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肖正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2:24:32

点击下载

作者:常克,肖量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肖正安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肖正安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肖正安常克 肖量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肖正安/常克,肖量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5010-8

Ⅰ.①川… Ⅱ.①常… ②肖… Ⅲ.①肖正安(1928-2011)—生平事迹②中医儿科学—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②R2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0858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3.5 彩插0.5 字数231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10-8

定价 5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肖正安撰写论文肖正安在门诊工作(左右为肖正安两子)肖正安在“小儿指纹诊法研讨会”上肖正安(前排右一)在1977年的全国《中医儿科学》编写会议上与专家合影肖正安(前排左七)在四川省第五次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上与参会人员合影肖正安(左四)与研究生合影肖正安(前排左二)退休后兴办肖氏儿科诊所肖正安编著的《五言药性歌诀》(翠林版)肖正安编著的《四言医学》肖正安编著的《中医儿科学》(蓝黑版)《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肖正安》编委会

主  编:常 克 肖 量

编  委:肖劲松 李忠旭 陈 炜

     房明东 罗晶晶 刘孝英

     蔡作英 李尚文 蒋梦婕

     翁东博 王 珺 周黎旸

     薛晓芬 罗 阳 王 华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 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 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常序

先圣云“如保赤子,心诚求之”,幼科岂小道哉。

医林不乏人,幼科领风骚。古有仲阳、密斋、文中誉满幼林,万代流芳;今有伯安、静安、正安慈幼惠众,名振巴蜀。所历之时境虽异,而怜悯之仁心却同。活幼慈幼立其旨,仁心仁术崇其德,精勤努力,造福小儿,成就大医,此正安先生之谓也。

肖老正安,原名体明,金堂人也。五岁发蒙,敏而好学。习《四书》《五经》,娴《内经》《本草》,执《伤寒》《温病》,更兼胡、徐诸公之真传。弱冠悬壶,儿科著称;执教杏林,桃李满园;著书立言,传承国粹;幼幼之术造福乡梓,拳拳之心播于业界。厥功伟业,福佑众孙!

夫古之医国者,尝以小人女子为难养;医人者,亦惟女子与小儿难医。尤幼之病,甚是惑惑。哭声不能言其苦,语声不能道其尽。呱呱襁褓,啼笑无端,是痛是痒,医者意念;脏腑娇嫩,药物可损;筋骨柔脆,针砭即伤。先生苦耕川蜀六十载,施国医国药之力,不以牛刀之利擒割病者之苦,而以察色听声临证细酌造慈幼之福。大凡幼科之病,神色可参,苗窍可审,乃先生从千万孩儿中揆度以出,法方药味亦先生从万千孺子中尝试以获。先生制方,无偏寒偏热之误,弗过补过泻之殊,宗阴平阳秘之旨。然纯阳之理,先生独以阴阳有多少,发微儿童热病热证咳病脾伤之体质效应,建树肺脾证治之业功。

医者,意也。心有可得,未必能言。先生心意声传驭教于一体。大凡医之传者,有藏其术而匿其方,非家嗣不能得其秘。然先生之传教,视学生弟子同事于己出同门。凡听先生之课,跟先生临床,无不叹其教育之才秀,活幼之博学。杏林碧绿,大师所为。造化大慈,桃李满天。勤于思而敏于行,躬其践而彰其要,帝之力臣,岐之嫡嗣,大医大道大业也。

书简意赅,若添医林之墨宝,甚幸!完书之时,端之以叙。常克 识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丁酉年季夏吉日编写说明

1.本书反映了肖正安的中医人生,以及他对中医事业,特别是对中医儿科教学与临床的贡献。

2.书稿由肖正安传承下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主任、同事、研究生,以及其子肖劲松、肖量提供资料并共同撰写完成。

3.本书从肖正安的生平事迹着手,重点记录了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临床经验、医话医案、传承理念与方式等,以期为四川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临床经验部分的“医案”,是肖正安门诊时跟师弟子、学生、进修生、研究生、同事及其子等记录的病案,并有肖正安在病历或笔记本上的签字,经过整理完成。

5.临床经验部分的“医话”,是肖正安反复强调的医话,或是其著作及论文中多次出现的标题。以医话作为核心理论,编者选择了一些通俗易懂且能反映医话精髓的医案加以阐释。同时,本部分也收集并整理了肖正安的传承弟子、同事和学生从医话中受到启发而指导临床经治的一些医案。

6.临床经验部分的“常用独特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一般为10g,佐药如甘草等一般为5g,不另行说明。

7.本书的策划、编写、组织、审校、定稿及顺利出版得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全力支持,在此特表示感谢!本书编委会2018年4月生平简介

肖正安(1928—2011),字体明,四川成都金堂人。四川省四大儿科名医之一,历任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暨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成都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审委员、函授通讯编委会委员、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学会历届理事及内科、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协会医药卫生分会理事等职务。

肖正安祖辈世代耕读传家,他18岁即悬壶乡里,以儿科著称,1957年应聘至成都中医学院儿科工作,2011年9月24日病逝于四川金堂,享年84岁。

先生自幼好学,父辈亦对其寄予厚望。5岁入私塾启蒙,塾师授以《幼学故事琼林》《鉴略妥注》《声律启蒙》,继而习四书五经。骈体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为先生所喜好。农忙时先生帮衬家里,劳作之余,对老师所授亦常咏诵,并以此为乐。由于骈体歌诀可以将烦琐的道理简明化,又有易记忆、记得牢的优点,因此先生直到晚年编写医学著作时,仍重视使用骈体歌诀的形式。

时光荏苒,十年寒窗后,先生已是15岁的翩翩少年,然而前途茫茫,欲向何方?肖父希望儿子能够惠人惠己,有用于世,而从医正是安身立命之途。在父亲朋友的引荐下,先生得以师从当地名医胡纬堂。初,胡老师问及姓名,答曰“肖氏体明”,师云徐大椿言“邪去正安”,能“正安”而后得“体明”,遂改名正安,表字体明。胡老师常以范文正公“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训导教育,言:“为相者,无才德不足以辅国家社稷;为医者,无才德不足以掌权衡、司性命。为相者,所学不精则误国;为医者,所学不精则误人。良相、良医岂易哉?书云: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持厥中。持精一之学,达中和之道,儒、医殊途而同归。”胡老师在传道授业时,既重视入门时的简易,又注重入门后对于经典的学习。在胡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先生从《医学三字经》《医学五则》《濒湖脉学》入手,通过诵读、记忆打下牢固的基础,然后由浅入深,进而完成《内经知要》《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的学习。胡老师常言:“仲景学说从实实在在中来,与宋以后儒医多附会之言不同,束之归于六经,散之应于百病,非为伤寒一科而设。习诸科者能通《伤寒》《金匮》之理,则学有本源,遇疑难病本科书中未载者,探其理而精思之,可获意外之功。但不可拘于《伤寒》《金匮》,应博览众书,采诸家之长,并参看《医宗金鉴》《景岳全书》等以广其学。”先生白天侍诊,遇到患者,其师望诊时他则在身边同看,其师诊脉后他必探手再诊一遍,其师问诊时他则揣摩病情,探析病机,心中开出方药,再与老师所处方药对比,探求师意,有疑惑不决处则事后请教老师,在实践中反复锤炼自己的思维,探寻临证的规律。熟练以后,先生自己动手诊脉、处方,由老师复核,指点适合和不适当之处以利于改进。闲暇时,胡老师就诊病所见或医书提问,先生在旁作答,有不知者则由胡老师再做推演,阐发精义。夜里读书,先生将老师讲授和临证所得与中医典籍相印证,进行整理、记录,积累了临床经验,并通过锤炼使之系统化,以利于临床运用。侍诊之余,先生则跟随胡老师上山采药。四川药物资源丰富,出产多种道地药材,先生亲尝草药,品味药性,将书本上药物的性味转化为直接的个人体验,从而深化了认识,一提到某味药、某个方,不再是书本上死板的文字,而是印于脑海中的活生生的直观感受。人言“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先生由是学力日进。1948年,在先生从师三年后,胡老师年迈病故,先生含泪殓葬恩师,此后遂独当一面,在家乡开始了他悬壶济世的生涯。

在独立应诊初期,先生正如“初生之犊”,什么病都敢治。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治疗一些常见病时照搬书本的处理方法,疗效却不像书本所说或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满意。如果遇到没有学过或不常见的疾病,他更感棘手。于是,先生逐渐领悟秦越人“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方少”这句话的真义,从而理解要治人之病,先要治己之病,治“道少”“方少”之病。认识到这一点,先生更坚定了终生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信念和决心,遂一边行医一边学习,博览众书,采诸家之长,上宗张仲景、钱乙,中本万密斋、冯楚瞻、叶天士之说,下承师训,师古而不泥古,通过行医的实践来验证书本的知识,摸索诊疗中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先生逐渐意识到方证的重要性。一是书上某方主治多泛泛而谈,临证时不知所择,令人茫然,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抓住方证之关键点,于临证似是而非中一见某症某脉,即可断为某方所主,做到胸有成竹。二是临证病态何止万千,病无定式,故方药当有权衡,当损则损,当益则益,不可拘泥,随机应变。三是大方脉、小方脉虽有不同,但亦有相通之处,熟悉两方脉,能够互相增益,拓展思路。先生正是通过自己的灵活思考,融汇知识,贯通诸家。数年之间,先生医道大行于乡里。

1952年,先生参加了金堂县“预防医学训练班”的学习,1953年又参加了温江专区“中医进修班”,学习了西医学知识,为以后在教学和临床诊治中合理运用中西医结合之法打下了基础。先生对于中西医学关系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初起,先生认为西医学与中医学体系不同,二者结合有伤中医学的纯粹性,对于中医学习西医持排斥态度,临证之时断断不看西医检验报告,时有患者持西医检验报告示之,先生即挥手拒之曰“拿去,拿去”。后来,先生领悟医学实为格物致知之学,中西不同。自形而上者言之,则《内》《难》诸经阐发已无余蕴;自形而下者言之,则西医新理日出不穷。中国重道而轻艺,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偏于物理为多。此中西医学之所由分也。昔日扁鹊从长桑君饮上池水,得能洞见脏腑,为后世医者神往,今西医学借先进科技之故,得能获悉脏腑形态、气化,西医学能假借之而为所用,我中医学岂不能用?但务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之下,以中医学之思维驾驭之,方能为我所用。先生将此思路验之临床,时有获益。此后先生对西医检验报告不再排斥,时有借鉴,但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决抵制僵硬死板的中医西化。

1956年,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被成都中医进修学校录取。学习期间,他勤奋努力、孜孜不倦,无论对中医课还是西医课,均刻苦学习,慎思审问,不畏困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结业。结业后,先生即应聘到成都中医学院任教。在成都中医学院工作期间,先生十分尊敬老中医,虚心向老中医学习,直接或间接地学到了许多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他又通过李斯炽院长的介绍,拜于成都儿科名医徐梓柏老先生门下,得徐老先生的口授心传,尽得其学。他还与中医儿科名家曾应台、胡伯安两位老先生共事,有时还在一起会诊,向他们学习、请教,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诊疗知识与经验。经徐老师的传教、同道的帮助,特别是先生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实践,其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不断提升和完善。他对儿科临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尤其治疗小儿热、咳、喘、泻及紫癜等病证有独特之处,疗效显著,被称为“肖小儿”。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成为全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院校之一。在建院的第二年即1957年,先生到学院承担起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临床工作。组建中医高等院校,按高等医药院校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及编写教材、教学日历及教案等,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均须从头做起。为此,先生满腔热情,夜以继日,刻苦钻研,致力于建院初期儿科学的各项教学工作。先生假期也不休息,边学边做,逐步完善教学工作,甚至还为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出了不少力。

在进行中医儿科教学的30余年中,先生除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外,还先后为学生编写了数期辅导教材以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此外,先生还编写了3部医学本科教材,凡论80余万言。同时,针对西学中的特点,先生还编写了一本西医学习中医的儿科教材。1976年,由先生编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某丛书之一《中医儿科学》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香港三联书店对该书的订购数量居这套丛书之冠。此外,先生还十分热心于中医学的普及和提高。他为中医自学考试的学生编写了《中医儿科学》自学教材和自学指导,其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先生晚年看到后学多有不习背诵、贪功求进之弊,故倡导通过骈文歌诀的形式编写中医学书籍,先后出版了《四言医学》《五言药性歌括》等,这些著作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临床经验,能读能用,且按韵律编写,便于记忆,深受读者喜爱。

先生除了进行大学本科教学外,在1979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苏树蓉教授是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第一批入校的研究生。据她回忆,当时对于如何带好研究生,先生本人乃至整个大学都没有成熟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于是先生与教研室的其他几位主任及学生一起研究教学课程、目标、任务及教案等,最后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苏树蓉经过3年学习毕业后,中医学识和临床技能大大提高,为她今后数十年的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后来成为全国名师是与先生的指导分不开的。先生培养的各届研究生都迅速成为中医儿科的栋梁,在海内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此外,先生还不忘科室团队内部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凡儿科教研室和附属医院儿科的同事,大多要跟他上临床。通过带教式的传承,科室儿科同门的中医水平和临床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退休后,先生又忙于家族式的嫡系传教,创立了三所“肖氏儿科诊所”,为成都百姓儿孙们的安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生“读古籍,做临床,勤耕作,重疗效”的中医临床特色教学,在几十年的各类、各层次学员培养和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虽然是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儿科专家,先生的生活却一直非常简朴。很多熟识先生的人都记得一个经典场景:下班后,先生会在腰间别一杆大秤前往菜市,那时候菜市临近收摊,菜一般会比较便宜,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怕被“烧”(占便宜),带杆秤亲自称斤两。吃穿方面,先生从不讲究,可是一旦医院、学校有捐款之类的活动,他却非常慷慨。

先生一生热爱中医学事业,要求自己的子女都从医。“从几岁开始,父亲就要求我们背中医汤头,10多岁时,就要跟着他抄方子。”先生的二儿子肖量说,“父亲爱抽长杆的烟袋锅,我们背汤头一旦不认真,父亲就用长烟杆敲一下头,提醒我们。”除了严格要求外,先生还会用其他方法引导子女学医。“他鼓励我们认真抄方子,方子抄得好,他就会从自己所得的诊费里面抽出五毛钱,作为对我们的奖励。那个年代的五毛钱已经是很多钱了。”肖量说。

先生率性坦然,对患者不论老幼愚智、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先生常言“医者不仅医病,还要医心”。他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常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安慰引导,化解其心结。对患者认识上的错误,他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绝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俨然患者之一诤友,日久与众多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先生从学校休假回到乡里老家时,每日门庭若市,求诊者日盈百人,有时自己胃痛也绝不推辞,一手按着胃痛部位,一手诊病处方,而且均为义务诊治。在学院,他为了不影响教学,亦不使众多求治者失望,往往上完课便马上赶去附属医院诊病,称勿负友人,且坚持数十年直到退休。

先生7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而骨折,卧病在床,离开了深深眷恋的医疗一线。此后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即使这样,先生依然笔耕不辍,坚持在病床上写作,总结自己行医一生的经验和心得,直到逝世。临床经验一、医案1.肺系疾病(1)银翘散退热案

李某,女,5岁。1988年11月12日就诊。

患儿2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鼻塞、喷嚏、清涕、微咳嗽、咽痛、口渴。发热重,微恶寒,无汗,服用美林后烧退,间隔几小时后复热。检查:体温39.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刻诊:小儿发热,伴咽痒,鼻塞、流涕,胸闷,面红,稍纳呆,小便量可色稍黄,大便稍干,舌红苔薄黄稍腻,脉浮数。

诊断:风热外感。

辨证:风温袭卫,兼夹湿气。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化湿。

方剂:加味银翘散。

药物:连翘12g,川银花15g,桔梗10g,薄荷15g,竹叶12g,荆芥穗10g,甘草10g,淡豆豉15g,郁金10g,牛蒡子12g,藿香10g,法半夏10g,芦根15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11月15日二诊:患儿热退,但咳嗽症状明显加重,发作频繁,严重时咳中带喘,喉间痰响,痰见色黄,质黏稠,咽痒,鼻塞,流涕,纳呆,精神可,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苔黄稍腻,脉滑数。查体:体温36.5℃,咽部仍充血红肿,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

诊断:咳嗽。

辨证:风热留表,肺热气逆。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降逆。

方剂:麻杏石甘汤化裁。

药物:麻黄8g,石膏15g,苦杏仁8g,葶苈子10g,川贝母6g,黄芩10g,枇杷叶15g,郁金10g,法半夏10g,连翘1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4次。

3天后家长告知,服药后,患儿咳嗽已痊愈。

医案释要:患儿就诊时以发热为主诉,有流涕、微咳嗽、咽痛、胃纳不佳、大便稍干、小便黄,根据病史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即可诊断为咳嗽伴发热。时逢初冬,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于感受温热之邪,卫气被郁,开阖失司,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风热搏结气血,蕴结成毒,热毒侵袭肺系门户,则见咽喉红肿疼痛;温邪伤津,故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加之患儿饮食未忌,腥腻之品入口必酿湿热,故而胸闷,大便稍干。但小儿高热明显,急则治其标,退热为先,首诊小儿温病起,风热犯肺,兼加湿热,治之宜辛凉透表、清热除湿。方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藿香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故重用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属佐使之用,加之郁金宣畅气机,半夏燥湿祛痰,全方共凑辛凉透表、清热除湿之效。二诊高热已退,然咳嗽加重并伴有喘证,咽痒、喉间痰响,痰见色黄,质黏稠,纳呆,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考虑余邪未净,入里化热,闭郁肺气。当辛凉宣泄、开宣肺气。方以《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加减宣肺泄热,加葶苈子、黄芩、枇杷叶、郁金等药而愈。按:此乃先生按温病之法治疗儿科发热咳嗽案。《温病条辨》讲银翘散时有七个重点加减法,此案就是其中之一的夹湿加减。方药一出,其效甚佳。故先生在编写《中医儿科学》感冒篇时专门把夹湿之证作为兼证列入,这与其他儿科学教材不同,也是先生临床经验和领会中医经典的特有表现,后辈以此为楷模一定能有较大突破。(2)新加香薷饮退暑案

谢某,女,3岁。1988年8月5日就诊。

3天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喷嚏、流涕,曾服清热解毒中药,后出现干咳、咽痛,鼻塞、流黄涕,夜间心烦不安、易吵闹。刻诊:干咳,咽痛,鼻塞、流黄涕,纳眠可,大便干少,舌红,苔白黄,脉浮略数。

诊断:暑热感冒。

辨证:阴暑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药物:香薷8g,厚朴10g,扁豆6g,川银花12g,连翘12g,荆芥8g,防风10g,板蓝根15g,贯众12g,柴胡8g,黄芩8g,黄连3g。

2剂,水煎,每日1剂,每日3次。

8月8日二诊:服药后咽痛消失,心烦消失,仍有咳嗽,痰黏,大便偏干量少,舌红,苔薄白黄腻。

诊断:咳嗽。

辨证:表证已解,暑湿内蕴。

治法:芳化中焦,清热渗湿。

方剂:甘露消毒丹加减。

药物:白蔻仁6g,藿香12g,石菖蒲10g,茵陈12g,连翘12g,射干8g,鱼腥草15g,法半夏8g,红藤15g,败酱草15g,滑石20g(包煎),白花蛇舌草1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3天后门诊随访,患儿服药后病已痊愈,嘱其家长适时增减衣服与合理饮食。

医案释要:患儿就诊时以喷嚏、流涕为主诉,根据其主症及伴随症状结合病史即可诊断为感冒。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表未固,腠理疏薄,加之冷暖不能自调,最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患儿有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故辨为感冒。外感风寒之邪侵犯肺卫,肺失宣肃,气道不利,故见鼻塞、喷嚏、流涕。患儿服清热解毒中药后表邪未解,加之正值暑季,暑湿内停,二者合而致病,故见干咳、咽痛、流黄涕;暑热扰心,则见心烦不安、吵闹,暑湿蕴结于中焦致脾胃不运湿而生痰,气滞致腑气不通而大便干少。舌质红,苔白黄,脉浮略数,是外邪未解、内有湿热的表现。四诊合参,辨证为阴暑证。患儿首诊时症状表现为内有暑湿、外感风寒所致,当予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之剂,方选新加香薷饮加减。本方出自《温病条辨》,由香薷、金银花、扁豆、厚朴、连翘组成,加荆芥、防风以加强解表祛湿之功,板蓝根、贯众、柴胡、黄芩、黄连使清热之力更甚以解暑湿之毒。患儿服药2剂后,咽痛、心烦消失,留有咳嗽、痰黏,大便干少,舌红苔薄白黄腻。二诊时,换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出自《温热经纬》,在原方基础上减去黄芩、薄荷、贝母、木通,加法半夏、鱼腥草、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以加强清热渗湿之功。续服2剂,门诊随访,服药后患儿病情痊愈。按:先生此案注重体现发病的季节和暑病的特殊证治。治暑之方,以香薷饮为代表。其药仅有三味,清解之药,尤显不足,故吴鞠通有“新加”增强其清热解暑之力。另者,暑火同性,火属心,暑易入心,或引心火外发。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暑病治条中“心烦辨,切莫忘”是其意。该病案为小儿内蕴有暑湿而外感风寒所致,即所谓“寒包火”之证。故在治则上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立方,拟新加香薷饮加减治之;首诊服药后,表解而内蕴暑湿未化,故二诊时以芳化中焦、清热渗湿图治。(3)曲麦二陈汤治伤食咳嗽案

徐某,男,5岁。1988年6月15日就诊。

患儿以咳嗽2天来就诊。家长诉近2晚患儿睡觉时咳嗽,导致父母睡不安宁。刻诊:入睡打被,辗转不安,咳嗽发生在五更,伴饮食减少,口出臭气,胸腹胀满,手足心热,大便稀溏,含有不消化食物,唇红,舌红,苔白厚,脉沉滑。先生追问病史,知患儿近几日睡前吃一个苹果和一袋酸奶。家长补充苹果是原来常吃的,酸奶是近几晚新加的。

诊断:咳嗽。

辨证:食滞胃肠,化热冲肺。

治法:消食导滞,清肺和胃。

方剂:曲麦二陈汤。

药物:陈皮10g,茯苓12g,京半夏6g,黄连3g,山楂10g,麦芽10g,神曲10g,瓜蒌仁10g,枳实6g,莱菔子10g,桔梗10g,前胡10g,黄芩1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医案释要:咳嗽分外感与内伤。内伤者,饮食最多。患儿之咳嗽为一典型的伤食咳嗽。原因在于,一是咳嗽在晚上,二是手足心热,三是夜卧不宁,四是有伤食诱因。故治疗重在消食导滞,选方时保和丸可施。但先生喜用曲麦二陈汤作为伤食咳嗽的常用方。神曲、麦芽在于消导,二陈在于化痰,更加宣肺理胃泄郁热之药,即可把食积消除。上熏致肺之郁热清理干净,还肺一个清爽的环境,何愁咳嗽不去?按:此案为先生治伤食咳嗽的典型案例。《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之外,胃即最常见,如《医学三字经》所言“肺最重,胃非轻”。源于此,先生常在咳嗽辨治时,注重饮食之因、饮食之忌。此案就是根据患儿睡前在原吃苹果的基础上又加用酸奶,二者酸且涩,且酸奶致冷致凝,涩凝之物阻遏胃肠,气机受阻,郁滞肺脉,郁热熏肺,必然致咳。治疗当以消导疏通为法,曲麦二陈汤是先生习用之方,可消食化痰、宣肺泄热,只要辨证准确,食即消,咳便止。(4)华盖散治寒咳案

刘某,男,8岁。1987年3月5日就诊。

患儿咳嗽1周,加重伴喘1天。因患儿1周前受风寒而咳,咳嗽不重,伴清涕、喷嚏、鼻塞等症。自服感冒冲剂、川贝枇杷糖浆,鼻涕减轻而咳嗽仍存。昨天因淋雨湿衣,咳嗽加重。刻诊:咳嗽连声,频频发作,鼻塞清涕,声高气粗,干咳少痰,大便干,舌淡苔白,脉浮不数。查体: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诊断:咳嗽。

辨证:风寒郁肺,肺失宣肃。

治法:宣肺散寒,降逆止咳。

方剂:华盖散加味。

药物:麻黄5g,杏仁10g,甘草3g,桑白皮10g,紫苏子10g,橘红10g,茯苓10g,瓜蒌皮6g,射干6g,旋覆花10g,枇杷叶10g,苍耳子6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3月8日二诊:患儿自述咳嗽明显好转,喉中痰声明显。刻诊:阵发性咳嗽,喉中有痰鸣,甚至说话及哭笑时皆可闻及痰声,稍纳呆,二便调,舌淡,苔白滑。查体:咽红,扁桃体不肿大,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无啰音。

诊断:咳嗽。

辨证:痰湿蕴肺,喉咽郁热。

治法:燥湿化痰,佐以清热。

方剂:六安煎加减。

药物:陈皮10g,京半夏8g,茯苓10g,甘草6g,杏仁10g,白芥子10g,黄芩8g,瓜蒌皮10g,海浮石10g,胆南星8g,信前胡1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医案释要:患儿首诊时以咳嗽伴喘为主诉,病程1周,无发热、痰鸣、鼻扇等,排除肺炎,诊断为咳嗽病。

咳嗽分外感与内伤。患儿初诊,因有外感受凉病史,临证又无显著的热证,因而辨证为寒邪郁肺。考虑到小儿纯阳之体,无论感受寒邪还是热邪皆易入里化热,所以治疗选方时既要散寒宣肺,又要防邪入里化热,故选择以宣肺散寒为主,又有清泄里热之华盖散。本方是以三拗汤为主,宣肺散寒,合以桑白皮清泄肺热,橘红、茯苓化痰理肺,紫苏子降气平喘,再加瓜蒌皮、射干加强化痰利咽之力,加旋覆花、枇杷叶降逆止喘,加苍耳子通鼻窍,全方共奏宣肺散邪、清痰定喘之功。药用3剂咳喘顿减,然咳减后,多有痰动之象。此传统之咳与嗽之别也。治咳嗽者,则化痰为主,二诊选用景岳六安煎即是此意。六安煎为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具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嗽之功效。再以黄芩、瓜蒌皮、海浮石、胆南星、信前胡治肺热和痰热,这是因痰久必酿热之理。全方共起清热化痰、理肺顺气之效。按:此案为先生对咳嗽证治的诠释。咳者,肺气伤也;嗽者,脾湿(痰湿)动也。两者相连即咳嗽也。肺气伤因于寒,脾湿动因于气。寒咳者,只要素体不阳虚,多从热化。选方时常加热药,现成之方华盖散是也,若力不够,再加一些清热化痰药即可。咳之后,脾湿动,症现多痰即为嗽。制方时以祛痰为主,祛痰之主方用二陈汤,但治痰咳之主方,选用六安煎。恐化热之趋势,加强清热化痰之力是也。本案治验,即风寒是病因,痰蕴是病理,肺脾是病位。无寒不伤肺,无痰不作咳,至理也。(5)麻杏石甘汤止热咳案

刘某,男,8岁。2006年4月5日就诊。

患儿2天前因受风寒而咳嗽,咳嗽不分时辰,自服川贝枇杷露、肺力咳,效果不明显。现仍咳嗽不止,鼻塞流黄涕,痰少,无汗,多梦,小便偏黄,大便干。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刻诊:阵发性咳嗽,晨起及晚上为甚,伴咽痒,鼻塞严重、流涕,稍纳呆,小便量可色稍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咳嗽。

辨证:风寒化热,肺气郁闭。

治法:宣肺降逆,清气泄热。

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

药物:麻黄5g,杏仁10g,石膏10g,黄芩10g,瓜蒌皮6g,射干6g,葶苈子10g,枇杷叶10g,薄荷6g,苍耳子6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4月8日二诊:患儿自述咳嗽明显好转,喉中痰声明显。刻诊:阵发性咳嗽,喉中有痰鸣,甚至说话及哭笑皆可闻痰之声,稍纳呆,二便调,舌淡,苔白滑。查体:咽红,扁桃体不肿大,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无啰音。

诊断:咳嗽。

辨证: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剂:六安煎加减。

药物:陈皮10g,半夏8g,茯苓10g,甘草6g,杏仁10g,白芥子10g,黄芩8g,瓜蒌皮10g,海浮石10g,胆南星8g,信前胡1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药毕,咳嗽痊愈。

医案释要:患儿首诊时以咳嗽为主诉,有鼻塞、流涕,根据病史及查体确诊为咳嗽。小儿为纯阳之体,无论感受寒邪还是热邪皆易入里化热,里热壅肺,肺气闭郁更甚,其气上冲咽鼻,下结腑肠,中塞胸腹,肺之不宣不降,逆而上冲于咽,发为咳嗽。四诊合参,此患儿舌红、苔黄,脉浮数,皆有热郁之相,故宜宣发肺气、清热祛邪,遣方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方中石膏倍麻黄,宣肺解表不助热;杏仁配麻黄,宣肺降气;葶苈子、瓜蒌皮、黄芩清热降气化痰;射干、枇杷叶利咽降肺。全方共奏宣肺开闭、清肺解表之功。鉴于小儿鼻塞较重,遂以薄荷、苍耳子通利鼻窍。二诊时患儿咳嗽症状好转,但痰多,故从痰辨治,遂以《景岳全书》六安煎加减。六安煎本为治疗风寒咳嗽,痰滞气逆证,只要在处方中加入大量清热药,自成清热化痰方,故加上瓜蒌皮、海浮石、胆南星、黄芩等清热化痰药,而达清热祛痰之效。1周后患儿咳嗽痰多症状自然消失而病变痊愈。按:此案为先生咳嗽证治中常用的二连环用方用药。咳嗽为门诊最常见病证,无论外感与内伤,多数患儿都有咳嗽症状。邪气在肺,娇肺遭犯,必失清肃之性,而咳嗽频作。肺失宣降,津液不行,必聚而生痰。痰与热合,痰热蕴肺,后常有痰证之病理转机。故儿科临床先以麻杏石甘汤宣肺,后以六安煎或新制六安煎化痰,已成为咳嗽证治最常用的连环模式。(6)小青龙加石膏汤治饮咳案

刘某,女,4岁。1988年6月15日就诊。

患儿20余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见咳嗽,体温波动在37~38℃,服柴黄颗粒后热退,但咳嗽一直未愈,晨起咳甚,有痰不易咯出,家长诉患儿喉中经常有痰响,夜间睡觉时明显,每天咳嗽约十余次,不伴流涕、喷嚏;汗多,活动后明显,多烦躁,纳呆,小便黄。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行胸部X线检查正常。查体:咽部充血不明显,扁桃体不大。刻诊:晨起咳甚,喉间痰鸣,痰黏难咯,夜间及活动后明显,烦躁,纳呆,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苔薄白稍腻,脉滑数。

诊断:咳嗽。

辨证:寒饮留肺,郁而化热。

治法:温肺化饮,清泄郁热。

方剂:小青龙加石膏汤。

药物:麻黄6g,桂枝6g,京半夏10g,细辛5g,干姜6g,五味子8g,白芍15g,炙甘草6g,生石膏15g,桑白皮12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6月19日二诊:服上方后咳嗽减轻,家长诉患儿曾呕吐2次,呕吐物均为白色稀薄痰液,现偶咳几声,有稀白黏痰,汗多及纳呆症状无明显缓解,小便正常,大便稍干,舌质淡红,苔薄白。

诊断:咳嗽。

辨证:脾失健运,湿困中焦。

治法:益气健脾,化痰和胃。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党参12g,炒白术10g,白茯苓12g,炙甘草6g,藿香10g,砂仁6g,化橘红8g,京半夏10g,枳实8g,槟榔10g,隔山撬10g,鸡矢藤10g,苦荞头10g。

4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1周后随访服药后病已痊愈,嘱其家长适时为患儿增减衣服与合理饮食。

医案释要:患儿就诊时以反复咳嗽为主诉,伴喉间痰鸣,汗多,纳呆,根据病史结合查体及辅查即可诊断为咳嗽。患儿由于调护失当,感受外邪,壅阻肺络致气机不畅,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表卫失和,则见发热,外邪犯肺,肺失宣肃日久,子病及母,犯及于脾,脾失运化,生湿生痰,湿痰胶结日久成饮,饮溢于肺,咳更甚更深。外邪入里化热,则见烦躁,小便黄,大便干。舌质偏红,苔薄白稍腻,为饮邪化热的表现,四诊合参当辨为饮郁化热证。根据患儿首诊时表现为肺失宣肃,脾失健运,饮邪伏肺,郁而化热所致,当予以温肺化饮、清泄郁热,方选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本方出自《金匮要略》,由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石膏、甘草组成,全方以温肺化饮、清热解表为功,加桑白皮以强清泻肺热之力。患儿服药3剂后,咳嗽减轻,曾呕吐稀薄痰液2次,偶咳几声,有稀白痰液,汗多,纳呆,小便正常,大便稍干,舌淡红苔薄白。此为脾不健运,湿困中焦,胃不受纳所致。二诊时,换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在原方基础上加枳实、槟榔以通腑降肺,隔山撬、鸡矢藤、苦荞头消食导滞。服药4剂,患儿已无咳嗽,纳眠正常。按:先生此案重在说明反复咳嗽者和哮喘一样存在伏痰宿饮。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若外感六淫犯及于肺,则肺失宣降,气化功能失常。正如《景岳全书》:“风寒之痰以邪自皮毛,侵袭于肺,肺气不清乃至生痰。”咳嗽日久,子病及母,则脾气受损,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则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饮上犯于肺,则见咳嗽日久不愈。小儿本为“纯阳”之体,外邪入侵易化热,故患儿可见舌质稍红,汗多等热象明显,故治以《伤寒论》中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以经方小青龙汤温化寒饮,正如《金匮要略》中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结合小儿自身的特点,故加用石膏、桑白皮以兼治其热,使痰饮得化,肺热得泄,首诊而咳嗽欲愈。二诊中从脾论治,虚者补其母,脾为生痰之源,从脾治而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化痰,使脾健运化功能正常而断绝痰之源,且使胃受纳而胃口开,以从根本上断其病因。(7)上焦宣痹汤合千金苇茎汤解湿咳案

冯某,女,7岁。1988年11月10日就诊。

患儿1周前因感受寒凉后出现咳嗽、流清涕、咽痛等不适,自服阿奇霉素等(具体不祥),疗效不佳。现患儿仍咳嗽,呈阵发性串咳,以夜间为甚,偶可咳出黄色黏痰,量不多,无鼻塞流涕及发热,诉咽痛咽痒,纳尚可,大便略干,小便正常。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1988年11月7日胸片示:双肺纹理稍增多、模糊。查体:咽部充血,咽后壁有滤泡增生,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刻诊:咳嗽,阵发性串咳,夜间为甚,偶咳黄色黏痰,量不多,咽痛咽痒,大便略干,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诊断:咳嗽。

辨证:湿热郁肺。

治法:清热化湿,宣肺化痰。

方剂:上焦宣痹汤、千金苇茎汤加减。

药物:郁金12g,通草8g,射干10g,炙枇杷叶12g,法半夏10g,藿香8g,苇茎15g,桃仁12g,重楼12g,葶苈子10g,白前根1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11月14日二诊:咳嗽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夜间较甚,可闻及痰响,可咳出较多黄白色黏痰,偶有咽痛咽痒,纳稍减,二便调。查体: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肺部听诊呼吸音稍粗,无啰音,舌红,苔白,脉数。

诊断:咳嗽。

辨证:脾失健运,痰湿蕴肺。

治法:宣肺化痰,健脾运湿。

方剂:二陈汤加减。

药物:陈皮10g,法半夏10g,麻黄8g,杏仁10g,桃仁10g,红花6g,旋覆花15g,炙枇杷叶15g,柴胡12g,黄芩1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11月17日三诊:偶咳,咳少量黄色黏痰,无咽痛咽痒,稍纳呆,二便调,咽不红,咽后壁淋巴滤泡消失,扁桃体不大,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无啰音,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咳嗽。

辨证:肺金郁热,气逆不降。

治法:清肺泄热,祛痰扶正。

方剂:泻白散化裁。

药物:桑白皮15g,地骨皮15g,栀子15g,枇杷叶15g,知母15g,麦冬15g,天花粉15g,南沙参15g,黄芪15g,浙贝母6g,天竺黄8g,白前根15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5天后随访服,患儿服上方后病痊愈。

医案释要:患儿就诊时以咳嗽、咳痰为主诉,伴咽痛咽痒,汗多,根据病史结合查体及辅查即可诊断为咳嗽。六淫之邪皆令人咳,湿邪也不例外。外来湿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肺首当受邪,肺气为湿所阻,失于宣肃而引起咳嗽。湿热蕴阻肺络则见咳黄黏痰,咽痛咽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的表现,四诊合参当辨为湿热蕴肺证。根据患儿首诊时表现为外感湿热,蕴阻于肺,肺失宣肃所致,当予以清热化湿、宣肺化痰,方选上焦宣痹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本方为合方,由上焦宣痹汤去淡豆豉,千金苇茎汤去薏苡仁、冬瓜子,加藿香、法半夏、重楼、葶苈子、白前根组成,加强了清热化痰祛湿之力。患儿服药2剂后,咳嗽明显减轻,仍咳黄白色黏痰,为湿热未尽,聚而成痰。二诊时,用二陈汤加减,原方减茯苓、甘草,加麻黄、杏仁、旋覆花、桃仁、红花、炙枇杷叶以加强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柴胡、黄芩疏肝利胆,调畅气机。服药2剂,咳嗽已基本痊愈,偶咳少量黄痰,纳呆,为肺有伏火郁热。三诊用泻白散加减清肺泄热、祛痰扶正,服药2剂后病愈。按:先生此案强调湿热在肺发生的咳嗽证治及传变。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总的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嗽,《幼幼集成》论咳嗽:“大抵咳嗽属肺脾者居多,以肺气为主,脾主痰,故也。”小儿咳嗽以外感为主,内伤者较少,而分型以热证较多,寒证较少,即使有寒亦迅速化热。四川处潮湿之地,湿热易胶着致病。上焦宣痹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治“太阴湿温,气分痹阻而哕”,在临床常用来治疗感受外邪后,湿热蕴肺之咳,疗效较佳。患儿二诊时症状虽已减轻,但其病机变化却趋于复杂,肺脾两脏均已受累,且湿聚成痰,脾虚又失其健运,故痰湿热杂而致病,采用麻杏二陈汤化裁,既有宣肺清热,又燥湿化痰,同时兼顾补益脾气,故2剂见效。三诊来时已只偶咳,从苔脉来辨,肺中仍有伏火郁热,采用泻白散加减以清泻肺热,清中有润,泻中有补,对小儿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所指:“肺气本辛,以辛泻之,遂其欲也,遂其欲当谓之补,而云泻者,有平肺之功焉。”(8)泻白散平晨咳案

马某,女,3岁零2个月。1985年11月12日就诊。

患儿2周前外感后出现咳嗽,鼻塞流涕,自服“甘草合剂”(具体剂量不详),效不佳。现患儿呈阵发性串咳,以晨起、白天为甚,喉间可及痰响,诉咽痒不适,伴鼻塞、流涕,稍纳呆,小便量可色稍黄,大便稍干。查体: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刻诊:阵发性串咳,晨起、白天为甚,喉间痰响,伴咽痒,鼻塞、流涕,稍纳呆,小便量可、色稍黄,大便稍干。舌红苔中后部白黄微腻,脉滑数。

诊断:咳嗽。

辨证:肺金郁热,兼夹湿邪。

治法:清肺泄热,利湿健脾。

方剂:泻白散加减。

药物:桑白皮10g,地骨皮10g,桔梗8g,炒枳壳10g,重楼10g,牛蒡子10g,土茯苓12g,射干10g,苍耳子10g,京半夏10g,山楂10g,神曲10g,薄荷10g,化橘红1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11月15日二诊:患儿咳嗽无明显好转,仍阵发性串咳,有痰不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