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传统银行的转型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15:35:22

点击下载

作者:宁小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传统银行的转型之路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传统银行的转型之路试读:

前言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即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客户交易的银行,其作为信息中介,采用完全数字化的方式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包括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金融交易服务。银行在金融服务中承担信息中介的角色,投融资双方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直接借款和收益权转让两种模式。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与融合,预示着未来金融交易变革的趋势。在当前中国经济步入调整期、客户金融交易需求升级、互联网深入脱媒化、监管聚焦普惠金融四大外部因素的驱动下,银行传统的线下化、粗放型信用中介模式难以为继。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构成金融交易的三大要素:资金端、资产端、金融中介,将依次实现互联网化。在此背景下,银行需要积极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从线下向线上、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从“持有”向“交易”全面转变,以实现金融交易服务的体验最佳、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并最终支持经济转型,落实普惠金融,回馈社会。

成熟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将呈现出交易互联网化、投融资平台化和去信用中介化三大特征,与过去的线下交易、投融资中心化、信用中介模式形成对比。其完整的生态体系由五大部分构成:(1)企业自银行交易,即由核心企业向价值链上下游提供金融交易服务;(2)银行投融资平台交易,指银行作为信息中介提供交易金融服务,打通自有客户的资金与资产;(3)跨平台交易,即作为信息中介的不同银行客户之间的交易,实现广义的投融资人置换;(4)债权转让交易,即投资者之间的资产二级转让交易;(5)场外开放平台交易,即将金融交易嵌入交易场景,在更开放的交易生态中实现投融资交易。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生态体系涵盖了七大类参与者:银行、平台、支付机构、增信机构、投资者、融资者和场景合作方。此外,健康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生态体系离不开四大基础要素的推动与支撑:线上线下、跨银行、跨场景的统一账户体系;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应用场景嵌入;基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支付体系;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打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关键是建立“合作、开放”的理念,积极寻求同业合作与异业联盟,并优先考虑具备平台建设经验、渠道资源丰富、技术能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预计,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在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书意在通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对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期望可以为市场参与者在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时带来启发。第1章银行业新生态——互联网交易型银行

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银行业的发展也步入了银行资产结束高增长和不良率加速上升,呼唤资源配置调整的时期。

在需求端,中国长期的金融管制和高企的交易摩擦成本,导致大量金融交易需求无法满足,尤其是高频次、碎片化的需求。同时,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推动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脱媒化和普惠化,而金融体制改革也进一步聚焦普惠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加速互联网布局。新形势下,传统银行的转型变革可谓势在必行,而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传统银行依赖线下渠道,高成本、低效率的信用中介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和银行自身对于金融交易的需要。部分银行先行尝试交易型银行转型,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对此,传统银行仍需全面建立“交易”思维,并积极拥抱互联网。向生态化、开放式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逐步实现向信息中介的角色转变,这将是传统银行发展转型的重要趋势。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出现,不仅为广大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破局之策,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金融的本质是以简单、有效的方式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任何超过正常水平的额外收益都是社会的交易成本。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出现是对金融本质的回归,通过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化和去中介化,降低交易摩擦成本,并最终提高金融效率、支持经济转型、落实普惠金融,进一步回馈社会。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四大发展驱动因素宏观新环境:经济放缓及结构调整促进银行全面转型

中国经济结束了30多年的高增长模式,供给侧改革进入结构性调整新阶段,使得银行业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加快互联网化进程,进一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也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结束粗放型高增长

受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从2010年起持续放缓。201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首次跌破7%(实际增长6.9%),预计“十三五”期间GDP增速将下降至6.5%,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支撑过去30多年经济高增长(年均9.8%增长率)的条件都在发生改变,例如人口红利逐渐弱化、高储蓄率格局动摇、资源环境承载达到瓶颈等。过往高储蓄、高投资、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不再持续。

经济的不断下行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预计银行业的资产增速将从过去5年的约15%迅速减至8%,甚至更低。过去简单依靠投资和高速货币扩张推动的银行业高增长时代和粗放型经营也将宣告结束。图1.1 2010~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投资、出口、消费年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罗兰贝格分析2.供给侧结构调整,催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内需培育不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健全。在需求不足的表象下,实质是供需的错配。

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供给侧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银行的客户群集中在传统行业,利用固定资产作为抵质押品提供大量的表内外融资。在过去5年间,工业对GDP的贡献已从57.2%下降至2014年的47.1%,同时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萎缩,大量的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面临淘汰。相比之下,服务业占GDP比重大幅增长,在2014年达到48.1%。而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逐渐承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重心都在传统行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银行坏账率加速上升。2015年末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67%,在过去3年间上升幅度超过70%,资产投放趋于滞缓。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着力为更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成为商业银行需要思考的新课题。而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备高频次、碎片化和不确定等特征,且往往无法提供固定资产等抵质押品。图1.2 2012~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

资料来源:银监会;罗兰贝格分析

传统银行服务需要加快向互联网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数据化运作,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服务于日益增长的新兴产业需求。宏观趋势下传统银行的这一转型需求,无疑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客户新需求:金融交易需求升级,银行须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长期存在的金融管制、信用数据缺乏以及服务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传统银行对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不足,大量的金融交易需求亟待满足,推进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在资产端还是资金端,中国的金融体系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都长期存在。普罗大众的投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居民储蓄率高企、大量资金非理性地涌入房市和股市引发泡沫。同时,由于体制的缺陷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备,在数量上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1.普罗大众的投资意愿亟待满足

截至2014年末,中国个人总体可投资资产达到112万亿人民币,金额庞大。然而,长久以来中国居民的现金和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均超过50%,大量民间资金仍以极低的收益率存放在银行,在美国这一比率不足15%。

除居民的储蓄偏好以外,现有金融产品的同质化和复杂化等现象也导致了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传统的投资理财产品缺乏创新,在产品种类、服务和收益上,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同时,传统理财和信托计划等较高的投资门槛和复杂的收费、管理模式,也是阻碍大众进入投资领域的主要因素。产品发行往往需要借助多个“通道”,在当前投资收益率逐步走低的情况下,进一步侵蚀了投资者的收益。个人客户多元化、碎片化以及小额度的投资需求仍存在市场空缺。2.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依然显著

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创新的重要支柱。但与此同时,融资难、成本高始终是困扰着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

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小微企业短期和长期融资成本分别为7.47%和8.19%,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的4.14%和4.59%,而许多小微企业采用的民间借贷融资的成本更是远高于此。根据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的数据推算,我国小微企业目前仍有22万亿的资金缺口未能通过有效的融资渠道解决,整体市场的融资需求空间巨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小微企业成立时间短、信用数据不足,偿付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的特性,基于风险和收益考虑,传统金融机构通常会优先服务有一定资金能力的大中型企业,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象。3.社会的金融交易需求亟待满足

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将使一部分产能过剩和效率低下的企业面临关停和整改,民营经济、创新企业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累积,大量的“沉睡资金”也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

中国长期存在的金融管制和现有金融体系的供需矛盾,使社会上大量的金融交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社会需求的驱动下,推进金融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探索如何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供高效金融交易,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对于传统渠道,互联网将投资理财降至零门槛,通过数据化、线上化的运作模式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促成了金融资产交易的发生。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投融资平台,可以满足被传统金融领域忽视的长尾化、碎片化的融资需求,其服务具有“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额”的特征,恰好匹配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解决方案。因此,推动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对于服务社会的金融交易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80后”和“90后”群体登上历史舞台,社会投资者和融资者的群体正在逐步转变。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也促进了大众金融资产交易需求的觉醒和金融消费的升级。通过互联网市场化的方式,获取便捷化、场景化、自主化的金融服务,日益成为客户的一种习惯。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数字化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企业或是个人,在商业往来、社交、娱乐、出行、学习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和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紧密结合。

一方面,伴随互联网成长的“80后”和“90后”群体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而“00后”对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未来他们将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也是金融服务的主流群体,其对于互联网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应该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视。

另一方面,新生代客户也更加强调金融服务的效率、品质和体验,对于创新服务的接受度也更高。互联网技术在近年内对金融创新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大众对金融资产交易需求的觉醒,同时也推动了客户需求的升级。具体而言,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便捷化和流畅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希望金融机构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加个性化、自主化的服务。

因此,传统银行在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客户需求,加快互联网业务创新,并注重金融服务的便捷化、场景化和自主化。技术新进步:互联网深入脱媒化颠覆银行信用中介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包括银行在内的各个服务行业的脱媒化变革。互联网场景化、数据化和共享化的特征,将逐步瓦解传统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交易形态,推动其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

互联网技术的产业化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使整个供应链架构重新组合,并彻底改变了消费者获取服务的方式,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生产服务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的开放平台,所有资源和信息都得到共享,所有主体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交流和互动。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依托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座直接沟通的桥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换的成本,并且有效地提高了交易效率。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行业的脱媒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化。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中国已有4.1亿用户选择通过网络购物,相比2014年增长了14.3%,达到网民总数的60%。作为需求方,网络购物使得消费者摆脱了商店营业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可以随时随地满足购物需求;作为供给方,商户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节省了地产租金、商铺雇员等高额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得客户的行为和消费数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对于传统百货公司的颠覆可谓是服务行业脱媒化的经典案例。

同样地,传统银行的金融中介和信用中介角色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冲击下,也正逐渐被弱化和瓦解,推动其逐步向“互联网化”和“交易型银行”转型。

在存款方面,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货币基金以其低门槛、高收益、方便快捷的优势展现了强大的吸储能力,分流了银行的储蓄。同在阿里旗下的支付宝还推出了具有资金账户功能的支付宝移动钱包,用户通过这项产品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支付、转账、还款等。支付宝钱包给消费者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对银行核心的基本账户功能发起了挑战。

在贷款领域,互联网企业瞄准了传统银行服务的空白点,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从数据化和场景化的消费贷款、个人小额贷款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等细分市场切入,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开放、交流透明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创新提高了资金方和贷款方的参与度及协作性,使得贷款业务的中间成本更低、信息披露更透明、操作也更为便捷。例如苏宁利用自身的数据和资源,涉足个人消费贷款和供应链金融领域;阿里旗下的招财宝,为其庞大的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搭建了投融资交流平台,已具备较大的规模。

在承担基础设施功能的支付结算领域,阿里巴巴、腾讯、拉卡拉等互联网企业早已展开了线上第三方支付和线下场景支付的布局。第三方支付依托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对传统银行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线下POS机消费等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图1.3 互联网技术对银行传统业务领域的冲击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移动互联将金融服务渗透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颠覆了传统的获客模式,提供了更丰富实时的交易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了线上化、自动化的风险控制,并助力银行的精准营销;云计算的普及更好地支撑了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与移动化的实时提取,为金融交易服务提供了更为开放和灵活的创新模式。1.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个人的行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颠覆,在金融服务方面改变了客户使用银行和管理资金的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网络设备、移动支付等,完成以前必须由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同时,银行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类应用场景中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获得更丰富和实时的客户交易数据和行为信息。

事实上,众多银行已纷纷加入移动互联网之战。如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已建立起亿级规模的客户群,截至2014年末,客户数已达到1.5亿。同时工商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工银e支付”客户数已突破5000万,2014年的新增客户数和交易额分别较上年翻了5倍和8倍。2015年底,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累计下载客户近3000万,活跃客户近2000万,月登录量近2亿次,招商银行信用卡APP“掌上生活”的绑定用户已超2000万,逐渐演变成一个高频交易工具。

截至2013年末,已有约56家商业银行、21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创建“微信银行”,其中招商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的官方信用卡微信绑定率高达69%、68%、67%。

可以说,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移动互联对生活场景的广泛覆盖,与金融服务结合,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获客和服务模式,将产品渗透到客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2.大数据

在互联网及相关软硬件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高频词汇,并且正在深入地改变企业的业务和运营模式。

大数据将推动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带来多方面的价值,实现负债和资产的互联网化。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创新程度的持续提升,大数据可以帮助银行提高交易流程的商业智能化、降低管理的复杂性、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开展定向营销、提升渠道掌控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等。

近年来,已有多家银行试水大数据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微众银行通过采集社交网络上的客户行为数据,对通信、交易等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估客户风险,确定借款额度,开发了完全依托于互联网的借贷服务;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等各大银行也纷纷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电商贷款、小额信贷以及精准营销等。图1.4 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的价值与作用(部分举例)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建设银行向入驻其“善融商务”企业商城和个人商城并得到认证的小微企业,提供“善融e贷”融资服务。善融e贷无须抵押,基于入驻平台的小微企业的实际交易数据,提供预授信额度,单笔最高可达200万元。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则通过Greenplum解决方案实现了接近实时的商业智能(BI)和“秒级营销”,大大缩短了营销活动的准备时间和信用卡额度的调整时间,将单位工时创收提升了33%,笔均贷款额提升了18%。

通过整合各类数据、挖掘数据价值,大数据将助力商业银行实现互联网化转型,提升其作为金融中介的投融资交易服务能力,实现量化风控和精准营销。3.云服务

云服务是利用数据中心提供基于网络的应用服务,可使各种设备全天保持在线状态,并支持用户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的查看、传输、存储和使用。

对于商业银行,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和创新成本,同时也可以更灵活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支撑互联网化的业务模式。当下,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都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提供云服务,许多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也开始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

浙江网商银行是全国第一批民营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将云计算技术贯穿应用于其核心系统的商业银行。阿里的金融云服务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它帮助浙江网商银行构建更加稳定、安全的应用系统,切实提升日常运营维护效率,降低IT(信息技术)成本。同时,金融云平台使浙江网商银行可以更灵活地储存、备份、迁移、追踪海量数据,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另外,相比普通商业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极富业务弹性和扩容能力,更加深度结合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了业务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未来的行业发展需要。

云计算将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其高度延展性和扩容性能够有效整合银行的技术平台与数据信息,提高业务创新和外部合作的灵活度,帮助银行快速实现互联网化,服务于大量、高频的交易需求。监管新开放:聚焦普惠金融,鼓励银行互联网化布局

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布局互联网;同时,取消存贷比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的差异化和自主化经营,监管开放的态度将助力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转型。1.金融体制改革聚焦普惠金融和互联网“十三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发展普惠金融”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同时,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尽快放开第43条,允许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发展普惠金融和鼓励银行开展互联网业务创新成为金融改革的焦点,既是对金融业以往发展的认可,也体现了其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性。

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普惠金融的具体思路,并明确指出要“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互联网技术助力的金融创新让金融不再是老百姓陌生的话题,也使得社会各阶层和群体能够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创新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随着监管层鼓励浙江商业银行积极布局互联网,国内多家银行已经通过互联网建立了普惠金融的服务。例如工商银行组建成立了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心,统筹全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招商银行搭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2.取消存贷比,银行可寻求差异化定位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正式取消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存贷比的监管指标无法真实反应商业银行流动性,反而成了银行业务发展的约束。部分中小银行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不得不采取月末突击揽储冲时点的方式。政策出台后,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的存贷比超过了70%,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更是在短期内突破了75%。

取消存贷比使银行的吸储压力大大减少,不需要在节点时间高息揽储,存款成本也有所降低,可以将精力更多地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交易服务等领域,摆脱资产负债的束缚。这样,银行的经营发展将更加差异化,广大的银行尤其是精品型或专业型中小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业务发展的重点,如专注于资产获取或资金吸存,并通过交易实现对客户金融需求的服务。这也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银行需拥抱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传统的线下化、中介化服务模式难以为继

传统银行依赖线下渠道和人工服务的经营模式导致运营成本高企,同时信用中介模式下的资本消耗和期限错配等也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了效率。银行高成本的传统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大众对普惠金融的需求,向信息中介转型、打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仍处于转型初期,获取客户和办理业务的主要渠道依然是线下的银行网点和客户经理,风险控制等关键流程仍基本采用人工的方式,客户在处理和银行相关的事务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银行而言,不仅在服务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运营成本,而且业务办理时间过长、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和体验得不到保障。

银行原本作为信用中介的功能也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被日渐瓦解。在过去,投融资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银行在交易中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通过承担信用风险和期限错配,促成金融交易的发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成本。而资金往往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的层层通道才能从社会资金盈余方到达资金需求方手中,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持有资产的“重资产”模式运作,也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消耗,并削弱了银行服务于社会金融交易的能力。图1.5 银行传统交易模式的转变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的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金融机构里任何超过正常水平的额外收益都是社会的交易成本,在经济学里也被称为交易的摩擦成本。高企的摩擦成本导致金融交易数量受限和交易效率低下,造成供需的不匹配,并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金融体系的供给侧改革要求商业银行积极转变过往低效、粗放的服务模式,寻求降低摩擦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业务模式转型,服务于普惠金融的需求。

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应用,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去中介化的更低成本的交易模式应运而生,投融资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交易。银行等金融机构则承担交易服务的角色,提供信息匹配、支付结算、风险评估等服务,促成交易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传统中介模式下的交易成本。

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交易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逐步从持有资产向交易资产转变,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代的大趋势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理财和资产交易模式持续优化,银行的传统业务面临巨大的竞争冲击。互联网巨头和大型实业企业通过掌握客户入口和交易场景进军银行业务领域,也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向信息中介和交易服务转型。1.利率市场化

2015年10月24日,随着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历经近20年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息差缩窄、存贷业务竞争加剧,传统银行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跌至2.53%,相比2012年降幅为-8.7%。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从2012年的23.6%降至2015年的2.4%。图1.6 2012~2015年中国银行业平均净息差及净利润增长率

资料来源:银监会;罗兰贝格分析

可见,传统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下追求规模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导致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竞争加剧,出现行业整合和优胜劣汰。同时,国内的企业和个人客户将面临更多市场化的投融资选择,金融资产的交易也将日渐频繁。传统银行须把握市场和改革的趋势,寻求业务竞争和发展的新思路。2.金融脱媒加剧

2010年,银行传统贷款约占社会融资总额的75%;2014年,这一比例已下降至69%。而通过银行表外和直接融资渠道的融资规模由25%上升至32%,银行传统贷款业务呈流失趋势。随着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完善、投融资需求的多元化,客户将进一步从融资成本较高的间接渠道转向直接渠道。

在金融脱媒的驱动下,银行业需要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潜在收入的进一步流失。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提供交易化、脱媒化的投融资服务可以减少中间费用,为客户提供更低成本、更多元化的交易渠道,这是商业银行寻求业务转型、实现综合经营的重要方向。3.多元化市场竞争

随着监管对市场准入的开放,金融市场参与者呈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局面。图1.7 2010~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分解(万亿元)

注:其他含保险赔付、保险投资性房地产等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罗兰贝格分析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依托获客渠道和创新机制等优势,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起了直接冲击。多家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客户流量优势,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发展势头迅猛。如阿里巴巴陆续涉足支付、信贷、理财、征信、众筹、保险和银行等全方位金融业务,并不断完善;腾讯始终紧跟科技前沿,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银行等方面积极探索;百度在发展支付、信贷、理财功能外,也正在筹备建设征信业务等。商业银行的存、贷、汇等业务功能正被这些不断发展壮大的互联网巨头逐步突破、侵蚀和瓜分。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企业拥有更多元化的获客渠道,基于其互联网平台和业务搭建的场景化,金融服务也拥有比传统银行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好的客户体验。

另一方面,实业企业从完善自身供应链生态的角度切入,也开始涉足金融服务,特别是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化金融服务。例如海尔集团于2014年12月上线的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海融易,其定位于海尔集团的供应链金融,主要项目来源均与海尔产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资金投向更为可靠、安全。海融易平台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大型实业企业在金融领域拓展版图的优势,尤其是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互联网投融资服务。截至2015年9月,海融易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用户数量达80多万,产品年收益基本维持在7%~10%,平台坏账率几乎为零。

总的来说,互联网企业及实业企业因掌握了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客户入口和信息数据,在提供面向大众客户的金融服务时比传统银行更具优势,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冲击。成为深度互联网化的交易服务者并逐步向信息中介转型,是传统银行需要认真思考的新方向。大量的银行存量资产亟待交易盘活

经过近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2月底,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0万亿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大量的存量资产需要盘活,同时也需要将合理利润释放给社会,反哺社会过去的金融成本支出。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盘活存量资产的手段仍然有限,需要构建更为有效的交易渠道和平台。

商业银行大量的存量资产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过剩领域,不仅会导致不良资产侵蚀银行利润,同时也制约了银行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能力。传统商业银行需要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融资服务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并将资产投放到金融服务需求更大的领域。

同时,余额宝等活期类理财的巨大成功,也证明了客户对于高流动、低收益的金融产品同样具有很高的需求。对于票据、信用证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银行可将关注点转移到交易上,而不再长期持有和经营。通过对此类资产的交易,银行既降低了自身的资本消耗,提高了资金运作的效率,也满足了社会盈余资金的多样化投资和交易需求,使得全社会的金融交易更频繁、更有活力。

对于广大社会投资者来说,盘活商业银行的存量资产为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标的,激活了“沉睡”资金,可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和交易需求。通过资产受益权的转让,商业银行将促成更多金融交易的发生,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过去,商业银行盘活存量资产的手段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出让。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债转股等金融创新得到了鼓励和发展,但由于技术门槛高、制度缺位等限制,其规模仍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机构的需求。通过打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构建开放、便捷、高效的交易渠道和平台,广泛对接各大银行、非银机构以及社会投资者,将是促进银行盘活存量资产、向交易服务转型的重要手段。现有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困局

自2012年起,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国内银行已开始探索向交易型银行转型,但多数银行的发展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银行仍需全面建立“交易”思维,并积极拥抱互联网。1.国内交易型银行的转型实践

2012年,广发银行整合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现金管理等对公金融产品序列,打造中资银行首个环球交易服务架构。

2013年,交通银行提出“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从做存量向做流量转变”的转型思路。

同年,浦发银行完成了业务与架构的优化整合,在总行成立了一级部门——贸易与现金管理部,并明确提出交易型银行的概念。

除此之外,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先后提出“向交易型银行转型”的思路。

在诸多实践中,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模式最具亮点。招商银行于2015年提出调整传统批发业务线,合并原现金管理部与贸易金融部,成立了国内首个交易银行部,囊括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互联网金融、现金管理、创新型支付结算和贸易融资六大业务板块。为贯彻交易型银行的理念,招商银行创新打造开放式、综合化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E家,致力于构建以招商银行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将互联网与交易服务深度融合。

同年11月,中信银行推出其交易银行品牌“交易+”,为企业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实时融资、物流管理、风险预警等多项线上化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化实现了企业端交易服务的全面提升。例如与海尔合作的供应链金融项目,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了海尔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仅帮助海尔提升了供应链管理能力,也解决了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实现了7×24小时的实时自动放款。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通过深入的互联网化和异业联盟,进一步深化了交易型银行的转型,值得其他银行借鉴。图1.8 国内交易型银行的转型实践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罗兰贝格分析2.转变思维建立大交易框架体系

虽然不乏领先的实践与探索,但总体而言,国内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数银行对于交易型银行的理解仍比较模糊,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以客户和交易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的全面转型。部分银行更是将“交易型银行”狭义地理解为传统的对公交易银行业务,在发展定位上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导致国内传统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型的进程比较缓慢,业务和收入结构的改善仍不明显。要实现成功转型,传统银行需要突破困局,彻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全面的“交易”理念。

交易型银行本质上是服务于客户交易的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通过相对封闭的资金和资产运作,提供信用中介服务并赚取存贷息差,交易型银行是基于用户的实际交易需求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银行的角色从经营资产向交易服务转变,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进。这种角色转变要求银行必须从组织架构、运营模式、技术平台等层面对现有模式进行调整,而这往往是国内交易型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点。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银行的“交易型银行”转型只是简单地将对公条线下的贸易金融、现金管理等产品服务合并,设置专门的交易银行部门,并对相关的系统、流程等进行整合。其转型仍处于对公等业务条线“自发”发展的阶段,并未上升到全行高度。因此,多数交易型银行的服务范围仍局限于大型企业客户,投融资等交易服务能力也受到业务条线自有资源的限制。而真正的交易型银行应该是能够服务于大量客户高频化、碎片化、不确定的交易需求,且提供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个人对企业等各种交易形态的金融生态体系。对此,传统银行应该全面建立“交易”的转型思维,以交易为中心对各业务和渠道进行变革与整合,构建大交易的框架体系。

在传统的信用中介模式下,银行虽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但由于其规模和范围有限,银行整体的资金运作效率和对社会的交易服务能力仍相对较低。向交易型银行转型要求银行逐步向信息中介的角色转型,从持有资产向交易资产转变,通过连接和撬动大量的社会投融资资源,为客户提供高效率、平台化的交易服务,满足社会的交易需求。3.交易型银行的发展需积极拥抱“互联网+”

由于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化程度不足,部分交易型银行仍依赖于线下渠道实现获客和资产创设等关键环节。线下化的运营模式导致交易型银行的业务成本较高,服务范围也无法覆盖中小客户和大众,交易服务能力仍比较有限。

此外,线下化的运营模式还将导致反应机制缓慢、客户体验不足,以及交易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等问题。例如2016年接连爆发的多起票据案,究其根本,都是因为票据交易流程中的人工环节过多,包括风险审查和运营管理等,致使虚假金融交易得以达成,给银行及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通过信息数据化和互联网化转型,交易型银行能够借助数据验证和分析等手段,基于真实的交易场景创设资产,为客户提供交易服务,既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又可以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因此,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互联网化的交易型银行,也是现有交易型银行突破困局的关键。

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客户交易需求升级、互联网深入脱媒化和监管聚焦普惠金融四个外部要素的驱动下,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应运而生。在新形势下,传统银行的去中介化和互联网化的需求,以及盘活存量资产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趋势,让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成为热门话题。可以预见,这将促进金融交易效率的大幅提升,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并最终支持经济转型、落实普惠金融,回馈社会。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发展的雏形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标志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展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传统银行的转型探索而不断深化的。在互联网创新领域,支付宝、余额宝、京东白条等颠覆性产品的相继出现,开启了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时代,倒逼和推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和向交易型银行转型。1.支付业务

2003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正式推出支付宝服务,开始搭建国内领先的线上第三方支付平台。2008年,支付宝启动移动电子商务战略,推出手机支付业务,也是支付宝钱包的雏形,实现了消费者线上支付与线下场景的融合。2013年,支付宝钱包正式作为独立品牌运作,开启了国内移动支付的新时代。图1.9 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的标志性事件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罗兰贝格分析

花旗银行2016年发布的《数字化颠覆——互联网金融如何倒逼银行》报告显示,支付宝在中国拥有3.5亿活跃用户,支付宝钱包拥有超过2.7亿活跃用户,远远超过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传统商业银行,逼近工商银行的4.7亿用户和农业银行的4.6亿用户。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倒逼银行业改革,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取消交易费用,如减免网络渠道转账手续费或直接取消转账手续费,以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维持现有客户和业务。移动化、场景化和低成本的交易支付创新,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和交易支付模式,推动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发展转型。2.存款业务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开启了互联网理财新模式,即投资端全面线上化的时代。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投资理财,并可以实现随取随用,直接进行购物、转账等消费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产生为长尾客户提供了低门槛、操作便捷、流动性高的储蓄工具,使得客户获得金融交易服务的效率大大提升。

在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浪潮的推动下,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紧跟其后,纷纷通过直销银行或线上渠道推出互联网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如兴业银行2013年底推出基于“银银平台”的互联网理财门户“钱大掌柜”,以及2014年3月上线的“掌柜钱包”余额理财工具。早期推出的银行系“宝宝类”产品还包括中国银行的“活期宝”,民生银行的“民生如意宝”等。

截至2015年1月,市场上由银行系开发的“宝宝类”互联网活期产品已达25个,仅2014年就新增了21个。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为普罗大众打开了投资渠道,唤醒了大量的社会“沉睡”资金,同时也颠覆了传统银行的吸储模式,推动了投资端的快速互联网化,促进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3.贷款业务

2014年2月,京东白条面向用户公测,获得公测资格的京东用户可以使用白条额度在京东进行信用消费,即互联网信贷,这也是融资端互联网化发展的里程碑。与其类似的还有浙江网商银行整合旗下的阿里小贷业务,这被视为国内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先行者。京东白条、阿里小贷等线上小额贷款产品,是电商平台将互联网基因植入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通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掌握平台上客户的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的风险分析与管控,并依此提供普惠贷款的服务。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15年3月,蚂蚁小贷已为超过140万的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发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

京东白条、阿里小贷等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成功,也推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创新尝试。如建设银行2015年推出的“快贷”系列产品,就是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为个人客户提供网上全流程自助贷款,由系统模型在线实时审批。招商银行的全互联网化贷款业务“闪电贷”,浦发银行的“网贷通”等,均可看作是商业银行对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小贷服务的正面应战。资产端的互联网化已经在金融体系内持续发生,并逐步拓展到供应链金融、票据融资等多个新兴和传统领域,其发展成熟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逐步完善的关键。银行的互联网交易化转型尝试

随着宏观经济结束高增长、社会金融交易需求觉醒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银行的业务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依托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准入的放开,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传统银行领域,并通过创新颠覆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在金融创新大潮的推动下,一些领先的银行已经开始转型,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方向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陆金所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模式、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的电商平台模式、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的异业联盟模式。

平安集团通过设立子公司陆金所,独立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并逐渐朝着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方向发展。其中Lufax平台可以对接普通大众投资者的P2P(点对点)贷款,Lfex平台可以对接机构客户,主要关注B2C资产证券化和非标资产二级市场的交易。陆金所未来还将进一步聚焦纯平台业务,既可通过协调平安内部的金融资源,获得质优价廉的资产,也可依托平安品牌效应,吸收大量第三方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非标资产的二级市场交易中心。平安集团本身也借助陆金所形成的平台、流量、数据优势,以及其与各业务板块的联动,从信用中介逐步向信息、交易中介转型,领军互联网金融领域。

建设银行于2012年推出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成为首家涉足电子商务的银行。“善融商务”分为个人商城与企业商城两大平台,提供商品零售、房产交易等电商平台服务,以及支付结算、托管、担保、融资等相关的金融支持服务,致力于打造全流程、综合性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银行不仅拥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团队,还掌握着广大的企业和个人客户资源,而诸多客户属于电商从业者和主流消费者,这是其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基础。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掌握客户的交易环节和信息,并以此提供全面、综合的电商金融一站式服务,也值得其他银行思考和借鉴。

招商银行基于“平台、流量、大数据”的整体格局,打造了多元化的异业联盟,即以平台化、开放式的竞争合作结构,融入互联网化的经济形态,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在全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框架下,零售金融、公司金融、同业金融积极探索,合纵连横,通过外部合作,融合核心能力与优势,在不同领域大力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例如,在公司金融领域,招商银行依托小企业E家,与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金控股)等第三方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实现了在统一用户体系下的高效投融资管理。通过小企业E家,招商银行开展了跨银行机构客户的直接服务,满足了客户金融资产增值、支付和流动性的需求。小企业E家打破了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传统战略模式,成为招商银行获取为行外客户、经营行内客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渠道。其异业联盟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可视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雏形。

在新形势下,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已将互联网化上升到全行战略的高度,同时,多家银行先后提出向交易型银行转型的轻型化思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第2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蓝图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法律监管概述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承担信息中介角色,其投融资双方在法律关系上主要体现为两种模式:一是直接借贷模式;二是收益权转让模式。这两种模式均符合《合同法》和《借款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监管趋势主要为明确定位、透明信息、负面清单和鼓励创新,这与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内涵一致。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将会在法律监管下健康发展。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三个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的价值元素由资金端、资产端与金融中介构成。金融中介是银行的基本职能,通过对接资金、资产来实现社会资金的融通。由于资金和资产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其互联网化的步伐也不一致,使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变革也有一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认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资金端的互联网化,即银行理财及负债等的互联网化;其次是资产端的互联网化,即客户融资借贷的互联网化;最后是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即银行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1.第一阶段:资金端的互联网化

资金端的特征是交易低风险、产品标准化、交易高频率,其长期痛点是长尾投资需求受到压抑、投资便利性低。所以,一个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的渠道,可以解决资金端的痛点。而安全、便捷、廉价、覆盖广泛的互联网渠道正好能满足这个要求。

资金端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投资交易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从限时限点向随时随地变化。为此,一方面,存量客户能够享受更为高效便捷的投资交易服务;另一方面,更为广泛的长尾客户能够获得投资服务的从0到1,进行投资增值。如陆金所和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等,利用互联网渠道提供投资服务,正是资金端互联网化的代表。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满足中国长尾客群的投资交易需求、提升投资交易的效率、增强投资交易的体验、降低投资的交易成本,从而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打下根基、奠基客群、积累数据。

在现阶段,互联网交易型银行1.0的模式已有较多成熟的实践。2.第二阶段:资产端的互联网化

资产端的特征是风险高、差异化程度大,其长期痛点是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特别是长尾客群)、流程烦琐。为此,相对资金端,一个单纯的互联网渠道还无法解决资产端的痛点,需要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提升资产端信息对称程度,从而通过透明风险来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流程。

资产端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资产获取渠道从线下网点、客户经理向基于交易场景、碎片行为的数字化线上获取转变。从银行内部角度来看,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提升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升高与客户信息对称程度,使客户覆盖范围更广、资产类型更加多元;从银行外部角度来看,可以实现长尾客群获得融资服务的从0到1、融资服务将更为高效快捷、融资成本也会更为合理。如蚂蚁微贷、京东白条、微众微粒贷等,利用互联网渠道、数字化手段提供融资服务,正是资产端互联网化的代表。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提高银行与资金短缺者的信息对称性,实现融资交易服务的社会普惠、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而实现资产端与资金端的互联网化,为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打下基础。

在现阶段,互联网交易型银行2.0的完善还有待于技术成熟和对模式的不断探索。3.第三阶段: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

当资金端和资产端均实现高度互联网化后,此时资金与资产的交易特征将是客户长尾、资产小额、交易高频、规模量大。痛点是传统线下人工运营的银行经营模式将难以匹配这种新的交易模式,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资本约束将成为交易规模的瓶颈,需要向金融中介的互联网化转型,改变银行的角色定位。而这将有赖于数字货币、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成熟。

金融中介互联网化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信任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健全、银行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升级、数字化经营、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迈向成熟阶段。在资产资金匹配环节,银行作为信息中介,利用其专业的风险经营能力,为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盈余者与对应风险程度的资金短缺者提供投融资交易服务;在支付清算环节,银行作为服务提供者,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供更为安全、快捷、低成本的交易流动性服务。如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比特币等,可以作为互联网化投融资交易服务、去中心化支付清算等信息中介服务的雏形。这个阶段可称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3.0,即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

互联网交易型银行3.0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在于构造了一个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社会金融网络,金融交易体验最佳、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将实现投融资交易的社会普惠。从而对金融体系进行重新塑造,对银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