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20:53:08

点击下载

作者:呼志强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逆袭

逆袭试读:

前言

如果你已经进入人类社会,却还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还为不知成功在哪里而抱怨,那你就OUT了。

如果你学历不高,从事着一份卑微的工作,拿着刚刚能够维持温饱的薪水,那么,你该如何去寻找成功?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的是青春,有的是青涩,有的是激情,同样,伴随的是不懂社会规则,不懂世态炎凉,不懂低调谦逊,不懂得自己很多事情不懂;很多年轻人真正步入社会,才明白社会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吃亏成了常态,上当成了习惯。这都是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人生经验,让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常常在现实中碰壁,就像一只刚会飞的小鸟,还没找到自己飞翔的方向。

二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是扬鞭策马的时节,但是,仅凭着年轻人的血气方刚,特立独行,凭着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是不行的。这样容易处处碰壁。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总是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现在,年轻的你正在做什么?也许你刚从学校大门走出来,还在疑惑社会和学校的环境是不是一样;也许你幼稚地以为工作之后,可以很轻易的得到领导的认可,那你就真的错了。虽然你脸上还残存着青春痘疤,但那只是青春的痕迹,而不再是青春本身了。

成熟比成长更重要,本书就是想让你拥有年轻人的年纪,却有三四十岁的心态和阅历;拥有年轻人的身体,却有三四十岁的智力和经验。

人在旅途,总会俯手可及地“拾捡”到好多别人总结的际遇和体验,这些人生经验给我们带来新的感悟和思索,让年轻的我们少走弯路,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与其将来后悔,不如从现在起,就学习一些过来人的处世经验和生存智慧,学习如何让自己尽量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这是一本写给当代年轻的读者的一本书,但愿你能读到它,在你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尽快成熟起来,因为社会发展得很快,跟不上节奏就只有被抛弃了。二十多岁是你人生最宝贵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你学会了,明白了,能迅速从屌丝逆袭上位,这样你就会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顺利很多。

本书还摒弃华而不实的大道理,告诉年轻人最现实的做人哲学,最实用的避险之道,最直接的成功方法,最有效的处世良方。

本书还运用了大量实例来进行佐证,名人的事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决心与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们借鉴和复制,本书兼具实用与理论结合,是一本全面阐释年轻人如何励志的好书。

上篇 为人有方圆:得意时要低调,失意时要微笑

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社会环境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人生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之中,个人的命运如同一叶小舟,是顺流向上,还是逆流而下,全在于你如何去适应它。不管是国家形势的大变,还是工作环境的小变,都可能引起我们个人前途命运的变化,或是机遇,或是阻碍。聪明人总是使自己与时俱进,跟上发展变化,而有些不识时务的人只有被淹没、被淘汰。

举例来说: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国家急着唤醒人民的积极性和发展观念,敢干的,有胆的都发家致富了;中间的十年,国家想靠搞活经济来兴国强邦,只以经济发展为重,像官商,破坏环境等,都勉强被包容了;现在的形势是科技兴国,提倡创新,科技人才和原创性人才迎来了最好的时机。社会环境影响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根据身处的社会环境来选择自己的学习、工作方向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正确选择。

要想成功,抓住时机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适应这个时代、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没有人天生就具备一切成功素质,这些素质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改变。愚蠢的人抱怨社会,聪明的人适应社会。与社会环境相和谐,事业发展才能如鱼得水,反之则步履维艰。人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对不同的人来说,挑战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市场竞争不规则,对某些做生意的人来说,正好浑水摸鱼;而对那些习惯于以章法办事的人来说,市场不规则就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按部就班,逆循老方法去竞争,结果只有失败。社会环境之变是人生之变的外在张力,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必须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环境。

适应环境突出表现在紧随时代变革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面。市场经济社会不可能搞大锅饭那一套。要想尽快致富,就要善于找到行业趋势,顺势而行不仅阻力减小,成功的希望会更大。

人,要想生存,必须随时代一起发展进步,与时俱进。因为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思路不断兴起。旧知识、旧技术、旧思想不断被淘汰。如果你还保留在原来的状态上停滞不前,那你只能被淘汰。

学习狐狸的智慧,改变自己

在人们的印象中,狐狸是狡猾的,虽然它们还远远不是人类的对手,但毋庸置疑,狐狸的智慧在犬科动物里算是佼佼者。

狐狸的主要智慧就是适应性极强,随遇而安,树林丛莽、丘陵河地,无处不可栖身。它白天睡觉,晚间觅食。并且从不挑肥拣瘦,野兔、山鸡、老鼠、小鸟、小鱼、青蛙都可以吃;实在没办法时,蠕虫、昆虫乃至野果也可以充饥。

狐狸娇小的体型,比不过狼的团队合作,比不过鬣狗集体狩猎,但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中,狐狸靠着自己的主动适应,不断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靠着灵活、聪慧,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从狐狸种族繁衍至今而不衰落并分布广泛不难发现,狐狸拥有强大的适应特性。也正是它的这种特性,值得人类去反思。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知难而进,勇于主动适应社会,才能有自己的位置。聪明的狐狸明白,即使它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它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

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你一定也知道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够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可以来改变自己。

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别人喜欢。

如果无法说服别人,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能力。

要想让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适应并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全方位看清现实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把社会生活理想化,要全方位看清现实生活。一个人如果对社会上的事情一头雾水,那证明他是个没有阅历的人;有阅历的人,会把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当吃饭睡觉熟记的。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首先就是要接受现实。你周围肯定有人这样抱怨:“老天为何对我特别不公?”他们看自己手中拿的总是劣等牌,看别人活得总比自己潇洒,处处都是成功伴随。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实际上,深入到每个成功者的后面,哪一个没有三灾五难,哪一个没有痛苦的经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人言无二三,当我们的遗传、环境、遭遇和经验造就了禀赋不同的我们自己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庄子》中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上天赋予了子舆很多缺陷:驼背、耸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侵到我心中。”

这位古人是多么坦然地去接受、欣赏自己,毫不自暴自弃,而且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古人尚且如此通达,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生活中不凑巧的事、倒霉的事、煞风景的事,构成了我们的日子,组合成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应首先学会超脱,学会自寻快乐,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好了,就能轻松地面对困难,就能走出困境。

记住: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亲人过不去,因为他们会不让你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幸运,也不可能永远被厄运纠缠。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同的困境和难题,我们既要接受这种现实,不再抱怨,同时又要超越这种现实,要以通达的态度去面对,要相信,命运由我们自己创造,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有竞争很正常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需要知道的是,我们参加的不是去超市或商场悠闲购物,或饭后茶余闲庭信步,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参加的是一场永远没有结束的战争。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商场无父子。”即使是父子,只要到了生意场上,就是竞争对手。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

有一次,一家公司招聘一名经理,有许多人前去应聘,公司老总一眼就从应聘者中看中了一位小伙子。面试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应聘者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可是那个小伙子却一直没有露面。这位老总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让他的秘书去了解一下情况。秘书回来报告说,那位小伙子遇到了同时来应聘的一些朋友和亲戚,于是就让他们先进来面试了。终于,那位小伙子进来了,果然他显示出了高于其他应聘者的能力,但最终这位老总却没有录用他。

秘书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道:“虽然他有着超出其他人的才干,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缺乏竞争性。他既然能把应聘的优先权让给别人,那么难保他不会把重要的商机让给竞争对手。才能是可以培养的,而竞争意识则是天生的。我不能把自己的公司交给一个没有竞争性的人去管理。”

年轻人不要埋怨竞争的残酷,因为竞争绝对不能避免,它是必然要发生的。竞争甚至是成长壮大的动力,是生存的保障。我们没有必要去抱怨生活的压力,正是这种压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竞争性正在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正如这位老总说的,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我是一个有竞争性的人吗?我的竞争意识到底有多强?

要想在今天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存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大胆表现自己,积极表现自己,把机会抓在自己手里。不要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要做下蛋了就咕咕叫的老母鸡。竞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推上重要的位置,发挥聪明才智,给社会创造财富。如果做个谦谦君子,把机会让给才能不如你的人,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的犯罪。

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

写出《沉思录》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利乌斯说过:“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今天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取决于你的大脑所思考的内容、你的思想意象和你所坚持的信念。你的生命和你的生活都是由各种思想支配着的,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但必须通过改变你的思想来实现。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只关心两件事,一个“吃穿”,一个“房子”,只关心“吃穿、房子”,就没有机会探索人生的意义,做了房奴、车奴、卡奴,常挂在嘴边的当然就只有“活得没意思”了。

生活就是思想,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结合物。在人的躯体中,骨骼和肌肉可分解成80%的水加上少量的化学物质。只有人的大脑和它所产生的思想才能决定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人的言行都是思想的产物。爱默生曾经说过:“伟大的人物都懂得这样一条道理:是思想统治着世界。”美国政治家和演说家丹尼尔·韦伯斯特曾经说过:“理智是一切事物的伟大杠杆,人的思想是人们达到各种目的的最终答案。”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说过:“精神具有它自己的天地,在那里,它可以创造出一个地狱的‘天堂’,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天堂的‘地狱’。”

现代人都是苦行僧,用本该睡觉的时间娱乐,用本该休闲的时间赚钱,用本该团圆的时间应酬。白天短了,夜晚长了,但就是没时间属于自己。我们要学会留点时间给思想。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波逐流。对事情,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要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主动的人,不能总是被动。有了自己有思想,加上自己的努力,工作中总会有收获,才能积累经验。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有的人几次后就熟悉了,有的人就是不行,这就是有没有自己的思想的原因。

人活在世界上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具备几项基本要求:健康、财富、人际关系、高尚的目标和正确心态。没有这些,就没有自我实现,因而,人就应该为了这些而活着。

别再把自己当孩子

25岁的姜小波是研究生,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才子,但是开始工作后,他觉得自己不“受宠”了。他的工作无非是接打电话、收发邮件等。在他看来,这种工作初中生都能做,何必浪费他的时间。而且和他一个部门的人很多只是大专学历,虽然他也算是鹤立鸡群,但在工作中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这让他感觉很不平衡。当他和老板提出这个问题时,老板告诉他,新人就应该从基层做起,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熟悉公司的业务,而且这也是考察新人的一种手段。

许多年轻人在走入社会之前,都会产生一些美好的幻想,对自己的未来期望过高。想一进入社会就拥有高于他人的地位,这种想法太不现实,而且也没有人喜欢好高骛远的人。当他们按照自己的幻想对比现实时,又多数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生活不如意,工作也不顺心。而他们又很自然地以各种形式把这种不顺心表达出来。然而他们忘记了,单位不是家,上司不是妈,除了自己爸妈,没人会惯着他,这样的年轻人在社会里势必受挫。

十八岁就算成年人了,何况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成年人拥有童心和童趣本是件好事,可是要把这种孩子气带到社会中,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你可以在一个人的时候孩子气,比如刚毕业的艾美丽,她平时很喜欢看动画片,《火影忍者》《海贼王》每期必看,休息时爱穿卡通T恤,还喜欢新潮好玩的东西。虽然她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没长大,可是这些表现都是在家里,因为家是允许有孩子气的地方。一到单位里她俨然换了一个人,像所有成年人一样,她会做好本职工作,会打扮得体,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造成困扰。

初入社会时,如果你有孩子气的行为,一定要尽快改掉,不然只能给人留下不成熟、不稳重的印象,这将影响你以后的发展。

人乐观一些、心态好一些固然是好事,你可以活泼,可以阳光,但也不要失了分寸,不要表现得太孩子气。如果一味地心直口快得罪了人不说,还会让人怀疑你的能力,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社会就是这样,很现实,也很势利,没有人会纵容你的孩子气。假如你还幼稚且单纯地认为社会和家庭、学校一样,学习好就优越,做错了还可以重来,可以肆无忌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不懂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技巧,那么即使你是可爱的、阳光的,也会被社会和他人不理解。

学校和社会是两码事

一位教授在对自己即将毕业的学生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人,告诫他们社会和学校不一样。在校园里,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由分数表现的奖励。而社会则不同。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评价的主要不是你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十几年来习惯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那样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的,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在大学里,很多人与名师畅谈,与大师深交,与古今中外名人“会谈”。大学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碎事务中,进入社会,就要先脱掉大学的光环。

大学和社会确实是两码事,学校是一种相对单纯的、以学习为主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以人为主,是人与人之间竞争的地方。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不会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几次机会,你就失去了;不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则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现在拿出来。记住:大学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人的;社会是教我们如何好做人的。

该为以后做打算了

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个体,必须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当你年轻的时候,就应想到有一天你也会变老,有一天,你也必须要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年轻的时候经历一些苦难,总要比年老的时候经历强多了。在你年轻的时候,要多想想,你要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要在什么时候赚到多少钱,才能让自己的晚年过得舒服?

在二十多岁这个年纪,如果还没有赚到让自己足够自信的金钱,那至少你还有让人艳羡的青春;如果你没有让人敬仰的地位,那你至少还有旺盛的精力,你可以抓紧时间学习拿得出手的本领。而且,越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越要趁着这个时间好好弥补。

有的年轻人从来不会考虑今后的事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吃喝玩乐、称兄道弟,但是不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延席,再铁的哥们儿在时间和利益的驱使下都会变味。若干年后,现在的这些哥们儿中,会有人飞黄腾达,会有人一文不名,更会有人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到那个时候,受利益的限制,你现在这些哥们儿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你亲密有加,各方面的悬殊会让你自惭形秽、矮人一等。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一种分阶段的过程。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三十岁左右的人,面对生活的挑战,已经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有遭遇失败和挫折的体验。四十岁左右的人,往往会奇怪为什么他们如此渴望和努力却还没能发迹。这是一个人重新评价自己、规划未来的理想时刻。

学文科的本科生小陈,毕业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公务员。当别的同学忙于找工作时,他一门心思地准备复习迎考,并分别报考了国家、省、市机关公务员考试。由于竞争激烈,他屡考屡败。眼看毕业已半年,他仍一无所获,只好转战人才市场求职应聘。凭着他的口才和管理专业,他被一家合资企业看重,被聘为人力资源助理。一年后,他升职为人事主管。小陈满脸自信说,不出五年,他将能胜任人力资源经理一职,而他的目标是成为人力资源总监,只要能发挥所长、实现自我价值,当不当公务员已经不重要了。

刚毕业的年轻人要记住:不要把你的业余时间耗费在对你未来发展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取消任何或全部消遣性的娱乐活动,而是要在你的时间安排中减少这些活动,增加更多的有益的活动。

今天,在书店里杂志上有各种各样指导人们进步的资料,其内容之丰富是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些资料提供的几乎全部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们生活的经验。花上几十元把它们买到手,再花上几小时仔细阅读,你就可以学到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才弄懂的事,才获得的宝贵经验。吸收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跃进到任何领域的最前沿。

人贵自知,认清自己很重要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不知己,就不能在自己一生中,给自己准确定位,事业也很难成功。总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与有钱人比,自己没钱;与有权人比,自己没权;与高的比,自己矮了;与胖的比,自己瘦了;处处羡慕别人,事事不能如意。长此以往,醋意顿生,妒意顿生,敌意顿生!这是很危险的,不是毁了别人,就是葬送自己。

想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要真正地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站在一旁,像陌生人一样来评估你自己。接着,要尽可能客观地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自己的能力并认清自己的缺点。

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过得很糊涂,根本不了解自己,不认识自己。他们对自己所认识的,也不外乎姓甚名谁,贵庚几何。至于寻究起自己的能力怎样,什么职业什么事情最适宜自己,为人处世能做到何许地步,在社会上处在怎样的一个“点”上,可能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自己了。有些人就是因为不认识自己,没找准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人生道路走得很不顺畅,成功更是很遥远了。

作家贾平凹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是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啊!”贾平凹的创作经历是这样的:最初,上大学时,在校刊上发表了一首顺口溜,于是努力写诗,两年之中写了上千首诗,质量平平;接着,他写起古诗来,也不怎么样;后来,学写评论、散文、随笔,同样没有突出的成绩;当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之后,这才意识到,这种文学形式最适合于自己,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写了大批短篇小说,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

贾平凹的经历说明,每一个人不见得都能认识自己的才能。“知己”如同“知彼”一样,亦非易事。正因为这样,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才目标,要经过一番摸索、实践。人无全才,各有所长,亦有所短。所谓发现自己,就是充分认识自己所长,扬长避短,认准目标。

对自己的长处要清楚

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其实,每个人都不可能在任何领域占尽优势,只会在某个领域占优势。只要你对自己的长处很清楚,并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恰当的程度,你必然会有所成就。

老业务员孙文香讲了她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的一段往事。性格内向的孙文香不知道如何和客户谈生意,眼看就要到谈判时间,她还是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幸好,谈判是在她自己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当时,她的办公室里挂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书法算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才能。客户进门之后,一眼就看见墙上挂着的这幅字,因为这个客户也懂一点书法,于是,两人并没有就谈生意而谈生意,而是很融洽地聊了很长时间书法。临走的时候,客户满意地说,和你聊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为人也很诚恳,这笔生意就算我们第一次合作吧。就这样,一笔10万元的单子就签成了。欣喜之余,孙文香找到了一个和人交往的很好的切入点,那就是自己的书法才能。

从那以后,她和别人谈生意的时候才有了自信。慢慢地,她又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长处,比如说,说话语气温婉,音质细腻并且有质感,比如歌唱得好。后来,她又逐渐发现自己很有组织能力和感染力。这些才能让她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生意也越做越顺利。

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无法取代的优点,你要学会将这些优点利用起来,用你的长处去打天下,而不是将所有的缺点展示出来,让别人去攻击。年轻的时候,你也许还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往,不过,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反省一下,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想象一下该如何利用这些优点,才能在社交中取得他人的认同,成为一个有感染力的人。尽早做这些工作,你就不会在社交中毫无准备,成为被动适应社会的那个人。

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没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陷,极力掩饰,或者刻意伪装,这样就会形成病态人格,讳疾忌医,就无法实现成功人生。

认识自己,就是要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现实,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现有的条件出发,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起点低,心态不能低

人生一世,许多东西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管接不接受、乐不乐意,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永远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在此之中,就包括我们的家庭和出身。

如果我们出生在一个钟鼎玉食之家,衣食无忧,前程似锦,这当然可喜可贺,因为我们不必奋斗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高的起点。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之家,父母并不能带给我们显赫身世、亿万家产。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人生起点,如果我们鄙视自己、自暴自弃,就可能永远走不出自卑的阴影,甚至走向生命的极端。

很多人羡慕“富二代”,“官二代”,家中有权、有钱、有人脉,子女坐享其成就行了,投胎成为“富二代”,“官二代”,或许带着几分幸运。但是,男人生下来顶天立地,要做就做自己的一番事业,名片上印的应该是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处处介绍自己是某某的儿子、某某的孙子。出了事情就会喊“我爸是李刚”之类的。

人生的起点,并不代表人生的未来。但没有起点,就一定不会有未来。面对一个糟糕的人生起点,坦然地接受就是成功的开始。

坦然接受生命的起点,就是全面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就是在自己成功前对自己的实力来一次彻底盘点,为将要开始的人生大比拼提前给自己交一个底。

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起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进而改变未来的命运。

记住下列事实:不是只有你贫穷,成功者也是从贫穷开始的;不是只有你起点低,成功者也有低起点的时候;不是只有你遭遇过不公平,成功者就是从不公平中过来的;不是只有你经历过灾难,成功者经历过更多的困难才有今天的局面;不是只有你学历低,成功者也有低学历者但他们不是低学习力者;不是只有你身体不便,成功者有的连手和脚都没有;不是只有你身患疾病,成功者身患绝症照样奋斗;不是只有你婚姻不幸,成功者里这样的人有的是;不是只有你面临挫折,成功者天天都在经受考验。

不要担心你的出身不好、不要担心你的学历不高、不要担心你总是遇到失败和挫折,努力在逆境中站起来,打垮它。世界上虽然没有完美的人生,但有多彩的人生!

认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年轻人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

认真进行自我评价,是一个正确估量自己,然后走向成功的重要过程。因此,要想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就要像孔夫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文学泰斗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青年时代有过一段放荡生涯,逃学、赌博、鬼混兼而有之。后来他醒悟了,改邪归正。但从何入手呢?聪明的托尔斯泰首先对自己进行了认真评价与分析,找出八条缺点:·缺乏刚毅力;·自己欺骗自己;·有少年轻浮之风;·不谦逊;·脾气太躁;·生活太放纵;·模仿性强;·缺乏反省。

然后他根据自我评价得来的信息,逐条加以改正、控制,终于成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世界文豪。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自我评价都能产生正面效应,对自己评价是否恰当,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可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评价时产生了偏差而对自己的整个心理产生了错觉,并引起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的变异。具体表现为:或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对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对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妨碍。

一个人如若自高自大,就会使自己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人们也不愿与这样的人来往。反之,自暴自弃也是有害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一定要有信心,过低地估计自己则会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埋没了自己;这种人总是处于自卑感和失败感控制之下,长此以往,就会变得胆小、退缩,不愿与他人交往,易于形成消极的情绪和性格,最终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以人为镜”是我们获得自我评价的良好途径。人们总是以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为依据,参照父母、教师、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来估价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库利认为,周围人们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从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是什么,怎么样。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评价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也不是每个人对我们的评价都同等重要。我们总是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自我评价,那些经常出现的评价、那些我们比较重视的评价就成为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照这段话,来看一下自己:能回忆从前,说明你在成长。回忆从前你笑了,说明你长大了;回忆从前你哭了,说明你成熟了;回忆从前你漠然了,说明你世故了;回忆从前你感慨了,说明你无奈了;回忆从前你淡定了,说明你开始老了。总之,只有认识了真实的自己,在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抱以客观的态度,你的人生目标才会顺利地实现,只要你下定决心做好每件事,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

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如今,“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他人,有时也会显出一副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批评一顿。当然,有的人的确是怀才不遇,由于客观环境无法与之适应,“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委屈自己,所以生活得十分痛苦。

难道现实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出现千里马无缘遇伯乐,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很多人之所以出现一种不好的结局,大部分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确实有才,但他们常自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较低的人,社会很现实,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就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想办法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因为你的才干本来就会威胁到他的生存,再加上你不适度收敛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干,胡乱批评,乱说一气,那你的上司怎会不打压你,而让你出头呢?最后的结局就是,你慢慢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们并没有才华,有的只是牢骚满腹,他们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没用,反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一个人不管才干如何,都会碰上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很多在工作上没什么建树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戴上“怀才不遇”的帽子。因为这样便可以把这份责任推卸到别人的身上。但有时候你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你的才能根本就还没展示出来,如何让别人去“遇”?这时候你的才能处于一种蓄势待发期,然后有两种结果,厚积不发和厚积薄发。如果你是厚积不发的这类人,“怀才不遇”根本无从谈起。

再功利的时代,都不会埋没好东西。因为好东西总是出类拔萃、少之又少的。而它之所以少之又少,是因为它不功利。因此,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华,不要为自己的前途忧虑太多。如果你一直怀才不遇,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怀的才还不够多;二是你怀的根本就不是才。

“怀才不遇”是虚幻的梦

“怀才不遇”是人们送给失败者的最大安慰,也是最大的欺骗。年轻人不要总是发牢骚、抱怨社会没有为你提供相应的舞台,你碰不到好的机会发挥才能,完全是自己的问题。

首先,才的成色不足。许多出校门不久的学生常会碰见这样的问题,总认为领导不重视自己,很想一展身手,一旦组织交给些任务时,就会出现两种心理活动:一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干;二是盲目认为该怎么干,结果一干就错。只因这些人的才还不足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自认为才华出众,才高八斗,其实还差得远。

其次,自己的才不能与时俱进。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都非常之快,一个人过去掌握的熟练技能很可能转眼之间就无用武之地了,而自己还浑然不觉,还到处炫耀自己的才艺,酸腐地自称怀才不遇。作为职场中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持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永葆自己的才华青春。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推销员”的原一平,刚开始推销保险的时候业绩平平,甚至连房租都交不上,只能睡在公园的长椅上。后来,一位年长的客户“点醒”了他,让他先从改变自己,提升吸引力开始。他组织专门针对自己的“批评会”,每个月举行一次,请五六个同事或者投保客户吃饭,目的只为让他们指出自己的缺点,比如“你的个性太急躁了,沉不住气”“你有点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你的常识不够,必须加强进修”……原一平把这些可贵的“逆耳忠言”一一记录下来,随时反省、勉励自己,努力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慢慢地,原一平把身上那一层又一层的劣根性一点点剥落了下来,逐渐进步、完善和日趋成熟。终于,从1948年起连续15年他保持了全日本销售第一的佳绩。

有些时候,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改变,改变眼前的不良现状,提高自身的能力。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现实着眼、积极行动,让自己具备“到哪里都能把饭碗端好”的能力。只有经历这种观念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你所期待的前程才不会遥不可及。

君子应厚积而薄发

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会抱怨明珠暗投而世无伯乐,害得自己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发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其实未必。有一成语“厚积薄发”,就是说扎扎实实地积累,循序渐进地发挥,那样才是做好工作,完善个人修养的方式方法。

所谓厚积薄发者,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积者,知识在头脑中的积累;发者,利用所积知识去创造价值。没有积便没有发,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只积不发,书呆子一个;只想发而不愿积累,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从2006年春节开始,郭德纲成了大街小巷茶余饭后关注的谈资。许多人看到的是郭德纲成名后的荣耀和光环,却忽视了成名前的艰辛。对于郭德纲来说,成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郭德纲在曲艺的路上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一路坎坎坷坷,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努力,从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方取得今天的辉煌。

在个人的工作生涯中,特别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必须要用积极、主动、敬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勤于思考,勇于接受挑战。在这个阶段,有的人可能会懒惰一点,不大喜欢花大力气对待自己的工作,可能就是努力那么一点点,对你的工作,对你的成长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人知识的渊博、能力的大小与否是看他在处世方面是否恰到好处,而不是看他读过多少专业、学过多少课程,而这,需要深厚的底蕴来积累,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还更多的需要实践的历练。而唯有采取“厚积薄发”的策略,才会有更冷静、沉着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把冷板凳当替补席

一个贸易公司的男职员,在刚进公司时很受老板赏识,但不知怎的,在并没犯什么错误的状况下,他被“冷冻”了起来,整整一年,老板不召见他,也不给他重要的工作,从主管的地位变成和普通员工差不多。他忍气吞声地过了一年,老板终于又召见他,给他升了官,加了薪,同事们都说他把冷板凳坐热了。

能力再强、机遇再佳的人也不可能是一辈子一帆风顺的,如果你是为人作嫁衣裳,便有坐冷板凳、不受到重用的可能。为什么会坐冷板凳呢?有很多种原因。·本身能力不佳。在工作中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也还没有到必须开除的地步。·曾犯过重大错误。在社会上做事不比在学校当学生,学生犯错也不会怎么样,在社会上做事一旦犯了错误,便会让你的上司和你的老板对你失去信心。因为他不可能再次用他的资本或职位来冒险,所以只好暂时把你冰冻起来。·老板或上司有意的考验。人要做大事不但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面对繁杂的耐心,而且还要有身处孤寂的韧性。有时要培养一个人,除了让他做事之外,也要让他无事可做,一方面观察,一方面训练。这种考验事先不会让你知道,知道了就不算是考验啦。·人事竞争的影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如果你不善竞争,那么就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失去原有的优势,坐起冷板凳来。·大环境有了变化。人说“时势造英雄”,很多人的崛起是由环境所造成的,因为他的个人条件适合当时的环境。可是当时过境迁,英雄便无用武之地,这时候你只好坐冷板凳了。·上司的个人好恶。这没什么道理好说,反正上司或老板突然不喜欢你了,于是你只好坐冷板凳了。·你冒犯了上司或老板。宽宏大量的人对你的冒犯无所谓,但人是感情动物,你在言语或行为上的冒犯如果惹恼了上司,你便有坐冷板凳的可能。·威胁到老板或上司。你能力如果太强,又不懂得收敛,让你的上司或老板失去安全感,那么你便会受到冷冻。老板怕你夺走商机去创业,上司怕你夺了他的位置,冷板凳不给你坐给谁坐?

坐冷板凳的原因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而人一旦坐上冷板凳,一般都无法去仔细思考原因何在,只知道成天抱怨。其实,与其在冷板凳上自怨自艾或疑神疑鬼,还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好好地把冷板凳坐热。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能力。在不受重用的时候,正是你广泛收集、吸收各种情报,学习其他知识的最好时机,能力强化了,当时运一来,便可跃得更高,表现得更卓越!而在这段坐冷板凳的期间,别人也正好观察你,如果你自暴自弃,那么恐怕真要把冷板凳坐穿了,而且一旦出现对你不好的评价,恐怕就无翻身的机会了。·以谦卑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都有打落水狗的劣根性,你坐冷板凳,别人巴不得你永远不要站起来。所以要谦卑,广结善缘,不要提当年勇,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对你现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而且“当年勇”也会使你坠入“怀才不遇”的情境中,徒增苦闷而已!·更加敬业,一刻也不疏忽。虽然你做的是小事,但也要一丝不苟地做给别人看!别忘了,很多人正冷眼旁观,打你的分数呢!·忍耐。忍闲气、忍嘲弄、忍寂寞、忍不甘、忍沮丧、忍黎明前的黑暗,忍虎落平阳被犬欺,忍一切的一切,忍给自己看,也忍给别人看。

能有以上的作为,相信你一定会把冷板凳坐热。不管你坐冷板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都是训练自己耐性、磨炼自己心志的机会;冷板凳都坐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此外,人都好锦上添花,当你把冷板凳坐热,你自然会得到很多赞美和掌声,成为人人敬佩的勇者;如果坐不住冷板凳,那么你就被人看轻了——除非你毅然换工作!

情绪需要控制,怒气需要抑制

不能控制情绪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还没长大。不说你也知道,只有小孩子才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生气就生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小孩身上,大人会说是天真烂漫,但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人们就不免对这个人的精神问题感到怀疑了,就算不当你是神经病,至少也会认为你还没长大。如果你还年轻,尚无多大关系,如果已经做过好几年事,或是根本已经过了30岁,那么别人会对你失去信心,因为别人除了认为你“还没长大”之外,也会认为你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样的人,一遇不顺就哭,一不高兴就生气,这样能做大事吗?这已经和你个人能力有关了。

在社会上行走,控制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于色”,让人觉得你深沉不可捉摸,但情绪的表现绝不可过度,尤其是哭和生气。如果你是个不易控制这两种情绪的人,不如在事情发生,引起了你的情绪时,赶快离开现场,让情绪过了再回来;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说话,这一招对克制生气特别有效。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越能控制情绪,那么你将在别人心目中呈现“沉稳、可信赖”的形象,虽然不一定能因此获得重用,或在事业上有立即的帮助,但总比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好。

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我们应该相信人的大脑完全有能力控制你的情绪,控制你的生活。·你有能力控制自己想些什么,每时每刻,每天每日;·你有能力创造出一个想象的前景和实现它们的正确途径;·你有能力去接近一个超出自我意识之外的信息源泉;·你有能力从你的生活中消除一切消极的思想和情绪;·你有能力去扮演想成为的角色,也有能力去获得想具备的能力和性格。

千万不要逞一时意气之快

一匹马找到一块肥美的草地,常到这里饱餐一顿。可是后来,一只鹿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就趁马不在,也跑来吃草。马发现了这件事,觉着鹿侵占了自己的利益,想报复鹿,但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去请人来帮忙。人说:“我也没办法,除非你套上辔头,我骑上你,才能追上它,惩罚它。”马不得已同意了。

于是,人骑着马,惩罚了鹿。之后,便把马拴在了槽头。这时,马才省悟过来,长叹道:“我真傻,为着一点小事而图报复,反而使自己沦为奴隶。”

马终于意识到:逞一时意气之快,睚眦必报根本就不可取。为了打击报复又不择手段,终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遇到问题不要逞一时意气,要学会心平气和,下面这位小贩就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水果摊小贩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3元吗?一斤2元,不然我不买。”小贩微笑着说:“我一斤卖你2元,对刚刚买的顾客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5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小贩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客人虽然嫌这嫌那,但最后还是以每斤3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挑剔他的水果,并且一点也不生气,不因一时意气没有与客人吵嚷,也没有对客人冷淡,最终做成了生意。

很多人真的比不上小贩,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会憋一肚子气,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

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棋后,往往会有意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上一两盘。为人处世正像下一盘象棋,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小青年,才会一口气赢对方七八盘,对方已涨红了脸、抬不起头,他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喊“将”。

时下里流行一句话:“玩深沉。”在遇到不如意的人,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大度绰约的风姿。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逊,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怒气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饿又渴,焦躁万分。正在这时,一块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地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止不住地流下来。

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们都围了上来。骆驼很害怕,不顾伤势狂奔起来,血也越流越多。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疲惫加之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去。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了。

临死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过不去呢?”这只骆驼控制不住自己,在受了一系列的伤害后走向了毁灭。

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说:“我过去经常发火,自从得了心脏病我才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动肝火。”请不要等到患上心脏病才想到不发火,要想克服爱发怒的坏毛病,就从今天开始吧。

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难、同事间的摩擦、邻里之间的纠纷、被人冤枉、公共场所被羞辱、家庭不和,等等,都可使人生气、愤怒,甚至暴跳如雷。但是,一定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怒气,等你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改变跟人抬杠的说话习惯

抬杠,就是指两个人或一大帮人在一起就某件事情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服输。爱抬杠的人,一般表现为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并经常对别人说的话发表不同意见,其实这是一种自恋和逆反心理的表现。有自恋心理的人特别在乎自己的感觉,不会换位思考,更不会替他人着想,自己往往喜欢扮演一种救世主的姿态,觉得什么事都应该自己说了算,别人都应该听他的。和人抬杠的习惯会让你做起事来处处受阻,时时遇难,何必把精力浪费在和人争论上呢?这只会给你增加办事的难度。记住,说服别人的秘诀,不是对他说“不”,而是对他说“是”。

某公司有一个难缠的客户,这个客户太仔细了,负责联系这个客户的业务员,简直烦透了,两人为了一个细节问题通了12次电话,每次都吵得不可开交。那个客户扬言以后不想再用这个公司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业务经理去拜会了这个客户,两个小时后,经理满脸喜悦地回来了:客户接受了产品,还表示将续约。那么这位经理做了什么呢?他只是静静地听完了客户的抱怨,轻声地附和他的意见,也就是说,整个谈话过程中,他没有和客户争辩一句。

生活中,如果你听到有人对你说:“你错了!”那你会有什么感觉呢?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反驳,这样一来双方自然就不会有统一的意见,如果你有与人抬杠的习惯,那么做事不顺利也就不奇怪了。事实上,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许多人在与人交谈中,习惯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终一人独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故事。这样非但不能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反而令人生厌。有个名人说过:漫无边际的喋喋不休无疑是在打自己付费的长途电话。要知道池蛙长鸣,不为人注意,而雄鸡则一鸣惊人。这就说明过多地“说单口相声”是不能交流思想的。此外,交谈时应谈论共同的话题,长话短说,让每个人都充分发表意见,留心别人的反应,这样才能融洽气氛,两情相悦。

美国著名口才大师亚历山大·汤姆曾说过:“我们谈话就像一次宴请,不能吃得很饱才离席。”的确,不管你有多少话题,口才多么好,如果不顾对方的想法,只管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独白,势必会引起反感。

所以,我们应该纠正“一言堂”式的说话习惯,多给别人一些说话机会,这样做,说不定会获得令你惊喜的结果。

生活中有时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渴求平等”的行为。你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存在许多这种行为的缩影。下面是一些较为常见的例子:·抱怨别人与你干得一样多,但工资却拿得比你多。·认为那些歌星影星收入太高,这实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恼火。·认为别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时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而你却一次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平。……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习惯于时时处处去寻求一种公道与正义,一旦感到失去了公正,他们就会愤怒、忧虑或者失望。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寻求公道就像寻求长生不老一样。

我们来看一看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不公平现象:教育上的不公平——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城市优于农村,东部优与西部,本地人优与外地人。医疗上的不公平——同样是人,公务员、职工、居民、农民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公平,换句话说,各人医保卡里的钱不同,报销额度不同,接受的医疗条件也不同。住房上的不公平——“房姐”可以拥有几十套住房;普通百姓购房倾囊而出,还要背上“房奴”的称号;民工购房是个梦,工资还常拖欠,温饱还是问题。休假上的不公平——有的单位有节假日和双休日,某些单位只有“双周休一日”,节假日只能意思意思,平时工作是没完没了。什么加班工资等,有些地方则是画饼充饥。……

孩子们总是喜欢公平的游戏规则,成年人希望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然而现实世界存在着不公平,人世间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尽量变得强大。

生活不是一场辩论,在这里,没有公平的法官出席。也许,它给别人的全是玫瑰花,而给你的则是刺人的荆棘。能够理解并热爱生活的人绝不会强求生活给自己玫瑰,而是把自己手中的荆棘变成玫瑰。在这个过程中,有挣扎却没有痛苦,有眼泪却不会有呻吟。

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承认这个现实并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不要心理不平衡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豪车,某人出了国,某人住别墅……我本来比他们强,可我却不如他们风光体面!对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

北京市交通局前副局长毕玉玺,常常“与同事比,觉得自己资历老却升得慢,心理不平衡;与上司比,觉得自己水平高却屈居其后,心理不平衡;与大款富豪比,觉得自己辛苦半生贡献不小,全部家财却比不上人家一个零头,心理更不平衡……”于是将党纪国法置于脑后,大肆收贿达1300多万元,终于锒铛入狱被判死缓!

一位老师原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但当眼见身边的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富起来时,心理也不平衡起来。单位要集资建房,口袋里没有钱,眼巴巴地望着别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自己却仍然要住在低矮破旧的小平房里,对比之下倍感自己的寒酸清贫。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学生就吃学生。这样,他先是暗示学生家长节假日送礼,接着便是公开的索要,再后就干脆勒令班级几十名学生晚上到家里补课,每人每月收取几百元补课费,收入既可观又合“情”合“理”。白天课堂上尽量少讲,学生有什么问题晚上到家里去补……一年下来,挣钱不少,住得好了,吃得好了,房子也买了,小汽车也买了……然而正当他干得起劲之时,他得到了学校的处理,被开除了。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们总是在比较中发现了自己的失衡。但与谁比、比什么,这是感觉“失衡”与“平衡”的关键之点,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且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心态放平,就一切都会顺风顺水了。

只有解决了同什么人比、比什么这两个问题,我们才可以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和不安分的人生败局。

不要抱怨生活不公平

当今,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出生在一个大款或官员家庭,抱怨自己为什么出生在农村或小城镇,抱怨家长没有本事。在他们看来,正是家庭背景不同,才导致自己和同学在找工作上的难易不均。其实只要你努力,不说一定会富有,小康生活还是可以达到的。

这个社会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美好,但绝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差。虽然社会制度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方面,但从另一角度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况且,有些不公平未必不好。没有一些不公平的存在,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就会裹足不前。试想一下,人们都生活在一帆风顺的世界里,个个都丰衣足食、腰缠万贯,个个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简单与公平,社会谈何发展?人们谈何进步?正因为社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才迫使人们为追求公正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样一来,不公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原始的动力,为人类向更高级的社会过渡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公元前1世纪,小亚细亚奴隶起义,提出建立一个“没有富人和穷人,没有奴隶和主人的太阳国”;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主张“均贫富,等贵贱”;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孙中山则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然而,这是一种理想,一种崇高的理想。作为一种信念,它无疑是合理的,将来,也许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目前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又是无法真正做到的。我们不能超越历史,强求平等。

为什么抱怨的人会说生活得这么累,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会埋怨生活,因为他知道,失与得总是同在的。

如果你背着对着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会背对着你。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然而,只要我们能够以恰当的态度对待命运,命运也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了。

处处显精明,不是载福之道

中国人的精明是世人皆知的。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餐馆打工洗碗,日本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但这位中国留学生从来没有做到这一点,他认为洗三四遍就已经很干净了,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后来他的做法被老板发现,老板立即辞退了他,导致他在当地名声扫地,谁也不愿再雇用他,最终只能远走他乡。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也不愿意和只想沾光不愿意吃亏的人交往。

太过“精明”的人,他们处处算计着别人,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由己及人,想到别人也可能在算计他,也可能要侵占他的利益,因此,他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地过日子。真正聪明的人知道,做人不必太精明。这是指一般生活及平常人际关系。生活毕竟不全是商场那样竞争激烈,总需要些温情和谐,非功利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反倒是随遇而安的好。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淡泊,他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他把他的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那些过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阱中。真正精明的人不会把“精明”两个字写在脸上,而是盛在心里,经过消化一圈儿后,变成谦卑的礼貌,以换来对方的疏忽大意。

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英国1 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这真是句绝妙的话语。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钗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小事做起:贾元春从皇宫回家省亲,与众人共叙欢乐之时,猜灯谜,宝玉、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这就是“装愚守拙”,能赢得贾元春的好感。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口若悬河好出风头,心中藏不住半点秘密的人一定是非常浅薄的。时间长了,也令人反感乃至厌恶。相反,那些看来口齿笨拙或者总是隐藏自己才干的人,却往往成竹在胸,计谋过人,更容易成功。过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大人有大量,这大量也包括镇定自若,胸中自有百万雄兵,能藏得住秘密,不会显山露水。试想,如果你肚里什么都包藏不住,这边听了那边说,谁还会相信你呢?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走着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的,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自作聪明与卖弄聪明有区别也有联系:自作聪明者不一定卖弄聪明,但卖弄聪明者一定是自作聪明。前者往往是不自觉的,后者则是有意为之。相同的是,两种人都不是聪明人。

低调是做人的最佳选择

低调做人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种做人的品格,一种智者的风度,是做人的最佳选择。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只是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

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他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教师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着壮观的大门的。这个时候,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才能够出入。否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要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少遇挫折,学会“弯腰、低头、侧身”,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修炼,而低调正是这种修炼的最佳境界。

一个人在社会上求生存,即便你有自己的优势,你也不可能永远姿态高扬。在社会上对人低头,有时是你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中的一种。它与你的道德和气节毫无关系。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你昂首挺胸地过去,肯定要给脑袋碰出一个包来,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让很低的门显得比你高就成了。

在竞争格外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你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得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你的这种姿态虽然把自己的身架放低了,但是你使对方感到了自己是受人尊重的,比别人聪明的,那么他自然会对你留下好的印象。

你要记住,你谦虚时对方就显得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意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数了,而且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此,尽快胜出的方法不是自抬身价,恰恰相反,放低身价才是成功的捷径。

刚走进入社会,别太显山露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毁之。只有处处低调谦逊,才能做到明哲保身。

很多人年轻人气盛,刚毕业到了工作岗位上凭着自己的高学历不把前辈放在眼里,对同事也是“横眉冷对”,无法赢得大家的好感,久而久之就被孤立起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很多商业巨子、政坛高手都是用这个秘诀开创了事业的高峰。

2010年7月8日,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公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华为首次入围。而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很低调,对各种采访、会议、评选唯恐避之不及!

2002年的北京国际电信展上,华为总裁任正非正在公司展台前接待客户。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走过来问他:“华为总裁任正非有没有来?”任正非问:“你找他有事吗?”那人回答:“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见见这位能带领华为走到今天的传奇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任正非说:“实在不凑巧,他今天没有过来,但我一定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

关于任正非还有很多故事。有人在出差去美国的飞机上,与一位和气的老者天南地北地聊了一路,事后才被告知那就是任正非,于是懊悔不已。这些多少有点传奇的故事说明,任正非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其实做人就应该这样,把精力还是多放到事业上比较好,处事低调才能成大事啊。

在现实生活中,年纪轻轻胸无城府的男人要学着用“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等低调韬略来隐蔽自己的行动,这样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另外,在你开创前程的慢慢长路上,会有很多“对手”伺机抓你小辫子、给你下绊子,你越低调,他们就越不容易得手。如果你过于张扬,就会让对手警觉,就会过早地把目标暴露出来,成为对手攻击的“靶子”。所以,低调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尽管这样做会有损失,却能避免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血气方刚是一种危险的力量

年轻人初入社会,往往不知道谦虚地面对周围的人,反而以为表现自己是得到他人尊重的方法。于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耍个性,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根本不考虑后果,最终吃了不少亏。

田国建是新到单位的大学生,有一次单位开会,领导希望所有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田国建心想:表现的机会来了。因为他学的就是管理专业,于是他非常积极地响应了领导的号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写了一份好几页的建议书,从工作流程、部门设置等许多方面,挑出不少“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在他把建议书交上去以后,领导在大会中表扬了他一番,而他也认为自己获得了满堂彩,毕竟自己是科班出身,在管理理论上比其他同事懂得多。他也不免有些得意,对老同事都不以为然。周围的同事却看不惯他的行为,对他敬而远之。慢慢地,田国建才发现大家对他有敌意,这让他工作起来很吃力,而且他所建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让他非常苦恼,工作了半年之后,田国建就辞职离开了单位。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固然气势旺盛,遇事非常容易冲动,爱使性子,不爱动脑筋。可是这样只图了一时的痛快,却会在事后后悔莫及。事实上,只要脑筋多转一个弯,你就会想到自己本不用那么锋芒毕露。如果事前能多想一下,那么事后也就不必心烦意乱了。

血气方刚是一种青春的帅气,很刚硬,但是很不理智、很危险。从技术上来看,血气方刚,完全暴露自己,让对手很清楚你的一切,他该打便打,该退便退,你就是很厉害也伤不了他什么。结果大多是,对手没伤着什么,你却连小命都赔上了。

总之,血气方刚,动辄便拼个你死我活,这是缺乏智谋的一种表现。一个人,一个各方面都很欠缺的人,过分逞强,无异于以卵击石,哪有不吃亏的呢?

自认为头上有伞,帐下有人,手中有钱,谁都不敢惹,事事显得招摇,这样不好,自古阳光总在风雨后,阴沟里面会翻船,人太顺了就容易出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深浅进退,不知道自己的弱小,率性而为,危险就来了。

你知道你正处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吗?要避免它的危险。

别太放肆,这没什么用

在人生与交际中,感情用事,嘴上没有把门的,便得意忘形有点成绩,乃是人生之大忌讳。身负绝世才华是好事,但如果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立足的,甚至会招致厄运。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三国时的祢衡年少才高,二十来岁便跻身名士权贵之中。但是,祢衡目空一切,很瞧不起那些所谓的上层贵族高人,把他们视为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辱骂曹操,曹操大怒,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小子,我要杀他,不过像宰一只麻雀或老鼠一样罢了!只是想到此人一向有虚名,杀了他,远近之人将说我没有容人之量。”于是把祢衡送给刘表。

刘表对祢衡礼节周到,把他当做上宾。祢衡很赞美刘表的所作所为,但却爱讥讽刘表左右的亲信。于是,刘表的亲信就势诬陷祢衡,刘表也很聪明,不杀祢衡,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祢衡在黄祖那里,仍是率性如前。一次,祢衡竟然当众顶撞黄祖,还当众辱骂他,脾气暴躁的黄祖气急之下把他杀了。

祢衡遭遇杀身之灾,全因他的才气和性情所为。祢衡的个性锋芒毕露,不懂得尊重他人,一下子成为众人攻击的靶子,即使再有才华,没有人们的喜爱,相反还遭人怨恨,所以也终难逃脱悲惨的命运。

跟他人在一起,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优秀的,非自己不足以达到目标。要多从他人角度,想想他人会怎样想,他人又会怎样说,他人将怎样做。这样才不至于四面树敌,让自己丧于他人之灾的浪潮之中。隐藏自己的锐气,做一个成熟而有城府的人,你的路就会好走很多。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收敛,不要成为众矢之的。别太放肆,没什么用,真的!

宁吃眼前亏,别太逞强

一天,狮子建议九只野狗同它合作猎食。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一共逮了十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聪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一人一个就可以了。”狮子很生气,立即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吓坏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的兄弟说错了,我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给您九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十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十只,这样我们就都是十只了。这样很公平!”

狮子很满意,说:“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赔上了,哪有什么未来和理想可言?

有不少人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则获得“惨胜”,但是元气大伤!当你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太逞强,宁可吃眼前亏,对你一定有好处。

假设有这样一个状况:你开车和别人的车擦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不可能指望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

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欺人太甚,但在当时环境下,是不存在说理这个词的!适者生存,那有什么理可说啊?因此,以这假设的故事为例,赔钱就是眼前亏,你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踢或是车子被砸。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报哪门子警啊,再说报警也来不及了啊!所以“好汉要吃眼前亏”。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考虑了一下,还是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打脚踢,韩信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哪里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保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争一时之长短,不计眼前得失

当别人大出风头的时候,你不必眼红,更不必急于跟对方一争高下,你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毕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美的。

一个农夫在自己的菜园里栽了两棵果树。一棵果树拼命地吸收养分和水,然后把它们送上枝头,于是农夫惊讶地发现,这棵小树在第一年就长到了两米高,并且开出了灿烂的花朵,仿佛就要结果的样子。另一棵小树也在拼命地吸收养分,不过它把这些养分通通送到枝干贮存了起来,看起来一年的时间只使它变得粗壮了一些,一点都没有长高。邻居们都对农夫说:“把那棵矮的砍掉吧!它实在太丑了,既不开花,也没长高,还妨碍开花的果树吸收养分!”但农夫犹豫了:“再等等吧!”第二年到来了,那棵开花的树好像失去了活力:细弱的枝干只在枝头挂着几片稀疏的树叶,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那棵矮壮的小树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它仿佛在突然之间被拉高了一尺多,而且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夏末时,它已经结出了一串串的诱人果实,而那棵开花的树已经因为枝叶枯黄而被农夫砍掉了。

做事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处于领先位置,战胜别人而大出风头,于是一旦感受到来自对手的敌意或威胁,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反击,但这样反而有很多弊端,顶风直上未必就能赶上对手,而且会打乱你的脚步。所以你能做的,就是避其锐气、后谋后动,你的目标不是竞争中的风头,而是最后的胜利。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一般的钓鱼的人,扛着鱼竿,整天东游西荡,哪里都去,池边、河边、湖边,天天都能钓上一些小鱼小虾米,热闹快活。可是有个渔翁却在海边钓海鱼,他用的鱼钩大得像船锚,钓绳粗得像水桶。他不屑于钓那些小鱼虾,而是长年累月坐在海边的悬崖上垂钓,历经风霜雪雨,然十年来一无所获,可他仍然坚定不移。不少人都觉得这个人很笨。可是没过多久,渔翁终于钓到一条大海鱼,鱼弄上岸后,被分割开来,全国入都能享受这条鱼肉的鲜美,而且好长时间吃不完。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不争一时之长短,不计眼前得失,大的收获必须付出长久的努力与等待。

人生得意处,要在意他人的感受

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生得意须尽欢,假如你正得意,想让你不谈论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一个正在意气风发的人巴不得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得意,所以炫耀得意也没什么好责怪的,可是谈论你的得意时也要看场合和对象。

赵彦是李超的老朋友,李超因为不久前经营不善,公司倒闭,而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和李超谈离婚的事,内忧加外患,让李超感到不堪重负。赵彦想让老友开心些,于是在周末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老朋友。他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目前正陷于情绪低潮的李超心情好一些。

来吃饭的朋友自然都清楚李超目前的遭遇,所以大家都避免多谈和事业有关的事。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马明因为现在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就忍不住开始大谈他的赚钱本事和花钱能力,那种得意的神情,连赵彦看了都感到很不舒服,更不用说是处在失意中的李超了。李超开始只是低头不说话,后来脸色就很难看了,他一会儿出去洗个脸,一会儿上趟厕所,后来找了个借口提前退出了。

赵彦送李超出门的时候,李超生气地对他说:“马明会赚钱也不必在我们面前这样说呀!”赵彦明白,马明和李超不可能再是朋友了。而他也非常了解李超的心情,因为他以前也曾经历过事业的低潮,当时正春风得意的朋友在他面前炫耀名车、住房时,他感觉就像把针一根根插在他心头一样,说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你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自己的得意之处,享受别人投给自己钦佩的目光;也可以对路边的陌生人大谈特谈,让别人把你当成精神病。就是不要在失意者面前得意,因为失意时的人神经是最脆弱,也最多疑的,你的谈论在他看来也许是一种变相的嘲弄和讽刺,你的高谈阔论只会让失意的人觉得你是在“看不起”他。你所谈论的得意,对每个失意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伤害了别人,别人怎么会不铭记在心呢?

把风光留给同行的人

一位哲人说:“如果你想得罪这个人,你就表现得比他优秀;如果想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秀。”聪明的人会将自己的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

王金华被调到工商局,可在工商局工作了几个月,同事中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她自己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原来,她认为自己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每天都向同事们炫耀她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找她请求帮忙。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她的“得意”,而且还非常不高兴。

后来,她老公劝她要低调,不要太炫耀,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从此她很少在同事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后来,每当她与同事闲聊的时候,她总是让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得意炫耀出来,与其分享,久而久之,她的同事们都成了她的好朋友。

上面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当你事业有成或取得令人艳羡的职位和荣誉时,千万不要忘乎所以飘飘然。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换位思考,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安然而得以自慰。

那些人面对地位和资历不如自己的同事或下属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浅薄的,没有见识的人。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表现自己,失掉了在朋友中的威信。所以,人前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和风光之事。与其炫耀自己,不如鼓吹他人之功,把荣耀给身边的人,把风光留给同行的人,也许会赢得更多称许和美誉。

抑制住自己的好胜心

从前有某显宦的儿子,在闲暇之余,喜欢与同窗好友下棋,自认为自己是高手。某甲是其同窗,有一天与他对弈,一出手便咄咄逼人,这个贵公子知是劲敌。比赛到后来,竟逼得这个贵公子心神失常。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贵公子立即进攻,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然使出其撒手锏,一子定盘,很得意地说道:“你还不投子认输吗?”

贵公子遭此打击,心中大不高兴,站起身来就走。

据说这位贵公子向来着意于修养,胸襟比普通人宽大,但此刻显然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于某甲,始终心存芥蒂,不能忘怀。而某甲始终不懂为什么这位同窗不再与自己下棋。这位贵公子本来能够使某甲富贵,但是因为这一点不快,他便仗着自己父亲的权势压制某甲,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清贫终其一生,自认命薄。

某甲在这里就是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抑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不但没有处好与这位同窗的关系,还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维护对方的自尊,因为要维护对方的自尊,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友谊比赛,你可以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地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为你的技术不太高明,反而引起无足轻重的心理。

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应该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把最后的胜利让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有敬佩之心。

千万不要居功自傲

中国古代有许多皇帝御驾亲征,击败敌人,保卫了祖国。仔细想来,其中不乏文韬武略出众的君王,用自己的才能扭转战局,依靠能力树立自己的声威。但也有不少帝王是通过御驾亲征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此时,正与敌人对阵的将军即使可以一举击溃敌人,不必劳驾皇帝,但是只要听说“御驾亲征”,就只有按兵不动。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号,把敌人征服,将功劳全归于皇帝。

现代的职场就如同古代的官场,皇帝御驾亲征是为自己树立威信来的,如果手下的将领却已经把敌人打败,功劳自己拿下,就只会触怒皇帝,可能有一天莫名其妙地被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现实中,即使你的上司在此项工作中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对手,你也应当适时地凸显上司的作用和给予的指导帮助。一来毫不影响自己的功绩,二来可以将自己的上司捧高,让他更有光彩。上司是不会忘记你的助力的,自然更加支持你的工作。

一位担任职业发展顾问的朋友曾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作为下属,如果真有远大的抱负,渴望个人获得晋升发展,就要深谙“把荣耀归于上司之道”。上司不会喜欢争功诿过的部属,与其抢功,不如把功劳送给上司,届时你自然也会变成红牌下属。

这样,虽然“损失”了一点小小的利益,但不斤斤计较会赢得人们的钦佩。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顶头上司。自己感到喜悦,顶头上司脸上也光彩。上司开心了,自然会给你带来更多更实际的利益,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机会。

职场中我们取得的一些成绩经常会给我们带来荣耀,而当荣耀到来之时,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态度面对它。聪明的人能够借荣耀之手,拉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赢得尊重,获得好的口碑;愚蠢的人则当荣誉到来之时,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己的功劳,独享荣誉,结果给自己带来一系列麻烦。

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殊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记住——别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浮躁就体会不到成功意境

古代有一位父亲过世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之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他撕开一角,惊奇地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然后他又看到卷轴中藏有一张字条,指出该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了。

急躁就是很想实现某个价值目标,但还没有准备好的心理状态。该价值目标相对高于自己的能力,却想马上实现,就会产生躁动不安的心理并引发急躁的情绪。先检查一下,你是否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②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发泄。④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⑤火爆脾气一点就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⑥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

这些是急躁者的典型特征。

有一次佛陀行经一个森林,那一天非常热,而且是日正当中,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阿难:“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

阿难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有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了一半路,又跑回来说:“您为什么要坚持?”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阿难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沉淀了。阿难笑了,提水跳着舞回来,拜在佛陀脚下说:“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成功往往始于耐心,而失败往往始于急躁。在成与败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空着的心,胜不骄、败不馁。在生活中如何才能消除急躁情绪呢?

首先要知道“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易将事情弄糟。要学会冷静地思考,慎重地决策,全面地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耐心地处理。尽量避免一些偏差,提高办事的效率。

其次,当急躁情绪出现时,就自己提醒自己:“要冷静点,急躁能解决问题吗?心急只会把事情弄糟的。”“何必太心急呢?”等等。

最后,可请他人在发现自己有急躁情绪又没意识到时,及时提醒一下。从而帮助自己恢复情绪的常态,以避免急躁心理。

拒绝浮躁,拒绝急于求成

中国有句古语: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意思是说: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节操高尚。这也是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太浮躁。

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金钱、欲望、低俗、焦虑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流光溢彩的大千世界,每个人似乎都难以抑制那颗躁动的心,它簇拥着你义无反顾地冲向前面不可名状的诱惑。这种种的诱惑中有虚无缥缈的名,有金光闪闪的利。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利,是让人浮躁的根源。

涉世不久、一文不名但却没啥经历的年轻人,这些人总愿意听到“身边人”讲发财的传奇故事和高额回报的生财之道,而且总希望自己是剧中的主人公,希望自己也能一觉醒来是富翁,天上的馅饼砸自己的头。有的年轻人,自己身无分文,在社会上毫无根基,还是一个伸手族、啃老族和失业者,却不肯扎扎实实地靠诚实劳动来自立自强,总想走捷径赚大钱,当大款。这种浮躁的心理,真是危害太大了!他驱使一些本来十分优秀的青年铤而走险——男的坑蒙拐骗,女的出卖身体以图不劳而获,最后,钱没赚到多少,却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前程。

我们都是平凡人,谁又能面对诱惑无动于衷呢?但是当我们真正要选择时,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我们是沦为名利的奴仆,还是面对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头脑发热地被名利牵去,那我们会被浮躁锁住。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读书的想早点工作挣钱,工作的想跳槽去赚更多的钱,很少有人想到该怎样做好现在,再放眼未来。个个都是雄心壮志,不愿做一些看似简单的事,到后来换来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最原始的积累,哪里能有后来的成功呢?

正如拍电影、写小说为追求戏剧效果、吸引观众,必须放弃冗长无聊的细节,而将一个白手起家的富人或一家成功的企业,全归功于一两次重大的突破,把一切的成就全归功于少数几次的财运。戏剧的手法就把漫长的财富累积过程完全忽略了。但是小说归小说,电影归电影,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肤浅而富戏剧性的事情。

今天有些年轻人所面临的难题是好高骛远,看不起小报酬,总希望能一夜暴富,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一出击就能有惊天动地的结果产生。一个人想成功,想致富,就必须首先要从心理上摒弃那种“一夜致富”的幼稚想法和观念,这才是成功人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

绝不能急功近利

今天我们身处事事求快的“速食”文化之中,事事强调速度与效率,吃饭上快餐厅,寄信用特快专递,开车上高速公路,学习上速成班,人们也随之变得愈来愈急功近利,没有耐性。

许燕南投资8万元在家乡县城开了家工艺品店,可短短半年过去,便宣告投资失败。他总结经验说:年轻人包括我一样,对自己即将启动的项目上,总是对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会拼尽全力和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即将到来的事业,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会犯一种致命的毛病,就是热情过度,这种激情会冲破人正常的思绪和风险防范意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盲目乐观。很容易把自己引上一种过度自信和夸大自身能力的道路中去,无论在选择项目或是合作伙伴上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往往没有考虑过这个项目或是合作伙伴适合不适合自己所要期望或是达到的目标,这是很危险的,甚至就是为今后的失败埋下致命的炸弹。

古语讲,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别人说街舞时髦,他便马上去学;别人说养殖挣钱,他便马上去养鸡养鸭;别人开网站去了,他马上削尖脑袋去整网站。这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有一考古学研究生毕业后,认为理论在胸,本领在手,不再潜心研究课题,而每天到古玩市场去给搞古董的贩子帮忙鉴定出土文物,虽然也挣了一些劳务费,但久而久之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很多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跟风,赶潮流,一窝蜂疯狂追逐某一事物,而全然不顾前因后果,只是看见很多人都这么做,认为自己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坏处。其实,这也是一种第一印象,不经过自己的分析,根据对事物的初步判断,就贸然作出决定,都是第一印象。比如超女现象,一个李宇春一夜成名,于是千万个“超级女声”放弃自己的学业报名参加比赛,也不管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有没有能力走这条道路。结果很多人失望而归,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有一高中男生,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唱歌不错,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就放弃学业,和家人借钱去北京找音乐学校,也想走歌唱道路,结果被冒名的学校骗去七千多元,最后又回到了家。

古代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诗,全乡秀才赞赏。有的人请他父子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不是去认真地培养孩子,而是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结果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仲永作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几年,仲永完全如同常人了。这都是仲永的父亲急功近利的结果。

忍住冒进,别让功利迷了眼

在许多大城市,很多人从事保险业务,虽然保险不好做,但是也有人做得很成功。可能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做得很成功,其他99个人呢?我们假设有49个人没有做到任何业务,自然就离职了。假使10个人能在保险业内做下去,业绩也有部分算到经理头上。其他40个人呢?他们在苦苦“哀求”自己的亲戚朋友买了保险之后,再也无法开发新的客源,自然也离开了。

其实,不能只看见那一个成功了的保险业务员,那些不成功的例子才能帮我们看清事实,不要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而冒险进入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职业。

要想成功就要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他人的嘲笑甚至反对,坚持自己的想法,度过了这段孤独艰辛的时期,获得了世人的认可,那么你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成功者在还没有成功之前之所以会寂寞,无非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成功者在原始积累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得付出一般人十倍以上的努力,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所以,他无法不孤独。第二,成功者或许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他心高气傲,甚至宁愿独处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和一些心无大志、没有前途的人交往。第三,成功者常怀有极大的优越感,即使他在还没有成功时很狼狈的处境下,也不愿意看轻自己,如果他觉得自己不是最好的,他绝不会轻易地进入一个集体去点缀别人。第四,成功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成功之后,深感成功的艰辛,选择朋友也就更加慎重,这时候即使有一些所谓朋友,大都为名利所累,绝不会推心置腹,心灵更加孤独。

总之,想成为一个成功者,那么心情的修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有太多的艰险和困苦,以及非一般的寂寞和孤独,只有具备承受这些心理压力的能力,才能在通往赢的道路上越走越勇,越走越稳。

一个人的自制力便是力量

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尽力约束自己。

有这样一个人,他追求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讨厌生活对他的任何束缚。

他讨厌理发师对他的摆弄,因而他拒绝理发,一任头发胡须自由地疯长。

他讨厌洗澡时受水的冲刷和毛巾的搓擦,因而他拒绝洗澡,一任污垢满身,虱子乱爬。

他讨厌鞋子、袜子对他的约束,因而他拒绝穿袜,把鞋子也脱掉扔了。

他讨厌身上衣服对他的束缚,因而他把上衣脱下扔了,打着赤膊。

现在,他只剩下腰中皮带和下身裤子的束缚了。

他对皮带说:“你给我滚开吧!你干吗总是这么紧紧约束着我?”“可是,假如你失去我这唯一的约束,你就可能完全失去你的人格。”皮带说。“胡说!你给我滚开吧!”他找来一把剪刀,剪断了皮带。可想而知,皮带断了,裤子当然滑落了。

他喜不自胜——为解脱了全身的所有约束而异常高兴。

当然,没有多久,人们就把他当做一个精神病人关进了病房。所有的约束他都无法抗拒了——他被彻底地约束了。

目标是前途,也是约束。为了实现目标,也许你必须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放弃一些自己深深迷恋的事,这样就感到了“约束”的不自由。但是,为了生活,为了目标,为了成功,我们不能试图摆脱一切“约束”,而是应该在“约束”的帮助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前进。

有一本专门描写打猎的书,其中写到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了,红狐狸就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返几十次,连续很多天,直到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这只红狐狸不是很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吗?实际上,这只是狐狸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猎获食物的本能。

如果说,连动物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对于有思想感情的人来说不更应该善于驾驭自己吗?

面对诱惑,要让自己保持清醒

诱惑对于人和动物都是难以抗拒的。北极熊是名副其实的北极统治者,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里,它几乎没有什么对手和天敌,但是聪明的爱斯基摩人却能不费吹灰之力捕获到它。这都是因为北极熊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嗜血如命——这足以把它置于死地。

北极熊特别喜欢吃海豹,于是爱斯基摩人就杀一只海豹,把它的血倒入一个水桶里,用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在血液中间,然后拿到户外进行冰冻,这样一个超大型的海豹血冰棒做成了。然后他们把带有匕首的冰棒丢在雪原上就可以了。

北极熊的鼻子异常灵敏,能嗅到好几公里以外的血腥味,它闻到爱斯基摩人丢在雪地上的海豹血冰棒,就迅速赶来舔食。由于冰棒冰凉无比,所以舔着舔着,舌头渐渐麻木了,但是它还是不愿意放弃这样的美食。北极熊越舔越起劲儿,它已经舔到海豹血冰棒的中央部分,埋在中央的匕首划破了它的舌头,血冒了出来,但是它的舌头早已被冰麻木了,没有感到疼痛,可是它的鼻子还是很敏感,知道这是新鲜的血液,于是不停地舔下去,这样舌头伤得越来越重,血流得越来越多,其结果可想而知。北极熊失血过多,休克昏厥过去,爱斯基摩人就这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捕获了北极熊。

可见,北极熊抗拒不了诱惑,所以导致了死亡。人也一样,若抗拒不了诱惑,同样会给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过分盲目地看重短期利益。在他们眼里,成功对于违背原则的需要,犹如做生意需要资本一样,必须而自然。但是,他们终会发现,有时候违背做人的原则令他们失去的不仅是成功的机会,最为可怕的是,还会丧失人格,损伤自尊和自信。而一个失去了自尊和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事业的。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保护神,想把救自己于危难、解自己于倒悬的希望寄予它,殊不知,这个保护神就是自制力。自制力防止我们走向极端的毁灭。它宛如一座警钟,当我们站在堕落的悬崖边上时,及时地向我们发出警示,让我们得以在毁灭的边缘勒马收缰。

自律真的很重要

自律的最高境界便是,当你做出了一个决定时,你一定会朝着目标前进。

大家应该都知道著名的张学良将军吧,他也吸过毒——大麻。他为了有一个好的身体抗日,多次戒毒失败后,最后发了血誓。他让卫兵把自己捆在椅子上,毒瘾发作时大汗淋漓,痛苦不堪,甚至带着椅子在地上打滚。卫兵流着泪要为他松绑,劝他放弃,有时还拿一点大麻给他吃,他拒绝了,他说“谁敢让我吸大麻”,他掏出了一把手枪:“杀无赦!”

就是这样百般忍耐,他煎熬了三天三夜,“像地狱里走了一趟”的张将军,才终于戒掉了大麻。这时多么强的意志力呀,如果张学良不自觉,忍不住毒瘾,偷偷地吸一口,那他可能会最终戒毒不成功而死!

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个人要战胜的“自己”是很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巩固胜利的成果,防止旧病重犯。

在奥运赛场上,大家只看到了运动员拿奖牌时风光的一面,却没看到他们成功前的艰辛。当别人去吃喝玩乐时,运动员必须远离对身体无益的烟酒和夜生活;当别人还在梦乡时,运动员就应当在运动场上锻炼身体。当开始比赛时,运动员不会理会别人的眼光和说话。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赛场上先声夺人,不断取得好成绩。不仅运动员如此,不少出色的音乐家,像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年轻的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也是自律地每天经过刻苦的锻炼才能有显赫的成就。

成功与快乐取决于许多因素:智力、教育、身体素质、父母的支持、运气……但当别人陷入平庸时,那个激发你去努力实现理想的关键因素不是你的才能,不是你的教育,也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能否自律。想让别人敬重你,就必须学会克制。要学会凡事心里有数,事情是做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只有表现出一点城府,才会显得更有魅力。别人摸不透你的想法,会更加看重你。

成功的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有刺痛,有挫折。但是,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是成功天使醉人的微笑。我们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努力,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首先就要战胜自己

坪内寿夫是日本的十大财阀之一,他和“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丰田汽车”的丰田英二一样,都是日本经济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年轻的时候,坪内寿夫非常喜欢抽烟喝酒。每天要喝一升酒,抽80支烟。有一次,他去银行办理贷款。银行的办理人员对他说:“坪内先生,你抽烟这么厉害,我们很为你担忧呀。”坪内说:“我自己抽烟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呀?”“这当然有关系了,坪内先生。”对方指着桌上的一个烟缸,真诚地说道,“你看,只一小会儿的工夫,你就抽了满满一缸的烟灰,你每次来都是这样。我倒不是说你在这里抽烟有什么不方便,而是长此下去,肯定会影响到你的健康的,你可是我们的大客户呀!”

坪内明白了:抽烟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害,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企业。他当即决定戒烟。戒烟如同戒毒,非常难,他既然下了决心,就一定要把烟戒掉。

第二天,他一连抽了200支烟,抽得自己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直想呕吐。从此以后,他真的再也没有碰过烟。后来,他又听从医生的建议,坚决把酒也戒了。

为了戒烟戒酒,坪内寿夫对自己的节制几乎到了一种残忍的地步。后来,坪内寿夫拥有了日本最大的造船厂和钢铁厂,还拥有银行、饭店等许多产业。在日本,他甚至被人们公认为“神”“魔鬼”。之所以能够取得的这些成就,毫无疑问都是与他当年对自己的那种狠劲分不开的。

也许我们奋斗终生都无法做到像坪内寿夫那样的成功,但是我们一定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有一份坚强的自制力。事实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有一份自制力,来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

打个比方,同样在一个公司上班,有的人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有的人则是提前一分钟:有的人三天两头地迟到,有的人一年之内几乎从不迟到……小小的迟到看似平常,反映的却是个人自制力的高下。

内圣,才能外王。要想战胜别人,首先就要战胜自己。一个思想成熟的人,首先是一个能够自制的人,一个能用理智去驾驭自己的人。只有成功地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才能牢牢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进而掌控自己的未来。

识破别点破,面子上好过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给他人一个面子。尊敬别人,给别人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要知道你伤过谁的面子,也许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你。

人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将之视为“奇耻大辱”,会一直耿耿于怀,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总要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给人面子,就是给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使自己不会因小事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聪明人在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从不把话说完,把事做绝,以致让自己毫无退路。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某某人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些话无论是谁听了都不会痛快。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然会大大损害别人的面子。

人都爱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给他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求他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议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要会给人面子。至于重大的事,就可以考虑不给了,你不给,对方也不敢对你有意见。他若强要面子,就有可能在最后失去面子。

保留他人的面子

常言道:“树怕剥皮,人怕抓脸。”面子问题非常重要。只有给别人面子,别人才给你面子,因此有人说,面子是自产的!

西晋时,钟会去拜访大才子嵇康,遭到冷遇。嵇康当时正在打铁,他恃才傲物,没有与钟会打招呼,钟会被大大地驳了一回面子,他于是开始报复嵇康。他向司马昭进谗言,让嵇康上了法场,人头落地。

社交场合,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会让你好过。这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便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游戏规则。无论恩仇,你都会得到对方的回报,这正是古语所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

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在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实际也就是给自己争面子。

卓别林准备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者。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位实习生提醒他说:“老师,您的草鞋带子松了。”

卓别林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别人看不到的舞台入口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松开了。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开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状态。当他解松鞋带时,正巧一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见了这一幕。戏演完后,记者问卓别林:“您该当场教那位弟子,他还不懂演戏的技巧。”

卓别林答道:“别人的好意必须坦率接受,要教导别人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好意,并给以回报。”

时时想到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啊,而我们却很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许多人常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却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为别人留条后路

在公共场合不给别人留面子是非常糟糕和严重的事。即使你再有理,并且占据着有利的一方,我们也不应当毫无顾忌地指责他人,应当为别人留条后路,留住他们的面子。这样,你所得到的远比你指责他人的要多得多。

人人都有面子,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尊严,被人重视,被人尊重。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别人也留些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子问题很微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有两大点必须注意。(1)不要做有伤别人面子的事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