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攻心:国际演讲冠军的沟通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0:15:00

点击下载

作者:维卡斯·璟然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以情攻心:国际演讲冠军的沟通之道

以情攻心:国际演讲冠军的沟通之道试读:

导言

2001年,我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这是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周围同事全是精明能干的人。公司主营一项近海油气业务,市场效益颇为可观,经营业绩堪称优异。工作上我虽乐在其中,但由于不被允许给自己主管的客户做业务汇报,也时常恼羞成怒。我经常和经理谈及此事,他毫不讳言地说:“维卡斯,我们向客户做展示的机会并不多。这种弥足珍贵的场合,面对的又是潜在的客户群体,自然要派出演说和展示能力最强的团队。”这种想法实在无以辩驳,换作我是公司经理,我也会做出同样的安排。

此后,我暗下决心,努力提升自身的演讲技巧。我的目标是:力争成为演讲能力一流的员工,到那时,如果再不给我机会在客户面前做展示,那将是公司的损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如痴如狂地搜集各种能够提升演讲能力的课程和培训。结果发现,可供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大。经过慎重考虑,我报名参加了“戴尔·卡耐基课程”。这不是一门演讲课,而是一门培养领导能力的课程。尽管如此,课程内容却包含了演讲部分。毕竟,语言交流也是领导艺术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课程要求学员做大量的简短演说,大多只有两分钟的时长。我在课上做的第一个演讲就只有两分钟,内容是向全体同学做自我介绍。尽管是介绍自己,我还是一丝不苟地做了准备。把稿子写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反复确认以避免遗漏任何重点。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是我万万没有预料到的。轮到我上台了,我紧张得一塌糊涂,双手不停地颤抖。虽然带了稿子,可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两只手抖个不停,稿子根本没法读。我心知肚明,这种场合把手插进裤兜又不太合适,但为了掩饰紧张,我最终还是这么做了。我实在不希望同学们看到我那双抖动的手。讲完后,我已丝毫记不得在台上都说了什么。令我欣慰的是,这场煎熬终于结束了。

这次经历对我启发良多。我突然意识到,世间还有令人如此恐惧的事情,更别提看起来轻而易举的公共演说了。我在印度长大,很少有机会当众演说。我曾经就读的高中的确有个不错的辩论队,我却没有参加过。此外,我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能让我当众演说的论坛。那时,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沉湎于钻研数理化,期待有朝一日能考进一所好的印度大学。而演讲、沟通乃至面试,在工程大学的入学考试里根本没有这些内容。于是,到了2001年,我才发现,在数学、科学和工程领域常常独占鳌头的我,在沟通和演讲方面只能屈居人后。从来没人告诉我,演讲能力会在职业生涯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我只能从基础做起。在参加“戴尔·卡耐基课程”的三个月时间里,我刻苦提高,进步神速。课程结束后,我继而又参加了一个提高演讲技巧的论坛,并有机会邂逅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这个演讲俱乐部为提升演说技巧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从2002年起,我抓住一切机会,在这个演讲俱乐部演练自己的演讲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演讲高手,并得到他们的点拨和提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我终于在“国际公共演讲大赛”中一举夺冠。

有史以来,印度人从未在这项比赛中拿过冠军。事实上,这项比赛开展八十年来,我是第二个赢得冠军的亚裔选手。

首位夺得该项比赛冠军的亚裔选手是M.阿拉贝拉·本森,菲律宾裔加拿大人,于1986年夺冠。2007年的这场胜利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我的背景完全达不到一位专业演讲者的要求。大多数冠军选手不仅是性格外向的人,职业上,当众演讲也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有些是销售人员,有些是部门领导,更有甚者,居然具有市场营销、音乐艺术和舞台表演的背景。而我,则是一个跟任何艺术都沾不上边的人。我曾在全世界最严格的理工学校接受过专业训练,我性格内向,唯一拿得出手的竟然只是和数字打交道。我的强项是逻辑,而非艺术。因此,这次成功实属不易。

截至2007年,我已总结出一套特殊的演讲法则。我的演讲不仅情感内容丰富,传递的信息还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对于向听众传递的情感因素——我称之为“终极情感”,我向来倍加谨慎。多年来,这一理念早已成为我演讲的核心法则。我将在本书中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我发现,这些核心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言语沟通,比如一对一的交谈,以及核心团队的交流等。对我来说,言语交流以及公共演讲的核心法则,在于用心体悟演讲的灵魂所在,谙熟其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和听众实现情感层面的共鸣。

本书的宗旨便是与读者共享这套核心法则。我们无意针对如何做好演讲夸夸其谈,只是想针对语言沟通和公共演讲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毫无疑问,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然而,我的期待是本书最终能惠及两类特殊的群体:性格内向的人和外来移民。因为,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内向的人在公开演讲时总会倍感焦虑。对他们来说,跟他人互动交流不是攫取能量的来源。反之,一想到要跟人沟通交流,内向的人只会感到焦虑万分。于是,当内向的人得知,公开演讲是领导职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才能时,其恼怒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不管多内向的人,看过本书后,都会觉得耳目一新,充满正能量。

他们会深刻领悟演讲的精髓要领。一旦理解了公共演讲技巧的不同工作原理,他们便会充分享受每次演讲机会,找到自己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外来移民群体,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移民到了哪里,都会发现这套方法的价值所在。因为,我讲的方法比口音、语言和词汇更具深层次价值。外来移民通常会因羞怯而回避公开探讨或发表演说,因为他们不会说本地话,或者说话时带有外地口音。我讲述的沟通方法将会为外来移民群体阐明口音、语言和词汇的不同角色。强调的重点将是沟通至关重要的方面——情感的传递。由此,给予他们希望和信心,使他们在听众面前发表演讲时能得心应手。

最后,我提一点警示。每个人都拥有影响他人的无穷能量。你的言语既能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能令他们高兴得笑逐颜开。通过演讲,你便拥有了激励他人、鼓励他人和启发他人的能力。通过演讲,你便拥有了改变他人命运的机会。有朝一日,你成长为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你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能力带给你的欲罢不能的感觉。伟大的沟通者无不学以致用,将这种能力用在造福世人身上。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你们获取这种能力,同时也让你们肩负起造福世人的使命。

祝你们好运!随我一起开启这趟征程吧。

灵感之源

如果你能做一场令观众们终生难忘的演讲——这个想法将会带给你多大能量?——维卡斯·璟然(Vikas Jhingran)

这一切历历在目,仿如昨日。那天,在开车去上班的途中,我通过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听到这则新闻。播音员说得言简意赅,一架飞机刚刚撞上世贸双塔中的一座。新闻中既没有提及飞机的尺寸,也未提及伤亡情况,事故的严重程度直到当天的晚些时候才被公之于众。我还记得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一大群同事正在就这次事故议论纷纷。几分钟后,一位同事带来新消息: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双塔中的另外一座。我只记得,整个早上再也无法专心工作,不停地翻看网页,查找相关的跟踪报道。这一切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我还记得,那天傍晚回家的途中,一个高中生把我拦住。他隔着车窗出言不逊,大喊种族歧视口号。很明显,他已经把我当成会开飞机撞上世贸双塔的家伙。我们的言语交锋最后差点发展成拳脚相加。那时正值休斯敦晚上的高峰,我们站在U型转弯的正中间,两辆车把U型转弯堵个正着。这一切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我还记得,那晚我找到一位值勤警察,要求他对当前的种族冲突局势格外留神。这一切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当时的诸多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正因如此,实在难以想象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对我老婆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我平时连她前一天给我布置的购物清单都记不牢。然而,拥有这种关于“9·11”图景式记忆力的人不止我一个。在我们公共演讲工作室里,我经常向大家生动、形象地描述“9·11”当天发生的一切,听众们通常也拥有类似的细节记忆能力。他们也能回忆起当时发生的事情,比如:他们第一次听到袭击消息时的所在地,他们当时穿的衣服,告诉他们消息的人,等等。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经常思索,究竟是什么让“9·11”如此难以忘却?是这件事造成的强烈心理冲击?还是世贸双塔瞬间化为废墟的震撼场景?还是数以千计的人们死于非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清晰地记得这一天呢?作为一个演讲者,充分理解一个事件为何如此令人难以忘却,是至关重要的。我试图探寻关于“9·11”事件的神秘记忆元素,以洞察人们的内心,了解他们是如何应对并记住那场灾难的。然后,我据此发表一场演讲,一场让观众十年后还记忆犹新的演讲。十年后,他们偶遇我时,还能走过来对我说:“我十年前听了你的演讲,这一切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我深知,这样的演讲并非不可能。原因很简单,我多年前做的演讲,很多人至今都还记得。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们发表让人记忆深刻的演讲——你们的听众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的演讲。第一部分基本原理第1章高效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你一旦开口说话,就会把自己暴露无遗。你的语言会将你的真实性格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这种真实感恐怕任何艺术家都难以企及。——拉尔夫·斯梅德利博士(国际演讲协会创始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款颠覆性的新产品问世。”这是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2007年1月在“苹果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向大家推出iPhone时的一句开场白。乔布斯上身穿一件标志性上衣——黑色高领衫,下面一条褪色的蓝色牛仔裤,有条不紊地继续他的演讲。热情洋溢的观众们频繁报以热烈掌声,一次次将演讲打断。观众们心知肚明,他们正在见证的是苹果公司又一款革命性产品的问世。“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新产品发布,而这一款产品(iPhone)无疑是他最为得意之作。”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其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写到。很多人都赞同艾萨克森的观点,认为乔布斯2007年在iPhone发布会上的演讲是有史以来所有新产品发布会上最伟大的演讲。乔布斯的多次发布会演讲,全部收录在《史蒂夫文集》中。这些演讲无一例外都经过精心策划并缜密执行,最终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产品热潮和史无前例的广告效果。乔布斯演讲的幻灯片通常朴素大方,传递的信息简明扼要,却能令听众激动万分。在另一场发布会上,乔布斯在台上展示新款iPhone手机,由此激发出的消费者热情完全在其意料之中。简而言之,史蒂夫·乔布斯通过他做的每一场新产品发布演讲,极大地提升了苹果产品的价值。当今时代,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微薄的利润空间下,苹果产品对自身品质的严格要求依然令其他电子产品制造商望尘莫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史蒂夫·乔布斯及其团队所采取的有效沟通策略。

在企业环境里,高效的沟通能力正在成为员工业务能力的试金石。尤其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忙于在全球范围内招贤纳士、降低成本,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要求具有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具备高效的沟通能力。2012年1月,一份研究报告在名为“哈佛商业评论”的博客上发表,其研究显示全球成功人士必备的九大特质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名列其中。负责企业招聘的领导层一致认为,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衡量应聘者的一项重要指标。一项在线“哈里斯互动调查”采访了4125名MBA面试官,调查结果发布在2006年9月20日的《华尔街日报》上,结果显示,89%的面试官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是一位合格的MBA学员必须具备的重要领导才能之一。一位企业领导能否像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公司那样,将企业的追求目标、远景规划通过有效的言语传递出来,无疑将成为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沟通的重要性:一个商务实例

前段时间,我有幸掌管几处大型建筑的施工,这是一项计时工程。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我面临的工期极其富有“挑战性”,而且极有可能“遥不可及”。更糟糕的是,一旦工期延误,将会面临高额的商业赔偿。

工程的难度显而易见,于是我暗下决心:如果能和组装工人们实现有效的沟通,他们就可以按期完工。由于工程涉及多位投资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顾虑。紧迫的工期和违约后的巨额赔偿使我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整个施工期间我必须全力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我很清楚,要想按时完工,就必须想办法稳住这些投资人,这样组装工人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施工。一旦投资人直接和组装工人对话,无疑将会导致误解和分歧,并进一步影响施工进度。

于是,我提出如下的问题:如果我自己是这项工程的投资人,在施工期间,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不会去找组装工人询问情况呢?我就此得出以下结论。

a.如果投资人认为工程能够如期完工,一切井然有序,那么,他们将不会有和施工方频繁对话的冲动。

b.如果制定一款严谨、清晰的沟通方案,那么,即使投资人的确有同施工方沟通的需求,他们也必须依照沟通方案行事。

鉴于此,我首先制定了一套严谨、清晰的沟通方案。投资人将无法同施工方直接对话,有问题要交流时必须先过我这一关。施工方的沟通全部由项目经理负责。如此一来,整个沟通流程显得井然有序,所有来自投资人的对话请求必须经过我转达给项目经理,然后再传达给组装方,最后抵达组装工程队相关人员那里。我和项目经理得以通过这种流程过滤、筛选投资人提出的诸多问题,仅仅挑出最要紧的内容同组装团队沟通。这个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沟通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并使施工团队能够专心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其次,我还制定了另一个工作流程——持续不断地向投资人更新工程进度。这个流程的工作包括:向他们提供工程的最新进展,重点汇报近期取得的重大突破,组织他们到施工现场视察并就可能存在的挑战提前做好铺垫。此外,施工现场及重大工程进展全部以图片的形式按时发送到投资人手中。这些措施确保了投资人不再产生危机意识,同时,施工方也免受打扰,可以专注施工。最后,工程当然要如期完成。

项目工程的管理本身的确是个技术活。然而,成功管理的关键因素应该归功于行之有效的沟通策略。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为期四天的研讨会,主题是“你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参会者来自全球的各个角落。尽管并非有心设计,但这些人们确实都是多种不同性格类型的代表。我还注意到,参会者不论男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口头交际能力。工作坊显得活力十足,处处情绪高涨,其中有一整天被用来探讨沟通的策略,重点是口头交际策略。不得不承认,组织方发放的交际策略材料(其中提供了一套小诀窍)确实很有效果,但这些材料并未加深人们对沟通的理解。工作坊的讨论并未涉及不同的性格类型应当如何使用相应的沟通技巧,也未谈及某个小诀窍究竟适用于哪种性格类型或职业背景。每个参与工作坊的人都收到一整套的沟通诀窍资料,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办法辨识哪种策略适合自己。

口头沟通技巧并非只在公司面临危机时才能发挥作用。大多数公司都为新员工提供提升沟通能力的辅导,让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老员工鼓励新员工,分享成功经验,以此为公司培养新人、储备人才。同理,公司还借助其他机会对员工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比如:退休演讲、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项目的庆功会以及公司安全的讨论会等。上述场合中的寥寥数语,在真实的场景中以真情实感讲述出来,定将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

罗伯特·帕特森先生是壳牌石油公司的副总裁,他深知讲述个人经历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他人。帕特森先生管理着600名员工,他还在不断搜寻精彩的工作故事,尤其是和安全问题相关的故事。他认为,这些个性化的故事能够加深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这种方法极具成效,工作安全的概念由此打上个性化的烙印,逐渐深入人心。

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同样至关重要。一般人都会认同,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都需要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此外,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在朋友聚会中的交谈、参加婚礼时的致辞,或者不幸痛失亲友时在葬礼上发表悼念之辞。事实上,生活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沟通。

退休演讲

几年前,曾经给过我指导的一位经理即将退休。他是一位广受爱戴和尊敬的人物,因此退休的庆祝活动也热闹非凡,不少同事慕名而来。有趣的是,他的同事中,除管理层中的几位需要例行公事上台致辞外,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上前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正是因为有过公共演讲的经历,我才有勇气走上台去为庆祝导师退休致辞。他曾在我的职业发展中倾力相助,公开口头致谢便是我回报他的方式。我确信,在场的很多人都有满腹的话想说,很多人都想借此机会感谢他曾给予的友好和提携。然而,他们谁也没有勇气在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说几句话。或许,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是一对一的私下交谈以及通过电子邮件致谢。

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沟通范围,使我们能以各种先进的方式与人们保持沟通。若退后十年,这些沟通方式我们想都想不到。诸如LinkedIn和Facebook之类社交网络的存在,使我们能够与全球各地的人成为“朋友”,其中的很多人我们都素未谋面。除此之外,YouTube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把视频和音频文件上传到网络,完全陌生的人们也可以尽情分享彼此的言论,我们口头交际的范围无限扩大,延伸到全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我们中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网络社区上的“朋友”们的背景和情感千差万别,却可借助视频和音频文件来相互影响,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对口头交际能力的深入理解。

已逝的兰迪·波许教授曾任职卡内基梅隆大学。他曾一夜成名、全球家喻户晓,这无疑都得益于他所具有的超凡口才。2007年,兰迪受邀参加一个名为《最后一次演讲》的系列节目。这个节目录制的初衷颇为有趣。受邀者必须做一场足以改变听众一生的演讲,但前提是:这将是这位受邀者此生此世的最后一次演讲。节目策划人希望,这种特殊的角色设定将会迫使受邀演讲的人反思自己的人生,把他们一生的教训分享给听众。对兰迪教授而言,死亡正在步步逼近的传闻绝非谣言,他已经被确诊为胰腺癌。他把演讲题目发给了节目策划人,就在同一天,他也得知之前的治疗方案并未奏效。

他的生命只剩几个月了。

兰迪·波许以“努力实现童年梦想”为题,在一个座无虚席的报告厅向400多位学生和教授传递心声。兰迪·波许的演讲确实感人肺腑,不过,最为扣人心弦的地方却在结尾处。切换到最后一张幻灯片时,兰迪教授告诉观众,今天演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感动在场的听众,而是想借此机会为自己三个即将失去父亲的孩子录制一份永久保存的演讲视频。他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们如何经营人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将此生的经验教训传递给孩子。演讲太过精彩,在场的所有观众无不为此动容。

然而,即使兰迪·波许教授本人也未曾料到的是,这场精彩演讲并非仅仅影响了在场的观众和他的孩子。演讲的各种录制版本被上传到YouTube上,并疯传开来。有超过600万人看了这场演讲并受到积极影响。演讲的受欢迎度竟如此之高,兰迪·波许受此启发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最后一次演讲》。他不断受邀参加各种电视脱口秀。美国广播公司将其选为“2007年度人物”并播出一期长约一小时的纪录片。兰迪·波许的“最后一次演讲”成为2007年播放次数最多的网络视频。至今为止,这段视频的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他出版的那本书,销量更是超过了500万册。尽管兰迪·波许在2008年7月便与世长辞,他却为妻子和孩子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一切都归功于一场演讲!

良好的沟通能力还有很多间接的好处。你将会在这本书中发现,具备高效沟通能力的人也是对情感具有更深理解能力的人。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远远不止几句话或几张幻灯片这么简单,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已经到达情感的层面。于是,发展良好沟通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也学会如何管理他人的情感。理解情感或管理情感的这种能力被称为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这一概念源于丹尼尔·戈尔曼的畅销书《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此书问世后,较高情感智力的优势被得以广泛研究,其范围涉及商业和社会诸多领域,研究结果也令人大开眼界。比如,大多数研究都显示,高情商和公司环境中的事业成功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这无疑表明,好的企业领导都是具有高情商的人。

这本书里探讨的公共演讲技能旨在培养读者的情感智力,由此产生的收获将会远远超出沟通的范畴。理解并传递情感的能力是演讲技巧的关键之处,本书第13章将会就此展开详细讨论。

口头交际能力强的人,总能不失时机地审时度势并给予他人合适的反馈。有研究显示,不管是在企业环境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做出虽然重要但令人费解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小到给孩子一个手势,以改进他正在练习的舞蹈表演;或大到表示一项重大工程后的经验教训;或者又小到交流改进自动售货机性能的方法。毫无疑问,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情感变化的反馈,注定会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

好多年前,有一个人在公共演讲方面急需我的指导。我选择了在20多个人面前批评他。我毫不掩饰地指出许多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反馈的最后阶段,我的批评异常尖锐,因为他犯的错误的确太多,简直一无是处。这个人被我的反馈吓呆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勇气重返讲坛。尽管我是出于好意,但由于没有考虑到这种尖锐的批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他最终受到的是伤害,而非指导。这种审时度势并给予有效反馈的能力,是衡量一位倾听者的重要标准。

那些善于倾听的领导者不仅能够“听清”状况,还能根据对方的情感给予适当的反馈。在公司环境里,这种倾听能力无论是在团队协作、提供建议还是解决问题等场合都非常行之有效。这种演讲技能中的倾听能力将在第14章中详述。

大多数口头沟通,即使是演讲,也绝非是一场独白,而是一段对话。演讲时,尽管语言和想法是从演讲者到观众的单向流动,但期间总有情感的交流。娴熟的演讲者总能适时评估观众的情感变化,并借助语言、动作或语调变化将观众需要的情感传递给他们。掌握这种技能并非易事,但其效果之佳绝对值得我们努力尝试。下面的几个章节的内容将帮助读者体验并深入理解这些技能,促使大家尽快成长为更加高效的演讲人才。

关于如何阅读这本书

本书关注的重点是公共演讲,将为读者勾勒一条通向有效口头交际的新途径。尽管谈论的对象是公共演讲,涉及的方法却可适用于不同形式的口头交流活动。不管是跟公司高管的一对一交谈,还是跟同事们的集体讨论,或者是携带你的团队在市政厅里宏辞论道,这里演讲的技能都将助你一臂之力。

这种技能的核心理念将在本书第一部分“基础篇”中讲述。虽然我们选择在演讲这一场景中来讲解沟通技能,但读者们可以自由选择你们希望应用这种技能的任何口头沟通场合。讨论每一个概念时,读者们不妨设想自己所处的日常环境——职场也好,社会也罢——只要是你想提高自己口头交际能力的场合,都将适用。

本书第二部分将会讲述如何使用特定的工具手段,成功实现第一部分的讨论中涉及的核心理念。须再次声明的是,第二部分所涉及的工具手段也是以演讲作为实践目标的,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口头交际的情景,可以是几个人的小型讨论,也可以是工作坊性质的探讨。在多数情况下,本书会解释如何在不同的口头交际场景中使用这些工具手段。比如,讲故事就是发表演讲时常用的有效沟通手段。然而,将其用于日常社交场合也同样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是否注意到,聚会时最健谈的那位,往往是那个最会讲故事的人。

本书第二部分还将谈及另外两个重要话题:第一,性格类型对演讲技能选择的影响;第二,职业和文化背景对演讲技能选择的影响。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性格特征迥异,却极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比如,来自亚洲和中东的演讲者或许会因为文化原因避免目光接触,而目光接触恰恰是一种常用的演讲技能。于是,他们将会选择不同的辅助技能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终,本书第三部分将会探讨培养高效演讲技能带来的间接好处。这部分内容旨在探讨本书所提倡的演讲技能在提高情感智力上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良好的倾听能力将如何为高效的口头交际奠定基础。

本书主要关注口头交际,并不涉及其他的交际形式,尤其不会涉及撰写书籍、博客、邮件、短信时用到的书面交际技能。尽管书中提倡的某些方法的确适用于上述交际形式,但由于媒介的不同,两者的效果也将大相径庭。比如,从本质上讲,书面交际不具有“即席性”。作者的情感只能通过书写的语言文字为读者所理解。语言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比演讲时更加凸出。同理,本书尽管谈到录制的演讲视频和音频,但其效果同现场演讲已经大不相同。由于观看演讲视频的观众并非演讲的亲历者,他们只能通过视频中的信息捕捉其中的情感信号。此外,观看演讲视频的观众有回放视频的能力,他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推敲其中的词句。因此,相对即席演讲来说,录制的演讲中,措辞更为重要,需字斟句酌。第2章演讲是什么?

成功人士善于提出更好的问题,正因如此,他们也将得到更好的答案。——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

1997年,我顺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工作,供职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尽管工作一帆风顺,我仍未放弃继续深造的渴望。2004年,我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机会。麻省理工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北部,毗邻波士顿。

对于经历过得克萨斯州酷热的人来说,气候的变化确实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我和妻子早已习惯了休斯敦的亚热带气候,波士顿气候寒冷,冬天下雪是家常便饭,我们从未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活过。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在波士顿度过的第一个冬天,11月份的一个周末,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有足足90多厘米厚。风雪过后,我发现我的车被完全掩埋在大雪之中。由于缺乏经验,我竟然试图用赤裸的双手去清理积雪。不想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他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邻居过来告诉我,要想度过波士顿的严冬,必须购置几件像样的工具。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妻子跑遍了市内的几家商店,购置“越冬”设备:雪刮、雪铲、保暖垫子等冬季必需品悉数购回。

然而,我需要适应的不止天气。我离开大学生活已经足足八年了,回归校园并没那么简单。我的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是金·凡迪弗博士(Kim Vandiver),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大名鼎鼎的学者,也是本科生研究学院的院长。所以,对他来说,时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财富。

第一个学期既充满新鲜感,又异常繁忙。我们的研究团队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我除了要通过博士资格认证考试外,还要按时上课。从第二学期开始,我着手准备学位论文。不久后意识到,我的指导老师金·凡迪弗博士似乎从来记不得我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他反复问我究竟在做什么?究竟打算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我以为他肯定是工作太忙,要处理那么多繁杂的工作,以至于经常忘记我的论文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每周跟他碰头一次,汇报论文研究主题,反复重申我制定的解决问题方案。有一天,我终于向他讲明白了当前论文的进展情况。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数月。我也逐渐发现,这是一件令人窘迫的事情。一个导师在指导一个博士生写论文,如果根本记不住学生的研究内容,指导起来又怎会不困难重重!

又过了数月,我终于理解了金·凡迪弗博士长久以来的良苦用心。是否能陈述一个问题和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向金·凡迪弗博士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我的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我终于逐渐领悟到我的研究内容究竟是什么。金·凡迪弗博士深知,如果我不能深入理解、领悟自己试图研究的工程问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也将十分渺茫。这是一种有效也有趣的教学方法,更是一次令我谨记终生的教训。

金·凡迪弗博士的教学方法是本章立论的基础。原因是,只有深刻理解了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演讲者之旅才能正式开启。我确信,你的一生中肯定经历过无数次要站起来发言的场合。在初中、高中阶段,你可能曾受邀为年度项目总结会撰写演讲稿、上台发言。大学期间,你可能曾参加过小组讨论,借助PPT或者其他多媒体工具做陈述、做汇报。再或者,你在本科、硕士或博士阶段可能也曾因为学位要求,做过或参与过各种发言、陈述。如果是在美国公司里任职,你肯定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演讲或汇报:每周例会报告、项目进度汇报、领导层市政会议以及安全报告,等等。简而言之,发言、汇报和演讲是我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正因如此,我下面的问题才显得有些特色。

你知道什么是演讲吗?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实话实说,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从未认真考虑过究竟应该怎么定义演讲。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受邀做演讲的情形吗?你就自己要做的演讲进行了深思熟虑吗?还是马上搜集信息、准备幻灯片,然后开口就讲?如果是后者,那么恭喜你,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一旦要求就某个问题进行汇报、报告,大多数人仅仅就事论事,做汇报、做报告。他们摆出海量数据,以清晰的逻辑得出某个结论。假如一个项目需要进度报告,通常的口头汇报内容都会包括各种度量数据,比如:预计项目成本与实际项目成本、预计项目进度与实际项目进度、项目工程的安全系数汇报,等等。然而,这些信息完全可以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何非要大费周折口头汇报呢?

在我的公共演讲工作坊中,我最常问学员的问题之一就是:什么是演讲?我发现,这么一个简单、基础的问题,却常常令大多数听众哑口无言。有些观众不假思索地去回答,然后欲言又止,似乎话题太熟悉、太显而易见,根本不知从何说起。这样的提问,通常会围绕沟通和演讲的定义问题,引发各种有意思的讨论。一般情况下,参与讨论的学员们会最终明白,只有首先深思熟虑并且解答了这个基础问题,自己的口头交际或演讲才可能取得长足进步。我的经验是,人们之所以写不出好的演讲稿,做不好公开演讲和口头汇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演讲。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很多人站起来说话时,通常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

以史为鉴

在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度里,早期历史往往都以口头故事的形式代代相传。以印度为例,伟大的神学史诗《印度神话》曾一直以口口相传的形式通过祖父母、父母一代一代传给孩子们,直到几百年后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有趣的是,这种口口相传的形式竟能传递如此精确的信息。这无疑也说明,早在公元2000年以前,人们就已深刻领悟了讲故事在增强记忆力和激发学习兴趣上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根据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印度一代宗师阇那迦国王(King Janaka)和一个名为苏拉布哈的苦行修女之间曾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对话中,苏拉布哈强调了一位好的演说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就谈话内容而言,若说话人毫不顾忌听话人,仅凭自己的理解说话,那么,不管他说的内容有多精彩,都很难被听话人所接受。

换言之,若说话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听话人考虑,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说给听话人,这时,他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演说家。

很显然,苏拉布哈判断一个人口才好坏的标准并非滔滔不绝的雄辩能力,而是重视话语信息是否有效地传递给了听话人。或许,我们一直痴迷于追求的滔滔不绝的演讲口才,其实是一种误导。

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这些文献记载了那个时代伟大的领导者和演说家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思想,任由当代历史学家们评说。这些由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写下的评论,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们明白了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演说家。在当时的语境下,无论是率领大军奔赴沙场,还是平息一场社会动乱,这些材料均为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智慧,这些智慧是几个世纪以来的知识结晶。因此,一个明智的演说家应当学会从中汲取营养。

前文曾数次强调过口头交际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行军打仗方面也毫不例外。古代中国有一部重要的军事文献《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在书中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尽管当时的语境是在谈论战争,孙子所言无疑与苏拉布哈不谋而合,他们都强调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应当确保其所发出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听话人。孙子和苏拉布哈均认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远远胜过说话人的雄辩能力。

早在公元400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先贤们的修辞学著作中就曾以口头交际的诸多问题发表深入见解。比如,苏格拉底曾就修辞问题发表过如下看法:“从广义上讲,修辞难道不是一种通过辩论来提高思维能力的通用方法吗?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公共场合的法庭辩论、集会演说,也适用于私宅里的言论。不管什么场合、什么话题,可谓事无巨细、质无俗雅,都需一视同仁,重视修辞在口头交际中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一再强调,修辞学要求说话人要熟知自己的讲稿,深刻领悟听话人的“内心”。这一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演说家会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自己的听众,进而借此了解自己话语的力道所在。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比苏格拉底晚了整整两代人,他既是广义修辞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意义上公共演讲学的先驱。亚里士多德的至理名言数不胜数,如下是其关于修辞学的论述:“(修辞)是一种能力,即在任何特定的情形中都能想到所有可供选择的说服方式。”请注意,亚里士多德说这段话的语境是:他所处的时代亟须避免社会动乱。他所谓的“所有可供选择的说服方式”正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最为卓著的贡献是提出了属于技术范围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说话人的真诚态度(ethos),说话人激发的情感(pathos)和说话人的论证能力(logos)。(哲学上通常称其为人品诉求、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著居功至伟,我们也因此得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口头交际的含义。他们的修辞哲学强调的是话语的终端效果,即言语交际的最终效果,而非达到这种效果所借助的工具和手段。事实上,读者们应当感觉得到,亚里士多德将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去说服自己的听众。对当代演说家来说,这种将口头交际的实现机制和最终的交际效果分离的做法,无疑极为重要。

古罗马的雄辩家和哲学家们对演讲的看法同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西塞罗,他既是罗马哲学家也是闻名遐迩的雄辩家。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都把修辞看成是“为说服而说的话”。又比如,昆提利安,他是西班牙哲学家,也是西塞罗的追随者,他同样将修辞看成是“把话说好的艺术”。昆提利安还为演讲的准备过程赋予了结构性特征,将演讲术的操作方法细分为五大要领:发现论据(discovery of arguments)、组织论据(arrangement of arguments)、表达或风格(expression or style)、记忆(memorization)及传递(delivery)。

这些古老的思想同当今世界的言语交际之间还有关联吗?这些千年以前已经讨论过的思想对今天的言语交际还能起到指导作用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还重申了一个没有多少演说家能够理解的核心概念。这一切表明,从根本上讲,口头交际的核心概念历经千年其实从未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演讲者们使用的工具和手段而已。这一伟大的发现,使我们有机会将两千年前积累的智慧运用到现今的言语交际中去。

我是如何确定这些古老的思想在今天依然能起指导作用的呢?一种检验的方法就是对比,把这些古老的智慧同现代的哲学家和演说家就修辞问题发表的言论一比便知。比如,苏格兰哲学家、大学教授乔治·坎贝尔曾说过:“修辞是一种适用于言语交际终端的艺术或才能。言语交际的四种最终效果分别是:增进理解、激发想象、点燃激情以及影响意志。”坎贝尔关于修辞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极为相似,都认为修辞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手段实现说服的目的。坎贝尔和亚里士多德一样,关注的都是最终的交际效果,而不是实现这种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印度哲学家斯瓦米·维威卡南达曾就良好的演说能力发表过真知灼见。维威卡南达以其充满活力的演讲在西方世界赢得盛誉,但他本身并非修辞学研究的专家。他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再者,人们开口说话时,全世界都在倾听。人们一开口说话,每个词语都将直白地表达,像是炸碎的弹壳一般,四散而飞。倘若词语失去了内在驱动力,那还有什么威力可言?至于你说什么语言,如何组织语言,这重要吗?至于你的语法是否正确,修辞是否优美,这重要吗?至于你的语言是否华丽,这又重要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言之有物。演讲事关施与,重点不在倾听。你有能够施与听众的东西吗?这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施与他们吧!言词能够传递的内容就是对听众最好的礼物,而这只不过是多种渠道中的一种。

维威卡南达的观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认为,语法规则、语音语调及语言组织都不是造就伟大演说家的重要因素。这一重要的认识表明,维威卡南达是一个对演讲有着深刻见解的演说家,他深知演讲和传递演讲的工具、手段是两码事,二者不可混淆。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肯尼斯·伯克也强调演讲的终端效果而非其实现手段,他认为:“修辞最基本的功能是:说话人借助言语形成态度或借此激发听话人产生行动。”无论伯克还是维威卡南达,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强调了苏拉布哈、孙子、亚里士多德以及西塞罗曾反复强调的观点:演讲需要传递的是意义,而实现意义传递的手段并不重要。当今世界的著名演说家们同古代先贤们的看法如出一辙:言语交际绝不仅仅限于词汇和身体语言。从本质上讲,言语交际甚至可以独立于语言、文化和交际场景之外。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演讲呢?乔治·肯尼迪是专门研究修辞学的教授,著有《黑暗中的倒彩》(A Hoot in the Dark)一书。肯尼迪教授称:“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修辞或许就是演讲本身所固有的一种能量:驱使说话人开口说话的情感能量、话语传递过程中的身体能量、信息编码中的能力等级以及听话人在解码信息时得到的能量体验。”这一将演讲视为能量流动的观点颇具启发意义,它将深刻触及言语交际的本质特性,同时,在看待演讲本身和演讲手段的关系上,他又与其他哲学家和演说家们的观点高度一致。

然而,你和伟大的哲学家、演说家们不同的是,你无法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公共演讲的研究上去。不过,对此话题稍加思考,无疑对你定义自己的演讲之道大有裨益。当然,也会有助于深入理解我们即将开展的讨论,本书后续的练习、故事也将更加清晰和实用。对演讲基本概念的阐释将为理解关于演讲的其他话题奠定基础。因此,你在本章必须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演讲。

我定义的演讲

2007年,我夺得国际公共演讲大赛的冠军。也就是这一年,我给演讲下了一个定义。我把演讲定义为:“演讲者和观众一起经历的情感过山车之旅”。我的定义是基于当时所处的背景——演讲比赛,那时,我面对的是如何在七分钟的时间内影响场内的观众。我发现,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调动情感因素,把我的情感和听众的情感都调动起来。我还发现,如果能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将适当、应景的情感变得感同身受,并据此撰写和发表一场能在听众中产生这种情感的演讲,这场演讲就一定会被听众永远铭记。对我来说,一场演讲就是一次情感之旅,与演讲效果的实现手段截然不同。如果演讲过程中要求我一言不发,我就一言不发,因为,我最终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情感。这个定义暗含着一条道理,即我对这次情感之旅的重点了如指掌。这也意味着,演讲必须内容充实、信息确凿、目的明确。这些信息帮我锁定了演讲旨在达到的终极情感,这一过程将在本书的随后章节里详述。我认为,如果能将终极情感成功传递给听众,我就是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在此生所有的演讲中,那次演讲我追求的最终效果正如前文中的“维威卡南达之问”,我花了七分钟时间,讲述我如何奋力拼搏、脱颖而出,最终圆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的心路历程。我把这个故事用在2007年的国际公共演讲大赛的决赛中,当面讲给了在场的2000多名听众。这次演讲中传递的情感层级井然有序。演讲借助不同的手段,把这些情感分级传递给听众,最终给他们留下感人至深的终极情感冲击。比赛结束后,不管问起哪位听众,他们都说和我一起经历了一场情感之旅,整个演讲,尤其是结尾处,给他们造成了极为强烈的情感冲击。我把胸中酝酿的情感成功地传递给了听众,结果是,这足以证明我有资格赢得当年的世界冠军。

我之所以坚持以情感人的方式做演讲,是因为这个方法很奏效,只需适当微调,就足以帮助我应付绝大多数的场合。使用这个方法演讲有两个要诀,掌握了方能成功。演讲成功的第一个要诀是,对即将传递什么样的情感要了然于胸。我深知,要想将观众导入我的情感之旅,我自己首先要熟悉这趟旅行。其次,从个人经历谈起通常效果不错。不过,不一定都要谈论个人经历,这并非强制性要求。在我所有的演讲中,我始终“饱含着”我即将传递给观众的那种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理念。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因为身边有人伤心啼哭而潸然落泪?又有多少次因为身边的人大笑不止而忍俊不禁?情感极富感染力,一旦演讲者饱含情感,观众无疑也会被感染。

沟通是一种情感体验

近几年,关于沟通是一种情感体验的理念已广受热议。美国营销大师赛斯·高汀曾因为亲历过几场惨不忍睹的PPT汇报而忧心忡忡,以至于受此启发撰写了一本短小精悍的电子书,教读者如何正确使用PPT做口头汇报。他在书中写道:

沟通,是情感的传递。

面对面沟通,是为了让听众接受你的观点,帮他们理解你因何如此激动不已(或因何伤感、乐观等)。如果你只想堆砌一些事实和数据,那还不如干脆取消会议,发送一份书面报告即可。

人类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右侧用来控制情感、音乐和情绪。左侧用来控制灵巧、事实和确凿数据。当你站起来讲话时,听众往往使用大脑的两个部分获取信息。于是,他们用右脑判断你说话的方式、着装及身体语言。通常情况下,你讲到第二张幻灯片时,听众就已经给你的汇报下了定论。此后,不管你后面的内容有多精彩,都为时已晚。

要搞糟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很简单,说得毫无逻辑、毫无事实根据即可。然而,要想成功进行一个面对面的沟通,光有逻辑远远不够,离开情感的传递注定寸步难行。

演讲成功的第二个要诀是,要具备把观众带入我的情感之旅中去的能力。这一点和在演讲过程中找机会打动听众有所不同。必须让听众感觉到,他们亲历过你讲的故事,他们听到的就是自己的经历。要做到这一点,掌握演讲的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一般首先想方设法和听众建立联系,同时,还要确保这种联系随后不会中断,直到将其带入我的情感之旅。我认为,一次好的演讲,最容易为听众铭记的情感冲击往往出现在结尾。他们会记住最后一次受到的感染,却不会记住这种感染的传递方式。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确凿的证据、重要的信息和清晰的逻辑在演讲中的重要性。我的意思是,这些是演讲的最基本要求,通过书面形式也一样可以呈现给受众。演讲和其他言语交际方式的区别性特征——也是其最重要的个性特征是,演讲发生的那一刻,情感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一直来回流动着。如果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没有产生情感互动,演讲不仅因此失去了“灵魂”,也将因此失去了其作为演讲的独特魅力,难以再被称之为演讲。诚然,演讲还有其他本质特性,比如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传递信息,包括语言、体态以及图片等。上述各种途径都将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详述,只有充分考虑到听众的情感因素,这些沟通的途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演讲及话语机制

演讲和话语机制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较大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也存在于一些畅销书中。比如,在《让创意更有黏性》(Made to Stick)这本书中,作者总结出六种可以帮助人们记住核心概念的方法,即简洁性、意外性、确凿性、可信度、情感丰富以及故事性。

本书中探讨的有趣想法尽管不止一个,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欠缺清晰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家身上,也存在于演讲和话语机制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演讲结束后,听众们能够记住的是他们的感受。他们并不记得演讲内容的简洁性、想法的意外性、思想的确凿性以及演讲人的可信度。上述几项均为演讲者借以向听众传递情感的方式和手段。整个演讲应当是一次情感体验,而不是这些实现情感传递的手段的简单相加。事实上,不同的演讲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方式、手段,但他们都可能将大致相同的情感经历传递给听众。

不明确演讲方法的使用效果,将导致演讲者在说话时产生偏误。比如说,一个演讲者可能尽全力专注于讲故事,原因是,他相信故事是精彩演讲必备的素材。于是,尽管这个演讲者不擅长讲故事,而且自己都觉得别扭,但他还是会尽全力尝试。好的故事的确能够增强听众的情感体验,然而,如果讲故事的人自己都觉得别扭,听众听了更会觉得不舒服,情感体验也将因此大打折扣。因此,演讲者必须使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和手段,自己觉得舒服、自然,听众自然也能获得同样的情感体验。国际演讲协会的一位会员曾告诉过我,专业的演讲者必须会善用幽默。问题是,这种论断将演讲的手段,比如幽默手段,同听众的情感体验混为一谈。演讲者如果不善于制造幽默效果,使用这种手段时必将力不从心,结果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注定难以给听众带来应有的情感体验。演讲者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全力专注于给听众制造情感体验。

过度专注于演讲的手段而忽略演讲效果的弊端还不止于此。大多数撰写演讲指南的作者都未明确指出某个演讲手段的具体适用度。比如,多数演讲者都知道要说得言简意赅。然而,问题是,演讲的内容要多简洁才算是简洁?以一场关于科技的演讲为例,一个公式是否太少?是否应该至少包含十个公式?同理,强调幽默感的演讲者其实并不知道一场演讲究竟需要多少幽默。一场演讲中有一个笑点够吗?还是要有多个笑点才能起到应有的幽默效果?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根本问题是,绝大多数演讲者对上述指导原则缺乏清晰的认知。

综上所述,一旦演讲者对演讲的终极目标和演讲手段的局限性了然于胸,并能依据不同的情景熟练地切换不同的手段,演讲手段和方法的重要性才能得以体现。只有谙熟这些基本功的演讲者,才能尽情感受这些手段为其创造的巨大能量,玩转演讲中的情感传递。他不仅会明白应该何时使用幽默,也会明白眼光接触为何效力如此之大。他还会明白舞台技巧的有效使用所带来的影响力,语调变化所产生的巨大能量,等等。总之,一旦基础性问题明了之后,演讲者也就具备了无限的能量。

本章小结

读完本章内容,你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终于意识到了,演讲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

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你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演讲的准备工作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因为它要求你以一种可靠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情感。演讲的准备工作不要受到上述话语机制的羁绊,反之,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演讲手段实现和听众的情感沟通。这一认识,为我打开了通向演讲成功之路的大门,我希望在你身上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口头沟通,并不仅限于公开演讲。口头交流中情感传递的重要性既适用于有一千名听众的演讲,也适用于一对一的私人交谈。善于口头交际的人一般都深知,一对一的交谈中说出的话语仅仅是接受信息的方式之一。交际双方不断搜寻其他信息传递方式,比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呼吸节奏、语速,等等。这些信息将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呈现出说话人的情感画面。

享誉全球的身体语言大师乔·纳瓦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人的情感状态可能会与所说的话截然相反。纳瓦罗是一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特工,他在工作中经常借助非言语交际手段确认罪犯。他的著作《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这个案例描写的是一场纵火案,其中还牵涉了一个保安。保安之所以成为疑犯之一,是因为火灾发生的地方正好是他的工作范围。审讯期间,纳瓦罗注意到,这个保安在被问到起火时他人在哪里时,总会不停眨眼。纳瓦罗很清楚,人的每一次闭眼行为,都意味着大脑在试图回避不愿呈现的画面。然而,那个保安在被问到任何其他问题时,都不会眨眼,包括“是你放的火吗”这种问题。这一发现促使纳瓦罗得出结论:保安在撒谎,他没有如实交代起火时他到底在哪里。事实的真相是,有人趁保安擅离职守和女友约会时,纵了火。

尽管保安传递的情感信息和所说的话并不符合,但正由于纳瓦罗能够察觉非言语信号,他才能够在交谈中捕捉到保安的情感变化。这种通过非言语信息洞察情感传递的能力是一种资质,很多善于面对面交流的人都具有这种资质。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到,演讲从本质上讲就是情感的来回传递,下一章即将展开探讨发表过耳不忘演讲的第二个步骤:理解人类的情感。作为人类,我们具有传递情感、理解情感和处理情感的本能。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的潜能有两种,一是如何更加敏锐地捕捉情感,二是如何通过演讲交流情感。情感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捕捉情感,解读情感。这个问题将在本书第3章加以讨论。第3章认识情感

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事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用心去感受。——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994年,我还是印度理工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当时修读了一门关于船舶结构设计的课程。这门课的老师是本领域一位知名教授——迈德胡基特·穆克郝帕德哈亚博士。那个学期,我也在向美国各大高校发出申请,争取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我很清楚,如果能有幸获得迈德胡基特教授的推荐,我获得奖学金的概率将会大增。于是,我暗下决心,要给他留下个好印象。原本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然而,到了那个学期的中间时,事情出现突变。那个星期,我异常繁忙,要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才想起来去做。埋头挣扎几小时后,我心里渐渐明白,就算通宵做到天亮,作业也完不成,因为这不是个一蹴而就的简单问题。我知道,申请缓交是绝不可能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推迟提交时间,放弃学分,破坏教授对我的印象;要么向朋友寻求帮助。

尽管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完成”的作业,我还是在朋友的协助下按时完成了。第二天早上,墨菲定律应验了,一连串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最终导致迈德胡基特教授发现了我的作弊行为。那天,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教授脸上失望的表情,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我还清晰记得他那天说过的话:“维卡斯,你究竟是在欺骗谁?是我,还是你自己?”

这些话,加上我的窘迫,以及对事情将愈演愈烈的担忧,将我彻底笼罩,内心五味杂陈。我辜负了迈德胡基特教授,为此悔恨交加。最令我汗颜的是,迈德胡基特教授还有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的糗事。而最后,我不得不为未来即将产生的恶果担心,毕竟,迈德胡基特教授是知名学者,在学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整整十五年了,我的记忆却如此深刻。我还记得当时的那间教室,甚至记得迈德胡基特教授跟我谈话时站的位置,更记得我当时的感受。这些细节竟如此清晰,就像是录制在我的脑海里一样,一按开始按钮,就可以随时播放。我确信,任何人的一生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件事情已经过去许久,却还能记起它的每一个细节。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能记得呢?音乐有版权吗?

泰瑞·迈克布莱德,加拿大Nettwerk唱片公司的CEO,曾在2009年TEDx温哥华大会上做过一场趣味十足的演讲。泰瑞宣称,对于听众来说,音乐是一种情感体验。他还认为,这是导致音乐公司和音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