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研究:以西部社会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0:40:56

点击下载

作者:袁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书馆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研究:以西部社会科

图书馆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研究:以西部社会科试读:

前言

本书是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08BTQ005)的最终成果。2008年6月,经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该项目立项,至2010年6月,历时两年,按预期计划完成了调查、访谈、资料统计、研究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全部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评审,评审结果为良好。

该项目重点针对西部社科院图书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围绕西部社会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需求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项目研究始终坚持“知识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知识整合与服务能力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的基本学术视角,提出了“将工作重心向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延伸和拓展是专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的观点。项目研究提出并完善了图书馆学定义上的知识整合和知识服务的解读框架。研究认为,知识整合实质上是通过对知识传播和流动的时间、空间、数量的有效管理,旨在促进知识的有效重组和创新,实现知识状态和结构的优化、知识价值的提升以及服务功能的扩量增值;知识服务则是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提取和整合形成服务于用户知识创新的过程。本研究还提出了为西部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服务的“332”模式以及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知识整合与服务的主要模式,提出了提升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知识整合与服务能力的途径及策略,并初步给出了战略实施路线图。另外,项目研究也初步提出了一个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知识资源集成组织与检索服务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

本研究认为,西部经济、社会的相对欠发达对于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西部社科院图书馆既面临着资源投入不足的困境,又面临着亟待培育和挖掘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组建西部社会科学研究知识服务联盟的设想,倡导通过联合协作,构建区域联合保障体系,借助联盟的规模效应提升每个成员机构的知识保障与服务能力,同时初步探讨了联盟运作必须要解决的有关机制和联盟运行的组织管理体制。

本研究认为,图书馆组织文化创新是促进图书馆知识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提出应该加强组织文化创新,推动学习型图书馆建设,培养和造就知识结构多样化并合理配置的学习型知识服务团队,从而推进图书馆组织结构再造和服务效能提升。

社会在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而西部社科院图书馆则越来越陷入一种愿望与能力相左的困境。如何破局,找到正确的着力点和途径,对于促成西部社科院图书馆顺利、快速发展就显得异常关键。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梳理、分析、总结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了西部社科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症结,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对于促进西部社科院图书馆功能的快速提升和职责的有效发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成果是集体合作的结果。袁懿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总体研究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并组织完成了西部社科院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研;吴新年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了项目研究方案的细化和总报告框架的设计以及整个项目研究的组织实施。在书稿的编写方面:第一章袁懿;第二章吴新年、赵国忠、白光祖;第三章吴新年、白光祖;第四章袁懿;第五章袁懿;第六章吴新年;第七章吴新年;第八章吴新年、白光祖。张毓卫、郭建平、孔炜莉、张玉梅等参与了本课题的调研与资料整理工作。袁懿负责全书的统稿。

当然,由于项目研究团队成员的能力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受研究经费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调研还不太细致、深入,这使一些问题的分析缺乏更翔实的数据支持,分析也缺乏深度,结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意义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对本项目研究给予过支持和帮助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西部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和同仁,对本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项目研究工作很难按时完成。同时,也衷心地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没有他们的前期研究,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研究成果,再次感谢他们无声的指导与支持!编著者2011年9月于兰州第一章知识与知识产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是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产生并存在的。同时,它又随着知识和知识产品的演进变化而改变着存在形态及服务功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得大量科学文献涌现,给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计算机、先进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进入80年代尤其是21世纪后,以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光电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革命,不仅催生出诸多新型产业,拓宽了经济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领域,而且也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型的图书馆形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从经济领域发端的信息革命,在促进经济领域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领域的广泛变迁,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社会转型。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日益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资源,整个社会将建立在以知识人、知识群体、知识组织为主导的基础之上。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及与知识关联的命题将日益成为社会科学关注和研究的主题。对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图书馆来说,关注和研究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更是责无旁贷的了。一 知识

什么是知识?它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项目研究的理论起点和逻辑起点。但当面对这一问题时又不得不承认它的艰巨性。这是因为,自有人类文明以来,知识的创新及进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产生出许多知识形态和知识产品。与此同时,人类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人群和学科对知识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就产生出不计其数的各种定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和知识观中,知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智慧,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先秦典籍中有许多“学”、“知”的概念,在作为名词的时候,它指的就是智慧和学问。《墨子·修身》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论[1]语·子罕》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即为此义。因此,直至今日,我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存在人群上、学科上甚至时空上的差别。(一)知识的内涵

尽管不同人群、不同学科和不同时代对知识的认识不同,但通过分析和梳理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在表述的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上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由此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以下五种类型。1.以“认识”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

在哲学领域里形成的知识论或知识学,把知识看做是一种认识现象,偏重于从认识论上考察知识现象和界定知识概念。最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Sokrates)和柏拉图(Platon)时代。柏拉图认为,尽管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感受具有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主观性,但归根结底,被观察或认识的事物本身是客观而确定的。正是基于这种“知识必然是稳定并具有相应客体”的假设,他把知识定义为[2]“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这一定义在哲学和整个学术界影响极其广泛,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对获得知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这一定义的学术局限性才被人们所重视。

著名的《韦伯斯特词典》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3]

中国在5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于知识概念的探索和概括。其中社会公认的权威巨著《辞源》和《辞海》的界定与上述观点相似。“知识”一词在《辞源》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相识相知的人”,其二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后者见于清朝洪亮吉的《洪北江集》中,“孩提之时,知饮食而不知礼让,然不可谓非孩提时之真性也。至有知识,而后知家人有严君之义焉”。《辞海》中将知识定义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从总体上说,人的一切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精神性的东西)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4]财富”。2.以“经验”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

以“经验”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从学科上看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有著名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者,也是爱丁堡学派的重要理论家巴恩斯(B.Barnes)概括的社会学对知识概念的表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不同社会背景下确立的各种知识形式看做是经验现象,尝试系统地描述它们的特征,并且把它们进行相互比较。第一,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知识都是主要作为公认的知识或继承的知识而存在的。它通常是通过祖先传下来,又传给下一代。它是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是一个方面。第二,起先,信念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习惯与传统中的权威把某些信念确认为特定社会的知识原料成分。在确认一个信念为知识时,最重要的准则便是普遍承认它为知识。第三,知识一般与特定背景或情景中进行的特定实践或程序相联系并通过学习获得或继承。第四,当公认的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批判性评价时,评价在逻辑上是成问题的。这是因为在任何特定的使用情景中知识含义在逻辑上并非知识本身的必然结果。公认知识的应用是一种主动性解释问题,必定会得到具体发展和理[5]解,不同力量也总能不同地发展和应用它。

另外,持“经验”论的还有美国学者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Davenport,Prusak),他们认为,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它起源于并且作用于有知识的人们的大脑。在组织结构中,它不仅存在于文件或档案之中,还存在于组织结构的程序、过程、实践及惯例之中。这种定义虽以“经验”为基础,但内容已有较大扩展,它表明:第一,知识的内涵是十分复杂的,它既有可编码被记录的内容,也有隐含的难以记录的内容。第二,知识既有内在的稳定的结构,也有其动态和变化的一面。第三,知识既有其通用和普[6]遍存在的一面,也有其特殊存在于某一空间场景的一面。还有一位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也持有近似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它通过某种交流手段,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这一定义特别[7]强调了知识传播的功能。3.以“观念”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

以“观念”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我国台湾学者陈秉璋先生,他主张“人类用以表达对于客存实体认知所得的相关性系统化概念或观念,谓之知识”。并对这个知识定义作了如下解释:第一,人类。知识原本是不存在的东西,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换言之,人类乃是知识的创造主体,没有人类就没有知识。第二,用以表达。是指人类用以表达其对于客观存在的实体或内在主体论认识所得的方式与工具,包括无形的声音(语言)、有形的符号(文字)、姿态与图案,其中以文字最为重要。第三,客存实体。是指认识的对象,包括宇宙、自然以及人文社会环境等。第四,认识所得。指知识创造主体(人类)与其客体相接触所产生的感官知觉。第五,相关性系统化概念或观念。指人类对于客体认知所得的概念、观念,如果是零散而毫无相关性之存在,则无法成为知识,只有将许多相关性概念或观念[8]系统化,才能成为一种常识或知识。4.以“信息”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

由于知识的内在复杂性和开放性,关于知识定义和属性的争论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以“信息”论为基础的知识定义也是具有典型性的一种。正如其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指出的那样:“知识(knowledge)是一种能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另一位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车驰曼(Churchman)则认为:“将知识设想或看作一种对信息的集合的观点,事实上已将知识这一概念从其全部生活之中剥离了出去;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集合[9]的反应才是最为重要的。”

持上述观点的还有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1988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以“知识和发展”为主题,对数据、信息和知识都作了明确的界定,认为:数据是指经过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信息是指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知识是指用于生产的有价值的信息。5.以“认识”论和“经验”论并列为基础的知识定义

在诸多关于知识的定义中,我国比较流行的要数“认识”论和“经验”论的“并列”论了。1980年版的《辞海》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认为“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将知识更为明确地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据此,有相当多的学者或论著综合以上说法,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学习、发现以及感悟所得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尽管以上观点被认为是我国关于“知识”的比较权威的定义,但将它置于诸多知识定义的知识群时,它只能被看做是知识定义的诸多观点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认识”论、“经验”论和“观念”论中,虽然把知识问题的研究从哲学领域拓展到社会学范畴,但是它们把知识主要局限于精神现象,将其看做是认识活动并进行抽象的思辨式研究,未能揭示知识与社会关系的真谛,因而,总体上还只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社会哲学。在“信息”论和“并列”论中,“知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元素的无序的集合,而是被纳入了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互动的系统。与前三种定义相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它都有了明显的扩展。

在探究知识定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观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而且把知识进行了科学区分,还研究了知识的社会功能。马克思首先把知识看做是意识或认识的存在方式。同时他特别关注知识力量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固定资产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10]了一般知识的控制并按照这种知识加以改造。”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一个基本原理,这就是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也是由社会目标所决定的。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关于知识的学说。

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知识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11]总结。”这段话发表于1942年2月1日《整顿党的作风》,这段话虽然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它却站在科学的立场,对知识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高度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知识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研究在广泛探讨了古今中外关于知识的定义后认为,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基础、广阔的研究视角和多样的陈述范式,但它们的学科倾向和时代局限明显。更由于研究者各自的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因而造成了知识定义林立和差异显著的局面。本研究在集众学说之大成、采各学科之所长的基础上主张:知识起源于认识,物化于知识产品和文献,知识的本质是信息,价值是传播和使用。正是从这些基本观点出发,我们推崇1998年3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对“知识”所作的定义:“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12]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到目前为止,这一定义是打破所有学科界限,立足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综合性的知识定义,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经过实践积累而逐渐形成和深化的对“知识”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因而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不仅主张关于知识的这一定义,而且运用这一定义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同研究对象进行联系和比照,在对研究主题——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进行不断分解、延伸、组合的过程中,逐步探寻研究的交叉点和理论与实践的交点,为研究工作从源头上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献信息基础。(二)知识的类型

厘清知识发展脉络及其属性,对知识进行科学分类,这不仅是认识知识、把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深化对本项研究认识的关键所在。对知识进行分类如同对知识进行定义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知识类别。因而,在知识分类上的时代差异、学科区别就很容易理解了。概括和梳理目前较有影响的知识分类,大概有如下8种。1.传统性的知识分类

根据传统的知识分类法,知识可分为三类:一是自然知识,也即关于自然的知识,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二是社会知识,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知识,它研究各种现象、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及其规律。三是思维知识,即关于思想、观念、信念、心理和逻辑的知识,它以整个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13]揭示思维的矛盾性质和运动规律。2.古典性的知识分类

借用以往相关学科的理念,我们把有关知识的学问的形成到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叫知识学的古典时期。古典知识分类法就是这一时期以德国社会哲学家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为代表的知识分类法。他把知识分为三大类:一是事功型知识(又译为主宰与有效型知识),主要指人类控制自然、参与社会历史事功的技术性力量,即可实证的诸事业科学的知识。这一类型的知识由人的欲望和需求促动,受社会历史法则限制,但其目的是探寻自然、社会和历史规律,以便控制和驾驭它们。二是教养型知识(又译为文化知识),主要指存在于并能教育、启迪、培养和改变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知识。三是获救型知识(又译为解放知识),主要指与所有信仰和崇拜相关的神学知识。主要探索精神行动法则、爱与恨法则以及价值行为的层级式有序架构。在获救型知识中,没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真与假的问题,只有个体性的有效的有无价值的区分,因此它在对象、方法和目的诸方面,都与事功型的实证知识和教养型的形而上学[14]知识不同。

舍勒的这一知识分类充分体现了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后来,他又依照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事实和社会事实,将三大类型的知识分解为六种具体类型,即A.神学知识,B.哲学知识,C.个人、他人与集体知识,D.外在世界(包括活人与死人)的知识,E.技术知识,F.科学知

[15]识。3.经济性的知识分类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依据知识的表现层次把知识分为四类:一是关于事实型的知识(Know-What),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二是关于自然原理和事实规律方面的知识(Know-Why),即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三是关于技术和能力方面的知识(Know-How),即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四是关于人才、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Know-Who),即知道是[16]谁的知识或谁有知识的知识。在这四类知识中第二、三类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支撑着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这类知识的获得由高等教育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来完成。

OECD的知识分类是很有意义的,它构建的知识体系,同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学科的知识分类相比较,充分体现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其知识疆域空前地扩大了,知识内容极大地丰富了,较好地反映了知识与经济的关系、知识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对发展知识经济,进行知识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综合性的知识分类

1962年,美国学者弗里茨·马克卢普把知识分为五类:一是实用知识,包括家庭知识、劳动知识、商业知识、专业知识、政治知识和其他日常生活和活动方面的知识,强调它的可用性;二是学术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知识、方法工具知识等,强调它的科学性;三是消闲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娱乐知识、交际知识等,强调娱乐性;四是精神知识,包括信仰知识、宗教知识和心理知识等,强调庄严性;[17]五是不需要的知识,即不可用、不能用或无价值的知识。这种分类显然比较全面,但知识体系建构并不完备,时代局限性比较明显。5.思辨性的知识分类

1996年,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在他的《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一书中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知识,主要指个人头脑中形成并存在的各种知识;另一类是客观知识,主要指物化和写、印于一定载体之上的由一定的语言文字陈述构成的知识。他强调科学知识就属于客[18]观知识,储存在图书馆而不是头脑中的正是这种知识。这一分类首次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为图书馆学确立了它所研究的客体范围,给图书馆学所研究的文献和知识类型提供了一个归属范畴,正在对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服务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6.旨趣性的知识分类

美国学者哈贝马斯在《知识与人类旨趣》一书中,厘清了人类知识活动中不同的构成因素,以及知识活动在实践上的不同方法学进路,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知识类型观。他从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旨趣出发,提出了知识旨趣的概念,认为知识旨趣是由技术旨趣、实践旨趣和解放旨趣构成的。这三种知识构成的旨趣相应衍生出三种类型的科学:经验/分析的科学、历史/诠释的科学和批判的科学,这三种科学所组成的知识:一是经验——分析的知识,它所关注的是物质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二是历史——解释性知识,它所关注的是意义的相互理解问题;三是批判——解放的知识,它所关注的是揭示压迫[19]人和支配人的条件问题。这三种知识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再生产、意义和自由。7.社会性的知识分类

2000年,我国学者郭强在《现代知识社会学》一书中,通过对国外一些学者相关著述的梳理,阐述了自己对知识的分类:一是隐含知识和显性知识。西方学者有的称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有的称隐知识和显知识,这与波普尔提出的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涵义基本类同,也是图书馆学经常使用的知识分类概念。隐含知识主要指经验性、意识性的知识,显性知识主要指物化和符号化了的知识。隐含知识有两种发展趋势:要么朝着概念思维、逻辑表达的明晰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转化为新的显性知识;要么继续保留其模糊特征,重新回到实践中,进而使体验不断深化。

二是私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私人知识是指目前暂时停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尚未实现物化的知识。社会知识是指离开人脑而存在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实现了物化的那部分知识,也即通过纸质文献、劳动工具以及人类创造出的全部知识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知识。

三是绝对知识和相对知识。相对知识主要指在人类知识范畴中普遍存在且又易变的知识,这类知识经常处于向非知识转化的状态。绝对知识是指那些不随时代变化而丧失真理性,并永远伴随着人的存在而永恒存在的真知。绝对知识与绝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绝对真理是无条件的,因而它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绝对知识是有条件的,因而它是现实的,是客观存在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知识应该是客[20]观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溯源性的知识分类《辞海》是一部语言文字百科全书,该书把知识分为三类:一是按照反映对象的深刻程度,把知识分为生活常识(近似于弗里茨·马克卢普的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近似于上述的学术知识);二是按照反映事物层次的系统性,把知识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三是按照知识的具体来源将其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上述8种关于知识的分类方法和知识类型,集中了目前学术界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思想与观点,其中一些观点将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基础。(三)知识的特征

在知识定义、知识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和把握知识的基本特征,这无疑对研究知识整合和知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认识知识的特征,至少应该从两个层面去考察:一是知识在普通层面和一般意义上的特征,二是知识在图书馆学和本项目研究层面上的特征。1.普通层面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特征

第一,知识的符号特征。知识既是社会个体所面对的客体的知识,又是人们之间语言交往的客体的知识,因此,对于知识的符号特征就应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根据其存在方式,知识就不再被视为一种本体论地位不确定的脱离实体而存在的精神、观念。如同语言一样,知识也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性或文化性的符号网络,具有一定的时空性。知识又是连接自然和文化或社会的巨大过程系统,它不完全是非物质性的。通过社会标准化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功能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知识过程被成功地物化。另一方面,知识的符号特征,有助于理解知识与人类交往情景的不可分离性。在交往情景和场域中,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流动、传播和转化的过程。由于符号的社会基础的扩展及多样性的发展,知识通过整合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成为司空见惯的事。知识发展到现阶段并非只是个人经验世界的结果,没有古代知识的发展,没有各种符号与时俱进的发展,现代这种充分发展的知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而,知识是一个动态的长时段的过程,是处于流动、传播和转化状态下的符号系统。

第二,知识的主导形态特征。正是因为知识始终处于一种流动、传播和转化的状态,因而在不同的时代里,主导知识形态是不同的。原始时代一直到农业时代的主导知识形态是经验,是靠言传身教世代沿袭的祖训和律条。此时的经验是一切知识的中心,居于主导地位,只要有了经验,就可以对付一切。到了工业时代,以电、机械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有了充分发展,因而技术及其科学技术知识成为主导知识形态。此时拥有了技术就有了发展,经验虽然仍然起作用,但却已退居次要地位了。在信息时代,信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导知识形态,没有信息和没有获取、存储、处理信息的知识与能力是寸步难行的。在即将到来的知识或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知识将成为主导知识形态,并同资本一起成为生产过程的关键要素。有人以为在知识时代里高新技术将成为主导知识形态,实际上这并不完全准确。在知识时代,高新技术作为物化了的知识产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主导知识形态是高新技术蕴含的知识而非高新技术本身。知识的这种特征,对我们认识知识的时代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三,知识的价值特征。首先,知识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它的成功取决于个人和组织的知识拥有水平以及知识使用能力。不同的使用者所能创造出来的知识产品价值会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拥有知识资源不一定能保证创造出价值。其次,知识的利用率和收益具有重复性和递进性。大多数资源都会面临价值不断下降的趋势,唯独知识具有惊人的可多次利用率和不断上升的收益回报率。随着某种知识越来越多地被重复使用,它或者形成标准,或者获得专利,从而使其收益不断递增,回报愈来愈高。最后,是知识老化和更新的加速性。随着时代发展速率的加快,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一个高校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在20世纪60年代可使用15~20年,在80年代可使用10年左右,在90年代减为5年左右,现在的知识几乎年年都在变化和老化。由此可见,迅捷、有效的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体系将成为个人和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不断实现知识价值的关键因素。2.图书馆学和本项目研究层面的知识特征

图书馆学是从图书馆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的一门科学。图书是人类知识的记载物,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性资源。但图书馆所记载的知识并非人类知识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在知识类型中一般被称作客观知识或显性知识,其特点主要有:一是从载体上看,客观知识储存在客观物质(如竹帛、纸张、磁盘等)之上,而主观知识只储存在人的大脑之中;二是从存储方式上看,客观知识一般通过记录存储,而主观知识则一般通过记忆存储;三是从时间延续性上看,客观知识可因物质载体的耐久性而长期保存,主观知识则会随人类生命的结束而消亡;四是从传播时空上看,客观知识可以跨越更广的时空,基本上不受限制,而主观知识因只靠口、耳相传,所以有时空局限性;五是从形式外观上看,客观知识是稳定的、不变的,而主观知识是流动的、易变的;六是从陈述结构上看,客观知识更注重系统性、逻辑性,而主观知识往往缺乏系统性;七是从享有权上看,客观知识是社会的、公共的,而主观知识是自我的、私人的;八是从检验上看,客观知识评价、检验起来比较容易,而主观知[21]识的评价、检验则较为困难。

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自身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今天,人类社会已全面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人类的社会知识所包括的内容愈来愈广泛,所形成的知识形态多种多样。同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已全方位地融入人类生活及生产、实践和创造的所有方面。今天的知识,早已超越了认识的范畴,也超越了经验的范畴,不仅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结晶,更是创新理论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二 知识产品及其演化

如上所述,作为人类主观精神的知识实际上并不具有商品性的意义,因为知识作为人类创造性思维这种高级复杂脑力劳动的成果,它是人类大脑思维形成的精神、思想、构想、认知等,它生成于人类大脑并以大脑为载体。因此,这种知识本身在不发生脑外物化的条件下,外人既无法感知,也无法进行流动、传播和消费,其使用价值更无法体现出来。换言之,要使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发挥使用价值,就必须实现知识到知识产品的转变,也就是使知识实现由精神形态到物质形态的转变。(一)知识生产与知识产品1.何谓知识产品

所谓知识产品就是知识性产品或具有知识形态的产品,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自身生存、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付出脑力劳动,依靠知识、信息和智力等要素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人类知识劳动的成果,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知识劳动是在已知的基础上亦即传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的劳动,是一种人类知识的深化和创新过程。知识劳动的主体是以各种脑力劳动为主的所有社会劳动者,劳动对象是知识、信息、技术和各类文献,其劳动成果就是知识产品。[22]

知识产品作为人类知识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条件,把经过思维活动所创造的新的信息与知识,通过物质生产物化为知识形态的产品。因此,知识产品尽管形态变了但它的核心仍然是知识,它的功能将以物质形态来表现和传播,通过知识产品的流动和转换,来满足人类社会的多层次需要,在实现知识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促进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升华。同时,知识产品在本质上又是社会化精神生产劳动的成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共有产品。在知识产品作为商品的条件下,参与科学和文化成果的使用价值创造的是社会化劳动——直接的和间接的劳动。因而,在评价知识产品形成之源和知识生产者的贡献时,既要着眼于参与价值创造的直接智力生产者的劳动及其贡献,还要关注和正确评估间接参与成果创造的众多生产者的劳动及其贡献。

知识产品作为人类感知、存储、传承和交流知识的物化产品形态,是有其不同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的硬性知识产品,它是具有物质形态的能看得见、摸得着和被感知的知识产品,其中包括信息科学技术产品、生物技术产品、新材料产品、航天科学技术产品等。学界普遍认为,知识对任何一种新产品的贡献率超过50%,就被界定为知识产品。其理由是,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知识和知识创新起着决定作用,没有知识创新就没有新的知识产品。当新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向社会传播和普及的过程中,不再增加新的知识,而原有的知识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率比之前下降。但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存在形式的更新,知识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50%,直到被下一代产品形式所淘汰。由此可见,知识产品随着知识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二是软知识产品,它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第一,思想、理论、方法、经验和文化艺术等,它们的特点是只生产一次,在知识产权的维护下,可以被大量复制来满足社会需要。第二,技术产品,如技术原理、方法、路线、设计方案、配方、计算机程序等。第三,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知识服务,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的咨询服务,这是典型的结合不同的社会需求,创造性地运用这些领域理论、知识和方法所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服务。这些知识产品不应受知识贡献率高低的局限,因为这些知识产品虽然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但相对于它们的内在价值而言,应属于纯知识产品,它们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则更为灵活[23]多样。

到目前为止,知识产品尤其是图书馆知识产品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印刷型知识产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非正式出版物。第二种是非印刷型知识产品。包括视听文献(音频文献、视频文献、音像文献)、缩微文献(缩微底片、缩微胶卷)、电子文献(数据库)等。第三种是特藏、专藏知识产品。包括善本、古籍善本(成书在1911年之前的文献)、外文善本(一两百年前手写或出版的外文文献)、金石拓片、手稿、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制图文献(包括各种地图、地形图、物种和矿种分布图等)、图形文献(包括原作及复制品、印刷品)。第四种是其他文献。2.知识生产与知识产品生产方式

任何知识要转化为知识产品,必须经过生产过程这一环节。《科学学辞典》这样说过:知识生产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明、发现、创造各种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能量来源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等的过程。知识生产是比物质生产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根据层次论原理,高层次的活动方式具有低层次的基本特征,但又比低层次有更多更复杂的矛盾特征,知识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特性都是生产,因此,目的性相同,都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都是人们既分工又合作的社[24]会活动”。

知识生产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劳动对象即知识和信息等内容组成的。知识生产者即理论家、科学家、发明家和所有知识创新的劳动者,他们是知识生产的主体。知识生产方式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虽然,科学研究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但我们不能把知识生产仅仅看做是科学研究。因为在社会不断知识化的进程中,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知识生产者、知识生产场所、知识生产产品、知识生产机构等基本的生产要素比人们平时所理解的科学研究要广泛得多,尤其在专业化的知识生产者不断增多的趋势下,非专业的知识化了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地成为知识生产者。知识生产者的大众化趋向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它也在不断改变着知识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

在论及知识生产和知识产品生产方式时不能不提及知识产品的产权制度安排。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产品是一种带有产权“外壳”的知识,即拥有知识产权的知识。知识产权制度,就是根据不同知识产品的生产成本、外部经济效应、自然寿命等因素,赋予知识产品生产者对其创造的知识产品以一定时间的垄断权即知识产权,以换取知识产品生产者将其创造的知识向社会公开和知识产权期满后对其产权的放弃。这样,在生产者对其生产的知识产品享有知识产权期间,知识产品作为产权明确的私人产品,任何人都必须有偿使用。通过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使用者在知识产品价格上的互动,知识生产者能够获得知识产品生产的成本补偿及相应报酬,以激励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这样就解决了知识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足的问题。而知识产权一旦期满,就意味着知识产品开始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一种没有任何产权限制的自由产品,这又解决了知识产品的创新动力源问题,将使社会成员均可凭借前人创造的知识遗产进行新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由此形成知识产品生产与使用(消费)的循环往复,从而推动人类知识的创新和创造。3.知识生产的特性

知识生产是生产知识产品的活动或者过程,它具有无形性、探索性、继承性、低可比性以及知识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相对松散性等特点。第一,知识生产的无形性。物质生产的产品是以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知识属于精神范畴,所以知识生产是无形物的生产,即使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其生产成果并不仅仅是这些有形的设备、材料、产品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生产这些产品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技巧等。第二,知识生产的低可比性。知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生产者的知识结构以及智力因素,而投入的劳动力的多少和花费劳动时间的多少则是次要的因素。第三,知识生产的继承性。自有人类以来,知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累积和传承过程。个人的知识和知识生产虽然是微小的,但它都可以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这一过程就是基于知识的[25]可继承性。(二)知识产品的特性

知识产品是知识生产的必然结果,是知识属性和产品属性的结合体。知识属性反映了知识产品作为知识的载体,体现着知识所具有的共性和一般特征;产品属性则体现着知识产品的个性和商品特征。1.知识产品的一般特性

首先,知识产品具有创造性特征。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创造成分的含量,创造性是衡量知识产品价值的唯一尺度。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品,其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从法律对知识产品保护的角度看,具有专利发明的知识产品所要求的创造性程度最高;作为著作权客体的知识产品的创造性程度次之;商标等知识产品所要求的创造性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可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所不同。

其次,知识性是知识产品的本质特性。知识产品通过向社会传播知识信息而实现其最终价值。知识产品是负载一定信息的集合体,它的知识性特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息性。知识产品是通过向人们提供一定的知识而实现其价值的,而知识总是以一定的信息的形式传播的。二是非物质性或无形性。知识产品有时可能只是一种理念、方法、技术等非物质的信息,尽管它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其本身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品区别于有形财产的主要特征。

再次,知识产品具有共享性特征。共享性是知识性的延伸,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产品起源于人类的智力劳动,作为个体智力劳动创造的产品,必须能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被外化、体现,才能被他人所感知和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是知识产品得以共享的前提。二是承载着知识产品的信息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被广泛地无限制地复制和传播,而知识产品的共享性正是通过这种复制和传播来体现的。三是在信息时代,知识产品经数字化后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实现网络共享。

最后,知识产品具有专有垄断性。由于知识产品采用了某种产品的形式,如作品、设计、发明、技术、商标标识等,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并在其使用和处置时一般具有专有性,法律才有可能赋予其所有人以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产权保护,从而形成知识垄断及其市场垄断。2.知识产品的经济特性

知识产品既然是产品,它就必然具有特定的商品属性和经济特征。在经过知识劳动者的应用和转化后,它就成为消费者可直接购买和使用的产品,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第一,成本的高固定性和低边际性。从知识到产品的首发成本一般都非常高昂,但是以后生产或复制此知识产品的成本就非常低,同原成本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这种高投入的固定成本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即如果生产停止,其投入的首发固定成本将无法收回。在知识产品的成本结构中,绝大部分属于研发费用,一旦销售终止,这些成本将随之消失。知识产品这种独特的成本结构培育了巨大的规[26]模经济,知识产品生产的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就越低。

第二,效益的间接性。知识产品是一种知识含量极高的产品。它给消费者提供的是高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与物质商品不同,物质产品一经消费者购买,便可直接发挥其效益。而知识产品却不同,它除了内含的潜在效益外,其直接经济效益的产生还要经过知识劳动者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和转化活动,将活动与物质相结合,才能将其内在的效益挖掘出来。如果不加以应用和物化,知识产品就只是一种知识载体,并不能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第三,物质载体的多样性。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之间的明显区别之一,是知识产品中的知识可以独立于物质载体而存在,因而,知识产品可以具有多种形式的物质载体。对于知识产品的生产者而言,他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载体,这不影响他的生产;对于知识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载体而不影响消费。因为不论生产还是消费的都是其中的知识和信息,而不是物质载体本身。消费者虽然购买的知识产品的物质载体不同,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价值却是一[27]样的。

第四,寿命周期的不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知识产品的寿命周期较短且不稳定。知识增长越快,知识产品的时效性就越短。有些知识产品被一种新的知识产品所代替,那么它的价值将会逐渐消失;而有些知识产品的寿命周期却比较长,可以多次和反复使用。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在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累积的增加和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28]知识产品的寿命周期将越来越短,替代和更新速度将越来越快。

第五,报酬的递增性。在现代经济社会里,由于知识经济的主导作用,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已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知识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领域后,不仅使原有的生产技术得到改善,而且能够提高其他投入要素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知识产品的附加信息反馈增加其本身的价值,从而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边际产量不断上升,附加值不断提高。因而可以说,知识产品一般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和报酬递增的特性。3.数字化知识产品的特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众多知识产品的族群中数字化知识产品的类型和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并表现出与其他知识产品迥异的特质和特性。

第一,扩散性。数字化知识产品是无形物的生产,以信息的形式表达,而信息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广泛传播和扩散。数字化知识产品的扩散性,从本质上讲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扩散性。物质产品的扩散性正比于物质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成本,只有在大批量的情况下,才能大范围地广泛扩散。而数字化知识产品扩散范围的大小和产品生产所花费的劳动并无多大关系。

第二,延续性。物质生产的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这是基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数字化知识产品则不然,由于信息的可传播性、可认识性、可记忆性和可存储性,尤其是数字化知识产品的不断创新性和知识生产的无限性特点,使其在传递和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汇集、加工和创造,由此保证了数字化知识产品内容和本质的延续性。

第三,无损耗性。物质产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对产品的消耗和折旧的过程。有的产品表现为一次性消耗,有的则是多次性消耗。但知识产品特别是数字化知识产品在使用中并不表现为该产品的损耗或丧失。如一个数据库成为产品后,既可以重复使用,也不会因为对其[29]使用次数过多而发生损耗,这是数字化知识产品最显著的特性。(三)从知识产品到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是发展知识生产、丰富知识产品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整合和知识服务的高层次需求。美国最早研究知识产品和知识产业的学者马克卢普认为,知识产业是或者为自身所消费,或者为他人而生产知识,或者从事信息服务和生产信息产品的组织或机构。其中,信息产品指以生产、传播或者接收知识为主要功能和目的的有形产品,如报纸、图书、期刊、磁带、办公用信息设备。由此可见,知识产业就是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知识产品、传播知识产品和应用知识产品的[30]产业。

知识产业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可划分为三大领域和八大产业群。三大领域:一是知识生产领域,包括专门的知识生产部门,比如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还包括依附的知识生产部门。二是知识传播领域,包括各类教育尤其是产业化的教育,包括社会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类图书、信息和情报机构等。三是知识应用领域,既包括个体的知识应用,又包括群体的知识应用;既包括大众化的知[31]识应用,也包括特殊的知识应用。

八大产业群:一是科学技术产业群,以生产、销售、消费、发明、发现、设计和技术工具为主体的产业群;二是信息情报产业群,由信息咨询、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流通等信息情报业组成,构成知识产业的第二产业群;三是文化教育产业群,是生产、传播文化和知识信息的职业群体;四是娱乐传播产业群,是集文体娱乐、大众传媒、商业服务为一体的新兴职业群体;五是智能产业群,是以生产智能产品为主,包括生物工程、基因工程、脑业工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高[32]智力群体;七是咨询策划产业群;八是思想设计产业群。

由于知识价值的多维性、间接性和累积性,知识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催化作用。一方面,知识产业直接为经济增长提供知识产品;另一方面,知识产品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和能动性,能为社会其他产业产品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生产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综合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助推器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