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学与审美鉴赏(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1:05:41

点击下载

作者:彭明福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美学与审美鉴赏(第2版)

实用美学与审美鉴赏(第2版)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指导下,为大学生编写的美学美育课教材。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包括美学的旨归、美感的基本类型、实用美学与形式美论、人的美、服饰美、居室装饰美、饮食美、风景美、艺术美及其欣赏等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美学缺失的问题,为加强大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需要,本书打破了传统美学的编写体系,体现了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本书还可供美学与美育爱好者选用。

总序

当下,文化素质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和难点。

人类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这个过程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社会化”。开展生动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青年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之外还承担着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即,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最近,在对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0年组织出版的“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修订中,基于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文化素质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迫切性,与会的委员们一致同意以适用、适度为原则,从中遴选出一批选题,作为服务于职业教育各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系列教材。这批教材包括9种,其中有两种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书目如下:

职业礼仪(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第2版)(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公共关系实务(第2版)

口语交际与人际沟通(第2版)

形体塑造与艺术修养(第2版)

规范汉字与书法艺术(第2版)

实用美学与审美鉴赏(第2版)

文学艺术鉴赏(第2版)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

这套教材的选题涉及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主要针对中高职院校、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未来职业特点,确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体例、表达方式,以职业院校学生为教育对象,又兼顾社会读者。教材以“够用为度,适用为则,实用为标”为原则,突出主要知识点,案例举一反三,语言表达通俗流畅。为了增强教材“衔接”的力度,提高教材的质量,我们在组建顾问班子、编写队伍和编委会时,优选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文化素质课的教师。

如果这套教材使用后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孙汝建2014年7月于厦门

再版前言

《实用美学与审美鉴赏》是面向高等院校学生编写的文化素质课教材。

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开展美学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人们学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从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试图通过美的熏陶,优化学生的人格素质;通过美的鉴赏,帮助学生区分善恶;通过美的训练,塑造学生完美的形象。其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根据目前大学生的现状和特点,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和了解的美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本教材在体例上打破了传统美学的结构,以相关审美能力的前后关联为线索划分教学单元,突出知识应用结构体系。采用“引例(情景导入)+案例解析+知识要点+知识链接+自测题”的结构模式,增强了内容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2.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本教材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审美能力状况和将来人生发展的需要选择内容,特别是针对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在美学方面存在的缺失以及当前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新的探讨,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必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教材由彭明福、朱云才任主编,罗莹、杨靖、钱才芙、蒋理任副主编,尹友、罗亚玲等人也参加了本教材的编写。书稿最后由彭明福、朱云才、罗莹进行修改并完成统稿工作。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第四章由彭明福编写;第一章、第三章由钱才芙编写;第二章由罗莹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杨靖编写;第七章、第九章由蒋理编写;第八章、第十章由尹友编写;第十一章由朱云才编写。罗亚玲参加了后期的审稿、统稿和第四章的部分编写工作。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很多美学方面的著作和文章,在此谨向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虽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作了很多努力,但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编 者2015年1月28日绪论

一、什么是美学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音译为“埃斯特惕卡”)。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登开始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但它的产生是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而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学呢?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对美的本质、意义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

二、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学思想和美学学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胚胎阶段

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在原始时代,原始初民开始在劳动中创造出原始的艺术,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戴在身上,这便是原始人类早期的审美活动,表现出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原始审美意识。据文字记载和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现已荡然无存。唯洞穴壁画与陶器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前者主要以各种动物为题材,生动细致,色彩绚丽;后者不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而且色彩对比鲜明,初具美学思想的萌芽。

2.形成阶段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科学、艺术的发展,美学思想逐步明晰化、自觉化、理论化,并以文字记载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文献之中。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王充、刘勰、苏轼、李渔、王夫之等都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美学思想。在外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文艺复兴后的博克、休谟、笛卡尔等哲学家,布瓦洛、莱辛等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都为美学学科的诞生作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但他们关于美的观点、见解常常和他们关于真、善的认识混在一起,只是他们哲学思想、道德思想、神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的附庸。他们的美学观点夹杂在政治、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甚至史传、书札、批注等论著中,而没有一部美学专著。

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自近代以来发生了认识论转向,为美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把美学和逻辑学区分开来。在严格规定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抽象思维的同时,也给美学规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写出了美学专著,初步形成了美学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讨了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故此,美学学科诞生,而鲍姆加登也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3.系统发展阶段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德国古典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近现代美学三个重要阶段。德国康德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的美学体系,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到了顶峰,成为德国古典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前的西方各美学思潮的集大成者。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旧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马克思把实验的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从而把关于美的探讨建立在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证了劳动实践创造美,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审美意识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等美学的根本问题,使美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体系,并日趋成熟。

4.现代发展阶段

从19世纪中下叶到20世纪,美学更是形成一股强烈的反传统潮流。它一方面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对经验实证方法的张扬,另一方面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和对人的非理性的张扬,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主义美学与人本主义美学两大思潮。进一步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综合研究与分门研究、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衍生出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主要代表人物和美学思潮有德国费希纳的“实验美学”、英国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美国杜威的“经验美学”、意大利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说”、英国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德国李普斯的“移情说”、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以及后来的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接受美学等。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有了新的开拓和长足的发展。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尽管鲍姆加登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美学的研究对象,但他的意见并没有在学术界获得一致响应。鲍姆加登之后,“美学究竟研究什么”一直是一个引起热烈争议的问题。迄今为止基本形成了三种倾向性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这个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得到了相当一批美学家的认同。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这种意见是随着19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主张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一切审美现象,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美学研究的中心。

总之,以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意见虽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亦有各自的缺陷,因而都难以取得学术界的公认。目前很多人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因为以美本身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比较符合美学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经验的解释,都有赖于对美本身的研究。但传统思辨美学把对美本身的研究置于主客对峙的思维模式中,套用技术理性的方法,其最终结果只会像现代西方美学那样导致美学学科本身的危机和消解。

当代的国际美学研究更倾向于艺术研究,甚至将美学称作艺术哲学,因为对当代的艺术能不能进行研究或阐释,是验证当代美学有效性的标志之一,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形形色色已经完全不是传统的美学含义所能定义。“美”已不是当代美学的核心概念,这是美学需要注意的,否则就会将有生机的美学研究引向文字游戏。

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美,如美的产生、发展;美的本质、特征、功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内容美、形式美等美的组成因素及其规律。(2)审美,如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规律。(3)美的创造,如现实美、艺术美的创造规律、发展规律、鉴赏规律等。(4)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性、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

四、学习美学的意义

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以美的熏陶,优化人格素质

美学的中心任务是优化个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这是因为人的情感、兴趣、态度、意志、理想和性格心理品质与人才的成功最为密切。对人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美的熏陶,如从声音、色彩、形态的美到内在、崇高、心灵的精神美;从花鸟山水、深谷幽泉、急流飞瀑、惊涛拍岸的自然美到生活中各种典型人物的深刻思想、巨大热情、完美道德、健康情趣和远大理想的社会美;从现实中各种美好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事物到各种勾魂摄魄的优秀事物的艺术美,都可以培养出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人才成功。

美学对优化人格心理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高尚的情感。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它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通过情感系统构成的一种物我感应、物我交流的心理活动,是一种高尚化的情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人领导人们对于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习惯于对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感到厌恶,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东西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崇高”。真正的艺术家之所以嫉恶如仇,在他们的作品中勇于活剥卑鄙,剖析丑恶,撕破虚伪,揭穿权诈,正是希望人们从善如流,追求和趋向于自身的真诚、正直和高尚。(2)历练坚强的意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类的各种创造性劳动都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是意志较量的结果。而审美艺术活动是历练意志品质的途径之一,它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顽强精神以及不怕挫折、持之以恒的坚韧品质。比如,我们只有登泰山之巅,才能观日出之雄;只有攀天都之险,才能睹云海之奇;只有涉沙漠之远,才能眺草原之广;只有临万顷之波,才能见海涛之伟;只有入深谷之幽,才能尝峰林之乐……“无限风光在险峰”,非有志者是不能达到的。(3)培养健康的情趣。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圣洁而美好的心灵对美好事物的一种静观。当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地”凝结在审美对象或审美过程中时,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或精神的温暖。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因为苏轼有着丰富的艺术修养,他眼中的西湖才犹如美丽的西施,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那样天姿绝色,楚楚动人。

当然,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外在表现,审美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崇高和审美艺术修养的程度,往往决定着审美意识的健康程度。因此,对美的现象与事物的敏感和喜爱,对一切真、善、美的关注和倾心,对丰富多样的审美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可以培养出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我们内含灵秀之气,外现高尚之趣。反之,如果对高尚而美好的事物精神麻痹,缺乏修养,目盲耳塞,胸襟褊狭,其人生趣味必定庸俗。(4)塑造良好的性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最圣洁的天性。人类正是在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中,既创造着社会的灿烂文明,又塑造着自己的良好性格。在多姿多彩的美的形态中,最美的事物是人的美,而人的美又集中体现在心灵的性格美。如荀子所说:“行不胜心”,“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人的性格气质是人才成长的关键。美国科学家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课题中强调,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性格素质是: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性;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顽强性;克服自卑感和树立自信心;社会的适应性和达到目标的内驱力。另外,根据对32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表明,其共同的性格品质是:选准目标,坚定不移;勇敢刚毅,无私无畏;思路开阔,高度敏感;注重实践,认真探索;富有幻想,大胆思考;坚韧顽强,勤奋努力;注意集中,不失机遇;强烈的兴趣和无休止的好奇心。这些良好性格与美学息息相关,人们在审美对象的有力诱导下,在赏心悦目和倾心移志的彻悟中,内心会萌发或怡然自乐或激越高昂的美感,在受到美的熏陶时,会潜移默化地塑造自身的性格,使自己的人格品位得到新的提升。(5)调节不良的情绪。科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时间贯注于某种工作或学习,过分沉溺于单调的动作或思索之中,就会情绪紧张,思维呆滞,动作迟缓。而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积极而愉快的休息,就可以消除这种紧张、困倦的情绪。所以,当人们遇到令人烦躁、懊恼或忧伤的事情时,可以用审美活动把注意力从不良情绪中转移或解脱出来,用审美情绪占据自己的心灵,就能有效地调解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练练书法,或者是看看书、唱唱歌、读读诗、赏赏花,看看优美的风景……这些审美活动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心律舒缓,可以泻导不良情绪,让快乐淹没闷闷不乐,让赏心悦目淹没郁郁寡欢,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心境。

2.以美的鉴赏,帮助区分善恶

美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把人们的精神美和情操美放在重要位置,使人们通过美学修养能够泾渭分明地鉴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使人们热爱和支持一切美好、善良的东西,仇恨和反对一切丑恶、虚假的东西。正如世界著名音乐家亨德尔所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如果科学知识主要影响人的理性智慧和才能,道德主要作用于人的意志和行为的话,那么,美学则同时影响和渗透于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兴趣、爱好、能力等诸方面,它将塑造人的整个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和人格。

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的教化作用。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就是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孟子认为,美是比善更高一级的品质,即“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荀子认识到,美既能深入人心,感人肺腑,又能春风化雨,催人奋进,即“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应该寻找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社会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清风,并不知不觉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自己的性格也就会变得高尚优美。

3.以美的感受,培养综合能力

一个人能否成才、成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观察、思维、想象、记忆、操作、创造等综合能力,而美感的培养,能加速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人的成功。

敏锐的观察能力被称为“智力结构”的“眼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欣赏进行培养。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通过对异彩纷呈的庐山美的欣赏,可以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并通过对形形色色的事物现象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

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与美学息息相关。大凡艺术修养丰富的人,其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尤其是其想象能力特别强。当一个人的全部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去拥抱自然或艺术品的时候,人们的心境与大自然或艺术品完全合拍就会产生共鸣,想象活动就会被激发起来,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丰厚的美学修养还能诱发、激荡人们的灵感思维,以至于成为人们创造思维产生的契机。现代美学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在欣赏壮阔崇高或优美动听的自然景色或艺术作品时,能沉浸在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审美快乐体验,这种审美心态正是灵感思维得以闪现的最有利的心理条件之一。比如大发明家爱迪生酷爱阅读雨果的作品,生物学家达尔文特别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几乎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和诗歌,这对他们的创造思维不无裨益。

对美的感受还能增强记忆能力。如果把语文、数学等知识通过音像形式呈现,变成生动形象的东西,便可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使人一目了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记住相关知识,从而使记忆能力得以提高。现代“暗示学”表明,一边听优美动听的音乐,一边进行思考,利用音乐配合可加强记忆力,记忆效果可提高2.5倍。

4.以美的训练,塑造完美形象

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人们都在追求完美的形象,企望身心健康,内外和谐。学习美学不但能使我们净化心灵,美化行为,塑造性格,而且有助于我们造就健全的体魄,塑造完美的形象。

人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使之符合美的形式。学会了审美的人,懂得人体的美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是健美的身体与健全的头脑、健全的人格与健全的灵魂的浑然一体。人体的健美不但表现在身体各部分的合比例的美,而且还表现在人体活动时符合美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能够折射内在美的“行为之美”是最高的美,是美的精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希望有健康的身体,而且希望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形象,比如流行的健美舞蹈,就是伴随现代音乐节奏,使优美的动作造型与悠扬悦耳的音乐旋律相得益彰:音乐节奏给人美的享受,令人陶醉,把人带入美的意境;动作造型轻快活泼,柔美潇洒,阳刚和阴柔兼而有之,激发起人们创造美的冲动。

综上所述,美学是人们心灵纯洁、人格完美、精神丰富和完美形象的强大动力源泉,它在潜移默化中把人们引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是实现青年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部分关于美【学习目标】

1.了解美的特征。

2.理解美的根源,弄清对美的根源问题的不同看法及目前国内较通行的看法。

3.掌握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具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内容描述】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充满神奇与魅力,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希望,令人心驰神往。美,既可以是具体的美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美的理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对美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人们对美的理解既是多元的,又有着极大的趋同性。到底如何认识美呢?让我们从了解美的根源、美的特征以及人类的审美意识开始。第一单元 美的生成与美的特征【案例】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描写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和诡辩家希庇阿斯的一段对话。对话一开始,苏格拉底请教希庇阿斯“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回答说“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反驳说,这种讲法不能成立,因为许多事物如一匹母马,一把竖琴,甚至一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再说赫拉克利特讲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的,最智慧的人比起神来也像一只猴子;那么年轻小姐比起神仙,最美的汤罐比起年轻小姐,不也就显得丑了吗?它们是不是又美又丑,好像美也可以,丑也可以呢?所以问题是要回答:使这许许多多具体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那个“美本身”是什么?【案例解析】“美的东西”和“美本身”是不相同的。美的东西是具体的、个别的,是现象;而美是一般,是本质。本质又是通过具体的对象来体现的,所以尽管美的现象纷繁复杂,但它们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本质。【知识要点】

一、美的生成

美的生成问题,也就是美从何而来的问题。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的问题,美学史上曾长期争论不休,历代美学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综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派别。

1.“客观派”

客观论者认为,事物属性本来就是美的,不依赖于人的发现或感觉。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在和谐”的观点,认为“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强调美来自形式的和谐。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美是“永恒地自存自在”的“上界事物”,即理念,现实世界的美只是对理念的摹仿。19世纪初德国美学家黑格尔,修正了柏拉图关于美是脱离感性事物的自在物的说法,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弗朗西科·科瓦奇说:“美是真正从那些客观对象[1]上‘出来’的。”我国美学家蔡仪也主张“美在客观”,他说:“我们认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这事物本[2]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认为不存在美的生成问题。美无需人的感受,它客观存在或先天就存在。这样的看法,不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及其参与构建美的主动作用,无法体现出审美的特征。

2.“主观派”

主观论者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人的意识、观念决定了事物是否能成为审美对象。在西方美学史上,主观论者人数众多,观点纷繁,如休谟的“快感”说、康德的“判断”说等。休谟明确地说:“美就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3]心里。”这是最典型的主观论之一。在现代西方美学中,主观论仍然很有影响。不少美学家,如意大利的克罗齐、法国的杜夫海纳、英国的鲍桑葵等都持这种学说。不过,他们更侧重于从知觉经验、情感效果方面去探讨。杜夫海纳就说过:“审美对象就是辉煌呈现的感[4]性。”在我国,吕荧和高尔泰也主张美在主观。吕荧说:“美是人的[5]概念。”高尔泰说:“美,只要看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它[6]就不存在。”“美在主观”说对美感的认识及人的审美意识的认识,有启示的意义,而对于审美心理的研究也成为了美学研究的一个重心。但把美看作完全主观的产物,是不够合理的,更无法解释人的审美意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3.“主客观统一派”

早在18世纪,法国美学家狄德罗就提出了“美在关系”的命题,认为美存在于客体对象与主体的适应和交融中。西方当代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兰菲尔德也说,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这两方面变化无常的关系,即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之间的关[7]系。”主客观统一论者试图调和客观派和主观派的观点,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之中去探寻美的根源。我国的不少美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但在这一派别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比如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8]起而成为一片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很显然,这是在主客观的结合中偏重于主观的,如李泽厚所说:“所谓‘主客观统一’这概念并不很清楚,原因是所谓‘主’指的是什么?所谓‘主’指情感、意识、精神、心理,那么这种‘主客观统一’论便仍然属于主观派,如利普[9]斯和朱光潜。”而另一个分支则是侧重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他说:“如果‘主客观统一’中的‘主’指的是人的实践活动,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人的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现实活动,就是说,这里的‘主’实质上是一种人类整体作用于众多客观对象(如大自然)的物质性的客观活动,它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即这种主客观统一便不属于主观论,而属于客观论,它是客观论中的第三派,即一种现代意义的新的客观论,亦即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的客观论。[10]它既是‘主客观统一’论,又是客观论。”李泽厚的观点就是实践美学的观点,而这也是目前国内较通行的看法。

实践美学观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作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坚持把实践概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类自我创造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理解为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他的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可见,艺术和审美活动理所当然应该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对美的起源问题的探讨自然应与人和人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观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美学观。实践美学认为,一般事物是经由实践过程、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蕴含了社会的内容之后才成为美的。正如李泽厚所说:“离开人很难谈什么美。不能仅仅从精神、心理或仅仅从物的自然属性来找美的根源,而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从‘自然的人化’中来探索美的本质或根源。”“美只有在主观实践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朱(光潜)先生那种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的相互作用上,才可以说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但这种主客观的统一,仍然是感性现实的物质存在,仍是社会的、客观的,不依存于人们主观意识的、情趣的。它之所以是社会的,是因为:如果没有人类主体的社会实践,光是由自然必然性所统治的客观存在,这存在便[11]与人类无干,不具有价值,不能有美。”

按照实践美学的观点,美来自于人类主体的社会实践,一般事物经由实践过程、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蕴含了社会的内容之后才成为美的。

二、美的特征

美的本质是抽象的,但美的现象是具体可感、生动丰富的。它总会以各种各样的特征表现出来,概括地看,美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

从美的生成我们可以看到,美产生于人类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人的实践的客观社会性决定了美的客观性。客观事物为人的实践活动和美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美的事物本身就无所谓美。美既不是客观理念、绝对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主观情感,美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是“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体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12]移的、丰富多彩的、有声有色的、有形有相的世界”。

美的客观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是说凡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皆有美。正如自然美离不开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但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美一样。美在物,不在心,但这物不是脱离社会、脱离人而存在的物,不是“自在之物”,而是“为我之物”。美永远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产物。

2.社会性

美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依赖。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社会美对社会生活的依存性自不必说。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凝结着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而这情感和理想的孕育离不开社会生活,这就使艺术美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即使看起来离社会生活最远的自然美也一样具有社会性。因为自然美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对自然征服的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的联系,使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作用,客观地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便构成了自然美的社会性。

3.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又称具体可感性,是说美的事物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凭欣赏者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抽象的概念,并不具有观赏价值。比如,面对“这是一朵花”的抽象判断,我们无法感受其美,只有面对有形有色的具体花朵时,才能感受到它的美。

自然美总是通过自然事物的具体形象体现出来的。如五岳之首的泰山,以雄伟而著称,它之所以给人雄伟的感觉,是因为它体量巨大、稳定持重、气势恢宏。泰山东临大海,雄踞齐鲁平原,在这样一个广阔而平坦的大环境的衬托下,显得高大持重。再比如以幽静而闻名的青城山,是以崇山深谷作为地形基础,辅以茂密的乔木为条件,构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山、水、林木有一定的水平深度、一定的开合变化以及视线的阻隔与开放、道路的曲折回转、明暗的交替等空间序列的变化,因此才显出幽静。

社会美也不在抽象的概念,而在具体生动的形象。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现实中的英雄模范、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性产品、进步的社会活动、良好的道德风范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以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的,具有直观的形象性。

艺术美是观念形态的美,但它要借助直观的艺术形象来传达特定的观念。艺术是审美意识的表达,但它没有将审美意识抽象化,没有舍弃其丰富的感性内涵,所以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13]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可以说,没有生动具体、传神动情的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可言。

美具有形象性,但并不是说一切形象都是美的。体现美的形象,必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形式。

4.愉悦性

美的事物能给人带来愉悦性,人在观赏自然美时,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在倾听英雄事迹时,会为之所感动,热泪满面,激荡起我们澎湃的胸怀;在欣赏高度集中的艺术美时,会达到忘我的境地,那勾魂摄魄的力量常能激发我们产生多种美的情感。

美所带来的愉悦是一种精神愉悦,它可以对人起到巨大的陶冶作用,净化人们的心灵,升华人们的情感。在审美中所获得的愉悦,不同于喝一杯葡萄酒或在炎炎夏日吃一块冰淇淋所获得的快感。它们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快感是人的生理欲望或冲动得到满足而引起的身心的快适,它本质上是物质的;而审美的愉悦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本质上是精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所带来的愉悦绝对地排斥生理的快感。【相关知识链接】

宗白华“活力”说

宗白华以积年之功力探索中国艺术意境的奥秘,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而在对意境的探求上,宗白华始终坚持艺术意境根源于生命真实的“活力”、生命根本的运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意境创构之“虚”与“实”的二元辩证性,就在生命运动本身的过程实质,就是生命运动的二元。宗白华坚定地追求“深情与活力”的新时代精神,认定“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自然的调谐,人的精神生命的丰富与昂扬,在他那里无一不是生命活跃的果实:从心底深处永远潜伏一种渴望——从渴望着热烈的生命、广大的世界,到爱艺术里永驻的光、热和生命;从爱光、爱海、爱人间的暖和、爱人类万千心灵里一直紧张而有力的热情,到倡导“心似音乐,生活似音乐,精神似音乐”的艺术精神描写,这其中正有一种统一、一种连续,是从人格精神极端爱生命的“动”,伸进了艺术理想的弘扬和阐释里,使人格精神与艺术诠释获得了相互认同而达到微妙的相契相合。对于宗白华来说,离开人格精神的“动”,也就没有对于艺术意境表现生命运动的熟悉和对生命理想的追求了。

蒋孔阳“人的本质对象化”说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基础的,但并不像实践派那样,直接从实践概念来界定美,而是以马克思《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的思想为立论的主要依据,从人与现实(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历史形成入手来揭示美和美感的诞生和本质。蒋孔阳从《手稿》中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出发,指出美的创造是一种自由而又符合现实的规律的创造。同时,对于美的创造,蒋孔阳从宏观上和主客体的关系上作了富有新意的阐发,提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理论,认为美是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等多层次积累而又突然创造而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恒新恒异的创造过程中的复合体,所以它能把复杂归于单纯,把多样归为统一,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了生命的有机体。

美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美的一致性是说一切的美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共同的价值内涵。美的多样性是说具体的美,其感性显现方式是不同的,因而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世界的感性特征的多样性造成的,也是由人的丰富内涵造成的。美的多样性表现着美的一致性,美的一致性存在于美的多样性之中。【课后练习】

1.美同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举例加以说明。

2.喝美酒、尝佳肴与听音乐、看芭蕾带给人的愉悦有什么本质区别?第二单元 人类的审美意识【案例】

我国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陶器,多绘有蛙、鸟等动物图案,这一时期的原始人则把敲掉门牙、穿鼻孔、擦牛粪、戴羽毛作为一种装饰。而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多绘有植物的纹饰,这一时期的人的装扮也多采用植物形象。殷商时代,我国的青铜艺术繁盛,而青铜器的纹饰多以猛兽为对象,称之为狞厉之美。【案例解析】

旧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的初期,人们以狩猎为生,因此把自己装扮成动物的形象,或以动物作为器物的装饰形象。新石器时代,已是原始社会晚期,人们由狩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农产品已作为基本的必需品进入生活领域,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基本审美对象。青铜器艺术以猛兽为美的对象,因为那是奴隶制主权的象征。由此可见,人们的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要点】

自19世纪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与“自上而下的美学”的区分,要求美学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之日起,对审美意识的研究就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心。审美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等方面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审美意识是美学上的重要问题,研究审美意识的根源、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提高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审美意识的产生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中一种特殊形态,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能动的反映。这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识状态,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这种意识由何而来呢?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实践美学的观点,美根源于社会实践,那么,审美意识自然也就发生在实践所引起的主体内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

人类刚诞生的时候,自然界对于人类无所谓美,人类祖先居住在莽莽森林之中,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山洪暴发、地震海啸,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完全是一种具有无限威慑力量的恐怖对象。人们尊敬它、畏惧它,并把它作为神来崇拜。我国古书上所说的“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日,斯文不作”,反映的就是早期原始社会的状况,这个时期根本谈不上美,也无所谓人的审美意识。

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祖先同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逐渐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随着人类制造生产工具能力的提高,人们从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资料日渐丰富,江河可以捕鱼行舟,山火可以取暖煮食,土地可以耕耘收获,林木可以搭屋建桥。大自然虽然对人类还存在许多可怕的威胁,但人们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它,它的威力越大,越能显示出它的征服者——人自己的力量。这样,曾经与人类完全对立的自然,渐渐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再是与人类作对的异己的力量,反而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对象,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然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既是人脱离动物界,从“自在的人”变成“自为之人”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也是自然界成为人类的生产对象、生活对象,也成为人类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的起点。人通过对外界自然的加工改造,使一切对象对他来说都成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中,人的心理成为人格心理,知、情、意逐渐发展并交互作用而融合,[14]正如马克思所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五官感觉从生理感官向心理感官生成,也作为审美心理的感官而生成,马克思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只是属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15]来。”所谓“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便包括了人的审美的快乐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趣、审美认识等情、意、知各种审美意识的基因生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位建筑师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建造一座美丽壮观的建筑物后,对它加以欣赏时,会沉浸在精神愉悦之中,产生一种创造的喜悦、激动和欢乐。因为建筑物体现了他的智慧力量,成了能确证并从中直观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了的产品。因此,人在对象上认识到自己,观照自己的本质力量,是审美愉悦赖以生成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审美意识是实践主体在对象世界中的一种自我观照。

既然审美意识是实践的产物,它也就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即使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的不同,审美观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审美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现象。

二、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意识是一种动态性的复杂结构,主要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种心理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也是四种心理功能,交融组合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其中每一个心理要素都有不可取代的功能,他们彼此依赖又相互渗透,最终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每一个要素的功能。

1.审美感知

感知是合感觉与知觉二者而言。它是通过感官接收对象感性特征的刺激并将其综合为整体形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感知主要靠视觉和听觉来进行,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也起作用,但不像视觉和听觉的作用那么突出。因为视觉所接受的色彩和形体及其变化,听觉所接受的声音运动,都最富于鲜明的力度和节奏,不仅能最鲜明地呈现事物的感性特征和生命形式,也最易引发主体的感应活动。同时,视听器官也是最富社会性的感官,它们在实践中同大脑和语言密切联系,使视听信息最富于生活经验所提供的意识内涵,并具有社会的普遍传达性。

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和门户。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审美的感应是以对对象的反映为前提的。只有当感官感知到对象的感性形式,对象在感官面前呈现为有生命的形式,审美才可能开始。只有审美开始了,我们才可能从对象的形式领悟到美的内容。所以,没有审美感知,其他都说不上。

关于审美感知,美学家、心理学家们作出过种种界定。在这里,我们参照叶郎在《现代美学体系》中提出的观点,主要从完整性、主动性、情感性三个方面来把握审美感知的特征。

第一,完整性。我们说审美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构成的,但是它并不是每一种审美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的简单相加。审美知觉是一种完整的、统合的心理组织过程,并且这种整体性在我们心理结构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作为一种心理框架制约着感觉。当我们观察一幅画时,不是把色彩、线条、形状、节奏、运动等感觉到的材料加起来达到知觉,而是一种完整的组织形式迅速构成某种完整的知觉心象,从而感觉和理解对象的结构形态、情感基调和直接意蕴。所以,完整性是审美感知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主动性。这就是说,审美感知过程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对象的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对象,协调其他心理功能,有所选择地去感知。许多心理学家都谈到过知觉的主动性。冯特和吉布森都说知觉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被动的,另一种是主动的。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认同理论,任何认知过程都必然是主体将自己的人格、风格或范型带入对象而达到的一种个人认同,审美认知过程当然也一样。主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他的审美经验、知识结构、审美需要等,制约或影响着选择性。如英国艺术心理学家贡布里希认为知觉与审美主体心中的某些“图式”有关,他曾发现同是一个星座,不同的部落却从中看出不同的形象,有的看成一只羊,有的看成一头雄狮,有的看成一头公牛,印第安人则把看成一只龙虾。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当一个强烈的个人需要,使一个观看者极其希望看到那种具有某些知觉性质[16]的物体时,记忆痕迹就会对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人的知觉是一种主动的反映,所以音乐家注意的总是音响,画家注意的是色彩和线条,雕塑家则留心的是团块结构和材料质地,等等。敏感地捕捉对象整体上最具特征性的东西,就是这种选择性的表现。

第三,情感性。心理学早已证实了感知过程中伴随着情感。审美知觉的情感特征更为突出。这种审美知觉中产生的情感我们称为知觉情感,它与后续的审美想象中所产生的想象情感一起构成了审美认知情感。知觉情感具有鲜明、具体的感情色彩,如喜悦、哀怨、忧郁、闲适、惆怅等。这种情感色彩一方面取决于特定审美客体所表现和传达的感情性质,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审美主体感知时的情感状态,取决于主体的心境。在欣赏自然风景时,主体心境对知觉情感的影响尤其显著。中国古人说:“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夕阳能使山远近,秋色巧随人惨舒。”这就是主体心境对知觉情感的影响。所以审美感知中的情感,是在主客体双方的影响下形成的,表现着独特的审美内涵。

2.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可以分为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知觉想象表现为主体在直接把握对象形式结构的活动中的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菊梅之迎霜雪而怒放,联想到君子不畏谗言,独立不迁的傲骨;由竹之挺拔中空,联想到君子谦虚但不随俗的情操;由兰处荒野幽谷仍秀洁清香,联想到君子贫贱不能移的洁行。又如见黑暗而思光明,见懦夫而念英雄,从眼前的冷落想到昔日的繁华之类。再如见乌云而知雨之将至,见断壁残垣而思昔日浩劫等。创造性想象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不依据现成的客体对象去再造形象,而是主体对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形象。创造性想象要比知觉想象复杂得多,它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并激发起更深一层的情感反应。因此,创造性想象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工程师设计新产品,艺术家构思新的艺术形象,都需要创造性想象。

审美想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形象性。想象并非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但在审美想象中,形象的感性特征特别鲜明。科学的想象往往只着眼于形式结构的功能和意义,形式只要能实现功能和表达意义即可,对形式本身的感性特征不是很注意,更不会去留意这些感性特征和形式结构所传达的生命特性。审美的想象则不同,它有特别鲜明生动的感性特征,如色彩、音响、形体,都各具特色而生动鲜明。同时它也更重视展现和感受形象的力度和气势、节奏和旋律。前面说从书法中想象出动势,就是这种特性的表现。为了强化效果,还可以通过类比联想和对比联想等来丰富其感性特征,以致达到意象对主体全方位的笼罩和包围,如听王小玉的梨花大鼓所引发的想象。

第二,自由性。陆机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正是对审美想象自由跨越时空界限特征的描述,须臾瞬间,通观古今,游及四海,事实所不能的,想象可以做到。想象是可以填补我们日常生活贫乏的慰藉,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审美想象。

第三,鲜明的个性。鲍桑葵说:“美首先是一种创造,一种新的[17]独特表现,是一种新的情感从而获得存在。”可见审美想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相同的对象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中幻化出不同的形象,那是独特的个人情感、个人体验的投射。同样的,面对相同的艺术作品,不同的欣赏者会在自己心中形成不同的意象,因为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一个再创造,而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所以才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

3.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类型的情感,它和日常生活的情感有本质的不同。正如同我们看一部悲伤的电影时流下的眼泪,与我们平常受委屈时流下的眼泪不相同一样。由于唤起情感的对象的差异,经验情感时的情境的差异,使得审美情感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情感。

审美情感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由审美主体个人的利害关系所引发的情感,因此带有某种幻觉性质。这是这种虚幻性,把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的情感区别开来。也正是这种虚幻性,使得全人类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都能融入审美主体的心中。正如卡西尔在谈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所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18]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这些情感并不与自身的利害相关,所以和主体有某种距离,主体不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但是这些情感进入主体心中之后,主体又对这些情感进行个人认同,也就是把自身的情感及经历投射到这些幻觉情感之中,从而使自己真实而强烈地被这些幻觉情感所打动。

审美情感是审美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动因,同时它也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中。情感在审美活动中能起到一种激发的功能,它可以强化主体的知觉,激励主体的想象,成为意象构成的亲和力、中介力。情感推动想象和理解,想象和理解把现实打乱,进行重新组合、重新制作,组成新的意象、意境。相反,情感也可以抑制和干扰主体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在审美认知阶段,如果主体产生某种消极的情感,如淡漠、失望、没有兴趣等,就会明显地抑制,甚至中断主体的审美活动。

4.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指审美活动中,主体对客体意蕴和审美活动意蕴的整体把握和领会。它是审美活动中的理性因素。审美不等于认识,但一定包含某种认识或理解。事物的意义总是在复杂的联系中显现出来的,只有把握了这些联系,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而把握这些联系,就需要发挥理性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感知去捕捉乐曲中的旋律、绘画中的色彩和线条,但要领悟旋律之中色彩、线条之间所蕴含的情感,就需要理解的因素。尤其在欣赏一些哲理性很强的艺术作品时,更需要审美理解的参与。如画家普桑的《阿卡狄的牧人》,画面上三个牧人和一个神女正在猜测着墓碑上的铭文“在阿卡狄也有我”的含义,被公认为是很难读懂的一幅画,对其含义,至今还在争论。那么要读懂它,就必须要理解的参与,甚至还得有理论思维的帮助。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说:“有没有人的思想反省,在对于风景的美的体验上,其内容是大不相同的。”“无论任何作品,如果没有理性的理解阶段,就不能称其为欣赏。在这个意义,美具有必须为理性发现的一[19]面。”可见,审美中理解因素存在的必然性。

同时,审美理解是溶解在感知、想象和情感之中的。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第一,审美理解渗透在审美知觉中。此时的理解是比较表层的,一般是对对象形态、结构、风格和直接显露的意蕴进行把握。比如,欣赏莫奈画的《干草垛》,在知觉的瞬间,不仅可以把握画面的光照阴影,色彩跃动,而且会领悟到一种自然的宁静和恬淡的情调。第二,审美理解渗入想象之中,这时的理解就是对对象深层意蕴的把握。有了理性对想象的规范,表象逐渐走向明晰和确定。第三,审美理解溶解于情感,给予情感以理性的调节,使情感从盲目的欲望冲动走向一定意向的情感。

三、美的鉴赏的三个层次(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统称为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感觉,按心理学的分析,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如对事物色彩、线条、声音、质地的感官印象。它是通过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人的耳、眼、鼻、舌、身和大脑神经系统专门组成了听、视、嗅、味、触的感官分析器官,接受和传达外界各种信息。当我们感到的某种色彩、声音、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审美主体可以直接接触客观的审美对象而获得,是不需要任何中间的环节的。

比如说要欣赏一朵花的美,我们不需要通过植物学先了解这朵花是属于哪一个科、哪一个属,有什么性质和特征,而是直接通过眼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