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19:14:08

点击下载

作者:傅静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试读:

内容简介

掌握身边的心理学,解读自我,洞悉人性,让你成为社交达人。

学的好不如用的巧。这是一本超级轻松而实用的心理学读本。员工必知的生存技巧、老板需要的管理要诀、恋人想找的心跳体验、家长苦思的教育方法、考生必备的激励法则……

掌握发生在身边的心理学知识,让你与他人的交往变得更加顺利,也许还能帮你成为各个领域中游刃有余的社交达人。

书中幽默深刻的故事、切实可行的建议,将是您绝佳的生存指导、生活与职场的得力助手。了解你身边的心理学知识,便能轻松探索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有趣心理学知识,完善自我心灵与人际关系,让人生更臻圆满。

玩转社交领域的秘技: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笑容,永远是最佳的交流手段

与人交往要学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学会自我监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

和人交往,EQ比IQ更重要编者序一场约会引发的心理学思考

Question 问题:

想在游乐园里进行表白,哪一种情形最合适?

Answer 答案

1.排队等候玩云霄飞车的时候

2.摩天轮的最高点

3.滑冰之后

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最佳的选项是“滑冰之后”,因为人在运动之后激情迸发、心跳加速,此时也是最容易对他人产生好感的时刻,如果现在表白,被答应的概率就会最高。

很多男女朋友在表白爱慕之情的时候,总是会精心筹划一种气氛、选择一个最佳场所。因为不同情形下的表白均会发生不一样的效果。若要究其原因,爱好心理学的读者便不难发现,这其实源于心理学史上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吊桥实验”,实验内容是请一位妙龄女性在吊桥上给过桥的男性做调研,并告诉他们“如果有兴趣知道调研结果的话可以电话联系”。同样的实验在另一个平稳的桥上也在进行,结果在吊桥上接受调研的男性打来电话的几率要远远超于在平稳的桥上接受调研的男性。

人们大多误认为心跳加速是美女当前所致,其实这是中了心理学“认知混淆”的招数,把“心跳加速”后对人产生的好感误认为是一种人的自然之情。虽然明白是小小的阴谋,不过在生活中还是非常受用的,只需遵循理论选个合适的约会地点,定会让她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生活中除了这个小小的恋爱心理技巧之外,其实我们身边还蕴藏着很多种其他心理学现象,本书即是结合心理学史上最经典的案例和实验,剖析我们身边最寻常可见的心理学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各种各样心理检查的方法;心理健康和心理疾;与陌生人、朋友、恋人、夫妻、孩子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际关系,为大家出谋划策,告诉大家该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与人交往的快乐。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总之,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实用的学问。本书的章节设置,刚好是了解、学习、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完整流程。可以说,读过本书后,您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万无一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我们编著此书的由衷之盼。编者谨识2010年10月本书阅读导航

普西客:心理学命名的由来

普西客禁不住诱惑翻动了禁止打开的金盒子,于是她和厄洛斯的爱情开始遭遇种种困难。希腊神话中的普西客(Psyche)被称为“灵魂女神”,她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历经磨难的爱情故事几乎展现了人性的所有成分:欲望,神秘,美丽,困惑,妒忌,忠贞,背叛,宽容,利他,忏悔,痛苦,愤怒……这些希腊先哲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心理学的起源。第1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日常琐事带你走入心理世界!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贴心而琐碎的心理学。每天冒着上班迟到的危险依旧要洗脸刷牙,是因为在乎形象吗?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轻松搞定他?还有,睡眠、做梦是一种生命的指引吗?关于清醒的唤起状态为何去海洋馆那天会早起

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以及保持清醒的状态,这些行为都是由大脑的唤起系统掌管的。把意识维持在一定水准以上的功能

在第一章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日常一天的活动。

我们的一天,从早上睁眼开始。早上起床这一行为是根据工作或学校的日程表来安排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规律,但有时这个规律会发生混乱。比如,上小学的时候,如果某天有与平日不同的特别活动,例如学校组织去爬山、植树,或者去海洋馆之类,那么这一天就会比平时起得早,这类经验就会起作用,使大脑的各种活动更加活跃。

对于远足那天的早上会早起可以这样解释:因为想象着十分高兴的事情,情绪也随之兴奋,大脑活动会暂时变得活跃,唤起也比平时强烈。因此会出现不容易入睡、夜间频频上厕所、比平日起得早等现象。如果唤起强烈的话,不但会早起,醒来后还会越来越兴奋,洗脸、换衣服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如果被人提醒的话还会突然发脾气,或者紧张天气会发生变化,总之一副与平时不同的样子,连家人都会吃惊。清醒的原因

唤起和唤起系统

唤起

是指清醒的状态,以及维持这种状态的功能。

唤起系统

是指大脑中调节唤起状态的部位。

人之所以可以做出恰当的反应、行动是因为在唤起系统的作用下处于唤起状态。养成习惯的原因为何每天早上要听新闻

习惯是不知不觉养成的。重新审视自己的习惯,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养成这个习惯、这个习惯又会产生什么意义。习惯是无意识的重复

洗脸、刷牙这些日常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是通过家庭教育学会,花时间不断重复,然后渐渐养成的。开始,在父母不断地催促下不情愿地去做;接着,为了逃避责骂或者说是为了获得赞扬去做。不管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一旦掌握了一种行为,就会自动地去实践,这是人的天性。

习惯,即出于这样的一种天性,无意识地、自动地、机械地去实践已掌握的行为。

而且,习惯有这样一种倾向——通常每一次重复是以特定的顺序、不中断地、从开始到结束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如果睡懒觉、洗脸刷牙这类的晨间习惯不能按照往常一样进行的话,往往这一天的心情也会低落。这就是这种倾向造成的结果。思考一下习惯的意义

习惯有时也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比如,洗脸、洗澡是为了保持清洁的卫生状态)。一位心理学教师曾经批判过早上起来洗脸这种行为。在他看来“其他的身体部位在洗澡时就清洗干净了,为什么只有面部要早上清洗呢。特别处理面部是种奇妙的行为,不要只是洗脸”。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习惯,即“常规”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很多人习惯于早上锻炼身体、听广播、看报纸新闻,如果不做这些事,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些事虽然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但仍然被重复着。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日常的生活习惯了。思考一下习惯

习惯

习惯就是每天重复进行而形成的行动模式。是在特定的条件(时间、地点、状况)下自动进行的。

你都有哪些习惯,它们都是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的?和朋友的习惯比较一下,很有趣吧!印象管理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女孩子喜欢扮靓,在心理学中有什么意义吗?享受过程,享受被看到的瞬间

大多数的女性在出门之前都会打扮自己。女性总是尽量避免素面朝天地出入公司或与朋友、恋人见面。而且,最近随着男士化妆品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注意护肤美容了。打扮自己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

打扮自己既包含着“打造自己的喜悦”,也包括了变身的愿望。尤其在参加特殊的聚会时,每个女孩都会精心地打扮自己:换上漂亮的礼服,做个独特的发型,化个明艳的妆,尽力展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自己。这样,我们可以摆脱自己的日常形象,暂时表现出压抑已久、不同寻常的一面。万圣节的面具舞会其实就是把这些以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行为。

而且,打扮自己和他人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通过精心打扮可以改变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看起来与在家的时候不同,从而管理“我在别人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印象管理(印象操作)”,通过打扮进行印象管理,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如上所述,打扮自己包含着两种意义:对自己而言,享受打扮的过程;在人际关系方面,让他人对自己有好的评价。总之,打扮自己蕴涵着两种满足感——打造美好的自己和留给他人美好的印象。而且,如果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话,我们的自尊心也会得到满足。为何要打扮自己

就心理学理论来说,打扮自己包含了两个心理过程,分别是改变自己已有的造型和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曝光效应遇到面熟的人会有亲切感

与外表、人品无关,人们容易对经常见到的人或者离自己近的人抱有好感。对此,心理学有过研究。见过好几次,距离很近

我们上学、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经常在同一个时刻,在同一个汽车站或候车室的话,总会有几个面熟的人。对这些面熟的人,即使没有说过话,也会有一种亲近感,就像对朋友伙伴的感情一样。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会缓解慌乱的情绪。

我们对人产生好感甚至喜欢上别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上下学、上下班时,从不相识到面熟的这一过程,都会成为开始喜欢别人的契机。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列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也可能会对他抱有好感。我们一般不会注意上下学、上下班时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着,也看不出他们的行动中有什么醒目的特征,只是看着他们沉默站立的身影。但随着每天的重复、看到对方次数的增多,我们对对方的好感也会增强。这就是“曝光效应”,即仅仅因为与对象人或对象物接触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好感也会增强的效应。

而且,我们对离自己距离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这就是“接近性因素”,在单位或者教室里,我们更容易去亲近那些座位离自己近的人。同时,如果对方离自己越近,见面的几率就会越大。因此,曝光效应和接近性因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有没有每天都会见面的人呢

曝光效应

实验证明:即使不是特殊的刺激,只是重复某种刺激,也会因此产生亲近感,抱有好感。私人领域和个人空间为何人们总喜欢靠边的座位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划分一个肉眼看不见边界的领域,即个人空间。并且,当个人空间被侵犯时,就会采取行动消除这种不快。占座位的方式

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当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

个人空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如果被侵犯就会导致不愉快、不安。这是心理学家用老鼠做的一项实验,目的在于观察当老鼠的居住环境变得非常拥挤后的反应,并据此来研究如果人类的个人空间变得非常狭窄,会发生什么。从PM理论说起你的上司是什么类型

根据PM理论,可以把领导分成四种类型。你所属的组织的领导属于哪种类型呢?上司的红脸和白脸

和单位的同事说上司的坏话,这并不是什么乐趣。一般什么样的上司经常被部下说坏话呢?

不论在什么单位,一般领导都有红脸和白脸两种面孔。这两种面孔是如何影响工作的呢?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三隅二不二于1964年创立的以两种职能为标准的员工行为研究——PM理论就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点。

领导有两种职能:目标达成职能(P职能,红脸)和组织维持职能(M职能,白脸),而根据各自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强势的红脸(P)和弱势的红脸(p)、和蔼的白脸(M)和冷淡的白脸(m)。

经过排列组合,就把领导分成了四种类型:PM型(强势的红脸加和蔼的白脸),P型(强势的红脸加冷淡的白脸),M型(弱势的红脸加和蔼的白脸),pm型(弱势的红脸加冷淡的白脸)。

具体地说,P职能会“最大限度地调动部下工作”,M职能会“给予部下支持”。PM型,即强势的红脸加和蔼的白脸这种类型的领导,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在他们的领导下,组织的生产力会达到最高,同时部下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理解。而其他类型的领导,多少都会让部下感到不公平、不满。领导的职能和类型

领导的四种类型

❶m型(m职能高p职能低)业绩差,人际关系好。

❷pm型(p职能m职能都高)业绩好,人际关系好。

❸pm型(p职能m职能都低)业绩差,人际关系差。

❹p型(p职能高M职能低)业绩好,人际关系差。第一印象的形成外表会左右别人对你的印象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通过观察对方各种各样的特征,形成了初步的印象。但要注意不能仅凭印象推断他人的人品。“部长”“能干”吗

每个人第一次和别人见面的时候都会紧张。我们会对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敏感。为了留给对方好印象,我们会十分注意自己的发型、服装、态度、谈话方式等。同时,我们为了了解对方,也会十分注意对方的发型、服装、态度、谈话方式等。通过这些线索,印象就形成了。

而且,在留给别人的印象中,有的是我们有意识的行为,有的是我们无意识的行为,这些都会随着场合、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在生意场上,我们会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尽量留给人“有信用”、“整洁”、“智慧”、“善交际”、“执著”的印象。但如果对象是自己心仪的人时,就要展现出与生意场上不同的一面,使自己看上去“温和”、“诚实”、“热情”。

但是,如果我们太紧张于第一印象的话,就会失去本来的自我。例如,如果其中一个特征十分出色(或者十分恶劣),我们对与此无关的部分也会有很高(或者很低)的评价。这就是“成见效应(光环效应)”。看到“部长”的头衔就认为这个人“能干”,因为“打电话时很和蔼”就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避免被这些表象蒙蔽。美即是好,对吗

印象是由哪些因素形成的

人们很容易将美和好联系在一起,认为美的就是优秀的。例如,人们观念中善良的仙女往往是美丽的,而邪恶的巫婆却往往是丑陋的。表情、身材、长相等与印象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关系。

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例如,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等,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是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被认同。另一种性别特征论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

周围的成年人的态度以及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性别特征都会左右我们成人之后的生活。在周围人的期待中形成的性别特征

搭车去比较远的地方时,我们会受到性别的影响。如果所乘坐的出租车的司机是位女士,那么你也许会想,这位女司机会不会和多数女性一样,方向感不怎么样吧?不止是出租车司机,公交车的司机或者土木工程方面的女性工作者也会使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她们很优秀吗?她们可以胜任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吗?

因此,在这些职业领域中的女性就职者很容易受到关注。这是因为,迄今这些工作都是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男性的工作”。这种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女人味”、“男人味”,就是“性别特征”,它与生物学、解剖学中性别的概念是不同的。

我们的性别是与生俱来的,父母根据性别准备相应的衣服、玩具,孩子则接受它们。而且,包括父母在内的成年人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孩子时,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稍微淘气一点的话,男孩子会得到“真活泼啊”那样的表扬,而女孩子则会受到“好粗野啊”那样的责备。这样日复一日,孩子就会具备性别特征了。

即使已经成人,性别特征还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工作场合接待第一次见面的人时,我们对待男性的态度会不同于对待女性的态度,而且,我们还常常会被自己和对方的性别特征制约。就像“销售是男人的工作,秘书是女人的工作”之类制约工作内容的想法如今依然存在。但依据相关法律,我们可以摈除那些“这不是女人的工作”之类的社会潜规则了。适不适合一份工作,并不是由性别决定的,我们必须要尊重个人的能力。性别的形成

两性双面的本性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性别形成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职业之锚工作的价值取向

什么工作有价值?这是依据人的职业规划而得出的,而人的职业规划又是由人的价值观、能力、动机决定的。五种类型

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一生致力于争取美国黑人的平等权利的运动,他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发表的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就表明了他那种为梦想而奋斗的价值观。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谋求对自己有价值的工作。虽然所选工作的内容因人的价值观、能力、动机而各不相同,但其中还是有定式的。美国的E. H. 施恩教授(E. H. Schein)把这种价值取向的定式称为“职业之锚”。而且,职业之锚在参加工作3—5年后,会在能完全应付工作内容的时候形成,并会不断影响你终生的事业观。在职业之锚中有以下五种类型。

职能—技能:重视专业、活用技能的专家型

管理—统治:有管理能力、从组织中脱颖而出的领导者型

保障—安定:寻求组织的安全保障,认真的组织者型

创造—独创:追求独创能力的发明家型

自律:自主创业,什么都可以独立完成的企业家型

自己的职业之锚与自己的工作关系紧密。比如,保障—安定倾向强烈的人即使从事了创造—独创的工作,也很可能无法完成建设性的工作。明白自己拥有哪种类型的职业之锚对选择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美国的职业人在不断跳槽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职业之锚,而日本的职业人则是在特定的公司组织文化中根据适合自己的部分而形成职业之锚的。你的职业之锚

职业之锚

五种类型

考虑一下你现在的职业之锚属于哪种类型。

虽然职业之锚会终生影响职业的选择,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个人都不一定只有一种倾向。A型、B型和C型不同的工作风格

即使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却不好意思在大家还在工作的时候下班。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个人性格与工作风格

在公司等组织中,我们一般都会和同事共同工作。业务繁忙的时候,即使到了下班时间也不得不加班。这时,如果周围的同事都在加班,只有自己先下班的话,可能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吧,认为自己会给别人带去麻烦。这是为什么呢?

在组织内部,为了维护组织的统一,我们就要遵守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就是“组织规范”。特别是日本人,他们是十分重视组织规范的。这种类型的性格会使他们很容易接受加班的要求。

加班是为了赶在预定的期限之前做完工作。面对加班,有人会变得神经质,也有人不会这样。从人的性格来分析对待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容易得心脏病的类型——A型行为方式和与之相反的B型行为方式。

A型的人十分性急,总爱操心,即使在家里也会担心工作的事情。B型的人与之相反,可以轻松地完成工作,甚至还会感到时间充裕。所以,如果不加班的话,A型的人会比B型的人紧张很多。例如,属于A型的人常常加班,工作很积极。不幸的是,由于过度劳累等原因使得心脏病发作而猝死的上班族中,A型的人也居多。

C型的人善良,隐忍,勇于自我牺牲,服从,克制或压抑自己的情绪,被称为“癌症性格”。C型人格中的特质缺少与病症或其他疾病抗争的“斗志”,而“乐观”和“积极”的风格对健康有极大的影响。A型、B型和C型行为模式

英国的心理学家劳伦斯·莱森按照个人的行为模式,把人分为A型、B型和C型。同类型的人容易产生同样的健康问题。购物的心理购物可以缓解精神压力

购物虽然是缓解精神压力的手段,但一旦过度反而会加重精神压力。不要过分依赖购物

下班回家顺便买点儿东西,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过吧。有时我们也会通过购物来缓解压力。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累积的疲劳。工作的事务,与上司、前辈和同事的关系,上下班时的堵车高峰期,以及各种各样的琐事都会给我们带来精神压力。我们在感到压力时,会去唱卡拉OK,会去旅行,还会听音乐,总之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开朗起来,以缓解压力。这些减轻精神压力的行为称作“压力缓冲(处置行为)”。

压力缓冲的手段因人而异,女性中有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下班路上或是假日去购物。在购物的时候,可以暂时忘却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可以放松心情更好地面对第二天的生活。热衷于购物还包含着缓解压力的愿望。

但是,最初以缓解压力为目的的购物,一旦过度反而会带来问题。也就是说,仅把购物本身当做目的,“不买东西(买不到东西)”也会形成一种压力,这就是“购物依赖症”。严重时,买不到东西或是购买了高价的、不必要的东西,也会感到不满足,陷于不愉快的心情中。这就是处置压力的行为造成了新的压力,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应对压力的行为①

产生依赖症的过程

处置压力的行为一旦过度就会转为依赖症。

购物依赖症的特征

● 陷入购物的欲望中,对其他事情无法集中精力。

● 痛苦地抑制购物冲动。

● 购物时情绪高涨,但之后会产生罪恶感和对自己的厌恶感。

● 购物所花的钱越来越多。

购物依赖症多见于女性,原因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平、不满、精神压力.会给身体和生活带来障碍,需要治疗。饮酒的心理下班后饮酒要适度

作为消减压力的手段,喝酒、赌博等和购物一样,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依赖上这些东西。为了能够醉得舒畅

如前面讲过的,除了购物,还有很多消减压力的方法。特别是有许多上班族,他们很期待能够“下班后喝一杯”,以此来消减自己的压力。虽和不对脾气的上级或前辈喝酒反而会增加压力,但和知心的人一起喝酒的话,就会充分起到消减压力的作用。

就像“借酒消愁”、“酒者天之美禄”所说,酒可将烦忧、焦躁拂之一空。如果是为了消减压力而适量地饮酒的话,那就没什么大碍;但如果是饮酒过度,患上了酒精依赖症,那可就本末倒置了。关于依赖症,我们已在前文中作了说明。而总有酒精依赖症者,简单地说是指那些不把喝酒当做一种乐趣,而是对酒不置可否,持续地处于一种对酒的渴求状态的人。因此,大量饮酒和每天饮酒的人并非酒精依赖症者。但有些人即使是偶尔喝一回酒,一旦喝了酒就会兴奋起来,毫无顾忌地采取攻击性的态度。这样的人就可被视为酒精依赖症患者。

为了消减压力而饮酒,这是健康的;但如果是“干什么都喝酒”的话,那就超过了消减压力的界限。对酒精的依赖是精神上的,最初可表现为间断性地渴望喝酒和不能自我克制。而后如果减少酒量的话,就会引起抽搐、情绪异常、幻觉、幻想等症状。因为酒精依赖症者有时不能自己发现症状,所以希望大家对于饮酒怀有一颗自制心,醉要醉得舒畅。应对压力的行为②

酒精依赖症的特征

● 不能控制饮酒行为,喝酒优先。

● 逃避不安、痛苦和压力时,不能不喝酒。

● 戒酒后,出现焦虑、出汗、失眠、抽搐等消极的症状.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又开始喝酒。

● 出现生理上、精神上以及社会性的问题。

● 40多岁的男性最多,年轻人、退休后的老人和女性在增加。

● 自我评价低的人、非常顽固的人、认真的人容易患酒精依赖症。亲和需求渴望与他人在一起的感情

学校里的班级、地区内的组织或公司里的部门,不管你从属于以上哪个组织,家庭对我们而言都是个特殊的组织。家庭——与众不同的组织

工作结束,踏上回家的路,家人都在等你。在家里,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享受团圆的乐趣。这些消除了我们在学校、公司里的烦恼和疲惫。

我们虽然从属于学校、公司等各种各样的组织,但不少人还会去寻求“家庭”这一组织。我们经常会寻求和他人在一起,与他人一起生活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平静的状态中。这种渴望与他人在一起的感情叫做亲和需求,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一家团圆可以满足我们的亲和需求。

但是,孩子们不会只沉溺于家庭这一个组织之中。从儿童期,即大约6岁到12岁的小学阶段开始,比起家庭,孩子会更渴望与朋友或异性亲近。这个时期,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庭都是一个变革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对家人发脾气,争执冲突会不断发生。

其实,家庭是我们唯一的可以直接表达情感的组织。在其他的组织中,为了维护组织,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感情。但是,在家庭中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情感反而可以增进感情,巩固关系。以这种方式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家庭组织特有的机能。正因为家庭的本来意义在于放松,所以家庭中既有团圆的时候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家庭是什么

亲和需求

亲和需求是一种社会性的动机,它促进人们结成不同的组织,在组织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环境,可以回避冲突与恶性竞争,宗教团体的形成是人们亲和需求的显著表现之一。

在人群中

获得

关心 友谊 爱情 支持 合作

尊重 保护安全感 归属感

摆脱

恐惧 孤独 寂寞 焦虑 压抑 苦闷 无助

亲和需求

鲁滨逊在荒岛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有一种力量一直驱使他离开小岛,回到人群中去.这就是亲和需求,是人们对群体生活的渴望。关于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怎样才能睡得好

如何利用睡眠周期——即使睡眠时间短,也可以睡得安稳,愉快地起床?为了快速眼动睡眠设置闹铃

睡眠中,较浅的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和较深的睡眠(慢波睡眠)互相交替。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我们就睡不安稳,达不到调整身体状态的效果。

快速眼动睡眠的快速眼动(REM)是Rapid Eye Movement的简称,是指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的状态。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身体虽处于睡眠的状态,但大脑却是半醒的,这时人就会做梦。慢波睡眠的慢波(NREM)是Non Rapid Eye Movement的简称。在慢波睡眠期,身体和大脑同时进入休息状态。在入睡后的3小时,一般为较深的慢波睡眠,这时可以消除疲劳。之后,会如右图一样,以90分钟为周期,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反复交替,而且在快醒的时候,快速眼动睡眠会变多。快速眼动睡眠可以使人从慢波睡眠的状态中醒来。

为了尽快入睡,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周期。首先,为了使身体得到休息,消除疲劳,慢波睡眠十分必要。而入睡后的4个半小时后、6个小时后、7个半小时后,快速眼动睡眠会增多,如果在这些时间段里起床,就会相对容易。如果睡眠时间过长,会无法进入慢波睡眠的状态,而一直持续较浅的睡眠,也提高不了睡眠质量。睡前洗个热水澡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内的节奏,使我们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而且,快速入睡最重要的是,假日也要按时起床、适量运动,以及保持日常的生活节奏。睡眠时丰富的心理活动

睡眠时脑电波的变化

成年人的睡眠模式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