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4:20:06

点击下载

作者:胡鞍钢,鄢一龙 等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试读:

导论:以人民为中心的“五大发展”理念

任何社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便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有不同的发展主题与发展重点。中国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及发展战略的谋划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由不同的发展观指导;随着实践的发展,发展观也不断发展演变、与时俱进,不断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推动中国不断迈步向前。

当前,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同时,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2015年7月2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参见专栏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具体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和谋篇布局的五条主线,将全面引领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实践。

专栏1 “五大发展”新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五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最大的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最大创新,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五大发展”源于世界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发展实践,高于并指导这一实践。这是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人民与党和国家的互动,“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通俗又易懂,就如同精神原子弹,一旦被人民掌握,就会成为他们创造、创新、创业、创智(慧)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第二,“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最佳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在当今世界上,中国是第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敢于向所有的人民承诺并实施共享发展理念,中国是第一个大国敢于向全世界宣称把双向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理念,中国是第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倡导并有效实行绿色发展战略。

第三,“五大发展”的提出成为五年规划设计中的重大突破,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途径。“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理念就没有方向。”“五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有血有肉的灵魂、思想、观念,有效统领并具体指导“十三五”规划及布局。对五年规划而言,“五大发展”改变了干巴巴的规划,变成了活生生的规划。

第四,“五大发展”是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

第五,中国的发展理念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不仅是世界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也是创新发展新理念的国度,不仅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21世纪南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理念。“五大发展”既是中国版的发展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更是当代世界发展经济学的最佳实践。

二、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依(1)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2)化发展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也形成(3)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三个版本。

2010年,我们在讨论中国之路时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史轨迹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也不是预先就设计好的大道,而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道路。

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都是承上启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的国情特点,也反映了不同时期领导人对现代化与全球化挑战的不同响应。每一代发展战略既有历史的进步性与合理性,(4)也有历史的阶段性与局限性。我们把它表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软件版本”的升级换代。由于在开发和设计这一“软件版本”时,总会因为信息和知识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某种不适应性、不协调性,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增补,又不断地创新,就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升级的“软件版本”。换言之,前一个版本是后一个版本的基础,后一个版本是对前一个版本的补丁、修正和升级,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软件版本”的1.0版,到2.0版,再到3.0版。当时我们还预言了:可以预期,今后的领导人都将在这三个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地升级(5)换代,从而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国的“中国之路”。

(1) 这里参考了毛泽东同志的提法: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174页。

(2) 胡鞍钢、王亚华:《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167页。

(3) 鄢一龙等:《大道之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序一。

(4) 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 胡鞍钢:《真知源于实践 创新来自地方》,《国情报告》2010年第22期,2010年7月29日。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划

中国共产党人总是能够继承前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创性的中国发展理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创新中国道路的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从“以人为本”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与上述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再升级,即全面科学发展观。如果说“以人为本”的宗旨还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的民本主义,那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主要来源于并充分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是当代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美结合和集成创新。

众所周知,在中国大地,这个大写的“人”不只是抽象的“人”,而是13亿多的“人民”,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复数,而是无数个复数集合组成的“共同体”。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十几亿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也包括每个具体人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任何(个)人的发展都需要他人(包括其他人、组织、社会等)发展的帮助,任何(个)人的发展本身也会对他人发展产生外溢性,从而就形成了他们之间发展的互补性和关联性,不只是个人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还有与他人的分享发展、共同发展、互动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五年规划究竟是一个什么规划?又是为了谁的规划?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显然,它是国家发展规划,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会涉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但本质上它是人民的规划、人民发展的规划、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规划。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使国家五年规划充分体现如下方面:

第一,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创业的主体。

第二,人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人民是国家创新的主体。

第四,人民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1)界历史的动力。”可以认为,国家五年规划就是人民发展的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宏观的国家发展规划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民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动力所在,也是中国持续发展成功的创新所在。

如何使得一个由13亿多人民组成的共同体能够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中国之难题,也是世界之难题,在此之前世界各国还没有能够给中国提供现成的模式、成功的答案、可行的路径。这就需要中国自主创新,也将成为世界创新。应当说,创新、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就是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主决策实践、国家治理实践、科学管理实施的成功案例,已经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所关注。

(1)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四、“五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原创的发展观,是中国道路在新时期的最经典概括,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题,也是指导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为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毫不动摇,要毫不懈怠,也要随着我国的实践进一步丰富、诠释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自觉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总结了中国发展实践的宝贵经验。“五大发展”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五大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创新发展是发展的动力,协调发展是发展的艺术,绿色发展是发展的模式,开放发展是发展的助力,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标。“五大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见图0-1)。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章程》相一致的发展理念,是发展目标的最终归宿。图0-1 “五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五、人的发展生命周期与五年规划

那么,“五大发展”或者说五年规划如何充分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发展理念?它有什么微观基础?又是基于什么规律来认识和制定的?

中国特有的五年规划,从名称看顾名思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规划,但本质上是关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民发展规划。

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历史过程看,也先后经历了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并指导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例如,在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1)出的核心理念是“发展是硬道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2)建议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核心理念仍然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3)展观。正是这些核心理念指导了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制定、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成为增进全体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路线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更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与上述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核心发展理念本身的“发展”。这的确是一个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互动循环过程。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发展生命周期。这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微观基础,即从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出发,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进而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

人的发展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是人的发展生命周期的函数,即随着人的年龄增加,人的发展能力在增加;更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函数,即随着人力资本投资,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两者的函数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相对有限,与人口的预期寿命有限性是一致的;而后者是相对无限,与各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能力是一致的。这就有了所谓的“人生有限,创新无限”之说。因此,人的发展能力是其一生自身逐渐积累的,更是其一生持续人力资本投资逐渐积累的总能力集。

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年龄维度,婴儿出生前后期,儿童期(学龄前),少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高龄期(80岁以上);二是能力维度,身心健康能力(体现了健康人),学习教育能力(体现了受教育者),文化文明能力(体现了文化人),就业创业能力(体现了体面尊重的人),社会保障能力(抵御社会风险能力)。(见表0-1)此外,还包括人的生存环境质量(特别是大气质量、水质量、食品质量等)。

人的总能力集正是这两个维度组成的矩形面积。当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人的总能力集就不断提高,这对现代中国就极有意义。当全国人口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至2015年的76岁,从一个人的角度看就增加了41年的寿命时间;从全国总人口数由5.4亿人增加至2015年的13.7亿人,就相当于增加了340亿年的总预期寿命。当年龄维度的边长一定时,如人口预期寿命或健康预期寿命一定时,主要是增加能力维度的边长,才能使得总能力集的面积越来越大,至少做到后代人大于前代人的能力面积。换言之,人的总能力集(能力面积)更多的是取决于能力维度的边长。而提高人的能力还取决于一个地区或国家对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从人的发展生命周期视角看,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人的能力维度边长,加速人的能力积累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需要现代公共卫生健康投资,现代教育投资,公共文化投资,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等。从人力资本理论看,经过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不仅自身受益,还会产生外溢性、正外部性,使家庭受益、他人受益、社会受益。

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因此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私人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投资(也包括社会保障)。因而经过长期不断强化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如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卫生总经费占GDP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比重等)之后,人的能力集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在中国则构成了13亿人民的不断进步、集体进步、巨大进步。

以上就构成了中国新时期(步入上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五大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以及五年规划设计的微观基础,是中国发展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人们会认为国家发展规划是国家的大事,不是我们老百姓的小事,这既与五年规划(包括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定位认识不清有关,也与规划目的认识不明确有关。事实上,宏观的国家发展规划或中观的地方发展规划有着广泛的微观基础,其核心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发展规划中的社会发展或社会建设部分凸显了“改善民生”的主题,与人的发展生命周期以及能力集具有极强的匹配,几乎涉及所有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和各种主要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覆盖到主要社会保障。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的视角看,这恰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划,体现了宏观的国家规划与微观的人的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匹配和互动。

正因为此,国家发展规划就是人民发展的规划,或者说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规划,这个服务就是多维能力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又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这是具有短期与长期回报的有效投资、私人与社会收益的最好投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五年规划就是促进十几亿人民全面发展的规划。

表0-1 人的发展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公共服务指标生命周期健康教育文化就业社保各阶段婴提高产前产后检查儿率、住院分娩率,出基本医降低孕产妇死亡  生孕产妇健康教育疗保险率、新生儿死亡率、前参保率婴儿死亡率、出生后缺陷率期学龄对儿童父母教育基本医前降低5岁儿童死亡培训、学前教育公共文 疗保险儿率毛入园率、双语化服务参保率童教育期小学学龄儿童净少基本医入学率、义务教公共文 儿少儿健康服务疗保险育巩固率、双语化服务期参保率教育少基本医义务教育巩固公共文 年少年健康与健身疗保险率、双语教育化服务期参保率提高就业参与基本医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聘用合疗保险率、高等教育毛青同签订率,提高参保入学率,新增劳公共文年青年健康与健身从业人员继续教率,基动力平均受教育化服务期育年参与率,控本养老年限,提高继续制调查青年失业保险参教育参与率率保率基本医疗保险提高从业人员继成参保成年健康与健身,提高继续教育参公共文续教育年参与年率,基提高慢性病控制率与率化服务率,控制调查失期本养老业率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老参保老年健康与健身,公共文 年老年教育率,基提高慢性病控制率化服务期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高龄基本医期疗保险参保(8老年健康,提高慢公共文 0老年教育率,基性病控制率化服务本养老岁以保险参上保率)提高公民文明核社会保素质,心提高人口平均受实现比较充分就障制度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丰富人指教育年限业全民覆民精神标盖文化生活

注:作者根据国家五年规划设计。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 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 全会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章创新发展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驱动力。总的来说,在低收入阶段基本是初级要素驱动,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在中等收入阶段基本是资本要素驱动,国内储蓄率、投资率以及投资规模至关重要;到较高收入阶段基本是技术要素驱动,这通常与大规模技术引进有关;而到了更高收入水平阶段则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中国正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从资本要素驱动向创新技术驱动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我国经济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由世界经济大国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从经济发展的外部大环境看,开放与竞争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大潮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主导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推出新的国家创新战略,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率先布局、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获得先发优势。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中国才能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竞技场中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成为创新者、引领者,实现从技术模仿之国变为技术创新之国,从世界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

创新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健康增长的驱动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以实现从追赶增长到内生创新增长的转变,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跟随发展到引领发展的转变。这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课题、大方向、大战略,对于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思想来源

创新发展的思想来源有三个方面。

首先,创新发展根植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是中国的历史基因。

早在殷周时代的《周易·益卦》就有“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创新原则,启示我们必须认识规律、把握大势、贴近时代,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技术,才能把握方向、有所作为。晚明的启蒙思想家李贽也表达出同样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1)他提出“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世易时移,形势变化会产生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保持创新态势才能把握时代潮流,只有不断打破定势、更新理念才能走在时代前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和持续性。必须时刻保持革新的姿态,方能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前进。北宋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更是从反面阐说了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2)退者”。

中华文明中的创新理念、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周虽旧邦,其(3)(4)命维新”、“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样的名言之上,更体(5)现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早已化为寻常谚语的民智之中。这种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既能助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鉴往知来、攻坚克难,更为我们在为政用权中增添信念的支柱,想问题、办事情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其次,创新发展来自于对西方传统理论的借鉴和超越。按照熊彼特所提出资本主义经典创新的观点,创新是革命性变化,同时意味着对原有产品、原有技术、原有生产方式的“毁灭”。所谓“创新”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这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灵魂”。所谓经济发展,就是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的引导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的过程。“创新”具体包括五类:(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6)(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因而把创新看作是一个经济体内生性的发展动力,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于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熊彼特的思想揭示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创新,借鉴和吸收了熊彼特的创新精华,也超越了其局限性,涵盖了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创新、分享创新。如“互联网+”创新对中国创新而言,不是简单的“毁灭式创新”或“破坏式创新”,而是创新了“建设性创新”、“分享式创新”;不只有的创业家创新,还有亿万大众创新、人民创新以及政治家创新;不只有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还有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

再次,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的(7)最重要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类实践要自觉认识和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正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这个理论基点上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而对于怎样发展科学力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早在被封锁、半封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开创性地提出反对爬行主义、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思想。他说:“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8)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这一创新发展理念,为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利用后发优势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重大科技工程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更是不断提出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观念。(9)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再到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11)达的不竭动力”;又到胡锦涛“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世界)(12)创新型国家”;到习近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13)。

创新发展的思想演变与延续,正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是党中央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党中央在指导改革实践中规律性的总结,是党中央适应新形势、认识新问题,提炼和总结中国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成果。

(1) 语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2) 语出自《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3) 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原文为: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 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5) 语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为: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6)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4页。

(7)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

(8) 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9)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10)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11) 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页。

(12) 胡锦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6年1月9日。

(13)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页。二、实践创新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从“一穷二白”的现代科技落伍者到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就是中国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的创新发展之路就是中国的成功发展之路。中国创新发展之路也为那些科技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条从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赶超者的“弯道超车”之路。

毛泽东开启了现代中国自主创新的历史时代。当时党中央的基本判断是:我国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比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1)落后了几十年。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前瞻性地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2)先进水平。”正是根据毛泽东这一宏大构想,中国政府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制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追赶方针,拟定了13个方面57项重大任务。该规划纲要还特别提出,一个基本原则是力求自力更生,但要虚心地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并把学习外国长处和继承发扬祖国科学遗产、总结本(3)国的经验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是新中国改变科技落后面貌、追赶先进国家梦想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蓝图,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到1964年,已经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些研(4)究成果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差距迅速缩小,科技追赶的若干目标得以实现。对此,毛泽东明确提出追赶路线: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开放追赶创新的探索时期。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首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会议还制订了《关于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科学技术工作的奋斗目标。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5)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确立了中国引进技术为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本方针。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开拓阶段。开拓自主创新道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具体地讲:一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三是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6)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破。总体上看仍属于科技跟随路线,不过加快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进程,尤其是缩小了信息化、网络化、高新技术方面的相对差距。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大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具体目标。

十八大之后,中国进入全面创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进一步提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常态”将推动中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提创新发展,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全面创新时代、全民创新时代。

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创新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新时期党执政兴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是引领中国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跨上新高度的重要基石。

从这个历史轨迹来看,有没有意愿、有没有能力设计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是决定一国能否从极低科技水平实现开放创新、创新追赶、再到创新引领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创新发展是历代共产党人追求、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深化发展的执政成果,是科技落后国家对外开放、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赶超的巨大现实成果。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38页。

(2)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42页。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67页。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三、内涵要求

就中国的改革实践而言,作者将创新界定为“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的(各类)活动”。这有三个要点:一是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已有的价值;二是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具有正外部性;三是与创新有关的各种活动,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创新资金的融资和投入、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有效保护、技术创新的示范应用和推广等活动。

以往的创新概念,有增长无发展、有科技无机制、有企业无人民。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恰恰在这几点上赋予创新更加深刻、丰富的内涵,中国创新因而将大大超越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创新活动。

其一,创新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创新,是社会价值的全面创新。

按照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新的生产“组合”实现新的经济价值的过程。而创新发展中,凡是能创造新增社会价值的活动,都应当成为社会创新的一部分。这就包括了很多方面,企业家创造经济价值,科学家创造科学价值,工程师创造技术价值,教师创造人力资本价值,环保组织创造生态价值,还包括艺术家、文学家创造可以长存历史的文化价值。

更重要的是,创新发展一旦作为国家的驱动力和核心战略,它所带来的就不仅是物质生产力,还能直接转化为科技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教育生产力、知识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发展的范围,就由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经济学范畴中的创新,扩展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贯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就不仅超越了熊彼特式创新,进而还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创新活动。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创新必然优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创新,就如同资本主义创新优于前资本主义创新一样。一是中国人口规模及创新主体超过欧美;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的创新、社会的创新超过欧美;三是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共同合力创新。

其二,创新发展不限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多种创新机制的集成。

中国的创新发展是从一个极低的历史起点下,通过自主创新的“科技追赶”之路,综合发挥各种机制作用,实现集成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进国,虽然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的科技差距,但它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通过几种而不是一种创新机制作用的发挥,大大缩短与科技先进国的追赶时间。

这包括:引进科技机制(T1);科技再创新机制(包括引进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T2);自主科技创新机制(T3)。另外,中国这样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优势,即巨国市(1)场创新机制(T4)及世界市场科技创新机制(T5)。这种综合而非单一创新机制作用的发挥,成为中国实现“技术追赶”、“信息追赶”、“知识追赶”、“经济追赶”的主要途径。

其三,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主体,是创新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核心点。

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人民的创新活动,它包括了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等人的创新,更包括了7.7亿就业人员创新、全民创新。在创新发展的理念下,每个创新者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还是创新活动、创新理念的受益者、传播者和分享者。亿万个创新者、创业者每时每刻、每日每月的微创新,必将使思想、知识、技术不断集聚,引爆社会创新指数级增长,汇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创新。

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人民的活力、创造力、生产力,这是中国加速实现引领创新的重要条件。同时,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制度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激励创新。例如,中国在1985年才开始实施《专利法》,仅用了30年(1985-2015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专利制度225年(1790-2015年)的发展历程,更是超越美(2)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和授予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宗旨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全体人民的发展,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对十几亿人民进行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创造人的发展机会、提高人的发展能力。

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3)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现引领型发展,就需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经济创新规律和制度创新规律。

从科技创新规律来看,就是要集三大创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4)(5)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倡导和推动协同创新转变。多种创新机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由未来国内经济一体化,区域(指东亚和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服务业便利化的第四次全球化潮流。这是顺水行舟,顺势而为。

中国曾是第一次全球化(1870-1913年)的受害者;全球化先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直到1950年世界贸易总额才达到1929年的顶峰,其间中国更是第二次全球化(1950-1973年)的边缘者、落后者,直到1978年对外开放,才进入从1990年开始的第三次全球化,不断追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1990年的第十五位货物进出口国,到2010年成为第二大货物进出口国;201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中国在第四次全球化浪潮中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心。只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协同创新,才能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一起发展、最终引领世界。

从经济创新规律来看,3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的第十五位、2000年的第六位一路急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量(规模)变到质(阶段)变,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改变,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这反映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即经济创新的阶段论。(6)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一个经济体大致有两种增长方式:一是追赶型创新(catch-up innovation),是指推动增长的科技主要来自外部,与技术领先国相比,这类国家技术落后,它的增长目的在于追赶;二是内生型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是指技术创新源于内部运作,是科技引领式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都必然经历从赶超型创新向内生型创新的转变。前一种模式增长较快,而后一种模式相(7)对较慢。但只有成功实现创新转型的国家,才能长期保持世界经济的引领地位。如美国先是追赶型增长,1820-1870年GDP增速为4.20%,高于领先国英国的增速(2.05%);1870-1913年为3.94%,实现了从追赶型增长到内生型增长的转变;1913-2008年为3.11%,(8)保持了世界经济引领者地位。时至今日,我们经过了60多年的追赶发展战略,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内生型创新转变,需要花费4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引领型发展。

从制度创新规律来看,一个国家能否崛起最终还是取决于制度创(9)新的力度。400余年的近现代历史中,真正对世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大国屈指可数,而这些大国的兴盛无不反映了制度创新的发展规律。

这些国家无一不曾是“科技创新大国”、“制度创新大国”,其社会制度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时代的视角看,资本主义超过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又超过了资本主义。从国家的视角看,英国超过了葡萄牙、西班牙,美国超过了英国,中国正在赶超美国。我们承认,资本主义有其自身的创新机制和调整机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具有先发优势,但长期以来也在日益僵化、老化甚至固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自身无法解决的大危机、大萧条就必然造成整个社会乃至全球性的大危机、大破坏、大衰退,过去不到20年间就先后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它充分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更在于它改革实践中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道路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发展新的生产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新的发展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用人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即任何一类技术创新,享有巨大市场规模效应,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技术创新的经济成本,还极大地降低了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的交易成本,特别是那些投入极大的重大工程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同时,可以通过对外出口、对外投资,转移技术或研发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即获得世界市场规模效应优势。

(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和授权国。到201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已经达到了170.49万件,相当于美国的2.45倍;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已经达到了14.35万件,已经超过了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07倍。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 中国在2006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提出中国的自主创新包括三个含义,第一是原始创新,第二是集成创新,第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5) 协同创新是指多个企业或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机构的合作创新,共同分享创新成果,还包括金融机构、产业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跨区域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协同创新。

(6) Jeffrey D. Sachs, 2015. The 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January 20, 2015)

(7) 1820-1870年期间,英国是内生型创新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05%,美国是追赶型创新,年平均增长率为4.20%;1950-1973年,美国是内生型创新,平均增长率为3.93%,日本是追赶型创新为9.29%;1978-2008年,美国是内生型创新,平均增长率2.84%,中国是追赶型创新为9.92%。计算数据来源:Angus Maddison: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8) 计算数据来源:Angus Maddison: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1-2008 AD,http://www.ggdc.net / maddison / oriindex.htm。

(9) 历史学家通常根据生产力的标准,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世界近代史也主要是指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四、主要方面

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行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因此,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意义更不同于以往,2020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实现百年民族梦、中国梦的重要铺垫,可称之为再上发展新台阶奠定发展新基础。创新发展就是跨越新台阶、奠定新基础的第一动力,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打造先发优势、实现引领发展。

具体来说,“十三五”时期就是要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加快实现由创新追赶型向创新引领型的转变。在事关国家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布局2030,抢占2050制高点,掌握国际竞争主导权、国际规则话语权。从经济增长的内核出发,抓住创新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突破点。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强化科技创新实力

如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1)处于下风。”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更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全球竞争的核心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要不断强化并同时提高基础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这五大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集到创新发展上来。

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发挥好基地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文化创新“五位一体”的综合动力。基地创新是进行基础性、引领性、外部性研究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一批围绕国家战略、跨学科协作的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要根植于已有产业的基础优势,升级打造为世界级的创新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创新优势,以巨国规模效应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以成本优势推动市场创新的扩张;品牌创新是检验创新最直接的标准,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一流创新企业的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这就要鼓励创新企业不断成长,不断追赶、不断超越西方世界级企业,不断打造中国的世界级品牌;文化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意识、发挥创新效益。(二)推动企业创新活力“企业强国家强”,没有企业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创新。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成长,不断追赶、不断超越西方的世界级企业。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既要“放小”,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又要“做大”,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三)塑造产业创新优势

产业是立国机制、强国之本。产业创新是实现引领型发展的关键。塑造产业新优势,不仅要加快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更要升级传统优势、构建新体系、拓展新空间,推动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新领域创新上,要超前布局2050,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战略性产业,要抓紧引领2030,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一代互联网等重点方向形成创新突破和应用;在产业升级上,重点围绕两化融合、环保节能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构建新体系上,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在拓展新空间上,以“互联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核电工程、特高压输电、桥梁工程、水利大坝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国内国际互联互通,引领21世纪上半叶世界基础设施现代化,塑造中国创新的重要支点。(四)发挥市场创新特点

创新是一项真正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从发生到成长极其脆弱,因而成功的概率通常较小,特别是实现商业成功、市场成功完全是小概率事件。不过,一旦某项真正具有价值的创新,其应用范围从一平方公里扩大到几百万平方公里,从几百人、几千人扩大到十几亿人口,那么其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最后平均下来就几乎为零,这就大大降低了科技创新的经济成本、科技应用的交易成本,国内市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