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健身(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7:26:25

点击下载

作者:于永玉,吴亚玲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整洁健身(中)

整洁健身(中)试读:

前 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即:理论卷,故事卷和名言警句卷,并参考有关书籍做了分类。

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再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综述论证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06年6月

乾隆皇帝长生有术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从秦始皇到清末光绪帝,前后两千多年的时间,历代帝王年过半百的不多,年逾花甲的更少,达古稀之年的更是寥若晨星。

可清朝的乾隆皇帝竟达89岁高龄,可称耄耋乃去的老寿星了。他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太上皇,是中国封建社会掌权最久、寿命最长的一位君王。

据有关史料记载,乾隆皇帝80多岁的时候,身体仍然很健康,精力充沛。《清帝外记》一书中这样描写过乾隆皇帝,“其年龄虽已83岁,但其外表观之如60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饮食之季,秩序规则极其严肃,殊堪惊异”。

乾隆之所以能如此长寿,与他一生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据清代御医的后代所讲,乾隆皇帝在长期的养生健身实践中,总结了16字长寿秘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就是每天黎明即起,在室外运用柔和匀长的口呼鼻吸,从而达到“正气内存,邪不能干”。

活动筋骨。乾隆经常打太极拳、散步、爬山、旅行、狩猎。他虽贵为一国之君,事务繁多,却还是经常弯弓骑射,沐浴汤泉,游山觅川。他六下江南,简装徒步、私访民情,并把这些都看成是活动筋骨的好办法。

十常四勿。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寝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十常有助于运气行血,抗御外邪;四勿更有助于炼精养气,起居规律的培养,更使乾隆皇帝精力充沛,神采焕发,身登高寿而体不衰。

适时进补。就是根据不同的季节经常调剂食品组成,常吃一些瓜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偏食,不贪食。不滥吃补品、补药。

乾隆皇帝的16字长寿秘诀,使他获得了历代帝王长寿之冠。真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乾隆的养生术是很值得效仿的。

乾隆贵己重生,同时,还很讲究生态道德,他曾在著名的《哨鹿赋》这样写道:“我曾研究哨鹿之理,觉得可以总结出‘五德’来:哨鹿每年只一次,不再来二次,这是仁;对跑来的鹿射毙它,对逃窜的鹿任它逃窜,这是义;把鹿肉做成美味,放在祭器里,祭神祭祖,这是礼;引鹿而能来,想抓获它就成功,这是智;吹哨而进,诚敬地遵从孔子不射夜间熟睡的动物的教导,这是信。这样做,可以说是符合圣人的大道,难道还算潘兵、司马相如所告诫和讽刺的那样吗!”《哨鹿赋》全文被镌刻在石碑上,现存于承德“避暑山庄”。

霍元甲习武健身

霍元甲(1857—1910),字俊卿,河北静海县人。清末武术家。霍元甲出身武术世家,祖传的武艺叫做“迷踪艺”,也叫“秘踪拳”,在北方享有盛名。霍元甲除精于家传的迷踪艺外,并益以内功,旁参各派,得技击之精髓。传说他“体软如绵,骨坚似铁”。可是,霍元甲在小时候身体却极其瘦弱,常受年纪比他小的孩子欺负,他父亲霍恩第担心霍元甲日后武事不济,认为他不是一个可造之材,干脆不让他学武,免得日后被他败坏了霍家迷踪艺的名声。谁知霍元甲却是个有志的孩子,每当他父亲教他的几个兄长以武艺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认真观摩,潜心揣度,细心领会,然后再独自躲在家中的枣园里发奋苦练。他从12岁到24岁,整整12年,终于练出了一身高超的武技,武艺超出了兄长。起先他还不很出名,直到有一次他一举击败几名气势凌人、上门比武的好手,这才崭露头角。他父亲见儿子武艺长进很快,内心非常高兴,从此更加悉心传授,遂得家传七代绝技“迷踪艺”。霍元甲得到父亲的系统指导,再加上他自己的刻苦习练武功,他的武技发展更快了。

一天,霍元甲在天津曲店街经营怀庆药栈,当地人为了试他的力气,有一次半夜里,花了很大的力气把两个数百斤重的压路石滚堵在药栈门口,看霍元甲怎么办。第二天清晨,霍元甲看到后,伸出腿来一腿一个,毫不费劲地把两个石滚踢到老远。霍的勇力从此出了名。

霍元甲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国家与人民倍受列强凌辱的时代,霍元甲身怀绝技,待人非常谦恭,但是对于外国人藐视我国民众的言行却丝毫不能容忍。当时有个俄国力士去天津卖艺,能够力单千钧,扭断铁链,在广告中自称为“世界第一大力士”,并讥讽我国为“东亚病夫”,其气焰十分嚣张。霍元甲得知后怒不可遏,奋臂而起,前往演技场,愿以“东亚病夫”的身份与这个“世界大力士”一决高低。色厉内荏的俄国力士终因慑于霍的威名,不敢与霍较量,第二天就收起“天下第一”的招牌,灰溜溜地离开了中国。这件事轰动了天津城,当时各报均有记载,国人得知后无不感到振奋。

1909年,霍元甲应友人之召,前往上海,去会另一西方大力士奥比音。那时候,上海正是“冒险家的乐园”,帝国主义分子在这块土地上作威作福,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奥比音在南京路张氏味莼园献技,吹的牛比俄国力土还要大。可是,当奥比音与霍元甲会面时,却一下子被霍的威武气概慑服了,在订立比赛规则时竟提出不准用拳击,不准用指戮,不准用足勾等荒谬条件,使人一眼就看出“大力士”已经气馁。果然,条件刚订好,没有等到正式比赛,不可一世的奥比音竟悄悄地卷起铺盖前往南洋献丑去了。

霍元甲有了这一番经历,目睹中国人倍受外国人轻视的情景,痛切地感到,要改变这种状况,仅有他一个人强没有用,要人人都健壮才行,于是慨然有提倡体育之志。他还志愿要打破武术界守秘的陋习,把世代家传的迷踪艺公之于世。就在这一年的夏季,霍元甲在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下,在上海闸北王家宅创立了“精武体操学校”,以教学武术为主要活动。在此基础上,1910年发展为“精武体育会”,简称“精武会”,霍元甲任技术主任。

可恨得是,精武会创立伊始,霍元甲就遭到了外人的暗算。当时日本有个著名的摔跤队,风闻霍元甲的名声,特地推选出十几名好手,专程来上海找霍元甲比武。双方找好公证人后,比赛正式开始。日本驻沪领事也到场。好几名队员都败在霍元甲的门人刘振声的手下。他们恼羞成怒,竟一拥而上围攻霍元甲。可是,哪里是霍元甲的对手呢!只几个回合,对方纷纷倒地,多有肤裂骨折者。由于赛前订好条约,公证人持之以理,对方才没有话说。霍元甲当时正患咳症,在宴会间,日本浪人介绍了一个名叫秋野的医生为他治病。霍元甲生平以正直待人,对此毫不置疑。谁知霍元甲服药后病情突然恶化,四肢抽搐,强舌亡阳,再也无法挽救。后经化验证实,霍元甲所服的是一种剧毒烂肺药,那几个日本浪人也立即销声匿迹地躲藏起来了。一代英杰霍元甲,就这样离开了人间。但是霍元甲习武健身强国的精神,是值得后人传扬的。

严修——中国第一位提倡戒纸烟的人

严修(1860—1929年),字范孙,天津人。中国近代教育家。天津南开大学主要创办人。

严修在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先后授庶吉士、编修、国史馆协修、贵州省学政、学部侍郎。一生大力兴办教育,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曾发布《劝学示谕》,主张敦品励学,讲求实用。并上奏“请开经济特科”,希望冲破科举取士之限,选拔一批有维新思想、有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1898年至1910年多次到日本、欧美等国考察教育,先后兴办了严氏女塾(后改为女学)、民立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工艺学堂、敬业中学(南开中学前身)、师范学校等。卸职回津后,多次出国考察教育,筹款兴学。从自强出发办学,注意西方先进经验同本民族传统教育的结合。著有《严先生遗著》、《严范孙先生文存》、《宣统二年奏折》、《严氏教女法》等文章。

严修教学要求严格,言传身教。他是我国第一位提倡戒纸烟的人。到现在,一些老的知识分子在谈到戒烟时,总还提到他的故事呢!

1894年他主管贵州省学政时,就在《劝学示谕》中,向考生提出:“戒食洋烟”(即鸦片烟),并宣布“试士将以此弃取”。他本人原来也是吸烟的,但在义和团运动前一年,刚满40岁时,他就坚决地戒掉了吸烟。直到1910年,国外的吸纸烟风气传到了我国,于是除吸鸦片外,吸纸烟就成了时髦的玩艺了。严修却深感痛绝。他说:“不分贫富老少,近10年来风俗习染之骤,有可惊可惧者,吸纸烟之风即其中之一,群众恬然而不为怪。”特别是当时高喊“讲卫生”的维新派,竟对此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简直使他不可理喻。他当即愤怒地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流毒之广,较鸦片初入中国时,十倍百倍不止。”

严修自己提倡戒烟,言传身教,并提出一套推行戒纸烟的方法,即先从自身戒绝而后以戒他人。长官、父老、将领、师长,应率先为戒烟的榜样,然后再影响下属、子弟、士兵、学生戒掉,由个人家庭而扩大到乡里,由乡里而扩大到全国,则不难取得切实的效果。他还经常以现身说法,向人们宣传吸烟的害处、戒烟的好处,以及如何戒烟等。他说:“戒烟之苦,不过数日,若能坚持,定能成功。”他随时随地宣传,不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吸纸烟者,总要说上几句。在他的倡导下,很多人确实戒掉了吸烟。

如今,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提倡戒烟,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吸烟百害无一利。有人说:“吸烟是花钱买自杀!”这并非夸张,至今有关科学研究结果都证明: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同时,吸烟也很不卫生。因此,我们借此忠告各位吸烟者戒烟吧!还没学会吸烟者,请不要养成这一不良嗜好!

詹天佑锻炼身体为国争光

詹天佑不仅是一位世界闻名的铁路工程师,也是一位常在大风大浪里畅游的高手和出色的海军教官。在抗法战争的马尾海战中,他的英勇行为,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讴歌,而且使一些侵略者为之叹服。

詹天佑幼时常在池塘里玩水。摸鱼、抓泥鳅及捉鳝鱼,使他从小就练出了较好的水上功夫。

詹天佑11岁的时候(1872年)考取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官费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铁路工程。

当时,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技术还很落后,没有自己的工程师能够设计和修建铁路。詹天佑立志要为中国人民争气,为祖国争光,决心在学业上取得最优异的成绩,在身体上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以便将来回国后,能够更好地为祖国效力。因此,他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詹天佑的体育爱好也是比较广泛的,据《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报》上发表的《詹天佑生平事略》记载,詹天佑留学时,除坚持游泳、钓鱼外,还学会了滑冰。他也喜欢打球,尤其喜欢打棒球,是中国留学生代表队的主力队员。该队在同美国旧金山附近的橡地半职业球队比赛时,詹天佑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他的体力和球技都比较出众,观众感叹地说:“中国留学生队的球艺震惊了美国队。”

1881年,詹天佑回国,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时,船上生活不仅使他提高了游泳技术,而且成为学员中游泳的义务教练。

在训练水兵时,詹天佑特别注重提高战士的游泳技术,从严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能在海边漫游,而且常把船开到海上深水浪尖处锻炼水兵的毅力和水上作战能力。

1884年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利用中法交涉的时机,率领舰队主力驶入福州马尾港,和中国舰队同泊一处,这明明是对我们的挑衅,可清会办福建海防大臣张佩纶和船政大臣何如璋既不阻止,又不戒备,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他们仍不准海军做任何战斗准备。8 月23日,停泊在马尾的法国舰队开炮轰击,中国海军仓促应战,军舰被击沉9艘,官兵伤亡700余人,福州造船厂亦遭炮轰。船上的官兵由于是被动应战,又因寡不敌众,船上的官兵纷纷落水。

经过詹天佑训练的官兵,个个会游泳,他们在炮火连天的海洋里,舍生忘死,在水中抢救别的船上不会水的官兵。詹天佑本人更是往返游渡于枪林弹雨之中,谱写出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

1888年,詹天佑28岁时离开了海军,正式走上铁路建设岗位。1905年,清廷任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任用自己的工程师修建第一条重要铁路。

北京丰台至张家口铁路全长200公里,要经过燕山,工程十分艰巨。当时帝国主义分子嘲讽“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但是,詹天佑带领技术人员,依靠广大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施工修路。在修建中不仅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线路,减少工程数量,而且利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工期。开创了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筑铁路的历史。

蔡元培提倡体育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回原籍兴办教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在上海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校,后者设有专门的体育科。1904年组织光复会,任会长。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曾任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委、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七·七”事变后,拥护国共合作,主张坚决抗日。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积极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 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重视体育的思想也很突出,并亲自抓体育。

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已立志于民主革命,在爱国学生中竭力开展军事训练,他自己也剃了头亲自参加操练。民国成立后,蔡元培进一步提倡体育。他分析了封建社会中的妇女为什么特别懦弱?为什么“不幸地方有争战之事,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皆不运动不发达其身体之故,卒善成懦弱性质,以减杀其自卫之能力与胆量也。”后来他还指出,中国妇女若要“解除传统的钳制,与世界出类拔萃的妇女竞争,则必锻炼其体格与心智之能力”。因此,他把体育作为学校培养人格的首要任务,说:“身体与精神,均含有一种潜势力,随外部环境而发达”。运动就能使之发达,反之就会萎缩。因此,他一再告诫学生要“切勿间断”,既使毕业之后,担任别种事业者,亦当时时练习。”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是一所封建思想、旧文人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有些人埋头读死书,也有些纨绔子弟生活放荡。蔡先生到校第一天讲话就严厉指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升官发财之阶梯。”他也考虑到,“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所以竭立创办体育会、音乐会、书画研究会等组织,“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以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由于当时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学生上体育课被一些守旧的人视为“丧风败俗”。蔡元培深感提倡体育并不是靠命令能办到的,他到处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唤起人们思想上重视它。

1917年4月,蔡元培在中国大学4周年纪念会上讲:“吾人在校肄业,即为预备及欠债时期;毕业即入还债时期矣。……故吾人一生,定以第二时期为最重要。然此种工作,亦不能不有预备。此科预备有二:一、材料之预备,如学生之课程是也。二、能力之预备,即学校为锻炼吾人体力、脑力之助,又以职教员之训练及其所授于吾人之模范为修养之助。”

同年5月,蔡元培又应邀赴天津演讲,反复强调体育的重要,他说:“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当时周恩来同志还笔录了他这个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演讲词,并写了按语,发表在南开中学的《校风》上。

1919年9月,他在北京大学22周年开学式上又一次重申:“研究学理,必要有一种活泼精神,不是学古人‘三年不窥园’的死法能做到的。所以本校提倡体育会、音乐会、书画会等,来涵养心灵。”

蔡元培无时不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一事放在心上。1920年10月,他在赴欧考察前对北大学生话别时,还语重心长地说:“我对诸位的临别赠言也不过几句老生常谈。不过第一,望大家要特别注意体育!我们收了体育费,愿望让大家自由去运动的,可是二年来尚少效果。诸位何必要做成‘书痴’相,弄得曲背弯腰呢?这一层愿大家各就所好,多多运动,可是二年来尚少效果。历年华北运动会,通知到我们,都没有法子。论人数北京大学最多,为什么一个都没有加入呢?虽然我们并不要在比赛场上出风头,但是有益的运动,我们决不可不练习。”

蔡元培离开北大去欧洲路经新加坡时,在南洋华侨中学全面阐述了培养健全人格的全面教育思想,特别强调了体育的重要作用。他说:“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先讲体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不过,体育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所以要比赛或开运动会,只是引起研究体育的兴味;因恐平时提不起锻炼身体的精神,故不妨常和人家较量较量。我们比不过人家时,便要在平常用功了。其实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上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上有妨害,且成一种机械的作用,便失去体育的价值了。……只要在心理上使学生彻底明白体育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比赛争胜上,要使他们望正鹄做去。”

蔡元培考察回国后,更积极提倡体育。1922年4月,他为北京大学举办秋季运动会写了《运动会的需要》一文,进一步提出开好体育运动会可以“鼓励运动的兴会”,“增加校外同志的社交”,“养成公德”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几年,凡是对身体有益的就提倡。他创立了体育会,添置了各种运动器材,他还亲自写信给当时一位有名的建筑师,请他来校勘察设计开辟游泳场所;他还专门派人去上海青年会体育专修班进修学习;他请了有名的武术家来校任教,也请人来开展西洋拳击运动。有一段时间,北京大学还专门养了几匹马,它不是供拉车运物的,而是为了学生骑马锻炼用的。在体育方面,蔡元培也是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方针,蒋维乔讲授静坐法就是明显一例。为了便于开展体育活动,蔡元培还制定了校服,规定上体育课必须穿校服。

蔡元培的体育实践和体育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如何处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的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

张伯苓整洁健身为人师表

张伯苓(1876—1951年),名寿春,天津人。中国现代教育家。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深感中国积弱不振,又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影响,认识到“自强之道,端在教育。”遂弃武从文,立志“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1904年与前贵州学政严修在天津创办私立中学堂,后改称南开学校。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以后又成立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以及重庆南开中学,先后担任校长40余年。解放前夕,他拒绝蒋介石多次“催请”,不去台湾。盛赞新中国及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他积极兴办新教育,主张学校教育应重视体育训练;力主学生多接触社会实际;鼓励学生成立社团,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提倡团体精神,树立优良校风;注意道德教育,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张伯苓办学十分强调德、智、体并进。他说:“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学而已,尤要在造成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他很重视体育,并指出,提倡体育不仅在于培养少数选手,而在全体学生;不仅在技术之专长,而在体德之兼进;不仅在学校,尤重在全社会体育蔚然成风。他积极倡导和组织全国体育活动,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总裁判,率领中国体育代表队参加国际比赛。在教学中,他始终把体育列为必修课,认为“强我族类,体育为先。”

张伯苓在办学中,最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这方面,有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事例,这里只讲一点,即“爱整洁为人师表”。

张伯苓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每逢周三,他都要亲自给学生上“修身”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当时,他亲自在南开校门内侧挂了一面大的穿衣镜,这一来是让师生们经常检察一下自己的着装是否整洁,更主要的是他在镜面上题了一幅“镜箴”,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象这样,把箴言写在镜子上,天天对照,以督言行,实是别出心裁,说明张伯苓的良苦用心。正是这种从整顿仪表开始,进而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求学上进的一整套做法,使南开中学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校风,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张伯苓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身体力行,起到了表率作用。比如有一次,他严肃地告诫一位学生:“吸烟对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可那个学生有些不服气,指着张先生那被熏黄的手指俏皮地说:“您不是也吸烟吗?对身体就没有害了吗?”张先生深受启发,是啊,教人先克己。面对学生的责难,他没有发火,只是歉意地笑了笑说:“你的提醒很对。”他立即叫工友把自己所存的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烟袋杆,并态度诚恳地说:“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从那以后,张伯苓校长再也不抽烟了。这种“正人者,先正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作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称赞,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人讲卫生,爱整洁,校容校貌也不断改善,为师生们创造了舒适、幽雅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秋瑾习武练兵

秋瑾(1879—1907年),原名秋国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秋家住在绍兴城南门,环境幽静,适宜读书。少年时代的秋瑾,聪明好学,写得一手好诗文,她还十分崇敬民族英雄,练就一身好武功。因为自己“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而发出无限感叹,誓与男子并驾齐驱,担当起杀敌报国的大任,把横行中国的帝国主义赶出去。国家的命运使秋瑾觉得光读书作诗还不够,必须要有杀敌的本领才行。她由此萌发了练武功的想法。她听说住在肖山的舅舅和表兄弟都在练习武艺,就请母亲带自己来到肖山舅舅家里。

舅舅听说秋瑾要学武术,吃惊地问:“玉姑(秋瑾的乳名),你也要学武艺,为什么?”秋瑾坚定地说:“我学会武艺,将来象花木兰那样上沙场杀敌。”站在一旁的表哥十分赞成秋瑾的意见,代秋瑾向父亲说情。秋瑾的舅舅是个聪明人,他觉得国家多事之秋,学一点防身的本领也未尝不可,于是,答应了秋瑾的要求。从此,秋瑾就在舅舅家跟着表兄学武术。

秋瑾非常能吃苦,每天早晨,当天空刚泛着鱼肚白的时候,她就箭衣窄袖,练习武术。每天傍晚,当落日的余晖投洒在低矮的山岗时,秋瑾骑着骏马在郊外驰骋。手扭伤了,她不怕痛,坚持练拳舞剑。有多少次从马上摔了下来,她不怕苦,咬咬牙依然奋勇上马。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刻苦练习,秋瑾就学会了骑马射箭、舞剑的本领,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性格也越来越豪爽了,她卸下女儿装,经常穿着男人的衣服,腰佩宝剑,骑着骏马在肖山出没,人们看着她那奋发有为的英姿,都不由得暗暗称赞,秋瑾的舅舅看了更为高兴。

在肖山舅舅家学武艺的时间虽然只有几个月,但对秋瑾成长的影响却很深。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秋瑾虽然还算不上武艺很高,但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她毕竟是学到了一些武艺,这对本来就有胸心壮志的秋瑾来说,如虎添翼,参加革命的劲头更足了。她在北京进步报刊的启发下,在一些革命志士的影响下,秋瑾对日本发生了兴趣:日本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强盛起来?尤其是听说东京有中国的革命党活动。她很快拿定了主意,“到日本去,去读书,学本事,为女子争口气!”

1904年4月,秋瑾为了向歧视妇女,把妇女当作玩物的封建礼教挑战,她毅然脱下红妆,全副男装,“钗环典质浮沧海,骨肉分离出玉门。”踏上了开往日本的航船,迈开了她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在日本,秋瑾结识了许多在日留学的革命志士,经黄兴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和光复会,开始了辉煌的革命历程。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

为了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秋瑾加紧训练光复军。在大通学堂,她还专门为女生开设兵课,把女生编成一支女光复军,每日早晚,身穿男式体操军衣,怀藏勃朗宁手枪,腰挎明晃晃的日本式倭刀的秋瑾,威武雄壮地骑在马上,亲自率领女光复军到城外大操场上进行军事训练。她脑后和普通男子一样,垂着一条辫子,不认识她的人都误以为是男的呢。

在隆冬时节,学生们在秋瑾的指挥下刻苦训练,她虽然没有经过军官学校的专门训练,但指挥女兵操练,准确熟练。一会儿指挥女兵前进,一会儿命令女兵后退,一会儿卧倒,一会儿起立,口令清晰,指挥有方,女兵个个训练有素。她还从女兵中挑选出身体健壮的进行武术训练,大通学堂的操场,俨然成了练兵场、演武场。

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恩铭,起义失败,清政府发觉皖浙间的联系,派军队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被捕不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王芗斋创编“健身桩”

王芗斋(1887—1963年),原名向斋,字字僧,河北深县人。解放后曾在北京中医研究院、保定中医研究院任“站桩功”(健身桩)疗法顾问。著有《意拳正轨》、《站桩功》、《大成拳论》等。

王芗斋幼时多病,身材矮小,遂弃读寻师求强身之术。1904年,他拜同乡形意拳名家郭云深为师。后郭病卧不起,王芗斋朝夕侍奉,得郭青睐,传以精要,芗斋得传之后,苦练数年,不仅体健力强,还擅长技击。成年之后外游各地,广交拳友,切磋技艺,又学得太极拳、八卦掌和福州踪鹤拳等。王芗斋经数十年的亲身实践和理论研究,最后融会贯通,摆脱拳套,注重站桩,创成以“浑元桩”为本,重“意”弃“形”,讲究实搏散手的现代“意拳”(也有人称之为“大成拳”)。1930年至1937年间,王芗斋在上海传拳。后返回北京,在保定和北京一带传拳、行医,为“意拳”和他整理创编的保健“站桩功”(健身桩)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王芗斋在他著的《养生桩简介》和《健身桩漫谈》两篇文章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他创编的“健身桩”。他说,“养生之术历史悠久,方法繁多,锻炼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祛病延年,防止早衰。回忆数十年来我对养生术的学习和锻炼,自觉简而易行,受益很大的是站桩(健身桩)。”

他在谈到站桩功的基本作用时说:“一方面能使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方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个人系统的新陈代谢。中枢神经得到充分休息,调节功能就会加强;血液循环加速和新陈代谢增强,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灌溉。如果全身润泽,生机旺盛,就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他还认为,健身桩既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运动时不尽在姿式方面着想,也不在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在姿势的前后次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王芗斋总结自身实践以及所有练此功的人时说:“这种运动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特效,五十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都有效果。”他还认为,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作。

王芗斋把健身桩分为4种形式:(一)站式

1.休息式:两脚略成八字形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脚着地,脚趾微微抓地,全身重量放在脚掌上,两膝微曲前不过脚尖,臀部似坐似靠,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反背贴腰,臂半圆,腋半虚,身躯挺拔、正直。

2.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指向斜前方,掌心向下,如按水中浮木或浮球。其它同休息式。

3.托抱式:两手近不贴身,远不过尺,手指相对,手心向上相隔约三拳左右,位于脐下,如托抱一大气球,其它同休息式。

4.撑抱式:两手抬至胸前,距胸约一尺,手指自然分开微曲,两手相隔约三拳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物状或手心向外如撑物状,其它同休息式。(二)坐式

1.端坐椅上,上身正直,两膝弯成约90°,两脚掌着地,相距约与肩齐,两手放于腿根部,手指自然分开并微曲,指向斜前方,臂半圆,腋半虚。

2.两脚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根着地,双手如抱物状。(三)半伏式

一般对消化系统病有较好疗效,双手扶按在桌、椅背上靠或两肘搭伏在桌面上亦可,两腿分开如站式,臀部后依如坐凳,腹部放松。(四)卧式

身体仰卧,两腿微微分开,两足根着床,两膝稍弯曲,肘部着床,两手放于腿窝或小腹部位,也可抬至胸前作抱物状。

所有这些姿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姿式虽然也需要,但重要的是无形的意念,“无形就可以无穷了”。“意念领导,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根为用。”“锻炼是在无力中求有力,在微动中求速动的运动,一用力,身心便紧,百骸失灵,并有注血阻塞之弊。这种力量是精神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体,无形能神聚。”讲得很透彻。

练健身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形体应该放松,精神应尽量收敛。如果身心发紧,全身失灵,这样就会使血气阻塞,影响功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