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忧郁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23:55:55

点击下载

作者:庞金玲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试读: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整天闷闷不乐,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脸上总是挂着一副不快乐甚至很悲伤的表情,同时他们还有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失眠等症状。这类人就拥有心理学上所说的忧郁型人格。

现如今,忧郁已经成了一种困扰整个人类的“文明病”。忧郁,已经如同感冒病毒一般,在都市中悄悄蔓延流行开来。它是一种情感的陷落,是一种低潮感状态。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刻,都曾和忧郁狭路相逢。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某个时刻,都是一位忧郁型人格者。

有人将忧郁的发生归咎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竞争过于激烈等,其实,这不是根本原因,就像任何事情发生变化时,内因都是主要原因一样,这些因素只不过是添了一把火罢了。想想看,人生在世,谁能逃得出生离死别、欢喜悲伤呢?既然逃不了,就有被忧郁“相中”的可能。也就是说,忧郁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有可能产生。它并不仅在身陷绝境时出现,也会出现在功成名就之后,既不会偏爱特殊的人,也不会放过普通人。

那么,我们是否能通过各种努力避免成为一个忧郁型人格的人呢?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幻想,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忧郁也属于七情六欲中的一种情绪。

所以,试图逃避忧郁、完全杜绝忧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能避免忧郁的侵袭,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对忧郁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态和适当发泄来减轻忧郁,尽快将忧郁从身体里赶出去。

本书从忧郁的成因、心理特征、后果、表现等方面全面地介绍忧郁型人格,文字浅显易懂、富有内涵,配上有趣的漫画,让你在愉快中体验阅读。

本书第一部介绍了忧郁型人格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其在两大交往里的表现,告诉你忧郁症就是这个样子,你不用怕。第二部分从忧郁的几种主要心理模式出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让你不再害怕忧郁。

当你鼓起勇气翻开此书时,恭喜你,你已经开始向忧郁挑战了。或许此刻的你正处在忧郁中,也或许你只是关心身边那些身陷忧郁的朋友们,但至少你已经迈出第一步了。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因为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便是认识忧郁,确定自己是不是忧郁型人格。

这本书并不像某些书籍一样大篇幅地论述一些虚幻夸大的自制疗法。因为对于忧郁型人格来说,轻微忧郁的时候,他们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旦忧郁情绪严重了,他们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翻开这本书时,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心理探索之旅。在本书中,我们告诉你关于忧郁型人格的表现和成因,同时我们也会告诉你如何赶走忧郁。

首先,本书要帮助你认识忧郁,让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忧郁,什么是忧郁型人格。依照“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理,让你全面了解自己的忧郁。

其次,本书从忧郁型人格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两大交际心理特征,了解人在忧郁时的想法和行为,那么当忧郁来临时,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而感到害怕了。

最后,本书将会为你指出走出忧郁的道路,让你知道如何赶走忧郁。忧郁来临时,若已经被其深深伤害,就医是最及时有效的方法。但对众多受到忧郁困扰的人来说,无须求医,也不必吃药,只需要保持平和、乐观、健康的心理。赶走忧郁的方法就是从忧郁的源头着手解决。忧郁时大多人会有这些想法,比如“我好烦”、“我天天无精打采”……这些都是忧郁的心理源头。

本书并不像一般书一样给你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告诉你事情一定会好转。或许事情不会好转,或许有些事你必须以极大的坚韧来承受,但是本书仍然坚信最后一定是光明的。走出忧郁,生活依然灿烂。

让我们一页一页看下去,然后自己做判断吧!

第一部分 忧郁症,就是这样

事情终究会过去的,如果没能过去,就是忧郁症。

第一章 我们到底怎么了——认识忧郁

第一节 你感觉到忧郁正在靠近吗

忧郁,在多数人眼中,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名词,它的存在,仿佛只在遥远的别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信大家在不高兴的时候都夸张地用过“郁闷”这个词。但随着“郁闷”程度的加剧、“郁闷”时间的加长,就会感到心烦意乱。长此以往,会让你的身心受到伤害,逐渐就成了“忧郁”。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刻或多个时刻,都曾与忧郁狭路相逢过。在美国,大约有60%的人为忧郁型人格,这就意味着忧郁会影响6000万美国人。据说,还没一个人能够完全不受忧郁情绪的困扰——要么是自己忧郁,要么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某个人忧郁。忧郁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严重的话它会使人感到生活失去了欢愉和意义,甚至会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中国,据统计,有1/3的成年人与1/2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反映有过忧郁的感觉。虽然忧郁在幼儿中不是很普遍,但在青少年中却很常见,而且人数比例还呈上升的趋势。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忧郁会影响其今后的成长。

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忧郁已经如同感冒病毒一般,在都市和乡村悄悄蔓延流行。忧郁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问题,如果这种情绪持续存在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让人感到备受折磨。

忧郁的人往往会感到焦虑、痛苦、担忧,对不如意事件的发生纠缠不休,不能很快地原谅自己和他人,即使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他们也总是难以释怀,并不断地胡思乱想,难以摆脱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存在以下这些心理情绪,就说明忧郁正在向你靠近。

1.长吁短叹

心中憋着一口气,作为本能反应,经常是长吁短叹、埋怨不止。总抱怨自己的命不好,牢骚多,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一个。更多地看到事情的阴暗面,无视积极因素的存在。

2.悲观失望

处于一种“三无心态”:没有理想、没有活力、没有兴趣。缺乏活力、缺乏拼搏奋斗精神。也想改变这种颓废状态,但是不肯付出代价。

3.猜疑心强

猜疑别人的举动,而且总是从最坏的方面去猜疑。

4.过度失落

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较高的期望值,对实现美好愿望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于是造成了巨大落差,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强化了失望情绪和失意感,时间一长,消极情绪体验慢慢地积淀,形成了忧郁的习惯。

5.走极端

缺乏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本身又不能很好地调节压抑的情绪,心灵特别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走极端。

6.自卑

很不开朗,心眼太小,过分认真又摆脱不了烦恼,因而经常是低沉的、沮丧的、自卑的、无望的,这种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陷入“自己折磨自己”的误区。

以上六种情绪,你感觉到了吗?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尽力做些事情来摆脱忧郁吧。千万不要让自己由忧郁情绪转化为忧郁型人格或患上忧郁症。

第二节 困扰你的忧郁从何而来

当你感觉到了忧郁,你应在心里问自己:“我的忧郁是从哪里来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给朋友打电话,对方没有接,发短信,对方没回,于是就开始琢磨:是不是对方对自己有意见,不愿意接电话,还是正在和别人吃饭,没空回短信,可是他和别人吃饭为什么不叫上自己呢?

就像《新唐书·陆象先传》里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一些人之所以被忧郁情绪纠缠,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见微知著”了。他们善于抓住细节,然后从细节中拓展、延伸出去,像个数学家一样,试图通过步步论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还有一些人在这样的事情上总能够发挥像福尔摩斯一样的侦探本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自己制造出一大堆根本不存在的麻烦。比如,妻子面对晚归丈夫的种种猜疑。

生活中这类人让自己步入恶性循环,由恶生恶,连绵不断,想停也停不下来,而且在抗争中加速轮盘的转动,最终产生了忧郁的情绪。

当人们变得贪婪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财富可以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多;幸福可以越来越多,但阻碍幸福的麻烦也会越来越多;快乐可以越来越多,但不快乐的理由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这些烦恼、麻烦、不快乐的理由只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小问题解决掉,它们就会不断累积,变成大问题,最终导致忧郁的产生。

忧郁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小的烦恼不断累积,就会变成无法解决并且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烦恼,忧郁也就产生了。烦恼由小变大的过程,也就是忧郁不断繁衍的过程。如果能够及时打断这个过程,忧郁很可能就会戛然而止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积累定律,说的是很多人只想成就一番大事,但其实天下并没有多少大事可做,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就变成了大事。这条定律用在这里同样成立,无数的小快乐会成就乐观幸福的人生,而无数的小烦恼则会让忧郁不请自到。

人们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的事情,每件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情绪,或高兴,或烦恼。高兴自不必说,但如果放任烦恼不断出现、累积,那一天的好心情就会荡然无存。但这些烦恼日积月累,你会很快在这种周而复始的烦恼中产生忧郁情绪,成为一个忧郁型人格的人。

第三节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忧郁

当我们有“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忧郁”的疑问时,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画面:

小张因工作表现不佳,受到上司的严厉批评,心中不服,脸上挂不住,这时候他的心里肯定充满了怨恨、愤怒、不满等情绪。他回到办公室忍不住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他很重地关上了门,结果由于力量太大,震碎了窗户上的玻璃,而掉下来的玻璃恰好砸在他自己的身上,他觉得自己太倒霉了。然后,他愤怒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由于用力过猛,椅子翻了,自己摔在地上。扶着桌子起来的时候没看见丢在桌子上的大头针,结果扎伤了手,他觉得自己简直倒霉到家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源于小张一开始受到的严厉批评。受批评导致小张的心态失衡,对此他没有及时调整,而是放任自流,使自己一直徘徊在负面情绪中。心理一直处于失衡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等下一件事情出现的时候,心理状态还在延续之前遭受挫折时的心理,因而采取的处理办法多半是消极的、不正确的,这就导致了“倒霉事件”的接连发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忧郁就是这样的坏情绪不断传染、累积,进而程度越来越深带来的结果。一些人之所以最后被忧郁侵袭,就是因为他们将上一次的坏情绪一直传染给了下一次的自己,让自己的心态一直处于失衡状态,整个人始终被坏情绪包围着。

具体来说,忧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基因

忧郁型人格的产生跟家族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中一人是忧郁型人格,子女是忧郁型人格的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型人格,子女是忧郁型人格的机率则为50%~75%。孪生子中,比例还要更大。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是忧郁型人格,那么另一个人成为忧郁型人格的可能性为70%。

2.环境诱因

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也可能诱发忧郁,如丧偶、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对我们的身心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忧郁。对于忧郁型人格来说,如果持续处于暴力、被忽视、被虐待或贫穷之中,那么很可能会患上忧郁症。

3.人格特质

性格自卑、容易自责、有悲观情绪、有不正确的思维模式、易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的人,都较容易忧郁。

4.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

在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能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实际上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忧郁。

5.饮食

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可能引起忧郁。

此外,经科学研究证实,非心理因素也能诱发忧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导致忧郁。服用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的药物和其他类固醇药物,可能引起忧郁。

2.甲状腺病变

甲状腺病变是引起忧郁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很容易引起忧郁情绪的产生。

3.经前综合症

许多女性都有经前综合症,其中约15%的女性是忧郁型人格。这是因为行经前雌激素增加,维生素B含量减少,当维生素B含量过度下降时便会引起忧郁。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可致乏力、疲倦和失眠,进而导致忧郁。

5.节食减肥

想减肥而过度节制饮食者,因为吃得太少,可能会出现忧郁情绪。因此,应健康饮食,使营养均衡。

6.缺乏运动

研究表明,缺乏运动可导致忧郁。积极从事体育运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忧郁情绪。

7.日照不足

日照不足会使人忧郁。专家认为有些人对黑色素非常敏感,从而产生忧郁情绪,这种物质在黑夜或日照不足时便会形成,因此,多晒太阳有助于消除忧郁情绪。

8.营养不平衡

人体若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生理活动就会减少,可能会引发忧郁。研究认为,人体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容易导致忧郁。

以上就是忧郁产生的原因,你可以对照寻找自己忧郁的原因。

第四节 忧郁有什么危害

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身体劳累引起的人体机能失调从而诱发的疾病,忧郁主要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1.睡眠障碍

大部分忧郁型人格都会有顽固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和睡眠节律紊乱等,这种睡眠障碍往往会使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

2.消极怠慢

忧郁型人格的思维会呈现消极怠慢的状态,做什么事都会觉得难以完成,对未来缺乏希望,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患者还会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放大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罪孽深重,不应该拖累别人甚至不应该活着。

3.社会功能下降

忧郁型人格的人难以集中精神,脑力活动下降,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严重的往往会失去正常工作、学习的能力。

4.诱发身体疾病

一部分忧郁型人格的人会患上忧郁症,会诱发部分身体疾病,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其表现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阳痿、闭经等,这类躯体的不适感往往会干扰到内脏器官。忧郁症患者患上心脏病、中风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5.有自杀倾向

忧郁型人格的人自杀率高,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病会产生如此高的自杀率,很多忧郁症患者都是以自杀结束生命的。

忧郁型人格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发现病情并不难,只要对忧郁症的病征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及时地发现。只有及时地发现病征,及时地接受治疗,才能进行有效地治疗,避免忧郁带来的各种伤害,也能避免因忧郁出现的自杀行为。

测试:你的忧郁指数有多高

根据医学会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如果接连两周持续性地表现出下列症状中的4条以上者,就可以被判断为忧郁型人格: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有疲乏感

3.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的行动

7.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睡眠过多

8.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另外,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设计出了一套忧郁的自我诊断表,这个自我诊断表也可以帮助你快速诊断出你是否为忧郁型人格者。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

没有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严重3分。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看不到希望?

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

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内疚:你是否常常感到自责?

6.犹豫:你在做决定时是否常常犹豫不决?

7.焦躁不安: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

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14.丧失性欲: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忧郁自测答案:

0~4分 不是忧郁型人格

5~10分 偶尔有忧郁情绪

11~20分 有轻度忧郁

21~30分 有中度忧郁

31~45分 严重忧郁

无论轻度、中度忧郁还是严重忧郁都属于忧郁型人格。

第二章 什么是忧郁型人格

第一节 忧郁情绪和忧郁型人格有什么不一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了一定的心理知识。所以很多人一旦心情不好或感到忧郁,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拥有忧郁型人格。其实,忧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成分,人人都可能出现。

当人们精神压抑、遇到生活困难、遭受痛苦境遇、体会生老病死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忧郁情绪。但是忧郁型人格则不同,它是一种心理性的忧郁障碍,与遇到挫折后出现的忧郁情绪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又没有产生忧郁情绪,那才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忧郁情绪与病理性忧郁型人格怎样区别呢?

1.无缘无故地产生

正常人的忧郁情绪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忧郁型人格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病理性情绪,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

2.无时限性

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的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理平衡。而忧郁型人格者的忧郁情绪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加重恶化。心理医学证明,一般忧郁情绪不会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是忧郁型人格。

3.程度严重

忧郁情绪程度较轻。忧郁情绪程度严重达到病态时就是忧郁型人格。忧郁型人格程度严重,并且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就会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

4.反复发作

忧郁型人格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而忧郁情绪有时虽可发作,但发作频率低,并且症状也不一样。

5.有生物节律变化

忧郁型人格有生物节律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有忧郁型人格者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因而不少忧郁型人格者常在此时有自杀的念头。至下午3~4时以后,忧郁型人格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病了,但次日清晨又陷入心境差的难熬时光。而忧郁情绪却没有此种变化。

6.遗传

忧郁型人格者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类似的情感障碍发作史。

7.常见形象

有持续性顽固性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同时受到阻滞抑制,生理功能低下,本能活动能力下降,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定位和定性的功能性不适,经检查又无异常,以上均是忧郁型人格的常见现象。忧郁情绪则没有这些常见现象。

忧郁情绪和忧郁型人格主要是根据症状、心理、病史、表现等各种检查,然后再结合临床观察,进行科学的分析区分开的。切不可把各种症状与自己对号入座,进行自我折磨。

第二节 忧郁型人格的五种类型

通常,人们只知道自己是忧郁型人格,但都不知道自己是哪种忧郁型人格。忧郁型人格的分类按说是心理学家和医生该去了解和研究的事情,但是如果自己清楚自己是哪种忧郁型人格,就有利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让自己走出这种人格。

轻度、中度、重度只是对于忧郁型人格严重程度的一个分类,就像我们常说的“我得了重感冒”、“我只是有点小感冒”一样。

另外,忧郁型人格还分急性和慢性,那是根据忧郁情绪的急缓程度、延续的时间长短来区分的。就像我们所知的“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一样。急性的忧郁型人格是马上产生忧郁情绪,症状重且明显;慢性的忧郁型人格是持续存在的,反复发作。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各种类型的忧郁型人格。

1.内源性忧郁型人格

内源性忧郁型人格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忧郁,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异常有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天生的忧郁型人格”。

内源性忧郁型人格根据其特点可分为双相情感障碍和单相情感障碍,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单相情感障碍,主要表现如下。

情绪方面:情绪持续低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

思维方面:思维明显迟钝,过分贬低自己,经常幻想。

行动方面:活动减少,有的不语不动,拒绝进食,无法进行日常生活。

躯体方面:睡眠困难、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出现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躯体不适感。

内源性忧郁型人格与其他类型的忧郁型人格的区别在于:忧郁情绪严重,自罪、自责,甚至达到妄想的程度;或有强烈的自杀企图,有明显的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忧郁,甚至出现幻觉或幻想;自我认识能力缺损严重;有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

内源性忧郁型人格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2.反应性忧郁型人格

反应性忧郁型人格属于外源性忧郁型人格,是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如突发事件、重大变故)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如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等应激因素作用引发的。

反应性忧郁型人格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最多见的是癔症型,有大哭大叫的行为,有时有夸张的疑病倾向,少有自责,多责备他人;其次是妄想症,有被迫害妄想表现,还可能有非现实感;第三是虚弱型,以虚弱和无力为主。

反应性忧郁型人格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烦闷、懊悔、愤恨,还伴有焦虑和紧张,即使事情得到解决,忧郁也不能缓解。

反应性忧郁型人格与其他类型的忧郁型人格的区别在于:反应性忧郁型人格是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的,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影响。这类人常常愁眉苦脸、悲伤欲绝,常常反复向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对所遭受的不幸不会从自身查找原因,反而怨恨及谴责他人,并伴有失眠,却无早醒表现。

3.隐匿性忧郁型人格

隐匿性忧郁型人格是一种不典型的忧郁型人格,其忧郁情绪并不十分明显,而突出的表现是持续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隐匿性忧郁型人格虽强调躯体的不适感,但却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身体化表现。这类人大多长期持续存在心理问题。此类忧郁型人格者的情绪变化往往被躯体不适感所掩盖,常被人们忽视。

隐匿性忧郁型人格是最容易走出来的一类,一般经过两周的心理治疗后情绪就会慢慢好转,各种躯体不适感也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4.继发性忧郁型人格

继发型忧郁型人格可分以下几类。

躯体疾病性忧郁:由各种躯体疾病所引发的心理、情绪忧郁。

药源性忧郁:由抗忧郁、精神药引发的心理、情绪忧郁。

脑器质性忧郁:由思维引发的心理、情绪忧郁。

5.神经症性忧郁型人格

神经症性忧郁型人格属于神经症范畴,在所有类型的忧郁型人格中,病症程度最轻,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也往往与人的个性偏离有关。

神经症性忧郁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精神疲惫,缺乏动力和热情;无助感;自我评价下降,常埋怨他人;感到生命缺乏意义与价值,有自杀企图,但不敢实施;有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

神经性忧郁型人格与其他类型的忧郁型人格的区别在于:神经症性忧郁型人格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有一定的心理因素作为诱因,慢性,症状较轻,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运动性忧郁或幻觉、妄想,人格完整,生活和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忧郁型人格,在此不再一一道来。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忧郁型人格,就是以上五种类型。

第三节 忧郁型人格有哪些特征

1.忧郁型人格的主要特征

很多人对忧郁不陌生,但对忧郁型人格却是陌生之极。忧郁型人格与一般的忧郁肯定不一样,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特征,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反应迟钝,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感觉脑子里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

2.忧郁型人格的其他特征

以上是忧郁型人格的主要特征,全部具备主要特征的忧郁型人格者并不多见,很多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忧郁型人格的常见特征,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

3.忧郁型人格最危险的特征

忧郁型人格通常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并且,由于此类人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因此,自杀是忧郁型人格最危险的特征之一。

据研究,忧郁型人格的自杀率比一般人要高10倍。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忧郁型人格。由于自杀是在此人格到达严重程度后才发生的,所以要及早认识自己的人格行为,尽快走出忧郁型人格。

4.忧郁型人格的躯体特征

忧郁型人格主要以心境为主,但大多数此类型的人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大部分忧郁型人格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特征,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等。

轻度忧郁型人格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症状,大多是因为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引起的,有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症状。

5.忧郁型人格的早期特征

丧失兴趣是忧郁型人格的早期特征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情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到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也是忧郁型人格的早期症状之一。大多数有忧郁型人格的人都食欲不振,胃口差,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此类人常常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除此之外,忧郁型人格在早期可能出现性欲减低。

通过以上这些忧郁型人格的特征,相信你已经可以诊断自己是否为忧郁型人格者了。如果确定了,也不要怕,可以参考本书第二部分的内容,勇敢地走出来,拥抱美好的生活。

第四节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忧郁的“意中人”

导致人成为忧郁型人格者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忧郁型人格,但是,有一些人群更容易被忧郁找上门。

1.青少年

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中排在意外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导致自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青少年出现的忧郁有关。心理专家表示,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差,失败后往往一蹶不振或有明显的反常行为,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成为忧郁型人格的重要原因。

2.老年人

老年人群在忧郁型人格中所占比重很大。导致老年人产生忧郁的最大危险因子就是身体疾病。老年人因为疾病而出现的疼痛、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增加家人的负担等而产生忧郁的情绪。除了这些心理反应外,最新研究发现,生理的因素也很重要。

研究发现,患有与血管疾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脏病、周边血管病等的老年人有更高的机率产生忧郁情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疾病可导致老年人的脑部血管病变,使得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边缘系统及前额叶功能不足。如果再遇到丧偶、失能、经济压力等负面的生活事件,忧郁就更可能发生了。

3.女性

据调查,在忧郁型人格人群中,女性是男性的两倍。这是由女性性格特点决定的,并且她们在一生中所面临的月经、怀孕、生育、绝经和避孕等的生理过程中发生的激素变化对情绪也会产生影响。

4.有忧郁症家族史的人群

忧郁的一个不利影响是,它会波及周围的人群。因此,由于遗传或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些忧郁症患者的亲属是忧郁型人格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两倍。

5.慢性病或绝症患者

忧郁型人群中还存着一些因慢性疾病和绝症而出现忧郁的群体。他们往往因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而感到悲观痛苦。

此外,名人、有成就者、白领,都是忧郁的意中人。因为这些人往往普遍存在过度劳累、责任心过强、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过高等情况,这些都是导致忧郁的重要原因。同时,越是聪明的人,内心往往就越敏感,情感越脆弱,各种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就会越大,挫折感就越强,心情就越容易忧郁。所以,这类人大多都是忧郁型人格。

另外,工作性质也可能会导致从事某些工作的人群成为忧郁型人格。比如:

1.有时间压迫性和人际竞争性的工作。

2.需要频繁变动工作内容或地点的工作。

3.缺乏共同工作伙伴的工作环境、必须独自承担压力的工作。

4.缺乏社会认同感、自我成就感或满足心理需求较低的工作。

5.作息不正常的工作。

在这类环境下工作,因为面对时间、人际的竞争或压力而无法获得适当的缓解,必须自行承担过多的压力和责任,因此,比较有可能是忧郁型人格。

从人格特质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人格特质,而人们的心理状态会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研究调查显示,有完美主义、时常抱有负面想法或过度依赖他人的人,是忧郁型人格的几率较一般人高。

忧郁的成因有很多,所有人都可能拥有忧郁型人格。每个人都应时时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审慎地面对,并适时做出调整,减轻忧郁情绪。

第三章 忧郁型人格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究竟忧郁型人格是如何思维的?

忧郁型人格的思维方式是令人震惊的,这类人一直很悲观,即便事实是乐观的也会如此。

张敏总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吸引力,令人生厌,是别人的负担。可在他人看来,她漂亮、聪明、善良、做事认真。但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不认可,她只看到一些消极方面,并在脑海中把它们夸大成灾难。而张敏的老板则认为,她干得很不错,即使并非完美无缺。

心理学家认为,忧郁型人格的人总是对自己、自己的经历和未来产生消极想法,就像张敏一样,我们称之为“消极三部曲”。

当你对自身持消极看法时,所做的一切在你看来都是一种失败甚至可称为彻底的失败。更甚至在有人给你指出积极方面的时候,你都会不予考虑。忧郁型人格的人似乎无法享受任何事情,比如:认为锻炼是浪费时间,度假是浪费金钱,经营人际关系是无聊的事。

对于未来,忧郁型人格的人会持悲观的看法,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好起来,考试会失败,工作保不住,而且要孤独地度过余生。

那么,这些思维和忧郁型人格,哪个是先出现的呢?是先有忧郁型人格再出现这种思维,还是先有这种思维而后成为忧郁型人格呢?二者实际上互为因果:消极思想导致忧郁,使其持续,同时,消极思想又常常是忧郁的结果。这些导致情绪消沉的想法很本能地出现在你的思维中,看上去似乎合乎情理,对你真实可信,最后让你成为忧郁型人格。

对照下面的“忧郁型人格的具体思维”,看看你是否对其中某一种思维似曾相识。 主观臆断:你认为无须充分的根据,就能知道别人的想法。“他

认为我是个失败者。” 预测未来:你悲观地预测自己的未来——情况会更糟,或者前

面有危险。“我得不到那份工作。” 大祸临头:你相信即将发生的事会非常可怕,让你无法承受。“假如失败了,我会疯掉的。” 乱贴标签:你轻易就把消极特征加在自己和他人头上。“他是个

品行不端者。” 消极过滤:你总是专注于消极方面而很少看到积极方面。“所有

的人都不喜欢我。” 过度泛化:因为一起偶然事件,你领悟出一个完整的否定模式。

你会通过某次经历概括出一个模式来描述你的生活特点。“我总

是遇上这样的事。” 一分为二的思维:你以极端的方式看待人和事。你认为自己不是

一个胜利者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中间地带。“这完全是浪费

时间。” 责任个人化: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你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而

没有发现有些事是别人引起的。“我离婚了,这都是我的错。” 苛责他人:你把自己的消极感归咎于他人,因而拒绝承担为改变

自己需担负的责任。“我所有的问题都是爸妈一手造成的。” 不公平的比较:你以不现实的标准衡量事情。比如:你将注意力

都集中在比你强的那些人身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从不将自

己和比你差的人比较。“她比我幸福。” 懊悔倾向:你专注于那些过去本该做得更好的想法,而不是现在

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如果再努力一点儿,我应该有个更好的

工作。” 假如……怎么办:你总是不停地问自己“如果”发生了某件事,

我该怎么办?而对自己的任何答案都不满意。“如果我得了癌症

怎么办?” 感性推理:你让感觉指导对现实的解释。“我忧郁,这造成了我

的婚姻不幸福。” 不可否定:你拒绝可能与你的消极想法相矛盾的任何证据或论

据。比如:当你有“我不可爱”的想法时,你会以不相干为由拒

绝人们喜欢你的证据。结果是,你的想法不能受到反驳。要证明

你的消极思维不对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一直怀着这种想法。“这不是真正的原因,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聚集判断:你总是对自己、别人和事物做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

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接受、了解。你经常武断地判断事情,总觉

得它们不完美。“瞧瞧她多成功,我却这么失败。”

以上这些就是忧郁型人格的思维。这些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或是有些正确的成分。例如,你可能认为,她不喜欢你。我们把这归为主观臆断,因为你可能并不真正了解她的想法。到后来,你发现她确实不喜欢你,这时,你就会感到难过。这就是忧郁型人格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这样的性格会导致你的忧郁加深

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快乐,是由自己决定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忧郁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同样的环境中,性格开朗的人会逍遥自在,而性格敏感的人则会唉声叹气。心理学家针对性格与忧郁的关系,对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分类:“忧郁易感性格”和“非易感性格”。

相比较而言,“忧郁易感性格”的人对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很在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对同样的事情总是要从负面的角度去考虑。所以,这类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感到忧郁、焦虑,稍微遇到一些刺激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致出现不理智的行为。而“非易感性格”的人则不具有这些特征。

另外,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性格是一个显示器,它会通过忧郁与消极情绪去影响与疾病相关的人的生理机制。

所以,性格与忧郁密切相关,若要走出忧郁,摆脱忧郁的缠绕,首先就要从根源上去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性格。

下面是几种代表性的性格与忧郁的思维特征关系。

A型性格与忧郁

A型性格的人也可以称为“急性子”,主要表现为:个性强、过分的抱复心理、强烈的竞争意识、固执、好争辩、说话带有挑衅性、急躁、易紧张、爱冲动、说话大声、做事快、走路快、说话快等。这种性格是引发忧郁的一个重要因素。

A型性格要走出忧郁,就要努力改变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控制欲,放手让别人去承担;努力改善人际关系,获得别人的支持;放松心情和放慢行动,放缓生活与工作节奏;学会放松和消遣。

忧郁型性格与忧郁

如果一个人具有忧郁型性格,那么在他的行为模式中就会带有强烈的忧郁情绪,这种忧郁情绪会导致其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病。

改变忧郁型性格的方法主要为:积极去肯定地看待周围的人与事,懂得欣赏别人,定期进行运动,保持社交活动,培养除工作以外的兴趣与爱好,凡事要往好的结果去想,懂得感激别人。

癌症敏感型性格与忧郁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癌症与社会压力及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忧郁、压抑、无助、完美主义等性格都会导致癌症。外界社会生活使癌症敏感型性格的人产生忧郁情绪,影响心理,造成肾上腺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产生肿瘤。

而诊断的结果又会使这类人更为忧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死亡。因此说,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乐观豁达的情绪对治疗癌症是有效果的。

癌症敏感型性格的调节方法主要有:用健康的方法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一切顺其自然,不要苛求自己;追求率真自然的状态,不要压抑自己;懂得享受和放松,不压迫自己;接受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要求自己达到完美;定期参加运动;保持幽默;尽量吃素食等。

总之,性格是决定情绪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痛苦地承受忧郁的时候,一定要先从性格方面去寻找原因,如果忧郁与自身性格有关,就要适时地用有效的方法努力去调整自身性格,从根源上走出忧郁。

第三节 为什么要挑战你的消极思维

消极思维会加深你的忧郁,会让你一直是一个忧郁型人格的人,常年痛苦不已。所以,我们要化解和挑战这种消极思维。

医学和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消极思维的改变先于病情的好转,所以,只有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改变你的感觉,才能缓解你的忧郁情绪。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我们可以将你的消极思维分为几种类型——主观臆断、预知未来、乱贴标签、灾祸降临、贬低优势等。有忧郁型人格的人会注意到,你的情绪会在不同情形下随着想法而变化。让我们来看看宋兰的例子。

宋兰考虑给朋友荷子打电话,她给荷子打电话时的情绪是:焦虑(90%)、内疚(90%)、伤心(75%)。她的习惯性思维是:

荷子会生我的气(95%)——预知未来,主观臆断;

没有早点儿给荷子打电话,我真是个白痴(75%)——乱贴标签,极端思维;

我从来没做对过一件事(50%)——极端思维;

通过分解宋兰的情绪,以这种方式思考问题,你就能发现自己是否倾向于反复运用同样的习惯性思维。你一直都在猜别人的心思吗?你倾向于以偏概全吗?

那么,你可以强调思维本身,并找到实际的方式去挑战它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思维的优点和缺点。这可以帮助你获得激励,去改变它们。

下面的表中有4个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了解你的消极思维。让我们以“宋兰打电话”时的想法之一来说明。检测你的消极思维

以上是宋兰的消极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当你有消极思维时,也可以参照上表制作自己的消极思维检测表,挑战你的消极思维。

下面还是以宋兰打电话为例子,来挑战她的消极思维。

我们以下列方式来挑战第一个想法(荷子会生我的气):“我和荷子已经认识很久了,她很了解我,每个人都忙,因为忙才会忘了打电话给她。”

挑战第二个想法(没有早点儿给荷子打电话,我真是个白痴):“我不是个白痴,我和荷子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每个人都会犯错,世上无完人。”

挑战第三个想法(我从来没做对过一件事):“我做过很多正确的事情。在工作中,我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我有着很强的能力,作为荷子的朋友,我对她也很好,在她面对困难时,我帮助过她。”

然后,给以上三个积极思维评分,通过积极反应来挑战消极思维,将焦虑从90%降到40%,将内疚感从90%降到30%,将悲伤从75%降到40%。

完全摆脱这些消极思维是需要时间的,你应该坚持使用这种方法,越是挑战消极思维,你的感觉就会越好。

第四节 如何扭转自己的思维习惯

前面三节的消极思维对忧郁型人格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对忧郁影响至深。所以,摆脱忧郁型人格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扭转自己的思维习惯。

现在,我们先来仔细看看一些思维习惯和扭转它们的方式。

1.如何解释发生的事

如果你要参加一次考试,你已经做了考前准备,但并没有完全尽力,而你又担心自己的发挥。最后你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你感到失望,这可以理解,但是你如何解释这个考试结果呢?

有忧郁型人格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没有忧郁型人格的人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运气不好。更有甚者,那些容易成为忧郁型人格者的人可能会将结果过度泛化,认为“其他考试我也考不好”。这样的想法的风格称为“解释风格”。

一旦清楚你是如何自己解释事情的,你就可以尝试用不同风格来分析原因,扭转思维习惯。比如:如果你做某事时进展不顺利,你没有把它归为你的个人过错,而是对自己说:“也许我下次可以更努力,或许我只是运气不佳。”结果会怎样呢?如果你是一个30岁的剩女,你没有把“剩下”的原因归结于是你自己“长得丑”等消极思维,而是对自己说:“我只是还没有碰到对的人。”这种解释对改变你的消极心情很有帮助。

试着用一些有用的暗示来改变你的解释风格。当发生糟糕的事情时,问一问自己下面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这只是一个个案,其他事情我能做好。”

2.笼统的记忆

有忧郁型人格的人记事常常是模糊和笼统的,记不起某事或某个时期的具体细节。他们通常的想法是:“那件事是令人伤心的。”而只是有忧郁情绪的人会回想细节和具体情形。

假如你的精力在一些模糊、笼统的说法上,那么在具体说明如何去解决某个难题的时候,你会感到非常困难。比如能回想起具体的和婆婆的分歧的儿媳就可以有具体的解决方法。而如果对事情的记忆只是“这件事是令人伤心的”,问题就很难得以解决。

定期准确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具体的结果又是什么等,将问题具体化,你就能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就能帮助你扭转你的思维习惯,一旦你这样做了,你就会感到更有力量。

3.反复思虑

忧郁型人格者的思维停留在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上,而且深陷其中。你不停地想起过去发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是让你产生忧郁型人格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反复思虑和忧郁型人格有关系呢?是这样的,当你反复思虑时,你就专注于消极的经历。当你陷入消极中时,你就感觉糟糕。反复思虑时,你是被动、孤独和无效率的。

但是,如果反复思虑真的使人们感觉如此糟糕的话,为什么忧郁型人格者还会这样做呢?首先,这类人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反复思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次,反复思虑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有另一种选择,就是选择不去想那些消极的事情;再次,反复思虑的人无法接受不确定性、不公平,或者不受控制。他们认为如果一直思虑某个问题,最后会有所了解,想出“真正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最后,反复思虑可以是逃避不愉快经历的一种策略。

以上是忧郁型人格常见的三种思维习惯和扭转方式,如果你的思维习惯得到扭转,你就会从忧郁型人格中走出来。

思考:为什么女人更容易忧郁

女人是忧郁型人格者的几率是男人的2~3倍。这是为什么呢?

从生物学上来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男女在生殖机能方面存在差异。换句话说,女性的大脑与男性的大脑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提高了女性的患病率。近来,有研究表明,男性大脑与女性大脑在加工情感信息方面存在差异。然而,是否是这种差异提高了女性成为忧郁型人格者的几率,目前尚不得而知。

首先,从心理学上来讲,两性成长中“社会化”方向各不相同,是导致女性更容易成为忧郁型人格者的原因之一。女性更容易被培养出顺服、温柔和竞争意识较低的个性。其次,男女认知和应付消极事件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比如:面对人际问题时,女性更关注自己的情感,更愿意暴露自己的悲伤和不幸。相反,男性在遇到问题时,习惯于责备别人,并且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男儿有泪不轻弹”,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被认为是女人气的表现。如果遇到情绪问题,男人更可能酗酒或向他人寻衅滋事。

从社会学上来讲,男女的这一区别,是社会条件和性别角色不同造成的。女性在社会或家庭中,更容易处于从属地位,常被限制于家庭中,服从男性的统治。

男人与女人成为忧郁型人格者的几率不同,是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 忧郁型人格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忧郁型人格的行为模式

让我们试着为忧郁型人格者的画像补上几笔:如果一个人不希望成为独立的个人,过度依赖别人,便失去了相对的自我价值。他退缩,有取之不尽的同理心、同情心,他们总是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顾及别人的利益,感同身受直到与对方化为一体。更有甚者,他们同情心泛滥,总是为别人设身处地,虽然这样做没有错误,问题是忧郁型人格者陷入为人着想的泥淖中不可自拔,再也找不到原先的自我;他会因此失去自己的观点,而变成应声虫——可以说他误解了基督教义中的“爱人如己”,将其转变为“爱人胜过爱自己”。

日常生活中琐碎、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会引发忧郁型人格者一些行为上的特征,如果他注意到这些情况的话,就应该可以改善。

比如:一位忧郁型人格者请客,他总是想自己应该独自负责,要让客人相谈甚欢,一旦气氛不够愉悦,他就感到自卑或歉疚。他拼命表现,气氛怎么轻松得起来?他根本没想到,其他人也有责任,一个人很难搞定一切,他觉得应该让大家都“快乐”,自己的责任重大。

对于一位忧郁型人格者,每当他的朋友把他介绍给别人认识时,他的内心便万分煎熬,心情无法放轻松,心头老是纠葛着:这是张新面孔吗,我喜不喜欢这些人呢等问题,去听音乐的时候,他也不自在,很难享受,他想象自己既是台上演奏的人,又是观众,以至于使他的恐惧加倍。他害怕音乐家会出错,观众会失望。总而言之,掌声若不热烈的话,一定会有人失望的。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当他自己,而是莫名其妙地夹在人我之间,他认为自己必须为周围的人着想,了解他们的需要,让人人都满意,他的自我则退缩起来,他这是在拿别人分给他的一丁点儿安全感和情感开玩笑。

有一种人看起来很健康,却会被忧郁型人格袭击,程度从轻微、严重发展到十分严重。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他们的行为模式:沉思、冥想—沉静内向—谦虚、害羞—不敢提出要求、不能坚持己见—懒散、被动—不期待太多(只期待生活安逸如乐园)—不抱持希望—消沉沮丧。

这类人选择自杀的例子并不算少,他们没精打采、做事不积极,或者转往发展某种癖好,短暂地强化自我,把忧郁藏起来。忧郁型人格的具体行为模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方面:严守戒律

在伦理方面,忧郁型人格者严守戒律,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罪恶感又加深了一层。他舍弃、牺牲一切,过着苦行僧的日子,通过此种生活状态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中抽离出来,时时处于生命的刀锋上,虚实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

有忧郁型人格的父母和老师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并且努力为孩子着想,很了解孩子。他们的问题在于,畏惧生命及害怕失去,竭力把孩子留在身边;不太愿意让孩子自由自在地长大,也不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距离对他们而言很困难,即使迫于情势也狠不下心来。他们宠坏孩子,不鼓励孩子尝试做某些事情,都是因为不愿意失去孩子的爱。他们溺爱、呵护小孩,童年经历过贫困的母亲经常抱持这种想法:“我的孩子要过得更好。”因而难免给得太多。

2.职业方面:倾向母性

职业方面,忧郁型人格倾向母性,愿意从事照顾、协助、服务他人的工作,乐意付出,发挥有耐心又善解人意的特质,从事社会服务、福利、医护、心理治疗、公益事业最为适合。他们善于“等待”,耐心十足,像一位无微不至的园丁。

他们选择以医师、精神层面,以及教育类为业,并不是为了较高的社会地位或优渥的待遇,而是出于心中的呼唤,工作对他们而言并非仅是换取温饱的差事。园丁、森林管理员、餐馆服务员、食品业,以及诸如此类富含母性的职业最适合他们。

3.梦想方面:遥不可及

忧郁型人格者做的梦——如果他们把它当一回事说出来——是主题经常绕着饮食打转,夹杂着失望与绝望,传达出了他们不敢伸手拿食物的心理。他们也有可能做另一种“海盗梦”,幻想自己是小偷或罪犯,为梦想苦苦追寻,原有的意图变得模糊不清,终至偷抢,无法正常取食竟然被扭曲到如此程度。他的自我要求较高,或任凭别人苛求于他,这些是引起他颓丧消沉的主要原因,也都反映在梦中:“我与父亲一起去山中,山路非常陡,我背着背包,父亲的大衣和他的包裹也都背在我身上。”

忧郁型人格者行为模式好的一面表现在细心、乐于助人、体谅人的态度,能够宽容他人,耐心等候,让时机慢慢成熟,从中透露些许利己主义。他依赖自己的感觉,要求很少或根本没有任何要求。放弃一切其实比什么都简单,但是生命就显得沉重得多。他也许会培养出逆向、符合他逻辑的“幽默感”,只要能让人发噱就够了。他变得非常虔诚,不一定表现在宗教方面,而是表现在对人生所抱持的虔诚态度:明知人性软弱,危机四伏,仍然执意做出承诺,并且深爱这样的人生。他们常常是静静的深渊,感情丰沛、深刻、温暖,他们始终如一地拥有这些特质,从中得到愉快的感觉,很少邀功,不太善于谈论自己的专长,认为这只是老天恩赐的礼物,他活在谦卑当中。

第二节 他们在恐惧什么:忧郁型人格不敢说“不”

在忧郁型人格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不敢说“不”更糟糕的事了。这是忧郁型人格者最典型的行为特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女孩儿在咖啡店认识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找她聊天,他讲了自己的状况,男人的离婚、心中的寂寞唤起了她的同情心。他很依赖她,不断要求与她见面,越渐攻占她的心,后来,他希望和她结婚。虽然女孩儿始终不觉得这个男人有吸引力,也不爱他,但她不想让对方失望,因为他很需要她。她应该及时说“不”,一开始就应该婉拒;但她不愿这么做,也没多留心,以至于给了对方希望,当她终于拒绝求婚的时候,心中惴惴不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忧郁型人格者的内在世界,比不敢说“不”更糟的事尚未浮出水面: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为涉入太深而忘了自己的立场和权益。面对别人时,他们不太有冲劲儿,不会怀有任何愿望,臣服于别人的愿望比有冲劲儿显然更容易做到。他们习惯帮别人达成心愿,即使并不十分情愿,也会不自觉地拔刀相助。所以,他们很容易卷入别人的事件之中,这个弱点很容易被自私的人利用。看到别人忍辱屈从,他会愧疚不安,加上羞于自己的安逸,而又不敢承认,他们很难从泥淖中拔腿走开。

在忧郁型人格者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这样的行为,就是没有勇气坚持己见,贯彻主张,试着说“不”,成为主体。让步、舍弃、不保护自己,这些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种行为模式让他们郁郁寡欢,还以为是自己天性如此,无力改善。虽然医师会开抗忧郁的药物,但是他们自己若看不出导致他们忧郁的外在因素,那他们将会越来越依靠药物,症状虽然可以得到减轻,却无法彻底治愈。

现如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其子女十分宠爱。而忧郁型人格者却过分宠爱孩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不”的行为特征。

无论是极度宠爱还是拒绝孩子,最终的结果都很相似:二者都有可能导致忧郁型人格。被溺爱的小孩直到很大了并发现外在的世界中没有人像他母亲一样宠他,也找不到人接替母亲的角色——诸如备受照顾的婚姻关系、国家机构、社会保险等——才懂得害怕,产生危机意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没有随着个人的成长变得坚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染上了忧郁症。

被宠爱的小孩会接受母亲的形象,与母亲的关系影响了他对自己的观点。内化了的敌对、拒绝或苛求的母亲形象通常不是自杀的主因,绝望才是主要原因。绝望深植于小孩的内心深处,他因而排拒自己、恨自己,继而毁掉自己。他无法不恨母亲,然而深深的罪恶感让他宁愿他恨的人是他自己。罪恶感、恨拒他于千里之外的母亲,以及恨自己,这些感觉混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严重忧郁的心理背景。自杀倾向则是杀人意图的偏锋,同时也是对于自己痛恨母亲的一种惩罚。

在乏味和冷漠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很早就学会了放弃一切。他安静,很容易满足,害羞而且愿意与他人合作,乐得轻松的父母尚且不知忧郁症就躲在后面。这样的小孩习惯退缩,不要求什么,长大后他总是向别人看齐,努力达到别人的要求和期许。在面对这个世界时,他主观意识不足,以至于成为别人的一件“东西”。他永远不可能实现心中的想法,因为他害怕自己太贪心,于是他时时有罪恶感,紧跟而来的是忧郁。所以,很多忧郁型人格者怯于和太多人来往,不知怎么样才能做到满足不同人不同的要求,如果真的可行的话,大概只能让一个人满意吧。有些患者也许借着给别人他们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作为解决之道;他们尝试把爱的赤字升华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普渡众生——而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们希望被人喜爱或受人赞美,否则,他们不会如此卖力。

显而易见,忧郁型人格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快乐地“自转”,以及主体发展得不健全。他们的感情如此脆弱,这个世界对他们的要求实在太多,使得他们颓丧,甚至绝望不已。因为自我过于软弱,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强烈的冲动、愿望或目标,更不用说以圆滑的方式拒绝苛求。纵使他们懂得运用这些技巧,忧郁型人格者因为害怕被抛弃,也会基于良心不安,很难启齿说“不”,他们以为一旦说“不”,报应就会纷至沓来。所以他们唯有沉溺在忧郁中,如果超过忍耐极限就会不自觉地罢工,但也很难逃避心中的谴责。忧郁融化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对他们的人生观下了毒,长此以往,他们就必须借着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只要他们持续避免发展自我,一寸一寸地放弃自我,就无法改善现况。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的,只有勇于独立自主。

第三节 忧郁型人格还有什么其他行为特征

在本章中,我们讲了忧郁型人格的各种行为特征,除此之外,让我们来看看忧郁型人格还有哪些显著的行为特征。

1.绝望和忧郁型人格

绝望是忧郁型人格的一部分。正如发烧是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个部分一样,它并非意味着整个房间都达到了很高的温度。当忧郁发作时,你的所有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悲观的事情上,因此,你自然而然地会对未来感到绝望。

和很多消极思想一样,绝望常常与避免失望相伴。你在生活中已经受过伤害,遭遇过拒绝和挫折,现在,你的思维跳出来告诉你,未来毫无希望,所以你也就放弃了努力。你以为这可以减小你的损失,因此,你也不用坚持那份注定没有结果的努力,或是重新燃起只能引起失望的任何希望。忧郁型人格最大的悲剧是自杀——绝望的最后表达方式。

2.自我苛求与忧郁型人格

自我苛求是忧郁型人格的核心特征,其形式就是责怪自己,给自己乱贴标签,憎恨自己,怀疑自己,轻视自己的优点。而且,当你自我苛求时,最小的失误或者最不起眼的不足都会变成你自我厌恶的导火索。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打翻一杯咖啡,你都可能会认为自己变成了一个笨蛋。

自我苛求的问题在于它常常与忧郁的其他许多行为特征混杂在一起。比如:你的大脑可能专注于自我苛求的想法,总想着自己做错了某件事或是犯了某个错。下面是自我苛求的具体特征。 反复思虑: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着我是如何把事情弄糟的。 不公正的比较:我总是把自己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而

且我达不到那些人的标准。 无法喜欢各种活动:当我做某事时,我无法从中得到快乐,因为

我总是不停地想着我做得多么糟糕。 犹豫不决:我无法做决定,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 担心后悔:我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假如达不到预期目标,

我就会后悔。 无助:对我来说,做什么事情都难,因为我真的不认为自己做的

任何事情能使现状发生改变。 与人隔离:我难以与人相处,因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害怕亲密:我害怕建立婚姻关系,因为一旦人们了解了真实的我,

他们就会拒绝我。 悲伤:我伤心、沮丧,因为对自己感觉不好。

自我苛求是把双刃剑。如果克服自我苛求,则可以改善你的其他忧郁特征。假如战胜了自我苛求,我们就能战胜绝望,摆脱犹豫不决、与人隔离和反复思虑的状态,所以,对忧郁型人格者来说,这是个好目标,我们由此开始吧。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自我苛求的扭曲思维,同时附有更加符合实际思维的例子,帮助你摆脱自我苛求。

3.完美主义与忧郁型人格

完美主义表现为标准完全脱离现实,不能忍受过错,无时无刻不在批评自己。但是,某种完美主义也有一些适应性特质。下表中是两种完美主义,来看看忧郁型人格属于哪一种。

忧郁型人格的完美主义大多是适应不良性的。这类完美主义者自尊心很强,心理压力很大。他们担心很多,生活中的乐趣很少。

思考:总是不想吃饭的苦恼

健康的人体为维持生存,会受控于生理本能,比如摄取必要的食物。而在人陷入忧郁后,控制机能就会失灵,同时食欲也会丧失,一天只吃一餐或两餐也是家常便饭。

据研究统计,所谓的“厌食症”,其患者多半是忧郁型人格者,虽然病因可能是减肥失败或人际关系问题,但其人格却是毋庸置疑的忧郁型人格。此行为只限于饮食方面,其他方面平常看起来相当健康正常。

当忧郁型人格者感到忧郁,特别是早上心情不好时,多半不会吃早餐。就是吃了,也觉得是硬把食物塞进嘴里一般,食不知味。他们通常会说:“我怎么总是不想吃饭啊?”

此外,忧郁型人格者也常出现极端偏食的现象。比如:只吃得下面包,或是只吃得下面食,还有人只有茶泡饭才勉强吃得下。有的人就连点心、零食,也常倾向于只吃单一种类的。其中还有人会变得相当偏好甜食。

此类人食欲不振后,体重自然而然会随之下降。如果一年内体重减少5千克以上,或是一周内体重减少1千克以上,这个人就绝对是忧郁型人格无疑了。

忧郁型人格者除了不想吃饭,在饮食上还有以下行为表现。

1.忽胖忽瘦

忧郁型人格者的消瘦与运动减重不同,此类人会整个人变得消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