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学与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5:56:47

点击下载

作者:何清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之学与道

中医之学与道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之学与道/何清湖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0652-5

Ⅰ.①中… Ⅱ.①何… Ⅲ.①中医学-文集 Ⅳ.①R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89016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之学与道

编  著:何清湖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0652-5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序言

时光荏苒,有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在中医药领域求索、奔走三十余年。相较于中医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以及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几十年的孜孜努力不过滴水入海般了无声息。但作为一个中医人,一名立志为百姓健康事业鞠躬尽瘁的医学者,即使望中医学渊深之洋而自觉肤浅,也务必要勉励自己,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志,心无旁骛地求索终身。

回溯中医药发展的漫漫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门学问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破土成苗,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各代,它不仅深扎广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更经由代代名师反复验效、百炼成金;既经历过强势外学的屡屡冲击,又接受过先进人士的救亡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更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着前赴后继、见仁见智的探索努力。时至今日,尽管为数不少的学界人士、平民百姓依然对中医中药有着不同见解和各种疑惑,但这些是各类学科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探讨声、质疑声、否认声不绝于耳,而中医学依然代代传承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技术有如是历程者可谓仅中医药一者耳。中医学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永葆生机,乃源自于社会、人民的自发需求,源自于这门学科的自然生命力和价值体现。

反观中医药发展的当代价值,我想至少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以体现。文化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优秀医学,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理论思想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平衡观念、统一变易理念;中医学崇尚医德,追求“大医精诚”则是传统文化义利相济、仁者爱人的德质体现;中医的养生讲究“调和适度”、治疗强调“中病即止”等正是源自传统文化里执中致和的核心精神,可以说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表达方式、思维模式无不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应用中的优秀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受人瞩目的今天,中医学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者绽放强光。临床上,面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激增,各类慢性病侵扰所带来的健康难题,现代医疗手段亦捉襟见肘,也倒逼西方医学模式做出改变;但作为一直以崇尚自然、掌控宏观为思维特点的中医学从一开始就有着应对复杂健康形势的先天条件;同时,面对人们对于预防、养生等更高的健康要求,素来以“治未病”作为医学追求的中医中药更是独具优势,中医学在未来医学领域中必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科研方面,陈可冀院士的“血瘀研究”、科学家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等种种突破进展,以及近日新闻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再添八项中医药新成果,诸类佳绩无不与众多中医学者对中医典籍的深入钻研息息相关,中医药浩瀚典籍中孕育着这门学科得天独厚的原创资源,昭示着后学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广阔前景。产业方面,仅就湖南省而言,目前得以上市的医药公司其支撑产品竟无一例外全是中医药产品,为一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预想中医药产业未来在市场中还能够爆发出怎样的惊人潜力。政策方面,自2003年起国家便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条例》推动了中医药的法治进程;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则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国家已开始为中医药立法进行积极地调研并筹备出台;与此同时,国家还在致力着手建立中医中药独立的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以为中医药争取国际合法地位做着积极努力,凡此种种,显示着中医药在政府推行的各类政策支持下正步步抬升学科地位并逐步走向国际。

展望中医药发展的广阔前景,我时常体会到任重道远、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管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但仍怀着“细流汇江河、土壤累泰山”的良好愿望,带领着由自己的学生组成的中医药研究团队,对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钻研,因此也就有了这本书——《中医之学与道》。本书分为六个板块,其中“解读中医”论述了个人对中医药一些内涵概念、发展传承、探索研究等方面的理解与思考,希望能够与同道及中医药行业以外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人才培养”囊括了我在多年中医药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之谈、理念想法,希望能够在中医药教育教学领域激起一些共鸣和声响;“学科探索”是我和研究团队多年来在湖湘中医药文化、马王堆养生文化、治未病与中医亚健康学等方面展开的理性探索,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同道共同研究、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学术争鸣”中我想表达一种不惧质疑、敢于批判和接受批判的信念,意图鼓舞中医药界能有更多的批判精神展现而刺激学科进步;“未来视角”中多是我早期和近期对中医药发展进行的预判展望和献言建策,希望能为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些许积极导向;“中医百态”则汇集了历年来个人在接受访谈过程中针对当时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述观点,在今天看来,其中的许多问题仍值得我们当代中医人关注并思索。总而言之,“思想性”是我在本书中力图贯穿和体现的。思想——即便不是成熟的智慧果实,但仍能以旺盛的生命力昭示着希望和未来。

我特别喜欢三句话:一句是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大师王国维题写的墓志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一句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说的“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还有《论语•子路》中有句“君子和而不同”。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声音激发中医学界更多不同的声音,启发更多人不同的思考。往往学术的进步在很多时候也需要矛盾与争辩,我们中医人也应拿出做靶子的勇气,不惧风暴才会格外茂盛。何清湖2015年3月第一章 解读中医一 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

观点采撷•不同的学科,应该有着不同的标准、规范、范畴,故而科学不应是死板僵化的,应当是灵活多变而实事求是的。要评价一个学科的科学与否,一是看它有没有依据,有没有道理;二是看它有没有用、能不能用。•中医讲究读经典、拜名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早临床、多临床、反反复复的临床。读经典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拜名师是学习今人的经验,而多临床则是积累自己的经验。所以说,中医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中医界一直致力于使中医“现代科技化”,以适应现代中国人观念的转变,却忽略了使中医学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的另一条途径——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知识。•地方乃至国家如果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对中医药宝库的产业潜能进行发掘,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中医的伟大恰恰在于它的原创性,原创性造就了中医学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也说明了想要进行创新首先要有传承作为基础。没有传承,创新就无从谈起,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论及中医本质,或许会涉及一些由来已久的话题与争议。但是学术的讨论应该允许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话题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象。笔者学习中医有30余年,对于中医的本质有如下的理解,即中医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产业性、原创性决定了中医的本质,而这五个属性同时也是中医学的五大优势,我们应当正视并重视、发掘并发扬它们。关于中医的科学之辩——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究竟科学不科学?这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老话题,如今依旧是争论的焦点,将来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争议。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我想反问三个问题:是不是一切事情都可以靠科学解决,科学是万能的吗?科学的准确定义又是什么?怎样完整可靠地评判一个学科是否科学,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我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求教过许多学者,至今没发现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论及中医的科学性问题上,我认为有两种观点较为偏激。

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根本就是伪科学、假科学,充其量就是一个“潜科学”。这个观点以民国时期的余云岫为代表,现代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告别中医药。否定中医科学的专家往往认为,科学必须遵守科学的范畴,而科学有三个范畴:一是一定要有原理解释,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演示证明,并用物理化学式的公式代表学科的基本理论,中医不具备这些;二是必须有表达准确、言之有物的科学概念进行表述,而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十分抽象;三是要遵循循证的原理,中医一直以来以经验医学为主,理论依据往往来自医案,自然达不到循证的高度。

对于这种认为中医不科学的观点,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所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具有了独树一帜的医学理论体系,有了别具一格的诊疗方式,也有了诊治处方的特色和方法,五千年前这些理论和方法有用,现在有用,将来还会有用,所以在中国思维的科学体系之中,中医毫无疑问地具备科学性。科学讲究方法,也讲究范畴,还讲究科学的精神和思维体系,但到底科学是什么?没有人讲得清楚。不同的学科,应该有着不同的标准、规范、范畴,故而科学不应是死板僵化的,应当是灵活多变而实事求是的,我们应该要看到不同科学体系的存在。当遇到否定中医科学的专家,我们应该首先看看他的知识结构,因为知识结构的偏差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很正常,但不能据此就否定一门学科的科学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太科学了”,很伟大,是超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持有这些看法: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建立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个古老的体系不用怎么变化就能沿用至今而包治百病;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其时没有艾滋病肆虐,也不见SARS横行,可按照仲景的思维,就能够完全治愈艾滋、SARS等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疾病;计算机的理论是中医的阴阳理论打下了基础的;中医能上看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许多自然科学的理论都是中医奠定的基础。

对于这些看法笔者不敢苟同。中医伟大,但没有那么无所不能。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学科看得一文不值,更不能把自己的学科看得至高无上,这样学科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我认为,一般来讲,自然科学之上的学科是哲学,哲学之上是宗教,而宗教之上就是神学。如果把中医上升到科学之上,称之为超科学,就是把它看作为单纯的哲学、神学了,这样一来中医就失却了它应有的价值。中医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一门医学学科,有自身构建的科学体系,有自身的思维体系,有研究对象,有理有据而且有用,这就使其成为一个医学学科。而任何一个医学学科从古至今乃至未来都不可能解决人类所遇到的所有医学问题。中医学就是一门医学,医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减少疾患、延长寿命,把中医当作超科学,实际上是抹杀了中医的科学性。

要评价一个学科的科学与否,我个人认为,一是看它有没有依据,有没有道理;二是看它有没有用、能不能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医是一门科学。中医传承的关键一环——中医的经验性

中医是一门传统医学,因此传承对于这门学科显得格外重要。而中医传承中关键的一环就是经验传承。中医是十分注重经验性的一门学科,我们许多国医大师已经九十高龄,但来往求诊的患者不仅没有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不再求医,反而患者人数与大师们的年龄成了正比,形成了中医越老越吃香的局面。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们往往寻诊于名老中医,而不是名老西医?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区别。首先,中医自古以来就讲究学术流派,而学术流派的差异性往往是这门学科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方法不同而造就的,也因此衍生出不一样的思维方法、学术体系。故而对于地域不同的学术流派而言,名老中医的经验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在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更加需要前辈的指点教授了。比如中医的脉诊,描述弦脉时会说如“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描述滑脉时会说“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这些形容不像西医一样能够通过准确的数值表达,因此往往形容切脉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而这就是中医,强调“医者意也”,强调抽象思维,强调靠悟性去感悟。在这种较难把握的情况下,老中医们口传心授的经验就会显得无比珍贵。再其次,中医不是机械的开药,不是靠机器诊断,更不是绝对的标准化,所以我们中医传人更应当早临床、多临床,在反反复复的临床中积累大量经验才能够有能力应对临床的各种病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里,中医的成才周期相对较长。中医讲究读经典、拜名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早临床、多临床、反反复复的临床。读经典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拜名师是学习今人的经验,而多临床则是积累自己的经验。所以说,中医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学科。技术依傍的深厚基础——中医的文化性

中国自古时起,任何一项技术的诞生都被先贤赋予浓郁的人文特性,我们的祖先善于给冰冷的科技注入温热的人文灵魂,从而令一项单纯的技术身着道德和哲学的甲胄而能够在岁月流逝中生存发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前瞻性。中医便是受惠于此的一门医学技术,她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够治病救人上,更体现在养生保健、衣食住行、精神调摄等方面。

为什么中医特别讲究文化?试想中医是怎么发展传承的。首先它是在技术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依靠中国先贤的哲学思维建立了基本的理论体系,而后经过几千年历代医家反反复复临床经验总结而来的,是一门强调思想、强调经验的医学,因而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医学就必然受到中国主流思想文化以及时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就不能掌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就不可能把握中医学的理论。故而,在快餐式医学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中医理论在后辈的眼中变得艰涩难懂,究其原因,可以说:中医界一直致力于使中医“现代科技化”,以适应现代中国人观念的转变,却忽略了使中医学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的另一条途径——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知识。

中医药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应用古代哲学思想获得最佳效果的学科之一。同时,中医药学又在具体实践运用中折射和升华出不少宝贵的哲学思想,它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因此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科技的典范。所以说,中医的文化性是这门学科极其重要的建构基础。中医产业的巨大潜能——中医的产业性

我常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而长沙是我们祖国的‘脚都’。”玩笑归玩笑,但长沙足浴产业的发达值得一提。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应把下里巴人的洗脚行业和我们宝贵的中医联系起来,但我认为,足浴就是源自我们中医的足底按摩和穴位按摩技术而被开发成了巨大产业,可以说这就是中医为当代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缩影。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当代的中医已经与过去的中医大不相同了。当代中医人在传承祖国医学的同时,因为现代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而具备更多、更广、更强的能力对祖国医学的宝库进行发掘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以我们湖南省为例,2008年整个长沙市足浴产业产值23亿多,而湖南省所有县级、地市级中医院加起来的产值也不过22亿;九芝堂、紫光古汉集团等上市公司为地方经济贡献巨大,湖南省40多个医药公司,上市产品全部是中医药产品。再比如广东的凉茶品牌,2012年居然达到了产值200个亿,令人咋舌。这些产业的成功,足以说明中医药产业化的巨大潜能。几乎立足中医药行业中的某个点进行开发,其产出的巨大经济效益就不可估量。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地方乃至国家如果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对中医药宝库的产业潜能进行发掘,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样,我们当代中医人在中医行业领域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产业化发展,就失去了中医学发展的一个巨大支柱。这就是中医药具备的产业性。原始创新的宝贵优势——中医的原创性

在常人的眼中,中医往往是原始的、传统的。但为什么中医能够流传至今而依旧可以在健康领域发挥作用呢?就是因为中医具有原始创新的优势,不是模仿或借鉴来的“二手医学”,扎实的原创基础为后人的传承发扬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也是中医生命力常青的重要保障。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颁发给陈可冀院士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而这一理论的来源是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里的活血化瘀理论,通过陈可冀院士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验证了活血化瘀理论并实践于临床,获得巨大成就,据此研究研制的多种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药物至今已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2011年9月23日,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用乙醚提取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获得了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家获得的世界级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在获奖后宣布,她的灵感来自于晋代著名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激发了她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青蒿有效成分的想法,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实例充分展现了中医学的宝贵原创优势。所以我认为,中医的伟大恰恰在于它的原创性,原创性造就了中医学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也说明了想要进行创新首先要有传承作为基础。

我曾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任何一门学科都讲究传承,中医发展需要创新,但更强调的是传承。在整理湖南省名中医熊继柏老师的医案时,我发现其实他个人特殊的学术思想并不多,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做到了较好的传承,因而造就了他较高的临床造诣。学科发展依靠创新,但作为一门原创性极佳的学科,没有传承,创新就无从谈起,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清湖,孙相如.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中国中医药报,总第3933期)二 中医:“和”文化孕育的“和”医学

观点采撷•我不反对医学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但我更尊重的是中医学历史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它与生俱来独特的学科体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医学,只有拥有了这种理念,理解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有运用它、传承它的能力。•先哲定义中的“和谐”没有否定变化和矛盾,更不提倡绝对统一和静止不变,而是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尺度、掌握适中,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才能保证事物的正常发展。而这种动态平衡的“和谐”思想,在中医学的观念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和”。而在“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方面就围绕“和”与“不和”树立了医学观念。当我们能读懂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意义,再透过“和”文化看中医,中医就会更好理解,也更富有魅力。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医”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经方》中,曰:“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指的是,庸医害人,得病的时候不如选择不治疗,便相当于得到了中等水平的医疗。在这里,“中医”意味着中等水平的治疗。当然,许多人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一字多义。打开《辞海》,“医”可以表示医疗、医生、医术、医学、医德等十几种含义,理解如果不同,含义也就不会相同。同样,中医两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意义。从英文译文看中医内涵

中医,是两个字,在国际上通用的翻译“TCM”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缩写。这一翻译尽管是直白简单的,却也比较贴切。中文翻译回来以后就是“中国传统医药学”。这一称谓,就决定了中医具有四个内涵。

第一个内涵:它的来源是中国,说明这一门技术可以传播出去、走出国门,但它的身上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不论如何发展变化,这门学科的主体、起源属于中国。第二个内涵:中医是传统的,其一是这门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故而学习中医必须有中医的传统思维作为基础;其二就是传统讲究传承,故而传承对于中医学是尤为重要的。第三个内涵,说的是医与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医药不分家的,故而中医学包含了针灸、推拿、按摩等技术服务以及草药学,古代的医林圣贤不仅能诊善断,也同样见多识广,精通药物学,比如明代李时珍,不仅一生医患无数,还著成巨作《本草纲目》,令人叹服。最后一个内涵,落实在一个“学”字上,它既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学习,也代表了一个学科,因为这个学科而诞生了我们的专业院校,也从而对其进行了学科的建设,由我们不断研究、探讨、完善;如若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而仅仅是经验,中医学便很难生存和壮大。

这四个内涵实际上涵盖了中医的全部内涵,从文字表面的意义上来说,第一,中医属于中国,这不仅表明了这门学科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同时表明中医学是中国科学文化的分支之一;第二,中医是讲究传统的,故而想要完整地传承这门学科,就需要掌握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作为基础;第三,中医学是一门医药不分家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尽管“医”与“药”都可以作为中医的代表,但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中医;第四,中医是一门学科,不仅在学校里有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学科分类,在医院里也被越来越细地划分为各个专科。总起来说,通过中医学的英文译文,我姑且“望文生义”,却也能看到“中医”二字在如今所承载的内涵和意义。上医、中医与下医

中医的含义,最初并非指的是中国医药,这个词曾出现在这样一句话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简单从意思上理解,上医治国指的是最好的医生是治理国家的,中等的医生是针对人进行治疗,而下等的医生只是对病进行治疗。乍一看,似乎只有中医与下医才和我们所认识的医学息息相关,上医治国似乎放在这里略显牵强。实则不然,恰恰是这句话彰明了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医学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思维方式,同样道出了中医学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更是一语点破了世世代代中医人至高的医学追求。

上医治国,体现的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医治疗病患,从不简单着眼于病,更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它总是在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探讨、关注和总结与人息息相关的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宽大宏观的整体思维。因此,我想,上医治国,其所指实际上应该说是最高明的医生通过治理国家,使每一位百姓能在物质上丰衣足食、社会生活上安居乐业,同时拥有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从而人人身心舒适而能不生疾患、延年益寿。中医治人,体现的是中医以人为本的医疗观点。而下医治病,就是指下等的医生对病患只进行针对治疗,而忽略病人本身的特质。

还有如《鹖冠子•世贤第十六》中有一个关于神医扁鹊的典故: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孰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末,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这个故事是战国时的合纵家庞煖向赵国悼襄王传授治国之道时做的比喻。

以上两个关于“上医、中医、下医”的描述,不是在说中医学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医学、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一个共同的至高理念——《周易•既济》有语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中医学有了“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这样的古训,也为中医千百年来的医学追求标明了境界。在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追求之下,中医就形成了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体差异的医学特点,而不会过分强调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

我不反对医学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但我更尊重的是中医学历史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它与生俱来独特的学科体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产生了不同的医学,只有拥有了这种理念,理解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有运用它、传承它的能力。中和之医

相较于中医的其他意义,我更愿意强调中医是一门中和之医学。四书五经中有本书叫做《中庸》,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世人多有误解其为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实则它所阐释的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精神。而中医的学术基础就是建立在这种中和之道上。故而可以释中医为“中和之医”。

在中医的学科内涵中,与西医很大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它与传统文化的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字,故而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医学也就讲究和谐之道。也因此,在中医的观点中,凡事讲一个度,保持适当的度才是健康之道,而太过或者不及打破了和谐状态,就会导致疾病。比如风、寒、暑、湿、燥、火,本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一旦太过猛烈侵袭人体而致病的话,就成为中医概念中的外感六淫。再如怒、喜、忧、思、悲、恐、惊,本来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正常情志反应,但当这些情绪太过的时候,超过了人体承受能力就会造成中医概念中的七情内伤。包括饮食讲究“食饮有节、五味调和”,作息讲究“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都是在强调一个“和”字。中医可以说就是一门和谐医学,关注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几乎就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从“和”文化看中医

中医作为一门技术、文化杂糅一体、浑然天成的学科,要求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解读它、剖析它、研究它。在众多研究方向中,我认为对于中医的文化研究尤为重要。何为文化?《周易•贲卦•象传》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以文化人、教化天下。换句话说,文化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人与学科知识体系的通道,通过学习文化才能掌握思维模式,才能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那么对于传承千年的本土医学,文化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在浩瀚的中国文化中,“和文化”几乎涉及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这种对于“和”的追求也映射在中医学的观念之中。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尊崇的。我们的先哲圣贤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高频的使用“和”字,让中国各个领域的文化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和贵亨达”的气息。也让中国历代的学者前辈们深深感染上“和谐”情节。直至今日,这种和文化的影响依旧深远,大到远国外交,近到治国理政。

可以这么说,“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论语•学而第一》就明确语曰:“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最为可贵。礼在古代是典章制度或道德规范的意思,故而从这句话我们看到圣人孔子把“中和”作为道德规范中的最高标准。而《礼记•乐记》以音乐为喻论述治国安民之道,其中有“其声和以柔”、“乐以和其声”等语句,意为“乐以和为美”、“音和而成乐”,是在通过音乐之和比喻人际关系之和再到表达国家政事之和。这些是儒学所要表达的治世之和。而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表明阴阳二气激荡交融达到和谐状态才可以使万物得到发展且生生不息。而比孔子、老子还要早出现200年的哲学家周太史伯阳父是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他的一句名言记载于《国语•郑语》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圣贤对和谐思想推崇备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而误读“和谐”的真正含义,认为“和”是一种谦卑退让的处世姿态或是一种不求进取的静止退化。这显然是错误的,先哲定义中的“和谐”没有否定变化和矛盾,更不提倡绝对统一和静止不变,而是认为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尺度、掌握适中,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才能保证事物的正常发展。而这种动态平衡的“和谐”思想,在中医学的观念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医观念以“和”为本

在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学科构建基础的中医学围绕“和”与“不和”形成了独特的医学观念,我把它们总结为:中医的生理观为“和”;病理观为“不和”;中医的诊断观为“察其不和”;治疗观为“调其不和”;中医的养生观则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动态平衡,维持和谐”。

首先,中医的生理观或说健康观就是“和”。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然而整体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即为天人合一;二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整体,即为形神合一;三是人体生理上的脏腑、气血、经络是一个整体。故而,中医学以这三个层次的和谐状态作为评判健康的标准。《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充分说明了人与外部环境的息息相关,故而“天人和”则健康。而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即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形神和”,即生理与心理和谐舒适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它们之间的和谐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

以“和”作为生理观,那么“不和”就是中医的疾病观。这种不和,往往被概括为阴阳的失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句话表明当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然一旦因为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常等因素破坏了阴阳平和的局面,则生命受损而疾患丛生。针对机体阴阳不和而产生的疾患,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综合实际情况运用八纲、脏腑、六经、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进行诊断,这种诊断观就可以概括为“察其不和”。治疗上,中医以人为本对阴阳、气血、脏腑等进行调治达到平和状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故而中医的治疗观可概括为“调其不合”。中医重视养生,主张未病先防,故而在养生方面有着较为成熟、先进、全面的医学理念。所以我们看到: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四时,提倡“谨和五味”的食饮有节;告诫人们只有情志和畅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可“以妄为常”、“起居无节”,运动既不可过少也不能过量,动静结合才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等。我们可以总结中医的养生观就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动态平衡,维持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和”。而在“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方面就围绕“和”与“不和”树立了医学观念。当我们能读懂中华传统的“和”文化意义,再透过“和”文化看中医,中医就会更好理解,也更富有魅力。(何清湖,孙相如.中医:“和”文化孕育的“和”医学.中国中医药报,总第3945期)三 中医药因需要而存在

观点采撷•中医学的模式在本质上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几乎不谋而合。毫无疑问,立足于整体观念对人体身心及外部环境进行全面考量的中医学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上具有强大优势。•我们在应对疾病的过程中,调和与对抗作为不同的医疗手段应该像DNA的双链螺旋一样交织进步、互促共稳,才可以尽量全面地维系健康。•医学理当侧重养生保健而非治疗恢复。但现代人的做法却通常本末倒置,也正是因为这样而造成了医疗上资源无穷无尽的浪费和健康上抗病永无止境的博弈。•中医中药与现代医学并非一个是过去式,一个是现代式,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关系,而是包含关系。中医中药是传统的,却也是现代的,它源远流长,而且生机无限,它因为需要而存在,也必将会因为存在而更为伟大。

中医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科技遗产之一,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整理祖国医学遗产”。1982年全国人大更将《发展我国传统医药》载入《宪法》第21条。从此,任何试图或妄想通过不正当途径抹杀中医药、取缔中医药的行为,皆可被视作有违宪法。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西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200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标志着中医药从此走上了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高度。政策上对于中医中药的保护是深思熟虑、科学考量的结果。中医药在漫长的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拯黎元于水火之中,护佑华夏子孙健康强盛地繁衍生息几千年之久,在许多流行病、慢性病以及保健预防方面的优势可谓举世共睹。因此,在环境日益复杂、健康形势愈发扑朔迷离的今天,现实对于中医药的需要性不容置疑。现实环境需要中医药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态的问题日益凸显,形势紧迫。在如此恶劣的情形下,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197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中医学的模式在本质上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几乎不谋而合,它十分明确地强调和包含了作为完整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各个基本方面。毫无疑问,立足于整体观念对人体身心及外部环境进行全面考量的中医学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上具有强大优势。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准了象征着“和谐、绿色”的中医学。现代医学需要中医药填补缺憾

历史上,现代医学曾有过辉煌的战绩。20世纪,随着一系列抗生素的发明,“现代医学三剑客”维生素、抗生素、激素似乎无坚不摧,它们携手为人类健康打下过一片碧海蓝天。这一振奋景象曾被世界著名医学家兼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在其名著《水母与蜗牛》(1979年)中动情描绘:“现在,细菌可以用抗生素杀死,病毒可以用疫苗预防,癌症可以用手术、化疗、放疗,而且不久将攻克。享有完善的医疗保健福利的美国人民,所面临的‘恼人事儿’,只是如何对付慢性病例,例如关节炎的折磨,和考虑人生百年之后怎样无疾而终。”这样的话令现代医学界振奋不已。

然而,就在现代医学界欢欣鼓舞之时,1980年美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例艾滋病就将狂傲的人类打回原形。时至今日,艾滋病已然席卷全球;各种新老传染病依旧四处奔袭兵不血刃;而癌症仍坐拥头号杀手的称号傲视群雄;慢性疾病亦对人类紧咬不放。在这种情形下,单纯对抗的治疗医学越来越像一场毫无意义的拉锯战,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于抗病的饕餮之腹,而无法换来长治久安。我们在应对疾病的过程中本就不应该方式单调、手段单一,现代医学所缺少的恰恰就是中医药学所讲究的调和观念。调和与对抗作为不同的医疗手段应该像DNA的双链螺旋一样交织进步、互促共稳,才可以尽量全面地维系健康。医疗任务需要中医药防治优势

就医学来讲,本就应该执行“保健”和“恢复”两个方面的医疗任务;而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角度来说,医学理当侧重养生保健而非治疗恢复。但现代人的做法却通常本末倒置,也正是因为这样而造成了医疗上资源无穷无尽的浪费和健康上抗病永无止境的博弈。与其追逐疾病被动挨打,不如固本培元主动预防,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所幸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乃至专家、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点并逐步转变医学观念、改进医学模式,甚或直接全盘接受中医。只有重视养生保健的医学,才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医学,才不会陷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耗中。中医学崇尚未病先防,据此进行了长达千年的学科发展,故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具备的宏观全面的保健优势将是未来执行医疗任务过程中必须而首选的,故而中医中药必将在未来的健康领域中大放异彩。

总而言之,中医中药的存在是人民健康的需求体现。首先它在临床中确实在某些疾病上取效过人,其次其医疗模式较为先进、全面,还在养生保健方面颇具优势。这些决定了它的存在必要。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地说:中医中药与现代医学并非一个是过去式,一个是现代式,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关系,而是包含关系,现代医学应当接受并拥有中医中药的内容,很多情况下甚至应当把中医中药的内容作为主导。中医中药是传统的,却也是现代的,它源远流长,而且生机无限,它因为需要而存在,也必将会因为存在而更为伟大。(何清湖,孙相如.中医药因需要而存在.中国中医药报,总第3929期)四 中西医当相互促进和补充

观点采撷•有人喜欢把中医比作“羊”,把西医比作“狼”,认为狼来了就必定要把羊吃掉。在如今这个时代,羊其实是可以爱上狼的。中医与西医就应当通过对比优劣、互通有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科,而并不是一种医学取代另一种医学。•每一种医学都是不完美的,都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没有任何一种医学可以解决人类遇上的所有健康难题,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各种医学的优势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有时可能不只是中西医结合,还可能需要结合到其他种类的医学。•中医与西医的结合,不是牵强附会的形式结合,更不能是泯灭各自学科本性而强迫结合形成另类的医学体系。在各自保持学科特色、学科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将二者顺其自然相结合,以追求在临床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结合,才是科学客观的,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历史的推手让中医与西医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不期而遇。作为一个医学专业的老师,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我往往会做出这样的回答:“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探索清楚人体的全部奥秘,更没有找出方法解决人类健康所遇到的全部问题,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疾患。但中医有中医的优点,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方法不同、理念相异,无从可比。只能说在某些病的治疗上某种医学会更有优势。”我想,通过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探讨,能带给我们更多关于中医发展的思索。从西学东渐到中西汇通

每每提到西医,许多中医行业的铁杆粉丝总会觉得西医对我们中医一直抱以嗤之以鼻、不值一哂的态度。但事实上,我们中医行业有许多专家学者看待西医也是横眉冷对甚至咬牙切齿。一提到西医,许多老中医会表现得伤感而愤恨;再一提到中西医结合,部分老中医们就会愈发的悲愤不已。我觉得这是十分没有必要的,作为一个学者不应该这么没有胸怀。有人喜欢把中医比作“羊”,把西医比作“狼”,认为狼来了就必定要把羊吃掉。我常喜欢开玩笑说:“狼有时不一定会吃羊,羊也不一定害怕狼,在如今这个时代,羊其实是可以爱上狼的。”从现实来讲,这个世界需要狼与羊的共存,羊讲究调和,狼讲究侵犯,羊要比狼跑得更快,狼也要追赶越来越快的羊,狼和羊就是在互相促进、不断赶超对方的情况下各自强壮着自己的族群。这个比喻或许不甚恰当,但中医与西医就应当通过对比优劣、互通有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科,而并不是一种医学取代另一种医学。

谈到中医与西医,就不得不提西学东渐的历史,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这段时期,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排斥到逐渐接受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借由来华西方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605年利玛窦辑《乾坤体义》被收于《四库全书》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但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大部分深藏皇宫,未能很好普及。而到了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方人再度进入中国,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新知识。其时由于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的刺激,促使清朝政府在1860年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同时促使西方的科技再次广泛地传入中国。而当时的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面对西学,其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西方的先进武器以及相关器械运输等上,并未试图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加以学习,因此在这期间学术思想方面的传入主要借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媒体,以及洋务机构中为军事目的顺便翻译的书籍。而在19世纪的中后期西方医学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西方列强获得自由出入中国各通商口岸的特权后以教会为主体兴办了一些医院、医学校、药厂;传入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内的各种西医书籍,吸收留学生,派遣传教医士来华。

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这一时期的西方知识海量涌入中国,影响极其广泛。许多人转译日本人所著的西学书籍来接受西学。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对政治的极度不满进一步导致知识分子们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五四”时期这种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波的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中医不可避免地受到舶来品的冲击。在冲击之下,有医人毅然抗拒,不闻亦不问;有学者则遽然西化,坚决诋毁中医。然而时下亦有许多医林贤者,以兼容并包之姿决然积极地寻求中西医合璧之道,开创了中医历史上又一个新的局面,这就是中西汇通学派,主张将中西医学汇聚沟通。在中西汇通的医学主旨下,有医家试图从理论上汇通;有的则在临床上综合使用中西药物;也有主张借之改进中医或中医科学化者。该派的学者们在一个时期内,致力于兴办学校,创立期刊,旨在通过学新而取长补短发展中医,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起到了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播中医学术的作用。

可以说,汇通学派实是中西医结合之先声。两种医学体系的思维方法、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迥异,必然会影响到传统医学的发展前景。由于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法,中西医汇通派也有着不同的思潮和方法,在汇通的进程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深度和广度。

以唐容川为主要代表的思潮认为中医传统的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优于西医体系。但是,又不能不承认西医体系中有值得学习之处,学习这些东西,是为了保持中医固有体系,以免其湮没于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中。他曾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希望“不存疆域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但他始终认为中医已发展到“气化”的阶段,超越解剖学阶段。这种汇通比较初级,实是貌合神离。

而以朱沛文、恽铁樵、杨则民和张锡纯等人为代表的思潮则认为,中西医体系各有长短,需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彼此优点,才能使中医学继续发展和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还有人认为可以贯通两者之长,形成一个新的体系。这种思潮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占主导地位,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学习研究了西医的知识。朱沛文主要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两个体系各有短长,他说:“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大约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他反对“空谈名理”,重视“察脏腑官骸体用”,主张结合二者。但他并没有深入理论到实践之中。恽铁樵深入地学习研究西医,从理论上阐明了中西医汇通的重要意义。他一方面在著作中与全盘否定、消灭中医的谬论开展论战,维护中医的生存权益;另一方面又主张“欲昌明中医学,自当沟通中西,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张锡纯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中西医学汇通的尝试,更进一步从临床上,尤其是中药与西药的结合方面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创制出一些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剂。其代表作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杨则民《内经哲学之检讨》则主要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中医理论之提高、中西医辨证和辨病之互通。汇通派的理论,形成了近代中医发展史上一股强劲的、不容忽视的医学思想潮流。中医西医大不相同

眼界禁锢于学科之内,很难评判其优劣。但事物之间相互比较,就可以使二者的优缺点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来。对比中医与西医,我认为至少在7个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

第一,学科来源不同。中医可以说是一门经验医学,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反反复复临床得出的经验构成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在发展进程中一直依靠经验不断完善、得到充实,是一个从临床总结为理论再应用于临床的学科。而西医的学科更多的是来源于实验,可以说是一门实验医学。在西医的学习过程中,它的解剖、生理、生物理化、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大多是在实验室里得到验证的理论,是一个由实验得出理论再用于临床的学科。

第二,理论体系不同。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总的来说就是以患病的人为关注对象,并仔细考察与人相关的一切内外条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考量以指导诊治,并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而西医更强调局部、微观、客观,所针对的是人所得的病。西医研究人是从系统到器官,再到组织,再进一步细化到细胞,现在已到达分子水平的研究。这种研究立足局部、微观,并充分信任客观观察结果,却因此而忽视了整体联系,忽略了机体的复杂性。

第三,诊断思维不同。中医的诊断思维类似于“黑箱思维”,故而中医看病强调审证求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司外揣内处理病、证、症之间的关系。西医的诊断思维就是一种“白箱思维”,病人患的什么病,病位在何处,病灶是什么,病理性质是什么等等一定要通过现代的仪器设备检测出来,过分依赖仪器,导致有时当病理检测呈阴性时,西医会不承认疾病的存在。

第四,治疗思维不同。中医治疗讲究“调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调整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最终使人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而西医更强调对抗治疗,用直达病所、直击病原、直除病灶的方式治疗疾病。两种治疗思维各有优劣,不能绝对地一分高下。

第五,优势病种不同。中医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慢性病的调治、多因素疾病的应对以及未病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康复上。西医则在急性病、感染性疾病以及手术治疗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

第六,在性价比方面,中医总体来讲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第七,在治学的精神上还有很大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的治学相对保守自闭,因为中国尊经崇古的学术习惯,故而其治学偏好自圆其说,一方面这样有益于传承,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学科的进步。在这方面,西医的治学精神更为兼容并包、开放自由。西医善于吸收优秀的事物,最初X射线、超声成像、磁共振等技术并非为医学所创造,但却为西医学所用,这也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体现,得益于这种科学精神,欧美等国家也在逐步吸纳中医学。

通过这几方面的对比,我们应该对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优劣强弱有个基本判断。总起来说,在特点优势方面:西医学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它的诊断更为规范,其医疗结果的可重复性强,体系开放,并与现代自然科学同步发展,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它的科学形式和思维方法;而中医的整体恒动观符合现代信息论、系统论以及控制论的科学思想,其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思维和防治方法是全面、先进的医学观,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与之不谋而合,且中医方剂治疗平和低毒,受众甚广,且其摄生防病的主张是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的保健模式。在缺点不足方面:西医偏重局部研究,过分定量检测,从整体上认识生命复杂现象不足,仍较为偏重生物医学模式,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增,医疗资源浪费较大,费用较高;而中医理论概念较抽象,哲理性强、思辨性强,缺乏公认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以经验为主导的医疗依据可重复性不强,不利于学科创新发展。在现实需求方面:西医迫切寻找“替代医学”,以寻求更为健康的医治手段,降低医疗耗费;中医则迫切寻求方法使其能紧随时代步伐并能够得到现代科学证明。中西医结合尚在探索中

因为从事过多年中西医结合教育及临床研究的工作,故而对于中医与西医两个学科的比较,我颇有些心得体会。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及发展,我也进行过思考、探索并尝试对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为什么我们要中西医结合呢?如前文所述,每一种医学都是不完美的,都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没有任何一种医学可以解决人类遇上的所有健康难题,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各种医学的优势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有时可能不只是中西医结合,还可能需要结合到其他种类的医学。那么中西医能不能结合,该怎样结合呢?我认为,中医与西医的结合,不是牵强附会的形式结合,更不能是泯灭各自学科本性而强迫结合形成另类的医学体系,我主张在各自保持学科特色、学科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将二者顺其自然相结合,以追求在临床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结合,才是科学客观的,这样做也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因为中医和西医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多不同,因此实现中西医结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我们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一直在积极地努力探索,在一些二级学科体系的构建上已经较为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