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20:36:26

点击下载

作者:邓惟佳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试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从来没看过让人这么紧张揪心的剧!几乎不思茶饭了!最精彩的就是SCOFIELD(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中的男主人公)总是能够给人绝处逢生的超级感受!太期待第二季了!这么好的剧,看了以后,别的什么剧都看不进去了!中毒啊![1]——摘自“伊甸园美剧论坛”上一会员(r88009715)的发帖留言

两年来的字幕组经历让我学到了太多东西,不仅是英语上的飞跃,还有做事上的专业态度。当然也见证了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最顶级娱乐产品——美剧,在中国的发展(我承认自己是亲美派,不过全世界的主流视线都盯着他们看),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新电影》上有过这么一句话:“当好莱坞电影沦为儿童玩具时,美剧所提供的阅读快感将使它成为最后的成人读物。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美剧的确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我为美剧狂!”[2]——摘自“美剧迷论坛”上一会员(Petergy)的帖子以上两段是国内比较著名的美国电视剧(以下简称美剧)论坛和网站上会员的留言和帖子,这两段分别代表了单纯爱好美剧的迷和参与美剧论坛实践活动的迷。他们对美剧的喜爱甚至是狂热从帖子的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1.研究背景

虽然美剧在大多数电视台收看不到,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主流媒体上的播映也不是很频繁,但是我们依然发现它在中国青年人中传播得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在线或者下载收看。据网[3]络数据显示,仅就网络上几个比较著名的美剧论坛和网站的注册会[4][5]员人数而言,破烂熊美剧论坛的会员人数为53194人,美剧迷网站[6][7]的RSS订阅者超过了50000人,磬灵风软美剧影视论坛的注册人数[8]达到365191人,而伊甸园美剧论坛的注册人数更是达到1072857[9]人。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从人数上来看,我国喜爱美国电视剧的网民绝对人数较大(三百万至两千万);从人群上来讲,我国网民中观看美国电视剧的主要人群为有较高文化程度、年龄处于19-40岁之间的青年人(以在校大学生为主)。通常大众接受影视产品都是通过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节目和剧目,这是最便捷和容易实现的传播渠道,而且都是电视台播什么大众看什么,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在各大电视台并没有被广为播出的美剧有如此之传播范围和受欢迎程度,足以证明美国电视剧在中国青年人中的影响力,这就是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和基础。

2.研究对

各种各样的美剧论坛和网站纷纷建立,喜爱美剧的迷们在这些论坛和网站上异常活跃,除了以个体行为获取信息之外,还形成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规范的群体。这个群体是在没有任何物质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并且越来越具规模和规范。他们因为共同喜好美剧而聚首在网络空间,形成一个网络社区,并且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行为和运作过程,这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本研究将在众多网上迷群中挑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伊甸园美剧论坛作为个案分析和探究。

3.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一对共生的概念,制定目的是为了实现它,而只有实现了目的才会显示出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人类学研究中质化研究的方法,在受众研究领域中,以身份认同建构这种文化研究的取径切入,重点关注美剧网上迷群的媒介使用行为与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将具体通过对美剧网上迷群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试图在这些表象之下剖析他们在文化层面上的作为,研究他们在此过程中真正获取和生成的是什么,并以此深层次探究迷群这部分特殊的受众是如何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建构身份认同的。

另外,从这整个文化现象来看,它同时也属于大众文化研究的范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玮教授曾经说过:“在以前的大众文化研究话语中,媒介一直是受到极度关注的环节,但基本是以负面形象出场的,在这样的话语中,媒介代表的是市场力量,或者是市场与行政的合谋力量,压制民众的真实需求。特别是在90年代媒介以及大众文化的市场化之后,这种批判话语渐成主流,法兰克福学派因此成为一[10]个重要的理论工具。”而本研究关注的大众文化领域中受众的环节,正如费斯克在《解读大众文化》中的观点,“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11]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如此看来,大众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人,而本研究关注的正是这个创造性的主体,这也是与以前大部分的大众文化研究不同之处。

此外,西方对于“迷文化”的研究开始得较早,而中国针对这样一个特殊并且新兴的文化现象只有一些面上的关照和分析,几乎没有系统的学术研究。而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正在逐步壮大,并且占迷群中绝大部分的青年人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研究他们的文化活动以及其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作为是极具深远意义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任何一项研究,无论其缘起、对象、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如何,它一定有其理论前提,是一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向前的迈进,或另辟蹊径、或拾遗补缺、或向前发展、或填补空白,但无论如何,文献研究综述应该是每个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研究是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对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迷(Fans)”和网上“迷群(Fandom)”做一个全面的关照,属于典型的“迷研究”,因此,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文献研究对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作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也是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外“迷研究”综述

一直以来,关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在西方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一些著名学者的积极推进下,在各种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下稳步发展。本研究者查阅了大量相关国外原版文献,从中梳理出了国外“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发展方向。

1.第一次研究浪潮

提到西方的“迷研究”,Henry Jenkins(下文称杰金斯)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学者,他在1992年出版的Textual Poachers(《文本的[12]剽窃者》)也是一本不得不研究的著作。该书对一个特殊的“媒体迷(media fans)”群体进行了一次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的叙述和描写,重点关注这些群体的社会机制、文化实践以及与大众媒体和资本主义消费者之间复杂的关系。杰金斯在他的研究中提到,“迷”有各种类型,如摇滚迷、体育迷、电影爱好者、戏剧狂热迷等,而在他的研究中只关注那些由有明确身份定位和电影电视狂热的喜爱者组成的群体,他们习惯称自己为“媒体迷群(media fandom)”。在《文本的剽窃者》中,至少有五个关于迷文化中截然不同的研究面向被分析和确定:(1)它与一种特殊的接受样式之间存在关系;(2)它在鼓励和促进受众发挥主观能动积极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它具有解释性或阐释性社区功能;(4)它具有值得注意的文化生产的传统;(5)最后,它作为一个互动的社会团体的现实状态而存在,在这五个方面问题的思路框架下,杰金斯在开篇对“迷”错综复杂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状况进行了一个总体回顾,这样的回顾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并且概括了可以为他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和支撑的一些那个阶段的文化研究;随后,杰金斯特别关注了迷群接受模式的一些特征,并且把文本的接近性、重读性和对媒介节目的翻译等因素当成是对话和绯闻的来源;进一步地,杰金斯把迷群批评性和解释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其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选择媒体节目的过程、规范的形成、评价和解释等;在一些理论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杰金斯还以一个特殊媒体文本“美女与野兽”的接受过程作为个案研究,提出了迷们在接受中产生了反对式(相对文本生产者)的解读;除此之外,杰金斯在他的这本著作中还检视了迷们在社区中的两种文化生产:迷的写作和迷对于原文本解释的视频制作,并且把迷群看作是一个新形式的社区、一个用消费和品味类型联系起来的社区,而迷文化是关于一种公共的展示和阅读性实践以及意义生产的流通,其中作为个体行动的迷的阅读过程是独自的,但迷对文本的消费却作为社[13]区的一部分,迷在这个社区中利用意义的生成和建构来与其他成员沟通。没有这种公共的展示和阅读性实践以及意义生产的流通,迷群也就不是迷群了;该著作的结论部分仍然回到了关于定义迷群的问题上,并且表明作者的研究对更大范围内理解媒介受众或多或少有些贡献。从整个研究来看,杰金斯是以一个兼具迷身份的学者的方式进入他的研究的,并且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这个群体中进行观察。然而,无论研究方法如何,杰金斯的研究是从迷们作为媒体受众是如何接受媒体文本的过程的角度展开的,重点探讨了媒体受众与媒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非常清晰。他的理论源泉来自法国文化理论家Michel de Certeau(以下称德赛图)在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关于“消费者二度创作”中的“战术”、“战略”、“剽窃”和“游击战”等术语和观点,正如德赛图强调大众的抵抗一样,杰金斯研究中的迷群以其对日常规范和要求的抵抗在其文化实践过程中斗争。

这样的研究取径在后来的学者们对于过去二十年中迷研究学者们的成果总结中被视为“第一次浪潮”:“在那些受德赛图启发和影响的学者们的研究中,大众媒介消费是一个权力争斗场,并且那些拥有极[14]少资源的迷们运用游击战术赢得了此次战役”。在德赛图看来,对大众媒介文化产品的消费其实也是对资本主义体制战术性的袭击:“实际上,一个理性化的、扩张主义的、中心化的、奇观式的以及声势浩大的生产,正遭遇着一种截然有别的生产,它叫‘消费’。其特征是诡计、分裂、偷袭、秘密性、不知疲倦却安静的行动……简言之,消费在利用它的半隐蔽性,因为它不是用它自己的产品来呈现自己(它会把它们放在哪里呢?),而是用一种强加在消费之上的艺术形式[15]和产品。”这些早期迷研究的学者们比较关注一些具体的行动和实[16]践活动,而这个阶段的研究也被看做是“迷群是美丽的”的阶段。

与杰金斯的研究出现在同一历史阶段的成果还有Lisa [17]A.Lewis(李萨·勒维斯)编著的《狂热的观众:迷文化和大众媒介》(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该书收录了11位迷研究学者的11篇论文,分别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迷的生产”四个部分展开。其中在“迷的定义”部分,三位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阐述了自己对迷的重新定义,Joli Jenson(尤立·杰森)在《作为病理现象的“迷”:性格分析的结果》(Fandom as Pathology: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一文中,不仅反驳了学院派把“迷”视为“过度沉迷的人”的观点,而且反驳了大众媒体把“迷”视为“危险的人”的观点,她把“迷”定义为沉浸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并揭示出现代生活所产生的负面性的深层次矛盾;John Fiske(约翰·菲斯克)在《“迷”的文化经济》(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一文中把“迷”定义为文化品位中分支系统的记录。他采用鲍德里亚的“文化经济”概念,指出“迷”的文化标准不同于官方的标准,大众文化趋向于形成个人与文本的联系,并参与到文本的生产中。菲斯克指出,所有的受众或迷不仅仅只是接受文本,还参与文本的生产;Lawrence Grossberg(劳伦斯·葛洛斯伯格)在《房间里有一个“迷”吗 :“迷”的敏锐感觉》(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一文中从“敏锐感觉”角度切入对“迷”进行定义,他指出,在迷群中迷的情绪和感觉开始被组织起来,并且,关注那些有特点的人或事物也开始变得有意义了。通过参与“迷”的活动,“迷”建构了他们自己前后一致的身份认同。在这过程中,他们进入了主要的由他们自己所创造的文化生产领域,以及在这个领域中对日常生活中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和令人不满的环境的抵抗性斗争。第二部分阐述“迷与性别”,是由4篇论文构成的,Cheryl Cline(克瑞欧·克莱恩)在《女性的企图——女性摇滚新闻中的诱饵》(Essays from Bitch:The Women’s Rock Newsletter with Bite)一文中研究了女性摇滚音乐“迷”是如何被音乐媒体和流行的男性观点称为“女歌迷”的,她强调女性的性幻想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只是对明星的性欲望,而性别歧视的关键之处在于女性“迷”模仿明星的行为被嘲笑为女性小团体的行为特征方式;Barbara Ehrenreich(芭芭拉·恩瑞奇)、Elizabeth Hess(伊丽莎白·赫斯)、Gloria Jacobs(格劳瑞·加科布)在《披头士“迷”:女孩只想获得快乐》(Beatlemania: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一文中研究疯狂崇拜贝特雷斯的女性“迷”,提出关于“迷”和明星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包括女性“迷”常常选择那些代表颠覆异性恋观念的明星,并且指出贝特雷斯的少女“迷”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政治运动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Steve Hinerman(斯提芬·黑尔曼)在《“迷”、狂热和明星“埃文斯”》一文中用性心理学分析那些声称和明星有奇遇的特殊的“埃文斯女性迷”,指出幻想情节加上对明星的欲望帮助这些“迷”面对并克服真实生活中的精神创伤;Lisa A.Lewis(李萨·勒维斯)在《比爱更多:电影“迷”故事》(Something More Than Love:Fan stories on Film)一文中以好莱坞七部涉及到“迷”的影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片中出现的17个主要“迷”的角色和5个明星的角色,指出“迷”和明星表现出两种平行的个性:明星们爱但却伤害了他们的“迷”、“迷”们爱但却伤害了他们崇拜的明星;第三部分是关于“迷与工业”,其中,Sue Brower(苏·布劳尔)在《作为调味师的迷们:高品位电视观众》(Fans as Tastemakers:Viewers For Quality Television)一文中研究“迷”和生产者结盟对抗美国电视网支配的事件,指出一个名为“高品位电视观众”的“迷”组织通过强调他们成员的庞大数量,利用论辩才能提出他们对电视工业中文化标准体系的价值要求,在与电视网的斗争中发挥了影响力,并通过这些斗争对电视网取消“迷”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行为进行了抗争;Robert Sabal(罗伯特·萨巴尔)在《电视管理者谈论“迷”写给电视网的信》(Television Executives Speak about Fan Letters to the Networks)一文中通过研究“迷”们写给电视网管理机构的信指出,三大电视网的代表证实“迷”不仅能够而且确实已经对电视节目的安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关于“迷的生产”,Fred(佛瑞德)和Judy Vermorel(朱迪·沃摩尔)在《“迷”工厂一瞥》(A Glimpse of the Fan Factory)一文中收集了“迷”的一些具有抽象派风格的信件供读者考虑,指出“迷”们在信中讨论爱情、野蛮、渴望、绝望和希望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用以前的研究来进行解释。他们重点展现了迷群的社会自然属性,这点在亨利·杰金[18]斯关于科幻迷的研究中得到了发展;Henry Jenkins(亨利·杰金斯)在《“没有陌生人,我们歌唱”:音乐和科幻小说“迷”社区的社会构成》(“Strangers No More,We Sing”: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一文中对“迷”生产的小说和音乐进行研究,指出“迷”与普通受众的区别在于“迷”有明显的阐释性行为、评价标准和在文本中显示出变换的身份认同,而“迷”的艺术创作则显示出“迷”挪用或重制工业化文本的嗜好,其中也包含了对学院派、媒体和公众中流行的对“迷”的负面评价的嘲讽。

2.第二次研究浪潮[19]

随着西方迷研究的不断发展,“第二次浪潮”在前人的基础上到来了:这个阶段的研究试图在消费社会学里寻找核心概念,基础的理论源泉来自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关于社会阶层和文化资本等理论。这个时期迷研究工作强调和突出了迷文化(或亚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同时,迷选择的对象和迷消费的实践是通过人们的习惯而被建构起来的,而这些习惯正是人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反映和进一步的显示。一些学者正是在这样一种理论视角下展开其关于迷的研究,如Cheryl Harris(洽里·哈利斯)在[20]《电视迷的社会学研究》(A Sociology of Television Fandom)一文中总结梳理了一个国内“收看高品质电视”的迷组织(时间跨度5年)的情况,并且试图通过影响节目决策对电视文化空间的拓展提出质疑。运用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迷群”被放入用来发展对迷群着迷对象的个人控制或影响的参与式实践的范畴内重新定义,而这种参与式实践的成果并没有参与本身如结识其他会员、围绕一个普通迷文本的互动等那么重要。又如Tankel,Murphy,and Smead的《收集连环画:一个迷和博物馆消费的研究》(Collecting Comic Books:A [21]Study of the Fan and Curatorial Consumption)把收集与迷相关的物品和工艺品的过程看做是把消费者置于与消费资本主义需求所直接相对立的社会策略中,并且认为收集连环画的迷们的实践活动倾向于取代由工业生产所支配的直接使用,从而导致无法预测的后果,同时还讨论了文化形式、迷群和性别成员是如何被关联起来的。

3.第三次研究浪潮

之后的迷研究建立在前两代研究概念传承的基础上,被称为“第[22]三次浪潮”。学者们开始关注迷们现代新的消费方式如网络社区等,并且开始回答关于“迷”的动机的新问题。这里的“迷群”已不再仅仅是研究对象,而是被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考察,这个阶段的研究试图捕捉对现代生活的根本领悟。

这个阶段的迷研究中,新媒体对其造成的影响和改变是非常重大的,因此不少学者也开始关注迷在网络社区的作为。Andrea MacDonald的《不确定的乌托邦:科幻媒体迷群和网际交流》(Uncertain Utopia:Science Fiction Media Fandom & Computer [23][24]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以美国电视系列剧《时空怪客》的女性迷们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网络技术对迷群的影响以及网际交流这种传播方式对迷群的改变。《时空怪客》的女性迷们是[25]通过USENET这种方式联系起来的,而这里USENET最经常被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传送e-mail(电子邮件)信息。MacDonald认为e-mail除了可以打破时空的束缚并且能够即时传递之外,对迷和迷群的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迷们利用e-mail提醒同伴关注即将发生的剧情、讨论虚构的文本、分享有关剧集的绯闻,从而创造一个精英社区,并且e-mail的特性在于可以通过限制对方进入获取信息的方式使知识变为迷的私有财产;其次,e-mail列表为迷们打破传统主流等级制度提供了可能;第三,e-mail还可以起到组织群体的作用,如当电视网试图删除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e-mail第一时间便告知迷群以便成员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给电视网寄成堆表示对这个节目支持和喜爱的信件,并且收集统计迷们的观点来证明这个节目是非常吸引观众的;第四,e-mail的作用是把迷们放入她们喜爱的剧集当中。虽然廉价录像技术的出现允许更多的迷们感同身受地参与到传统的和特殊的观看活动之中,但复制、拷贝和传送这些录像仍然需要花费时间。而通过e-mail可以很快并且以最低廉的价格来接触文字稿本或者剧情的叙述,促使了录像数据的交换。MacDonald在总结全文的时候表示,网络空间是一个竞争的边界地带——许多可能中的一个“可能”的空间——但是我们现在正看到存在于由计算机组成的空间中的一些趋势。例如,网络交流允许出现多种声音,但从他对《时空怪客》迷群的观察,其中存在着解释性领袖。这个空间可以是没有等级的,然而那些诋毁妇女言论的文化传统规范看起来好像在网络空间中胜出了——那些女《时空怪客》迷们已经被迫进入边缘的私人王国。然而这个边缘化的存在给了这些妇女一个支持群体,而技术则允许她们保有她们的边界。网络交流既不是理想的乌托邦,也非糟糕透顶,而是一种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被不断骚扰,并且充满着许多我们与社会空间协商的旧方式。[26]

Kirsten Pullen在《网络研究》(Web studies)一书中的一篇文[27]章叫《我爱Xena.com:创造一个网上迷社区》(I Love Xena.com:Creating Online Fan Communities),这篇文章以询问和调查的方式开头,探讨传统意义上的迷和网上迷的不同以及相似之处。它以MCA环球公司的《战士公主齐娜》节目的迷社区作为个案来说明网络中迷的行为。Kirsten Pullen在总结分析了与传统研究相类似的内容后,重点展开对不同之处的关注。他认为与传统迷研究相比,网络扩大了迷群的范围,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到迷文化当中,并且可以展开他们认为值得的迷活动,如要求指定的电视节目、名人和电影等;同时,网络可以形成主流迷群,允许更多的观看者参与到通常为那些对边缘文本感兴趣的其他社区保留的活动中,而由于迷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因此以前对于迷的那些陈词滥调(如围绕着“着迷”这个论调)就被“作为一个普通网络使用者的迷”的论调所代替。

和MacDonald与Kirsten Pullen相似的,Matt Hills也关注到了新媒体科技对偶像媒体和迷文化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他还把它看做是研究迷文化的一种新的理论取径。在Matt Hills的《迷文化》(Fan Culture)[28][29]一书中,他以美国电视剧集《X档案》的网络新闻群组为研究对象,论证了在网际网络上的新闻群组(newsgroup,在网际网络中由使用者自发组成一类有主题式的群落)看似提供了迷的身份认同者以及社群组织持续存取的管道,以能够左右迷实践作为的方式,与迷的情感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这说明线上迷群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对于离线(offline)迷的另一种版本或者映照,而必须加以探讨新媒体的媒介过程,而非在浪漫化的“新”字面之下,对其他重要的部分视而不见。在此过程中,阅听人也就是迷们凭借自身的条件而被称为商品或者文本,因为新闻群组中的阅听人广泛地将自身建构为观众缘媒介和文本的展演。此外,Matt Hills透过新媒体科技对于迷的实践做法进行特别的变更,指明了我们不可纯粹地视价值的辨证为狂热媒体与迷的浪漫化:狂热迷不仅“从中逃离”或“抗拒”商品化的过程,它同时也强化与此相同的商品化过程,并且逐渐地沉陷其中。

Nancy K.Baym是众多研究网上迷群的学者之一。他在2000年出版的《打开,登录:肥皂剧、迷群和网上社区》(TUNE IN,LOG [30]ON:Soaps,Fandom,and Online Community)一书是从网络社区中的交往和互动角度来讨论迷群的,这是Baym在前人(Cantor and Pingree)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性研究。Cantor and Pingree两位学者在1983年就通过他们的研究提出,许多肥皂剧迷们利用肥皂剧来进行社会互动,因为他们经常和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们讨论这些肥皂剧,一些大学生们甚至也把看过某些肥皂剧、知道一些剧情、拥有一些谈资当作自己社会化的工具。Baym的研究从一个系统性的探究开始,探究在传统方式中信息主线是如何被标记的。全篇争论的焦[31]点在于作为一个观众社区和一个网上社区的r.a.t.s.的故事都是一个实践的社区的故事,而这两种类型的社区主要都是通过其成员的实践来形成和维持的。其前半部分研究聚焦在受众社区上,揭示了肥皂剧阐释和受众社区的重要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而后半部分则聚焦在网上社区,特别关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行动,从关注这些迷们如何与肥皂剧相关联转变为关注他们之间怎么互相关联。

其他一些研究网络迷群的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重点关注了过去15年技术的变革是如何改变迷群和他们富有艺术的创造的。由Karen Hellekson和 Kristina Busse编著的《网络时代的迷小说和迷社区》[32](Fan Fiction and Fan Commun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就是一本汇集众多学者关于网络迷群研究的文集。转向对网络迷群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为的是补充和完善以前关于媒体迷的讨论。毕竟技术手段不仅影响传播和接受,还影响着生产、互动甚至细分市场。全书将众多学者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同的取径:语境中的迷小说”中的三篇论文通过寻找与一般作品相似和不同之处成功地阐明了迷小说的各个方面,而那些一般作品虽然必须被排除在外,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创造出迷小说研究领域的那些普遍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特性;第二部分“特点、风格、文本:作为文学的迷小说”中的六篇论文通过集中关注迷小说文本本身和运用不同模式进行的文本分析,强调了迷小说写作的书面文字方面;第三部分“读者和作者:迷小说和社区”中三位学者的研究则聚焦在读者和作者的互动方面,重点谈论迷社区和个体迷的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于那些情色方面的阅读和写作;而最后一个部分“媒介和信息:超越迷小说”重点则是承认了前面三个部分涉及到迷群的各个方面的表征,并将其理论化。

4.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对于当代生活的反思和建构,那些促成迷文化研究第三次浪潮形成的大部分经验性和概念性主题将同样作为有用的课题,用来进一步探索我们的当代社会和文化秩序。这些主题被不同地描述为后现代主义(Harvey 1990)、晚期现代主义(Giddens 1991)或者超现代主义(Auge 1995)。《迷群:在一个协商世界中的身份认同和社[33]区》(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一书在总结迷文化研究的前三次浪潮的基础上,又将这个领域的研究引向了新发展的六个方向:第一,强调作为当代协商世界标记的符号和代表;第二,模糊不同文本和文化形式之间的边界,从而侵蚀了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界线;第三,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发生在这两个空间中的社会交互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逐渐去领土化的世界中不断变化;第四,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和地方两者相互影响;第五,就社会和技术变革而言,新的身份认同和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消费的变迁;第六,冲突、差异和歧视在一个协商的语境中形成。以上六个方向主题的探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迷群和他们所身处的协商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二、国内“迷研究”综述

与其说国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迷研究”,倒不如称之为“粉丝研究”,因为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围绕由2005、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发的诸如“玉米”、“凉粉”、“笔迷”等的“粉丝”热潮展开的。本研究者在查阅了国内各大期刊的相关文章后,发现国内“粉丝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阐释、“粉丝现象”的呈现特征、“粉丝文化”的解读与思考和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四个方面。

1.“粉丝”的概念阐释

大部分研究者都对“粉丝”这个新名词做了概念阐释,有的从语言学翻译角度来下定义,“粉丝”是英语中“fans”的音译。“fan”的中文释义是:“(运动、电影等的)迷,热心的爱好者、支持者”,作[34]为其复数形式的“fans”,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最新美国俚语大全》(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9年版)解释说,英语fan一词源于fancy或fanatic,是19世纪晚期以来的俚俗用语,意为“狂热的爱好者”,尤指对体育活动,如:a tennis fan。此后fan一词才有了“拥趸”[35]之意,即死心塌地的崇拜者。有些则从广义和狭义之分来定义,从广义上来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上来看,“粉丝”就是不仅仅对这些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而且对[36]其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有的研究则站在了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粉丝”做定义上的阐释,杉德卫斯于2005年出版的《迷研究》一书,综合了前人对迷的研究,他认为迷是“固定地、有规律地、情绪性地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台湾学者简妙如认为,成为迷的要素是“过度性”,若没有某种程度的“过度性”,我们并不一定会成[37]为这些事物的迷,因此“过度”是成为迷的重点。还有研究者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立场出发来看待“粉丝”,“粉丝”作为英语Fans的谐音,是追星族的另类说法,这种对娱乐偶像的崇拜,被称作迷狂一族,一直是文化研究中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主题。它经常呈现在青年成长的心理断乳期,信仰的暂时缺失、理性的相对缺乏,使得偶像常常成为青少年对自己的想象性设计,并通过“移情”与象征性的“替代”,用崇拜这一方式表达,而达到一种身份认同。文化研究学者杰森认为:“关于迷一族的研究成果已产生了两种‘病理学的迷’的模式。第一种是所谓‘着迷的孤独者’,这类人(在媒介的影响下)已经进入了一种与一个名人紧张的幻想的关系之中,这些个体因其跟踪、威胁或杀害名人而在公众中臭名昭著。第二种是‘一个群体中的狂乱的或歇斯底里的成员’,他们会对一个摇滚歌星大喊大叫或在观看比赛时行为失[38]常。”

2.“粉丝现象”呈现特征

在对这个新文化现象带来的新名词的解释的基础上,国内的“粉丝”研究者们也对目前国内的“粉丝文化”呈现出来的特征做了一些[39]探讨:(1)对象范围扩大化。粉丝的对象已不仅限于影视、歌坛和体坛,也开始向文坛进军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一些“新学术明星”火爆全国,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明星人物,而且也迎来了自己的粉丝。如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乙醚”,于丹的粉丝自称“鱼丸”,阎崇年的粉丝自称“年糕”,纪连海的粉丝自称“海飞丝”;(2)群[40]体年龄多样化。粉丝们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年龄上有了很大的差距,不只限于某个年龄段了。这一点从易中天的粉丝中便可窥见一斑。其中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也有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粉丝的年龄段分化不明显是多样化的表现,也是大众文化对大众进行征服的表征,大众[41]文化开始进入了真正大众的时期;(3)表现方式科技化。粉丝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要追逐某个歌星,无非就是买来其全部唱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听,学着唱;崇拜某个影星,就看其演过的所有电影,模仿其中的造型,包括服饰、发行和动作。如今,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粉丝们除了在外观、行为上的模仿以示对明星的崇拜之外,还会不失时机地利用互联网、电信等媒介,为他们喜爱的明星投上宝贵的一票,以增加其人气指数;(4)追星非理智化。粉丝的精力和[42]经济投入越来越多。我们从“超粉”、“易迷”们的表现来看,现在大部分的粉丝在追星投入上越来越多,不管是发短信的费用、上网的费用,还是追星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购买书籍、光盘、纪念品等费用,都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5)消费产业化。粉丝的效益已[43]经超越了精神领域。各种媒介,包括传统媒体、互联网、电信等都是粉丝所制造的消费产业的受益者,而就像电视观众为电视台增加了广告收入,却还要被收费一样,粉丝不仅成就了偶像,也成就了媒介。而由粉丝行为生成的偶像产品的消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大饼,偶像用过的东西可以拍卖,偶像风格的衣服、装饰、发型、仿制玩偶等都是粉丝消费的对象,这些消费都远远超出了精神领域。

3.“粉丝文化”的解读与思考

除了对“粉丝”的定义和其呈现出的特征趋势进行研究之外,国内一些研究者还对“粉丝文化”作了一定的解读和探究。有研究认为[44],粉丝人群经常以接近偏执的热爱为其偶像的表演提供支持,其间激情往往多过理智。粉丝的狂热不仅是宣泄而且是表现,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和传播个人的态度,并通过现场其他粉丝的共鸣及与明星的互动来形成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号召下,粉丝们甚至觉得自身与偶像已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共同的“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行为被称为狂欢表演、荧屏上的符号幻象;而同时,对于进入社会、身处视像时代的粉丝来说,颇具传播权威性与符号感染力的电视便成了他们认识“自我”的那面镜子,他们通过看电视来实现对自我的确认和定位,这样,粉丝“追星”、“崇拜偶像”的举动显然可视为他们塑造“镜中自我”的一种表现。[45]

有研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粉丝文化”,认为对公众人物具有强烈的认同,构成了粉丝的社会心理基础,粉丝团体的崛起凸显出中国民间的自组织行为的勃兴。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象征,其组织行为是为了追求文化和兴趣认同,但它本身不具备社会团体所有的基本属性,它的交流意义主要体现在媒介化的互动和个人的兴趣互动,而非社会运动;庞大的粉丝人群自然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能量。2006年11月6日,全球首个以粉丝为主题的节庆正式创立推出,主办者明确宣称“粉丝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孕育粉丝健康文化,撬动一个潜力巨大的‘粉丝产业’,形成一种新兴的‘粉丝经济’。”

有些学者试以社会学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围绕功[46]能论、冲突论及符号互动论来剖析“粉丝文化”。首先,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个体间通过交流互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从而确定伙伴关系,集结成各式各样的粉丝社群。在所属的粉丝社群中,他们获得了全新的身份认同,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困境、孤独和焦虑。在“追逐偶像”的大旗下狂呼呐喊,粉丝们的生活也变得鲜亮而有意义起来;其次,在同一社群内部,粉丝同胞们互助友爱,团结一致,然而一旦群体遭遇“外侵”,粉丝军团便会立即展开行动,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由此可见,“冲突”是粉丝团体的又一种生存状态;另外,就粉丝群体而言,不论是团体内的身份认同,还是团体外的冲突对抗,都需建立在粉丝与明星、粉丝与粉丝互动的基础上,而这种互动是经由符号来完成的。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镜头前高举海报的粉丝团,他们用统一的标识和口号为偶像助阵,而这些标识、口号就是粉丝与明星之间进行互动的符号基础。

还有研究从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角度切入对“粉丝文化”进行解读和思索,认为粉丝现象发轫于青少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求,并基于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少年亚文化。而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粉丝在媒介景观中的纵情表演,粉丝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商业资本主宰的语境中,粉丝文化被迅速卷入了文化与经济合谋的陷阱,成了消费主义狂欢的一种噱头。值得思索的是,当消费主义的魔杖把粉丝们点化为追逐时尚符号的消费者时,偶像的神话会[47]不会显得暗淡无光?

4.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

进入新媒介时代,“粉丝文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基本在以下两个方面:网络技术在“粉丝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粉丝文化”的网络传播机制和以“迷”为代表的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收视特点分析。

网络在“粉丝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虚拟社[48]区为粉丝聚集提供了一个中转站。在网络的助阵下,粉丝力量的积聚便是转瞬间的事了。现在,粉丝只需打开电脑,启动搜索引擎,然后用键盘敲出偶像名字,就能立刻找到“组织”。一言以蔽之,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虚拟社区已成为粉丝聚集的大家园,他/她们兴奋地汇集到“自己人”的地盘中互动;其次,网络空间成就了偶像文本再编码的[49]符号狂欢。网上“迷”社区最重要的活动,即是由粉丝自己生产和传播与偶像相关的文本。换言之,聚居地也就成了粉丝的自耕地、“粉丝文化”的生产田。毫无疑问,网络在此的功效就是为粉丝的“意义再创造”提供海量的空间与符号民主;第三,网络传播为粉丝经济架[50]构商业平台。事实上,网络社区聚集粉丝的功能早已被商家发掘,并对其商业性进行了充分开发。比如,大多数的电视节目、电影和明星都建立了官方网站以进行宣传,这些网站为粉丝们提供各种信息,尤其是在新片前期宣传的阶段。粉丝的各类消费已不再是出于对商品功能的考虑,而是将它视为一种符号,一种自我表达及身份认同的形式,一条与偶像神交的纽带,甚至是幸福人生的象征;第四,网络技术支持在[51]线狂欢。今天的粉丝狂欢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不再是传统媒介中明星资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动信息制造者。手机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使得原本社会中原子式的迷狂一族,在新媒介中找到了自己的群体与家园;最后,网络“粉丝文化”是群[52]体集合的“极乐乌托邦”。根据巴赫金的观点,狂欢节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仪式的场合,在这里僭越性的欲望可以得到暂时的表达和发泄,已确立的等级被片刻地颠倒了,而被禁止的快乐被暂时地放纵了。在网络时代,粉丝原子式的存在已成为过去,网络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他们集体式的非理性狂欢成为一种可能。这种对偶像的沉迷状态使粉丝自己完全沉醉于其中,将非理性情绪发挥到了顶点,成为了集体的迷狂症患者,进入了极乐乌托邦的境地。

此外,有研究认为,“粉丝文化”的网络传播机制可分为网上传[53]播机制和网下传播机制。首先,发帖和回帖是比较主要的一种网上传播机制。这是网上粉丝社区信息传播最基本的方式。实际上粉丝们的创作,本身就是创造性、参与性活动的基础。发、回帖的方式实际上与BBS相同,成员在注册之后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起或参与讨论,这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好方式。发帖可以说是社区成员传播信息的手段,而回帖则是反馈信息的手段,是一种异步传播方式;其次,私人短消息是虚拟社区的另一种重要的网上传播方式。该传播方式使得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异时联系。这种短消息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传播方式。通过该方式,成员间可以进行非本社区主题的交流。在社区内部,短消息是最有效的一种私人传播方式。此外,还有QQ、MSN等形式;第三,QQ群聊也是一种网上传播方式,所谓群聊,就是群体聊天。加入这个聊天群体的方式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接受邀请的。不同于QQ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群聊依据关于一个特定话题的、简化了的聊天室平台,大家一起针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因此这也是一种多对多的实时传播方式;第四,社区公告、小字报和群发短消息可以说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具有“广播”性质的一对多的网上传播形式。社区公告主要指管理人员针对某个问题在社区首页发布的全社区成员有权限看到的提示性公告,而小字报则是个人就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个特定板块发布的私人公告,群发短消息则是管理人员就某个话题对若干特定成员发送的短消息。除此之外,出版刊物和网下聚会、沙龙是比较常见的“粉丝文化”网下传播机制。[54]

有的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切入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特别是所谓web2.0时代的到来,社会以及媒介景象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此相应的是,受众的角色也在从“被动的收听者、消费者、接受者或目标对象”向“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转变。目前,网上出现了大量的电视剧迷社群,这为研究受众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使用行为,特别是收视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文卫华选择网上美剧迷社群——“越狱中文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在线观察的方法,通过分析剧迷在网站中的自我言说(即发帖),来探寻受众在新媒介景象下的“收视”特点:其一,自由、积极的收视选择——迷比普通受众有更明确的收视偏好,他们的态度也更加主动;其二,投入的观看——迷异常专注于他们喜爱的节目,其观看情态不是休闲放松的,而更接近于工作,或是研究;其三,网上迷群的形成——迷的满足与愉悦不仅来自于观看本身,同时也来自于与其他迷之间的分享,除了影像,迷还在网络空间中积极地寻找和他有着共同喜好的其他人,希望与他们建立认同,融入网上迷群之中;其四,观展与顾影自盼的融合——迷与他人之间的认同正是通过在网络空间中的表演而得以建立的,他们不光消费文本,还积极地利用文本来进行自我展演;其五,日常生活中的影像的形成——迷不断地寻找影像,消化影像,并利用影像来自我展演,与他人建立认同。对迷而言,影像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绵密地交织在了一起,不可分割。影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休闲娱乐工具,而是成为了[55]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刘燕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国内外关于传播媒介与认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有关认同的论文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国际政治学领域关于国族以及政党身份的认同;文学领域从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角度关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哲学领域关于主体和认同的探讨;社会学领域关于性别、种族、阶级、亚文化群体等少数群体的认同以及消费认同;人类学领[56]域关于族裔身份的认同;教育学领域关于认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从媒体的角度切入进行有关认同的构造性研究却不是很多,并且其研究成果主要汇集在网络传播与身份认同的问题上。美国的社会学者特克·雪莉是网络时代身份/认同研究的主要学者,她用所掌握的社会学、人类学与人格心理学的知识,采用田野调查和访谈方法深入探讨了电脑如何深度塑造了我们思考与感觉的方式,以及电脑时代的人们如何[57]对人类自身自我认知、自我界定以及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曼纽尔·卡斯特的《认同的力量》同样关注网络社会的认同与意义,但重点放在它对社会运动与政治的影响层面上。在他看来,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的重构所引发的新的社会形式,而“技术所导致的全球化、认同的力量(性别的、宗教的、民族的、族群的、领域的、社会生物的)以及国家制度之间的互动”,导致了网络社会在社会[58]运动与政治层面对当代认同性问题的探讨。

还有一些文化研究学者,他们主要专注于媒体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研究。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美国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主要从媒体文化、媒体政治的角度去探讨动态变化社会中[59][60]的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英国学者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所著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主要以电子媒介为主线研究当代欧洲文化一体化及其所面临的认同性问题。港台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蔡笃坚的《媒体再现与当代台湾民族认同形构的公共论述分析》;朱全斌的《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张京媛所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论文集有《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传播与认同》、林静伶主编的《1998传播论文选集》。他们主要是从台湾的地缘政治出发,探讨从台湾的土著文化、殖民文化以及与大陆的文化血缘并基于全球化的背景进行的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刘燕的博士论文在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以后现代认同的媒体与社会语境的改变为研究背景,从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主体身份的变化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情境中个体/群体多元的身份与认同现象,探讨传播科技(特别是电子媒介)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后现代认同所起的塑造与建构作用。与以往研究成果类似,此研究是探讨媒介在对认同的建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传者的一种建构;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站在传受双方中受众的角度,探讨能动的受众如何通过积极主动的媒介使用来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进行建构,是一种受者主动的建构。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取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迷”现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日本动漫狂热的喜爱者到影视明星成群的粉丝团,在当今百花齐放、热闹纷繁的大众文化领域中,“粉丝”、“追星族”、“迷”这些名词逐渐被人们所提及和关注。然而,早期西方的学者们对“迷”的评价并不是十分正[61]面和积极的,正如Matt Hill在其Fan Culture一书中提到的,“在特定的社会建制脉络中,例如学术界,常会贬低一位‘迷’所应具有的地位,并且视其行为举止为‘不适当’的学习,缺乏批判鉴别力,而一味迎合媒体”。但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发展,这一领域也逐渐被学者或者说是兼具迷身份的学者所正面关注,他们开始重新定义“迷”,[62]给予其严谨的、学术解释清晰的概念。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是依托媒介技术——网络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壮大的,美剧在当今中国的青年人中非常受欢迎,这从上节提及的网上论坛的注册人数便可知晓。这些钟爱美剧、在美剧网络社区中异常活跃的人们便构建成了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非常有趣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迷群在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从事着许多文化实践活动,那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热衷于此?这个美剧网上迷群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他们有哪些媒介使用行为?这些媒介使用行为是否具有新媒介环境下新的特征?这些描述性的问题,都将是本书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要解决的。但这些都是对这个群体表面的描述,对于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一种“文化现象”,利用质化研究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描绘式”的勾勒,在一种自[63]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质化研究主要[64]的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verstehen),研究者通过亲身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那么,在对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做表面的描述之外,对这个群体的深层次剖析和阐释也就非常重要了。

本书对美剧网上迷群的研究,是在受众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领[65]域中进行的,这正是麦奎尔有关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视角。这种受众研究与麦奎尔归纳的另外两种受众研究(结构性与行为性)的区别在于,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家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它主要采用民族志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试图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全面深入地把握受众,强调对“人”的再发现。而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认同尽管能够从支配性制度中产生,但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66]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另外,本书将研究对象——美剧网上迷群的实践活动视为一种文化作为,文化不仅是对社会的记录、再现,而且还动态、生成性地形塑社[67]会生活,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文化社会学研究中的观点。他将文化创造性地嵌入社会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究,而麦奎尔一直以来进行的受众研究也是秉承社会学视角。因此,本研究将在社会和文化场域中去探究美剧网上迷群中这些能动的受众在文化层面的实践作为的现实意义,而这个意义就是如何通过媒介使用来进行身份认同建构,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

二、研究取径

关于“迷文化”的研究取径,英国学者Matt Hills在其《迷文化》[68](Fan Culture)中已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将其分为四类:

首先,将迷的有关活动放入消费这个议题中来关注。这种取径在检视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将迷活动看作是一种在消费与“抗拒”之间的文化,特别关注在消费的过程中,迷是如何建构其“好的”认同感,以对立于另一个想象的他者——“坏的”消费者。同时也探讨文化认同如何在众多相互交叠、联结“我群”与“他群”的划分规则下形塑而成。

第二,将迷文化放入社会学理论中探讨。任何既定的迷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群体,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层级,迷在其中分享共同的兴趣,但在相关的知识、接近迷对象的权力以及地位声誉上,同时也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研究取径是依托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有关文化区隔(cultural distinction)的理论,来分析“如何”以及“什么”建立起了迷的“地位”(status)。

第三,将迷研究放入传统民族志式理论中分析。身处迷群中观察迷的行为和活动,访问阅听众等是民族志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书写可以描绘多元种类的迷如何透过个人自我认同而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第四,将迷文化放入精神分析的取径中探究。对于迷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创造力和“轻微的疯狂”,此种取径将其放入心理学精神分析中研究,这将有助于对迷的探讨。

与以上研究取径均有所不同的是,本研究是在社会和文化场域中进行的受众研究。詹森和罗森格伦曾经将受众研究传统划分为五类: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而麦奎尔在梳理了前人的理论后,选用了更为简约的方式,将受众研究分为三大类:结构性(structural)、行为性(behavioral)和社会文化[69][70]性(sociocultural)。其中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上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而狭义上则主要指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本研究将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作为研究取径,[71]探讨迷作为受众如何通过媒介使用来进行身份认同的建构。文化研究认为,人们的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而文化研究的另一个主要观点认为,媒介使用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只有在与某一亚文化群体特定的社会语境和社会经验相联系的情况下,才能被理解;而接受分析则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受众研究分支,着重强调受众在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麦奎尔归纳了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主要特点:受众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媒介文本进行“解读”,并从中建构意义,获取愉悦;受众感兴趣的是媒介使用的过程及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展现方式;媒介使用是典型的特定环境的产物,以社会任务为取向,这是由参与[72]“解释团体”而逐渐形成的;不同媒介内容的受众通常由不同的“解释团体”构成,“解释团体”中的成员大体分享相同的话语形式和理解媒介意义的框架;受众从来就不是被动的,受众中的成员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有经验,也更积极主动;研究方法通常是“定性的”、深入的,一般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并且将内容、接受[73]行为与语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结合以上这些特点,本研究将对美剧网上迷群这群特殊能动的受众进行有关社会和文化层面意义的探讨,通过对迷群媒介使用行为的分析,探究受众如何通过特定语境下的媒介使用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而这个意义在本研究中就是身份认同的建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美剧的网上迷群是近几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虽然人数在逐年增加,但绝对数字并不是十分庞大,不能算是一种普遍现象,也不能涵盖所有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青年白领们中,因此,这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文化群体,最好的研究方法莫过于质化研究了。[74]

陈向明教授在她的《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提到,质化研究(又称质的研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法“ethnography”(民族志)一词中的词根“ethno”就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s”,意[75]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而“民族志”则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这些正是本研究的关注角度和研究目的,可运用质化研究中实地观察、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总体设计和开展。

1.实地观察[76]

质化研究中的实地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活动,进一步可以分为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两种形式。在参与型观察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的情境比较自然,观察者不仅能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现象得到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深入到被观察者文化的内部,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意义的解释。与参与型观察不同的是,非参与型观察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世界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非参与型观察的长处是研究者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所谓“实地”,指的是研究对象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在本研究中美剧网上迷群的日常活动空间就是美剧网站和论坛,是个虚拟的网络社区,本研究对其的探究就是在这个网络社区中“实地”展开的。对于网上迷群在美剧网站和论坛中的日常实践活动,本研究也将从参与型和非参与型两种实地考察法来进行探究。

首先,要想不介入式地观察研究对象的所有实践活动,对于美剧网上迷群来说,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登陆其美剧网站和论坛,进入相应的分论坛或者版,观察他们在网上的帖子、留言、讨论、调查、预告等一切与主题“美剧”相关的内容。迷群们在美剧网站和论坛这个网络社区中分享各自观点、提供相关信息、展开激烈讨论,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非参与型观察来记录。但是,本研究由于篇幅关系,不可能对目前所有的美剧网站和论坛进行实地观察,因此只能重点选取注册人数和发帖数量最多的“伊甸园美剧论坛”作为个案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本研究将在不让被研究者知晓和察觉的前提下,研究者在网络上作为一个陌生访客浏览网页,但却记录下“伊甸园美剧论坛”上一些典型论坛中迷们的帖子与讨论,从这些真实的一手资料中分析其内涵和意义。如此情境下的研究记录可以原生态地再现美剧网上迷群实践活动本来的形态,不会因为研究者的介入而影响和破坏这个网络社区本来的运作方式以及迷群们日常的实践活动。

然而,虽然美剧网上迷群在网络社区中积极活跃的实践活动可以被客观地记录,但每天的发帖和留言数量异常庞大,而且主题和范围琐碎并且漫无边际,研究者不可能对其所有的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与研究目的相关。为了进一步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中,并与其进行互动式的交往,参与型观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研究者在2008年6月23日试图在伊甸园美剧论坛注册会员资格,但可能由于注册人数过多,网站出于优化管理的考虑,暂时关闭了注册通道,因此只好作罢;当本研究者2008年9月1日再次登录其网站时发现注册通道又正常打开了,于是便以“佳晔豆豆”的ID注册成功,成为其正式的会员,也可以进行发帖、留言和主题创作。本研究者作为同样喜爱美剧的迷的一分子,以正常的身份进入这个网络社区,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不仅可以与其他迷们进行互动性的日常话题的讨论,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发一些有针对性的帖子,引起大家的讨论和解释,并且记录下这个互动的过程和文本,从而分析其内涵及意义。

2.深度访谈[77]

质化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就是访谈,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是建立在一种信念之上的,即通过语言交流,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同的人之间可以达到一定的相互“理解”;通过提问和交谈,人可以超越自己,接近主体之间视阈的融合,建构出新的、对双方都有意义的社会现实。而要从深层次上达到“接近”和“融合”,深度访谈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关键。

质化研究比较适合对那些“特殊群体”、“文化现象”做个案式的描绘和阐释,因此不能大规模推广其所得经验,只能关注少数特殊人群独特的生命体验、内心感受以及其建构的意义,那么只有进行深度访谈才能使这些成为可能。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从而进行深度访谈:[78](1)研究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深度访谈的首要前提。博斯克指出,质化研究中的田野工作是一个“身体接触”运动,而你的研究关系促成并构成这种接触,反过来,你不断地和参与者的接触继续重构了这些关系。一些关于质的研究的书中,这些关系被定义为“准许进入(gaining access)”,或者叫做“协商进入(negotiating entry)”。在[79]质化研究中,研究者是研究的工具,研究关系是研究得以实施的手段。协商关系不但特别需要与所要研究的人们不断地协商和再协商,而且也很少接近完全进入。当然,成功的研究并不需要完全进入,所需要的关系就是要允许研究者合乎道德地获得回答研究问题的信息。本研究中进入网络空间实地观察迷群日常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困难,关键是如何与这些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真实的研究关系,在虚拟空间之外的真实空间中获取深度访谈的机会。

本研究中的一个特殊性在于,早期对于那些大众文化产品的“迷”们的评价,无论从学术界还是从社会层面,似乎都不是十分正面的。他们被认为是失去理性、不务正业并且没有丝毫抵抗能力的盲目崇拜者。因此,当研究者以学者的身份介入时,他们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即使接受访谈,在谈话过程中也会刻意朝着美化自身群体、过度迎合正面问题等方向来回答问题,这将使整个研究失去客观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研究结论。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获取访谈内容,本研究者在建立研究关系上采取了“兼具迷身份的学者”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的方法。汉莫斯里和阿特肯森把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称为[80]“可以被接受的边缘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已经获得了这个文化群体的认可,被接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只是一个“边缘分子”,文化群体对待研究者可以以其成员的方式,也允许他保持自己与大多数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并且接受其对整个文化群体的学术研究。

为了能够建立良好的研究关系,成功获取进入这个群体的资格,本研究者以会员的身份于2008年10月18日参加了“伊甸园美剧论坛之越狱论坛”组织的会员聚会,这个聚会的由头是因为美剧《越狱》的男主角米勒来上海为其代言的时装品牌“Me & City”在南京路的旗舰店进行剪彩仪式,大批的粉丝都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借此机会,“伊甸园美剧论坛之越狱论坛”策划和组织了这次网上迷群的大型聚会。本研究者在聚会当天一大早就在现场等待米勒的出现,烈日下的三个小时并非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而是在观察这些迷们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样态。本研究者下午进入南京路上唐韵茶馆聚会场地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也是美剧的喜爱者,很高兴能来参加这个聚会。”报上自己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ID之后,本研究者顺利坐下并开始了聚会活动。为了不让研究对象产生抵触情绪,本研究者以一个普通美剧爱好者的会员身份与大家讨论看过的和喜爱的美剧,和大家玩各式各样的游戏,暂时将研究目的搁置一边。当聚会临近尾声之时,本研究者开始与这些迷们产生了一些共鸣,关系逐渐融洽自然,他们也把研究者真正当作了一分子,此时,本研究者开始向真正的“被接受的边缘分子”努力。当本研究者向一些主要的关键性人物表明学者的身份,想对美剧网上迷群做相关研究的时候,他们如本研究者所愿,没有产生任何抵触情绪和为难情绪,相反是很主动地询问,这个研究将要从什么角度、哪些方面来进行,研究者想了解这些迷们哪些方面的情况。此时本研究者终于如释重负,成功地获取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并且被允许对他们进行访谈和其他相关调查研究。至此,本研究者以“兼具迷身份的学者”的双重身份建立了与研究对象的“协商关系”,成功获取了深度访谈的机会,为获取第一手客观真实的资料奠定了意义重大的基础。(2)设计访谈积极活跃的美剧迷们(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中的注册会员为主要对象),了解他们关于美剧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包括他们在观看美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情感感受、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和认同以及在网上迷群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等。(3)设计访谈“伊甸园美剧论坛”的管理人员,了解网上迷群的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以及基本现状,包括美剧网站和论坛目前的运作机制、内部管理以及完整的实践活动环节。(4)设计访谈“伊甸园美剧论坛”的资深会员,以他们的视角纵观网上迷群的整体面貌,了解他们在与美剧相关的活动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美剧和美剧网上论坛对其产生长时间吸引的本质原因。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置于不同的框架下去审视,会产生不同的定义,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在本项研究的框架下去阐释其核心含义,界定完毕之后才能开展一系列的探讨研究。

1.迷(fan)

对于“迷”的界定,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清晰的。Cheryl Harris在他的《理论化迷群:迷们、亚文化和身份认同》(Theorizing [81]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中的引言部分就论述了在理清和阐释“迷”概念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迷在我们的文化中被非常通俗化地接受着——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厨师、一个电视明星、一个政治候选人甚至是一次美丽日落的迷。虽然我们可以尽情地使用这个术语,但迷和他们的社会及文化环境在社会科学中却没有被深刻地理论阐释过。事实上我们对迷的产生、迷实践活动、迷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或者是谁可能成为迷都一无所知,显然,关于这个话题的蔓延和渗透还只是处于初期。”随着迷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迷的定义并取得一定成果,一些学者试图一次又一次地对“迷”做定义上的阐释以及与其他相类似概念的比较和区分,例如Abercrombie和Longhurst就尝试沿着认同与不同经历的光谱,将迷、狂热者、热衷者放在不同的位置,在做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之后,他们以对于“狂热者”的定义,重新校正过去文献对于“迷”的论述:“最近大部分文献所称呼的迷(对于明星或特定节目、节目类型有相当直率且明显的爱慕情感)其实比较接近于狂热者”。对于他们而言,在这些文献中所称呼的迷,有缺乏社会组织的特征,但这个定义与大部分文献所采取的定义相互矛盾;再如,Tulloch和Jenkins、Brooker夫妇也对迷的定义展开研究。Tulloch和Jenkins摒弃了“狂热”这个名词(虽然它在迷团体中,有相当的普及程度,也与[82]利基媒体有关),而区分跟随者和迷的不同。研究显示,“迷”声称一种社会认同,而跟随者则没有类似的宣称;Brooker夫妇认为并非所有的迷们都相当狂热。

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粉丝文化”之初,也都引用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于“迷(fan)”的定义,本研究者认为,“狂热”与否并不在给“迷”这个概念做说明和限制的范畴内,因为这个词太主观,太有评价之意义,因此在还没有对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展开深入探究并得出结果之前,不能对其做出过于主观和评价性的定义,只能从客观角度描述和界定这个概念,因此本研究选用了Matt Hills在其著作《迷文[83]化》(Fan Culture)中对于迷所下的定义:“专注且投入地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细枝末节的资讯,也都能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朗朗上口、引用无碍。”根据这样的定义,本研究的对象——网上美剧论坛的会员们毫无疑问属于“迷”的范畴。

2.迷群(fandom)

迷群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到底什么是迷群,什么样的群体可以称之为迷群,中国目前的美剧网上论坛是否属于其范畴,本课题将通过Henry Jenkins在其《文本的剽窃者》[84](Textual Poachers)一书的结语中有关迷群五个层面的活动的论述对“迷群”做概念阐释。(1)迷群拥有一种特别的接受方式。迷们专心致志地收看电视节目,但却与文本保持着情感投入和批评性的混合式距离,他们把接收的过程放入社会性的互动中与其他迷们分享。约翰·费斯克区别了两种生产,一种是符号性的生产,主要指在接受时意义的建构;另一种是明显实在的生产,主要指通过着装、表演和绯闻之类体现的清晰的意义。对于迷们而言,这个在其他方面具有理论有效性的区别就不复存在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接受的时刻也就是阐释的时刻(正如在此处描述的群体观看场景中,情况确实如此)。建构意义包括分享、阐明和争论意义,对于迷而言,收看电视连续剧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一个媒体消费的过程。(2)迷群拥有一套特殊的批评性和阐释性的实践活动。要想成为一个迷,就要学习这个群体中首选的阅读方式。迷们在自己的生活和连续剧的事件中寻找相似之处,迷批评多半是幽默的、推理性的和主观的,他们批评性的工作是为了消除差异和分歧、揭示过多的细节和没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这种阐释方式使得迷们所掌握的信息远远超越了现有的信息,朝着创造和建构元文本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元文本比原始剧集更大、更丰富、更复杂和有趣。同时,这个元文本也是一个协作式的事业,它的建构淡化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区别,通过受众把节目占为己有。(3)迷群促进了消费者能动性的产生和发挥。迷群的产生,至少在部分情况下,与文化生产和流通强有力的制度相比,是作为一个对消费者软弱无力的回应。有些批评性的言论表示,迷群相当于一个市场的延伸,而这个市场是被文化工业创造出来的。迷群创造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迷们可以谈论他们的文化喜好,为了可选择的发展坚持自己的诉求。(4)迷群拥有一些特殊的文化生产、审美传统和实践的形式。迷艺术家、迷作者、视频制作者和迷音乐家根据自己迷群的特色和爱好创作。他们的作品从商业文化中提取原料,并以此作为当代民间(民俗)文化创作的基础。迷群产生自己的风格,发展另一种生产、发行、展览和销售的方式。迷群认为艺术家与消费者之间是没有明显的界线的,所有的迷们都是有潜力的作家,只是这些作家的才能需要被发现、培养和促进,并且他们虽然谦虚,但却能为创造整个社区的文化财富作出贡献。(5)迷群建构了另一个社会性群体。迷群构成了一个空间,一个被定义为拒绝平凡的价值观和实践性的空间,一个崇尚被情感、激情和快乐包围着的空间。迷群的存在和生存方式呈现了一种对消费文化传统方式的批判,而且提供了一个可以让迷们清晰地表达其关注性、性别、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和暴力等的空间,这些主题平时都呈现在迷讨论和迷艺术作品里。迷群拥有消极和积极两种赋权的形式,它的组织和机构允许迷们表达他们反对什么和为什么而抗争,它的文化产品明确表达了迷们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困惑,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对于那些导致改变的表象非常着迷。

从Henry Jenkins对迷群五层含义的阐述来看,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论坛及其成员应该属于迷群的概念范畴。因为首先他们拥有一个统一却十分特别的收看美剧和分享美剧的接受方式;第二,他们在美剧论坛上有一整套完整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第三,美剧论坛这个平台促成了美剧迷群的形成,并且调动起了每个成员或者说是迷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在论坛中非常主动和活跃;第四,美剧论坛中迷们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部分地创造出了文化产品,他们的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最后,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美剧论坛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社区,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美剧)的迷们在这里互相作用,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风格,有他们共同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3.身份认同(Identity)

在对这个概念进行阐释之前,本研究要对这个由英文单词翻译过来的词的中文说法进行说明,“Identity”既有身份又有认同的意思,国内有些学术研究称其为“认同”,而有些则用“身份认同”表示此概念。本研究认为,Identity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份的确认,因此翻译为“身份认同”更加准确。因此,除了引用其他文献研究中他人关于“认同”的表述外,本研究自身的表述均为“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Identity)最早是个哲学和逻辑学概念,意为“同一性”。当代学者从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认同”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维分析,其中安东尼·吉登斯与法国学者马尔丹都认为“认同”具有可塑性,即认同借助外在因素来完成自身的建构,尤其是马尔丹,他所分析的文化特质对认同的重构表明,认同与文化有着密不可[85]分的关系。亨廷顿认为,认同理论是建立在全球化时期不同文明之[86]间对抗、冲突基础上的认同,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涂尔干认为,认同是一种被称为“集体意识”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87]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

综合各种对认同概念的阐述,认同是一个“求同”和“存异”同时发生的过程。按照其英文单词Identity的语义,“认同”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意思:同一性,即自我归类,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况;个性,即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的[88]个性。著名学者霍尔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政治文化来看认同概念,将认同与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联系起来,提出认同是复杂性的,是一种差异性中的统一。霍尔发现,从精神分析学上看,认同性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矛盾体;他从语言学上来分析认同,认为认同是一个永远不会完成的过程。他说:“在通常的语言意义上,认同性建构在对某种普遍源起的辨识之上或者说具有同他人、群体分享理想的封闭稳固[89]性和联盟的特色。”而且认同并不是普遍固定的,正如语言是不断进化的,认同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认同性既是一种建构,也是一种表达与缝合,是一个过度决定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归类性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它是穿越差异性的,它连接并标示出象征性的疆界,以及前沿——后果的结果。它需要摒弃外在的东西以巩固这个过程。因此,认同同时又是历史性变化的、发展的,表现出它的差异性特征。社会学家R.简金斯(Richard Jenkins)也指出,认同概念的现代功能事实上包含人际关系中的两个基本因素,即基于人们同一性的关系和基于差异性的关

[90]系。简要地说,即意味着一方面,认同概念揭示了“我们”是谁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区分了“他们”是谁。亨廷顿认为,为了建立关于“我们”的认同,必须寻找对立面,即建构“敌人”,从对“敌人”的[91]想象中寻求我们自身的形象。总之,所有的认同都是建立在对我和他、我的社会和他的社会的区分的基础上,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建构的发展过程。“认同”用于社会学领域则意味着“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塑造成[92]的、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社会学家看来,认同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含义,在个体层面上,它是[93]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即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94]人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在社会层面上,它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也即是[95]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因此社会认同是“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96]接近的态度”。在社会学维度上的这两种认同——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将在本研究中被重点展开论述,这是本研究采取在社会场域中探讨受众媒介使用研究的重要部分;而另一个部分将在文化场域中完成,那就是“文化身份认同”,因为作为媒介使用内容之一的“美剧”相对于我国受众来说是一种异国异民族文化产品,整个传播过程属于跨文化传播,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来探讨受众如何使用媒介来建构文化身份认同也非常重要并具有典型性。

文化身份认同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的,后被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一般来说,“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者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以同一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说过:“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是由其所处[97]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文化具有传递认同信息的功能”。所[98]谓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同一民族文化认同,即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的各自认同;二是同一信仰文化的认同,不分种族、性别、国籍等的相互认同;三是世界不同文化圈的认同,即文明的认同。综合各类文化身份认同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的不同层面,文化认同在心理上就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精神结构进行不断的内化、保持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认同作为个体的文化归属和价值支点之所在,成为维系群体秩序的“黏合剂”,是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基础。因此,文化认同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凝聚力、关系[99]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精神的传承。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受众在接受美剧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媒介使用来进行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的,这个问题极具研究价值。

二、研究框架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取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设计以及概念阐释将在第一章导论中首先完成;接下来的第二章“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将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角度梳理美剧在中国的发展、迷的形成以及个案“伊甸园美剧论坛”和美剧迷群形成过程及现状(以描述介绍为主);第三章“迷群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将调查和分析迷群几种实践活动:互换信息(分享台前幕后、剧集前后的所有资讯)、讨论疑惑、推测剧情(根据前情和自我经验推测剧情发展)、评头论足、创造性生产(符号的生产和文本的创作,包括翻译小组的字幕工作、美剧杂志和网络电台)和组织具有社会团体功能的实践活动,并且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试图探究迷群这些能动的受众是如何使用媒介来进行自我认同建构的;第四章“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将详细考察中国美剧网上迷群如何在积极主动的媒介使用过程中寻找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边界,从而建构其群体认同,并且还将特别关注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因为这也是一种文化群体的认同建构);第五章结论“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将对本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和升华,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1] http://sfile.ydy.com/bbs/viewthread.php tid=61081&extra=page 3D2,伊甸园论坛之“越狱分论坛”,发帖留言时间:2006-7-1 10∶54,2008年11月27日。[2] http://www.meijumi.com/article.asp id=2238,美剧迷论坛,“比较四大美剧字幕组 揭秘美剧发布流程”,发帖时间:2008-05-04 16∶19∶52,2008年11月27日。[3] 网络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08年11月27日 17∶00。[4] 论坛网址:http://www.ragbear.com.[5] 网站网址:http://www.meijumi.com.[6]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方便的信息获取工具。RSS获取信息的模式与加入邮件列表(如电子杂志和新闻邮件)获取信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可以不必登录各个提供信息的网站而通过客户端浏览方式(称为“RSS阅读器”)或者在线RSS方式阅读这些内容。[7] 论坛网址:http://www.1000fr.com/[8] 论坛网址:http://sfile.ydy.com/bbs/index.php.[9] http://www.chinactu.net/other/ShowArticle.asp ArticleID=225,“美国电视剧及其在中国网民中的收视情况初探”,Melodyli,2006年10月23日。[10] “后超女时代的知识分子”,孙玮、洪兵、杨击,《新闻大学》,2005年冬。[11] 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2] Henry Jenkins.Textual Poacher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2:1-2.[13] 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3:146.[14]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 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1-2.[15] Michel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31.[16]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 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3.[17] Lisa A.Lewis.(Edited)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 and New York.1992:2-6.[18] 《科幻迷》(Science Fiction Audience.London and New York.1995)是John Tulloch and Henry Jenkins根据英国科幻电视剧集“胡博士”和美国科幻电视剧集“星际迷航”的迷来写作完成的。此书采用了受众研究的视角,包括了迷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两部分:一个是迷们自身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时的迷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更加拥有容忍度,并且和十年前的迷们不同的是开始能够自嘲了;第二个部分是与第一个平行的,是关于媒体研究者们的变化,他们也从对科幻迷苛刻的批判向更开放更有容忍度的方向发展。[19]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 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6[20] Cheryl Harris,Alison Alexander(Edited).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Hampton Press,Inc.1998:41-52[21] Cheryl Harris,Alison Alexander(Edited).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Hampton Press,Inc.1998:55-67.[22]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 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7-10.[23] Cheryl Harris,Alison Alexander(Edited).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Hampton Press,Inc.1998:131-151.[24] 《时空怪客》(Quantum Leap)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于1989年与1993年间播映的科幻电视影集,故事描述了山繆·贝奇特博士[Dr.Samuel Beckett,由史考特·巴库拉(Scott Bakula)饰演],一个才华洋溢的理论科学家,他发现他自己突然控制不住地在时光中跳跃,暂时地跟各式各样的人交换身份,其间发生了许多奇特怪诞的事情。剧集在1989年3月到1993年5月之间,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一共播出了97集。[25] Usenet就是User’s Network,即用户的网络。简而言之,它就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Internet用户为了相互传递交换信息组成的一种无形的用户交流网。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网络使用者相互交换的新闻(News),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Usenet常被称为Netnews(网络新闻)。通俗地说,Usenet就是一种遍布世界范围的BBS电子公告牌系统,使用者们可在公告牌上发送和读取信息。[26] David Gauntlett(Edited).Web Studies: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0:52-60.[27] Xena.com 是1996年作为一个网络新闻组而建立起来的,当时正是美国电视系列剧《战士公主希娜》播出第二季之时,目的是为了让该剧新的迷们能够及时跟上该剧第二季的剧情及其更新。《战士公主希娜》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剧集之一,描述的是中古世纪一位骁勇善战的女英雄Xena的故事。[28] Matt Hills.(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韦伯文化国际.2005:301-318.[29] 《X档案》(The X-Files)是1990年代走红于美国的电视科幻电视系列剧,制作人克里斯·卡特(Chris Carter)。1993年9月10日于福克斯电视台首播第一季,2002年5月19日播完9季后结束。长达九年的科幻剧集讲述了FBI特别探员Fox Mulder(David Duchovny),Dana Scully(Gillian Anderson),John Doggett(Robert Patrick)和Monica Reyes(Annabeth Gish)对灵异现象的调查。美国最知名的电视类刊物《电视导报》(TV Guide)曾评价《X档案》为最伟大的电视剧,也是继《星舰奇航记》之后第二伟大的“cult电视剧”(指影迷极端狂热崇拜的电视剧)。[30] Nancy K.Baym.TUNE IN,LOG ON:Soaps,Fandom,and Online Community.Sage Publications,Inc.2000.[31] 全称是rec.arts.tv.soaps,一个关于电视肥皂剧的网上新闻组。[32] Karen Hellekson,Kristina Busse.(Edited).Fan Fiction and Fan Commun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cFarland & Company,Inc.,Publishers.2006:1-32.[33]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 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10-11.[34] 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解读”,《新东方》,2007.9.[35] 徐福坤,“浅仪‘粉丝’”,《修辞学习》,2006.2.[36] 黄海靓,罗安元,“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传播机制初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37] 张蔷,“迷研究初探”,《国际新闻界》,2007.5.[38] 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39] 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解读”,《新东方》,2007.9.[40] 同上。[41] 同上。[42] 孙慧英,“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现代传播》,2006.6.[43] 孙慧英,“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现代传播》,2006.6.[44] 蔡骐,欧阳菁,“电视传播与粉丝文化”,《声屏世界》,2007.11.[45] 廖海青,“粉丝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经济》,2007.4.[46] 蔡骐,欧阳菁,“社会与传播视野中的‘粉丝’文化”,《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7] 蔡骐,欧阳菁,“正说‘粉丝’文化”,《学习月刊》,2007.3.[48] 欧阳菁,“E时代的‘迷’文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9] 同上。[50] 同上。[51] 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52] 同上。[53] 黄海靓,罗安元,“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传播机制初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54] 文卫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收视特点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的网上迷群为例”,中华传媒网学术网,2007.5.[55] 文卫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收视特点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的网上迷群为例”,中华传媒网学术网,2007.5.[56]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大众传媒的作用及其影响分析.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邵培仁.2007年10月。[57] 特克·雪莉(著),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台湾远流出版.1998年&电脑革命:人工智慧所引发的人文省思.台湾远流出版.1994年。[58] 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59]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60] 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Matt Hill(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xi.[62] 此理论概念将于本章第四节中展开探讨。[63]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7.[64] 同上。[65] 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15.[66] 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7] 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68] Matt Hills.(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韦伯文化国际.2005.[69] 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70] 同上。[71] 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27-28.[72] 同上 2006:29.[73] 解释团体这一概念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实用主义理论的倡导者,美国杜克大学英文系兼法学院教授斯坦利·菲什提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地位相同或者相近的读者,会因为类似的生活经验或价值观而拥有一套共同的解释策略,或思考和感知事物的方式。菲什的观点集中反映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该书中文版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74]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25.[75] Peacock,CJ.L.The Anthropological Lens:Harsh Lights,Soft Focu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76]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228-229.[77]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165-169.[78] Bosk,C.Forgive and remember:Managing medical fail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79] 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著),朱光明(译),陈向明(校),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63.[80] Hammersley,M.& Atkinson,P.Ethnography:Principle in Practice.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83.[81] Cheryl Harris,Alison Alexander(Edited).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Hampton Press,Inc.1998:3-4.[82] Matt Hills.(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韦伯文化国际.2005:vii.[83] 同上,2005:v.[84] Henry Jenkins.Textual Poacher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2:277-287.[85] 张旭鹏.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9.[86] 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译).文明冲突论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171.[87] 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出版社,2000:42.[88]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89] Stuart Hall,“Introduction:Who Needs‘Identity’ ”StuartHall and Paul du Gay ed.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6:1.[90] 董明伟,城市农民工的自我社会认同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23卷第2期。[91] 亨廷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92] 梁玉晶,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93] 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7:275.[94] 梁玉晶,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95] 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出版社,2000:42.[96] 梁玉晶,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97] Shellym.Aspects of European Cultural Diversity.London:routledge,1995:194.[98] 张云鹏(著),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2-213.[99] 李白鹤,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汉论坛》,2008.11.

第二章 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

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迷和迷群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到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梳理美剧和美剧论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深层次分析迷和迷群的形成原因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章将在探讨美剧和美剧论坛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对迷和迷群的形成做全面剖析。

第一节 美剧在中国的“沉”与“浮”

美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市场得益于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也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契机。然而,任何一种异域文化或者承载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不同社会空间中流通和传播势必会有些“水土不服”,因此美剧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沉沉浮浮。

一、初来乍到的“科幻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签署了一批文化交流项目;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1]洋底来的人》就出现在每周四晚8时的电视屏幕上。剧中的海底巨浪不仅把奇异的海底生物迈克·哈克斯送到了美国某海滨小城的沙滩上,也把美剧第一次带到了中国。这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大洋彼岸来的人)俊俏的洋小生迈克·哈里斯,拥有神秘的身份、健美的身材、如海豚般优美的泳姿、接触水后力大无穷等异能,[2]这一切都让当时缺少幻想滋润的中国少年们心驰神往。这部连续剧1977年在美国NBC电视台播出一个季度后便宣告结束,反响并不热烈,但在中国却泛起了不小的涟漪。全剧21集播完之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了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通过这几年中国流行起来的一拨儿怀旧青春剧,如《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也都能看到《大西洋底来的人》对当时年轻人的影响。

二、水土不服的“另类英雄主义”《加里森敢死队》作为中国第二部引进的美剧,于1980年10月开[3]播,当时在每周六晚8时播放。这部26集的美国电视剧拍摄于七十年代,讲述二战后期,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杀人犯、骗子、强盗、小偷,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的故事。这些人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抱着立功赎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一次次打入敌军、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绑架德军元帅、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把德国人骗得晕头转向,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人虽然是在押囚犯,但却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有情有义而且风趣诙谐,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也不忘幽它一默。虽然他们也有缺点,常常抱怨任务艰巨,偶尔也有小偷小摸,甚至于关键时刻撒手不管,但正是这些缺点使他们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可爱。当时中国的年轻人偶像断档,看惯了《列宁在1918》的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来自美国的监狱“精英”,于是纷纷开始模仿。对生于六十年代爱看打仗电影的中国孩子们来说,在看过了无数遍《南征北战》之后,《加里森敢死队》的出现,不仅仅是惊奇,更是震撼,因为《加里森敢死队》让他们看到了战争中的“另类英雄”。直到今天,当很多人重温这部电视剧时,依然会有当年的悸动:我到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加里森敢死队》的片头:急促的弦乐声中,数个持枪男子的身形在屏幕上交错排列,几声爆豆一样的枪响,在画面上击出血红的弹孔,不对,错了,那些弹孔不是血红色的,在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上,血色显现出来的效果,应该是一种接近耐火砖表面颜色的灰黑。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顽固地抗拒这一事实,因为每当《加里森敢死队》的情节从记忆里浮出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永远是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镜头:草绿色的美军野战服、红白黑相间的纳粹标志,德军钢盔在暗夜里浮现的时候,穹顶上微微闪耀的死亡蓝光……许多年后,当电视台再一次重播《加里森敢死队》的时候,黑白电视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生活里消失,而这部剧集在彩电中播出的画面,正与我记忆中的色彩毫无二致。那个时候我刚刚进入大学,体检的结果诊断我有轻微的色弱。然而让我欣慰的是,在有关色彩的某些方面,幻想远远比视力更加准

[4]确。然而,这种“另类英雄主义”的主题词“敢死队”却在当时的[5]社会背景下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动荡。1979年,我国城市积累的待业人口已经达到2000万,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大值。压力不止在小城市,大城市更大,北京市待业人员4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8.6 ,平均每2.7户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个待业闲置,那时天津市待业人口最多,有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1.7% 。这些庞大的待业队伍中包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新增的城市闲散人口,前者占到了多半,知青返乡,就业成为压力。北京市的一份调查显示,部分青年经济困难、思想苦闷、悲观失望,大批青年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惹是生非、败坏社会风气,犯罪率有所上升。《加里森敢死队》让人们记住了“敢死队”三个字,让当时思想苦闷的中国待业青年,找到了一些街头救世的精神慰藉。当时有媒体报道,青少年开始模仿电视剧里的桥段练习耍飞刀,还有盗贼模仿剧中情节进行连环盗窃,甚至于学生吸烟、喝酒耍帅,也都是深受这部电视剧的影响。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当时出现了很多治安问题,且大多都和《加里森敢死队》有关,这部电视剧在年轻人中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直接导致了这部26集的美剧在播完第16集后,便以黑底白字告知观众:本剧播放完毕。尽管很多人都看得出,电视剧并未真正结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视剧研究专家苗棣回忆说,《加里森敢死队》的停播当年在文化界可是一件大事,国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这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国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国际部高级编辑张子扬曾经在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提及,国际部在开始引进译制片的阶段,曾经播过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当时中国刚刚开放,影片里表现的价值观与中国当时的国情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即便是现在也不能说没有差异。剧中有很多有技巧的偷盗手段,公安部门反映:这些确实直接带动、影响和启发了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很多犯罪手法都是从影片中模仿的,这就是[6]为什么停播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2003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1958-2003》一书也给出了当初停播《加里森敢死队》的理由:“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7]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遭停播”。《加里森敢死队》[8]的停播,也让美剧在中国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三、“幸福家庭”带来不一样的教育理念

随着《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央电视台的停播,美剧在中国的脚步似乎停滞了,但放眼国内其他地方电视台,美剧仍然在小范围地传播着。上海电视台在1980年与专门拍摄电视剧的美国劳里玛影视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固定引进3到4部美剧,还开设了《海外剧场》栏目,每晚8点播放一集本台译制的以美剧为主的外国电视剧。由上海电视台译制并在当地播出的系列室内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在该台首播之后,更成为经典之作。《成长的烦恼》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美国家庭教育方式,也带来了“肥皂剧”的概念。1991年7月播出以后,这部新颖的美剧很快吸引了上海观众的兴趣,剧中母亲Maggie的配音演员张欢用数据以外的方式证明了这部电视剧受欢迎的程度:“我身边认识的所有人,从邻居老大娘到同事,还有上小学的孩子,在电视剧播出之后,都来跟我打听接下来的情节,《成长的[9]烦恼》播了四年暑假,四年都是这样”。上海电视台首播之后,各大地方台也纷纷购买版权转播该片,直到今天,仍有电视台不断重播这部经典之作。“嘿,孩子,我想我们该谈一谈!”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意识到原来家长可以跟孩子坦诚地交流并且可以承认错误,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有观众如此评价: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过的最为成功的一部情境喜剧,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杰森、事业型的母亲麦琪和他们以麦克为首的子女们,让所有观众了解了一个充满快乐与温情的美国家庭。令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剧中父子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那种平等的交流是当时我国的少男少女们难以理解而又向[10]往不已的。《成长的烦恼》正是以幽默的剧情直面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阐述了美国普通家庭对孩子在生活和教育方面的态度。这部电视剧不仅娱乐大众,还针对普遍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正因为这种鲜明的态度与当时的中国教育方式相左,于是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新技术再掀美剧“波澜”

继《成长的烦恼》之后,《神探亨特》、《鹰冠庄园》等美剧越来越多地被引进中国,在大众对美剧的接受尺度越来越宽的同时,美剧也在广泛地影响着大众的方方面面。《神探亨特》中男女主角们不拘小节、散漫自由的办案风格以及随时在办公室Kiss的浪漫文化都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百姓大开眼界。在此剧热播之际,曾有两位“热心观众”写信去报社:“第一个问,‘亨特每天吃薯条就能饱了吗?’第二个则强烈呼吁停播该剧,因为他们全家都不明白美国男女[11]同事之间为什么那么爱接吻。”虽然这样的问题现在看来让人觉得有些滑稽幼稚,但却足以显现出当时承载着异国文化的美剧对观众的影响。

尽管对美剧的喜爱日益增强,但内地大部分观众通过电视收看美剧的机会并不是很多。1995年前后,广东沿海地区的电视观众通过香港无线明珠台收看到了英文发音、搭配中文字幕的《老友记》(Friends),成为首批接触到该剧的大陆观众。当时明珠台每周播放十多种情景喜剧,在沿海地区培育了一群美剧的忠实观众。这种区域性的特权被特区人民长期享有,其他省市的观众多数只能在住进配有境外电视信号的宾馆酒店时才能偶尔收看到这些美剧。与此同时,20世纪末,韩剧通过官方通道在中国培养了老、中、青三代“粉丝”,简单的情节、相似的剧情、繁琐的家长里短成了人们一谈起就双眼放光的话题;年轻女孩在机场外苦守韩星,喊着韩星们根本听不懂的中国话;韩版服装从不羁的破衣烂衫到乖巧典雅的淑女装,都让中国民众爱不释手。除了几部经典美剧在范围很小的圈子里流行之外,美剧在中国几乎进入了一个真空期。正在此时,也就是2000年前后,随着DVD播放技术和设备在国内的逐渐普及,以及美国各大电视网相继推出经典电视剧的DVD节目,国内观众的视野终于因为这些美剧而爆发式地丰富了起来。《老友记》可以算是最早被内地DVD发烧友钟情的美剧,当时一些先知先觉的碟片店老板率先开始向顾客推荐这套美剧,原本将信将疑的消费者在收看之后又开始向亲朋好友推荐,人际传播掀起了新世纪的第一波美剧热潮。买碟看美剧的习惯对于现在的美剧迷们而言都再熟悉不过了,从NBC的《白宫群英》(The West Wing)到HBO的《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人们在DVD中与美国[12]荧屏逐步接轨。

美国FOX公司获得艾美奖的电视剧《24小时》见证了美剧在国内的传播载体从DVD向互联网的转变。2002年,国内观众还是手捧零食在电视机前坚持一天一夜把首季剧集一口气看完;而到了2006年,在互联网上“追”着《24小时》的观众已经成为铁杆粉丝。现在,只要任何美剧刚在大洋彼岸播放完毕,网络上就会立刻出现通过HDTV信号录制的高清晰视频文件供人下载或在线收看。与此同时,国内的字幕制作小组立即投入紧张的义务翻译工作中。只要不到12个小时,所有汉化工作就可以完成——这是FOX公司的《越狱》(Prison Break)第二季首播时,国内制作小组创下的新纪录,其中包[13]括了翻译、校对、压片和发布等各个环节;到了2008年9月2日,《越狱》第四季回归,美国播出时间转换成中国时间是9月2日上午10点左右,而在下午3点左右,网络上便出现了可供大家下载的中文字[14]幕视频文件。28年之后,美剧进入中国已经不再有时差。

五、央视“回应”美剧风潮效果差强人意

DVD和互联网的问世及革新为美剧在中国的流行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剧可以被中国观众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获取和收看,这同时也使得美剧在中国观众中的流行愈加盛行,形成了一股股风潮。中央电视台看好美剧如此受欢迎,便雄心勃勃地于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分别引进三部在美国创下极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兄弟连》、《绝望主妇》和《人人都爱雷蒙德》。然而,虽然央视积极“回应”美剧风潮,但效果却是差强人意,甚至有些不尽如人意。

2003年央视播出的美国电视剧《兄弟连》是央视“零时差”引进的第一部美剧,尚未开播便已在媒体上掀起波澜,但因播出时间太晚等缘故,并未脱离欧美剧收视率不及黄金档国产剧和亚黄金档日韩剧的命运。播出之际,央视国际部副主任秦明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兄弟连》最终的收视率还没出来,但从播出的部分看最高将近2%,估计最终超过这个数字的可能性很小。秦明新认为造成收视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海外剧场”是深夜档节目,这个时段的收视率本来就不高。《绝望主妇》是2005年美国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但是这部电视剧被央视引进后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疯狂”景象,收视率差强人意。《绝望主妇》在中国遭遇“滑铁卢”,主要是中美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很多中国观众不能理解剧中的一些美式幽默,也就不能体味编剧的真实本意。以反映美国主流中产阶级的绝望生活为主题的《绝望主妇》第一季的内容,也和目前中国的现实生活大相径庭,没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支撑的中国主流社会,人们难以理解美国主妇的“绝望”和“疯狂”。

曾在“艾美”奖评选中击败《绝望主妇》的《人人都爱雷蒙德》,是美国情景喜剧的代表之作,但是它在央视播出的反应却很平淡。对于“雷蒙德”的水土不服,中国导演英宁表示:“这个片子我早就看过,非常好,它的质量没得说,目前收视不好我认为首先是译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个人很反感翻译,为了让观众听得懂,却丢失了原剧的精彩;其次是雷蒙德表现的是美国人的生活,虽然是鸡毛[15]蒜皮的小事,但都是美国式的,中国观众不感兴趣”。

六、目前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方式

从1980年美剧通过中央电视台登录中国的“盛况”,到21世纪央视引进美剧遭遇“滑铁卢”,是美剧的质量下降了还是中国观众的口味改变了?归根溯源原因都不在于此,本质原因是喜爱美剧的观众群一般不再通过电视这个媒体获取资源,美剧的忠实迷们一般是大学生、白领和海归人员,他们更多地喜欢利用互联网来选择自己喜爱的媒体内容。

目前,美剧在中国的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主,DVD光碟传播为辅,还有少数美剧会被各个电视台零星地引进和播出,但绝对不是主流。例如《越狱》第一季还是以DVD光碟传播为主,而到了第二季,网络[16]已经成了最核心的传播渠道。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源以滚雪球式的速度扩充,逐渐累积成一个庞大无比的视频内容库。目前互联网上的美剧视频资源极其丰富,美国最新播出的剧集在不到8个小时里就能在很多美剧网站上被中国观众下载收看了。几大著名视频网站如YouTube、优酷、土豆等的在线收看也很方便快捷。除了获取自主、方便外,美剧的种类和剧目也举不胜举,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从情景喜剧到情节剧,从医疗剧到律政剧,从涉案剧到悬疑剧,美剧迷们在美剧的世界里各取所需并自得其乐。

第二节 美剧为什么那样“红”

2004年5月,《老友记》最后一集播出时,美国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那一集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总统竞选。《老友记》同样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大家口口相传其吸引人之处,一度引发了盗版DVD的畅销。我那时听同学说《老友记》非常好看,便想办法看了其中一集,立刻就被其搞笑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吸引,马上去买了成套的包括所有季的DVD片子,一口气全看完了,真是非常好看,从此就开始[17]关注美剧了……这是笔者在与一个美剧迷聊天的时候,对方所描绘的若干年前的情形,人际传播和盗版DVD成为了当时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方式,也着实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但由于传播途径的局限,美剧在中国的高潮还并未真正来到。2005年,美国FOX公司推出了重磅炸弹——连续剧集《越狱》,《越狱》天才地将“越狱”和“政府阴谋”这两个卖点完美结合起来,在美国电视淡季连播两集,结果收视率极好,超过1800万的观众收看了《越狱》,尼尔森的收视统计显示,这个数字创下了美国电视淡季七年来最高的“周一收视纪录”,该剧还获得第63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视剧提名及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项提名。《越狱》把一部新剧所能做到的成功全都做到了,并且通过网络BT下载的方式在中国观众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时至今日,《越狱》在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美剧的代名词,提起美剧,大家都要说起“《越狱》你看过吗?”。当然,除了《越狱》,美国电视剧从之前的《老友记》、《欲望都市》到现在的《绝望主妇》、《24小时》、《迷失》等,也都在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那么,为什么这些大部分并没有在中国正式译制上映的美国电视剧能掀起如此收视狂潮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么多观众积极成为它的“迷”呢?

一、出乎意料、跌宕起伏和节奏紧凑的剧情

剧情出人意料,完全无法猜到下一步是怎么样,主要还是剧情的[18]构思。

我个人觉得,美剧相比其它地区电视剧胜在剧情,也就是说他们[19]有一批好的编剧,我就是喜欢美剧引人入胜的剧情设置。[20]

我看美剧,喜欢《24》是因为它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无论从广大美剧迷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内容,还是从笔者与个别美剧迷的深度访谈内容来看,对美剧跌宕起伏、悬念迭生的剧情的喜爱是很多美剧迷喜欢美剧最主要的原因。美国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受到中国观众乃至全球受众的喜爱,其中功不可没的就是编剧,从黑色喜剧《绝望主妇》到以“9·11”为题材的反恐剧《24小时》,从情节紧张的《越狱》到充满了奇幻色彩的《迷失》,这些美剧的热播和盛行都得益于悬念迭生、节奏紧凑的情节。

美国电视剧非常注重剧情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悬念设置之后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阴谋、转折和高潮,讲述的故事一般都是由众多复杂的核心事件构成的,每一小段故事本身都有一个核心事件,使得故事结局指向不明、线索庞多,整体结构倾向于松散,有时让观众无从找到任何头绪来猜测情节发展和故事结局。或许这与美国人擅长的分析性、发散式思维密切相关,在节奏紧张、扣人心弦的涉案剧、医疗剧中,不能凭常理推断出的结局会让人兴奋,而遇到异常曲折的情节和关键时刻,观众会感到紧张甚至窒息,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一种强烈的阅读快感。随着《越狱》和《英雄》的流行,现在美剧在国内越来越火,观众人数也呈几何级数增加。大家爱看美剧的原因多种多样,我呢,纯粹是被那些情节刺激、悬念迭生的剧集所吸引。《LOST》,悬念最强的剧,坑挖得深不见底。同时多主角的架构让其人物多种多样,剧集冲突不断。至于此剧涉及的人性和物理学方面,在这里碍于篇幅和本人水平就不讨论了,《迷失》里我最喜欢[21]的角色是金鱼眼的Ben,其人本身就是一个谜。这是一个美剧迷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所发帖子的内容,正如他所言,“悬念”是美国电视剧的一大特点,就连以美国中产家庭作为描述背景的《绝望主妇》也是通过制造悬念这一方式来推动剧情发展的。故事开篇,主角玛瑞一出场就突然自杀身亡,而在用这个自杀之谜引导整个故事外,它在各集之中又充分设置了复杂的危险因素,每一集都会以一个更大[22]的悬念来结束故事:吸引我的有很多因素,比如情节、演员、拍摄手法等,但说到最重要的还是情节,尤其是很多美剧中设置了大量的悬念,让你觉得整个故事一环扣一环。比如我喜欢的DH(论坛中将《绝望主妇》简称为DH),Mary开场就自杀了,至于她为什么要自杀,就是一个最大的悬念,之后剧集中她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都是极具人生哲理的,当然美语发音也很好听,尤其是结语貌似是对该剧集的总结,[23]但同时也是新一个悬念的开始。剧情节奏紧凑是美剧的另一大特点,美剧的节奏都简洁明快,从不拖泥带水。在大众传播如此快节奏的今天,人们都喜欢直入主题的方式,而大多数美剧也都是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揭开序幕。热播美剧《迷失》和《越狱》都在第一场戏就把观众带入了整个剧情中,《迷失》的第一场戏是一群人因所乘的飞机失事而被带到一座孤岛上,他们的迷失也就从此开始了;《越狱》开场不到3分钟,男主角Michael就因抢劫银行而入狱,开始了艰难的越狱路

[24][25]程。剧情没有韩剧那么拖沓,每一集都干干净净!

我也是只看美剧的人,美剧的情节比较紧凑啦,专业性和故事性[26]都比较好啦。

关键还是剧本的功底,还有节奏问题,现在根本没法看那种一集[27]能解决的(内容)给你拖个十集的电视剧了。

二、真实、勇于面对现实和揭露黑暗的内容

除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是吸引广大美剧爱好者成为其忠实观众的原因外,美剧讲述故事的真实性和敢于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特色也是其吸引一大批迷的重要因素。正如观众之所以要看新闻是因其真实性的缘故,而电视剧虽然属于艺术作品可以虚构,但来源于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无限逼近真实的内容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了解点美剧的,LAW AND ORDER没看过也听过吧,里面全是人在破案,这个系列一直崇尚“接近真实”,而且案件全是从现实出发的,别的不说,SVU一集一百页的调查报告,真实性没得说……日本的罪案剧我一直不看好,感觉是从推理小说改过来的,一点证据没有,也不知法庭上是[28]如何说服法官的。这是一位美剧迷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中发的有关美剧真实性的帖子,当然,在对“真实性”的表现之余,美剧自然要在每个剧集和故事中传播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传播传统美国文明和所谓美国精神,宣扬美国文化、美国人的生活以及赞扬美国人的价值观——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对自由与权力的追求。比如《绝望主妇》讲述的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中坚阶层,是美国社会凝聚和团结的核心。《绝望主妇》里的生活场景就是营造中产阶层的生活场景,美丽幽静的紫藤街道,白色的栅栏围着修剪齐整的草坪,在一座座漂亮整洁的房子里优雅得体、衣着光鲜的主妇们享受着宁静满足的生活,这样的景象和形象鲜明地打上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烙印。然而,这部美剧并没有一味吹嘘美国社会是多么和谐美满,美国家庭是多么幸福团圆,美国生活又是多么怡然自得,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健全的社会都会有其制度上的弊端、法规上的漏洞以及人性上的缺失,关键问题是是否勇于去面对现实、揭露黑暗,在这点上美剧做得还是受到[29]广大美剧迷的认可的。《绝望主妇》大胆地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自我意识与新环境之间的失谐之处”,把存在于美国社会阴暗处的现实问题展示了出来:当代美国文化已经逐渐地丧失了传统美国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有一定道德感的、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而陷入了一[30]种崇拜金钱、迷恋物质的道德危机中。也不能说美剧就完全真实,但是至少人家什么话题都敢触及。不过也不是美国的就是好,很多案子是谁都知道是有罪,但是她们就是不能定罪,不过他们的剧会比较真实,不能定罪就是不能定罪,不像我们,最后总是坏人落网,正义声张了。(那是不是因为律师的原因?笔者问)

不是,是他们的制度漏洞,但他们敢于面对,也敢于通过电视剧[31]揭露出来。(你怎么就可以确定美剧呈现的就是真实的呢?笔者问)

我有时也向美国朋友求证过,当然我也不是说美国社会有多好,但美剧敢于揭露黑暗、起到批评的作用,剧中很多人物有血有肉,很真实。比如有一个剧叫law and order,这个剧的所有案件都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且里面很多罪犯到最后都没法定他的罪,虽然看起来有些沉重,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是挺无能为力的,但敢于面对这个法律制度上的漏洞是很关键的,这个剧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警示和批

[32]判。正是美剧这种真实性、勇于面对现实和揭露黑暗的特质,得到了一大批喜欢看到真相和带有批判视角的观众的青睐。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而美剧中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呈现出好坏不一却又复杂多变的多重面向,这也就是美剧迷们喜爱美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新鲜别样的异国文化(喜欢美剧)其实是因为cross culture(跨文化)。东方人对西方人的文化感兴趣,外加美剧探讨的东西也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我很喜欢,例如很多犯罪律政剧里面对专业的法律、破案知识的分析和应用,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对各种灰色地带的触及;很多家庭生活剧中都体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美国人的价值观。其实很多西方人也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的,所以很多西方人也开始喜欢上了东方国家的电影、音乐等等。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大家对远方的文化的探究得以借助各种现代手段来实现,其实也满足了自身的好奇心理。举个例子,有些中国人会觉得张艺谋的英雄和陈凯歌的无极非常不好看,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他们觉得很精彩,因为这种电影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色彩,说到底,也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样地,有时候我也觉得,我之所以觉得有些美剧很好看,可能也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我对美国文化[33]的好奇心吧。

喜欢看美剧是因为美剧更有深度,看起来更有趣,拍摄手法很多样化,人物塑造情节构建方面都够精彩,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34]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就这样被它征服![35]

了解些美国的文化与喜好,所谓知己知彼。费斯克与哈特利合[36]著的《解读电视》一书借用了“吟咏功能”(bardic function)一词来形容电视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bard”指的是中世纪的游吟诗人,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或讯息,并强化了听者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文化的感受”。在费斯克和哈特利看来,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和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他们发展出“吟咏功能”的概念来说明电视在社会生活当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虽然是一种虚构的叙事形态,但它所反映的国家全貌、民族风情、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都无法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开来,电视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为文化全球化重要手段的美国电视剧也是不遗余力地将美国文化展露无遗,正是这种异国文化的魅力使得许多中国美剧迷对它情有独钟。

四、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

很多中国的美剧迷,甚至是字幕翻译小组的成员在谈及为什么喜欢美剧、为什么这么辛苦地从事字幕翻译的工作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提高英语”、“保持英语水平”等原因。正如导论中提及的,目前中国的美剧迷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40岁之间,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收入,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强烈主观愿望,而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的绝佳途径就是有一个英语语言环境。然而,现实生活并不是都可以满足大家的主观愿望的,因此媒介世界就成为受众的首选,定期收看中文字幕、英文发音的美剧便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的英语语言环境,以提高和保持迷们的英语水平。……可以顺便配合英文字幕学英语的说,俺很厚颜[37]无耻地说自己的英语的确得到了进步。

看美剧还有就是听一些口语,(和学习)很多书上学不到的词

[38]汇。[39]

无可厚非的理由,学英语,练习听力。探求文化差异、练习口[40]语听力、了解风俗人情。

现代社会生活忙碌并且压力大,很多白领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一没多余时间去进修、提高英语水平,二没多余的精力去加油、充电,因此能够提供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的美剧便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休闲学习的好选择,这点也是很多美剧迷喜欢并且坚持收看美剧的原因之一。除了它吸引人的剧情外,我是为了使自己始终在接触英语,可以保持甚至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那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多种方法,如报个培训班或者考试辅导班之类的,笔者问)那个确实是直截了当提高英语的方法,但人不是有懒惰的毛病嘛,谁还愿意去专门报个班啊,时间和精力都被束缚住了,美剧想看就能看,既娱乐还顺便接触英语,想看字幕可以看,不想看[41]可以看原版的,同样是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不是一举两得嘛。[42]

第三节 美剧迷的家园:“伊甸园美剧论坛”

在google里输入“美剧”,笔者在搜索结果显示出的众多选项中挑选出集美剧下载、资讯发布等服务于一体的美剧论坛网站:http://www.yyets.net/“人人影视”

http://www.meijumi.com/“美剧迷”

http://sfile.ydy.com/bbs/“伊甸园美剧论坛”

http://www.1000fr.com/“馨灵风软”

http://www.flyeon.com/“美剧真好看”

http://www.ragbear.com/“破烂熊乐园”

http://www.mytvload.com/tvloadcms/“西风美剧”

http://www.52meiju.com/“我爱美剧”

http://www.mtime.com/group/ustvseries/“美剧美剧”

http://www.season-1.com/“第1美剧”比较这些网站,无论是版面设计、论坛内容,还是参与人数、交流贴数,“伊甸园美剧论坛”[43]都属于佼佼者,截至2009年1月22日19∶00笔者统计为止,“伊甸园美剧论坛”的注册会员为109 4588人,发帖数912 5162;而同属比较著名的美剧论坛如“馨灵风软”的注册会员为37 7953,发帖数381 9443,“破烂熊乐园”注册会员为5 6706,发帖数为62 0992;而其他一些美剧论坛的注册人数仅为四位数字,有的甚至还未达到。综上数据,规模和影响力大是本研究选择“伊甸园美剧论坛”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的主要原因。笔者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发现,“伊甸园美剧论坛”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被提及和介绍过,因此并无文献可以参考。但作为本研究的个案,它是本研究对象“美剧网上迷群”一切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此在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之前,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和描述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论坛中美剧发布的具体流程和论坛分支机构组织“伊甸园美剧论坛”是“伊甸园”影视论坛的分论坛,前身是一个名为“天堂”的影视论坛,2004年底正式成立,定域名为http://sfile.ydy.com/bbs/。“ydy”是“伊甸园”总坛的名称,“sfile”是创始人们特意为这个论坛起的,“s”是“series”连续剧集的意思,也有select(选择)的意思;“file”意为档案,同时美国曾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X档案》(X File)非常盛行,因此也暗指“受欢迎的美剧”的含义,创始人希望喜欢美剧的迷们能够在这里找到他们喜爱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在“伊甸园美剧论坛”为广大美剧迷提供的资源和内容中,最多也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和优势所在就是让爱好者们在几乎“零时间差”(这是美剧论坛追求的目标)内看到最多最丰富的美剧。据实际计算,从一集美剧在美国上映到我国的美剧迷能看到带有中文字幕的剧集,时间跨度不会超过12个小时。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其内部流程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需要很多人的协同完成。据介绍,单就美剧发布而言,就有搬运组、时间轴组、字幕组、压制组和BT组共同参与。

第一个步骤是对资源的找寻。据“伊甸园美剧论坛”的负责人介绍,美剧的视频资源都是搬运组从“O Day”网站上获取的。“O DAY”中的“O”原是指阿拉伯数字中的“0”,“day”则就是英文中“天”的意思,意为将新发行的软件、电影、游戏等在一天内进行破解,并在网络上向大众提供共享。“O DAY”没有权力集中的“最高决策者”,没有总部,它由一群有着极高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是谁:或许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一个美国邮差,或者是你身边最亲密的人,他们依靠行业内约定俗成的行规而运行,其成员遍布全球。“O DAY”的真正意思是“即时发布”(尽管不一定当天发布),主要目的是交换,完全是非商业化、非盈利、自愿的行为,他们告诉世人:“我们不为任何利益,我们的精神是分享、共享”;他们告诉自己:“我知道我在违法,不过我们是有道德的违法[44]——我们不图一己私利”,因此,“O DAY”是一个以破解为技术出发点,以分享为快乐宗旨的民间组织。“伊甸园美剧论坛”除了搬运组通过从“O DAY”的服务器上把美剧搬运到自己论坛的服务器以获取视频资源之外,另一个资源的获取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CC字幕”。“CC字幕”是美国针对听觉障碍人士专门设计的人性化的设置,就是在电视剧播出的同时可调出英语字幕。论坛CC字幕组成员在美国将其录制下来,提供给后期进行翻译工作的字幕组,以此降低听译的难度和减少翻译的时间。CC字幕工作主要由身在美国或加拿大的留学生录制(目前“伊甸园美剧论坛”有5名左右的CC字幕组成员,而CC字幕是稀缺资源,如果没有他们的录制,字幕组的工作量至少增加一倍,因此论坛中长年都挂着CC字幕成员招募的公告),使用的工具是电视卡和专业字幕导出软件。

在CC字幕组的工作和翻译字幕组的工作中间还有一个工作流程,那就是“时间轴制作”。“时间轴”指的是前后两句台词之间的间隔时间,时间轴制作就是要将字幕对好人物的口型和说话时间来显示台词。由于插播广告等原因,在美国电视中录制下来的字幕与视频之间可能存在错位的现象,论坛的时间轴制作组在得到字幕后立刻针对视频进行时间轴调整,一般一集40分钟的剧集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时间轴的调整和制作。目前,“伊甸园美剧论坛”的时间轴制作组有10名左右的成员,他们在第一时间内把时间轴调整制作好(一般使用ansub或subtitle workshop字幕调轴软件),将调整好时间轴的字幕转给下一个工序: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几乎是每一个比较有规模的美剧论坛的“镇坛之宝”,字幕翻译的速度和质量都被视为是衡量每个论坛综合实力的指标。目前网上有四大主流的美剧字幕组:YDY(伊甸园)、风软、Ragbear(破烂熊)和YYets(人人影视),其中YDY的字幕翻译无论从速度还是质量上都是排行第一。“伊甸园美剧论坛”的字幕组是所有机构中人丁最兴旺的一个,为了保证每部美剧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与中国观众见面,论坛将拥有80名左右成员的字幕组分为三个组,分别叫:“光组”、“冬组”和“歆组”。论坛实行剧集认领制度,每个字幕组都有相对固定的翻译剧集,这样可以保证翻译过程中对剧集剧情的总体把握,使得剧目数集前后翻译工作衔接得当、过渡巧妙;而当特别热门的剧集(比如《越狱》和《迷失》)到来时,三个字幕组又会协同作战,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时每个组会抽调最精良的人员对一集剧目进行同时翻译,几个人合作,人均完成200-300句台词的翻译工作,大大缩短了翻译时间。据初步计算,如果三个字幕组成员同时翻译一集美剧,可以从原先一人独自完成需要的2-3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字幕组成员主要由英语专业、留学归国人员和爱好英语的人士构成,为了保证翻译质量,英语水平比较高的资深翻译组成员(他们在没有获取CC字幕的时候,还要承担高难度的听译工作)会进行校对,并且对每集美剧的翻译工作进行审核检查,以确保论坛的剧集翻译水准。

调整好时间轴的字幕经过翻译校对之后便进入下一个环节——压制成片。论坛成立了专门的压制组,该组组员需要将字幕组传来的字幕与视频压制合成,将美剧视频做成内嵌中英文字幕的剧集,并将其压制成为大小为100多M的RMVB格式,方便会员下载和观看。目前,“伊甸园美剧论坛”的压制组共有10名左右成员,完成一集美剧的压制工作需要20分钟,压制成片完成后,再由BT组做BT下载的种子在论坛资源共享区发布,至此,整个美剧发布工作流程就算正式完成了,美剧迷们就可以在论坛上下载到自己喜爱的剧集了。

除了搬运组、时间轴组、字幕组、压制组和BT组这些主要负责[45]美剧资源提供的组织外,“伊甸园美剧论坛”还有版主群,各自负责大大小小各个功能区当中各个版的相关事务,据负责人介绍,版主群中目前有100多位大小版主;另外,还有剧评组,专门负责对各个美剧进行原创型的点评,并把点评内容放入“好望角剧评社”,以区[46]别于那些有关美剧的“水贴”,提高整个论坛的品味和档次;还有一个百科组,是专为论坛中“美剧百科区”设立的,由7、8名成员组成的团队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有关美剧的背景资料和剧情介绍,以作为“美剧迷新手”入门之用。从“伊甸园美剧论坛”各个分支机构和组织来看,它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但却分工明确的组织,算其人数,大概有200多名主要工作人员,这些人全部都是“美剧迷”,因为共同的爱好来到这里,毫无经济报酬地为论坛工作,为大家服务。

二、论坛的功能分区

除了定时、定期、定量发布美剧资源外,“伊甸园美剧论坛”作为一个美剧迷活动的天地,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以使整个论坛内容更丰富、条理更清晰、使用更便捷,使之更像个美剧迷的家园,管理员们依据这些功能将论坛分成了若干个版块区域,并招聘专人作为版主和分区版主专门管理及维护。

1.伊甸园S-Files官方区

该区是一个事务区,相当于整个论坛的管理部门,其中包括“伊甸园人才招募中心”、“论坛事务&意见建议区”、“字幕求助交流区”、“美剧百科活动区”、“好望角剧评社”和“西风美剧杂志论坛”。据管理员介绍,该区是为了给所有美剧迷会员们提供一个公开的事务管理区,让他们能在除了具体下载和讨论版区之外的事宜都有解决的部门,比如新手刚刚进入论坛,不知有些什么资源或者可以参与什么活动;再如会员碰到问题或者不公正对待等,都可以到该区来得到妥善解决。人才招募是整个论坛得以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因此想要参与论坛各个分支机构和组织的美剧迷们都可以在此区中找到招聘信息和应聘途径;论坛就像一个提供服务的单位,也要接受会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论坛事务&意见建议区”是接受会员投诉和意见的区;正如前文提到的,字幕是整个美剧论坛的生命线,美剧资源如果没有字幕就无法满足广大会员的需求,因此在该区内特设了“字幕求助交流区”,以满足不同会员对不同喜好美剧的字幕需求;“美剧百科活动区”和“好望角剧评社”前文已经说明过,分别是论坛给美剧迷新手提供背景资料和人性化服务以及提高论坛档次和品味之用;“西风美剧杂志论坛”是“伊甸园美剧论坛”和“西风美剧”联合推出的,该美剧杂志本来是“西风美剧”制作,但为了在广大美剧迷中推广,“西风美剧”欲借助“伊甸园美剧论坛”的影响力,而“伊甸园美剧论坛”也想丰富其论坛的内容,使得美剧资讯更多元丰富,于是一拍即合便成立了该区。

2.伊甸园S-Files资源共享区

这个区是“伊甸园美剧论坛”强大的优势所在,因为这是论坛自己的产品区。论坛将前文提到的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工作流程制作成的美剧视频文件做成各种格式,通过各种方式放在论坛上,以供不同会员随时下载观看。“欧美剧RMVB下载区”满足那些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下载好美剧的会员(因为此种视频文件比较小);“欧美剧HDTV高清区”则使得那些不在乎下载时间,但却对高清的画面质量有所要求的会员得到了满足;除此之外,还有http和psp等模式为一些特定收视设备需要的视频格式提供了下载的可能;在线收看和网络硬盘收看方式也使得一些具有不同收视条件的美剧迷们看到了自己喜爱的美剧;为了满足美剧迷们同时也喜爱音乐和电影的需求,论坛还专门设立了电影产品下载区和美剧音乐共享区;当然,针对那些有途径下载到高清视频,但苦于没有字幕的会员而言,专门的字幕作品下[47]载区提供了相关资源,免去会员“裸看”的苦恼。这个资源共享区的所有产品都是由“伊甸园美剧论坛”根据美剧迷会员们的需求和意见,在不断地实践创新过程中自己生产创作的,并且在进一步地完善和丰富中。

3.伊甸园S-Files美剧交流区

该区是真正体现“伊甸园美剧论坛”中核心词“论坛”的价值所在的,除了“欧美剧交流总社”之外,其余都是按照美剧的类型和当红的美剧设置的。例如“欧美喜剧专区”、“欧美剧医务剧交流区”、“科幻剧交流区”、“24*24小时”、“Lost*迷失”、“Prison Break*越狱”等,版块数量随当下流行的美剧而定。论坛通过统计网络中美剧下载量的多少和人气,并依据美剧海外新闻资讯由管理员设置或者接受分区版主和会员的提议而创立各个版块,基本的标准为:必须是热门剧集或热门类型,每个版块也都有自己专门的版主,每个版块内容大致相同,版主可自由发挥设计和策划各类活动,使各个剧集的迷们更多地感受到归属感和集体感。该区的设立主要是由于美剧类型众多、数量庞大,并且美剧迷的口味和喜好也各不相同,如此细分版块可以使美剧迷们能够针对自己喜爱的剧集畅所欲言,并且及时得到确切的资讯和资源,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4.伊甸园S-Files电影交流区

虽然是美剧论坛,但“伊甸园美剧论坛”是由“伊甸园影视总坛”派生出来的,制作队伍相当完善和精良,因此电影产品一直是论坛产品中的一部分,而且电影也是广大美剧迷所喜爱的,因此“电影交流专区”和“电影预告片专区”为会员们提供了一个聊电影、了解新影片概况的平台。

5.伊甸园S-Files会员交流区

这个区比较注重娱乐,有些会员比较喜欢灌水,有些喜欢贴图,还有些想学习和交流英语,“交朋识友”、“美剧贴图”和“英语园地”便是针对这些创立的;“Sfile拉斯维加斯”是常规论坛中都有的博彩区,仅仅作娱乐用,以丰富论坛的功能;“YDYR-1(伊甸园电台)”主要制作和播出有关美剧的节目或音乐,由美剧迷自己应聘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