热的战斗生活,怎能不留恋?

反对不义的战争

诗人们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坚决保卫疆土,制止侵略,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人民,打击罪魁祸首,争取实现和平。这个观点,在杜甫《前出塞》(之六)表达得最清楚:“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战争必有死伤。士兵从哪里来?来自人民。一个士兵就有一个家庭:父母和妻儿。一个士兵的死亡是一个家庭的不幸。战争大量的物质消耗,从哪里来?来自向人民征收赋税。战争需要兵员和军需物质的源源补充,完全由人民来负担。杜甫的《兵车行》写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开边”,就是向外开拓疆土,也就是对外侵略。强占其他民族的土地。当时的唐王朝连年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用兵,不仅给各少数民族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不幸,加紧征兵,乃至强行抓丁,使百姓骨肉分离、田园荒芜,还要增加赋税,横征暴敛。他的《石壕吏》就是写强征抓丁的,为了补充兵员,连老翁也抓去当兵。李白的《战城南》写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造成流血和苦难,最后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在古典诗词中甚多,或描写战祸对生产力的破坏,或描写征夫思妇的哀怨,或抗议强迫兵役的暴政。曹松的《己亥岁》对唐王朝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的揭露很深刻:“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陈陶的《陇西行》(其二)则从另一个角度取材,反映对外扩张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定河边,战死者白骨蔽野,却正是少妇们梦魂缭绕的亲人呢。这首诗匠心独运,寄寓深沉的感慨。

诗 经

[1]

皇 矣

诗经·大雅[2][3][4][5]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6][7][8]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9][10]

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11][12]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13]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14][15]

居岐之阳,在谓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这一章歌文王伐密胜利。[16][17]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18][19]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询尔仇方,[20][21][22]

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这一章歌文王奉天意准备伐崇。[23][24][25][26]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27][28][29]

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30][31][32][33]

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这一章歌文王灭崇而德威播于四方。

【今译】

上帝教导文王:“不跋扈专横,

不贪婪别国国土,

仁德当先保和平”。

密国不遵守法度,

竟敢抗拒我大邦;

侵略阮国义攻共。

文王勃然震怒,

立即整顿军旅,

阻击密军在莒地。

为的是昌隆周国国运,

安定天下万邦。

大军从京地出征,

反击到阮疆班师。

我们登上高山宣告:

不许陈兵我们的丘陵,

这是我们的丘陵和山岭!

不许饮我们的泉水,

这是我们的水泉和池塘!

我们开发这山野平原,

在岐山之南,

在渭水岸边。

周国是万国的榜样,

文王是众民的君王!

上帝教导文王:“我关注品德高尚,

不疾言厉色扬威,

不滥用刑罚皮鞭;

不靠书本耍聪明,

一切遵循上帝的法则。”

上帝教导文王:“与你盟国相商,

联合兄弟之邦;

用你攻城的钩援,

开动你的战车,

去攻伐崇国都城。”

战车滚滚进击,

崇国的都城摇晃;

抓获俘虏排成队,

割取敌耳穿成串。

祭天帝告神明:

招致敌人来归降服,

四方得以保和平。

我们战车威武雄壮,

崇国城墙颓然倒塌,

猛烈冲锋奋勇突击,

顽强的敌人消灭净。

四方从此齐归附。

【点评】

《皇矣》是记述周人开国历史的第四篇史诗,这里所选的下半篇,歌唱文王秉承天命伐密伐崇胜利。周国本来是西陲小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发关中平原渭水两岸肥沃的土壤,定居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兴盛,而在殷商王朝压迫下备受欺凌。这时殷商统治集团已极端腐朽,它的暴虐统治使它与广大奴隶及各族人民的矛盾十分尖锐。文王姬昌是位开明的政治家,他积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关注人民生活,国家逐渐强盛,虽接受殷商的“西伯”(西方诸侯之长)的封号,实际上已成为殷商的劲敌。文王执政五十年,积极进行灭商准备。他长期积蓄力量,联合同盟者,团结周围各小国和部族,殷商也在周的周围安排羽翼,密国和崇国就是殷商的羽翼。他们侵略小国,破坏地区和平,制造事端,向周国挑衅。据《史记·周本纪》:公元前1077年,姬昌宣布独立,自称文王,即史传所称颂的“文王受命”:宣告上承天命以仁德来治理天下,实现德治与和平。文王称王七年五伐,第二年伐犬戎,免除外患,第三年伐密须,第四年败耆国,第五年伐邗,第六年伐崇侯虎,一一翦除商的羽翼。公元前1071年文王逝世时,周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已扩展到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并且结成了联合各被压迫民族的反商统一战线,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这四章诗所歌唱的就是文王承天意伐密伐崇取得胜利。

伐密伐崇前都先写“帝谓文王”,是首先说明文王发动伐密伐崇战争是秉承天意,执行天帝的意旨。“上帝”不过是人创造的偶像,所谓“受天命”,只是借上帝的权威来推行制造者的意旨。但是,周人创造的这个上帝神,已经不是与统治者祖先合一的神,也不是殷商奴隶主那个手持刀剑以杀戮征服四方的暴力神,而是《皇矣》本诗第一章所写“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瘼)”的道德神。周人创造的这个新上帝,关心民生疾苦,对那些违背天心仁德的虐民暴君,夺回天命并给予严厉惩罚,而选择代天保民的有德行的人授予天命。在殷商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这个新上帝反映了改革凶残的奴隶制而建立发展生产力的新制度新观念。文王宣称他就是秉承天意的这种新观念的代表,他伐密伐崇就是执行天意。后世的许多讨伐战争,发动者都打出“代天行道”或“代天伐罪”的旗号。

文王领导的战争是反压迫、反暴政的正义战争,代表当时社会的进步要求。他把这位仁德的上帝放在战车上,举着“代天伐罪”的旗号,把自己装扮成秉承天意除暴安民的天使,以此来鼓舞士气,争取人民的拥护。诗中描写他宣扬仁德,“无然畔援,无然歆羡”,“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动员(“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通过庄严的祭祀仪式,唱起为正义而战的战歌,瓦解敌军,招致人民归附。《说苑》记:“文王伐崇,令毋东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即执行严明的群众纪律。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谓这就是诗中“是致是附”的内容。朱熹《诗集传》解释本诗末章说:“文王伐崇之初缓攻徐战,告祭群神,以致附来者,而终不服,则纵兵以灭之。”声讨敌人罪行,建立严明纪律,安抚民众,瓦解敌军,同时又有雷霆万钧之力,对顽抗的敌人,则一战而克,彻底干净地消灭之。这就是中国古代前期歌颂的“文王之师”、“仁义之师”。孟子称颂这样的军队“救民于水火”、“无敌于天下”,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注释】[1]《皇矣》是周人开国史诗的第四篇,本诗节选其第五至第八章,歌唱周文王的战功及其战争指导思想,在中国战争史上影响极其深远。[2]文王:姬昌,周王朝开国的奠基人,被尊为西周的国父。[3]畔援:恃强跋扈。[4]歆羡:贪欲,指垂涎他国地土。[5]诞:发语助词。先登于岸:岸,高地。先登岸,意为先立于有利位置,即在道义上先站住脚。[6]密人:密,密须,古国名,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密人不恭,谓密国统治集团首领不遵守共同制定的制度。[7]距:同“拒”。大邦:这里是周国自称。[8]侵阮徂共:阮,古国名,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共,古国名,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之北。徂(cú),往。当时殷商王朝任命姬昌为“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姬昌团结西方各小国诸侯,议定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约法,但密国和崇国不遵守法度,在殷商王朝奴隶主集团支持下不接受“西伯”的管理,发兵侵占阮国,又继续向北侵略共国。[9]旅:爰整其旅的旅,指军队。徂旅的旅,是“莒”的假借字,莒,古地名,在周国北部边境,周军在此集结出境讨伐密国。[10]按:通“遏”,阻止。《竹书纪年》:“帝卒二十三年,密侵阮,西伯帅师伐密。”[11]“依其在京,侵自阮疆”二句,旧说或以为是密军从阮疆来侵占周的京地;或说是文王军队反击到阮军的疆土,回师密地。京,当时周国都邑。依其,此处王引之《经义述闻》释为盛貌。侵自阮疆,指周军进击到敌后疆土。疑文字或有衍误,上下文义取二说中之任何一说,都难贯通。故下文释句取意译。[12]矢:陈。[13]鲜原:山野和平原。《传》释小山别大山曰鲜,《通释》释鲜原泛言小山下野;一说鲜原为地名,是周人的开发区。二说已难深究。[14]岐之阳:岐山南面。向阳为南。[15]渭之将:渭水之侧。方:法、榜样。[16]大声以色:《通释》释为张扬声威而形诸颜色。[17]长夏以革:长,依恃。夏,刑罚。革,指皮鞭。[18]不识不知:识(音志),《玉篇》:“识,记也。”指古代典籍。知,通智;不智,朱熹《集传》释不自作聪明。[19]仇方:指盟邦。[20]钩援:钩梯,攻城的用具,即俗称飞钩。[21]临冲:攻城战车。[22]崇:古国名,在今陕西省沣水西,崇侯虎是殷商的亲近之邦,助纣为虐。[23]闲闲:冲击貌。[24]言言:《传》释高大貌;《笺》释倾颓貌。[25]执讯:捕获俘虏。[26]馘(gúo):割下敌尸的左耳,按其多少而计功。[27]类、祃(mà):出师前祭天称类,到达征伐之地祭战神称祃。[28]致:招致。附:依附。[29]茀茀(fú):强盛貌。[30]仡仡(yì):动摇貌。[31]肆:突袭。[32]绝、忽:绝。[33]拂:违背、抗拒。[1]

大 明

诗经·大雅[2][3][4]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5][6]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这一章歌武王伐商誓师牧野。[7][8][9]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10][11][12]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这一章歌牧野决战胜利。

【今译】

伐商的大军,

军旗飘扬如密林。

武王牧野誓师:

胜利属于我们,

上帝看着我们,

奋勇前进,万众一心!

牧野辽阔茫茫,

战车如雷煌煌,

四马如龙嘡嘡。

太师姜尚父,

犹如雄鹰飞扬。

为辅佐我们的武王,

轻骑突袭攻大商。

甲子一战天下清朗!【点评】《大明》是周人开国史诗第五篇,从文王出生叙述到武王姬发继承乃父遗志,会合各路诸侯,结成联军,渡黄河攻伐殷商。上面节选第七、八两章,歌牧野之战胜利,联军进抵牧野,距殷都朝歌仅三十五公里,这一场会战是两军的战略决战,也是推翻殷商奴隶主王朝的最后一战,在文王死后四年,约公元前1066年。《史记·周本纪》对这次会战的记述,是对这篇诗背景很好的说明:“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冲锋骑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一说十七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挑战)。以大卒(骑兵)驰帝纣师。纣兵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兵倒兵以战,以迎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及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牧野之战是殷周双方的最后决战,过去儒家曾给予很高评价。《易·革卦·彖》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孟子·梁惠王下》说:“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他们所说的“革命”,是指用武力推翻旧王朝,即革掉它所受的天命,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革命”一词的意义不同。武王伐纣及其胜利,并非如现代某些学者所说是一个奴隶主王朝代替另一个奴隶主王朝,而是广大人民从殷商奴隶主的残暴压迫剥削之下争取解放的正义战争。现代政治家曾称它是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这里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当时被压迫、被剥削的包括奴隶在内的劳动人民,还有参加联合作战的受殷商奴隶主侵略和欺负的庸、蜀、羌、髳、微、彭、濮等各族人民,以及武王誓师词《牧誓》(全文见《尚书·周书》)中所说的“友邦冢君”和率兵来会的各路诸侯。这些人在武王领导之下,与共同的敌人在牧野进行了最后的决战。这一场正义战争的直接结果,是殷商奴隶主国家覆亡,生产力获得解放,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一个强盛文明的西周国家建立起来,为中国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准备了条件。

本诗对牧野会战的描写,仅仅用五十六字,勾画出会战的场景。首先是“殷商之旅,其会如林”,接着写武王誓师,战前动员,随后大军勇猛进攻,会场辽阔,战车雷鸣,战马奔腾,表现出压倒敌人的气势,勇敢的大将姜尚父率领一百名骑兵如雄鹰飞扬,冲入敌阵,最后以“会朝清明”收尾,写出战争胜利结束,一战而定天下。诗中以极为精练的文字,抓住了全过程中的几个突出之点,表现了会战首尾及其中重要史实和人物,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形象生动,音韵铿锵,是中国文学中描写战争的名篇。【注释】[1]《诗经·大雅·大明》是周人开国史诗第五篇,歌颂文王兴起,武王伐商胜利。本篇选其第七、八章。[2]会:旝之假借字,旌旗。[3]矢:誓。牧野:地名,殷、周决战的战场,在今河南淇县南,距殷都朝歌三十五公里。[4]维予侯兴:维,语助。予,我;侯,是,乃。[5]女:同“汝”。[6]无贰尔心:勿怀二心,即思想一致之意。这一章文句或有讹误脱漏,故旧解多歧。刘毓庆《诗经图注》以为,首句“殷商之旅”的“殷”字是“敦”字之误,敦有“讨伐”义,如此则可贯通。此章译文从刘说。[7]檀车:檀木坚固,制为战车。[8]驷:驷为一车四马,是赤毛白腹之马。[9]师尚父:师,太师。尚父,即吕望,姜姓,亦即民间传说的姜子牙。吕望实为上将,与民间传说不同,西周开国,功封于齐。[10]凉:佐。[11]肆:疾。[12]会朝:甲子曰早晨。会,《传》训“甲”,《笺》训“合”,《集传》释“会战之旦”,牧野之战是夜战,至晨以商军败降结束。这一天以干支计,正是甲子日,多日阴,而胜利的早晨,天空特别晴朗,诗的结尾正语义双关,是实写,也有象征意义。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曰:会当为甲。古代以干支计日。甲为一旬之首日,即一旬的第一日。武王会师牧野的那天是甲子日。甲、会双声故通,《彤弓》笺“一朝,早朝”,俞樾《群经平议》疑早为甲字之误。《楚辞·哀郢》:“甲之晁吾以行”即甲朝,王氏又注曰:“《牧誓》云‘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1976年3月,在陕西临潼零口公社出土《利簋》,铭文云:“珷征商,唯甲子朝。……”二者所记,丝毫不爽。把“会朝”解为“甲子日”,这句则可释为:“甲子这一天天下清朗。”王氏注引,有一定根据,与书传可合,而旧注旧译并不通达可靠,所以采用了王氏注说。[1]

常 武

诗经·大雅[2][3][4][5]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6][7][8][9]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第一章,写宣王布置出征。[10][11][12][13]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14][15][16][17]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第二章写出征准备周严,井井有条。[18][19][20][21]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22][23]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第三章写宣王亲征,徐国闻风骚动。[24][25][26]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27][28][29][30]

铺敦淮,仍执丑虏。戴彼淮浦,王师之所。

第四章写宣王大军进击淮夷大胜,进占淮夷全境。[31][32][33][34]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35][36][37]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第五章写宣王再征徐国。[38][39]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40][41]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旋归。

第六章写徐国投降,宣王班师。

【今译】

宣王威武英明,

向卿士发布王命:

命南仲操持出师大祭,

命太师皇父

整顿六师听候命令,

修整兵车和戈矛。

战前警备全做好,

发兵去解放南国。

王让尹氏传策命:

程伯休父任司马,

六师左右分两路,

告诫全军明纪律,

绥靖那淮水两岸,

平定那徐国叛土。

不分兵留守不久停。

三件大事全就绪。

多么光辉伟大,

天子威严英武。

大军进发如移山,

节节推进不停留。

徐国闻风起骚动,

王师压境全国惊,

如同天空响雷霆,

徐军队列个个惶恐。

我王英武奋发,

震怒有如雷霆,

勇将勇猛进攻,

万军呐喊声同虎吼。

残敌包围在淮水滩,

捉获俘虏一串串。

淮浦一带全攻占,

王师胜利安营盘。

王师兵马声势壮,

迅如飞鸟从天降,

动如汉江汹涌难阻挡,

静如山苞坚固难撼动。

行如大川滚滚滔滔,

连绵不断齐齐整整。

不能预测不可战胜的神兵,

大举出征伐徐夷。

王的谋略高超,

徐国降顺王朝。

徐国朝拜我大国,

史册写上天子功劳。

天下如今平定。

徐国朝贡来朝。

徐国不再反叛,

我王班师凯旋。【点评】

这篇诗记述宣王亲征淮夷,从出征前的布置(安排祖祭、整顿六师、战前动员),到克淮降徐、凯旋班师,包括诗中人物和战争过程,都是写实之笔,与史籍记载和诸多铭文相合。其中四、五两章对征战的描写,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气势磅礴,所用的比喻饱含感情色彩,表现了对王师的赞美和压倒敌人的绝对优势。第五章写伐徐,呈现大军压境,有雷霆万钧之力,但未见战争过程的描绘,因为徐国已不战而降。诗中写了战争胜利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攻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平淮夷);一种是以压倒优势迫使敌人投降(降徐)。所谓兵不血刃而屈敌人之兵,是战争用兵的善之善者也。淮、徐的反叛,造成周王朝在东方统治的动摇,宣王所进行的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所以详载于史籍,传播于歌诗。【注释】[1]西周中期以后,国家趋向衰落。厉王的暴虐统治,曾激起国人暴动和一些附属小国叛乱。宣王即位,进行若干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振兴,西周史上号称“中兴”。宣王元年,淮夷反叛,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72年,宣王率大军亲征。这首诗歌宣王征淮徐的胜利。“常武”,古“常”、“尚”通,常武即尚武;标题说明:崇尚武事,重视军事建设,建立国家强大的武装力量是治国之本。诗六章,章八句。[2]赫赫明明:赞词。赫赫,威武;明明,明察。[3]卿士:周王朝的最高行政官员,约相当于幕僚长。[4]南仲大祖:南仲,人名,时为掌管土地、田赋、户口的司徒。大祖,规模大的祖庙。战争是国家大事,因为关系国家的命运以及士兵和人民的生命,所以出征前要举行隆重的祭典。按周礼,出师前举行隆重的祖祭告庙,兼祭礼天地,祈祷神灵辅佑一路平顺、战争胜利。[5]大师皇父:大师,即太师,执掌兵权的大臣。皇父,人名。旧注或谓此皇父即《十月之交》诗中的卿士皇父,非也。宣王在位34年,元年时已任太师,当是年龄老大之重臣,不可能活到40年后任卿士而始封于向地。幽王朝的皇父,当是另一人。[6]六师:周代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宣王时镐京的常备部队为六个师,后亦以六师泛指国家强大的军队。[7]戎:这里指兵器。[8]敬:通警。戒:戒备。[9]惠:给予恩惠。南国:这里指淮、徐一带,即淮夷反叛之地。徐淮地区实际在镐京的东方,而当时周人把江淮一带统称南国。[10]尹氏:掌管册命的文职大臣。[11]程伯休父:休父是人名,伯是爵位,程是封地,宣王任为大司马。[12]左右陈行:部队列为左右两路。[13]戒:告诫。师旅:指全军各级建制。[14]率:循。淮浦:淮水边。[15]省:巡察,实为讨伐。徐土:徐国,淮夷的大国,在今皖北泗县境。[16]不留不处:不停留不久居,意为宣布打完仗就回来,以安军心。不留,指不分兵留守。[17]三事:指上述出师祭礼、顿整六师,宣告全军部属。戎我师旅,是向全军讲明出征意义,宣布纪律和奖惩制度,以及不分兵留守,胜利即全军凯旋。这三件事,都是出师前必须做好的工作。[18]赫赫业业:形容形象光辉高大。[19]有严:犹严严,十分威严。[20]舒:徐缓。保作:《传》曰“保,安”;《笺》曰“作,行也”。此句意为稳步进发。[21]绍:《笺》曰“缓也”。[22]徐方:方,方国。绎骚:绎,本义为抽丝,有连续不断的意思;骚,动乱不安,绎骚,指徐国闻风连续发生骚乱。[23]霆:迅雷。[24]厥:其。[25]虎臣:勇猛如虎的将领。[26]阚如:虎怒貌。虓(xiāo):《说文》曰“虎鸣也”。[27]铺敦:铺,打击,敦,迫、追。铺敦,意为追击。(fén):水边高地,意为被追击的残敌被围困在淮水边的一块高地上。[28]仍:多次。执:捉获。以绳捆之。丑虏:对战俘的蔑称。[29]戴:整齐,这里意为全部占领。淮浦:淮水一带地方。[30]王师:周王的中央军队。[31]旅:部队。啴啴(tān):众盛貌。[32]翰:高飞。[33]江、汉:长江、汉水。[34]苞:林义光《通解》读为抱,苞的本义为本,亦通,不必以通假读。[35]绵绵:连续不断。翼翼:整整齐齐。[36]克:胜。[37]濯:《毛传》曰“大也”。[38]犹:通“猷”,谋略。允塞:允,信,真的;塞,的借字,《说文》曰“实也”。[39]同:会同,指朝会大国。[40]来庭:归顺朝廷。[41]旋归:凯旋班师。[1]

出 车

诗经·小雅[2][3][4][5]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6][7][8]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第一章写南仲受命出征。[9][10]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11][12][13]

彼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第二章写出征的军容。[14][15][16][17]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18][19]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狁于襄。

第三章写南仲奉王命筑城安边。[20][21]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22][23]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第四章写由春至冬,战事繁忙。[24][25][26]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27][28]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第五章写在入春草茂盛时节,平定狁。开头六句同于《召南·草虫》。但此诗中所指“君子”当是不同人物。[29][30][31]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32][33]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狁于夷。

第六章写凯旋。前四句亦袭用《召南·采蘩》、《豳风·七月》诗句。

【今译】

我开动我的战车,

到镐京郊外集合。

天子从王宫发令,

派我随大军出征。

召集我的车卒,

快把辎重装载。

国家正遭受祸患,狁寇边形势紧急。

我开动我的战车,

到镐京郊外会合。

立起龟旗蛇旗,

旗杆上飘扬牦牛尾。

还有那些鹰隼旗,

迎着大风响哗哗。

我的心情是太焦急,

累得车卒人人憔悴。

王命南仲做主帅,

朔方去筑城驻防。

兵车一路嘭嘭响,

龙旗龟旗多鲜亮。

天子命令我们的南仲,

筑城朔方守边疆。

跟着威名赫赫的南仲,

驱逐狁保家邦。

从前出发的时光,

黍稷刚吐穗开花。

如今我转战朔方,

一路上风雪交加。

国事艰难有危难,

哪能自身图安闲。

谁不思念家乡,

王命在身怎能回还?

蝈蝈咕咕叫,

蚱蜢蹦蹦跳。

战场上看不到南仲,

我的心情难安宁。

收兵时看到南仲,

我心放宽真高兴。

威名赫赫的南仲,

带我们讨伐狁获大胜。

春天日头长,

四野芳草香。

黄莺吱吱叫,

采蘩姑娘在路旁。

押解俘虏一串串,

班师还朝回家乡,

威名赫赫的南仲,

把那狁一扫光。【点评】

这篇诗写周宣王命南仲为主帅,筑城于朔方,北伐狁。据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这次出兵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三月二十六日,整个战役历时约一年,战地在朔方,于次年春回京。狁的侵扰,长期以来是西周王朝北部的主要边患,这次北征是征东北部的狁,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不久又派尹吉甫为帅征伐西北部的狁,有诗《六月》为歌。经过这两次大战役,史书上再不见有狁的记载,据考证,狁即后来的西戎,又称犬戎,鬼方,春秋时称北狄,秦汉时称匈奴。匈奴族在汉代仍是华夏民族北部的主要边患。犬戎族在幽王时攻破镐京,导致西周王朝灭亡。本诗的作者,大概是南仲部下的一位官员,诗中歌颂南仲抗敌保边的战功,也歌颂了宣王的决策和天子的威严,表现了西周王朝“中兴”时代国王有为、群臣用命的精神面貌。诗中描写军容军威,铺排扬厉,较为生动。本诗是《小雅》中的乐歌,诗中第四、五、六各章,都大段引用或间用《国风》乐歌的成句。【注释】[1]歌南仲奉王命北伐狁。狁是活动于陕晋两省北部、长城内外一带地区的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经常对周族进行侵扰,是周人北方的主要边患。宣王命大臣南仲为帅北征狁,发动保卫边疆的自卫反击战争。诗六章,章八句。[2]我:诗人自称。[3]牧:郊外。[4]所:指镐京王宫。[5]谓:《广雅》“谓,使也”。[6]载:指装载辎重。[7]王事:国事。[8]棘:通“急”,指狁入侵的边患紧急。[9]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军旗。[10]旄(máo):旗杆顶尖装饰牛毛的旗帜。[11](yú):状声词,风吹旌旗发出的声响。[12]悄悄:形容内心焦急。[13]况瘁:通“怳悴”,即憔悴。[14]南仲:宣王时大臣,受命为此次北征主帅。[15]往城于方:城作动词,方是地名,朔方的简称,本句意为往朔方去筑城。筑城驻军,是周朝安边的重要措施。[16]彭彭:状声词,车行声。[17]旂旐:绘双龙的大旗。央央:鲜明貌。[18]朔方:今陕西北部,山西北部至内蒙包头一带,当时是狁活动的地区。[19]襄:通“攘”。[20]方华:正吐穗开花,华,同“花”。[21]载涂:满路,涂通“途”。[22]不遑:无暇。启居:启,通跽,小跪,居,安坐。[23]简书:刻在竹简上的文书,指天子的册命。[24]喓喓(yāo):状声词,虫叫声。草虫,即蝈蝈。[25]趯趯(tì):跳跃貌。阜螽(zhōng):蝗类昆虫。[26]君子:对高级贵族的称谓。[27]心降:心情平静。[28]西戎: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曰:“西戎即狁,互言之以谐韵。”[29]卉:草类总称。萋萋:芳草茂盛貌。[30]仓庚:黄莺,喈喈状黄莺叫声。[31]蘩:白蒿。祁祁:众多貌。[32]执讯获丑:意为捉获俘虏,丑是对俘虏的蔑称。又,马瑞辰《通释》云:“讯为军中通讯问之人,盖谍者之类。”可备一说。[33]薄:急。[1]

采 薇

诗经·小雅[2][3][4]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5]

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第一章以采薇起兴,写因狁而不能过和平生活。[6]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7][8]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第二章写战地生活艰苦,并与家庭失去信息。[9][10]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1][12][13]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第三章写战事不息,久戍不归。[14][15][16]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17][18][19]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第四章写战事紧张,乘胜进军。[20][21][22]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23][24][25][26]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第五章写将士英勇作战。[2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六章写归途心情。

【今译】

采薇啊采薇,

薇菜长出芽。

回家吧回家,

眼看到年底。

我长久离开家园,

是因为狁侵犯。

我转战奔波四方,

是因为狁侵犯。

采薇啊采薇,

薇苗正鲜嫩。

回家吧回家,

我家让我心头挂。

想家心焦像火烧,

饥渴更难熬。

长年防地常变动,

没法捎来平安信。

采薇啊采薇,

薇杆长结实。

回家吧回家,

又到十月里。

国家战事没完了,

转战四方难休整。

心中牵挂太辛苦,

在外无人来怜恤。

那艳丽的是什么?

绣在将军车幔上的花。

领先开路的是谁?

是将军驾乘的战车。

战车统统出动,

四马奔驰真威风,

大军进发不停留。

一月三捷报大胜。

兵车四马真雄健,

四马“嘚嘚”作先锋,

将军战车冲在前,

士卒呐喊向上涌,

两翼兵车真齐整,

象弓箭囊耀眼明。

临阵勇猛又谨慎,狁末日更猖狂。

从前离家的辰光,

杨柳丝儿轻轻飘荡。

如今我走回家乡,

雨雪纷纷扬扬。

只恨路长走得慢,

不顾饥渴把路赶。

长期离家多凄苦,

谁知我心中悲伤!【点评】

本篇是出征战士之歌。与《出车》虽同写征伐狁胜利归来,但因所处地位不同,诗的内容也就不同。战争的最大的贡献者是参战的士卒,他们担负着战斗的死伤、生活的艰苦、与家人的离散,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他们承受的痛苦,以及对朝廷给予的待遇不公有所不满。但由于是参加反侵略的民族战争,仍然勇敢地投入战斗,没有怨悱之情。诗中对战士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而生动。【注释】[1]从征的士兵之歌。本篇与《出车》同是征伐狁时期的歌诗,但作者是下层士兵,写出他们的体验和观感。诗六章,章八句。[2]薇:野豌豆,其豆和嫩叶可食。征地朔方寒苦,战士在军中有时采薇充饥。[3]作止:作,《毛传》曰“生也”。止,同“之”。[4]岁莫:年终,莫通“暮”。[5]室家:家庭。[6]柔:指薇初生苗柔嫩。[7]烈烈:形容焦灼如火。[8]归聘:聘,问;指探问家庭情况。[9]刚:薇苗长大其茎坚实。[10]岁阳:一年的十月,《尔雅》曰“十月为阳”。[11]靡盬(gǔ):没有休止。[12]孔疚:很痛苦。[13]来:一说归来之意,一说慰劳之意,均通,译文取后说。[14]尔:“薾(mǐ)”的借字,花开艳丽。[15]常之华:常,通“裳”,车的帷帐;华同“花”,常之华,指车幔上绣的花。[16]路:本义可通,一说通“辂”,高大的车,亦通。古代作战,将士一同前进,交战时,将冲锋在前。[17]戎车:兵车,即战车。[18]业业:《集传》曰“壮也”。[19]捷:胜利。[20](kuí):状马蹄声。[21]依:承载。君子:指将帅。[22]小人:士卒自指。腓:通“厞”,《说文》曰“隐也”。[23]翼翼:整齐貌,形容马整齐排列,其阵式如鸟之两翼张开。[24]象弭(mǐ):象牙装饰的弓。鱼服:绣鱼鳞花纹的箭囊。[25]戒:警戒。[26]孔棘:非常紧急,棘通“急”。[27]来思:来,归来;思,语助词。[1]

无 衣

诗经·秦风[2][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4][5][6]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7]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8][9]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10]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11][12]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今译】

怎说没军衣?

我和你合穿战袍。

国王出兵打仗,

修好我们戈矛。

我们共同去对敌!

怎说没有军衣?

我和你合穿上衫。

国王出兵打仗,

修好我们矛戟。

我们战斗肩靠肩!

怎说没军衣?

我和你合穿战裙。

国王出兵打仗,

修好我们甲胄,

我们手挽手出征!【点评】

秦人于周室东迁后进入关中,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国家逐渐富强。为了保家卫国,经常与侵扰的戎、狄进行战争,也有时先发制人,发动自卫反击战。秦国推行全民皆兵制,寓兵于农,当国家宣布用兵,战士皆自带兵器自备甲胄入伍。这篇诗表现了战士响应号召、踊跃从军,以及患难相共友爱互助的精神。吴闿生《诗义会通》评曰:“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起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陈继揆《读诗臆补》评:“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秦军是当时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这是军中流行的歌曲。诗中“袍”“泽”一词,后世成为表示战友友爱关系的典故,两千多年来中国军人用以相互称谓,影响十分深远。三章重章叠唱,每章几个近义词的更换,并不改变诗义,却有以不同的韵调加强主题的效果。【注释】[1]这是春秋时期秦地流行的歌谣,表现秦国战士踊跃从军,同仇敌忾。秦国,在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南部一带。诗三章,章五句。[2]岂曰:岂能说。无衣:指缺少军衣。[3]子:你,指从军战友。袍:战袍。[4]王:指秦王。兴师:发兵打仗。[5]戈、矛:都是长柄兵器。戈,平头而旁枝有锋刃。矛,头尖锐,直锋。[6]同仇:共同对敌。(按:仇字的本义是匹、配、侣之义,同仇,即同偶、同伴。后来人们解作“仇敌”,使主题更突出,虽非字之本义,倒也可取。)[7]泽:通“(zé)”,贴身内衣。[8]戟:长柄兵器,有分枝锋刃。[9]偕作:一齐奋起去作战。[10]裳:下裳,指战裙。[11]甲兵:盔甲兵器。[12]偕行:同行,一同出发,指齐赴战场。[1]

击 鼓

诗经·邶风[2][3][4][5]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6][7][8]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9]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10][11]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2][13][14]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今译】

听见战鼓咚咚响,

抄起兵器上战场。

人家夯土筑漕城,

单单调我去南征。

跟随主帅孙子仲,

出兵摆平陈与宋。

东征西杀无归期,

我心又愁又是急。

何处驻扎能停息?

失去战马我孤恓。

要问战马在何处?

埋在那边树林里。

生则同居死同穴,

你我早就有誓约。

我曾拉着你的手,

相约偕老到白头。

可叹相隔太遥远,

要想相会难上难。

可叹分离太长久,

你不守住当年的誓约。【点评】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为扩张土地和势力范围,大国吞并小国,强国侵凌弱国,争战不息。孟子把春秋的长期战争概括为一句话:“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这是对这些战争的性质的准确概括。在这些非正义的战争中,杀人盈野,士兵死伤无算。士兵来源于民众,他们被统治者强迫征役,离乡背井,别妻抛子,为统治者卖命,还要无尽期地忍受着军营生活的种种艰辛。这首民间歌诗,是当时的一位士兵之歌,表现了他对这种不义战争的不满,对亲人的怀念,对长期服役的哀怨和无奈,流露出厌战情绪。【注释】[1]这是从军士兵之歌。[2]其镗(tāng):镗镗,拟声词,鼓声。[3]踊跃:练兵或战斗时的搏击跳跃。用兵:挥动兵器。朱熹《集传》释“兵,谓戈戟之属”。[4]土国城漕:漕,卫国在黄河之南的城邑。公元前660年狄人攻破卫都,杀卫懿公,其子戴公迁漕复位。漕是卫国重要城邑,是陪都或临时国都。古时夯土筑城,土国城漕,即夯土修漕城。[5]南行:南征。[6]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孙子仲,人名。卫国南征主帅。陈、宋,国名。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宋国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姚际恒《诗经通论》说:鲁宣公十二年,宋国攻伐陈国,卫穆公派孙子仲领兵前往救陈。于是调解平息战端,如今语“摆平”之意。[7]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不让我回归。何楷《诗世本古义》说:“先是平陈与宋,之后即往伐郑。”王质《诗总闻》也说:“夏还而秋西举,当日征夫不得回家。”[8]有忡(chōng):忡忡,形容忧愁不安。[9]爰:何。爰居爰处,即驻在何处。“爰”,亦作发语词,如下句的“爰丧其马”。丧马,可释马亡或马失。就全诗文义贯通,我取马亡之说。战马已亡,则喻人亦死亡无日。[10]契阔:《毛传》释为“勤苦”,不妥。林义光《诗经通释》释:“契阔,叠韵字。契有合意,阔合古同音。死生契会,为生则同居,死则同穴,永不相离也。”[11]子:你。成说:约定。说,读如悦。[12]于嗟(xū jiē):同“吁嗟”,叹息词。[13]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当为“佸”之假借,会也。[14]洵:久远。[1]

哀 郢(九章)

[战国]屈 原[2][3]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4]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5]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6][7]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8][9]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10]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353—前283)名平,战国时楚国贵族,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在国内改革政治实行德政,对外联合六国抗秦。在政敌的嫉恨诬陷之下,失去楚怀王的信任,被放逐汉北。顷襄王立,再被放逐于江南沅湘一带。据《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元年二月,秦军“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秦军沿汉水南下,郢都震动,人民纷纷逃亡。这首诗写在屈原流放江南九年之时,回忆兵败国破,人民逃亡的景象,抒写自己的悲愤。屈原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全世界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是楚辞最优秀的代表,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11][12]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13]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14][15]

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16][17]

心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18]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19]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20]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21][22]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23][24]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25]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26]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27]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28][29]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30][31]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32][33]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34][35]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36][37]

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38]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39][40]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41][42]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43]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44]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45]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今译】

老天啊天命无常,

百姓啊遭难惊惶。

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正当仲春二月,逃亡东方。

踏上远行的道路,别离故乡,

沿着江水夏水,开始流亡。

走出国门,我的内心沉痛,

甲日那天早晨,踏上路程。

从郢都启行,离开家园,

哪儿是终点?前途遥远渺茫。

举浆齐划,船儿慢慢离岸,

我悲伤不能再见到君王。

望着高大的楸树,不禁长叹。

泪珠潺潺,好像雪珠一般。

过了夏首,船随着江水迂回,

回头望龙门,再也望不见。

无限牵挂,满怀着悲伤,

前途迷茫,哪儿是立足的地方?

顺着风波,随着流水,

做个流浪者,到处飘荡。

波涛滚滚,一片汪洋,

在波涛中起伏,到何处停泊?

心头郁结难以解开,

思想忧愁不能舒畅。

我要驾船顺流而下,

进入洞庭离开长江。

离开祖先居留的地方,

如今漂泊向东方。

灵魂总想返回故乡,

没有片刻能够遗忘。

过夏浦身向东,心向西方,

我悲伤离故都越远越长。

登上高冈向远方眺望,

聊以舒展我心头的忧伤。

祖国土地多么平坦辽阔,

江夏民风多么淳朴善良。

波涛汹涌,我到哪里去?

大水迷茫,南渡又奔何方?

怎能料到,昨日的大厦变成废墟,

谁能想到,郢都东门一片荒凉!

内心苦痛的时间这么久长,

一阵阵忧愁,一阵阵心伤。

想返回郢都,道路是这么遥远,

中间又有江水夏水相隔。

放逐这事,我几乎不敢相信,

可是一连九年没有召回。

愁苦满怀,心头郁愤,

无限失意,又无限伤悲。

一群奉迎小人取媚君王,

这些软骨头实际难以依靠。

忠贞的人愿意为国效劳,

被嫉妒的小人纷纷阻挡。

尧舜的行为多么高尚,

高达云天,光明正大。

谗人们还要进行诽谤,

把“不慈”的罪名加到他们身上。

忠贞正直,君王生厌,

逢迎谄媚,才讨喜欢,

奔走钻营的小人天天高升,

忠实的好人越来越被疏远。

尾声——放开目光我四处观望,

什么时光我才能回返故国?

鸟飞再远总飞回故乡,

狐狸临死头向着山岗。

我无罪而遭到流放,

这痛楚日夜怎么能忘!

【点评】

《哀郢》是屈原的代表作《九章》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抒情诗的名篇。

政治腐败必然人心离散,国力衰退,也必然遭致外敌入侵,战争失败的后果就是国家残破,而首先是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哀郢”,就是哀念楚国。诗篇真实地记述了离别郢都和流亡程途中的沉痛心情,生动地抒发了热爱祖国、思念故乡、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深刻地描写了不得不出走逃亡而又满怀依恋、不忍离开祖国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成功地表现了爱国精神。诗中首先关切的是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残破,其次是怀念作为国家象征的君王。既表现了自己的忠贞,又提出批评,揭示出造成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的原因,是由于当权者不辨忠奸,信任奸佞,奸佞嫉妒贤能,陷害和排挤忠良,因而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的苦难。全诗突出一个“哀”字:“哀郢”和自哀,关心国难民灾的家国之情和遭遇多年不幸的个人身世之感结合在一起,国破家亡的流亡之苦和楚国现实的黑暗政治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作品充满深沉的哀痛和悲愤,可以说句句渗透着血和泪,所以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

屈原的诗运用楚国民歌的形式,提炼人民的口语,风格自然淳朴。在诗中,叙事、抒情、写景融合在一起,对现实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交织在一起,脉络分明而又起伏跌宕,情调激越而又深沉哀怨,直抒胸臆而又缠绵悱恻。诗中还有不少形象的比喻,把诗人的心理活动生动地表达出来。【注释】[1]《九章》是屈原的一组抒情诗,《哀郢》是其中的一篇。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2]不纯命:反乎常道。[3]震愆:播迁,流离在外。[4]江夏:长江、汉水。[5]鼌:通“朝”。[6]发:出发。闾:里门。[7]怊(chāo):悲伤。极:终点。[8]楸(qiū):梓树。其干高。[9]霰(xiàn):雪珠。[10]西浮:指由汉水入江口经长江转入洞庭湖。战国时洞庭湖口狭长,为西南东北走向(见《山海经》)。[11]婵媛:此处为牵挂不舍之意。[12]眇:通“渺”,茫远。蹠(zhí):踏。[13]洋洋:漂泊的样子。[14]凌:乘着。阳侯:大波之神。此处指大波。[15]忽:飘忽。焉薄:止于何处。焉,问词;薄,止、近。[16](guà)结:牵挂而内心郁结。[17]蹇(jiǎn)产:曲折缠绕。[18]终古:自古以来。[19]背:背离,离开。夏浦:夏口。西思:向西而思,指思念郢都。[20]坟:水边高地。[21]州土:洞庭湖以北、云梦泽以东,沿大江西岸的带状平原,本为春秋时州国之地,故曰“州土”。平乐:地平人安。[22]江介:江间。[23]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24]淼(miǎo):汪洋无涯际的样子。焉如:到哪里去。[25]曾:竟。夏:大屋,指宫廷建筑。[26]怡:愉快。[27]惟:思。[28]忽: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若:语气词。去:去国。“去”字据《楚辞集注》和洪兴祖引一本补。信:信任。[29]不复:不被召回。[30]惨郁郁:悲伤而内心压抑,心绪郁结。[31]蹇:这里是楚语发语词。侘傺(chà chì):瞠目失神的样子。[32]承欢:顺着心意。汋约:犹“绰约”,柔美的样子。[33]谌(chén):诚,实在。荏弱:软弱。持:同“恃”,依靠。[34]湛湛:深厚的样子。[35]被离:众多纷乱的样子。鄣:同“障”。[36]抗行:高尚的行为。[37]了杳杳:高远的样子。薄:接近。[38]被:加上。[39]愠惀(yùn lún):内心蕴积而不显露。修美:指品德美好。此句意谓君王憎恶品德美好、心怀忠诚却不表达于言辞的贤臣。[40]好(hào):喜好。夫(fú):指示代词,同于“彼”。忼慨:同“慷慨”。此句意谓却喜爱那些巧言令色、慷慨陈词的小人。[41]踥蹀(qièdié):快步行走。[42]美:指品德高尚的人。超远:远离。逾迈:越来越远。[43]曼:曼曼,远的样子。“曼余目”犹言“放开眼来”。流观:流览观望,四望。[44]狐死首丘:传说狐狸死时把头对着生长的小山。[45]信:确实。[1]

国 殇(九歌)

[战国]屈 原[2][3]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4][5]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6][7]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8][9]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10][11]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12][13]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14][15]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16]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17][18]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今译】

手执吴戈啊身披犀甲,

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相接。

旌旗蔽日啊敌军如云,

箭矢交坠啊战士争先。

敌骑攻击我阵地啊冲击队列,

左骖马死亡啊右骖马受伤。

两轮陷进泥淖绊住四马,

主帅擂起鼓槌啊战鼓响亮。

天昏地暗啊神灵震怒,

伤亡殆尽啊弃尸荒野。

战士出征啊永不回还,

平野茫茫啊路途遥远。

死者仍带长剑啊臂挟秦弓,

身首分离啊志不屈。

真正勇敢善战又英武,

始终刚强坚定啊不可侵凌。

人虽死啊精神长存,

魂魄忠毅啊鬼中雄杰!【点评】

这篇祭祀阵亡将士的乐歌,是追悼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因为他们为国牺牲,所以称为“国殇”。全诗集中地描写了古代车战中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阴森悲凉,情景惊心动魄,歌颂了战士们斗志昂扬、前仆后继,为保卫国家而奋勇争先、英勇顽抗的英雄气概,从而表达了人民对卫国牺牲的将士的哀悼和崇敬。这是一首歌颂英雄主义的挽诗,细致生动地描绘战斗情景,基调悲壮。主题是哀悼,所以突出描写惨败和死而不屈,因而诗篇有悲剧的崇高品格。《国殇》原是楚国远古流传的歌、乐、舞合一的祭神乐歌,在战国时期楚国沅湘一带民间流传。经屈原进行加工再创作,使其文辞更加文雅清丽,乐调更加和谐铿锵,情志更加刚健质朴,结构更加严密完整,而且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它们的思想和艺术品格,成为优美的抒情歌诗。这首诗也向我们说明:在战争中为民族而英勇献身的战士,从远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崇敬,而且以年年公祭的形式,表达永恒的纪念,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成为整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动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注释】[1]《九歌》原是楚国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歌、舞、乐合一的祭神乐歌的名称。屈原对这些民间乐歌进行加工再创作,完成了组诗《九歌》,“九”是言其多的意思,实际这组诗共十一篇,《国殇》是这组诗的第十篇,内容是哀悼为民族而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2]操吴戈:持吴地产的戈。戈,古代兵器,是长柄平头有横刃之戟。吴戈当时最锋利。被犀甲:披犀牛皮制的铠甲。[3]车错毂(gǔ):毂是车轮中心的一个部件,又称轮轴,古代战车轮轴突出轮外,双方战车近战,所以会毂错。错,交错。短兵:短的兵器,如刀剑等。短兵相接,指近战,双方持刀剑等短兵器交锋。[4]旌:旗杆顶端饰有牦牛尾和羽毛的一种旗,一般旌旗连用,泛指战旗。[5]矢交坠:敌我对射,箭头纷纷交错地落到对方的阵地上。[6]凌余阵:凌,侵犯;余,我方;阵,战阵、军阵。古代作战以战车和士兵布置一定的便于防御或出击的阵式。凌余阵,即向我方阵地进攻。躐(liè)余行:躐,践踏;行,行列、队列。[7]左骖(cān):车辕左边的马。古代战车由四马驾车,两马夹辕,辕左右侧各一马叫骖。殪(yì):死。刃:当作“”,“创”的异体;右刃伤,指右骖受到创伤。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战车外侧的左右骖易受伤害。[8]霾:当作“薶”,“埋”的异体,作“陷没”、“没入”解。霾两轮:指战斗激烈,驱车交战,顾不上择路,两轮陷入泥淖之中。絷(zhí):绊,车轮陷入泥淖以致马腿被拉绳缠绊不能迈开。[9]援玉枹(fú):援,拿起;玉枹,嵌玉为饰的鼓槌,为主帅所执,击鼓指挥。鸣鼓:响鼓。战斗艰苦,局面危急,主帅击鼓激励士气。[10]天时:天象。怼(duì):怨。威灵:神灵。[11]严杀:《楚辞校补》说:严,本作“庄”,汉代避皇帝讳而改,“庄”为“戕”,严杀,即戕杀。《楚辞集注》说:严杀,即鏖战痛杀。[12]出不入:指壮士出征不打算再回国内;下文“往不反”互文见义。反:即“返”。这一句写战士誓死保卫国土的勇于牺牲的精神。[13]忽:渺茫辽阔。超:同“迢”。“平原忽”、“路超远”也是互文。[14]秦弓:秦地产的弓,秦弓是当时的良弓。[15]惩:戒惧。心不惩,是说死而无惧。[16]诚:诚然、真正。勇、武:勇指精神英勇或勇敢;武指力量强大。[17]神以灵:神,精神;神以灵,犹言精神永存。[18]魂魄毅:毅,刚毅。一本作“子魂魄”:子,你。魂魄,古人认为人体内有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鬼雄:鬼中的豪杰。

大 风 歌

[汉]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作者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县丰邑(今江苏省沛县)人。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起义反秦,前206年率兵入关灭秦,与楚霸王项羽逐鹿中原,前202年灭楚,称帝,建立汉王朝,史称汉高祖。这首歌作于公元前195年,当时刘邦征讨英布叛乱后回师,途经家乡沛县,宴饮家乡父老,即兴作了这首歌诗。【点评】

刘邦成功地创建了新的国家,但国家内部面临诸侯王割据叛乱的隐患,外部有匈奴等外族经常侵扰。这位胜利的英雄,在家乡父老面前唱出踌躇满志的胜利喜悦;而这位国家创建者,又流露出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所怀有的忧患意识。本篇只有短短三句二十三字,顺口成韵,风格雄迈粗犷,大气磅礴。“唱大风”成为后世英雄歌的代称。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为了保卫祖国的边疆,我们需要猛士“守四方”,这些猛士,就是我们当代的英雄。[1]

垓 下 歌

[楚]项 羽[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3]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作者简介】

项羽(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起义反秦,英勇善战,战功卓越;后在巨鹿决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威震天下,成为反秦起义军的实际领袖。公元前206年自立为西楚霸王。在与刘邦逐鹿中原的楚汉战争中最后败与刘邦,被八面包围于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自刎于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有乌江镇)。【点评】

在这首短歌里,我们看到战后英雄末路的悲怆心情。项羽是一位“力拔山”、“气盖世”的青年英雄,曾横扫强秦、百战百胜。他最后陷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战马跑不动了,爱侣在他眼前歌后自刎。他的这首歌只有四句,既表现出“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又流露了缠绵伤感的儿女情怀,意境悲壮而凄凉。我们从这首歌诗也可以看到,战争的胜负决定国家存亡和个人命运。项羽的实力本来强大于刘邦何止十倍,但他最后失败了。这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项羽说是“时不利”,当然不是,而是人民,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可惜这个问题项羽从来没有想过。

英雄的项羽和败亡的项羽,历来都是传统诗歌的题材。项羽毕竟是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他建都彭城(今徐州市),有其戏马台遗迹,今人凭吊戏马台,有词《水调歌头·返彭城》:

少年从戎去,久别古彭城。远来千里寻梦,难忘楚汉情。且问英雄可好?只见戏台依旧,骓逝殿楼空,黄鹤知何去?烟雾锁云龙。 大风起,乌骓逝,碧山青。戏马台前荒草,岁岁有枯荣。叱咤风云变色,百战强秦崩解,何必愧江东?千古不平事,成败论英雄!【注释】[1]这首歌诗是项羽在垓下突围前于军帐中所唱,载于《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著名戏剧《霸王别姬》也演唱此事。[2]骓:毛色青白相间的名马,项羽心爱的坐骑。[3]虞:指虞姬,项羽的爱姬。不逝:意为“不跑”,曾随项羽经历百战的战马,疲累得已经跑不动了。

战 城 南

[1]

汉乐府[2][3][4]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5][6][7][8]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9][10][11]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

[12][13]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14]不夜归!

【点评】

汉武帝时起,西汉统治集团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扩大疆土;统治集团内部也多次发生大规模内战。战争的受害者,首先是大量被征发的士卒伤亡。这是一首哀悼阵亡战士的民歌。诗中以野死不葬,乌鸦啄食腐尸的描写,战场荒凉的景物的衬托,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牺牲者的深切同情;又以“梁筑室”、“禾黍不获”的比喻,揭示政治的败坏,说明在这混乱的现实,有志者也难以实现报国之心。诗的最后,以征人的去而不归渲染悲壮的气氛。【注释】[1]乐府,原是汉代官署名称,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负责制礼作乐,采集歌辞,制作乐章。所采集的大部分是民间乐歌,也有少部分文人的创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音乐机关所采集整理的诗歌称作“乐府诗”,又简称“乐府”。于是,乐府就逐渐演变为一种诗体名称。本篇是一首悼念阵亡士卒的乐府诗歌,本在《乐府诗集》中属《鼓吹曲辞·汉饶歌十八曲》。[2]郭:外城。城南、郭北是互文,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都有士兵战死在那里。[3]野死:战死在野外。乌指乌鸦。相传乌鸦嗜食腐肉。[4]客豪:客指战死者。死者多在异乡,所以称“客”。“豪”,同“嚎”,即“号哭”的“号”。这句说:先为这些战死者痛哭吧。[5]谅:揣度之词,犹言“想必”。[6]子:你,你们,指乌鸦。这句说:死在野外想必是没人埋葬的,他们腐烂的肉体怎么能逃脱你们乌鸦的口呢?[7]激激:水清澈的样子。[8]蒲、苇:都是水草。冥冥:昏暗幽深的样子。[9]枭:通“骁”,“勇”意。枭骑,指善战的骏马。[10]驽马:指驽钝的劣马。这句说:清澈的流水,幽暗的蒲苇,英勇的战士已经战死,只有驽马徘徊哀鸣。[11]梁筑室:梁,桥梁。梁筑室指在桥上建筑房屋,喻指社会现实混乱,故而影响正常的南北来往。[12]禾黍:泛指谷物。君何食:这句说:不收粮食,君王你吃什么?[13]良臣:犹言忠臣,此指为国捐躯的将士。这句说:怀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男儿,他们实在应该怀念。[14]朝行:清晨出征,夜暮不归。指为国牺牲。[1]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2]“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3][4]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5]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待作羹。[6]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点评】

汉代后期战争接连不断,统治集团一再向民间征发兵丁,兵员枯竭,对服役的士兵不予复员,许多士兵不得不长期服役。这首民歌描述一个老兵的凄凉晚景。这位老兵为国家征战了六十五年,回家后才知道家人已经死光,眼前是一片野谷丛生、雉飞狗走的破败景象。更令老人悲痛的是膝下无子,他手捧一碗羹饭,不禁潸然泪下。这首诗取材典型,仅用白描手法,就营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意境,表现了人民对不正义的战争以及残暴的兵役制度的抗议。【注释】[1]本篇选自《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原题为《紫骝马歌辞》。[2]阿:语助词。累累:一个接一个的样子。[3]窦:洞。[4]雉:野鸡。[5]旅谷:未经播种而野生的谷物叫旅谷,俗名野谷子。[6]贻:送给。[1]

蒿 里 行

[魏]曹 操[2][3]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4]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5][6]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7]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8]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9]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为郎,黄巾起事,拜骑都尉,靠镇压黄巾起家。建安元年(公元196),奉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关渡之战,打败最大的北方实力派军阀袁绍,逐渐统一北方,拜丞相,后又封魏公、魏王。子曹丕代汉称帝,追尊为魏武帝。【点评】

这首诗被称为“史诗”。全诗用简练的语言,从大处着笔,概括地反映了董卓作乱之后的史实:当时讨董联军打着“除凶”的义旗,但“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都要保全自己的实力,而且图谋在战乱中发展自己的力量,所以对敌观望不前,乃至相互攻击。各路军队的统领者是一群封建割据的军阀,被推为联军盟主的袁绍“刻玺在北方”,其弟袁术则在淮南称帝。这样的“联军”,不可能完成义举,只会给人民制造苦难,所以诗中描写战乱的悲惨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乱中的百姓的同情。【注释】[1]《蒿(hāo)里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原是送葬时唱的挽歌。这里,曹操借来叙写时事。沈德潜《古诗源》卷五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2]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各部首领。[3]群凶:指董卓一伙。公元189年陇西凉州军阀董卓率军入京(洛阳),杀少帝,另立刘协(献帝)为帝,把持朝政,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次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组成联军。董卓焚烧洛阳,挟刘协迁都长安,董卓本人率大军坐观洛阳迎敌。曹操招募五千人马,参加了讨董联军。[4]“初期”二句:意思是当时期望关东各军能够同心合力,直捣长安,消灭董卓。盟津: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时在此地会集了八百诸侯。乃心:其心,指“义士”的心。咸阳:本是秦朝都城,这里指董卓控制的长安。[5]力不齐:指军阀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6]雁行(háng):飞雁的行列,用来形容各路军队不向前。[7]嗣还(sìxuán):其后不久。戕(qiāng):杀害。[8]弟称号: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僭称帝号。下句的刻玺指袁绍在北方想另立皇帝,刻制皇帝印玺。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章。[9]铠(kǎi):古代的护身战服,金属制成的叫铠,皮革制成的叫甲。虮:虱卵,由于久战不息,兵不解甲,身上都生了虱子。[1]

苦 寒 行

[魏]曹 操[2]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3][4]

羊肠阪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5]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6][7]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8]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9][10]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1]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点评】

这首诗基调苍凉,写出了山区行军的艰苦,也表现了战乱对社会的破坏。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说此诗“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注释】[1]本诗属乐府诗《相和歌·清调曲》,是曹操在征伐高干的途中写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建安九年(公元204)投降曹操,次年又反叛,屯兵壶关口。公元206年正月,曹操率军征伐。曹操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出发,必经太行山。[2]太行山:太行山脉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到山西、河南边境黄河岸。此处指位于河南沁阳县北、山西晋城市南的太行山支脉。[3]羊肠阪:太行山上的阪道,此处指从沁阳到晋城的道路。阪:斜坡。诘屈:盘旋曲折。[4]摧:折毁。[5]延颈:伸长脖子,表示眺望。[6]怫郁:忧虑不安。[7]东归:意思是停止远征,回到故乡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在沁阳的东方,所以说“东归”。[8]中路:中途。[9]担囊:挑着行囊。[10]斧冰:凿冰。糜:粥。[11]《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1]

饮马长城窟行

[魏]曹 丕[2][3]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4]

武将齐贯甲,征人伐金鼓。[5]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6][7]

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作者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子,随其父在军中长大,后继承其父之位为魏王丞相,后建立魏朝,称帝。史称魏文帝。《饮马长城窟行》又称《饮马行》,乐府旧题,曹丕此诗是借古辞歌征战之事。据《三国志·魏书》当吴蜀两国大战时,吴为避免两面受敌,接受魏的荆州牧封号,让出江北诸郡。【点评】

这首诗写战舰排列江面,将士整装持戟,弓弩精良,一派大战前的景象。朱乾《乐府正义》卷八评论说:“此以大江当长城,以浮舟当饮马,备言兵士危险,而家人之思,自在言外。”这首诗当是在退师前所写。乐府诗是交乐工配乐歌唱的,在战前歌颂自己的军容和军威,为鼓舞士气。这次征吴,终于未战而退,那是因为作为统帅,还要作全面的考虑,即“战则必胜”,无胜利的把握则不战。魏军还师,是因为渡江条件的准备不足,敌方拒守则持久的后勤供应有困难,另外内政外交也有问题,所以完师而退。【注释】[1]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收复其让出的江北诸郡。黄初九年(223),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并进,权临江拒守。丕作《车驾临江还诏三公》,退兵。这首诗大约写在此时。[2]浮舟:战船荡于水面。[3]犯荆虏:指孙权。黄初三年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封孙权为荆州牧,而以原荆州江北诸郡名郢州,归魏。十月,孙权叛,收复其江北诸郡,可以说犯荆虏。[4]贯甲:穿上铠甲。《艺文类聚》作“贯”。[5]幽冀:幽州、冀州。皆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幽州所辖地相当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冀州所辖地相当今河北中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北部。此二地出精兵,蔡邕论幽冀二州疏中言:“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百石弩:即强弓硬弩。百石,极言其强有力。石,重量单位,古时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6]发机:当时在战争中使用的一种武器,又称“发石车”或“霹雳车”,可击发石弹,飞石重十二斤,用一种装置弹射出去,可达三百步远。击石时发出轰响,若雷鸣。发机,即弹发机关。[7]一发连四五:即一次可连续击发四五次。[1]

至广陵于马上作

[魏]曹 丕[2]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3]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4]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5][6]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7][8]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9][10]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11][12]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13][14]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15][16]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17]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点评】

三国时期曹丕即魏国皇帝位后,一直在积极备战,志在消灭吴蜀二国,统一天下。黄初六月,曹丕再次发兵攻吴,这次水陆两路并进。水路舟师从曹丕故乡谯郡由涡入淮临江,陆路步骑兵由淮泗而至扬州水陆会师。曹丕在马上所作的这首诗,写出了魏军的军威之盛,兵强将勇,戈戟如林,面对宽阔的长江,视同“一苇可航”,欲以压倒的优势和强大的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敌人投降。诗的后一段,用古事作比,说明自己兴兵在于建设淮泗,发展经济,有利人民,而且也要使从征士兵得到妥善的安置,不会有《东山》之叹。陈松民《采菽堂古诗选》评论本诗说:“本不能飞渡耳,却作此论,命意据胜。后段使事,借古形已,皆有意义,故但觉雅切,曾无滞累。”这次征吴,因是冬大寒,原准备的数千战船,因河道冰封,一部分不能入江,而吴军固守且出击,故再次完师而退。毕竟当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战争是力量的搏击,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这是战争的规律,曹操、诸葛亮,都不能改变这一客观规律,曹丕亦然。【注释】[1]黄初六年(225),据《魏志·文帝纪》:“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遂引还。”广陵,今扬州,古代是军事重镇。[2]汤汤:大水急流貌。[3]玄甲:即铠甲。玄,青赤色。“戈”一作“霜”。[4]一苇可以航:语取《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5]不战屈敌虏:一作“不战能屈敌”。[6]戢兵:收藏兵器。[7]古公:周太王,古代周族的首领,传说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戎狄为争地而攻古公所居豳地,古公迁居于岐山下,建筑城郭家室,人多归之,遂使周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