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遗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22:06: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利工程遗迹

水利工程遗迹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安徽安丰塘

安丰塘是我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对后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安丰塘塘堤周长25千米,面积34平方千米,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93万亩。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县城南30千米处,与漳河渠、都江堰和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被誉为“神州第一塘”。

孙叔敖致力兴修水利

在安徽省寿县城南35千米处,有一烟波浩渺的大塘,周长60千米,人称“安丰塘”。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县城,因城民贪吃龙肉而触犯天庭,天庭震怒,顷刻间就将城池夷为泽国。

秋冬季节,逢大雾弥漫天气,塘上空水、灰、气、光竟合成海市蜃楼,城郭的倒影偶尔出现,影影绰绰,朦朦胧胧,颇有些神奇。

传说几千年前,东海有一条懒龙,顽皮成性,怠于劳作,被龙王罚下凡尘闭门思过。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入浅滩被虾戏”,一向在天际自由自在遨游的蛟龙,到了人间便陷入了困境,费力地在大塘大堰囚伏着,甚是狼狈。

不久,安丰城附近的居民发现了它。面对这个貌似鲶鱼的庞然大物,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它是天庭之物,于是大家决定同心协力将其宰杀,先将龙头割锯下来,再一刀一刀地把龙肉剐下,凡参加者和劳者都有其肉。

千户人家,除了一户李姓以外,都吃了龙肉,一时间城内炊烟袅袅,肉肴飘香,笑语声声,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被丢弃的龙头,被重重地压在大地上,殷红的龙血一点一点渗入地层,这样惊动了土地爷。土地爷见状吓得魂飞天外,龙王接到懒龙被宰割的消息后,悲恸地向玉帝禀报,请求玉帝对凡间不知天高地厚的百姓进行惩治。

玉帝不动声色地听着汇报最后拍板说:“龙为人间造福,没曾想却遭到如此毒手,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是,要注意不能滥杀无辜。”

于是玉帝就派天兵天将,扮成乞丐逐门逐户讨饭吃,讨水喝,以嗅该户人家是否吃过龙肉。

在李姓家中,“乞丐”发现没有龙肉的味道,便告诉李家人:“城南门有一对石狮,在7天内石狮眼睛会发红,一旦发红将天灾降临,你家每天要安排人密切注视,天象显现马上搬出城外,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自身也将难保……”

李姓人噤若寒蝉地听着,不住地点头,眼见着“乞丐”化为一朵白云,腾空而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七天的早晨,天气异常地沉闷,东方太阳血红血红的,李家老大走到石狮跟前,蓦地发现石狮微动,眼睛泛红,向外慢慢渗着血水,于是大呼不好,赶忙转身就往家跑,并带领着家人向城北方向急奔而去。

他们刚走出城北外墙,只觉天黑地动,一趔趄摔在地上,正在发愣,忽然一阵狂风将几人推出千米开外,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中,城郭一下子陷入地层,白花花的水咆哮着泛上来,顿时一片汪洋,安丰塘便形成了。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春秋时期的孙叔敖,真的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水利工程措施,兴修水利,为民造福。

他主张:

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亲自主持兴办了期思雩娄灌区和安丰塘等重要水利工程。

公元前605年,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之后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

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和泉河之间的土地。因清河长45千米,堪河长20千米,共65千米,灌溉有保障,被后世称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经过后来的不断续建和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

因此,《淮南子》称:

孙叔敖决心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的职务。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公元前597年前后,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这就是安丰塘。

工程在安丰城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呈弧形状展开。北坡的水都向寿县南部的低洼地汇集,然后经寿县一带流入淮河。

所以每当夏季和秋季的雨季时,山洪暴发,各路洪水齐下,这里便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很容易干旱。这一地区是楚国主要的农业区,所以楚国十分重视在这里兴修水利,芍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

芍陂把周围丘陵山地流泄下来的水汇集贮存,以便及时灌溉周围的大片良田。

因为此陂是引淠水经白芍亭东蓄积而成,所以得名为“芍陂”。芍陂建成之后,周围约有二三百千米,其范围大约在寿县的淠河和瓦埠湖之间,南起众兴镇附近的贤姑墩,北至安丰铺和老庙集一带,可灌溉良田约667多平方千米。

起初芍陂的水源仅来自丘陵地区,水量并不是很充足,而在它的西面有一条涝河,水量十分丰富。

后来,人们挖掘了一条子午渠,引淠河水入陂,使得芍陂的水源更有保证,同时还起到调节滞蓄淠河洪水的作用,减少了洪涝灾害,使它对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芍陂达到了“灌田万顷”的规模。

相传,在北堤还建造了不少闸坝。闸坝在一条泄水沟的上面,用一层草一层黑色胶质泥相间迭筑而成。其中有排列整齐的栗树木桩,草层顺水方向散放,厚度基本相同。

闸坝前有一个水潭,水潭前有一道树木纵横错叠的拦水坝。该闸坝为一蓄泄兼顾,以蓄为主的水利工程。在缺水的时期,可以把大量的水蓄在塘内,但又能使少量水经草层滴泄到坝前水潭内,使之有节制地流至田间,灌溉农田。

闸坝的结构与《后汉书》记载的王景修浚仪渠时所用的“坞流法”颇相一致。

此外,后世的人们还在闸坝内发现了大量的“都水官”铁锤、其他铁器以及“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从而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00多年后,即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

由于芍陂的军事价值,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曾多次交战于此,由战国至汉代的500多年间,芍陂因为年久不修而逐渐荒废。直至公元83年时,才由著名的水利专家庐江太守王景主持进行了芍陂自建成后的第一次修缮。

后世的人们还曾在这里发现了汉代草土混合而筑的桩坝及纵横排列的叠梁坝,可以起滚水作用,从而对放水规模加以控制,既坚固又符合科学原理。

曹魏时,曹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与吴蜀对抗,故而非常重视芍陂的兴修。209年,曹操带兵驻守合肥,“开芍陂屯田”。

尤其是241年,邓艾重新修缮芍陂,使其蓄水能力和灌溉的面积得到空前的增大。

在此之后,西晋、东晋、南朝、隋、唐、宋、元各代都对芍陂进行过修缮。至明代,芍陂虽然也多次修缮,但是规模都不大,陂内的淤塞日益严重。至清代的光绪年间,芍陂的淤塞已经极为严重,陂的作用已经很小。

芍陂经过历代的修缮,在清代之前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期因灌区连年丰收,于是改名为“安丰塘”。

芍陂成为淠史杭灌区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4万余公顷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安丰塘环境清新而幽雅。良田万顷、水渠如网,环塘一周,绿柳如带,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庆丰亭点缀在湖波之上,与花开四季的塘中岛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精美的蓬莱仙阁图。

安丰塘的水源来自于大别山,大别山的水流通过淠东干渠源源流入安丰塘。

淠东干渠原称“老塘河”,老塘河连接于安丰塘这一段河流又宽又深,人称“喇叭店”或“驴马店”。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这里原本是个集镇,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或耕织,或经商,各得其所。但是因集镇建在老塘河边上,河流无法拓宽,当地非旱即涝,人们的生活十分贫苦。

在这个集镇上,有一个专做驴马贩卖生意的居民叫张子和。由于当时交通、碾谷、农业生产都需要驴马出力,生意非常好。每年冬闲季节,张子和从北方购买驴马,赶到安丰塘畔来,转手一卖就能赚上一大笔钱。

在发了财以后,张子和更是不拘一格地做起了各种生意,集镇上的各类买卖中有一大半都是他家开办的,不知道从何时起,约定俗成,人们便把这里称作“驴马店”。

这一年春,安丰塘畔又因老塘河年久失修,无法引水,百姓眼瞅着庄稼要下种,但土地干得冒烟,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此时,张子和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重病。他的家人请尽各方名医,找遍各处郎中,大家都是摇摇头,谁也诊断不出张子和这种成天不能吃、不能喝、头脑昏昏沉沉、心中焦躁难耐的病症到底是因何而引起的。

这一日夜里,张子和意外地平静下来,很快就沉入了梦乡,家人不敢惊动,四下散去。

慢慢地张子和在睡梦中好似闻到一股奇异的芳香,见到一位美丽的仙女从半掩的窗口飘然而至,来到身边对他说:“我是安丰塘的荷花仙子,今天特为你的病而来。你想想看,安丰塘畔土地肥沃,人民本该丰衣足食,但偏偏因水源受阻,庄稼十年九不收。大伙都难以生活,你又怎能幸免?如果大伙的愁苦都没了,你的病也就痊愈了。”

仙女说完,便要离去,张子和一见,慌忙起身欲探究竟。那荷花仙子回眸粲然一笑,随手扔过一件东西,张子和闪身一把接住,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惊醒过来,原来不过是南柯一梦。

但他的手中也确实紧紧攥住一件东西,松开一看:呵,是一粒硕大的、香喷喷的莲子。其香沁入心脾之中,张子和顿觉一反常态,身体好了许多。他细细回味梦中之事,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第二天,张子和开始查勘旱情和地势,然后把店铺的伙计都召集起来,说:“我决定在此地修建一条河道,我准备把所有的店铺都迁移到别处去,这事由你们去办。另外,还要通知这里所有的居民搬离此地,一切花费由我承担。”

众人一听,交口称赞这是件恩泽子孙的大好事,马上高高兴兴照办去了。

张子和召集来民工,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河道疏浚工程中来。未用半月时间,驴马店段一条宽宽的、深深的、呈喇叭形的崭新河道疏浚成功了。上游的河水,滚滚流入安丰塘内。

从此,安丰塘畔旱涝保收,人民安居乐业。

说也奇怪,自从这段河流建成之后,张子和奇怪的病症竟然也不知不觉地好了,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复发过。知识点滴大禹与三苗的战争,古史多有记载。《战国策·魏策一》记载:“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其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三苗与中原华夏族有过长期的激烈的冲突。这种战争大约自尧、舜直至禹。大禹时曾与三苗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而且以大禹取胜告终。大禹在征伐三苗以后,曾获得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由于在战争中势力大大增加,取得了大量的财富,为部落的兴盛打下了雄厚基础。

公孙祠以及相关的传说

为了感戴孙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孙公祠,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和“孙叔敖祠”,坐落于安丰塘水库北堤脚下,是为祭祀孙叔敖创建芍陂而立。

据《水经注》“肥水”篇记载:“水北迳孙叔敖祠下”,可知孙叔敖祠始建最迟不会晚于北魏。

孙公祠原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僧舍三所九间,户牖五十有七户”。据清代《孙公祠庙记》,至清乾隆年间,孙公祠经过历代多次修缮,形成一套完整的祠宇。

祠内正殿供奉着孙叔敖的石像,这位“三进相而不喜,三罢相而不悔”的楚国贤相,正面向南端坐,神态肃然,就此目睹着陂塘的历代兴衰和风云变幻。

后来由于风云变幻,孙公祠仅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祠前有千年古柏一棵,苍劲挺拔。

祠内存有《重修安丰塘碑记》和《安丰塘图》等历代碑碣19通,或示古代陂塘位置、水源、水闸及灌区概况,或记古人与塘之功过。

这些碑碣,在水利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价值。其碑刻书法艺术,也被名家称为“古塘文化之一绝”。

孙叔敖所以能成功地建造安丰塘水利工程,与他克己奉公,廉洁勤政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

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叹息。孙叔敖作为令尹,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

司马迁《循吏列传》中说其在楚为相期间,政绩斐然,可以说是:

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而他个人生活也极为俭朴,经常是“粝饼菜羹”, “面有饥色”,为相12年,一贫如洗。

古籍《吕氏春秋》和《荀子·非相》中都称他为“圣人”。

公元前594年前后,孙叔敖患疽病去世。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家徒四壁,连棺木也未做准备。他死后两袖清风,儿子穷得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

在安丰塘附近寿县一带的民居建筑内,常常寄生着一种秃尾巴的无毒小蛇。一向对蛇没有好感的农民,却例外地把这种蛇称为“家蛇”,并加以保护。

这是为什么呢?相传这也和孙叔敖有关。

在孙叔敖小的时候,在一个私塾里念书。一天早晨上学,他在路上看见一只红冠大公鸡,正在啄一条幼蛇,幼蛇已经奄奄一息,眼看就不行了。

心地善良的孙叔敖快步走上前去,赶跑大公鸡,救下了这条小蛇,每天放在自己的口袋中,用自己最好的食物喂养它。

数月以后,这条蛇不但养好了伤,还被喂养得白白胖胖的。

孙叔敖见自己的口袋里面已经装不下它了,便对它说:“小蛇啊,小蛇,你的家在田野里,快去吧!”

小蛇摆了摆长尾,恋恋不舍地走了。

光阴似箭,一转眼就数十年过去了。孙叔敖这时已经是楚国的令尹了。

为了造福百姓,解决人民种田插秧的用水问题,孙叔敖费尽全部家产,率领百姓开挖安丰塘,历尽千辛万苦,安丰塘终于建成了。

可是,光靠老天下雨积水总不是办法。孙叔敖经过实地勘察,决定在安丰塘上端开挖一条河,引来六安龙穴山之水,以保安丰塘永不干涸。

可是,这时的百姓为建安丰塘均已精疲力竭,爱民如子的孙叔敖实在不忍心再去惊动他们。

怎么办?孙叔敖忧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件事被曾受恩于孙叔敖的那条小蛇知道了,这条小蛇如今已得道成了正果,尤其是它的蛇尾修炼得威力无比。

这天夜晚它来到令尹府,爬近孙叔敖,托梦给他说:“令尹大人,我是你救活的那条小蛇,特来帮您解决难题。”说完就不见了。

小蛇来到安丰塘上游,尾巴像把刀子似地深深插入地下,昂着首,缓缓地向南方游去。

小蛇所过之处,地上现出一条宽宽的、深深的渠道。

众兴以北地带都是黄土地,没费多大的劲,小蛇便开通了河道,可一过众兴,先是丘陵,后是小山,再后高山顽石,小蛇游迤过去,直冒火星,尾巴被磨得撕心裂肺的痛。

它也知道,自己的道行都在尾巴上,尾巴如果磨秃了,自己也就是一条普通的小蛇了,但为了报答孙叔敖相救之恩,为了使当地民众免受旱灾,也只好豁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人们起床后惊讶地发现,一条塘河横亘在安丰塘南端,湍急的河水滔滔而来,几个小时以后,安丰塘内便蓄满了水。

这时的小蛇已经磨秃了尾巴,疲惫地趴在安丰塘旁边。

孙叔敖很感激这条小蛇,便又将它捧起来带回家里饲养,并为它取名为“家蛇”。

就这样,在人们的保护下,“家蛇”与安丰塘附近的人们住在一起,一代一代地繁衍了下来,人们从来也没有伤害过帮助他们开挖渠道的小蛇。知识点滴孙叔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令尹,组织民力兴建了安丰塘。孙叔敖为官清廉,历来为寿县人民所敬重,后人专门在安丰塘北堤为他修建了用于祭祀的孙公祠。关于他的传说,也表达出了当地人民对他的爱戴之情。在《孙叔敖的故事》中,叙说了孙叔敖长大后,受虞丘举荐挑起令尹的重担,大刀阔斧改革制度,开垦挖渠,修建芍陂发展生产,辅佐楚庄王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整修武备,为称霸中原铺平了道路。由于他有功于楚国,楚庄王屡次要赐封他,可是他都坚辞不受,持廉至死。他的儿子遵照父嘱返回故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新疆坎儿井

坎儿井,时称“井渠”,而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遍布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千米。坎儿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以及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

征服自然的人间奇迹

在古老的年代,有一个年轻的牧羊人,赶着羊群来到吐鲁番。他顶着漫天黄沙,四处找寻水草丰茂之地,可是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干旱。

年轻的牧羊人并不灰心,他长途跋涉,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一处绿草茵茵的洼地。

洼地里到处长满茂盛的牧草,只是不见水的影子。年轻牧羊人心想:绿草和清水从来就是一对分不开的情人,看到草,就一定能找到水。

可是,他从日出找到日落,还是没有找到一滴水,眼看着羊群就要干渴而死,牧羊人心急如焚,便动手在绿草地上向下挖。当他挖到6米深时,水像珍珠似的从地下涌了出来,这就是比甘露还甜、比美酒还香的天山雪水。

从此,生活在“火洲”上的各族人民,便学着牧羊人的样子,掏泉眼,挖暗渠,开凿成一道道坎儿井。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一代一代用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坎儿,意为“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遍布于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千米。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大部分组成。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也就是约2400多年前,《庄子》秋水篇中曾说道: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时称“井渠”。但大多都废弃不用,还存留在吐鲁番的坎儿井,多为清代陆续修建,依旧在浇灌着大片的绿洲和良田。

坎儿井的名称,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坎儿井”或简称“坎”,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清代萧雄《西疆杂述诗》记载: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

这首诗说出“疏泉穴地”这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水利工程最大特点。

首先对吐鲁番坎儿井起源作解释的人,也出现在清代,他是清代光绪年间的陶葆廉。他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记述鄯善连木齐西面的坎儿井时说道:

又西多小圆阜,弥望累累,皆坎尔也。坎儿者,缠回从山麓出泉处作阴沟引水,隔敷步一井,下贯木槽,上掩沙石,惧为飞沙拥塞也,其法甚古,西域亦久有之。

他在夹注中指出,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与《沟洫志》引洛水,井下相通行水之法相同。《沟洫志》记载:“严熊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恶地。诚即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坎儿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陨以绝商颜,东至山岺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井渠之生自此始”,是指其广泛推广而言,并非说其工程原理与技术经验形成于此时,否则何以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汉武帝就发动士兵上万人立即动工。这说明早已有成熟的穿井技术可以应用。

坎儿井是干旱荒漠地区,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历史悠久,分布很广。

坎儿井在新疆的发展,也得益于新疆特有的条件。坎儿井的形成条件,可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自然条件的可能性。吐鲁番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典型封闭式内陆盆地。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且周围高山环绕,再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候难以浸入,年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故气候极为酷热,自古就有“火州”的说法。

根据调查,吐鲁番盆地的平均降雨仅有19.5毫米,最大为42.4毫米,最小为5.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608.2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为14度,年内最高气温为47.6度,最高地面温度可达75度。

该盆地常年多风,最大风力一般为七八级,大风过后,经常会造成田园破坏,林木折损,美丽的绿洲一时黯然失色,其惨状触目惊心。

如此看来,已利用的泉水和坎儿井水的水量加上湖面蒸发的水量远远超过了地面径流量。即使以泉水作为回归水论,可以不计,而坎儿井开采水量和艾丁湖的蒸发量之和也是大于天山水系的地面径流量。

由此证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除了河床渗漏为主以外,尚有天山山区古生代岩层裂隙水的补给,所以说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加上地面坡度特大等情况,从而构成了开挖坎儿井在自然条件上的可能性。

第二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性。从生产发展条件来看,吐鲁番盆地远在古代汉唐时期就是欧亚交通的孔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地,虽然该地区气候干旱,地面水源非常缺乏,但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源和充沛的天然泉水,致使冲积扇缘以下的土地尽是肥美的绿洲。

该地区气候非常炎热,热能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达230天以上,实属农业发展的理想地区。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天然的泉水进行着农业生产,不但种植着一般的粮食和油料作物,而且发展着棉花、葡萄、瓜果和蔬菜等各种经济作物。

吐鲁番盆地的农业生产不仅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意义。因此,农业生产上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源。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历史,通过千百年生产劳动的实践和内外文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人们终于逐步地找到了一种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就是坎儿井。

第三是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吐鲁番盆地虽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等矿产能源,但大都没有开采利用。因此,在古代开挖坎儿井的经济技术条件上有着很大的限制。

但是坎儿井的取水形式,既可节省土方工程,又可长年供水不断,并且当地人民在炎热的地区久居生活,普遍有修窑筑洞的习惯和经验。

另外人们在掏挖泉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现坎儿井形式的地下渠道,不但可以防止风沙侵袭,而且可以减少蒸发损失,工程材料应用不多,操作技术也非常简易,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掌握。

这对克服当地经济技术上各种困难提供很大方便,因此,远在古代经济技术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采用坎儿井方式开采利用地下水,就更加显得经济合理了。

综上所述,坎儿井在吐鲁番地区的形成具备了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上,由于干旱少雨,地面水源缺乏,人们要生产、生活就不得不重视开发利用地下水。同时,当地的地下水因有高山补给,所以储量丰富。地面坡度又陡,有利于修建坎儿井工程,开采出丰富的地下水源,自流灌溉农田和解决人畜饮用。

第二,在当时的生产发展上,由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要求,以及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迫使人们必须进一步设法增大地下水的开采量,扩大灌溉面积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因而对引泉结构必须进行改良,采取挖洞延伸以增大其出水量。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雏形的坎儿井取水方式。

第三,在当时的经济技术上,尽管经济技术条件水平很低,但坎儿井工程的结构形式可使工程的土方量大为减少,而且施工设备极为简单,操作技术又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掌握,所以坎儿井的取水方式在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水平上是比较理想的形式。知识点滴坎儿井是吐鲁番各族人民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之一。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自流引用,不需动力,地下引水蒸发损失和风沙危害少,施工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管理费用低,便于个体农户分散经营,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充满趣味的坎儿井文化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4部分组成。

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田地。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

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米至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

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一二百米,最长的长达25千米,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

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

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

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黏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千米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千米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的是当之无愧。

暗渠还有很多好处,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

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我国的“长寿之乡”的美名。

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顾名思义,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

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坎儿井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具有很多的优点。

第一,不用提水工具,可以引取上游埋深几十米,甚至百多米地下潜流,向下游引出地面,进行自流灌溉,不仅克服了缺乏动力提水设备的困难,而且也节省了动力提水设备的投资和相关的管理费用。

第二,出水流量相当稳定,水质清澈如泉。

第三,暗渠可减少蒸发防止风沙侵袭。在夏季非常炎热并多大风沙的吐鲁番盆地,这也是一个重要优点。

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引用地下水的灌溉工程,时间一长,就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坎儿井结构本身的问题所造成的一些不适应情况。

首先,坎儿井只能引取浅层的地下水,而各道坎儿井之间又相隔一定的距离,使其截水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较大限制,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也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其次,坎儿井所引用的潜流,主要来自上游山溪河道下渗的水,其水文变化较山溪径流本身的变化来得迟缓,这使得坎儿井水量与农作物生长期集中用水不相适应。

及至冬季非灌溉季节,所有坎儿井的水,因不能控制,除一部分引至附近小水库储蓄外,其余部分白白流走,既不利于保持上游地下水资源,又抬高了下游灌区的地下水位,引起次生盐碱化。

还有,一般的坎儿井每隔一两年就必须进行一次维修清淤,有时还必须将坎儿井的集水段向上游延伸,否则水量将减少。因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经常会发生工伤事故,有经验的挖坎老工匠已逐渐减少,颇有后继乏人的忧虑。

最后,暗渠一般都没有相关的防渗衬砌,输水损失大,每千米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