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6:36:54

点击下载

作者:蔷薇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作者:蔷薇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11347220本书由北京淘梦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前言

  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蝴蝶就会飞走。此谓“ 追求 ”。

  另一个人也很喜欢蝴蝶,他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望着蝴蝶翩翩而来,心情犹如吸蜜的蝴蝶。此谓“ 吸引 ”。

  不论是“追求”,抑或是“吸引”,二者心之所向都是“蝴蝶”,区别在于二人采用的方式不同。“追求”,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忽视了事物间存在的微妙规律,所以往往事与愿违。“吸引”则顺应了规律,从改变、完善自我的角度出发,顺势而行,因而皆大欢喜。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从心性开始,努力地完善自己吧。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人生不长不短,不紧不慢,调整好自己的步调,静心潜行,随缘随性,盈一眸恬淡,素心向暖,剪一段时光,静守流年。只要心中有春,春就在;只要心花盛开,蝴蝶就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无论世界变成什么样,你都要安心地做自己,用最安静的力量,穿过人生。一切美好与温暖沉默如影,静立你的身后,只要你不断走向远方,它便一路相随。第一章云在青天,水在瓶

做一朵飞舞的花,行走在漫漫红尘,蓦然欢喜,随遇而安;莲养心中,安然淡定。如此,心是清明,是晴朗,是自由自在。第一节心,静如清泉

人有人心,人心静,则心若碧潭,静如清泉。

一位心理专家曾问过无数人:“什么是人生美事?”人们大都列出一张清单:权力、美貌、健康、才华、爱情、财富……心理专家摇摇头,开出一剂“良药”——保持心灵的宁静,并叮嘱道:“没有它,上述种种会给你带来极大的痛苦!”

当今社会压力重,诱惑多,人需要修养,需要宁静,心是最大的净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会终日为生计奔忙,加重生命的负担,加速心灵的浮躁,终使自己心力交瘁、迷惘躁动,而与豁达康乐无缘。

俗话说,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检查一下生活,相信会发现许多例证:没有恋人想恋人,结婚以后吵闹甚至要离婚;没有子女想子女,有了子女累老人;没有权力想权力,有了权力宠辱皆惊;没有钱想钱,钱多了又担心……这样下去,何来安然可言?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痛苦都是自己找的。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有一次,他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深刻地点明了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哲理。也就是说,心静,周围乱也变静;心乱,周围静也乱。

世闻万物皆有心,天有天心,天心静,则万籁俱寂,幽然而静美;人有人心,人心静,则心若碧潭,静如清泉……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受到外部世界的冲击,若想做智慧之人,过行云流水的生活,就要使心安住于平静的状态,从而不向外追逐。心静是心安的起点,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天,天气酷热,唐朝诗人白居易前往拜访恒寂禅师,却见恒寂禅师在房间内很安静地坐着。白居易就问:“禅师!这里好热哦!怎不换个清凉的地方?”

恒寂禅师说:“我觉得这里很凉快啊!”

白居易深受触动,于是作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无论外界如何变幻,让自己的心静一点,再静一点,留给自己一方安宁的晴空,留给自己一隅思索的空间,最容易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让自己释放和释然,让自己成熟和理智。这种精神修养与心理上的抗干扰能力有着绝对关联,它无法馈赠和积存,只有靠个人修养与定力去体会。

事实上,我们的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不造作、不染纤尘,只是被无明的烦恼障蔽后才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了波涛。因此,我们需要时常进行自我净化,随时去观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对色身起执着?是不是固执己见?如此慢慢摆脱我们身心错误的妄执和贪恋,把内心的世界清净,化烦恼为菩提。

有一个人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每天都从自家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遇到了一位禅师,禅师欣慰地说:“你每天都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问道:“的确,我每天前来寺院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是奇怪的是,我一回到家,心就烦乱了,请问我如何才能在喧嚣的世事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你每日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会有一些常识。那么,我想请问,花朵如何保持新鲜呢?”禅师反问道。“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啊,”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被吸收,就容易凋谢!”

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心静一点,不断地忏悔和检讨,改进陋习和缺点,不停地净化身心,我们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心静,是生活的一种思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安心的必要智慧。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忙忙碌碌,几乎没有一分钟是清静的、清闲的,曾几何时我们感叹: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应酬太多了,难得有几天清静的日子。如此看来,保持一颗净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管外界多么繁乱,内心依旧清净安详、一尘不染,这就是定力。

每天为自己留出十分钟来安静一下,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用智慧随时去观照自己的心念,在宁静中深思和检讨自己,这个时间我们能够承受得起,也能够消受得起。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就将唤醒内心的纯净与宁和,如清淡出尘的莲花一样,淡然绽放,散发出生命的馨香。第二节如青天白云,自由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洗心禅》里有这么一个典故。

李翱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上受佛教影响颇深,他认为人性天生为善,非常向往药山禅师的德行,他在担任朗州太守时曾多次邀请药山禅师下山参禅论道,均被拒绝,所以李翱只得亲自登门造访。那天药山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但他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

见此情景,李翱愤然道:“见面不如闻名!”便拂袖而出。这时,药山禅师冷冷地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一句话使得李翱为之所动,遂转身礼拜,一番攀谈后请教“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道:“不懂。”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药山禅师短短的七个字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好比人心,如果你能够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其实,“云在青,天水在瓶”不能仅仅成为禅师们启发信徒的一句诗偈,它还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这是一种淡泊而高远的境界,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即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这也是我们现实社会人最难得的精神状态。

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周围的环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周围的人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内心也就获得了平静。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年间生于富贵之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他集诗词家、书画家、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文学家等于一身,在多个领域中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用他的弟子、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话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但正当盛名如日中天,正享荣华之时,李叔同却抛却了一切世俗享受,到虎跑寺削发为僧了,自取法号弘一。出家24年,他的被子、衣物等,一直是出家前置办的,补了又补,一把洋伞则用了30多年。所居房内异常朴素,除了一桌、一橱、一床,别无他物;他持斋甚严,每日早午两餐,过午不食,饭菜极其简单。弘一法师还视钱财如粪土,对于钱财随到随舍,不积私财。除了几位故旧弟子外,他极少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据说曾经有一次,有人赠给他一副美国出品的白金水晶眼镜。他马上将其拍卖,卖得500元,把钱送给泉州开元寺购买斋粮。

弘一法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写出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重要著作……他在宗教界声誉日隆,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了高僧之林,成为誉满天下的大师,中国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正因为如此,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丰子恺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一文中说:“李先生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前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后半生却剃度为僧。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弘一法师却以平常心淡定自然地完成了转化,坚持修行严谨的律宗,并且做得平心静气,淡然地享受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生活,最终收获了人生的极致绚烂。没有一颗对待荣华富贵的平常心,对待人生际遇的平常心,能达到这种“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境界吗?

由此可见,以平常心面对一切荣辱不是懦夫的自暴自弃,不是无奈的消极逃避,不是对世事的无所追求,而是人生智慧的升华,是生命境界的觉悟。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明朝学者洪应明在《菜根谭》上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意思是说,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和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我,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就不能欺骗蒙蔽我了。

的确,现代都市人难免遭到不幸和烦恼的突然袭击,有一些人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处之泰然,总能使平常和开朗永驻心中;也有一些人面对突变而方寸大乱,甚至一蹶不振,从此浑浑噩噩。为什么受到同样的心理刺激,不同的人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正在于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

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面对凡事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压力下收放自如,始终有心情去感受宠辱不惊,花开花落的自在。凡事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像天空中的浮云与瓶中的水那样静态,即使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将心态调至最佳状态,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看似平常,实不平常。第三节随性,随缘,随遇

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每日奔波在现代都市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被不顺心的事情纠缠时,我们很多人会产生郁闷、焦虑、激愤等情绪,心有滞碍,甚至备感无所适从。这时候,与其纠结不休,不如选择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花在开谢时随着季节的转换,水在流淌时依据地势的变化,树在摇摆时顺着风的方向,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所以它们是快乐的。让很多事顺其自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思想也会减轻许多负担!

关于顺其自然,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成片成片地枯黄了,了无生机,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就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种子吧!”师父挥挥手说:“不急,等天凉了,随时!”中秋了,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不料,一阵风起,虽然草籽撒下去不少,但也吹走不少。小和尚既着急、又苦恼地说:“师父,好多草籽都被风吹走了。”师父回答:“没关系,被风吹走的都是空的,即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什么心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一群小鸟飞来了,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急忙把小鸟都赶走了,然后向师父报告说:“不好了,撒下的草籽都被小鸟吃了!”师父慢悠悠地说道:“没关系,种子多着呢,小鸟吃不完,随缘!”

半夜时又来了一阵狂风暴雨,把地上的草籽冲走了。小和尚急匆匆地叫醒师父:“师父,不好了,草籽被雨水冲走了不少。”师父只是翻了翻身,淡淡地说道:“冲就冲吧,不用着急,草籽冲到哪儿就在哪里发芽,随遇!”

过了几天,往日光秃秃的地上冒出了不少嫩草,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和尚高兴地直拍手:“师父,快来看啊,到处都是发芽的小草。”师父却依然很平静,回答:“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本故事中,该师父讲的“随”,就是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一种顺应天命、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抱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我们的内心,这有利于我们放松紧绷的心弦,心平气和地看待万千变化。正是由于具备这种处世智慧,该师父面对各种变化时会那么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可见,顺其自然并非消极等待,更不是听从命运的摆布。它更多的是指凡事不必刻意强求,保持一种内心上的安定和淡然,心中保持清明,没有妄情、妄念、妄想,让心境平和淡然,顺天而行。一个人若能淡然笃定地掌控自己的内心,无疑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取得成功。

有一位老主管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一天上级领导突然通知他,由于突发的经济危机,他被裁员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于是就四处求人,希望能够帮助他恢复原来的职位。不过,老主管却在自家的小菜园种上了菜,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的家人看到这个情形都心急如焚,劝告他说:“你这是在干什么呀?工作都没有了,怎么还有心情做些这样的事情啊?”而他却丝毫不在乎地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又何必强求改变呢?更何况这样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顺势而为,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顺势也就等于造了势。水从上而下、从高到低,顺应地势流淌,顺能通之道而游。水似乎没有自己的选择,它只能顺其自然。但这种生存方式,却使它拥有了一份平静之美,而且最终实现了归海的目的。水是如此,人亦如此。

生活不可能是一马平川、一生坦途的,我们只有对生活进行最大程度地认知才能活得快乐,而最好的对策就是“顺其自然”。多一点顺其自然之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种恬淡快乐的心情,保持一种无欲无求、无拘无束、无挂无碍的上好心境,如此就是快乐的人生了!

一个人能否拥有智慧,其关键就是看他能否做到顺其自然。

药山禅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智者,他有两个徒弟,一位是云岩,另一位是道悟。

有一天,药山禅师带着云岩和道悟出远门,行到某处的时候,他见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另一棵树却只剩下枯黄的枝叶,便想借机示教,于是便指着两棵树问道:“在你们眼中,哪棵树更好?”“当然是茂盛的那棵树好了,”云岩抢先作答,“荣代表着欣欣向荣,是生命的象征。”“枯的好,”道悟争辩道,“枯,万物归天,一切皆空。”

药山禅师笑而不语,这时候,旁边走来一个小沙弥,于是药山禅师又问了问小沙弥,“这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只见小沙弥淡然一笑,回答道:“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好一个“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小沙弥心底的那份从容、淡定、宁静显露无遗。无论外界怎样喧嚣变幻,自己的内心都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这是一种多么绝佳的禅意姿态,也是心理学中的最高境界。

世人总是觉得生活沉重,但试问有几人真正懂得顺其自然?逃避世间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祈求某件痛苦的事不要发生,这只会令人活在恐惧和逃避中。所以,不如将喜与悲看作没有丝毫差别,对所有的缘分都欣然接受,主动面对和承受不幸之事,然后学会如何去驾驭命运,从容如流水。

当一个人能做到凡事不刻意强求,顺其自然地生活时,也就能够淡定自若地笑看潮起潮落,从容不迫地掌控生活。西方哲人蒙田就曾告诫我们:“人生最艰难之学,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凡事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过好一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既简单又艰深的课题。第四节不妨蹈光养晦,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

身在变幻莫测的都市中,人生际遇跌宕起伏,利益得失交错前行。人心之所以有喜有怨、有爱有恨,纷乱复杂,起伏不定,甚至沉陷于各种情绪的泥淖不能自拔,是由于我们有分别心,太过执着于自己的得失,得之喜,失之忧,不能做到得失从缘,随遇而安。“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是古人对随遇而安的解释,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以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尽心去做,事情过后心情要立刻恢复,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

一天,福州罗山道闲禅师去拜会石霜禅师。一番攀谈后,询问:“我自认为我内心的灵知灵觉已经出现了,可为何我总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呢?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该如何用心修禅?”

石霜禅师回答说:“你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掉。”

道闲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便又去请教全豁禅师,问了同样的问题。

全豁禅师轻轻一笑,回答:“该止的时候它自然会止,你从缘好了,管它们干什么!”

的确,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此时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因势利导,有也好,无也好,多也好,少也好,甚至光荣也好,侮辱也好,都不要太在意,从已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新的道路,这才是求得快乐宁静的最好办法。

不计较穷通得失、顺利有无,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接受。生活给了什么,就坦然承受什么,这就是得失随缘,随遇而安!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这就寻求到了一种生命的平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谁的生活就美好,谁的生命就有质量,在生活中就能活得自在。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首诗,写他在西湖上与友人饮酒遇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对湖光山色的生动描写,不正是大师面对人间拂逆事镇定自若、坦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吗?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仕途坎坷,他一再被政敌排挤,几次被贬谪,还差点走上断头台。34岁时,因与王安石意见不合,他被贬出京到杭州做通判。44岁任湖州知府时,以文字遭谗,被控入狱;获释后,45岁被贬谪黄州;54岁那年,因与朝中权贵意见相左,由原来调越州改调至杭州;59岁那年,远调岭南边地。然而,他一生达观,随遇而安,留下的诗文中很少悲观厌世之作,而且尽量追求人生的意义与生活的乐趣。

在“乌台诗案”遭贬后,全家人都为苏东坡担心而哭泣,可他却留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尊还酹江月”等诗词,其境界之宏大,气魄之雄伟,一腔赤心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昭然若揭;被贬黄州时,苏东坡失去薪俸,身陷“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窘境,他却能放下身段,带着一家老小数十口开荒播种,喂养家禽,实现了丰衣足食;晚年贬谪海南,苏东坡一再高歌:“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表现了对流放海南的不悔不怨之情。这样达观的态度是历代被流放海南的众多政客们无法相比的。此外,爱郊游、爱访友、爱谈禅论佛等爱好,苏东坡在海南一样也没丢。

虽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被流放于蛮荒之地,甚至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但是苏东坡依然自得其乐,微笑接受,着眼大处,随遇而安,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篇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的千古名文,更多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是万古不朽的豁达心怀。

人生没有永远的坦途,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有的人生于有权势有地位的家庭,有的人出生在普通老百姓家;有的人走到哪儿都伴随鲜花和掌声,有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受人待见。种种差别都是正常的,面对同样的境遇有的人愤愤不平,有的人却能随遇而安,让时光把人生的棱角磨平,让岁月把人生的羁绊冲散。

的确,随遇而安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它可以使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使人能够理性地去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得与失、起与落。谁能做到随遇而安,谁就有宁静的心灵,就能在各种逆境中“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戴维和史密斯是大学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两人开始一起找工作。当时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普通工作十分难找,他们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厂去应聘。这家工厂正在招聘的岗位是清洁工,问他们愿不愿意干。戴维略加思索后决定留下来,史密斯对这份工作却是十分不屑一顾的,但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并且可以和戴维一起工作,他也决定留下来了。“堂堂大学生居然做扫地的活”,史密斯工作时没有什么积极性,上班时懒懒散散,每天打扫卫生时敷衍了事,不久就辞职不干了。与史密斯正好相反,戴维抛弃了大学生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每天把办公室、车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戴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表现给老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半年后老板就安排他给一位高级技工当学徒。由于戴维有大学的知识基础,加上他的勤奋好学,一年后他就成为一名技工。戴维在技工的岗位上仍然保持一贯的工作作风,就这样过了一年他又成为了老板的助理,而此时的史密斯却还在找着工作。

戴维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在于他懂得随遇而安,无论是做清洁工,还是做技工,还是做老板的助理,他都顺应境遇,不去强求,客观准确地衡量自己的能力,力争把当前岗位上的工作做好。当他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尽全力去完成应该做的事情后,新的机会和新的岗位自然就向他走来。

生活中很多东西,靠人力是无法得到的,比如容貌,比如机遇,比如感情。一个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执着于其间的得失,而是随遇而安,乐观面对,安于脚下的根基,把眼前的一切当作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修养,这是我们一飞冲天的必备条件,这也将帮助我们攀上人生的顶峰!

总之,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得与失,人生际遇往往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不必过于计较,不必沉迷得失,淡然处之,随遇而安,逐步拓展心胸的宽度和广度,获得一份心灵的寂静和安然,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态度。第五节慢些,让灵魂赶上来

踮起脚尖,就能触摸到阳光。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坐拥几百万美元,他拥有四部名牌汽车,一个多达三百名员工的公司,他的家是一座华丽的别墅,他的妻子美丽贤惠,儿子乖巧懂事。可以说,这个商人已经拥有了一切,然而他似乎从没有轻松愉悦过,他是位紧张的生意人,并且把他职业上的紧张气氛从办公室里带回到了家里。

下班回到家里,他打开电视机,坐在沙发上休息,但是他的心情十分烦躁不安,于是他把电视关掉了,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的妻子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他在餐桌前坐下,他的两只手就像两把铲子,不断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铲”进口中。晚餐后,妻子放上了一支美妙的曲子,他拿起一份报纸,匆忙地翻了几页,急急瞄了瞄大字标题,然后把报纸丢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他一口咬掉雪茄的头部,点燃后吸了两口,便把它放到烟灰缸里。最后,他大步走到客厅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回公司工作了。

这位商人这样子已有好几百次了,弄得妻子和儿子很不高兴,而他自己的内心更是备受折磨,一晚一晚地睡不好觉,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在这个日益繁杂的现代都市中,大多数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工作岗位,为了挣到更多的钞票,如同这位商人一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穿梭往来于浮生之中,忽略了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结果呢?心灵被搓揉得疲惫不堪,情绪变得焦躁不安,生活陷入枯燥乏味,更别提享受生活的情趣了。

我们工作是为了满足生活之需,让自己更快乐,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活着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工作。认为拼力挣钱就可以换得舒适生活,把自己搞得整天就跟上了发条似的,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向前,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顾及,这简直是贬低了工作的价值,而且根本没有理解生活的真意。

唯一可以改变这种状态的办法便是保持心灵的平静,累了就让烦乱的心灵小憩一下,暂时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抛在脑后,静心听一听来自生命的声音,听一听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需要金钱、需要荣誉,还是需要幸福?细心体味生活的点滴,这就犹如用一根希望的绳子,把我们拉出了泥沼。

沙漠里有一支古老的游牧部落,长期迁徙,居无定所,但是多年以来他们有一个不变的神秘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向前走,但每次行走两天后必定停下来休息一天!世世代代如此,从不例外。一位考古学家不解地问部落首领:“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做呢?”部落首领解释说:“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太慢,走两天歇一天就是为了等我们的灵魂赶上来!”

美国作家约瑟夫.坎贝尔说:“我们真正要探寻的不是生命的意义,而是活着的体验。”逃避不了城市的喧嚣,舍弃不下名利的诱惑,没有一席淡泊宁静的心灵,心灵当然无法解脱世俗牵绊。放下快节奏的脚步,让此刻的自己松懈下来,静坐而听,多几分从容,少几分纷扰,就是等待灵魂的开始。

因此,当你感到疲惫不堪时,不妨从生活的繁忙中抽身出来,静心聆听生命的花开,静静感受生命的存在,让灵魂追赶上来,身心合一地协调前进!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内心的世界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无边,从而能够从容淡定地穿梭在世界中,也更容易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会人生的无限乐趣。

在亚里桑那沙漠过夏天,布莱克斯觉得自己会被热死的,因为那里炙热的高温都快把土豆烤熟了。一天,他在小镇的一个加油站给车加油时,和主人戴维森先生聊起这里可怕的夏天:“这个该死的夏天,又将是炼狱般的生活!”“为过夏天担忧,有那个必要吗?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酷暑的来临吧,”戴维森先生说着,“千万不要错过夏天带给我们的各种最美好的礼物……”“该死的夏天能带来美好的礼物?”布莱克斯不解地问。“难道你从不在清晨五六点起床?你想想,6月的黎明,整个天空都是玫瑰红的云彩,那是多么美妙的景观啊;7月的夜晚,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繁星,多么有意境啊;再想想,中午是常人无法承受的高温,这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泳的乐趣!”

使布莱克斯惊奇的是,戴维森先生的话果然有效,他不再怕夏天了。当高温天气真的到来时,清晨,布莱克斯在晨露的凉爽中修剪玫瑰花;中午,他和孩子们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觉;晚上,他们在院子里做冷饮,吃冰激凌,真是痛快极了。整个夏天,他们还欣赏了沙漠日出和日落特有的壮观景象。

几十年之后,布莱克斯已是满头银发,但是他愉快的笑容仍然那么灿烂。他在拜访戴维森先生的时候,由衷地感慨道:“我喜欢这里的夏天,而且我一点不担心变老,在这里光欣赏生活的美都欣赏不过来呢,我觉得活得有意思极了!”

看到了吧,生命是一个过程,当你静观人生的时候,美就会充斥你的生活。美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与你主观意识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是一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愉快感觉。它能使你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宣泄,精神得以满足。

用生命交织而成的声音,如同交响曲般拨动心弦,融入心境,响彻灵魂。或听春晨之鸟啼声清脆,生命在其啼声中涌动如斯;或听夏夜虫鸣婉转流畅,感受生活的细而绵长;或听秋夜之雨淅淅沥沥,温柔地打在瓦片上,如同自然的琴键,感觉自己的心还依然跳动。生活,正在生命之音中诗意地栖居。

生命的乐趣绝不在于不断地奔跑,而在于感受多姿多彩的过程。再怎样疲惫或忙碌,也要懂得停下匆忙的脚步,抛开一切给你造成压力的人或事,静心聆听生命的花开,等待自己的灵魂赶上来,身心合一地协调前进。这样,安心的感觉便会不期而至——如同踮起脚尖,触摸到阳光。第六节争到,也同样失去

心不争,自清宁。

争,这是都市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甚至恣意妄行,胡作非为。

然而,争又得到了什么呢?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争到手的不是幸福、不是快乐、不是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

有一对要好的朋友出外旅行,在路上遇见了一位白发老者。老者说:“我是天上的神仙,见到你们非常高兴,我给你们准备一个礼物,如果你们当中的一个人先许愿,愿望就会实现,而另一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听完老者的话,这两个人心里都开始算计起来。一个人心想:“如果我先许愿,他就能够得到双倍的礼物!这样对我来说太不公平了,一定要等到他先讲!”而另外一个人也盘算着:“我怎么可以先说出愿望,让他获得加倍的礼物,那我岂不是很吃亏?”于是,两个人互相推来推去,谁也不肯先许愿,让对方占了便宜。

两人推辞了半天,其中一人生气地说:“你要是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掐死!”另外一人心想,既然你这么无情无义,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于是心一横,说道:“好吧,我先说出愿望!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立刻,他的眼睛瞎掉了一只,而他的朋友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这两个人就是因为争好处,结果两个人的眼睛都瞎掉了,他们不但无法再继续他们的愉快之旅,而且也失掉了最宝贵的情谊。此后,两人的生活恐怕就只有黑暗和痛苦了。足见,争,就会有争辩、争斗、战争,就会有利益心、名利心、俗世心,就会玷污如水的心灵,实际上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一言,使不争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有些矛盾,既然不争,怎么天下人都争不过他呢?事实上,这里的不争不是一种消极沉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与世无争,而是建立在知晓事物变化规律之上的豁达。其意在于:不争不该得到的,不争得不到的,不争得到了也没有益处的。

不就一事争长论短,不急一时较之高低,不较一时得失成败。“不争”是一种圆融、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保持心灵的平静,只有做到“不争”,才能摒除烦恼苦难,清除心灵繁芜,刹那间,万籁俱寂,恬静出尘。

一户人家找附近寺庙的一位僧人作法事,事后主人发现家中丢失了20两白银,他怀疑是僧人所为,便气势汹汹地到寺院问罪。僧人明白施主的来意后,并不多言,直接取出白银20两说:“施主请把银两拿回去吧。”

这个人抓过银子气冲冲地走了,谁知等他回到家中,妻子却告诉他,因为临时有急事,她拿走了银子没有及时交代。此人听后感到非常内疚,万分羞愧,连夜到寺庙送还银两,并向僧人道歉。

僧人接过银子只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个有口皆碑的大师在被人诬陷偷银两时还能泰然处之、不怒不争、不计得失,这样的人生态度自然为人所敬仰与钦慕。由此可见,不战而自胜,正合乎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思想。

初春,百花烂漫,桃李吐芳,鲜花傲放,姹紫嫣红,竞相争奇斗艳。然而,荒凉的一角里总有一株或几株兰花不争春,不斗艳,不妖娆,不芬芳,静静地绽放。这种与人无争,与世无争,是何等崇高的品行,是何等淡定的境界啊!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拥有这种品行和境界,而且我们有着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略多一些,争不起来……如此,你会发现,内心会一下子变宽,世界会一下子变大。

不争,这看起来简单的两个字,却往往需要人的一生去历练。英国诗人兰德直到暮年才写出了洞悉人生的《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佛陀也曾说:“我不与世间争,世间与我争。”这是平静安然的最佳写照。第七节万物入境,心不染尘

纵使万物入镜,心依然不染尘埃。

生在红尘凡世,霓虹都市,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心存欲望。欲望,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生必然。但是,欲望一旦无度变成了贪欲,人就会失去平和的心态,导致本心、本性的迷失,精神上永无快乐,永无宁静,这样的人生犹如走在“迷雾”中,看不到前,也看不到后,步履艰难……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欲望,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沟壑,就会变得倍加贪婪,总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总希望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回报。于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会不停地索取,不停地追逐,内心得不到片刻清净。

大海边上一栋破旧的茅草屋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无儿无女,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老头每天都出海打鱼,早出晚归,而妻子则在家纺纱,赚些钱以贴补家用。有一天渔夫出海打鱼,撒了好几网都一无所获,于是他决定再撒一网,要是还是什么都打不上来的话就回家。

幸运的是,最后一网却让他打上来一尾美丽的金鱼。更让人吃惊的是,这尾金鱼还会说话,它苦苦哀求渔夫说:“我是大海里的金鱼公主,求您放我回大海里吧,我会报答您的,无论您有什么愿望,我都会帮您实现的。”善良的渔夫经受不住金鱼的苦苦哀求,什么要求也没提就把金鱼放回大海里了。

当看到渔夫空手而归时,妻子一直埋怨渔夫没用。渔夫听妻子数落完,把金鱼的事情说了一遍,本想能够洗脱自己的冤屈,谁承想迎来的是更加严厉的指责:“你这个糊涂的老家伙,你怎么可以什么愿望都没提,你看我们家穷得什么都没有,你就是要个木盆也好啊。”

渔夫禁不住妻子的一阵指责,来到大海边,对着大海喊:“金鱼公主、金鱼公主……”没一会儿,金鱼浮出水面,渔夫羞愧地对金鱼说:“我老婆到家把我骂了一顿,她想让我向你要一个新的木盆。”金鱼说:“老爷爷,您回家吧,我会帮您实现愿望的。”渔夫刚到家,就看到自己家里多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木盆,他心想:老婆有了个新木盆该高兴了吧。谁知妻子看到新木盆,不但不高兴,反而骂他骂得更厉害了,她又想要一座新房子。

渔夫无奈地再次找到金鱼说出老婆的愿望,等他回到家,他们家果然出现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可是他的老婆依然不满足,她想要的越来越多,她让渔夫跟金鱼说,她要城堡宫殿,还要当女王。这些愿望都实现了,这位妻子更加穷凶极恶地对渔夫说:“现在我要你去告诉那条金鱼,让它过来服侍我。”渔夫没有办法,又对金鱼说出了妻子的要求。

这一次,金鱼什么都没有说,消失在大海之中。等渔夫回到家,城堡宫殿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新房子也没有了,新木盆也没有了。他们又回到了原来清贫的生活之中,继续生活在破旧的茅草屋之中,而妻子还坐在房前用破木盆洗着衣服。

这个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起码说明了三个道理:一是人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的;二是即使人的某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其满足感所产生的快乐也维持不了多久;三是人的欲望过强,就会物极必反,渔夫的妻子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不懂得凡事适可而止,到最后落得一无所获的地步,又重新过上了清贫的生活。

由此可见,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最终要被欲望所湮没。所以,我们应该时常静下心来告诫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切忌吝啬与贪婪,恪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坚持踏踏实实地做事,如此才能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平和,才有精力做一些让自己真正有所收益的事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诱惑时,能够守住自己的内心,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就能让内心安然并淡定下来。《菜根谭》对人生之“欲”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

在这一点上,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做得非常好。林则徐光明磊落、清正廉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与其说这是林则徐书写的一副对联,不如说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他不为外物所诱惑,不畏浮云遮望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林则徐所处时代正值清朝开始走向衰落、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官场十分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乃真实写照。在风气不正、腐败现象包围的情况下,林则徐正气凛然,执法严明,对腐败深恶痛绝,他屡次论斥权幸大臣,严厉打击邪恶势力,皇亲国戚、佞臣奸党无不惧怕。林则徐每到一任,贪官污吏便心惊胆寒,土豪恶霸便威势顿挫,穷苦百姓欢欣鼓舞。特别是公元1838年,林则徐抗英禁烟。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林则徐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些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可这一回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林则徐大举没收鸦片,并亲自监督鸦片的销毁。

林则徐为何能如此“刚”呢?说到底,这要源于他的“无欲”。他克己奉公,两袖清风,“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为官几十年,他一日三餐只吃“落斛粥”(次米熬成的粥),一切唯温饱能居而已;外任时不吃沿途州府官吏为其安排的饮食,认为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林则徐从无他求,从无他欲,“不作浊富”,没有任何的私心,因此才一身正气,不畏权贵,不怕丢官,不怕杀头,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无欲,是要求人们不贪得、不妄求。“无欲自然心似水”,“无求胜于三公上”,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人生哲理,旨在告诫我们要克制私欲,淡泊守志。不为外物所羁绊,不畏浮云遮望眼,身心就自然清澈了。这是思悟后的清醒,更是超越世俗的大智慧,我们可将这一警语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南。

面对错综复杂的都市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假如我们能够时时静下心来,守住自己的内心,舍弃功利与浮躁,克制贪婪之念,那么我们就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明方向,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克敌制胜,也就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纵使万物入镜,心依然不染尘埃。第二章月缺花落,情更美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接受不完美,接受失去,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第一节完美不存在

即使不完美,你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生活中,你为什么过得不安心?甚至活得痛苦?不妨先检讨一下,你是否存在这样的想法:“我的个子为什么不够高?”“我的鼻子不够挺拔,眼睛也小了一点。”……这种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自卑想法,往往会将人推向“完美主义”的自虐,或暴躁地烦恼,或压抑地消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这是因为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那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千世界找不到一个完美无瑕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或是不足,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苛求自己完美的愿望永远不会实现。追逐不会实现的愿望,结果只会是失望。

一个未婚的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写着善良的,另一扇写着不太温柔的,他推开“温柔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又先后推开了七道门: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好身材的、有文化的、幽默的。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

读了这个故事后,不要以为它只是讲婚姻,其实它更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

还看过一则权威性的材料,你也许会更加豁然开朗,心如洞明。

欧洲曾在瑞士举办了一次“最完美的女性”研讨会,与会者们一致认为:最完美的女性应该有:意大利人的头发,埃及人的眼睛,希腊人的鼻子,美国人的牙齿,泰国人的颈项,澳大利亚人的胸脯,瑞士人的手,中国人的脚,奥地利人的声音,日本人的笑容,英国人的皮肤,法国人的曲线,西班牙人的步态……所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完美女性还应有德国女人的管家本领,美国女人的时髦装束,法国女人精湛的厨艺,中国女人醉心的温柔……然而,即使上帝重新造人,也不可能集这些优点于一人身上的,因此与会者达成的共同结论是:真正完美的女人根本不存在。当然,男人也是一样。

为什么不喜欢自己?为什么讨厌自己?缺陷和不足人人都有,作为独立的个人,正是不完美使你区别于他人,使你显得不平庸。你就是你,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同样是上天创造的杰作,世界也因你的不完美而多了一点色彩。我们要像树叶一样,既然生长出来了,每天还是要和阳光打交道的,这样自己的生命才能有色彩,因为树叶知道,自己有自己的特点,是别的树叶无法拥有的。

不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要努力爱上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爱不完美的自己,就是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装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有魅力的人,也并不是很好看,也根本称不上完美,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很引人注目的东西,那个就是自信的气息。

丑女贝蒂被人公认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满嘴牙箍,身材肥胖,打扮土气。在刚进入一家时尚杂志公司时,所有人都躲避她,所有人都嘲笑她,就连上司也讨厌她,每一次讨论工作总是命令她离自己一丈开外,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自卑,而是每天都带着最灿烂的微笑,每天都满腔热情、快乐自信地工作着。

贝蒂告诉自己的同事:“我是丑女,我没有精致完美的长相,没有又翘又浑圆的臀部,但是命运给了你无法改变的瑕疵,与其耿耿于怀,不如坦然接受,我觉得女人必须对自己感到满意,尤其是不完美的自己。”尽管不时受到同事的嘲弄和陷害,但贝蒂那坚强的性格和聪明的才智使她常常化险为夷,最终她不仅赢得了所有同事的喜爱,也成了上司以及千万男人的梦中情人。

由此可见,一个人身上有没有缺陷和不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敢于接受并正确面对这个事实。学着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容许自己不完美,你就会更满意自己,更爱自己。爱自己的人更自信,更有力量和勇气,追求更有意义的东西,无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难道那些伟人果真那么十全十美、无可挑剔吗?绝非如此。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不完美伴随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有些人之所以表现得优秀,在于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并且拿出勇气,去革新和突破自己,努力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京剧大师梅兰芳少年时期被别人认为资质太差,天生不是唱戏的料子。的确是这样,戏剧最能传神的就是眼睛,但梅兰芳偏偏是个近视眼,两目无神;好的戏曲演员要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好嗓子,但梅兰芳的嗓子不响亮。更糟的是,他记东西慢,学东西慢,这更是学戏的障碍。

不过,梅兰芳并没有放弃戏剧,他决定一一克服这些缺陷。为此,他天天练眼神,这个方法是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物体,练的时间久了就泪流不止,非常难受;为了练嗓子,梅兰芳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来吊嗓子;至于记东西慢,只有反复练、反复唱,梅兰芳给自己定了规定每一句非要练上30遍不可。

梅兰芳坚持不懈,一练就是十多年,终于弥补了先天的缺陷。他的眼神、台步、指法,一举一动,不仅姿势美观,而且与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浑圆周密,融为一体;他的唱腔,悦耳动听,清丽舒畅;许多唱念做打的繁难功夫,一经他来演绎就显得那么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一代京剧大师就这样诞生了。

看到了吧,缺点并不可怕,缺点越多越代表我们有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并将它转化成动力,不断完善自我,这才是最重要的。想来,正是缺点成就了梅兰芳的伟业,是先天的不足让他更加努力,如果没有这种刺激,他还能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改造自己吗?也许会,但效果或许有限。

奥黛丽.赫本,这位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她的身材并不完美,平胸,清瘦,手足细长,但是,她散发出来的气质让人觉得她就是一个完美女人。这是因为奥黛丽本人对于自己的外表没有太多苛刻,她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其余的就不必理会。”这一观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

所以,不完美的一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真没必要因为自己比别人个子矮而自卑,也没必要为自己身材不够美而气愤不已。正视自己的缺点,改变能改变的,完善能完善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此我们才不会被缺点拖累,而且能使自己越来越接近完美,进而获得安然自得的生活姿态。第二节另一种美

残缺,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缺少一部分,不完整,便是残缺。

说到“残缺”,最典型的当属维纳斯雕像!她失去了玉臂,却收获了惊世之美,残缺使她具备“全数贞静羞涩的美和娴静动人的魔力”,成为美的代名词,也激发了不知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可见残缺使艺术因遗憾而完美。

如果一个人身体残缺,这无法说是一种完美,但你要坚信:身体的残缺并不代表能力的残缺。身体残缺这个事实不能改变,但人生还要继续,只要勇敢面对,自强不息,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一个小女孩自幼双目失明,小女孩常常悲观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每天都郁郁寡欢。一天,她问妈妈,“听说每个人都是上帝眼中可爱的苹果,可是上帝让我残疾,我不是上帝的苹果吗?”

妈妈说:“不,孩子,你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所以上帝忍不住多咬了一口。”

听了妈妈的话,小女孩犹如醍醐灌顶,心情顿觉开朗起来。从此,她不再自卑于失明,而是将这看作上帝对自己的特别厚爱。她开始振作起来,接受命运的挑战。经过一番辛苦的努力,她成了远近闻名的盲人钢琴师。“你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所以上帝忍不住多咬了一口”,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样的比喻是何等奇特,又是怎样的豁达乐观。尽管这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个世界上谁不需要找点理由自我安慰呢?更何况,这个理由是这样的善解人意、幽默可爱。

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残缺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从而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不过,不管在哪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人,他们虽然身体上存在残缺,但是他们拥有超乎我们想象的毅力,能够忽视自己的残缺,跟命运作顽强斗争,用行动来填补残缺。正是这种毅力,让他们创造出令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奇迹。

英国人艾莉森.拉佩尔天生残疾,从出生之日起她就没有双臂,双腿也特别短小,看上去太可怕了,这是一种名为“海豹肢症”的先天残疾。出生后几周内,拉佩尔被母亲送到“残疾人之家”,一两岁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父母抛弃。但拉佩尔没有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丧失对生活的向往,相反,这更加激起了她对生命、对美好的渴望。

拉佩尔3岁时就开始学着用自己并不正常的脚摆弄画笔工具,到16岁时,她用脚创作的绘画作品已经能够在当地的绘画竞赛中获奖。17岁时,拉佩尔在一家残疾人评估中心接受各种生活及职业训练,比如骑马、学习艺术,以提高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19岁时,拉佩尔已经有能力独立生活了。之后,拉佩尔进入布赖顿大学艺术学院学习,她开始了一项新工程: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摄影、绘画,拉佩尔用不同方式展现自己并不完整的身体。

凭借超凡的努力,拉佩尔成为了一名著名画家和摄影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用她的话说,她的目的就是让整个社会了解:“残疾就一定与美丽无缘吗?它不可以让人们产生除了‘厌恶’、‘怜悯’、‘同情’之外的感受吗?我正在向世界展示:答案是否定的。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顿则这样形容拉佩尔:“艾莉森展示给我们的是与命运的抗争。这是一件关于勇气、美丽和抗争的作品,艾莉森是现代社会的女英雄,坚强、可敬、给人带来希望。”

艾莉森.拉佩尔没有双臂,双腿也特别短小,她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她没有因此沮丧,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残缺,并且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最终她成为了一名著名画家和摄影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用残缺的身体向世人展示了不残缺的梦想,这是一曲用残缺震撼灵魂的赞歌,将永远回荡在人们心中。

是啊!残缺因认真对待而绽放出生命最深层的潜力,残缺演绎了多么感人的篇章,残缺创造了多少伟大的人间奇迹。失明的文学家弥尔顿,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不会说话的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如果用“上帝咬过的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被狠狠地咬了一口的缘故。

所以,面对身体的残缺,我们不必为此痛哭流涕、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失去生活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然接受,并且自励自慰:我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罢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拥有信念和一颗上进的心,即使身体残缺也有权利享受行云流水的生活,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在那时,人们将看见另外一种美,一种乐观而坚强的美。第三节玉虽美,却有瑕疵

人生如玉,总有不完满。

生活总有不完美之处,总有不如意之事。古今文人墨客们用自己的一腔愁绪,满心无奈将人生的缺憾化诸笔端。苏东坡低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前低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因为不想存留缺憾,许多人凡事追求尽善尽美,而生活中的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源于此。不可否认,追求完美本身无可厚非,这是一种浪漫的憧憬与希望,但是凡事都要适度,过于执着而耿耿于怀或不肯变迁,眼中看到的多是不完美,那么就会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遥遥相望,最终落得两手空空。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位渔夫非常幸运地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他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黑点。渔夫想,如果能够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完美无瑕,变成无价之宝。于是,他刮去了珍珠一部分表层,但斑点还在;他又狠心刮去一层,斑点依旧存在。于是他不断地刮下去。最后,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此人无比忏悔地说:“我若不去计较那个小黑点,现在我手里还攥着一粒硕大而美丽的珍珠啊!”

这个渔夫是无知可悲的,他想把珍珠上的小黑点去掉,得到一颗完美无瑕的珍珠,但在他消除了所谓的瑕疵时,珍珠不复存在了,美消失在他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了。殊不知,有黑点的珍珠只是白璧微瑕,而且这正是其不着痕迹、浑然天成的可贵之处。这种美,美得朴实,美得自然,美得真切。

玉,有瑕疵才是真的。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接近完美,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这种判断,在我们头脑中必须牢固确立。凡事切勿苛求,重在勤恳务实,你会发现自己更有信心,而且更有能力和创造力,如此也就很少感到失意。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学会接受不完美,则凡事都会完美。

一位得道的高僧,由于年老体衰将不久于人世,他打算从徒弟们中间找一个接班人,于是他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找到了谁就是我的传人。”到底什么树叶才是完美的呢?徒弟们领命而去,各自奔走。

这时候,一个弟子心想:每一片树叶各自不同,哪有最完美的树叶,于是他便在附近树林里随便捡了一片完整无损并且很干净的树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