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风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10:13:22

点击下载

作者:姜涵莼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夏日风车

夏日风车试读:

第1章 过年三味之品厨房

小小的一间厨,承载了多少苦,承载了多少乐;小小的一间厨,迎回了多少团圆的欢欣,充满了多少丰收的喜悦。

墙角,摆着一个石臼,两竿青竹棒立在一旁,石臼里,还留着年糕的粉色,竹竿上,已混入年糕的清香。多少个团圆之夜,多少个爆竹炸响之时,几个汉子拿着青竹,一下一下捣向石臼中的年糕,年糕的热气冒上脸面,手中一下下地捣,响起的是幸福的韵律。年糕软软地,捣下、拔起,“噗,噗”的声音响个不停,白米淡淡的香味弥漫在空中,吹开老人脸上的笑意。

捣好年糕,挑起,放在案板上,那些苍老的、辛劳了一年的手,享受地插进冒着热气的大面团,搓成一个大丸子,身边的女人们缓缓接过,把丸子放进模具中,压制成一个个糕点。那模具是桃木制的,一个细纹的“福”字刻在上面,方方正正,很精致。模具边上配一圈如意花纹,也细密地排着,就像一旁厨中大锅里荡开的幸福圈纹。

厨的另一角,灶台后,成堆的柴倚墙而放,干干的,仿佛苍老得没有了知觉。一把小椅,一个铁夹,它们就这样相依相伴,小孩来,客人来,邻人来……就坐上椅子,把上铁夹,夹着木材,为厨房助添一份生机与温暖。

门边,放着一个火盆。一个铁盆,装着炭,摆在木架上。炭灰下埋着闪烁的火星,架沿上还有一把铁铲,拿铁铲翻翻盆中,火便爆一阵,仿佛真有了生命。是它,让厨中更多了温暖。但它不似空调那样只是一阵阵规律地往外吹着俨的茶,便可聊到深夜。

桌下,有几个竹篓,篓中,有青叶,有箬叶,还有泡在水中的糯米。龙舟赛前,几个系着围裙的大妈妈,手指上下翻飞,折叶、舀米、放蜜枣、排腊肉、捆扎……这一切在大妈妈们的手中都好像是理所当然。一个个碧绿的粽子像一艘艘小舟,载着满是希望的祈福,出航。

橱柜边,几个金红色的老南瓜蹲在地上,观这大灶水沸,看那火焰炽热。人们或许已经忘记它们是菜,只想让它们留着,摆在厨中,为这儿增添一份色彩,为来年祈一份五谷丰登。

第2章 过年三味之火盆

一听名字便知,是冬天取暖用具,可那灰灰、旧旧、脏脏的火盆却有不少的妙处。

它的首要职责,当然是取暖。它看似只有一个小木架与一个旧铁盆,但只要装上炭,往房中一摆,房里

便暖得似冬枯的花儿也能开放。冬日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看着电视聊着天,暖和不说,更是添了份其乐融融。

盆沿上摆着的铁铲,是用来翻动炭火的。偶尔一翻,炭光便闪了起来,像灰里闪光的星。有时,会从炭里“噼啪”地溅出几粒火星,为屋里添了一份热闹。

这翻火盆,看似简单,其实蛮有学问。不能翻轻了,那对炭火来说,根本不起作用;翻了个底朝天么,也不行,整个火盆会熄灭。最理想的就是铁铲铲下去,微微地拱起一条小裂缝,让空气进去,隐隐的火光便从薄灰中透出,仿佛是云霭后的日出。一家人围着火盆,是冬日农村最常见的场景。

火盆,它竟还有做出夜宵的本事来。

晚上,肚子饿了,小爷爷拿出一个用粗铁丝弯好的架子,再去厨房挑选几个番薯,切片,把火拨旺,架上架子,就可以将番薯片摊开来烤。随着一阵阵“嗤嗤”的声音响起,番薯的香味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在场的人人皆馋。

未几,番薯成了暗些的红色,香气愈发地浓郁。我迫不及待地夹起那外焦里嫩的手工烘制“薯片”,吹一吹,咬下,脆中带糯,糯而不糊。

此时,若是想完全填饱肚子,也不用开锅的。只要翻出几个玉米、一把花生,把它们埋入火中,玉米靠里,花生在外,小心摆好。铁架子上面再摆上一的温度。

此时,一手拿着香甜焦脆的玉米,一手端着炖好的肉丸菠菜汤,间或夹上几片炭烤肉,实在是……

火盆也是女人们的喜爱之物。冬天,南方的天气总是阴冷,洗好的衣物总是不得干燥,白费了洗刷力气及被冷水冻得通红的手。于是,聪明的男人们便做出了适合农村火盆的烘衣架,这样烘干的衣服,穿在身上有炭火的暖暖的味道。

火盆,似乎没有空调干净、方便,却多几许人情味儿亲情味儿。

第3章 过年三味之做豆腐

算是一件大事,左邻右舍早早过来帮忙,不过多是看热闹的。小奶奶清晨起来洗豆、刷锅、洗木盆、浸纱布,厨房中便都是哗哗的豆声和水声。此时,小爷爷已烧好了一大锅灶的水,水在锅中哗哗翻滚,冒着白泡。锅中的水汽散开,弥漫在老屋中,笼罩在已经就位的木桶、木盆上,透出隐隐的、喜庆的棕红。接着,把浸透的豆子磨成豆浆,放入沸水锅中煮。煮熟后,捞出放在木盆中的纱布里沥,两个人各提着纱布的两个角,左右上下晃荡。白白的豆浆便乖乖从纱布缝隙中涓涓流出,从木盆的空洞中向着木桶倾泻而下,就像一道白帘的瀑布,坠入桶底,在金黄色的原木上开出一芽芽素雅的飞花。当豆浆流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用双手用力挤压,白白的豆浆从农人们那苍老的手的指缝中溢出,顺着木盆流下,那一双双手也仿佛年轻了许多。然后纱布打开,加入一些水,扎紧,再用力挤压,如是三到五次,纱布袋里剩下的就是豆腐渣,真正的豆腐渣哦!它可以炒青菜,还可以做出一道“豆腐娘”的美食。不过,我眼睁睁地看着小奶奶把这些“绝顶美食”豆腐渣倒进了猪圈,恨不得去跟猪们抢一气,真是好有福气的猪猪啊!此时,房中的雾已有了些豆香,淡淡地飘散。木桶中的豆浆,需要点上石膏水,方可凝固成豆腐。大约过二十分钟,小奶奶拿出一支筷子,让筷子从木桶上方约三十厘米高的地方落下,如果筷子没入一半,说明木桶里的豆腐凝结得差不多了,如果插得太深则还需等上些时间。边上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框子。边缘大约十五厘米高,上面也铺着一块纱布。小奶奶就将木桶里已经凝固合适的豆腐舀到木框的纱布中,

如果打算油炸豆腐泡的话,还需在嫩豆腐的木桶中加上少许盐。只见小奶奶先往锅里倒了半锅油,待油开始冒青烟的时候,就用一个漏勺兜着二十个左右三厘米见方的小豆腐块往油锅里放。起初,豆腐沉在油锅底,“吱吱”地往上冒气泡,不一会儿就都像被谁惹了似的,鼓鼓胀着肚皮,从锅底浮上油面。小奶奶继续用漏勺翻动着,等到表皮开始泛黄了,就可以出锅了。小奶奶说,如果嫩豆腐没有放盐的话,炸出来的豆腐泡不会圆滚滚的。

趁着新鲜,小奶奶捞出几个油豆腐,切上一些大蒜叶,冲入开水,递给一直在一旁眼馋的我。豆香混着菜油香,金黄的豆腐泡漂浮在翠绿的大蒜叶子里,真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啊。

此时,摸着滚圆肚子的我,也像是一个泡在幸福的浓汤里的豆腐泡。

男推磨石转,女将米水量。为有小儿女,投豆暖炉旁。

蒲鞋绕磨急急走,玉手将豆进洞斗。忽闻小儿嬉闹声,见是玩米傍豆篓。

第4章 那颗离开了我身体的痣

我端详着装在酒精袋里忽沉忽浮的痣,它已没有在我唇上时那么乌黑了,只是上头两根短短的毛仍是那么坚硬地挺立着,此刻恰似两只小眼睛,委屈地盯着我,似乎在旋转着向我道别,又似乎在责怪我对它的绝情。因为,它曾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跟随了我整整十年啦!

我的右侧嘴唇上方长了一颗黑痣,据说象征着掉下来就有得吃,所以有福。自打有记忆开始,大人们见到我总会寒暄一句:“哟!长着一颗福痣呢!那可是很有得吃的哦!”

我非常不解,为什么“有得吃”就是有福气,爸爸对我的问题愕然,随即就艰难地向我解释,咱们中国人的祖先,从苦难中走来,他们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穿暖,所以“有得吃”就是最大的福气了。我有点明白了,可是又不是太明白。

更让我难以明白的是,多年来围绕我这颗痣,爸爸妈妈外婆奶奶的反应。大概因为我的痣长得离嘴唇近,它老受刺激,老“被吃喝”的缘故,长大速度有点快,所以爸爸早就考虑到医院用激光把痣点掉以防后患。可外婆却坚决反对,她说痣长在那儿是福气,说:“我们囡囡是有福气的人,怎么可以点掉呢!”爸爸左右为难,他说:“现在是很好看的,可要是照这样的速度长大起来的话,恐怕……以后再去问医生吧。”爸爸看着一贯慈爱无比在这件事上却如此固执的外婆,想来心情无比复杂!

在那段时间里,我三番五次地听到爸爸和外婆希望说服对方的声音,看到他们无奈的表情。白天饭桌上,晚上梦醒时,我都能听到老爸老妈对这颗痣的争论。

第5章 鸡蛋饼

我回头,看见她的围裙、头巾以及四周的黄叶都渐渐成了剪影,仿佛躲进了一个深秋夕阳下的童话里……——题记

又是秋风刮来时,树叶纷纷落下,叶子背面的绒毛在阳光下花白花白,像极了她一头苍苍的白发,风也带来了鸡蛋饼的香味,仿佛她那深深的笑意。那时,我三年级,放学时,像饿极了的小鹿,跑到她的店前。站定,才猛

地想起我的书包里没有钱。那时她系着蓝围裙,戴着花头巾,双手上下翻飞着……不变的是她脸上的笑意。

我刚想走,可那鸡蛋饼的香味似魔手一般紧紧攥住了我的脚步,我想了又想,终于鼓起勇气,接着,我听到自己嘴里发出蚊子般的声音:“奶奶,我的钱下次给你,帮我做个鸡蛋饼,好吗?”接着,我的头更低了,望着马路边的一地落叶,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过了一会,我抬起头来,看见她竟在做属于我的鸡蛋饼。

我放下忐忑的心,继而又好奇地踮着脚,看那白花花的面糊糊如何变成美味的鸡蛋饼。只见她舀一勺面糊摊在铁板上,用竹制的刮子铺开,待面皮成型了,便用左手磕开鸡蛋,晶莹的蛋黄便晃荡在白面上,她麻利地一翻,在另一面撒上五色的调料。面饼下面滋滋地响着,冒着热气。她又在面饼上放了根油条,包上面饼,中间压一刀,一折,熟练地套进食品袋递给我。我看着那雾气渐渐蒙上塑料袋,心里也仿佛蒙了一层热雾,温暖了。

钱递给她,她找给我零钱后,又低下头,摊开一勺面糊……又走过那个鸡蛋饼店,我已不用踮着脚便可看见店里的一切,我又看见了那落叶、头巾、围裙,还有那永远冒着诱人香味的黄灿灿的鸡蛋饼。

第6章 酸的和甜的

今天,我们上课时学了《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吃晚饭时候,我给爸爸妈妈背了一遍。

爸爸妈妈问我怎么分辨橘子是酸的还是甜的,我说:“吃一口就行了呗!”我又说:“老师在课堂上也问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上去说如果橘子的脐上有个圆圈,这个橘子就是母的,母的要甜一些。又有人上去说橘子是黄的较甜,如果是青色的,那么就一定是很酸的橘子。我们都在下面喊,尝一尝就知道了,尝一尝就知道了。”我告诉爸爸,因为我提前看过课文了。爸爸夸我养成了预习的习惯真好。

我又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母的橘子会甜一点呢?”爸爸说:“因为甜味是营养物质,母橘子要生宝宝,需要营养物质多一点。”

爸爸妈妈又要我用酸的和甜的造句,我轻轻地走过,用手搂着爸爸的脖子,用小嘴在爸爸满是胡子的脸颊上狠狠地嘬了几口,瞟了妈妈一眼得意地说

我的老爸是个很有特点的人,他不高,可古铜色的手臂却很粗壮,奇怪的是他总爱穿紫色的衣服,系根皮带,穿一条黑裤子,他还爱把头发剃得很短,摸上去刺刺的,像刺猬一样。他那粗粗的眉毛下,大大的眼睛炯炯有

野炊的地方,就和我一起在草地上打滚。

瞧,这就是我的老顽童老爸!

第7章 冻人旗手

刚过了一个双休日,我还没有从睡懒觉的状态中走出来,可今天偏偏又是学校升旗仪式,我还是今天的升旗手呢,自然要比平时早一点到。没办法,我只好在迷迷糊糊中,与“瞌睡虫”混战一场后起了床。出了家门,天地间的一切似乎都被冻得硬邦邦的,刺骨的寒风向我扑面杀来,我连忙戴上手套,拉了拉围巾,让围巾能更大面积地遮住脸,又急急忙忙跳上了爸爸的电动车后座。到了学校,我连忙向教室跑去,希望能早一点暖和起来。可我走到校门口时,又想起学校的规定:一定要拿下帽子手套之后敬了队礼才能进去,我只好摘下我的“武装”,然后狼狈地“逃”进了校园。终于到了四面有墙的去处。一进教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走了过来,她一看又来了个“小冻人”,连忙一把拉过我的手,给我焐了起来。霎时间,我就像一个断电的机器人突然充满了电一样。老师的手好暖和呀!而且那双柔软的手还在不停地搓着我的手,将她身上的温暖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后来,我只记得老师的手在我的手上不停地摩挲着、摩挲着,依稀中,像极了每一个寒假,我坐在外婆家的灶膛边,外婆给我搓手的感觉。寒冷,都被挡在了室外,只有温暖留在

第8章 花格子的冬天

我相信,在下一个被花格子包围的冬天,依旧温暖如初,力量如初……——题记

冬日,清晨,路边是厚厚的银杏落叶,棕色的树枝,仿佛被这寒冷的天气冻脆了,一碰便会折断、跌下。这灰白的世界中,唯一的色彩,便是爸爸的电动车上我手里捧的花格子围巾,那围巾中包着几多温暖与力量。每个冬日寒冷的早晨,上学路上,当我靠在爸爸背后,缩在粉色风衣中发

抖时,爸爸总是熟练地从车兜中掏出软软的花格子围巾递给我。我一触到那棉布暖暖的温度,就仿佛通了电流一般,浑身上下有了力量,有了爱的温暖。

打开围巾,里边总有几颗奶片、一个橘子,或是一个装在袋子里的面包、妈妈早起煮好的土鸡蛋。如果说围巾暖和了我的身体,那吃下这包在围巾中的爱心食物,我原本冰凉的心,就立刻由阴转晴。一次,爸爸竟然在围巾中包了一盒红烧排骨,旁边,用橡皮筋捆着一双一次性筷子,望着围巾里的温暖与力量,我轻轻地靠在了爸爸肩上……

享受完了围巾中的惊喜,我就把围巾绕上脖子,原本直灌进脖子的寒风便被挡在外面。血液流到脖子,得到了围巾的温暖,又输送到全身,便慢慢地又一次把力量充到了满格。只要围上这条蕴藏着神奇力量的围巾,眼前的世界便像被清洗了一遍,冲走了灰霾,变得更明亮、更欢快。

我相信,在下一个被花格子包围的冬天,依旧温暖如初,力量如初……

第9章 校门口的等待

校门口的等待,是世上最美的约定。没有签字,没有承诺,有的只是心灵的默契。——题记

在早晨的校门口,总有一个人在等待,一样的是人,不同的是景,人是物非。

春日的等待,是温暖的。我跳下爸爸的电动车,系上红领巾,等爸爸在我的脸颊上“盖上印章”。跑到校门口时,一回头,还在车边看着我的爸爸看到了,便朝我挥一挥手。春风吹拂的脸上,是笑容,是得意。

夏天的等待,是神气的。爸爸总穿着那件深蓝的短袖,我回头时,总看见他双手神气地插在腰间,肚子微微挺着,调皮地朝我眨一眨眼睛。

深秋的等待,是美丽的。我在传达室前回头时,爸爸总站在那几棵梧桐树下向我做鬼脸。爸爸的脖子怕冷,出门常常围着一条花格子围巾,可路上总是被我“掠夺”。现在爸爸刚围好的围巾总是乱乱的,上面还常会沾有一点我在车上吃早餐留下的“面包屑”。花格子的围巾与一地金黄的落叶,成了我记忆中的风景。

冬风中的等待,是温馨的。我看到爸爸时,他一定在裹紧我刚刚“归还”的外套,看到我回头,爸爸便使劲地用已经冻僵的肌肉牵动嘴角,笑得让我那么心疼,被寒冬冻得硬硬的世界,便有了一丝温情。

校门口的等待,是世上最美的约定。没有签字,没有承诺,有的只是心灵的默契。

第10章 幸福颠簸的父爱

青少年宫的后门口,一辆黑色的电动车驶了过来,车前踏板上放着一张棕黄色的原木小板凳,小凳子上还趴着一个小女孩。那小女孩胖胖的脸蛋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红,两根乌黑发亮的羊角辫紧紧地贴着她的脸颊。蹬车的父亲坐在车座上,身子小心翼翼地,做出最大限度的前倾。为了既不吵醒女儿,又要竭力使车子保持平衡,他捏车把子的手青筋毕露。到了停放电动车的地方,父亲跨下车,轻轻拍了拍小女孩,可小女孩并没有醒,只是晃了晃脑袋,又进入了沉睡的梦乡。这时,让我感到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爸爸因为不忍心叫醒女儿,竟使出全身的力气,硬生生地拎起与摩托车一般大的电动车,放上了几寸高的人行道。我曾经玩过妈妈的小巧型电动车的电瓶,那个沉重啊!不用说,在车上没有小女孩的情况下,将带电瓶的一辆大型电动车扛上马路牙子已是不易。而眼前,带着小女孩将电动车提上马路牙子,那么令人揪心的高难度动作,这位父亲居然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顺利。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在平常岁月平凡日子中,这位父亲曾经有过多少次这样的“训练”。沉思中垂下眼帘,我发现了更令我惊讶的一幕:这位爸爸的两脚竟然是高低不平的,一只脚始终瘸着,在吃力地跟上另一只脚。随后,爸爸又一手轻托女儿,一手尽力伸长给电动车上了锁。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都因为艰难地用力而扭曲了起来。而一只萎缩的脚,依然蜷曲着挂在身体右侧。

完成了这一项大工程后,老爸又站到女儿边上,一边深情地摸着她的背

手不知被小板凳夹了多少次,被车轮刮了多少次,脸上却浮现出无比满足的表情,想必是感受到女儿在肩膀上的幸福重量吧!锁好了小凳,父亲抱着趴在他肩头、仍在酣睡中的女儿,消失在了金黄的阳光碎片中,一瘸一拐,左右颠簸。但是,每一步都是幸福的颠簸。这一幕,我看呆了,一时忘了旁边还有亲爱的妈妈在,直到听我这位文艺兮兮的青年老妈发出她的感慨——原来,颠簸的人生也有颠簸的幸福与美丽!

第11章 军绿挎包

学校里,在种满了如荫豌豆的花廊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办公室。屋里的摆设很简单:一桌、一柜、一堆小杂物,其他的,就是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姓严,还有那个军绿挎包。那个包已经旧了,一处处线都随着时光的磨砺断裂。可里面依然塞得鼓鼓

的,卷尺突了出来,一个个铁螺丝你拥我挤的,螺丝刀头则从包的缝隙中溜出……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办公室。只有哪个班里的灯、门锁坏了时,严老师才会带着包,急急赶去。

每当看见那军绿挎包,张着大嘴,待在某个班级的门口时,那个班里,一定有严老师专心拧着螺丝刀的身影。修好,他又背上那只挎包,转身、远去,从不要求一丝喝彩……那个办公室又冷清下来,直到下一个调皮的同学弄坏了电灯、投影。那只挎包才会又一次随着严老师匆匆的脚步,出现在那个班级的门口。

有一次,他在我们上科学课前去修门锁,依旧是那顶黑色的鸭舌帽,那双青布鞋,以及那个已然老去的绿挎包。课前,我看着他修锁,拧下螺丝,扳开铁片,装上新钉子,熟练、利落,但毫不张扬。那个挎包也静静地蹲在桌上,没有耀眼的色彩,更不是知名的品牌,只是趴在那儿,抱着工具,沉默着。

突然,严老师的手一滑,尖锐的螺丝刀在螺丝上一个趔趄,直直地落向他的手。顿时,他的大拇指上出现了几缕白印和一道深深的血痕。我原以为他会停止工作,谁知他只是停顿了一下,伸出一个粗糙的指头去摸了摸,缓缓吹了口气,就又缓缓拿起螺丝刀,轻轻拧起来。可现在他的左手却像是不听使唤,笨拙得拿不稳钉子,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钉子才稳稳地往里推进,可血痕是越

挎包依旧沉默着,一声不吭。严老师又走了,没有一声喝彩,只有那个质朴到尘埃里去的军绿挎包在他的腰边摇晃……

第12章 因为有了我

因为有了我,爸爸的额上,又多了一丝深深的皱纹;因为有了我,爸爸的发丛,又多了一抹雪亮亮的白……而正是因为有了我,爸爸对这个家,又多了一份沉沉的牵挂。记得那天,爸爸要去出差。“只要一天就回来!”爸爸是那么说的。看着

爸爸和我签下的“按时回家合同”,我高兴地说:“好!”

我小心翼翼地把我们的合同放进了柜子,我小小的手印边,爸爸的大手印就像一座高山,我看着它,笑了。

可爸爸原本要回来的那天,他却打来电话,说:“宝贝,我今天不能回来了,乖啊!”我一听,立刻号啕大哭:“不!爸爸坏,爸爸好坏——讨厌——”爸爸在电话那头听着我的哭声,沉默了……

放下电话,我伤心极了。原来爸爸这么坏!听着地下车库的门开开关关,我总是幻想着,爸爸在开玩笑,他回来了呢!可每次从门口由远而近的,不是“哒哒哒哒”的高跟鞋声,就是向单元楼上走去的声音,我失望了。

上床前,我又听到一声地下室的车库关门声,我条件反射般地兴奋起来,但理智的提醒使我立刻又失望了:这么晚了,爸爸不会回来的。可我真的听到我闻到了爱的味道,这味道,也是因为我呀!

第13章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对我那么好,可我还是不满意,我要对他提要求,强烈的要求!——爸爸,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老爸:您好!

天已经很晚了,小区里还亮着灯的人家屈指可数。可您的房间里还亮着灯,您像往常一样还在上网。爸爸,您为什么总要熬夜呢?为什么每次当我早早睡下时,你总要在电脑前坐到十一点、十二点呢?爸爸,难道那个小小的黑盒子里的空间比这丰富的大世界要精彩吗?我早已发现,平时,您总是陪在我身边,是个十分称职的好爸爸,可一当双休日我去上课时,您便黏在了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爸爸,听我的话,改掉这个坏习惯,好吗?

还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一看时钟,都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可您的房间还亮着灯,您一定又在上网了。我走进房间,对您说:“爸爸,都一点了,您怎么还不睡觉啊?”没想到您却说:“女儿,你怎么就穿条棉毛裤啊!会冷的,赶紧上床,不然明天会迟到的!”那天晚上,我躲在被窝里好久难以入睡,我一想到您浮肿的眼睛、蜡黄的脸颊、时而发作的颈椎病,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掉了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没有在睡前被您哄笑。

爸爸,您这个熬夜的习惯,这个爱上网的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呢?我知道有时您是在处理一些事情,但这已经够累了,做完以后您就也睡觉吧,不要再上网,看电影了,好吗?

您这个习惯,不但伤害了您自己,也伤害了我的心。您什么时候才能让我

身体健康,不再熬夜!您的宝贝:冰冰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第14章 魔术一路

“哈……”我又长长地打了个哈欠,第三次问爸爸:“啥时候才到舟山啊?”爸爸的回答依旧让我失望:“还要两个多小时哦。”虽然窗外是壮阔的东海,可我一点也没有兴趣欣赏,暗想:“已经是第三座大桥了。”

老妈正忙着找她的手机,更没有心情往窗外看,外婆则靠着车窗打盹。老妈找了一会儿手机,依然一无所获。突然从我的包里掏出了一个魔术道具,兴高采烈地说:“女儿,你肯定不会这个魔术吧?”“谁说我不会?”看着老妈惊讶的表情,我得意地变了一个给外婆看。老妈说:“你教教我?”“不行,祖传秘方,概不外传。”我故作镇定地说。“你一定不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老妈用激将法啦。而外婆更“狡猾”,一边装作打盹,一边偷偷地观察“战斗”情况。一看时机成熟,就瓮声瓮气地问我:“好外孙女儿,你教教我吧。我们不理你妈妈。”我禁不住她们的双重夹击,只好放弃抵抗,乖乖就范。

我一次次地示范给妈妈和外婆看,外婆却抗议:“强烈要求慢动作回放!”我只得学着电影里的慢动作“回放”,只不过速度比蜗牛还要慢,老妈又开始抗议了:“这电视机卡了,看看有没有到保修期,赶紧找人来修理修理。”

终于,我教会了两名学员,我宣布道:“下面进行期末考试。一号学员开考,时间两分钟。”只见外婆小心翼翼地把银色的金属环套进链子里,再勾到手上,外婆一放手,环居然没有下落,只是摇摇晃晃,突然,环“啪”的一声,掉了下来。“pass!”我宣布道,“二号学员开考,时间两分钟。”老妈拿环套着链子,胸有成竹似的一放手。咦?环倒是掉下来了,可是掉到了外婆

第15章 老妈的炖锅

老妈的炖锅,装着秋冬,载着盛夏。在老妈的炖锅中,我永远舀不尽一勺勺爱的滋味,绵延不绝。——题记

厨房里,碗柜上,有一口炖锅,银色的身子闪着亮光,乌黑的握把映着火花,上小下大的样子,像极了我鼓鼓的肚皮,装满了清香与美味。

平日里,吃晚饭时,餐桌上便会有这个炖锅。锅中,有时是青菜汤,一片片青绿的菜叶在微微泛青的汤中沉浮,丝丝清香飘进鼻子,好不痛快。用筷子一拨,底下便现出几个憨头憨脑的肉丸。舀一碗汤,有些烫烫的,吹一口气,清香四溢。咬上一口,青菜的甜糯、肉丸的咸香与清汤的淡香,混在口中,经久不散。

有时候是玉米排骨汤。银色的锅中,金黄的玉米、玉色的嫩骨,还有那微微泛着油花的汤,就这样组成餐桌上的一幅浓重而经典的油画。玉米甜甜的,切成一小段一小段,透进排骨的香,啃完后,那玉米芯仿佛也香甜到能啃能咬。每每看着我和老爸抢汤,直到最后锅壁上被刮出一层闪亮的仿佛爱的颜色,老妈永远只是直直地优雅地坐着,笑眯眯地看着她的成果被一扫而空。

寒假里,只有我和老妈在家,不会炒菜的老妈只好靠这只“炖锅”度日。锅里常常弥漫着粥的香味。白花花的、嵌着几颗红宝石的是红枣粥;金黄色的、点点白玉微露头的是米仁小米粥。最最美味的当然还是皮蛋瘦肉粥啦,粉嘟嘟的瘦肉、黑黝黝的皮蛋、翠绿的小葱、本色的白米混合着煮得刚开口的米仁。装上一碗,“哧溜”地吸上一口,原先冻得通红的鼻子一定也恢复了本全全地浸润了米香,下肚后,留给喉咙口小小的温暖。

老妈的炖锅,还会煮水饺,水饺像白白的船,在沸水中翻腾。美女老妈是个唯美主义者,她下厨是极讲究色香味之“色”的,饺子端出前,必撒上一撮切得细细的葱,让我蘸着淡淡的镇江香醋吃。一口咬上,饺子皮的滑、饺子馅的香、米醋的酸,成了天然的绝配,被咬开一半的水饺,露出红、绿、粉、白……红的是辣椒、绿的是芹菜、粉的是瘦肉、白的是萝卜……

暑假时,天气热得发烫,就算躲在空调房,也会被窗外毒辣的太阳晒得没有胃口。这时,老妈的炖锅又来发挥作用啦。放一些绿豆、银耳、莲子、百合、红枣……加上少许的冰糖,煮上一锅俨俨的银耳绿豆汤,放进冰箱冷藏。有时候,外面上课回来,全身冒汗的时候,老妈盛出一碗冰镇绿豆银耳汤,喝上一口,让各种作料在口中慢慢融化,顿时,凉意遍布全身。

老妈的炖锅,装着秋冬,载着盛夏。在老妈的炖锅中,我永远舀不尽一勺勺爱的滋味,绵延不绝。

第16章 一篮越吃越新鲜的草莓

“快来买啊!新鲜美味的大草莓……”妈妈禁不住诱惑,停下自行车,拉着我去买了一小篮。晚上,妈妈小心翼翼地反复冲洗着草莓,嘴里直念叨:“草莓这玩意儿就是不禁压,你看都颠软了不少呢……”说归说,洗净沥干后,我和妈妈还是高高兴兴地吃起了草莓,妈妈说:“宝宝,你小,你挑大的、红的吃吧!”“好!”我爽快地答应着,可暗地里却和妈妈一样,也在挑白乎乎、软塌塌的吃。谈笑之间,妈妈一低头,发现剩下的草莓越来越新鲜了,急了,又对我说:“你挑好的吃呀!”见妈妈满脸疑惑,我心里暗暗得意。妈妈边说边用她那不再细嫩的手,拿起一个又大又红的草莓放进我的嘴里,真甜!于是我撒了个小小的谎:“我吃的不都是最好的吗!妈妈你也吃好的呀!”接着,我还是“知错不改”——继续拣草莓中的“残兵败将”吃。最后,竹编的篮底只留下了几颗最大、最红、最脆的草莓,我和妈妈都看着对方,笑了。小小的一篮草莓会越吃越新鲜,是因为爱做了它的魔术师。

第17章 盛满爱的花帽子

昨天,因为我的床单还没干,于是我睡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可是,妈妈并没有因为我睡在边上而停止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工作——备课、批作业。我惬意地躺在妈妈的腿上,看着她一脸专注地批改堆得像小山一样的作文本,我时不时调皮地用头拱一拱妈妈。每当这时,妈妈就会低下头轻轻地摸摸我的小脸蛋,柔柔地问:“宝贝,想喝水了吗?”我朝妈妈坏坏地一笑:“你又上当啦,人家撒撒娇而已嘛。”

已经很晚了,我渐渐有了睡意。我问妈妈:“这么晚了,你也睡觉吧。”妈妈说:“我还有好多事情呢,你先睡吧,宝贝。”说着把一顶花帽子盖在床头灯上。顿时,刺眼的白炽灯光暗了下来,变成了温馨的橘红色。我想,妈妈对我这么细心,对她的学生们除认真负责外一定也很细心吧,他们可真幸福,我都有点嫉妒他们啦。这时,我想到我那些总是被老师仔细批改的作业,我的老师们一定也经常和我妈妈一样批改作业和备课到深夜,我顿时觉得我比妈妈的学生们幸福多了,因为我又有好老师,又有好妈妈。

这温馨的橘红色的灯光像催眠术一样,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而且睡得很香很甜。那充斥于帽子内的灯光,就是妈妈心中装得满满的爱吧。

每一次,我睡到爸爸妈妈床上,床头灯上都会出现一顶盛满爱的花帽子。

第18章 隔着楼板的爱

“叮咚!叮咚!”我刚想去开门,可突然想起大人教的话,一定要先看一下猫眼。我看到了一张白白净净的圆脸,一双大大的眼睛,原来是楼上的大妈妈来了,我忙打开了门。还没等我说话,大妈妈就拿出一件粉红色的羊绒衫,说:“冰冰,我又给

你织了件毛衣,喜欢吗?”这时,妈妈也闻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哎呀!瞧你年年记着,你让我们怎么过意得去?”又对我说,“这么漂亮的衣服,快穿上试一试!”我一穿上,大妈妈又念叨开了:“这颜色,你应该喜欢吧,你全身都是粉红色!这领子会不会难受啊?这可是最软一档的羊绒呢,我特意织了你最喜欢的中领。”这带着海盐口音的念叨绵软而令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我回到房间做作业的时候,还穿着那件衣服,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正和妈妈聊得热火朝天的大妈妈调皮地说:“这件衣服我不脱了!”穿着软软又暖

暖的毛衣,我感受到了一个邻居的大妈妈的爱。

这已经是楼上大妈妈送我的第三件毛衣了,翻翻日历,不迟不早,正是立冬刚过的日子。妈妈自言自语地感叹:“唉!我真不该在散步的时候多嘴,说天冷了,很想给女儿准备一件手工羊绒衣,又没有时间打……”

这不,大妈妈的巧手,大妈妈的爱心,一个个冬天,就那样地温暖着我!

第19章 快乐情人节

“布谷,布谷……”是谁在叫呢?“嘘!”爸爸指着树上的一只小鸟说:“看,就是那只小鸟在叫啊!再听听,你听出它在说什么吗?”我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忽然我看见了在我面前的两个大字“孤山”。这时小鸟的叫声在我耳朵里慢慢地变成了:“不孤,孤山不孤!孤山孤不孤,不孤!”

今天是“情人节”,我们全家心情好,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这个小淘气到孤山去遛一遛。进入中山公园大门,迎面看到两个猩红的大字“孤山”,听到可爱的布谷鸟的欢迎声,我们开心极了。

翻过孤山,我们看到了下面一片红艳艳的梅花,像晚霞般笼盖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我迫不及待地往下奔,转眼间就钻入“晚霞”中。“冰冰,冰冰──”爸妈在“晚霞”边的石板路急切地呼喊我,“哎!”我一溜烟地跑到爸爸跟前。爸爸指着一株开得最艳丽的梅花说:“来,摆个pose,我给你拍几张照片。”我钻到梅花底下,这时,微风吹来,片片花瓣落到了我的头上、肩上和衣服上,顿时,我成了一位美丽的花仙子。爸爸给我拍了一张又一张。妈妈也在一旁撒娇地说:“我也要拍,我也要拍嘛!”

这时爸爸提议我们到西湖边的小桥上去看柳树。我们转到“梅妻鹤子”林和靖纪念亭前的小桥上。嫩绿的柳芽偷偷地从妈妈的怀抱里探出头来,迎着微风飘荡。小野鸭在湖面上欢快地叫着,游着。啊!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我要在新的一年里争取更大的收获。

在回去的路上,看到可爱的小松鼠,它似乎一点也不怕我们,在我们头顶晚上,我还给爸爸妈妈安排了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第20章 老妈的极品语言

见过心急的,却没见过我老妈那么心急的。行事果断行色匆匆脚底生风,说话不仅快,简直是省略得不行啦:

其一:“咱们把这个碗吃了吧。”就是饭将毕,看到那一碗里的菜已剩不多,不

想要将那一点点诸如青菜西兰花留到明天的意思。

其二:“女儿,脖子带了吗?”“啊!你脖子没带,咋就戴头了呢?”“快,把头摘下了,先戴脖子吧!”

──以上绝不是恐怖小说的片段,而是──上学的日子,偶跟着老妈出门前老妈的发话。“脖子”其实就是围脖,“头”就是指帽子的意思,嗨!

还有,老妈太直接,我最受不了的是老妈常揪住我的便便状况不放松,最最最受不了的是,老妈必在每天早上为我准备学校水壶时问我这等情况,使我不得不努力去回忆昨天我的便便离开身体时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而老妈永远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决定今天给我带去的饮水是菊花枸杞呢,还是桑叶茉莉?是桂花山楂呢,还是纯白开水?老妈呀!

第21章 我的称呼

在老妈嘴里,我的称呼,惯常是“宝贝”,还有“心肝”、“肝肝”、“心肝宝”、“囡囡宝”、“臭妞妞”……形形色色不胜其多。根据老妈心情与彼时氛围而定,我本人是不得择而启用的。能想象,一个会打扮爱发嗲的老妈,用其柔美之声声声唤我的享受吗?哈哈!

第22章 泡脚时光

外婆常说,咱们家三室两厅的大宅,三个臭人却常喜欢一起窝在狭小的厨房与卫生间。在厨房,常是老妈洗涤老爸下锅我择菜打蛋之类,在2∶1(老爸和我,老妈)的斗嘴嬉笑中完成周末一餐两菜一汤的制作。在卫生间,则是睡前的刷牙洗漱泡脚时,从来都是弃用一个卫生间,三个人挤在另一个卫生间内“摩肩接踵”。这期间,便有了这段“泡脚时光”:老爸为我兑好洗脚水,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板凳上欲开始一天的“泡脚阅读”时光。忽而传来老爸一问:“女儿,咸淡怎么样?”哎!老爸其实是想说:“女儿,水是烫了还是凉啦?”晕!

第23章 南麂的景

“茫茫天地一沙鸥。”一只海鸥从电杆上扑棱棱地飞起,飞向远方若有若无的天际……这是我们在宾馆阳台上看到第一眼的南麂岛。起先,因了舟山浑浊的海

水,让我对海没有向往。所以此次旅行,我的兴致并不高。但到了岛上,我

的脑子便像被棕帚刷子刷过一样,立马改变了对海的看法。蓝,只有蓝,纯粹的、仿佛圣洁的青藏高原才有的蓝。还有芦苇,漫山遍野的芦苇,长满了山坡、草地、岩石和沙滩。

第一次去岛上的三盘尾看日出,我们踩着月亮的影子前行。一路上,团团的苇絮探进车窗,掩映着同样洁白的浪花。接着,仿佛天地间亮起的刹那,眼前豁然开朗,一个临海的小渔村,还在沉睡中,远处平静的海面上,几首渔船正渡向天边茫茫的蓝……

在南麂岛的一片无人的小径上走,突然一个上坡,坡上一条石板小道,石板的缝隙里长出了杂草,路边也是那白白的苇。仿佛是铁轨可以乘坐列车达到另一个世界,也仿佛是一筒古老的胶卷,走上去,就回到过去,看到那个有羊角辫的你。于是我走上去,走上去,一直走到一片明媚……

第24章 南麂的瓜

“香瓜呀!自家种的又脆又甜的香瓜呀!”在黑芝麻白松糕的诱惑前败下阵来以后,又一阵卖瓜的吆喝声传入我们的耳中。碎石路边是一个个小小的石屋棚,棚子地上摆放了一溜长椭圆形的西瓜,鹅黄色而小巧的甜瓜。甚至连空气中也飘着一阵阵瓜瓤的清香,那呛人的海腥味,似乎也在这一瞬间无影无踪。在即将走完三盘尾的小路边,瓜农们肩挑着瓜出现在口干舌燥的我们面前。定睛细看,附近的草丛就是瓜民们的“进货渠道”,原来那是一块小小的瓜田。农民阿姨给我们挑了几个最大的甜瓜,我们便开始削皮,那一个个瓜在一贯崇尚天然的老妈迫不及待的“沙沙”声中,很快由水清色蜕成了象牙

三下五除二,我们便两手空空了——除了手上沾着瓜汁,嘴角粘着瓜籽。来岛上三天,我们仨俨然已成了豪放的海

紧接着,剽悍老爸又做了一回残忍的刽子手,一个浑身美丽绿条纹的西瓜被他开膛破肚,西瓜一破开,妈妈就夸

大西瓜一路从南麂运回了杭州,西瓜擦过飞云江,路过东海边,穿过诸永高速,一路滚呀滚,来到了杭州。

第25章 那一次远行

那一次远行的背影,是碧蓝的海,湛蓝的天,是白石青草,红日乌贝。

那一次远行的地点,是东海之极——南麂岛。殊不知,那岛上,竟有四域风景。

踏上码头,迎面吹来的微风,阵阵都带着咸咸的鱼腥味。绕着岛走一圈,沙滩上的海贝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大丛的海芦苇,在风中摇曳着、碰撞着,由于常年海风吹海浪打,竟有了金属般的声音。而那顶上的芦絮,依然没有一丝坚硬的线条,绒绒的,像团团白云飞在金沙之上。

傍晚,走上半山腰,眼前是一个依海渔村,房前屋后晒着各式鱼干,一件件渔具靠在房前。小黄狗趴在草丛中,追着哪个赶海少年丢弃的破皮球。房屋是典型的渔家屋,矮矮的,为了怕被台风吹走屋顶,瓦上压着大石块。另外还在四周种上藤瓜,让蔓儿爬上屋顶,利用藤蔓结实的力量拽住小屋,再不放心,就在四周用绳子吊上石磨,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小渔村,便蹲踞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沟涧里青蛙巨大的叫声,响在静悄悄的小岛上。天上清晰的铁轨,静立在此,细数岁月。

岛的另一侧,是高低起伏的白石,走上去,仿佛有一种天地之间只有碧海断石的错觉,一转头,便触见几根高耸的石柱,立在白色的浪头中,头顶阳,脚踏浪。这一处是一片无尽的礁壁。

东海南麂岛,那儿的碧海、渔村、草甸、礁石……我不会忘记。

那一次远行,我亦不会忘记。

第26章 金陵风味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六朝古都——南京。期间,我们去了湖南路狮子桥美食街品尝中国八大风味小吃之一:南京小吃。

一走进狮子桥,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股诱人的烤肉香味,我就像一只鼻子灵敏的小狗,带着爸妈,循着香味找到一家名叫“天尝烤肉串”的店。透过玻璃橱窗往里瞧,盘子里装着奶白色的是鱿鱼饼,上面洒满芝麻棕色的是鸡肉串,微微露出白色软骨的酱红色肉串是骨肉相连,涂着金黄色咖喱的则是他家的招牌货——里脊肉串。炉子的碳火上,一排烤肉正像安逸的螃蟹一样吐着泡泡,发出滋滋的响声,往下滴着油,香气就是从这里冒出来的。

吃完了肉串,扭头发现对面的招牌上写着“回味鸭血粉丝汤”,爸爸说这是南京十分有名的粉丝店。走进店里,爸爸给每人点了一碗鸭血粉丝,不一会儿,服务员便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这里的鸭血粉丝汤不像有些路边摊一样鸭杂少得可怜,乍一看就是整一碗鸭杂。用筷子拨开上面的鸭杂,能看到下面晶莹剔透的粉丝。夹起几根粉丝,阳光照在上面,像白玉条一般透明。送进嘴里,粉丝像打了蜡一样,直往你的肚子里溜。好不容易逮住一根粉丝,它的中间仿佛是空的,轻咬一口,躲在里面的香气像放鞭炮一般地爆了出来。再吃上几口鸭杂,那糯糯的是鸭血,粉粉的是鸭肝,脆脆的是鸭胗,韧韧的则是鸭肠。再喝上一口香味扑鼻的汤,那微烫的汤滚进喉咙,顿时,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舒坦起来,秋天的寒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吃着吃着,我忽然抬头,看到爸爸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原来他被一块招牌吸引了。只见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招牌,上面有五个金光闪闪大字“京城葫芦王”,底部全是各式各样的糖葫芦图片。再看看卖糖芦,我还是信心十足地冲进人群中。买上一串包着糯米纸的糖葫芦,撕下糯米纸,入口即化。随即,那包裹着冰糖的鲜红山楂就露了出来,轻轻舔一下,刹那间,那甜味就在舌尖的每个味蕾上跳起舞来。

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往前走去。突然我发现了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阿二生煎铺”,那可是南京最有名的生煎店。我拉着爸妈的手,赶紧冲过去,店里装饰得古色古香,可我只对它生产的美食感兴趣。我们点了两客生煎包,又点了三碗泡泡小馄饨。生煎包的皮是乳白色的,柔软得像云朵,底部是金黄的,脆脆的像锅巴。爸爸拿起一个包子猛一咬,霎时间,汁水像利剑一样喷到他的脸上,让他狼狈不堪。而我则按照店堂内张贴的提示“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的方法成功地干掉了第一个包子。我咬着香香脆脆的皮,吃着甜甜糯糯的馅,心想:这家店果然名不虚传,确实像它所说的:“雅客回头只缘小店传佳誉,山塘访古犹识生煎享大名。”

心满意足地走出“阿二生煎铺”,摸着似小西瓜一样圆鼓鼓的肚皮,我想,南京小吃真不愧是中国八大风味小吃之最啊!

第27章 夜游

晶莹剔透的河水在微风中荡起波纹,远处时不时传来白鹭的嬉戏声,这就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

坐在秦淮河堤上,一抬头,看见远处有四个醒目的大字:秦淮人家。对岸,灯火辉煌,彩灯不停闪耀,天上金子般的星星都被映得黯然失色。一阵风拂过,水面荡起涟漪,映在水中的这景象变成了五彩的颜料盘,仿佛正要给秦淮姑娘涂上亮丽的彩妆。

我们信步跨上轻舟,那船便摇向了东水关。过了文德桥,就仿佛从皇宫走进了农家小院,转成了一种小家碧玉的安逸。向岸上望去,满眼都是青砖黛瓦马头墙,木门纸灯雕花窗。那河边的树丛,虽已初秋,但并未枯黄,依然十分茂盛,船从树中间穿过,那绿意似乎要荡到窗里来。

船回转的时候,暮色更浓了,那依然翠绿的柳条笼罩着一团灯光,灯光照在柳叶后面的绒毛上,显得银光泽泽。叶丛中,站着一个个秦淮河神——七仙小姑,她们双手合十,双目微闭,似乎在祈祷秦淮河永远风平浪静。

这就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她,养育了这六朝古都的文明。

第28章 游拙政园

说到苏州,最有名的,莫过于园林了。这次园林之游的主要地点就是苏州四大园林之首——拙政园。进入园林,便能看见四座景色各异的亭

子。东边的一个亭子,在春天时仿佛被鲜花包围了,有牡丹、芍药……这是主人看春景用的。

而西边的则是看夏景的,夏天,荷花盛开,送来阵阵清香,亭子四周的柳叶遮去了阳光,真是个“避暑胜地”。

小山坡上就是看秋景的了,在菊花盛开之时,主人就登上高坡,吃蟹赏菊。

而观雪景的亭子则在一个角落里,但有腊梅送来阵阵幽香,大雪飘落时,从里面望去白雪一片,十分美丽。

在这个大院子里,连铺设台阶都有规矩。普通台阶都是用青云石铺就,却并不凿成型,随意为之。人走过台阶,就叫“平步青云”,如果一步跨上,就叫“一步登天”,两步跨上,就叫“步步高升”,三步走上的呢,则叫“连升三级”。

看着这金碧辉煌的大花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群才子佳人在院中吟诗作画嬉戏打闹呢。

第29章 寒山之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就是苏州千年古刹——寒山寺。

跨进寺门,迎面见到的是一座用檀香木雕成的朱红色佛塔,正中匾额“普明宝塔”四个大字庄严肃穆,佛塔顶部金光闪闪,有一条做工极为精美的金龙盘绕着一根又细又长的避雷针。金龙栩栩如生,身上的每一块鳞片都似乎闪耀着佛光。那时正是下午两点左右,又是阴天,暗白色的太阳正好照在塔顶上,在暗灰色的天空里显得格外耀眼,真正是不折不扣的“佛光普照”。那塔顶可是用纯金做成的,总共竟用了38.6千克黄金呢!

一扇木门,我远远看见一个

尚正坐在庙门槛上,好奇

地走近一看,只见他两手托

着胖嘟嘟的腮帮子,眉头

紧锁,一副若有所思的

样子,似乎正在思考一

个深奥的佛学问题。哈

哈,原来他是一个大理石

雕像呀!旁边一个小和尚则侧卧可爱的雕塑,草地上,眼睛微闭,午觉正让人在严肃的

寺庙里找到一呢,嘴角还微微往上翘,也

我仔细数了数,寒山寺里共有八个神态各异的小和尚雕像,有的光着膀子在练武术,有的吐着舌头在做鬼脸,有的撅着屁股在抓蟋蟀……实在是可爱极了,让人在严肃的寺庙里找到一丝快活和放松。

走出寺门,已是夕阳西下皓月方来的时候,而那佛塔金灿灿的光芒,仍未褪去……

第30章 思·杭州

对杭州的思念,就像一个小秘密,静静地藏在我的心底。这一藏,就是四夜五天。在北京冷硬的寒风中,在北京滚滚的烟尘里,恍惚间我总是看见西湖、龙井、灵隐、雷峰塔。在北京餐桌上的饺子中,在北京饭店的面条里,恍惚间我总是闻到了西湖莼菜的清香,品出了桂花藕粉的甘甜。北京的寒风在当地人眼里也许微不足道,可总使我想起杭州,想起杭州的春风和煦、桃红柳绿。北京的烟尘在本地人眼里已是家常便饭,可常使我忆起杭州,忆起杭州的水平如镜、落叶铺堤。杭州,并没有胜过北京,而北京,却不能替代杭州。因为杭州比北京多了一种味道,那就是——家的气息。

第31章 月夜

品一壶清茶方走,不迟;听一波水声再去,非晚。——题记

远处天边的一钩新月,挂在由紫转蓝的天空,月光,透过薄薄的白雾,照在青石板上,如水,如波。路侧的杉树,投下叶子修长的剪影,石板上的凹凸,是年月的印记。一阵白鹭的鸣叫后,一切又归于寂静,只有车轮在石板上碾过的格拉声,还有秋虫在塘边菖蒲下的鸣叫。

第32章 月夜·庄

自行车骑入一条小径,穿过青竹,眼前,是一个在月光下沉睡的江南小镇。沿街的老屋,青砖、黛瓦,屋脚用粗石放了基,柱上的红漆,依然美丽。而那风卷飘拂的旌旗,能把你带到过去,带到那个烟雨江南。

眼前,又是一个小楼,门前的石狮与金漆门匾已有些破旧,却依旧掩不住这户人家曾经的辉煌。月下,看见那门口摆着一架竹椅,椅上的老人眯着眼,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抚摸着趴在他脚下,已经睡熟的黄犬。门槛上,又有两位老人在闲谈,地上,放着一壶西溪茶。一盏清茶、一把蒲扇,就伴着老人们,怡然安度人生的暮年,有闪闪水色。

又前去,两座石桥突地出现眼前,桥头,青石板通道下的苇丛中,隐隐传来捣衣声。循声走下石阶,果见几个越女在一块已被岁月磨平的石板上洗衣。

柔软的苇絮拂在她们的衣衫上,叶影映在她们的衣角边,原来无色的青衫,已绘就了一幅水墨。“啪,啪,啪……”树梢上的鸟儿歪着头听着这最古朴的音符。这声音,融进了流水的清凉,揉进了月夜的静寂,洗进了苇叶的清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第33章 月夜·塔

前面的树丛中,有一条小径,骑车闯入,里面竟是一座依水而建的木塔。走上台阶,摸着把手,把手上的清漆已被摸光,取而代之的是岁月凹凸的印迹,或许这是千百年前一棵老榆树最后的呻吟。

一圈圈,台阶绕向塔顶;一步步,走的就是无尽的岁月。

上了塔顶,向下看去,一片月下西溪展现在眼前,树丛密密地排着,白鹭悠悠地飞着,河水粼粼地淌着。更远处,一钩新月挂在沼泽的树梢上,静静的,弯如柳叶,薄如燕尾。

这一片无边的美景,衬出了夜空的乌黑,唤出了星星的闪烁,不似周围,天空明如朝色。品一壶清茶,不迟;听一波水声再去,非晚。西溪且留下。

第34章 快乐飞翔

爸爸带我和我同学邬铭等人一起去了天荒坪滑雪场滑雪。一路上,一处处美丽的风景似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油画展现在我们眼前:陡峭的悬崖、美丽的山谷、神秘的山洞……到了滑雪场,我们看到那里人山人海,就像洁白的大海中有许多小蚂蚁在游泳。

现在我知道了滑雪的工具由三部分组成:扁扁长长的雪板,笨重的雪靴和细细的雪杖。把雪靴扣在雪板上,手拿着雪杖,用雪杖用力撑着地面,如果是下坡,就会快速地滑下去,可好玩了。

开始滑雪了,我慢慢地向下滑去。突然,我的雪板带着我冲了下去,我吓得连忙把眼睛给闭上了,只听到风在耳朵边呼呼地吹。爸爸连忙下来追我,爸爸抓到我的时候我已经滑到很下面了。我停下来的时候,爸爸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这时,我听到邬铭说:“大家看清楚我是谁,我就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原来是她妈妈拽着她手中的雪杖在把她向上坡拉,好似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

不过这次旅行甜中带苦,我一不小心把脚给扭了一下,还好没大碍。

回来路上,我们还看到了翡翠一般的江南天池——天荒坪水库,又品尝了美味的竹筒饭。

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天荒坪滑雪吧!

第35章 再访天荒坪

那一根根冰凌,冻进了多少夜晚花草的细语,冻进了多少黎明虫儿的呢喃……——题记

天荒坪,这个带着隐隐忧伤又不乏壮美的名字,静静地躺在地图上,仿佛等待着什么,或许,是等待着我再访天荒坪。车,开进安吉的郊外,穿过满山遍野的翠竹,便见及一大道。道旁,是一片无边的荒野,留着零星的收割过的草梗。远处,没有山,只有一片温暖的黄,静静地向四周漫延开去。路边,有一石雕,是一匹高大的骆驼。那么古朴的形状,在夕阳下,又添了几分神秘。夕阳照在石雕的三个字上,红色的,重重地刻着:天荒坪。眼前的此情此景,才真正解释“天荒坪”的含义,天空地坪之间一片荒凉,只是路边偶尔有卖草莓农妇脆脆的吆喝,声音过后,唯留一丝淡淡的寂寞在空中盘旋。车又上了山,慢慢地,沿着路,向上驶去,渐渐地竟见了一些白雪,有些凌乱却精致地散落在树间,给山尖添上了一层洁白、一丝晶莹。又上了一道弯路,眼前巨大的石壁上,一根根透亮的、闪着寒光的竟是根根冰凌,远望,仿佛武侠小说中的玲珑剔透剑,近观,却如条条透明丝绸。下了车,在壁间,还发现一个个硕大的珍珠冰球附在石壁上,给巨石贴上了一层水银壁纸。我伸手想摸一摸那一夜寒冰,刚一触到,就感觉一阵刺,冰凉。那一根根冰凌,冻进了多少夜晚花草的细语,冻进了多少黎明虫儿的呢喃……水珠一颗知是湖。

天池的水,不是黄的,甚至不是清澈的,而是悠悠天蓝。深深的水库,深不见底。水下,仿佛沉睡着一个淡蓝的童话,一群孩子在湖边跑着、跳着,笑声回响在湖上。

再访天荒坪,那三个淡淡的有些忧伤的字,从此,便住进我的心里:天、荒、坪。

第36章 队伍

东海的滔天浊浪,拍打着所有海滨的岩石,把多少石头,化成了细细的黄沙。可当奔腾的浪头涌向这神圣的净土——普陀,却渐渐平静了下来。也许是因为山脚下刻的“海天佛国”,也许,是因那支蜿蜒的队伍。走进金碧辉煌的普济寺山门,在古老的樟树下,一支蜿蜒的队伍前进着。前进得虽然慢,却无比坚定。是一队虔诚的香客,三步一拜的,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前进。他们原本雪白的手套已经爬成了灰色,膝盖护套也被磨出了小洞。可他们依然一级一级地向着山顶努力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同一种神情——执著虔诚。又走了几百级台阶,“天华法雨”四个遒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跨进山门,竟然发现那支队伍已然有一半进入了大雄宝殿。一定是我们走得不够快,我这样想着、暗暗加快了步伐。可不一会儿我便停下来休息,喝口水,欣赏周围的风光……殊不知,那支永不停歇的队伍就这样又缓缓得超过了我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愿意一刻不停地行走。无论有多少个可以休息的借口,无论有什么别样的诱惑。他们永远都心无旁骛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这,就是信念!普陀金顶上,有一支坚定的队伍,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第37章 樱花源记

着芳香的风儿缓缓吹过,沾着露水带的花儿徐徐飘落,还有那清凉的溪水载着洁白的花瓣淌向远方……这就是四月的太子湾——花瓣与流水的世界。

在那儿,种植着遮天蔽日的樱花。那花不是粉便是白,远远望去,仿佛一树绵延的云霞。但一走近,便看清了:那一个个半透明的花瓣,小巧玲珑,就像玉石雕成的杰作。它们紧紧挨在一起,组成一朵朵散发着芳香的鲜花,在那花蕊中,伸出几根“龙须”,上面似乎还有晶莹剔透的花蜜。

春风吹来,花瓣们便旋转着落下,仿佛在下一场花雨,人在其中,眼前只有一片粉,一片白,好似身处仙境。跟随着花瓣一起飘散开的还有让人陶醉的清香。那香味,仿佛把人紧紧包裹了起来,不让人逃离。

有时花落进水中,小溪便带着它们奔流,偶尔路过一座桥,站在桥的一边守着,让你觉得桥下有眼樱花泉在涌出。

看着这番景象,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只是此处我得把桃花改成樱花罢了。

白色的珍珠落入了草丛

白色,粉色,从树上飘下

在空中飞旋

编织成了一曲无人谱写的交响圆舞曲

一片片半透明的花瓣,组成一个个花环

一丝丝令人陶醉的芳香,攒成了一缕缕微风

霎时

色彩,迷茫了天际

芳香,充溢了空气

而树丫间,却是一片粉白迷蒙

百花旋转

第38章 桐庐游记

瞧我那“时尚”的裙子

今天下午,爸爸还在上班,我和来吉哥哥在家里玩。妈妈说:“傍晚的时候我们出发去桐庐旅游!”我和哥哥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出发喽!我们拎着一包包生活用品坐上了车。车慢慢地开上了高速公路。这时妈妈让我们看看天空半黑半亮的感觉,但我们俩小孩很快就玩起了“打汽车”的游戏。

车开到了富春江边,富春江真美啊!可开过了富春江就有了一种神秘感,因为那时天已很黑了,到处是黑漆漆的一片,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大山的轮廓,就像随时会冲出来的一只野猪似的。到了白云源景区门口的一个小村里,我们找了一家农家乐便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大早就去了白云源景区,景区里石头又大又多,很像以前去过的“火山大石谷”,可是比“火山大石谷”的水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