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记忆与学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5:04:59

点击下载

作者:向祖强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前瞻记忆与学习

前瞻记忆与学习试读:

前言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是指向未来的记忆,是个体在将来某个时间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记忆,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记忆。前瞻记忆是如何被提取的、哪些因素将影响这个提取过程,是当前前瞻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以往的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有熟悉—提取模型(familiarization-retrieval model)、反射性联结模型(reflexive-associative model)、自动激活理论模型(automatic activation model)、预备注意与记忆加工模型(preparatory processes and memory processes theory,PAM)与多重加工模型(multiple retrieval processes model)等。众多的理论模型表明研究者在前瞻记忆的提取过程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多争议。本书认为当前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前瞻记忆是自动提取还是控制提取;其二,影响自动提取或者控制提取的因素是外部刺激还是个体内部的认知资源。

本书采用前瞻记忆行为实验研究范式,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前瞻记忆的提取过程。具体的实验研究分两个部分:①信息加工水平对前瞻记忆提取的作用,包括记忆信息的知觉加工与语义加工对前瞻记忆提取的影响、记忆任务生成条件下前瞻记忆自动提取与控制提取的比较、记忆任务自我参照条件下前瞻记忆自动提取与控制提取的比较;②影响前瞻记忆信息加工水平的因素及其效果研究,包括前瞻记忆任务分别在知觉加工与语义加工条件下,主体内外倾向、注意参与水平、主体情绪焦虑特征、记忆任务重要性等因素对前瞻记忆提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①前瞻记忆任务在知觉加工时,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不影响进行中任务,前瞻记忆的提取倾向于自动提取。②前瞻记忆任务在知觉加工条件下,前瞻线索的多少对前瞻记忆的完成没有显著影响;反之,在语义加工条件下,多个线索比单一线索更不利于前瞻记忆的完成。③前瞻记忆任务在语义加工时,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对进行中任务有显著影响,前瞻记忆倾向于控制提取。④生成性的前瞻记忆比再现性的前瞻记忆更难以完成,个体更容易完成只需要比较低层次信息加工的前瞻记忆任务。⑤前瞻记忆任务在知觉加工时,任务的重要性、注意参与水平对内控倾向与状态焦虑倾向的个体的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都具有显著影响。⑥前瞻记忆任务在语义加工时,任务的重要性、注意参与水平对具有外控倾向与特质焦虑倾向的个体的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都具有显著影响。

总体说来,我们认为前瞻记忆任务是由知觉加工水平到语义加工水平,再到生成加工、自我参照加工,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对进行中任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前瞻记忆提取需要的认知资源也越来越明显,提取更倾向于控制性提取,反之则倾向于自动加工;同时,随着加工水平的深入,不同人格倾向与情绪焦虑特征的个体在不同任务重要性、不同注意参与水平的时候,前瞻记忆的提取会发生变化。本书所作的研究对改善人们的前瞻记忆水平,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笔者的学识与研究手段的限制,本书仅仅从行为角度对前瞻记忆开展研究,因此一定存在许多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向祖强2015年10月第一章记忆的本质及其研究历程

洛克(Locke)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指出:记忆对人的重要性仅次于知觉,人们缺少了记忆,便在思想、推论和知识中,完全不能越过眼前的对象。作为人们获得信息并存储信息的能力,记忆历来是人类行为中引人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有记忆,我们能够轻易地回想出生活中的愉快往事,认出曾经的朋友;因为有记忆,我们才能够协调思想、情感与意志,维持内部心理世界的和谐与统一。记忆的这种重要作用,使得它从科学心理学产生以来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记忆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般来说,对记忆的科学研究始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1880)。Ebbinghaus认为记忆就像一个存储器,将个体学习与经历过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他以自己为对象,以无意义音节为主要材料,用完全记忆法与节省法来测量,揭示了遗忘与时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通过遗忘曲线,Ebbinghaus提出了几个基本观点:①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过后的一个小时内;②个体记忆消退的速度不均匀——开始很快,随后逐步变慢;③重新学习总比第一次学习更容易。

Ebbinghaus的研究开了人们对高级心理过程的实验研究的先河,但随后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却使得记忆研究被忽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的两篇重要论文(《人类记忆与信息加工研究》《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的发表为标志,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记忆进行研究又一次成为热点问题。

针对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记忆的研究,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等人提出了两种记忆理论。他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的概念,认为记忆不是只有单一的长时记忆,还有一种短时记忆的存在。后来,阿特金森和谢夫林(Atkinson & Shiffrin,1968)等人进一步吸收了斯珀林(Sperling,1960)部分报告法发现的感觉记忆的成果,提出了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两种记忆说强调记忆是由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系统,信息经过短时记忆加工再进入长时记忆中,其中,短时记忆既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缓冲器,也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加工器。但是信息在进入短时记忆之前,应该还存在一个感觉登记的阶段,也就是说,完整的记忆模型是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三级加工模型被提出后,关于记忆是一个多重系统的观点逐步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与认同,记忆研究也呈现出了繁荣景象。首先是研究者对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容量、信息提取方式等的研究,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短时记忆系统的特征,促进了人们对记忆多重系统的理解。在对短时记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短时记忆存在缺陷的病人,虽然其数字记忆广度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够进行记忆学习,对此三级加工模型难以进行解释。于是巴德利(Baddeley,1974)等人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Baddeley认为短时记忆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是一个由多个独立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在短时记忆中存在一个工作记忆系统,这种工作记忆系统是一种暂时性的信息存储与加工。工作记忆系统包括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中央执行系统这三个部分,其中中央执行系统是一个具有通用资源的结构,是工作记忆的核心,而另外的两个部分是个体分别保持来源于视觉与听觉通道的信息的结构。工作记忆概念的提出为某些用三级加工模型难以解释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释思路。例如,尽管个体的短时记忆受到伤害,但如果其内部的工作记忆系统没有损伤,那么个体仍然可以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完成某些认知活动。Baddeley强调短时记忆中存在工作记忆的思想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但如果说工作记忆只是个体短时记忆中的一种暂时性的信息加工,那么为什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会表现出另外一些现象,如有时个体进行的某些行为一旦被中断,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才能被记忆起来并继续下去;反之,有时个体对比较熟悉的活动,即便被中断很长时间,却依然可以随时轻松地记忆起来并恢复这些活动。对此,埃里克森和金茨(Ericson & Kintsch,1995)提出了长时记忆中也存在一种长时工作记忆机制,从此工作记忆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

在研究者对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开展研究的同时,另外一些研究者沿袭Ebbinghaus关于记忆研究的传统,考察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以及长时记忆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与信息表征的特点、信息保持的模型。在考察影响长时记忆的因素时,施耐德(Schneider)和谢夫林等人提出了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理论,并认为这两种加工是影响信息保持的重要的内部心理机制。在长时记忆的内部表征方面,图尔文(Tulving)提出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分,维奥(Paivio)提出了语义表征与表象表征的双重编码理论;柯林斯和吉兰(Collins & Guillian)提出了层次网络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迈耶(Meyer)提出了集理论模型,史密斯(Smith)等人提出了特征比较模型。可以说,这些研究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对长时记忆信息编码的方式、信息存储的方式的认知,促进了人们对记忆本质的了解,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记忆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研究记忆内部机制的实验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记忆研究领域的扩大,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表现得极为明显。这些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有:①元记忆(metamemory)研究。1971年,弗拉维尔(Flavell)等人明确提出了元记忆的概念并将其纳入了记忆研究的范围。纳尔逊和纳伦斯(Nelson & Narens)认为元记忆是相对人类认知的元水平与客体水平而言的一个概念,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客体记忆的认识、评价与监控。②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研究。一般认为,Ebbinghaus倡导的对记忆内容的回忆与再认表现出来的记忆是一种个体可以有意提取的记忆,是一种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外显记忆;与之相对应,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种个体可能意识不到的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有意识地回忆,却能够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经验。这种记忆的发现与实验研究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记忆本质的认识。③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研究。自传体记忆一般是指对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与自我经验相联系的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布鲁尔(Brewer,1986)认为自传体记忆与其他记忆的区别主要在于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参照特征,它是一种由经验性自我、图式性自我及与个人记忆和自传事实相关联的信息集合。④错误记忆(memory illusion)研究。错误记忆也称记忆错觉,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的现象。错误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与Ebbinghaus关于记忆数量保持传统相对立的巴特莱特(Bartlett,1932)开创的关于记忆精确性的研究传统,到20世纪70年代,以奈瑟尔(Neisser)等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进一步强调记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由此引发了对影响建构过程的正确与错误这一问题的一系列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从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记忆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非常复杂,但经过综合分析后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的研究倾向。从研究的基本理念看,当前记忆研究逐步从Ebbinghaus记忆数量取向向记忆准确性取向发展,表现为对记忆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对错误记忆的研究等;从研究的层次看,不仅加强了对外显记忆的研究,更开始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从而将对记忆的意识层面的研究推广到了对无意识层面上记忆的研究,这无疑极大地拓展了记忆研究的范围;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不仅更加强调记忆的实验室研究,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日常记忆(即应用记忆)的研究。二、记忆本质的理论模型

纵观一个多世纪的记忆研究,记忆的本质主要体现为两种理论模型:一是记忆的存储器模型,二是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一)记忆的存储器模型

记忆的存储器模型认为,记忆系统不是由单一的系统组成,而是由多个具有加工各种认知代码能力的系统组成,记忆信息通过控制过程从一个储存器转移到另一个储存器。记忆的储存器模型包括双存储器模型与多存储器模型。1.双存储器模型

Waugh & Norman认为记忆不是由单一的长时记忆系统组成的,记忆包括初级记忆与次级记忆两个加工系统,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注意与模式识别后,首先会存储在一个加工容量有限的初级记忆存储器中,随后有的信息通过复述过程得到加工,进入次级系统,从而长久地保留下来(如图1-1所示)。图1-1 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来源:Waugh和Norman,1965)2.多存储器模型

Atkinson & Shiffrin认为人类的记忆系统存在三种信息存储器,即感觉记忆登记器(sensory register,SR)、短时记忆存储器(short-term storage,STS)和长时记忆存储器(long-term storage,LTS)。该模型认为,记忆信息在个体内部,经过三个记忆存储器的加工,刺激首先通过感觉通道进入感觉记忆登记器,并在其中保持较短的时间。如果刺激信息在消失之前被注意到了,那么,信息就会进入短时记忆存储器,信息在短时记忆系统中得到进一步加工后,保持几十秒后会被迅速遗忘;如果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更深入的复述,则会进入长时记忆存储器中存储起来。多存储器模型认为,记忆的结构是固定的,而控制过程是可变的。刺激信息从记忆的一个存储器到另一个存储器的加工处理过程受到人的主动调节与控制,从感觉记忆到短时记忆需要个体注意的投入,从短时记忆存储到长时记忆存储,必须经过内部的深入加工处理,如词语复述。多存储器模型提出后,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肯定,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这种模型没有关注到个体内部的监控对记忆的作用。针对这些批评,Atkinson & Shiffrin在原有的三级加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记忆信息加工的扩展模型(如图1-2所示),突出了对刺激信息的调节与控制过程。图1-2 扩展后的多存储器记忆模型(来源:Atkinson和Shiffrin,1969)(二)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多存储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记忆信息储存的时间问题,但是当个体对记忆信息进行了不同水平的加工后,这些信息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记忆效果?为此,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 Lockhart)提出了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LOP)。该模型反对把记忆分成三种独立的存储器系统,以及信息的存储位置决定其编码特征的观点,认为记忆的存储在对信息的编码加工水平这一维度上是连续变化的,存在无穷多的加工水平,而信息记忆的效果也与加工水平的深浅相关联。

Craik & Lockhart认为,输入的刺激信息会受到一系列的加工分析,刺激的性质和加工的时间决定了一个刺激是在浅层阶段加工还是在深层阶段加工。最初是浅层加工,输入的刺激会接受感觉分析和特征分析;在较为深层的加工分析中,刺激经由模式识别或意义抽取而被识别出来,还可能涉及个体的经验。随着加工的深入,对信息会进行更多的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在最高加工层次上,个体根据过去关于该单词的经验而产生联想、想象。如在单词记忆中,个体开始可能根据线条或弯角等物理特征进行视觉轮廓分析,此后将刺激与已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就可能识别出与其只相差一个字母的一个单词。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有两个主要的假设:一是语义分析能比非语义分析产生一个更深,也更有意义的代码;二是代码越深,记忆越持久。

Craik & Tulving用实验验证了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研究者先向被试快速呈现单词,再通过提问来引导被试使用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语义编码三种方式对单词进行加工,如“chair”这个单词是大写的吗?“book”这个单词与“look”有共同的读音吗?能够将单词“gun”放在“这个人将   放在桌子上”中的划线处吗?学习结束后,对实验者进行单词记忆测验。实验结论表明,对于单词的记忆,深层次的语义编码产生的记忆效果远远好于其他两种编码方式。

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提出后,许多研究者都大为重视,这种强调加工水平的观点得到了多种生活现象的支持。罗杰斯、凯珀和柯卡姆(Rogers、Kuiper & Kirker)在实验中发现了记忆的自我参照现象。研究者在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把单词的含义与自己联系起来,判断这些词汇是否可以用来描绘自己,如“honest”是否适宜描写自己,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回忆那些能够描述自己的单词的正确率非常高,即使有些词,被试评估后发现并不适合描述自己,但回忆成绩仍然很高。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显然自我参照效应是由于被试曾经考虑过该单词的意义是否符合自己,对该单词进行了意义加工的结果。自我参照效应有力地支持了加工水平模型。

记忆的多存储器模型与记忆加工水平模型各有优劣:多存储器模型将记忆系统由单一系统复杂化为多种存储系统,提出大脑中存在着多种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保存的记忆信息,并揭示了这些记忆信息的保持、提出的特点,尤其是短时记忆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记忆的了解,也为后期的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多存储器模型难以解释为什么对信息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会产生不同的记忆效果等现象。记忆的加工水平理论可以解释记忆信息的不同的内部加工过程对记忆产生的不同影响、自我参照效应等何以能够增强记忆效果等现象。但是,何种指标能够客观地标志记忆加工水平?记忆加工水平模型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三、生活记忆研究的兴起

多存储器模型与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的对立,让人们难以了解记忆的本质,同时,立足于实验室的记忆研究,由于对现实生活的不作为,也导致其无法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记忆现象,从而使人们对记忆研究产生了广泛的责难。在这种背景下,对日常记忆的研究成了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当今社会,信息被大量呈现,需要人们记忆的信息大幅增加,现实生活需要人们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因此对日常记忆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生回忆或再认错误和扭曲。当人们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时,便发生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错误记忆源于早期Bartlett的经典研究。Bartlett用了两种方法研究错误记忆现象。

一种方法是系列再生法,实验要求一组被试记忆一张图片,研究者将被试分成一个系列来学习如何记忆图片,首先要求第一被试看图片,将图片内容记住,过一段时间后,让他把图片内容回忆出来(画出来);接着请第二被试看前一被试画的图片,并根据个人的记忆,将它再画一次,如此这般到第三、第四被试,直到完成预定的人次。结果显示,到第十被试画完时,图片已面目全非。Bartlett发现,错误记忆的变化方向有三种:一是对称化,再生图趋向对称,不规则之处规则化;二是尖锐化,有时候不规则图形再生时的不规则性会加强;三是同化,把再生的图形同化为其他类似的东西,使其典型化并更具代表性。

另一种方法是重复再生法,实验要求被试学习一些有意义的材料,让其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进行多次回忆。Bartlett让被试学习一个北美印第安人的民间传说——“鬼魂的战争”,并要求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对该故事进行重复回忆。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的记忆出现大量的遗漏,会犯替代性错误,常删除或改变那些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的细节,并添加其他细节使故事连贯起来。

Bartlett认为,错误记忆是符合常理的,回忆与原始材料丝毫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个体的记忆过程尤其回忆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在众多的日常记忆现象中,前瞻记忆的现象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前瞻记忆是个体对将来要完成的某项活动的记忆,如记得在回家的路上买一些面包带回去、记得看到某位朋友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口信、记得晚上睡觉前吃感冒药等。前瞻记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伯吉特(Burgess)认为人类大部分的活动都可以称为前瞻记忆。泰瑞(Terry)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记忆失败的事件中,前瞻记忆失败的事件占50%~70%,同时许多生活中的重大事故的发生通常是源于人们忘记了完成某些既定的操作任务,这些都与前瞻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的失败可能会使人们失去某些机会,承受某种损失,然而针对前瞻记忆的特征与规律,研究者的理解却显得极为不到位,尤其是对这一现象有时候我们能够较好地完成前瞻记忆任务,有时候却总是忘记前瞻记忆的本质原因更是缺乏足够的研究。第二章前瞻记忆的基本理论一、前瞻记忆的含义

前瞻记忆是20世纪70年代后从时间维度考察记忆而提出的概念[米查姆和莱曼(Meacham & Leiman,1975)]。研究者认为先前考察的记忆,从时间维度看都是指向过去的,这种记忆针对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可以称为回溯记忆,其基本功能是帮助人们重新构建过去。与之不同,前瞻记忆是指向未来的记忆,是一种帮助人们计划未来并执行已经计划好的行为的记忆。麦克丹尼尔和爱因斯坦(McDaniel & Einstein,1990)认为前瞻记忆是个体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是个体在将来某个时间完成先前计划好的某项行为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成功的前瞻记忆完成包括回溯成分与前瞻成分。回溯成分主要是指记住所要完成的意向行为是什么;前瞻成分是记得在恰当的时刻,或者遇到恰当的线索时执行先前制定好的意向行为。

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记忆任务就是前瞻记忆,例如,学生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要求下次上课时记得带上一篇关于某作家的小说,或者带上相应的课外作业。再如,老年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吃药的问题——既要记得执行吃药这个行为,又要记得在特定的时间吃药(如早饭后或者每隔几个小时之后),同时还常要记住早饭和晚饭后吃的是不同颜色的药片。此外,人们在下班回家路上看到超市时记得买些日用品回家、体质较差的人记得每天9点吃钙片,都是典型的前瞻记忆。

从内部构成的角度看,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前瞻记忆通常包括前瞻成分与回溯成分。其中前瞻成分也称前瞻线索,是指引发前瞻记忆的外部线索,如前面提到的“回家路上”“每天9点”“上学的时候”等,都属于外部线索;前瞻记忆的回溯成分也是前瞻记忆的任务,或者也可称为前瞻记忆的意图,如前面提到的“买日用品回家”“吃钙片”“带家庭作业”等。相对而言,回溯记忆一般不包括前瞻成分,只有具体的内容或任务成分,因此对前瞻记忆失败来说,个体既可能是忘了前瞻成分而记得回溯成分,也可能是记得前瞻成分而忘记了回溯成分,或者两者都忘记了。

研究者对前瞻记忆的科学研究开展得较晚。早期通常是将前瞻记忆当作一项实验任务来进行研究,如在布罗德本特(Broadbent)关于注意机制的考察中,就有对被试的一些要求:当被试听到某个刺激时就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种要求其实就是前瞻记忆的表现。后来洛夫特斯(Loftus)等人开始正面考察个体的意向记忆(memory of intention),揭开了科学研究前瞻记忆的序幕。但是直到1990年McDaniel & Einstein提出了研究前瞻记忆的实验范式后,前瞻记忆的科学研究才较好地开展了起来。

McDaniel & Einstein将前瞻记忆引入实验室,他们采用双作业范式,以在进行中任务(ongoing task)中镶嵌前瞻记忆任务的方式开发了一种实验研究范式,从而开始了对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具体说来,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范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一个具体的前瞻记忆任务,包括告诉被试特定的前瞻记忆线索与线索出现时其应该作出的反应,如按空格键;②让被试从事某项活动,使得被试将前瞻记忆任务从短时记忆系统中转化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③让被试从事一项进行中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前瞻记忆线索出现;④考察进行中任务完成的水平与前瞻记忆完成的水平。前瞻记忆这种实验研究范式出现后,对前瞻记忆开展的研究迅速地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转向了实验室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前瞻记忆的认识,推进了前瞻记忆研究的进程。

1996年,Brandimonte、McDaniel & Einstein等人总结历年前瞻记忆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前瞻记忆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前瞻记忆:理论与应用》。2000年7月,第一届国际前瞻记忆大会在英国召开;2005年第二届国际前瞻记忆大会在瑞士召开,并发表了第二部关于前瞻记忆的专著——《前瞻记忆: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应用视角》。至此,前瞻记忆研究成了记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前瞻记忆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前瞻记忆的实现也就是个体预定目标的完成,这对个体的发展、个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不断加强对前瞻记忆的研究,使个体改善前瞻记忆,促进其学习与生活的进步。二、前瞻记忆的类型

研究者一般根据前瞻记忆完成的时间、前瞻记忆任务的使用频率、前瞻记忆的线索类型以及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等几个方面的不同,将前瞻记忆分成不同的类型。(一)长时前瞻记忆与短时前瞻记忆

从意图完成时间的长短,可以将前瞻记忆分为长时前瞻记忆与短时前瞻记忆。一般来说,前者往往是很长时间后才需要完成的前瞻记忆;而后者,Meacham(1975)等人认为是一种与警戒或注意相类似的记忆,例如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某些特定前瞻线索作出反应。短时前瞻记忆由于完成时间较短,在实验研究中经常被研究者关注。(二)新异前瞻记忆与习惯化前瞻记忆

从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任务的使用频率来看,可把前瞻记忆分为新异前瞻记忆与习惯化前瞻记忆。个体所要完成的前瞻记忆任务,有时是完全新颖的,是要求被试在前瞻线索出现时完成某个特定的新颖任务,这种前瞻记忆被称为新异前瞻记忆,这种记忆通常也是一种暂时的前瞻记忆,一旦完成就不需要继续保持并再次完成;反之,当个体需要完成的前瞻记忆任务是个体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完成的任务,这种记忆我们称为习惯化前瞻记忆,如高血压患者记得每天早上9点吃降压药、学生记得每天上学的时候带上当天的作业本都属于习惯化的任务,这是一种习惯化前瞻记忆。

当前,学术界对新异前瞻记忆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习惯化前瞻记忆的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异前瞻记忆比较易于操作与控制,从而能够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严格来说,这两种记忆不能仅仅从任务的性质上进行区分,McDaniel & Einstein(2000)指出,两种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方式之间可能也存在差异。一般认为新异前瞻记忆既可能是控制加工,也可能是自动加工的结果,但习惯化前瞻记忆则只能是自动加工的结果,因此对习惯化前瞻记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前瞻记忆信息加工与前瞻记忆提取的机制,也为探索在如何有效完成当前任务的同时不忘记前瞻记忆并实现前瞻记忆提供了某种有效的技术。(三)基于时间、基于事件与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

McDaniel & Einstein根据前瞻记忆完成线索的不同,区分了基于时间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这是当前前瞻记忆最为学界广泛接受的分类。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简称TBPM),是指当到达某一时间就要求完成的前瞻记忆,例如,学生在1个小时后将作业交给老师,如果在1个小时后,学生没有交作业或者交了作业,就表示这种前瞻记忆被忘记或者被完成。这里的“1个小时”是一种时间的间隔,交作业是时间引发的意图。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简称EBPM),是指当某个特定的线索事件出现时,要完成某种特定意向的记忆。这种前瞻记忆在实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例如,要求被试看到动物出现的时候,就作出某种特定反应(按空格键等),或者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邮局就去买一本《围棋天地》,这里的“动物”“邮局”是特定的事件,“按空格键”“买《围棋天地》”是这些事件引发的意图,这是比较典型的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

后来,Kvavilashvili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进一步区分了一种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activ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特指当个体完成某种活动后需要完成的前瞻记忆。例如,学生做完考卷后,将时间写在试卷后面;学生打完球后,记得关掉球场的空调、照明灯等。这里所有的意图完成都是与某种活动的完成密切联系着的,是在完成特定活动后再要求完成某项任务的记忆。

三种前瞻记忆类型都有较多的研究,尤其是基于时间、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更是当前前瞻记忆研究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的相关研究较少。(四)基于前瞻记忆信息加工过程的分类

除提出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外,Kvavilashvili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前瞻记忆类型进行整合,从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编码、保持、提取与执行的完整过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11类前瞻记忆。

从编码的角度,可以划分出4类前瞻记忆:重要与不重要前瞻记忆;乐意、中性与不乐意前瞻记忆;自己完成的与他人完成的前瞻记忆;容易决定与难于决定的前瞻记忆。从保持时间的角度可以区分为长时前瞻记忆与短时前瞻记忆。从提取的角度可以区分为4类前瞻记忆:基于时间、基于事件与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单一意向与组合意向前瞻记忆;新异与习惯化前瞻记忆;提取时间短与提取时间长的前瞻记忆。从执行的角度可以区分出两类前瞻记忆——执行短的与执行长的前瞻记忆;一步完成的与多步骤完成的前瞻记忆。

显而易见,Kvavilashvili的分类比较复杂,是在信息加工的框架下对先前前瞻记忆类型的整合,这种分类由于是按照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流程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类虽然比较完整,但各种分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与重叠。三、前瞻记忆的特点

虽然前瞻记忆有多种类型,但综合起来,作为与回溯记忆相对应的一种记忆类型,前瞻记忆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前瞻记忆任务的镶嵌性与情景性

前瞻记忆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其前瞻任务总是与个体当前进行的任务镶嵌在一起,要求在特定的情景中完成(Kvavilashvili & Ellis,1996)。通常个体在确定了某个意图之后,并不是立刻就去实现,而是要进行一些别的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特定的线索后才去完成前瞻记忆任务,当然个体也可能忘掉了前瞻记忆,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情况表明前瞻记忆总是镶嵌在其他活动之中,并在完成其他活动的进程中来完成的。这要求个体在进行中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脱离出来,完成先前的预定任务。

前瞻记忆任务被嵌含在进行中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就是说,前瞻记忆任务的意向形成以后,个体即开始从事其他的活动。而对前瞻记忆任务的执行,常常需要结束一种任务之后(或在一段时间之后),或者前瞻记忆任务的线索一出现,即需要中断进行中任务,而转到另外一种目标活动,因而在完成前瞻记忆任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调动注意资源来监测环境中的线索,或者需要注意的转移,即不断地在两种任务间进行跳跃性的维持等。例如,有研究者在前瞻记忆研究中,要求儿童在对图片进行命名的过程中(进行中任务),看到动物图片时不命名,而是把图片放到某个篮子里(前瞻记忆任务)。实验在两种条件下进行:一种是把目标图片放在最后,另一种是放在中间。在前一种条件下,儿童在完成进行中任务之后再完成前瞻记忆任务即可。而在后一种条件下,儿童需要中断进行中任务,转向前瞻记忆任务。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目标图片为多个的话,那么儿童需要多次把注意力从进行中任务转向前瞻记忆任务。由此可见,由于前瞻记忆是在从事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具有镶嵌性和隐藏性的特点,并且将与进行中任务竞争注意资源的分配。(二)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发性与控制性

一般认为,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相比较而言,一个显著的差异在于:回溯记忆通常是在有明显的外部提醒的时候才发生的,而前瞻记忆的提取却没有特别的提醒,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自发提取而实现的(Craik,1986;Einstein & McDaniel,1996)。其实回溯记忆也有个体无意中自发回忆出某些经验的表现;反之,前瞻记忆表面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外部提示,但个体要有效地完成,通常会有一些内部提示,表现为一旦有了前瞻记忆任务,个体就会分配恰当的认知资源用于监控这个任务,从而对进行中任务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出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prospective memory interference effect;Theodor Jāger,2008)。(三)前瞻记忆任务完成的延时性

前瞻记忆的意图产生后,个体一般不会立即就要求完成,总是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要求个体去执行。例如,老师要求学生明天早晨8点到学校的时候,将作业交给自己,学生形成意图后,并不是立刻就去执行,而是要延迟到第二天才去实现意图。

前瞻记忆的延时性对前瞻记忆的提取有什么影响呢?这是前瞻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Meacham & Leiman(1982)曾用自然实验研究的方法,要求被试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将一些明信片寄回给主试。结果发现,延迟时间越短,被试的成绩越好。我国学者赵晋全等人发现,当被试在时间延迟0、7、17、27、57分钟这5个时间间隔中,除了立刻执行的前瞻记忆效果明显比较好以外,其他几个时间间隔后,被试前瞻记忆的完成并没有显著差异。

这种不同的结果表明,时间间隔对前瞻记忆的执行与回溯记忆中时间对遗忘的作用存在不同的效果。对回溯记忆而言,遗忘曲线表明时间是影响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前瞻记忆中,遗忘似乎并不一定受时间间隔大小的影响。(四)前瞻记忆完成的反馈监控性

对前瞻记忆而言,一方面要求个体在该完成的时候要及时完成先前的意图;另一方面也要求被试在一个意图完成后,要对前瞻记忆进行有效的反馈监控,当相应的线索再出现的时候不要再继续完成意图,或者根据要求重复完成事先的行为。这种特征我们称为前瞻记忆的反馈监控,这与回溯记忆具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前瞻记忆的这种特征,目前相关的研究仍比较少,有些研究者发现个体注意的参与程度、前瞻线索的本身特征以及前瞻任务本身的负责程度是影响个体前瞻记忆反馈监控的主要因素。四、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关于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梅洛德(Maylord,1996)将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的全过程分为编码阶段—保持阶段—提取与执行阶段—反馈与监控阶段四个阶段。McDaniel & Einstein(1998)等人也从信息加工的特点的角度区分出了前瞻记忆的编码—保持—提取—执行—评估五个阶段。Kvavilashvili(2006)同样从信息加工的过程将前瞻记忆分成编码—保持—提取—执行四个阶段。克利格尔(Kliegel,2008)等人则从前瞻记忆提取的角度认为,前瞻记忆是一系列复杂认知过程的结果,涉及意图形成—意图保持—意图激发—意图执行四个过程。

笔者认为从内部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来,个体从最初的记忆意图的形成到最后的意图的执行,并对前瞻记忆的完成进行有效的反馈监控,前瞻记忆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的阶段:(一)前瞻记忆信息的编码

个体根据要求形成前瞻记忆,输入有关的信息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编码的内容一般包括前瞻记忆的线索、意图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在早期的记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编码对记忆有重要的作用。Craik & Lockhart(1972,1979,1986)研究发现,对信息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可以影响被试对信息的保持,由此他们提出了记忆的加工水平理论。后来一些研究者(如Craik & Moscovitch;2006,2008)进一步发现记忆信息的编码与提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编码对提取表现出“编码的特异性原则”。另外的一些研究者也发现编码的特异性表现为对某一事件的提取依赖于提取线索与最初编码背景的相似性[盖泽尔曼和格兰尼(Geiselman & Glenny,1977)],或者与被试的心境依存[鲍尔(Bower;1987,1989)]。

前瞻记忆信息的编码水平对前瞻记忆的提取有什么影响?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迈耶和克拉夫(Meier & Graf;2000,2008)发现前瞻记忆存在加工水平的适当迁移效应(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AP效应),也就是说,当进行中任务的加工与前瞻记忆内部包含的加工过程一致的时候,进行中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前瞻记忆的提取。TAP效应的发现,促进了研究者对前瞻记忆中的编码过程与提取过程关系的研究。(二)前瞻记忆信息的保持

前瞻记忆信息编码完成后到信息的提取总是有一个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个体往往要进行一些其他活动,与此同时,已编码的前瞻记忆就需要保持在个体的长时记忆系统中。在信息保持的这段时间内,线索可能会消失,导致信息被遗忘,也可能继续保持,当线索出现时立即被提取出来,完成前瞻记忆任务。从前瞻记忆的提取看来,信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前瞻记忆的提取最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前瞻线索的觉察

在个体进行其他任务的同时,前瞻线索出现,个体觉察到这个线索,这就是前瞻线索的觉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某种感觉,看到某个特定的人或者到达某个特定的地方,总感到要做些什么,这就是前瞻线索的觉察过程。

前瞻记忆包括了前瞻线索与意图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前瞻线索的觉察是前瞻记忆完成的第一步,然而这种觉察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需要注意的参与吗?这些问题是当前前瞻记忆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前瞻记忆内部信息加工过程是控制加工还是自动加工争论的焦点之一(Einstein & McDaniel,1990,1995;Graf & Uttl,2003;Smith,2005)。Einstein & McDaniel(1990,1995)认为前瞻线索的觉察是一个自动加工的过程,不需要注意资源的参与。Smith(2005)等人则认为线索觉察是一个控制加工过程,需要个体认知资源的参与才能实现,而且这种觉察过程也会对个体的进行中任务产生影响。

线索觉察是前瞻记忆的一个特殊过程,个体必须首先完成这个觉察过程才能完成先前的意图,因而前瞻记忆线索的觉察也可以被视为完整的前瞻记忆提取的第一步。觉察过程是如何实现的?目前研究者对这个过程存在不同看法,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四)意图的搜索

意图的搜索是在个体在觉察到前瞻记忆线索后,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搜索到先前计划好的意图并提取出来的过程。韦斯特和克雷克(West & Craik,1999)认为意图的搜索过程是个体对前瞻记忆中的回溯成分的提取过程,这与回溯记忆提取的过程是相似的。(五)意图的执行与反馈监控

当前瞻记忆意图被搜索出来后,个体执行先前的行为并对行为效果进行反馈监控,这是前瞻记忆实现的具体表现,也是前瞻记忆区别于其他记忆的重要特征。对前瞻记忆而言,前瞻记忆的有效完成,一方面要求避免重复错误,另一方面要求避免省略。这两种情况的克服通常是通过对前瞻记忆过程的监控与反馈实现的。当个体完成前瞻记忆的时候,监控作用使得完成的情况的结果被记录,从而当再次面对同样的线索的时候,个体能够不重复完成前瞻记忆;同样的,根据反馈的结果,个体能够对自己是否有效地完成了前瞻记忆作出评价,当没有很好地完成前瞻记忆的时候,能够在前瞻线索出现时,由于对先前是否完成没有判断而出现省略的现象。由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较好地做到这两点,因此,我们认为在前瞻记忆的完成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阶段。

科里亚特和本祖尔(Koriat & Benzur,2008)也将前瞻记忆的监控与反馈过程称为前瞻记忆的结果输出监控(output monitoring)。他们认为这种结果输出监控包括两种类型:在线监控过程(on-line processes)与回溯监控过程(retrospective processes)。在线监控过程是在个体执行前瞻任务以及对前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评估的时候进行的监控,通过这种监控,个体就像将计划从记忆中擦除了一样,或者相当于在记忆中加了一个某个意图已经完成的标识。回溯监控过程通常发生在个体识别一个前瞻线索之后,决定要不要执行前瞻记忆时。回溯监控要求个体去对比自己已经记录的行为的执行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执行,避免重复与省略错误。

一般认为,前瞻记忆的内容一致性、注意资源的分配、前瞻任务的复杂性、年龄因素这4个方面的因素对前瞻记忆的反馈与监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五、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型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与对过去事件记忆的回溯记忆相比,前瞻记忆本质上是个体指向将来的记忆,前瞻记忆帮助个体计划未来并执行已经计划好的行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前瞻记忆一般包括信息编码、信息保持、线索觉察、意图搜索、执行与监控等几个基本的过程。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与回溯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相比较,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回溯记忆的信息加工一般是在有明确的外在提示或外在要求的条件下实现的,而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通常没有特别的外在提示。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尤其是前瞻记忆的提取往往是个体在完成其他活动(如进行中任务)的时候,因为察觉到前瞻记忆的线索,而使个体的意识从当前进行的这个活动中脱身出来,完成先前计划好的行为。

意识是怎样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到前瞻记忆任务上,从而完成前瞻记忆任务的呢?为什么有时候人们前瞻记忆完成得好,有时候却总是失败,忘记完成先前的计划呢?这是当前前瞻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前瞻记忆的本质特征所在,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一)反射性联结模型

莫斯科维奇(Moscovitch,1994)认为前瞻记忆的完成是在目标线索与行为意图之间存在反射性联结的结果。这种模型假设在大脑的海马区存在一种负责使刺激与反应意图进行自动联想的中枢组织,当个体产生某种前瞻记忆的时候,就会在预期目标线索与意图之间形成某种反射联结,当刺激出现的时候,这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会迅速进入意识,从而不需要专门的记忆搜索,也不需要认知资源的耗费,前瞻记忆的加工与提取是一个自动的过程。

为了证明这种假设,Moscovitch(1994)等人设计了一个研究实验。实验要求被试对给定的词语从熟悉性、具体性、意义性、喜好性四个维度进行评定,同时要求被试在词语评定的过程中,当出现某些词语的时候,写下相应的对应词。对应词的设定做了两组设计。一组是目标词与对应词有高联结程度的,具体设定了4组单词组合:炸酱面—酱油;尖塔—教堂;针—线;卷笔刀—铅笔。另一组是低联结程度的,具体是:炸酱面—教堂;尖塔—酱油;针—铅笔;卷笔刀—线。两组设计的前瞻线索是一致的,为“炸酱面”“尖塔”“针”“卷笔刀”,但前瞻任务存在差别——有联系紧密的词,也有联系不紧密的词。每组被试32人,各进行208次词语判断,其中每个前瞻记忆线索在判断中出现2次,共8次含有前瞻记忆的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联结更为密切的高联结组的成绩好于联结较为松散的低联结组;同时,被试后4次的成绩好于前面的4次。

实验结束后对被试的测验表明,被试都还记得目标词与对应词,因此由于本实验中前瞻记忆的线索是一致的,其前瞻记忆成绩的差异可以归结于线索与所提供词汇之间联结的差异,这表明前瞻记忆提取的重要机制在于线索与目标之间的联结程度。(二)熟悉—提取模型

该模型由McDaniel & Einstein(1993,1996)提出。模型认为,前瞻记忆的加工与提取类似回溯记忆中的再认,可以用再认的熟悉—提取机制理解前瞻记忆过程。熟悉过程可以提醒人们想起有某事要做,较高的熟悉值会产生一个直接提取关于项目意义的信息,较低的熟悉值将被拒绝对该项目进行搜索,处于两者之间的值将启动恢复项目信息的提取过程。熟悉—提取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当前瞻记忆靶子词为高频词或者低频词的时候,前瞻记忆任务完成存在差异的现象。同时,该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低频词做靶线索能够更好地促进前瞻记忆的提取也做了较好的解释,认为在实验中由于指导语与后来重复呈现低频的靶子词增加了个体对低频靶子词的熟悉度,因此提高了这种靶子词的提示作用,促进了前瞻记忆水平的提高。

前瞻记忆靶线索的熟悉性启动了个体对记忆意图的搜索,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成绩,表明前瞻记忆受数据驱动加工任务的影响更大[科恩(Cohen,2006)]。但是也有研究者[盖恩(Guynn,2005)]发现,熟悉性可以影响个体的再认,但难以改善前瞻记忆的表现。因此对靶线索熟悉性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三)自动激活理论模型

自动激活理论模型是由McDaniel(1998)借鉴长时记忆中激活扩散模型的思想而提出的。对长时记忆的激活扩散模型来说,记忆信息在大脑中是以激活扩散的方式表征并存储的,当外界刺激激活记忆中的某个节点的时候,该节点就会兴奋,同时将兴奋按照一定的路线朝周围扩散,激活周围的某些信息,从而让个体回忆或者再认某些事物。对于前瞻记忆,该模型认为,当接受一个前瞻记忆任务后,个体便形成了一个关于目标事件—活动联系的编码,这个编码从工作记忆中消失后便处于一种特殊的阈下激活状态,这种状态对后来呈现的目标事件更加敏感,使之更容易留下痕迹,并进一步加强了目标事件—活动的联系,当外部相应刺激呈现后,便会激活目标线索,这种激活能够使得处于阈下激活状态的这个联系很快被激活,当被提高到阈限以上时便进入了意识,使被试注意到所呈现的目标事件,并从目标事件—活动的特殊路径自动激活扩散,实现对先前意向的提取。

激活扩散的自动提取机制强调了靶线索与意图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某些高频的靶线索并不能更好地促进前瞻记忆现象:高频靶线索通常会与更多的刺激相联系,因此高频靶线索往往会导致更多的刺激被激活,不利于对前瞻记忆意图的提取,而低频靶线索比较少出现,与其他刺激的联系比较少,其激活时扩散引起的其他信息也比较少,因此当低频靶线索被激活时更易于引起前瞻记忆意图的提取。自动激活理论模型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解释当靶线索非常醒目或非常特殊的时候(McDaniel & Einstein;1993,1995,2000),或者前瞻记忆意图延搁比较短的时候前瞻记忆的提取比较好的现象。(四)预备注意与记忆加工模型

Smith(2000,2003)认为前瞻记忆的提取包括对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即靶线索的觉察以及对意图的搜索这两个过程,是在个体保持注意的前提下,对前瞻记忆的前瞻成分与回溯成分的提取,同时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Smith通过实验发现,一旦个体产生了前瞻记忆任务,哪怕前瞻线索并没有出现,个体的进行中任务也会受到影响,前瞻记忆导致了个体分配了一定的认知资源,同时,个体对前瞻记忆进行了有意识的监控并采取了控制加工。(五)多重加工模型

McDaniel & Einstein(2000,2005)综合其先前提出的自动激活理论与熟悉—提取模型而提出了多重加工模型。他们认为,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个体意向形成后没有意识的提醒,但当相应的刺激靶线索出现时,这些线索却能够激活相应的意图,从而提取意向,实现预定的行为,达成先前的目标。关于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先前的自动加工模型或者控制加工模型都有一定的实验支持。该模型认为,前瞻记忆提取可能是既依赖策略加工,又依赖自动加工的双重加工。多重加工模型认为单一的模型,无论是控制加工还是自动加工都难以完全说明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本质,只有多重加工模型才能揭示其真正的本质特征。多重加工模型认为,前瞻记忆中既有自动加工也有控制加工。其中,控制加工需要个体注意的参与,表现为个体对前瞻记忆任务的监控、对目标线索的监测;自动加工一般由无意识系统进行协调,不需要个体认知资源的投入,而是通过目标事件的自动激活前瞻记忆活动。在具体的前瞻记忆任务中,如果意向活动比较复杂或者与目标事件联系不紧密,那么个体在最初的自动加工后,会启动一个记忆的控制性搜索过程。(六)三加工自动激活模型

我国学者赵晋全、杨子良(2003)认为,前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准意识的策略加工、意识控制的控制加工和无意识的自动加工这三种信息加工类型,前瞻记忆的提取是由三种加工共同决定的。三种加工的任务与内容并不相同,其中,控制加工处理意向和靶线索的联结形成以及意向的执行;策略加工处理阈下激活状态的意向,并在发现靶线索后作出是否提取意向的判断;自动加工处理意向编码、激活存储,并辅助策略加工完成前瞻记忆的提取过程,是一种不需要注意资源的非常程序化的加工方式。三加工自动激活模型认为,当个体产生了前瞻记忆后,靶线索—行动联结的编码从工作记忆中消失后就处于一种特殊的阈下激活状态——准意识状态,这种状态遇到所呈现的靶线索时,将从靶线索出发,沿着靶—行动的特殊路径自动激活扩散。该模型的重要特征是引入了“准意识”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类型。但“意识”“准意识”“无意识”三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与这三者意识相对应的三种加工是如何起作用的,该模型没有很好地说明。

总之,前瞻记忆信息加工的理论表明,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研究者比较同意的看法是前瞻记忆的提取过程中包括了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的成分,个体前瞻记忆的实现是这两种信息加工过程的结果,那么哪些因素对这两个加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