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3:28:37

点击下载

作者:(美)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ms)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试读:

赞誉

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必须提出不同的问题,但是习惯的力量又将我们扔进评判者泥潭中。亚当斯博士告诉我们如何走出评判者泥潭,如何置身于泥潭之外,以及如何借助不同的问题来改善我们的关系、工作和人生。——珍妮弗·加维·贝格博士与基思·约翰斯顿合著了Simple Habits for Complex Times如果不用诸如“改变人生的、卓越不凡的、让人脑洞大开的”这样的顶级词汇,还真不容易描述《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这本书成为国际畅销书,是有它的原因的……它唤醒了读者,为他们带来新的思维模式,令他们对合作和沟通有了新的理解……可以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不仅可以令读者振作,还可以令你身边的每个人振作。——G.肖恩·亨特Out Think一书的作者,MindScaling合伙创始人兼总裁这本书中的开创性内容,不仅提升了领导者对领导力和教练技术的看法,也提升了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它为数千位参与“关键高管领导力”课程的学员开启了新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反思、提问、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的世界……用改天换地来形容它,是再贴切不过了。——帕特里克S.马隆博士美国大学公共管理和政策系关键高管领导力课程主任提问式思维的应用,已经使我们的团队和管理者处理难题的方法彻底发生了改变。它也使人们在行为层面产生了立竿见影且持续性的改变。在组织文化中,越多的人学习这些方法,就越能使他们在生产力和底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卡梅拉·格纳多富士通公司组织有效性高级总监《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讲述的是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充满了意义深远、改天换地的可能性……优雅的、设计精妙的工具给了我们实际的帮助,让我们在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创造了长久的、有意义的成果。——大卫W.摩恩医学博士,TeamMD公司董事会主席这是一种在商业领域和个人问题的解决方面极有洞察力的方法,它注定会在商业领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凯茜·利奇康卡斯特公司品牌和广告执行理事这是对行动学习领域非常棒的贡献!——阿碧·卡森博士WIAL国际行动学习协会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一张无价的地图,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如何以最佳方式寻找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核心。这是每一位人力资源和领导力发展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史蒂夫·米兰达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董事总经理作为一名领导力教练和行为科学家,我知道要让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改变心态有多么重要。亚当斯博士给了我们一个简单却极好的系统,帮助我们开放心态,进而实现突破。——玛莎·雷诺兹心理学博士,The Discomfort Zone一书的作者,ICF前总裁提问式思维为患者、家属与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以患者和关系为中心的护理新机制。既简单又复杂的提问结构在各个层面都有可能对健康护理的改革做出贡献。——辛达·希尔顿·拉什顿博士注册护士,美国护理专业研究院会员,伯曼生命伦理学研究所及护理学院Anne and George L.Bunting临床伦理学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与儿科教授我与《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共鸣,因为它讲的是不仅要知道答案,而且要知道如何提出那些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问题。亚当斯博士的方法绝对是我所从事的欣赏式探询和SOAR工作的基础,是完美的统一!她的选择地图对于任何一位想要学习和探询艺术的人而言,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此书对于领导力和管理领域的贡献非常大……这是一本简单易读且非常有意思的书,有很多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充满了非常有洞察力的智慧,能够对你和你下属的生活产生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杰奎琳M.斯塔夫罗斯博士劳伦斯技术大学教授,SOAR组织的创始人与戴维·库珀里德和戴安娜·惠特尼合著《欣赏式探询指南》这本书是对个人和组织发出的通向成功的邀请函……一种惊人的简单练习,带我们远离阻碍成功的评判,并将我们推向可以实现目标的学习……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实用的指导。——维多利亚·马斯克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成人教育学教授《打造学习型组织》合著者《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少有的几本我每天都会用到的书。最近我提出了一些学习者问题,很快就把一个在组织中存在了整整一年看似无法解决的情况扭转了。这本书可以改变心态、组织和生活,简直太经典了!——约翰·麦考利博士Muskoka木业领导力实验室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自从“世界咖啡”诞生以来,梅若李的著作一直都是我们主要的参考资源。对于渴望在关键对话中能成功沟通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须要读的书。——胡安妮塔·布朗与戴维·艾萨克斯联合创办世界咖啡并合著《世界咖啡》一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的好评如潮,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公司的众多领导团队中都分享了此书,并亲眼看到了员工对话方式的转变,也亲身经历了它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管理层所产生的强有力的影响。——马尼·艾斯卡大学健康协会高级副总裁,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高级主管——彼特里纳·麦克格拉恩加拿大萨斯卡通市健康区“人、实践与素质”副总裁如果你想掌握教练的艺术,那你必须学会提出好问题。快速破解任何场景的方法就是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地提出巧妙的问题。把梅若李·亚当斯的《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作为你的手头资源,一定是没错的。——戴维·戈登斯密Conversant公司总裁亚当斯博士的书和她的提问式思维,对我们肯特州立领导力发展项目贡献颇大,这个项目在众多的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领导力500强奖。同事们反馈,正是由于《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和亚当斯博士超群的教学技巧,他们经历了很多的“灵光一现”时刻。提问式思维完全改变了我们这些管理者的谈话方式,并且为我们的职业生涯轨迹带来了可衡量的结果。——罗伯特·霍尔肯特州立大学培训与组织发展中心主任梅若李向我们证明了为什么提问式思维是组织成功的绝对必要原因,而且这项能力很容易获得。——贝弗莉凯博士《迎接留人面试,告别人才流失》合著者亚当斯博士用清晰易学的方式,为我们演示了一种能有意识地改变我们内心探询方式的方法。想象一下,我们能有意识地掌控我们的思想!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工具,适合所有的教练、领导者和助人者。——帕梅拉·理查德文学硕士,大师级认证教练,ICF前总裁这本书注定要成为经典之作。把这本书买回家,今天晚上就开始读。你的人生将从此不同。——斯图尔特·莱文《协议与解决之道》作者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它是我读过的最实用的一本书。最棒的是,它不是“读了就读了”,你会一遍又一遍地翻开它。而且,你一定会把它分享给朋友和同事,反正我这么做了。——特雷西·戴维森NBC 10 news phiadelphia主持人兼消费者报道记者对于所有那些想学习如何提出赋能问题的管理者,这本书是一本必读之书,它教你提出激励、推动和产生积极变化的问题。这本书能真正改变你的个人和职业生活。——塔拉·罗达斯美国邮政监察服务局及监察总局联合任务支援中心战略学习服务部员工发展经理

推荐序一

如何能够提出有力量的问题?

我经常被企业管理者、管理教练、引导师、培训师朋友问到这个问题。他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提问,但是又苦恼于所提出问题的威力不够。作为多年来一直从事行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专业工作者,我推荐大家阅读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备受瞩目的畅销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也许你会奇怪,市面上关于提问的书籍不下几十种,为什么特别推荐这一本呢?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理由。1.专业性

不同于市面上大量关于提问技能速成类书籍,梅若李·亚当斯博士的这本书融合了其学术和实践的精华。梅若李早期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心理咨询,从读博士期间的研究开始就聚焦于以提问为中心的心理治疗,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咨询工作为她的提问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大量养分;后期她的提问方法论受到企业界和商学院的关注,梅若李开发了适用于大众的“提问式思维(QT)工作坊”,这些经历又帮助梅若李进一步完善了她的提问理论和方法框架。

在本书中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强有力且又简单有效的提问思维框架——选择地图,这是一个有效的能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强有力的方法论,也是她的核心研究成果。正是通过这一简洁有效的选择地图和提问式思维方法论,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帮助人们重塑新的认识、观点和思路,从而帮助人们在生活方面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且富有正能量。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每个人的目标与行动,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很强正能量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人们逐渐地迈向预先设定的目标,实现想要的未来。这种有力量的提问,无论是对于专业工作者还是对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都具有深远意义。2.可操作性

本书最大的价值不仅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维和提问的框架,而且还提供了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操作指引。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在书中为领导者、教练/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包括选择地图、提问式头脑风暴、转换式提问、学习型提问、评判型提问等。这些工具既涉及了提问的本质,又涉及了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附上了练习操作指引,确保读者能够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绝大多数读者都能够通过刻意练习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人;与此同时,每位读者都需要自我对话和与人沟通,而这些工具能轻松地应用于个人,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开心快乐!3.可读性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行动学习专业大会上,梅若李和我讨论提问时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在博士毕业不久,她就把博士研究论文整理写成了一本书The Art of the Question,自己本来期望挺高的,没想到销量很惨,基本上没有卖出去多少,连她的家人也从来没有翻看过!(我自己买了一本,确实过于艰涩!)

梅若李反思到,如果要让大众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研究成果,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行文要更加平实感人而非艰涩难懂。

她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何让大众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

后来就有了这本书,本书以故事的方式展开,去掉了大量学术名词和数据图表,通过主人公本的故事和经历,将读者带入情景,并逐渐理解和掌握提问的核心价值与具体的方法工具。本书自出版之日起,就成为一本畅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流传。

本书也是一个好问题开启了一次成功之旅的范例!

译者秦瑛女士和梅若李很早就相识了,除了平时的往来外,她还参加过作者的工作坊,对于QT的理解非常到位。当我邀请梅若李在中国开设工作坊时,秦瑛女士担任了整个工作坊的翻译工作,精彩演绎了梅若李的工作坊精华;秦瑛女士本身有着深厚的英文和汉语功底,她用优美流畅的文字传递出原文的精髓。

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提问的书,那一定是《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郝君帅2018年春

推荐序二

“阅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为什么能帮助你与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你都很关心的人生活得更好?”我邀请你带着这个重要的问题,来阅读这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梅若李·亚当斯以系统性工具的方式,在书中呈现了一些非凡的观点,这些观点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能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向积极正向的方向转变。她将这套工具系统称为提问式思维。

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对我都有所帮助,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找到一些对你有所帮助的内容。本书为我们在家庭和工作中使用提问式思维提供了简单易学的方法、技巧和工具。梅若李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聚焦学习而非评判,使我们的生活更高效、更能达到期望。作为一名佛教徒,我深知这是拥有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梅若李向我们展示了提问的威力,展示了提问是如何指导我们的思想,继而思想是如何指导行动,行动又是如何指导结果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影响我们的未来,可以通过设计最有力的问题将我们带向自己期待的未来,优秀的教练所要做的莫过于此。非凡的领导者要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他们为我们描绘崭新的未来愿景。梅若李为教练和领导者提供了提问工具,帮助他们优化并实现自己的使命。

本书成为一本国际畅销书,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真实的变化,人们争相将这本书分享给自己的团队和公司,也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本书导言部分有个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位读者写信给梅若李,说他因为成功地运用了书中的方法,他的公司已经荣登《公司杂志》(Inc.Magazine)了。这也是众多教练都纷纷使用提问式思维方法,并把本书送给他们客户的原因。

作为高管教练,我的使命就是帮助成功的领导者获得更优秀的可衡量结果,包括教他们一种叫“未来供给”的方法。领导者要学习去寻求那些推动未来的想法。他们要练习自己不带评判去聆听的能力,并对提出建议的人说“谢谢你”。梅若李把这种方法叫“学习型倾听”,这对于所有的教练、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赛车手要学会“看路不看墙”。你在阅读本书时,也请看路,看那条代表了你最高潜力的路,提出那些指向美好未来的问题,从而聚焦在这条路上。例如,你应该问:“我能想象到的最积极正向的可能性是什么?”

第3版的内容比第1版和第2版更加丰富。这版所做的修订和新添的工具令书中的内容更容易学习、更实用。本书包含了适合我们每个人的智慧,请认真严肃地对待它。卷起袖子开始吧。佛门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仅仅去阅读药物的说明书,那是无法治愈疾病的,你得真把药吃下去才行!因此,我的建议是:从这本书中获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实践书中所说的每个点点滴滴!

生命,是如此的精彩!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今天不比以往》作者2007年哈罗德·朗曼最佳商业书籍奖得主最新著作《自律力:创建持久的行为习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被美国管理协会提名为80年来管理界最有影响力的50位伟大思想家和领袖之一导言 为改变而问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太清楚自己的内心在提什么样的问题,

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内心所提的这些问题,

在塑造和指导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方面,

起到了多么强有力的作用。

若是能改变这些提问,

我们就能够开启一段完全不同的旅程,

进而获得完全不同的结果。——大卫·洛克和琳达J.佩吉

一个夏日的午后,就在《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第1版)刚刚出版没多久,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有位男士用低沉的声音宣称:“您不认识我,但我就是‘本’。”他笑了,我也跟他一起笑了,因为我知道他在说什么。“本”是《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主人公,打电话的这位男士发现自己与本太相似了,他认为我同样能够帮到他和他的组织。

你知道,对于我的很多读者来说,本几乎成了一个传奇。作为一名“答人”,他很骄傲,他认为自己必须要做那个总有答案的人,并且他得永远正确。通过这个虚构的商业故事,读者能体会到提问式思维的实际威力。在故事中,本先生在自己刚刚就任的领导岗位上苦苦挣扎着,而且他的家庭生活也出现了问题。他与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格蕾丝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我们第一次接触本时,他绝对是个惆怅的家伙。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了解到本后来是如何在他的教练兼导师约瑟夫S.爱德华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提升自己提问式思维的技能,最终在职业生涯上得以顺利发展,并与妻子建立起了深厚的亲密关系。

自从那次接到那位“本”打来的电话后,我又收到了很多类似的信息,有来自男“本”的,也有来自女“本”的,而这些人的身份和背景都各不相同。有位叫大卫的读者写信说,他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尤其是跟他的团队,与本一样。在读了《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提问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了领导风格。最后,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的事例甚至被收录到《公司杂志》的一篇文章中。你可以在本书末的尾注中找到有关那篇文章的信息,也可以找到其他相关文章的链接。

我真正觉察到《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的影响力,是在一家大型医药公司的高级经理致电邀请我参加一个研讨会时,研讨会的主题就是我写的这本书。她把这本书寄送给自己分散在全球各地的50位团队成员,并发出了一道简单指令:“请来参加读书研讨会,并分享你读过此书之后行为变化的一个例子。”研讨会当天,我被带入一间会议室,室内的大圆桌前围坐着大约30个人,其他人则通过免提电话参加。我惊讶地聆听着人们逐个描述自己所取得的成果。一位男士告诉我们,他现在能更有效地带领团队了;一位女士分享说,她与自己的某位同事的关系明显改善了;一位巴西的厂长讲述了如何通过阅读这本书,帮助他发现并解决了自己厂里的一个难题。《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触动了很多读者的心弦,它成了一本全球畅销书,我也因此有机会去加拿大、欧洲以及亚洲等地开展工作坊并做主题演讲。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口碑赞誉,《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逐渐成为一些领导力发展项目、高管教练培训机构和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它被用在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团队中,用在一些大医院的护理专业人士中,也用在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专业人士中;它被用在调解过程中,用在婚姻指导工作坊中,以及大大小小的组织变革活动中。读者反馈说,这本书是正念练习、情商,以及欣赏式探询、行动学习和积极心理学的有益补充。人们将《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分享给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也分享给他们的朋友和同事。

本书的核心是提问式思维(QT),讨论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每时每分每秒,我们掌控自己思想的能力。QT提供了观察和评估我们当下思考(尤其是我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技能,然后指导我们设计出能产生更好结果的新问题。QT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带着正念去思考,而不是自发回应式的思考,如此,即使在压力下,也可以做出精明的选择从而获得富有成效的结果。养成可靠的、有建设性的思考能力,是我们在工作或是个人生活中,做出有意识的、可持续性改变的关键。如果缺乏这项技能,我们想要有所改变的目标也许就只能是愿望和口号而已,永远不会有什么结果。

提问式思维,是从我自己生命中一个重要时刻开始的,我当时对自己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博士生,满怀信心地在撰写我的博士论文。我不仅忍受着自己内心无情的批判,也经常被别人评判得直掉眼泪。有一天,那个重要的日子,我正等着指导老师赞叹我引以为豪的一篇作业,却听到他说:“梅若李,这简直就不合格。”就在那一刻,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我并没有眼泪汪汪地想着自己哪儿又做错了,而是深吸一口气,变得平静且充满好奇,我问他:“哦。那我要怎么改呢?”就是那个简单的转变,帮我从无助无力的感觉中走出来,变得足够自信,并采取有益的行动。很快,我便开始重新撰写他希望我改写的那部分内容了。令我惊讶的是,我内心的那个批评家似乎也歇息去了。

当然,我忍不住好奇地问自己:“发生了什么?这次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我意识到,我曾经那么熟悉的、有关哪儿出了问题和我自己哪儿做得不够好的评判性问题,似乎已经人间蒸发了。我并没有深陷于自我评判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而是聚焦在了未来如何把论文写得更好这个目标之上。我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以前曾提交过那么多高质量的作业,不要忘记我的指导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支持我的。

我的那种转变只是碰巧偶然发生的吗?是否有可能把这貌似奇迹的转变,变成一种可靠的方法,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呢?正是由这个微不足道的缘起发端,衍生出如今这一整套枝繁叶茂的内容体系,我称之为“提问式思维”:它指出了我们是如何用提问去思考的,而我们所提问题的方式,又是如何影响我们人生的经历,以及我们最终得到的结果的。在大卫·洛克和琳达J.佩吉合著的《智力训练:实践基础》(Co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Foundations for Practice)一书中,他们道出了我所研究的提问式思维的核心裨益:“即便是那些我们能看到的可能性或是我们所看到的行为,也是由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心态所左右的。因此,能够觉察到我们内心的提问并有意识地改变这些提问,是掌控我们自己行为改变的一种有力方式。”

提问式思维提供的这一套工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把握好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亦是能够帮助我们的。假如你是一位教练,那么QT可以成为你每节课所教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套自我教练和更好地进行自我觉察的工具。正是因为QT的工具和方法极其直观和实用,才使得这一过程浑然天成、顺畅无痕。

在你即将要阅读的本书的故事中,约瑟夫是本的教练,而本先生就自己的领导力技能而言,已然触碰到了极限。即便是本在QT原则和工具的指导之下,最终跨越了自己的极限,而在此过程中,约瑟夫始终在教本如何自己去跨越。因此,本学到的是自我教练的方法,而这一方法在本收获过其众多益处之后,仍会持续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作用。《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一部自我教练指南,适用于本先生,也同样适用于你。我在写本书时,特意将重点放在了自我教练上,如此,随着本的故事逐渐深入,你也可以尝试着使用QT的方法。许多从事教练技术的专业人士都会推荐他们的客户阅读此书,这是因为事实证明,此书在教授自我教练方面,效果非常好。

然而,提问式思维在真实的世界里,包括在组织生命体中,效果又如何呢?我能提供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非我的客户和读者的真实事例莫属了。沃顿商学院的简报中记录了这样一则事例: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是全球领先的电子专业制造商和供应商,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卡梅拉·格拉纳多(Carmella Granado)女士是伟创力的高级总监,负责组织效能提升,她在一个业绩相当差的有700人的工作点,用提问式思维的理念去教练团队的领导者,目的是实现文化变革和行为改变。在此之前,这个工作点是该机构14个分支机构中得分最低的一个。卡梅拉给团队领导者布置了任务,请他们阅读《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一书,并与团队成员分享。她还教他们如何使用提问式思维的工具,以及就当前难题集思广益收集解决方案。

不出三个月,卡梅拉为该工作点所做的以QT为基础的教练工作,助推了其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一跃成为分支机构中的第一名,并在之后的几年中,一直名列前茅。

人们经常会提到,自己在工作中学习了提问式思维之后,会把这些技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工作坊有位叫杰森的学员,讲述了有一天他回到家,正碰上妻子帕姆在地下室的办公区域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水从上面灌下来,眼看就要毁了他的电脑和多媒体装置。杰森跟我们说,以前的他肯定会立马开启责备模式,但这一次,他的提问式思维技能抢先了一步。他做了一个深呼吸,跟自己说:“责备是没用的……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我们需要做什么。”他飞快地关掉水闸并且打电话请来了管道工。当浑身湿漉漉的帕姆在地下室里抽泣着说“这可是你的全部啊,杰森,差点儿就都被我毁了”时,杰森说,幸亏自己学了提问式思维,当时他很清醒地回答说:“别这么说,宝贝。你才是我的全部。”后来他跟我说,那一刻,他知道是时候放手松开他收集的那些玩意儿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任何事情破坏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诸如本的故事、卡梅拉的故事和杰森的故事,都令我们更加确信,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QT都以积极正向和可持续的方式,有效地促发了诸多重大改变。身为作者,得知自己所做的工作能真真正正地为他人的生命带来改变,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感恩的呢!

当出版商要我写本书时,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再收录一些我从客户、学生和工作坊学员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从不同层面上来看,这些人的贡献都是非常珍贵的,有时,他们帮助我看到了我从未想过的QT使用方法和场景,我也经常会因此而感觉更加充实和得到滋养。

很多时候,我会把他们告诉我的内容编成故事或情节写进书里,或者我也会利用这些新的内容,进一步阐明或改进QT工具。还有,在本书故事结束后的练习手册里,你会找到两个新的工具:一个适用于领导力发展,另一个适用于教练。

在我的第一本书《提问的艺术》中,我写道:“我们用自己所提的问题创造了这个世界。”提问可以打开我们的心扉,开阔我们的视野和心胸。通过提问,我们学习、沟通和创造,我们变得更聪慧、更高效,获得更理想的结果。我们将自己追求的目标,从固化的观点和简单的答案,转变为好奇的、思虑周全的提问,转变为心态开放的对话,由此而照亮了一条通往成功协作、探索发现和创造革新的坦途。我有一个愿景:所有的工作场所和整个社会,包括个人、家庭、组织和社群,皆因探询精神和无限的可能性,而变得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现在,是时候请大家去会一会本先生了。请各位与他一起去探索,如何改变你的问题从而真真切切地改变你的人生。第  1  章看见真相的时刻如果我们想获取新知识,那就必须提出一整套全新的问题。——苏珊K.朗格

在我的书桌上,摆着一块紫檀木的镇纸,镇纸上镶着一小块纯银饰片,上面赫然写着:“非凡的结果始于伟大的问题。”那是约瑟夫S.爱德华送给我的。约瑟夫是我生命中的一位贵人,是他将提问式思维介绍给我的,他把这个技能也称作“QT”。“QT”打开了我思维的新领域,如果不是因为“QT”,我可能这一生都无法开启这样的思维。我也曾与其他人一样,相信解决难题的方法就是找到正确的答案。然而,约瑟夫让我明白,解决难题的最好方法是先提出更好的问题。他教给我的技能不但挽救了我的职业生涯,还挽救了我的婚姻。当时,我人生的这两大天平绝对是都遇到了麻烦。

这一切,都要从我加入Q科技公司说起。当时,公司面临重大危机。大家都说,除非菩萨显灵,否则这家公司最多只能撑到年底。我有个朋友也劝我,他说你现在加入Q科技公司,无异于加入了一支即将与船共沉的水手队伍。究竟是什么让我甘冒此险呢?是因为我对亚历克莎·哈特的信任,亚历克莎最近就任了Q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她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我们俩曾在我的老东家KB公司共事多年,我觉得亚历克莎是个天生的好领导,我非常尊重她。她欲使Q科技公司重整旗鼓的自信感染了我。而且,她给了我绝佳的待遇:薪资大涨、职位显耀,并且有机会带领团队研发一款创新产品。如果一切顺利,那冒这个险简直太值了!如果不顺利……呃,我尽量不往那儿想。

刚开始,顺风顺水,春风得意,我坚信自己已然拿下了这份工作。亚历克莎就是看重我的技术和工程才智,我也深知自己在这方面很强。新产品的开发确实令我着迷,其中涉及的技术挑战刚好是我的强项。亚历克莎说,她在KB公司亲眼看到我创造了奇迹,我也被大家赞誉为“答人”(能回答别人问题的人)。我曾一个接一个地摆平了一些最棘手的技术挑战。然而,在Q科技公司,我遇到的是另一种挑战:如何领导好一支利害关系颇大且高度引人关注的团队。尽管亚历克莎跟我说,我得花些精力去培养下属,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对于这个新挑战,我还是感觉很兴奋的。

我的团队成员似乎是一群积极热情、才华横溢的人,刚开始的那阵子,团队表现得很棒。渐渐地,我在Q科技公司的日子开始分崩瓦解,就好像突然有一盏耀眼的聚光灯照着我的缺点穷追不舍。虽然我嘴上不敢说,但暗地里我坚信,自己是跟一帮没用的家伙绑在一条船上了。

团队里有个叫查理的人,他让情况雪上加霜。在我加入Q科技公司前,查理是想得到我这个职位的,但没有通过考核。所以如果他看我不顺眼,那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果不其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麻烦,对于我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他都要质疑。

后来,霜上又加了冰。如果说,Q科技公司这艘大船并没有像我朋友告诫我的那样开始下沉,那它绝对是已经开始漏水了,而我不知该如何修补船身上那些漏水的洞。团队会议开始变得可笑:没有讨论、没有解决方案,更别提团队合作了。我们如果不能抢先一步,在竞争对手之前把产品推向市场,那些反对的声音就会变成现实。这一点我心知肚明,不用谁来提醒。

我在家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跟结婚未满八个月的妻子格蕾丝的关系紧张,其实她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她一直不停地询问我的工作情况,终于有一天,我对她说:“你问得太多了,管好自己,不要插手我的事。”她很受伤,我也很郁闷,而且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我不想让格蕾丝知道我面临着多大的困难,我一直都因为自己能解决那些让别人抓耳挠腮的难题而感到非常自豪,这次,如果幸运,在格蕾丝、亚历克莎和团队成员发现我已不能驾驭这项工作之前,正确的答案也许会出现。同时,我变得越来越封闭,尽量撑过每一天。

我感到莫名其妙,也有些不知所措,仿佛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开始破碎。紧接着,就发生了那件可怕的转折事件。那天早晨,格蕾丝和我吵了一架。仅仅几个小时后,工作又出现了重大危机,没有人说出来,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我们完蛋了!

那一刻,我看到了真相。我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去面对现实。我给格蕾丝打电话留言,跟她说我要加一整夜的班,来完成一份重要报告。然后,我一整夜都待在办公室里,盯着墙看,我仍在拼命地寻找正确答案,眼前上演着一幕幕我生命中最悲催的几个星期。我告诉自己,该面对现实了:我真的输了。第二天清晨刚过6点,我出去倒了杯咖啡,然后开始写我的辞呈。三小时后,我写完了,给亚历克莎打了个电话约她马上见面。

走到亚历克莎的套间办公室,也就不到几百码的距离,但那天早晨,我感觉有几百千米似的。来到她办公室那两扇大门前,我停下来深深地吸了口气,以调整自己的状态。我站在原地好一会儿,鼓起勇气准备敲门。

就在我要举起手臂时,我听到背后有人说:“本·奈特,你来了!好!很好!”

是亚历克莎。不会错的,那个声音永远都那么欢快,即使在事情很不顺时,也洋溢着积极和乐观的感觉。她40多岁,形体健美,很有魅力,浑身上下绽放着自信。我曾跟格蕾丝说,在我遇到过的所有人中,还没见过有谁跟亚历克莎一样的。她以无限的热情承担起了在Q科技公司的责任。她并非不认真对待工作,她绝对认真!但是她做得那么快乐、那么自信,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很容易似的。

在那一瞬间,仅仅是她的状态,就令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呆若木鸡,她拍拍我的肩膀,把我请进她的办公室,我连句含糊不清的“早上好”都差点儿没说出来。

房间非常开阔,面积得有最高级别的高管家里的大客厅那么大。我踩着脚下柔软的深绿色的地毯,走向能看到海湾风景的大窗前,那儿是布置好的会谈区域,面对面摆着两个软座大沙发,中间有张胡桃木咖啡桌。

亚历克莎热情地指着其中一个沙发,对我说:“坐!白蒂说她昨晚七点半离开办公室时,你的灯还亮着,而且她今天一大早来上班时,你就在公司了。”

她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我猜那个是给我的?”亚历克莎指着我放在咖啡桌上的绿色文件夹问道,那里面装着我的辞职信。

我点了点头,等着她拿起辞呈。可她却向后靠了靠,好像这世上所有的时间都归她所有似的。“跟我说说,你怎么了?”她说。

我指着那个绿色的文件夹说:“这是我的辞呈。很抱歉,亚历克莎。”

接下来我听到的声音让我打了个冷战。我听到的不是惊呼,也不是责备,而是笑声!而且并不是那种无情的笑。我刚才开小差了吗?我不太明白。面对我所搞砸了的这一切,亚历克莎怎么还能如此有同情心?“本,”她说,“我不会让你就这样从我这儿辞职的。”她把文件夹往我这边推了推说:“把这个收回去。你可能并不知道,我对你的处境还是很了解的。我希望你至少再给我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在此期间,你必须要下决心做出些改变。”“你确定吗?”我问她,同时万分惊讶地愣住了。“我这样来回答你吧。”她继续道,“许多年前,我跟你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如果我想成功,就必须从根本上做些改变。我当时非常焦虑,几近绝望。有个叫约瑟夫的人跟我一起坐下来,问了我一些很直接的问题。这些问题貌似简单,却帮我打开了很多扇门,我甚至从不知道还存在这样的门。他问我:‘你愿意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吗?你愿意为那些导致你犯错的态度和行动承担责任吗?’然后他说,‘无论心里多别扭,你是否愿意原谅自己,甚至幽自己一默?’最后,‘你会从你的经历中,尤其是从那些最艰难的经历中,寻找其价值吗?’最重要的是,‘你愿意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学习,并随之做出改变吗?’”

她继续跟我讲约瑟夫是如何用自己多年研究出的这套方法,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而且改变了她丈夫斯坦的生活。“斯坦近几年的资产净值翻了三倍都不止。他把自己和公司今天获得的成功,都归功于约瑟夫教会他的。约瑟夫可能会把所有这些都讲给你听的。他很喜欢讲故事,尤其喜欢讲那些通过改变提问而改变了自己人生的人的故事。”

我肯定是看起来满脸迷惑,因为她又补充说:“如果你不明白我刚才所说的‘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什么意思,大可不必担心,你很快就会了解的。”她顿了顿,然后很认真地、字斟句酌地说:“我希望你与我的朋友约瑟夫配合,马上开始。我想他应该会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跟你见上几次面。跟他约好时间,这是现在的头等大事。”“他是干什么的?心理医生吗?”想想要去看心理医生,我觉得好紧张。

亚历克莎笑了。“不是的,他是位高管教练,我称他为探询教练。”

探询教练!如果我还有点儿脑子,我很清楚,我需要的是答案,而不是更多的提问。更多的提问,怎么可能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更多的提问,怎么可能把我从现在所处的黑洞中捕捞出来呢?

当我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亚历克莎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封在了信封里。“这个信封里有一个我的预言。”她神秘兮兮地说着,把信封递给了我。“把它装在你那个绿色文件夹里,在你跟约瑟夫的合作没有完成之前,不许看哦。到了可以打开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的。”然后她给了我一张约瑟夫的名片。我把名片翻过来,看到背面画着一个大问号,这令我很不爽。要为一个以问号作为徽标的人花去我宝贵的时间,这与我的信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回到办公室,我瘫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我的目光停留在墙上的一个镀金小相框上,上面写着一句话,就四个字:质疑一切!那是爱因斯坦的名言。Q科技公司的好多房间里都挂着类似的画框和标语。尽管我很尊重和欣赏亚历克莎这位领导,但就这条标语而言,我一直都有异议,大家都知道,领导就应该有答案,而不是只会提问题。

我紧盯着约瑟夫的那张背面画着个问号的名片。我将身陷何处?不是不知,是时候未到。至少我可以推迟辞职的决定。我的注意力转向了格蕾丝,我怎么才能顺利地处理与她之间的冲突呢?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是值得感谢的,那就是亚历克莎并未问起我和格蕾丝的近况。我想那应该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了。我知道亚历克莎很喜欢我的妻子,她甚至还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如果她得知我们出了问题,肯定会不高兴的。

我就那样看着约瑟夫的名片,又坐了好一会儿。亚历克莎拒绝了我的辞职,这给了我一点儿希望。她把我介绍给她自己的导师,我很受鼓舞。她对我的信任是否值得,这尚未可知,但跟这位所谓的探询教练碰个面,我也不会损失什么。而且,尽管我有些疑惑,但也很好奇。如果说这个约瑟夫曾那么有力地帮助过亚历克莎和斯坦,也许他也有答案可以帮到我吧。

质疑一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  2  章接受挑战那些将你带到此地的经历,不可能帮你去向他处。——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我与约瑟夫的会面,约在了第二天早上10点。我没有向格蕾丝说起这次会面,也没告诉她亚历克莎与我之间的谈话,当然,我更没跟她提及我写过辞呈的事。要我承认自己陷入困境,这一直是一件极难之事,我更希望能凭我的一己之力把一切都理顺。我小心翼翼地与格蕾丝相处已经有一段儿时间了,她还是不停地问我问题,问我怎么了,对此我真是越来越深恶痛绝。在我没找到正确答案和解决方法之前,我会坚持到底,我会把所有的难题一肩扛起,这一点没得商量。然而,在我和格蕾丝之间有个经常会出现的现象,那就是,在她面前我并不善于隐瞒自己的处境。

其实我早该意识到,她明白这次困扰我的不止是通常意义上的工作压力。那天清晨,我送格蕾丝去机场,她要去另一座城市参加午餐会。路上,她捅破了窗户纸。就在我把车停在航站楼前的人行道旁时,她对我说:“最近我感觉自己像个寡妇。我感觉你离我好远,你是那么的郁郁寡欢。本,如果你真想跟我过一辈子,那你一定得做些改变了。”

天知道我有多爱格蕾丝,可当时我的情绪并没有处在最佳状态。“你现在不要跟我说这些!”我跟她说活的语气非常生硬,我本没打算这么严厉的。

格蕾丝显得很震惊。下了车,当我从后备箱取出她的行李箱递给她时,我们四目相遇,当时我真担心她就要哭出来了。我知道就那样丢下她是不对的,但我感觉压力好大。而且,如果我们不得不长谈一番,与约瑟夫的会面我就会迟到。我们之间的这点儿小问题得先等等。格蕾丝挤出一丝微笑,跟我说她当晚回来,让我别操心,不用来接她了,她会自己打车回家。她转头就走,很快地消失在人群中。

我很生气。她为什么偏偏选今天早晨吵架?我一脚踩下油门,驶入车道。车喇叭轰鸣,我赶紧猛踩刹车,一辆疯车疾驰而过,差一点儿就撞到了我的车。我是怒发冲冠啊。一大早,就差点儿撞车,跟格蕾丝发生冲突,还得去参加一场让人害怕的会面,我的这个“良辰”开始得可真够悲惨的。

约瑟夫的办公室在市中心的珍珠大厦里,这座14层高的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新近修复启用。我们把这周边叫“老城”,是个熙熙攘攘的购物中心,有着诸多可以满足口腹之欲的好去处,也有一些很特别的小店。格蕾丝和我经常到这边的一个叫“都会”的小餐厅共进晚餐。格蕾丝热爱艺术,她为我敞开了一片崭新的、前所未闻的天地,我们共同浏览书店,漫步画廊,度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那天早晨在路过熟悉的旧地时,我有些担心,不知未来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

我推开珍珠大厦光亮的铜框大门,走过大理石地板,乘电梯来到约瑟夫的顶层复式办公室。我走进一间很大的接待室,看着就像私人住宅的客厅,几棵高大的藤条类植物挺拔地伸向巨大的天窗。

这间私人接待室的尽头是两扇敞开的门,似乎在邀请人们走进门后那长长的走廊内。走廊墙壁上挂着一些艺术品。我记得当时自己还想,格蕾丝看到这些,应该会很喜欢。“你就是本·奈特吧!”约瑟夫热情地阔步向我走过来。我看他大约有60岁,但他动作敏捷,好像20多岁的短跑选手。他身高1.75米左右,穿着很休闲,身上的那件针织毛衣上面,有夸张的数不清的条纹图案,看得人眼花缭乱。他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约瑟夫白白净净的脸上洋溢着好心情,褐色的眼中闪烁着孩童般兴奋的光芒。他头顶那一团一团羊毛似的白色卷发,让我不禁想到爱因斯坦晚年的照片。

约瑟夫热情的欢迎,多少化解了一些我不愿跟他浪费宝贵时间的顾虑。他带着我穿过走廊,走向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介绍,墙上展示的是“一些人工成果,我称为‘提问式思维名人堂’”。我开始还以为那些都是照片和画作,但其实都是裱好的杂志文章和信件,我都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左转,步入了一间洒满阳光的大房间。

房间里有舒适的座椅、古老的砖砌壁炉还有一张胡桃木的会议桌和配套的椅子。一面墙上挂着些证书和几十张签了名的照片,好多照片里的主人公都在与约瑟夫握手。在照片里,我认出了这些年在新闻里看到过的一些面孔,亚历克莎可没跟我说这些。显然,约瑟夫在商界和其他一些领域人气很旺。

我也看到漂亮的相框里展示了三本书的封面,这些书都是约瑟夫写的,每本书的书名里都含有“提问式思维”这个词。其中有一本吸引了我的眼球,是与萨拉·爱德华合著、有关“探询式婚姻”的书。

我觉得他挺了不起的,不过也有点儿被吓到了。我们走进一间不那么正式的房间,让我感觉稍稍舒服了一些。三面墙上的大玻璃窗,让人将这座城市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远处,缕缕闲云正浮出树林,那美景似乎在自由地延展,没有穷尽……

我在一张宽大的带扶手的椅子上自在地坐下,约瑟夫在我旁边的一张相同的椅子上也坐了下来,左手摇晃着一副无框阅读眼镜。

经过简短交谈,在熟悉了彼此之后,他问:“告诉我,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是‘答人’,是别人来求助的人,”我骄傲地跟他说,“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建立在这一点上,我就是那个有答案的人,人们想要答案就来找我。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答案和结果。要说做生意,也就无过于此罢了。”“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不先提出最佳问题,你怎么去找最佳答案呢?”约瑟夫顿了顿,把眼镜架到他的鼻子上,从眼镜上方盯住我说,“你是否可以用一个问题,来描述你做事的特点呢?”

如果不先提出最佳问题,你怎么去找最佳答案呢?“好啊,”我说,“找到正确答案,并且证明这些答案是正确的。这是我的座右铭。”

约瑟夫让我把这句话用问句来说,重新组织语言,变成一个我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但还是照做了。“好的,可以。我做事遵循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太好了!”约瑟夫说,“那样的话,我们可能已经找到你的症结所在了。”“我的症结?”“做个答人,一定要证明你才是正确的,”约瑟夫说,“本,我得说,咱们切入正题的速度比我想象中要快。”

我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是在开玩笑吗?不是,他绝对严肃认真。“你,再说一遍?”“找到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有时的确很重要。”他说,“但是,你是否认可物极必反的道理?好事儿过头了,可能会变成麻烦事儿?比如,凡事都得是你对,你觉得这对于你的团队有何影响?”“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我说。我是真不明白。我想让我的团队找到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人家付钱给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个吗?“这样,我们暂时来讨论一下你的私人问题。”约瑟夫说,“你拼命证明自己是对的,你的这种努力有助于你跟你爱人的相处吗?”

一针见血啊。“不怎么有用。”我承认了。格蕾丝曾跟我说过,我总坚持自己是正确的,这个习惯经常令她非常郁闷。“我跟爱人相处,这招儿也不灵啊。”约瑟夫笑着说道,“基于这一点,我们再稍微深入地探讨一下,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帮助的。当然,我们知道提问是沟通的重要部分。但提问在思维中的作用并非那么显而易见,这也恰恰是提问式思维技术的价值所在。”“如果你真的愿意把握提问的真正威力,提问可以改变你整个人生。具体地说,是要增加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提问的数量,并提高这些问题的质量。还有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我们在问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究竟想要干什么。”就像罗马尼亚剧作家尤金·艾里斯柯说过的那句鼎鼎有名的话:“为我们带来启迪的,并不是答案,而是提出的问题。”

肯定是我看起来有点儿茫然,约瑟夫停顿了一下,说:“你以前从没听过提问式思维这个词,是吗?”

我摇摇头,没听过。“提问式思维是一套技术和工具体系,它是通过提问来审视你是如何处理周边的一切状况的。你精细推敲你所提出的问题,并且不断练习和发展这种技术,大大改善办事结果,这包括你所处理的任何事。而这一切是从审视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开始的,然后才能谈及向别人提问。毫不夸张地说,这套QT系统,也就是提问式思维,把行动直接植入你的思维中,这种行动是聚焦的、创新的,而且是高效的。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可以为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请继续。”我满腹狐疑地说。“很多时候,我们几乎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提问,尤其意识不到那些我们问自己的问题。然而,几乎在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提问都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思维是以内心的问答形式发生的。不仅如此,我们通常是以付诸行动来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的,我们直接用自己的行为来作答。”“举个例子,你今天早晨穿衣服时,我敢说,你肯定是走到衣柜前,或穿衣镜前,也许甚至是看着地上乱扔的衣服,问了自己一些问题的,比如,我要去哪儿?天气怎么样?什么衣服穿着舒服些?甚至是,哪几件衣服还比较干净?你很快做出决定并且用行动来回答你的这些提问,你选好衣服,穿在了身上。总之,你现在穿的就是你的答案。”“我想这个我不能跟你争辩。不过,正如你所说的,即使我问了那些问题,我当时也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其实,我当时最关心的问题是,格蕾丝答应去干洗店取我的衣服,她取回来没有?”

我们俩都笑了。

提问式思维是一套工具体系,通过巧妙地提问来转变思维、行动和结果。其中,提问包括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向他人提出的问题。

约瑟夫正说到兴头儿上。看这情形,我还是就安坐当处,听他说个痛快比较好。而且,我还真想听听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当我们遇到障碍时,”约瑟夫继续侃侃而谈,“我们很自然就会去寻求答案和解决方案。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我们又不自觉地竖起更多的障碍,而不是开辟出路。我一直记得爱因斯坦那句精彩绝伦的名言:我们不能用产生难题的那套思路来解决难题。要解决难题,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提问,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出同样的答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我们不能用产生难题的那套思路来解决难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新的提问能彻底转换我们的视角,能带动我们用新鲜的方式来看待难题。提问甚至改变过一些重大事件的发展进程。我给你举个比较夸张的例子吧。你想想,驱动古代游牧社会的隐含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水源?”

我点点头。“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游牧的原因……”“但是,当他们把隐含问题改成我们怎样才能把水源引到身边以后,发生了什么?这个新问题引发了人类最卓越的生存形式的转变。它带来了农业,包括灌溉的发明、蓄水、掘井、耕作,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出现。”“我想我能理解提问可以如何应用到穿衣吃饭,甚至游牧民族的生存形式转变。但这些怎么用到工作中啊?更关键的是,这些能怎样帮我解决现在面临的工作困境呢?”“重点是,问题推动结果。”约瑟夫回答,“提问实质上在设定我们的行为,并决定了可能的结果。你想啊,如果有三家公司,它们分别被以下的不同问题推动着: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满足客户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满足员工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讲,每个问题都会将你的思想带向不同的方向。而各个方向又会对优先重点、日常行为和达成目标的策略产生不同的影响。记住,问题推动结果。无论是对于几千年前的牧民而言,还是对于你在Q科技公司的日常工作而言,这一点都同样适用。”

问题推动结果。“你的说法很有意思。”我搪塞道,“不过,我一直都是以能回答别人的问题而闻名,并不是因为我能向人家提问。”“幸运的是,”约瑟夫继续说,“从‘答人’到‘问人’的道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漫长。”

他想说什么?放弃我最爱的“答人”身份,这种念头我可丝毫都没有动过。我可不想放弃这个长久以来对我都非常有效的东西。有一件事我很肯定,那就是,我们如果仅仅跟问题打交道,那一定还是停留在抓耳挠腮、用尖棍觅食的状态。

约瑟夫摘下眼镜,停了一会儿,好像在思考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接着,他用缓慢、平和的语气说道:“本,现在你得面对现实,你处境艰难啊。你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就是作为一名‘答人’,但这个‘答人’身份对你而言已经变成不利因素了。这一点很关键。”

约瑟夫说话的时候,我想象着格蕾丝也跟我一起坐在约瑟夫的办公室里。说实话,她很可能会对他所说的话鼓掌赞叹。我顿感心中一团乱麻。“如果说你‘答人’的身份依然很有效,”约瑟夫接着说道,“你就不会彻夜留在办公室里写辞呈了。亚历克莎跟我说了这事儿。我了解你的处境,我也曾有过那种与自己办公室的墙壁对话一整夜的经历。”“这正是我认为可以帮到你的。”他说,“一直以来,亚历克莎对你的职业生涯都很关注,她觉得你很有潜力,能看得出她对你也投入了很多。不过,她也觉得你若不做出重大改变,你在Q科技公司恐怕很难有所成就。本,她对你了解甚深。在她雇用你之前,就曾跟我讨论过一些有关将你加入公司的顾虑。如果我没说错,她也跟你提过她的顾虑吧。亚历克莎确实不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不会畏首畏尾的。”

他这话一出,我们俩都笑了。这一刻的轻松令我感觉很好。亚历克莎大概是我认识的人中最直率的,她从来不拐弯抹角。

我依然记得她雇用我的当日跟我说的话,这段记忆至今令我汗颜。“本,我请你加入公司,因为在你的专业领域里,你绝对是最棒的。对于你的技术才干,我深信不疑,这也是我们在开辟新市场时所需要的。对你有些担心的是,你的人际能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你一定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我这次就在你身上赌一把,而且我打算赢。”

当时,亚历克莎的警告像浮云般在我脑海中飘然而过,并未引起我的重视。我所做的只是立即打电话给格蕾丝,告诉她我的喜讯。如果说我当时还隐约听到了一点儿亚历克莎的警告,那也被我脑海中与格蕾丝当晚庆功的计划过滤得一干二净。“作为一名答人,”约瑟夫说,“你寻找正确答案的执着决心使你有过一些惊人的突破。然而,拥有正确答案与被视为无所不知之间,其实有着很微妙的界限。你甚至有可能令人感到傲慢和漠然。我猜你的新职位带来的压力和责任,使你的‘无所不知’风格更加膨胀。一旦被贴上了标签,你就麻烦了。当别人都开始这样看待你时,你真的觉得他们还会喜欢你吗?这并非一位理想的领导所应具备的特征。”“谁要去竞选最受欢迎奖啊?”我反驳道。在我看来,优秀的领导只有一项责任:把活儿干好,督促其他人完成他们的任务。可是,我的团队里没人在干活儿。“每当你以领导的身份与他人互动时,”约瑟夫说,“你需要给他们主动权,提问并找到一些甚至连你都从没想过的答案。你的成就来源于跟你共事的所有人的努力,并非源于你自己的单一努力。”

约瑟夫走到桌子旁,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册子。当他递给我时,我看到标题是“提问式思维手册”。我便开始翻阅起来。“如果你真的给别人的印象是无所不知,”他继续道,“这正是你老做‘答人’的结果。这样,你给别人留下的空间就很有限。本,你做技术很棒,但你现阶段的工作需要你具备的远不止技术本身。你是在与人一起共事,不是物件。凡事一旦涉及人的因素,就需要去把握提问和回答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试着开始多问少讲。最有效的沟通,通常都是问多而讲少。要不你还能怎样让别人有空间提供新信息呢?世俗的认知刚好相反:80%是侃侃而谈,而20%是虚心发问。本,我们提出更多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不仅要问有关技术的问题,还要问一些有关人的问题。比如,我能做些什么,才能帮大家更投入、更有效地在一起工作?”“我觉得你好像太过强调提问了,”我说,“每个人都会提问,这一点显而易见。但是,若要推动事情的进展,还是得依靠那个拥有答案的人。”“面对现实吧,本,你已经碰壁了。那么你是否打算翻过这堵墙呢?亚历克莎深信你一定可以。这得靠你自己选择,不由我来选,所以,我无法为你提供答案。不过,我这儿有几个问题,倒是可以供你思考:别人向我提的问题,以及他们给我的建议,我真的能听得进吗?别人觉得我能听得进他们的提问和建议吗?人们觉得我尊重他们吗?我有没有去鼓励别人,让他们愿意冒险来向我分享他们的想法呢?”

约瑟夫说着说着停了下来。“你看起来一脸困惑,愿意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我用了一点儿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实际上,我原本没想到这次会面会变得如此私密。当他问我那些有关我与他人之间互动的问题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