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十八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20:48:2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昊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关中唐十八陵

关中唐十八陵试读:

内容简介“关中胜迹,唐陵最著”。

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21位皇帝,而在陕西讲到唐陵则指“唐十八陵”,这是指在陕西关中的帝陵而言,即唐王朝的创立者唐高祖李渊的献陵、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等十八座帝陵。本书以图片的形式着重展示了这十八座帝陵的现状。

本书中还提到了另一座帝陵级陵墓一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唐世祖李昞的兴宁陵,兴宁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之前较早的一座陵墓,其陵园形制、建筑布局,特别是陵园石刻群的陈设、布置对唐代帝陵有着明显的影响。兴宁陵前的石刻群是唐帝陵石刻发展的雏形。

本书借助摄影这个独特的视角,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关中唐十八陵”(含兴宁陵)石刻的艺术风格和古今沧桑。唐陵石刻是按照唐代帝王生前的仪卫制作而成,其种类包括:石柱、犀牛、石虎、翼马(瑞兽)、鸵鸟、石马、石人、石狮、蕃酋像等。

本书中的摄影作品构图精巧、古朴苍劲、深沉凝重,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献价值。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关中唐十八陵/李昊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6

ISBN 978-7-121-36636-9

Ⅰ.①关… Ⅱ.①李… Ⅲ.①皇帝—石刻造像—中国—唐代—图集 Ⅳ.①K879.3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0585号

策划编辑:柴 灿

责任编辑:关雅莉

印  刷:

装  订: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87×1092 1/12 印张:20 字数:150千字

版  次:2019年6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6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98.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617,luomn@phei.com.cn。前 言 PREFACE

唐王朝建都古长安,距今1300余年。在唐代帝陵地面遗存中,以石刻建筑最为著名,引世人瞩目,素有“唐代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之称,它反映了唐代近三百年间石刻艺术的发展与变化,表现了唐文化的繁荣景象。唐陵石刻建筑题材之广泛,技术之精湛,气势之恢宏,堪称绝世杰作,成为我国雕刻艺术发展史上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这些石刻的种类、造型风格、工艺技巧等,又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兴衰的历史。

陕西关中唐代十八个帝王陵寝,世称“关中唐十八陵”,共埋葬着唐王朝十九位皇帝(其中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改唐称周)。其原有地面石刻(不包括陪葬墓中的石刻)共千余件,现在包括残件在内仅存500余件,虽不足原有数量之半,但基本上仍能反映原有的风貌特征和神秘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帝陵建筑的重视、发掘和保护,反映唐十八陵石刻艺术的摄影作品偶有出版,但仍不多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陵石刻的自然损毁及人为破坏已成必然,对唐陵的抢救性保护亦更为迫切。通过现代摄影技术真实再现今日唐陵石刻遗存之风貌,为摄影艺术工作者历史责任之使然。

本图集系作者自2006年开始关注唐陵,2016年初至今两年时间里,无数次驱车奔波于关中大地,进行唐十八陵现场踏勘,使用高端摄影器材和成熟技术,每座陵寝均拍摄数次之多。一件石刻在不同季节、天象、不同时间段取像数百张,而入本图集者则可谓“百里挑一”。今天的石刻造像通过相机留于胶片中、计算机中,若干年后可能再无它的踪影……

笔者希冀通过本书,让静立或坐卧千余年之久的唐代石刻通过真实、精美的图片一一展现,彰显唐代的历史与文化,包括礼仪制度、陵寝制度、丧葬风俗、工艺技术等;让当今学者或帝王陵文化爱好者、普通人等,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和巨大创造力,感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永恒的事实和真理。作者简介

李昊霖

李昊霖,男,陕西西安人,毕业于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分校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年获得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教育发展与管理学士学位。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博物馆学会会员。

陕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

近年来致力于帝王陵文化,特别是帝陵石刻建筑艺术的研究与摄影探索。初读《关中唐十八陵》周晓陆

每年都要带学生考察关中唐十八陵,看过多部有关的著作,可是捧读这本书,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那个大气昂扬的王朝,那个自信开放的时代,那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座高峰……关中十八陵石刻是其表征之一,是其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一个青年以一己之力,步履晨昏、栉风沐雨,十数年来只干一件事——以大量照片,留下十八陵石刻的身影。

十八陵的每尊石刻都有它最美的一面;十八陵的每天,都有它最美的一刻;十八陵的今天,到明天还会变化……一个青年意识到了,责任感驱使他抓紧做到了最好——以影像留住它们。

他是“业余”,可偏偏挑战了“专业”,拍得那么多、那么精,超过许多“专家”。发现美也好,获得新知也好,在某些节点,“业余”会有“专业”所达不到的贡献。

因此,我赞美这部著作,赞许作者李昊霖先生,诗曰:长天行日月,中野历玄黄。君抱清明志,敢扶踣踬荒。辛劳留胜影,洒汗著华章。翼马嘶鸣出,精神返大唐。2019年6月20日于唐睿宗桥陵下关中唐十八陵献 陵 XIAN MAUSOLEUM

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贞观九年(635年)建陵,封土为陵。

献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北约20千米海拔500米左右的徐木原上,即徐木乡永合村东北、秦窑村北、富平县南的庄南里村,封内周长10千米。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墓,系堆土而成,封域较小,在“关中唐十八陵”中为最小。唐朝的四座堆土陵中其他三座都建于晚唐时期。李渊的陵墓如此建造与当时经济现状不允许大兴土木有关。

1956年8月6日,献陵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献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唐朝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贵族家庭,7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乘势由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接受其所立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全国统一。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五月庚子日李渊病逝,终年69岁,当年十月庚寅日葬于献陵。

李渊死后,其庙号为高祖。昭 陵 ZHAO MAUSOLEUM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贞观十年(636年)建陵,依山为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处昭陵乡海拔1188米的九嵕山上,封内周长60千米。昭陵建陵时间持续107年,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中,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1961年3月4日,昭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唐高祖李渊和窦氏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建立与统一中屡建奇功。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太宗当政,励精图治,善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被尊称为“天可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太宗积劳成疾,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溘然长逝,终年52岁。同年八月,唐高宗为太宗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唐太宗安葬在昭陵之中。

在丰富多彩的唐陵石刻中,“昭陵六骏”最为著名,因其深刻的雕刻背景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深受中外人士的关注。“六骏”是唐太宗在协助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骑过的六匹战马。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而且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与战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贞观十年(636年)十一月,他在为自己营建昭陵时,想到了曾经与他一起屡建战功的六匹战马,决定用青石雕刻“六骏”的形象,并亲自为之题写赞语,以展现“六骏”的雄姿,同时也炫耀他的武功。这些骏马雕成之后,安置在昭陵北面祭坛前的东西两厢,故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昭陵六骏”。“昭陵六骏”即特勒骠、飒露紫、青骓、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据说这些马的名字都是唐太宗起的。20世纪初,“昭陵六骏”遭到外国强盗的破坏,被运出昭陵。1914年,美国文物贩子窃走了这组石刻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陈列。现其余四骏被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世民死后,其庙号为太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