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节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22:13:59

点击下载

作者:袁学骏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民俗节日

中国民俗节日试读:

第一章 岁时节日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节气、节日繁多,已经形成了东方式的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体系。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民俗文化意义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而且都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成为我们民族千秋万代传承于今天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文化,记载着我们的祖先认识和把握自然运动规律的聪明智慧,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成为人民群众有张有驰的生活节律表。本书准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专门来谈谈我国传统岁时节日,试图与大家共同理清节日的来历,进行一次有趣的文化寻根之旅。愿你能够与我一路同行。

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大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就已经出现。相传更早的伏羲氏时代就开始了野生植物的选择种植、禽兽的训化活动。这就需要准确的把握农时季节,制定历法、记录时间以方便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原始宗教中,早有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春种前和丰收后都要祭祀天地。也要年年祭祀先祖先贤。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形成的重要源头。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起源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一)远古历法的因素。应当说,我国岁时节日的由来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原因,就是原始先民从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农事活动需要把握时间,那么就要观察天时,制定历法。相传黄帝时设五官,其中有考定星历的官员。颛顼时设有火正官,尧帝时又设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夏朝时,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和许多恒星的出没来确定时、月,并用天干纪年。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后来形成了夏历。殷商时期又制定了相对完备的历法,用天干地支相搭配来纪年。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天干地支相搭配就形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这样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轮,称为一甲子、花甲子。周代继续用干支纪年,但以天上星宿大火的位置来表示寒来暑往、节令更替,所谓“七月流火”,不是指天热,而是周人所指的大火星在天,从而又形成了周历。根据现在看到的《逸周书·时训》记载,那时就已经有了不少节气名称和相关的气候、物候记载。

古唐尧虞舜时,一年称为一载。夏朝时又称岁,商代则称祀,周时才称为年。年的起始和终点也有变化。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根据夏历制定颁布了《太初历》,那时二十四节气已经确定。这是大体延用至今的以地月关系为基础的历法,相对于以地日关系为基础的太阳历,此为太阴历,民间称阴历,后又称为农历。这种历法规定一年12个月,19年7闰,闰年13个月。太初历也是兼顾地日关系的阴阳合历。远古时为了农业丰收,春种之前需要祈天祀地,秋收之后需要感谢神灵,所以就出现了春社、秋社,届时要进行祭土仪式,具体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祭祀节日。春社、秋社活动,后来在民间长期存在。人们丈量太阳的影子,把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人们从冬至算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约30天),便制定出一个新的中气,一年12个月便有12个中气。它们便分别是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然后再从小寒算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约30天)便会出现一个新的节气,12个月就有12个节气。它们分别是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这些中气和节气相交叉便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的制定,为农业生产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早在远古时,民众就知道许多天文知识。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曾经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也。”意思是说,夏商周三代以前,人人都懂得天文现象。“七月流火”,是种田人口中的话。“三星在户”,是妇女们的话。“月离于毕”,是边防士兵的语言。“龙尾伏辰”,是儿童歌谣中的词句。但后来读书做学问的人们,有时问起这些来还很迷糊不懂。其中“火”、“三星”、“毕”、“尾”、“辰”等都是星名。那时人们就在观察确定天空中的日月、星座和星区,后来确定了“七曜”,即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确定了二十八宿,是指在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组成的28个星区。在殷墟甲骨文、金文中,就记录了对二十八宿中部分星宿和日食月食现象。关于星宿的叙述和天象记载,还可以参看古老的《诗经》、《夏小正》、《春秋》、《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节气,后来都形成了民俗节日。

(二)月亮圆缺的因素。我国传统节日与月亮的朔望、圆缺也有密切关系。节日便是把一年季节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时间段。在节日日期的制定过程中,月亮的圆缺被人们格外关注。因为远古时期没有文字和日历,只能观察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它的光芒很刺眼。月亮有升有落,有圆有缺,而且光线柔和,成为人们晚上反复观赏的对象。于是在岁时周期中有了月的概念。古人说的朔日、元日,就是现在所说的初一,而月圆时则是十五,也称望日、圆日。有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般仍是十五。古代一些节日就在朔日或圆日举行,如正月初一为元旦,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一为寒衣节等。

(三)重叠数字的运用。我国先民很早就形成了数字信仰。他们认为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等数字相重叠是吉月吉日,或者是恶月恶日。一月一,就是后来的正月正,大年初一,这和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日子。五月五则是古人心目中的恶月恶日,这天要驱鬼避邪才能保证全家安康,所以也从反面形成一个大节了。还有民间忌讳的四月四,也是传统的地方性民间节日。这些与古代《周易》上讲数理关系有关。伏羲发明八卦,周文王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在我国和世界东方形成了数理测算传统,也影响到了节日内涵的解释。

(四)信仰祭祀的因素。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灵魂崇拜、祖灵信仰和万物有灵观念,人们对天和地、日月星辰、大山大河、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自然崇拜,氏族部落的图腾信仰,以及后来渐渐形成的人神崇拜等等,都是节日形成的文化心理因素。比如人神,主要是民族人文始祖、民族英雄和各种功德人物。人文始祖中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和苗族始祖蚩尤,壮族始祖布洛陀等。民族英雄中被广泛祭祀的有苏武、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还有其他在维护百姓利益、进行发明创造的地方性神癨们。比如工匠祖师爷鲁班、毛笔祖师爷蒙恬、造纸祖师爷蔡伦、香粉祖师西施,以及医药祖师华佗等。我国是一个善于造神的国家,从远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人被捧上神坛,他们的生日、忌日或某个相关的日子都可能形成大小节日,有的形成了地方性庙会。儒教、道教的形成和佛教的传入,对后世节日的形成和增多、节日内涵的丰富和节俗的多样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入,也使人们的信仰和祭祀对象更为多元化。

(五)宫廷的参与和提倡。我国传统节日的初始时期大多由民间约定俗成,但也在上层统治者的率先垂范、下诏提倡之中加速形成。汉朝时,文帝继位后确定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亲自上街观灯,与民同乐。武帝信奉鬼神,因看病建立了太一神坛,正月上辛日大张灯火通宵祭祀,后来合并到元宵节中来。隋炀帝追求享乐,每逢元宵节都要在京城端门外设下数里戏场,调集几万人通宵歌舞。唐玄宗时,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和全国元宵夜更是“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宋徽宗放“鳌山灯”长达48天之久。明清两代从元旦到元宵的游艺活动更为盛行了。

第二节 节日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大部分传统岁时节日的根脉在先秦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伏羲、炎黄时代。按照已故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博士苑利等人的见解,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先秦时期是蕴育期

秦朝以前是我国传统节日的蕴育时期。这一时期还没有完全成形民俗节日,但有了后来一些民俗节日的根芽。虽然一些祭祀活动早已存在,但在时间上没有确定具体固定的日期,有很大的变动性。主要是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特别是对土地的信仰,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仪式也很盛大,春社、秋社活动主要是祭祀土地的,因为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人类对大地的崇拜也是一种母性崇拜。在古人眼里,天为阳为父,地为阴为母。人类童年时期,长期为母系社会,崇拜母性、母亲更为正常。但此时的土地祭祀还没有形成人格化的神。祭天,祭日月星辰、高山、江河等群体性活动也还都属于原始宗教性质的。二、秦汉时期是形成期

秦朝统一中国,为我国节日习俗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汉朝400余年间则是大多传统节日基本形成和定型的时期。比如传统的除夕、元旦、元宵、寒食、七夕、重阳等节日,在这一时期都已经为宫廷和民间所认同。太初历的颁行为年终岁首和各种节日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节点规定之便。这一阶段的后期,一些自然神走向人格神的地位。原来地位崇高的社稷大神土地神,由于道教太清、三清、玉皇的确立,新的神仙谱系形成,被降格为保佑一方平安的地方小神,但春祈秋报、征讨杀伐、天子狩猎、天旱求雨仍然要告祭这个人格化了的土地爷。寒食节原本的禁火换火性质,开始向纪念春秋晋国介子推这个历史人物转化。此时天文学有了更高程度的发展,盖天说、浑天说、宣天说等学说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是融合期

这一时期,节日活动继承着秦汉节日文化,也受到魏晋玄学和社会长期动荡、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使节日习俗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道教在这一时期长足发展,使一些月日单数的节日得到强化和普及,节日曲水流觞、登高宴饮、祓禊等系列新民俗不断出现,也相伴地出现了节日娱乐、享乐的倾向。

由于南北文化的交流,端午节从南方向北方传播,北方人秉承了南方民族端午驱赶瘟神的传统,出现了戴香包、系五色线、插艾叶、放风筝、用马匹带走瘟神等种种节俗,有的地方还把这天定为采药节,据说这天采来的药材非常灵验。到道教的七月十五中元节,也与佛教盂兰盆节共同形成一日两节的局面。佛祖四月初八诞生日、腊月初八成道日都已成为礼佛者的节日。四、宋元明清时代是丰满期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城市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得到空前发展。传统节日走向礼仪化、娱乐化。原来过年贴门神、守岁、舞傩等原本用于驱鬼的仪式,渐渐演变为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过年放爆竹习俗向全国传播。元宵节祭祀北极星太一神,几乎完全变成了娱乐性节日。七夕节妇女乞巧习俗更盛,爱情主题进一步被淡化,求子用的泥人“磨诃罗”在东京大兴。元明清三代继续沿着宋代节日习俗方向发展,但融合了蒙满游牧文化,体育竞技活动增多,使节日习俗更为丰富多彩。五、中华民国到现代是转型期

20世纪是一个充满政治动荡的世纪,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转型性世纪。1911年底,中华民国即将成立之时,孙中山为首的民国政府确定使用公元纪年,以西方的元旦为新年,以中国的元旦为春节,并且实行了阴阳合历。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重创,也使中西文化走向璧合。

194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政协会议决定继续使用公元纪年,实行阴阳历双轨制。不久又颁布了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月一日国庆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及六一国际儿童节等中外革命性节日。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对民族传统节日冲击很大。特别是“文革”时期,许多传统节日被当成“四旧”来破除,形成了空前的文化浩劫。比如,那时提倡过“革命化春节”,不许上坟祭祖、不许互相拜年。打倒”四人帮”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些传统习俗开始复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传统节日渐渐被广大群众自觉恢复,也不断出现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植树节、老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等。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等也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了新的冲击。21世纪以来,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不断出台。2006年6月,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六大节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重新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这使我国传统节日在新形势下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章 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普天同庆的最大节日,也被称为年节。其特定日期就是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大年——农历元旦。古代的年节性日期是多次变化的。比如夏代以建寅为正,就是以一月为正月。商代以建丑为正,就是把十二月做正月。到周朝时以建子为岁首,就是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改服色、变历法的政策,以建亥为正,就是十月为正月。汉朝初年仍然沿用秦制,到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才将年确定为现在的正月初一。虽然中间有所变动,但大体延用到了今天。关于岁首,各朝代都认定是正月第一天。由于日期和岁首称呼多变,年的一些新称呼不断出现,元旦、正旦、正日、元日、上日、新正、新年、三元、三朔等,这与各朝代历法计算方法不同也有关系。所谓元,就是开始、第一。旦,就是早晨,旦字上面有个日字,就含有日出之意。朔日,即按月亮出没,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朔望二字相连就指从初一到十五这半月时间。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过年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年节系列。包括十二月的腊八日、祭灶日和除夕,已被许多专家学者和群众看成年的序曲和年的一部分。元旦后,一直到正月十六才算把年过完。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可以有24天。现在也有人认为正月二十五填仓节、二月二龙头节也是大年系列的尾声。如果这样说来,从腊八到二月二可以长达54天之久,这在世界各国年节节期中大概是创吉尼斯纪录了。本书划分,从腊八、立春、除夕、元旦,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年节范围,下面对自古以来的传说一一进行追述,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年节文化。

第一节 春节序曲

春节的第一个序曲是腊八节,第二个序曲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对这两个节日,我们分别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回顾。一、腊八节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古人把每年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这是《说文解字》中讲的。腊,就是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腊祭活动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用打猎来的鸟兽做供品祭祀天地众神。在《礼记·月令》中说,此时天子要祈祭“天宗”,“腊先祖五祀”,让农民们得以休息。可见周代时就有了腊祭,而且是用猎物来祭祀祖先和门户等五种神灵的。因为冬天鸟兽肥胖,正值农闲,去打猎祭祀天地和祖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才将腊日固定为腊月初八。

另一个原因是,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在洛阳建立了第一个寺院白马寺,佛事活动便在都市和乡间风行起来。僧侣们根据教义说,腊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成道前他吃了一位牧羊姑娘熬的米粥,到菩提树下静修,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佛家子弟们就在这一天熬大锅粥进行纪念,除了自己吃,还施粥给信佛民众。早在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说这天僧尼们三五人一队上街念佛,往佛像上“洒香水”,各大寺更要做“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八宝粥”。各家各户也便学着僧尼的样子熬粥,先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然后自己吃,称为佛粥、福寿粥、福德粥。安徽还流行着朱元璋为腊八粥赐名的传说:他小时贫穷,曾经掏田鼠洞里的大豆、红枣等熬粥。称帝后吃腻了美味佳肴,便想起放牛时吃的粥,便又让人做了吃。这天正是腊月初八,便赐名叫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一般是以米、豆、枣、栗之类为主,放上杏仁、核桃仁、桂圆、葡萄干、菱角、青丝、玫瑰、花生、红豆等一起慢火熬制,多者可达几十种,但许多人取8种或一倍16种,谐音为“发”,以图吉利。个别也有在粥里放肉片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腊八粥、八宝粥又在全国普遍流行,这是市场经济带动了传统节日习俗的恢复。门,是古人“五祀”对象之一。古人吃粥前要上供,有的向屋门、街门抹一点粥,也算让门神尝到了。这天也有的地方吃腊肉、喝腊酒,还腌制腊八蒜。

北方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腊八来历的传说:一对懒夫妻把父母留下的家产折腾光了,最后夫妻俩在一间破屋里呆着。腊八这天刮大风下大雪,他们睡到中午还没有吃饭。妻子起来找粮食,只找到一点米和几粒豆子,便熬成了一碗稀粥。但是还没来得及吃,房子就被大风刮倒,两人被活活砸死了。人们赶来刨出他们的尸体,还发现有一碗粥,却再没发现一粒粮食,便猜到他们是在饥饿中死于非命的。于是纷纷教育自己的儿孙要勤俭持家、劳动致富,不要学那种败家子。这个故事突出了教育儿孙勤劳节俭的主题,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比礼佛更为重要。

解放初期,一过腊八年味就来了,人们便开始盘算如何迎接大年。那时候家家要杀猪宰羊,准备过年的粮油、新衣等东西。现在政策已经不允许个人宰杀猪羊,人们大都是到集市、超市去买肉了。二、祭灶节——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被人们称作小年。个别地方是把除夕称为小年。至今民间有歌谣说:“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灶火爷上天。”“腊月二十三,离年还有七八天。”

关于灶王的来历,与古人的火崇拜有关,灶王便与火神相关,或说是火神的转化。在《敬灶全书》上说,灶王“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古时称他为灶君,今人称为灶王爷、灶火爷。《庄子》最早记载的灶君是女性,着赤衣,妆如美人。后来道家说灶神是“种火老母元君”。汉代《淮南子》中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或说是炎帝。后来说灶王姓魏,或说是张魁、张单。他们战死有功,或说因为好吃懒做,爱说闲话,死后被封为灶神,上天让他监督人间,每年腊月二十三去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人们怕他上去说三道四,就用糖瓜、胶牙糖沾住他的嘴,还在灶王神像旁写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认为这样灶王就不会说坏话、玉皇也不会给人间降灾星了。

灶王像大多是民间木版年画,上面有灶王、灶王奶奶,还有一只鸡、一只狗,最上方有“三年早知道”,是每年二十四节气和主要节日的年历表。关于灶王奶奶,大多传说是个勤俭贤惠的女人,曾经被丈夫遗弃,丈夫新娶之妻好吃懒做,最后穷了便离他而去。这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到前妻门上,发现妻子已经富贵,便一头碰死在她家的灶膛上,前妻便就地埋下他。后来她祭奠丈夫时,便说是供奉灶王,人们就学着做起来,形成了祭灶风俗,所以灶王像上还有灶王奶奶。关于鸡和狗,有说是丈夫铺张时鸡就凿米不浪费,狗就吃他酒醉后吐的东西,一个生蛋,一个看门,也都有功劳。

祭灶时间,到宋代确定为腊月二十四,说腊月二十四“交年”,意思是小年,年的程序开始了。但当前全国大多在二十三祭灶,南方一些地方仍然是二十四祭灶。也有“官三民四蛋(dǎn)家五”的说法,意思是官府二十三祭灶,一般人二十四祭灶,渔民则是二十五祭灶。陇东地区庄浪县内,既有二十三祭灶,也有二十四祭灶的。现在祭灶风俗有所弱化,但在广大农村和城中村里仍然保持着这种习俗。祭灶要用供果、糖瓜、芝麻糖,有的供豆沙包、瓜果,以甜食甜果为主,不上肉类食品。因为甜食有黏性,便于粘住灶王的嘴。还有的糊上车马、准备一点草料,是让灶王上天快些,还能半路喂马,想得很周到。祭灶时也要点香烛、化纸。陇东祭灶时,要把灶王送到门外,还要放鞭炮。主人可以在灶王前许愿还愿。在冀中,有的让小孩认灶王。这是用一只活公鸡放在灶王面前,意思是奉献一个特殊礼物,让灶王认下孩子,护佑他不受鬼魅所害。一般到12岁,最后一次祭灶还愿为止。

从这天开始,年味越来越浓。过年的近期准备活动也逐日繁忙。远在异乡工作、经商、打工的儿女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往回赶。在冀中地区有这样的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宰只鸭。二十九,贴道有(春联)。大年三十,挂灯包饺子。”甘肃庆阳地区祭灶、扫房都在二十三,白天清扫,晚饭后便祭灶,与晋冀鲁豫各地一样,都用粘糖等供品。

第二节 立春

立春,也称打春,是春节前后的重要节气,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夏朝时,曾经以立春日为正月节。现在的立春,一般在阳历2月4日或5日,而农历有时在腊月,有时在正月、二月。人们常说“春打六九头”。在数九歌中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打春时东风吹拂,大地开始解冻,草木开始复苏。传说炎黄时代的西方天帝是少昊,为鸟国的国王。他在立春这天喜得一子,就取名勾芒。因为春天豆芽像弯勾,草叶和苗子像尖芒,是春天的象征,这便是后来的春神。人们在立春时要迎春、祀奉春神。有关的节俗,有这样几种。一、打春牛活动

古时立春日,宫廷要举行迎春活动。根据《礼记·孟春之月》中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兆于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意思是说,周朝时立春这一天,天子亲自率领公卿大臣和诸侯、大夫们去东郊迎春。回来还要犒赏大臣们,又让宰相发布德和令,要求全国进行庆祝、给予必要的好处,号召所有百姓参加,这样庆祝、赐赠活动就开展起来,没有不这样做的。后来,历代各州县都要举行迎春活动。那是将一根鸡毛放到竹筒内,将竹筒口朝上埋在地下,州官县官到场祭拜等候。时刻一到,鸡毛便从筒中飞起,人们便欢呼春来了。

山西明清时曾有演春习俗。就是在立春前两天让唱戏、耍把戏的人们扮成庄稼人,农民们也背上劳动工具,一起到塑有春牛的场合,唱农时歌谣,进行农业劳动模仿演出,场面很是热闹。根据清朝乾隆《平定州志》记载:“立春先一日,迎勾芒神、出土牛。”意思是立春前一天要迎接春神勾芒,做一个土牛,举行打春仪式。这勾芒、土牛是泥土做成或纸糊的。到立春这天,官员们举行完祭祀仪式,就让人用鞭子打春牛。第一个人先打三下,接着民众都争着来打,还都捡回一块土。如果是纸的就不捡了。人们把土块带回家,认为撒到自己田里庄稼就会丰收。河北藁城市耿村孙胜台讲过《打春牛》的故事,说古代用纸糊春牛,人们打烂之后发现牛肚里有糖果、点心,便争着去吃,谁吃了谁有福气。看来冀晋两省打春牛的古俗的确曾经存在,但现在基本绝迹了。二、咬春食俗

立春要吃什么?一般是吃萝卜、豆芽、韭菜(韭黄)、葱、姜等,这叫咬春。据张余等编《中国民俗大系·山西民俗》中载,阳泉一带立春时普遍做春卷,就是将肉、菜用面片裹住,剁成一寸左右小节,在油锅中炸熟,吃起来外脆内嫩。也有吃春饼习俗,就是用白面裹上豆芽、粉丝、韭菜等烙成圆形小薄饼食用。当地人叫做春饼合菜,也叫做春盘。春盘,在唐代就有,是把春饼放在盘中食用或赠人。这种习俗在北方一带还有些流传,但不少地方把吃春饼春卷变成了吃饺子,男人们饮些酒水,这是咬春习俗的一种演变。

过去女孩们也在立春时用纸张剪些小燕、小蝶,叫做春鸡、春蛾,或用布缝制小娃娃,叫做春娃,插在发际或佩戴在身上,以贺新春的到来。

第三节 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天为除夕。除,为过、去、走的意思。夕,就是夜晚。除夕就是一年最末尾的傍晚和晚上。但人们习惯于把大年三十这一天称为除夕,也有除夕日、除夕夜之称。为什么叫除夕?民间对此另有解释。河北省安平县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野兽叫夕,它们动作很灵便,性情很凶猛,总是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偷吃供果祸害人。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总是逮不住夕。后来有个聪明的小伙子,依照供桌的样子做了一个翻板木箱子,将供品放在木箱上,夕来偷吃供品就会掉入箱里。家家都学着样子做了木箱,三十傍晚都放在夕出没的地方,一下子把夕全都逮住了。人们把夕杀了,剁成肉馅包饺子吃,从此再也没有夕来捣乱了。后来,人们就把腊月三十晚上叫除夕,用吃饺子庆贺除掉夕的胜利。

除夕是一年之尾,是辞旧迎新、除旧布新之日,在人们心目中十分重要。200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休假日时,将除夕这天作为春节放假的开始,就强化了古人过好除夕、迎祥纳吉的习俗。

王安石曾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便是说除夕要放鞭炮,喝屠苏酒,还要换上新桃符驱鬼避邪,保障新年的吉祥如意。这天,是迎年活动程序中最为繁忙的一天,有关的习俗很多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贴春联、门神、彩纸、窗花等

春联、门神、彩纸、窗花等是过年的特定吉祥物。过去贴春联等是腊月二十九,现在人们普遍推到除夕这天。这里,我就从除夕贴春联来叙述。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周朝时,过年要驱鬼避邪,就要在门前挂上神荼、郁垒两人的像。相传他们是专门监督鬼魅的神,发现那个鬼做了恶事就把它用苇索捆起来去喂老虎,所以鬼都很怕他们。后来嫌刻画人像费事,便在桃木板上写出两人的名字挂上,因为传说神荼二人是在桃树上捉鬼的,那桃木是五木之精,也有法力。到蜀后主孟昶时,他让一位大臣在桃木板上写吉利词儿,看了不理想,就亲自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有了这副春联,文人墨士们便纷纷在桃木板上写起来,渐渐在四川形成风俗。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联语,曾经号召京城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福字。后来春联不再单独写在木板上,而是写好挂在门前廊柱、门框上,所以也和婚联丧联一起称为楹联。除了贴春联、福字,人们还喜欢贴挂彩纸,剪贴喜鹊登梅、五谷丰登等吉祥图案的窗花。凡有丧事的人家,连续三年春节不贴春联,或用白纸蓝纸书写。

贴门神的风俗与桃符一脉相承,渐渐分出春联一支,但贴门神风俗仍然存在。传说唐太宗生了病,总梦见妖蜮,晚上不能睡觉,有人出主意把大将秦琼、尉迟敬德两个人找来把守宫门。时间长了,不能总让大将军把门,便在宫门上画了他们二人的像。现在,不少地方仍然在过年时贴这两位大将像,也有的贴死后专门捉恶鬼的钟馗像。

二、贴全神

除夕这天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在院落北墙安搭一个神棚,也叫天地棚,贴上木版年画式的全神像(神码)。

所谓全神,一般就是包括儒道佛三家的天地人三界众神。河北一带的全神像多见的是六佛头、玉皇顶的两种。六佛头一种,最上面一层是老子(老君)、孔子、如来(释迦牟尼),下一层正中是玉皇大帝,两侧是菩萨、八仙、孙悟空等,再下方是红脸关公,左右有周仓、关平等。关公下面竖写“天地三界十方真宰之位”,玉皇顶一种,最上方正中是玉皇,左右是白发老翁,以为是老君、太乙真人。整个画面没有儒佛人物。却有年、月、日、时四神和执锏执棍武士。中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却没有“之位”二字。这字样两侧都是各路神仙。最下方有二人(或四人)用身体扛着大地,传说那是哼哈二将,专门保持大地平稳安全的。

冀南地区内邱县的神码上人数众多、分为九层。最上方正中一人没有姓名,头上有冠,不会是西天如来,大概是古时天帝,左右两侧各有一位面向他的人,似是侍从,第二层没有姓名,每人脸上有一个圆点,似是天眼。第三层正中是张天师,有左右各四条胳膊,面额上有天眼,左侧是送子老母、眼光老母、天妃娘娘,右侧是孙子、无山等人。第四层正中是三清(太清、玉清、上清),左侧是观音、文殊、普贤三个菩萨和孙悟空,右侧是天皇、地皇、人皇,第五层正中是玉皇大帝,两侧是他的天兵天将们,其中一个像是哪吒。第六层正中是红脸关公,左侧是牛王、马王、天者,右侧是土地等。第七层正中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左侧是文帅等,右侧是杨二郎、温师、黑师等。第八层正中是统天、天子,左有太阴、财神,右有太阳、无生、王福。第九层正中是地藏王,左右两侧分别是一王、二王、三王、四王、五王、六王、七王、八王、九王、十王,他们大概是十殿阎君。这样的神码中,把天上地下、神佛大批包罗进来,成为过年时必须祭拜的全神了,但没有孔子、如来。

家中正房冲门则是长年供奉的神像,明清之后一般神像上有玉帝、关帝、观音菩萨等,有两层、三层和多层不等。最多的可达十几层,比院中过年临时贴的全神像还多。另有财神、仓神、土地、门神、路神、牛马王等神癨的位置,原来有神像的要去除上面的尘土,没有神像的要用红纸写上“财神之位”、“仓神之位”等贴到神位上。

三、包饺子

年三十、初一包饺子、吃饺子,在全国来说比吃糯米糖团、汤圆更为普遍。过年的饺子,带有多重含义。首先,饺子用肉、油较多,营养丰富,且有福寿多多的意蕴。其次是饺子很像元宝,是财源滚滚的象征。从根上说来,古时曾称饺子为扁食、牢丸、饺饵,它的样式来自馄饨,个别地方过年也吃馄饨,但饺子比馄饨馅多个大。饺为交,是新旧交替、迎祥纳福的意思。饺子更是供奉神灵和祖先的必备之品。

除夕要包饺子,既要当天上供之后全家吃,又要准备好第二天清早的供品饺子。有的除夕吃蒸包、熬大锅菜,第二天早起才吃水饺。大年初一早晨全是水煮饺,还没有发现初一早上蒸饺的。

过年包饺子活动,往往是全家动手,起码是家庭主妇和女儿、儿媳一起动手,有的是祖孙三代女性一起进行。这中间说说笑笑,加浓了家庭和谐温暖的氛围。在城市中,前些年春节时有些年轻夫妻为了省事买冻饺,现在普遍自己动手,或到婆母家、娘家一起来包,也形成一种团圆与祥和的气氛。

四、点火挂灯

除夕夜点旺火,是说火旺人旺财也旺,也能驱鬼避邪。过年时在院里、室内火塘里用干柴点旺火,这来自远古时期对火的崇拜。那时人类认为有了火就有了光明和温暖,能够驱赶鬼祟。点旺火还可以烧烤一些食品,温热酒水,以备守岁之用。在上海要点灯火,叫做赶虚耗。所谓虚耗,就是指藏在家中的一些鬼祟,用点灯、点火的方法就能把它们赶走,从而保证一家来年平平安安。这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那时还有点火时放些松枝的做法,叫做烧松盆。直到明朝时北京仍有类似习俗。有的地方要填虚耗,就是除夕或正月十六打扫院落、街道,把坑坑洼洼都填满,使那些虚耗鬼们无处藏身。

除夕夜点火习俗也产生了一些传说。比如,河北省丰宁县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以前人类要过年,穷神恶鬼们也要过年。它们规定,这一夜谁抓的人最多谁升官。这样很多人就会在除夕被鬼掐死或失踪,人们十分害怕。玉皇大帝发现快过年了人间没有欢乐,便派财神下凡私访。财神变成一位平常人去问清情况,便让家家户户都糊灯笼,备鞭炮,弄些柴草放在院里,准备到除夕夜晚点火。第二天傍晚,那些穷神恶鬼们还像往年一样悄悄地溜向村里。财神一声令下,立时家家灯火通明,火光四起,那些神鬼们一见就纷纷逃命,逃不掉的就被火烧烤成一滩肉泥。为了不让它们复活,人们用白面包起它们的肉来放进锅里煮。这便是三十晚上的饺子。从此每年除夕就点燃很多灯烛,烧很多柴草,还要点放爆竹,这叫明灯旺火。

过去也在院落、胡同和街道上散路灯。就是把许多灯烛从自己院里摆起,一直到大街路旁。这也是赶虚耗、恶鬼方法,同时又是为了祭祀无家可归的野鬼们,更是为了过年迟归的人们回家方便,清早拜年方便。

过年燃火点灯的方式之一就是挂灯笼,过去大多是挂竹木或者庄稼秸杆制成的灯笼,现在普遍是挂长型红灯或大红宫灯。灯笼的制作已经市场化、批量化,过去只有宫廷才能挂的圆型宫灯也走向了千家万户。有一则传说讲道:明朝末年李闯王造反的时候,曾经包围了开封城,但怎么也攻不下来。闯王便乔装打扮到城里去探听虚实。他摸清了城里的情况,有了破城的办法,但穷苦百姓们怎样才能不受误伤呢?于是他告诉人们:除了贪官污吏和那些恶人,都要在家门口挂一盏红灯,起义军来了就不杀你们。第二天城池攻破了,老百姓几乎没有被伤害的。后来人们过年时,就纷纷挂起红灯来,既表示感谢和怀念李闯王,也是为了图个红火吉利,拜年进出方便。

五、放鞭炮

放鞭炮和点明灯旺火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灯火只有光亮,却没有声音。光亮能够驱鬼避邪,声音更能避邪驱鬼。

放鞭炮的来历,有说是从宋代发明火药之后开始的,也有说火药是魏晋时期道士炼丹发明的。魏晋时期纸张昂贵,不可能用纸做鞭炮,很可能是用竹筒填上火药做成的。

放鞭炮与姜子牙有关。相传姜子牙帮助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就上封神台去封神。一个个功臣都封完了,他老婆马氏却跑来了。姜子牙在渭水钓鱼等待周文王时,老婆就嫌他穷,一跺脚走了。现在打了天下要封神了,她跑来要神位,就没好气地说:封你一个扫帚星,只有三十晚上可以下界,哪儿黑就往哪儿钻。后来,过年放鞭炮就是为了崩扫帚星,让她没处躲藏。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竹子很多,过年时就烧竹杆竹枝,发出一些声响来。根据古书记载,鞭炮原来叫爆竹,就是烧竹子造响动。有了火药之后,特别是造纸技术提高之后,用纸做炮才时兴起来。特别是成串的小鞭,几乎全是纸和火药做成的,编到一起像一条鞭子,所以才有了鞭炮的说法。在南方还有大年夜摇毛竹的习俗。说是某座山上有一个山角精,它总是骗人吃人。春笋、冬笋弟兄二人,一个勤快懂事,一个好吃懒做。这天冬笋听到外面有人喊他到后山去吃甜番薯,他就信以为真地跑去,结果被山角精抓住了。要不是春笋哥哥在家摇动毛竹,竹叶飞去遮住山角精的眼睛,冬笋就死定了。第二天山角精又喊冬笋,冬笋又受了骗,跑过去就被山角精喷出的毒气毒昏了。这时春笋又摇动毛竹,并且和毛竹一起赶到,才把山角精压住了。春笋冬笋便也长在了泥土里。据说现在大年夜时,当地人还让孩子们去摇毛竹,既是为了避邪,也是要让孩子学习毛竹的为人,还要孩子长得像毛竹一样高大挺直。

六、年夜饭和守岁

年夜饭也叫年饭、分岁饭。这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很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年夜饭一般都很丰盛,家中最好的酒菜、食物都要摆上来。但普遍认为,年底饭必须有鸡和鱼,因为鸡谐音为“吉”、鱼谐音为“余”。民间至今有“无鸡无鱼不算席”的说法。在沿海、南方水产丰富的地方,往往要做鲢鱼、鲶鱼、鱿鱼、鲫鱼四道菜,取意为连年有余。也有的做鲢鱼、鲶鱼、鲫鱼、青鱼为连年吉庆的象征。年夜饭就是“团圆饭”、“合家欢”,这是一年来全家老少最隆重的聚餐。有老人的家庭都要让老人坐上席,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依次往下坐。这时一般不请亲戚朋友,有的地方根本不许外人在自己家过年。如果过年不回家团聚,大多数人会觉得孤独和难堪。若因为工作需要、身体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则最是人生遗憾。团圆饭中,也往往有丸子,丸谐音为“圆”,含有团圆之意。当然还有各种地方性的菜肴。团圆饭也要有酒水。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能喝茅台、五粮液、酒鬼等名酒或地方名酿,一般人家就说不定喝什么酒了,但都要比平时的酒档次高些。古代时冬天酿酒,腊祭时用,后来过年时也用,称为春酒。《诗经》中就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语句,可见周代时就有了团圆饮酒的习俗。到汉代酿酒技术提高,产量增加,酒的使用也更为广泛,除夕、元旦或其他节日都要饮用,招待亲朋更要饮酒作乐。酒能够使人兴奋,提高宴席上的热烈气氛。但在除夕年饭中饮酒,一般都不过量,因为这一夜要守岁,第二天清早还要起来祭神放鞭炮,与平时闲喝酒大有不同。年夜饭前,要盛出一碗放起来,这叫隔年饭,放到第二天中午或晚上做饭时才倒回锅里,意思是连年有余,上年储备充足,今年的日子就会好起来。也有的故意把年夜饭剩下许多,一直零零星星用到正月初七或十五之后。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也是我国的古俗。晋朝时周处《风土记》中记载,蜀地一带除夕晚上“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唐宋时守岁风俗更为普遍,唐太宗就做过守岁诗,其中有“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对此欢终宴,倾杯待曙光”,是对那时宫廷守夜活动的生动记录。守岁之夜,古时也有大傩活动,就是安排人扮演将军以驱赶鬼魅,宫廷和民间一些地方都有。如果在乡村,就是身穿戏装、手执武器的人四处驱鬼,从家家户户中追赶到街上,又从街上赶到村外,然后把鬼扮演者打倒或捆住,并要焚化香纸发送那些不祥之物。他们认为这样下一年就会家家平安、人人健康了。虽然谁也看不见鬼魅在哪里,但都感到十分庄严、神圣。也有的少数民族要大唱傩戏,这可能与前面所说的除夕点火、挂灯的来历传说有关,也与年的来历传说、三十晚上逮夕的传说大体一致。年与夕都是怪物,人们就要除掉它们,其方法就是点火、挂灯和放鞭炮等。从这个角度说,守岁就是守祟,不让邪祟侵害人类。也有的地方是踩岁,即把芝麻杆撒到院落里,据说扫帚星、邪祟东西一来就会有声音,主人就会知道。踩岁,也就是踩祟了。实际上,初一早晨拜年人来人往,芝麻杆被踩得嘎吧嘎吧响,主人一听就赶紧迎上来,这便是芝麻杆的信号作用。

守岁时,也希望财神来送金银元宝。传说过去有弟兄二人,守岁时都等着天上财神来撒金银。如果谁捡得了就赶紧放到屋里,天不亮不能开门。哥哥很贪心,把天上落下的财宝抢走很多,弟弟没有抢多少。但到后半夜,哥哥听到外面有声音便开门去看,这一下财宝就变成了石头。弟弟拿了些财宝,到天亮才开门,那就是真的了。这是古人们希望家庭富裕才形成的故事,天不亮开门则是一种禁忌。但除夕要起五更,怎么能等到天亮呢?故事是批评了哥哥这样的贪心人。

守岁时,家人们也要有些娱乐活动。这主要是打纸牌、麻将,或其他民间游艺活动,都是在家中而不是街上。现在电视机已经全国普及,吃年夜饭、守岁活动与看电视一起进行。一家人边吃边喝边聊天边看电视,还会讨论哪个节目哪个演员好,到午夜12点时,人们听到新年钟声就跑到院里去放鞭炮。这已经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一个新的年俗。过去是年夜饭前后放鞭炮,起五更祭神放鞭炮,现在半夜子时增加了一次鞭炮燃放。这是在农历新年第一时间的炮声,是放炮人自己的声音,象征着新年将有新起色、新收获。

第四节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是元旦,是岁之元、月之首、日之始,三个第一,所以又叫三元日。现在叫春节,查书知道汉代时就出现了春节一词,魏晋时则指整个春季。现在年节中,标志性的日子便是元旦。汉代时立春日的庆祝丰收、祭神保佑新年风调雨顺的活动,到魏晋时期渐渐移向了大年初一,主题也多了礼仪性、娱乐性和全家团圆、人际和谐的内容。元旦的程序,人们总要在五更时开始迎神祭神。这天早早起来,男主人指挥全家续燃灯烛、上香、摆放供品,然后就开始迎神祭神的活动了。一、祭全神

这里所说的祭全神,既指院中神棚的全神,也包括室内外平常有固定位置的神癨。供品、香纸等祭祀品准备好后,全家就开始祭神。首先要在院中全神像前点纸,再到正房中堂祭祀,祈求一年全家平安、五谷丰登,或祈求老人病体痊愈、儿女升学、经商发财。开始时,由一男孩或男主人点响鞭炮,一边响着鞭炮,大家一边焚纸祷告。每到一处,全家跪拜,放炮人还要补充磕头。一直把宅神(土地神)、门神、门外路口的路神都祭拜一遍,大年的神圣祭典才算完毕。古时有初一清晨到村外路口迎接神仙下凡的活动。湖北武汉地区曾有初一清晨首先开门出行,对吉神方向祭拜后再回来祭祀全神的习俗。除夕要迎神敬神,初一早上是最隆重的迎神祭神。二、拜年

祭神后,要为长辈、兄嫂叩头,然后成年人都要去同祖同宗人家拜年。有些大家族,拜年时往往成群结队,同辈人一起串家进户,门里门外都是磕头拜年人,场面十分热闹喜庆。被跪拜的长辈就要拿出糖果、香烟或端起酒杯给晚辈用。有的小辈人拜年任务很重,到哪儿也是匆匆行礼之后快快离开,赶到另一处去磕头。拜完同宗近支再拜远支,然后再拜同街同村异性长辈、亲戚、朋友及朋友的父母。改革开放以来,大年初一拜年习俗基本保持着,但拜年的范围有所减小,有的只拜同宗,有的只拜近支了。古时宗族都有家谱,人们还要到宗祠去行祭礼。现在少数地方仍有祠堂,大年三十这天就开始上香,直到正月十五才停止。

关于拜年的来历,相传唐太宗发现一些大臣之间有矛盾,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魏征出主意说,让大臣们元旦互相拜年就好。他便按这个主意下令大臣们元旦早起互相拜年。开国功臣尉迟恭和程咬金不睦,二人通过拜年互相道歉,便和好如初了。从此大臣们年年互相拜年,民间受到影响也便拜起年来。事实上,自古中国人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过年过节都要跪拜长辈、兄嫂。跪拜礼,是中国人眼里最为庄重的礼节。见面互相作揖,则是一般性礼节。过年跪拜神灵、先祖、长辈,在当今这个时代,只是表示了尊重程度之高,也不一定是什么落后。三、吃饺子

除夕下午或晚上包好的饺子,初一早起祭神拜年之后就下锅,也有的祭神之后先煮饺子吃了再出去拜年的。头一锅煮好后,首先要盛在碗中去上给神灵,放好饺碗也要磕头,这是起五更大祭祀的继续。然后端给老人,再全家同吃。在饺子中放铜钱、钢蹦或其他东西,谁吃到谁有福、一年顺利。这个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但也有人把钢蹦吞了下去,造成危险事件。

北方初一的饺子、南方的糯米糕团,是人神共用的特定食品。从家庭角度说,这是每个人的一种神圣权利。如果家中有谁过年未能赶回,也要留上一碗等他回来再吃。四、祭祖

元旦祭祖也是古风。正月初一吃完饺子就要上坟祭祖。如果家中、祠堂中有先人牌位,祭神后祭祖很方便。但许多地方不在家中设先人牌位,同祖同宗的男人们都要到野外祖坟上行祭。一般是烧化香纸,放上初一的饺子、点心,大放鞭炮。烧纸时要嘟囔给先人:过年了,来吃饺子,你的银钱要收好,要保佑我们后辈人健康、富裕、子孙绵绵。这和清明、中元、十月一的祭祀相比,多了大年初一的饺子和鞭炮。村中喜欢放大炮的人,往往在上坟时过一回放炮瘾。但现在天气干燥,如何防火也成了现实问题。也有个别地方是在腊月二十三或除夕下午上坟,说是迎接已故先人回家过年。还有的是正月初三上午上坟,为已故先人庆贺新年。五、压岁钱

压岁钱原先叫厌胜钱,也叫花钱。厌胜,就是抗拒鬼神的。压岁钱曾经是汉代的五铢钱,后来是各朝代的铜钱,民国后渐渐用纸币。长辈把它作为吉利品、避邪物和玩赏物交给孩子们,希望能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安然成长。这是长辈对子孙们的祈愿,也是尽到自己的家庭防后义务。压岁,意思是压祟,压住鬼祟。一般把压岁钱和糖果同时交给孩子们享用。此时可以形成家庭老少一起共享天伦的欢乐场面,进一步增加过年的团圆吉祥气氛。宋代时,还出现了压岁盘,盘里放有压岁果子,专让孩子们享用。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手中的人民币也多了起来,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过年放鞭炮十分盛行,给孩子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少则一二百,多者上千上万,原来意义上的保护少儿平安成长内容变了味,被解释成孩子上学小饭桌钱、买书本钱,鼓励孩子将来考名牌大学的储备。这貌似好心,出手大方,使压岁活动出现实用主义、金钱崇拜的不良倾向。小孩们用压岁钱去玩游艺机、赌博、过网瘾更是误入岐途。大多数家长会把孩子的压岁钱没收存放,防止他们丢钱乱花钱,养成不良习惯,这样做还是很明智的。也有些利益关系,借过年给有权者的孩子压岁钱以进行物质报答或变相贿赂,这更使压岁钱产生了铜臭味道。

第五节 正月初一至十四

汉代以来,人们把正月初一到初七这几天都给了一个特定名称。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才是人日。人日之说,有记载说是董勋改造了《旧约·创世纪》而出现的。但在民间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后,这年初一觉得世界上太冷清,就用泥捏了只鸡,一吹气就活了,第二天又捏了只狗……到第七天时才捏了个泥人,这样世界上就热闹起来。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些名称的来历很有兴趣,产生了一些民俗活动。一、鸡日

把正月初一这样神圣、重要的日子定为鸡日、鸡的生日,猛然说来让人难以理解。查阅资料发现,鸡的形象,来自古代太阳崇拜。就是古书记载的“日中金乌”、“日中有金鸡”。考古发掘出的文物中,的确有太阳鸟的形象,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金乌、金鸡。其次是在天空二十八宿中,昴宿定名为鸡,称昴日鸡。

古人说,鸡有五德,是德禽。它的五德是:头上戴着红冠,很文雅;两脚善于拼搏,是武德;“见失望拼命向前”,不会回头就跑,就是现在人说的死鸡头不会拐弯,古人就把这一点看成了鸡的勇德;发现食物就招呼同伴来吃,是义德;“守夜不失时”,是很守信用很可靠,为信德。还有十二生肖中,鸡也是其中之一,而且被民间认为是凤。属龙与属鸡的成婚,便被说是龙凤婚。鸡,也谐音为吉,鸡日就是吉日。鸡多产蛋,多子多孙,这也是人们所喜欢的一点。二、狗日

狗日就是正月初二,是狗的生日。古人曾经说狗是“斗精所生”,是吉祥的瑞兽。实际上与古代狗图腾崇拜有关。南方的苗族、瑶族、黎族、彝族就是以狗为图腾的。狗和鸡一样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忠心耿耿,对人类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这天人们给狗好吃的,也不打骂狗。

在一些地方是外甥给姥姥、舅舅拜年的日子,有道是“初二初三,外甥拜年”。初二初三也是姑娘回门的日子,或说归宁日。有的占用初四,据说寡妇才这天回去看望父母。南方又有初二是米娘娘生日的说法。说米娘娘是上天派来监督人类的,如果谁浪费粮米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以就有了初二祭祀米娘娘的风俗。主要是用稻米做成饭来供奉。这天人们要吃一顿大米饭,也是对米娘娘的纪念。

狗日又是财神的生日。相传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之分。文财神就是商纣王时的丞相比干,由于受妲己陷害被挖了心,他就没有了私心,被封为财神就很公道。另一位文财神是春秋时越国的大臣范蠡。武财神一般指商纣王时的赵公明,说赵公明是道教张天师的弟子,正月初二出生。他与姜太公斗法失败,封神时太公也没亏待他,给了他个肥缺。另一个武财神就是三国英雄关羽。关羽是忠义的典型,死后被尊为财神,公正廉明,有求必应。似乎南方供奉比干、赵公元帅的多,北方供奉关公的比例更大,因为关公是山西解州人。明清时北京就有些家庭或商号把三个财神供在一起,在正月初二财神节,热热闹闹地举行仪式。有的认为道教三官中的天官也是财神,人常说“天官赐福”便是。财神备受重视,各户独有他的神位,现在也常张贴财神年画。三、猪日

猪日就是正月初三,相传正月初三女娲造了猪,后来成为人类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所吃肉食的主要来源。古代猪写作“豕”,“家”字证明古时有人家必然有猪。后为十二生肖最后一位,传说是它太懒、太胖,走得慢,得了个最末。初三又称小年朝、赤狗日、天庆节。传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真宗皇帝听说有天书落于人间,是祥瑞之兆,就下诏书放假五日以庆祝。后来又称这天为小年朝。小年朝在清代时有不扫地、不打水、不起火的习俗,与大年初一的一些禁忌相同。因为这是大年后的又一个年朝,便和大年初一同等对待。

关于赤狗日的说法,古人认为这天赤狗下凡,遇上它不吉利,所以这天一般不出门、不请客,还要在家祭祀祖宗、祈求保佑。古时初三这天开井。过年时把井封住,让井神也歇一歇,初三才打开,但要拿着香火菜肴祭祀一次,然后人们就可以去打水了。南方又有初三是米王爷生日的说法,还有初三是老鼠娶亲的说法。可见正月初三的传说和习俗还很复杂。四、羊日

羊日就是正月初四,是羊的生日。羊和鸡狗猪一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羊,即祥也,它是一个吉祥动物。有的家庭认为,有羊则吉。羊好喂养,吃草、喝水很简单,不挑剔。羊肉好吃,羊奶营养价值高,羊尿、羊粪是好肥料,羊皮可以保暖,羊头又是祭神的重要用品之一。它几乎全身是宝。

也有说这天是天上众神下界的日子,下午要准备供品、香烛迎接。因为羊日就是吉祥之日,神仙下来会更为吉祥如意。这和全国性的除夕、元旦迎神相比,一定是地方性的习俗了。又说这天主要是祭祀土地爷。前面提到土地原来是社稷大神,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正月初四就再给他一个专门祭祀之日。而有的地方在初四这天敬灶王,说灶王这天要到各户检查,所以这天不出门、不招待亲戚朋友。这天都要给羊喂好草好料。五、牛日——恨穷日

牛日就是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牛拉犁拉车力气足,不出风头不叫苦,是人类农耕时代的主要助手,所以也被尊为牛王,或牛马王。

但在全国各地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恨穷日、放炮崩穷日。相传上古帝王颛顼的一个儿子身材矮小、穿着破烂,曾被宫中号称穷子。他死于正月晦日(腊月三十),民间曾有三十这天送穷的习俗,打扫室内室外的垃圾扔到猪圈或街上,就有送穷的含义。后来又说是送穷鬼。穷鬼有五,五穷就和初五相合,渐渐成为普遍公认的恨穷送穷日了。五个穷鬼就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那么就要送走它们,此风一直盛行,但现在只说送穷不说送穷鬼了。古代产生了大量送穷的诗文,民间也有送穷的故事。关于正月初五扫炕土送穷的传说,在河北怀来县一带还有流传。也说是姜子牙把妻子封为穷神,就叫她穷神娘娘。她到哪里去都不受欢迎,扫炕土是扫她的,让她没有存身之地,只能远离家家户户。个别地方是初六为送穷日,也是打扫尘土、把垃圾扔出去为送穷。而现在城乡初五送穷,主要是大放鞭炮。传说古时候有弟兄三个,老大、老二日子富裕,小三儿却吃不饱穿不暖。这年要过年了,小三儿找大哥、二哥去借粮,没想到都不给他。他就大哭起来,惊动邻居们给他米面、年糕,算凑合地过了个年。这天碰到一个卖炮的,小三儿就把仅有的两个钱买了炮,回家就砰砰啪啪地放起来了,大哥、二哥听说三弟放炮很奇怪,就派孩子去打问。小三儿就说,我这是恨穷的,崩崩穷就好过了!两个孩子一听就回去报告,哥哥们便学着三弟的样子也放起炮来。这天就是正月初五。鞭炮声惊动了上天,晚上玉皇大帝就派观音菩萨送来了金蛤蟆,小三儿真的富了起来。从此形成了正月初五恨穷崩穷放鞭炮的习俗。

初五也为破五节。所谓破五,就是从元旦到初五为一个小阶段,对神的香烛可以减少,在外经商的人可以出行,需要种田的人可以下地。在河北、山西、山东一带,还有初五早上起来干活以恨穷的习惯,这是用劳动恨穷、送穷。古时也有初五敬五财神的古俗。古人曾经认为东西南北中都有一个财神,便称为五显财神。据说宋代时曾经把他们封了王,所以人们纷纷进行祭祀。沿海一带则认为下南洋的明朝太监郑和是财神,东北一些地方又认为人参是财神。这样看来,恨穷、崩穷、赶穷神和敬财神,是互为表里的祭祀活动,都反映了人们恨穷盼富的文化心理。六、马日

马日是正月初六,就是马的生日。因为已经破五,各种禁忌减少了,人们活动就比较自由起来,开工的、开市的、外出的都方便起来。这也是古人的归宁日。亲戚朋友可以自由往来,妇女们可以出门。初二初三没有回门的女性,这天要回娘家探亲,娘家一方就有了接姑姑的习俗。这天,要祭马神,给马匹上好草好料,而且不打不骂。马,像前面鸡狗猪羊牛一样,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功不可没。马能拉犁拉车,能驮着主人出门,特别是在战争中跑得快,也不惜战场殉命。

马与猴、狐、蛇等动物一样是有灵性的,而且姿态优雅,在动物中风流倜傥。自古以来就是主人爱马、英雄爱马。宝马金刀是武将们所追求的。如果说有人不爱鸡、狗、猪、羊、牛,但几乎世上无人不爱马。人们对马既爱之,又崇拜之。许多人以马自喻,以马为榜样,以马为依靠。它更是人类精神的象征。进一步说,自古就有龙马之说,唐僧取经骑的白马是小白龙,所以有人认为中国龙的形象塑造来自于马,这也有几分道理,因为龙头龙尾有马头马尾的一些形象元素。

由于现在农村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除了草原上,养马的风俗渐渐消失。即使是军马、骑兵也减少到有限的数量,只可供执行特殊任务或拍电影电视所用了。而人们对马的印象还是很深的,人们歌颂龙马精神,赞美宝马、千里驹的诗文是绵延不绝的。比如说一个县的经济情况好,就经常用骏马腾飞来形容。七、人日

人日就是正月初七。相传远古女娲抟土造人是先造了动物,才想造一个自己的同类,于是就捏了一个泥人,吹口气这泥人就活了。也有的说一下造了一男一女,让他们结成夫妻,繁衍了人类。初七是人节,古时曾叫人庆、人胜节、人辰日、人齐节,也叫七元。宋朝时,过年要在门上画只鸡,初七在床帐上贴纸人。笔者在河北藁城一带发现过年门口贴红纸鸡的现象,但没有看到贴纸人的,可能此俗已经消失。

七,谐音吉。民间有七七为双吉的说法,还有七的谐音为妻的观念,有七就是有妻室、有家庭了。每年的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是中国式的爱情节日。七,也有人认为不吉利。比如死人后要烧纸,七天一次,一直烧到七七四十九天。第一个七叫头七,第二个二七,第三个叫三七……第七个叫尽七。其中头七纸必须烧,五七纸更要烧,因为说死人灵魂犯在五阎王手里,凶多吉少,必须多送钱财才能保他平安。其实,自古以来七就是吉数,烧七七纸是按老喜丧角度形成的,人正常死亡,归入大地,灵魂上天,对本人和后代来说都是吉利事。

人日有许多古俗。南北朝、隋朝时要登高赋诗,还可以互相写诗寄赠。比如高适与杜甫是好朋友,高适就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写人日诗寄给杜甫。由于杜甫当时没有接到诗信,九年后才写诗回信,而且写时泪流如雨,感慨万端。人日也是古人求子之日,剪绸缎为人形,贴到屏风上,或戴在头上,以乞生子。后来不是剪绸缎,而是剪纸人了。关于人日的食俗,现在没有特定的食品,也只是古书记载南宋京城一带用七种菜做汤羹,认为这种汤可以祛病避邪。八、从初八到十四

古时正月十六前的每一天都有说法。前面从初一到初七说法很多,而初八到十四也有不少传说和习俗。这里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初八。初八是一个放生日,主要是信奉佛道的人们要放生,把买来的鱼虾、鸟虫放回去,以表示行善积德。这天也是古人的顺星节。顺星也叫祭星,人们要祭拜顺星,以求安康福寿。这是一种星辰崇拜。祭星时还要点星灯,有的在道观里举行。民间还认为这天是青龙白虎节,青龙就是碾米的石碾,白虎就是磨面的石磨,人们要祭祀和感谢它们,是对劳动工具的尊爱,也是对发明劳动工具者的怀念。还有的说初八是八仙节,这天要敬张果老等八仙。

(二)初九。这天又为上九日,民间说这天是玉皇大帝张坚的生日。因为他是至高无上的天帝,是三界之主,便称这天为天诞节、天公生。因为九字是极高极大,古代皇帝们也要敬祭玉帝。现在个别地方有正月初九玉帝庙会,便是这种古俗的遗留。

(三)初十。正月初十是石头节。石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可缺少。石洞可以避躲风雨。尤其是在铜铁没有发现之前,石头、木棍就是人类劳动、打猎和自卫的重要工具。现在初十敬石头的不多了,但有人说,初十清早用水罐打上水来,放到一块石板上,冻一会儿一提罐绳,就能把石板也带起来,这是石头显灵了。石头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古代信息,包括石山上的天书、岩画,陵墓的碑碣文字,以及用石头雕刻的各种人像、动物像和器物,为我们认识原始社会以来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料。所以我们要感谢石头。

初十或十二也是老鼠节。这天包饺子,说是把老鼠包了煮着吃,老鼠就不乱咬东西了。也有的说嗑瓜子是嗑老鼠眼,认为老鼠也应该有后代。这是天人合一观念的表现,承认人应当与动物共生共存,现在看富有积极意义。民间剪纸中,还有老鼠娶亲(嫁女)的图案,褒扬老鼠的聪明机智,把老鼠人格化了,这也有人与自然的平衡观念。

在我国和日本,都有关于老鼠嫁女的故事。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一棵枯草随风飘下来,落到了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后来这根枯草变成了一个老头,住在一个偏僻山村里,过着贫穷的生活。有一年的十月初十,老头上山打柴,一不小心斧子落到地上,把地上的一个洞砍开了,里面露出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挺惊慌,老头就把小老鼠带回家,用法术把它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一眨眼几年过去,小男孩渐渐长大了。老头就想给他成家。一天,老头问男孩:“我要给你娶个媳妇,你要啥样的媳妇呢?”男孩回答说:“我要世界上最有能耐的媳妇。”老头在世上没找到,想到了天上的云姑娘,就问云姑娘:“我找遍了全世界,发现云姑娘最有能耐,嫁给我家小子怎么样?”云姑娘说:“我不是最有能耐的,我怕风,你找风姑娘吧。”老头又找风姑娘,风姑娘说她怕墙姑娘,老头又找到墙姑娘,墙姑娘说她怕地下的鼠姑娘。老头找到鼠姑娘,又同小子商量,小子一听就痛快地答应了。于是老汉选了一个漂亮的鼠姑娘给小子做媳妇。鼠姑娘还要了一个条件,就是结婚那一天不能使刀,因为她怕人们剁菜的声音,老汉也答应了这个要求。就在正月初十这天,老汉又把小子变回了原形,为他举行了婚礼。从此以后,这个村庄每年在正月初十都不使刀,说如果使了刀老鼠就会把他家的东西咬碎。

(四)十一。这是古时的厕神日,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被吕后剁去手足,割去舌头,挖去眼睛,打入冷宫,像喂猪一样残酷地虐待她。她惨死后,吕后也死了,大臣陈平、周勃等杀掉诸吕,拥戴汉文帝登基,才为戚夫人昭雪。又说玉帝同情她,就封她为厕神。也有的说十一是请紫姑日,紫姑生前是受气的小妾,被大老婆在厕所害死,冤魂不散,惊动了武则天,被封为厕神。现在这种习俗已经基本绝迹,但这天打扫卫生倒是很普遍的。

(五)十二。此时元宵节将近,城乡青壮年们都忙着为元宵节搭灯棚、排演节目,同时乡邻之间互相宴请,以叙友情,经商做工的人们也在餐饮间互相交流。今天虽然搭棚的不多了,但村民、市民排演节目,邻里、朋友、同行相聚,饮酒叙旧还是很普遍的。

(六)十三。相传这天是刘猛将军的诞辰。刘猛将军是驱蝗之神,或说是虫王。这天便是虫王节。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战胜虫害。也因为北方干旱,蝗灾反复出现,理想的蚂蚱神、虫王等也就出现了。刘猛是宋钦宗时的大学士刘仲郾,他出使金国时不接受贿赂而上吊自尽,被人们赞美为刘猛将军。又说刘猛是南宋光宗时的武将刘宰,还说是元朝末年节度使刘承宗等。古时每逢正月十三这天,官府要派人到蚂蝗庙、虫王庙祭祀,说是迎猛将。

南方一些地方,也说这天是灯头生日。这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这应该是元宵灯节活动的前奏。而京津冀一带,说这天妇女们不能动针线,动针线容易死丈夫,所以这天成为妇女休息日。

(七)十四。这天是元宵灯会活动的试灯日,也是临水娘娘(也叫顺天圣母)的诞辰。相传临水娘娘叫陈静姑,是唐代宗大历年间人。出生时有五条龙为她喷水洗浴。后来遇到大旱,陈静姑带着身孕上台求雨,不幸小产身亡,临死发誓要做神仙搭救难产的女人。曾经有一位妇女怀孕17个月不生,天帝就派静姑去助产,使母子安然无恙。从此她名声大振,被尊为临水娘娘。相传过去每逢正月十四这天,村落中都要挑选多子多孙的中老年妇女,去为庙中的临水娘娘换上新衣,并且焚香化纸祭拜。

第六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春节系列活动的第二个高潮。有人认为,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的娱乐节、狂欢节和情人节。此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各地的传播认同过程。一、元宵节的起源

有关元宵节由来的记载和传说,多达十几种。它起源于汉代的说法认同者较多。下面举出几种。

(一)汉文帝定名元宵节。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二)汉武帝提倡放灯。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三)汉明帝燃灯礼佛。东汉明帝时,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回来,明帝就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去张灯以示礼佛。据载,佛祖释迦牟尼神变显灵,是西历12月30日,即中国的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这天就要举行燃灯法会。为表示对佛祖的尊敬和虔诚信仰,明帝要求士庶全民一律在这天张灯张灯结彩,唐代诗人崔夜曾有《上元夜》六首,其中有“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无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等句,描写的就是唐代元宵之夜燃灯火的灿烂情景。

(四)道教祭神礼仪。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又为下元节。合成为三元。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这是“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这天信奉道教的人们要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他来赐福,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形态新颖的花灯也不断出现,观灯赏灯者多如穿梭,于是便称为闹花灯了。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城池中的佛道两家活动各自进行、互不相伤,这样使元宵之夜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人们观赏的场面也更为热烈。

(五)学子入学要开灯。相传唐太宗时,为了鼓励儿童们读书,下旨要求每个儿童都要入学,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灯。即让每个学生带一盏花灯到学校,由教书先生一一给他们点亮,这象征学子们前途光明。到清末民初时,私塾还大都在正月十五前后招生开学,这与唐时元宵入学开灯习俗有关。后来都是年中入学,到第二年夏天为一个学年,开灯习俗就不存在了。

(六)古时火的崇拜、农业劳动和祭祀。远古人类火崇拜的演化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