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8:30:0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说明:精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2007~2017年考研真题,以及与西南大学629新闻学指定教材雷同的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部分所选真题的详细答案。

2017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发展新闻学

2.突发性新闻

3.莱比锡新闻

4.新传播革命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的影响。

2.网络社会发展技术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

1.新老媒体构建的舆情特点。

2.以财新、澎湃的数据新闻实践为例,分析数据新闻的特点和制作流程。

四、写作题(50分)

评论800字,材料Papi酱与逻辑思维分手

2016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新闻真实性

2.党报理论

2015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纯新闻

2.新闻的党性原则

3.新闻专业理念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网络新闻的三个发展阶段。

2.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现状分析中国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网络媒介在转载传统媒介新闻时如何处理。

3.结合材料谈谈对媒介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四、写作题(1000字以上)(50分)

略。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新闻敏感

2.新闻主导性理论

3.邸报

4.新闻要素

5.新闻宣传

6.知情权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原则。

2.信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受众的需求,谈新闻产业的现状。

2.结合中外媒体发展现状,论述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和个性。

3.结合当前媒体发展现状,论述新媒体发展的基本走势。

四、写作题(1000字以上)(50分)

运用相关新闻理论,谈记者如何成为一名“建设者”。

2012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11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10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09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0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07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629新闻学考研真题

2015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

1.新闻选择

2.媒介融合

3.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

4.时务体

5.《观察》周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

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

1.新闻选择

答: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体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②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这种受外来因素的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就是外迫性选择。

2.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狭义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上指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3.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

答:媒介的铺垫效果又称“导引效果”,是指贝尔科维茨用来解释大众媒体的某些信息可能导致观众出现暴力行为的理论模型。1984年,艾英戈和金德的《至关重要的新闻》一书研究了电视新闻效果,并将铺垫效果作为解释议程设置发生过程的心理机制。铺垫效果原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以关联网络记忆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该模型认为记忆是由一些结点和链结组成的网络。结点表示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而链结代表信息间联系的强度。当受到特定的刺激诱导时,外在刺激可以激活与该刺激相关联的旧有认知结构,因而能影响当前的判断。科林斯和洛夫特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记忆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有它的激活阈值,一旦刺激达到了这个界限,相关记忆结点就会被激活并沿着该结点的链接扩散出去。因此,铺垫理论“描述了前设情境对新信息的诠释所造成的影响”。

4.时务体

答:时务体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一种报章文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5.《观察》周刊

答:《观察》周刊是一份曾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周刊,主编是储安平,1946年9月1日创刊于上海,该刊物在1940年代成为中国自由主义识分子的最重要论坛,曾被誉为“高级言论刊物”。1948年12月24日被中华民国政府查封,共出5卷18期。《观察》是宣传“第三条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当时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观察》的被查封,标志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悲歌啼鸣至此。标志着近代中国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彻底破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

答: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促进了精神文明的传播,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斗争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不仅阐述了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还将其提升到社会革命的层面,将其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之一,充分发挥了新闻出版的社会作用。(1)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的核心视角是出版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的核心视角是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追求, 是他们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新闻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他们一致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出版自由。”马克思在肯定出版自由的意义时,指出:“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的镜子”。 (2)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第三权力

马克思在早年提出过“第三个因素”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都同样需要有第三个因素,这个因素应当是政治的因素,但不是官方的因素,它是市民因素,但不直接和个别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它具有“公民的头脑和市民的胸怀”,能够理智地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在自由报刊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样可以批评对方,此时双方不是“从属关系”,而是“权利平等”的关系,它可以不通过官方的中介,原封不动地将人民的怨愤传送到国家权力机构面前。1850年,马克思针对政府规定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有作者署名”, 再次指出,“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从“第三个因素”到“第三种权力”,马克思关于报刊地位的基本思想不但没有变化,而且还有所强化。(3)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法定自由

新闻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法律不应该对其进行干预。司法权应独立于行政权。新闻自由应当有明确的立法保障。“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 “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它是法的表现,因为它就是自由的肯定存在”,所以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的许可和承认才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所以以法的形式来保障并体现新闻自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涉及新闻出版方面,法律用语的含糊会使得主观性得以为所欲为。新闻自由应当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平等享有。平等权是宪法规范的核心价值之一。(4)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是一种相对自由

新闻自由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要求。新闻自由还受到党性和阶级性的限制。政党是各阶级的政治发展和它们之间政治斗争的产物。政党作为特定阶级的代表,代表着其所属阶级的根本利益。当权者由于彼此利益的差别会产生分化,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每个利益集团只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原则行事。因此,在新闻活动中,各政党创立兴办的报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党斗争的烙印。在阶级性方面,统治阶级通常要限制被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这已成为铁律。书报检查制度本质上是建立在警察国家对它的官员那种虚幻而高傲的概念之上的。公众的智慧和善良意志都被看做甚至对最简单的事物也是无能为力的东西,但对于官员来说,却连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也被认为是可能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阶级,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才是实现真正新闻自由的真实条件。

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答:(1)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是行业的自我约束与个人的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它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闻工作范围内,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也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新闻传媒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闻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使新闻传播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纯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已是新闻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和当务之急。(2)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①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需要

采编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媒体质量的优劣。抓好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对新闻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采写刊登的文章一定要体现主流声音和观点,要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维护大局和社会稳定。因此,新闻记者的文章不仅代表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党的声音,承担着社会责任。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应对当前形势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受西方媒体及价值观的影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一些编辑记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新闻纪律建设,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

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答:(1)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不可能对每一新闻事件都亲身经历、耳闻目睹,这就要求记者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接触新闻当事人、知情人和相关机构。我们称这些渠道为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在新闻报道的形成过程中,向大众传媒及新闻记者提供新闻信息及观点的机构和个人。

新闻来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①新闻事实的见证者和提供者;②新闻资源的占有者和垄断者;③权威言论的发布者和代理者。(2)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①开启“用户为中心”时代

a.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大众媒介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这些内容并非全都具有公共价值,但大众媒介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地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b.大众媒介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视频分享、问答、维基、SNS(社交网站)、微博、LBS(定位服务),甚至电子商务,都是大众媒介应用。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上的应用,除了各类基于Web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大众媒介的属性。

②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

大众媒介的发展带来公民新闻活动的繁荣。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应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大众媒介时代,公民新闻的力量必然不断上升,最终与专业媒体相抗衡。这将使得未来传媒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质的变化。

③个人门户兴起、大众门户式微

RSS(聚合内容)、SNS、微博等技术为基础,每个人都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中构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门户。个人门户既是人们与外界进行双向信息交换的“窗口”,也是他们构建自己社会关系的平台,同时还是网络化生活与工作的基点。一旦这种个人门户形成,人们对于门户网站、媒体网站首页的直接访问会逐渐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新媒体传媒格局中,类似于门户网站这样绝对的“权力中心”可能会减少。换一个角度说,个人门户使每一个个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这将对现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形成挑战。

a.对于用户个体来说,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成为了自我定制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成为新闻信息个性化的重要保障。

b.大众媒介为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另一种思路:人们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过滤网,将满足个人需求的信息筛选出来。

c.在这样的时代,能够提供具有公共价值的新闻与信息的媒体,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将在社会整合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在个人门户时代,它们需要放下身段,进入大众媒介平台,学习和掌握这个平台的传播规则,争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这个平台的标杆。

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1)《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

①办报人都是传教士

马礼逊,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帮助下,于公元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立《察世俗》。《东西洋考》的创办人是于1831年来到中国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东西洋考》是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的,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境内出版的报刊。

②两报形式相同

两报都使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样式,采用同样的封面设计;刊名也都使用“每月统计传”字样;都大量引用中国儒家内容;结构都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知识三部分构成。

③宣传策略相同

附会儒学。传教士们认识到,想让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接受自己的宣传思想,就要迎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用中国人熟悉的传统形式进行报刊宣传。米怜曾坦率地说,“对于那些对我们的主旨尚不能很好理解的人们,让中国哲学家们(即儒家)出来讲话,是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2)不同点

①产生背景不同《察世俗》在闭关锁国和严禁传教的独特历史背景下产生;《东西洋考》创办人郭士立来华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已经非常频繁。

②报刊内容不同《察世俗》侧重对基督教教义基本原理的介绍,讲解《圣经》中的警句,并大量刊载《圣经》故事,以多种形式通俗地宣传基督教义;《东西洋考》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

③办报宗旨不同《察世俗》尊重读者的心理,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义,广泛运用《四书》、《五经》中的材料宣传宗教,并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中的形式,连载文章后面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东西洋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政治性强烈得多,郭士立本身就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对侵华事业有浓厚兴趣。

④产生影响不同《察世俗》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其政治影响是深远的,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东西洋考》对于中国新闻事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业务方面,其宣传方针、内容都有变化,更注重实际,更像一份新闻刊物。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答: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是指出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新闻是现在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两个事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实性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特性。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随意性特征,给新闻的真实性打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正在悄然改变。(1)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这是对新闻与历史关系的传统论述

①新闻是后人编写历史最可信的材料

历史的记录需要借助今天的新闻。今天准确、全面的新闻是后人分析、记录历史最翔实而可信的材料。

②新闻的真实性保证了历史记录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历史与新闻的共同特性。新闻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新闻,是因为其真实、客观的特质。而正是这种特质,让治史者“秉笔直书”有了足够可信的依据。从而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可用于后人汲取经验和教训的信史。

③新闻工作者采写、编辑新闻时离不开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新闻工作者把握新闻总体真实的智力支撑。一般而言,新闻工作者必须是“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哲、政、经等无所不通。平时,就要养成尽可能多地搜集和积累知识的习惯。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④写新闻也是在记录历史

新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不可能超越它所发生的时代;新闻是历史的延续,有它发生的历史渊源,而不可能凭空出现,完全消除历史的印记。

历史是静态的,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新闻是动态的,是对现代发生事情的描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叙写着人类的发展史。历史本来就是由新闻逐步累积起来的。事情过后,新闻也就成了旧闻,遂等同于历史。(2)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改变

①新媒体时代,大大缩短了新闻与历史的时空距离

从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演变到了上一分钟的新闻是下一分钟的历史。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让观众对新闻的接收也时时更迭,对新闻的关注度转移迅速。

②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性

a.新媒体传播的随意性和广泛性,大大增加了虚假新闻诞生与传播的可能,历史的编写,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b.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新闻的总体真实受到挑战。历史的书写,不能仅仅从新媒体信息中预判时代的特征,需要进一步调查与研究,方能保证总体真实。

③新媒体时代,人人是新闻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新闻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历史记录的个性化。同时,大数据赋予了大众行使自己主体地位权利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答:意见领袖是关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仍然适用。(1)意见领袖的含义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2)意见领袖的特征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意见领袖产生影响的过程

伊里县调查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研究人员将他们与一般受众作了比较,发现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

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两级传播”理论对否定当时甚为流行的“子弹论”效果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传播效果研究进入“有限效果论”阶段。(4)意见领袖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网络意见领袖为例,根植于互联网络虚拟平台的意见领袖,既具有传统社会意见领袖的本质特征,即选择性地传播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通过提供建议和观点影响他人,又因为其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殊生存环境,而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①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与传统社会意见领袖一样,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是,他们所属的同一群体是存在于网络社会的虚拟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共同兴趣而建立。共同兴趣是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产生联系的基础,也是意见领袖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前提。而同一群体的身份使意见领袖的意见和观点更具说服力,更易获得群体成员的信赖和尊重。

②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

积极的网络参与行为是网民成为意见领袖的前提条件,通过积极的参与行为,网民才能扩大个人的社交范围,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网络意见领袖都是积极的信息传播者,只是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活跃范围有所区别。事件型意见领袖只在某个特定事件中行为活跃,而群体型意见领袖则是所属群体一段时间内的活跃分子。以网络论坛这一虚拟平台来说,成员的发帖数量和论坛级别等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其参与行为的积极程度。发帖数量会累积成该成员的积分,积分越多意味着成员的上网时间越长,参与度越高,代表着成员网络经验的丰富,这种资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在群体中的信任度。

③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计算机交流消除了诸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许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这些是确定交流者个人特征及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交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计算机中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线索来确定社会身份,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个人形象主要依靠文本等符号来塑造,个性化的文字表达成为意见领袖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

④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某种专长。

互联网的平权性尽管为每位参与者提供平等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但只有那些在某一方面拥有知识和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具备独到的话题分析能力,能够提供真知灼见的人才可能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里的专长或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或是在某一特殊事件中具备独特和深刻的分析能力。在网络群体中能够引导别人的意见领袖,大多不是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近信源,而是能够给予其他人更多的思想和观点,帮助人们在凌乱的信息中抓住重点,在复杂的事件中挖掘本质。

⑤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是依靠双方持续对某一共同内容的关注以及受影响者对自己所推崇的意见领袖及其言论的关注。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尊重和认可完全源自意见领袖在互联网平台的真知灼见,对其现实社会的身份和背景却所知甚少,缺乏对意见领袖的全方位的认识和印象。而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对其支持者的具体情况也不似现实社会那般清楚。交往环境的虚拟性使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某些虚拟成分。加之虚拟群体成员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因此与传统社会相比,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认可程度和忠诚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央机构报刊十分活跃,主要出版了以下报刊:(1)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新中华报》为中心,《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新华社的《今日新闻》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同时将《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2)在国统区,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中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在上海纷纷问世,如《救亡日报》、《抗战》(曾改名《抵抗》)、《文化战线》、《战时妇女》、《救亡周刊》、《战时联合旬刊》等。1937年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公开亮相。其中,《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大型机关报。(3)《解放日报》的创办: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日出对开半张两个版,自9月16日出版的第124号起,扩大为日出对开一大张4个版。该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1946年4月8日因其飞机失事遇难后由廖承志继任。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1942年杨松因病去世后先后由陆定一、余光生继任。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中共中央对创办《解放日报》极为重视,创刊的前一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对《解放日报》的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毛泽东还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撰写了发刊词。创刊后,毛泽东经常指导该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修改重要的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4)《新华日报》的创办:《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47在重庆被查封,在国统区坚持出版了9年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个中共中央机关报。它直接向国统区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军队抗战的丰功伟绩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声讨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旗帜鲜明地支持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统区坚持同国民党顽固分子斗争。

2014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8×3)

1.新闻要素

2.信息娱乐

3.《二十世纪之支那》

二、简答题(12×3)

1.《传媒的四种理论》。

2.因为群体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所以时常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请简要说明群体影响传播过程的机制与方式。

3.简述北洋军阀ZF时期新闻法制的特点。

三、论述题(30×3)

1.什么是“软实力”和“国家形象”,请结合我国近年的国家传播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2.何谓媒介间议程设置,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当前的媒介议程设置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3.论述邹韬奋的新闻工作生涯。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3)

1.新闻要素

答: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具备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都以W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W”。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②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在新闻导语写作中更是如此;③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2.信息娱乐

答:信息娱乐,英文名为infotainment,是信息(inform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的英文名词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新词汇,它指当今信息娱乐化的倾向。信息具有娱乐功能,利用大众传播手段和新兴的媒介手段,具有娱乐功能的信息可以得到传递,受众的娱乐欲望会得到满足。同时,信息作为娱乐产品,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信息娱乐化”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被视为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的一大魔杖。与此同时,“信息娱乐化”也逐渐表现出许多的负面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媒介、文化娱乐化的倾向,预示着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即媒介越来越侧重于传播带有娱乐性的信息,而忽视那些非娱乐性的信息。

3.《二十世纪之支那》

答:《二十世纪之支那》是清末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刊物,是一个月刊,由宋教仁、黄兴于1905年在东京创办。杂志由宋教仁主持,程家柽任总编辑,撰稿者有田桐、白逾桓等。内容分为论说、学说、政治、历史、军事、实业等栏。宣传爱国主义,鼓吹革命。杂志的中心口号是“爱国主义”,办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在国势日危的情况下,启发和引导民众的爱国之心,教育国民奋发图强,共同图谋国家的富强。第二期因载有《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等文,尚未发行即遭日本政府没收,杂志被查封。同盟会成立后,在它的基础上创办了《民报》。

二、简答题(12×3)

1.《传媒的四种理论》。

答: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被学界公认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具有指导意义。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集权主义理论渊源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这种集权主义理论完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发展并达到顶峰,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言论自由、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理论首先是由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密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因为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但是报业的自由竞争后来发展成为报业的垄断,报业的垄断淹没了“观点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陷入了困境。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逐渐被社会责任理论所代替。(3)社会责任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技”。社会责任理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它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的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同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的是公众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应当明确提出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获知的权利”以及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名誉不受损害的权利。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与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因而在西方各国甚至在世界范围普遍受到重视。(4)苏维埃理论

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它的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2.因为群体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所以时常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请简要说明群体影响传播过程的机制与方式。

答:(1)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共同或接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以及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2)群体影响传播过程的机制

①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a.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

b.不仅制约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而且影响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

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的忠诚度就会越高,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宣传就越表现出较强的抵制态度。

c.群体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表现在: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唤起“自卫”行为,出现逆反效果。

②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指的是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产生群体压力的原因:

a.信息压力,指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的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观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b.趋同心理又称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3)群体影响传播过程的方式

①群体影响传播的内容。根据把关人理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的信息才能通过把关人的审查。把关人理论最早由库尔特•卢因提出,怀特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新闻研究。该理论表明,在任何一个群体内都存在着对信息的把关行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的信息才能在该群体内得到传播。

②群体影响其成员对信息的态度。拉扎·斯菲尔德在伊利调査中曾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每一个群体中都存在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影响其追随者对特定内容的态度。罗杰斯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一个群体能否接受创新,与意见领袖的关系很大。

③群体影响其成员对负面信息的抵抗程度。霍夫兰运用控制实验法,在劝服研究中对多个可能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受众对群体的归属感,直接影响受众对群体负面信息的抵御态度。与此同时,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可增强其对符合群体规范的观点的接受程度。

④群体的组织结构会对外来信息的输入和群体成员间信息流动产生影响。

3.简述北洋军阀ZF时期新闻法制的特点。

答:(1)袁世凯为了建立封建专制统治,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是其惯用手段。1914年1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了《出版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印刷物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报刊的登记、出版、发行、言论、采访、编辑等活动横加干涉。

①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闻法律制度也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在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原则承认“主权在民”。袁世凯上台后,由于其统治地位极为虚弱,自己又无政治理念,因而不可能公然抛弃自由新闻体制及其理论依据“主权在民”的原则,而只是对这一体制及其理论依据进行扭曲与破坏,以适用于其反动统治的需要。

②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在立法上,辛亥革命胜利后,由于中华民国的法律一时难以出台,因而只能暂时沿用前清的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制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至于司法机构,虽然原则上仿效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做到,地方审判厅大多未建立,实际上仍由地方行政机关兼理司法,如初级和地方管辖的案件由县知事兼理。在诉讼过程中,刑讯、体罚手段仍被袭用。

至于半殖民地的色彩,则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未被废止,“治外法权”原则仍未被废止,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未被废止。

③滥用军法,惟军阀意志是从

辛亥革命后,地方政权大都被旧封建军阀所窃据。这些旧军人毫无民主观念,横行霸道,鱼肉百姓。袁世凯颁布的《戒严法》为更是为北洋军阀政府滥用军法开了方便之门。而且,由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派军阀混战不休,几乎常年处于战争或戒严时期,因而军事审判在实际上已取代了普通的司法审判。(2)袁世凯死后的北洋政府,在新的新闻法律的制定方面行动趋缓,执法的力度也相对减弱。但仍依托已颁的各项法令,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管理。

①在新的新闻法律的制定方面,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没有大的进展。民国成立后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中国新闻业的法律大多颁布于袁世凯时代。

②在对新闻出版业的管控方面,袁世凯死后的一段时期一度有所缓解。段祺瑞、黎元洪上台之初即宣布取消袁世凯统治时期钳制言论出版自由的一切乱命。1916年7月6日和8日,北洋政府先后“咨”文全国各省区,宣布前此查禁各报“应即准予解禁”。

③但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基本上仍旧依托既定的一些法律如《出版法》等,对新闻出版业进行管理,一些新出台的条例或规定,也开始被援用,但是有部分条例。

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世界上最先进的轮转印刷机引入中国,报刊由政论时代转入到新闻时代,广告和发行收入也得到了增加。这一时期的中国报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三、论述题(30×3)

1.什么是“软实力”和“国家形象”,请结合我国近年的国家传播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答:(1)“软实力”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构成“软实力”有很多因素,其核心是文化,传媒业处于“软实力”的核心地位。(2)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的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国家形象既是各国政府所追逐的战略目标,也是其谋求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手段。一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上一旦确立起来,就会对该国的国际影响产生无形而强大的冲击力。(3)“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已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要有效地在当今世界求得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努力提升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从认识“身体”到认同“灵魂”,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转变过程。国家形象的最终形成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灵魂”——软实力的认同。可以看出,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形象问题和影响力问题,国际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国家形象,对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塑造国家形象这是我国最重要也最长期的目标。媒介在塑造国家形象上发挥重要力量。

①加强本国的对外传播,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及新兴的因特网等传播媒介,报道本国状况,以期对外塑造有利于本国的国家形象。

②呼吁他国传媒能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本国社会状况,避免歪曲本国形象,损害本国的国际地位和造成不良影响。(5)过去,中国在媒体战略上非常被动,外部压力和自我认知矛盾重重,对软实力的理解和运用都比较肤浅,存在单纯口号式宣传、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中国需要清晰地表达出一种批判性的政治与文化自我觉醒,从而引领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何谓媒介间议程设置,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当前的媒介议程设置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1)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概念

1986年美国学者丹尼利恩和瑞斯,对美国媒体所进行的古柯碱的报道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提出“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议程在媒介之间流动的存在。在过去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一些大的报纸会影响小报的议题设置,或者在当时业已占据权威地位的媒介会影响新兴媒体的议程设置。“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包含两个观点:①媒介体系之中存在着“意见领袖”,即一些媒体会左右另一些媒体关注什么、认为哪些是重要的以及对重要性的排序。②影响和被影响的媒介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传播模式”,二者之间议题的流动是不平等的。(2)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媒介间议程设置的特点

①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传播主体往往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专业的媒体。新媒体的强大传播效果使受众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通常意义上的受众也是传播者,话语权掌握在广大网民手中,他们可以参与议程设置并进行舆论引导。因此可以说,议程设置的主体扩大了,除了专业媒体,各个社交网络用户和自媒体用户也加入其中。

②方式不再局限于单向把关。在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都是媒体通过把关筛选出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认为重要的信息突出化或特殊化。而诸如微博这样的新媒体的议程设置方式就不仅仅是某个把关人或某个集团的把关,而是广大微博用户的层层把关,体现出多数人的意见。而这“多数人的意见”反过来会影响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选择,也即通过新媒体,受众也会对信息进行把关。由此,议程设置的方式由单方向把关向双向把关转变。

③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是由掌握了话语权的媒体来进行的,媒体是由少数人掌管的,因此,少数人影响了多数人应该关注什么。而在新媒体时代,网民掌握了一部分议程设置的权力。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使每个人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发声的传播者,而且每个人自由选择、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些议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再囿于一隅,而是包罗万象。

④传播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从议程设置的开始到公众开始认识到此议题之间存在着几天的“时间差”。而在新媒体环境中,一个新话题的发出很快就能在网上得到回应,这个“时间差”不是几天,而是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传播效果得到了增强。新媒体时代公众对于媒介信息能够迅速反馈,参与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因此新媒介对于公众的影响力要比传统媒介大,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效果也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了增强。

⑤网络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在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中,议程设置的难度要大于传统媒体。毕竟,在新媒体中,用户的选择余地与主动性大大增加。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与其说网络议程是由网站设置的,不如说是由网民来设置的。是他们影响了媒体对于事件价值大小的判断,并改变了媒体的报道计划。这种公众制造议程或抑制议程的现象,将最终影响媒体的报道行为。

⑥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和传播行为的无序性,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

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化,使网络信息极大丰富起来,也使得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报道和不愿意报道的新闻事实,都可以通过网络得以传播。过去,传播的任务主要由有组织的传播机构来承担,它们传播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网络就像一个大市场,谁都可以在里面随意地向别人发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化和传播行为的无序性,带来了传播的多目的性,也使得议程设置的难度加大,其效果受到限制。

3.论述邹韬奋的新闻工作生涯。

答: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原名邹思润,江西余江人。他一生创办或主编过《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等6刊1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出版了几十本译著。他对中国的新闻进步文化事业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著有《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两部通讯报告。(1)主编《生活》周刊

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由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生活》周刊初期只印1000多份,大多数是分赠职教社社员。邹韬奋接任主编后新辟《信箱》专栏,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后又开辟《小言论》专栏,1928年发行量达40000份。1932年1月9日,他宣布《生活》周刊“最近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

九一八事变后,韬奋从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决反帝的爱国者,最终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接连在《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痛陈国事,号召全国未死尽人心的人“组织起来,扩充起来,共同奋斗,共同制裁已死尽人心的人之行为”。他积极支持各地的爱国运动,并以实际行动为十九路军等爱国志士筹集资金、奔走呼喊。此外,他还以犀厉的笔锋,对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政策及其卖国行径进行猛烈抨击。1933年12月,国民党政府下令查封《生活》周刊。

从1933年7月至1935年8月,邹韬奋游历和考察意大利、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和美国,写出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2)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

1935年5月,发生了“新生事件”,国民党政府查封了与《生活》周刊一样积极宣传抗日的《新生》杂志,并逮捕了主编杜重远,邹韬奋对此深表不满,毅然决定回国。1935年8月,邹韬奋回到故土,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