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求医更要求己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7:10: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泉,季远,李华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求医更要求己丛书)

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求医更要求己丛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求医更要求己丛书)作者:王海泉,季远,李华东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0-01ISBN:9787513210713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 概述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说起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许大家不会陌生。仔细环顾一下四周,我们的亲戚、朋友、同事中总有几个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于是就有了“业绩不突出,收入不突出,就是椎间盘突出”的戏谑之语。为什么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越来越多呢?我的腰累了、凉了的时候也会疼痛,会不会也“突出”了呢?一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如何治疗呢?生活中有许多朋友经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扰,面对腰痛不知如何是好,有的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整日为自己的“腰”而惴惴不安。因此,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相信当朋友们阅读了本书以后,会对腰痛做到心中有数,再出现相应的症状时就能够从容面对,轻松应付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或外伤、劳损等外在因素导致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如坐骨神经痛和腰腿痛等。早在18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了坐骨神经痛和腰腿痛,那时从解剖学上虽然已经了解了椎间盘组织的存在,但并没有意识到腰腿痛症状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后来人们认为坐骨神经痛的根源在腰椎椎管内的病变,突出的椎间盘被当作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直到1932年,美国青年医生巴尔在观察一例“椎管内肿瘤”的病理切片时发现有软骨细胞,进一步观察发现,“椎管内肿瘤”大部分不是肿瘤,而是突出的腰椎间盘,由此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我国已故天津医院骨科主任,骨科奠基人之一方先之教授于1946年开始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并对该病作了详尽的介绍。图1-1图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年龄以20~50岁多发。由于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较同龄的男性重,所以老年女性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比起同龄的男性要高一些。有关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4、5、腰5、骶1突出占9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大,腰3/4、腰2/3发生突出的危险会逐步增加。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可归结为内在与外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内在因素是腰椎间盘的退变,外在因素主要是外伤、劳损等。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突出,由此产生化学性的刺激和物理压迫。图1-3

腰椎间盘突出后可继发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凸、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一系列改变。由于腰椎生理平衡的破坏,还可引起腰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如棘间韧带损伤、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损伤等病变,使许多病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开心一乐

大熊猫生日,吹灭生日蜡烛后,朋友们问它,许了什么愿望。

大熊猫回答说:“我这辈子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个是希望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还有一个嘛!就是希望我也能照张彩色照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在就诊、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体质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容易取得好的疗效。从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情况看,中医不提倡手术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推拿整骨,其次是针灸、外用膏药、内服中药、熏蒸、药浴等,还有民间的各种偏方、验方。推拿整骨包括牵引疗法矫正腰椎关节的紊乱,促使椎间盘变位或复位,矫正腰椎生理曲度;针灸有显著的镇痛解痉功效,可缓解神经根水肿引起的疼痛痉挛;外用膏药、熏蒸、药浴等外用疗法对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炎症、改善血液循环有很好的疗效;辨证内服中药可有针对性地根据病人的即时病情,从体质上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纠正生理活动的偏差。中医疗法的优点是并发症少、方便易行、费用较低,目前仍然是我国人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用的方法。图1-4图1-5

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大致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形式。常用的非手术疗法有口服药物、肌肉注射药物、静脉滴注药物、封闭疗法、骶管注射疗法、髓核溶解疗法、经皮穿刺关节镜下刨吸疗法、高压氧疗法、牵引疗法、物理疗法、西式手法治疗、支架疗法、医疗体育等。手术疗法则包括融和术、减压术、后路手术等。从现在的临床效果来看,口服或注射药物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都是辅助治疗,药物可镇痛、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肌肉及神经根的炎症,但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改变则无明显疗效。髓核溶解疗法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但对医生及医院的要求较高。手术治疗对人体的生理结构造成破坏,对机体的损伤较大,适合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会发明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相信会有一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像现在治疗阑尾炎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消除疼痛,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1.内在因素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直接内在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间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如髓核的水分减少、软骨终板破碎、纤维环变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变的程度就越重。同时,椎间盘在成人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图1-6

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至骶1平面明显变窄,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减弱。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小知识

人体有多少个椎间盘?

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mm。从腰1到骶椎之间都存在有腰椎间盘。

2.外在因素

在上述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存在的情况下,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就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穿过已退变的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这种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种:(1)突然的负重: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在快速转腰加弯腰的动作时,椎间盘会受到巨大的扭转力,最容易引起纤维环破裂。图1-7(2)腰部外伤:在暴力作用下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经退变的髓核突出。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部麻醉后,也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3)腹压增高:腹压的突然增高可使腰椎迅速后突,椎间隙突然由前宽后窄变为前窄后宽,发生髓核突出。如剧烈咳嗽、喷嚏、大便秘结时用力屏气等。(4)外受寒湿: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既没有外伤史也没有劳损史,只有受寒、着凉。因为寒冷和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内压增加,神经根炎症加重。(5)妊娠产后:胎儿的重量可造成腰椎过度前凸的姿势,加重腰椎的负担。产后骨关节及韧带松弛,也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8图1-9二、腰椎间盘的病理变化

腰椎间盘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承受着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故比其他组织更易劳损,又因其仅有少量的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变。在出生时,纤维环含水约80%,髓核含水约90%;在18岁时,则下降10%;当到了35岁的时候则分别降至65%和78%。椎间盘在最初形成时几乎全部为髓核占据,其外围仅有薄层纤维环包绕。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脱水而逐渐缩小至中心部,周围纤维环增厚。椎间盘的主要部分髓核,由蛋白多糖黏液样基质及纵横交错的胶原纤维网和软骨细胞构成,由于蛋白多糖的膨胀性,使髓核具有弹力和膨胀的性能。

腰椎间盘在正常状态时髓核充盈饱满,纤维环有着良好的弹力和韧性。如果腰椎间盘承受长期的、持续的超负荷压力,容易造成椎间盘的退变。如果髓核失水、纤维环松弛及软骨板出现裂纹、椎间盘变扁,向周围组织膨出而失去弹性,这就是腰椎间盘膨出。引发此病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二是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使腰部软组织过度疲劳。如司机、计算机工作人员,椎间盘反复受压,虽未破裂,但水分明显减少,再加上缺乏锻炼,使腰部肌群紧张力不足,协调性降低,自然椎间盘易于膨出。在承受过大压力时,就可能在纤维环最薄弱处,通常是后外侧部位发生破裂,髓核在缺口处突出,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图1-10

腰椎间盘的病理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由于纤维环的坚固性特别是后外侧处已经大大减低,在外伤和压力增加时,外力即使不大,也可使髓核产生内在的位置改变,或向外膨出,当纤维环有裂隙时,髓核可经裂隙处突出。

在第二阶段,慢性的劳损及急性的外伤都可成为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的因素。突出常在壮年髓核尚未失去弹性之前,经由纤维环退变最弱点或是裂隙处突出。老年纤维环和髓核则是均匀变性和脱水,常常变成整个椎间盘萎缩,或变松弛的纤维环膨出。

在第三阶段,椎间盘组织的突出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也不断萎缩或完全纤维化,以致形成脊柱僵直。图1-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仅仅是症状诊断,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代名词。所以,我们仅凭腰痛和腿痛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外,还有很多疾病也可以表现相同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我们也曾遇到对一些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如棘上韧带损伤、腰脊柱结核、腰脊柱肿瘤等)施用大重量的牵引或旋转复位,导致病情加重或是造成医疗事故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也给医护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明确的诊断是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这里我们希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自我诊断,在不能明确诊断时,不要盲目治疗,要及时前往医院找相关医生进行咨询。图1-12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先兆症状小知识

内脏疾病所致的腰痛有何特点?

1.脊柱的活动不受影响。

2.腰痛一般不是唯一的症状:除了腰痛症状外,一般有内脏疾病的其他临床表现。

3.下腰部骨伤科方面的检查无阳性体征。

4.腰椎影像学检查可无明显改变。图1-13

①容易腰扭伤:许多人都有过腰扭伤的经历,大多是因为过度或过强的运动劳损造成的。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腰扭伤,休息几日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②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渐形成持续性的慢性腰痛,在咳嗽、喷嚏、大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较重的腰肌纤维炎,在遇到诱发因素时就有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14

③发作性腰痛:在椎间盘退变伴椎间关节不稳的情况下,往往在过伸位或过屈位时发生腰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间歇期则没有任何症状。

④脊柱侧弯: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①腰部疼痛: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有这一症状。腰痛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也可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减轻,久站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使腰椎活动明显受限。

②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为了减轻疼痛,病人往往采取弯腰、屈髋、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放射痛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下肢,即髓核突出的一侧。少数中央型突出的患者可有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图1-15图1-16

③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④肌力减弱或瘫痪: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一般可出现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长伸肌、趾长伸肌麻痹,表现为伸力或屈力下降,严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⑤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同样的症状。小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哪些椎间盘?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1/2)。因而以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容易受损,突出最为常见。图1-17图1-18

⑥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骨性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此型应尽快手术治疗。

2.根据相关检查及试验进行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如下:(1)腰部活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及向患侧侧屈均可受限。前屈时椎间隙前窄后宽,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向后挤压,也可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前屈受限,也可后伸受限。

其次是检查腰椎的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或后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疼痛,椎间隙的后部增宽,因而在外形上出现生理前凸变小,甚至平直或反向,以尽可能加宽后部间隙,使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而髓核部分还纳。

腰椎旁的压痛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压痛点多位于病变椎间隙棘突旁。如突出发生在腰4、5间隙,则在腰4、5棘突间隙旁有深压痛。典型者压痛向同侧臀部及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2)体格检查

①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是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神经根受压的程度,也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轻重的一个标志。加强试验可帮助鉴别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由于神经还是肌肉因素所致。图1-19

②健肢抬高试验:临床上结合CT检查结果,如果有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时,可通过此试验发现引起症状的主要节段,指导临床治疗。

③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和半坐位,双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紧张状态,令病人屈颈如引起下肢的放射痛为阳性。

④股神经牵拉试验:在腰2、3或腰3、4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为阳性。当腰椎后凸明显时,做此试验可因骨盆后旋而产生腰痛,但无股神经痛,不可误认为阳性。

⑤仰卧挺腹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但一些经常练功的人由于关节韧带松弛,直腿抬高到90°时仍可不出现疼痛,此时可用仰卧挺腹试验加以鉴别。图1-20(3)神经系统检查:需做坐骨神经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反射等检查。分述如下:图1-21

①感觉检查:当神经根受到刺激时,可表现为痛觉过敏,而当神经根受累时间较长或受压较明显时,则出现痛觉减退或消失。其感觉障碍的部位取决于突出的部位。腰4、5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感觉障碍区多出现在小腿外侧、后外侧或足背的内缘,而骶1神经根受累时,感觉障碍则出现在足跟部或足外缘。

②运动障碍及肌萎缩:当腰4、5椎间盘突出时,可出现患侧趾背伸力减弱。神经根受压时间较长或较重时,可出现足的背伸力、外展力减弱。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患足及趾的跖屈力可有不同程度减弱。

③反射改变:当骶1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时,跟腱反射可表现为减弱或消失,这对诊断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患侧膝反射出现异常,应警惕是否存在腰3、4椎间盘突出。

3.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1)X线检查:对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常规拍摄X线片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X线片能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征象。图1-22

①单一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单一的腰4、5椎间隙变窄,病人若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对此症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的价值。

②如存在两个以上的椎间隙狭窄,除个别多处突出外,一般只表明退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定位价值小于单一椎间隙变窄。腰5、骶1椎间隙变异较多。正常情况下此间隙较腰4、5间隙窄2/5,甚至1/2以上。因此,腰5~骶1间隙只有在显著变窄时才有意义。

③椎体后缘增生的骨刺,局限性腰4、5间隙椎体前缘的唇样增生、椎间孔变窄等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X线片可排除其他实质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是腰痛、臀痛、腰痛伴腿痛、腿痛等,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难,而非典型的病例在早期极易与其他腰腿痛疾患相混淆,这些疾患往往可在X线片上被发现。例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骶髂关节结核、椎管内肿瘤、盆腔肿瘤、椎弓崩解、第5腰椎横突肥大等,在X线片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对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常规拍摄X线片,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2)CT检查:CT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它具有检查方便、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无痛苦等优点。20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简单、有效、直观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图像表现有:图1-23

①椎间盘后缘变形: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后缘与骨性关节面板的边缘平行,在髓核突出时,椎间盘后缘有一局部突出,根据局部改变的性质可区分为椎间盘破裂与弥漫性膨出,后者为退行性变的一种早期征象。

②硬膜外脂肪移位:正常的硬膜外透亮区其形态和大小对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时,呈软组织密度突出的髓核,替代了低密度的硬膜外脂肪,在椎间盘突出的平面上,两侧的透亮区不对称。

③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影: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影代表突出的髓核的大小和位置。

④硬脊膜囊变形:当椎间盘突出时,其后缘变形,硬脊膜囊也同样受压变形,在大的椎间盘突出病例中,硬脊膜囊可显著变形并缩小呈新月形裂隙状。

⑤神经根鞘的压迫和移位:正常情况下的神经根鞘位于骨性椎管的外侧、椎弓根的内侧,在椎间孔内。椎间盘突出时,根鞘可向后推移。

⑥突出的髓核钙化:髓核长期突出时,突出物可钙化变性,呈现高密度影。小知识

什么原因能引起下腰痛?

1.腰椎先天性或发育的异常,如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等;

2.腰椎退行性改变,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3.下腰部炎症,如腰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4.下腰部损伤,包括急性腰扭伤;

5.下腰部肿瘤;

6.邻近组织的疾患、梨状肌综合征等;

7.其他。

⑦真空现象:髓核本身的脱水和变性使髓核内积气,称真空现象。椎间盘内气体的存在为一种变性征象。突入椎体的髓核,其周围可见到骨硬化带,称为施墨结节。(3)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无需借助X线,对人体无辐射危害。其成像清晰度高,可以直接观察脊髓和髓核组织、纤维环。图1-2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髓核脱水退变,使其MR信号减弱,在矢状位片中,髓核的大小、形态以及信号强弱均可以得到清楚的反映。在正常情况下,髓核的后缘应不超过相应椎体的边缘,其信号强度均匀。当椎间盘发生退变而突出时,MR信号将减弱。信号的强度越低,表示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越重。随着退行性变的加重,在矢状位上可以看到髓核MR信号进一步降低,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向后突出超出椎体后缘。在有些患者的矢状位片上,可以看到脊柱后方的脂肪白线受压中断。

由于核磁共振技术成像的高清晰度,大大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率,避免了患者在术前再做椎管造影之苦。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可表现为腰痛、腰痛伴腿痛、腿痛等症状,而临床上这类症状也较多,鉴别如下:

1.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表现为腰部、腰骶部或髋部疼痛,腰部板直。病变向上发展可波及胸椎和颈椎,最后整个脊柱都可能僵直。X线片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小关节间隙模糊,周围韧带钙化呈竹节样变,活动期血沉可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少数病人有低热。图1-25

2.腰椎结核

发病年龄较轻,持续腰痛无反复性发作,偶尔有放射性腿痛,多伴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增快,X线片可见椎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出现死骨。有时在肺内可查到原发病灶。

3.腰骶管内肿瘤

腰骶管内以神经鞘瘤、脊膜瘤、脊索瘤等为常见,这些肿瘤可引起腰、骶、臀、腿痛,也可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因此要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前者的发病较缓慢,症状、体征进行性加重,可在CT、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图1-26

4.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

此症发作时多有腰部前屈加旋转的动作,疼痛剧烈,以腰部为主,压痛部位多在小关节处,放射不明显,推拿被动手法治疗效果好。

5.梨状肌综合征

可表现为臀部及下肢痛,一般无腰痛,常为慢性,可有急性发作。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梨状肌触诊异常。

6.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此症可表现为臀痛、腿痛,其特点是腿痛多不过膝,在臀部可触及直径约数毫米、长数厘米的痛性筋束,无神经根受压体征。

此外,当腰椎间盘突出症仅出现腰痛症状时,应与单纯性腰痛相鉴别。图1-27图1-28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1.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分型(1)单侧型:产生单侧下肢症状,此型最为多见。(2)双侧型:出现双侧下肢症状。(3)中央型:可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麻痹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

2.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分型(1)膨出:髓核未突破纤维环,纤维环整体移位后压迫相邻组织。此型最轻,也最易于恢复。(2)突出:髓核突破纤维环,刺激、压迫周围组织,未突入椎管内。此型最常见,一般保守治疗能够恢复。(3)脱出:突出的髓核进入椎管内。此型较少见,保守治疗困难,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宜尽早手术治疗。

3.根据纤维环的破损情况及椎间盘内容物的位置分型(1)凸起型:此型中仅有椎间盘纤维环内层破裂,但纤维环外层完整,椎间盘内容物向破裂纤维环挤压突出。临床上此种类型也称腰椎间盘膨出,是椎间盘突出的早期改变。(2)破裂型:此型中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后纵韧带遮覆,突出物合并后纵韧带向外侧挤压可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此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3)游离型:突出的椎间盘穿过后纵韧带扩张部游离于椎管中,此游离的突出物可在椎管中滑动,压迫马尾部神经并可与马尾神经产生粘连。此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故临床上多选用手术治疗。图1-29图1-30图1-3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