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插图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13:26:32

点击下载

作者:于江山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中庸(插图版)

大学·中庸(插图版)试读:

内容提要

《大学》《

中庸

》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导言

四书是中国儒家的著名经典,是《

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过去的八股文的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取,因此,四书便成为南宋以后士子的必修书,其影响达七百年之久。当前,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阅读儒家经典的需求,《大学》《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两部,应该在率先阅读的范围之内。《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一篇,在唐以前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宋代以前也没有独立成编。到唐代的时候,韩愈等引用《大学》,《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了宋代的时候,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

后来,朱熹又在二程基础上,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缺失,作了著名的《补传》。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一种重新阐释,换言之,是从理学角度的新解。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有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说,《中庸》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文本之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它探讨的是我们怎么存在,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生活的,如何生活才能叫作人。这是我们对于《中庸》的性质的一个简单基本的判断。《中庸》阐述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做到。《中庸》还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对于广大学习者来说,《中庸》还特别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本书作为国学经典插图本,重在普及,书中精选与孔子及其弟子相关的插图,以注、译、解的形式阐发《大学》及《中庸》的精髓,以期与广大读者一起遨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编译者2014年11月大学【原文】

大学①之道,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注】

①大学:即“太学”,是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从儒家角度对大学的宗旨、理想等做了阐述。②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③亲民:亲,当作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译】

大学之道,在弘扬彰显美好的德行,在使人弃除后天污垢而自我更新,在达到完美的境地。【解】

明德,指人扪心自问的一点良心、一点赤子之心。后天习俗的渐染,可能使人初心不再,这时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地拂去尘埃,使其恢复清新明洁。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也。

史赵景纬《圣学四箴》

赵景纬,字德父,号星渚。宋代临安府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县)人。少勤学,登进士,知台州。天性孝友,雅志冲淡,亲没无意仕进,治以化民成俗为先务。任崇政殿说书,以《易》《礼》进讲。累官显文阁待制。患病后,谢绝医治,拒绝服药,说:“就让我清心静气地承顺天命吧,不要影响我的心情。”拱手三揖而逝。谥文安。

赵景纬升任礼部侍郎,兼侍读。他向皇帝进献《圣学四箴》:第一,珍惜时间,努力养成勤勉躬行的良好习惯;第二,注重体验,善于总结,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智慧;第三,慎其所好,摒弃一切不良的嗜好和非分的欲念,专心致志,努力成就事业;第四,谨行慎微,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使自己游刃有余地应对新问题、新现象、新变故。【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译】

知道应当停止的地方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确定的志向后才能心静不虚浮妄动,心静不虚浮妄动后才能安稳,安稳后才能思虑周密,思虑周密后才能有所收获。【解】“知止”,仔细体会的话,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知道要达到的地方,二是知道能到达的地方。知道要到达的地方,也就是立志。立志之后剩下的就是虚心不妄动、稳扎稳打每日朝着目标前进。知道能到达的地方,说的是要知道底线和禁戒。佛家有“以戒为师”之说,讲的是戒律可作为老师指引修行者的道路,由此可见“戒”的重大意义。也就是说,“知止”还意味着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知道不能越过的那条线在哪里。如果真能这样,见利眼开、违法乱纪者也就会少了。

史疏广知止

疏广(?—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少年好学,治学严谨,深通《论语》《春秋》大义。本始元年,初征博士、太中大夫,后为太子太傅。在职五年辞归。

疏受(?—前48),字公子,是疏广的侄子。疏受少时跟其父和叔父疏广学习儒家经典。疏受才思敏捷,言辞逻辑缜密,精于《礼》的奥微。疏受为人恭谨,以贤良方正被任命为太子家令。疏受策对应答、行为举止,都中规中矩,合乎礼仪法度,因此被提拔为太子少傅。

在家天下的时代,“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对于太子的成长与教育,是举国瞩目的大事。当时太子的外祖父许伯被特赐为平恩侯,许伯以太子年幼为由,禀报皇上让他的弟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皇上以此询问疏广,疏广回答说:“太子是国家的继承者,他的老师朋友必须是天下的英俊之才,不应该只亲近外戚亲族。况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也已具备,那么又让许舜监护太子,这样的做法未免会局限太子的视野,不能够广布太子的美德于天下。”皇上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把这个意思和丞相魏相讲了,魏相免冠致礼,谢罪说:“这样的高见,是为臣所不能达到的。”疏广从此更为皇上器重,多次受到皇上的赏赐。太子每次上朝觐见,都由师傅引导,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叔侄同为太子师傅,朝廷上下也感到这是一种荣耀。

疏广任职五年,皇太子十二岁,就已精通《论语》《孝经》,学有所成,见识日进。疏广就对疏受说:“古人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者不受辱,知足而止者不会遭受危险)’,老子也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就,然后退隐,这是天理)’。现在,我们叔侄做官至二千石,应该算是功成名立了,何况天下有更多高明的才俊,是该给他们让出位置的时候了。如果现在还不辞去,恐怕就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候了。我们叔侄相随出关,回归故里终老一生,这不正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吗?”疏受致礼说:“我听从叔父您的意见。”

于是,二人同时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辞职,请求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宣帝批阅他们的表章时,读着他们恳切的文章,为他们叔侄在年高体衰的状况下,长期为教育太子殚精竭虑,辛劳奔波,积劳成疾,深深感动,便加赐黄金二十斤,诏准两人的请求。皇太子也赠赐黄金五十斤,致谢师恩。

二人离开那天,朝中公卿大夫、挚友故旧都来到东都门外设筵饯别。前来送行的人乘坐的车有好几百辆。路上围观的人感叹道:“两位真是贤良的大夫啊!”

疏广、疏受回家后,都以寿终。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宁邑二疏”,其故里分别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以纪念这两位宁邑先贤。

三百年后,陶潜路过宁邑,赋五言《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睚汉庭中,二疏复此举。”【原文】

物①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

①物:万事万物,除自然界外更包括社会中的一切人、事。【译】

一切的物和事都有根本、末节、终止、开始。了解这些先后次序,就接近大学之道了。【解】

知本,才可知道做事做人的先后顺序,大方向不差,大路走正,一生纵使平凡亦可免受大过。德犹本,技犹末。做事先做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另外,“知所先后”,可以理解为知道什么比较重要,然后先做重要的事;也可以理解为知道导致某事的原因和结果,即因果上的先后关系。知轻重,可以让行动更有效;知因果,可以趋利避害,获得想要的结果。当把这些都把握住后,待人接物、处事也就能做到十之八九了,难怪“则近道矣”。

史陈师锡议学之本末

陈师锡,字伯修,北宋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人。时称闲乐先生。曾任监察御史、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党论削官。

陈师锡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声誉,神宗皇帝也闻知他的才华。熙宁九年,陈师锡参加廷试,奏请名次在甲乙之间,皇帝随意抽取一篇策对文章阅读,边读边赞赏,回头对侍臣说:“这必定是陈师锡的文章。”开启密封,果然不错,于是定名为进士第三名,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对他很器重,倚以为政。

陈师锡与陈了翁友善。一日,二人同游园圃,见天空中有雁阵飞过,就互相指雁阵戏言:“明年科试中魁的,当射中头雁。”伯修引弓射之,射中第三只,了翁没有射中。过了一会儿,又有雁阵飞过,了翁也射中第三只雁。伯修笑着说:“你可能是在我之后中榜吧?”了翁曰:“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应当接任您的职务。”到明年,伯修果然以第三名登第。三年后,了翁登第也是第三名,而且初授官职也是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果真是接任了。因此,当初二人一同射雁的便厅便被命名为“射雁堂”。

元祐初年,苏轼多次上书荐举陈师锡,称赞其品行高洁质朴,文章冠绝当世。陈师锡由此升任秘书省校书郎。“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被诬陷获罪,亲朋多畏避不相见,只有陈师锡独自设酒筵饯别,又安抚其家。

陈师锡任监察御史时,皇上曾下诏命令进士研读法律。陈师锡上书进谏说:“陛下正在大兴学校,推行德化,利用经典所阐扬的道德礼义、仁恕思想来开启读书人的天性,意在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不应该用刑名之学扰乱他们的心智。道德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刑名之学只是次要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尚且流于末流,争趋财利而犯科,何况朝廷下诏命令他们学习这些枝节知识呢?希望陛下追回前诏,使天下读书人都能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①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②其知。致知在格物③。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

①齐:整治。②致:获得。③格物:格,树木枝条纵横交错形成的方格。格物,将各类事物放到相应的格子里,比喻将事物放到该放的位置。也有将“格”解释为推究的,“格物”即推究事物的道理。【译】

古代想要弘扬彰显伟大德行的人,先治理国家。想要治理国家,先整治自己的家室。想整治自己的家室,先修饬自己。想修饬自己,先要端正心思。想端正心思,要先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意念。想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意念,先要获得物事的根本知识。获得物事本末的知识在于明白各类物事所应当在的位置。

明白各类物事所应当在的位置后,物事的根本就能被了解,物事的根本被了解后意念就可以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就可以端正,心思端正后自己就能得到修饬,自己得到修饬后家室就可以齐治,家室齐治后就能够使国家安定,国家安定后天下就能太平。【解】

此为《大学》所指出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功夫,是儒家大一统的道德——政治理想典范。可为为政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亦当知现今社会道德和政治是分别不同的两个层面。道德虽然会对政治有所影响,但将二者等同起来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

史郑氏齐家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治家有方,十世同堂,计历二百四十多年,和睦相处,平时家庭成员连一文钱、一尺布都不私自占有。元朝至大年间朝廷赐匾予以表彰。

郑文嗣去世以后,他的叔伯弟弟郑大和主持家事,治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家庭成员也更加关怀,使家庭成员心悦诚服。他的家庭管理严格得如同官府,如果子弟中谁犯有过失,不分年纪老幼,即使是头发斑白,也仍然依据家规进行惩戒,绝不轻易放过。

郑大和治理家政十分注重礼仪的教化作用。每到年节,他就对子弟进行考评。大和端正地坐在堂屋正中,全家的众多子弟按照辈分,都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列在左侧的屋檐下,依次进见,行拜、跪之礼,并举酒杯祝寿。然后,拱手从右边退出。整个仪式庄重严谨,没有人喧哗谈论、影响队形,保留着上古遗传下来的古朴家风。这种仪式令看到的人为之感叹、羡慕。

大和为人正直且遵守法度,不信仰佛教和道教,每逢遇到冠礼、婚礼以及丧葬大事都按朱熹规定的礼仪进行。每逢葬礼,全家哀痛,三年不吃肉、喝酒。全家众多子弟都受到教育感化,言行谨慎。即使是曾经做过官也不敢对家法有丝毫违犯。妇女只做妇女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允许干预家政。亲族乡邻都因为受到过恩惠而怀念。有《家范》三卷流传于世。

朝廷得知后,免除了他们家所有的租税和徭役,并派来使者书写了“东浙第一家”的匾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据传,他们家曾喂养过两匹马,其中一匹马外出,而另一匹在家则不吃草。人们认为这是被他们的家风感化的结果。

郑家传承至明代,世代同堂已近三百年。家族中人人孝顺长辈、为官清正。自七世祖郑绮(《宋史·孝义传》载有其事),传至郑文嗣、文融,又皆载入《元史·孝友传》。后有郑濂享有盛名,仍以孝义载入《明史·孝义传》。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郑濂:“你们全族人几代不分家,和睦相处,有什么方法吗?”

郑濂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老婆的话而已。”皇帝不觉大笑。当时正赶上河南进贡香梨,皇帝就赐给郑濂两个梨。皇帝命人跟随郑濂回到家乡。

郑濂召集全部家人,向上叩首谢恩。然后准备了两大缸水,把两个梨打碎放入,所有家族的人都得以饮用。朱元璋听到回报,十分高兴。后来有持不同政见的人向皇帝进言说郑家与权臣暗通,太祖说:“郑家没有这种人,必定是诬告。”又下旨令郑门子弟,凡30岁以上都应来京任官,并建一大门,御赐“奉天门”,太祖亲书“孝义家”三个大字赐之。后又题为“江南第一家”。【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注】

①庶人:平民。【译】

从天子到平民,同样都以修养身心言行为本。根本乱了而枝节能走上轨道,是不可能的。所重视的方面没有取得成就,所轻视的方面却有所收获,是从来没有的。这就叫掌握根本,这就是“知”的最高层次。【解】

从个人对自己生命当有所交代来看,确实是从天子到庶民都应以修身为本。

史辛弃疾以“农”为本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山东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宋孝宗时以大理少卿出为湖南安抚使,后来官至龙图阁待制。辛弃疾性格豪爽忠信,崇尚道义气节。有文采,擅长作词,风格激昂振奋,与苏轼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年少好学有远识,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积弱,辽金南侵,政局动荡的时期。辛、党二人面临着南归还是北进的选择,便用蓍草占卜,党怀英得坎卦,坎为金,对应的方位为北方,便留在北方为金国做事。辛弃疾得离卦,离为火,对应的方位是南方,于是南归大宋。二人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由此开始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当时金宋战争频繁,南宋政权无力控制局面,地方豪杰并起,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自称天平节度使,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实际占领力量。辛弃疾在南下途中,为其所阻,便留下任掌书记,并劝说耿京归属宋朝,抗击金国的侵略。当时正值宋高宗在建康劳军,于是召见并嘉奖了他,授予承郎务、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赐予节度使印和文告,让他返回召抚耿京。

在辛弃疾南下期间,耿京军队内部发生了叛乱,张安国、邵进杀害了耿京,投降金国,并成为金国的帮凶。辛弃疾返回后,面临的是这样一个严重局面。

辛弃疾说:“我受主帅委任,为归顺朝廷奔走,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我如何向朝廷复命呢?”于是邀约心怀忠义气节的人直接进入金国军营。当时张安国等人正与金将饮酒欢宴,没有戒备。辛弃疾当即将他捆绑起来带走,迅速撤离,金将愕然失措,当他们回过神时,辛弃疾他们早已远归。辛弃疾将张安国送交朝廷后,朝廷不久便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正法。

辛弃疾说:人生的成就,在于自己的辛勤劳作,付出了血汗,就会有回报。无论做什么,都应当经营好自己的事业。生长在北方的人,生活所需,以自给自足为习俗,不依赖他人,因此既不会一夜暴富也不至于沦为极端的贫穷。南方的风尚则不同。人们以经商投机营利为重,以技艺巧术为手段,轻视农业生产。并且,只以利益为目标,土地、财富只在少数人之间流动,贫富悬殊,致使各种忧患并起,贫富两个阶层终致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因此,就取“稼”字,命名自己的书房,并自号为“稼轩”。【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①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②好色,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④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⑥,故君子必诚其意。【注】

①毋:不要。②好(hào):喜爱。③自谦(qiè):对自己满意,内心无憾。谦,满足,惬意。④闲居:指在没人看见的地方。⑤厌(yǎn)然:躲藏掩饰的样子。⑥胖(pán):舒展。【译】

所谓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好比厌恶臭气,喜好美色,这样就可以做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自己独处时特别谨慎。小人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做坏事,什么都做得出来,看到君子后一副遮遮掩掩的样子,掩盖起不好的事,张扬做得好的事。别人看自己,就像看透自己的肺肝一样清楚,(遮遮掩掩)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心中的真意,必然显现于外表。所以君子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啊!【解】

这里提出了一个论题:先真,然后才能善。所以,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小人、伪君子的问题。即使承认自己的私心私情,还不足以沦为小人。

史曹鉴义不收金

曹鉴(1271—1335),字克明,元代宛平(今北京城西南)人。幼时就颖悟过人,举止异于同龄儿童,青年时到南方游历,深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经翰林侍讲学士郝彬推荐,任镇江淮海书院官长。后累官至礼部尚书。为官三十多年,一贯以清介见称。年六十五岁,染疾而卒,追封谯郡侯,谥文穆。曹鉴天性纯孝,济贫恤孤,唯恐落后。但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一生为官,租赁房屋居住。终死之日,家中没有一文财产积累,只保存几千册经过他亲手校订的书籍。

至治二年,曹鉴被任命为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奉旨括释氏白云宗田,稽检有方,纤毫无扰。后调任湖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当时丞相忽剌歹恃势强横,恣纵妄为,作威作福,僚属畏怯趋避,只有曹鉴依理办事,不屈意阿附。

他在湖广行省任职时,因他公务操劳过度,他的下属顾渊伯,同他关系极好。顾渊伯外出办事返回后,给他带回了一包辰州出产的朱砂送给他。朱砂是一种名贵药材,炮制后可用来医治惊悸、失眠等症。曹鉴当时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打开看一看,便随手放到了箱子里。半年后,他取出朱砂准备配制药物时,发现朱砂中掺杂着三两金子。曹鉴很感意外,感叹地说:“渊伯把我看成一个什么人了?”

这时,顾渊伯已经去世。曹鉴就把黄金归还给了顾渊伯的儿子。【原文】《诗》云①:“瞻彼淇②澳③,菉竹猗猗。有斐④君子,如切⑤如磋⑥,如琢⑦如磨⑧。瑟⑨兮僴⑩兮,赫[11]兮喧[12]兮。有斐君子,终不可醓[13]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醓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14]:“於戏[15],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16]世不忘也。【注】

①《诗》云: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原诗歌颂的是卫武公美德。卫国为周初康叔的后裔。武公勤政爱民,辅佐周平王击退犬戎,受封为公。此为东周初期之事。②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③澳:水边,水流弯曲的地方。④斐:斐然有文采的样子。⑤切:治骨。⑥磋:治象牙。⑦琢:治玉。⑧磨:治石。⑨瑟:庄矜。⑩僴(xiǎn):威严。[11]赫:显明。[12]喧:宣著。[13]醓(xuǎn):忘记。[14]《诗》云:出自《诗经·周颂·烈文》。[15]於戏(wūhū):感叹词。[16]没(mò):终,尽。【译】《诗经·卫风·淇澳》说:“远望那淇水弯曲处,鲜美的绿竹郁郁葱葱。这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好像牛骨象牙经过切磋,好像美玉宝石经过琢磨。庄严呀,威武呀!显赫呀,坦荡呀!这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毕竟不能忘啊!”“如切如磋”,是说他的学问研究;“如琢如磨”,是说他的德行修养;“瑟兮僴兮”,说的是他戒惕谨慎;“赫兮喧兮”,说的是他仪容外观;“有斐君子,终不可醓兮”,说的是他至高至美的德行让百姓无法忘记。《诗经·周颂·烈文》说:“呜呼!前代的君王难以忘记啊!”君子尊敬他所应该尊敬的人,亲爱他所应该亲爱的人;小人享受他所能享受的快乐,获得他所能获得的利益。所以,前代的君王世世代代之后还是难以被忘记。【解】《诗经》原诗表达的是对翩翩佳公子的毫无遮掩的赞美和喜爱,《大学》这里将这位佳公子与前代的君王相提并论,甚至有意等同(这是儒家对《诗经》惯有的解读方法)。当然,如果佳人不仅形象气质佳,而且有德有才,岂不更好?看来真正让人心心念念、过目难忘的人还是气质型或德才出众型的。

史韩愈取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河南邓州,后迁至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南)。因其郡望昌黎,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因谏阻奉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他大力提倡儒学,反对佛教、道教,反对藩镇割据。倡导古文运动,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简洁生动,思想鲜明,立意新颖,风格雄健奔放,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谥号“文”,又称韩文公。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他7岁读书,13岁便能作文。他认为自己幼年丧父,依附兄嫂,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摆脱困境。因此,他刻苦攻读儒家著作,矢志不移。

有一个关于韩愈起名的传说,是说在兄嫂的抚育下,韩愈渐渐长大,这年送他去拜师入塾学习,于是,嫂嫂郑氏就想给弟弟起个高雅新奇的学名。郑氏翻看着书籍,一时总找不到一个合意的字。韩愈站在一旁,说:“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说:“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头,会乃聚集,介乃耿直,象征他们的品行和成就出类拔萃。那么,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不同凡响的字。”韩愈立即说:“嫂嫂,那么就选‘愈’字最佳,我就叫韩愈。”郑氏问:“‘愈’字如何解说?”韩愈道:“愈,超越也。我将来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前超古人,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高兴地拍手说:“好!好!就用‘愈’字!”

韩愈少年时就胸怀远大志向,19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名满当地的少年。于是赴京应试,结果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四次参加考试,最后才考中了第十三名进士。之后,又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很不得志,一时郁闷黯然。这天他独自游历,遇到一位先生,交谈后送他几句话:“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捧读赠言,陷入深思: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缺少的正是谦虚退让的心胸。于是,他选用这首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作为自己的字。从此他更加虚心勤学,结交儒士,砥砺学识,最终独树一帜,开创了一代新的风气,名闻天下。【原文】《康诰》①曰:“克明德。”《大甲》②曰:“顾醘天之明命。”《帝典》③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④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⑤曰:“周虽旧邦⑥,其命⑦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注】

①《康诰》:《尚书》中的一篇,是周公对康叔的劝勉之语。康叔受封的国家是卫国。原句为“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意思是,期望你大大发扬父亲文王的作风,彰显德行,谨慎使用刑罚。②《大甲》:《尚书》中的一篇。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即位之后由伊尹辅政,但他不用伊尹之训,不明居丧之理,于是被伊尹放逐到桐(商汤的葬地),三年之后回到亳都,伊尹作《大甲》以示训勉。原句为“先王顾醘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癨”。意思是先王敬奉天命,以顺承天上地下的神明。③《帝典》:《尚书》中的《妖典》篇。原句为“克明峻德,以亲九族”。意思是能够尊明俊德之士,使之助己以亲慕九族。这里的引用之意稍有不同,意为“能彰显伟大的德行”。④汤之《盘铭》:商代开国君主成汤王刻在洗脸盆上的箴言。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王。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⑤《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主要是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⑥旧邦:旧国。⑦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译】《尚书·康诰》说:“务必要彰显德行。”《尚书·大甲》说:“要思虑详察天所给的明白旨意。”《尚书·尧典》说:“要发扬崇高的德行。”这些都是自己要去弘扬的。商代开国君主成汤王刻在自己洗脸盆上的箴言写道:“如果要在一天自新,那就每天自新,再继续不断自新。”《尚书·康诰》说:“要鼓励大家成为自新之民。”《诗经·大雅·文王》说:“周朝虽然是由祖先传承的旧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而展现新局。”所以君子想尽一切办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解】

以成汤王的例子说明日新的必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华夏民族虽然古老悠远,亦需要开拓新局面,其理同也。

史庞统扬德

庞统(179—214),字士元,东汉末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庞统年轻时,为人质朴鲁钝,不为时人所识。只有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十分看重,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当时,颎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识人的名声。庞统20岁时遇到司马徽,与之交谈。司马徽甚觉惊奇,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更评他为盛德,对他十分推崇,认为他有安邦定国的才能。

庞统与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等人为友。时人称:“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只是因庞统相貌不佳,又恃才傲物,不为当权者所重。《世说新语》中说:“顾劭曾经与庞士元通宵长谈,顾劭问:‘听人们说,你有知人之名,那么我与你相比如何?’庞士元说:‘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坐而论道,我不如你。但是辅佐君王,制定治国安邦的王霸策略,我比你似乎有所特长。’顾劭认为他的这种评论是恰当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任命庞统为耒阳令。但他在县不治事,后来经鲁肃、诸葛亮推荐,任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这才提出了西取汉中的方略,并一力付诸实施。庞统跟随刘备征蜀,进兵成都,曾设计擒蜀将杨怀、高沛。建安十九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被追赠为关内侯。

庞统喜欢讲论道义德行。据《世说新语》记载:“庞士元去到东吴,吴人引以为友。见陆绩、顾劭、全琮,对他们评价说:‘陆子就像一匹老马,有捷足远行的才用;顾子则如一头老牛,可以负重致远。’有人就问:‘按照你的这个评断,是不是陆子胜于顾子?’庞统说:‘老马虽然长于迅捷速行,但只能致一人远行。老牛虽然一日行走百里,但是其所致达的则不只是一个人啊!’吴人以为评价精当。”他在修养方面总是给予人们过高的评价,当时的人们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频繁,伦理道德观念日趋衰微,好人善行得不到褒扬,坏人罪恶不能清算。我这么做正是为了倡导好的风俗,振兴合乎道义的事业,从而使有志向善的人们受到勉励。也不能不这样做。语言不动听就不能感动别人,也就引不起别人的羡慕。现在,如果能有一半人崇尚伦理、教化,那也是值得欣慰的。”“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诸葛亮称赞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陈寿评论说:“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原文】《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③《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注】

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主要歌颂了商代祖先及高宗武丁中兴的故事。邦畿,商朝的京畿地方。邦,古代诸侯分封的国家。畿,国都周围的地方。②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出自《诗经·小雅·缗蛮》,为一首关于行役二人对唱的诗。③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④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表达了对文王的赞美。穆穆,仪表美好,态度端庄恭敬的样子。敬,恭敬谨慎。【译】《诗经·商颂·玄鸟》说:“邦国的京畿地广千里,是老百姓居住的好去处。”《诗经·小雅·缗蛮》说:“叽叽喳喳叫着的黄鸟,都栖息在山岭草木丛集的地方。”孔子感慨地说:“黄鸟栖息都知道它应该去的地方,难道人不如鸟吗?”《诗经·大雅·文王》说:“仪表端庄美好的文王啊,永葆光明,品德恭敬到达至善的境地。”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恭敬;为人子,要孝顺;为人父,要慈爱;与国人交往,要诚信不欺。孔子说:“审判案件,我与别人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有所不同,我希望使诉讼案件消失。”让不肯说明实情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抓住了根本。【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史甄琛为臣为子

甄琛(?—524),字思伯,北魏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孝文时,举秀才。官至车骑将军、侍中。

甄琛年轻时聪慧机敏,不拘礼法。他遍读经史群籍,被举秀才以后便进京候考。但他每天只是下棋,甚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为了夜间下棋,他指使仆人执烛照明,仆人偶尔瞌睡打盹,即招致棍杖体罚。天长日久,仆人叫苦不迭。最后仆人实在忍受不了,就与甄琛讲论道理说:“少爷您辞别父母来到京城,是为谋求功名,服侍你读书我们执烛照明,实在不敢懈怠。然而你却日夜沉溺棋阵,为了下棋令我们夜间执烛,稍不合意,既遭殴打,这是进京的本意吗?而且这样严厉地责罚似乎也不合情理吧。”甄琛听后颇受感动,心里也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决心不再下棋,毅然借书攻读,日夜不辍,进步很快。因此学问日益丰富,识见超群。太和初年,甄琛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他陈述时政,切要中肯,多被采纳,颇被皇帝赏识。

景明元年,甄琛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依附赵修。赵修奢暴,侵公害私,屡谏不止,后来赵修罪行败露,甄琛因与赵同党被劾免职,回归原籍。

当初,甄琛以父母年老为由,请求解官服侍。及至显贵通达,就不再请归。至此才回乡供养父母。

甄琛的母亲曹氏是巨鹿人,有孝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佳酿,必先奉敬公婆。

甄琛还乡后丧母,服孝未满,父亲又亡故了。

甄琛就在双亲坟茔种植松柏,蔚然成荫,发誓终生守候,专心从事农圃,不再出山为官。

正光五年冬甄琛去世,谥号“文穆”。孝明帝亲临祭奠,抚其亲属。

甄琛之于仆人,是为人君;之于帝王,是为人臣;之于父母,是为人子。终其一生:知对错,知荣辱,知进退,虽然没有建立过什么大功勋,但也没什么大过错,清白平稳地走完一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鉣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②,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注】

①忿鉣(zhì):愤怒。②好乐(hào yào):喜好。【译】

所谓修身要先端正内心,意思是说:自身陷于愤怒,就无法端正;陷于恐惧,就无法端正;陷于喜好,就无法端正;陷于忧患,就无法端正。心思没在此刻此处,看着东西也像没看见一样,听着声音也像没听见一样,吃着食物也不知道它的味道。这就是说:修身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解】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当一个人某种感情过于强烈后,的确会令自身有所偏倚。知道这一点,不是要人断绝七情六欲,而是喜乐随心随性。当喜则喜,喜过即过,心无挂怀才是坦荡端正。

史杨云翼正心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省赞皇县)。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一起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年)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转衰,内外交困。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族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横,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国内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正直节气之士敬其为师长。泰和年间,金兵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平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明白。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云:“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惰③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注】

①辟:偏颇,不合乎正当的言行方式。②哀矜(jīn):同情、怜悯。③敖惰:鄙视怠慢。【译】

所谓齐整家室在于修饬自身,意思是说:人对自己亲近爱慕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鄙视讨厌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畏惧尊敬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哀怜同情的人会有所偏颇;对自己轻忽怠慢的人会有所偏颇。所以喜欢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也知道他的优点,天下是少有的。所以民间有谚语说:“人不知道自己子女的缺点,不满足自己的禾苗茂盛。”这就是说:自身得不到修饬就不能够齐整家室。【解】

知人者智。全面公正地了解、评价一个人有时是和感情无冲突的。

史张释之秉公执法

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省方城东)人。文帝时为官,累迁公车令、中郎将,后任廷尉,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法律学家,严格以法处刑,以公正执法名扬天下。认为“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而廷尉为“天下之平”,不能任意高下。吏民称赞道:“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景帝立,出为淮南相。

张释之生于富豪之家,经中郎将袁盎推荐,得到汉文帝赏识,不久被提拔为公车令,掌殿司马门。

太子和梁王坐车入朝,根据礼仪规定,王公大臣,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时都必须下车,但是太子和梁王乘车驰驱而过,没有下车。张释之立即阻拦,不让他们进宫,并弹劾“不下公门,有不敬之罪”。汉文帝碍于亲情,没有理睬。但是,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听到这件事后,对文帝娇纵儿子的行为很生气。汉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向母亲道歉:“是朕教子不严。”薄太后也派使臣带着她的诏书前来赦免太子、梁王的罪过,太子、梁王这才被放行,得以进入宫中。文帝觉得张释之与众不同,由此对他十分器重,认为他很有胆识,又能坚持原则,不久即任命张释之为中大夫,很快又拜为中郎将。

张释之升任中郎将,跟随皇帝到了霸陵,慎夫人也随行。汉文帝用手指着通往新丰的道路说:“这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啊。”接着,让慎夫人弹瑟,汉文帝自己合着瑟的曲调歌唱,歌词凄惨悲伤。汉文帝回过头来对着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填塞缝隙,再用漆胶涂在上面,哪里还能打得开呢?”近侍群臣附和着说:“对的。”张释之走上前说道:“假若里面放着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做棺椁,也还会有缝隙;假若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哪里用得着忧虑呢!”汉文帝称赞他说得好。

由于张释之处事公正,汉文帝任命他当廷尉,掌管天下司法。

一次,汉文帝外出,经过渭桥时,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惊吓了拉车的马。卫队把这个人捕获,汉文帝下令交给廷尉审讯。张释之讯问时,这个人说:“我是一个乡下人,从这里经过,听说皇上车驾到来,立即到桥下躲避。过了很长时间,以为皇上已经过去,出来时,却看到皇上的车驾正在到来,于是赶紧躲避,不料惊吓到了皇上的舆马。”于是,张释之作出判决:皇上经过,这个人没有回避,冲撞车驾,处以罚金。然后,释放回家。汉文帝听了处理的结果后恼火地说:“这个人惊驾,应予重惩。”张释之说:“法律,不属皇上私有,而是与天下百姓公共的东西,依照法律就应该这样量刑。如果处理得过重,那么,天下人就不会再相信朝廷法律。如果皇上当时将他处死,那也就算了。现在既然交给廷尉处理,那么廷尉是‘天下之平’,他对天下人使用一个法律标准。如果轻重可以随意,那么百姓将根据什么行事呢?恳望皇上考虑。”停了很久,汉文帝说:“廷尉是对的。应该这样处理。”

国家法律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遵守的。法律,是天下的公器,不可以任由权势者根据个人好恶,随意玩弄。但是在封建专制体制下,君主说的话往往就是法律。张释之能在那样的时代执法持平,刚正不阿,实在难能可贵。【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①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②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注】

①弟:通“悌(tì)”,敬爱哥哥。②出自《尚书·康诰》:原文为:“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字,惟民其康硋(yì)。”意思是,好比面对疾病,期望百姓全都去除过错;好比保护婴儿,期望百姓可以得到安治。“如保赤子”在这里引申为对待百姓要像保护婴儿一样。【译】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意思是说:自己的家人没有好好教育,却能够教育别人,这是没有的事。所以君子不走出家门就可以成就教化。孝顺父母心意,就是侍奉君主的道理;尊敬兄长的心意,就是侍候长辈的道理;照顾子女的心意,就是役使众人的道理。《尚书·康诰》说:“像保护婴儿一样对待百姓。”像真诚地去了解婴儿一样去了解百姓的愿望,即使没有完全切合也距离不远了。没有女子是先学会养育子女然后才出嫁的。【解】

女子未曾学习过养育子女却能去完成它,并不是因为天性,而是真诚耐心地去观察了解婴儿的的需要,与人相交也该如此吧。

史陆绩藏橘

陆绩(187—219),字公纪。三国时吴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自幼聪慧,人称“神童”。博学多识,以孝行著称。曾作浑天图,注易释玄。有《周易注》十五卷,《太玄注》十卷。

陆绩经鲁肃推荐,任郁林(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太守。在任期间,陆绩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

任期届满返还家乡时,因为家资微薄,船轻不稳,难以远航,只得将岸边的一块巨石装载上船以助航行。陆绩返归故里后,就将巨石置于家门口,后来被人们称作“郁林石”“廉石”。这块巨石现保存在苏州文庙内。

陆绩的父亲在东汉灵帝时官居郡守。陆绩六岁时,跟随父亲去九江拜访世家大族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感到味道鲜美,想到应该让母亲也尝尝新鲜的柑橘,于是就拿了几个揣在怀里。

拜访结束,起身告辞,陆绩向袁术行礼时,怀中的柑橘掉在地上。

袁术取笑说:“陆少爷是我家贵客,为什么把橘子藏在怀中呢?”

陆绩从容回答说:“世伯大人赠予我的橘子,我只吃掉一个,味道特别甜美,我想带回家,请母亲品尝新鲜。”袁术和在座的人听了都很感动,也都非常惊奇,觉得陆绩小小年绩,心存孝敬,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袁术感叹道:“陆郎有如此品德,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从此,“陆绩怀橘”传为美谈,后被元代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陆绩故居乍浦刘家埭也因此被称为“怀橘里”,受到后世的谒拜。【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①,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③不恕④,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注】

①贪戾:贪婪暴戾。②偾(fèn):败坏。③所藏乎身:所积藏在自己身上的事,即自己所做的事。④恕:恕道,即推己及人的道理。子贡请教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践行的吗?)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就是恕了吧!自己不希望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译】

国君在一家施行仁爱,一国的人都会兴起仁爱之风;国君在一家施行礼让,一国的人都会兴起礼让之风;国君一人贪婪暴戾,一国的人都会起来作乱;国家治乱的关键就是如此。这就是:一句话可以败坏整件事情,一个人能够安定整个国家。尧舜以仁爱来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就追随他们践行仁爱;桀纣以暴戾来治理天下,天下百姓也就跟着他做暴虐的事。所以君子自己做到了某件善事,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己不做某种恶事,然后才去责难别人。自己所做的事不能推己及人,却能让别人明白该做什么,是从未有的事。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齐整家室。【解】

上行下效,里边蕴含着一种影响力和责任,在上位者、专家学者、明星等公众人物,不可不知,不可不察。

史王畅宽政治民

王畅,字叔茂,东汉山阳高平(今宁夏固原县)人。世为豪族。年轻时就以清正朴实为人所称道,不愿与人交结作为党羽。初举孝廉,托病不就。后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任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渔阳太守。以严明著称。后来采纳张敞劝谏,推崇宽政,教化遂行。升任司空。

王畅任南阳太守。因为南阳是刘秀的故乡,豪族贵戚恃势横行。以前的太守因为惧怕他们的势力,都不称职,境内治理不好。王畅对此深为疾愤,到任伊始,就采取严厉措施给予惩处。对有劣迹和犯有前科的豪族,一律严惩。但却偏偏遇到朝廷大赦,又不得不将他们释放。王畅愤愤不平。于是,制定了更加严酷的法规律条。凡是受贿二千万铢以上的官员,如不主动自首,一旦查实,没收全部家产。如果发现隐藏、转移赃物罪证的,涉案人等,一律查抄,让他们家破人散……境内豪族贵戚内心震恐。功曹张敞上疏建议说:“五教的推广在于实行宽恕的仁政,这是写在典籍中的经典。商汤去除多种刑罚,天下归于仁德。周武王进入殷地,首先废除炮烙的酷刑。高祖进驻长安,只约法三章。孝文皇帝因感缇萦事,从此不再实行肉刑。卓茂、文翁、召父等人都反对严刑峻法,推崇温厚、宽缓的法律。从而使他们以仁慈开明的执政形象,流芳后世。凡是聪明圣哲的君王,法律都很宽简。因而国家稳定,百姓安乐。这是有历史鉴证的。扒房拆屋、砍树毁家的做法,实为过于严苛惨烈。虽然您的本意是为了惩治恶人,靖化境内,但是却难以取得长远的效果。以您超人的才干智略,如同日月的明察,辅以仁惠的政举,那么改变境内的不良风气,就会像折断一根小枝条一样容易,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如同移山那样困难。南阳郡是光武帝的家乡,园林祖庙就在章陵,三位皇后也都生在新野。后代子女沐浴着朝廷的教化,百姓仰慕。自东汉中兴以来,功臣将相世代相继,享受着皇上特许的优厚待遇。……臣以为,与其用力推行严刑,不如对百姓施行恩惠;与其用心查找奸恶,不如礼待贤明之士。舜因为举用了皋陶,那些品德不良的人渐渐就改恶从善了。随会执政,晋国的强盗就都跑到秦国去了。虞芮经过的地方,礼敬谦让的风气就在那里兴起了。教化人的关键在于实行德政,不在于是否有严密的刑法。”

王畅采纳了张敞的建议,改变当初严苛的做法,实行宽和的政策,谨慎地用刑,简化审理程序,减轻刑罚的程度,于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南阳的风气大为改观,境内得到大治。【原文】《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①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②。《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③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注】

①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全诗借桃树的美好来祝福女子出嫁后可以使家庭美满和顺。夭夭(yāo),树木美好的样子。蓁蓁(zhēn),枝叶茂盛的样子。归,女子嫁人。②出自《诗经·小雅·蓼(lù)萧》:是一首赞美天子宴请的诗。诗中描写诸侯有如又高又大的蒿草,因受天子的宠信而发荣滋长,因此诸侯应如兄弟一般和睦相处。蓼,高大的样子。萧,蒿草。③出自《诗经·曹风·鸤鸠(shījiū)》:是曹国封地的一首民歌。诗中借布谷鸟(鸤鸠)以自身做表率教导小鸟的故事,称赞君子以身作则,教化百姓。仪,仪容仪态,言行举止。忒(tè),偏差。正,匡正。【译】《诗经·周南·桃夭》说:“桃花开得那么绚烂美好,桃叶长得那么繁茂兴盛,这个姑娘嫁到夫家,一定能使他的家人友爱和睦。”家庭友爱和睦,然后才可以教化国人。《诗经·小雅·蓼萧》说:“他的行为礼仪没有一点差错,可以匡正四方诸国。”他作为父子兄弟的行为值得效法,然后百姓才会效法他。这就是说:治理国家在于齐整家室。【解】

家是国的后盾,治家是治国的前提,千百年后,不少落马官员再次为此现身说法。

史樊母勉子

樊逊(?—565),字孝谦。北齐文学家。河东北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出身寒门。其父樊衡至孝,父丧,负土成坟,植柏方数十亩,朝夕号慕。樊逊少年好学,专心典籍。后官至员外散骑侍郎。

樊逊家境贫穷,他的哥哥以制毡为业,常供给他读书资用。樊逊心里过意不去,内心常常自责:“为人子弟,不能自立,经常接受馈赠,怎么能心安理得地独享安逸,难道于心无愧吗?”就想跟随哥哥学做毛毡的技艺,共同为家庭的生计操劳。母亲冯氏对他说:“你难道只是注重眼前,在小节方面谨慎,而放弃远大的志向吗?”樊逊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有所感悟,于是专心攻读圣贤典籍,并在墙壁上书写“见贤思齐”四个大字勉励自己。

北齐政权建立,他到临漳县谋得一个小吏的职位。县令裴鉴清廉俭约,偶有白雀栖集在县衙附近,当地人认为这是因为裴鉴俭约,上天降下的祥瑞,纷纷称颂。樊逊也就此写了几首称颂裴鉴清德的诗。裴鉴看了后,惊异于一介小吏也有如此才华,十分赏识,便任用他为主簿,掌管文书。随后,又推荐给右仆射崔暹为宾客,与当时的文士李广、封孝胟等人讲论文章。樊逊自以相貌丑陋、门第清寒,总是独处静默,常以东方朔“陆沉世俗,避世金马”之语安慰自己,并仿照东方朔的《答客难》写过一篇《答客诲》的文章,用以抒写自己的心志。

一次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在座。崔暹将樊逊推荐给元旭,说:“此人学富才高,是十分难得的军事参谋。”元旭看看樊逊的长相,不屑地说:“这种形象,哪里能参赞军机?”面对元旭的侮辱,樊逊恭敬然而又很尖锐地说:“家无荫第,确不敢当。”以此来讥讽元旭以门第为官。

樊逊文采出众。陆操、伏浑去世,尚书左仆射杨愔让樊逊作书告晋阳朝士,写好后又让当时的大文人魏收润色,魏收竟不能更改一字。杨愔也曾评论说:“后生清俊,莫过卢思道;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几案断割,莫过崔成之。”

正是由于当年樊逊母亲的一席话,才让樊逊坚持求学,终有所成。【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①孤而民不倍②,是以君子有薭矩③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薭矩之道。【注】

①恤(xù):怜悯,同情。②倍:通“背”,违背,背弃,背叛。③薭矩(xié jǔ):薭,衡量无题长度的工具,比喻衡量,审度。矩,画方形的工具,比喻道德准则。【译】

所谓平治天下在于治理国家,意思是说:上位者能敬爱老人,百姓就会兴起孝顺之风;上位者能尊重长辈,百姓就会兴起敬长之风;上位者救助孤儿,百姓就不会有背弃之心。因此君子有审度事理的方法。厌恶上位者的某些行为,就不要再用那样的行为来对待下属;厌恶下属的某些行为,就不要再用那样的行为来侍奉上位者;厌恶前人所做的,就不要以此交代后人;厌恶后人所做的,就不要以此跟从前者;厌恶右边人所做的,就不要以此对待左边人;厌恶左边人所做的,就不要以此对待右边人。这就是审度事理的方法。【解】

生活是个电影。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待人办事都是活生生的影像和身教,自己千万不要变成自己厌恶的样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