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8:43:44

点击下载

作者:周耀飞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

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作者:周耀飞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宁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ISBN:9787552625967本书由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代序致守护童心的精灵

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实现了从“学校教育预备工作”到“终身教育奠基工程”的转变,欣喜之后的理性,让我们再一次直面许多难题,抑或是课题——幼儿在各个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令人“不可理喻”的状态,是否让你“束手无策”?你自己精心设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落实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心理课堂还不够专业、不够出彩、不够给力?《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一书将给予您许多的启示和帮助。

本书主编周耀飞女士,是继《直面童心的点拨——幼儿园个体心理辅导101例》之后,第二次操刀主持“101例”德育·心育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幼教工作30余年,是一位拥有教育情怀的资深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周老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多年来满怀激情地执着于心爱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她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刻了解,以及丰富的一线教育实践经验,浓缩成这本《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功德无量。

走进此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团体心理辅导。

为使本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编者精选素材,从 “学会生存”“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接纳”“学会自信”“学会抗挫”“学会创新”等几条主线入手,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全方位地提升幼儿的心理素养。书中的101例教案均出自一线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之手,汇集了来自多个省市的心理课程,其中有获得各级各类评比一等奖的优秀成果,也有实操性很强的草根之作,可谓集“东西南北八大菜系”之大成。

每一篇教案后面,都附有编者的“点评”。画龙点睛般的点评,是在做批判性的分享;也是表达一种思想,那就是对作为守护童心的精灵——幼儿教师的赞美。心理辅导活动课不仅是我们教学的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修炼自身和守护幼儿的一种武器。

合上此书,我们思考的绝不仅仅是团体心理辅导。

幼儿园是儿童最早加入的教育家园,或者说是一个集体教育机构。在这个世界里,孩子接受的不仅仅是上几堂心理辅导课,搞几次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把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潜在的力量挖掘出来,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守护童心的精灵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上得一手好课,还要不断地使自己成长,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直面课堂的灵动——幼儿园团体心理辅导101例》每个人都会读出不同的课堂,不同的灵动。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践行,静待“心灵”花朵的盛放!(《德育报》社长兼总编辑)心理辅导之学会生存1 难缠的纽扣葛鼎莲辅导缘起

天气已渐渐转凉,小朋友穿的衣服明显多了起来。午睡前耳朵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请你帮我脱衣服。”一天中午午睡,一些孩子都已经睡了,还有很多孩子没有躺下,我奇怪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却发现他们大都困在了解衬衫的扣子上。在安静地等了五六分钟之后,几个孩子陆续躺了下去,但是还有好些个孩子仍在努力。有个叫楠楠的孩子突然叹了一口气,并用余光瞄了瞄我,马上低头继续解起扣子来。只剩最后一粒了,在尝试了十多分钟之后,他还是没有解开。这时候我又听见他在深呼吸之后叹了一口气,于是,我轻轻地说:“把这粒小扣子从这里面钻出来。”并用手帮他抵住了灵活的扣子,这次他轻松地脱了下来,一脱下来他如释重负地说了一句:“好难缠的纽扣啊!”一件衣服,四粒扣子,却难倒了好几个小班的孩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中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得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我们也常常为了避免孩子速度过慢导致活动时间的拖延而选择了直接帮孩子解决还未完成的事情,其实这样往往让孩子错失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有的时候,我们适当做一会儿懒老师,让孩子绕绕远路,却是给孩子最好的机会。辅导节点

1.热身台——好玩猜谜,找出纽扣(1)吸引游戏: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把若干纽扣放进铁罐子里,摇晃出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2)提示猜谜:这个罐子里面藏着一样宝贝,它小小的、圆圆的,藏在我们的衣服上,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是什么?(3)谜底揭晓:原来这个宝贝是纽扣呀!纽扣多重要呀!天气冷的时候,我们把衣服上的纽扣扣上就不冷啦,但是你们会扣纽扣吗?

2.情景场——故事聆听,体验情绪(1)聆听故事:今天呀,一只小熊大清早就开始哭哭啼啼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呀?我们赶快去看一看。(2)图片展示:熊妈妈大清早干吗去了?谁来找小熊?小熊怎么哭了呀?(提示:熊妈妈早起去街上买菜了,小狗来找小熊玩,小熊不会穿衣服,着急地哭了)(3)换位思考:小熊解不开扣子,你觉得它心里会怎么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样呢?(提示:小熊会很着急,不会扣扣子又不能出去玩,它太伤心了)那我们先安慰安慰它吧,你会怎样安慰它呢?(4)寻求帮助:小熊哭得这么伤心,我们该怎么帮助它呢?

3.工作坊——动手操作,乐于助人(1)动手体验: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小熊玩偶和一件玩偶外套(均为前襟对开,有纽扣),让他们初次尝试扣纽扣。(2)视频展示:教师事先录好扣纽扣的视频,让幼儿一边看视频,一边学扣纽扣。教师巡回指导。(3)情感体验:好多小朋友都学会了扣纽扣,都帮小熊穿好了衣服。小熊高兴地和小狗出去玩了,听小熊说了什么,播放录音“谢谢”。

4.感悟园——自己动手,亲身体会(1)我会动手:宝贝们这么能干!请宝贝们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自己动手穿上你们的衣服。(2)互相帮助:穿好衣服的小朋友可以帮助不会扣纽扣的小朋友,帮助他们穿好衣服。

5.实践点——敢于尝试,能力提升

宝贝们,你们又学了一项新的本领,要是让爸爸妈妈知道你们学会了这项本领,他们该多高兴啊!老师给你们布置一项任务,请你们回家去帮爸爸或者妈妈扣一下扣子,让他们瞧瞧你们的本领,让你们知道你们真的长大了!辅导反思

这节课来源于小熊满满成长绘本里的一则《我会穿衣》,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家里包办多、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愿自己动手等),同时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故设计了这样的一节课。

故事里的小熊因为不会穿衣服没法出去玩非常着急,作为小班同样爱玩的宝贝们,还是能够深切体会到的。他们也为小熊焦虑、着急,于是当我问“我们该怎么帮助它”时,宝贝们都大声地喊道“我来帮它穿衣服”,但是也有不少孩子说“帮小熊找妈妈”。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越长越退缩到了婴儿时期,只要一哭,父母就给解决所有的事情。

所以在这节课上我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孩子们学习扣纽扣上。虽然他们第一次尝试扣扣子非常慢,但我给时间让他们慢慢地尝试和探索。孩子们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他们的模仿能力太强了,一下子就学会了。此后的活动,我会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后续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孩子们才会真正地学会自己动手。作者单位: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乡中心幼儿园编者点评

课堂设计切口小、有梯度,以小熊满满成长绘本里的一则《我会穿衣》贯穿全课,从帮助小熊解决扣扣子的问题,到学会自己穿衣、帮助同学穿衣、帮家人扣扣子……

本课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动手能力不强的幼儿放在“助人”的角色上,激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结合行为训练的方法,提升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然,本课如能从扣扣子一事拓展到生活中其他事务的自理,就更为理想了。2 总会有办法钱亚玲辅导缘起

多数家长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将孩子的教育、生活问题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祖辈家长对孩子们的照顾呵护备至,常常代为其劳。孩子不用说不用想,大人便已替他们做好了。除此之外,成人教育观念中认为孩子年龄小,现在帮助他们做这些事不会有什么影响。还有部分独生子女平日里因家人过分宠溺,都不愿自己动手动脑,缺乏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性向成人求助。

在小班幼儿中,我常发现起床时多数孩子躺在那里不动,等待老师给他穿衣服;学习新本领遇到困难时总爱说:“老师,我不会。”为此,针对幼儿缺乏自己想办法的主动意识和依赖心理,实践我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宗旨,笔者尝试通过绘本故事《总会有办法》,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想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智慧,让我们的孩子慢慢学会独立,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耐心去引导和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孩子亦是如此。辅导节点

1.热身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情景导入:昨天老师准备骑车回家,却发现车坏了,这可怎么办?谁能帮我想想办法。(2)各抒己见:请幼儿说出自己想的办法(借别人的车、把车修好、走着回家)。(3)提出主题:车坏了我很害怕不能回家,但是我知道总会有办法的,就像你们说的我可以把车修好或者走路回家。

2.情景场——讲述故事,引发思考(1)引出故事:老师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只非常快乐的小仓鼠,还是一个小小旅行家。(出示绘本PPT,播放背景音乐)一天他来到了橘子树林,在美丽的树林里睡着了。这里太漂亮了,于是他决定在这里盖一座房子。(2)绘本讲解:他又准备去旅行啦,可是他非常想带着自己盖好的房子一起旅行,这样做可能吗?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对说“可能”的幼儿提问:“你有什么办法带着房子旅行呢?”(3)教师小结:小仓鼠和你们一样,爱动脑,他知道总会有办法的。

3.工作坊——积极动脑,寻找办法(1)认真思考:出示绳子图片,“小仓鼠拿绳子做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绳子的作用)小仓鼠用绳子把房子捆起来,向前拉,可是房子太重了,只往前走了一点儿。(再思考,可以邀请更多小伙伴帮助他拉房子)(2)联系经验:小仓鼠要走很远很远的路,这样走太累了,他希望自己的房子可以走得快一些,像汽车一样。(提示幼儿联想汽车有轮子,装上轮子的房子走得更快)(3)发散思维:他开着房子车,可是遇到了一条小河,不过总会有办法,你们和小仓鼠比比看谁想的办法好。

根据幼儿想的办法出示相应图片(教师提前预设可能的办法),并肯定幼儿的想法。

看看小仓鼠想到了哪些,依次出示气球、竹蜻蜓、大翅膀等。(4)小结提升:小仓鼠终于可以带着心爱的房子到处旅行啦,他非常开心!其实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故事里的绳子可以用来拉东西、车轮可以让房子跑得更快、气球可以让房子飞起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肯动脑筋,总会有办法的。

4.感悟园——结合实际,解决问题(1)观看图片:你们看这些问题是不是你们常遇到的?起床后衣服找不到了,它会在哪里?(提示幼儿思考睡觉的时候衣服会放在哪里?)(2)实战练习:瞧,老师的这本故事书坏了,看不了怎么办?需要些什么?请小朋友帮助故事书去找小剪刀和胶布,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5.实践点——我有办法,自己能做

不管以后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总会有办法的。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什么问题需要你帮助的。(与家长沟通,在家中让幼儿解决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辅导反思

团辅活动让孩子们对困难和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以往孩子们并不会去看待困难与问题,而是等待大人去解决。从“热身台”开始,教师提问引发了孩子们去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得出孩子们是具备思考问题能力的。

整个活动以绘本故事《总会有办法》作为主线,通过小仓鼠的奇特想法和不断遇到的问题,调动了孩子们挑战问题的积极性。故事里出现了许多孩子们熟悉的东西,例如绳子、车轮、气球、翅膀等,让问题的解决变得有章可循;实战练习——自己到图书区拿剪刀和胶布,动手与老师一起修补图书,让幼儿相信并体验到自己参与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后,教师需要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孩子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愿意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能剥夺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给他们一些时间,减少一些催促和包办。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意识,减少依赖心理,还需要我们成人更多耐心的引导和支持。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康园幼儿园编者点评

不论是以教师自身遇到的困难引入话题,还是让幼儿帮助小仓鼠实现梦想,都将幼儿放置在“助人”的角色上,能很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完成了幼儿从“求助”向“自主解决问题”的角色转变。“感悟园”又将焦点拉回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幼儿实践操作的机会,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的“实践点”可以改为自行解决生活中的一件事,记录自己的小进步,会更直接而有效。3 “生”技陈嘉琪辅导缘起

在新闻上有时不经意地看到孩子被拐骗,甚至于被杀害等一些催人泪下的报道,这不仅让人对这些犯罪分子感到痛恨,也让我联想到这些孩子为什么就这么轻易地被骗去,这么轻易地被杀害。在幼儿园里也经常会有各种安全演习,在演习中看到自己班的孩子被糖果、玩偶、游戏机,以及“骗子们”的各种花言巧语拐骗至另一地时(他们甚至连跟老师说都不说一声就大胆离园),我既好笑又心痛。事后也有个别孩子意识到这是个骗局,但对于“骗子们”他们不知如何应对。孩子们这种对自我生命安全缺乏防卫的现象,让我觉得帮孩子们从小构筑安全防线、引导孩子学会生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团辅活动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而设计,通过“情景再现”“移形换位”等角色表演和头脑风暴等具体方式,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我们必须从小就教会幼儿学会生存,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确保生命安全。辅导节点

1.热身台——经验回顾(1)欢快入场:幼儿在轻松的乐声中进入活动室,自由选择位置坐下,让他们感觉到身心的放松。(2)日常应对:请幼儿说一说遇到陌生人跟他聊天时,他会如何应对?如何分辨他们是不是坏人?如何抵制他们的诱惑?如何自救?(3)交流分享:跟老师、同伴说一说自己平时看到过的或者听到过的,甚至经历过的对于诱拐的认识。

2.情景场——情景再现(1)角色表演:请几位陌生大人来充当一下“骗子的角色”,几位大班的哥哥姐姐作为“被拐骗”的对象,来进行角色表演。

①情景一:幼儿被游戏机、好吃的零食等手段吸引骗走。

②情景二:幼儿发现陌生人想拐骗他,但不知如何应对,还是最终被强行拐走。(2)抛出问题:

①情景一中的小朋友是被什么骗走的?

②情景二中的小朋友发现陌生人是骗子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3.工作坊——移形换位(1)头脑风暴:

①如果上面的小朋友变成了你们自己,你们会如何处理上面情景里出现的情况。

②小组对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小组的结论。(2)拓展体验:

①请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小组的想法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②教师小结幼儿的表演,并总结这些幼儿自身安全防线的构筑是否正确。

4.感悟园——身临其境(1)播放视频:播放现实中发生的这类事件以及人们的处理方式。拓展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初步掌握解决此类事件的一些基本方法。(问一问幼儿:视频上的孩子是怎么处理这类事件的?他们做得正确吗?如果再遇到这类情况,你们会处理了吗?)(2)情景还原:把遇到情景一和情景二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幼儿自己通过角色表演再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加深印象。(虽然有些孩子可能生活中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让他们表演过了,就会有类似的经验,不然只是空谈)(3)除了上述这些可能会发生的诱拐事件,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不同的对我们幼儿的生存安全存在隐患的事件,请幼儿说一说他们还知道哪些?

5.实践点——突击演习(1)在幼儿相对放松的情境下突击进行类似防诱拐的安全演习,增强孩子们的安全知识和经验。活动后教师问问孩子:这次你们觉得自己应对得如何?有没有再犯以前一样的错误呢?你们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不会应对的?有需要增强安全知识的地方吗?(2)教师总结突击演习的结果和解决一些幼儿的困惑和问题。(3)平时多学习各方面生存知识。辅导反思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生存是最重要的,没有生命,就奢谈其他的一切。“生存能力”不单是过去的知识和记忆,还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今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涌来的信息中,每个人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对幼儿来讲,他们的身体发育还很不完善,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也相当弱,缺乏生活的经验和技能,认识水平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感自控能力弱。但幼儿可塑性大,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所以我采用了中班孩子比较喜欢的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易懂的安全知识应急自救。通过创造逼真的情景和角色表演,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知道万一发生以上的几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但是本次辅导也让我产生了一个围绕已久的困惑。那就是单单只是在幼儿园进行生存技能的锻炼就够了吗?那么在家庭中呢?家长作为孩子的亲密陪伴者,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生存技能又是如何培养的?是放任不管,还是随之任之,还是……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形形色色的人,孩子以后是需要单独去面对的,单单靠幼儿园的生存技能培养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具备更多的自我保护知识,孩子们需要学会的还有很多,安全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作者单位:宁波市怡江幼儿园编者点评

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流畅、过渡巧妙、层次分明、实操性强,没有流于理论上的空谈。教师充分利用音乐、心理剧、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实践演练等形式,为幼儿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帮助幼儿提高参与度、较好地进行自我心理探索、学会构筑自我保护的安全防线。

此外,教师不局限于对诱拐的讨论,还进一步引申出对生活中其他安全隐患事件的探讨,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也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4 遇到危险怎么办翁晓燕辅导缘起

前阵子在微信朋友圈有一条信息引起了大家的震惊,说是一个小女孩被绑架关在车里,刚好这时经过一名警察,小女孩不但没有呼救反而更加害怕,因为妈妈说过,她不乖就让警察叔叔把她抓走,孩子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自救机会。我所在的园曾经开展过一次防陌生人演习,在演习中,扮演陌生人的家长用一颗糖骗出一群孩子,更有家长用一个iPad把整个班级的孩子都骗走了,这很让我们吃惊。我们在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的同时,是不是更要教会孩子遇到危险、遇到坏人该怎么办。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可是总有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这时他们遇到危险,引导他们如何自救、如何脱离危险、如何生存,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我萌发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想法。辅导对象为中班幼儿,他们对社会充满好奇,但还不能准确辨别是非善恶。拟通过辅导,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坏人时,能用简单的自救方法,使自己脱离危险,学会生存。辅导节点

1.热身台——脸部运动,情绪体验(1)脸部操:活动开始,请全班幼儿做脸部运动,大家发挥想象做各种表情,在笑声中感受控制脸部肌肉的能力。(出一个不同表情加一个星星)(2)我说你做:教师随机报出一个表情,请幼儿准确做出该表情,做得好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星星。(3)情绪大反串: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幼儿做出相反的表情,成功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星星。

2.情景场——案例再现,情真意切(1)案例再现:请幼儿观看视频(小孩被坏人控制),并思考:小女孩被坏人抓走了,你觉得小女孩心里会怎么想?小女孩又是怎么表现的?(2)换位思考:如果现在被抓走的是你,你会怎么做?请幼儿大胆说说。(3)分享交流: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大吵大闹,要找机会让警察帮忙,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想出一个办法得一个星星)

3.工作坊——辨清警察,熟记号码(1)说一说,认一认:请幼儿说说警察是什么样子的,他穿什么样的衣服,带什么样的帽子。幼儿每说出一样,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说出一个得一个星星)(2)辨一辨,找一找: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份材料,请幼儿在穿类似制服的人中准确找出警察、军人、保安等。(准确分辨找出一个得一个星星)(3)报一报,记一记:教师出示相关遇到危险的图片,请幼儿把相关急救电话报出来,然后再请幼儿说说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姓名、自己所在的城市名字、小区名字和门牌号。看谁记的多。(说出一个得一个星星)(4)分享交流: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忘记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拨打110、119、120等求助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在哪里遇到什么困难了,但是这些电话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打,平时不能乱拨。(5)颁奖鼓励:看谁得到的星星多,依次颁发小奖品。

4.感悟园——视频再现,排除困难(1)播放视频:完整播放模拟视频,观看小女孩的整个脱险过程,请幼儿说说小女孩哪里做得特别棒。(2)教师分析,提升经验:小女孩在孤立无援时,没有过度反抗,发现警察后迅速挣脱求助,清晰准确地描述了被拐过程,准确报出姓名及家长联系方式,而且紧贴警察,保证自身安全。

5.实践点——体验脱困,保证安全(1)情景重现:请个别幼儿扮演案例中的小女孩,其他幼儿观察,说说扮演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用更好的方法。(2)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开危险,不跟陌生人走。对于陌生人提出的任何要求,我们都要坚决拒绝,无论去哪里,都要及时与大人取得联系,并告知具体方位。但如果真的遇到危险了,我们也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找机会使自己脱险。辅导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答对就能得到星星,按照得到星星的多少最终颁发相应的小奖品,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也希望能减少幼儿的恐惧感。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和坏人单独相处时,不大哭大闹,保持冷静,知道遇到危险要向警察寻求帮助,并且要牢记110等救急电话;提醒幼儿最好能准确说出自己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方便他人更快地帮助自己。

整个活动我都围绕这个真实的案例开展,从情绪变动到案例再现,再到辨认警察、熟记相关电话号码,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道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冷静想办法脱离危险,完成本次的辅导目标。最后的情景再现,让幼儿把经验化作实战,加深记忆。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可能遇到许多危险。危险无处不在,而我们也不知道它们何时降临,也不可能和孩子们一直都形影不离。因此,让孩子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学会自立和脱险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些不是仅仅靠一个活动就能教会的,还需要家园配合,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学习。作者单位:宁波市江东实验幼儿园编者点评

选材着眼于目前幼儿亟待增强的安全意识,很有意义。真实的案例贯穿整个活动,主题明确,主线清晰,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内心,而且有助于幼儿在讨论和实践中深刻体悟,通过模拟情景,掌握自救的方法。

开始的热身活动如果能贴合主题,则更有意义。5 火海逃生黄  微辅导缘起

现在的孩子,从小受家里几代人的宠爱,逐渐形成了不良的习惯和性格,如蛮横、自私、狭隘等。在幼儿园,孩子在一起,不免会因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如抢玩具、喝水不排队、挤座位,等等。当发生争执时不少幼儿不会用“有序”的办法来解决。而“有序”一词在生活中运用广泛:上车要有序、超市排队要有序、坐电梯要有序……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有序”。所以让孩子学会“有序”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对象为大班幼儿。辅导节点

1.热身台——谈话交流,引出主题(1)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大片的火海。(2)师生交流:

教师:图片里发生什么事了?

幼儿:着火了。

教师:如果我们教室着火了该怎么办?

2.情景场——实景演练,交流体验(1)游戏导入: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火海逃生”。(2)游戏规则:听到警报声,大家马上从安全出口逃出教室,听到口哨声一响,说明最佳逃生时间已过,此时无论你有没有逃出都必须静止不动。(3)交流分享:听到警报声时心情怎么样?哪些小朋友逃出了教室?你为什么没逃出?

3.工作坊——模拟道具,发现方法(1)模拟游戏:出示模拟道具,通过乒乓球演示逃生游戏拥挤的情景。

游戏规则:瓶子代表教室,乒乓球代表逃生的人。游戏开始前,每个幼儿手拿一根绑着乒乓球的绳子,球必须在瓶底,当老师喊“开始”时,大家拉绳子,让球从瓶口逃生。口哨声一响,停止拉动,时间5秒钟。(2)操作道具:幼儿分组,每组6个人,按照要求操作模拟道具。(3)交流结果:发现逃生的方法,知道只有大家有序地逃生,才能更快地离开火场,初步感受到了有序的重要性。

4.感悟园——视频回放,反思感悟(1)再次游戏:第二次做“火海逃生“游戏,并将游戏情况现场录像。

教师:通过刚才模拟玩具,现在请你回想一下活动前我们玩的这个“火海逃生”游戏,要想让所有的人都逃出教室,我们要注意什么?(2)现场采访:游戏后,观看录像,如果有个别拥挤现象,此时我就以记者的形式来采访这两位幼儿。(3)对话记录。

教师:刚才画面上的两位是你们吗?当时你们俩同时被挤在那里有什么感受?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幼儿A:怕逃不出,着急。

幼儿B:希望有人来救我。

教师:可是由于你们谁都不让谁,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让后面的小朋友都无法逃出。

幼儿B:为什么要我先让,他也可以让我呀!(这名幼儿的回答让全场的幼儿喧闹起来,大家纷纷谴责他自私、不讲理等)

教师:那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场景来试试看!(教师找来了两把椅子,背面相对,留出一人宽的间距,作为临时的一个通道,请这两位幼儿上来,再现刚才的情景)

教师:现在两个人同时被挤在通道中,该怎么办?你们看看他俩站的位置,谁先出去方便?

幼儿B:老师,我让他先逃。

教师:为什么你让他先逃?

幼儿B:因为他比我前面一点。

教师:好,那你退一步。(果然,两人顺利逃出通道)

教师: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好办法?

其余幼儿:谁在前面,就让谁先逃。

教师:刚才××说希望有人来救他,怎么救?

幼儿C:我来拉他一把他就能够出去了。(请幼儿演示)

教师:因为你伸手帮了他一把,结果让大家都成功逃生了。(其余孩子给他们鼓掌,两个孩子高兴地拥抱在了一起)

教师:原来互帮互助也是有序逃生的一个好办法。

5.实践点——体验成功,联系生活(1)体验成功:第三次游戏幼儿全部“逃生”,幼儿通过有序逃生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鼓励他们在今后生活中运用“有序”的积极性。(2)经验迁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有序”,那么哪些时候我们要“有序”呢?如果我们不“有序”会发生什么?辅导反思

活动中出现了三次“火海逃生”的游戏。第一次游戏,就如我课前预想到的,发现孩子们在通道中挤成一团,毫无“有序”意识。为帮助幼儿找到有序的方法,我穿插了一个乒乓球的模拟游戏,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再次“逃生”,通过DV回放,感受“有序”在逃生中的重要性。但也发现有两个孩子还是出现了相互拥挤的情况,此时我灵机一动,用两把椅子做了一个临时通道,请这两个孩子再现刚才的情景。这个环节,幼儿在开放的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火海逃生”创设的是一个紧张而特殊的场景,需要幼儿迅速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往往具有本能性。25分钟的活动,也许只能让孩子在脑海里有初步的“有序”概念,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有序”教育融于活动细节之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形成秩序感,通过生活实践的不断练习来加强巩固。“逃生自救”是生存教育的一个部分,中国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溺爱和生活环境的优化,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对下降了,许多生存技能也减退了,如没有父母陪伴无法独自在家,缺乏自我保护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等,这些生存能力的缺失更凸显了“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存于社会,我们每一位成年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作者单位: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编者点评

从导入的课前热身到最后的实践点,贯穿课堂始终的是“火海逃生”,该活动紧扣“有序”的主题展开,有情节、有讨论、有改进、有体验,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悟,起到了不错的辅导效果。

如果能将画面的讨论移至课堂中来,让学生演练“火海逃生”,则更有带入感,会有更深刻的体悟,并学以致用。6 你愿意独自睡觉吗周  健辅导缘起

通过谈话了解,班中多数孩子都是和大人一起睡。原因有多种,有客观上的,如家长问题(担心孩子一个人睡会踢翻被子感冒)、物质条件(没有孩子独立的房间),也有幼儿主观上心理原因等。通过和幼儿交流,我大致归纳幼儿不愿意独立入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恐惧心理(怕黑、担心有怪兽、做噩梦等);二、依恋心理(习惯依偎成人入睡);三、生理问题(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和家长交谈中我也发现,许多家长有培养幼儿独立入睡的意愿,但没有合适的教育方式,或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往往用训斥、强制等手段教育孩子,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幼儿园大班正是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幼儿不断成长,让适龄孩子与父母分床睡,有助于他们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我就萌发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入睡问题,使其愿意尝试独自入睡。辅导节点

1.热身台——问题呈现(1)分组调查:在家里,你是一个人睡觉的,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的?(2)选择座位: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睡觉情况,选择座位。(3)呈现视频:播放视频一(晴晴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翻来覆去,不肯睡觉……)。(4)现场提问:录像里的小朋友一个人睡着了吗?为什么她睡不着?你从哪里看出来?

2.情景场——了解成因(1)互相讨论:你们觉得晴晴晚上睡不着的原因是什么?(2)个别交流:小朋友,晚上你是一个人睡觉,还是和大人一起睡?想问问和大人一起睡的孩子,你为什么不愿意一个人睡觉?不敢一个人睡觉有什么原因吗?(3)表格记录: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进行记录。(4)张贴标记:了解自己睡不着的原因。

师:我睡不着,主要是这个原因。(教师示范贴纸)小朋友,你晚上不愿一个人睡觉的原因主要是哪个?上来贴一贴。(5)教师小结:原来一个人睡不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怕怪兽、做噩梦、担心有小偷等;还有的孩子怕黑,或许有更多……

3.工作坊——助人自助(1)预设提问:睡不着的原因有许多,比如怕××的小朋友最多,大家想想有什么解决方法吗?(2)小组讨论:针对刚才睡不着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3)图示对应(寻找解决方法,舒缓幼儿心理焦虑),预设追问:

①恐惧心理,睡觉怕黑,有什么方法解决?(点一盏灯)

②怕做噩梦,怎么办?(放一些轻松音乐)

③怕睡着有小偷来?(睡前检查门窗)

④依恋心理,要妈妈陪伴?(妈妈陪着讲述故事,轻拍孩子的身体)

4.感悟园——心理共情(1)榜样示范:播放视频二(晴晴睡觉片段)。(2)提问:晴晴后来一个人睡着了吗?她是怎么睡着的?(根据幼儿回答,把晴晴睡觉的方法贴在表格上)(3)教师小结:我们想出了那么多解决的方法,看,绿灯也亮了,其实一个人睡觉并不是那么难以做到。(4)现场采访:今天老师把晴晴也请来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吗?

5.实践点——体验内化(1)体验模仿:一个人睡觉。

教师:让我们现在也尝试一下一个人睡觉吧。睡觉前点一盏小灯,把小房间门打开,放一点轻松的音乐,抱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做一个甜甜的美梦。(2)教师提升:一个人睡觉好处多。(图示:一个人睡觉:大大的床,睡着很舒服,空气也新鲜)我们长大了,可以试着一个人睡觉。辅导反思

活动中,我首先采用生活中的情境片段,引发幼儿产生共鸣,体验录像里的晴晴不愿入睡的情绪。借助他人的问题,我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不愿一个人睡的多种原因,运用图标记录,然后让小组讨论,同伴互助,使不愿独自入睡的幼儿分享到一些解决方法。同时,媒体生动形象地演示温馨的睡眠场景,让幼儿体验到:一个人睡觉并不那么难以做到,达到心理共情。

通过这样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幼儿在独立入睡的问题上愿意向同伴、老师积极倾诉自己不愿意独自入睡的原因,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可以预料,在活动结束后,还是会有部分孩子仍不愿意尝试去独自入睡。我觉得这也没有关系,因为独自入睡毕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靠一次心理辅导就能解决的。况且,影响孩子独自入睡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中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家长做一些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转变家长理念,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家园配合,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作者单位:宁波市海曙区清林闲庭幼儿园编者点评

教学活动的主题符合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特征,也是父母想要解而未决的问题,富有实际意义。教师由现场选择和晴晴的故事引出话题,贴近幼儿的内心,容易激发幼儿的联想和讨论。整堂课从实际生活到心理体验再回到实际生活,通过预设、现场采访、体验模拟引导孩子找到恐惧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实际操作性较强。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预设与幼儿现场生成的差异,深入幼儿内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7 坚持就有希望康艳芬辅导缘起

近几年灾难性事件时有报道,当灾难来临时,除了有带给人们家破人亡的伤痛,也有不断发现的生命奇迹。困境中如何生存?靠的无疑是坚持不懈、顽强抗争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心中播下有坚持就会有希望、顽强生活的坚定信念,培养幼儿今后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或危机时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而纵观我们的孩子,却遗憾地发现,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决心和恒心。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被成人尤其是祖辈剥夺了尝试做事的机会。因此,依赖和放弃成了阻碍孩子发展的绊脚石。

大班幼儿的坚持性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相对小、中班已有了较明显的发展,但有目的地去增强坚持性、怎样能更好地坚持,仍是很欠缺的。

本次辅导活动以情境体验为活动基础,以勇于坚持为活动切入口,以归纳坚持方法为活动重点,以感悟应用为活动终极目标,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懂得坚持、懂得积极面对困难的方法。辅导节点

1.热身台——激发心情,尝试体验(1)激情进场:幼儿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踏步进入活动室,在山洞模拟场景前站定。(2)接受挑战。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一个冒险游戏,老师要请你们去山洞探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情况。如果出现危险,请进入山洞的小朋友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这样山洞有可能会坍塌,就会更危险。谁愿意来试试?

2.情景场——情境体验,交流感受(1)情境游戏:幼儿进行冒险游戏,部分幼儿过桥后进入一个窄小的易坍塌的山洞。之后桥体坍塌,进入洞内的幼儿由于没有回去的路,需等救援的幼儿重新搭好桥后才能获救。(2)感受交流。

提问去探险的幼儿:你在洞里的时候,山洞要塌了,心里觉得怎么样?

提问去救援的幼儿:桥很难搭,有的小组成功了,把小伙伴救了出来;有的没有成功,那么你们心里是怎么样的?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教师给予情感上的回应,接纳幼儿的真实表现和想法。

3.工作坊——综合感知,图示归纳(1)深情讲述。

刚才我们只是做了个游戏,但我们都感到紧张、难受。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真会发生很大的灾难,有许多人会被埋在地底下,经过几天几夜的坚持,一些人活了下来。接下来,老师就让你们认识其中的一位大姐姐乐刘会,请你们仔细听听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2)课件感知。

播放乐刘会获救片段,让幼儿重点听听乐刘会对救援人员说的话:“我就知道你们会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我听到你们外面有人说话,我就不停喊救命;没声音了,我就不喊了,我就留着力气。”“渴了,饿了,我也坚持着。累了我就休息一会儿。”(3)交流归纳。

①大姐姐为什么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活下来?她有哪些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②你还知道在地震中还有哪些其他正确的自救方法?

③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还有哪些想法和做法能让你坚持更久?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方法进行归纳。

4.感悟园——情境再现,体悟运用(1)游戏再现。

幼儿进行“五人四足过竹竿”游戏,请每五个小朋友把各自的小腿绑在一起,要求五人四足,过高度为15cm的竹竿。在过的过程中,有幼儿摔倒、竹竿一再碰掉的情况出现,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相互地鼓励和坚持。(2)交流感悟。

在前面山洞冒险游戏中,好多小朋友没有坚持到最后,“五人四足”的游戏这么困难,但每一个小组都做到了,为什么?

5.实践点——同感鼓励,承诺分享(1)同感表达:老师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想对自己说:面对困难,我会坚强;面对挑战,我要坚持。(2)大声承诺:请每位幼儿选择对自己来说最有帮助的一句话,大声对大家说一说。(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辅导反思

本次心理教育活动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坚持在面对困难时的重要性,初步懂得面对困难如何坚持的方法。团队辅导中我主要通过层层深入的较为直观、形象化的活动环节来实现,幼儿也在参与游戏、交流感悟、借鉴经验、再次游戏和团队承诺中对于坚持的信念和方法得到了真实地体验和运用。前后两次游戏的结果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体现出了幼儿自救能力的提高。

让我困惑的是,在心理辅导课中,我们创设了面对困难、勇于坚持的环境,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幼儿往往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环境,从最简单的系鞋带来说,有的家长索性就买没有鞋带的鞋子;做手工,往往家长代劳……因此,我们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辅导,结合理念和具体实例帮助家长了解坚持性对于幼儿形成健康人格、发展各种能力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编者点评

对大姐姐乐刘会事例的讨论是本课的重点及亮点,播放乐刘会获救的视频,分析乐刘会对救援人员说的话,能帮助幼儿理解坚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如果开始和最后的游戏能彼此呼应,通过再一次进行冒险游戏,让幼儿体会“坚持”带来的不同和改变,会更有说服力。8 走丢了怎么办俞  娇辅导缘起

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要面对生存问题。渴望生存是人的本能,但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羽翼庇护之下,很多自我保护的本领渐渐退化,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就会不知所措,不仅不能保护自己,还会让自己陷入更多的问题和困难中。

绘本《汤姆走丢了》讲述了汤姆和妈妈走散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汤姆走丢后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我将故事贯穿于活动中,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在帮助汤姆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走丢后自救的方法,使孩子学会镇定面对问题;同时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和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团辅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受走丢了会有着急、害怕的情绪,这样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通过大家一起讨论、判断,梳理出走丢后自救的办法;通过宣传的方式,既巩固了自己的经验,又能让孩子将自己所知道的自救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快乐。辅导节点

1.热身台——游戏愉悦心情(1)游戏导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摸黑过障碍”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大家先看好前面的障碍,等下音乐响起,请大家戴上眼罩,绕过那些障碍,到达终点最快的为胜利者哦!(2)幼儿听音乐,做游戏。(3)交流感受:在过障碍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心情怎样?(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会遇到一些麻烦,甚至看起来会很危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2.情景场——绘本体验情绪(1)角色进入:今天,汤姆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请大家一起来看看。(2)绘本欣赏:用PPT播放《汤姆走丢了》的前半部分。(3)体验交流:

①汤姆为什么会走丢?

②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怎样?你怎么知道的?

③为什么他会害怕?(4)教师小结:是的,汤姆因为一心想着自己要买的那条裤子,不小心走丢了,周围都是陌生人,他感到很害怕。

3.工作坊——换位理解他人(1)换位思考:

①你们有没有走丢过?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你后来是怎么找到妈妈的?(2)集体支招:那汤姆可以怎么办呢?(幼儿交流,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记录)(3)绘本解惑: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汤姆有没有找到妈妈?他又是怎么找到妈妈的?(用PPT看《汤姆走丢了》的后半部分)(4)教师小结:如果走丢了,我们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可以安慰一下自己;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必须要找保安叔叔;我们可以通过广播来找妈妈!

4.感悟园——分组梳理经验(1)预设场景:除了在商场,还有哪些地方我们可能会走丢?(幼儿交流,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幼儿园、超市、菜场、游乐场……)(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讨论并记录走丢后自救的办法。(3)经验共享: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①你们组要介绍的是在哪个地方走丢后的办法?

②在幼儿园(超市、菜场、游乐场……)走丢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危险?

③当这些危险出现时,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办法自救?(4)教师小结:我们可能会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走丢,可能会在游乐场里走丢,可能会在公园里走丢,也有可能在超市里走丢,当我们走丢的时候不要着急乱走,我们要寻找可以帮助我们的人,这样才能安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5.实践点——海报宣传心得

制作海报,并向小、中班的弟弟妹妹进行宣传。辅导反思

该辅导活动遵循了孩子的年龄特征,本着“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的原则,运用绘本故事贯穿了整个活动。从游戏体验快乐,到汤姆走丢时产生害怕的共鸣,到帮助汤姆解决麻烦的经验碰撞,到小组商量不同方法,再到经验的广泛交流,在层层剥茧中,孩子们知道了遇到走丢的事情一定要努力使自己镇定,要寻求正确的帮助,同时也懂得了无论是谁,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状况,不要太紧张。

活动采用了游戏法、故事体验法、小组讨论法、集体建构法等多种形式,不断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建构新的经验,使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

辅导活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孩子可能印象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忘记,这就需要成人不断地和孩子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可以用类似的绘本或谈话,让孩子有诸多的经验积累。另外,对于孩子来说,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往往会脱节。当实际问题产生的时候,孩子往往还是会害怕、紧张,这种情绪的产生也是很正常的,后续的辅导活动可以进行模拟演练,使孩子们能进一步体验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要镇定。作者单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编者点评

开始的热身游戏教师让幼儿真实体验过程中的困难,很自然地引出话题。课堂中教师结合绘本《汤姆走丢了》,不仅引导幼儿找出解决的办法,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带领幼儿一起梳理当时的心情,做适当的心理调适。接着教师又马上将视角拉回现实,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的海报制作也是一个亮点,从“实践家”到“宣传者”,是内化和提升的一个过程。心理辅导之学会感恩9 爸爸,我想对您说虞佳维辅导缘起

今天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基本上都存在情感冷漠的现象,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不会体谅大人的辛苦。很多人都把现在的孩子比喻成“不懂感谢、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的一代人”。的确,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性格偏激、固执己见、自私自利、不知满足与感恩的特点。

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接受能力普遍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相对变高,特别是父亲,总是以一个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很多孩子就会产生我“讨厌”爸爸的想法。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在教室里说:“我爸爸从来都不陪我出去玩”“今天爸爸又打我了”“爸爸每天就知道让我写字”等等。根据小班幼儿的需要,我设计了这一节课,希望通过活动能够让幼儿重塑父亲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让小班孩子能够懂得感恩、理解父爱的伟大。辅导节点

1.热身台——心灵零距离(1)课前分享彼此之间的小故事、秘密。(2)播背景音乐《好爸爸  坏爸爸》,引题:刚才我们分享了很多小秘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秘密跟大家分享,是关于我爸爸的。(3)出示医生爸爸照片并介绍,提问:你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小结:小朋友们的爸爸都有不同的职业,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司机,每个职业都有不同的特点。

2.情景场——情感对对碰(1)情景讲述:早上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我家离幼儿园比较远,昨晚爸爸说好开车送我上学的。今天早上7点我就喊他起来送我,他说再睡一会儿。都七点半了,爸爸还在睡觉,害得我都迟到了。哼,讨厌,爸爸真讨厌!(2)提问:你的爸爸有没有让你讨厌的地方?(图示)你爸爸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哭脸)

小结:有些爸爸有脚臭,有些爸爸爱玩游戏。原来爸爸们有那么多的坏毛病。

3.工作坊——妙招大看台(1)出示“换”字,提问: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你们呢?(2)情况一:出现想换爸爸的幼儿时。

①提问(不想换的幼儿):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爸爸讨厌的地方,现在怎么不换了?(图示笑脸)

②提问(想换的幼儿):你们确定要换爸爸吗?

③提问(不想换的幼儿):他们都想换爸爸,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幼儿发表观点)

④小结:其实爸爸有很多好的地方:给我们买吃的,陪我们玩,教会我们很多的本领……(3)情况二:没有孩子想换爸爸时。

教师以自身想换爸爸为例。提问:你们都不想换爸爸,请你们来说说爸爸好的地方?

小结(同上)。

4.感悟园——感恩父亲心(1)提问:你们都不换爸爸了,那我呢?

小结:爸爸虽然有时很讨厌,但他辛辛苦苦地工作赚钱,也是为了我呀!我也不换了!(把“换”字翻过来)(2)观看排泄不良情绪方法的图片。

小结: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许还会遇到很多“不喜欢爸爸”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小办法缓解自己的情绪。(3)给幼儿倾听老师爸爸的录音,感受父爱的伟大。

小结:原来爸爸不送我上班,是为了帮助更多需要他帮助的病人,是我误会他了。在爸爸身上我学会了责任心。现在我想大声对爸爸说:“爸爸,我爱您。”

5.实践点——爱心大碰撞(1)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对爸爸说的吗?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2)请个别幼儿说说想对爸爸说的话,体现出对爸爸的关心。(3)集体对爸爸说:“爸爸,我爱您!”

小结:虽然爸爸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也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体谅父亲,理解父亲,他是最爱我们的。辅导反思

团辅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爸爸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从爸爸“严厉”的要求中体会到对自己的关爱。在老师的“自我分享”后,孩子们纷纷数落爸爸的“不是”,一时间“坏爸爸”充斥了整个活动室。在孩子们“义愤填膺”之时,我用“空椅技术”设计了“换爸爸”这一较为刺激的活动,面对“是不是要换了自己的爸爸”这个选择,孩子们陷入了沉默。他们开始小声谈论爸爸对自己的关心,很用心地去挖掘爸爸在“训”自己背后藏着的“好”。在“倾听爸爸心声”的环节,很多小朋友因情感被触动而感动落泪。最后,孩子真诚地向爸爸提出了希望,并表达了对爸爸的感恩。整个活动暖意浓浓,触动着孩子们也感动着我。

活动后,有另一种感受一直围绕着我:作为父母包括老师,我们怎样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读得懂的爱去呵护他们,去陪伴他们?这是一个来自于本次团辅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后续工作的方向之一。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高塘幼儿园编者点评

活动以“读懂父爱”为主题,让古老的感恩话题充满现实意义。

老师通过空椅子技术、访谈、对话,为幼儿留下了充分的“生成”平台,在互动中挖掘出内心深处对父亲的依恋与认同。老师很好地做到了“导而弗牵”,整个课堂就像一辆过山车,让孩子们在情绪起伏中探索自我,萌发感恩的种子。

在团辅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力量是关键。所以,建议类似的团辅活动采用同质辅导并控制活动人数,一般以10人左右为宜,这样才能达到动力场圆满的效果。10 爱的感恩王巧萍辅导缘起

现在的孩子,大多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每个家庭的中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养成了自我、自私,甚至自负的个性。在幼儿园,因为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引起同伴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他们习惯于被爱,被帮助,被关心,很少有孩子会去付出爱,主动帮助和关心他人。在日常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也发现这类问题的存在,但他们是社会的一员,终将独立面对社会。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想培养孩子成为一名会感恩,会回报的人,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中班年级段尝试了“感恩的心”团体辅导。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于情感表达会有自己的方式。对于大班孩子的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情感迁移,甚至是情感的一种升华。通过辅导,孩子开始感恩身边的人,逐渐懂得感恩社会。

辅导节点

1.热身台——前期调查,了解身边人的工作(1)调查交流:在音乐《感恩的心》中,幼儿走进活动室,按照调查时的六组入座。“幼儿园有哪些工作人员,她们平时会做哪些事情?”以小组为单位,拿着调查的海报进行集体交流汇报。(2)组员答疑:“你对幼儿园哪个工作人员做的事情最感兴趣,并且还想多了解一些?”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对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介绍。(3)了解爱心:“幼儿园那么多工作人员,每天做那么多的事情,都是为谁在做呢?”(4)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在为我们付出,在关心着我们。

2.情景场——视频展示,感受身边人的勤劳(1)视频一:凌晨5:00。

这是什么时候?凌晨5点,天只有一点点亮,这时候你在干什么?但这时候幼儿园已经有人上班了——食堂阿姨,她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上班了?磨豆浆、洗菜,这些事情是为谁而做?

小结:在大家都还在甜甜睡觉的时候,食堂阿姨就来上班了,为的是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喝上新鲜的豆浆,吃上可口的饭菜。原来食堂阿姨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2)视频二:晚上7:00。

这又是什么时候?晚上7点你一般都在干什么?这时候幼儿园里还有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爷爷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不去休息,而往一个一个教室里看呢?(看视频,听门卫爷爷说原因)(3)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幼儿园到处都有认识的人给我们暖暖的爱,让我们记住他们!

3.爱心屋(心意屋)——分组表达,说出对身边人的爱(1)说出爱:我们都是幸福的人,在幼儿园有那么多人爱着我们。那你们爱幼儿园吗?最爱幼儿园里的谁?为什么?(2)表达爱: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呢?(朋友间的相互拥抱、一句爱的表达……)教师将幼儿分成六组,让他们表达心中的爱,并帮助他们拍视频。(以组为单位,对自己最爱的人说一句话)

4.感悟园——角色互换,升华对身边人的爱(1)播放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你们大声的表达,想一想为什么要把你们的话拍成视频?如果你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视频,心里会有什么感觉?(2)教师小结:能够得到你们爱的感谢,幼儿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和你们一样幸福的。

5.实践点——区角实践,送出对身边人的爱

在接下去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区域活动结束时,每个人和朋友一起,把自己的感谢送到最爱的人那里。

区域备选:智慧厨房(水果拼盘)、美工区(爱心卡片)、阅读区(成长书籍)、益智区(幼儿园拼图)、建构区(我的幼儿园)等。辅导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感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发现身边人给自己的爱,从而引发孩子对于爱的感恩。对于幼儿而言,在幼儿园最直接和最多的关于爱的感受来自于同伴和老师。从直观感受入手,从感恩同伴到感恩老师,再到食堂阿姨和门卫爷爷,这些不容觉察到的爱和关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会让孩子更有话可说,更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整个活动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前期调查,为感恩作铺垫;视频辅助,为感恩作渲染;多元表达,为感恩掀高潮;延伸制作,将感恩落到实处——比较自然地达成了本次辅导目标,特别是请中班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最爱的人,有好几个孩子说到自己班级的老师时流泪了。

学会感恩是每个人一生的品质。感恩是一种情感,感恩是一种氛围,感恩更是一种素养。这样一次辅导,可能不会让每个孩子都学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