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创新发展:现实与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7:08:48

点击下载

作者:华小鹏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南创新发展:现实与未来

河南创新发展:现实与未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河南创新发展:现实与未来作者:华小鹏 等[著]排版:昷一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20103596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绪论

在世界经济发展出现知识化与信息化、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性条件。在保持3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区域经济新的腾飞,就必须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以全新的观念和思路,开创经济发展的全新局面。区域创新能力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集群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创新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和必由之路,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一节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显著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益递增的特征。同时,由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因此以其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正是因为创新,众多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国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低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 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入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提高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二 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由于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各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又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三 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新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在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二)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因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三)创新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四 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这一概念是在探讨多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性的过程中由潘热和威利格等最早提出来的。潘热和威利格等指出,如果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生产更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揭示了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

一般地讲,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一旦这种共用要素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无需增加太多费用甚至无需代价就可以部分或全部地用于生产其他产品,这时就存在范围经济。对于创新区域来讲,区域创新是该区域内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的前提。正是由于创新,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成群,并建立网络连接,形成创新区域。在创新区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协同生产,既节约了成本,又促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创新,其实质是企业对因集聚而在创新区域内形成的众多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正是这些共用要素在创新区域内的广泛存在和充分利用,才使得区域内众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但可以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生产两种或者更多的不相关产品仍能节约成本,从而获得内部范围经济,而且还可以通过创新区域内企业间广泛的合作生产多样化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既保持成本节约,又保持充分的竞争力,从而获得外部的范围经济。第二节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在此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特点。当前,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创新与科技进步。由此,创新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 创新是区域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近年来全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成绩背后仍存在忧患:河南省经济规模较大,但是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很快,但是快而不优。全省在需求结构上仍然过分依赖投资和外需,GDP的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投入结构上比较依赖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外延的扩张,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处于加快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往那种以出口为导向、依靠投资驱动、注重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转变。与此同时,河南发展中的要素优势也在逐渐消失,随着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越来越小,单纯依靠规模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通过创新来提升质量和效益,才能赢得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新是经济活力的源泉,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然后进入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当前,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即解决我国当代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发展阶段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彻底改变原来那种过度依赖“要素”和“投资”的发展模式,真正把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和创新上来,以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经济大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进一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二 创新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

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以人才、技术、文化、信息、资本为基本要素,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主要特征,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核心,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并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近年来,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是前期依赖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发展水平低、质量效益差,尤其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和过于依赖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是河南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顺应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选择。

创新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特点,将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区别开来。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跨越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产业结构向着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知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践也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每次创新成果的出现都意味着产业发展达到了新阶段。某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必然使得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吸收以及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其发展规模和影响力加大,并且随着这一产业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逐渐增强,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所以,科技创新不仅可以直接决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可以通过对需求变动、贸易方式和其他要素供给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必须进一步提升全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全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三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

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动摇。众多“背道而驰”“异军突起”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已非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所能解释。众多经济学者和经济政策专家,试图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解释,发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视野,如企业群理论、三螺旋理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共性是,强调市场力量、网络化、互动联系和知识资产的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之上,强调区域自然禀赋的重要性,默认区域内自然资源的难以转移性。梯度转移是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指导的、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前提是地区间经济和技术落差的刚性存在,是基于一种直线进化的假设。梯度转移模式将不发达地区置于不利的分工序列位置,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分工格局。硅谷的迅猛发展向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传统的物质经济形态中,人类利用的资源是自然资源,如铁矿等,这种资源的特点是越用越少。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将取代有形的土地、资本等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特点是越用越多,正是这种易于移动的越用越多的知识和知识资产作用的凸显,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基。经济层次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本质上讲,经济区域是一条连续的发展谱带,而且经济层次是“山不转水转”式的“动态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跳跃性可以使一个原本落后的地区,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而不必受梯度转移发展模式的限制。区域创新理论适应了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规律,为不发达地区或国家打破不合理的分工秩序、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企业群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企业群(即企业的空间积聚)不再是基于节约成本的空间安排,而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的复杂系统为中心的新型空间格局。现代意义下的企业空间积聚不是一般的企业扎堆。在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如供应、制造、销售、研究与开发、设计、中介服务等,都可以积聚,而不一定要在区域内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小商品流通企业在义乌积聚,而制造小商品的企业却分布在周围县市;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企业追求并浓缩核心能力,只从事研究与开发和销售,而把生产业务外包给周边地区或外省市企业。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原因有三个:一是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位置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这个市场不仅有利于厂商,而且有利于工人。企业的空间积聚有助于知识外溢,这使得知识的非正式扩散经常非常有效。企业空间积聚本质上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政府硬拉几个企业圈入高新区是违反经济规律的,最终也是事与愿违的。

最后,区域创新系统是基于市场的创新和联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区域创新和发展的新理论框架。在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数量众多的多样化企业和组织相互渗透,结成利益均沾、形式多样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是发育出来的,而不是构建出来的,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市场活动是区域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区域创新网络得以发育的基础。就我国来说,企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就越活跃。政府在这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营造一个适宜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同时在企业难以承担的基础性项目建设和对中介组织扶植、引导方面发挥作用。创新区域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特征,正因如此,地方经济管理机构要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变“抢逼围”为鼓励区域内企业向外部扩张,发展外包协作,建立跨区域、跨国界联盟。对创新区域绩效的衡量,要求指标更加软化、测度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成功的区域创新政策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和知识资源植根本地,鼓励区域组织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四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为适应区域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开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各地陆续出台了有关培育创新和鼓励创业的政策。但有些问题至今没有澄清,因而存在一些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做法。当前需要首先在以下问题上澄清认识:如何处理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级政府机构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国家创新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区域创新是其子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创新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区的、企业的,其本质都是基于人的自下而上的行为和过程。国家层面上的创新是必需的,但国家总体层次上的创新如果没有区域层次创新来支撑,其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应该通过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来健全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相关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

创新来源于小范围区域经济甚至是某一个人的创新,越是贴近市场的创新行为越有可能取得成功,其强度也越大。重视小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创新本质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于某一特色区域,而区域差异的存在使区域经济的发展集中于某一有效边界内。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由若干个小范围的区域经济连片形成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以及自然发展的“一条街”经济,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希望。人为地抹平区域差异,只注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往往使区域丧失个性,因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要培育市场化的中介组织。积极培训经营管理咨询、设计、会计、法律服务、商会、行业协会、银企联席会议、科技服务网络、人才培训中心等中介组织机构,加强小范围区域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并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自律性管理和协调功能,建立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发展区域性合作社或配送中心,引导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积极开展、组建小范围区域经济中企业互助式金融机构的试点,鼓励小企业以法人形式相互参股,促进农村小企业走向以资金为纽带的联合。(二)地方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方面,各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各地首长率大批官员、企业家到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院校、科研机构探讨合作;但另一方面,各地对现有的知识资产却视而不见。实际上,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考察仅仅是一种表面姿态而已。企业与大学实质性的合作主要发生在企业与大学的院系、各个教授之间,而不是企业所在地政府与某一大学之间,越是基层,越是市场化行为,越有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区域创新网络,引导资源之间相互渗透,促进科研、教育机构的当地化,完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资源协同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亮点,但企业资源局限于高新区范围之内已经行不通了。如何实现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本地经济的一体化,是当前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经济资源的本质要求在于它的流动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源和企业集中于某一地理空间范围内,在发展的初期,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如果仍然将资源限制在人为划定的地理范围内,那么无疑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内的资源利用。同时,高新区内的技术、人员、资金等资源要向区外的经济加强渗透,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完全交流一体化发展。在创新区域内,高新区的发展要植根于新企业的创立和衍生,如果把企业与区域分解,把区内几个企业的成长看作整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那么就会阻碍创新的发生和创新区域的发育,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因而,在高新区的发展中,不能只顾大企业。一个完善的创新区域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要有高新技术企业,又要有传统产业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性企业,并且,众多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以及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之间还应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三)塑造个性鲜明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国内一部分有实力的区域经济体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成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下的世界中心。仔细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力争在21世纪初培育形成几个全球意义下的个性区域,比如中关村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经济和知识产业区、浦东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外贸区、珠江三角洲作为全球化意义下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中心与外包中心、以陕西杨凌为中心的高新农业示范区等。必须加速培育大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造就中国的“航母”级公司。这些大型企业必须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植根本地并与区域内其他组织相互之间密切渗透。它们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企业,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公司。公平对待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大改革力度,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际投资。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要与区域经济内的众多中小企业结成紧密的协作网络,从而通过大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中重要的服务作用,培育促进创新的各种知识平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进,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政府执政的过程。地方政府要研究在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地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与知识资产的具体生存和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区域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不断寻求创新而使区域管理走向完善。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发现、培育地方经济特色,引导个性化经济力量发展,培育区域创新网络,善用区域内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第三节 创新驱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体现在粗放型增长上,通过投入大量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来体现,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随着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及其发展,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体系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因而,创新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转型攻坚阶段,产业结构总体低端化、创新能力偏弱、质量效益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等矛盾比较突出,发展优势的转变和重塑任务繁重。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河南面临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环境资源约束的持续强化,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河南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促进其经济发展。河南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化解矛盾与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利于破解河南发展难题,发挥后发优势,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正确选择。一 创新驱动是加快“三化”建设的正确选择

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三化”而言,是以人为核心的“三化”,是实现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的城镇化,是公共服务均等、改革红利城乡共享的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对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但主要人均指标低、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随着内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深刻变化,推动“三化”进入数量和质量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走河南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三化”道路势在必行。

回顾过去,河南的“三化”发展主要由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来驱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在今天已难以为继。一方面,现有的资源环境已难以支撑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大城市土地供应紧张,交通拥挤严重,内涝频发以及大气和水体遭到破坏,已影响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如近年来,河南部分城市的雾霾天气等污染问题集中爆发,交通拥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另一方面,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移动终端迅速增长,网络连接速度不断提升,信息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已成为必然,也要求城市管理部门立足于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的长远目标。因此,要实现由“乡”到“城”的良性转变,河南决不能走过去那样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应该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智力资源,以创新要素为驱动,以内涵增长为重点,以适度集聚为原则,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符合城乡发展实际的新型“三化”道路。二 创新驱动是培育发展新优势的最佳抓手

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虽然能在一定时期内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形成了对生产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而加剧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劳动力、资源以及环境的低成本优势。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河南的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投入边际报酬持续下降,以往的那些资源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从国际环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加大对本土高端制造业的隐性保护等,都使得河南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收入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努力培育发展的新优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也表明,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独立实现长久的经济发展,河南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全球丰富的经济、科技资源,那么其经济发展成本不仅高昂,而且必然会因自身资源的有限而终止。而全球经济科技资源的利用能力来自自主创新,来自依托自主创新所获得的核心技术,来自依托自主创新所形成的区域战略产业对全球经济科技资源的吸纳能力。美国的硅谷、中国的北京中关村和中国的台湾新竹科技园等都是通过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拥有而大量吸纳人才、资金、信息等经济科技资源,从而成为不断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引擎。同样,河南要培育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必须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集聚全球优质的经济科技资源,为中原崛起服务。三 创新驱动是推进“四个河南”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河南省原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多次提出,要把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河南具体化,策划好“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总体来说,“富强河南”建设意在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提升河南发展水平,奋力实现富民强省的既定目标;“文明河南”建设就是不断提高河南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平安河南”建设就是要致力于创新河南的社会管理方法和模式,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美丽河南”建设则是要推进河南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个河南”建设科学、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谋划和部署,是关于河南发展思路的深化、发展和完善,对于保持河南未来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河南是我国发展中的人口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实现“四个河南”建设目标,任务非常繁重。加快推进“四个河南”建设,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拓展创新的领域和范围,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推进“四个河南”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知道,创新驱动战略,本身就包含着科技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而“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这“四个河南”建设都离不开这些领域的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来激活发展的动力、集聚发展的资源、开拓发展的空间,从而以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推进“四个河南”建设步伐。四 创新驱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同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议》也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1亿河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明确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十二五”期间,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改变,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同时,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制造业大而不强,高消耗、高污染,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世界品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均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河南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未来,河南既面临着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重大机遇,又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河南只有依靠创新驱动,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依靠创新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依靠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开拓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最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第二章创新与区域发展

自熊彼特开创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着创新理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快速发展,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形成了一批新的创新理论。梳理这些理论,对于研究创新河南、指导河南创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

创新首先在于理念创新,就是用创新的思想、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其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突出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创新理论的提出,到创新理论自身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我们理解创新、把握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一 创新理论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作为一种理论,自熊彼特开创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着创新理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快速发展,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形成了一批新的创新理论。(一)创新理论的基础

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创新”这个词由来已久,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就包含丰富的创新达变的思想,如《易经》中《杂卦》里就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事物。

在西方,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一直是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之交相继出版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本书中,熊彼特对创新加以全面、具体的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理论体系。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是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五种类型: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认为经济系统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因此,经济发展应该理解为一种变化,造成经济发展或经济变化的动因,“是流量系统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扰动,永远改变和替代不了先前存在的均[1]衡状态”。这种经济系统内部“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就是创新。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在于获取潜在的经济利润或者争取[2]带来盈利的机会,只有创新者才是企业家。

熊彼特的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他认为,创新的出现,造成了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扩大需求,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后,盈利的机会就会减少,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需求也减少,导致经济萎缩;经济的衰退又会促使企业家进行新的创新以寻找盈利机会,从而导致下一轮经济的高涨、收缩,从而形成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同时因为经济领域的广泛性,创新不是单一存在的,不同领域、多种多样的创新因其时间的长短和效果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周期的不稳定性,呈现出长周期和短周期的差别。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的波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创新使潜在的利润变成现实的利润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一批无法创新的企业在此过程中被淘汰。据此,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来[3]说,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

当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于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熊彼特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4]处。”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是经济理论,又[5]是社会发展理论。熊彼特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及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理论等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二)创新理论的发展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引发了从系统总体的视角剖析创新过程机理的大量研究。

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开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创新学派。以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施瓦茨(N.L.Schwarts)等为代表,从技术的创新与模仿、推广、转移的关系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另一个是制度创新学派。以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等为代表,把创新与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强[6]调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技术创新理论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提出了技术模仿论,他的理论主要解释一项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后,究竟需要用多久才能被该行业的多数企业所采用。尽管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对技术模仿和推广的解释,但因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太大,从而对现实经济的解释能力有限。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斯(G.Mensch)提出了技术创新论,在其代表作《技术的僵局》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利用统计资料证实了技术长波论,把创新分为基础创新、改进型创新和虚假创新三种类型,由此提出了基础创新的前提和环境。他认为,当经济陷入危机时,只有新的基础创新和新的产业部门才能使经济走出危机。缺乏创新或者说技术的僵局,是导致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卡米恩(M.I.Kamien)和施瓦茨(N.L.Schwart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从垄断竞争市场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回答了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最为有利的问题。他们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变量有三个: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垄断力量。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中间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垄断统治条件下,因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不容易引起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缺乏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的垄断力量,也不利于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而在市场竞争保持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2.制度创新理论

诺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著作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重点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他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安排的一种变革。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而这些收益在现存的制度安排下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人为地、主动地变革现存制度中的阻碍因素,才可能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制度的创新通常通过个人、自愿合作性的安排和政府的安排来实现,具体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成本和收益以及决策者的影响力的大小。

拉坦(V.W.Latan)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拉坦在综合舒尔茨和诺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创新理论模型。在他看来,“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

[7]源”。(三)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世界经济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

有的学者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归纳为三个学派:宏观、微观和综合学派。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研究了日本经济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结合组织和制度创新,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这反映出国家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跨越,必须将技术创新与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政府应充分发挥提供公共产品和制度供给的职能,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伦德瓦等一些经济学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视角,探讨用户和生产厂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研究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有价值的知识,并在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经济学者迈克尔·波特则把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绩效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他认为,国家的竞争力反映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基础上,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为本国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构建适合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框架,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这些理论仍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

20世纪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出的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特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创新性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理论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指引中国革命和发展走向胜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道路,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二 创新发展理论(一)创新实践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实践创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劳动是实践最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人类社会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实践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周围世界的活动,是人的主观标准和物的客观标准的辩证统一体,体现着人和周围世界的双重建构关系。由此,可知实践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讲具有创新性,是创新性和常规性的矛盾体。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内含的创新性和常规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发展和变革,实践的本质日益由原初的常规性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创新性占主导地位发展,实践日益从常规性实践发展成为创新性实践。

创新实践指依据对事物的规律、属性和关系等方面的新发现或新运用,促使人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由于在实践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式,因此能够创造出在质上不同于先前实践的新成果。创新实践以人在现存世界中产生的新需求为起点,“以主体的创造本性为主体性根源,以客[8]体的可选择性、可利用性、可分解性和可组合性为客体性根源”,是人发挥其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预先对实践的结果和过程进行理性建构和设计,并通过对客体的现实改造活动,创造出新的、更高的、更能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和要求的实践结果的过程,其生动地体现了人类实践的质变、飞跃和发展。较之于常规实践,创新实践更能体现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能进一步拓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出实践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特性。(二)创新发展的概念及特点1.创新发展的概念

随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方式的实践日益由常规实践升华为创新实践,作为实践的成果和一般过程的社会历史发展也日益由传统发展升华为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把创新发展放在最高的战略位置,也是我们对当代中国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历史跨越。

创新发展指在人类实践发展到以创新实践占主导地位,并由此成为实践活动的主导形式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即物的生产、人的生产特别是精神性生产均呈现出以创新为主要驱动,以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创新为主导形式,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其

[9]过程。2.创新发展的特点[10]

与常规发展相比,创新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凸显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人本性。在常规发展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依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人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的依赖性”的束缚,人的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在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实践,人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物的依赖性”的束缚,逐渐地在社会生产中取得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主体性,人能够更加自觉、更加自主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从而其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第二,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第三,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时效性。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实践日益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时效性。第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机遇性。第五,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性。(三)创新发展的规律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说当代经济表现为创新经济。1.“知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创新发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从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把知识和财富看成两种形态的事物,那么,在微观组织层面上转化的过程就是创新,在宏观层面上转化的过程就是创新发展。创新强调组织单元对新知识的商业转化,创新发展则强调系统进入了新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状态。因此,创新和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经济发展所必须[11]依赖的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具有累积性(即越被使[12]用、越添加,则越多)。累积知识的重新组合是知识再生产的重[13]要基础,这种链式循环发展能够抵消规模递减效应,最终引致经济的加速增长。

知识资源的载体主要是大学、科技组织、社会信息部门和企业研发机构等。数据也属于知识资源,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革命使经济系统中出现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知识资源,使互联网成为新的资源载体形式(虚拟载体)。知识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着知识作为创新要素的流动和使用。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由知识资源永无止境的扩展推动的。当代经济已经表现出知识资源爆炸式增长的特点,加速膨胀的知识资源与现实经济发展日趋同步,其相互加强的[14]作用明显提升并主导着现实经济的运行。2.“知识”的运用促进了创新发展

在商业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智慧的运用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如发明和专利。新知识一经产生,创新就不仅仅表现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还形成了新的生产要素,这种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增加了知识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能够智慧运用知识的人主要是创新者和企业家。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创新者和企业家整体的数量和水平。创新者和企业家整体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文化、历史、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系统整体运行层面上,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政府等私营和公共部门联合构成的组织网络及其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决定着国家的创新绩效[15]。知识创新在产业系统中的应用和扩散带来了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供给规模的扩大。3.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影响系统的创新

经由价值再分配,社会分享了发展的成果,并形成对创新发展运行的再投入;经由价值再分配,创新发展带来了社会福利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系统支撑发展的资源和对生产的再投入。一方面是社会价值再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对知识资源和创新过程不同的再投入力度。价值再分配决定着对知识资源增长和创新及其应用和扩散行为的投入力度,决定着能否建立起更为强劲的创新发展再循环。国家财政经费预算、税收制度安排、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等政策安排都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够建立怎样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再分配机制会增进或减损对创新企业的社会认同,形成有利于或不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关系基础。创新者和企业家队伍的形成、社会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形成都受到社会财富再分配机制的影响,围绕价值再分配所形成的制度环境和社会价[16]值观导向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三 从创新实践到创新发展

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开拓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境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深化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动力论,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位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熊彼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创新更加深刻、丰富的实践内涵:创新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价值创新,是社会价值的全面创新;创新发展不限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多种机制的集成创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创新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核心点。

创新实践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更进一步地体现出了人类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深刻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机制,也更科学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实践概念的引入,在理论上为深入阐明社会矛盾的运动规律提供了可能。首先,作为生产实践高级形式的科技创新,通过发明新技术、形成新工艺、引起技术革命,使生产力成为了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科技创新“造成的生产力的质上的发展,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与新的生产力发生矛盾,而制度创新打破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为技术创新基础上形[17]成的新的生产力创造了广阔发展的空间”。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势必为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和达到要求的现实可能性,从而推动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由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包含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理论创新又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革,因此理论创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思想动力。其次,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又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观念意识形态即社会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创新则通过培育和涵养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