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 伟大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21:49:18

点击下载

作者:柯君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上 伟大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

世界上 伟大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试读:

前言

有志者强,无志者弱。“志”如方向,有了志,就有了人生的航标。孩提时的梦想会有很多,有人长大后想当科学家;有的人长大后想当老师;有的人长大后想当画家、歌唱家……可是当我们真的长大后,又有几个人是按照小时候的梦想成长的呢,有谁就如孩提时的梦想一样生活着呢?

小时候总会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这种问题能够引发我们树立志向并为之努力吗?长大后的我们都会明白,大多数人在小时候说出的梦想都如戏言,都令人觉得可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在懵懂时代,我们没有被正确的引导,没有有意识的在理想形成时就强化并理解它的重要性。

本书中除了收录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奥格·曼狄诺、克莱门特·斯通的励志名言之外,还汇集当今世界上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最成功的演说家和咨询家、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成长权威博恩·崔西,国际知名的演说家、作家及全美公认为销售天王及最会激励人心的大师齐格·金克拉,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美国著名领导学权威斯蒂芬·柯维、西点军校著名学子、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许多优秀人物的成功理念和励志箴言。

因此,一本好书常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伟人一生的思想的精华。其中的金玉良言指导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绕开弯路和陷阱。本书将为有理想的人们提供一个文字的支持;给有理想的人们一个生动形象的讲解;成为有理想的人们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慰藉。

第一章 成功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一个青年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便决心把建立自己的品格作为以后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情,都无悖于养成完美人格的要求,那么,即使他无法获得盛名与巨大利益,但终不至于失败。而那人格堕落、丧失操守的人,却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奥里森·马登

生命中最大的错误在于你努力去攀登成功的阶梯,最后却发现你的梯子搭错了地方。

——博恩·崔西

不管你所处的环境是多么恶劣、担子有多么沉重,你绝对有能力扭转,所做过的美梦终必有成真的一日。

——安东尼·罗宾

设定恰当的目标,明确奋斗的方向

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有奋斗的方向。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具体到某一个人头上,并非就是那么回事。

进行任何事业,都必须设定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你只能糊里糊涂往前走,就像没有目标的战争,只能以清点尸首作为战争结束的标志。

对于组织,目标是告诉人们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其结果是:用不着持续的教育和指导,就能完成此事。这颇像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和说明,能清楚地告诉建筑工人,做了多少事,还有多少事没有完成。

瑞尔公司轴承厂的培新先生,为工厂生产的轴承被公司退了回来而大为恼火。他把工人们召在一起,好好地训了一顿。为了迎合他,工人们工作时特别小心,而且连机器的运转速度也降低了。可轴承还是被客户退了回来。工人们太使他失望了。培新更为愤怒。他警告工人,除非他们加工出合格的轴承,否则,他们不能在这里继续工作。工人们没办法,只好进一步降低加工速度,更加仔细地检查轴承的公差数。可怜的培新,他对自己的目标并不清楚,也不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的上司需要经得起长久磨损的产品,而工人们却以为是要求更精确的公差。

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愚蠢的人,没有什么理想、追求;没有上进心的人,一生便没有什么目标。他同别人一样活着,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种人往往凭惯性盲目地活着,从来不追究人生的目的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为活而活,怎么都可以,对什么都无所谓。

显然,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头上。

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殊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而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制定过任何目标。

比如,一个人要走过一段旅程,就要首先确定目的地,只有确定了目的地,他才能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否则就会成为漫无目的的游荡。

这也同射箭一样,首先要确定靶子,如果没有目标地乱放,就成了无意义的行为。只有确立了目标的行为才有价值。

一个人有了生活和奋斗的目标,也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

有目标的人,会感到自己心里很踏实,生活得很充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不再被许多繁杂的事所干扰,干什么事都显得成竹在胸。

相反,那些没有什么目标的人,总是感到心里空虚,思维乱成一团麻,分不清主次轻重,遇事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只有确立了前进的目标,一个人才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只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检验出自己的创造性,调动沉睡在心中的那些优异、独特的品质,才能锻炼自己、造就自己。

改变错误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有许多人走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更多的人虽然精明睿智毫不逊色却未能获得成功。为什么有的人数钱数不过来,而有些人却在对着那些该死的账单诅咒?当然,运气是一个原因。但是,通常人们由于对生活的不正确态度,和做出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使自己陷入困境,从而给自己带来厄运。一些研究成功学的专家,把不成功人士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八大错误。

1.在生活中欺骗自己和别人

不成功人士常常在生活中欺骗自己。许多人认为,那些经常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遗憾的是,生活中似乎也有一些相反的例子。一个人对其他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他至少在钱财方面是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是,对人们来说,他们想要就他们一生中所处的地位、达到目的的前景,以及他们的不足之处等问题欺骗自己,并且一直欺骗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2.不去行动和创造

明智的人一再地告知那些没有学到有用技能的人,世界上没有人肯出大价钱换取这些技能。有些人不明白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人们所以能够获得报酬,是因为他们能够做些什么。而且,他们不明白一种必然的结果:人们由于能够干某些使价值大量增值的事,而获得很高的报酬。这意味着,医学、法学、写作流行歌曲、金融或别的什么职业,将有助于人们改善自己的境况,或者赚到大钱,或者使自己感到愉快,或者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等。如果你的目标是在钱财上获得成功,你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去生产或创造别人想要的东西,而不应将其仅仅停留在你的梦想之中。

3.伤害朋友

不成功人士往往有一种习性,他们会对那些对他们并无多大益处的人(如政客、歌星、名人等),表示友好和感激之情;而对那些善待他们的人,却表示出蔑视和不领情的态度。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人在生活中经常出现。

杰克曾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进好莱坞工作的机会。这主要得力于他的两位在不同电影制片厂工作的相当有实力的朋友的帮助。他们在很久以前就把他推上了成功的轨道。但是,在几乎20年的时间里,杰克一直看不起他们的公司,怠慢他们的友谊,而同时却去追随那些根本瞧不起他的有权有势的名演员们。毫不奇怪,杰克直到47岁仍然是一个没有生活方向、负债累累的人。

失败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朋友为他们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4.不注重生活中的礼节

不成功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还常表现出粗俗无礼。他们不会适时地对那些赠与他们礼物和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之意,也不会对自己的轻慢态度和做错事情向人道歉。

一位作家,喜欢用他请的家宴客人会迟到多久为标准,来推测他是否是个成功的人。一个拥有好工作、非常忙而又责任感很强的客人,会准时赴宴;一些整日无所事事的人,会很晚才到,甚至干脆不露面。一个干低层次工作且无处可去的人将会如何呢?会迟到15分钟至1小时。

约翰曾有过一段做制片人的很有前途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涯开始摇摆不定。他由于令人惊异地缺乏礼貌和风度,而从他事业的顶峰一下子跌落下来。约翰从未因朋友对他的款待、替他弄到各种演出的通行证,以及给他介绍工作而感谢过他们。最终,几乎所有的朋友都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干脆不再为他做任何事情。如果一位演员因为他的粗鲁无礼而使人们对他疏远的话,他就不再可能继续演戏了。

5.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

年轻漂亮的詹妮渴望找到一份工作。在朋友的帮助下,她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与一家对本公司的家庭形象感到自豪的公司头头共进晚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穿着短裤、T恤和高跟凉鞋出现在经理们的餐厅里。从她一露面的那个瞬间起,她就已经把这场面试给弄砸了。

不成功人士惯常不适宜的打扮。他们赶去参加求职面试时,常常不系领带或穿着一双运动鞋。当其他人都西装革履地出席宴会时,他们却穿着牛仔服赴宴。他们也许认为,他们是在显示一种风尚。而实际上,他们却在形象化地告诉人们,他们不属于他们此刻所待的地方,而且还反映出他们对在场者的一种轻视态度。

6.令人生厌的生活态度

不成功人士往往面带一种愠怒厌世的表情。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

一位在北加利福尼亚的朋友能胜任并完成每天的工作。但是她无论走到哪里,不是抱怨空调太冷,就是抱怨太热。她贬损老板,埋怨工作。她对同事们说,工作是浪费时间。在两年内,她已经失去过5次工作,而她仍未从任何她曾为其工作过的人那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7.不必要的争论

不成功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8.本末倒置

不成功人士不能确定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事。英俊潇洒的迈克尔的父亲是个大人物,而他却很可怜,一直在华盛顿一幢公寓房子里当管理员。然而,当朋友建议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以便通过民用服务考试时,他坚持说他没有空。各种嗜好占用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多年来,他就一直这么对朋友说!

事实是,人们从来都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哪怕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而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并不是一种牺牲。

了解了不成功人士失败的原因,我们就要避免犯这些错误,对生活抱持正确的态度,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

真正成功的人生在于努力地去实现自我

美国成功学大师马登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期间,我为他太太的一位朋友动过一次手术。罗斯福夫人邀请我到华盛顿的白宫去。我在那里过了一夜,据说隔壁就是林肯总统曾经睡过的地方。我感到非常荣幸。岂止荣幸,简直受宠若惊。那天夜里我一直没睡。我用白宫的文具纸张,写信给我的母亲、给我的朋友,甚至还给我的一些冤家。

小时候,我曾经在纽约附近下车头的一些脏乱街道上玩耍过。“麦克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来到这里了。”

早晨,我下楼用早餐,罗斯福夫人是那里的女主人;她是一位可爱的美人;她的眼中露着特别迷人的神色。我吃着盘中的炒蛋,接着又来了满满一托盘的鲑鱼。我几乎什么都吃,但对鲑鱼一向讨厌。我畏惧地对着那些鲑鱼发呆。

罗斯福夫人向我微微笑了一下。“富兰克林喜欢吃鲑鱼。”她说,指的是总统先生。

我考虑了一下。“我何人耶?”我心里想,“竟敢拒吃鲑鱼?总统既然觉得很好吃,我就不能觉得很好吃吗?”

于是,我切了鲑鱼,将它们与炒蛋一道吃了下去。结果,那天午后我一直感到不舒服,直到晚上,仍然感到要呕吐。

我说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很简单。

我看歪了我自己的心像。

我并不想吃鲑鱼,也不必去吃。为了表示敬意,我勉强效颦了总统。我背叛了我的自我心像。那是一次小小的背叛,它的恶果很小,没有多久就消失了。

不过,这件事确也指出走向成功之道最常碰到的陷阱之一。

别人眼中的成功——你不想把它视作你的欲望完成的一种成功,在你的自我心像中,这并不是成功。

那是一种失败。

一种出生不久的婴儿依附母亲的消极被动,深深地陷于今日的美国文化之中,这是一种被人称做“跟他人看齐”的复杂情结。这种情绪的根本理由是:如果你的邻居或友人买了一部新车,你也必须买它一部;如果他买了一栋新屋,你也必须买它一栋——诸如此类的愚蠢竞争,究竟到哪里为止,我就不得而知了。

马登指出:此种“成功”,实在是一种失败,它剥夺了一个人自我完整的概念。它使他放弃了自我心像的立场——就像我在效颦罗斯福总统时所做的一样——令我自己陷入心灵所不需要的那种荒谬竞争之中。

记着这句话:你的最可靠的指针,是接受你自己的意见,尽你所能办到的去好好生活。

一个穷人可比一个国王活得更成功——只要他的自我心像比国王更坚强。

如果你以讥讽的眼光去读这句话,想想你自己:“他并不真的相信那一点。”想想那些因为没有与自己好好相处,而以另一些不幸方式自杀的大政治家、百万富豪、电影明星以及其他名流。

因为一个穷人可比国王活得更成功。

你,不论贫富老少,都可以尝到成功的滋味——只要能澄清你的思想、心像和意愿的力量——一种成功的感觉。“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信奉它,实践它呢?

电影舞星佛莱德·艾斯泰尔193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后,在场导演给他的纸上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弗利山庄的豪宅中。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时常遭级任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在26岁前仍是大字不识几个,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给了他相当大的启示。现在他买下了当初他常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版了一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作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人生抉择不能随波逐流

人生中时常需要面对选择。一系列正确的选择是你不断走向优秀的保障。艰苦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更有力量。躲避和随波逐流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识到: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当杰克告诉他在绘画讲习班的老师,秋天自己可能要去上艺术学校时,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不管怎么样,下一个5年都要过去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杰克不解地思索着,觉得自己希望得到的鼓励成了泡影。那天晚上,灵感突然在他的脑子里闪现,他顿时明白了:不管怎么样,下一个5年都要过去的;不管我做了什么,或什么也没做。在这5年结束的时候,我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可能说:“我上了艺术学校,现在我比那时长进了五年。”也可能说:“因为我当时没上艺术学校,现在我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些年我干了些什么呢?”

现在,每当杰克面临做或不做的选择时,他就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下一个5年都要过去的。这句话以神奇的方式使他作出明智的选择。

但是,如果不是在做或不做之间,而是在做这些还是做那些之间做出选择,那该怎么办呢?当杰克意识到要付上艺术学校的学费,就得花掉自己长期存下来买睡椅的钱时,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与当地一个工匠达成了协议:杰克替他妻子画一幅肖像;与此相交换,工匠给杰克提供一份修整室内装潢的工作。“当二者都定不下时,二者都干。”杰克的一个熟人对这种情况说了一句似非而是的妙语。当他问她是去新英格兰还是去宾夕法尼亚去看秋色时,她就用这句话回答了他,当时使他莫名其妙。但他们拿出地图一看,发现从纽约往北去新英格兰,然后经宾夕法尼亚绕回来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一路都旅行在万紫千红的叶丛中。

不久,杰克发现自己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使用这句话。自己是去乡下度周末,还是应邀参加城里的一个星期日午餐会呢?当二者都定不下时,二者都干。去乡下,但早些回来。自己是把书念完,还是去找一个工作呢?继续上学,同时也工作。这句格言的深刻含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两种选择都付诸实践,这样远比只选择一种而放弃另一种要好。

你是否有时觉得什么选择也没有?千万别这么想!你总会有选择的。你不过认为你可以做的只有一件事——这件事也几乎总是别人想做的。当你觉得束手无策时,就试着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一个年轻女人和她丈夫有一个小孩,她新寡的母亲想来跟他们一起生活。开始,女儿觉得自己不能不同意,否则太冷酷了。女儿是以旧的、惯常的方式思考的——作为她母亲的孩子来思考的——这样就得出了旧的、惯常的答案,也就是说她不得不顺从她母亲的意愿——墨守成规往往要比铤而走险更方便。

但女儿后来又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她现在有了自己的生活。她估计她和母亲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一定会有分歧。她知道,她丈夫会因为岳母总待在自己家里而不愉快。于是,她说了“不”,亲切但坚定地告诉母亲,对她来说,加入一个新家庭是不明智的。

你可以思考了又思考,权衡了再权衡,但你很少能精确地预测到你所作出的任何决定的结局。发生的一切通常都是不可预料的。你必须自己思考,并付诸行动。即使作出的决定未能如愿以偿,但采取行动能够增加采取更多行动的可能性;而什么也不做,只能增加下一次有所选择的可能性,到时候你肯定又会随波逐流的。

对你的生活负责,就要尊重自己的意志。

一位80岁的老人为了待在她的住处还是进疗养院而思虑再三。她的年龄是个事实;她每况愈下的健康也是个事实。权衡这些事实,选择安全的疗养院,该是多么明智!然而令人称绝的是,她没有理会这些事实,留在了原来的地方,一直到现在。已经86岁了,并不需要朋友们很多的帮助,她自如地应付着一切,幸福地过着愉快的独立生活。

另一位老人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她说:“我累了。我现在需要照顾了。”她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她被供养起来,被放在床上,被挪来挪去。她现在对此厌恶了。作出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你可能会自食其果的。

你的生活不是试跑,也不是正式比赛前的准备运动。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让生活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白白流逝。要记住,你所有的岁月最终都会过去的,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你才配说你已经活过了这些岁月。

不值得做的,千万别做

 有一个人开车到加油站,他停在全套服务区,3个工人快速地迎接他。第一位为他洗窗,第二位为他检查机油,第三位帮他量轮胎气压。他们很快地完成这些工作,收了十加仑油钱后,这个客人就把车开走了。3分钟后,他又开回来了,这3个人又冲出来迎接他。这个人说:“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没有人为我的车加油了呢?”三人面面相觑,原来匆忙间,大家都忘了帮他加油。在忙乱的生活中,你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呢?在安静中思想一下,什么是眼前更重要的事情?

成功者会把集中精力作为一种明智的生活策略。毕竟,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又都很大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琐事会跑出来占据你大脑的空间,消磨你的棱角!

因此,要奉行这样的原则:不值得做的,千万别做。因为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

一个朋友在离开他的公司时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累了,在这里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要莫名其妙被人骂,觉得被疯狗咬,我也受够了。我不要求别人感激我做的事,或者其他人把我的所做当做理所当然,也无妨,但我要求应该有最起码的合理对待。我惋惜的是那些逝去的时光,我做了不值得的付出,还要忍受遭人践踏。该走了,该离开这个不再能给我精神振奋或新知养分的地方。我不想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狭隘,跟着某些人的心理仇恨打转。也不想花时间和心力在解释上。离开不是因为软弱,不是因为想要被认同,而是追求我自己的勇敢。那些没有仁慈的人,对我所做的一切,只是让我看清此地不值得久留。”

不仅如此,不值得做的事还会赋予自己生命,“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这么久了。”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使人不愿再作别的选择,更何况这份感情的机会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须知,放弃和减少对其他成就的要求是一种成本,而谢绝其他人的追求和放弃爱其他人的念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耗时,牵扯面越大,“内容”越丰富,代价也就越大。

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一些事情“做大”之前就及时抛开它。一位著名的学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他每隔一个季度就要把之前认为“还会用到”的书、讲义、文章通通拿去回收,那种感觉就像抛开一堆无用的桎梏,很开心的。在他看来,每丢一篇,就跟一点一滴的过去告别,也抛开一些无用的限制,既然知识提供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学会了,就没必要把有形的文字霸着不放。就这样,他常常会丢掉一大堆书籍和大师的文章,把它们驱逐出心间。这样做其实是在节约自己的生命,扩大“呼吸的空间”。

世界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对现代人来说,不仅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更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而后者似乎显得更重要一些。

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

生活中,能够寻找到满足感的人,不管他富与贫,都是成功的。一个人无论在顺境里,还是逆境中,都要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尊重生活中那份与生俱来的“平淡味”,那么他做人的“火候”就达到了佳妙之境。

平常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平平淡淡才是真。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生活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永远没有常胜将军。无论你有多么聪明,请谨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有所得,也必定有所失,上帝不会只让一个人占尽天机。你拥有了财富、获得了成功,即使在自己看来有多么了不起,也有可能只是一时一事,况且财富到了一定数字,的确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如果它无法带给你亲情、友情和爱情,无法带给你快乐和健康的身体,那么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拼命去追求它的动机和意义。

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平等平常的。事物的发展运动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可以了。

我们不要像那些自命清高的人一样,去鄙视日常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原本就是由一连串的平凡和简单构成的。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片灿烂的天地。多一些满足,少一些贪欲;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把自己变成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也许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如意,但是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善意对待,赠人以微笑,顺其自然安身立命,那么生活就会变得相对轻松起来;即使你遇到困难,也会领略人生的很多美好,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更可贵的人性魅力!

世俗生活中的人,往往有了名望、地位和金钱后,便失去了自我:轻一些的是有些骄傲,重一些的便盛气凌人,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还有一些人甚至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却丝毫不知道悔过。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要以平常心视之。荣誉要让,利益要让,谦让是一种美德,拼力争取一定会乱了方寸。俗话说,有失有得,不失不得。

对待工作,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心情浮躁、好高骛远、看不起本职工作,缺乏对职业价值的思考,那么我们的工作激情将会荡然无存,工作也会变得单调而无奈。不为名所苦、不为利所累,少一些计较、少一些埋怨,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对待生活,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尽管单调、紧张的生活每天都在周而复始地上演,但只要心不老,我们的生活就充满阳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长短不同的朝往暮归,酸甜苦辣的日月春秋,有多少人和我们一样默默地坚守着一颗平常心,就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坚守,我们才会领略到生活的平常而有味,生命的无奇而动人。

对待自己,我们更要有一颗平常心。有平常心,不是自我姑息、不求进取,而是胸襟更豁达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恋和顾盼。守住心灵的宁静,善待自己,不苛求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作无谓的折腾。对人对事,常怀感恩之情,常怀宽容之心。任凭权利纷争、物欲横流,我们宠辱不惊、顺其自然,以平常心看大千世界,以平常心待人生沧桑。有了平常心,才能拥有宁静平和的心态,我们的心灵宛如在静野上漫步、在幽涧中独行。

积极学习长者的人生智慧

为了秉持正确的人生态度,避免和减少人生中的弯路,一定要善于向长者请教,积极学习长者的人生智慧。很多长者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人生很多有益的提醒,很多的帮助。如果我们事事都靠自己去摸索,在摸索的过程中,就可能都被撞得头破血流,白白耽搁美好的时光。反之,如果我们采取更谦卑的态度,积极去向长辈请教,多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莫大的助益。

若干年前,有一位青年来到美国西部,他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因初次前来,人地生疏,无从着手,只好写信去请教报界很有影响力的柯里蒙先生。不久他接到了柯里蒙先生的回信,信中说:“只要你愿意依照我的话去做,我可以在报界为你谋得一席职位。现在请告诉我:你想进哪一家报馆?这家报馆在什么地方?”

青年接到回信后,当然兴奋异常,连忙再寄一封信,说明他所盼望进去的报馆的名称和地址,同时诚恳表明自己愿意听从他的指示。不久他就接到了第二封回信,信中说:“只要你肯暂时只尽义务,不要薪水,随便你到哪家报馆,人家都不会拒绝你,至于薪水,你可不必性急。你去对报馆的人说,你近来失业觉得很无聊,现在很想找个工作,借以充实生活,但可先不收取酬金。这样一来,无论对方是否迫切需要,总不至于一口拒绝。”“获得机会之后,就要主动找事去做,时间一长,同事们渐渐地都觉得少不了你,这时你再从各方面去采访新闻,把所得到的消息交给编辑部。如果其中有他们需要的新闻,当然会替你陆续发表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渐渐升到正式外勤记者或编辑的位置。大家渐渐看重你,至此你便不愁没有薪水了。你的名字和成绩将会被同事和朋友们传开去,这样你迟早会获得一份薪水相当的工作。”“不久,你收到了其他报馆的招聘书,你可以拿给主编先生看,告诉他那家报馆要给你多少月薪,如果这边也肯出同样的薪水,你愿意仍旧留在这里做下去。那时也许其他报馆会再提高你的薪水,但如果那数目与这边相差不多,你最好还是在老地方做下去。毕竟你在此干的时间较长,人熟事顺了。”

起初,这位青年对柯里蒙的这个方法有些怀疑,但他仍然照着去做。不久,他果然进了一家报馆的编辑部。不到一个月,又接到另外一家报馆的聘书,答应每月给他多少薪水,这边报馆知道后,就答应照那数目加倍给他,于是他仍然在原来的报馆服务。这样继续做了4年,在这4年内,又两次接到其他报馆的聘书,他也因此被加了两次薪水。现在他已是那家报馆的主编了。

此外,又有5位青年,也去请教柯里蒙先生,他们也得到了同样的指教,并找到了他们所盼望的工作。其中有一位现在就是美国一家名望极大的日报主编,这位主编先生在20年前,不过是一个极平常的人,自从用了柯里蒙所指示的方法进了那家报馆后,地位日渐上升,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成功一定有方法。只要你愿意认真聆听别人的教诲,借鉴别人的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就能够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努力得到前辈的悉心指导

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凡成功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位得力的导师,悉心栽培他们,助他们“走运”。导师使他们得到凭他们自己可能永远不会得到的机会和见识。

人生常要面临种种转变,如何去应付,前辈的经验往往可供借鉴。怎样才能得到前辈的悉心指导呢?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1.寻找机会,明智地选择你的导师

一位好导师应该是个深信你有无穷潜力的人,他要具有你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而又要有时间花在你身上。有时候,你的上司可能是位极好的导师,不过,最好还是找个你周围或你熟悉的其他人。一位优良的导师会将功劳归之于你,而且一定会进一步栽培你。温娣国际快餐连锁店创办人大卫·汤姆斯认为,他之所以能成功,“有适当的导师”是原因之一。他的秘诀不是去认定某些人做导师,而是随时随地找寻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汤姆斯十来岁时,曾在田纳西州里加斯餐馆担任侍应助理。“那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他说,“在1940年那个时候,里加斯的两位老板已经常在谈论今天我们在温娣快餐店强调的那些东西,就是这一行的基本要素。”

后来,汤姆斯转往印第安纳州另一家餐馆做侍应助理。餐馆东主菲尔·克罗士成为他的导师,最后提升他为餐馆经理。有一天,克罗士叫他去监督他在俄亥俄州购得的几家生意不振的特许经营餐馆。这些餐馆的名字叫“肯德基炸鸡”。

没有多久,汤姆斯认识了这家当时规模尚小的连锁快餐店创始人桑德斯上校。桑德斯教导他的,正是15年后他创立自己那家连锁店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2.积极向别人学习和请教

要得到可能做你导师的人垂青,你就必须让他知道你愿意接受新挑战。

海伦·布津和格洛利亚·莱米勒兹有取得哥伦比亚皮货的门路,她们渴望创业经营服装生意,但需要人指点。为了取得一些资料,她们打电话向一个名叫“退休行政人员服务团”的志愿团体请教,而由该会介绍她们去见退休商人詹姆斯·萨克思,詹姆斯深为这两位女性的学习热诚所感动,帮助她们拟订一项经营计划,为她们奔走,求银行贷款,找开设零售店的店址。5个月后,“芝加哥皮货店”就开张了。奥鲁克建议在圣诞节前举行一次皮大衣大减价,结果顾客如云,到了年底,“芝加哥皮货店”居然有了赢利。“每逢我们想到个新主意而不知怎样进行时,我们便请教萨克思和奥鲁克,”布津说,“你看得出他们在支持我们。他们重视我们学习这门生意的决心。”

3.激起对方的兴趣

要从导师的观点来看你们的关系。你是否在协助他达成他的目标?你是否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你是否忠心耿耿、值得信赖?《师徒关系》一书的作者琳达·菲利普斯·琼斯建议读者想想这个问题:“谁的业务繁重,需要帮忙?”她说,协助一位资深同事,可能是个使你们两人都受益的机会。

凯利中将是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国联合参谋长会议的作战处长。他早期的导师之一是他在越南时的上司西格尔中校。凯利认为他之所以获得他的上司青睐,是由于他能用西格尔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他还没开口,我便已竭力向他提出解决办法。”

必要时,凯利也会甘冒风险。“唯唯诺诺的人不能为上司分忧解困,”他说,“每个上司都需要有个敢走进去,把门关上,说“长官,我认为你在铸成错误”的下属。

凯利的洞察力和忠诚为他带来了成果。他获得西格尔推荐,连升两级,终于踏上青云路,升为将官。

4.向导师表示感激

有些师徒关系很短,只有数月。即使最好的师徒关系,也很少长于两三年的。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差不多已变成平辈,而且可能也成了要好的朋友。

向导师表示感激的一个办法,就是干出个样子来表示他们没有看错我们。另一个方法就是我们自己做导师去教人。

找到导师并不是说不必勤奋努力就能成功。不过那可以增加你成功的机会。大卫·汤姆斯说:“有不少一流人物都愿意助人一臂之力。与其等待有人收你为徒,不如找个适当的人拜他为师。”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养成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习惯,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绝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唯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剪去,一般人往往觉得很可惜。但是,园丁们知道,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无数倍。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取得出色的成绩。

第二章 树产正确的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

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可以称为热情的胜利。没有热情,不可能成就任何伟业,因为无论多么恐惧、多么艰难的挑战,热情都赋予它新的含义。没有热情,我注定要在平庸中度过一生;而有了热情,我将会创造奇迹。

——奥格·曼狄诺

泰戈尔说:“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无论如何,年轻人都不能缺少激情。

——斯蒂芬·柯维

让工作成为生命的权利和荣誉

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认真”二字,只有“认真”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成功。人们要想做成任何事,没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不行的;反过来,有了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也就会相应的有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作风,从而把事情办成、办好。可见,“认真”是年轻人做事必备的品质,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还要专心地去做。卢浮宫藏有一幅莫奈的油画,画的是女修道院的厨房里的场面。画面上正在劳动着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一群天使。一个正在炉上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壶,另外一个穿着厨娘的服饰,一只手去拿餐具——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劳作,天使们却做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行事本身并不可以说明它自身的性质,而是由我们做它时的精神状态决定的。工作是否乏味无聊,往往和我们做它时的心情状态有关。

人生理想贯穿于整个生命,你在行事时所表现出的姿态,使你区别于周围的人。你对工作的态度,可能使你的思路更宽广,也有可能变得更为狭隘,有可能使你所从事的职业变得更为高尚,也有可能变得更为低俗。所有工作对人生都具有十分远大的意义。

你是个建筑工程师吗?是否在砖块与砂浆之间感受到诗意?你是从事图书管理工作吗?通过辛劳工作,在整理书籍的间隙,是否感受到自己正身处知识的海洋?你是学校的教师吗?是否对每天重复的教育工作感到厌烦?也可能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极为有耐心,一切的烦躁都烟消云散了。

假如只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职业,抑或仅用世俗的标准来权衡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劳动也许真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似乎看不到任何意义,没有一点吸引力和价值可言。这就如同人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大教堂的窗子上落满了灰尘,灰暗无光,光华不在,只剩下乏味和败落的景象。但是,只要跨过门槛,走进教堂里,立刻可以发现精美绚丽的颜色、清晰的线条。阳光透过玻璃在闪烁跳跃,造就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由此,我们可知道这样的道理:人们对待问题的看法是有局限的,我们只有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清事物实际的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看似乎索然无味,只有深入进去,才可能感受到其真正意义。所以,不管是否幸运,每个人都应该从工作本体去理解它,将工作看做是生命的权利和荣誉——只有这样,才会让你保持独立个性的。

任何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轻视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事,也应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小事情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重大事物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前,便不会轻易失败。在工作中获得确切强大的力量的诀窍就蕴涵在其间。

在个人发展中要保持充足的热情

奥格·曼狄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写道:“热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它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过金钱与权势。热情摧毁偏见与敌意,摒弃懒惰,扫除障碍。热情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无往不胜。”塞缪尔·斯迈尔斯则指出:“有一颗热切、诚挚、忠实的心灵,比有钱更为重要。”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生动地展示了热情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威廉·怀拉是美国前职业棒球明星。40岁时,他因体力不济而告别体坛另找出路。他琢磨着,凭自己的知名度去保险公司应聘推销员不会有什么问题。可结果却出乎意料,人事部经理拒绝道:“吃保险这碗饭必须笑容可掬,但您做不到,无法录用。”

面对冷遇,怀拉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决心像当年初涉棒球领域那样从头开始。首先是学会“笑”。由于天天要在客厅里放开声音笑上几百次,邻居产生误解:失业对他刺激太大,他神经出了问题。为了不干扰邻居,他只好把自己关进厕所里练习。

过了一个月,怀拉跑去见经理,当场展开笑脸。然而得到的却是冷冰冰地回答:“不行!笑得不够。”

怀拉生来就有一种犟脾气,他回到家里继续苦练起来。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个熟人,非常自然地笑着打招呼。对方惊叹道:“怀拉先生,一段时日不见,您的变化真大,和以前判若两人了!”

听完熟人的评论,怀拉充满信心地再次去拜见经理,笑得很开心。“您的笑有点意思了。”经理指出,“然而还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那一种。”

怀拉不气馁,再接再厉,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被保险公司录用。这位昔日棒球明星严肃冷漠的脸庞上,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婴儿般的笑容。那笑容是那样天真无邪,那样讨人喜欢,令顾客无法抗拒。就是靠这张并非天生而是苦练出来的笑脸,怀拉成了全美推销保险的高手,年收入突破百万美元。

威廉·怀拉感慨道:“人是可以自我完善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热情。”任何人都会有热情,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有30分钟的热情,有的人热情可以保持30天,而一个成功者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乃至终生。

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缺乏热情。热情激发出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活力,是热情让怀拉笑迎挫折,最终成功。

美国的《管理世界》杂志曾进行过一项调查,他们采访了两组人,第一组是高水平的人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第二组是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询问了这两组人,什么品质最能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两组人的共同回答是“热诚”。

一个推销员,虽然他只有有限的专业技术和不多的专业生产知识,但如果他有感人的热诚,那么,比起那些有良好的技术、但缺乏热诚的人来,他的销售额肯定要多得多。

考虑一下你的现状,你对你的工作,你的目标,是否感到激动,是否有热情呢?

成功者一直有一个理由,一个值得付出、激起兴趣,且长据心头的目标,驱使他们去实行、去追求成长和更上一层楼。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是热情使艾柯卡做出别人所做不出的事;是热情让电脑科学家终年孜孜不倦,寻求突破,以便把太空人送上外太空并接返地球;是热情让人夙兴夜寐,是热情使人如沐春风;是热情让人生有力量、有勇气、有意义。若无热情,则无一事可成,不论是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父母或生意人,缺了它就不会奋发向上。

热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它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过金钱与权势。热情摧毁偏见与敌意,摒弃懒惰,扫除障碍。热情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出热情的意义就是找出你爱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不管你是否能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你都坚持到底,这便是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当你从事自己爱做的事时,自然会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

一个人若只有一点点热忱是远不够的,所以,增强热心是必须的。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热心呢?下面介绍增强热心的几个步骤:

1.深入了解每个问题

想要对什么事热心,先要学习更多你目前尚不热心的事。了解越多,越容易培养兴趣。这是帮助你建立“对某种事物的热心”的关键。

深入发掘你的题目,研究它、学习它,和它生活在一起,尽量搜集有关它的资料。这样做下去就会不知不觉地使你变得更为热忱。对此,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例如,我以前对于崇拜林肯并不热忱,直到我写了一本有关林肯的书以后才改变,现在我非常热忱地崇拜他。华盛顿可能是和林肯一样伟大的人物,但是我对他并不如我对林肯那样崇拜,因为有关华盛顿的事我知道得并不太多。对于任何事情,只有在深入了解以后,你才会产生出热情。

2.做事要充满热忱

你热心不热心或有没有兴趣,都会很自然地在你的行业上表现出来,没有办法隐瞒。跟某个人握手时要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说:“我很荣幸能认识你。”或“我很高兴再见到你”。那种畏畏缩缩的握手方式,真的还不如不握。只能使人觉得“这家伙死气沉沉,半死不活”。想要找出以这种方式握手的成功人士,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为了表现你的热忱,微笑也要活泼一点,眼睛要配合你的微笑才好。当你对别人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要真心实意地说。此外,你的谈话也要生动引人。著名的语言学权威班得尔博士,在他的一本书《如何使你的谈吐高雅宜人》中提到:“你说的‘早安!’是不是让人觉得很舒服?你说的‘恭喜你!’是不是出于真心呢?你说‘你好吧?’时的语气是不是让人很高兴呢?一旦当你说话时能自然而然渗入真诚的情感,就已经拥有引人注意的良好能力了。”

说话自信的人都会受到欢迎。当你说话很有活力时,你自己也会变得很有活力。请你试试看,大声说:“我今天很痛快!”说话时是不是感觉比先前更舒服一点呢?你必须时时刻刻活泼有力才能成功。

3.要传播好消息

我们都曾在不同场合遇到某人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这时所有的人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望着他,等他说出来才罢。好消息除了引人注意以外,还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引起大家的热心与干劲,甚至帮助消化,使你胃口大开。

因为传播坏消息的人比传播好消息的要多,所以你千万要了解这一点:散布坏消息的人永远得不到朋友的欢心,也永远一事无成。

每天回家时尽量把好消息带给家人共享,告诉他们今天所发生的好消息。尽量讨论有趣的事情,同时把不愉快的事情抛在脑后。也就是说,只能散布好消息。

把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事。要多多鼓励他们,每一个场合都要夸奖他们,把公司正在进行的积极事情告诉他们。这样,你每天就会生活在一种热情的氛围中,因此更容易获得积极的反馈,保持热情的心。

衷心喜爱自己的工作

下面是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约翰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告诫儿子:“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这是积极的人生观,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从中受益。

亲爱的约翰: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运气好,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却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我认为,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轻人奋发有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们多么有钱。工作以最卑微的储蓄表示出来,并奠定幸福的基础。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但人们必须先爱它,工作才能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结果。

我初进商界时,时常听说,一个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牺牲。然而,岁月流逝,我开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并不是在“付出代价”。他们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工作。任何行业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专心致志。衷心喜爱从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一位伟大的画家说得好:“痛苦终将过去,但是美丽永存。”

但有些人显然不够聪明,他们有野心,却对工作过分挑剔,一直在寻找“完美的”雇主或工作。事实是,雇主需要准时工作、诚实而努力的雇员,他只将加薪与升迁的机会留给那些格外努力、格外忠心、格外热心、花更多的时间做事的雇员,因为他在经营生意,而不是在做慈善事业,他需要的是那些更有价值的人。

不管一个人的野心有多么大,他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就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或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如果他等得时间越久,就变得越困难、越可怕,这有点像打枪一样,瞄准的时间越长,射击的机会就越渺茫。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份工作的经历,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亮就得去上班,而办公室点着的油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着迷和喜悦,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热心。而结果是雇主总在不断地为我加薪。

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做的事,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那些头脑活跃的人拼命劳作绝对不是只为了赚钱,使他们工作热情得以持续下去的东西要比只知敛财的欲望更为高尚,他们在从事一项迷人的事业。

老实说我是一个野心家,从小我就想成为富人。对我来说,我受雇的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是一个锻炼我的能力、让我一试身手的好地方。它代理各种商品销售,拥有一座铁矿,还经营着两项让它赖以生存的事业,那就是给美国经济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铁路与电报。它把我带进了妙趣横生、广阔绚丽的商业世界,让我学会了尊重数字与事实,让我看到了运输业的威力,更培养了我作为商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所有的这些都在我以后的经商中发挥了极大的效能。我可以说,没有在休伊特·塔特尔公司的磨炼,在事业上我或许要走很多弯路。

现在,每当想起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想起我当年的老雇主休伊特和塔特尔两位先生时,我的内心就不禁涌起感恩之情。那段工作生涯是我一生奋斗的开端,为我打下了奋起的基础,我永远对那3年半的经历感激不尽。

所以,我从未像有些人那样抱怨他的雇主,说:“我们只不过是奴隶,我们被雇主踩在脚下,他们却高高在上,在他们美丽的别墅里享乐,他们的保险柜里装满了黄金,他们所拥有的每一块钱,都是压榨我们得来的。”我不知道这些抱怨的人是否想过,是谁给了你就业的机会?是谁给了你建设家庭的可能?是谁让你得到了发展自己的可能?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别人对你的压榨,那你为什么不结束压榨,一走了之?

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同样都是石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就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

另一个人可能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劳很高。毕竟我有太太和4个孩子,他们需要温饱。”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在他嘴里经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

第三个人可能会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句话是“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天堂与地狱都是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如何,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这样。

约翰,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到愉快。

生活中都不要逃避自己的责任

《钻石宝地》一书的作者拉塞尔·H·康维尔说:“无论一个人的职位多么卑微,只要他尽了全部职责,他就与现任总统有同样的资格获得美国人民给予的荣誉。”

职责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我们来到人世间一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上司的职责和义务,对下级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对同事的职责和义务。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动的地方,都有我们人类应尽的职责,职责和义务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尊卑贵贱,男女老少,都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务员,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利用上天赋予我们的一切手段和能力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了无数具有卓越才能和独特个性的风云人物。当时的盟军将领——美国的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巴顿将军就是这些人物的代表。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叱咤风云的斗士,在走向辉煌的过程中,也曾面临过一次次职业危机,经历过一次次盛衰浮沉。但是,他们没有因此沉沦下去,也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因此,他们走向了辉煌。

麦克阿瑟一生说话无数,一生中最有号召力的话是:“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

为什么这句话是最有号召力的话呢?这还要回到他军事生涯最大的一次败仗说起。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当时麦克阿瑟正在菲律宾任美军总司令。他率领美军在那里顽强地抗击日本军队激烈的进攻,但是仍然抵御不住。麦克阿瑟拒绝罗斯福总统让他撤离菲律宾的建议,他就找出父亲留给他的科尔特45型手枪,他准备在关键时刻自杀,决心与菲律宾共存亡。

1942年2月8日,罗斯福总统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和他的妻子、儿子立即撤离菲律宾。2月22日、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报,让他撤离,并答应麦克阿瑟撤到澳大利亚之后,组建新的战区让他担任总指挥,准备反攻。

在接到罗斯福总统和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电报之后,这位斗士哭了。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生在陆军,长在陆军,一生习惯于服从命令,可是我这个命令是真的难以服从啊!”最后,他请求总统允许他在必要的时候撤离,罗斯福这时候才答应。

1942年3月11日深夜,麦克阿瑟在陆军部的一再催促下,才携带妻子和儿子登上PT-41型渔雷快艇撤离了战火纷飞的菲律宾,去澳大利亚接管西南战区的指挥权。

4月9日,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作战的75000名美军官兵向日军投降。5月6日,在菲律宾哥黎希律岛作战的15000名美军投降,日军占领了菲律宾全境。

菲律宾战役是麦克阿瑟从军以来遭到的首次失败,而且败得是那么惨!所以,他非常悲伤地讲:“我没有想到,美军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缴械投降会发生在我的手里!”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奇耻大辱!尽管他到了澳大利亚,他到澳大利亚之后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毕竟他在菲律宾顽强抗击日军那么长时间,可是麦克阿瑟这个一向自负、高傲的将军,在欢迎他的人面前,他真的高兴不起来。他对新闻记者说:“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菲律宾撤离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主要目标是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会回来!”“我出来了,但我将会回来!”当时,美军战时新闻局认为,这句话很好,因为美军当时是最黑暗的时候,连连败退。这个时候麦克阿瑟说了这么句话,美国战时新闻局准备用这句话作秀,鼓舞人们抗战的信心。

可是,却建议麦克阿瑟将这句话改了,改成说“我们将会回来”。麦克阿瑟坚决不同意:“不,不是我们,而是我将回来。”个性跃然于纸上!

此后的太平洋战争中,麦克阿瑟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一切行为的座右铭,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印度尼西亚,从印度尼西亚到菲律宾,为了这个“我将会回来”的使命,他在整个西南太平洋和日军英勇奋战。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同僚——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在争夺主要方向上翻脸!不惜与罗斯福总统争夺战略优先权,要求罗斯福总统将美军的战略中心放在亚洲,而不是欧洲!所以,在他的感召下,这句话已经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感情恩怨,成为所有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的美军、英军,以及被日军占领的这些国家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斗争的一个信念——“我将会回来”!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这一天,他乘坐纳尔维什号旗舰,指挥28万大军在莱特岛登陆!当时,美军第一骑兵师占领滩头阵地后,岸上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他就急于登岛了!

他上岸之后,正赶上一场暴雨;别人给他打伞,他拒绝了!他雨中发表了讲话,其中有一句话,他说:“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麦克阿瑟当时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珠。这篇讲话,他号召大家为神圣的死者,为了子孙后代继续战斗,夺取那正义的胜利!

麦克阿瑟拒绝修改一句话,与其说是这位名将倔犟而高傲,不如说这位名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也许,一位名将之所以有无穷的个人魅力,就在于他敢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任——胜利的和失败的一切。这也就是他坚持说“我将会回来”,而不是“我们会回来”的原因之所在。

不管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在生活中都不要逃避自己的责任!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了强烈责任感的人,就不会轻易气馁,不会失望,不会放弃争取胜利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詹姆斯·E·艾伦在《思考的人》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提升得越高,他就越正直,越高尚,越诚实;而他的成功的机会也越大;他的成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实际上,在工作中永远保持诚信的态度正是很多人走向杰出的最大秘诀。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作家。他的多方面的才能令人惊叹:他4次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他制定出“新闻传播法”;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避雷针、两块镜片的眼镜、颗粒肥料;他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人们呼出的气体的有害性、感冒的原因、电和放电的同一性;他设计了富兰克林式的火炉和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他向美国介绍了黄柳和高粱;他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他最先绘制出暴风雨推移图;他创造了换气法;他创造了商业广告;他最先组织消防厅;他首先组织道路清扫部;他是政治漫画的创始人;他是出租文库的创始人;他提议夏季作息时间;他是美国最早的警句家;他是美国第一流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印刷工人;他是《简易英语祈祷书》的作者;他是英语发音的最先改革者;他还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他创立了美国的民主党;他创设了近代的邮信制度;他想出了广告用插图;他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世界上所有自传中最受欢迎的自传之一,仅在英国和美国就重印了数百版,现在仍被广泛阅读;他作为游泳选手也很有名……

当然,给世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经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为美国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

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众多的杰出成就和他端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人品是分不开的。

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世代打铁的工匠家庭,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很难靠打铁来维持家里的生活。12岁的小富兰克林看到父母整天为了生计发愁,就想为家里做些什么。父亲这时除了打铁之外还做蜡烛。

后来,他的哥哥在城里办了一家报社,富兰克林到他哥哥那里当学徒,在印刷所里学习排版。他的哥哥对他非常刻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责骂他,有时候还毒打他。这使富兰克林不堪忍受,不久就离开了那里,到别的印刷所找工作。但是他的哥哥非常坏,告诉城里所有印刷厂的老板,都不要聘请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不得不到别的城市寻找工作。他流落到费城,有一个叫凯谋的人让富兰克林帮他管理他开的印刷铺子,许诺可以给他很高的薪金。富兰克林暂时找不到别的工作,就答应了。当时富兰克林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人,而凯谋雇用的其他工人都是对印刷、排版、装订不怎么了解的人。凯谋付给这些人的工资非常低。聪明的富兰克林看到这种情况,就猜到凯谋是想让他把这些廉价雇用来的工人教成熟练工人,然后再把自己赶走。凯谋在当地的名声很坏,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阴险狡猾的小人。

尽管富兰克林已经猜到凯谋的心思,可是他想,既然答应接受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力做好,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因为老板不好,就影响自己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于是,他就每天教这些工人一些技术,甚至把自己发明出来的制作字模的方法也传授给了这些人。

凯谋最初对富兰克林还很客气,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廉价雇用来的工人已经基本掌握了排版印刷技术,于是就开始无缘无故地找富兰克林的麻烦,无端地克扣他的工资。有一次,凯谋竟然指着富兰克林的鼻子骂他是蠢猪。富兰克林非常生气,并且说:“只有蠢猪一样的老板,没有蠢猪一样的工人,像你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老板。”

凯谋正想把富兰克林赶走,就挖苦着说:“上帝又没有挽留你这个天才在这里工作,你可以像乌贼一样溜走。”

富兰克林早就不想干了,就当着工人们的面说:“凯谋,别绕弯子了,你请我来就是为了给你训练工人。现在他们都是熟练的工人了,你就可以赶我走了,我早就猜出你的心思了。不过,你放心,我富兰克林做人向来讲求诚信,不会因为你的卑鄙就传授给他们错误的技术,将来你解雇他们的时候,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

说完,富兰克林收拾行李就离开了铺子。

屡次遭受生活的打击和磨难,而不愤世嫉俗,仍能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别人不斤斤计较,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才算得上是品格高尚。这正是很多杰出的人才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主动做事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约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把它打下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当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她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并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小姐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因此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开始提供很好的职位请她担任。拿破仑·希尔已经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现在已是她当初来拿破仑·希尔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薪水的4倍。对这件事拿破仑·希尔实在是束手无策,因为她使自己变得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

拿破仑·希尔指出:这就是进取心的神奇作用。正是这位年轻的小姐的进取心,使她脱颖而出,可谓名利双收。

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这个世界愿对一件事情赠与大奖,包括金钱与荣誉,那就是‘进取心’。什么是进取心?我告诉你,那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仅次于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的,就是当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时,要立刻去做;更次等的人,只在被人从后面踢时,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工作,却又抱怨运气不佳;最后,还有更糟的一种人,这种人根本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即使有人跑过来向他示范怎样做,并留下来陪着他做,他也不会去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失业中。因此,易遭人轻视,除非他有位有钱的老爸。但如果是这个情形,命运之神也会拿着一根大木棍躲在街头拐角处,耐心地等待着。”

你属于上面的哪一种人呢?如果你想把握更多的成功机会,必须注意多做些分外的工作。

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老板说,提供服务就如同是在进行投资,投资会带来利润,服务也能带来金钱。而且,无论何种投资都是有其风险性的,得视其风险的大小而定其获取利润的多少,甚至有可能会血本无归。然而,提供服务却没有丝毫的风险,你的付出必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绝对不会出现你向别人提供服务以后却不能得到回报的情况。即使不能立即兑现你的服务,但只要你能坚持,必有享受回报的一天,并且肯定会兑现你所有的付出,甚至会大于你的付出。

每天向自己说:“我如何才能给别人做更多的事情呢?”养成服务的习惯,经常给别人提供比他们预料的更多的服务。你做的只是一点点额外的小事,却已经是在对金钱投资,那么你得到的也将是意外的收获。

执行命令的同时还要认真思考

著名演说家金克拉说:“一个人想成功,必须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怎样才能干出不寻常的事情来,靠的是什么?就是你的责任感和忠诚。

一个主管过磅称的小职员,也许会因为怀疑计量工具的准确性而提出质疑,并因此而进行修正,从而为公司挽回巨大的损失。尽管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属于总机械师的职责范围。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才会让你得到别人的刮目相看,或许这正是你脱颖而出的一个好机会。相反,如果你没有这种责任意识,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来自责任。

乔治到这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还残留着没有被冶炼好的铁。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岂不是会有很大的损失。于是,他找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人,跟他说明了问题,这位工人说:“如果技术有了问题,工程师一定会跟我说,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工程师向我说明这个问题,说明现在没有问题。”乔治又找到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工程师说明了他看到了问题。工程师很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上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工程师并没有把他说的看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暗自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明白多少,不会是因为想博得别人的好感而表现自己吧?

但是乔治认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于是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他说:“先生,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您认为呢?”

总工程师看了一眼,说:“没错,年轻人你说得对。哪来的矿石?”

乔治说:“是我们公司的。”“怎么会?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总工程师很诧异。“工程师也这么说,但事实确实如此。”乔治坚持道。“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

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但奖励了乔治,而且还晋升乔治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总经理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负责任的工程师,这么多工程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甚至当有人提出了问题时,他们还不以为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责任感和忠诚于公司的人才。”

乔治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但是他能获得工作之后的第一步成功就是来自于他的对公司的忠诚,他的忠诚让他的领导者认为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如果你的领导让你去传达某一个命令或者指示,而你却发现这样可能会大大影响了公司利益,那么你一定要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不必去想你的意见可能会让你的上司大为恼火或者就此冲撞了你的上司。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让你的领导明白,作为员工,你不是在刻板执行他的命令,你一直都在斟酌考虑,考虑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和他的利益。因为,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因为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而批评或者责难你。相反,你的领导会因为你的这种责任感而对你青睐有加。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种人将会被委以重任,而且也永远不会失业。

作为一个雇员,如果你能忠诚于你的公司,对工作负责,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容易成功的人。因为由于你的忠诚和不断地努力工作,公司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老板,最先赏赐的自然就是你。你为公司付出你的忠诚,公司也会用忠诚来回报于你。你将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样你自然就能脱颖而出了。

粗陋的工作会摧毁理想阻碍前进步伐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由于疏忽、畏难、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数年前,在宾夕法尼亚的奥斯汀镇,因为筑堤工程质量的简陋,没有照着设计去筑石基,结果堤岸溃决,全镇都被淹没,使无数人死于非命。像这种因工作疏忽而引起悲剧的事实,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人犯疏忽、敷衍、偷懒的错误。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陋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仇敌。

拿破仑·希尔指出:“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并且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那么非但可以减少不少的惨祸,而且可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

要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

如果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即使是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老板自然而然地觉得,勤勤恳恳,全神贯注,充满热情的员工更有价值。每一次提升对员工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这些员工的积极心态也常常感染上司;上司也知道,这样的下属在尽力帮助自己,并且对那些喜欢逃避责任的员工也是一种激励。

另一方面,在那些冷漠、粗心大意、懒惰的员工的影响下,领导者自己也觉得压抑、对工作失去信心,存在一种随遇而安的心理。因此,他会自觉地与有良好心态的员工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生活,对那些不专心工作,开脱责任,不注重实绩的员工,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对工作的不同态度:或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或充满热情或不冷不热;或专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终的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美国著名的标准石油公司,一度每桶石油卖4美元,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公司小职员,每逢吃饭付账、出差住旅馆、写信时,也就是说,只要逢他签名的时候,他都不忘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句宣传语,有时,他干脆不签名字,只写上这几个字代替签名。

时间一长,同事及朋友均取笑他,给他取了个外号“每桶4美元”。有事没事用这个外号叫他,相反,他的名字越来越没人叫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听说了这件事,特地把阿基勃特叫来共进午餐,并问他:“别人不叫你的真名,而叫你‘每桶4美元’,你为何不生气呢?”“‘每桶4美元’不是公司的广告语吗?多一个人叫我,就多一次宣传,这样的好事我为何不乐而要生气呢?”

洛克菲勒感叹道:“阿基勃特如此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宣传公司,真是一位模范职员啊!”

5年后,洛克菲勒卸去董事长一职,阿基勃特凭此力克众多才能高他一等的对手,继任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长。

的确,一个人的成功,有些时候纯粹由一件小事造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谁又能不承认,这又是一种必然呢?“我的工作太平凡了,要能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普通人面对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许大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对掌握全美90%以上制油实业的石油大王——约翰·大卫·洛克菲勒来说,却不是这样的。他的人生哲学是:“我成功,是因为对别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特别关注。”

年轻时的洛克菲勒刚进入石油公司工作时,由于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技术,因此被分派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这个石油公司最简单的工作岗位,连3岁小孩也能胜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着焊接剂自动滴下,沿着石油罐盖转一圈,看自动输送带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平凡又枯燥,像一般人所做那样,洛克菲勒干不到几天,就开始厌倦这项工作了。他申请调换其他工作,终因没有技术而作罢。无法可想的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这个平凡的岗位,他想:既然不能换更好的工作,就把这项工作干好再说吧。

于是,他更加认真地观察、检查石油罐盖的焊接质量。这时候,公司正在推行节约计划,洛克菲勒想,我这项工作是不是也可以节约某项程序?他发现每焊好一个石油罐盖,焊接剂要滴落39滴,而经过周密的计算,结果是实际只要37滴焊接剂就可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但是,这个方法并不实用。

洛克菲勒并不灰心,相反这激发起他更大的兴趣。经过多次测试,他终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也就是说,用这种焊接机,比原来的每次要节约一滴焊接剂。尽管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可“38滴型”焊接机一年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

洛克菲勒就此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滴焊接剂改变了他的一生。

成功者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的人。即使在平凡的工作中,他们也能够很快使自己脱颖而出。

罗斯金说:“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

即使是最卑微的职业,也能从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即使是补鞋这么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当做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打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好像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情来关心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是总想着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

有一些教师常以大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满腔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也能从他那里得到教益,成为一生的财富。他们好像要把温暖的阳光照射到每个同学的心中。教室就像他们的作画室,而他们是站在画布前面的大师,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创作。

另外一些教师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从早晨一开始就对一天的工作觉得厌倦,想到要去给那些愚蠢的学生上课,就腻烦透顶,想着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课就解放了。他们的授课既无热情,也无生气,反而把不良心态传染给了学生。

正是富有诗意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饱满的生活热情,使得自己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满激情与成就感的事业,并身体力行。

当一个人喜爱他的工作时,你可以一眼看出来。他非常投入,其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和谨慎,十分明显。而这在那些视工作为应付差事、乏味无聊的人那里,是根本看不见的。

这样的情形在办公室、商店、工厂里也经常见到。一些职员拖拖沓沓,似乎连走路都费很大的劲,让人觉得,生活仿佛是个沉重负担。他们讨厌自己的工作,希望一切都快些结束,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充满热情,干劲十足,自己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单调乏味。看着这样的职员做事,简直就是受罪。

而那些充满乐观精神、积极向上的人,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神情专注,心情愉快,并且主动找事做,期望事业越做越大。

重视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事才能不因小失大

世界汽车业巨子、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后来,福特当上了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一张废纸并不重要,但是,从小事能看见大事,许多人往往只看见大事,而忽视了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要想成就高远宏大的事业,实现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从最卑贱的事情起步。请记住: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也肯定做不好!

成功的人士往往极其注重小事和琐事,并且特别喜好在细节上练功夫。在约翰·肯尼迪总统眼里,似乎任何细枝末节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其就职典礼的检阅仪式中,肯尼迪注意到海岸警卫队士官中没有一个黑人,便当场派人进行调查;他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个春天发现白宫返青的草坪上长出了蟋蟀草,便亲自告诉园丁把它除掉;他发现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取消了绿色贝雷帽,便下达命令予以恢复;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肯尼迪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竟然胸有成竹地回答了关于美国从古巴进口1200万美元糖的问题,而这件事只是在此4天前有关部门一份报告的末尾部分才第一次提到过的。

身为总统,肯尼迪巨细都抓的风格非但没有被美国人指责,反倒更加丰满了自己的形象。

同肯尼迪相比,美国的许多总统似乎都不逊色。其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来记住诸多细枝末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条船在苏格兰附近突然沉没,沉没的原因是鱼雷袭击还是触礁,一直没有结论。罗斯福则认为触礁的可能性更大,为了支持这种立论,他滔滔不绝地背诵出当地海岸涨潮的具体高度以及礁石在水下的确切深度和位置。这一招令许多人暗中折服。罗斯福更拿手的绝活是进行这样一种表演:他叫客人在一张只有符号标志而没有说明文字的美国地图上随意画一条线,他都能够按顺序说出这条线上有哪几个县。

林顿·约翰逊总统也曾在细枝末节上做过出色的表演。有一次,约翰逊刚刚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致完辞,一位参议员便上去向他表示祝贺。约翰逊说:“对,大家鼓了80次掌。”这位参议员立刻跑去核对会议记录,竟然查实总统丝毫没有说错,显然,约翰逊在讲演的同时,必定在仔细记数着会场上鼓掌的次数。

关注细节,不仅能够提高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密切彼此的关系,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注细节。

生活中一件偶然的小事,一个随便说说的笑话或朋友讲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等,都可能成为引发一部传世名作创作的最初的动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作家所以能称其为作家,就在于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所赐予的那种稍纵即逝的灵感。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据作者日记记载,乃是由一棵人们熟视无睹的鞑靼花触发的:

189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列夫·托尔斯泰散步回家:“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灰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这棵花有3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头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残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灰尘而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红的。”这使他想起了哈泽·穆拉特。他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因为“在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

一朵别人毫不经意的小花,在托尔斯泰眼里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以至促使他由此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灵感的这种引发力,正如契诃夫形象地说明的那样:“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加达的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会忽然咔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

雪莱的历史名剧《钦契一家》的创作则是由一幅画引起的。雪莱曾看到贝特丽采被囚禁在狱中时艺术家基多为她画的一幅画像。她那庄严而忧郁的神情给雪莱留下深深的印象。他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查阅了有关贝特丽采的历史档案资料,并从这个家庭悲剧的史料中,发现了包含其中的社会意义。一部名剧便随之诞生了。

狄更斯的名作《双城记》的创作灵感则是在演剧时获得的。他在《双城记》初版原序(1859年)中谈到《双城记》的创作时说:“我最初想到这故事的主要意思,是我正在跟我的儿女们和朋友们表演英国小说家威尔奇·柯林斯先生的剧本《冻结的大海》之时。我当时被一个强烈的欲望抓住了。要想亲自赋予形体,我就在我的想象中探索着要将它表现给一个特别留意、特别关切的细心观者赏鉴所必需的心理状态。”“魔鬼隐藏在细节中,幸运隐藏在小事中。”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你就能够赢得更多的幸运。

努力工作是走向优秀的唯一捷径

有一个人坐在他的办公桌旁,他是一家大公司的业务主任。

他的办公桌上满是签条、函牍、契约等文件,他的电话机上那两个信号灯一明一灭地闪烁着,显示有人等着要和他通话。他正在跟两个人商谈,他们坐在那儿抽着烟,恭候着他。他看了看他的约会登记簿,记下他要参加的另一个重要会议,与该公司的董事长午餐,同时还得花上几个钟头的时间进行一个预定的计划,此外,他还得口授几封信,并且……

这样大的工作压力,要是落在你我身上,也许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在叫人吃不消!”我们也许会这么说。

但这个人却不如此。他感到——愉快。

他不容任何混乱的想象破坏他的工作效率。相反的,他只在心中预期这一天所获得的成就。

他热诚地转向他的来宾,凝神地聆听他们的陈述,尽其所能地回应他们的需求。他拿起电话,要言不烦地立即作答,然后又回向他的来宾。他告诉他们,他对所谈的事将采取怎样的行动,他对通话机口授一封信,然后回过头来问他的来宾对他的决定是否满意。他们满意了,于是他把他们带到门口,和他们热烈握手道别。一切如意、愉快地以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向目标前进。

这个人以一种积极的办法,使他的想象化为行动。他享受了所感到快乐和成功的权利。

然而,许多人——包括很多业务管理人员在内——却用他们的想象去阻碍他们的享乐,这是可能会造成不幸的。

许多成年人,让不快的思绪充塞他们的心田,把快乐的生活挤得粉碎。他们为很少或不会发生的灾祸而发愁。他们不容许自己享受工作上的乐趣和满足之感,显而易见的,也不能像那位业务执行人一样,以成功的办法行使他们的职责。

他们既不欣赏他们的工作,也不欣赏他们的“游戏”。

无论工作多么艰难,都必须明白,通往优秀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工作。道理虽浅显易懂,但很多人却不能见于行动之中。

如果一个人不能努力去做好工作,而急于获得工作成绩,那一定是一个荒废事业的人,也就无从谈起成功二字了。

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是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

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学会了懒散、享受的习性。不付出代价、汗水,总以为成绩会从天而降,机遇会自己找上门来。结果在期待的时间里错过了许多良机。

投身于工作的人,要付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当付出努力得到回报时,你尽可能从中理解努力工作的快乐意义。

在工作中,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有些人干工作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其实,科学的时间安排、合理的工作程序会有助于工作的完成。

一天工作结束,回想一下:今天哪项工作尚未完成,什么时间才能继续完成;今天的忙碌是否有所收获;时间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这样,任何一项工作都有秩序地得到完成,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毫无工作成绩的。

一周、一月、一年都要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而且要有短期、长期的工作计划。成功很少是撞大运的,而是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幸运和机会才会慢慢降临在我们身上。

尽职尽责使我们成为人生的赢家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论是在挖土,或者是在经营大公司,他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不论工作条件有多么困难,或需要多么艰难的训练,始终用积极负责的态度去进行。当我们竭尽全力,尽职尽责时,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赢了。因为这个过程带给我们满足,使我们成为人生的赢家。”

责任是在人生中勇敢担当责任、也是对生活的积极约束。责任还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服。一个充满责任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使他的生命更有力量、使他的人生更加充实和丰富。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不同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扮演角色最大的成功是对责任的完成,正是责任让我们在困难当中能够坚持,在成功当中就能够保持冷静,在懈怠的时候能够做到不放弃。

责任是一种动力,责任也是一种希望,责任是能够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人生就在实现责任的当中得到。

勇于负责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前提。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逆境,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把持住自己,能够真正拥有正直自爱之心。

勇于负责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失去了责任感,那么他就会感到工作对自己的束缚,感到所做的工作只有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更不会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没有责任感的人容易养成轻视工作、敷衍了事的坏习惯,他们常常会对自己说:“做这种乏味平凡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根本不值得我全力以赴。”于是,轻率、拖拉、逃避、马马虎虎,失去了许多工作中的机会,所以说,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责任感对一个人一生具有重要影响,勇于负责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每个人都要培养勇于负责的精神。工作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只要你以勇于负责的态度对待它,它就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一位曾多次受到公司嘉奖的员工说:“我因为责任感而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和奖励,其实我觉得自己真的没做什么,我很感谢公司对我的鼓励,其实担当责任或者愿意负责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种生活态度的话。”

其实,在很多教育中,就有关于责任感的训练。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也有助于责任的养成。大家都说习惯成自然,如果责任感也成为一种习惯时,也就慢慢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它,而不是刻意去做的。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和累。

当你意识到责任在召唤你的时候,你就会随时为责任而放弃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你不会觉得这种放弃对你来讲很不容易。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有责任遵守公司的一切规定。当你违背了公司的规定但却没有足够的理由,形式上的惩罚并不能掩盖你对自身责任的漠视。

比如,你上班时迟到了5分钟,公司可能就扣掉了你当月的奖金,你很可能对公司的处理愤愤不平“不就迟到5分钟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其实,如果你仔细反思一下自己,公司的每个人每天都迟到5分钟,那会怎么样?你违背了公司的规定,公司如果没有对你进行处罚,那么对别人呢?公司的规定岂不是形同虚设?有人曾严厉地提出:“一个没有制度规范的公司,根本不会有什么前途。”所以,遵守公司的规定是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的责任,你的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你没把自己的责任当成一回事儿。

当你已经习惯了别人替你承担责任,那么你将永远亏欠别人,你的腰板就永远也不会挺直。所以,把责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是最好的。这样既不会觉得责任会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也不会因为自己承担责任而觉得别人欠了你什么。

尤其是当责任由生活态度成为工作态度时,工作对于自身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也就不会因为公司的规定而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羁绊,更不会做出违背公司利益的事。

作为员工,不要总抱怨老板没有给你机会,有空的时候不妨仔细想一想,你是否能够在老板交给你任务时,漂亮地完成任务并且没有那么多的废话?你是否平时就给老板留下了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勇于负责的印象?如果没有,你就别抱怨机会不来敲你的门。

我们中许多人之所以一生一事无成,皆因为在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中,缺乏对勇于负责这种精神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常常以自由享乐、消极散漫、不负责任、不受约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结果,沦为生活中的失败者。

当你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少一些理由,多一分认真、多一份责任、多一分主动的时候,你再看看机会会不会来敲你的门?

第三章 为你想要的东西付诸行动

最弱小的人,只要集中力量于一点,也能得到好的结果,相反,最强大的人,如果把力量分散在许多方面,那么也会一事无成。

——奥格·曼狄诺

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一个人有责任去追求自己梦想

《圣经》上说:“寻找,就能寻见。”是随波逐流,还是定准航向,这里边有着巨大的差别。

在西方人看来,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有时候,人生就像是一场战斗,所以,只要能迅速地减轻肩头的重担,我们愿意接受任何一种解决方法。比如说,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这个时候,任何一份工作都比没有强;但是,我们的起点决定了我们的收入,而且对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说,只有知道自己(而不是别人)要的到底是什么,牢牢把握住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

麦克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进大学之前,他在达拉斯市区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里找到了一份暑期工作。麦克在记账部门,负责把收进来的健康保险费登记到账本上。

那时的记账工作完全靠手写,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学会。不用说你也知道,这真是一份枯燥、重复、毫无挑战性的工作!麦克刚刚做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问他喜不喜欢自己的新工作,麦克无比坚决地回答他:“嘿!说实话,我真讨厌这份工作!我只希望能熬满三个月,大学开学就好了!”

麦克觉得爸爸好像被他那强烈的情绪吓了一大跳。麦克没有告诉爸爸,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女士们,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都让他震惊!很明显,她们和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部门主管对待顾客的态度恶劣极了,让麦克觉得很难过!这种分歧实在太大了,所以,麦克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5点钟的下班铃响。上班时间里,他对人很有礼貌,但他尽量少说话,只是注意观察。

正是因为这份假期工作,麦克开始深刻地认识到——能去上大学真是好幸运啊!他明白了,上大学可以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择工作的环境,还有工作的同事。

麦克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他不想要的。他不愿意被迫和自己不喜欢、也不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而教育给了他更多的选择,他也的确想得到这些选择的机会。

谁在掌控我们的人生?我们究竟是等着别人丢给我们的一切,还是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首先就得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靠自己去争取。

好多年以后麦克才认识到:一个人有责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梦想不会自动变成现实,在生活中,你必须主动出击!生活中所有的重大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放弃任何机会。你可以、也应该为自己争取得更多。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然后,毫不妥协地去追寻!

要对自己负责,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早已年过六旬的博恩·崔西头发已经全白,但身材依然像年轻人一样挺拔,这得益于他长期的身体锻炼。在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他的神情很专注,同时面带微笑,一旦开口说话,他就善于营造一种磁场,而这种磁场能够吸引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崔西曾经是比尔·盖茨的业务导师,巴菲特、戴尔和韦尔奇都曾听过他的演讲。他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演说家和成功学讲师之一,曾经在40多个国家举行演讲,足迹遍布90多个国家。

和大多数讲成功学的讲师不同,崔西习惯于喜欢讲他自己的故事,这一方面源于他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功学教材。“我的人生道路并非从一开始就平坦顺遂的。”崔西经常说这句话,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出身贫寒,高中都没毕业的辍学生。

崔西生于美国圣地亚哥,父母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因此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经常面对物资匮乏的窘境。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家境时说,当时他们家里的主题曲就是“我们买不起”!

高中没毕业,崔西就辍学了。崔西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餐馆洗盘子,每天下午4点上班,常常工作到次日凌晨。他的第二份工作是洗车,接着又换到清洁管理公司,常常洗地板到半夜,当时的他忍不住想:“可能我一辈子都会洗东西吧?”

20岁那年,崔西开始到处旅行。他曾经和两位好友在一起,用300美元横越了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行程2.88万公里,主要是汽车和步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让崔西吃尽苦头,那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横越自己的撒哈拉沙漠。”

崔西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在每天辛勤的体力劳动之后,他都会用5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很多他的同伴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做体力劳动的人,每天还要这样拼命读书?不过对于崔西来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一辈子做这种工作。”

回首往事,崔西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什么转折点,因为生命是不断累计的结果。他认为有3个道理改变了他的生活,“第一是对自己负责,千万不要找借口;第二是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而且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第三是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坚持终身学习。”

40年来,崔西每天至少阅读3小时,即使忙碌的上班日或节假日,也从不间断。崔西对读书的坚持,不仅体现于定时阅读的习惯上,也落实于他对学识的追求。高中没毕业的博恩·崔西,后来不但完成了大学教育,还念了研究生。

崔西认为,成功在于实践目标。他说:“只有3%的人为未来做详细的规划,而有97%的人不为未来做什么规划。通常来说,做规划的人有自己的事业,而没有规划的人,则为那些有规划的人工作。”

他在自己长期的实践和观察中发现,顶尖的人总是着想未来,而平庸的人总是着想过去。崔西说:“那些最优秀的人在启动之前已经设立了一个未来的远景目标,然后倒推现在应该做什么,从而迈出第一步。大多数人对生活都有自己想法,但却从来没有迈出第一步。”“大自然就像一个魔术师,它在你的面前设定了一个帷幕,你每走一步,帷幕就会自动往回退一步。”崔西说,“所以如果你走不到这一步,你是看不清未来的情形的。不要对未来有太周详的规划,关键在于迈开那一步。”

崔西是一个崇尚行动的人。他说:“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成功的人都是行动导向的人。一旦他们有了什么想法,就立即去实践,实践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可能成功,另一种是可能失败,成功总是伴随着一串失败,是失败的累计。所以只要你去试,就不会输。”“不要怕失败,关键在于行动。”崔西说,“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班,飞机在99%的时间都会偏离预定的航道,但这些飞机大都会准时到达,就是因为他们会在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

迈出实现目标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前几年4月的一个晚上,美国成功学大师克莱门特·斯通在墨西哥城访问弗兰克和克劳迪娅夫妇。克劳迪娅谈道:“我盼望我们在加丁区(加丁区是这个美丽的城市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能够有一所房子。”

斯通问:“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呢?”

弗兰克哭了,答道:“我们没有这笔钱。”

斯通说:“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穷有什么关系呢?”

弗兰克没有回答。

斯通又提出一个问题:“顺便说一下,你是否读过一本激励人的励志书,例如,《思考致富》、《积极思考的力量》、《你的内在力量》、《信心的魔力》等?”

他们回答:“没有。”

于是,斯通就告诉他们一些人的经历:这些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读了一些励志书,听从书中的意见,然后就行动。迈出第一步后,他们继续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斯通还告诉弗兰克夫妇几年前他自己的条件:用首次付款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所价值120万美元的新房子以及如何按期付清了房款。斯通送给了他们一本他所推荐的书。

弗兰克和克劳迪娅下定了决心。

当年的12月,当斯通正在家中休息时,接到了克劳迪娅打来的电话。她说:“我们刚从墨西哥城来到美国,弗兰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你。”

斯通感到诧异:“感谢我,为什么?”“我们感谢你,因为我们在加丁区买了一所新房子。”

几天后在请斯通吃饭时,克劳迪娅解释说:“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弗兰克和我正在家里休息,有几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加丁区去。恰好那个时候我们都相当疲乏了,弗兰克正准备拒绝时,书上的一句话闪现于他心中:‘迈出第一步’。于是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了那里,当我们用汽车送他们通过这人造的天堂时,我们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甚至还有我们所渴望的游泳池。我们买了它。”

弗兰克说:“你可能很想知道:虽然这个房产的价值超过50万比索,而我们的存款只有5000比索,但我们住在加丁区新居的费用比住在旧居的费用还要少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买了两套房间,它们在财产上相当于一所房子。我们将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间的租金足以偿付整个房产的分期付款。”

这个故事并不十分惊人,一个家庭买了两套房间,出租一套房间,自己住另一套房间,这是很普通的事情。使人感到吃惊的乃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只要弄懂并应用某些成功原则,然后付诸行动——迈出第一步,他就能轻易地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目标确定以后,你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走下去了。但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

沉湎于空想等于纸上谈兵

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将空想命名为“白日梦”。他认为,白日梦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幻想在心理上实现该欲望,从而为自己在虚无中寻求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词:逃避。也就是说,过分沉湎于空想的人,必定是一个逃避倾向很浓的人。此言一语中的。这正是空想带给人的极大危害性。下面的故事生动地说明空想的危害。

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塞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写就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青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

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诸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和尊贵的阁下您。”“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象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

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爱默生告诫我们:“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但是,我的青年朋友们,请记住,人总归是要长大的。天地如此广阔,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们的不仅仅是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实际上,空想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它可以成为狂想、臆想,把人带向毁灭;也可以成为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幻想以及想象力,把人带向成功,带向辉煌。

西班牙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是个满脑子充满空想的人,一生都是如此。他曾头顶一只大龙虾去参加宴会,其怪诞的形象震惊四座。他的绘画作品抽象、怪诞,弥漫着浓厚的空想色彩。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是最成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奥妙在哪儿?

达利的同学、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在自传中回忆说,读书时他和达利同住一幢学生公寓。那时候达利已经开始在绘画了,而且非常勤奋。

达利不善与人交往,但表现欲很强。他一个人单独住一间房子。绘画时,他的房门总是开着的,路过的同学都能窥一眼他的作品。那时,他的绘画作品就已经很出色了,他自己也以天才自诩。布努埃尔认为这并不是狂妄,恰恰是他的自信。因为达利绘画几乎已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的勤奋刻苦是罕见的。而这正是他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

如果达利也像爱默生所说的那位青年诗人一样,陶醉在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之中,整天想入非非,以为自己是个大天才,在空想中想当然地视自己为一个已取得很高成就的艺术大师,那他也只能一事无成、默默无闻了。

事实上,布努埃尔回忆,达利绘画时,简直就像个埋头苦干的工人。

这就是成功的奥妙所在。

全世界都知道,达利是个充满空想与幻想的人;全世界也都知道,达利是个伟大的画家。只要看看他的作品,这两点就都知道了。

为什么达利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而那位青年诗人却就此沦为平庸之徒了呢?

两者都是有天赋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达利的天赋已是举世公认,而那位青年诗人的天赋曾经也得到了大作家爱默生的欣赏与认可。两人都是有潜在的成功可能性的人,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判然有别?

关键在于两人对空想这一天性的控制和运用。

达利的空想已经转化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两种力量的激励下,他脚踏实地地去做,去实现,最终走向了成功,为人类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而那位青年诗人的眼中则根本没有社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他终日想入非非之时,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成功后的那份辉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辉煌的成功?

事实上,当他深深地陷入难以自拔的空想的泥潭之中时,他原有的才华就已经丧失殆尽了。这一切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个庸人。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许多人都谈过他们是怎样等待愿望实现的。他们耐心地坐着,等着运气的到来。哈得还记得他在夜总会演奏的时候,总是等着“好运气”的到来,等待自己被发现。哈得一直听人说:“只要坚持唱,卖力地唱,总有一天会有人给你送来运气的!”哈得一直等着好运气,可它却始终没来。那时,他才开始明白过来,原来成功是个选择,而不是什么机遇。

哈得懂得了,创造未来最好的途径就是发展自己。他开始了一项自我发展的计划,他决定再也不去等好运气了……他打算自己创造好运。哈得面临一个选择,他可以继续等待自己的船回来,或者他可以游到海里去找他的船。哈得决定出海去找,他对这个决定非常开心,因为他发现他的一些朋友们还站在码头上等着呢。

乔纳森·温斯特曾说:“我一直在等待着成功,可它却没来。所以,只要没有成功,我就继续前行。”

记住,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去取得的!不要等着自己的船回来,跳进海里,向着自己的船游去吧。你会为自己所做的感到高兴!

有一次,哈得正在一所高中演讲,一位年轻的女士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直到他签完名,开始对别的学生讲话时,她才问:“如果成功不到你这儿来,你怎么办?”

哈得回答说:“成功不到你这儿来,那你就到成功那儿去!”有那么一会儿,她似乎有点儿迷惑,接着她眼睛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等待成功!”

就在那一刻,哈得认识到,很多人对于成功有个非常大的误解。他们所受的教育是错误的。大多数人认为,成功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情,你是否成功全看你运气如何。其实,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决定,并且按照这个决定采取行动才获得成功的。我们必须作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有一句老话说:“生活是件很有趣的事,如果除了最好的东西,其余的你全都拒绝接受,那么你经常都会得到最好的!”

那天,这位年轻的女士带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离开了学校,她再也不会去等待成功自己出现了,她会行动起来,去取得成功!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下面的这个故事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

奥马尔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一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订了一生的计划呢?”

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制订计划是没有用的。“当我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用20岁以后的第一个10年学习知识;第二个10年去国外旅行;第三个10年,我要和一个美丽、漂亮的姑娘结婚,并且生几个孩子。在最后的10年里,我将隐居在乡村地区,过着我的隐居生活,思考人生。”“终于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个年头,我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于是我推迟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后的4年时间里,我学习了法律,并且成为了这一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把我当做楷模。”“这个时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这是我心仪已久的愿望。但是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无法抽身离开。我害怕人们在背后斥责我不负责任,后来我只好放弃旅行这个想法。”“等到我4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了。但总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象中美丽、漂亮的姑娘。直到62岁的时候,我还是单身一个人。那时候,我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还想结婚而感到羞愧。于是,我又放弃了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并且和她结婚的想法。”“后来,我想到了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下来。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如果因为疾病,我连这个愿望都完成不了。”“这就是我一生的计划,但是一个也没有实现。”“孩子,你现在还年轻,不要把时间放在制订漫长的计划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件事,就马上去做。世界上没有固定的事物,计划赶不上变化。放弃计划,立刻行动吧!”奥马尔最后说。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看它的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好创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

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便会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巧克力酥和巧克力布丁之间有什么差别?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可能很荒唐,不过,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很快就会明白了。

大学时代,哈里曾在市中心豪华地段的“大卫·安吉拉”餐厅工作。一般的甜点他们都是向供货商买冷冻的成品,融化之后再端出去,就好像是新鲜的。不过,他们却确实亲手烘焙他们自己的巧克力酥,这是利用家庭秘方配上介绍的特殊技巧做成的,然后放置在白色的盘子里,再洒些木莓片与巧克力糖浆。一般都是把比利时巧克力磨碎形成上面薄薄的一层糖粉,由于是刮成碎片做成的,所以非常好看。

哈里在那边工作的时候,便学会了如何做这道甜点。哈里结婚以后,妻子凯西琳就把他赶出厨房,她说是因为他从来不整理善后,不过哈里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他做的巧克力酥令她颜面无光。

 有一天,哈里去美容院接凯西琳——老实说,这是一桩哈里永远不会了解的事。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付钱给别人,让他们把你的头发弄得很好笑,然后接下来好几天不能正常入睡,深恐将发型弄乱呢?奇怪的顾客。反正,她的头发还没弄好。所以,哈里在等待的时候,随意翻翻桌上的杂志。那儿没有哈里最喜欢的户外活动的杂志,因此,他挑了一本有关烹饪的书,开始一页页翻着看。在翻阅的过程中,哈里无意中看到制作巧克力布丁的食谱。是的,巧克力布丁。不是速成那种,是家庭烹制那种。哈里盯着食谱,意识到上面所列出的成分和自己在餐厅所做的巧克力酥一模一样——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材料混合的时间和方式,以及摆列端出的花样不同罢了。

哈里感慨道:人生多么类似上等的美食,上天施与我们的材料与别人所接受的是完全相同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材料混合在一起——细节、时间和外观——于是,结果才各有千秋。有些人只做出布丁,而有些人只是多费点时间,多下一点工夫,巧妙地展示他们的成果,便造就了不凡的成品。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有善于捕捉时机的智慧,有创造时机、操纵环境的才干,等等。

真正的成功绝不是侥幸可以得到的。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相信,失败也绝不是命运。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命运,其实,如果我们肯冷静地观察,就可发现,命运还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就消失了斗志,只有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才在外力的阻挡之下低头退缩,改变了自己的志愿。

我们常看见有一些人,他们有天赋的聪明和才气。在别人看来,他是可能有点成就的,他自己当初也以为是可以有点成就的。可是到后来,其中有的人青云直上,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而有的人却在生活的琐碎项目中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许多失败的人都是太懒散,他们以为来日方长,反正有的是时间,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不会不成功的。可是,懒散会成为习惯,他们慢慢地安于懒散逸乐的生活,而他们的那点可贵的天赋就在弃置不用之下生锈或发霉了。当别人还不免为他可惜的时候,他自己却早已忘记自己是可能有所成就的了。

有些人辜负了他自己优越的天赋,是因为他太聪明。他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笑那些想走上成功之路的人们是傻瓜。

你也看到过笑人们是傻瓜的聪明人吗?在这些聪明人的脑子里想来:一样是拿薪水,一样地吃饭穿衣,娶妻生子,少付出一些力气,老板也不会骂我,更不会开除我,你们那样兢兢业业,又是何苦呢?可是,他不知道,我们对上司交代容易,维持生活也绝不困难,而怎样才能向自己的生命交代,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责任和最大的课题。

有些人越走离他的目标越远,是因为他的舵把不稳,所以只能随着潮水的冲击,跟着风向的吹动,忽东忽西,忽前忽后。他没有坚决朝向自己目标进行的魄力,一生在迁就环境。结果,他就被环境淹没、沉落下去了!这不也是一个悲剧吗?可是,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有人做这种悲剧的主角。

生活中很多人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

不要做聪明的傻瓜!在一部电影里,有一句对白说“苦干近乎愚蠢”,可是,到后来证明,只有近乎愚蠢的苦干的人才能拯救他们自己和别人。假如你有聪明的天赋,千万找到那点近乎愚蠢的干劲。只有傻干、苦练的人才可以真正显出他的聪明!

要努力去打破我们生活中的陈规

人们一次次地满怀热情,梦想打破身处其中的陈规,但是他们迟迟没有行动,不久,梦想消逝殆尽,计划彻底失败,他们再次陷入摸索之中,没有取得明显存在于潜能中的一切。

他们不停地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做这做那……”但遗憾的是,那一天总是不到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他们会这样说:“有道理,你说得对,但我怎样才能相信自己呢?我要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

奥里森·马登告诉我们,开始就不要去想3.5英里的长跑,不要想着当总裁,也不要想着去垄断大市场;要去解决近在眼前的挑战。不要把眼光抛向最高的工作;而是抛向下一件事。要到一个遥远的城市旅行,你得开始第一步。

当然,“希望不等于结果”,这就是关键。你必须行动,你必须走出第一步。你必须静坐下来与自己谈一谈。“我想有多大的成功?”“我有决心让自己去努力获得这些成功吗?“对我来说,那有可能吗?”

沉思一会,你便会意识到,一生中曾有很多次,在对某事感到没有多大作为时,你决定改变它们:

成千上万的人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健康,并一直坚持不断。

成千上万的人吃高胆固醇的食物,结果他们永远减轻不了体重。

有人在吃中餐时不再要双份马丁尼酒,或者在周五晚上不再把整箱的啤酒扛回家。

还有人发誓对配偶更体贴或对家里人考虑更周到,或者花更多时间同孩子待在一块,而且,他们都这样做了。

其结果是: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这些将决心变为现实的例子证明了,下决心改变自己并非少见,把决心实现出来也并非罕见。以前,也许我们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没关系。但问题的关键是: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我们就会采取行动而且会达到目的。

在这方面,海伦·凯勒的故事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她从小双目失明,又聋又哑,她靠用手触摸、用嘴尝味、用鼻嗅闻,来熟悉周围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来那局限之大她简直无可奈何。你怎么去教一个听不见的人?她不会说话,你怎么知道她需要什么?她既看不见又听不见,可是她到底是怎样知道你在哪儿的?

海伦·凯勒在精神上不屈服于这种清冷生活。由于连诅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体的剧烈晃动对父母和周围的人发脾气,来说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来她命中注定要在与世隔绝的无声世界里绝望地度过一生。

可是,一个卓越非凡的年轻女子闯进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做生活中的强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伦·凯勒的父母雇用了她,让她来排除女儿的孤独、抚平她的怒气,因为这一切已让他们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困难,也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几乎毫无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决心去教这个孩子,让她同自己无法到达的世界进行交流。这是同明显不可能的事情进行的一场厮杀,其挫折和失望能让最坚强的人气馁、却步,可是她却默默忍受下来,而且数月一直如此。

她只是拒绝失败。

突然有一天,当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丧气,而希望好像永远不会降临时,海伦发出了一声表示理解的声音,这一切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她在作出第一个反应后,就像蓓蕾一样开放了。

海伦·凯勒的潜能被心中的另一个信仰所挖掘而开始开发。她进展缓慢,饱受痛苦,有时停滞不前,但她继续努力,终于成为世界各国尊敬的作家、演说家和坚毅勇敢的光辉榜样。她本可以轻易地成为被安慰者,去“诅咒上帝然后死去”,可是她却有不同的选择,她要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让步屈服。

那么,面对我们的相对微小的不利条件,我们也都能办到。

奥里森·马登激励我们:要做自己的国王!

做自己的国王,这是一种全新的强者哲学。它给绝望的人带来希望,给软弱的人带来勇气,给沮丧的人带来信心,给贫穷的人带来财富,给所有在生命的泥沼中挣扎的人带来决心——要对自己说:“我的位置在最高处,我要做自己梦想中的国王。”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努力生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以为天才不需要勤奋与苦干,这种思想断送了不少人的大好前途。有些年轻人以为,天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只要自己也是天才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成为伟人。他们认为,天才不需要刻苦学习,在不经意中,就能取得巨大成绩;或者为生活所迫,才偶尔拿起笔来挥舞一番,只要生活境况稍一改善,就重新贪图享乐起来;或者作息毫无规律,要么到处游荡,要么在火炉边胡思乱想。他们甚至认为,天才生来就对规则和体制深恶痛绝,反对束缚,要求“潇洒自如”,对纠缠细节、辛勤劳动不屑一顾。只要轻松一跃,成功就唾手可得。

这真是些幼稚的看法,根据英国画家雷诺兹的理解:“天才除了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进行忘我的工作以外,与常人无异。”

英国画家密莱斯,作画时专心致志,似乎置身于世界之外。“我实际上比任何一位在田野里耕耘的农夫都更苦更累。”他说,“我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是:‘去工作吧!’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但是人人都能工作。不工作的人,即使是天赋极高、绝顶聪明,也没什么出息。我从来不建议别人去做一名艺术家。如果一个孩子具有成为真正艺术家的天赋,即使没人引路,他也一定会成为艺术家的。很多人把孩子带来,问我是否应该把孩子培养成画家。我总是回答:‘当然不。’但是,不管这个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他都必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从小到大,他要做许多琐碎的工作,不管多么乏味,我们都要耐心对待。”

奥里森·马登曾经说:“就我所知,在任何知识领域,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或者哪一种文学作品,或者哪一种艺术流派,没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就获得流芳百世的名声。天才需要勤奋,就像勤奋成就天才一样。”

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14岁时我就认识他,”一位爱迪生的朋友说,“就我所知,他从来没有一天是无所事事地度过的。我经常发现,他在应该睡觉的时候读书。他不喜欢看小说或者惊险刺激的西部故事,他看机械、化学、电工方面的书,也熟练掌握了这些知识。在工作之余,他尽可能抽时间读书。他非常注意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所以,除了睡觉,他一直在学习。”“我完成一项发明之后,就对它不再感兴趣。”爱迪生本人这样说,“有人也许觉得发明创造带来的金钱是对热爱工作的人的回报。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这样。对我来说,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小时候,那时候我一无所有,却着手改进电报,用简单的设备和粗糙的器械做实验。现在我有了所需的各种仪器,成了自己的主人,继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回报,主要的乐趣和回报在于工作过程本身,而不是金钱。”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崇拜那些英雄,也可以用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心目中的偶像,钦佩他们的丰功伟绩。但要切记:并不是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你成为莎士比亚。正是勤奋写作和坚持不懈地探索,才成就了莎士比亚,他的天才只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有一个理念,会遭到虚度岁月的人、无知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的强烈反对,”雷诺兹说,“我却不厌其烦地重复它。那就是:你千万不要依靠自己的天赋。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说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在整个宇宙中,除了人,不存在其他任何游手好闲的东西,所有事物都根据自身的规律永无休止地运行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工作,”左拉说,“工作使有机的事物缓慢而有条不紊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生活没有其他含义,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任何事物一旦离开了运动,就一定会停滞。如果我们不再使用某种器官,它就会开始衰退。只有投入使用的东西,大自然才会赋予它们力量,那也是我们唯一能支配的东西。

德国人习惯在钥匙上刻这样一句意义深远的铭文:“如果我休息,我就会生锈。”对于那些为懒散而苦恼的人来说,这将是至理名言。甚至是最为勤勉的人也可以此为警示:如果一个人有才而不用,就像废弃钥匙上的铁一样,这些才能很快就会生锈,并最终无法完成安排给自己的工作。

勤奋使开启成功宝库的钥匙保持光亮。休·米勒如果在采石场劳作一天后,晚上就停下来休息消遣的话,他就不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地理学家;著名数学家爱德蒙·斯通如果闲暇时无所事事,就不会出版数学词典,也不会发现开启数学之门的钥匙;如果苏格兰青年霍格森在山坡上放羊时让自己那思维活跃的大脑处于休息状态,而不是花费心思计算星星的位置,他就不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记住:劳动改变一切。这里所指的劳动,不是断断续续的、变化无常的或方向偏差的劳动,而是忠诚的、不懈的、方向正确的日夜劳动。正如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时刻警惕一般,要想真正取得永久性的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当罗马国王也经常在田间劳作的时候,罗马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到后来,普通工匠和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基本上成了奴隶,连当时最开明的西塞罗都这样说:“手艺人从事的工作是卑贱的,在工场作坊里没有任何高尚的工作。”亚里士多德也说:“管理有序的国家不应该有技工,因为他们不可能做出任何值得称颂的事情,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但是这些鄙视劳动的国家,不久就像朽木一样失去了力量,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个世界上留存下来的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无一例外得益于勤奋的工作,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不管是诗人还是艺术家。

乔治·拉斯罗浦说过,他所认识的作家里,许多人都强迫自己每天写作12—16小时,尽量减少休息和睡眠时间,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拉斯罗浦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说:“至于我,常常不分白天黑夜,连睡觉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在一些人的眼里,是非常难以忍受的生活。但是,凡是想取得成就的人,就不得不这样做。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创作充满了热情。但是,当我写作了8小时或10小时之后,大脑和神经极度紧张,已达极限时,我承认,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单调乏味至极。天地作证,我不能说假话。然而,在这些繁重枯燥的工作中,也有着鼓舞人心、能起补偿作用的东西,那是精神得到了满足,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我的精神世界才是充实的。”

朗费罗则说:“如果把伟大的诗歌作品比喻成露出水面的桥梁的话,那么,作者静静地研究和学习,就是水面下的桥基。虽然我们看不见桥基,但它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多偶然成功的例子真让人羡慕。”一位朋友对大律师罗弗斯·乔特说。“简直是胡说!”这位伟大的律师说,“你还不如把希腊字母扔在地上,看看它们能不能自动组合成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呢!”

坐等什么事情发生,就好像等着月光变成银子一样渺茫。希望宇宙中发生奇迹、取代自然法则的作用,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些想法往往是懒惰者的借口,是缺乏长远规划之人的托词。

勤奋工作的习惯就是点金术。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将勤奋的准则奉为金科玉律的人们,将使整个人类因他们的工作而受益。再也没有什么比做事磨蹭更能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了——它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磨灭一个人的雄心,使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成功者都是有时间观念的人

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那些伟人所达到的高度和巅峰,并不是在突然间一蹴而就的,当他们的同伴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他们还在深夜的孤灯下苦苦奋斗。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博士曾经对于美国社会进步动力做了多年的研究。他想发现为什么某些人一代比一代富裕,而其他人则不是这样。

他将不同的假设经过数年的实验之后,终于有了结论。也就是说,在美国或是在其他的社会中,成功大多与态度相关,成功是基于个人对于时间的态度而定。

班菲德把这个结论称作“时间观念”。他发现,那些成功者,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虑。他们会规划5年、10年,甚至20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作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

在另外一方面,班菲德博士发现,那些失败的人都只有短期的观念。他们几乎不做长程计划。他们更关心眼前的利益,而非未来的成功与成就;着重短期的欢乐,而非长期的经济保障及成功。因为这样的态度,他们选择短期计划,而导致长期的困苦生涯。

这项发现可以说是所有对成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个意思是说,为了要达到成就的极限,你一定要用长期的眼光规划人生及事业。

你一定要先辛勤工作好几年,才能达到你赚钱能力的极限,并让你享受渴望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先付出代价,持续不断努力好几年以后,才能达成真正有价值的目标。你一定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

不管想在哪一行出人头地,你起码要投入5年的时间来做准备。不管做的是哪一行,你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整整5年的心理准备。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足够的专业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崭露头角。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有着执著的创业精神,他十分善于学习,从来不耻于向人请教。

亨利·福特是农家子弟,但他从小对农事毫无兴趣。他认为,跟在慢吞吞的马后面犁田,实在太浪费时间,所以,他想制造出便捷有效的机械来代替人力、畜力。

有一次,亨利·福特乘马车去底特律。途中,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一辆不用马拖、自己能行走的蒸汽推动的车子。趁着这辆蒸汽车停下来时,福特向驾驶员问了一大堆有关性能、操作方法的问题。回家后,他做了个木质车身,又用一个2加仑的油桶当做锅炉,试图推动他的“车身”……

带着这样强烈的创业愿望,17岁的亨利·福特就到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公司就业了。可是,只干了6天,他就辞职了,原因是:“该公司先进员工必须花费好几小时才能修复的机械,我只要30分钟就修好了,使那些先进员工对我感到嫉妒不满。”

1891年,亨利·福特进入爱迪生电灯公司工作,仍致力于设计自己的“自动马车”;1896年,他的愿望实现了;1899年,亨利·福特成功地制造了三辆汽车,被公认为这一领域的先驱。

1901年,亨利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但1902年就散伙了;1903年6月,亨利又重新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设计制造的“A型车”销路奇佳,一年多时间里销出1000多辆。后来,亨利又设计了N型车、R型车、S型车,都十分畅销。190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型车”诞生了,此车先后共销出154.5万辆,为普及小汽车作出了贡献,创造了世界汽车生产史上的奇迹。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与亨利·福特虚心求教、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创立了“福特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

1908年,亨利·福特决定聘请管理专家沃尔·弗兰德斯进厂,协助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允诺,如果弗兰德斯能在12个月内生产出1万辆车,将给他2万美元奖金。最后,1万辆车的年度生产目标提前实现了。此时弗兰德斯虽然另创自己的公司去了,但亨利·福特却从他那里学到了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技术管理知识。

1913年8月,亨利·福特决定,把技术员C·W·艾夫利和威廉·克朗在发动机、主轴、磁电机组装三条供给线上使用的“运动中的组装法”推广到总装配线上,此举获得成功。从此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了。一时间,亨利·福特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亨利·福特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他善于学习,勤于思索,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把生命驱策到最充实的境界,正如同坐着橡皮筏,在湍流中疾驰。一旦决定,你就难以改变、回避;只能奋勇向上,才能划入宁静之域。这种兴奋与冒险使一切经历都变得值得。如果你从不尝试,就永远无法了解那种绝望的强度,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这种成功的狂喜。

达到顶峰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佳的人

许多人对自己未能接受大学教育都深感遗憾,他们似乎认为,未读大学是他们事业前程的一大障碍。但是,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的男人却不这么认为,他奋斗成功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借鉴。

他的家境赤贫,连父亲去世后买棺材的钱都是邻居亲友凑齐的。父亲亡故后,他母亲在制伞工厂上班,每天工作10小时,下班后,还带些按件计酬的工作回家做,一直忙到晚上11点。

在这种境遇中成长的他,少年时有一次参加附近教会举办的话剧演出,他觉得很有趣,从而决心要学好演讲,这次偶然的经历,成为他日后从政的契机,30岁时终于当选为纽约州议员。但当时他尚欠缺履行议员职责的准备。

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工作中碰到很多困难。当他阅读必须付诸表决的冗长而复杂的议案资料时,他完全莫名其妙,有如面对一种难辨的文字一般。再有,虽然他从未踏进森林一步,却被选为森林法立法委员,而从未跟银行打过交道的他又被选为银行法立法委员会的一员。

这不得不使他感到懊悔烦闷,真想辞职不干。但他终究未辞职,其原因乃是不愿让母亲知道他无法胜任议员职务这件事。

面对此种困境,他没有退却,他认识到不必为自己菲薄的知识而难过,只有发愤图强才可以弥补一切。他下定决心,每天学习16小时,对一切问题都感兴趣并加以钻研。

他完全忘掉了自己未上过小学的耻辱。自学10年后,史密斯已是纽约州政治事务的最高权威,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连选为四届纽约州长,六所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曾给这个小学都未毕业的男人赠予名誉学位。

不懈的努力终究使他从地方政界要人变成全国性的政治家。《纽约时报》曾盛赞他是纽约最受欢迎的公民。

这个不凡的人就是亚当·史密斯。

每一个人都不必为自己没受大学教育,或者有过某些过错与损失而悲伤不止;相反,你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你怎样悔恨和叹息都是没有用的。你唯一可做的是轻松愉快地接受它,更加努力地做好你该做的事。

好莱坞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是一位瘦削的少年,但他下决心练习举重运动,每周3次去当地的体育馆,每天晚上还要在家里训练几小时,直到精疲力竭为止。今天,这位前健身冠军成了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员,也是娱乐业中最富的人之一。

当康道利扎·赖丝上中学时,人们告诉她,考试成绩表明她求学不会有什么前程。但她不信这一套,以祖父和外祖父为榜样来激励自己(他们一人同时干起三种工作来养家,另一人克服重重困难于1920年完成大学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之中,结果,15岁就考进丹佛大学,19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荣幸地进入BK联谊会(美国大学优秀生和毕业生荣誉组织)。今天,41岁的赖丝是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务长,并是担任这种权威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

是什么因素使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攀上各自领域高峰?施瓦辛格在最近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言简意赅地说:“勤奋,勤奋外加不断自我要求和积极的思维。”

在任何领域奋斗,抱负和动力都不可少。不过,达到顶峰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佳的人,而是肯下苦工夫的、勤奋的少数人,他们工作努力,并且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个人的进取与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被誉为“钢铁大王”的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凭借勤奋努力出人头地的楷模。

为了给父母分忧,安德鲁·卡内基10岁的时候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2美元。后来,他又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他汗流浃背,但卡内基还是咬着牙坚持干下去。当然,他并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卡内基在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参加夜校学习,课程是复式记账法会计,每周3次。这段时期他所学的复式会计知识,成了他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84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卡内基上完课回家,父亲告诉他,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与父亲一起来到电报公司门前。他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我想一个人单独进去面试,您就在外面等我吧。”原来,他担心自己与父亲并排面谈时,会显得个子矮小;同时,他也怕父亲讲话不得体,会冲撞了老板大卫先生,从而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单独一人上到二楼面试。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

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

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

就这样,卡内基谋得了这个差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时,他年仅14岁。

在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他个头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一年后,他已升为管理信差的负责人。

卡内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时到达公司,打扫完房间后,他就悄悄跑到电报房学习打电报。他非常珍惜这个秘密的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后来他被提升,成了电报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优秀电报员。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信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努力,卡内基熟悉了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成大事的人,必须勤奋地去劳动,天下无不劳而获的东西。正是因为勤奋努力,比别人付出得更多,才使卡内基把握了许多事业上的机会,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赢得了精彩的人生。

第四章 做自己梦想的国王

许多人之所以在社会上无所作为,是因为他们贪图省事,或是缺乏自信,不敢照着自己的意志去做。东问西访,事事要经他人的同意认可,才敢决定。一个人不敢表现自身的潜力,表达自己的意见,实为人生的奇耻大辱。

——奥里森·马登

自我评价可以带领你到达人生的巅峰,也可以让你跌入阴暗的谷底。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会一事无成。幸运的是,无论你过去如何看待自己,现在只要你有了改变的动机、方法与能力,你完全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齐格·金克拉

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铅笔人的盒子里,就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铅笔,并对卖铅笔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铅笔。”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天你买了我的铅笔,并告诉我是一个商人为止。”“推销员”一直做乞丐,不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吗?就是从纽约商人的一句话中,“推销员”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中不难看出自信心的威力。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对此,成功学大师金克拉曾有过切身的体会。

金克拉曾参加过一个在北卡罗来纳州查勒提开办的由田纳西纳什维尔的梅里尔指导的全日制培训课程。

培训结束后,梅里尔先生将金克拉留下说:“你有许多能力,你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甚至一个全国优胜者。我绝对相信,如果你真正投入工作,真正相信自己,你能冲破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说真的,金克拉细细品味这些话时,他惊呆了。你必须理解金克拉当时的处境,才有可能意识到这些话对他有多大的影响。他回忆道:“当我是个小男孩时,我长得很小,即使在穿得最多时也没超过55公斤。我上学后,从五年级开始,放学后和周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运动方面也不是很活跃。另外,我还很胆小,直到17岁才敢和女孩约会,而且还是别人指定给我的一个盲目性约会。一个从小镇中出来的小人物,希望回到小镇上一年赚上5000美元,我的自我意识仅限于此。现在却突然有一个受我尊敬的人对我说:“你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所幸的是,金克拉相信了梅里尔先生,开始像一个优胜者一样思想、行动,把自己看成优胜者,于是,他真的就像个优胜者了。

金克拉说:“梅里尔先生并未教很多推销技巧,但那年年底,我在美国一家7000多名推销员的公司中,推销成绩列第2位。我从用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