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寻找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8:00:16

点击下载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著,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 编译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发现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寻找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发现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寻找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试读:

前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并且性格平和。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知识渊博,善良,开明。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宠爱,自小受到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养成自律、自爱、乐于助人的独立个性。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力量,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只是为了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蒙台梭利教授通过观察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班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信赖。

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系列,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以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希望广大父母通过对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应用本学习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为一本操作性手册,是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播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时所写。所有“儿童之家”运用的教具都有相似之处,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及该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以刺激儿童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发现孩子》,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她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儿童发展的规律,教我们真正地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了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书编委会2011年12月  第1章 儿童是什么

儿童是人类最敏感而且最微妙的群体,他们的内心自然地流露出一种自发性。保护儿童的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我们为了同新近开发的其他现代教育形式相区别,而采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旨在发现孩子身上一些以前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精神特质。实际上,孩子的潜能有待我们发掘。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并且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他们的权利给予认可和保护,我们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毫不犹豫地采取了直接的教育拯救行动。我们极力呼吁对儿童的权益进行保护,主要因为儿童是处于强权统治下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不被了解,甚至连必要的需求也往往不能为成人社会所认可。许多例子都不断地显示出儿童面对的处境十分恶劣。

蒙台梭利学校,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安心成长的地方。孩子能够在这儿释放自己被压抑的心灵,表达真正的自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也跟现在大多数人所推崇的儿童教育理念不一样。这使我们不禁反思以前在教育过程中犯下的严重错误,从而把教育的重心放到儿童的身上,他们是人类最敏感而且最微妙的群体。

儿童在我们面前展露出来的,是他们还没有被探究到的心智。儿童的某些行为活动倾向,连很多心理学者和教育学家都从没深入研究过。比如,我们有时候认为孩子们应该会喜欢的某些玩具,可实际上他们并不太感兴趣,对童话故事也是如此。孩子们反而经常想摆脱大人的控制,希望自己动手去做每一件事。除非是真的需要帮助,否则孩子们会表现出很明显的不愿意让大人插手的倾向。孩子们会安静、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那种神情真是让人吃惊!

儿童的内心自然地流露出的一种自发性,而过去却由于成人居高临下、不适当地介入和干扰而长期受到压抑。成人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比小孩子好,所以就把成人的行为模式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接受成人的控制,强迫孩子屈服并放弃自己的意志和创造。

成人习惯于自以为是地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这不但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偏差以及整个教育体制的谬误,而且使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完全错误的行动。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教育上的失误已引起了社会和道德上的新反思。很长时间以来,儿童与成人一直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冲突状态之中,而现在,这种对立的状态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儿童跟成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开展教育改革,不只是针对教育学者,更是针对所有的成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文化习俗不同的各个国家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在,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成立了蒙台梭利学校。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是存在于人类世界的普遍现象。受到成人压制的儿童

儿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受到成人的压制。而可怕的是,人们居然对此毫无察觉。即便在我们这样具有所谓先进文明的开化社会中,也由于复杂的社会礼教、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强制约束、成人刻意限制孩子的自我发展,致使儿童与成人的对立关系更趋恶化。

如果一个孩子在由大人控制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的许多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的必要需求不只是来自于身体方面,更重要的还有来自心理方面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对孩子今后智力和道德精神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被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大人压制着,孩子不仅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且还要被强迫去适应对自身不利的生活环境,而大人还总是天真地认为他们是在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活。然而,这些所谓的教学活动,全部采取了命令式的,有时甚至是暴力式的方法,以此来强迫儿童适应成人的生活世界。这些教学活动要求孩子必须完全服从大人的指示,这就等于否定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对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儿童因此受到的身体和心理的打击和伤害,甚至是任何一个成人都无法忍受的。

成人对儿童的权威态度深深植根于家庭之中,就算那些极受宠爱的儿童也不能免受大人的权威压制。在学校中,与家庭类似的强权教育则表现得更为严重。学校采取的有组织的强权行为致使孩子们提早去适应成人的世界,然而实际上,这种教育只是为了让孩子早些配合成人的生活。其实,学校里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功课标准,都跟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格格不入,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种种危机。对于缺乏反抗能力的孩子来说,学校和家长这种权威式的管教方式毫无疑问是一股强势的压力。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胆怯不安地发出了求救声,却好像也从没得到成人的关注。孩子希望有人能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可他们弱小的心灵却不断地碰壁、受伤。时间长了,孩子不仅会变得不愿意顺从,还有可能会变得不爱惜自己,任凭自己做出危险的举动。

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幸福快乐,就应当采取妥善并且人道的做法,那就是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再压制他们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该与孩子的性情相适合,让孩子可以在其中自由地发展。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都一定要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儿童的环境做起。这个环境要能够保护儿童不被成人世界那些影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种种危害所影响;这个环境应该好像暴风雨中的避风港、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成为儿童心灵的寄托;这个环境应该时时刻刻都能确保孩子可以健康正常地发展。

儿童在成人世界受到压制,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历史上受到强权压迫的人,比如奴隶、仆人和工人,都是弱势的群体,社会变革是他们翻身的唯一机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社会变革通常发生在统治者和被压迫者之间进行了较量之后。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是,这些可怕的战争是成人用暴力来掩饰错误,是成人实施强制的手段。

有关儿童的社会问题,并不是单纯的阶级、种族、国家的问题。如果一个儿童只会在成人身旁扮演附属角色,他将无法懂得如何在社会环境里生存。成人只顾自身的利益而压制儿童的做法,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孩子都将成为受害者。所有关心儿童福利的人达成了一个共识: 儿童是最无辜的受害者。被当做成人附属品的儿童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争取权益。儿童受到的伤害直接而又深刻,他们特别需要社会给予同情和空间。社会上经常有些讨论,将不幸的孩子和幸运的孩子、出身贫困的孩子和生活富裕的孩子、被抛弃的孩子和受到宠爱的孩子进行比较。这些讨论的结果都一致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别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而且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其成年之后的生活确实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是什么

儿童是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儿童是成人制造出来的。因此,成人也把儿童当成了一种私有财产。没有一个奴隶被主人拥有会像孩子被父母拥有那样完全; 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一样要永远服从大人的意志; 更没有任何一个工人要像孩子那样,必须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命令,工人在下班后还可以找些方式消遣。从来没有任何人的权益像儿童的权益那样不受重视。我想,没有人会愿意处在儿童的地位。儿童被成人用许多严格而又专制的规定束缚着: 什么时间必须去做功课,什么时间才能出去玩……都得依照大人的规定。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所以,成人觉得住着舒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爸爸外出工作赚钱,爸爸妈妈只需要量力而为地照顾孩子就可以了。一直以来,学校也尽可能地尊重这种家庭生活方式,因为人们始终觉得,这样就是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照顾。

从古至今,所有的道德思想和哲学理论几乎都以成人为中心,而与孩子童年有关的社会问题却都被忽视了。仿佛没有人想过孩子其实是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没有人去思考孩子也是具有独特性情的,也没有人关心孩子为取得其生命中的非凡成就而应有的特别需要。大人只是把孩子当做无助的弱小者,认为他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孩子这么能够吃苦受难,又体贴他人,却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回顾人类的历史,有关孩子的记载是一片空白。我们期待有一天人类能够把这空白填满。  第2章 新生儿的诞生

原来一直在妈妈肚子里安静成长的胎儿,不得不经历一次辛苦而艰难的生产战斗,而且没有任何适应的时间……最后还带着伤降临到我们怀中,就像是历经了长途跋涉的朝圣者一样。生命的难关

有些人认为,是文明使人类逐渐适应环境并且生存下去。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没有人会比刚出生的婴儿所感受到的环境变化更强烈、更突然。当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时,都会感到很难适应,那么不难想象,新生儿出生时必须面对的局面则更糟糕,因为可以说新生儿是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我们到底为新生儿的诞生都做了怎样的准备工作呢?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关于大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新生儿适应他出生后所面临的新环境的详细记载。目前,人类生命开始的第一页依旧是空白,还没有人尝试去了解一个新生命的迫切需要究竟是什么。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所遭遇的不良经历,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以说,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以及他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都对一个人日后的发展具有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都指出,胚胎期和儿童期的成长发育,不仅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对全人类社会的延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觉得生产———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这个最艰难时刻对产妇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却没有人意识到对于新生儿来说它更是一道难关。

为什么说生产对新生儿来说是一道难关呢?因为经过生产,新生儿完全脱离了他之前赖以生存的母体,必须马上依靠自身还未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在没出生之前,胎儿是在母体内为胎儿特别提供的温暖羊水中生长,母体保护着胎儿,不让它受到一丝一毫的躁动和温度差异的影响,甚至连特别微弱的光线和十分轻柔的声响,都被母体隔离在外面。

但是,通过生产,新生儿从母体温暖的羊水里来到空气中。原来一直在妈妈肚子里安静成长的胎儿,不得不经历一次辛苦而艰难的生产战斗,而且没有任何适应时间,他那瘦弱的身躯要受到像来自于两块重石一样的挤压,最后还带着伤降临到我们怀中,就像是历经了长途跋涉的朝圣者一样。对于新生儿的降生,我们又做了些什么事情来帮助他呢?我们是怎样迎接他的到来的呢?在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妈妈身上,而新生儿仅仅被粗略地检查一下,确定他能够健康地活下去就算大功告成了。刚刚成为爸爸妈妈的成人,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作为大人的自我,正因为这个健全婴孩的诞生而得到满足。因为孩子的出生,实现了他们期盼已久的一种渴望———他们共同拥有了一个孩子,将会令他们的家庭紧密交融于一种爱的感觉之中。迎接新的生命

可是,当妈妈生完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悠然地放松休息时,是否有人想起过,也应该让同样饱受疲累的新生儿在光线微暗的房间里安静地休息,以让他可以慢慢地适应新的环境呢?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什么人会觉得新生儿受了什么艰苦的磨难。新生儿那从没有被触摸过的小小身躯是非常敏感的,可是却没有人去好好呵护,也没有人去努力理解新生儿对每一个新触觉以及他身体内的无数自然现象做出的敏感反应。

有人认为,自然界一定会在必要的时候,为它的子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当文明使人类可以超越和控制自然时,我们可能就会对观察其他动物的自然发展失去兴趣。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动物的习性,就会发现动物的妈妈会把它的孩子藏起来,使孩子们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开光线,还会用自己的身体为小幼兽保暖。动物妈妈还会极其警觉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其他动物靠近幼小的宝宝,更不会让其他动物触碰它的孩子,甚至连看一下都不行。

反过来看看我们人类的新生儿吧!不管是面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文明的社会环境,都没有人帮助他们减轻适应环境所要面对的负担。甚至有人说,只要孩子能活下来就行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判断孩子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标准就是孩子是否能平安地活着。其实,我们本来应该让婴儿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在妈妈肚子里的姿势。可实际情况却是,新生儿往往一出生就马上被穿好衣服,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还被紧紧地包起来,让他们柔弱的四肢承受强力的束缚。

有这样一种观点:健康的孩子完全具备抵抗能力,他们能适应环境。自然界的万物不都是这样吗?如果人类真有这么强壮,为什么不干脆在树林里自在地居住呢?为什么还要在冬天拼命去保暖,将全身都裹上柔软的毛毯,然后坐在安乐椅上,享受那种安闲舒服的生活呢?难道我们比刚出生的婴儿还脆弱吗?

总之,人的内心有一种没有道理可讲的无知,一种已经深入个人心灵甚至整个文明的盲目。这就如同视觉上的盲点一般,人们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就是人类对生命的一个盲点。了解与呵护新生儿

我们应该彻底地去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出生就给予他们完好的照顾,并使他们安全平稳地迈出生命中的第一步。照料新生儿必须要具备相当的知识,而且要以新生儿自身的需要为根本。即使仅仅是抱一抱孩子,也要十分温柔谨慎地去做。如果不能够做到轻柔地对待新生儿,那么最好不要随便移动他。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甚至在他还没有满月之前的时间里,都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来进行发育和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最好不要给孩子穿衣服,也不要把他用包裹包起来,只要做到使婴儿在室温下得以保暖就可以了。因为婴儿这时候还不太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体温,所以穿衣服对他们来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我的这个观点也受到了一些非议,有些人认为我忽视了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传统育婴方式。但是,我的确对于各种不同的育婴方法都有一定的涉猎。正因为我曾经在很多国家进行过研究,对各种不同的育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些方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失。请允许我再一次说明,这些育婴方式所真正欠缺的,是一种心理意识上的觉悟,就是在我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前,一定要花时间做好一切准备。

事实上,不管哪个地方或哪个国家,儿童都没有被彻底地了解。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大人的潜意识里就开始充满了一种不安的感觉。成人总是想要极力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即便有些东西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大价值。他们担心孩子的到来会打乱他们平常的生活秩序,房间也会被孩子弄乱弄脏。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所以我们照顾孩子的方法,不外乎就是跟在孩子身后,随时准备拯救那些可能会被他破坏的东西。成人在采取这些行动的时候,是在努力使孩子变得有教养,但同时也压抑了孩子特有的“随心所欲”的天性。

有些时候,我们会将孩子随心所欲的性情误认为是一种任性的表现。实际上,孩子一点儿也不任性,只是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而已。我们往往因为对孩子的性情了解不够,而在教育方面犯下一些错误。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从1岁开始,尤其是在2岁时,会有一种倾向———希望看到东西都摆放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而且使用每样东西都要有特定的方法。如果有人打破孩子习惯的生活秩序,他就会非常不高兴,感到沮丧,甚至会想尽办法把东西放归原处,来抚慰自己的心情。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有这种“物归原位”的要求。在我们的学校里就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有一回,一个孩子站在一个地方低头看着地上的一摊沙子。他的妈妈看到了,就随手把沙子弄散了。没想到,孩子居然一下子哭了起来,只见他急忙把散开的沙子聚拢起来,捧回原处。这时,妈妈才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哭起来,而她原来还把孩子的这种需要和反应看做是不乖的表现。

另外一个孩子的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觉得天气非常暖和,就把外套脱下来拿在手上,孩子因为这样而开始哭闹。大家都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伤心,直到妈妈重新把外套穿上以后,孩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大家这时才恍然大悟。

上面的例子中,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原因,都是他们看到物品没有放在他们原本熟悉的位置上。大人或许觉得,这样的孩子应该受到惩罚,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弥补缺点。成人通常不能了解孩子某些行为的真正用意,就自认为这些行为说明了孩子不乖。其实,等孩子长大后,有些缺点就会自然地消失,那么现在则没有必要纠正孩子的缺点。成人肯定不会因为有人脱下了外套就在公众场合大哭起来。我们应当清楚,孩子某些长大了以后会自然消失的缺点,不值得我们过分地担心。当我们开始接受和了解孩子,就会慢慢知道我们有许多纠正他们缺点的措施都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明白,有一天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守礼、明理的大人。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2岁大的孩子,他的保姆每一次帮他洗澡都在同一个浴缸,而且都用同样的方式。而当这个保姆有事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另外一个保姆来接替她的时候,每次给孩子洗澡,孩子都要哭。新保姆也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问题。直到原来的保姆回来之后,她问孩子:“怎么每次洗澡你都要哭呢?新保姆不是个很好的人吗?”孩子回答:“新保姆对我是很好,可是每次洗澡,她都倒着来。”原来,以前的保姆帮孩子洗澡都是先洗头,可新保姆却是从脚开始洗起。

对这个孩子来说,洗澡的先后顺序是生活规律的一部分,所以他才会努力进行捍卫。然而孩子这种对规律性的追求,却常常被成人看成不乖的表现。  第3章 心理胚胎

新生儿应该被当做“心理胚胎”来对待,他是一种包藏在肉体中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精神。新生命的起点

新生儿应该被当做“心理胚胎”来对待,他是一种包藏在肉体中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精神。可是,在科学的视角中,新生命却被看做是一片空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组成了这个活生生的个体,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测量出来的,然而,我们所说的精神却无从考察和证实。难道这么细密灵活的身体真的是无中生有吗?这一切还一直是一个有待探索和揭示的谜。

刚刚出生的孩子,正站在人生旅程的起点。新生儿出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自主,也没有能力去做任何事,如同一个身体虚弱或瘫痪的病人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照顾。除了呜咽地哭泣或因疼痛而叫喊以外,新生儿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沉默不语。而往往当他一哭,我们就会马上冲过去,好像有人急需我们帮助一样。要等到很长时间之后,可能是好几个月,也许是一年以后,新生儿才不那样娇弱,而比较像个小孩子了。再过几年,他的声音也会变成小孩子那样。

对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成长现象,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成“人”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长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启动了新生儿原本可以自主的身体。这个力量一启动,新生儿的手脚就开始运动起来了,还会开始学习说话。从此,新生儿不只是具有行动的能力,也具有了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能力,这就是人的内化过程。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出生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别人的照顾。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对婴儿的成长的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他动物无论出生时多么脆弱,几乎都要马上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依靠自己活下去。它们得马上能走,甚至要跟在妈妈身后跑,还要学会跟同类动物进行沟通。比如,小猫要学会喵喵叫,小绵羊要学会咩咩叫。尽管它们发出的声音可能显得比较微弱,但我们还是能够听到它们不断发出的叫声。动物的成长准备阶段非常短又非常简单,可以说,它们一生下来,自身的本能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行为。就像淘气的小老虎从出生时开始,就已经能够自己站立,在之后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敏捷地行动了。潜在的本能

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动物,都不只是具有其外在的形体,还具备与生俱来的潜在本能。而所有的本能都是通过动作体现出来的,它们代表着不同物种的个体特征。有人认为,动物的特征是由它们的行为得以归纳出来的,而并不是他们的外表。所以,动物身上具有而植物所不具有的那些特性,就可以被统称为心理精神特质。既然连动物的心理精神特质在出生的时候都有很明显的体现,怎么能说人类新生儿没有这样的天赋呢?有一种科学理论有这样的观点,动物现有的种种行为表现是在一连串物种繁衍的经验累积中形成的。那么人类的特征不也是这样吗?人类也是经历了先直立行走、再不断发展出语言的过程,并把经验传递给后代。

因此可以说,这里面一定包藏着一个真理。让我用物品的制造方法来打个比方。有些东西是经过机器快速大批量制造出来的,完全是相同的:而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以手工慢慢制成的,每一个都有不同之处。手工制作的价值,就在于它体现出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这个比方正好可以用来说明其他动物跟人类在心理上的差异,动物就好比是大批量制造的产品,每种动物一出生,就已经具有了跟自己相同种类动物一样的特性。与之相比,人却是由“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所不同,好比大自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而且,人的制造过程比较缓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人的外表还没有得以显现之前,他的内在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这种发展绝不是为了要复制出与其他人一模一样的人,而是要创造出一个真正全新的人。到目前为止,人的内在发展依然是一个无法进行预知的谜。我们可以说的是,人类的发展一直都要经历一段需要时间的内在构建过程,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在呈现于大众以前,艺术家一定要先在他安静的工作室内进行一番用心的精雕细琢。

人格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而对于我们来说,婴儿更是一个谜。我们只是明白婴儿将来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至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却无从知晓。在婴儿弱小的身体中,有着比其他动物更加复杂的独特机制。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意志让他能够完成自身的具体转化,并向前迈进。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君王、英雄、罪犯、圣人———都在同样的方式下出生,但是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发展之谜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而激发着每一个人去做不同事情的正是个性的发展。呵护心灵的胚胎

哲学曾将孩子出生时的无助现象作为主要课题进行探讨,令人遗憾的是,医学专家、心理学家或教育学者却从没有将这个问题作为兴趣点。在他们眼中,婴儿出生时的无助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大多数孩子都能够顺利地度过无助的婴儿时期,但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会深深埋在他们的无意识底层,对其今后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那些认为婴儿在行动上被动、在心智上空洞的假设,是非常错误的。还有的人认为,孩子在婴儿期之后会产生神奇的发展,这完全是因为有成人的用心照顾和养育。这种假设也是不正确的,只会让父母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责任感,认为自己就是启发孩子内在生活的力量,所以他们会把教育孩子看做是在完成一件物品。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感觉和意志力的发展,他们不停地提出各种建议,发出各种指令。于是,大人赋予了自己一种近乎神圣的力量,而且对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深信不疑,如同圣经里所说的上帝一样:“上帝依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

骄傲是人类最蔑视的行为,而成人将自身神化之后出现的自我膨胀,使孩子承受了很多苦难。真正掌握着通往孩子内心世界钥匙的是他们自己。的确,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向和一定的心智天赋,总有一天他可以展现出自己的这种能力。而如果大人受到自我膨胀的影响,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就可能会消解掉孩子的努力,阻碍他们的自我实现。成人的行为很有可能给孩子本来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影响,这或许就是致使人类在传承中失败的原因所在。问题在于,尽管孩子必须经历重重困难,同时付出持久的努力,才能充分地把握和运用自己的心智,但是孩子具有自己的精神,只是他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表现出这种天赋。

封锁、隐藏在孩子身上的心灵,正逐渐地茁壮成长起来,它慢慢地使被动的躯体活跃起来,唤起孩子的意志力,并且开启孩子的意识。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会有另一股巨大的力量向他袭来,而且最终驾驭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会感悟甚至接受人类能够发生内在转变这一事实,娇弱的新生儿得不到丝毫的保护,也没有人帮助他顺利度过艰难的发育期。对于新生儿来说,这种环境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是阻碍。

于是,作为心理胚胎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求生存。其实,就像生理胚胎一样,心理胚胎也需要外部环境的保护,需要得到爱的温暖和人们的尊重,需要被它所处的环境完全接受,而不会受到阻碍。

我们了解这些以后,就必须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以心理胚胎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呈现,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责任。那个娇柔、美好的小生命,那个令我们喜爱、被我们用过多物质包围、如同我们的玩具的婴儿,一定会唤起我们的内心对他的崇拜。

在一个人转化的过程中,他必将面对许多内在的挑战。要想理解还不存在的意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意志要最终激励和锻炼被动的身躯,就必然会对躯体加以控制。从这一时刻开始,娇弱的生命一下子绽放开来,开始有了意识,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肌肉也在自我实现的努力下活跃起来。这段时间是孩子人格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理解和支持他们对此进行的努力。这是一种极其重大的责任,我们要试着依靠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为他准备好符合其成长需要的环境。长久以来,这一直是这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的首要原则,也是需要同成人的智慧相结合的科学。在得出人类发展史的最后结论之前,还有很多实际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  第4章 有吸收性心智的本质

幼儿在心智上跟成人很不相同,他们凭自己的天赋创造出很高的成就———不仅掌握了语言,更发展了说话的器官,还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和表达智慧的方式。成长的内部力量

我们的新观念把生命看做一切生物功能的中心,同时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学校不再是一个被分隔出来的世界,孩子也不应该受到过度的保护而同外面的世界隔绝。很多心理学家都对幼小的儿童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儿童初生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人格的建构与塑造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心理层面来看,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确实一无所有,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婴儿出生时,身体几乎是瘫痪的,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才开始说话、走路,然后克服一关又一关的成长困难,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自己塑造成为“人”。存在于孩子身上的巨大内部力量吸引着我去进行研究,同时它也引起了很多其他科学家的注意。这种内部力量隐藏在妈妈的庇护之下,通常人们会认为孩子说话、走路是妈妈教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孩子自然地学会的。妈妈只是生下了一个小婴儿,而这个小婴儿自己把自己建构成了“人”。即使是孩子的“母语”,也不一定就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因为有的孩子在国外出生,他能够把当地话讲得很流利,可能他的爸爸妈妈还没他讲得地道呢。因此,他那口流畅的语言并不是遗传的,既不来自于父亲,也不来源于母亲,而是孩子自己学会的———孩子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塑造自己的未来。成长的不同阶段

一些心理学家对孩子进行了从出生一直到大学的追踪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孩子的发展过程包括一些相当不同而且各具特色的阶段,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与生理发展阶段相互呼应。对于这种阶段性的发展变化,有些心理学家是这样描述的:“成长是一连串的出生。”具体来说,其中第一个阶段大约是从出生到6岁,这中间孩子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但他的心智形态从始至终是一样的。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0~3岁、3~6岁。在第一个小阶段,儿童的心智形态是成人无法介入、无法产生影响的。而到了第二个小阶段,其心智形态是成人可以介入的,但必须以某种特别的方式进行。在整个大阶段中孩子发展的特点是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弱小的婴儿变成能跑能跳、会说会唱的孩子。6岁时他们就比较成熟,可以上学了。如果让他们稍早一些上学也是可以的,当然,这要参考本书所提示的原则。然而我们要强调的是,6岁是一个新纪元,它也对应着生理的变化,比如这时候孩子一般都开始换乳牙了。从6岁到12岁这个阶段,孩子只是单纯地长大,变化不是很大,一般而言,其特点是显得十非常平静和听话。

第三个阶段是从12岁到18岁,这又是一个大的转换时期,其间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似乎世界各国都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孩子到了12岁就应该进入层次更高的学校,这样才符合他新的心智水平。到了第三个阶段,孩子的个性会变得很不稳定,表现得极为叛逆和不羁。可是传统学校并不重视这些,只顾按照课表给学生上课,用体罚来惩罚他们的叛逆。到了18岁,他们可能上大学了,继续学习,而在学习方法上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坐在教室中听讲来获取学位,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是否能够使孩子学以致用非常令人怀疑。虽然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生理已经达到成熟,可由于他们只是一直进行着多年的读书、听讲,所以不可能成为具有独立判断和自由意志的成人。实际上,只有工作实践和经验才能够帮他们真正成熟起来。如果你在纽约的街头看到知识分子在游行,他们高举着口号:“我们没有工作!我们正饿肚子!”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对社会的控诉,虽然社会已经为他们的教育投入了很多。潜意识的心智

很多喜欢思考的人常常会想:为什么拥有最高智慧的人类,需要有这样漫长而且艰辛的婴幼儿期,可其他动物却不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人忍不住要问,婴儿期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觉得其中仿佛有无限的秘密。这确实是一项心灵创造的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人类的成长并不像小猫长成大猫那样,喵喵的叫声逐渐从小变大,也不像小牛、雏鸟成长的表现只是叫声越来越响亮。对于人类来说,成长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发展,还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幼儿在心智上跟成人很不相同,他们凭自己的天赋创造出很高的成就———不仅掌握了语言,更发展了说话的器官,还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和表达智慧的方式。这并不是孩子受到有意识的“意志”主宰而实现的,而是他们通过潜意识的心智来完成的。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发现,某些时候,环境中的一些事物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使其表现出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热诚,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孩子一出生就有听觉,而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对于环绕他的千万种声音,为什么孩子单挑人的声音进行模仿呢?因为人类的语言在孩子的潜意识心智中具有特殊的印象,从而引发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使他的肌肉纤维产生一种共振,能够复制类似的声音,而其他的声音就不能引发这种行动。幼儿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吸收语言的,这也是构成孩子心理人格的一部分。我们把儿童吸收的语言称为他的“母语”,来与他们日后下工夫学来的其他语言进行区别。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作用促成的化学变化。这种声音的刺激不仅会进入孩子的心智,还能通过复制变成孩子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将这种心智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如果这种力量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话,很难想象它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第5章 心灵的建构

在新生儿的内心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心灵的器官也围绕一个敏感点而产生,而此前是不断积累资料的过程,这通过有吸收力的心灵来完成。探索胚胎的奥秘

如果想进一步探索吸收性心灵的奥秘,我们就要研究产前及胚胎的生活。最近的生物学有一种新研究趋势,过去人们研究动物或植物时,大都在成熟的个体中进行采样,社会学中的人类研究也是这样。现在科学家尝试采取相反的方向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进行研究,就是针对幼小或原初的生命进行采样。于是,胚胎学渐渐地受到了重视。这种科学关注的是受精卵的生命是来自于两个成人的细胞结合的结果。孩子的生命开始于成人,也结束于成人,这是生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孩子是在爱的包围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是父母爱的结晶,一出生就享受着父母的爱,这是造物者为孩子提供的特别保护。这种感情是非常自然的,它不出自于人工,也不是理性要求的结果,更不同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要唤起的爱。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这种爱,是人类道德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奉献之爱,可以让人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父母非常自然地作出牺牲,越奉献越快乐,而且他们丝毫也不觉得这是一种牺牲。这就是生命的本性。这种生命状态比“适者生存”的竞争要高尚得多。这是一种外加于本性之外的特殊本能。因此,法国大生物学家法布尔在研究物种时提出,物种之所以能够得以延续,不仅是因为它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因为它们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低等动物保护幼小一代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就证明了这一点。

19世纪时,科学家曾经认为,在人的胚胎细胞中有一个结构基本完备的迷你小人,然后它慢慢长大,就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他们甚至还为这个“小人”究竟是来自男人还是女人而展开争论。直到发明了显微镜,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才极其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结论:胚胎内根本不存在任何先天的人的雏形。是受精卵一分为二,再由二变四,如此不断地增殖,从而形成了胚胎。到目前为止,胚胎学的研究发现:就像一个人要建造一座房屋必须先积累许多砖块一样,当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数目时,就开始筑起外墙,然后开始在墙内构建器官。

胚胎构建器官的方式非常特别。它从一个细胞、一个点开始,然后围绕这个点的细胞开始迅速分裂,当这种活动停止的时候,器官就产生了。发现这种现象的人对此这样解释:器官产生的区域涵盖着许多敏感点。器官起先各自独立发展,似乎每个器官只是以自己为发展目的。当它们进行密集的活动时,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显得非常团结,仿佛充满着理想。它们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周围其他的细胞越来越不一样,呈现出预定中要形成器官的模样。等到不同的器官各自独立地形成之后,就会出现一种力量让它们联系、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婴儿就在这个时候诞生了。首先,循环系统联结全身的器官,然后,神经系统会完成整个联结。所有的建构计划都基于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完成每一项创造工作,当器官建构完成,它们就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所有的高等动物都遵循着这个计划来建构,这是自然界唯一的一种建构计划。心灵的敏感期

人类的心灵好像也沿着相同的路径进行发展,也是从“无”开始。在新生儿的内心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心灵的器官也围绕一个敏感点而产生,而此前是不断积累资料的过程,这通过有吸收力的心灵来完成。当积累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许多敏感点,具有超乎人们想象的强烈程度。语言的获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敏感点所引发的并不是心灵的发展,而是心灵发展所需要的器官。心灵器官开始也是各自独立地进行发展,说话、走路、判断远近、辨认方向以及其他协调运动等能力也都是这样,它们都各自围绕一种兴趣发展,非常明显地把孩子向某类活动吸引。当相应的器官形成之后,那种敏感性也就随之消失了。直到所有器官都齐备了,它们就结合起来构成心灵的实体。

如果我们不了解敏感期以及其出现的顺序,我们就不会明白孩子的心灵是怎样建构的。经常有人辩解说,以前的人根本不懂敏感期,他们一样培育出了健壮的后代。可是要注意的是,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很多自然赋予母亲的本能受到极大的压抑甚至消失了。过去,母亲能够本能地协助孩子在敏感期成长和发展,她们走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这正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他所需要的环境,而且她们用母爱保护孩子。而如今的妈妈已经失去这样的本能,人性也正趋向于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与研究孩子自然发展同样重要,因为二者相辅相成。回归自然的母爱

母亲必须要回归自然。母爱也是一种大自然的力量,应当为科学家所重视,致力于这种研究,并协助母亲重新恢复她们失去已久的本能。我们应该教育母亲学习这种知识,让她们能够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予他们心灵的保护,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受过训练的护士,尽管那种护理非常讲究卫生,但那只是在表面上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实际上,孩子在这种照顾下,很可能因为精神困顿或心灵匮乏而死去。

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在荷兰的某个城市就曾经发生:

有一个机构希望教导低收入的母亲学会实施卫生保健。同时,他们把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十分完善而且科学管理的环境中,那里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由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来照顾孩子,可是不久还是引发了疾病,造成了许多孩子的死亡。而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却没有患相同的病,他们看起来比享受到妥善照顾的孩子更健康。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机构的医生发现了他们缺乏的某种重要条件,而且立即进行了补救。护士们开始学着用母亲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抱抱他们,跟他们玩耍。在发自内心的爱的引导之下,并与社会适当接触,才让那些孩子逐渐恢复了笑容和健康。  第6章 儿童的行为能力

孩子刚出生时没有任何行为能力,可以说几乎是瘫痪的,他们借助练习慢慢学会了走路、跑步和像其他动物一样攀爬,但这都必须靠他们自己去努力。生命体是怎样形成的

虽然行为主义的研究以及据此发展的理论都无法完全解释生命的奥秘,但它们对于厘清事实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我们弄清楚生长是怎样发生的。能够确定的是,各种动物的生命发展都遵循着同一个建构计划。很多动物早期的胚胎好像都很相似,不管是人、兔子,还是蜥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脊椎动物的成型都有类似的历程。只是等到胚胎的发育完成了,它们的差别就比较大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生儿是一个心灵的胚胎,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相似的,所以,在心灵胚胎的成长和心灵的成形时期,都需要同样的对待和教育。不管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天才或者苦力、圣贤或者罪犯,他们都要走过一段相同的发展路程。所以,生命最初几年的教育应该是相似的,应该由自然的本性来表达。

每个个体都有内在的个性和自我,其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为我们所左右,我们只能辅助一个人去实现他自己,为他排除生长过程中阻碍自我实现的事物。我们已经知道敏感点的存在,而器官正是围绕着敏感点逐渐形成的,循环与神经系统也会随之出现,来实现联结与整合。不过,科学还不能进一步解释生命体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解释生命体是怎样成为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怎样获得与众不同的个性。

1930年,美国费城的一些学者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获得了一项发现,跟已有的理论完全相反。学者们发现,大脑中的视觉神经中心形成得比视觉神经要早,更远在眼球形成之前。而由此推出的结论是,对于动物来说,心理的形式要先于生理的形式。动物各自的本能和自然的习性早在其表达器官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既然心理部分事先就已经存在了,那么,这就意味着其生理部分是自动完成自身建构的,并且符合其心理需求和本能。每一种动物的肢体和器官,都是最适于表达它们这个种类的本能的。可以看出,新的行为主义理论跟旧的观点———认为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某种习性,二者是不一样的。过去,人们认为个体以意志的力量引起身体结构在生存竞争中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适应环境。渐渐地,经过无数代的演变,身体终于完成调整和适应。新的理论并没有完全否认这些,而是把动物本能的习性或行为置于核心地位,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也能够成功完成适应环境的工作。自然界的“隐秘命令”

我们能够在牛的身上发现这样的例子。牛是一种健壮有力的动物,在世界地质学的历史上,我们能够追溯它的演进过程。当地球被植物所覆盖时,牛就出现在了地球上。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牛要选择最难消化的草作为食物,并且为此发展出4个胃呢?如果这只是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吃别的东西或许更容易些,因为其他食物数量也很多。数千年已经过去,牛仍然只是吃草。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牛是在靠近草根的地方把草咬断,并不是把草连根拔起,它们似乎知道草需要经过这样的修剪才能使地下的茎长得好,否则很快就会开花、结籽,然后枯死。人们还发现,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它不仅可以稳固和保护土壤,而且还能使土壤肥沃,让它适合植物的生长。这都显示出草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除了啮咬之外,还有两件工作对维护草非常重要,一个是施肥,另一个是被重物滚或压。有什么农业机器能把这三种工作做得比牛还要好呢?这种美妙的“机器”除了帮助草生长、维护土壤之外,还能生产牛奶。因而,牛的行为好像就是为了自然的目的而设计的,就像乌鸦和秃鹰是为了其他工作而设计的一样,它们可以说是自然界的清道夫。

从各种各样动物选择食物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物吃东西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还是为了完成一种使命;不论是生物还是无生物,是自然界中所有的成员的共同合作,才有了整个造物体系的和谐。有些生物吃东西非常没有规律,它们不只是为了维系生命而吃。可以说,这些生物不是为活着而吃,而它们活着的意义却在于“吃”。比如蚯蚓,每天吃下的泥土量大得惊人,几乎是它们身体容量的200倍。达尔文第一个提到,如果没有蚯蚓的存在,地球可能就不会这样肥沃。

我们所熟知的蜜蜂传播花粉是另外一个例子。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动物牺牲自己而为其他生命的生存效力,它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生存。类似的情况在海洋中也能够发现,有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功能就像过滤器一样,可以除去水中某些有毒的盐分,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它们要喝下大量的水。如果人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喝水,每分钟大约要喝1加仑。动物本身并不知道它们的生存同地球生态之间的关系,但是更高层次的生命、地球表面的土壤、空气和水的净化都依赖于它们。

从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自然界仿佛存在一个既定的建构计划,它像一个“隐秘的命令”,动物器官的完成,甚至是他们生命的目的,都是为了服从命令和完成计划。它让一切造物和谐地存在并且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我们的享受而创造的,而我们的存在却是为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和演化。孩子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能力

当我们对人类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时,会发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确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主要的一点是人类不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或者不具有特定的栖息地。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最能够适应各种气候,热带或极地,沙漠或森林,只有“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他想去的地方。人还可以进行最多样化的运动,而且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做事,这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对人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相当自由。人类拥有最多种的语言,可以走、跑、跳、爬,还可以像鱼一样游泳,可以从事充满美感的运动,比如跳舞。可是,当孩子出生时,却没有一样能力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他们需要从童年开始一项一项地学习。

孩子刚出生时没有任何行为能力,可以说几乎是瘫痪的,他们借助练习慢慢学会了走路、跑步和像其他动物一样攀爬,但这都必须靠他们自己去努力。人类的孩子不仅会获得人类所有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动物,而且还能够调整自己从而适应他所要面临的气候、生活环境以及文明社会种种日益复杂的要求。自然界把这种工作只交付给儿童来完成,成人已经无法轻易适应。成人仿佛永远难以精通外国语言的腔调,即使这种语言要比他自己的母语简单很多。成人或许喜欢某个环境,但只能将它置于记忆中,而孩子却不知不觉地把它吸收了,并使其构成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孩子就是这样把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融入其中,变成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甚至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语言是个典型的例子。心理学家把这种记忆力叫做内在美,它的任务就是为个体构建一种行为,使其不仅能够适应他所属的时间和空间,也适应这个社会的精神意识。成人常常发现自己带着感情和偏见,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有些人觉得用客观理性来判断应该拒绝,可实际上他们却很难摆脱,因为那已经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他们的血脉。

如果我们要改变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我们必须把孩子作为突破口,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行动,因为能够在成人身上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改变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不管是要变好还是要变坏,抑或要唤醒宗教意识或者提升文化品位,我们都必须仰仗孩子,只有他们才拥有无可比拟的能力。  第7章 3岁的孩子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3岁的孩子内心有一个“老师”,一直准确地引导着他们。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是自由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内心是被强有力的自然所引导的。“幸福的游戏年代”

造物主好像在儿童3岁的时候画了一条界线,将3岁以下和3岁以上分开了。前一个阶段虽然充满了重要事件,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它就像出生前的胚胎时期一样,成了被遗忘的时期,因为儿童3岁才开始形成意识和记忆。在精神胚胎时期,有些发展是各自分开、独立进行的,比如语言、四肢的运动和协调,还有一些感觉的发展。就像出生前,胎儿的身体器官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但是他们自己却完全不记得了。这是因为儿童在3岁以前,人格还没有形成,只有当他们完成了各部分的构建,才可能形成一种统一。儿童这个潜意识与无意识的产物,仿佛被人们从记忆中抹去了。当儿童满3岁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感到如此不可思议。

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沟通似乎被造物主夺走了,除非我们了解他们早期的生命状况,或者知道他们的本性,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不自觉地去毁坏他们已经构建好的东西。人们在创造文明时已经背离了生命的自然之路,受文明洗礼的人类只重视物质的保护,却不知道呵护自己的心灵,结果留给孩子的是禁锢和充满了障碍的环境。

成人完全监管着孩子的成长。除非他们拥有来自造物主或科学发现的启示,否则这些成人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阻碍。3岁的孩子必须在环境中进行活动,把自己3年来所创造的能力运用出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他们已经不记得那几年发生的事情,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进入到意识的层面,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得以展现。儿童可以在智慧之手的导引下,在玩耍中执行心灵的意志。

对于孩子,似乎可以这样说,他们之前用心灵探索世界,现在是用双手探索世界。他们要继续完善以前获得的各种能力,比如语言等。他们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完备发展,但一直到4岁半,他们都还要继续充实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心智仍然具有精神胚胎时期的吸收能力,而且不知疲倦。现在,双手又成了他们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这时,他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双手的工作,而不是靠两只脚到处行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持续玩耍很长时间。如果让他们双手持续不停地忙碌,他们反而像水中的鱼儿一样快乐。成人把这个时期叫做“幸福的游戏年代”。

市场上也有很多为满足孩子游戏活动的需求而设计的玩具。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