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园到职场:20位北大校友为你讲述职场心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2:20:2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军凯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燕园到职场:20位北大校友为你讲述职场心经

从燕园到职场:20位北大校友为你讲述职场心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从燕园到职场:20位北大校友为你讲述职场心经作者:李军凯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红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ISBN:9787505134119本书由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在北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在全国青年和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北大校园内立刻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长久以来,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承担着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新风、培养社会各界领军人才的使命。自五四运动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北大学子也始终秉持“以国家为己任”的崇高情怀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在新时期,北大人承继光荣使命,肩负历史重托,应该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应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既是对北大人奋斗过往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北大人在新时期砥砺前行的极大鼓励。北大学子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而作为北大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让五四精神得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古老的燕园结出新的果实,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阳春三月,军凯给我送来一本厚厚的书稿——《从燕园到职场:20位北大校友为你讲述职场心经》,让我看到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成功尝试。我欣慰地了解到,此次访谈活动是工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先锋工程的一次成功组织,再次凸显了工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同学群众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能否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探索高校学生党建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积极探讨和尝试的热点。而此次杰出校友访谈,无疑是北京大学学生党建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杰出校友的成长经历,有力地激励着高校学子见贤思齐、成长成才;他们传递出的精神财富,将通过这种新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得以传承。与此同时,学生党支部锻炼了自身的沟通协调与采写能力,今后将更好地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深入访谈杰出校友,将第一手的职场图景描绘给在校学子,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是党员服务群众的创新性实践。

认真翻阅全书后,我看到本书选取的20位杰出校友横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自主创业五大领域,他们在校时就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工作后在各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奉献、执着耕耘,即使经历坎坷起伏,却始终以北大人的热情和执着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推动着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们身上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也是北大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通过本书已凝结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必将推动新时期的高校学子勇敢地传承和践行。

不仅如此,本书在内容上重点收集了杰出校友的职场经历、职业生涯规划、事业与生活的平衡、对社会和校园的态度等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当前高校学子最关心,也是他们最困惑的话题。因此,本书在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工学院自2005年重建至今,依托北大雄厚的理科和医科实力,在短短的10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前沿科学研究、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方面走在前列,在教育教学、学生工作、产学研合作方面也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已成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今年,工学院将迎来建院10周年庆典。相信本书也将为工学院的院庆活动增色添彩!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的时代背景给了青年人才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当代青年理应把握机遇,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精琢于脚下,高远于未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的事业。愿广大青年学子能够从本书中体会到校友们的爱国情与事业心,体会到他们不灭的理想与无悔的坚守,从而进一步确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抱负,坚定前进的步伐,勇往直前、奋斗不息。

衷心希望工学院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也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够从本书中找到打开成功职业大门的钥匙,并秉持北大人的理想信念与执着坚守,去书写更加美好的青春!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2015年3月第一章科研院所东海望澎台,南天留祠宇——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袁东亮记者手记

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而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我国对海洋学的研究已然颇具规模。尤其在过往数十年间,海洋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其中包括在海洋物理和物理海洋学上建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型;在地球南极建成我国长城和中山两处科学考察站;实现对大洋多金属锰结核矿区的调查与选划。显然,这些重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成熟。

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科技重镇,坐落在“世界帆船之都”——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无疑为我国海洋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该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8月,其创始人系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和张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现设有生物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9个研究室和若干重点实验室,拥有3艘海洋调查船、2个工作站(分别在山东烟台和福建厦门)以及国内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海洋生物培育楼等先进设施,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多学科海洋研究机构,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300余项,荣获国家、省部级嘉奖140余次。

身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不断为我国海洋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一分子,袁东亮老师历经数载春秋,凭借多年来对海洋学的挚爱与奋斗,赢得了广大同仁们的好评和所在团队的尊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驰骋于浩瀚大海的北大人,体察他对海洋科学的那份情有独钟与对过往经历的那份刻骨铭心。采编信息

采访对象:袁东亮

采编人员:张晏硕(北京大学工学院2013级硕士班党支部)

时  间:2014年10月

地  点:北京大学

袁东亮,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物理海洋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海洋学博士学位。留校两年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工作7年,被聘为高级科学家。期间曾兼任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助理教授。2005年在美国大气海洋局国家环境卫星资料信息中心进行短暂工作。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全职回国工作。

袁东亮老师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和气候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印度洋偶极子演化及其影响太平洋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演变的赤道波动力机制(Yuan and Liu,2009,J.Phys.Oceangr.;Yuan et al.,2011,2013,J.Clim.);发现了北赤道逆流下面向西流动的一支潜流,将其命名为北赤道次流,同时发现了热带西北太平洋存在强烈的non-Sverdrup环流结构,指出其机制可能是海洋环流的非线性(Yuan et al.,2014,J.Phys.Oceangr.);发现了吕宋海峡黑潮路径存在着突出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证明了吕宋海峡菲律宾海一边的中尺度涡旋对黑潮的非线性扰动是引起黑潮路径季节内跃变的关键因子(Yuan et al.,2006,J.Geophys.Res.;Yuan and Wang,2011,J.Phys.Oceangr.);发现了交汇西边界流的迟滞变异过程和印尼贯穿流源区西边界流的甩涡现象,并揭示其机制(Wang and Yuan,2012,2014,J.Phys.Oceangr.);揭示了黄、东海跨陆架环流的路径形态和动力机制,指出了黄、东海与黑潮交换的路径是由冬季的跨陆架环流和闽浙沿海穿刺锋面的集合输运所形成,并较好地解释了陆架悬浮沉积物的输送和分布结构(Yuan et al.,2008,J.Mar.Sys.;Yuan et al.,2010,Yuan and Hsueh,2010,Deep Sea Res.II)。在陆架环流动力学、热带环流与气候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自2006年至今,已在J.Phys.Oceangr.和J.Geophys.Re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国际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太平洋委员会委员,国际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曾多次出任世界著名的科技及医学出版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特约专刊主编,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等国际学术机构任职。一、储备篇之求学燕园

您是哪年进入北大学习的?您对当时的北大、力学系有着怎样的印象?燕园里曾发生过哪些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情?

袁东亮:我是1984年进入北大力学系读本科的,北大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很高,我也很高兴能够来到北大读书。当时的力学系就已经在东门外的院子里,觉得位置稍微偏一些。四年大学生活,大家都说我们力学系是全北大功课分量最重的院系之一。且不说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就北大最难的四大力学课而言,力学系的学生就要修两门。总之,感到力学系的老师们水平很高,出的题目自然也就比较难。现在回忆起来,不少同学后来也没有选择从事与力学相关的行业,可能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有关。那时大家在平日的学习都很紧张,但燕园的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周末有舞会等。

在燕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收获对您今天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老师或者同学?他们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袁东亮:在燕园打下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无疑对我后来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研究生以及出国读博士时,由于关键的基础课都已经学过,学习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另外,本科的学习也培养了我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创新的必要条件。

记得大一那年,力学系的朱照宣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力学概论》的课程。他指出,力学的发展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对其他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时,许多同学觉得既然力学发展得这么成熟了,似乎很难再能做出超一流的成果,因此感到很迷茫。我却解读出了不同的信息,意识到学好力学,今后定会有大用途。大学三年级那年,和黄永念教授的一席座谈让我意识到,相对于固体力学来说,流体力学还有较多的科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在后来的专业选择上,我选择了流体力学。后来,我选择海洋学研究,流体动力学成了我的核心研究内容。

在北大的时光,除了学习之外,您是否发展了其他的兴趣爱好,尝试了哪些改变?这些爱好和改变对您日后的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袁东亮:在北大,周围的同学们教会了我下围棋,打桥牌,跳交谊舞等。这些兴趣足实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此外,大学期间我一直坚持长跑,锻炼出了较好的体格和意志力,这为我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若让您总结自己的燕园时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为遗憾的又是什么?您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时代对目前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怎样的建议?

袁东亮:在我看来,最大的收获是学业和因之而得的基础,还有同学之间的友情和留给彼此那难忘的笑容。最遗憾的则是北大没有海洋学专业。为了学习海洋学,自己不得不离开北大,回到故乡青岛,进入中科院海洋所攻读海洋学硕士研究生。在北大的学生时代奠定了我事业成长的基础,树立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也养成了我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至于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可以有以下几条,仅做参考。第一,培养理想,打好基础,不要羡慕浮华;第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以及自己所处的实验室和团队的发展紧密结合;第三,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同时要保持低调;第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成为自己所在行业中不可替代的人才。二、过渡篇之职业规划

当年您从校园走向社会时,有过职业规划吗?选择前,您都做过哪些准备?

袁东亮:谈不上职业规划,只是对海洋学研究比较感兴趣。我们那个时代有个名词叫作“自我设计”,其实就是自我欣赏、脱离实际的代名词。我们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有时候容易犯这个毛病,主要是由于对社会和实际缺乏深刻了解,因此较易形成一厢情愿的自我欣赏式的职业设计。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怎样的?您所学专业的毕业生都有哪些选择?您自己有过何种纠结和考虑?

袁东亮:前面曾提到,当时各种思潮较多,社会大环境总体上轻视做学术研究的人,年轻学生讲究多赚钱。当时我们班里许多高材生都赚钱去了,有的进入电脑公司销售电脑和软件,有的去学经济、读商学院,还有的自己开公司。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实现自己儿时的理想——做一名科学家。

最后决定投身这个职业的原因是什么?您的家人、朋友如何看待您的选择?

袁东亮:很简单,一方面是想实现自己幼时的理想,另一方面则是兴趣对自己的引导。家人们都支持我的选择。

当初是如何衡量现实与理想的?您是怎样克服其中的心理落差的?

袁东亮:在美国,过去一段时间里搞诸如计算机等的可以赚很多钱,但当我仔细了解这些人员的生活后,发现其中尚有许多不如意。因此,自己并不羡慕他们,依旧专心做科研。记得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曾这样教导做学术研究的毕业生。他说,毕业后前五年的同学聚会,你们最好不要参加,因为那个时候你们的同学要么比你们有钱,要么比你们有权。但等到毕业二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当你们参加同学聚会,就会发现你们的坚持和努力是多么值得。三、塑型篇之职场打拼

您的职业发展经历是怎样的?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您都有过哪些打拼经历?记忆最深刻的事情都有哪些?经历过怎样的曲折与悲喜?

袁东亮:我从1988年北大本科毕业后,回到了位于家乡青岛的中科院海洋所,在经历一小段研究生学习与生活后发现,当时我国的海洋学研究非常落后,基本上是看图说话式的描述性海洋学,自己难免有些失望。后来了解到可以申请自费留学,就下定决心出国读博士。当时科学院的研究员获得研究生招生的名额是不容易的,所以我的导师起初并不同意我出国留学。为了这件事自己与老师的关系一度还闹得比较僵。随后,我多次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两地,期间还请同学帮忙办理了成绩单等手续。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交通和住宿等都远不如现在方便,那段时期可谓过得焦头烂额。后来,老师见我如此坚决才同意写推荐信。这一过程算是一段比较心酸的打拼经历吧,这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校园里和社会上环境的巨大差异。

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在赔偿了所有大学四年的所谓“培养费”后,我只身来到美国。当时自己身上只有200美元,助学金却要在一个月以后才能拿到,不得不省吃俭用。好在系里的老师们帮助我申请了国际学生临时贷款,总算熬过了那段时日。

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坚持和执着?又有哪些放弃与妥协呢?您当时是怎样面对和解决的?

袁东亮: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经历改革开放不久,国内的教育与美国有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读研究生时,我使用的是一台286型微机。当时课题组里还有一台386型的,但太昂贵,根本不让我们触碰。到了美国,发现使用的是Unix系统,自己完全不会,又没有人教,全靠自学和低声下气的求教。从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对我而言可谓醍醐灌顶,博大深奥。也正是在那时,深感国内水平的低下和教育的落后。当然,还有经济上的窘迫。与来自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留学生相比,我们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总是省吃俭用。后来我学会了修汽车,买东西用折价券,时常利用周末逛旧货市场等。

然而,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全部学分,并且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资格考试。这个考试在当时国内的教育体制中是没有的,然而却是体现美国博士教育严格性的标志之一。通过以后,才有资格进行博士论文的答辩和博士学位的申请。我的成绩在那次考试中名列第一,战胜了包括两名前苏联留学生在内的所有其他同级的留学生。之后,我抓紧开展博士论文的研究,仅仅用了四年,就获得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博士学位。该系在美国科学院的海洋类排名中,位列第七。

之后,我在博士后出站后来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当时正值美国计算机经济的爆发时代。那时候许多公司都在招聘电脑程序员,不少人看到美国科研职位越来越少,就转行从事计算机行业。但我一直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事海洋学科研,没有转行。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对海洋学的研究充满了喜爱;另一方面,我对计算机行业并不感兴趣,总觉得那碗饭吃不长久。果然,不久之后,大量计算机毕业生开始找不到工作,美国计算机经济风头不再。

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开始考虑回国工作了。并且判断,在中国,自己将有更好和更自由的机会开展科学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思索,我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和汽车,带着全家回到中科院海洋所参与“百人计划”。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我获得了成功。期间获得了国家杰青、“973”和基金委创新群体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还承担了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任务,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回想起来,如果留在美国,我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的。

在您的职业生涯历程中,您觉得最关键的因素都有哪些?它们又在您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袁东亮: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想我的选择在我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决定出国,到在美国坚持科研,再到全职回国工作,这些关键步骤是我的选择,但这些显然不是我最初就有的设计。四、定型篇之职场感悟

您的职业给您的人生带来了哪些变化?您满意吗?您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给社会带来的益处又是怎样看待的?重新来过,您还会选择这个职业吗?

袁东亮:我的海洋学研究使我感到充实和自信。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开发技术,并应用到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些技术的转化,也为我提供了创业的机会。目前一切顺利,总体上是满意的。

我所从事的海洋学研究,一般的小国或者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是无力开展的,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具备此能力。在我看来,海洋学研究是为了国际战略和国计民生必须开展的重要应用基础科学之一,其成果对于国家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如果人生重新来过,我也许会再次选择这个职业。目前,我国从事海洋学研究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中,来自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很少,希望更多的北大毕业生能有志投身到我国的海洋研究事业中来。

您怎样处理工作当中的人际关系?这些处理方式的来源是通过自主学习,还是被动适应大环境?您是如何处理和领导及下属之间的关系的?

袁东亮: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门大学问,谁也不能说是专家。只能在工作中学习,有时也不过是被动地适应。我刚回国时,给自己的鼓励就是——适应!不适应也得适应!对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与领导相处好的核心,从概括的角度出发,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这是重中之重。至于我与自己所领导的团队,我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同时,积极帮助他们完成科研任务。共同的科研任务和课题使我们同舟共济。

您是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的?您怎样看待家庭对于事业的作用?

袁东亮:家庭是事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对待。我的原则是:抓好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生活简单一些为好,节省的时间用于事业。

您觉得哪些因素对于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校的大学生应如何在这些方面提高自己?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您觉得哪些是他们需要在校园中尽早积累和储备的?

袁东亮:对于海洋学研究来讲,需要大家的合作和帮助。所以,一定要有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能做书呆子。对于北大学生来讲,应当打好基础,同时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坚韧的毅力。

对于即将到来的工学院10周年院庆,您最想表达怎样的心情?对于工学院的未来发展,您又有怎样的期待与祝愿?请送上您对工学院10周年院庆的美好寄语。

袁东亮:工学院即将迎来10周年院庆,作为北大力学系的毕业生,我很高兴在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综合性理科大学中,有这样的工学教育机会。特别值得高兴的是,立足深海大洋和现代海洋科技,以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科和海洋战略为重点研究领域的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已经成立,工学院下属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这无疑将助力我国海洋学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顶尖青年人才提供了一个接触海洋学研究与教育的机会。衷心希望北京大学的学生能珍惜海洋学相关的教育机会,进而为祖国的海洋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校友,如果需要,我愿意为我的母校尽我的绵薄之力。

祝北大工学院生日快乐,十全十美!采访心得

在与袁东亮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了他对母校的赤诚与眷恋,对海洋学的热爱与执着,对家庭的珍视与担当,以及对后辈的勉励与期望。他那充实的过往经历在给予读者一些深度思考的同时,那力透纸背般的话语又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沉稳而不失率真、果敢而不乏坚韧的学者风范。俗语有言:自古君王爱骏马。若言骏马之于君王,则船舰当之于袁老师。此刻,想起袁老师立于科考船甲板上的画面,他就是一位襟怀天下的探索家!是金曾入冶,非茧亦抽丝——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主任雷小强记者手记

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运输驱动能源,当今世界的运输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石油资源中获得的。人们对石油资源的利用主要通过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等过程来实现。石油勘探开发行业是理论计算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的产物,它服务于“现场”、重点在实践中解决各类问题。

我们本次采访的是一位石油人——北京大学78级校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雷小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IPED)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先后经历了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个发展阶段。

雷小强在石油勘探院工作了25年,具有丰富的油田和工厂现场工作以及科研经验。这次访谈中,他与我们分享了职场经历,通过工作中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展示了对于石油勘探工作的深刻理解,并提供了对在校生们的建议和指导。从与他的对话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扎实做事、踏实做人的笃实精神。采编信息

采访对象:雷小强

采编人员:耿爽、杨婷云、周克迪(北京大学工学院2011级博士2班党支部)

时  间:2014年10月

地  点:中国石油勘探与开发研究院

雷小强,1962年生于河北省,16岁即考入北京大学,1978至1982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1982年本科毕业。毕业后获得留京名额,经国家统包分配到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在分析室进行面向生产的基础分析工作,主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缺陷、金相分析等工作。在经历了4年的基础材料分析工作之后,雷小强于1986年放弃了在汽车工业公司稳定的工作,选择报考机械类研究生,并于同年考入中国石油大学机械系学习,198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89年至2006年的17年间,雷小强在石油勘探院负责采油工程的项目,2006年后来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新成立的研究中心,主要工作是开发和推广集团公司的软件。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工作中,雷小强在工作中有丰富的油田油井现场经验,经常通过建模、编程来实地解决采油现场出现的难题。在科研方面,雷小强曾指导学生科研,并发表学术论文“多分支水平井压力系统分析模型”“新型油井液位测量系统”“中国石油油气生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践”“基于泵示功图的抽油机井井口产量计算”等。一、储备篇之求学燕园

我们通过院友录得知您是在1978年进入北大力学系学习的,您对第一届全国高考是什么感受?

雷小强:我觉得那时候比现在好考。那时候是五门课——语文、数学,理工的是物理、化学,加政治,这五门课500分,每门课都是100分,不像现在比较偏。因为那个时候刚刚结束文革,学校刚刚恢复正规的教育,所以大部分人还没有接受到正规教育。要说难还主要是(因为)教育刚刚恢复过来,以前基本没正经地上过课。我们那个时候那边是春季毕业秋季招生,大家都有一段复习时间,所以还好一些。所以大家学习主要集中在那半年的复习时间上。

您对当时在北大、力学系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印象?若让您总结自己的燕园时光,对您今天的职场发展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

雷小强:报志愿时我报的是物理系,因为当时不知道,我们报考的时候还没有力学系。我们系(力学系)当时很多都是从物理系、化学系那边转过来的。我们那时候系里只有三个专业,分别是“一般力学”“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我们入学的时候,咱们学校刚刚从汉中搬回来。所以实验室都是刚刚在建,地方没变,跟现在一样。力学系的前身是应用数学,后来才从数学系里面分出来,叫数学力学系。我们那个时候也是第一拨,老师都是刚刚从外地回来,在当时来说,条件还算不错。

当时的生活比现在要单调得多,基本就是三点一线的宿舍—教室—食堂。食堂和现在也不一样,吃饭的那个饭碗都要自备的。拿毛巾缝一个口袋把碗装进去,走到哪儿都要背着,因为没地儿放,所以谁是新生一看(就知道),背着碗的那都是新生(笑)。因为一年级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它该放到哪儿,放到食堂吧又怕丢了,所以就走到哪儿都背着。老生到二年级以后吧,课就相对来说没那么紧了,不用走哪儿背哪儿。

那时候校园也没什么活动,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社团。我们那个时候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就课程而言,我们那个时候,我感觉最难的是数学,不是力学。但是感觉这几年下来呢,从工作的经历上来说,我们在大学里学的数学对我们后期来说帮助是很大的。二、过渡篇之职业规划

您和您的同学们在毕业时有过职业规划吗?当年您刚从校园走向社会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和纠结?您从事的工作和在校园里的专业方向有何不同?

雷小强:我们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我们那个时候和现在找工作不太一样,是国家统一分配,我们的同学比较集中的是在学校和研究院。相对来说科研单位比较少,在学校的多一些,我们差不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里面。

我是毕业之后直接工作的,然后工作了四年以后又上石油大学石油机械专业读的研究生,然后才分到石油勘探院工作,这就是大体的经历。那个时候因为我刚毕业,是国家分配,分配原则是回地方,就是哪儿来哪儿去,我原来是河北考生,那我分配第一选择就是先分配到河北省,然后再由河北省安排去哪个地方。我没回去,是觉得留在北京发展余地更大一些、空间更大一些。所以当时在这种情况下留下来了,在汽车公司待了四年,和力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经历过。到了企业里边,第一个要务不是怎么能展现自己,而是怎么能落脚。企业的思想很简单,我们国家的企业基本上不搞研发,主要是生产。所以第一个面对的问题是要脱离原来在学校里的惯性思维。说我要延续我的专业,到企业里没这个事儿,企业说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我们那时候就是在分析室做基础分析,我们原来根本就没学过这个东西。就是纯粹的材料分析,咱们经历过的材料分析无非就是它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比如说我拉一个金属棒看它的延展、延伸力、径缩等特性。你到了工厂以后,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说这一批材料进来以后有没有缺陷、要不要做金相分析等等,所以参加工作以后面临的是新的领域新的专业,因为我做的是全新的、很陌生的一些东西。当时我们就业面临的,就是大家都能做的你去了以后“两眼一抹黑”,没听说过没见过的东西现在让你去做。你到了那个环境首先你得能胜任你的工作,要能“拿得起来”。我们到企业一两年以后,小计算机出现了。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是在大计算机上学习,就是在南阁、北阁那边,两年以后小机器来了,大家都不会用,也没有任何资料。然后单位里说你负责这个事情,让大家能用起来。那时候我们学的是FORTRAN语言,小的计算机是Basic语言,于是就要拿起来重新学习。所以我想说的第一个事就是,你就业的第一步不一定是要延续你的专业去做,而是要重新学习你从事的专业里很多新的知识。要去适应,要去学习。

还有一次,单位从美国引进了一套数控设备,拿过来马上要开工。大家都看不懂英文资料开不了工,我们就组织了十个人,花了两个月把那个资料给翻译出来。你们现在外语都很好,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大家都没学过外语,初中是不开外语课的。一直到高中,学校派了一个原来教其他科的老师出去进修了两个月回来教我们英语课,所以到高中我们才开始学ABC,大学一进校基本上除了26个字母能认全之外剩下一个字儿都不认识(笑)。那个时候大家英语都是很差的,基本上是一个词、一个词都得翻字典翻的。快速适应交给你的工作的能力,我们在学校里是没有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其实我也在回想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我感觉是这样:大学四年,教了我们一个基本功,或者说是训练了我们一个思考方式。现在我形成了一种数学思维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思路,就是你拿起你的工作,你是怎么去入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们在大学里面学数学的那一套东西能延用到工作里边去,我觉得这个是很大的帮助。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您已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也在单位里站稳了脚跟,您为什么又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研究生?您做出这个选择时身边有没有什么阻力?

雷小强:我们当时在汽车公司主要是面向生产,实际上真正用到我们学到东西的地方很少,几乎没有。在那个地方待下去我们学的基本上就没有用了,所以我选择换一个行业。在那个年代工作四年以后再去读书的人不多,而且当时这个事情做起来很难,不像现在,我不干了,然后就走了。当时这样是不行的。首先你的档案是拿不出来的,即使你考上学了之后都拿不出来。另外,工作之后也不像我们在学校里面想的一样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际上一天工作下来以后再去静下心来(学习)很难。反正我当时的动力就是想换个地方,不想在这儿待了。至于为什么选了石油这个方向,我当时主要是想考机械类,所以就考到了石油大学。三、塑型篇之职场打拼

您的职业发展经历是怎样的?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都有哪些曲折或者悲喜?

雷小强:我1989年到的这个单位,到这个单位同样面临一些问题。到这儿以后我就负责原油开采,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多时候,基本上我做的工作以前没听说过也没见过。石油生产分为几大块:勘探,就像地震,这个主要是为了找油层的大概位置;这个确定以后就是你们要做的,预测它的产能,预测这个区域能有多大产能,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怎么把它采出来。当时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用什么办法把它采出来,用什么设备,这个设备应该怎么配套,用什么样的工作制度。首先,对于一口井来说,也是同样的,这个井的产能有多大?这个我们也是从来没接触过,反正又是要从头来做、从头来学的。我当时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从头学关于产能计算这方面的知识,一边工作一边自学。那时候硕士是很少的,你是硕士生你就得拿得起来,你要独立工作,没人带你。

刚进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我先得能把自己的工作做起来,先得落地能站得住脚。我熟悉这个专业花了半年的时间,然后再(熟悉)手头上的工作又花了半年的时间,这样才能把你手头上的工作开展起来。这样基本上你把这个专业的东西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工作里边需要你用到的知识你也学会了。采油工程的项目我从1989年一直做到2006年,做了17年。后来院成立了一个中心,就把我调过来了。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推广集团公司的软件,少量的自己开发。但是因为你推广的专业软件不是像Office这些大众软件,专业软件你不懂的话也推广不下去,你没法教人家。比如说它计算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你得能分析出来,然后你告诉他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所以它也需要一个很强的专业背景,你要对软件很熟悉,另外一个就是对专业也比较熟悉。

在工作过程中,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你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你怎么样克服你面临的困难,这是每一个要参加工作(的人)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里面将来新生毕业了他们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去发挥你的优势,而是怎么样来面对你手头上的工作,而那个工作可能是原来你不熟悉的或者完全是你不知道的。就说最简单的,现场设备上都是要快速处理,肯定不能说算几个小时,你算五分钟都没人要你,基本上是在多少秒之内算完。那么现场的设备的计算能力不像我们计算能力这么强,所以你的方法都得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还得是比较可靠的,所以这就又回到我们原来学的东西里边了,这是用我们知识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可能都是在不知不觉里边才用到的,而不是说像数学分析里边要证明什么要怎么做,更多是你手头上有这么多计算方法,你怎么样去选一个更可用的,这就是我们跟现场去结合。

在研究单位中,看得出您一直在挑战新方向,解决各种新问题。有没有出现过您拿到以后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您认为工程和我们在校做实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不同?

雷小强:面向生产的这种单位,很少有大项目,面对的都是相对小的、很实际的问题。举个例子,不知道你们去过油田没有,那个采油用的抽油设备,叫抽油机。它有一个生产状况统计分析,最早集团公司让各个油田都要建这么一个统计分析的图版,每个月要上报一次图版。当时我们东边有一个小油田,冀东油田,人很少,它也没有研究能力,集团公司只是让他们推广,然后这个任务就下到各油田了,油田他们没有能力,然后就找到我们这边了,让我们去帮他们做。当时我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的模板怎么定然后又怎么去算,那都要到现场去摸,就一点一点地去做起。我们拿到这个任务以后,差不多在现场用了20天吧,把这个模板建起来,当时现场条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活动房也就8平米吧,还要上下铺住4个人,就这样还要去等着人家有空位了。当时那个任务也很紧,他月初才告诉我们月底就要完工,大概只有20多天的时间。这样我到那儿了以后都是收集数据,整理都是现场做的,把方法理出来通过现场之后自己去编程,在计算机上给它实现,整个的这个过程都是需要自己去做的。当时我就在现场待了20多天吧,从建模一直到编程到最后给他们交任务。这样的事是经常会碰到的,20多天反正也是比较辛苦,每天差不多3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就是包括吃饭包括睡觉4个小时一天。就那么干下来,20天才能把任务完成。跟现场打交道,第一个没有季节之分,说天冷了天热了,没这个事,什么时候需要你去你就得去。像我们经常冬天去东北,零下二三十度,你该去还得去,去了以后因为我们做工程的,我们必须要到油井上面去,就得跟工人一块去做。

那有没有一个任务您觉得是在这个时间之内实在是完不成这样的?

雷小强:这样的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是不能出现的,除非你不是这个专业的。都得硬着头皮做,所以我们很多问题,有一些是你熟悉的,你做多了拿起来就做,还有更多的就是像我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只是告诉你一个任务,只是告诉你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做这么一个图版,怎么做完全就是你的事。就是解决问题,这个实际上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但是你以前没有经历过,可能你就得从头去做起。

工程上使用的方法可能不是最精确的,但它是稳定、可靠的。你做的设备也好,给的方法也好,这个方法第一个要有普适性,第二个要非常的稳定。因为现场和室内不一样,室内做的东西可以精密一点,不能碰、不能震,到现场风吹雨打夏天四十度冬天零下四十度,那么你做的设备就得能适应,就得在这种环境下能工作,所以它要求的是稳定,要今天坏了明天坏了这样是不行的。第三个呢,工程上要求的东西是简单、快速,要给它一个计算方法,我不要求你拿出来计算的精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百分之九十五就可以,但是你这个方法一定要能快速,尤其是在现场解决问题,因为大家都在那等着你去算,基本上就是拿到参数录进去马上就能出结果,所以你的方法一定要是简单的方法,还有一定要很稳定,这个稳定就包括你的收敛性要很好,比如我做完了以后现场不符发散了,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学的那些数学知识,在这些地方是有用的。四、定型篇之职场感悟

您在现在的单位工作25年了,谈谈您对这份工作的感受,您喜欢这份工作吗?您现在回头看,跟大学刚毕业后想象的工作有何差距?

雷小强:我觉得不错。尤其是学了一些东西之后,感觉挺好的。应该说,虽然有差距,但是毕竟它还是和研究比较接近的。像石油研究院这种单位,它不完全是纯研究性的,它是应用研究,不是理论研究。这个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我感觉差距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个应用研究的问题很直接、很具体,它不像理论研究在这一个范围或者在一个领域里头,那么应用研究我面对的问题是什么,非常具体;第二个(应用研究)你用到的知识是在不知不觉中用到的;第三个应用研究它需要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基于您的工作经验,想请您谈谈工作上的具体问题:您怎样处理工作当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向前辈师长学习、如何处理团队建设和培养等问题?

雷小强:作为研究单位来说,老一辈的人教给你的不是理论知识,他教给你的是现场知识,经验性的东西。所以你要从他身上学的不是理论,这个他教不了你,而且作为面向生产的工作单位,他也不需要那么深的理论去指导,他做的更多就是现场这块,所以现场是什么样的、现场该怎么做,这个是需要跟老一辈人去学习的。你要说老一辈的人跟我们比,基础不比我们强,但是动手能力我们比他们要差很多,所以到了面向生产的研究单位呢,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是你适应工作,另外一个就是提高你的动手能力。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动手,而不是你有一个大的团队有分工,很多问题都是小问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那种(大的)问题需要团队,小问题从头到尾都要你去做。交给你一个小的任务,那这个任务你拿到手以后,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整个过程都是你一个人去做。

关于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现在我们讲团队精神,其实真正的团队精神是什么,就是大家能够在工作上有统一的思想,这个是最主要的。如果你去做团队管理的话,你更多的是要去引领大家的思想怎么统一地去做一个事情。这是你要做团队建设里边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而且是最难的一个问题。这个不是想象的那样,给大家说一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要怎么做,然后大家就去做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思想,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是说你怎么能把大家不同的想法集中起来,然后给统一了,统一到你的大方向上去。这就需要你对大家有感染力,你还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要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这样你的团队才可以运作。

您前面提到了很多对在校学生今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到工作岗位上需要转变的问题,有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常被在校生忽略的?

雷小强:对于本科来说要求基础,作为研究生来说应该是综合性的(能力)。其实咱们现在可能缺少一点的就是,以后面对项目的时候怎么来操作这方面的训练。你怎么去操作一个项目,然后去完成,这块我们在学校里头有所欠缺,这样大家走到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拿到了项目我该怎么办,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觉得在学校里多多少少做一些这样的训练是有必要的,就是交给你一个项目,你自己去策划、自己去完成,自己去走所有的过程。或者干脆你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项目,然后你去理解,从头到尾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种训练,可能你拿到的项目不一定是那么真实,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真实,这个对你以后是有帮助的。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这种训练,我们刚参加工作时,拿到第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去下手,后来慢慢地干多了才逐渐积累起来。我觉得现在学校有这种条件,应该可以模拟一下。现在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将来要走向社会,所以说一些必要的过程是要让大家了解的。因为走向社会以后,解决问题是你的本职。

不管大的项目还是小的项目,都会面临一个项目管理的问题。项目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我要去理解给你下达任务这一方的意图。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以后要去学习的一个东西,就是你怎么样去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图,怎么跟别人去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少有任务是你自己去找的,很多都是上面派给你的。你拿到的是一个项目,但是项目的背景是什么、含义是什么、它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挖掘。你最终拿到的只是一个项目,但是你要明确的就是项目方要做这个事情的本意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给你这个任务去做,这个就需要你自己去慢慢理解、挖掘。所以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理解项目方的意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和我们在学校里边不一样,可能学校里导师把这一块想完了,他已经非常明确地给你分割了,你就做这一点,非常具体、非常清晰,但在工作中拿到的任务可能不见得很清晰,比如给你的任务就是你来做一个杯子,那么你就要非常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杯子,这个杯子要做成什么样,要达到什么效果,你不能随随便便一个白的黑的杯子就做出来了,而项目方到底是要白的、黑的还是要一个彩色的,这个是你需要去考虑和挖掘的。

你们现在在学校里面,这方面的工作是由导师来做的,他非常清楚,那么他交给你的任务就是我这个杯子做好了,你去把它烧一下,你去把它捏成形、你去上彩,非常明确的分工。但是到了具体工作的时候呢,可能你的上级部门给你下达任务的时候,就下达了这么一个任务,非常含糊的一个任务。这时候你就需要去了解它的背景、他想达到的目的,有一些他不会直接跟你说,需要你去了解背景去体会,这个是需要学习的。也是咱们做项目的时候第一个要去做的事情:要了解你的委托人的意图。这是你做好这个项目最根本的东西。如果有团队的话,就是你要怎么把团队里面人的作用发挥起来,怎么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这是我们在工作里边最常碰到的事情。学校里头因为现在主要你们还是跟着老师来做的,当将来以后你自己独立出来,所有这些都要你去操心了,只有充分理解项目,才能将项目做好。

对于工学院10周年院庆,您最想表达怎样的心情?对于工学院的未来发展,您又有怎样的期待与祝愿?请送上您对工学院10周年院庆的美好寄语。

雷小强:我觉得工作这么多年过来,首先我对学校、对系里,始终有一个感恩的心态,毕竟我们现在用到的知识都是从学校里边带出来的,现在的工作能力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学校里边养成的,当然有你工作以后提高的一个过程,但是基本的基础是你在学校里边打下的,包括我们刚才说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基本上是在大学里边养成的,是学校培养的结果。我从咱们学校出来以后也算是经过几个行业了,我觉得咱们学校的数学训练,对于我们后面的工作有很大的优势。现在我做工程,很多没有解决的难题最后卡在了基础,就是工程上你要去深入研究的话,都会化成一个个经典的数学问题,最终都要还原到这个问题上。比方说有一些简单到这个板壳的震动或者结构震动,这是属于石油上一些简单的还原问题,那么一些难的,比如说耦合运动,像液体、固体还有气体这些耦合起来的运动,就像你们现在做的微生物采油,实际上最终到流动过程里边,不是说原油就是原油流过来了,水就是水流过来了,它更多的是三相的(耦合运动)。你要说怎么还原它,变成一个流体问题也好,变成一个什么问题也好,就又回到了我们所学的专业上来。要说去解决难题,全是基础问题,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受的严格训练,在后面要解决难题的时候很有用。所以我觉得对学校要有感恩的一个心态。采访心得

在采访过程中,雷小强主任用浅显易懂的类比和生动鲜活的例子向我们分享了他从校园步入职场后的经历和体会。在石油勘探工作岗位上的25年中,他从来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突破多么重大的理论研究难题,而是专注于工作现场出现的各种具体的小问题。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的快速解决,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这体现了工程和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要求我们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做到“高”“精”“尖”;而工程上更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解决综合问题,要求扎实的基本功、敏捷的应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除了访谈中提到的具体经历之外,我们在雷小强主任身上也体会到了石油人和北大工学人的特质——笃实。在交谈时,我们从雷小强温和稳定的说话节奏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他性格中的踏实,也了解到了他专业功底的扎实。我们深刻意识到,北大工之道就蕴含在这份踏实和扎实之中。履涛如平地,拥海作良田——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二所党委副书记李冰记者手记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二所于1951年建立于上海黄浦江畔,1965年总部搬迁至无锡。七〇二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七〇二所坚持科技创新,先后成功研制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援潜救生设备、Z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环保型保温棉生产线、以蓝藻打捞与处理、生态清淤装备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装备等系列产品,开发了SHIDS船舶性能设计系统等专用软件。许多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标准规范的编制中,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〇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上述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中青年科技专家当选这两大国际组织相关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此外,七〇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

七〇二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现有二个博士学科点,四个硕士学科点和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300余名。李冰从北大毕业就在这里工作,近三十年的坚守让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处纹理、了解船研人的每一个叹惜。同时,她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并担任七〇二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位将浓浓的燕园情与七〇二所交织成生命中美丽乐章的北大人。采编信息

采访对象:李冰

采编人员:周豪(北京大学工学院2013级博士1班党支部)

时  间:2014年10月

地  点:北京大学

李冰,1964年出生,1986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所工作至今。先在七〇二所一室水面课题组做科研工作,后担任七〇二所团委书记、劳动人事处副处长和流体室支部书记、副主任等职,2004年至今任七〇二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一、储备篇之求学燕园

您是哪年进入北大学习的?您对当时的北大、力学系有着怎样的印象?燕园里曾发生过哪些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情?

李冰:我是1982年进入北大力学系学习的。当时北大很热闹,学校活动很多,而力学系比较低调,老师很朴素,系里办公室和实验室很简陋。当时女排和围棋比赛都很吸引人,郎平、聂卫平等人凯旋后,来到学校与师生见面非常激动人心,“为国争光、振兴中华”对大家影响很大。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周广仁来学校讲座的印象也很深刻。

在燕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收获对您今天的职场发展至关重要?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老师或者同学?他们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力学系的课程安排里,基础课方面数学与数学系一起上课,物理与物理系一起上课。理论力学是朱照宣老师,流体力学是吴望一老师,材料力学是陈德成老师,数学分析是应隆安老师,这些老师讲课艺术高超,为人谦逊,印象里常常是穿布鞋、中式对襟棉袄,就是一副先生的样子。课间总有同学围着问问题,他们也乐于解答。我们尽量把老师说过的习题集都找来做,那时的考试题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卷子,难的时候会考一个上午,做到哪儿算哪儿,老师就等在旁边。那时候晚自习的地方特别稀缺,我们一个班才两个图书馆的座位,班里照顾给女生一个,我们轮流每人一周一晚,其他人就到处找,穿梭于各个教学楼。

确实有的同学特别聪明,平时见不到怎么用功,可成绩却挺好。当然也常常被告知对方是哪个省的状元。要说对自己发展影响大的就是基础要打好,认真学习、认真做事。

在北大的时光,除了学习之外,您是否发展了其他的兴趣爱好,尝试了哪些改变?这些爱好和改变对您日后的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冰:在北大的时光,除了学习之外,我只参加了游泳队训练、比赛,没有发展什么兴趣爱好,后来想想挺遗憾的,当时学校那么多社团活动,有的好像还很有名气,都没有参加,就有时听听讲座什么的,算是能体会一点儿思想自由、兼容包容的精神了。还有就是利用图书馆的方便,把中学时没读完的经典名著又看了一些。我们班、我们宿舍同学之间关系特别好,互相之间很照顾,可能受此影响吧,我工作以后所处的环境一直比较好,同事之间融洽,团队作用发挥得好。

若让您总结自己的燕园时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为遗憾的又是什么?您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时代对目前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怎样的建议?

李冰:总结自己的燕园时光,最大的收获是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最遗憾的是参加社团活动少,对学校里的学术大师也没有关注,反而是工作以后才发现原来可能见过、或擦边而过呢。北大的名气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影响比较大,一方面是刚一接触,人家会高看你,“哦!北大的!”另一方面是认为不过如此,“还是北大的呢!”北大的光环确实对个人的发展有帮助,但自己也深切地感受到压力,实际上我们懂的东西还很少,具体工作不那么容易上手,必须沉下心来,从基本的事情做起。

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课多选一些,相关的讲座、报告多听,尽量利用学校的资源。二、过渡篇之职业规划

当年您从校园走向社会时,有过职业规划吗?选择前,您都做过哪些准备?

李冰:那时候不懂职业规划,主要就是在当老师和做科研工作方面的选择,我对于站在讲台上面对众人讲话有点畏惧,就想还是做科研吧。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怎样的?当时您所学专业的毕业生都有哪些选择?您自己有过哪些纠结和考虑?

李冰:当时社会大环境是哪里都需要人,老师们也说学力学的干什么都行,系里先公布一个分配单位的名单,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个人考虑是专业对口和家里的希望。

最后决定投身这个职业的原因是什么?您的家人、朋友如何看待您的选择?

李冰:到七〇二所工作主要是当时老师的推荐,学流体专业的,一个是气动力学中心,在绵阳,一个是水动力学中心,在无锡,我老家是无锡,所以选择去无锡。

当初是如何衡量现实与理想的?您是怎样克服其中的心理落差的?

李冰:到单位报到才发现,七〇二所位置很偏僻,交通不便,我们基础偏理的上手干偏工的工作也有不适应,一段时间里是有后悔的想法,但努力调整、学习,就过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