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2 夏商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6:42:4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2 夏商周

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2 夏商周试读:

前言

顾名思义,《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系列,是以文物为线索来讲述中国历史,这与一般依据历史文献讲述历史的著作不同。

每件文物都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通过文物,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历史,这也是阅读本书,要比阅读其他历史书更有趣的地方。

本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撰,文物图片由专家精挑细选,附以简练生动的文字,使读者既可了解历史,又可增加许多文物知识。第1章青铜时代序幕夏王朝大禹治水——夏王朝之始

只要翻阅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看到充满神话色彩的夏王朝传说故事。把这些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依稀勾画出夏王朝发展的大致轮廓。◦ 远古时代的滔天洪水

帝尧时期发生了大洪水,帝尧任用鲧(gǔn)治理洪水。鲧采用堵水的方法治理了九年,以失败告终。后来,舜委派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改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成功。

青铜器上铭文所见的“夏”字

大禹治水十三年,劈山导河,四处奔波,三次路过家门不入,终于平息了洪水。禹取得了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立国号“夏”后,建立了夏王朝。大禹治水图汉代画像石大禹因公忘私,被尊为“大圣”,后人立社祭祀。在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上,保存着一幅大禹治水的画像。大禹头戴斗笠,手持农具,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召集各地诸侯会盟

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及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带,更联合了不同地域的氏族部落,共同解决水患。禹因治水有功而声望大增,博得众多部落的拥护,终于继舜之后登上王位,不但可以召集诸侯会盟,更拥有掌握军队、刑法等权力。二里头文化陶鼎夏代1973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禹召集各地诸侯会盟,奉召前来的大小诸侯数以万计。有一次,禹召集诸侯举行祭神大会,防风氏首领便因迟到而遭到诛杀。禹为了维护王权,还制定了《禹刑》。二里头文化涂朱石璋夏代198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璋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时用以表示瑞信的器物。◦ 负责不同任务的氏族

夏王朝大量灭国,同时也分封了大量氏族,并委派他们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

羲(xī)氏、和氏观测天象以制定历法;

周族的先祖则是农官,主持稼穑(sè)之事;

封父是专门制作良弓的部落;

担任车正(官名)的奚仲是善于造车的氏族的首领;

商族的首领冥是夏的水官,负责治水事宜。青铜器及铭文西周时期铭文10行98字,记载大禹治水的史实。天降双龙?夏王孔甲的神宠

夏朝以前,王位由帝王传给贤能之士,即“禅让制”。到了夏朝,王位由传贤变为传子,开始了“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不过在制度变更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反抗。◦ 禹把王位传给儿子

传说禹治水时娶了涂山氏为妻。有一次,禹在轩辕山化作一头黑熊凿山开路,妻子看见后,吓得化作石头。禹再三请求,石头终于破裂,生出儿子,名为启。

后来,东夷族首领伯益与启争夺王位。伯益,又写作“柏翳”,曾经与禹共平水土,治理洪水。据说他还擅长驯化禽、兽,并发明了水井,可见其功劳远远超过了启,禹也有意传位于伯益。可是,启杀了伯益,继承了夏王朝的王位,但遭到有扈(hù)氏反对,启便亲自率军消灭了有扈氏。

最后,启大会四方诸侯,确立了夏王朝家天下的统治。◦ 后羿夺得夏王朝统治权

夏王朝建立不久,就与东方的夷族发生冲突,启杀掉干预王位的伯益,就是例子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夏禹世系的记载

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沉溺游乐,疏忽政事,于是,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窃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

后来,寒浞(zhuó)杀死后羿和后羿的儿子,还杀害了夏朝的国君相。相的儿子少康投奔有虞(yú)氏,伺机复国。最后,少康集合夏族余众,消灭了寒浞及其子,复兴夏王朝,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少康中兴”。羿射十日图汉代河南南阳出土汉画像石羿为神话传说人物,善射箭,尧时曾受命上射十日,下射恶禽猛兽。传说嫦娥是羿的妻子,因吃了西王母所赠的不死药而升天,独居月宫。后来羿被家臣所害。与夏朝的后羿不是同一人。◦ 夏王孔甲的双龙

孔甲继位后,夏王朝从此走向衰落。关于夏王孔甲的故事主要有两个。

孔甲在一次打猎中遇上大风,走入一家民宅。有人为这户人家儿子的前途,做出了“吉”和“殃”两种截然不同的预言。孔甲听说后便带走了孩子,并说:“他是我的孩子,谁还敢伤害他呢?”

不料有一次,风掀动了宫殿的帷幕,碰倒一把仪仗用的钺(yuè)。钺砍断了这孩子的脚,他只好做了看门人。这一结局应了当年“殃”的预言。二里头文化玉钺夏代197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钺是大型的弧刃战斧。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用玉石制作的钺,成为权力的象征。汉字“王”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钺形。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天上降下一雌一雄两条龙,孔甲却不知如何饲养它们。一个名叫刘累的人学过饲养龙的方法,孔甲就委托他饲养,并赐其姓为“御龙氏”。后来,雌龙死了,刘累不仅隐瞒不报,还将龙肉烹煮后献给孔甲吃。不知底细的孔甲后来要求再吃这种食物,刘累害怕事情败露,举族迁走了。二里头文化陶器残片上的龙夏代1992年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出土学者考证龙的原形动物有蛇、鳄,或是由蛇、鹿、鸡、马、鱼等不同动物组合而成。在二里头文化陶器上所见,龙的形象与蛇非常接近。◦ 夏王朝的末路

夏王桀(jié)继位之后,对外发动战争,对内任用奸臣,又沉湎声色,不理朝政,不恤民之财力,大兴土木,建造倾宫、瑶台、长夜宫等宫殿,聚集天下珍宝、美女供他享乐。

夏王桀认为,夏王朝拥有天下,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合乎天意,除非太阳亡了,他的王朝才会灭亡。夏桀骑人图汉代见于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描绘了夏王桀骑在人身上,以人体为车代步的情景。

东方的商族领袖成汤,联合包括东夷等古族西进,在鸣条击溃夏桀军队。战败的夏桀被放逐于南巢,夏王朝至此灭亡。

从禹开始至桀,夏王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约四百余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父死子继,附以兄终弟及的王朝世袭制度。

夏王朝世系表真假难辨——夏王朝真的存在吗?

虽然缺少文字证据,但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历史上的确存在夏王朝。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以及西周、东周的铜器铭文中都提到了有关夏的事迹。西汉司马迁写成的《史记》,记载了夏朝世系和历史,其中部分内容也在甲骨文中得到了证明。◦ 夏王朝存在的证明

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的遗址,推断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与夏王朝的起止年代大体一致。陶器豆盘内“阳城仓器”陶文战国时期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

遗址内已经发现有大型宫殿基址、铸铜遗址、墓葬、灰坑等,还有贵族阶层使用的铜器、玉器、漆器、陶瓷器,宗教活动使用过的卜骨,生产工具如石器、骨器、蚌器等重要遗物。二里头文化陶三足盘夏代1988年河南新密(原“密县”)曲梁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陶刻槽盆夏代1988年河南新密(原“密县”)曲梁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铜器群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青铜牌饰夏代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鼎、刀、钻、铃、圆铜片等,铸造工艺水平相当高。另外,还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二里头文化三孔刀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乱葬墓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乱葬墓出土的尸骨,有的双手被捆绑,有的身首异处,周围有零散的骨骼,没有任何随葬品。他们可能是战俘或奴隶。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数以百计,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陪葬品数量也不一,这都说明了当时已存在贫富差别及社会阶层。◦ 农历与夏王朝有关吗?

农业与季节息息相关,夏人已经具有历法知识。今天仍然广泛使用的夏历(农历),据说都与夏人遗留的历法知识有关。

当时农具多为木、石、骨、蚌等制成,例如有孔石刀、有孔石斧、石铲等。另外,在不同遗址也发现了储存粮食的窖藏坑,还有谷、麦、稻、豆等粮食作物遗存。

二里头文化拥有用石、骨、蚌、陶制成的鱼叉、鱼钩、网坠、镞(zú)、矛等渔猎工具,伴随出土的还有牛、羊、猪、狗、马等动物骨骼,这反映了当时已出现了渔猎和畜牧业。二里头文化陶制盛酒器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青铜盛酒器夏代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夏代的手工业

青铜冶铸业是夏代手工业最高水准的代表。目前出土铜器包括有鼎、戈、凿(záo)、锥、钻、鱼钩、铃、牌饰、铜条等。

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陶器十分丰富,包括三足盘、盆、缸、瓮、盛酒器等。艺术品有羊、龟、蟾蜍、狗、鸟、蛇(龙)、兔等造型。二里头文化青铜爵夏代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纺织品痕迹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此外,当时应当拥有专门的制骨作坊,从出土骨料上残存的痕迹,可以辨认出砍、砸、切、锯、磨、钻等技术。

玉器制作工艺精致,种类多,计有柄形饰、戈、钺、刀、琮(cóng)等,推断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玉器工匠和作坊。

纺织方面,除考古出土大量用于纺织的陶、石纺轮外,在一些青铜器上还可以发现包裹两层至六层多种类的纺织品遗迹。◦ 夏代的商业与文化艺术

据古代文献记载,夏王朝时期已经使用金属货币和贝币。在二里头遗址的一些墓葬中,发现有海贝以及仿海贝的骨贝、蚌贝、石贝、铜贝等,除用作装饰外,还可能充当货币。二里头文化骨贝和蚌贝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夏王朝的陶器艺术,表现手法有陶塑和陶刻图案。骨雕技法有圆雕,主要用于象牙器的制作。乐器发现有陶铃、石磬(qìng)、铜铃等。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目前已发现的陶器刻画符号有几十种,有些造型接近商代的甲骨文。二里头文化铜铃夏代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第2章信史之端商王朝玄鸟蛋中破壳而出的商王朝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大量出土的商代遗物,都使商王朝走出传说变为信史。可是商族的发祥地在哪里?这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谜。◦ 商代起源

传说帝喾(kù)有一位名叫简狄的次妃,她沐浴的时候,吞了玄鸟产下的蛋,因此怀孕而生下契。契,就是商族的始祖。关于玄鸟,有人认为是黑色燕子,也有人认为是凤鸟或是雄鸡。

那么,商族为何称为“商”呢?有学者认为,商人远祖居住在漳水,“漳”与“商”古音相通,商族因此得名。据此判断,商族兴起于漳河中游地区。也有人认为商族是与商业或祭祀有关,莫衷一是。

甲骨文和金文所见“商”字◦ 商代首都

成汤是商王朝第一位王,亳(bó)是第一个国都。之后,商朝又经历了五次迁都,这反映出王朝政局不稳定,导致都城迁徙无常。

因为商王朝的王位纷争,弟子争相代立,内乱不断。选择王都地点时,就不能不考虑作战方便这一因素。也有学者认为,迁都是为了巩固商的盟主地位。先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先公世系本表参照《史记·殷本纪》和商代甲骨文排序,括号内为商代甲骨文中记载的商先公名。本表显示商族在立国之前以传子为主要的继承制度。世系表存在另一版本。

商原本臣属于夏王朝,因治水方面有突出的政绩而得到发展。夏代末年,夏桀无道,众叛亲离,商汤乘机以亳都为据点,四出扩张征伐,以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灭亡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 网开三面

成汤有一次打猎,看到一个人四面张网捕鸟。成汤就告诫说:“这样只会把鸟类捕尽,也只有残暴的夏桀才做得出来。”他要人撤除三面网,只留一面网。成汤的仁义之心惠及动物,使不少小国闻风归附。先商文化陶器夏代1957年河北邯郸涧沟遗址出土

成汤得知小国葛没有祭祀用的牛羊,就派人送去牛羊。葛伯竟然自己吃掉了。葛伯又说缺少供奉的谷物,于是成汤叫百姓帮助葛伯耕种田地,并送去粮食和酒肉。葛伯却杀人越货,抢夺了这些物品。成汤于是开始了攻打葛国的十一次战争,最后无敌于天下。

成汤一举灭了夏王朝,放逐了夏桀。然后返回亳地,正式建立商王朝。

商王朝经历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干旱,于是成汤甘愿牺牲自己来祈雨,终于感动上天,普降甘雨。破土而出的商代古都

商王朝建立之后,经历了五次迁都,这些商代都城究竟在哪里?目前已被发掘出来的商城遗址,又有什么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呢?◦ 郑州商城

郑州商城是十分重要的遗迹,为商代早期最大的城址。城内有大型宫殿遗址,并发现了像大型铜方鼎这样的王室重器,城外分布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及墓地。陶文“亳”“亳丘”战国河南郑州出土

有学者认为,郑州商城即汤都亳,因为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东周时期“亳”字的陶文,其地理位置也与文献记载相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