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休闲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22:34:43

点击下载

作者:车生泉,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休闲研究

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休闲研究试读:

前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室外场所,在欧美等国家,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877年,英国伦敦就制定了《大都市开放空间法》,美国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对公共开放空间的性质、功能和空间关系等进行了诠释,我国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对公共空间进行了界定。

上海市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加入了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休闲网络体系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上海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明确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类型和功能等基本特征,找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休闲网络体系的关系,发现上海公共开放空间与休闲需求的矛盾,建立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对策,以期为后续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本书在对国内外公共开放空间相关研究、各国规划管理经验和典型案例整理的基础上,注重实证研究,对上海8个代表性社区和市域开放空间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从空间和休闲两个方面进行,通过足量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提出上海公共开放空间的特点、问题和相关对策;同时,对上海居民的休闲需求、满足状况、发展趋势和与公共开放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与规划指引。

本书是作者在广泛吸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与积累编著而成。适用于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城市空间的研究者以及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阅读参考。本书的特点如下:(1)系统全面。本书突破了既往研究中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单方面的倚重,全面构建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系统分类。(2)突出方法。本书注重理论和调查研究方法的结合,立足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调查与设计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性。(3)注重实践。基于典型样地的调查,获得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居民休闲需求的直接数据,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应用价值,促进读者对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的理解与深化。

本书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休闲活动相关概念的比对与分析,确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网络的内涵与范畴;分析与借鉴国内外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案例,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和休闲活动网络;通过样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上海市公共开放空间现状特征,提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策略及引导。

本书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书中部分案例得到了上海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华东师范大学楼嘉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汤晓敏教授的帮助,上海交通大学陈丹老师、于冰沁老师、阚丽艳老师,博士研究生郭健康、谢长坤,硕士研究生沈子欣、陈舒、张杨、陈子涵、臧洋飞、迟娇娇、南凯凯等参加了本书的部分研究方案制定、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书是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工作之十一——《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和休闲活动网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加之成书仓促,书中存在不足与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19年5月绪论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公共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之余接触最多的空间,深入研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和休闲活动网络对于合理规划设计公共开放空间,满足市民公共生活日常休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0.1 背景介绍

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聚的区域,是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区的组合;相反,城市中包含着人类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类的通泛表现形式”。容纳着不同的人群及其多样的生活,城市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运行载体,反映着城市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和物质构成,并使各系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得到了统一。

城市空间主要包括各类建筑等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公共开放空间。其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便是容纳人类及其公共生活的主要空间,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之余接触最多的空间。“它是城市的舞台,是城市的客厅,是供城市呼吸的肺,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对于满足市民公共生活日常休闲活动需求、优化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也是决定城市宜居水平和城市形象,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因素。

在欧美等国家,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早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早,涉及面广、研究深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以介绍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为主;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则多以建成区或城市外围某一类型公共开放空间的调查与研究为主,从整体视角对具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及其规划设计的研究十分有限。

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人均生存空间减少,城市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衰退”等问题。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正处在优化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飞速增长给城市化带来了绝佳时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大大刺激了市民休闲需求的上升,上海城市休闲化趋势已经初步呈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实施评估报告(简稿)》指出,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实际已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与市民需求增长,在空间布局、空间质量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方面较之国外大都市,有明显的不足。同时,《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指出,市民幸福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根本追求,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对构建宜居上海,提升居民幸福感至关重要。0.2 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辨析

空间是城市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城市各项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实施。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外学界对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仍较为模糊。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较为接近的概念主要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明显不同于后两者,之间既有交集又有区别。0.2.1 相关概念

1)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主要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建筑、道路、广场、绿化、水体、城市小品等界定、围合形成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空间,亦包括地面、地上和地下空间。其在城市中不仅担负着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各种各样的功能,还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

法国城市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列斐伏尔用他的一句哲学话语深刻地揭示了空间的本质:“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总是蕴含着某种意义。”从而得出了“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其空间价值能否最大化发挥充分取决于其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度。空间被人创造及利用,但同时又塑造着人们的观念及社会意识,刺激着人们去使用,并从而促成多样化的城市生活。

2)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概念是与私有空间相对的,指空间所接纳的对象是公众,提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如公园、都市商业性公共空间、公共性建筑物附属的公共空间、通道性公共空间如徒步区、林荫大道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目的在于创造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环境,重点是公共绿地、广场、街道等空间的布局与设计。

为进一步明确公共空间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别进行:

物质形态角度:一方面公共空间指城市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是市民进行各类公共交往,进行各类公共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基本涵盖了狭义的开放空间概念。另一方面也指以自然或半自然状态存在的开放空间,主要指市域范围内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空间,是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使用者角度:公共空间指所提供的活动的公共性与广泛性,在城市规划领域内特指空间和场所的公共性,典型如各类各级公共中心。对于使用者而言,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即不以市民职业、户籍等身份限制,任何身份的城市居民均可进入开展各类社会交往活动与休闲活动。

在实际规划与建设中,《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指出:“公共空间是指具有一定规模、面向所有市民24小时免费开放并提供休闲活动设施的公共场所;一般指露天或有部分遮盖的室外空间,符合上述条件的建筑物内部公共大厅和通道也可作为公共空间。”

3)城市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方面,除各种可供人类生活其中的建筑实体外,其相对的外部空间均可认为是开放空间,如山川、河流、广场、空地、庭院等;狭义方面,是指都市或其周边可供公众使用的非建筑实体空间,经由人们的使用或人为的塑造、设计,赋予特殊风格,同时具有休闲、游憩、运动、连通及美化都市等多种功能,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如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中。1906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第20条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20的用地有建筑物,其余用地作为公园和娱乐场所,或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的区域。该定义强调了开放空间的非建筑性及其娱乐功能。

美国1961年的《房屋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的土地。该定义强调了保护土地的自然和历史景观及开放空间作为公园的土地资源价值。

哈米德·胥瓦尼(美国)在《都市设计程序》一书中对开放空间的定义是:“所有都市地区的地景,硬性景观(道路、人行道等)、公园与休憩空间等均为开放空间;至于都市地区的闲置土地(如都市更新时期所留下的‘超级窟窿(supper hole)’)则为非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包括公园与广场、都市绿地空间以及树木、座椅、水景、铺面、凉亭、垃圾桶、雕塑、时钟及其他开放空间中类似物件。行人步道、公共设施物等也可视为开放空间元素。”

凯文·林奇(美国)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对开放空间进行定义:开放空间既是集中的、连续的,能为城市的剩余部分“造刻”的,又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同时提出:开放空间是小型的、广泛分布于城市结构里的、易于接近的,同时是多功能的。

在土地管理中,开放空间一般定义为“任一土地分区内的土地上,除明文列举许可的建筑外无任何障碍,从地面到天空均为开放的;同时,它必须为居于此土地分区内所有居民可达和使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还有学者认为,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绿地等园林景观,而且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巷弄、庭院等空间”。

开放空间可能是环境保护区、都市发展预留地,同时也包括提供游戏和运动场地的游憩场所,除了公园、广场和林荫道等传统的形式以外,也包括因人群集结而形成的市中心商业文化区等各种公共场所的户外休闲空间。0.2.2 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

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不是简单的偏正词语,亦不是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简单叠加。参考相关研究(见表0-1),对比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不同内涵(见图0-1),本研究将“公共开放空间”定义为:位于城市范围内(建成区或其他区域),存在于建筑实体外部、对所有城市居民开放、可供居民方便使用的开敞空间实体,是承载城市居民进行各类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包括城市建成区内的公园绿地、广场、街区等休闲活动空间,亦包括市域范围内的森林、湿地、河湖水域、滩涂沙地、山地丘陵等自然开敞空间。表0-1 不同研究中公共开放空间定义

一定区域内,由不同类型公共开放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功能构成的空间集合体被称之为该区域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建成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即指位于城市中心城区、边缘城区、远郊城区(新城、新市镇)等城市建成区域内的各类公共开放空间形成的系统,它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基础与载体,是居民身边的公共开放空间集合。非建成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则指市域范围内城市森林、湿地、河湖水域、滩涂沙地、山地丘陵等自然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空间集合。图0-1 公共开放空间概念界定

综上所述,本书针对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界定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必要条件:

1)公共性

强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众活动的核心场所。基于“公共使用”的角度,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接纳对象的公共性:即使用者为普通大众,不以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户籍等区别,限制城市居民对空间的使用。如不对外开放的居住小区,其附属绿地空间只针对本小区居民服务而非公众,因此不具有公共性。

功能用途的公共性:即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中各种公共活动的使用需求。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结合样点调研和上海公共空间现状实际,可以认定独立设置的空间地块,如公园、广场、街道、绿道、郊野公园等具有公共性,而附属地块空间,如商场附属广场空间、公共性建筑物附属的服务空间等,亦具有公共性。虽然土地权属不是影响空间的公共性的决定因素,但在规划与管理中需对不同土地权属的空间采取不同的策略。

2)开放性

具有生态、经济、文化、景观等一种或多种功能,位于城市建成区或郊区,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城市道路、建筑、植物等围合而成),在常规时间内对外开放,使用人群可方便到达、进出、开展活动。

3)休闲性

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配套服务设施,能够提供一定的休闲活动场地或连接相关休闲活动功能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服务居民休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城市居民运动、游览、交流等多种需求。0.2.3 公共开放空间分类

1)按照人类干预程度划分

自然公共开放空间:指以自然要素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而不是指完全自然化、人类不涉足的原生态开放空间。一般来说,郊野绿地、林地、草原、海滩、湿地(滩涂、河流湖泊等)属于自然公共开放空间。在这类空间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较为平衡,是满足人们长时间休闲游憩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

人工公共开放空间: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建设的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步行街区、滨水开放空间等。人工公共开放空间往往承担了城市具体的职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生活重要的载体。通常来说,其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休闲游憩需求,是构成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体。

2)按照空间形态划分

点状公共开放空间:点状空间面积相对较小,形状为团块或类似块体。例如,分散于城市各地的街头绿地、小型广场等。

线状公共开放空间:线状空间如城市建成区中的街道、滨水绿带等,市域建成区之外区域的绿道和蓝道等。绿道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蓝道则指连接风景名胜、野营点、划艇运动区、环境保护区等设施或地点的水域集合体,其具体形态包括河流、湖泊、运河和海岸线等。

面状公共开放空间:面状空间是指城市中面积相对较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包括综合性公园、动植物园、大型广场和水域湿地等自然空间等。

3)按照利益衡量标准分类

公益型公共开放空间: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建,由政府或非政府公益型组织投资建设,也包括由法规引导私人部门进行城市开发活动向公众提供的非营利性公共空间等。此类型公共开放空间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者在实际运作中仅收取部分用以维持管理、维护的费用。此类空间主要功能是满足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对于提高城市生活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公益型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体。

商业型公共开放空间:指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收费型的公共开放空间,如建成区内的部分经营性场所(专业运动场、商业休闲空间等);市域建成区之外的诸如郊野公园、农业休闲观光园,此类空间可以满足人们较高层次休闲游憩需求,是公益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补充。0.3 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

1)休闲活动

休闲活动指在特定的休闲时间(工作日的业余时间、节假日等)内,休闲主体自愿从事的、与谋生和获取报酬无关的、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休闲活动是人们在休闲时间内实现休闲目标的具体形式和载体。

2)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

城市空间是休闲活动顺利开展的空间载体与物质保障。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最基础、居民日常生活中利用程度最高的城市空间类型,其内部开展的休闲活动是城市休闲活动的基础。由此,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是指在常规时间,以城市居民为主的休闲主体合理利用公共开放空间开展的各类休闲活动的总称。

3)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体系

休闲活动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楼嘉军等(2010)根据人们日常休闲活动的形式及其对人发展的意义,将休闲活动分为消遣娱乐类、怡情养身类、体育健身类、旅游观光类、社会活动类、教育发展类、消极堕落类7大类。参照上述分类思想,本书根据休闲活动的具体形式,将上海公共开放空间相关休闲活动分为体育健身类、生活怡情类、娱乐消遣类、游览观光类和社会活动5个大类,11个小类,包含30余种常见的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类型,具体分类如表0-2所示。表0-2 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活动分类体系0.4 研究进展

国际上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始于英国首都伦敦1877年《大都市开放空间法》(Metropolitan Open Space Act)的制定,其后,欧美其他国家亦展开了对开放空间的理论研究与规划探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公共开放空间相关概念,较之国外,公共开放空间研究起步晚、积累少,尚处于初级阶段。本书所界定的公共开放空间与国外相关研究中的Open Space多有重合,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而国内相关研究对公共开放空间尚未有清晰完整的定义,不同研究多从各自视角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范畴进行界定,相关提法还包括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0.4.1 国外相关理论及规划先进成果

国内研究者对国外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研究的优秀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引进与介绍,主要集中在英、美、德三个国家。英国方面,韩西丽等(2004)通过对1929—199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的回顾,分析了各个规划阶段的指导思想及其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思想的发展趋势;刘家琳等(2013)则以东伦敦绿网为例,探索了东伦敦公共开放空间保护与再生策略。美国方面,李咏华等(2010)选取美国为主的北美十大都市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典型案例,对比剖析了公共开放空间保护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任晋锋(2003)通过对美国的公共领域与公园关系的探讨,侧重土地的获得与利用,介绍了美国城市公园和公共开放空间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策略;姚朋(2014)则从具体案例入手,介绍了以绿色开放空间模式为主导对哈德逊河公园城市滨水工业地带进行更新开发案例。德国方面,王洪涛(2003)在对德国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系统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德国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经验;董楠楠(2011)以莱比锡与柏林为例,归纳总结了德国公共开放空间“临时使用”策略及其发展趋势。此外,何韶瑶(2004)、王佐(2008)等还分别研究介绍了加拿大、荷兰等国的不同类型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思想与建设经验。0.4.2 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与价值

公共开放空间功能与价值主要表现在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2个层面。在生态价值层面,绿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类型,其自然生态功能一直为人所重视。公共开放空间能降低空气和噪音污染、改善小气候、保护物种与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目前对公共开放空间生态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公共开放空间绿地规模、类型、区位与其生态功能效率发挥等方面。Lam K.C.等(2005)和Lee S.W.等(2008)的研究表明公共开放空间生态效应的发挥与其规模有密切关系,距离远、规模小、单元破碎度高的绿地开放空间生态效应低下;Taha H.(1998)等对公共开放空间植被降温增湿影响的研究表明,该影响有明显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趋势。

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经济价值进一步显现,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其中,叙述性偏好法多用以衡量居民对开放空间非市场属性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态度。Wu J.J.等(2003)对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表明,居民更喜欢居住在离开放空间近的区域;Backlund E.A.等(2004)基于对伊利诺斯州(Illinois)5 000个家庭的分层随机抽样以及问卷调查,指出森林区域、溪流廊道、郊野生境和湖塘水域等自然开敞空间应该在规划管理中优先得到处理;Bowman T.和Thompson J.(2009)基于对开发商和居民对小规模土地出售及设计的认知的调查,发现超过66%的人愿意为公共开放空间的进一步开发支付费用;Broussard S.R.等(2008)调查了上沃巴什(Upper Wabash)河谷地区,基于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保护政策的认知,采取有效措施平衡社区增长,保护区域环境;Brander Luke M.等(2011)利用CV和HP法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表明:公共开放空间价值与人口密度显著相关,而与居民收入水平无显著关联。显示性偏好法反映公共开放空间的市场属性,多围绕Hedonic模型、房产交易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会对房价产生显著的影响,其影响因空间类型、保护特征和规模的差异而不同;就市场影响力的大小而言,大型公园优于小型公园,自然公园优于人工公园,保护性空间优于可开发空间。0.4.3 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扩展演变两方面。首先,公共开放空间所表现出的布局模式则对城市形态结构有直接影响。Turner T.(1995)基于对伦敦(London)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调查,总结了公园、广场、绿道等不同类型空间在城市中的布局模式。同时,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以及居民对其价值的认知等因素,亦会影响到城市功能分区、产业布局、居住区分异等,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其次城市各种公共开放空间的存在,能够有效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展和蔓延;Bengston D.N.等(2006)基于对首尔城市空间蔓延控制的研究,指出:以城市边界绿化隔离带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绿地可有效限制城市空间的增长;而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外围生态开敞空间,Bruegmann R.的研究指出:其本身在阻止城市无序蔓延方面的作用有限,主要通过影响城市发展方向来疏导城市的扩张。在这一方面,Jim C.Y.等(2006)和Crawforda D.等(2008)的研究表明:当生态开敞空间距离城市中心较近时,城市将围绕其进行环状扩展;而距离较远时,市民依然会靠近优质的市域开敞空间居住,形成“飞地型”城市扩展模式;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生态开敞空间类型、规模的不同对城市扩展速度、结构的影响也不同。0.4.4 公共开放空间的调查与评价

公共开放空间的调查主要采取现场调查或文献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自身属性、使用状况与建设发展情况,并分析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公共开放空间数量的增减、形状的改变及类型的转换常被看作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的变化来研究。王绍增和李敏(2001)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规律,并构建了规划建设的基本生态原则和指标体系;徐振等(201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简述了1930—2008年南京城墙周边开放空间形态的变化及背景,总结了该区域景观特征的转变规律;王发曾等(2012)、邵大伟(2011)、曾容(2008)等基于GIS平台,利用多年的土地利用资料,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洛阳、南京、武汉的公共开放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并提出了空间优化策略。Herlod M.等(2005)利用Ikonos卫星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利用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圣塔芭芭拉城(Santa Barbara)公共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并建模分析了城市增长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Taylor J.J.等(2007)则利用航片,分析了密歇根州芬顿镇(Fenton)开放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

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方面的研究则主要从公共开放空间品质及公共开放空间价值评估两个角度进行,其中品质评价的相关探索往往结合公共开放空间的调查与分析一同开展。就空间品质评价而言,陆宁、陆路等(2008,2013)分别采用故障树分析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王祖纬(2008)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筛选评价因子,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国内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后评价方法,并对太原市2个公园进行了评价;王璇(2011)运用POE(使用状况评价)法评价了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就公共开放空间价值评估而言,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多引用国外相关研究方法,对国内城市或不同类型公共开放空间进行价值评估,其中孙剑冰(2009)基于CVM价值评估法对作为休闲街区的苏州古典园林空间进行了价值评估;周佩佩(2013)和熊岭(2013)分别运用HPM法和CVM法对武汉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进行了评估。0.4.5 公共开放空间保护与规划研究

公共开放空间保护及规划设计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空间保护体系介绍、总体布局规划及空间优化设计3个侧重点。

就空间保护体系介绍而言,Koomen E.等(2008)基于对荷兰10年间(1995—2004年)土地利用和空间保护政策的分析,肯定了管理部门采取的严格限制开发的措施。Tang B.等分析了香港1965—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变化趋势,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对40年间的土地利用趋势提出了警示。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学者均根据各自发展特色,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国内学者关于空间保护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宋立新等(2012)通过对我国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现状的总结与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规划和保护建议与策略;王绍增和李敏(2001)基于对我国规划、建设工作中现实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开敞空间优先”城市规划思想。

就空间总体布局层面规划而言,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在对自身发展与相关政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不同研究对象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优化建议,如Neema M.N.等(2010)以达卡(Dhaka)为例,基于公共开放空间现状布局,以人口密度、空间和噪音污染等为优化目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总体布局进行了优化。杨晓春等(2008)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梳理界定了公共开放空间概念内涵,并从整体视角探讨了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方法,并提出了人均公共开放空间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2项量化分析指标;卢一沙(2008)以整合公共开放空间为目的,在总体规划视角下,探讨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规划编制方法。

就空间优化设计层面而言,研究者多以城市外围区域或社区、邻里单元内不同类别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对象,以引导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发挥和吸引力优化为目标,对其进行优化设计。Francis M.(2003)从使用者需求出发,指出利用乡土植物、增加栖息地斑块面积、蓄留城市雨水、透水铺装应用等利于提升环境生态功能的技术应该在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中推广应用。Owens P.E.(1997)、Turel H.S.等(2007)的研究则旗帜鲜明地提出设计、建设时应关注不同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的身体条件和游憩需求,营建人性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Germeraad P.W.(2003)在对西班牙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强调了文化对于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性;Thompson J.W.等(2000)则对现代景观设计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景观化应用表示了担忧。刘坤(2012)以苏南地区典型乡村为例,在详细分析地域特色、社会经济背景和公共活动等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影响的基础上,探究了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策略;高碧兰(2010)基于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优秀案例的借鉴,分析了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蕾蕾(2009)通过理论梳理与现状调查,归纳并整理了大型零售商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并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杨涛立足城市更新,分析了历史地段更新改造时公共开放空间的作用,并探讨了历史地段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与此同时,康健等(2002)、王新军等(2013)还分别对公共开放空间声景、光环境等专项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国内外公共开放空间优化设计层面表现出了功能化、人性化、人文景观化的趋势与特点。

综上所述,从研究历史来说,自1877年起,国外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已延续百余年。得益于长期、完善的学科发展及规划实践历程,国外公共开放空间理论与应用层面的研究均较为深入。就研究方法而言,随着研究领域多学科的不断渗入以及3S等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研究已成为国外公共开放空间相关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特色;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外学者建立了包含公共开放空间分析、评价、保护与规划等内容的多层次的、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而当前相关研究侧重于定量分析的过程,对空间的优化,多数研究仅提出了策略,未能发展出优化模型、延续量化分析这一优势,这亦是目前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较之国外,我国的公共开放空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公共开放空间”或与其相关的概念尚未收录于行政法规性名词,没有规范或标准性质的界定;同时研究者多立足于各自的学科与研究视角提出对其概念的理解,目前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尚未取得相对统一的结论;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定量化正成为趋势,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多只提观点,缺乏实证过程,往往带有较为强烈的主观色彩,不能揭示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客观规律”。就研究内容而言,大部分研究多着眼于宏观层面,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也多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关于中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及自身发展较少涉及;而涉及具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则往往从公园、广场、街道、绿道、郊野公园、农业观光园等某一类型入手,从整体视角对具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构建以及基于公共开放空间居民休闲活动现状和需求的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十分缺乏。由此,定量化、系统化是我国公共开放空间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章 国内外公共开放空间案例分析与借鉴

本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整理,对与公共开放空间有关的规划、建设、先进管理经验等进行解读与借鉴。1.1 城市建成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相关案例分析

选取世界先进国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案例,从体系构建与分类、空间指标控制、规划设计与管理策略三个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归纳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先进理念,以期为上海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1.1.1 公共开放空间分类与体系构建

1)美国:NRPA(国家休闲与公园协会)

美国国家休闲与公园协会根据美国实际情况,以公园为主要表现形式,按照规模与距离居民住所的距离,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分为本地空间、区域空间和特色空间3个大类8个小类,并规定了每个类型空间的服务半径、规模大小以及需求量。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 NRPA—美国公共开放空间的分类系统

2)英国:伦敦和纽卡斯尔

伦敦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控制方法是建立了一套严格而完整的“开放空间分级系统”,这是伦敦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特征,并对世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具有示范性的重要意义。

该系统为伦敦公共开放空间的供给提供了基准尺度。在伦敦公共开放空间分级系统中“公众可达性”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居民从住处到达开放空间的距离与开放空间的面积平衡奠定了系统的分级标准。具体如表1-2所示。表1-2 伦敦开放空间分级系统一览表

纽卡斯尔城市开放空间设置主要以满足居民需求、方便人们使用为宗旨,根据规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城市绿地、活动场地、广场、绿道及林荫道等类型,如表1-3所示。表1-3 纽卡斯尔城市开放空间设置标准

3)荷兰

荷兰规划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了理想的公共开放空间等级体系,把公共开放空间提供的设施规模和性质与对这些设施需求的范围和特征联系起来,以吸引范围作为唯一的变量,由此进行推理,创立了理想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从理论上解决了游憩需求与供给及其布局的对应关系。其公共开放空间等级体系如表1-4所示。表1-4 荷兰公共开放空间的等级体系

4)中国香港

高密度并不意味着拥挤和公共空间的极度匮乏,香港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高密度的生活环境下,也可以实现一个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图景。通过多年的实践,香港形成了多元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类型:

滨水型公共空间:香港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海岸沿线。1840年以来的填海工程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土地资源和滨水岸线。

商业型公共空间:香港商业型公共空间的立体化特征非常明确。如港岛中心区的中环、金钟和湾仔区的行人天桥系统经过持续的扩展和完善,几乎已经把各个主体建筑完全联为一体,成为城市建筑综合体。建筑物不仅在水平面上围合、分割公共空间,在垂直方向上也将公共空间包纳其间,建筑、通廊与公共空间相互融合和穿插。

交通节点型公共空间: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居民90%的出行方式由公共交通承担。交通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在交通换乘的节点地区常常形成一些集零售、休闲、文化等为一体的服务性公共空间。1.1.2 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指标

1)旧金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指标导则

旧金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划分为11种类型,并分别制定了城市设计导则,包括尺寸、位置、可达性、休憩座椅、景观设计、服务设施、小气候和开放时间等。其有关城市花园、城市公园及广场的指标控制标准如表1-5所示。表1-5 旧金山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则(部分类型)

2)科罗拉多州公园与游憩规划量化标准

科罗拉多州针对居民日常的休闲需求与活动实践,从居民休闲活动所需的场地设施基本条件出发,推出了公园与游憩规划量化标准(见表1-6),以指导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表1-6 科罗拉多州公园与游憩规划量化标准1.1.3 规划设计与管理策略

1)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策略(1)设置步行街区——德国哥廷根市和慕尼黑市。

步行街区的建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旧城空间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主要内容。

德国哥廷根市和慕尼黑市通过环境整治将旧街道改造成步行区,使得阳光、绿树、彩色路面铺装和街灯统一在一起,配以花池、喷泉和雕塑小品,街头穿插表演、展览、商贸和游戏活动,使之成为步行者休息、闲逛、玩耍等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步行区内禁止汽车通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电车由地铁代替,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的欧洲老城传统的城市步行生活方式重新得到恢复,步行街区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富于地区特色的城市心脏。(2)提供更多公共活动空间——美国纽约“十分钟步行圈”。

为了满足所有纽约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纽约提出了公共空间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纽约将升级五个区4 700多公顷的公共开放空间,纽约市民将生活在“十分钟步行圈”中。其公共空间发展策略具体如下:

通过开放学校绿地作为公共娱乐空间、增加体育运动场地的选择以及规划建设大型公园,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利用现有的场地;

通过提供更多的多功能场地、安装新的照明系统,延长场地的开放时间来增加现有场地的可利用时间;

通过新建或增加每一个社区的公共广场、增加城市绿化空间来重新界定公共区域。

纽约不断投资进行全城未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的再开发,这些新的或改进的广场将会帮助改善那些缺乏公共空间社区的生活质量。同时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一项空间规划法案,法案要求所有的建筑拥有者每隔25英尺种植一颗行道树,以增加城市绿化空间。(3)整治绿色开放空间——美国波士顿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美国通过绿道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的公共开敞空间,并通过绿道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追忆历史的长廊及运动健身的空间,为市民带来生活的愉悦。

在波士顿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中,奥姆斯特德尝试用公园道或其他线形方式来连接城市公园,或者将公园延伸到附近的社区中,从而增加附近居民进入公园的机会,试图通过综合规划的方法来恢复查尔斯河流域的自然状态,从而达到控制洪水泛滥和改善河流水质的目的。查尔斯·艾略特站在奥姆斯特德的基础上,通过3条沿海河流廊道将波士顿郊区的6大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并提出恢复一片城市滨海区——2波士顿里维尔海滩,创造了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方圆650km市域范围内的公园系统或者绿道网络(见图1-1)。图1-1 波士顿绿链资料来源: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 (6):77-81.(4)创造城市滨水景观——美国芝加哥湖滨区域。

许多美国城市已经发展了中心区滨水公园,通过加强城市水体与附近建筑的联系,在滨水设计有吸引力的公共场地,将滨水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创造宜人的休闲、娱乐、消费空间。

芝加哥湖滨区域,不仅是全市的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更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展览会议中心。改建后的海军码头每年吸引的游客数量超过700万人次,麦高梅克展览中心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会议展览中心,博物馆区更是聚集了世界级的文化艺术机构,包括自然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美术馆等。(5)多元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类型——新加坡。

新加坡素以“花园城市”著称,多年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实2践,形成了城市完善的公共开放空间,包括近4 400hm的公园绿2地、300个公园、近3 326hm的自然保护区等,有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自然保护区。

完善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体系: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由概念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构成。涉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为总体规划中的特殊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内容,其一般由公园水体规划、街区、城市设计区、保护区和保护建筑规划、住宅规划、建筑高度规划、激发活动使用规划组成。其中,公园水体规划对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人行道等作出规定;街区规划对特定的城市发展区块的布局和形态作出指导。

以城市绿化为主,形成了“花园城市特色”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分类体系。其公共开放空间主要包括街道绿化、公园绿化、水道绿化、空中绿化等各类绿化空间和公园绿地联道系统(见图1-2)。图1-2 新加坡绿色开放空间规划理念示意资料来源:新加坡《公园、水体规划及个性规划》,2002年.

2)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策略(1)德国:开放空间临时使用策略。“临时使用”策略强调以城市土地的过渡性使用满足市民临时性的游憩与活动需要。这一措施的特点有二:首先,强调不局限于规划法规中对于用地性质的永久性用途的限制,而立足于对现状与未来建设之间的过度使用进行灵活安排;其次,强调临时使用中的公共性,根据公众需求与周边状况确定开发目标,并以此进一步推动城市复兴。

对于莱比锡、柏林城内空地的整治与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在变化的城市背景中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从城市整体层面上代表了一种对于现有土地资源的积极利用态度。临时开发使用策略实践的成功已经使其成为一种针对萎缩城市的“非正式开发模式”。(2)澳大利亚墨尔本:街道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开发与管理。

在其他城市的街道让位于机动车而只好发展室内购物中心之时,墨尔本则决定保持街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开发与管理策略如下:

有针对性的改造与建设——墨尔本对铺地及街道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加强了其绿色城市的地位,制定了充满活力的沿街建筑立面的设计方针。因此,墨尔本的街道确保了对行人的巨大诱惑力。

灵活的公共空间政策——河流和公园、独特的早期城市街区、传统的街道网络及电车系统被认为是墨尔本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特色。这些城市品质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公共空间政策的主题。这些特点为步行提供了可能,由此墨尔本的相关公共空间政策为增强城市中心的生机,鼓励步行交通,鼓励人们走出汽车选择步行,进而享受城市开放空间。

精心设计的城市设施景观的引入——城市新设施已经遍布市内新铺设的人行道。同时,旧的街头家具以及杂乱的私人设施都被搬走了,私人的塑料咖啡椅等已禁止出现在新街区。1.2 市域生态开敞空间相关类型案例分析1.2.1 线性生态空间

根据线性生态空间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建设主要关注城市绿道、蓝道以及生态廊道三个方面。

1)城市绿道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绿道概念的定义和绿道建设实践(见表1-7),绿道是指沿河流、山脊、风景道路等设置,具有串联功能(连接区域主要生态空间节点、公园、历史文化古迹、城乡居住区等),同时可供人们休闲游憩使用的线形生态开敞空间。表1-7 国外绿道建设案例分析

就绿道研究及其建设水准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绿道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绿道、英国伦敦绿色项链以及国内广东珠三角的绿道规划。(1)美国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

新英格兰地区的绿道分类:①休闲娱乐型绿道,包括沿陆地与水体分布的游径网络;②生态型绿道,包含重要的自然廊道和自然系统或是被设计修复的生态和文化功能系统;③历史型绿道,指吸引游客并能提供教育、景观、休闲、经济效益的历史古迹和具有文化价值的场所或游径。

规划提出了5个不同层面:整个英格兰地区层面、各州层面、各次区域层面、城镇层面及项目设计层面。

规划前的整合:①研究和测绘现有绿道和绿色空间,包括具有生态自然保护、休闲娱乐、历史文化价值的徒步游径和铁轨;②研究和测绘当前的相关规划提案,这些提案将会分别增加上述3种类别的绿道与绿色空间;③更正划分上述3种类别绿道的等级;④提出单一目的的规划方案,包括自然保护与生态规划、休闲娱乐开发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使用规划;⑤整合上述内容中现有绿道和绿道规划提案,提出一种综合的绿道网络规划。图1-3 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资料来源: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7-81.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英格兰地区的绿道规划取得了显著的成2效:现存绿色通道面积达30 670km,加上正在建设的绿道,预计近2期将达到45 184km,占整个地区面积的28%。另外,新英格兰各州地区的绿道规划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康涅狄格州,康涅狄格森林公园协会(CFPA)创建了1 120km长的蓝焰游步道系统。

马萨诸塞州,1996年的河流保护法案通过保护一个溪流两岸60m的缓冲区,建立了绿道网络的框架,对罗德岛州域范围的绿道规划做出了补充。2

佛蒙特州,所有超过1 000hm的土地均受到了保护。

新罕布什尔州,参议院通过493号令,让公众与私人合作来共同保护稀缺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2

缅因州200 000hm的湿地和海岸地的公有化,使其20%的土地受到了保护。(2)英国伦敦绿链规划。

1929年,英国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制定了《伦敦开敞空间规划》,引入了绿化隔离带概念。1976年后的伦敦规划继承并发展了“绿道”理念,并将该理念加以延伸,形成包含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组成的“绿链”(green chain)理念,其目的除了保护大多数开敞空间之外,还重视开发这些绿色通道的旅游休闲潜力。

伦敦绿链所涉及的伦敦四区是指,北克斯利区、布罗姆利区、莱维沙姆区、格林威治区,同时,绿链上的一些绿地同样也是伦敦“都市步行环”(Capital Ring)的一部分。伦敦东南区绿链始建于1977年,由伦敦东南部的4个行政区和大伦敦委员会合作建设。现今,在伦敦的周边已建设了将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面积相当于伦敦市区的7倍,而东南区绿链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见图1-4)。

总的来说伦敦东南区绿链的建设实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目标。

保护环境的基地——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来自4个行政区的该项目工作人员辛勤工作,以确保现在和未来的伦敦绿色开放空间和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并给所有市民带来愉悦。

市民的休憩场所——在这条绿色项链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从学校操场到古代森林和迷人花园之类的很多景象,人们可以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野餐,在整洁的花园中徜徉,甚至可以参观一个离市区只有约11.3公里(7英里)远的一家农场。松鼠、田鼠、狐狸、啄木鸟和松鸦都是绿链里的常客,有时甚至可以看到非常少见的鹦鹉品种。

追忆历史的走廊——整条伦敦东南区绿链具有浓郁的历史韵味。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昔日宫殿的庄严、议院的辉煌、修道院的变迁、水晶宫的神奇和水利大坝的雄伟。图1-4 英国伦敦“绿链”地图资料来源:互联网资源,https://www.greenchain.com/.

运动健身的空间——对于喜欢运动的市民来说,这里简直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运动空间,绿链内可以进行高尔夫球、网球、足球、橄榄球、田径和游泳等多种体育健身项目。(3)珠三角绿道网络总体规划。

绿道网总体布局——规划形成由6条主线、4条连接线、22条支2线、18处城际交界面和4 410km绿化缓冲区组成的绿道网络总体布局。其中六条主线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节点,全长约1 690公里,直接服务人口约2 565万人。

绿道规划指引——珠三角绿道网络总体规划将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及都市型绿道三个类型。其中生态型绿道主要沿城市外围的自然溪谷、河流、海岸线及山脊线建设,控制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郊野型绿道主要连接着城市建成区周边的田野、水体以及开敞绿地,通过步行栈道、登山道等休闲通道的形式,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休闲空间。控制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都市型绿道主要建设在城市建成区内,连接城市公园、广场、人文景区以及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地。都市型绿道控制宽度一般不少于20m。图1-5 珠三角绿道规划布局资料来源:《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年.

2)城市蓝道

在关注生态廊道和绿道的同时,美国、荷兰等国亦开始关注城市水走廊,提出了蓝道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建设探索。

美国的蓝道计划是由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局(National Park Service)主管推动的国家计划,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有一笔专属国家资金预算用于出资补助蓝道项目、宣传成功案例和进行美国州际之间的合作项目。根据其官方定义,蓝道是连接风景名胜、野营点、划艇运动区、环境保护区等设施或地点的水域集合体,具体形态包括河流、湖泊、运河和海岸线等。

3)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的概念直接来源于景观生态学中廊道的概念,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其具有很多自然特征,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及信息渗透的通道,是促进景观融合及多样性的重要类型;同时生态廊道也具有人工的特征,它使廊道的通道、屏障作用更快速有效地得到发挥。

建立生态廊道有助于连接分散的动植物生境,保护并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现有生态环境。研究表明,生态廊道的宽度一般由需要保护的重点植物或动物种类来决定,一般宽度在20m以上。当廊道宽度在46~152m之间时,其生物多样性提升效益最显著。10m或数十米的宽度均可以满足鸟类的迁徙要求。哺乳动物迁徙廊道宽度需要几公里甚至是几十公里。1.2.2 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的概念起源于英国,其发展体系十分完整,建设和管理水平最为成熟完善。牛津地理词典对郊野公园的解释为:具有野餐、徒步、骑车、垂钓等设施的乡村区域,能够为大众提供邻近城市享受郊野乡村的游憩机会。

基于国内外郊野公园的相关研究(详见表1-8),车生泉等对郊野公园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指出:郊野公园是位于城市近郊,在城市规划区之内,城市建设用地以外,以自然景观和乡村景观为主体,生态系统较稳定,由政府主导和财政投资,经科学保育和适度开发后具有少量基础设施,为周边城镇居民提供郊外游憩、休闲运动、科普教育等服务的公众开放性公园。表1-8 国内外郊野公园概念定义一览

对郊野公园具有多种分类方法。从主体利用方式的角度考虑,可依据主要活动设施不同和主导游憩活动不同将郊野公园进行分类:游乐地区郊野公园、原野地区郊野公园等。从客体资源的角度考虑,可依据主要地貌特征不同、景观特色不同、旅游资源不同对郊野公园分成山地型郊野公园、平原型郊野公园等。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见表1-9。表1-9 郊野公园的分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