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新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8:54:51

点击下载

作者:(美)詹姆斯·里卡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金投资新时代

黄金投资新时代试读:

序1

在当今全球热钱追逐新鲜事物的情况下,黄金或是黄金市场似乎是一个比较陈旧和古老的议题。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的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都推出了大规模资产购买和维持低利率水平的货币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货币体系的失衡,寻找货币价值之锚又变得不可避免。《黄金投资新时代》一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黄金即货币的观点:当货币秩序紊乱时,黄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即使并非单纯的定锚作用,也是重建货币体系中各国谈判的重要筹码。作者梳理历史,发现在面临国际货币体系失序和复杂的金融市场时,黄金的表现仍然非常稳健,拥有黄金是抵御当前经济环境和不稳定货币体系的保险和保障。不仅如此,作为Tangent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詹姆斯·里卡兹(James Rickards)对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和意义阐述十分到位,并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十分有趣,开篇就毫不回避地讨论了那些批判黄金的言论,包括黄金是“野蛮的遗迹”,黄金的数量不足以支撑金融和商业,黄金供应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没有内在价值、没有收益等观点,并对此一一反驳,从正反两面阐述了黄金无可替代的功能。

这本书还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和黄金市场其他参与机构一线人员的采访,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实物黄金的许多存储细节,让读者对于“永恒不变”的黄金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一手资料。

未来将是全球黄金市场的机遇期,已经取得瞩目成绩的中国市场若想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全球黄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加深对黄金市场的理解。译者倚赖其专业背景和优秀的语言能力为我们完整还原了原著的精髓,我也十分高兴看见有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并且切实地为黄金市场的研究做着不懈努力,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受益于此书。焦瑾璞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

序2

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对同一件事物通过不同的论证和论据,得出相近或相同的论断,着实不多。然而,黄金经常是这样。这是我近日翻阅美国詹姆斯·里卡兹先生著作《黄金投资新时代》的感触。书中对黄金的价值是肯定的,对黄金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十足的信心。这与我们中国黄金人长期坚守黄金价值的普遍认识大体一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过,黄金“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自从黄金进入人类的视野,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用说,黄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这就是黄金的魅力所在。黄金的魅力来源于它的价值,黄金的价值体现在审美的、经济的、金融的等多重方面。这是经过人类上千年的社会实践所检验过的:黄金是跨越种族、语言、地域、宗教、信仰等人类共识的财富资本。尤其是18世纪经典的金币金本位在英国诞生以来,英镑、美元等信用货币先后依靠黄金的天然信用成为世界货币,黄金成为社会财富价值标准,更为人类共识,黄金价值大放异彩。

然而,自从19世纪末,美国的政治家布莱恩发表了“黄金十字架”以来,经过20世纪早期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演绎,否定黄金价值的论调越发泛滥。1971年8月,美国关闭黄金与美元挂钩的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更是把“黄金无用论”推上了巅峰。加上国际黄金市场上的诡秘跌宕,黄金价值至少在投资者心里已经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甚至把开端于1929年的大萧条原因归结为金本位。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注黄金又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上的潮流。俄罗斯等多国央行增储黄金,美国的诸多州甚至出现了恢复黄金货币的法案,回归、创新金本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民间,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人士认识到,30多年来的黄金非货币化其实是人类的一次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黄金再次经受了历史检验,价值仍在,魅力仍旧。明白这一点,对“生活在美国,既在这里挣美元,也在这里消费美元”的里卡兹先生,一个地地道道的金融分析师,不看好美元和美联储,却极力推崇黄金就不感到奇怪了。如今包括美元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信用货币的信任危机在不断加深。黄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价值(价格)重估阶段。

其实,各种黄金“无用论”和有用论争论的焦点是,现实中的黄金是否具有货币属性。这也难怪,货币早已成为人类财富的象征,也成为国家、地区间竞争的工具。然而,里卡兹先生对某些信用货币的现实价值是否定的,而对黄金的货币属性是充分肯定的,并预言“货币战争已经过时,黄金之战才是未来”,足见先生对黄金的痴迷和热爱,对当今市场高深的洞察力。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实金交易国和极其重要的黄金资源、黄金生产技术、黄金期货交易国,因此,谈论世界黄金现状和未来趋势就绕不过中国。这个真理性认识在里卡兹先生的著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的诞生都要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要创新就必须扬弃。中国黄金产业要创新发展,就必须扬弃旧的黄金观念和发展模式,就要借鉴、吸纳先进的理念。因此,笔者推荐这本书。当然,书中的部分观点尚值得商榷,尤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辨是非,仔细甄别,吸纳借鉴科学的理念。

毋庸置疑,当前社会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黄金价值(价格)重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让人们感到欣喜的是,在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大行其道,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关注黄金、研究黄金,说明黄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长期从事证券基金研究的许余洁博士和吴海军先生倾心翻译这本专业书就是很好的例子。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人热忱参与,深度耕耘,我国的黄金产业必会取得新的辉煌,并引领世界黄金产业的潮流!陶明浩中国黄金报社社长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序3

黄金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答案可能倾向于:没什么用。

就连过去不少用到黄金的工业企业,现在也可以用铜等类似金属代替。

首饰需求?实际上很多人会“理性”地告诉你,首饰的黄金需求不过是一种特殊偏好。尤其是,许多千足金、万足金的原料,在制造各种形态各异的首饰上,可塑性并不一定好。

但是,说什么都行,就是抵不过“我喜欢”三个字。

传统黄金消费国更是当仁不让,中国大妈和印度新娘对黄金的热爱从未消减。大洋彼岸,美国人民也并不逊色,几次发行的小鹰金币都被抢购一空。这证明对黄金的喜爱,并不分国界、民族和贫富。你喜欢,你就可以。

当然,最喜欢黄金的其实是央行。全球的黄金差不多有1/6被央行掌握,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增加。2016年,索罗斯在离开3年后重返金市,购入105万份全球最大的黄金ETF——道富财富黄金指数基金(SPDR Gold Trust),价值约1.235亿美元。2017年全球黄金ETF资产同比增长8.4%。

索罗斯曾经用他的反身性理论证明黄金是这个世界的“终极泡沫”。通俗地说,黄金唯一的价值,就是人们认为它有价值,人们觉得自己需要它。

所以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需要黄金?我一直觉得,如果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黄金的价值是一种默式谈判。什么叫默式谈判呢?就是说我们之间进行一场不能进行任何交流的谈判,那么我们就必须有一个差不多的共同认定。所以人们一定会从历史、生活或者社会当中的常识来选择一个比较一致认定的东西,作为谈判的切合点。

需要源自信任。如同法定货币,通俗地说,就是你持有的美元、英镑等,也无非就是一张纸。为什么它能够承载超越自身的价值而成为市面上经久不衰的流通物?因为信用,因为其背后是整个货币发行者,目前看来,也就是国家信用。

但问题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国家信用又从何而来?国家信用是经久不衰不会坍塌的吗?并非如此。国家信用是在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真刀真枪、实干实拼得来的。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即以法律形式承认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货币,金本位制标志着英镑霸主地位的确立。1922年创建的金块本位制,使得美元和英镑共同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货币角色。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元霸主地位的正式确立。1976年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诞生,进一步加固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英镑的霸权到大权旁落,和国家的胜负沉浮一脉相承。国家信用是用历史的熔炉锤炼而成的,是一种点点滴滴积累加权而成的价值观。

黄金就是这样,在历史上,由于不会腐烂、易携带、易分割、稳定等属性而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等价交换物。黄金的信用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默契的、长期达成的共识。这种信用观念相当于默式谈判,这种“默契式”的协作关系运用得如此广泛,再想加以撼动或者进行改变,也许需要另一个这样的历史长度。

所以,不难解释,即使在黄金被认为“无用”的年代,央行还在储存它。在任何时候,它仍然是一种潜在的货币,在国际储备、国际支付、国际清算中都有一席之地。

一方面,黄金是如此没有意义;另一方面,黄金是如此无法取代。所以,黄金与其他主权货币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避险情绪”。

在黄金市场上通常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因而两者之间呈现出负向变动关系。另一方面,美元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柱石,美元和黄金同样作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如果美国经济好,美元坚挺和稳定,避险情绪低,短期资本就会涌入美元货币和美元资本市场,就会降低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和保值功能的地位。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总体进入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阶段,避险情绪较低,黄金投资保值需求不旺。1999年8月,国际金价跌至251.9美元每盎司,创下20年来低位,在低位横盘两年后金价跌入谷底。

次贷危机之际,美国经济一度“奄奄一息”,资金的保值避险需求刺激了黄金价格上扬。2008年3月,国际金价突破1 000美元每盎司大关。各国央行立刻从净售出转为净买入。德国、荷兰甚至提出要拿回存在美联储的黄金储备,然而被美国无情拒绝,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避险情绪。

等到英国脱欧成真,英镑急跌,黄金、美元、日元都飞涨,可见,黄金价格主要和世界经济及市场风险挂钩。至于美元,如果它能代表市场,就与黄金负相关性强;反之,负相关性就会减弱。

毕竟,黄金代表更为普遍、更为悠久、更根深蒂固的等价交换物。

俄罗斯,为什么买黄金?俄罗斯为有效防止货币危机的发生做好准备。委内瑞拉也是很好的例证。受原油价格走低影响,委内瑞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出售黄金来获得喘息,黄金储备1年减少了43%。至少它还有东西能卖得出去,而且不用大打折扣。

但这不是一个说明黄金价格会飞涨的预测。这只是在讲黄金价格涨跌的逻辑。预测可以改变,但逻辑不会轻易改变。明白逻辑,更有助于揭开事物的本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黄金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2013年金价断崖式下跌后,黄金是否能够以及应该回到货币体系中来的争论从未停止,在英国脱欧后又达到高潮。

黄金再次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已无可能。但这种讨论的背后,是对于当前信用货币体系的质疑和不信任。尤其当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秩序和范式面临崩溃,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充满不确定性。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质疑和不信任会继续伴随我们,在未来愈演愈烈的政治经济博弈中,迫使人们找到新的共同生存、交流和繁荣的方式与手段。

在这个年代,“默式谈判”中的默认价值和标准已经发生改变。黄金所代表的情绪,一直会直指人心地刺痛整个市场。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译者前言

这是一本关于黄金投资的专业著作,作者詹姆斯·里卡兹,与我们分享了他对黄金投资的实践心得和重要观点。

里卡兹是美国畅销书作者兼经济评论员,在资本市场上拥有超过30年的投资顾问和风险管理经验,他还是美国国防部和美国情报部门的国际经济以及金融威胁顾问,曾经作为协调员参加过五角大楼的首次金融战争演习。他认为,黄金在财富储备和货币标准两方面都具备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这本书虽然相对较薄,但内容还是很丰富的。虽然作者有很多观点有失偏颇,尤其是对中国在黄金储备上的警惕态度,让人觉得他们有些反应过度,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这样的大国对于黄金的重视程度。他们从多个角度了解我们,书中多次提到中国,甚至直接提到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态度和看法,有利于我国的沉着应对。在书中,作者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认识:货币战争已经过时,黄金之战才是未来。关于这一点,我们是比较认可的,结合当前的金融经济环境,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印证:

一方面,2018年虚拟货币的泡沫化在退潮。2017年比特币价格暴涨13倍,莱特币价格暴涨60倍,瑞波币价格暴涨260倍……一批虚拟货币引发的财富效应在不断发酵,引来无数投资者前仆后继。在全世界最出名的资产泡沫中,比特币仅次于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然而随着各国政府监管的加强,年底虚拟货币价格暴跌,虚拟货币风光不再。可以说虚拟货币最大的问题在于,虚拟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而黄金不一样,并且黄金的价值更稳定。另外,正如里卡兹所认为的数字货币容易被黑客黑掉或者清除,但是作为实物的黄金不会被抹除,即使在网络时代,黄金作为货币仍然具有其他物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虚拟货币的大起大落更能凸显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重点将是对黄金的争夺。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首次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贸易争端不断。美联储多印钞票可以使美元贬值,令他国的外汇储备缩水,从而薅全世界的羊毛。加息则能够让全世界的财富流向美国,造成各国经济持续失血,并最终发生崩盘。而这是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为条件的,它大致上可以直接等同于财富,而各国的法定货币只能间接等同于财富。所谓间接等同,就是需要根据各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来确定它拥有多少购买力,能够等同多少财富。美元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货币呢?一定程度上说,拥有黄金的多少,决定了一国纸币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2017年年底,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3 604.1吨。其中,美国黄金储备最多,高达8 133.5吨,占全球黄金储备比重的24.2%,占本国外汇储备的比重达74.6%。德国居第二位,黄金储备为3 377.9吨,占全球黄金储备比重的10.05%,占本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为68.8%。而我国黄金储备为1 842.6吨,仅占全球黄金储备比重的5.48%,仅占本国外汇储备比重的2.3%。正如作者所说:“美联储通过利率政策操纵美元,这意味着它间接地操纵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市场。”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包括俄罗斯、约旦、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央行在内,近年来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主要是为了对冲美元的不稳定性。随着国际上各国贸易摩擦的愈演愈烈,各国转向对黄金的争夺。

作者还有一个突出的观点是——优质的资产组合,一定要配置10%的黄金!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论证的,黄金无论在通货膨胀时期还是通货紧缩时期,都表现良好,因为黄金代表的是一种真正的价值存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在资产组合中配置黄金。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在资产组合中配置黄金的优越性。以墨西哥养老基金为例,在该资产配置中增加价值5%的黄金,与原资产组合对比,配置了黄金的养老资产组合年化收益率增加了28个基点(0.28%),资产组合的风险(波动率)降低了8个基点。同时,由于增加了黄金资产,整个资产组合的最大损失和期间最大跌幅都有所降低。然而作者为什么建议配置的比例是10%呢?因为“黄金潜在的价格上行因素和潜在的价格下行因素是不对称的”。比如,资产组合中有10%是黄金,黄金下跌20%,资产组合只损失2%,这基本不算投资失败。但是,如果它上涨了500%,正如作者预期的那样,那么将获得50%的投资收益。当然,作者也提到这一比例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进行适当调整。

借这本书翻译出版的机会,我要感谢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先生、中国黄金报社社长陶明浩先生,以及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女士,不辞辛苦、亲自提笔为本书作推荐序。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经验,三位老师对黄金市场的重要性认识比很多人都深刻,衷心感谢您们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我还要感谢中信出版社编辑的精心编校,没有大家精益求精的团队努力与合作,这本书的中文版本不可能如此顺利与读者见面。我们衷心地祝愿这本书的引进,能够有助于大家正确理解黄金市场的重要性。许余洁

引言

“黄金是野蛮的遗迹。”你曾多少次听人如是说呢?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公开发表过关于黄金的言论,你肯定已经多次听过这样的观点了。这句话出自一个充分排练的文艺作品,这类文艺作品往往对纸币信心满满,对黄金却不甚看好,若有人胆敢为黄金说一句好话,法定纸币的坚定支持者们就会自动抛出这句话来作为回应。

对黄金的抵触意识是世代相传的。在老一辈人里,有不少在著名的黄金批判家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博士,比如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这一代人包括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努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以及其他被意识形态所左右的人。弗里德曼的其他理论贡献大都已经过时(事实证明,浮动汇率并不理想,货币流通速度也不稳定),但这并没有损害他的追随者们对黄金的认识。

年轻一代也在逐渐加入这些反黄金巨头的队伍,这些年轻人受到(错误的)教育,相信黄金在货币体系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这个队伍里包括著名的博客作者、评论员,如巴里·里萨兹(Barry Ritholtz)、玛特·奥布赖恩(Matt O'Brien)、达根·麦克道尔(Dagen McDowell)和乔·韦森索尔(Joe Weisenthal)。当反黄金群体看到你实际上拥有金条的时候,他们会以非常怜悯的眼神看着你,虽然他们其实并不在意你是否戴着金戒指或者金手表。尽管如此,当仅仅提及金本位制的时候,他们就会显露出獠牙来,这(个逻辑)是非常苍白无力的。他们就像一把一触即发的卡宾枪一样,随时随地准备开火,射出连发的辩证,告诉你“为什么黄金本位制不能也不会运作”“黄金本位一直是失败的”,还要冠以类似“老古董”“原始人”这样的绰号给你。《黄金投资新时代》这本书认为,黄金就是货币,基于黄金的货币标准体系是可行的、可取的,在没有官方黄金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应该按照个人的黄金标准,通过购买黄金以保存财富。

当我着手为黄金辩护时,令人欣慰的是,我并不是孤单一人。随着新一代黄金批判主义者的出现,新一代的黄金倡导者也出现了,他们聪明睿智、深思熟虑。这些“年轻的黄金枪手”包括来自维也纳的罗尼·斯托费尔(Ronni Stoeferle)和马克·瓦莱克(Mark Valek),来自悉尼的乔丹·伊利索(Jordan Elieso)和珍妮·辛普森(Janie Simpson),来自伦敦的简·斯克勒斯(Jan Skoyles),来自荷兰的库斯·詹森(Koos Jansen)以及来自温哥华的伊莱恩·丹妮·泰勒(Elaine Diane Taylor)。这简直形成了一张沟通交流网!他们给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鼓励,以及有新意的见解。

然而,在我们为黄金辩护之前,最好先推翻那些反对黄金的言论。当黄金批判主义者下次再抛出一个自动回应时,你会知道如何用事实而非牵强的陈词滥调去阻止他们的把戏。

有哪些批判黄金的言论?黄金批判主义者们心知肚明。以下是详细清单:1.黄金是“野蛮的遗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如是说。2.黄金的数量不足以支撑金融和商业。3.黄金供应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增长。4.黄金曾造成大萧条。5.黄金投资无收益。6.黄金没有内在价值。

这些断言无一不是过时的、虚假的。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反而是支持黄金的论证。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法定货币理论家坚持以上主张,让我们来一一剖析这些说法。黄金是“野蛮的遗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如是说

这一言论很容易反驳,因为凯恩斯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他真正说的话其实更有意思。凯恩斯在《货币改革》(Money Reform,1924)一书中曾写道:“事实上,金本位制已经是一个野蛮的遗迹。”凯恩斯并不是在讨论黄金,而是在讨论金本位制。在1924年的形势下,他这样说是正确的。从1922年到1939年,被采用的黄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存在严重的缺陷,原本就不应该被实施,而是早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告终之前,就应该被抛弃。

凯恩斯首先是一位实用主义者。1914年7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凯恩斯是倡导维持自1870年以来盛行的古典金本位制中最有说服力的人士。当时大多数参战国立即放弃了金本位制,以便用其所持有的黄金为战争筹资。凯恩斯所在的国家(英国)的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也都想这样做。

凯恩斯认为,黄金作为货币确实是有限的,但信用是有弹性的。通过维持金本位制以及维护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信用将得到加强。伦敦可以通过借贷来支持战争。

这正是后来实际发生的事情。在纽约的摩根家族,为英国筹集了大量贷款,却没有向德国、奥地利放贷。这笔资金对于英国持续抗战直至1917年美国参战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年英国就取得了胜利。

1925年,作为英国财政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考虑把金本位制恢复到和战前一样的地位。凯恩斯告诉丘吉尔说,这将会引起一场通货紧缩的灾难。凯恩斯不支持金本位制。不过,他坚持认为,如果英国一定要建立起金本位制,关键是要制定合理的黄金价格。凯恩斯所建议的黄金价格非常高,但丘吉尔没有理会凯恩斯的建议。结果导致英伦三岛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几年之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方也出现了大萧条。

1944年7月,在凯恩斯生命即将终了之际,他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世界货币——凯恩斯称之为“班克”(bancor),它是如今特别提款权(SDR)的理论前身。“班克”由包括黄金在内的商品篮子提供担保。尽管它确实很重视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但这并非严格的金本位制。后来,凯恩斯的计划被搁置,由美国倡导的美元—金本位制所取代,美元—金本位制从1944年持续至1971年。

简而言之,凯恩斯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是一位黄金倡导者,在职业生涯中期对黄金采取变通的立场,在职业生涯晚期又再度支持黄金。在中间,他恰如其分地批评了一个有缺陷的金本位制的运作。以后再有人向你抛出“野蛮的遗迹”一语时,请记住凯恩斯发表过的关于黄金的精妙观点。黄金的数量不足以支撑金融和商业

虽然这个说法是无稽之谈,但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法定货币支持者们最常主张的谬论。

世界上黄金的数量总是维持在一定水平,可以通过开采金矿来不断增加。目前全球共有约17万吨黄金,其中约3.5万吨是由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的官方黄金。在一定价格的金本位制下,这些黄金可以支持任何金额的世界金融和商业活动,这个价格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实物黄金与货币供应量的比例来确定。

这个计算需要先做出以下假设:哪些货币将被纳入金本位制?应该使用哪种货币供应(M0、M1等)?黄金/货币的最优比例是多少?这些是长期以来被各国央行给出过很多不同答案的政策问题。

从1815年到1914年,英格兰银行成功实施了一次金本位制,当时大约有20%的黄金支持着货币供应。从1913年到1965年,美联储被要求必须有至少40%的黄金来支持美国货币供应。一般来说,人们对中央银行越有信心,维持稳定的金本位制所需的黄金数量就越少。

通过这些信息的输入,可以计算出每组假设条件下的黄金内在价格。例如,如果美国、欧元区和中国同意以M1的货币供应和40%的实物黄金支持比例达成金本位标准,那么黄金内在价格将是每盎司10 000美元。如果以上3个实体使用M2作为货币供应,并且要求以100%的实物黄金作为准备的金本位,那么黄金内在价格将是每盎司50 000美元左右。

以每盎司1 100美元的价格发行的金本位制,要么是高度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供应量需要减少),要么是高度不稳定的(因为人们争先恐后地从政府手中购买廉价黄金)。

对于这个批评的简要回应是:只要设定一个稳定的非通货膨胀的价格,就会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撑金本位制。

当批判者说“没有足够的黄金”时,他们的真正意思是,在现行价格下缺乏足够的黄金。这并不是反对金本位制,而是反对纸币与实物黄金实际价值的公开背离。当纸币价值遭到侵蚀时,这种背离将会发生。金本位制作为恢复人们对经济体系信心的一种方式,从而广受欢迎。黄金供应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增长

这是另一个因为对金本位制运作体系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谣传。

秉承这一观点的批判者将官方黄金储备量与黄金总储备量混为一谈。官方黄金由政府拥有,可用于支持货币供应。黄金总储备量包括官方黄金储备量加上民间持有的所有黄金(例如金条或用于首饰或装饰的黄金)总量。

如果政府想增加官方的黄金供应来支持货币扩张,那么只需要印刷纸币,或者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私人黄金。新开采的黄金数量无关紧要。必要时,通过在公开市场收购民间黄金的方式,官方黄金储备量就可以倍增,而且全世界黄金总储备量基本不会下降。(官方黄金仅占黄金总储备量的20%左右,这为政府收购黄金留下了充足的潜在空间。)

在金本位制下,印刷钞票来收购黄金,是另一种公开市场运作方式,这和美联储每天印钞票购买债券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不加节制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铸成大错。无论是否采用金本位制,都是如此。最终,新的金矿产量并不会影响金本位制下央行的信贷扩张能力。

更重要的是,应考虑2009—2014年下列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以上哪个增长率是异常值?

诚然,全球GDP增长速度比新的黄金产量还要快。如果这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世界经济仍然可以在最大潜力下实现增长(除非受限于货币性的结构障碍),名义价格也会有轻微的通货紧缩倾向。温和的通货紧缩,对消费者和储户是有利的。

不应把金本位制与拥有自由裁量权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结合起来。除了战争时期之外,黄金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是1815年到1971年的常态。即使在金本位制下,央行也是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视情况需要来扩张或紧缩货币供应量。事实上,黄金的主要目的是,基于黄金流入和流出,提供货币政策是否恰当的讯号。

当批判者说黄金产量不足以支持世界经济增长时,他们的真正含义是黄金产量不足以支持通货膨胀性的世界经济增长。事实的确如此。通货膨胀将财富从富人转移给穷人,从储蓄者转移到债务人,从公民转移到政府。通货膨胀是社会主义者和革新进步人士偏好的政策,他们主张收入再分配。那些基于黄金采矿产量而反对黄金的声音,并不是说黄金阻碍了世界经济增长,而是它妨碍了盗窃般的财富转移。黄金曾经造成大萧条

实际上,大萧条是由美联储从1927年到1931年实施的无能为力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造成的,这个事实早已记录在一大批货币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近年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等。

又因为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采取的实验性干预政策,使得大萧条时期大大延长。这些实验引起了学者查尔斯·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所称的“政权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大公司和富人拒绝投资,因为对他们而言,监管法规、税负和劳动力政策成本是不确定的。资本退场观望,经济萎靡不振,增长乏善可陈。

伯南克自己的研究表明,在大萧条期间,货币供给从未受到过黄金供应的抑制。那时,法律允许美联储创造高达美联储所持有黄金价值250%的货币。在此之前,实际的货币供应量从未超过黄金价值的100%。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黄金的约束,货币供应量可能会翻倍。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问题不是黄金,而是客户并不想借钱,同时银行也不想放贷。这是银行信贷能力和客户信心都存在问题,而不是黄金的问题。

在国际层面,美国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指出,贬低本国货币兑换黄金价值的国家(例如1925年的法国、1931年的英国、1933年的美国以及1936年的英国和法国),纷纷通过增加出口而获得了直接的经济增长,这些国家确实得到了短期利益,但是,整个世界没有因此获益。法国在1925年的利益来自英国的牺牲,英国在1931年的利益是以美国的牺牲为代价的,而1933年美国的利益则是以英国和法国的牺牲为代价的。

巴里·艾肯格林原本杰出而高明的学术论著,也犯了凯恩斯所谓的“合成谬误”的错误,“合成谬误”意味着对于个体来说有好处的东西并不一定会有利于个体的群体与集合。在坐满观众的摇滚音乐会上,如果一个人站在椅子上,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但如果每个人都站在椅子上,那么几乎没有人能看到演出了。

从1925年到1936年,使本国货币贬值兑换黄金的顺序上可以看出臭名昭著的“以邻为壑”式货币战争。问题的症结在于,英国决定在1925年以4.25英镑的价格兑换1盎司黄金,恢复金本位制(这个价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持平)。为了资助战争经费,1914年至1925年间英国的货币供应翻了一番,回到与战前持平的价格就意味着货币供应必须减少一半,而这个政策可能会导致高度通缩。1925年至1931年间,当英国最终打破和战前持平的价格时,英国被高估的英镑给法国带来了贸易优势。直到1931年,英镑的贬值给英国贸易造成了优势,特别是对于美国,这个优势一直持续到1933年美国也打破了旧的持平价格。

大萧条并非由黄金引发,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出于政治考量而制定的黄金价格以及无能的自由裁量性货币政策。

对于运作健全的金本位制来说,黄金的价值不应被低估(例如1925年的英国和当今的世界)。当黄金的价值被低估时,央行货币处于被高估的状态,结果就会导致通货紧缩。只要政府能够根据合理分析而非根据政治考量来设定黄金的价格,金本位就可以正常运作。黄金投资无收益

这个说法是真实的,这是支持黄金的最强有力的论据之一。

黄金无法创造收益或者回报,因为它本身就不应该有收益。黄金就是金钱,因为金钱没有风险,所以它无法取得收益。货币可以充当交易的媒介、价值的储藏工具和价值尺度,但真正的货币不是一种风险资产。

为了说明这个简单但难以领会的道理,只需看一张美元钞票即可。这是货币吗?是。它有收益吗?没有。

如果把美元存入银行,就可以取得收益。但那时美元就不再是货币,而是银行存款。(美联储将银行存款定义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美联储的工作就是支撑这种特殊的货币幻觉。)

银行存款不是货币,而是银行的无担保债务。如果不是以扩大存款保险、担保货币市场基金、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与外国央行签订换汇协议以及其他从事货币市场操作等形式的政府救助,美国的大银行可能会在2008年倒闭。2013年塞浦路斯(Cyprus)银行以及2015年希腊银行的储户,就曾深刻认识到银行存款和货币之间存在差异,并体会到了惨痛教训。在上述两个案例中,银行都关门大吉,自动取款机关闭,纸币也很快供应不足。在塞浦路斯,一些储户的存款被强行转换为银行股份。在希腊,当地的信用卡无法受理,一个以物易物的经济时期迅速兴起。

你也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或其他非货币资产来获得收益。但是,这样做还是有风险的。虽然许多投资者认为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就是货币,但实际上它们都是风险资产,正如银行存款也是。

金币、美元和比特币是3种形式的货币,一种是金属货币,一种是纸币,另一种是数字货币。它们都没有收益,它们本身就不应该有收益——因为它们是货币。黄金没有内在价值

当一位记者或者博主通过说“黄金没有内在价值”来攻击你对黄金的支持时,你应该赞赏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深入的了解。

内在价值论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于1811年首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延伸,后来被卡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和《资本论》(1867年、1885年、1894年)等著作中所采纳。这个观点表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总和。如果生产一个商品的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越多,那么它就越有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核心批判是,资产阶级资本家控制着“生产资料”,没有公平地把价值增值中的合理份额付给工人。通过这种方式,资本家从劳动中攫取“剩余价值”。马克思理论认为,这种借由资本剥削劳工的生产方式,最终会导致收入极度不平等,增加劳动者之间的阶级意识,造成无产阶级的反抗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用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马克思的分析基于内在价值论。

这一对黄金的批判问题在于,自1871年以来,基于内在价值的经济理论并没有被经济学家们所认可。同样在1871年,维也纳大学的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阐述了主观价值论的观点。门格尔的洞见后来被称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石。

主观价值是个人根据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分配给某物品的价值。这个价值完全独立于由投入或生产要素决定的任何内在价值。如果黄金矿商因为黄金的市价无法覆盖生产成本而申请破产,那么则可以证明与内在价值无关。

黄金几乎没有工业用途,作为金钱它是非常有用的,除此之外的用途却屈指可数(金饰并不是黄金的单一用途,它可能看起来很引人注目,也可以取悦佩戴者,同时,它是可穿戴的财富——每一位印度新娘都乐于赞同这种说法,因此当它作为价值贮藏物时也是一种货币)。根据主观价值论的观点,黄金价格将随着黄金对于需要或者渴望货币的人的效用而发生变化。

任何超越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时期简单制造业和自给农业的交换经济,都需要货币。货币有许多形式,例如黄金、美元、欧元、比特币,在某些时点也可以是羽毛、贝壳和珠子。每种形式的货币,价值都随着经济参与者的主观需求和意愿而改变。有时候,美元可能非常有用,此时黄金也就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了,黄金兑美元价格将会基于这种主观价值而下跌。而在其他时候,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可能会下降,黄金兑美元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

黄金的“内在价值”是一个过时的概念,正如门格尔在14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的那样。如今以这个概念和理由来反对黄金的人,只是固执于古典的经济理论。

上述6种最普遍的反对黄金作为货币的说法中,有5种是从经验、分析或历史观点出发的,是不正确的。只有“黄金投资无收益”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是批评,而是本应如此,而且完全契合于“黄金是货币”的观点。

这并不表示黄金作为货币就没有问题。任何一种货币本位都会面临各自的问题。例如,创立一种新黄金本位制,将会需要繁复的技术支持,以解决与其他货币的平价及维持这种平价的问题。这种工作将类似于,自1992年签订《马斯垂克条约》(Treaty of Maastricht)到1999年正式推出欧元期间,为整合欧洲多种货币成为欧元的8年中所做的努力。

黄金批评者,应该提出更为实质的反对理由(如果有的话),而不是上述托词。

我们认为,上述反对黄金的理由,实际上反而是支持黄金的理由。遗憾的是,一些最常听到的支持黄金的理由,却和反对黄金的理由一样,陈词滥调而且站不住脚。

例如,一些阴谋论者表示,号称全球最大的金库所在地诺克斯堡(Fort Knox),并没有储藏任何黄金。这是真的吗?如果黄金一如他们宣称的那样宝贵,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把黄金藏在神秘而看不到的地方?

真实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黄金库藏,安全地放在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以及纽约的西点(West Point),另外还有小部分的黄金,存放在丹佛铸币厂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这些黄金,可能通过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租赁给其他国家,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美国的黄金不处于美国政府的监护之下。黄金租赁只需纸上交易,不需要进行实物交割。

其他的黄金支持者则声称,美国并没有审计其黄金储备,证明黄金没有储藏在国内。事实上,这恰好是相反的证明。美国政府有强烈的动力,必须淡化黄金的重要性。政府甚至会希望民众忘记黄金的存在,虽然政府储藏的黄金超过了8 000吨。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审计仅限于重要资产,略去无关紧要的项目。因此,政府通过拒绝对黄金审计,假装黄金是无关紧要的。要知道,审计代表看重黄金的价值,这正是政府唯恐避而不及的事情。

这本书的英文名称为“The New Case for Gold”,强调的是“新”(new)字。我们的目标不是复习过往的陈词滥调,而是要将黄金放在21世纪的背景下去讨论,主要包括:黄金在互联网金融战争中的角色、黄金在对伊朗这类国家经济制裁中的重要性,以及黄金未来会成为国际货币基金所发行的号称世界货币之特别提款权(SDR)的竞争者。

现在,让我们把黄金批评者和心存偏见的阴谋论者放在一边,启航去探讨黄金在现今高度互动的电子世界里的重要性。这将会是一段极为有趣的旅程。  第一章 黄金和美联储失业,工人不稳定的生活,期望所带来的失望,储蓄突

然丧失,一夜暴富的个人、投机者、奸商,很大程度上都是

因为价值标准的不稳定而产生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币制改革》(1924)

美联储破产了吗?通俗地说,“美联储”一般是指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由12个独立的地区性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每个银行都由该地区的私人银行所拥有。“破产”意味着资不抵债 ——负债超过资产,从而导致净负债。抛开定义,问题依然存在:美联储究竟破产了吗?

我曾与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地方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美联储高级职员和总统候选人等其他相关人员讨论过这个问题。对于“美联储破产了吗?”这个问题,我得到的答案是“不会破产”“会破产”“也许会破产”“无所谓”。每个答案都揭示了美联储的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我们来逐个看一下这些答案,并且了解提供这些答案的人们实际上是怎么想的。

表面上看,美联储并没有破产和资不抵债。在撰写本书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约为4.49万亿美元,总负债约为4.45万亿美元,总资本(资产减负债)约为400亿美元。但是,美联储的杠杆率很高(约合114∶1)。当然,杠杆放大了资本账户收益及损失的影响。美联储资产的损失只需要达到1%就可以彻底抵销其资本。在正常的股票和债券市场,1%的损失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高度杠杆化的,虽如履薄冰但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破产。“逐日盯市”的概念应运而生。顾名思义,“逐日盯市”意味着采用最佳可用信息将每种资产重新定价为当前市场价格。对冲基金和经纪商每天都在这样做,尽管它们只是定期汇报工作成果。银行也在部分资产负债表中使用“逐日盯市”,有些资产是按市场标价的,有些则不是,这取决于资产是为交易而持有还是用于长期投资。

美联储账户,没有使用“逐日盯市”的方法计值。但如果美联储确实这样做,会发生什么呢?这会使它破产吗?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详细内容。

类似90天国债这样的短期工具,在价格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即使按市场价格计算,它们的波动性也不足以对美联储的偿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但10年期债券和30年期债券就不同了,这两种金融工具都非常不稳定。事实上,波动率[技术上被称为久期(duration)]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有所上升。当然,过去6年来利率接近历史低点,这使得这些工具尤其容易受到市场价值大幅波动的影响。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美国国债和名义债券”标为单一类别,并显示出截至目前持有资产约2.3万亿美元,然后美联储将它持有的这些储备资产分给了地区储备银行。在美联储持有的2.3万亿美元中,有1.48万亿美元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账簿上。这是因为纽联储(New York Fed)负责整个系统的公开市场操作,并且是各种量化宽松政策(QE)下国债的主要购买者。反过来,纽联储提供了在其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下拥有的所有国债的详细清单。利用这些关于证券的详细信息、每日价格报价、行情走势以及一些常规的债券计算方法,可能计算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这部分的市值。

纽联储的数据显示,在QE2和QE3高点期间,美联储正在大量购买10年期大幅波动的债券。对于QE2,这些收购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进行;对于QE3,收购期为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

单凭这些数据,美联储在2013年6月至12月的某个时间段,逐日盯市已呈现技术上的破产。在此期间,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约为3%。美联储10年期债券购买的大部分收益率为1.5%~2.5%。从1.5%到3%的收益率在美联储投资组合的这一部分产生的逐日盯市损失非常巨大——大到足以抹去当时的600亿美元的缓冲资本。

2013年1月下旬,就在单产上涨的情况下,我在科罗拉多州范尔(Vail)的一个朋友家吃晚饭。和我们共进晚餐的人中有一位是刚刚辞职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他于QE1、QE2和QE3初期时在董事会任职。我不是一个回避敏感问题的人,所以经过一番亲切的交谈后,我将话题转向这位美联储前任高管——“美联储看起来已经无力偿债了”。

这位高管似乎吃了一惊,他说:“不,我们没有。”

我解释说:“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破产,而是按照市场的标准来看的。”

他说:“没有人做过相关测算。”

我回答说:“我已经做了相关测算,而且我觉得其他人也这么算过。”

我直视着这位高管的眼睛,从他眼神里看到一丝微微的退缩。

他答复说:“也许吧。”然后停了一下又说,“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也没关系,中央银行不需要资本,世界各地的许多中央银行都没有资本。”

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技术上来说中央银行不需要任何资本,尽管这种说法可能会让美国人感到惊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2016年总统竞选中,美联储的偿付能力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那时候,我看到我们的晚餐主持人正在变得焦躁不安,于是谈话就转向了例如葡萄酒、滑雪这样更有趣的话题。

我要谈的是,不要陷入技术性会计方法和中央银行理论的束缚之中。整个美联储和美元体系的成败,面临的是基石——信心——崩塌的考验。

只要人们对美联储和美元的信心能够维系,钞票可以继续印下去。一旦信心崩塌,无论印出多少钞票都无法挽回。我担心的是,麻省理工培训的金融工程师和博士主导着美联储的决策,决策者迷失在各种复杂的模型之中,忽视了美国人的精神以及美国人民对美联储的信任和期盼。

2015年年初,我在曼哈顿中城参加了一个私人晚宴,遇到另一位美联储官员。这位美联储官员不是管理层的一员,而是由本·伯南克和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挑选来进行美联储政策交流的学术专家。他不是公共关系专家,也不是公众关注的人。他是彻头彻尾的内部人员,在华盛顿特区宪法大街的联邦总部伯南克和耶伦大厅对面有一个办公室(事实上,伯南克后来跟他私下谈话时确认了这个事实)。

我再一次在逐日盯市的基础上提出了美联储破产的话题。当时,10年期债券收益率回落到2%以下,2010—2013年购买的10年期国债大部分波动较小,因为它们距离到期只剩下5~7年的时间(距离到期还剩下5年的10年期债券,在持续时间和波动性方面像5年期债券一样交易)。美联储似乎可能已经收回了逐日盯市的损失,而且在我们讨论时可能是有偿债能力的。不过,我想追踪这个话题,因为利率可能再次上升,造成新的市场损失,我对“信心”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这次,他的反应比我在范尔遇到的情况明确多了,事实上,这位朋友非常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没有资不抵债,从来没有,这些都在资产负债表上可以体现,看一看资产负债表吧。”他在陈述时,特意提到了2013年中期加息的时期,那并不妨碍他“我们从来没有破产”的说法。

在将债券投资组合按市价计算之后,我有些好奇,我究竟错过了什么?美联储是否有一些隐藏的资产抵销了债券的损失?很明显,这位朋友将我的思路朝那个方向引导,却不方便这么直白地说出来。

我再度埋首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并且确定我所追寻的方向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第一行,被称为“黄金券账户”(gold certificate account)。在撰写本书时,该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出了110亿美元的金额。这条线是历史成本,这是美联储通常的会计惯例。如果它像债券那样按市价调整呢?

黄金券账户最早可追溯到1913年,于1934年终止。当1913年美联储成立时,其私人所有者,即每个地区的银行,都被要求将其黄金转移到其中一个区域储备银行。这是将实物黄金转移到越来越少的拥有者的开端,我们稍后将讲述这个话题。

1934年,美国政府卓有成效地夺取了美联储的所有黄金,并将其交给美国财政部。诺克斯堡(Fort Knox)建于1937年,它的成立部分原因是持有美联储银行的黄金,另一部分原因是保存1933年从美国人民手中没收的其他黄金。

根据《1934年黄金储备法案》(the Gold Reserve Act of 1934),美国财政部向联邦储备系统发放了黄金券,既要堵住资产负债表的漏洞,又要克服基于“第五修正案”规定的宪法反对意见:“……若没有公平合理的赔偿,私人财产不应作为公共用途……”财政部拿走了美联储的黄金,但以黄金券的形式给予了“公平合理的赔偿”。

这些黄金券最后于1971年以每盎司42.2222美元的价格上市。使用这个价格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信息,它们可以转换成大约2.614亿盎司的黄金,或者只有8 000多吨。按每盎司1 200美元的市场价格计算,黄金价值约为3 150亿美元。由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价值仅为约110亿美元,这一按市值计算的收益为美联储带来了超过3 000亿美元的隐形资产。

隐形资产为美联储资本账户增加了3 000亿美元,使得美联储的杠杆比率从114∶1降至一个更加合理的比例——13∶1,与大多数资本雄厚的银行的资本比率类似。这个隐形的资产足以吸收债券投资组合出现的盯市损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持有的黄金数量约为8 000吨,大致相当于美联储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所称的黄金数量——也是8 000吨左右。美国黄金供应量从1950年的两万吨左右下降到1980年的8 000吨,这1.2万吨供应量的下降可分两个阶段:从1950年到1971年,因为与外贸伙伴兑换美元而损失了约1.1万吨;然后在1971年到1980年间,为了抑制价格,又有1 000吨黄金被投入市场。用美国实物黄金来进行的价格压制计划突然被取消,自1980年以来,美国几乎没有正式销售过黄金。

这是因为财政部害怕它持有的黄金比欠美联储的黄金更少?美国黄金库存为8 000吨,这是因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也是这么多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美国不能在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实物黄金。它只能鼓励英国等其他国家投放黄金或通过租赁经营来玩纸黄金游戏。作为供应来源,财政部不在游戏参加者之列。

严格意义上来说,黄金券并不赋予美联储从财政部门要求实物黄金的权利。它们确实带有潜在的道德义务,即在人们对美联储印的纸币信心崩溃的情况下,财政部将利用其黄金支持美联储。用黄金支持美联储的潜在义务还拥有另一个名字,即金本位制。

我的朋友,那位内部人士是正确的。如果只考虑其证券投资组合,在逐日盯市的条件下,美联储在2013年已濒临破产。然而,考虑到美联储隐藏的黄金资产,它从来没有资不抵债。

美元决定了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体信心,对美元的信心依赖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偿付能力,而这种偿付能力最终却依赖于黄金。这是美联储任何人都不想公开承认或讨论的事情。即使是过度提及黄金对美联储偿付能力的重要性,也可能引发对美联储在20世纪70年代留下的黄金与货币比率以及相关话题的争论。尽管如此,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各国央行和政府都公开贬低黄金的重要性,但仍然将黄金储存在它们的保险库中。  第二章 黄金即货币

人们对黄金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它闪闪发光,而是因为它是金钱。认清这个事实是理解黄金的起点。

当然,货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时期,各种形式的货币竞相争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如今,美元、欧元和比特币都是货币的形式,黄金也是。什么是货币

关于货币,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它由3部分组成:交易的媒介、价值的储存和记账的单位。如果你有一样物品满足以上这3个条件,那么你拥有的就是某种货币。如果你问经济学家“什么是货币”,他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中央银行印刷的法定货币才可以被视作货币。然后,他们会从技术层面讨论关于广义或者狭义的货币供应,如M3、M2、M1、M0等范畴。以上每个“M”所包含的范围比前一个窄。M0是最窄的,由银行准备金和货币组成。M0也被称为“基础货币”,因为它是货币经济学家所知道的最狭义的定义。我把黄金称为“M小于0”(M-Subzero),因为即使经济学家们不予认可,黄金也是纸币背后真正的基础货币。为什么是黄金

淘金者很快就会将黄金贬称为“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或“一堆石头”,好像说它作为一种货币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即使是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等资深的经济学家,也曾形容黄金在美国金库中的存续是一种“传统”,并没有强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效用。

事实上,将黄金作为货币的用法不仅古老而且非常实用。英国广播公司(BBC)对外广播频道的贾斯汀·罗拉特(Justin Rowlatt)最近访问了伦敦大学化学教授安德烈亚·塞拉(Andrea Sella),在这次访谈中,塞拉教授对元素周期表进行了深入的回顾,以解释为什么在宇宙所有已知的原子结构中,黄金是适合承担货币角色的不二人选。

我们都记得高中化学课的元素周期表,它看起来像一个正方形组成的矩阵,每个元素占据一个方格,整个元素周期表大约宽18个方格,高9个方格,边缘周围并不规则,氢(H)和氦(He)高于同行。每个正方形内都包含一个元素的名称、一个或两个字母的符号,以及原子质量、原子量或诸如此类有用的信息。从氢(原子序数1)到(ununoctium,缩写为OG,118号化学元素的名称),共有118个元素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于我们的目的来说,关键点是,在已知的宇宙中,没有任何物质不是由这些元素之一或分子组合构成的。如果你想寻找一些钱,你会在这里找到它。

塞拉教授动作灵巧地带我们走过桌子。他表明,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完全不适合充当货币。然后,他对一小部分相对适合作为货币的元素进行了校验,并筛选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充当货币角色的物质——黄金。

塞拉教授很快把元素周期表右边的10个元素[包括氦(He)、氩(Ar)和氖(Ne)]排除在外,很明显——它们都是室温下的气体,会逐渐消失,它们根本就不适合作为货币。

除了气体之外,塞拉教授还排除了汞(Hg)和溴(Br)等元素,因为这些元素在室温下是液体,所以它们和气体一样不适合充当货币的角色。另一些元素,例如砷(As)具有毒性,因此也被排除在外。

接着,他指向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这其中包括12种碱性元素,例如镁(Mg)、钙(Ca)和钠(Na)。这些元素同样不适合作为货币,因为它们一旦遇到水就会溶解或爆炸。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是个好主意,但如果金钱一遇到雨水就溶解,那就糟糕啦。

接下来要排除的元素是铀(U)、钚(Pu)和钍(Th)等元素,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具有放射性。没有人愿意随身携带一种可能致癌的货币吧。这个小组其实还包括30个放射性元素,它们仅可在实验室中制造,并且一旦生成即刻分解,例如锿(Es)。

除此之外,大多数其他元素也不具备货币的特定属性,例如铁(Fe)、铜(Cu)和铅(Pb),由于生锈或腐蚀而无法进行最终分割。央行让你的存款贬值已经够糟心了,没有人希望货币还能够自己贬值。

罗拉特和塞拉继续讨论元素周期表,铝(Al)太容易被损坏,因此不宜用作硬币;钛(Ti)又太坚硬,以至于无法用古代文明时期的简易设备来冶炼。

淘汰以上元素之后,只有8个元素成为货币的候选者。这些贵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央,它们是铱、锇、钌、铂、钯、铑、银和金。它们都是罕见的。然而,只有黄金和白金才有足够多的数量以支撑实际货币供应。其他贵金属都是非常罕见的,罕见到无法充当货币的角色,同时,由于它们熔点非常高而难以提取到。

罗拉特以如下的结论终结了他的元素周期表之旅:目前只剩下两种元素——金和银。两者都是稀缺的,

但并非罕见之至。它们的熔点也相对较低,所以很容易加工

为硬币、块锭和珠宝。银会和空气中微量的硫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会变色。这就是我们最终认为“金”特别有价值的原因。

金(Au)还有另外一个吸引力,它的颜色是黄澄澄的。其他金属大都是银色的,除了铜,当暴露在空气中时铜会变成绿色。美观并不是作为货币的先决条件,然而,考虑到黄金已经成功通过之前的测试,美观对于黄金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很棒的特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