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6:59:19

点击下载

作者:魏延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

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第1版累计印刷8次,当当好评率99%以上,被多个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农村电商服务商及电商培训机构选为行业教程,第2版更新内容达40%,更全面、更及时、更深刻。从互联网+行动方案到电商“国八条”,新兴的农村电商频频被列入发展重点;从商务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到农业部的农业电子商务促进行动,再到国务院扶贫办的电商扶贫试点,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

本书所要讨论的农村电商是一个大农村概念,泛指县域内涉农电商的总和。为了保持讨论上的层次清晰,将具体分为农村电商的总论、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县域电商、淘宝村现象、电商扶贫、电商下乡等部分展开讨论。作者魏延安老师有农村工作的实践经历,又有农村电商的知识储备,因此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农村电商参考用书。

本书适合地方党政干部、农村电商相关从业人员、涉农电商企业负责人与农村电商创业者阅读。

让农村电商在互联网的风口上走得更好些

汪向东

在农村电商的圈子里,延安的勤奋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不仅善于思考问题,而且能讲得精彩,写得很好,出手还快。比如说,我与梁春晓先生合作的《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一书出版后,他竟然一口气发表了四篇、共一万多字的读书札记,这种读书的功夫与思考能力确实让人敬佩。所以,当延安说他要出一本农村电商方面的书时,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他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时,我就深表赞同。但是,当他的书稿很快就堆到我的案头时,我还是不禁有一些吃惊,两年多时间他竟然攒下20万字的东西,而且涉及农村电商的各个方面。他让我为本书写个序,说真的,对写序这事,我确实不在行。但仅仅因为这两年多的农村电商机缘和忘年交,我就推辞不得,于是勉力而为。

农村电商迅速发展的实践,正呼唤着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电商尽管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显露不可限量的前途,但直到近几年,农村电商的发展才算全面起步。就一般电商领域而言,虽不敢说著述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但至少也是琳琅满目。不过,农村电商方面的专著,今天依然贫乏。延安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农村电商仅仅是他很小一部分业务范围,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兴趣、爱好,也有着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他自愿担当起冷静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一路积累,终于到今天成书。暂且不论这本书在理论上成熟还是不成熟,单看一下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农村电商进程就可以知道,有理论上的系统梳理和实践上的系统总结来作为参考借鉴,显得十分必要,这本书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

人们对农村电商的认识和理解,或许见仁见智,由此也带来实践做法和理论说法上的差异。对此,延安也有自己的见解,并形成全书的内容框架。在他看来,农村电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体可以与一般的涉农县域电商对等起来,主要包括上行的农产品电商,下行的电子商务进农村,上行与下行交汇的县域电商三大层次。他据此将本书分成七个单元展开讨论:即农村电商的整体框架与基本理论、淘宝村现象的剖析、县域电商主要案例的解读、农产品电商的进展与问题、部分电商书籍的阅评与实践启示、互联网+农业的探索等。全书的架构,让模糊的农村电商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画像,而且注重案例分析,可读性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当然,能不能把农村电商与涉农县域电商对等起来,这个问题还可以再探讨。

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城市和一般工业品的电商进程很不一样,既有城乡差异、工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特性差异在里面,也有电商发展的氛围与环境差异在里面,更有人才基础的差异在里面。可以想象,在农村,农民放下锄头,搞起电商,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像是在荒漠上种树,费力尤多,耗时也久。如何让农村电商快速发展起来,各地政府纷纷上阵,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以政府的力量加速农村电商的发展,并因为切入点、着力点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干法,有的干脆概括为模式。于是,对于模式的热捧和追求,成为当下农村电商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对此,一定要有冷静的态度,否则可能成为另一场农村的“大跃进”,在急功近利中做出违背市场规律和电商规律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想后来居上的县域,其运动式的做法尤其需要警惕。

在这个问题上,延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把模式看淡一些,那可能是浮云。为此,他对当前出现的县域电商案例集中进行了对比和解析,既有理论界的共识,也有他个人的独特看法,而且形象生动,读后让人很受启发。比如,他把甘肃成县电商的发展概况为“一个核桃的逆袭”,把吉林通榆的做法比喻为“刘邦请来韩信”,把浙江丽水重视青年电商创业孵化的做法表述为“梧桐工程”等。据淘宝大学的反馈,他在县长班讲授的这一个模块,总是很受欢迎。

农村电商有许多城市与工业没有的东西,比如说电商扶贫,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再比如说农资电商,与一般工业品下乡明显不同,不仅是卖产品,还必须有配套的技术服务;还有生鲜电商的难题,需要集供应链各主体之力携手破解。对于农村电商进程中的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延安也做了细心的梳理和冷静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对农村电商各参与主体的战略解读、模式优劣评价很有见地,对推动面上的实践有借鉴意义。还有那些单独成为一个章节的电商阅读札记,可谓十分精彩,明显有“魏读”风格,往往洋洋洒洒几千言不在话下,而且还评了别人的书,说了自己的话,形成了新的见解,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在本书中,延安提出了农村电商发展的七个重要问题,并分散在各个章节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我个人感觉,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政府的定位,这包括政府对于农村电商的理解、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对于规划的科学制订和政策措施的有效配套等。在基本观点上,我与延安的见解相同,即政府不能缺位,也不可越位;但在具体的措施上,我们还是有差异化的认识。比如说,我始终坚持应该让市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是营造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但延安认为农村电商必须要有政府的一把手推动,才能补上短板。如何看待我们之间的“不同政见”?延安曾开玩笑说,总得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心总是好的。听此,我会心一笑。我也相信,有了农村电商圈不同角度的讨论,农村电商的发展会更加健康。

最后,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延安的新书《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期待他更好的作品。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在电商扶贫的探索路上携手同行

曲天军

认识一个人的方式有多种,有当面自我介绍的,有朋友推荐的,也有机缘巧合的,等等,我与魏延安相识却是另外一番际会。

本人从事农村扶贫工作30载,业余时间常用来学习、充电,尤其在当下,国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本人在茶余饭后,仍旧如饥似渴地吸取新鲜知识。当我劈波斩浪驰骋在一望无际的书海时,时常看到船帆上一个耀眼的名字——魏延安,便猜测此人父辈或许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生于宝塔山下,光环代代传,否则不会如此耀眼!久而久之,我对此人便有了印象。

渐渐的,看到魏延安的作品越来越多,随其涉猎书籍越来越多,点评的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文采流淌指尖,芬芳随风荡漾。其文章的新颖观点常常吸引着我,让我有一种继续读下去的冲动。后来,我总是让朋友发来魏延安的新文章一睹为快。俗话说得好,“读书对人”。魏延安的文章往往与社会脚步同行不悖而发散议论展开,有拓展思路、思考、归结之益处,在潜移默化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即便如此,我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直到一次邂逅,才得以认识他。

2014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大刀阔斧创新扶贫机制,将电商扶贫果敢列为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2015年1月,迅捷批复秦巴贫困山区纵深地带——甘肃省陇南市9个贫困县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地区。2015年9月25日,顶住压力,与苏宁云商集团签署了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政府与企业签署扶贫战略协议第一单,开创新天地。为加速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决定2015年10月17日——消除贫困日前一天,举办全国首届电商扶贫高端论坛。

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问计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小憩正酣,忽然心弦动了,变换话题,谈起如何将电商扶贫论坛办出高端、办出特色的想法,拟邀请几个有专长、有见地、好口才、有影响力的国内农村电商专家,为论坛发言的各路精英(政府官员、企业总裁、草根电商创业者等)进行专家点评,目的是让明白人更明白,不明白的人基本明白,扩大社会影响力。当时已圈定的电商专家有汪向东、杨谦、井然哲、王盛等,后来这几位专家全部应邀到场,点评精彩纷呈,为电商扶贫论坛增添了炫耀的光彩,当然这是后话。当我们谈到区域代表性时,从长河落日圆的大西北再找一个接地气的农村电商专家时,定格在一个难忘的瞬间,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到同一个名字——魏延安。不谋而合,拍手相庆!

10月17日当天,魏延安如约来到论坛现场,初一见面,此人具有鲜明个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白衬衫蓝裤子,两眉间正上方长了一颗黑痣,明亮的眼睛框着一副黑边眼镜,可能长时间下农村之缘故,皮肤饱受西北阳光照耀,黑里泛红,个头适中,未曾开言,灿烂的笑靥已燃烧在空气中,感染着每一个人。一开口,幽默诙谐、思路敏捷,初步印象,很精干、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模样。

论坛上,魏延安的点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收放自如,句句切中要害,得到现场媒介的一致好评。与魏延安的首次见面让我很纳闷,有似曾相识之感却不知邂逅何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神交已久吧!

由于国务院扶贫办第一次举办全国电商扶贫论坛,几位专家的住宿费、交通费、专家费用至今都没有付出,心存歉意至今难以释怀!几位专家却常常安慰我,权当是我们几位的扶贫善缘吧!

我与魏延安的第二次见面,是2015年12月底在阿里巴巴淘宝大学,我们一起为淘宝大学县长班授课,在课余闲聊中,关于他对电商扶贫的关注和支持我表示感谢,同时对其概括的电商扶贫定义提出建设性意见,魏延安的观点是,“电商扶贫,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电子商务来促进贫困地区家庭脱贫致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我认识也肤浅,但却认为,电商扶贫不是一个产业,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发展不仅能够搞活商品流通,增加就业机会,更主要的是能够以点带面促进农业产业、交通、物流、服务业及落后观念的更新,以及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讲完后,魏延安沉思片刻便欣然道:“你的观点有道理。”而且进一步发现,在他以后的授课中很自然地接受了我的部分建议。由此我知道,这是一位能够虚心接受别人观点的思想者,我庆幸认识一名具有胸怀的睿者,更加深了他留给我的好印象。

友谊的加深,默契的补台,点亮了心灵的窗户。我与魏延安也便有了很好的共识。比如电商扶贫,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由于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需要将这两部分内容黏合在一起,这与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的电商扶贫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可喜可贺!这要感谢一大批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国家幅员辽阔,千差万别,电商扶贫做法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必有不同区域的发展思路。一些贫困地区刚开几个电商特色馆,还没有取得实际成果就匆忙做电商模式总结,开办新闻发布会、发表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章,命名为电商模式,实际上都是不严肃的。我历来主张模式不要轻易提出,更不可操之过急,关键要看扶贫效果。具体而言,我国东中西部电商发展方式应当不同:东部贫困地区的农村电商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及遵守国家法纪健康发展,企业唱戏、政府发挥好监督作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果;中部贫困地区的电商是从东部传导而来的,近朱者赤,发展套路大致一样,但受到基础设施、产品包装、物流等限制,需要适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带贫机制,加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但政府的作用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而发展西部贫困地区的电商事业则比较复杂,从目前情况看,电商扶贫事业的发展主体离不开政府,这是由于受到贫困地区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让市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至少目前还做不到。在中西部大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需要政府牵头组织发动是必要条件,若作为一把手工程则其效果会更快、更好。总之,电商是市场经济行为,扶贫是政府行为,二者的结合地均为穷乡僻壤,若要取得良好的成效,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然要发挥作用。当政府创造出电商扶贫的良好生态时,再扶上马送一程,政府才能考虑退出,再由市场发挥主体作用,农村电商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

从甘肃省陇南市的电商扶贫经验看,政府推动至关重要。陇南市不断加强对电商扶贫工作的行政推动,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电子商务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近期,李克强总理在《甘肃省陇南市电商精准扶贫试点成效显著》一文上作出批示,电商扶贫潜力大,要总结经验。

目前,国家已经清晰认识到贫困地区电商扶贫事业的薄弱点,决定调整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主要着力点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产品上行销售、加强电商人员培训三大主线,力争在今后三年内对有条件开展电商的剩余的60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全覆盖。表明了中央对贫困地区供给侧改革高度重视和对脱贫攻坚事业的大力支持。

最后,我简单归纳一下,据我所知,读书,对魏延安来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一种绝妙的精神享受,一种独特的感觉。只要拿起书,他就会感到一种久违的幸福,如同在散步中遇到了萋萋芳草,炎炎烈日丝丝仙风扑面。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唯有纸书真阅读,除去墨香不是书”,由此造就了一名高产作家。据统计,魏延安2015年读完52本书,共写札记、电商、三农文字22万字,折合每周4000字,由此类比,吾等不如也!

魏延安如何做到著作高产,需要我等学习总结,用他自嘲四个字——“被逼无奈”可以高度概括之。众所周知,喜好读书必定受到时间的限制,当今是知识快速爆炸的年代,那么,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更新知识?魏延安对我等启发有三。

一是把旅途变书途,行囊中永远不羞涩,总要带几本书,特别是在飞机上和高铁上,不受干扰,还能全神贯注。出差时一个往返就能读完一本书,还能写就大量读书札记。

二是不动笔不读书,读书时有了感想赶紧记到边上,以备后用,回到办公室抽空整理一下就是一篇文章。

三是将大会演讲、论坛发言、听报告、读书后产生的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和火花及时记在笔记本、录入电脑。圈内朋友对魏延安的写作能力十分惊叹。实际上,日志记得好也能高产。

魏延安的高产说明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的书多涉及社会热点,谈资多为潮头,浓缩一批精华内容,能够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当今社会舆论焦点,节省大把时光。他的书总和时间赛跑,更新快、内容丰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延安’立前头”。读他的书,总有一款适合你。他的书评论深刻、犀利入木,能给人生以启迪。他的书有前瞻性,有预见性提示和方向感,尤其对年轻人校准前进航程大有裨益。

目前,农村电商的实践如火如荼,实践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特别在电商扶贫方面的实践更是大踏步的前进,但农村电商、电商扶贫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时代在呼唤着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问世。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实践。”魏延安著作的《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一书在2015年11月初版的基础上,又迅速修订和增加了大量篇幅,时隔一年便出第2版,可谓与时俱进。他为从事农村电商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市场主体和草根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研究和探索的视角,可喜可贺!对于新版的呕心之作,我十分期待!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巡视员

互联网+三农的时代画卷新农人创业教科书

毕慧芳

人与人相识是有缘分的。我跟魏延安属于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他是70后,我是60后;他生长在黄土高坡,我在春雨江南;他在党政,我在商海。然而,因为都是农家子弟,都有浓厚的再造故乡情怀,都喜欢自媒体而在微博上相识相知成为挚友。自认识以来,我对他的印象是,阳光向上,勤奋、善良、热情,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常常为新农人和农村电商“舞文弄墨”,有时也会吼几句秦腔,晒一下美食;他喜欢农业,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作……在广袤的三农大地上,留下串串脚印——从《初识三农》到《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再到《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包含了近两年时间魏延安关于互联网+三农方面的精华篇章。既有理论和战略的高度,又有充满实践和时政的要素,还具有战术上的可操作性;案例丰富,充满哲理。全书梳理了互联网+三农的案例和模式及思考探索,对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对淘宝村现象的精确解读和推动方法,对县域电商的全面分析和战略战术包括顶层设计,对农产品电商的营销之道,对三农电商从业者的案例点评都非常透彻精准。《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可以说是两年来中国互联网+三农的时代画卷。“农村电商——互联网的新台风”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互联网带给农村的新机遇,以及如何把握机遇的方法;“淘宝村现象——田野里的新革命”让我们深度了解淘宝村的前世今生和发展脉络;“县域电商——县长的新课题”则高屋建瓴,不仅高度总结了现有县域电商的模式,还提出了县域电商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顶层设计;“农产品电商——土包子的新玩法”总结了农产品电商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农产品电商从品质到品牌的发展道路;“我读电商——老问题的新表现”通过他的读书笔记,给我们更宽阔的视野;互联网+三农,功夫在三农中,更在三农外,需要情怀、需要格局、需要技术、需要管理、需要坚持……

魏延安是非常接地气的三农专家,深悉中国三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加上他长期从事党政工作,了解政策导向,又与时俱进拥抱互联网,结合长期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每一篇文章充满正能量。所以,《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值得互联网+三农方面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政府工作人员读一读。魏延安是新农人的良师益友,他是普通的农家子弟,但他一直在人生修炼和奋斗的路上。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熟读古今中外的好书,勤于笔耕,平均每周读一本好书,有时一天能写几千字的笔记。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他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深爱和期许,对互联网“赋能”的高度理解和认识,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如同滋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雨。因而,《农村电商:互联网+三农案例与模式(第2版)》也是值得互联网企业家、草根创业者认真研读的,可以说是我们新农人创业者的百科全书,也是教科书。

作为@陕西魏延安(新浪微博)的铁杆粉丝,非常高兴将我的读后感分享给大家。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开卷有益的。新农联(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写在前面的话:我所理解的农村电商

我们正身处一个被电商、互联网改变的时代!

如果说蒸汽机改变了工业的轨迹,电力改变了生活的轨迹,则无疑电商改变了商业的轨迹,还正在又一次改变人们的生活轨迹。然而,与人类历史上的历次重大发明创造相比,电商的发展更符合加速度定律,它自从诞生到现在,以更快的速度改变了世界。从1999年前后阿里巴巴、当当网等中国第一批电商诞生到2014年京东、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国上市,15年间中国电商上演了让世界侧目的发展狂飙。超过13万亿元的交易规模,近2000万人的从业群体,3.5亿人的网购群体,使中国的电商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电商向农村加速渗透,甚至对电商概念都不甚了解的边远山村也借助手机上网的渠道开始了网络购物的历程,更有一大批先知先觉者,掀起了自2009年以来的农产品电商新热潮。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农村电商得到各界空前关注,上到总理,下到普通创业者,还有各级官员、各类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农村。从互联网+行动方案到电商“国八条”,新兴的农村电商频频被列入发展重点;从商务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到农业部的农业电子商务促进行动,再到国务院扶贫办的电商扶贫试点,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从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到京东的“星火燎原”,再到苏宁的“乡村易购”,还有邮政的邮乐购大举进村、供销总社涉农电商综合平台上线、联想投资云农场、浙江赶街出省扩张、山西乐村淘引导农民网上赶集等,已经有60多家互联网企业将触角伸向农村;从首届县域电商大会的爆棚到十大县域电商模式的火急火燎出炉,再到淘宝大学县长培训班的火爆,诸多县委书记、县长也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商。一切都在预示着,农村电商的热潮正在涌现,而且波涛汹涌!

于是,我们将电商的目光聚焦在农村这个新兴的领域。但在开始农村电商问题的讨论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一个基本概念,即什么是农村电商。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从这个定义来看,一是太模糊,还停留在农村信息化的层面;二是太狭窄,大体圈定于乡村这个小农村的概念。这显然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农村电商的全貌。

实际上,县以下的行政区域在传统意义上就相当于农村,这个农村电商概念的内涵相当丰富,必然包括电商交易体系、电商服务体系和电商配套产业体系,至少包括如下三个层次。

农产品电商,即通过电子商务路径,把大量的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出去,其经营主体可能是普通农民,也可能是企业或者合作社等;其经营的农产品可能是没有加工过的原产品,也可能是简单的初加工品,还可能是食品。目前网购比较流行的红枣、核桃等干货就是典型的农产品电商,只不过产出于农村,却成交于城市而已。

农村电商,即通过网购渠道的下沿,让普通农民也能够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网购便利,无论是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还是各地纷纷试点的“赶街”“村淘”,核心是工业品通过网络渠道下乡。

县域电商,即在县域农产品电商和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上,电商相关产业要素开始在县域聚集,如物流配送、加工仓储、电商服务等,直至催生电商园区,成为县域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同时,因为各地农村实际情况的不同和电商形态的迅速演化,近年新出现的电商扶贫、旅游电商、农产品跨境电商,也在大的农村电商概念范畴。

农村电商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如下四个阶段:一是个体电商经营者自发生成,多在乡村结合地域特色于网上出售农产品;二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始聚集,在电商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下多个农户开始从事电商,形成集聚效应,典型的就是淘宝村;三是农产品电商企业开始走上前台,在以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开始打通产业链,进行品牌化营销,经营的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形成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如阳澄湖大闸蟹、安溪铁观音、新疆红枣等,开始催生出比较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四是县域电商开始兴起,围绕电商发展形成的大量物流、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客观上要求相对聚集,县城成为一个良好选择。这大概是目前一般农村电商的普遍发展历程,因各地实际情况稍有不同而已。

因此,本书所要讨论的农村电商是一个大农村概念,泛指县域内涉农电商的总和。为了保持讨论上的层次清晰,将具体分为农村电商的总论、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县域电商、淘宝村现象、电商扶贫、电商下乡等部分展开讨论。魏延安2017年1月1 农村电商——互联网的新台风

电商,即电子商务的简称,一般指商业和服务活动在网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特别是在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抓住当前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席卷传统产业的电商浪潮之下

电子商务本来只是一种电子交易手段,但演化到今天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商业形态,形成对传统商业的巨大冲击,一时间有“无商不电”之说。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曾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曾说过:“现在你不做电子商务,五年之后你必定会后悔。”二人的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电子商务引导全球经济市场已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的演化与基本类型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而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如下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活动电子化,即商业活动以电子交易作为载体,方便化、快捷化,如电子银行、股票电子交易系统等;第二阶段是电子交易推动商业化,电子交易由工具延伸为网上市场的开发手段,颠覆了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形成了“销售—生产”的新业态。

目前,电子商务概念高度集中于“电商”这个小概念,即利用网络从事商务,大体经历企业商务、个人市场爆发、企业零售转型三大阶段,可分为8种模式,而电商目前的热点又集中在网络零售市场。主要模式如下。(1)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Business,B2B),代表型网站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主要方便企业之间做生意,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网上批发。(2)企业对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Consumer,B2C),自2005年网络零售市场兴起后逐渐成为主流,代表型网站如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企业在网上直接把东西卖给个人消费者,也可以将其形象地理解为网上直营商场。(3)个人卖家对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onsumer-to-Consumer,C2C),代表性网站是淘宝网,现在年轻人买日常用品一般都在淘宝网上搜一下,然后在网上付款,也可以将其形象地理解为网上的跳蚤市场。

此外,还有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usiness-to-Government,B2G)、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Consumer-to-Government,C2G),以及“ABC”,即企业、消费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转化。新近还在流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Online to Offline,O2O)等。

当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还可以从交易形式、载体、内容等角度观察,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最具代表性。其于1999年创办,初期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2003年旗下的淘宝网成立之后,迅速引发个人网络零售市场的升温,网购一族、败家娘们、剁手党等名词也迅速并生并蹿红;2008年天猫网成立,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主流,与天猫同时期竞争并迅速发展的还有刘强东创办的京东。

作为目前最火热的网络零售市场,其主要的商业形态有以下4种。(1)平台式电商,也可以形象地称为商业地产型,就像城市中心开发商业区的公司,商场盖好后租给商家用,提供配套服务。以淘宝、天猫为代表,自身不从事商业,只提供商业平台,然后企业与个人入驻平台销售。(2)自营式电商,也可以形象地称为百货公司型,商家自己开商场,自己来经营,自己去收款,自己去送货。以当当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为代表,货物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但近来开始开放平台给小商户。(3)垂直式电商,也可以形象地称为专卖店型,像城市里的品牌专卖店,做一个或几个品类,如唯品会、凡客诚品,自建平台也借助其他平台,客户比较小众化。像唯品会就是卖品牌服装的,一般以季末打折商品为主。(4)网商或一般电商企业,也可以形象地称为小商铺型,有点类似城乡集贸市场上的小摊贩,以大量的淘宝商户为代表,一般要借助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曾经迅速涌起一批淘品牌,成为青年创业的低门槛有效渠道。电商风潮愈演愈烈

电商早在20世纪90年代即起步,主要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一般老百姓还没有使用。21世纪以来,普通消费者网上购物开始流行,企业开始大量做直接面对消费者个人的网上零售生意,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传统市场竞争逐渐增大,而电子商务却逆势而上,成为经济亮点。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6%;2016年1—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12.5%;电子商务服务业市场规模达到1.98万亿元,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相关从业者达2690万人。

2016年“双十一”,一年一度的天猫网上购物再创新纪录,当天交易额不出意料地轻松突破1000亿元,达到1207亿元,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菜鸟网络共产生6.57亿物流订单,这还不算非阿里平台上的其他电商,如京东、苏宁、亚马逊、当当等实现的销售业绩。淘宝网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零售平台,目前拥有近5亿名注册用户数,每天超过6000万名访客,每天在线商品数近10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约5万件商品。

与电商高速增长相伴生的是中国网购群体的迅速扩大,《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网购规模已达4.5亿人,而且网购群体的电商消费习惯已经养成。iCTR中国网购行为2014调查数据显示,最近6个月中国网购用户平均月网购消费金额为566.6元,占其平均个人月支出(不包括购房、购车支出)的18.1%。电商演绎的营销神话

电商让传统企业漫长的成长过程大大缩短,两三年就可以让一个企业飞速成长,最典型的就是“淘品牌”,即专门在网上销售而没有实体店的品牌,曾经被传统企业讥笑为“空手套白儿郎”,但经过多年培育,目前较成功的淘品牌有麦包包、斯波帝卡、韩都衣舍、小狗电器等。以服装电子商务企业韩都衣舍为例,2008年品牌创立时只有几间房子、几个人,2013年企业员工超过2000人,淘宝网店铺会员人数突破800万人。最近几年,电商企业在美国扎堆上市,阿里巴巴更是创造融资新高,产生一批亿万元富豪。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以收盘价93.89美元、市值2314.39亿美元的惊人数字,一跃成为世界电商第一股。随着阿里巴巴上市,马云一夜成为中国内地首富,身家265亿美元,约1627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23。电商导致商业竞争如火如荼

电商流行语是,“不怕买不到,就怕想不到”,商品市场前所未有的丰富。以陕西凉皮为例,淘宝网上现在开凉皮店的有近1800家,产品多达上万款,商家担心的包装、保质、运输问题都已得到解决。2015年“双十一”,“岐山方便擀面皮”系列产品一天销售额为350万元。还有一些传统理念认为比较难以运输的生鲜产品现在也在网上大行其道,如阳澄湖大闸蟹,通过一系列包装冷链措施,运到之后依然是活的。

电商的迅速发展迅速推动物流快递业转型升级,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均大力推动无人机配送业务,跨境电商的物流体系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14年,天猫平台为了测试其跨境冷链物流体系的系统性,推出美国车厘子72小时直达活动,只要在喵鲜生平台下单,美国基地迅速发货,三天内送到消费者手里。2015年春天,又有跨境电商推出美国冰淇淋48小时内送达的活动,一时间电商物流竞争你追我赶,好不热闹。电商总体由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到来,原来依托个人电脑形成的网购模式逐渐成为传统电商,而依托于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商大行其道,到2015年年底,主要电商平台均宣布超过半数以上的订单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的,电商迅速进入2.0时代。即使在县域也表现出同样规律,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消费者移动购物比例超过60%,首次超过电脑购物,而2013年这个比例不到15%。

电商1.0时代。以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消费群体以80后为主力,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了门户网站时代的繁荣,造就了PC端电商网站的崛起。这个时代的核心是拼流量,看谁的网站更能吸引来顾客,所以平台之争十分激烈,形成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当当、1号店、我买网等大型网购平台。买东西的一般办法是登录网页,翻查商品,网上下单并网上付款,物流公司送达。

电商2.0时代。以手机为基本载体,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群体以90后为主力,传统的PC端网站模式受到挑战,微信商城脱颖而出。这个时代的核心是拼生态链,看谁的系统更适应手机上网和消费者习惯。买东西的办法非常简单,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手机支付下单即可。2015年天猫“双十一”移动端成交比例突破一半,达到68%;2016年进一步达到81.87%,电商交易的无线化基本完成,行业内普遍流行一个观点:PC已死!当前电商发展的竞争热点(1)O2O:线上线下结合,有的传统商城意识到电商的趋势,开始在网上销售;但是在网上买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看实物,所以有的网商意识到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开始线下建店;但电商并不一定能经营好实体店铺,所以线上线下结合是最终出路,如苏宁的破釜沉舟式转型。而网购市场中的大宗商品服装业近一两年也迅速兴起线上线下一体的趋势,如都市丽人等通过后台改造、门店整合,推出了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的新策略。2016年“双十一”,优衣库、达芙尼等品牌已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2)大数据:基于现代的云计算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和定位,从而更精确地营销。《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美国的电商靠大数据推测,竟然比女孩的父亲早一个月知道他的女儿怀孕。如今的电商营销基本建立在大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完全可以根据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定向推送不同的商品广告,也就是说,电商给每个人打出的商品广告可能是不一样的。(3)社交基因: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熟人圈即微信圈关联度极高,一个微信圈的消息很快就能转化为商品购买行为,有没有社交基因成为移动电商决胜的关键。比如,一个叫糯米酒先生的电商,依靠微信每月能卖几十万元的糯米酒。而2015年更被称为微商元年,除甚嚣尘上的面膜微商还在刷屏之外,农特微商迅速兴起,利用社交的信任关系,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没有标准、安全不信任的问题,很多原来在淘宝上苦苦挣扎的新农人纷纷转入此领域,一时间朋友圈大有三农情怀满屏、农特产品遍地的感觉。(4)社区终端:主要对生鲜电商而言,只有与社区结合,才能将物流费用比商品费用还高的怪圈打破,所以各大电商在此方面不遗余力地竞争,如京东推出的京东到家项目,还有顺丰推出的“嘿客”等,更有无数的生鲜电商将之视为救命稻草,一哄而上,仅在北京就有几百家社区电商。(5)互联网金融:由电商的支付制度而衍生,迅速成为新的金融工具,如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网上信贷等,直至最后深化为新的金融集团。比如,蚂蚁金服就是从支付宝演化而来的,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覆盖九大金融业务的综合金融集团。(6)跨界:一批互联网企业介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典型的是联想农业、顺丰优选等。比如,媒体从业者为主体的“本来生活”在从事农产品电商后,成功策划了“褚橙进京”事件,让农产品的营销策划模式为之一变。而联想集团旗下的佳沃农业推出的“柳桃”,以“三全六统”模式打造了互联网农业一个标杆。(7)农村电商:广大农民的网购行为还很少,大量农产品还没有上网销售,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达到3530亿元,2016年突破6000亿元。(8)跨境电商: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年增长超过30%,20多万家企业从事在线出口贸易。但是近年跨境电商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如果说马云起家时的跨境电商是出口为主、批发为主,则今天的跨境电商是进口为主、零售为主,各大电商无一例外地将奶粉、尿不湿、马桶等作为主打产品。当前农村电商的进展、问题与趋势

从2014年算起,农村电商已经轰轰烈烈地推进快三年了,总体上取得了八大方面的重要进展,表现出六大新的趋势,但同样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六大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突破。一、当前农村电商的八大进展

进展之一:高层持续推动。从2015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到4月1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电商,总理一个月两次为电商“站台”,讲电商成为总理的“新常态”。不仅如此,总理对方兴未艾的农村电商格外关注,在已经专题研究电商的基础上,在2015年10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专门部署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事宜,并在随后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专门文件。总理不止一次讲到,别把电商看小了,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在2015年“双十一”来临之际,李克强总理又安排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10日下午专门发电,祝贺这一节日。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中又视察了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点。2017年初,总理又为社会争论激烈的电商虚拟经济论定调。在李克强总理大力推动电商的同时,汪洋副总理也高度关注农村电商,多次调研。有了两位总理的高位推动,各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热情与力度明显提升。

进展之二:政策体系成型。从2015年初到现在,电商及农村电商的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有专家统计,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名义下发的各类涉及电商及农村电商的文件超过80个。这些文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涉及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农村电商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互联网+扶贫及电商扶贫进行了部署,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又先后牵头出台互联网扶贫和电商扶贫意见;国务院2015年出台的电商“国八条”对未来五到十年电商包括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部署,后来国务院印发的互联网+行动意见也对农村电商高度关注,此后又专门出台农村电商文件。第二类是开展了专业性的部署,比如国务院扶贫办抓了电商扶贫,农业部抓了农业电商,旅游局抓了旅游电商,共青团抓了青年电商等。第三类是配套性安排,包括工信部出台的宽带进村、降速提费的意见,还有农业部出台的互联网+农业意见,商务部的快递物流意见等。

进展之三:开始多元竞争。有六大力量在角逐农村电商市场,其中实力较强的有四大力量:第一大力量叫“三国演义”,即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这三大巨头向农村的渗透。第二大力量,即“国家队”高调入场,主要包括供销总社、中国邮政、中国电信,像中国邮政的村邮平台已经覆盖近20万个村,仅次于京东在农村扩张的速度,据说电力系统也有想法。第三大力量就是涉农上市企业,在联想投资云农场后,金正大、诺谱信、辉丰股份等近20家涉农上市企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资电商大战。第四大力量就是“地方土豪”,知名的有遂昌赶街、深圳淘实惠、山西乐村淘等,以最保守的估计,全国地方性农村电商平台在一千家以上。除此之外,新农人的崛起也正在成为农村电商的“大事件”,各方面的数据折算下来,约有200万新农人在互联网时代回到了县以下从事着涉农创业,并逐渐表现出联合与组织化的趋势。农特微商也在2016年进一步常态化,质疑的声音依然有,而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以至于阿里巴巴也不能再“淡定”下去,旗下的小额批发平台1688也开始做微商供货平台服务了。

进展之四:进程快于预期。不要说农村电商很难,当各方力量一起动手的时候,却也呈现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态势。根据商务部的最新通报数字,2016年三季度末,全国已经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点35万个,而全国总的行政村数量不到70万个,这意味着覆盖率已经过半,一些村甚至已经出现“多重覆盖”,同时有几家电商平台进驻。随着农村电商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农村电商的消费额也在迅速增加,在2015年3530亿元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农村网购规模达到3160亿元,4600亿元的年度预测值被打破已经不在话下。这还没有算已经存在的1500亿元的农产品电商、2800亿元的农资电商规模,农村电商万亿元大市场已经赫然眼前。在2016年初的农村电商大促中,可以看到各家平台在工业品下乡,特别是农资下乡方面,已经是喜气洋洋了。

进展之五:内容不断深化。大家电下行渠道日渐成熟,悄然间推动了县域家电市场的转型;农资电商的技术和服务开始优化,逐渐向“O2O”概念的本质靠拢;农村金融普遍得到了重视,阿里有“旺农贷”,京东有“京农贷”,苏宁等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注重人才吸引回流,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从2.0版本开始,明确把培养人才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各大电商纷纷开始探索农产品上行,比如京东的“E路高歌枇杷行”,阿里巴巴的“乡甜频道”及聚划算农产品上行计划等;电商扶贫高调入场,一次又一次的电商扶贫论坛、现场会举办,相关书籍的出版,相关模式的梳理,让电商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显得特别耀眼。

进展之六:县域电商升温。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峰会拉开了县域电商竞争的大幕,当年176个县长参加会议。到2015年第二届峰会时,参会县长的数字已经突破400人,总体参会人数多达1600人,关注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县域电商的重要承载,电商园区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达到1122个,遍布于30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与金融加速与园区融合;其中,县域电子商务园区超过300个,正在成为发展新热点。县域电商的兴起让大家似乎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真的是平的,县域经济有可能借此实现拐弯超车,而长期居高不下的城乡差距也有可能因此实现城乡新统筹。

进展之七:人才加速回流。电商以其低门槛、风险小等优势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从事电商创业,“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有了另一种现实的回答。阿里巴巴农村电商落地到每一个地方,都能引发青年的热捧,各地的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异常火爆,到未来三年内农村淘宝计划培养20万农村青年回乡创业。而基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新农人群体也已经超过100万人,注册在阿里平台上的乡村卖家达到77万家,每个卖家平均用人规模在2~3人之间。京东的农村推广员招募已经接近40万人。而其他各家电商下乡建立的站点估计也有30多万个,也吸引着大量的青年回流农村。

进展之八:电商扶贫入场。从2014年底被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列入“十大扶贫工程”之一至今,电商扶贫的推进时间并不长,但对于电商扶贫这个新事物,地方政府、电商平台、电商创业者、社会力量却在更早就开始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各自特色的电商扶贫之路,最终汇聚成今天的电商扶贫洪流。其总体脉络可以用四大力量来概述:由各大电商平台推动的电商扶贫实践,政府推动下的电商扶贫实践,新农人群体的自发探索,工商资本下乡与互联网巨头跨界扶贫。电商扶贫也不再是仅仅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到网上去,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山水风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让城里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并加速向互联网+扶贫拓展。二、当前农村电商表现出的六个趋势

趋势之一:本地化。大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如果套用一般工业品模式,将我们普通的农产品也通过“跋山涉水”进行像淘宝一样的高达85%的跨省交易,这是严重的误区,不仅面临诸如保鲜冷链等现实制约,而且确实没有这么多农产品需要跨省交易。更多的一些日常性食用农产品可能是需要本地化供应的,比如土鸡蛋,各地都有,北京人没有必要非要吃云南的鸡蛋,北京近郊也能养。所以,农产品电商的本地化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就地供应、就地销售更靠谱一些。

趋势之二:协同化。大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农村电商的事,一个人谁也干不了,包括马云在内,也需要大家一起干。比如,电商平台下乡的过程中,没有电商服务商的配合,是非常吃力的事。所以,在农村电商发展中,政府、平台、电商服务商和当地企业开始联手,联手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混沌的局面就打开了。例如政府主要搞好制定政策、改善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等,平台主要是搞好渠道延伸、平台开放、完善生态等,电商群体主要是搞好推广运营、新媒体宣传、大众创业等,而参与电商的传统企业主要是搞好本地服务、产品开发、带动农户等。

趋势之三:融合化。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电商干不了,干不动,农资电商、百货下行,线下渠道可用,特别是物流方面。为什么农村电商会在工业品下行,特别是家电下行,还有农资电商率先突破,因为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线上线下的结合。难道大家看到哪一台冰箱是从深圳邮递过来的吗?没有!都是从本地的商店搬出来的。至于农资电商,有的甚至就是从村民旁边的小店搬出来的,电商只是一个网上交易通道。而且,农村电商已经不再那么严格区分线上线下了,它们不仅仅是仇人,也可能结合,主动上线就意味着多了一个渠道,也增加了低成本的供应链,特别是电商的去中间化和规模采购议价能力。

趋势之四:生态化。大家逐渐认识到,只有政府在干,或者只有企业在干,或者是我们号召的大量年轻人回到农村在干,他们分别都是干不动的。为什么干不动?因为电商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谁背后没有这个生态体系,谁就不可能实现发展。所以,在我们直观地看到的电商交易这个表象之外,其背后首先有电商服务来支撑,再背后是物流支付支撑,再背后还需要产业配套支撑。整个农村电商表现出“冰山效应”,即我们经常看到的电商平台和电商创业仅仅是冰山一角,电商服务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源头产业基础等,是埋藏在水下的。谁的水下冰山厚度更厚,谁的电商才能走得越远。没有水下这些东西的是浮冰,太阳一出来就化了,是不会成功的。

趋势之五:差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自从2.0版本以后,经常喊人才为先;到3.0版本,则又上升为“三个中心”,农村生态服务中心是便民的,创业孵化中心是吸引人才回流的,而公益文化中心是再造乡村的。京东则几经完善,最终提升为“3F”战略,在农村重点抓工业品下行、农产品进城和农村金融三件事。苏宁一开始追随模仿阿里巴巴,也经过不断调整,到现在梳理出“三化五当”模式,“五当”中的“纳税在当地”,特别受当地领导关注。再像一些地方性的电商,以实用为主,打出特色牌,比如遂昌赶集探索农村O2O,山西乐村淘发明农村网上赶集,深圳淘实惠则倡导“县域自生态”。

趋势之六:跨界化。现在农村电商出现一些新兴的外来东西,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微商下乡的问题,自从2015年7月一个卖面膜的微商被判刑之后,整个微商迅速转入了农特微商领域,大家明显能感觉到,朋友圈天天有人晒情怀,也天天有人卖“老妈做的咸菜”“外婆家的小米”等东西。这些小吗?农特微商完全利用了农产品的非标特征,缓解了一般电商解决不了的标准化、信任问题,东西确实不大,但规模不小。根据最新的微商公报,2015年整个微商市场1800亿元规模,食品类620亿元,主要是农产品。所以,不可小视,因为阿里巴巴2015年销售的农产品是698亿元。再比如一些地方出现的“支部上阵”,在农村电商招不到人的时候,支部书记先兼任,他拉一个微信群,把村民加在里面,当上面传来电商活动消息时,他在群里发一下,群众吱一声就行,然后统计数量配送。看似原始,却简单、粗暴、有效。所以对农村这些地方要务实,“土”的不好看但有效,“洋”的好看却可能没有用。三、当前农村电商依然面临的六个现实问题

问题之一:路径的个性化。不同的县域电商模式是什么?不同的平台策略是什么?还有不同的电商创业者到底怎么干?没有比千篇一律更让人担忧的了,这注定走不下去。别人搞了核桃电商,你也要继续搞吗?几乎所有的农村电商平台都是便民服务、代买代卖、创业服务等类似的业务,不能有突破和创新吗?而让每一个创业者开淘宝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吗?根本不需要!可能就是需要20%的人开网店,80%的人做后面的服务配套及相关产业基础就可以了。

问题之二:物流的体系化。绝对不要对农村电商的物流简单视之,可能比工业品物流更复杂。除过我们常讲的骨干物流、县域分拨外,最麻烦的还是乡村“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最后各个快递公司普遍表示“玩不动”,平台自成体系下去也很累。我们大胆预计,未来乡村物流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所有的乡村物流不管是“四通一达”的,还是阿里、京东的,都需要接入地方本地物流,这样才会划算有效率,对谁都可以接受。

问题之三:资源的共享化。对于农村电商站点,只能阿里建阿里的,京东建京东的?还有基层人员,京东的推广员就永远不能跟阿里的人接触吗?还有物流的问题,难道每家都要自成体系吗?再就是大家讲的大数据,说数据是最宝贵的财富,难道农村电商的数据就是各家私人财富,绝对不能公开吗?

问题之四:上行的科学化。上行难,难在哪里?因为上行太复杂。我们对这个难度要有充分的估计,我在此前不同的场合讲过,电商已经率先进入21世纪,可是我们的农业依然在19世纪,他们两个是牵手不了的。欲发展农产品电商,先将农业互联网化。由此,农产品的上行,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至少有五个关键点。一是源头的标准化,包括外观形状标准相对一致,内在品质标准相对一致,生产规程标准相对一致。二是安全问题,要有安全的生产体系,还要有可追溯体系的验证。怎么才是真正的可信任的安全?核心在“信任”二字,而不是你生硬拿出几百项检测指标给人看,也不是拿出一个欧盟认证、美国认证让人信。就是联合国认证又怎么样?有人开玩笑,网上买东西,除了假发不是假的以外,其他都有可能是假的。三是品牌问题,农产品品牌复杂在第一要有区域性公共品牌,没有区域性公共品牌,一个企业是扛不起一个地方品牌的。但只有区域性公共品牌又会产生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公地悲剧”,阳澄湖的“洗澡蟹”到处横行,假的五常大米满地都是。这个时候就需要扶持企业的市场品牌来引领,与政府打造的区域性公共品牌相配合。四是渠道问题,我们现在一个劲地紧盯着零售、零售。我们的一些地方,一说农产品上网就都要上淘宝,能不能上得去?又能上多少?大家有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去年我们国家电商交易总额20.8万亿元,零售商品总共只有3.2万亿元,只占不到15%,再算到淘宝头上,又能占整个交易的三分之几?只盯着淘宝零售,是丢了西瓜,也捡不上芝麻。因为马云也很为难,每个县都要上行,都要淘宝给流量,一年365天,一天推一个县,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那需要多少年才能轮到?所以,我们要放开视野,农产品不仅可以在网上零售,还可以做网上批发,还可以做跨境电商,更有大量的可以O2O,一定要在农产品出去的通道上放开思路。六是协作问题,在上行的过程中,电商怎么办?合作社怎么办?企业怎么办?平台怎么办?政府怎么办?一定要分工协作,没有一个人可以包打天下。

问题之五:盈利的明朗化。对电商平台而言,什么时候补贴才是个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农村电商整体是没有赢利的,对此我深深同情已经下乡的农村电商平台,因为他们目前所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是政府应该承担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当然电商平台也拿了一定的政府补贴。但是这种政府和平台的补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盈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警惕一种极端的观点,那就是农村电商没有用,是劳民伤财,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是修了高速路,不能因为还没有赚钱就停止路的运营,而是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走上高速路,走的人多了就能够盈利了。对于农产品电商而言,还有一个线上、线下竞争的问题,也有同类农产品网上竞争的问题,一些农产品电商一味赔本赚吆喝怎么能长久?明天在哪?对于地方性农村电商平台而言,主要是明天在哪里?全国已经掺和进来几千家涉农电商平台,凭什么与阿里巴巴、京东等抗衡,后续的资金与人才支撑在哪里?

问题之六:人才的专业化。电商竞争目前很激烈,一些做网店创业的年轻人可谓是外表风光,内心彷徨。在此情况下,我们要思考,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开网店?是不是所有的活都需要自己全部干,当全能冠军?是不是继续维持着父子兵、夫妻店之类的单打独斗模式?现在的形势下,要寻找一个电商人才在电子商务发展当中合理的位置,可能只需要找到一个点就可以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讲了一个鱼塘理论,不是所有的鱼都要在水面上冒泡,而是要像五大家鱼一样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位,大家和谐共生,而这个合适的水位点就是电商人才所要找到的那个适合自己的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