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带给我们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16:31:50

点击下载

作者:冯欢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识带给我们什么

知识带给我们什么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好学不倦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不仅渗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将近2000年。

在孔子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比较困难。因此,他没有办法继续读书求学。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学校,而且书籍也只有少数的贵族家里才有。孔子的丰富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孔子学习十分勤奋,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流传着他那“韦编三绝”的故事。

那是在孔子50多岁的时候,为了研究深奥难懂的《易经》,孔子把《易经》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推敲。

结果,由于看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连穿在书上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断一次,孔子就换一次,一共换了三次,故称“韦编三绝”。孔子勤奋读书从此可见一斑。

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还很喜欢音乐。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先教了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学得很认真。十来天过去了,他还在反复练习这支曲子。“可以学一支新曲子了。”师襄子说。

孔子却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我还没有领会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孔子回答。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这一回总可以学新曲子啦,你已经理解曲子的思想感情了。”

孔子仍不同意:“我还不能通过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曲者的为人。”

经过反复琢磨,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和了解了作曲者的为人。他向师襄子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感到他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孔子这样刻苦学习,使师襄子非常佩服。

飞卫刻苦学射箭

那是在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他非常佩服一个叫飞卫的射箭能手。飞卫是著名射手,同时他也是甘蝇的学生,后来飞卫的射箭技艺超过了师傅甘蝇。于是,纪昌决定拜飞卫为师,跟他学习射箭。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想要学好射箭的本领,先要坚持练好不眨眼睛的过硬功夫。等你练到盯住一个目标,眼睛能一眨也不眨的时候,再来见我。”

听了老师的教导,纪昌就回家练习不眨眼睛。妻子织布的时候,他就仰卧在织布机下面,睁大了眼睛,牢牢地盯着织布机一上一下的脚踏板。

这样一练就是两年,就算是有人拿锥子尖抵到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能睁得圆圆的,一眨也不眨。纪昌认为自己不眨眼睛的功夫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就跑去拜见飞卫,把练习不眨眼睛的成绩告诉他。

飞卫听了,说:“这还不行。你才练了不眨眼睛,还得继续练习看的过硬功夫。这看的功夫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就好像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像看很显著的东西才行。等你练到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时,再来见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家刻苦地练起来。他用一根牦牛的毛把虱子拴住,吊在朝南的窗户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它。10天之后,他看着虱子渐渐地越来越大了。这样,又过了三年,他再看那虱子时,虱子就像车轮子一样大了;再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这时,纪昌高兴地跑去拜见飞卫,把自己练习看的成绩告诉他。飞卫听了,很高兴地拍拍纪昌的肩膀,说:“祝贺你,纪昌,你看的功夫已经练到家了!”这时候,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

经过长时间的苦学苦练,有一天,纪昌用一把燕国的牛角做成的弓和北方的蓬竹做杆的箭来练习射虱子,只听“嗖”的一声,箭穿透了虱子的胸部,但是悬吊它的牛毛却没有断。

飞卫看见了,拍着纪昌的肩膀说:“纪昌,这才是一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啊!”

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是西汉的著名经学大师。他自幼好学、勤奋努力,曾因凿壁偷光而成为苦学的榜样。“凿壁偷光”是个流传很久,为大家所熟悉的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他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人。

匡衡家住东海郡,家里生活很贫苦。但是,匡衡人穷志不穷,他很爱学习。白天他要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就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饭都吃不饱,又哪来钱买油点灯呢?匡衡非常焦急。

有天晚上,匡衡突然发现墙壁上有一丝亮光。仔细一看,原来亮光是从隔壁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这一发现,使匡衡高兴极了。他马上拿了一本书来看。但是,裂缝大小,光线太暗,书上的字根本看不清楚。匡衡读书心切,他就把墙壁上的裂缝凿成一个小孔。这样,每天晚上,只要邻居屋里的灯一亮,他就可以读书了。

不久,家里仅有的几册书都被匡衡读熟了。再到哪里找书来读呢?这时,匡衡想起了“文不识”。

原来,村子里有个姓文的大户人家,家里藏有很多书,可是自己却不读,人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叫“文不识”。匡衡决定到“文不识”家去当不要钱的雇工。“文不识”对匡衡的这一行动感到蹊跷,就问匡衡:“你为什么不要工钱呢?”“我只希望你能把家中所藏的书都借给我看看。”匡衡诚恳地回答。“文不识”听了匡衡的回答,感叹不止,就把书借给了他。

匡衡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也一天比一天丰富。后来,他又去拜同郡的后苍为老师,虚心学习,终于成为西汉研究《诗经》的专家。

张仲景立志著医书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时代一位大医学家,人们把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从小就勤奋好学,看了很多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感动。

他想:“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不问民间的疾病和痛苦。我为什么不能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当作自己的责任呢?”

张仲景从此他就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作老师,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在年轻时候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当时,连年混战造成田园荒敝,瘟疫流行,饿殍遍野。他眼看亲人沦丧,却束手无策,深感疾病的危害和医药的重要,为了同疾病斗争,张仲景辞去官职,决心从医。

每天清晨,张伯祖替病人诊脉,张仲景就在竹简上写药方,另外一些弟子帮着配药。病人川流不息,他们也忙个不停。

目睹此景,张仲景问张伯祖:“师傅,为什么不把药方告诉老百姓?他们生病可以自己医治,病人不就可以减少一些吗?”“谈何容易!老百姓不懂医理,药服错了会出事的。”张伯祖直摇头。“那就写本书,把原理告诉大家,让人们生病知道吃什么药。”张仲景又说。

张伯祖说:“这话是对的,可是这事谁来做呢?”

是的,谁来做呢?张仲景呆呆地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么需要人扶弱济危啊!

张仲景暗自下定决心:“编写医书这桩事既然没人做,那就由我来做吧!”

立志是事业的开始。从此,张仲景更加勤奋学习。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一个人还静静地坐在松明灯下,攻读医学典籍。他读遍了自古以来的医书,吸取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继承前代医学家们的宝贵经验,总结了五个世纪以来的医学成果,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张伯祖死后,张仲景独立在南阳一带行医,但他始终放不下写书传播医理的心愿。为了写好这本书,他除了继续寻找、研究祖国各种医药典籍外,还尽力采用民间的验方。

有一次,张仲景听说邻近老乡把一个上吊的人救活了,急忙去打听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他学会了人工呼吸的方法。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写进了他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人工呼吸的记载。

又有一次,张仲景听说一个道士为病人捉“鬼”后,给病人吃了“真武大仙”的“仙药”,病就好了。张仲景很奇怪:巫医也能治病吗?

他设法把这个道士的药找来研究一番,发现其中有生姜、茯苓、芍药等好几味药,是一个秘方。

原来巫医尽管装神弄鬼,手里也掌握一两种货真价实的东西,否则难以长久骗人。

从此,对巫医使用的药方,张仲景也注意收集,但都进行了细心研究,去伪存真,把那些经过临床实验证明有效的,吸收过来。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反复对比,最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医经典著作,这是张仲景一生立志勤学的结晶。这也说明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幼时丧父,母亲又体弱多病,时常需要人照料,因此生活非常艰辛。贾逵的姐姐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悉心照料母亲,关爱弟弟,家中虽然清贫,但时常充满着欢声笑语。

贾逵从小就十分聪明、勤奋,他爱刨根问底,爱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那时候,在贾逵家的附近有一个学堂,学堂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深深吸引着贾逵。他看见其他孩子都去上学,非常羡慕,便央求母亲也让他上学堂读书。

母亲心里十分难过,对贾逵说:“孩子啊,咱们家太穷了,没有钱给你交学费,家里的钱都给我治病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啊!”说完,母亲便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贾逵的姐姐看到这个情景,便走过来,安慰了母亲一番,然后拉着贾逵走了出来,对他说:“弟弟,母亲身体不好,别让她再操心了,我带你去学堂看一看吧。”

姐姐领着贾逵来到学堂外,学堂里又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贾逵一听到读书声,便忘却了刚才的烦恼,忙跑了过去。

可是,贾逵只能隔着学堂外面的篱笆往里张望,他踮起脚,伸长脖子,可还是无法看到学堂内的情景。

姐姐见状,赶紧跑过来,抱起了贾逵。这下,他看见了老师在讲课,学生们正摇头晃脑地跟着老师读书。贾逵高兴极了,也跟着读起来。老师让学生写字,贾逵便用小手在空中比划着学写字。

此后,贾逵天天到学堂外听老师讲课。他个子太小,看不见学堂里的情景,便搬来一块大石头,放在篱笆边上,然后站在大石头上,透过学堂的窗户听课。

有时候,天下大雨或漫天风雪,姐姐便劝贾逵不要出门。可贾逵有很强的求知欲,一天都不肯中断学习。大雪纷飞时,他披着蓑衣站在篱笆外听课。

几年来,贾逵风雨无阻,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一回到家中,便把听的内容记录下来。一有时间,就拿着木棍在地上练习写字。贾逵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刻苦地学习着。

后来,贾逵终于成为著名的大学者,他的学说被世人称为“贾学”。

陶渊明求知的妙法

晋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某一天,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看看能否从陶渊明这里讨得获得知识的绝妙之法。

见到陶渊明,那个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老的学识与才华,不知您老在年轻时读书有无妙法?若有,敬请授予晚辈,晚辈定将终生感激!”

陶渊明听后,捋须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么学习的妙法?只有笨法,全凭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勤学则进,怠之则退。”

少年似乎没听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好好地看,认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很是听话,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便起身对陶渊明说:“晚辈没看见它长高。”

陶渊明道:“它不能长高,为何能从一棵秧苗,长到现在这等高度呢?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和稻秧的长高是同一道理!天天勤于苦读,也无法发现今天超出昨天的知识要多,但天长日久,丰富的知识就装在自己的大脑里了。”

说完这番话,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少年:“那块磨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刀磨的。”

陶渊明又问:“具体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无言以对,陶渊明说:“村里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个样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求知也是这样,若不持之以恒,每天都会有所亏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见孺子可教,又兴致极高地送了少年两句话:“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善于观察的王戎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叫王戎。他从小就聪明伶俐,机智过人。那一年,王戎7岁。有一天,他和很多小伙伴在一起做游戏,玩儿累了就坐在一起休息。

一个孩子看见前面路边有许多李子树。树上的李子又大又红,一串一串的,都压弯了枝,碰到了地面。这个孩子就跑过去摘李子。

一会儿,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都去摘李子了。有的孩子摘得多,拿不了,就把外衣脱下来包李子。只有王戎一个人坐在原来的地方不动,默默地看着远处摘李子的小伙伴们。

这时,有一个大人路过,就问王戎:“孩子们都去摘李子了,你怎么不去呢?”

王戎笑了笑,说:“这些李子树就长在路边,结的李子又大又多,把树都压弯了,连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够得着。但大人们却不来摘,为什么?肯定是李子又苦又涩,不好吃。所以,我没去摘。”

这个过路人半信半疑。于是,他走到李子树下,摘下一颗李子,尝了尝,果然是又苦又涩。他不由得心里暗暗赞叹王戎聪明。

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善于积累,才能变成一个聪明的人。所以,我们学习王戎,做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的人。

刘知几对史学的探索

刘知几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所著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知几诞生于世禄之家,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他的祖父刘胤之、父亲刘藏器都是通晓经史之士。刘知几自幼便习经游艺,博览群籍。

刘知几很有个性,在读书方面,不唯命是从,依样画葫芦,盲目因循,而是依性情学习,以理解为快,在理解基础上展开学习。

17岁时,刘知几读遍了唐以前的各代正史和实录,并注意到了“古今沿革,历数相承”的问题。20岁科举试中后,他任获嘉县主簿,有不少时间读史。

刘知几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从官府和个人手中借来的史书,从而扩大了历史知识,增长了对史学的认识,并有了不少心得。如:他认为班固的《汉书》不该立《古今人表》;谢沈的《后汉书》应该为更始皇帝刘玄立“纪”等。

当时的一些学者听说此事,都认为刘知几年少轻狂,胡言乱语。但刘知几仍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批史书,研核史学,这种学术性格,为其日后在史学上的建树提供了主观条件。

刘知几过了不惑之年,才开始担任史官。先以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迁居左史,编撰起居注。担任史官,对具有浓厚史学兴趣和较高史学修养的刘知几来说,可谓用得所学,任当其职了。

刘知几立志成就足以惩恶劝善传诸不朽的良史,然而事实并非如他想的那么完美,那样从心所欲。监修国史的官员,既不晓疏通知远之旨,又不娴属辞比事之法,指手画脚,摘取名誉。

而且,监修又不止一人,他们之间意见又常常不一致,使亲自编写的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加之世家大族对修国史横加干预,要尽快修成国史是很难的。

倔强的刘知几经常和监修争执,自己的见解得不到监修的采纳,于是,刘知几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便私下著《史通》,从而走上了史学批判的道路。《史通》,对唐以前的史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建立了体用统一、文质相济的史著理想模式。在史书体裁上,对以往各家各派的史书体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断代纪传体是史书内容赅备和维持一代之史完整的形式保证。

刘知几重视义例,以求得史学目的和史书编纂方法的统一,他把儒家名教观念作为义例的本质。在史书内容上树立了真实、赅备两条重要标准,在史书的整体结构和叙述上,追求爽洁和凝炼的风格,把史用贯穿于史书编纂的各个环节中。

刘知几还阐释了史兼“三长”、直书为贵的史家修养论。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孟子、班固、范晔等先代史家开列的“文”、“事”、“义”等范畴,并把它提升到史家主体这一层次来探讨,另一方面又袭取了刘邵《人物志》中提出的兼才三品的形式,对史学家提出了才、学、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刘知几看来,“识”是既相对独立又贯穿于“才”、“学”之中并起统帅作用的主导要素。

刘知几还提出了兼善忘私、因俗随时的史学承创原则。这两条具有鲜明时空性的原则,既是他于历史人事的评价原则,又是他在史学领域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冲击了泥古的积习和主观任意的偏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刘知几是对唐以前史学加以系统总结的第一人,对史识和史学的功能起了澄清和扶正作用,为唐以前史学落下了帷幕。他维护史学的客观性,重视和强化史学的经世功能,和唐以后史学重制度、求沿革的脉搏是一致的。

尤其是刘知几强调史家自身修养,促进了史家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构成了唐以后史学的一个潜在的变奏。所以从思想精神的取向上看,刘知几的史学批判是继往开来的史学驿站。

刘知几在史学上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在史学的园地里,基于理性,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勇气和韧劲密不可分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刘知几不畏难;面对监修和世家大族的淫威,刘知几不惧怕。就算是被奉为圣人的“至理名言”刘知几也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驳,写出了“疑古”、“惑经”等闪烁理性光芒的奇文卓篇。

刘知几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扔饼学画的吴道子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的画家,画史尊称其为画圣。他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其精通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道子是唐代绘画领域中最负盛名的一位画家,号称“百代画圣”,古今一人。他曾做过短期的县尉,又在韦嗣立手下做过小吏。

后来,唐玄宗听到了吴道子的名声,将他召入宫中,任命他为“内教博士”,后又升任宁王友,成为宫廷画师,很受唐玄宗欣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画艺绝代的大画家,他的成功,却是在他的幼年时期,由一件小事受到启发而开始的。

吴道子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在他父母去世前,吴道子也曾读过书,学过画。父母去世后,为生活所迫,七八岁时,吴道子就被介绍到附近一个寺庙做杂工。不久,寺中方丈见他机警聪慧,便将他留在身边做茶童。

这寺中的方丈,诗书、绘画无所不通,尤其在书法方面造诣深厚。每当方丈写字时,吴道子便一边研墨倒茶,一边细心观摩方丈写字,于是,他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并常常在空闲时,自己也写起字来。

两年后,方丈见吴道子的字进步很大,便介绍他去向当时的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但是,学了一年,吴道子感到学习书法,总不如学画那样得心应手,于是又放弃了书法,回到寺庙,专门学起画来。

有一天,吴道子画得有些心烦,便放下纸笔,想去散散心。可他一出庙门,见寺庙对过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饼。这两个妇女,一老一小,小的烧火,老的烙饼,配合十分默契。吴道子觉得有趣,便站在一旁看了起来。

只见那位老年妇女,用擀杖把饼擀好后,再用擀杖往上轻轻挑起,猛地一甩,那饼便从东头飞到西头,不偏不斜,正好落在烙锅正中央。

那位小的也很利索,她一边烧火,一边用竹片翻饼,待饼烙熟后,又用那翻饼的竹片轻轻挑起,猛地一甩,那饼便展开飞旋着落在了一块木板上,不偏不斜,和其他饼整整齐齐地摞在了一起。

吴道子看着看着,竟然入了迷,尤其是她们那甩饼时的高超技术,引得他不时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吴道子便向那位年龄大的妇女问道:“老奶奶,你们这饼怎么扔得那么准呢?”

年老的妇女一边擀饼,一边笑着对他说:“这里并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我们天天这样干,日子久了,甩饼时手劲用均匀了就能如此,这就是熟能生巧。”

吴道子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专心,天天练习,多下苦功,就没有不成功的!”

从此,吴道子更加刻苦认真地学起绘画来。他不仅从前人的绘画中吸取营养,同时还虚心跟当时的民间画工、雕塑工学习技艺。三年之后,他已经很有名声,开始在一些寺院从事壁画创作。《唐朝名画录》记述:“吴道玄,字道子,东都阳翟人,少孤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弱冠,古人年二十加冠,以示成人。由此可以看出,吴道子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绘画的高超技能。

有一次,吴道子在兴善寺画大型壁画。在画佛像头上的圆光时,他竟能不用任何工具辅助,手起笔落一气呵成,惊动了长安市民数万人前往观看,惊呼声和赞叹声传至街市。当吴道子的壁画画完时,信徒们施舍的钱和帛已和壁画外边的栏杆一样高了。

作诗推敲的贾岛

贾岛是唐代的诗人,他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写文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敷衍潦草、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才能写出好文章。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贾岛,他写诗很注意词句的锤炼,经常一字一字地琢磨,有时想好了一个句子,过些时候觉得不好又修改,修改了还不满意,再修改,有的诗句甚至改了三年才改好。

贾岛做诗的时候,思想非常集中,走路在想,睡觉在想,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在想。他平时常常喜欢骑着毛驴出去转悠。

有一次,贾岛又骑着毛驴出去了。当时正值深秋,满地落叶,他触景生情,吟诗一句“落叶满长安”。当他正在苦苦思索第二句诗句时,突然迎面碰上了一个大官。

在封建社会,老百姓见了当官的是要回避的。可是,这一回贾岛因为骑在驴背上想诗想入了神,来不及躲避,触犯了这位官老爷,被抓起来关了一夜。

又有一次,贾岛骑毛驴外出,忽然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僧推月下门”的“推”字不好,想改写“僧敲月下门”。他骑在驴背上嘴里不住声地念着“推”、“敲”;两只手呢,一会儿做“推”的动作,一会儿又做“敲”的样子。路上的行人见了都觉得这个骑毛驴的人十分奇怪。

这时,韩愈骑马从对面过来。贾岛只顾“推敲”,小毛驴就冲到韩愈面前。韩愈手下大喝一声,一齐上前才把贾岛抓住,带到韩愈面前。“你为什么见了我不知回避呢?”韩愈问。

贾岛说:“我正在想一句诗,有两个字不知用哪一个好。”“哪两个字呢?”韩愈好奇地问。

贾岛就把刚才想的诗句告诉了韩愈。韩愈听了贾岛的话,觉得很有意思,骑在马上想了很长时间,说:“我觉得用‘敲’字好!”

后来,贾岛采纳了韩愈的意见。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人们在修改文章、修饰字句时总是说“推敲推敲”,“推敲”一词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米芾认真学字

米芾是宋朝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他自小就喜欢书法,但练习了几年,却一直没有突出的进展。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秀才,米芾听人说这个秀才字写得很好,于是前去向他求教。秀才答应收米芾做学生后,拿出一本字帖说:“你回去后照这本字帖练习,写好之后再拿给我看。”

米芾回去后照着秀才的话做,很快就将字写好了。他去见秀才,恭敬地请他指教。秀才看了一下,就摇着头说:“你要我教你写字,就必须要用我的纸。”

米芾立即答应道:“没问题,只要老师愿意教我,就依您的指示做。”

秀才又说:“可是我的纸很贵,要5两银子一张。”米芾听见后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米芾回去向母亲请求帮忙,母亲于是将首饰拿去变卖,再让米芾拿去买纸。米芾接过向老师买的纸,觉得它与普通的纸并没有两样,但是因为花了大把银子,因此不敢随便下笔。他望着字帖琢磨笔势半天,用手在桌面上来回照着写来写去,就是无法下笔。

秀才见到米芾半天还没写出一个字来,于是问他说:“为何还不写?”

米芾回答说:“纸太贵,怕写坏了。”

秀才笑着说:“你不写,要我如何教你呢?”于是米芾就非常用心地写了一个字,结果写出来的字比字帖上的字更好更有力量。就这样,米芾用秀才的纸练习了一段时间,书法技术便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日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这个秀才已悄悄地与米芾的母亲商量好,将米芾拿来买纸的钱又还给了他的母亲,只是用这种方法激励米芾练字时更加用心而已。

刘勰写《文心雕龙》

刘勰自幼父母双亡,他孤苦伶仃地过着清贫的生活。有个叫曾佑的和尚很同情刘勰,便让他搬到寺院住。刘勰感激得直流眼泪。就这样,刘勰住进了寺里,和曾佑一起生活。

寺里有许多藏书,如《论语》、《孟子》等书,还有各朝各代著名作家的诗集和文集。刘勰一见到书就埋头读起来,他的学问慢慢地有了长进。

有一天深夜,佛殿里忽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小和尚们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了老方丈。当他们去捉鬼时才发现,“鬼”原来是刘勰,他正借着佛灯读书呢!

刘勰在寺院里读了大量的书。渐渐地,他产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写一本论述如何写文章的书,传给子孙后代。

于是,刘勰把自己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想法写了下来。他写的书里,还包括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成就、经验和不足。

刘勰在书中还对许多作品进行了评论。经过三年的时间,刘勰的书写好了,书名叫《文心雕龙》。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

但当时刘勰的书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当时刘勰没有名气,写的书也就没人理会。他知道,要想让别人了解这本书,就必须找个有名望的人推荐才行。于是,他想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沈约。

有一天,沈约外出回府,突然听到一阵儿叫卖声:“卖书喽!我这儿有古装珍本好书啊!”

沈约爱书如命,立即命随从把卖书的叫过来,问他是什么好书。刘勰将书递给沈约。沈约一看,书名是《文心雕龙》,不由得皱起双眉。凭他的学识,自古以来的好书没有他不知道的,可从来没听说过有《文心雕龙》这本书。

刘勰见沈约脸色不对,连忙跪下说:“大人,这部书是我用三年时间写的。我叫刘勰,是个平头百姓,因为很难见到大人,才想出这个主意。请大人恕罪!”

沈约听刘勰说得恳切,便决定看看再说。他直奔书房,打开《文心雕龙》看了起来。没想到,他立即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几万字的书,他一口气读完,连饭都忘了吃。

沈约很赞赏这部书。后来,在沈约的提倡和推荐下,《文心雕龙》很快被传播开来,成为不朽的传世佳作。

放牛读书的王冕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花鸟画家。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不能上学读书,父亲便叫他给人放牛,好挣点儿钱补贴家用,当时他才七八岁。

有一天,王冕从学堂门前走过,被里面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就把牛拴住,趴在窗子外面偷听老师讲课。老师的讲解,有时深奥,有时浅显,还夹杂着许多闻所未闻的典故,使王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久久不愿离去。

王冕还把老师写的字记在心上,听完之后,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就这样,他不仅偷学了不少字,还学会了不少文章,能够背下来。但是,由于害怕父亲骂他贪玩,他不敢把这事告诉家里。

有一次,王冕听完课后,发现牛不见了,只有半截缰绳扔在地上。他知道,牛等不及了,自己挣断缰绳去吃草了,急忙四处寻找,直到天黑透了才把牛找到。

回到家里,正赶上一个邻居找上门来,说王冕的牛偷吃了他家的麦苗。父亲一怒之下,举起棍子就把他抽打了一顿,问他还敢不敢再贪玩。

王冕说:“我不是贪玩,我是听先生讲课去了。”父亲不相信,问他听到了什么。王冕便把他听到的文章背了一遍,父亲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

见父亲面有喜色,王冕又在地上画了几个字让父亲看。这时,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感慨地说:“儿子,爹错怪你了。爹没钱供你读书,你却这样用功,爹对不起你啊。”

看到儿子是一个读书的苗子,父亲对母亲说:“孩子自个儿用功,咱做爹妈的也不能看着不管。放牛时间太长,耽误他读书,不如找个空闲多的活儿让他干,这样他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了。”商量好之后,父母到处打听。

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个人告诉他们,附近庙里需要一个打杂的,活儿并不多。于是,父亲对王冕说:“想不想去庙里干?那里空闲时间多,还能挣钱。就是要离开家里,住在庙上。”王冕虽然不愿与父母分开,但一想到能读书,就答应了下来。

来到庙里,王冕很勤快,老和尚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除去工钱外,还给他一些小钱,王冕便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书。

一到夜里,王冕就悄悄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的长明灯的灯光诵读,有时一直读到深夜。正是靠着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冕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终于成为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刻苦求知的宋濂

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贫穷,无钱买书来读,只好每天向有藏书的人家借,把书抄录下来,到期时归还给人家。

天气寒冷的时候,墨汁都结成了冰,握笔的手指也冻僵了,但宋濂依然忘我地抄写着。抄完之后,再跑着去送还,以免误期。因为他守约,所以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他。这样,宋濂才能够读到不少书籍。

20岁后,宋濂很羡慕古代的圣贤,但没有老师教诲,也没有知名人士与他交流,他心中很是焦急。

为了学习圣贤之道,他只能拿着儒家经籍去百里外求教。到名人那里求教,名人脸色并不宽和。

宋濂遇到名人发脾气时,就露出恭敬的脸色,不敢顶撞半句,等到名人高兴起来了,再请教别的问题。

宋濂跟随老师学习的那些时候,常常要背着书籍,拖着鞋子,经过深山大谷,凛冽的寒风把皮肤都吹裂了,数尺深的大雪有时连脚都拔不出来。

回到家里,宋濂四肢僵硬不能动弹,家人就用热水慢慢擦洗,并用被子裹住他,很久才能暖和过来。

当时宋濂住在客栈里,一天只吃两餐,根本没有鲜肥美味可以享受。同住的学子有的被子上都有刺绣,又戴着珠宝、红绸带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佩刀、香袋,光彩夺目。宋濂衣服仅仅能遮体而已,但他毫无羡慕豪华之意。

学问之中自然有让人快乐的地方,物质的享受算不了什么。就这样,宋濂官至大学士并且主修《元史》。

七录七焚的张溥

在张溥小的时候,他就知道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他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先亲手抄写,抄完一遍,他就朗诵一遍,然后把抄好的内容放到火上烧掉,然后再抄一遍,再诵读一遍,再把抄写好的内容烧掉。像这样,每本书他都要抄写六七遍,直到完全记下来才算结束。

天长日久,张溥右手握毛笔写字的地方,手指手掌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他的手被冻得裂了口,疼痛难忍,每天要用热水洗好几次,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他还因此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后来因为葬亲,张溥向朝廷请假回到家乡。在这期间,他坚持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暑炎夏,他都从不间断。

张溥勤奋读书,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他善于思考,才思敏捷。因此,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写得很快。凡是四方有人请他写文章,他都不用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拿起笔就写,不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因此他名噪一时。正是由于张溥读书七录七焚,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所以,他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张溥将全部的心血与才智都贡献给了我国古代的学术研究,著述3000多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他还精通诗词,尤其擅长散文、时论的写作,可以说,张溥是明代文坛上的一位巨匠。

鸡鸣就枕的黄宗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黄宗羲17岁那年,他父亲黄尊素遭奸臣魏忠贤陷害,被捉拿进京问罪。临别时,父亲叫他好好钻研家藏书籍,从中探求古今治乱得失之道,以便将来为国家做一番事业。

黄宗羲听了父亲的吩咐,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从此便在家里刻苦读书。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深更半夜,鸡叫头遍时才上床睡觉。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把家里丰富的藏书读完了。

在黄宗羲19岁那年,他的父亲被魏忠贤杀害了。噩耗传来,极度伤心的黄宗羲没有被这巨大的悲痛压倒,他发誓:一定要实现父亲生前对他的希望。

这以后,黄宗羲回到家乡,拜大儒刘宗周为师,继续刻苦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深入地钻研了十三经,阅读了诸子百家及历代史书。并对于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都下苦功研究。

黄宗羲天资并不聪慧,记忆力也不强,每读完一篇文章,他常常对内容记不准确。但他并不灰心,能够做到比常人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天资的不足。读书易忘,他就用抄书的办法来加深印象,强迫记忆,而且每天仍是读到鸡鸣时方歇,数十年不断。

黄宗羲曾在一篇文中写道:“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意思是:我年轻时,读书直到鸡鸣才就枕,老了以后,躺在床上思考问题一直到鸡叫为止。回过头一看,几十年的时间只消磨在鸡叫声中……这篇文章的确是他一生勤奋苦读的写照。就是在他80岁高龄时,仍然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甚至在他去世前的二三天,还读了好几本书,并在书上写了详细的批语。

知识的获得不是靠天资聪明获得的,而是靠勤学苦读获得的。黄宗羲天资并不聪慧,但他的一生却是勤奋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勤记好学的方以智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他精通哲学、自然科学、文学、医学等许多门科学,一生写下了不少著作,现存的就有28种之多。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他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

从少年时代起,方以智就勤记好学。每读一本书,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篇章、片段或警句,他就用卡片抄录下来,反复吟读十余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

这样,方以智每天都要抄上十几段至少也有六七段。每当读书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时候,他就借此机会再看看、读读墙上的那些篇章、片段。

方以智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则:每天必须有计划地把墙上内容从旧到新地读上三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为止。四周墙壁都贴满了,就把前两天所贴的收下来,藏到书笼中,再把当天刚刚抄录的,贴补在空白之处。这样,每天收下一批,又补上一批,从未间断过。他用这种办法积累了上万段精彩的文字,为以后写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用此方法外,方以智还勤于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他都要写很详细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摘录书上重要的文句,常常一天要写十几条或几十条。

方以智的笔记本很多,有的用来记录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用来记录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的用来记录地方上的风俗习惯和奇闻异事,有的用来记录奥妙的哲学道理。每隔一断时间,他就要整理一番,分类归纳,编出索引,以备查阅。

方以智写读书笔记很认真,不仅字写得端端正正,而且还特别详细。他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要翻看许多书,搜集许多民间生活材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方以智为了研究明朝以前人们住的房屋、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就翻阅了70多种书,还访问了许多老年人,终于把这些方面的问题弄清楚,写出了很详细的研究报告。

方以智经常不断地写笔记,右手握笔的部位都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以至老茧最后竟凸起很大一块,朋友们都戏称这为“六指”。

方以智的读书笔记博及群书,考据精确,这对他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方以智的著作《通雅》,曾获得世人很高的评价。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王夫之隐居著述

王夫之在晚年时隐居在湖南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三大杰出思想家之一。

王夫之年少时,聪颖过人,才华出众。他4岁时就跟长兄王介之读书,7岁时读完了《十三经》,14岁时考中了秀才,16岁时开始学习诗文,他阅览的古今诗文不下十万首。

少年时的王夫之就开始留心政务,喜欢向人们询问各个地方的事情,像那些山川险要、物质生产、典章制度的沿革等方面的问题,他都给以认真地钻研。

王夫之年轻时曾考过举人。张献忠的农民军经过湖南时邀他参加,被他拒绝。清军攻入湖南,他举兵反清,失败后在南明桂王政权中任过小吏,南明政权的腐败使他触目惊心。

顺治九年,王夫之逃到湖南西部的耶姜山,开始了他屏迹幽居的生活。在这动荡的历史时期,这种屏迹幽居的生活也很难长久。

顺治十年,清廷恢复在湖南的统治,下令“薙发”,让汉人保持和清人一样的发式。王夫之拒绝“薙发”,他改换姓名,变易衣著,浪迹于荒山野岭之间。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夫之仍然坚持著述,先后完成了《老子衍》、《黄书》等著作。..

顺治十四年,王夫之返回家乡的“续梦庵”。次年秋天,完成了《家世节录》,这时王夫之已经40岁了。

顺治十八年,南明政权覆灭了。悲痛之余,王夫之感到大势所趋,匡复明朝的愿望已成泡影,便痛下决心,隐居著述,不再以为抗清而南北奔波为要。他要对汉民族自取败辱的教训做出理论总结。

在此后几年中,王夫之先后完成《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等反映其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康熙十四年,王夫之迁居到石船山下,建造了一个茅草房,居住下来。他称之为“湘西草堂”。在这里,王夫之度过了余生17个年头。

王夫之17年如一日,发愤著述。故国灭亡的灾难和痛苦在时时地折磨着他,总结亡国灭家历史教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催促着他。

王夫之每天天未明就起来读书写作,一直干到深夜,白天热了,他就打开窗子,夜晚昏暗,他就伴着孤灯。他对《十三经》、《二十一史》以及张载、朱熹的遗书进行再三仔细的阅读和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