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智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8:14:29

点击下载

作者:陈东升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试读:

前言

诚然,西方的管理学有其科学性,紧扣了工业文明的脉搏,把握了当时的时代潮流。然而,“橘生淮北则为枳”,拿一门根植于西方土壤的学科来指导中国境内企业的管理实践,它能有多大效果呢?

摔过无数跟头和经历了盲目崇外的迷茫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开始探寻对自身来说更为适宜和更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管理”的出现可谓应时应势。

TCL总裁李东生曾这样说过,“20年前,中国企业家不看西方管理的书籍,那是无知;20年后还在看西方管理书籍,那就是无能了。”

是的,当各种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等在流传时,我们需要深思的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用着西式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们的企业能真正消化、吸收多少?我们是否应该再一次审视企业自身,更理性地借鉴和学习?我们的企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管理问题,无论是经营的制胜之道,还是圆融的大智慧,说到底,它的实质都是一个文化问题。管理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化运作的过程。虽然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或者西方式管理,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环境塑造了差异化的生存状态,自然就会形成差异性的管理思想,而管理科学只有和当地的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结合在一起,其效力才能够达到最佳值。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过的。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不同的人文传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中国式管理。因为,只有中国式管理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和思想精髓。

中国式管理,就是指在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下,关注中国人性现实状况所进行的管理方式,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把握,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

管理者们要想真正领悟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必须先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这当中中国传统典籍无疑是中国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但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史籍之多,浩如烟海。“一篇读罢头飞雪”,虽皓首也难以穷尽。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地从历史洪流冲涮过的河床中,去采撷管理的珠玑呢?这就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

在本书中,我们挑选了最能代表中国管理文化的18部典籍,从丰富中取其精,从庞杂中择其要,删繁就简,对其文化内涵、管理理念一一细评,展现最精微、最玄妙的中国管理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些典籍对企业管理的重大功效,我们还特别找到了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成功管理者以及著名学者对典籍作了恰当评价。

相信所有希望深悟中国式管理的企业管理者都能从本书中汲取到中国式管理的精髓。编者著

1.周易——中国式智慧的源头

《周易》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深层次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初始的面貌、特性和走向,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的思想雏形之一。在《周易》体系中,十分凸显主体因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们体察感悟《周易》的博大与精深时必须把握好这一点,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处世,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是如此。《周易》:

中国式智慧的源头

释典《周易》为古代占筮用书,简称《易》。关于它的作者和写作年代,众说纷纭。旧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东汉马融及唐孔颖达则指出,爻辞说的多是文王以后之事,认为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对前说作了修正。但今人据《周易》所反映的史实、所表现的思想以及语言特点、与其他书的关系等分析,多认为是西周末年卜筮之官根据旧筮辞编撰而成。

作为占筮之书,《周易》在形式结构上比较特殊。全书分《经》、《传》两部分。《经》以八卦两两相覆,得六十四卦。卦有六爻,爻分阴(--)、阳(—)。《经》文以“九”表示阳爻,以“六”表示阴爻。六爻的顺序是从下往上数,依次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六”。每卦包括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较简单,一般作说明题义之用。爻辞是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各爻一般依据内容的时间先后或逻辑层次安排。卦爻辞中又分筮辞与非筮辞两类。筮辞是占筮的内容和占筮结果的记录;非筮辞是作者的理论说明。非筮辞在全书中分量较少,但在表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方面则很重要。《易经》是中国哲学、也可以说是东方哲学最古老的一部经典。长期以来,它被尊为六经之首、三玄之冠,甚至被认为囊括天、地、人的一切知识,是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就其哲学的本意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探寻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根据;二是要探寻人和社会合理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就其理论思维的意义说,上述两层意思又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天人之间的内在同一性问题。《周易》中体现在乾坤八封、阴阳五行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为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提供了活跃的机制和动力。它的象数思维使中国人形成了重感性形象而轻抽象本质的重实践、重主体的思维特征;阴阳变易法则又为中国人重循环变易,而轻创新求异的变易性特征找到了源头;保合太和境界则体现了中国人求和谐重整体的大一统思想;而它作为占筮之书的主要职能更是为中国人忧患意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周易》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深层次的,正是它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初始的面貌、特性和走向,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周易》新注本有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的《周易通义》、闻一多的《周易义证类纂》等。《周易》与企业管理

欧洲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惟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到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易经》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它的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了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一种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管理模式,它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到现代管理者们关注的诸多问题。

重视实践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家荣格把《易经》同西方传统思维进行了比较后,发现它不同于西方的因果思维,它不是线性的,而是“集合”的,不是历时性的,而是“共时性”的。也就是说“《易经》属于经验综合型思维,不是逻辑演绎型思维,是在观察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在某种假设推导中形成的。”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说的那样,它是“从现象出发去探讨事物规律”。《周易》总是先由卦象中得到具体物象,再从这些物象中引申出高卑,下济、光明、盈亏、好恶等功能意义。中国哲学的实践经验主义正是源于此,它较少探求抽象本质,而倾向于实际的可感、可知的思维方式。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项以行动为主体的活动,任何决策的发出必须以实践的思维为基础,任何决策的执行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去完成,重实践的务实思维模式是企业领导者们必需的素质。

领导者的忧患意识:

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防患于未然。《周易·系辞下传》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可见,《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忧患意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永久的命题即源于此。之后,有关这个命题的论述绵绵不绝。

在《周易》看来,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在于个人主观上的道德修养。《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君子白天进德修业,晚上反省忧虑,就不会有什么灾害降临到自己身上。可见,只要自己修德警慎,就能防患于未然。

当然,防患于未然也是一个具有实际可行的、能操作的具体技巧,这就是“早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坤·文言》)任何突发状况都是由量的微变累积而成的,所以只有极早察觉、“早辩”,才能够免于祸患。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说:“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4天”。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企业都必须面临这样的困境:虽然今天可能有着独家经营的优势,但很快就会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先进的设备出现了。因此对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来讲,绷紧脑筋里的这根弦,树立忧患意识,高瞻远瞩,瞄准市场,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是其必备的素质。

决策中的变通创新:“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惟变所适”,《周易》这部书的核心就是宇宙事物是一个永恒的循环变通,所以外国人把《周易》称为“变化之书”,正是抓住了《周易》的核心。

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萌芽到高潮到消退这么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有生命的生物还是无生命的组织皆然。对于组织领导者来讲,最大的责任就是尽可能长地保持组织的高潮期。要做到这点,《周易》的答案是“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周易·系辞传》)。如果说忧患意识是为了防止由好变得不好,那么变通就是为了寻找由不好变好的途径。在《周易》中,宇宙万物就是一个由好变坏,再由坏变好的永恒大循环。

如何变呢?《周易》强调的是微变、渐变,是相时而变。“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周易·彖传》)。中国哲学史专家余敦康先生指出,《周易》中所谓的人与时“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顺时而动必获吉利,逆时而动将导致灾难,主体行为是否正当,并不完全决定于主体行为本身,而主要决定于是否适应环境的需要”。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在任何一个组织里,只要你能够巧妙地利用客观因素,找到好的“时”,对现有的制度、体制进行适当的微调,就能够使它长久地存在。《周易》里,变革和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物极必反,物盛则衰,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如此。宇宙中的自然事物,其变革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的过程。所以,企业的变革、产品的创新也应该是企业家的一个自发自觉的活动。哪个企业家能锐敏地洞察到应该变革时,就立即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措施实行变革,进行创新,那他就是成功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在《周易》体系中,主体因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周易》的博大与精深也必须依靠主体的实际经验来体察、感悟,无论是个人的生存、处世,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是如此。

大家眼中的《周易》《易经》里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贤人为何人?乃当今所谓的“领导者”。可大之贤人之业又为何业?乃当今所谓的“长青基业”。至于“贤人之德”就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领导才能”。——叶莺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易经》讲“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尽管治理企业的法则很复杂,管理中存在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删繁就简三秋树”,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善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维,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我们的优点,要加以发扬。——罗畅朴智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副总裁《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1.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乾卦》

[译文]君子白天进德修业,晚上反省忧虑,就不会有什么灾害降临到自己身上。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译文]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3.含章可贞。——《周易·坤卦》

[译文]蕴含美德可以恪守正道。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

[译文]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5.发蒙,利用刑人,用说(通“脱)桎梏,以往吝。——《周易·蒙卦》

[译文]启发蒙昧(之人),宜用于刑罚(使他得到警戒)。脱去了刑具,(虽)已前往,但行动困难。

6.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周易·谦辞》

[译文]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可以涉过大河(意思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

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卦》

[译文]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半途而废。

8.《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周易·师卦》

[译文]《象辞》说:“委任有德长者统帅军队战无不胜”,表明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必然获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战死者的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9.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周易·节卦》

[译文]水在泽中,一旦满了就溢出来,而堤防本身就是用来节制水的盈虚的。君子应当效法《节卦》的义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礼仪法度来作为行事的准则,以此来节制人们的行为。

10.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既济卦》

[译文]君子应有远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防患于未然,采取预防措施。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上》

[译文]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察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性各遂其生,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含盖万物,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呀!

12.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周易·系辞上》

[译文]通达其变化,就可以成就天下万物的文彩,极尽其蓍数,就可定天下万物之象。

13.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系辞上》

[译文]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然可知了。

14.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系辞上》

[译文]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

1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系辞下》

[译文]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罪恶不累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做事,完全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了,以为做些小的差错,无伤大体,便不改过,因此日积月累,罪恶便盈满天下,以致发展到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

16.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周易·系辞上》

[译文]乾以平直资主,坤以简约顺从。易,则是易资主;简,则是易顺从。平直资主则有亲附,简易顺从则有功效。有亲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因此)易简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天地)之中。

2.论语——半部论语治天

“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都收在孔子手中;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都是从孔子手中放出来的。”孔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显赫而居中制衡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它具有明显的实践向度,重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德性表现,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实践学意义上的理论依据,帮助领导者塑造更独立、更坚强的道德人格,使组织内外形成和谐平衡的大环境。《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释典《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纂而成。

孔子(公元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出身士家,通礼、乐、射、御、书、数六世。曾任鲁中都宰,升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学术和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道德的合理性提供了最终的依据,并因之“确立了深邃、严密的贯通天人的‘性命’(尽性至命)修养学说。”

在孔子的学术体系中,“仁”、“礼”、“中庸”、“和”是四大支柱。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与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修己是治人的基础,治人是修己的归宿;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以“中庸”为实践方法,以“和”为总则。“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当然要受到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但一种文化传统,尤其是其深层文化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成为一个具有生存、进化、适应能力的文化生命。”有学者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都收在孔子手中;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都是从孔子手中放出来的。此话也许有点夸张,但也确实并不为过分。孔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显赫而居中制衡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如今,虽然产生《论语》的时代环境早已改变,但其深层的文化精神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论语》成书年代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四百年左右。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孝经》等书在汉文帝时即被立于学官,置博士讲授。到了唐代,《论语》被列入经部。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一书并为之作注,称作《四书章句集注》。其后《论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一般人通经致仕的入门书。《论语》全书共分20篇,内容涉及到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观念及处世原则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重要资料。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与企业管理

虽然,产生《论语》时期的社会背景与现代社会已经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但是,《论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其文化精髓却一直渗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时至今日,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吸取《论语》中的思想精髓依然是一门必修之课。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说明《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管理知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领导者自律与律他的两种基本手段,互为关联。

孔子重视领导者的自律,认为只有领导者先做出表率作用,才能教化普通民众。所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这个基础之上,孔子进一步指出,政治过程就是一个由自律到他律的连续过程,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修己”是为政之本。组织何以保持稳定?孔子说不是靠权力的压迫和领导的欺诈,而是在领导者“修己”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建立起组织的规范。

孔子生前所关注的核心就是人的修为、影响的也是人的思想、督促的更是人的行为,而他的教学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思想结合当时的政治实际培养一批政治管理人才。所以,他很少传授从政的具体技能,而多将个人修为作为从政的基础。

怎样的领导者才是孔子眼中合格的领导者呢?孔子的答案是“文质彬彬”,既有内在的、真实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又要求这种品质以一种有教养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礼乐教化来治国安邦是孔子治国的总体思路。

个体的人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为了巩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必须服从一定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这种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就是孔子所谓的“礼”。

从孔子开始,“礼”成为了社会的秩序,并追寻“礼”的价值本原,寻找其情感的基础。因此,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与“仁”联系在一起的。在孔子看来,“礼”的核心是“仁”。在“仁”的干预下,人们在按照“礼”的要求行为时,对“礼”的限制会由衷地认同,从而使组织和谐、上下有序。《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强制性的规则来约束人,人们是因为害怕刑罚才遵守组织秩序;如果用德与礼来约束人,那么人们就是从领导者的表率和对秩序本身的认同而遵守组织秩序。孔子的理想是将内在的“仁”以思想文化的方式渗透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去,从而使其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即“礼”与“仁”融合后,使领导者对下属强制性的约束变成下属自我的道德自律。这其实就是现代人性化管理的理论源头。“中庸”之说使孔子的学说从“道”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了一种实践性的伦理学,是在通过考察事物对立双方的矛盾之后,在更高层次上寻求平衡。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韩星曾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孔子认识到当时社会贫富的对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然而怎么来解决贫富之间的矛盾呢?他既不是简单地站在求富的立场,又不是简单地设法去贫,而是提出了一个义字,用义作为调整贫富矛盾的一个标准,对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寻求双方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可以说,“中庸”之道就是实际的领导活动中的平衡之术。

在孔子那里“中庸”并非简单的“折衷主义”,而是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是“同归殊途”和“一致百虑”;是处理事情时的分寸感,一种“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当企业领导者把这种智慧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就体现为一种对“共赢”模式的热爱。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作为一种生存智慧,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已不仅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更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

而体现在“仁”、“礼”和“中庸”基础之上的,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则“和”。但“和”并非是无原则的“和”,是“和而不同”。

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到一起,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影响,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一种新的状态或产生出新的事物,称之为“和”;“同”指的是相同的东西重复相加,只是量的增多,并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所以,“要和而不同”。

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坚持有原则地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小人只是无原则的苟同,而不能有原则地和睦相处。“和”追求的是有原则、有标准,以正确合理为内在精神的整体和谐与最佳状态,是一种变异中的和谐。“和而不同”正反映了哲学上质与量的统一。事物只有保持“质”上的相对稳定,才能获得整体的和谐发展。具体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和”的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成熟的协调艺术,一种高超的管人哲学。

孔子并不推崇抽象的思辨和严密的论证,但他的思想学说却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非常重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德性表现,他的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实践学上的理论依据,使企业管理者在影响组织的各因素之间进行一致性的协调运作,从而帮助领导者塑造更独立的、更坚强的道德人格,使组织内外形成和谐平衡的大环境。

大家眼中的《论语》

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涩泽荣一日本第一银行头任总裁

日本人的终身就业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礼的思想的体现,企业内工会是和为贵思想的体现。——横山亮次日立化成公司总经理

儒家管理思想中,力服、才服、德服体现了管理者水平的三个层次,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是为最高层次。——张应杭浙大法学院教授《论语》中的管理智慧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看他做的是什么,观察他用什么途径做,考察他这样做的动机。那么,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

3.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选用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选用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

4.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在家态度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人忠心诚实。

5.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接近于仁。

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环绕着它。

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觉得犯罪是耻辱的事情;用德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百姓就知道做坏事可耻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

8.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9.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有一才一艺。

1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地胜过文彩则显得粗野,文彩胜过质地则显得浮夸。文彩和质地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子曰:多闻阙行,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言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译文]多听各种意见,有怀疑的问题暂时搁下,对其余有把握的问题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各种事情,有疑惑不清的事情暂时搁下,对其余有把握的事情谨慎地去实行,那么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很少后悔,官俸就在其中了。

12.子曰:道听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凭借在路上听到的传言,就去做事,这是败坏道德。

13.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而次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似乎有一种自己不了解而凭空做事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听各种意见,选择其中好的行事;多看各种事情,牢牢记在心里;得到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则是次要的。

人人都要知道的论语名句

1.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子曰: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子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高度顺应自然性的无为而治。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不是消极管理,而是让管理进入有为的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繁琐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实为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释典《道德经》又名《老子》,据《史记》记载,为老子所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据传为楚国昔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被概括为儒释道三家,其中道家就是源于老子及他的《道德经》。

老子修行治道之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宗。他在周久居之后,见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到达散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归隐了,一定要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后离去,不期所终。此书即《道德经》,分上下篇,上篇论“道”,下篇谈“德”,共五千余字。

作为道家文化源头,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许多的差异性。虽然二者都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但儒家提升人格的方法是主体的积极进取,主动在社会中求取合适的身份,而道家则认为完善之道在于主体内心的宁静和谐,在于主体与自然的顺应。所以,孔子注重的是对“术”的把握,是具体方法上的指导。老子偏重于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张岱年先生在《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中这样说道:“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在老子的学说体系中,最高的范畴是“道”,也就是自然。

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人们只要顺其自然、柔弱、无为、知足、谦下,崇尚“不争之德”,以柔弱胜刚强,以无为胜有为,就能得到“道”。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及高度顺应自然性。

自有《道德经》始,历代都出现了不同的注本。今注本有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研究。《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老子思想为当今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无为而治,隐性领导。“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第十七章》)这里,老子提出了评判领导者优劣的四个标准。在他看来,太上型领导是领导者的最高级别,这种领导给民众的印象是“不知有之”,就好像这个领导不存在似的,也是因为领导真正地做到了“无为而治”,“身教不言”,他虽隐于众,却能以无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规范民众的行为,使民众以为是自己就那样干的,而不是受领导支使所为。

著名管理大师曾仕强分析老子“无为”思想时曾说,无为当然不是不为,而是无不为。但只有站在无为的立场来无不为,才能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尽力而为。不争功也不诿过,自然一切秉公处理。

可见,“清静无为”其实是借助于自由文化的潜在力量,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从而自然地达到“无不治”的圣世。

很多人误解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以为过于消极,内敛,与现代的扩张型社会,外向型经济不符。其实,有作此言的人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action),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无为”要领。“清静为天下正”,用现代的管理观点说,清静无为的管理就是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复杂,西方以事为出发点,以逻辑分析为解决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变得日渐难以控制繁复的企业。牛津罗兹奖金获得者,《超越竞争》一书的作者爱德华·德-博诺,曾明确说过:“在我们处理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循环复杂系统时,分析就不管用了。在这样的系统中,你不能将各个部分分开再让它们复归整体,因为在把各个部分分开时,你就改变了这个系统。”传统的分析逻辑思维方法,显然难以做出有效的处理。同时,还因为“在有积极反馈的循环系统中,某处参数的些微变化都可能使整个系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因而“我们正日益被迫研究简化思想模型,并用它来指导行为”。

这正应着中国古代贤哲老子的一句至理名言:“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管理的真谛并不是用人为的强制手段横加“管理”,而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来实施管理,如此就能在无为中有为。

另一方面,清静无为型的领导力模式是最适合信息社会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曾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对领导力模式要求也是很高的。它需要的不再是领导者的权威、严格管理,而怎样培养每个成员的独立处事能力。清静无为型领导力模式正好顺应了这种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它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自由,也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权力和责任。

所以,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非消极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有为的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的体现,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繁琐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实为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大家眼中的《道德经》“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先哲老子的话告诉我们,战胜对手要先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是痛苦的。应视名利为身外物,视挫折为财富,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顽强拼搏,以成大业。——张瑞敏海尔总裁

老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吾有三件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张瑞敏海尔总裁

当人们都秉持着老子这样的价值观时,老子所需要的目的也就不难实现了。——周建广州君远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

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约玛·奥利拉(JormaOllila)诺基亚CEO“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们愿意有水的特性,海一样的胸怀,尽可能容纳一切好的东西,包容一切有益有趣的东西。——何加正人民网总裁《道德经》中的管理智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圣人作无形迹之事,传无声言之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不把持,任其成熟而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译文]不以多财为上,人们就不去争夺;不珍视难得的物品,人们就不会去献媚;不显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人心就可以保持稳定。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最好的品质就像水那样。水的好品质是有利于万物而又不争高低。

5.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与其把持使之保持盛态,还不如就此停止。以锻打而使之尖锐,也不能长期保持不损。金玉满堂,没有人能长久守有。富贵而骄傲,就会招来灾祸。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这才合于天道。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追求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追求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追求鲜美的滋味使人口舌变木,纵情游猎令人心狂,喜欢奇珍异宝会使人行为出轨。所以,圣者做事只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享乐,那就抛弃“礼”而采取“道”和“德”

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译文]最上等的君主是使老百姓只知道有他却感觉不到他的作用。次一等的君主是让人民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君主是让人民畏惧他。最下等的君主是让人民轻侮他。君主的诚信不足,就会导致百姓对他的不信任。君主悠然慎于言,一切举措有了成就,要让百姓感到仿佛出于自然和自愿。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曲线能为圆,弯弧能为直,凹陷能为满盈,破旧能为崭新。少拿反而多得,贪多反而会被迷惑。

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注视自身才能明察万物,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见是非,不自我夸耀才能得到成功,不自我封闭才能有所进取。正由于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他争。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界上有此四大,而人只是其中之一!人要效法于地,地要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要效法于自然。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富有,坚持而行的人有志。不失去根基的人能保持长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1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译文]要关闭它,就先打开它。要削弱它,就先让它强大。要废贬它,就先让它兴盛。将夺取它,就先授予它。这就叫黑暗中的光明。柔弱能战胜刚强。

13.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译文]光明之道恰似黑暗,进取之道恰似退守,直达之径反而曲折;上品之德反似缺陷,大白之色反似黑污,宽广之德仿佛有所不足,强韧的品性反而好像偷安。纯真的品质仿佛被污染,大方之形仿佛无棱角。大器必晚成,宏亮之声反而听不清。至大之象反而好像无形。道就隐藏在无名之中。只有道,善于等待也善于成功。

1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译文]道化为一(太一),一化为二(阴阳),二化为“参”(混合),“参”化出万物。万物背向于阴而面向阳,气流使阴阳互相调合而达到平衡。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译文]只有世上最柔软的可以自由地穿过世上最坚硬的东西。只有空无,才能出入于没有缝隙的地方。我由此而知晓无为的有益。不出言而行教化,无作为而有成果,世上很少有人理解此中的道理。

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大器做成后总似有缺陷,但它用起来并不残破。充盈看起来反而似空虚,但它用起来却不穷尽。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的人却看似笨嘴。疾行可以战胜寒冷,清静可以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可以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

1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译文]圣明之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他只以百姓之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待他善良,德表现在善上。有信义的人我相信他,不可信的人我也相信他,德表现在信上。圣者面对天下,为了天下小心翼翼地连自己的情感都不清楚了。百姓只管照自己所见所闻行事,圣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天下百姓。

1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译文]以正道治理国家,以奇谲之术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19.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译文]我无所为,让人民自我教化。我持静,让人民自然走上轨道。我不搅扰他们,让人民富足。我没有贪欲,让民风朴实。

2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一样。用“道”治理天下,鬼怪也不闹事。不但鬼怪不闹事,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伤人,乃是圣人也不伤人的结果。这两方面各不相伤,所以天下太平。

2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以不为作为有为,以无事作为有事,以没有滋味作为滋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用德行来报答仇怨。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作大事要从小事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小处开始。圣明的人不自称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2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是因为它处于低地。所以“圣人”要上临于人民,必须先对他们谦下。要作人民的表率,必须把人民放在前面。所以“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居于前面,而人民并不感到妨碍。天下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就是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译文]善于作将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入敌阵。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就是不争的内德,这就是善于借用他人之力,这就是能顺应于自然,这就是真理。

24.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译文]如果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那么可怕的权威就要降临了。不要侵逼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会反抗。因此,圣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呢?如果人民畏惧死亡,对于为邪作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杀掉,那还有谁敢为非作歹?上天自有刽子手主持杀罚。代替刽子手去杀罚就如同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不懂技术而乱砍,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2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亡就变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亡就变得干枯了。所以僵硬的东西属于死亡;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命。所以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就会被砍伐。凡是强大的,反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才会欣欣向荣。

27.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译文]是大自然的规律减少多余的,使不足的部分增加。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反而要减少不足的部分用来供奉有余的部分。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真理并不华美,美言未必真实。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善良。真正的智者不求广博,求广博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圣人不积私蓄,他给予的愈多,自己得到的反而愈充足。大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害物。圣者的法则是有为而不争夺。

4.孙子兵法——百世兵家之师

“孙武的理想境界在于一个‘全’字;孙武的作战方法在于一个‘争’字;孙武的价值取向在于一个‘利’字;孙武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谋’字。”作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中包含的管理理念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孙子兵法》:

百世兵家之师

释典《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也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兵学的诞生。其作者,是中国春秋时的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月不祥,约与孔丘同时期。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过兵学熏陶,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齐景公十六年(公元前532年),齐国贵族发起内乱,他没有继承父亲职位出任齐国卿士,而是让位其弟,隐居于吴国罗浮山麓(今江苏吴兴),潜心研究兵法,写成《孙子》13篇。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他“善为兵法,僻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学专著,《孙子兵法》在国内外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从哲学层面上讲,《孙子兵法》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泽华教授更是认为“《孙子兵法》应与同时代的《老子》、《论语》并驾齐驱,媲美相辉,不妨称之为中国古代智慧之鼎的‘三足’。《孙子兵法》以‘刚’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老子》以‘柔’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论语》以‘中’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

可以说,刘泽华教授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整部《孙子兵法》到处是矛盾,敌我、彼己、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迂直、利害、患利、勇怯、劳逸、饱饥、安动、静哗、久速、治乱、远近、得失、安危等等,但它们却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知彼知己”,是《孙子兵法》的杰出命题。说的是彼、己双方的情况,这就包含着理性全面观察问题的思想。

在孙武看来,任何的情况都是利害掺半,忧乐相杂的。他在论军争时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要求将领考虑问题必须“杂于利害”(《九变》),因为“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

谋略也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引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国华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孙武的理想境界在于一个‘全’字;孙武的作战方法在于一个‘争’字;孙武的价值取向在于一个‘利’字;孙武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谋’字。”《孙子·计篇》这样写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意思是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它;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去激怒它;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疲劳它;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是根据随时变化的情况,随机应变,不能事先规定的。

孙武明确提出“兵以诈立”,从根本上否定了之前所谓的“仁义之兵”,用具体的谋略来指导实际的战争,在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代都有《孙子兵法》的释注,今译本有黄朴民的《白话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125年前,当大型企业首次出现时,能够模仿的惟一组织结构就是军队。美国著名的销售战略专家杰克·特劳特在《市场销售战》一书中,论述了像“游击战”、“侧翼战”、“进攻战”、“防御战”等不同的战略原则。著名的蓝彻斯特“安全法则”则从军事上保持优势所需的军力对比,推出企业品牌市场地位安全的下限、相对安全线、绝对安全线。可以这么说,管理者精读深悟一本杰出的兵法书籍给自己的企业管理活动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全方位的。

作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中包含的管理理念值得所有管理者精研深究。

战争必然给双方带来损失,所以任何战争的最终指导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不付出代价而获利,那么就是“全胜”。所以孙武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意思是指导战争的法则以使敌国完整地降服为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同理,领导者使人不得不服不是最高领导术,只有使下属心甘情愿地臣服才是真正的领导术,才是“善之善者”的领导者。

在这个总原则下,孙武提出了心治与速决的实施办法。

战场上的敌我双方,很多时候比的不是武力,而是气势,是心力。“三军可以夺气,将军可以夺心”(《孙子·军争》)对于领导者而言,他的决心可以聚起士气,也可以泄掉士气。

如何“夺心”呢?《孙子兵法》提供了具体的战术:“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意为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喧哗,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十一家注孙子·军争》注中说:“心者,将之所主也”,“怒之令愤,挠之令乱,间之令疏,卑之令骄,则彼之心可夺也”。这就是说,作战决心是指挥员用兵的思想主导。用气恼敌将的方法使他忿激,用疑兵扰乱敌将的情绪,用离间手段使敌营上下互不信任,用示弱使敌将骄傲麻痹,这样他的正确决心就会动摇改变了。而一旦领将的决心动摇,那士气立刻就会衰弱。

任何团队,其领导者的坚定决心就是其他成员的“定心丸”,其坚定的意志,能凝聚团队之力,鼓舞团队之气势。如果想打败对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其领导者心中充满猜疑、犹豫,从而瓦解其团队的气势,再一鼓作气,速战速决。

当然,在任何战争开始之前,必须深入透彻地了解整个客观的形势,包括敌方的和己方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这是每位将领在作战前要做的工作,也是每一位企业领导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大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克劳德·小乔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

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一位中国军事战略家,3000年前就曾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哈默美国著名经营战略学家《孙子兵法》是战略理论领域的传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本企业制胜之道的巨著。——杨仕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兵法》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张瑞敏海尔总裁

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另一个就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学者村山孚《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智慧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计篇》

[译文]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随机应变,不能事先规定的。

2.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译文]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谋攻》

[译文]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城。

4.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孙子·谋攻》

[译文]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能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懂得军队不能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军士就会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列国诸侯乘机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5.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谋攻》

[译文]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胜利;以预先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牵制的,会胜利。

6.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译文]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有危险了。

7.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篇》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会利用有利的形势,不责难于人,所以能够选择将士的有利形势而为之。善于“任势”的人,他指挥将士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本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方形的木石就比较稳定,圆形的就容易泛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千丈高山上往下飞滚那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军事上的所谓的“势”!

8.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

[译文]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9.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孙子·军争》

[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它的士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动摇他的决心。

10.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九变》

[译文]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避免。

11.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孙子·行军》

[译文]将帅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贸然处罚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这样就难以使用他们去打仗了;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打仗的。

12.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孙子·行军》

[译文]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

13.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地形》

[译文]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但是,对士卒如果过分厚养而不能使用,一味溺爱而不能驱使,违犯了纪律也不能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好比“骄子”一样,也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14.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九地》

[译文]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15.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孙子·九地》

[译文]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入死地然后才能得生。士卒陷于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转败为胜。

16.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火攻》

[译文]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

5.鬼谷子——国际谋略原典

《鬼谷子》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它植根于善恶相杂的人性观,崇尚黄老而侧重“心术”,以阴阳论为基础,为纵横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鲜明地表现了纵横家的政治态度,集中论述了论辩和游说之术,是一部充满人性智慧的千古奇书。《鬼谷子》:

国际谋略原典

释典《鬼谷子》是一部总结论辨和游说方法的奇书,旧传为鬼谷子著。

鬼谷子,战国时楚人,号鬼谷先生,为纵横家的鼻祖,专门研究言谈之道和养生之术,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鬼谷子》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大抵崇尚黄老而侧重“心术”,以阴阳论为基础,为纵横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含有辩证法思想。它由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12篇,以及本经阴符7篇,与持枢、中经2篇组成。

该书集中论述了论辩和游说之术。其前12篇,从确定游说的基本方针、基本策略,到游说过程中揣摩对象的心理动态,再到抓住对象的心理活动,最后完成游说主张的实施,构成了一个游说之术的理论系统。

该书鲜明地表现了纵横家的政治态度。书中勇敢地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宣扬个人的成功之道。这种对旧道德的反叛,成为纵横家们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秩序的理论工具,它突破了血缘宗法制度的局限,而走向“以富兼人”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唐柳宗元称之为“妄言乱世”,宋学士们更是害怕其亡家亡国亡天下。

另外,《鬼谷子》也揭示了战国后期某些政治、军事斗争规律,体现了纵横游说之士的胆略与智慧,蕴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鬼谷子》一书立论幽玄,用语奇异,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荒诞成分。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则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有极好的启迪意义。《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今译本有岳麓书社1995年版《白话鬼谷子》。《鬼谷子》与企业管理《鬼谷子》认为,任何谋略的运用都应该以对情势的深入实际了解为基础,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它始终都是清醒地观察实际情势,然后冷静地作出判断,再理性进行揣度、摩臆、权衡和谋划,它不再像《周易》等先秦著作那样对世间万物是迷茫的,动不动就讲“天意”,它对个人的力量是充满信心的。

它说“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要以横”(《鬼谷子·忤合篇》),意思是“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

它讲究正确评价自己,观察揣摩对方的思想好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再分析形势,进行谋划。只要说服了对方,就能使对方顺应我们。

有了实际的调查,有了对己对人的深刻了解,那么就可以根据情势运用不同的策略、计谋了。“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鬼谷子·转丸篇》)与聪明人谈话,要依靠广博的知识;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要善于雄辩;与善辩的人谈话,要简明扼要;与显赫者谈话,要依靠宏大的气势;与富有的人谈话,要有很高的立足点;与贫穷的人谈话,要以利益相诱惑;与愚昧的人讲话,要敏锐。也就是说要看人下菜碟、见机行事。

在《鬼谷子·飞钳篇》中,鬼谷子更是具体讲述了如何运用谋略来控制对手。“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首先考察派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各种对与不对的议论,了解对内、外的各种进言,掌握有余和不足的程度,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与谁亲近与谁疏远的问题,并权量这些关系。之后,“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毁之。”借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通过恭维对手,忽同忽异,设法控制住对手。不行的话,就首先对他们威胁利诱,然后反复试探,然后发动攻击加以摧毁。

鬼谷子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目的论者,它强调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所以,为了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可以根据各人的具体性情、好恶,采取不同的待人之法,可以尊敬,也可以轻视;可以施利,也可以行害;可以成全,也可以败坏,“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鬼谷子·揣摩篇》)。

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使之重用,也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鬼谷子·内揵篇》),或者靠道德相连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物相连结,或者靠美女容色相连结。

为了获取有用信息,有时也可以采取非常手段,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实情“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鬼谷子·飞钳篇》)。《鬼谷子》一书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意义和价值早已不言而喻。日本的大桥武夫将其思想运用于企业经营,并著有《鬼谷子与经营谋略》,具体阐述鬼谷子思想在经济社会中的实用价值。《鬼谷子》植根于善恶相杂的人性观,完全打破了先秦儒家伦理道德观。它坦露了最本真的人性弱点,毫不虚伪,是一部充满人性智慧的千古奇书。

大家眼中的《鬼谷子》

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斯宾格勒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老师

我在中国济南12军任参谋,我发誓要读到这本书(即《鬼谷子》)。——大桥武夫东洋精密工业公司前总经理、董事长《鬼谷子》中的管理智慧

1.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鬼谷子·反应篇》

[译文]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探听他的辞意。如果其言辞有矛盾之处,就反复诘难,其应对回答之时露出真情。

2.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鬼谷子·反应篇》

[译文]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予。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让对方把我们的随身应和引为知己而开情吐意。

3.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鬼谷子·内揵篇》

[译文]事情都是由于内心相知的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本源于平素中的交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物相连结,或者靠容色相连结。

4.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鬼谷子·内揵篇》

[译文]想要游说君王,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意见。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让君主觉得进献的决策既跟形势又合他意。

5.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鬼谷子·内揵篇》

[译文]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用顺畅的言辞肯定君主的作为,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就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

6.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必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鬼谷子·内揵篇》

[译文]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7.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鬼谷子·抵戏》

[译文]万事万物常常由于细微的原因发展下去,也能毁掉像泰山般大而坚固的物体。

8.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鬼谷子·飞钳篇》

[译文]首先考察派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各种对的和不对的议论,了解对内、外的各种进言,掌握有余和不足的程度,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的问题,然后权量这些关系。

9.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鬼谷子·飞钳篇》

[译文]要借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然后通过恭维对手,忽同忽异,设法控制住对手。不能控制的人,就用“重累术”制服他。

10.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鬼谷子·飞钳篇》

[译文]想要重用某些人时,或者先赏赐财物、珠宝、玉石、白壁和美色来引诱收买;或者通过衡量才能创造态势,来控制他们;或者通过寻找漏洞来威胁对方。

11.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鬼谷子·飞钳篇》

[译文]为了获取有用信息,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实情。

12.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要以横。——《鬼谷子·忤合篇》

[译文]“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

13.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鬼谷子·权篇》

[译文]与聪明人谈话,要依靠广博的知识;与知识广博的人谈话,要善于雄辩;与善辩的人谈话,要简明扼要;与显赫者谈话,要依靠宏大的气势;与富有的人谈话,要有很高的立足点;与贫穷的人谈话,要以利益相诱惑;与愚昧的人讲话,要把利害讲得明明白白。

14.故计国事,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鬼谷子·揣摩篇》

[译文]所以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本国的各方面力量;游说他国的君主的人,则应当注重揣测别国君主的想法,避其所短,从其所长。所有的谋划、想法、情绪及欲望都必须以这里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问题和对付各种人物。可以受到尊敬,也可能被轻视;可以得到利益,也可能受到祸害;可能成功,也可以失败,就看能否掌握这种揣情术。

15.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鬼谷子·谋篇》

[译文]仁德的人不看重财货,不可以用物质引诱他们,却可以让他们提供财货。勇敢的人轻视危难,不能用危难去吓唬他们,却可以用他们解除危难。智慧的人有谋略通事理,不可以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却可以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建功立业。这是三种人才啊!由此观之,愚昧的人是容易蒙蔽的,不肖之徒是容易被吓住的,贪婪的人就容易被引诱,所有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6.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合不宜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鬼谷子·权篇》

[译文]说着一些奸佞之话的人,会因谄媚而显得忠诚。说着奉承话的人,会因吹捧对方而显得有智慧。说着一些平实之话的人,由于果决而显得勇敢。说忧愁话的人,由于握着权,而显得有信用。而说稳重话的人,却由于能反抗而胜利。用华美的词藻来鼓吹欲望者,就是谄媚。用夸大与吹嘘来进献谋略,博取上司欢心的人,就是揽权者。前后进退而不犹疑者,就是果决的人。自己不对而又指责他人过错的就是反抗者。

17.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鬼谷子·谋篇》

[译文]表面上亲善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入手去游说他;对于那些内心亲善而表面上疏远的人要从表面上入手去游说他,可以根据对方所疑惑的问题,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活动是否见效;根据对方的答辞来确定自己游说要点,根据情势的变化来征服对方。根据对方的好恶进行权衡,确定利弊;根据对方的恍虑舍弃决策中的某些部分。揣摩之后对之施以恐吓;抬高对方之后,策划行动;削弱对方之后,加以扶正;验证对方真假后,再决定是否响应他。闭塞他的耳目,打乱他的思维,迷惑他的理智,进而完全控制他。搅乱之后,迷惑对方,这些就叫做计谋。

6.淮南子——自由与秩序的混合

站在道家的立场上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传统上追求自由,《淮南子》会认为儒家维护秩序的价值准则是对自由的桎梏,而一旦进入了“务于治”的现实责任之中,《淮南子》又进入到儒家的秩序范畴了,它必须解释它们、承认它们和承认在它们的安顿下形成人间秩序的必要性。在这种矛盾的态度下,它时而在道家的立场上贬斥儒家,时而在儒家的立场上协调儒、道思想。《淮南子》:

自由与秩序的混合

释典《淮南子》,又名《鸿烈》、《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由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其主持下编著而成。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少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长死后,袭父爵为淮南王。他“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附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21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20余万言。”但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即现在的《淮南子》。

准确地说,《淮南子》并不是一部现代意义的著作,它并不是淮南王和他的门人的原创作品,而是他们“编著”的一部书,是他们对先秦以来思想的剪裁、整理和解说。所以,《淮南子》的内容极其地杂,它包含了道家、儒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等先秦百家的思想,容纳了宇宙、天文、地理、四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知识领域,是一本“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但正是《淮南子》“牢笼天地”的雄心,

将种种思想知识搜罗于一本书之中,想在一部书里纳入太多的思考和论说,就造成了其在思想秩序上的混乱,从而使它只能停留在一种“包容广泛的层次”上,而缺乏一种内在的思想逻辑,不能使全书形成一个大的体系,使它们的思想立场游移不定。

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静在《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一书中说的那样,“《淮南子》困惑于道家的追求自由和儒家的维护秩序之间”,“站在道家的立场上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传统上追求自由,《淮南子》会认为儒家维护秩序的价值准则是自由的桎梏”,而一旦进入了“务于治”的现实责任之中,《淮南子》“就进入到儒家的秩序范畴了”,它“不能忽视儒家倡导的价值准则,而必须解释它们、承认它们和承认在它们的安顿下形成人间秩序的必要性。”“在这种矛盾的态度下,它时而在道家的立场上贬斥儒家,时而在儒家的立场上协调儒、道思想。”

总之,《淮南子》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集与融合。称之为“读不尽的《淮南子》”,确实不是谀词。《淮南子》有汉代许慎、高诱两家的注,然而都散佚不完整,宋人取高注十三篇,配以许注八篇,所以传本都是二家合注之本。今译本有于大成撰《淮南子今注今译》。《淮南子》与企业管理《淮南子》在人力管理方面,对人才的甄选、任用、激励等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对人才的甄选很重要,这是先秦许多思想家都有的共识,《淮南子》也不例外。它在《淮南子·泰族训》中说道:“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知人则无乱政”。

但是什么样的人可用,什么样的人又不可用呢?《淮南子》认为人员的甄选要确定标准,“释度数而求之朝肆草莽之中,其失人也必多矣。何则?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那么不合格的人被选用,而优秀的人才却被遗漏就会变得非常平常了。这里,作者提出了“智”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分出了英、俊、豪、杰四类人才。《淮南子·泰族训》中这样说道:“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接着,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各自的特点:能明天道地理,通人情,能虚怀若谷,德泽能使远方之人归服,信誉能使国家统一,智慧能通达变化,这样的人就是俊才;德行能够教化大众,品行能够合于大义,仁惠能够赢得百姓,光明能够照耀大众,这样的人就是俊才;行为能够成为表率,智慧能够决断疑难,廉洁能够把财物分给众人,信用能够守住,做事能够形成方法,语言能够合于大道,这样的人就是豪才;保守职责而不废弃,处理事情符合大义而不相互勾结;看见困难不苟且求避免,见到利益不苟且求自足,这样的人就是杰才。

有了标准之后,具体如何操作呢?《淮南子》提出应“观小节”:“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淮南子·氾论训》)高贵的人要看他的举止,富有的人要看他的施舍情况,贫穷时看他不接受的财物;卑贱时看他不做的事情。看他经受的患难就可以知道他的勇气;用快乐来打动他,就可以观察他的守持状况;从财货的积累上可以评论他的仁德;用恐惧之事来震慑他,可以知道他的节气。这样人之情性的考察便全部具备了。

了解每个人的才智水平及情性特质,这样就能够根据其具体情况将其安置于具体的职位上,使其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用之所适,施之所宜。

当然,选用人才时,管理者也应克服自身的一些障碍:

一是防止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不看其长处的求全心理。《淮南子·氾论训》中指出:“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贤乎天下,则难矣。”考察人才应看其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能对人求全责备,“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淮南子·氾论训》)。所以人有大的美德,他的小节不要过问;人有大的荣誉,小的毛病不要去挑剔。

二是应排除个人的求同心理。人们大抵对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存有好感,而在主观上就喜欢任用这类人,与这类人共事。所以,这种“惺惺惜惺惺”式的自我认同往往使人才的举荐失之偏颇。《淮南子》认为选拔人才应排除这种个人主观上的喜好。“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淮南子·缪称训》)。意思是说人们总是把自己所喜欢的人称为贤人,喜欢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与自己相同的人世人没有不推举他们为贤人的,有的能够治理国家,有的却把国家搞得混乱。这种结果不是自我欺骗造成的,而是各自寻求自己志趣相同的人造成的。自己不是圣贤之人,寻到与自己相同的人,而想要得到有才能的人,不也是与自己一样吗?

现代企业领导者用人也是同理,不光要考虑其才能,更要注意人员的编组和配合。比如,一个部门有三个经理,他们平级而无主从,此时,最好的安排是:一个富有决断力,一个具有协调的本事,另一个擅长行政事务,在这种人力资源状况下可组成一个有头脑、善协调、有生气的领导集体。如果三个都擅长决断,意见相左时,势必各行其是,谁也不听谁的;如果三个都具有行政能力,遇事就难有人出来拍板,而陷于琐碎事物中;如果三个人都只有协调能力,既无人决策,也没人做实际工作,也干不成事情。

管理者在任用人才时,使各人都尽其才,竭其力,那么就会达到“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效果。

另外,《淮南子》中对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上也提出了许多的建议,认为领导者必须自治而后才能治人,才能治国。《淮南子·诠言训》中这样说道:“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办事,实施赏罚时按照既定的规则;不能感情用事,使自己的各种情感适度。《淮南子》一书具有博奥深宏的思想,所以它的管理智慧也不可一语道尽,管理者们用心阅读,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思想财富。

大家眼中的《淮南子》

绝代奇书。——胡适《淮南子》是一部集晚周以来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它能够超越思想流派的纷争,融合各派思想之精义,创造出一个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安乐哲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淮南子》中的管理智慧:

1.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平也;不与物散,粹之到也。——《淮南子·原道训》

[译文]平静而无忧无喜,才是德的最高境界;通融而不轻意改变,才是清静的最高层次;无欲无求,才是虚无的最高境界;无好无恶,才是公平的最高水准;不为万物所诱惑扰乱,才是纯粹的最高境界。

2.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淮南子·真训》

[译文]静默恬淡,可以颐养本性;平和愉悦,空灵无尘,可以修养品德。

3.权势者,人主之车舆;爵禄者,人臣之辔衔也。是故人主处权势之要,而持爵禄之柄,审缓急之度,而适取予之节。是以天下尽力而不倦。——《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地位与权柄,是国君的车舆;俸禄爵位,是大臣的马辔头和马衔。因此国君处于执掌权势的重要位置,而把持赏赐爵禄的权柄,审查轻重缓急的程度,再采取相应的封爵赏禄的方法,所以天下人鞠躬尽力就会不感到疲倦。

4.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君臣之施者,相报之势也。是故臣尽力死节以与君,君计功垂爵以与臣。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臣下在国君那里得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国君自己的目的在臣下那里也不能实现。君臣之间的相互施予,有互相报答的情势。所以臣下对国君能够尽忠为节而死,国君也要对臣下论功行赏。因此国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下也不会报效无德之君。

5.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特殊才能每个人都有,万物都有自己不同的形体。

6.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英明的君主听取意见,使用臣子的计策而不会因为臣下地位的卑贱而感到羞耻;施行臣下的言论,而不会责备他言词的华美。

7.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确定法律之后,赏赐那些符合法规的,诛杀那些不遵守法规的。不减轻地位高贵的人的处罚,也不增加地位卑贱之人的处罚。即使是贤德之人犯了死罪,也要杀掉;即使是不肖之人符合法度,也没有罪过。所以正道通达邪道就被堵塞了。

8.心人欲小而志欲大,知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淮南子·主术训》

[译文]心中想的应该细微,但是志气却要宏大;智虑要周全,但行事要光明磊落;才能应该多,但做事应该专。

9.君子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见不足忘贫,故能施。——《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君子听到自己过失的时候,对进谏者能够忘掉处罚,这样才能有人来进谏;看到贤德的人时,能彻底忘掉他的地位低贱,这样才能做到谦让;看到生活困难的人,能够忘记他的贫困,这样才能全力施舍。

10.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人们总是把自己所喜欢的人称为贤人,喜欢他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与自己相同的人世人没有不推举他们为贤人的,有的能够治理国家,有的却把国家搞得混乱。这种结果不是自我欺骗造成的,而是各自寻求自己志趣相同的人造成的。自己不是圣贤之人,寻到与自己相同的人,想要得到有才能的人,不也是与自己一样吗?

11.物莫无所不用。——《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万物中没有不能利用的。

12.身曲而景直者,未之闻也。——《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自身不端正,而想求身影正直的,从来没有听说过。

13.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曰苟义。所求者同,所斯者异乎!——《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小人行事,是求取得;君子行事,是求取义。所求的想法是一样的,所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

14.凡万物有所施之,无小不可;为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淮南子·缪称训》

[译文]大凡万物有所利用的地位,就是细小之处也能使用它;没有利用的地方,即使是碧瑜也如同粪土一样。

15.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淮南子·氾论训》

[译文]圣人的治政方法,宽松而坚定,严厉而温和,柔软而正直,威猛而仁惠。过分刚强就会折断,过分柔软就会卷曲,圣人正好处在刚柔之间,“间”的根本才能得到。

16.可行而不可言者,趋舍也;可言而不可行者,伪诈也;易为而难成者,事也;难成而易败者,名也。——《淮南子·氾论训》

[译文]可以实行而不能表达出来的,是取舍;能够表述出来而不能实行的,是虚伪和欺诈;容易做而难以成功的,是事业;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的,是名声。

17.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淮南子·氾论训》

[译文]人有大的美德,他的小节不要过问;人有大的荣誉,小的毛病不要去挑剔。

18.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者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情备矣。”——《淮南子·氾论训》

[译文]高贵的人要看他的举止,富有的人要看他的施舍情况,贫穷时看他不接受的财物;卑贱时看他不做的事情。看他经受的患难就可以知道他的勇气;用快乐来打动他,就可以观察他的守持状况;从财货的积累上可以评论他的仁德;用恐惧之事来震慑他,可以知道他的节气。这样人之情性的考察便全部具备了。

19.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淮南子·泰族训》

[译文]最高的仁爱莫过于爱人,最高的智慧莫过于知人。

20.求于一人则任以人力,自修则以道德。责人以人力,易偿也;自修以道德,难为也。——《淮南子·氾论训》

[译文]寻求贤人,就要用他的才能;自我修养,就要用道德。寻求贤人任以才能,是容易如愿以偿的;用道德自我修养,是难于办到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