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秘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0:59:08

点击下载

作者:韩红伟,张学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血液的秘密

血液的秘密试读:

《人体秘密丛书》编委会

总 策 划 肖培新

总 主 编 赵志国

主  编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俊月 石建喜 邢海娇 曲维忠 刘 娜

     关胜江 孙胜振 李新华 杨丽芸 张学林

     段 洁 高永刚 曹赫然 韩红伟 薛 媛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俊月 石建喜 付华斌 邢海娇 曲维忠

     朱宏日 庄 宁 刘 娜 刘永明 刘淑清

     关胜江 孙胜振 孙清热 李永生 李智滨

     李新华 杨丽芸 杨雪军 张学林 周小东

     段 洁 姚成增 聂红明 高永刚 高明秀

     曹赫然 韩亚光 韩红伟 薛 媛

插  图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玉梅 刘 翠 孙晓平 李文江 张 芳

     赵 宣 丽 焕

楚序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是自我保健大显身手的时代。人类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旧的医学模式强调的是医生与病痛,新的医学模式注重的是健康的维护,医生只是医疗保健中最后的选择。而通过阅读一些生命科学的科普图书,获得相关医疗保健知识,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身,以使自己健康、家人健康,是当今预防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卫生保健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例如在美国,富人和穷人比,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穷人,寿命也长。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国的富人比穷人受到了更好的健康教育,有更强的自我保健意识。

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卫生保健知识不够普及,在寻求健康的努力中,人们往往过多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和设备,较少发挥和运用人类自我保健作用。让广大民众学会自我保健,担负起对自身健康的责任,依靠自己的保健知识和行动努力,选择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科学知识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写出一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又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且还带有一点文化味的健康科普作品。对健康科普图书来说,因为人人都关注健康,读者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构成、学历构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唯有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理解、提炼后用通俗的语言准确表达其科学的内涵才能使人正确地理解。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深奥的医学道理传播给不同层次的大众,确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弄不好就会成了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缺乏文采的“瘪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难度甚至超过专业学术论文。倘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和一定的文学修养是绝难胜任这项工作的。

这套医学科普丛书,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且图文并茂。这种形式既提高了这套丛书的科学文化品位,同时又增强文章的科学性和可信感。而且全书知识信息量大,道理深入浅出,形式生动活泼,不失为一套优秀的生命科学普及读物。愿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促进心身健康的优质“营养品”。河北医科大学教授 楚立2009年5月

弁言

十几年前,作为肾内科医生的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患者因眼睑浮肿诊断为急性肾炎入院,他问我:“肾是啥东西?”我告诉他肾就是“腰子”。他茫然地点点头,自言自语道:“腰子有病为啥眼皮肿?”

多年案牍劳形的编辑生涯,并没有使我忘记这个小插曲:我们的老百姓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太少了!

对人体不了解,就不能合理地保持健康、有效地防病,得了病后也不能更好地护理和配合治疗。由此萌生一个想法,即《人体秘密丛书》的编写初衷——向人们提供一种小书,就某一器官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相关疾病作简单介绍,使读者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增进健康卫生知识。这是保健的前提,这是预防疾病的前提,这是配合治疗的前提。

将此想法告诉河北医科大学赵志国博士,他也深有同感,由于大众的卫生知识太少,得病后不求医、乱求医者大有人在,指导人们了解、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功德无量的事。赵博士学贯中西医,除教学、科研之外,一直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他认为,医学院校除培养医学生外,还要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医学院校的师生都有此义务。几天后,赵博士将我们的共识具体化,用电子邮件发来比较详细的编写方案,并建议加入适量图片。在赵博士的精心组织下,众多专家齐心协力,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工作,成就了此丛书。《人体秘密丛书》出版在即,赘言几句,交代其来龙去脉,是为弁言。肖培新2009年7月1日

一、血液基本知识

血液是如何生成的

人的血液在哪里制造,在哪里生成,这是让许多人感到神秘又陌生的问题。其实,人的造血器官和造血功能在胚胎时期就已逐步形成,随着人体的发育和成长,造血器官又在不断变化。血液的生成很有趣,就像田径场上的接力跑,参与者有胚胎的卵黄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6周,人体器官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担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等,它们各司其职,但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干细胞。由这种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管里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

血液中各种细胞的生成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功能干细胞。干细胞除具有增殖能力外,在一定的情况下尚能从骨髓造血组织中迁出,随着血流到达髓外组织,形成造血细胞小结,称为集落形成单位。每一个小结由许多同类型分化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由一个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干细胞虽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处于增殖状态,而是处于休止期。

原始干细胞可分化为两大分支:一支是集落形成单位细胞,又称骨髓干细胞,它是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和血小板等系的多功能干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在发育为红细胞、粒细胞与巨核细胞之前,要经过各系的定向干细胞阶段。另一支为淋巴样干细胞,又称淋巴干细胞,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发源地,其分化和发育过程与抗原的刺激作用密切相关。淋巴干细胞亦是多功能干细胞,可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定向干细胞,一为胸腺衍生的T淋巴细胞或称T细胞,一为骨髓依赖的B淋巴细胞或称B细胞,这两种细胞经过相应抗原的再刺激,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然后逐步发育成熟,分别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总之,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功能干细胞,首先由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细胞(骨髓干细胞)与淋巴样干细胞,再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经过原始、幼稚等阶段,发育、增殖,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我们在医院做血液常规检查时报告单上所列的内容主要就是这些血细胞的数值。淋巴样干细胞经过原始、幼稚阶段,发育、增殖而成熟;在抗原的刺激下,再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并增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血细胞的增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但只有幼稚细胞才有分裂能力,一旦发育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增殖便告停止。一般细胞分裂的形式有两种:(1)有丝分裂(间接分裂)

在细胞分裂时,有特殊的丝体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增殖的主要形式。正常人的循环血中不出现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的数量,反映其增殖的程度和状态。分裂过程可分为4期,主要表现在核的变化上。

前期(又称单丝球期):细胞开始分裂时,胞体变成球形,胞核膨大,核染色质聚集成单个柱状的染色体,核膜及核小体消失,形如丝球。细胞浆染色变浅,细胞器及包涵物暂时隐匿,中心体显示。

中期(又称单星状期):中心体开始分裂,逐渐趋向两极,其间连有丝状体,形似纺锤,称纺锤体。细胞核染色体排列似星状或菊花状,在纺锤中部的平面一赤道板上。

后期(又称双星状期):每染色体均匀分裂为二,丝状体收缩,使分裂后的染色体随中心体趋向细胞两端,分别排列为两个星状。细胞浆开始收缩。

末期(又称丝球期):趋于细胞两端的染色体开始聚集为丝球状,进而分散为染色质,构成两个新核的小细胞核,此时胞浆可形成哑铃状,最后胞浆分开,细胞分裂为二。(2)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该分裂过程的表现形式较简单,通常是细胞的核小体首先开始分开,然后胞核表面出现收缩,随之逐渐加深而分解为二,继之胞浆分开,从而直接形成2个子细胞。

主要的造血器官

血细胞生成于造血器官,在胚胎期及出生后的不同发育时期,其主要的造血器官并不相同。

一是胚胎期的造血器官(1)中胚叶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第1~2个月。卵黄囊是最先出现的造血地点。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层间质细胞是造血系统的始基,最初血细胞产生于卵黄囊的血岛,血岛外周的细胞分化发育成原始血细胞,原始血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胞浆内具有血红蛋白的初级原始红细胞,即胚胎的血细胞。(2)肝脏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第2~5个月。卵黄囊萎缩退化,由肝脏取代其造血功能。它不但能分化初级的原始红细胞,而且能分化为次级原始红细胞,这些细胞逐渐发育成熟为红细胞,经血窦进入血液。此时,肝脏的造血活动甚为活跃。脾脏在胎儿第3个月左右,亦参与造血,主要生成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至第5个月,脾脏造血功能逐渐减退,仅制造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而这一造血活动则维持终生。(3)骨髓造血期:此期始于胚胎的第4个月。胎儿开始出现骨髓造血组织,最初仅制造粒细胞,继之还制造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的同时,胸腺及淋巴结亦开始造血活动。胸腺生成淋巴细胞,至出生后仍保持此功能;淋巴结则主要生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早期也参与制造红细胞。

以上3个阶段,彼此相互交错,实际上很难截然分开。

二是出生后的造血器官(1)骨髓: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近30年来,血细胞生成的研究发展很快,现已证明人类骨髓中存在造血多功能干细胞,数量不到骨髓总细胞数的百分之一,它们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且能分化为各血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如淋巴系干细胞、粒系干细胞),再大量分化增殖为各种原始和成熟血细胞,最后,这些成熟的血细胞通过骨髓进入血液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人体造血干细胞由于存在的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效能。一部分存在于干细胞池,是人体造血细胞再生的储备库,以适应和满足各种状态下造血的需要;另一部分存在于增殖池,这些细胞不断增殖更新,以弥补因细胞衰老或丢失所致的血细胞不足,维持人体血流平衡。

骨髓的造血能力极强,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达到正常造血情况的9倍,如果只保留骨髓的1/10,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所以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这也正是目前治疗白血病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道理所在。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殖,在1~2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统得到了锻炼,更具备了生命的活力。(2)胸腺:出生后至老年,胸腺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到青春期后,造血活动逐渐消失,为脂肪组织所代替。

胸腺不但是胚胎时期的重要造血器官之一,而且出生后仍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特别在出生后2年内,腺体组织的生长较为迅速,造血活动也很旺盛。胸腺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不完全的小叶。小叶的周围部分称皮质,中央部分称髓质。皮质充满密集的淋巴细胞,最浅层为较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层为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从浅层到深层呈干细胞增殖分化成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细胞)的过程。成年胸腺虽然萎缩,但由于T细胞已在周围淋巴组织中定居,自己能够繁殖。胸腺除向周围淋巴组织输送T淋巴细胞外,还由上皮性网状分泌胸腺素,干细胞在胸腺激素的作用下,被诱导分化成熟为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3)脾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实质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白髓包括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在中央动脉周围的是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区内主要是T淋巴细胞。而脾小结即脾内的淋巴小结,小结内有生发中心,主要是B淋巴细胞。脾脏除能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以外,尚具有贮血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功能。(4)阑尾及回肠的淋巴集结,骨髓的干细胞在此集结,能诱导增殖的干细胞分化为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并播散于周围淋巴器官中。(5)淋巴结:分为周围部分的皮质和中央部分的髓质。皮质浅层淋巴滤泡的中央为B细胞增殖的场所,称为生发中心或反应中心;皮质深层主要是由胸腺迁来的T细胞构成,称胸腺依赖区;在抗原的刺激下,T淋巴细胞可以增殖,产生大量致敏的小淋巴细胞,经血流直接作用于抗原。髓质主要由髓索(淋巴索)和淋巴窦构成。髓索的主要成分是B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以上(2)、(3)、(4)、(5)部位属淋巴器官造血。淋巴器官,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胸腺及骨髓中的淋巴组织属中枢淋巴器官,为淋巴系定向干细胞聚焦的场所;淋巴结、脾脏及其他淋巴组织为周围淋巴器官,是分化了的T细胞及B细胞所在的场所。(6)网状内皮系统:包括脾脏和淋巴结的网状细胞,覆盖在肝脏、骨髓、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前叶的窦状隙上的内皮细胞以及其他器官内的游离组织细胞。其主要细胞成分为网状细胞,网状细胞能分化为吞噬性网状细胞。血中单核细胞,自骨髓生成后进入网状组织,则为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吞噬功能的游离吞噬细胞,形成所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的婴儿绝不会有骨髓外造血。在病理状态下,骨髓以外的组织器官(如脾、肝、淋巴结等)可出现造血灶,此即髓外造血,这是由于这些部位保留具有造血能力的间质细胞,恢复其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

血液的主要成分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但除

红细胞

外,其他血细胞数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个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千克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者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血浆中含有约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凝固,此时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分,在每立方毫米体积的血液中,它们存在的浓度分别为450万~500万个、6000~8000个和30万~50万个;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黄色液体就是血清。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在红细胞层中加入蒸馏水,由于被红细胞膜隔开的细胞内外渗透压差,而使水分渗入血球内部。随着细胞内部压力的增大,最后导致膜破裂,这时细胞内的物质就溶出到外液中(称溶血现象)。再把这种液体用离心分离器处理,就得到红色透明的上清液(称溶血液)和极少量的沉淀物。沉淀物是红细胞膜的残骸,由于把它用盐水洗涤时颜色变浅,因此红色成分的问题,最后归结为溶血液。

将溶血液再用半透膜进行透析,红色成分并不向外渗透,可知红色成分是一种高分子物质。使用盐析法等分离方法分离溶血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时,得到的主要是红色的蛋白质,另外还有微量的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等。红色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它就是我们所要找的血液中的红色成分。

在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高达35%,而就血液整体来讲,约占15%。众所周知,血红蛋白在体内除具有输送氧的作用以外,对于二氧化碳的输送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氧合血红蛋白为红色,脱氧血红蛋白为紫红色。由这种血红蛋白的颜色所染成的红色血液,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体内不断地循环。

血红蛋白我们有时也叫做血色素,它是由叫做殊蛋白的蛋白质和叫做血红素的低分子铁的络合物所形成的复合物,氧与中心镑原于相结合,这种血红素是血液颜色的来源。

老化了的红细胞由肝脏等加以破坏,血红蛋白也被分解。作为血红素分解产物的尿胆素原和尿胆素,则成为粪便的成分被排泄到体外。粪便的黄褐色就是来源于这些物质。红细胞

红细胞平均直径为7.5μm,成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μm),周缘较厚(2μm)。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2140μm),同时使细胞内的每一点都不至于离细胞表面太远,有利于气体变换。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具有结合和运输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功能,在组织器官内,根据气体的分压高低决定血红蛋白与其结合还是释放。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可改变形状通过毛细血管。红细胞通过糖酵解的方式产生三磷腺苷(即ATP)供能。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存活时间最久,行程最长,工作最繁忙的成员。实际上,正常红细胞并不是球形的,而是一个扁平的圆盘状,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双面凹形。

红细胞在血液总容量中的数量最多,成年男子的红细胞个数为1212(4.0~6.0)×10/L;成年女子的则为(3.8~5.5)×10/L。

在电子显微镜下看,红细胞的外形像一个中间凹陷的小红帽,直径只有7μm。生成红细胞的器官是骨髓,骨髓每分钟可产生300万个红细胞。刚从骨髓产生的红细胞体积较大,中间有个大的细胞核,当红细胞发育成熟进入血液后体积就变小了,中间的那个大细胞核也随之消失。成熟红细胞里边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由于细胞核消失了,红细胞的身子也变得柔软起来,它可以通过很窄的毛细血管去接近每个组织细胞。把氧气和养料送给组织细胞,并将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料带走。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在这120天里,每个红细胞在血管内不知疲倦地循环运动达30万次,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悄然解体。死亡的红细胞被脾脏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掉,红细胞留下的铁质可作为造血的再生原料。

红细胞含有血红素。血红素的性质十分活跃,它既能和氧结合在一起,也能和二氧化碳结合。和氧结合时,血液就变得鲜红;和二氧化碳结合时,血液就变得暗红。血红素既能和它们很快地结合,又能够和它们迅速地分开。红细胞将氧气运送到指定部位后,就很快地和氧气分离。同时又立刻与这些细胞排出的二氧化碳结合,并将它们运送到肺部呼出体外。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红细胞也会误带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一氧化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煤气,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特别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大200多倍。当人们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就同血红蛋白迅速结合,从而导致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使人体缺氧,造成煤气中毒。白细胞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一般较红细胞体积大,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发挥其防御和免疫功能。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可以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白细胞是有核无色的圆形细胞。其实,血液中的白细胞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白细胞的种类很多,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其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的主力军;淋巴细胞次之,占20%~40%。制造白细胞的器官有骨髓、淋巴结、脾脏和胸腺等。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要大些,直径为10~15μm,正常人的血液中每立方毫米中有6000~8000个白细胞,少于4000个或超过10000个,都是有病的信号,所以医生常把它作为判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白细胞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当身体某处受伤,侵入了病菌,就会有大量的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周围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也出现红肿现象。病菌被消灭,炎症消失,伤口也就愈合了。白细胞在战斗中吞噬了很多病菌后,自己也中毒身亡,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由死亡的白细胞组成。因此,白细胞算得上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忠实“卫士”。

白细胞中有5种细胞,对敌作战各有分工。其中,中性粒细胞在人体伤口处抵抗外敌入侵,包围细菌和异物。中性粒细胞是人体主要的循环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黏附,调理识别,吞噬消化,直至杀灭细菌而执行防御功能,它还吞噬机体内的坏死细胞,参与炎症反应。

嗜酸性颗粒细胞能够消除异物的毒性。

嗜碱性粒细胞则可以释放抗凝血剂,使血管扩张与收缩。

淋巴细胞可以和病菌作战,并能使肿瘤缩小。按淋巴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至少可分两个亚群,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先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然后繁殖分化,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原浆细胞,然后继续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此外,淋巴细胞还合成并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参与造血调控。

单核细胞会突然变大,变成巨噬细胞,把大个的敌人整个吞掉。单核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3%~8%,通过阿米巴变形运动趋化运动,清除、杀灭外来微生物,消除受伤或死亡细胞和细胞碎片,并识别加工处理抗原,向淋巴细胞提供抗原。在免疫反应的诱导期起协同细胞和效应细胞的作用,识别和杀伤异己细胞,分泌和释放集落刺激因子和前列腺素,调节粒系和单核巨噬系造血,运送铁而参与红系造血。血小板

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小,直径2~4μm,呈双凸圆盘状,易受机械、化学刺激,此时便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血小板在出血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血小板长1.5~4μm,宽0.5~2μm。12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是(100~300)×10/L,约有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7~14天,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血小板较长一段时间里被看做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生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人们发现血小板是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4000个血小板。

各种侵害骨髓而形成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都会影响血小板的质和量。当血小板数降低时,很容易发生出血不止的现象。血小板一流出来,它就破裂了,放出它所含有的凝血物质——凝集素。凝集素一遇上血液里的凝集原,就会结合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很快凝固,凝成一条条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堵住伤口的“纤维墙”,过几天就逐渐形成了痂。

当人们去医院看血液病时,医生都会让患者先去做血液常规检查。检验师用针轻轻地刺破患者手指的前端,将一滴血液吸入细管后,在显微镜下,患者血液中的最基本情况就会呈现在医生眼前。医生通过患者的血液常规检验,就可对一些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作出大致地判断,如判断是否贫血,是否存在感染,是否患有血液病等。所谓血液常规检查,主要就是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状况,它一般包括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分类情况以及血小板的数目。

人类对血液细胞成分的定量研究时间并不长。19世纪中叶,医学家们才开始进行血液的定量研究。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德国医学家维若德。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当时医学最热门的血液研究工作中。1851年,他研制出一个血球计数器,设计了一种测量单位容积中血细胞数目的方法。德国医生托玛于1881年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血细胞计数方法。他设计了一个汲取红细胞的吸管和载玻片,载玻片中间是一平方厘米的计数区,它又被分成为400个小方块,将血液滴入计数区,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计数。这就是至今有时还在临床上应用的红细胞计数方法。同时,他还设计了白细胞的计数方法。

最早的电子计数器诞生于1956年。现今最常用的红细胞计数方法是先后进行多次改进的电子计数器,直至发展成为现代电脑血液分析仪,只要吸入一滴血,便可在短短的数十秒钟内完成多项血液检测指标。

血液在人体内川流不息,它贯穿于人体的各个角落,贯穿着人们生命的始终,它是个体生命的基础。在远古时代,人类已经知道血液对人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人如果失血过多就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在人类的语言中,关于血液的词汇很多,如热血沸腾、呕心沥血、血气方刚等等。我们用肉眼看见的血液都是红色的,然而用显微镜看,血液的颜色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淡黄色,为什么呢?这要从血液的成分谈起,血液由细胞部分和非细胞部分组成。细胞部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非细胞部分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在显微镜下,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像肉眼看见的那么密集,淡黄色的血浆便成了我们视觉的底色。

血液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血液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肤色,而且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也会从人体的表面反映出来。贫血的人脸色苍白,这是由于贫血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喝过酒或刚运动完的人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流增加,所以肤色发红;黄疸性肝炎患者的皮肤、巩膜发黄,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改造能力降低,使血中胆红素增高所致。

中医学对血液的认识

血是运行于脉(血管)中,环流周身,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脉具有运行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它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人体血液的生成,既有先天肾精的作用,也与后天精气密切相关,尤其是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而,心、肝、脾、肺、肾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总而言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配合心、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饮食是造血的原料

中医学早就有“人以水谷为本”的说法,人体所摄入的食物,通过胃肠的腐熟消化,取其精微化生而为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内经》就已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嘉言更明确地提出:“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血不生。”这些认识都阐明了饮食的数量和质量与生血有密切的关系。

血的生成与脏腑密切相关

血的生成是在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中医学的心包括解剖的心脏,如“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与造血有关的主要为前者。对“心生血”的过程,唐容川已有解释:“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为血。”可见,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后,其精微物质再通过“心”对造血器官的作用而变成血液。

肺在血生成中的作用:《内经》指出:“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说明肺参与造血活动,而且肺所朝的百脉为造血提供了场所。

脾胃在血生成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明代皇甫中的《明医指掌》指出:“血者,水谷之精也,化生于脾。”这里的气主要是指水谷之气,汁指水谷中的精微物质。中焦接受水谷之气为精微物质,变化而赤,生成血。

肾在血生成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营血的生成不仅源于后天脾胃的生化,还须赖肾精作为生化之本。肾主骨,藏精生髓,与血的生成关系非常密切。《内经》载有:“肾生骨髓”,“骨者,髓之海”,“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中医自古即认为“精血同源,精血可相互转化。”如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说明血可化为精。清代张元聪的《侣山堂类辨》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说明精可化为血。明代张景岳的《类经》指出:“肾之精液,人心化赤而为血。”总之,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脏,主藏精生髓,精髓同源。所以,肾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血的虚实。

以上这些论述明确地告诉我们:肾主藏精又主骨;骨能生髓;髓能生血。精、血、髓三者互为滋生,相互为用,一旦其中一部分发生障碍或不足,则直接影响血的生成和质量。

肝在生血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肝藏血,在血的生成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内经》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意思是说,饮食经脾胃的腐熟、消化和吸收后,其精微物质进入肝脏而化为气血。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说得更明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

根据以上认识,心、肝、脾、肺、肾等脏腑都与造血有关,其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造血。但五脏之中,最重要的是脾、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本正常,精血两足,则气血俱旺。

脉为血之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以营养人体的周身。营气与津液结合而成血,在脉中周而复始,运行不休,故营气循十四经运行的道路,实乃历代多数医家所公认的血行途径。

血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血要充盈;脉管系统完整而通畅;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血液的正常循行需要两种力量:推动力量和固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能出现血液流速缓慢,出现滞涩、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外溢,导致出血。故血液循环是在心、肺、肝、脾、脉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环流周身的。

神秘的血型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血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由于血液内部的组成成分的不同,各自所具有的抗原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血型的种类数不胜数。如红细胞已发现有20多种血型系统,不同的血型抗原就有400多种。白细胞上的抗原物质更为复杂,仅本身就有8个系统近20种血型抗原,此外,还有红细胞血型抗原和与其他组织细胞共有的抗原,其中与其他组织细胞共有的抗原就已检出148个。这类抗原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抗原);血小板有特异性抗原7个系统,内又有10多种抗原,另外还有20多种血清蛋白、血清酶以及30多种抗原种类,共计在600种以上。如按这个数字再进行排列组合,那么,人类的血型就有数十亿种之多。人类除同卵双生子女外,再也找不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了。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ABO血型系统

血液有不同类型是奥地利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02年提出的。他曾从自己和5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样本,合成30个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他发现,有的样本能够成功混合,有的却发生凝结(黏在一起)。于是他领悟到,每个样本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有两人的样本,红细胞上有一种称为抗原的物质,他于是以A作标记;另外两人的样本,另有一种抗原,他依字母顺序,以B作标记;只有一人的样本,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但血清中却有两种抗体,他自己的血液也是如此,于是以O(表示无抗原)作标记。后来,他发现有一群人的血液,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便称为AB型。从此,血液便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ABO血型是可以遗传的,控制人类的ABO血型的遗传基因有3个:IA、IB、i。其中,IA和IB对i为显性,IA、IB间无显隐性关系。也就是说,A型血的基因组成可以是IAIA或IAi;B型血的基因组成可以是IBIB或IBi;AB型血的基因组成是IAIB;O型血的基因组成是ii。这样,夫妻双方所生子女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来推测其可能的血型了。如果怀疑非亲生子女的话,做亲子鉴定是最准确和可靠的了。不过,我们初步根据下表来推测下一代的血型仍然是方便快捷的。各种ABO配偶所生子女的血型

Rh血型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 4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的人约占15%。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