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6)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共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10:32: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教育·(2016)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2016)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试读: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十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与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专项突破等全系列教材和辅导课程,讲课系统、全面、有效,备受考生欢迎和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资深专家,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邓湘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面试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张红军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刘辉籍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全国特级教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曾长期担任国家公务员职务、市级公务员招考面试考官,深入研究公务员面试考试,对面试教学作出重大革新,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让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

史广帅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

对各省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特点有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从小角度切入理论核心,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理论核心和框架,洞悉考试规律,并给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提高方案。

易琨中 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

高校从教多年,授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具有深厚的公共基础知识功底,擅长利用有限时间快速突破公共基础知识及公务员考试中常识部分的学习瓶颈。对于面试也有深入研究,授课针对性强,命中率高,复习方法简单实用,深受学员喜爱。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www.offcn.com

中公图书精准预测国考历年真题

中公教育凭借对公务员考试持续深入的研发,引领着公考培训行业的革新浪潮。中公培训课程与辅导图书,立足考试规律,强调实战效果,以学员学习为中心,帮助越来越多的考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得以真正把握考试规律,提高备考效率,最终顺利通过考试。中公图书也以其“预测精准、讲解细致、服务到位”的显著特点成为公考图书的行业标杆,成为万千学员备战公考的一致首选。中公图书精准预测2015年国考行测真题

2015年国考副省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82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2015中公版《全真模拟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卷(四)第65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

上例中,中公图书中的题目与国考真题基本一致,图例类似,考点相同。

国考行测图形推理试题,规律种类多,多数考生倍感陌生,必须掌握核心考点,熟知常考规律。中公图书精准预测行测真题题源

2014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28题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_____,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然而,事实____了对汉字的这些偏见和悲观论调。据统计,现在已有1000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拼音文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称打破B.断言粉碎C.妄言驳斥D.预言批判

2014中公版《专项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P47例12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断言: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然而事实_____了对汉字持有偏见和悲观论调的说法。据统计,现有1千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_____于其他拼音文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否定滞后B.驳斥落伍C.打破示弱D.粉碎逊色

上例中,中公图书中的题目与国考真题题干材料完全相同。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国考中占比超过25%,极其重要,题干材料有特定的渠道来源。中公图书精准预测行测真题考点

2011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16题

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指: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2011中公版《公共基础知识》教材P299例题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三个离不开”是指( )。A.党、国家、人民相互离不开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彼此离不开D.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民族大团结的思想相互离不开

上例中,中公图书中的题目与国考真题几乎一致,同是考查民族关系中“三个离不开”的内容。

国考常识判断部分,知识点众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合理取舍,备考就如大海捞针。中公图书精准预测行测考试难点

2012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112题

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小钱教德语B.小孙不教俄语C.小赵不教法语D.小周教英语

2012中公版《专项教材·判断推理》P211例题3

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A.小周不是经理B.小王是工人C.小赵不是学生D.小周是经理

上例中,中公图书中的题目与国考真题几乎相同,只是人名、职业的差异,各分句内容一致,考点一致。

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是备考的难点。这部分内容以必然性推理为基础,也就是类似于上例中的试题。中公图书精准预测申论主题

2015年国家《申论》省级、市级题材

技术创新

2014年国考《申论》市级主题“青年心理问题与国民幸福感”

2013年国考《申论》省级主题“文化遗产保护”

2012年国考《申论》市级主题“防灾减灾与安全问题”

2015中公版《专项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命题预测》

专项六即自主创新能力

2014中公版《考点全预测试卷·申论》

卷六主题即“青少年心理问题”

2013中公版《申论》

详细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意义、对策并有范文

2012中公版《30天攻克申论写作》《申论热点范文精讲》

有关于防灾减灾问题的范文

上例中,中公图书中的申论主题及相关知识讲解与国考主题、题材几乎相同,大幅提高作答效率及准确性。

国考申论主题在考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体现为不同的、具体的社会热点,考生能否吃透主题是考取高分的关键。系统复习四大特色铺就公基高分之路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公共基础知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中的必考内容,因为涉及的知识点繁杂而常常让考生不知所措。回顾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试卷情况,我们发现,常识判断部分的变化较为明显,那就是知识点的考查更全、更细,难度虽然适中,但对考生的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变化显然更有利于测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该类常识,而非泛泛地、似是而非地“知道”,试图通过“蒙答案”来侥幸过关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除了知识点的考查更全、更细外,中公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和对比,发现2015年的考试还出现了试题形式多样化、试题内容多元化的趋势,这一点提示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2015年常识判断试题,又出现了新题型,如:通过考试题形式多查宴会座次安排来考查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同时,样化试题形式更为生活化2015年的20道常识题,几乎没有一个考点是以单一知试题内容多识点为背景出现的,都是在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元化知识拓展和内容延伸,因此要求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拓展知识面以及学会融会贯通

基于以上的考情变化,我们认为对“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要有新思维:一是要全面掌握大的学科知识点,对可能考到的、作为公务员必须要知晓的常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学习;二是要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知识点,一定要细致学习并真正掌握,即便考试没有用上,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三是要使备考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试卷中的很多试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些平时不经意间“闯入”生活的一些知识点成为考题的概率在加大。

为此,我们在2016版图书的改版上也顺应这些变化,精心策划和设计,力求使考生学习更为有效。中公公基特色一 最大限度涵盖考点,内容收录更全面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本书针对这一考情特点,尽可能地把考试有可能涉猎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内容囊括其中,真正做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特别要指出的是,本书不仅涵盖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科内容,还放置了其他考试中会涉及的“管理、公文、公民道德、农业农村”等相关知识。因此本书也可用于其他考试的备考,这是市场上现有图书所不具备的内容。同时,依据2015年真题的命题趋势,重点突出了时政热点、自然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每节均配有对知识点的延伸讲解,以方便考生抓住复习重点。中公公基特色二 重点考点精析细讲,知识梳理更细致

针对知识点考查越来越细的考情特点,我们在本书中对重要知识的讲解更为深入详尽,并且做了适当的引申,帮助考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到位,真正掌握。在大的学科内容全面涵盖的基础上,每一学科的内容均结合真题考点及题量分布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类,重难点醒目。

而对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则依据近年考点,进行了理论上的“瘦身”,选取精华,去除糟粕,将深奥难懂的理论简单化,深入浅出。每个重要知识点均配以相关的延伸和拓展内容,方便考生趣味理解或进行知识的储备,很多内容均以最新的时政为背景知识,紧紧抓住时代元素,反映流行趋势。中公公基特色三 紧密结合公考大纲,考点讲解更精炼

全书以历年考纲为“标尺”,以2015年真题为导向,进行了知识的编排及精简,学科知识虽多,内容虽杂,但知识点精炼,方便考生复习。其中,精简的学科内容也是以2015年以及近年来的真题命题趋势为依据,并对各知识点进行了完善,且趣味性较强,图文并茂,使考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中公公基特色四 权威团队精心编写,学习备考更高效

本书是中公教育公考权威团队经过精心策划、组稿、审校,在反复审核的基础上完成的。每一个学科均由相关领域专家潜心研究,在结合多年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完全站在考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系架构以及内容编排更易于考生理解和接受。全书每一章节内容均凝聚着权威团队智慧的结晶,希望能为广大考生带来应考的信心。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团队2015年3月第一篇政治

■ 考试重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剩余价值

依法治国

唯物史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文化建设

商品与货币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各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并且注意与实际相结合,能够运用原理来分析各种社会热点现象。

2.熟练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剩余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3.对时政热点专题一节要重点掌握,并且适当了解与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等内容相关的热点事件。

时事政治内容时效性较强,请各位考生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同时可登录“book.offcn.com”网站,在“最新资讯解读”中及时获取最新的备考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本原——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世界本原——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本原——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主观意识,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二、物质观(一)物质与运动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固有属性或根本属性,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简要地说运动就是变化。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二)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指相对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根本性质不变。

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坚持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不可逆的。空间是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是三维的。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四)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视量变。(二)对立统一规律

1.内外因关系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简言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的关系。

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中,其对立的双方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

以上内容体现的哲学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周期性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的整个进程,是一个无限前进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四、实践与认识(一)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二)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五,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五、真理观(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就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同时又是辩证转化的。(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以下含义:(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2)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3)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包含以下含义:(1)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3)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六、唯物史观(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两种基本情况: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动态结合与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时势造英雄、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的观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与货币(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够满足人(社会)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之间既有联系也有矛盾。联系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矛盾是: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衣服作为商品时,其使用价值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无论商品交换有没有实现,该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是指特殊的有一定的生产目的、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和劳动结果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体力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与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数量比例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只有当私人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时,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二)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具备五大职能:第一,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第二,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第三,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第四,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第五,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超市商品的标价是10克黄金,这是价值尺度;用10克黄金与卖家交换了这件商品,这是流通手段;买房子、分期付款,这是支付手段;把黄金收藏起来,过了几年升值了,这是贮藏手段;黄金可以在全世界流通,这是世界货币职能。(三)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

二是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三是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二、资本与剩余价值(一)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因此不是一切货币都是资本,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靠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二)货币与资本

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区别商品流通资本流通流通公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式流通中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只是商品交在资本流通中,货币更主货币的换的媒介,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要的是增殖的手段,即获职能能得剩余价值的手段商品生产者为买而卖,生产者最资本家为卖而买,货币流流通目终目的是获得流通以外的使用价通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为的值,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货币的增殖(三)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过程中产生,它是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延长了的那部分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正是产生于这部分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但它们都要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适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三、资本积累与资本的流通过程(一)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二)资本循环

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资本形式。具体如下:资本循环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资本循环三种资本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就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可以用预付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来表示。其长短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次周转的时间);其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构成包括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

四、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利润

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利润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二)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动机会刺激资本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同年7月8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发表。这是一篇已被历史公认为全党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

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首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了界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新的论述和概括: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思想做出了新的科学界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做了完整的阐述,指出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界定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三、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一)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

1.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2.人民战争

所谓人民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广泛动员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战争,开展以人民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斗争形式相结合的全民战争。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战争的思想做了概括,其基本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3.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所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这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全面总结、概括。

毛泽东提出的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是:①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②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③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适时实行战略转变。(二)关于人民军队的理论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

2.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毛泽东为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这是人民军队建军宗旨的具体体现。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适应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使军队真正与人民打成一片。

3.党指挥枪的原则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2.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声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建党思想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设这样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难的任务,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整风运动对于推进和实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党的七大胜利召开标志着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基本成功。(三)执政党建设的发展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针,要求更加重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和实际;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在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的讲话集中在一个主题,就是民主集中制。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都要认真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否则,党和国家会变质,干部和党员也会变质。这些思想观点,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和理论探索的新进步。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阶段时间事件十一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届三开始形成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全一个新的理论成果开始形成会建设有中国特十二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色社会主义思大这个科学命题想的正式确立十三基本形成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初步形成一个十四科学的思想体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了党章大系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为党的指十五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导思想大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做了全面的阐述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邓小平确定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指出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必须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思想绝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年初,邓小平又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十四大报告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直接的哲学基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三个有利于”标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邓小平提出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的新内容,做出的新贡献。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搞社会主义的标准。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一不能靠阶级斗争,二不能用压低人民群众合理的消费需求的办法,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不发达的状况,消灭贫穷,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在我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因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科学的表述。其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五大报告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主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政策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