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2:03:14

点击下载

作者:吴剑平,赵可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

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试读:

内容简介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发展,不仅将有可能带来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书作为我国第一本关于MOOC的专著,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的MOOC发展状况,透彻分析了它对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家长,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信息行业有关管理者、创业者和从业者,以及对在线教育感兴趣的社会公众。你要了解革命是什么吗?称它为进步就是了。你要了解进步是什么吗?管它叫明天就是了。明天一往无前地做它的工作,并且从今天就已经开始做了,尽管变幻离奇,它从来不会不达目的。——雨果《悲惨世界》

代序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发展大规模在线教育

不久前,清华大学宣布正式加盟edX,成为其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edX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的非营利在线教育平台。清华大学近期将选择4门课程在edX平台上面向全球开放。今后,清华还准备建立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探索在线教育模式,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社会提供更为广泛的教育服务。

在线教育的兴起已有时日,并于2012年迎来重大突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诞生,带来了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发展,犹如一场海啸,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震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形态,虽然暂时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有两个鲜明的特点是被公认的:一是大规模,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人群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普及成为可能;二是通过搜集分析学生如何学习的海量数据,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密切互动,使得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总之,它有助于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一年来,在与全球教育家、企业家和国际政要的交流中,我切身体会到这些有识之士对MOOC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去年7月以来,人们对MOOC的认识开始从分歧和疑问走向一致,MOOC对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带来冲击和变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是对于这种变化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还有不同的认识,对于高等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还有不同的看法。

MOOC究竟只是一种教育技术的进步,还是一场全新的具有颠覆性的教育革命?未来的大学里,教与学的关系如何演变?如何理解和把握学习过程的深刻变化?是否会出现更为高效的知识传播和创新形态?我们需要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历史上,高等教育的革命是与大学功能的扩展相伴而生的,大学从传播知识到创造知识,到服务社会,出现了三种发展阶段和模式。今天面临的高等教育革命,将是一场大学功能实现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线教育正在触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知识传授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学习过程大数据的挖掘,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学习,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遴选与培养方式和规模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与大学、机构与机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人才竞争将更为直接和激烈。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扁平化扩散,在带来教育低价、优质的同时,也将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竞争模式。这种冲击对研究型大学将会更为强烈,在教育多样性、学习多样性、学习自由性全面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学习的选择性却将有可能受到全面的挑战。

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大学与大学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传承了几百年的校园概念需要重新定义,教育正在从为了生活学习(Learning for Life)、终身学习(Learning throughout Life),走向终生随时学习(Learning around Life)。我相信,这不只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所带来的不只是机会、收益,也有挑战和新的问题。

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认识,从全球来看,国内不如国际敏锐,企业要比大学醒悟得早。正如比尔·盖茨的观点,在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而大学还远远没有清楚意识到这种冲击。MOOC的发展虽然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它的商业模式或可持续发展模式还远没有清晰,但我们不能期盼一切尘埃落定后再采取行动。

在大规模在线教育领域,各国大学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大学如果清醒认识挑战,迅速抓住机遇,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面对在线教育的全球化浪潮,我们更有责任为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

一是推动制定清晰明确的国家战略。在线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对中等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学习型社会建设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必须从国际挑战、国家教育全局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加强了解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制定发展在线教育的国家战略,形成长远聚焦发展的合力。

二是积极筹建我国的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成本昂贵,不确定性大,仅仅依靠大学自身的投入难以支撑长久的运营,有必要建立“政府扶持、大学主导、企业参与、开放竞争”的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在线教育的系统研究。组织跨学科力量跟踪全球在线教育的进展和创新,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教学规律,研发新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研究在线课程的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为我国在线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大规模在线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从而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清华大学校长2013年6月3日(本文根据作者2013年在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的主题报告整理)

引言

MOOC横空出世,如海啸,如风暴来袭,在北美掀起滔天巨浪,把世界吹得飞沙走石,在互联网上恣意泛滥,把教育界搅得天翻地覆。

2012年以来,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校长都谈论着同一个话题,MOOC;都在做同一件事,MOOC。其他各界领袖人物,如比尔·盖茨、劳伦斯·萨默斯等,各种机构和论坛,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沃斯论坛等,也都关注着MOOC。

MOOC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着迷,为什么有如此的力量催人倾倒?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字母的缩写(也有用英文复数Courses,缩写为MOOCs,本书统一用MOOC),意思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也有音译为“慕课”。MOOC现在有很多平台,但最有影响的是Coursera、edX和Udacity。Coursera和Udacity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edX是MIT和哈佛大学联合建立的。普林斯顿、加州理工、伯克利、耶鲁、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等美国一流大学现在都已加入MOOC平台。世界其他国家及其大学也在行动,或开发自己的平台,或加入现有的平台。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于今年分别加入edX或Coursera平台。MOOC迅猛扩张的势头每天都在上演着。

在线教育虽不是新的,但MOOC在教育技术、理念、学习和教学等方面却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凭借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将在线学习、社交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集成为一体,实现大规模多面向的实时信息交流和互动,才有MOOC的产生。MOOC最革命性的突破在于实现了学习和教学的实时交互和大数据驱动,从而与此前的在线教育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和效应。

很明显,MOOC是新生事物,带着勃勃生机,带着强大的生命力。谁都明白,最近数十年的信息技术的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仍在不断地创新和突破,蕴含着无穷的潜力。MOOC的诞生就是信息技术的产物,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MOOC将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存在各种可能性。MOOC已经对教学和教育、对大学和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未来无疑将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大学的蓝图、高等教育的版图将因MOOC而重塑。在这样重大变革的时代,也是力量和势力将重新划分的时代,谁也不想错过,谁也不敢错过。

而把眼光转向现实,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世界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后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和困境。90年代,焦虑的是新千年的危机,随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热潮并没有为大学和高等教育带来转机。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大学和高等教育遭遇深刻的财政困难,普遍出现恐慌情绪。而社会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看法和评价却越来越低,普遍认为大学在规模上变得巨大,在成本上变得高昂,在效益上变得低下,在质量上变得差劲,学生、家长、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都对之不满。同时,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虽不绝如缕,一浪接一浪,但最近一二十年,即使是美国高等教育界最有洞察力的人士也对大学和高等教育失去了判断,对之前途迷茫,不知该从何入手,该向哪个方向改革。可以说,今天大学和高等教育真的迷失了。然而,历史以来,大学和高等教育一直是人们希望寄托之所,梦想实现之地,今天的状况,让有识之士无不对之痛心疾首。

MOOC一出,其活力,其革命性的特征,其与当今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巨大反差,顿时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热情和希望。MOOC集三千众爱于一身,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将之当作诊治当今大学和高等教育弊病的利器,将之作为分析和解析当今大学和高等教育问题的工具。最可贵的是,MOOC成为理想之士打开大学希望之门的钥匙,点燃高等教育希望之光的火把。

对中国来说,大学和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迎来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和压力。不过,最可怕的在于中国教育缺少理想之士,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大批满怀教育激情和理想的人。本书就是我们为培育这种希望所做的微薄的努力之一。

目前,很多人都在谈论MOOC,但不少人对MOOC到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仍是众说纷纭、众口不一。本书的推出,就是希望对MOOC作一个全面的介绍和描述,简要地分析和阐述其意义。我们会梳理MOOC在美国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中国和世界扩散的具体表现,详细地描述和解析主要MOOC平台的特点和运行模式,并较深入地研究MOOC对大学、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潜在影响,由此引发中国社会和中国大学对教育变革的深入思考。

闲言少叙,还是一起来漫步MOOC的历程吧。

第一章 迎接新的教育革命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教育事业永无止境。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事业日臻进步,其形态亦历经变化。从蒙昧时期的个体的、自发的教育,到文明时代专业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到20世纪末蓬勃发展的远程教育,教育事业已跨越了万水千山,达至璀璨的生花之境。而今,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另一种近乎全新的教育形态浮出水面——它就是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

人类永续的事业

当婴儿呱呱坠地时,人生教育就开始了。——琼·保罗

人类自诞生以来,至今一直在进行两项事业:一是社会产品的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族的繁衍。而无论是哪一种,都始终与教育须臾不可分。当然,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领域和专门职业,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新生代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一个永恒的事业。同时,教育又具有历史性,它产生于社会的生产劳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育对国家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教育乃是民族素质的根基,孕育了社会文明,推动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因此,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孕育什么样的民族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可见,教育绝不是装点门面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和基石;教育也不应当为少数人专有,而应由全体民众参与、由全体人民共享。

教育来源于时代的要求,又反过来为时代服务。因此,有什么样的时代,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教育。信息时代的崭新事业,对于人才的数量、质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

20世纪末,信息科学技术的革命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随着迅速成长起来的大规模信息网络,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所拥有的最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工具。于是“网上企业”、“网上贸易”、“网上医疗”纷纷闪亮登场。面对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巨大需求和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网上教育”或可为教育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路。教育改革的崭新前景,由此逐渐豁然开朗。

变化是绝对的。作为人类永续的事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随时代发展不断变革。

高等教育的千年跨越

过去的希望、抱负和价值观与现代大学概念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的不同的大学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大学。——哈罗德·珀金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英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柯林伍德(Robin G. Collingwood)说:“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一个死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1]下仍然活在现在中的过去”。对教育史的关注,本身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却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探测出未来的方向。高等教育追根溯源

人类的每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特定的教育,发达的文明更需要高等教育来维持和提升。因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明都创造了其特有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在不同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一样,高等教育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模式。

广义的高等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所能够受到的当时最高层次的教育;而严格意义或狭义的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初等和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狭义的高等教育到近代才产生,而广义的高等教育在古代早已存在。

古代东西方高等教育是两个基本相互隔绝的不同思想体系,有着[2]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历史路径。同时,古代高等教育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乃至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近现代的高等教育有着显著差异。从博洛尼亚、柏林到威斯康星

1988年9月18日,欧洲430所大学的校长齐聚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共同庆祝这所欧洲“大学之母”900周年华诞,并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图1-1 博洛尼亚大学校徽

国际上普遍认为,大学是一种欧洲制度,是中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创造。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就是中世纪大学的原型,代表了当时大学组织的两种形式,前者是学生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udents)的模型,后者为教师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sters)的模型。同时,前者更多地展现为世俗性,而后者更鲜明地带有宗教性。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学者社团或学者行会,是学者拥有全部学术权力的学术共同体。

随着时代的演进,近代高等教育逐步形成。法、德、英等国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开辟了近代大学和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法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强调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及民主化。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1799年掌权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起法国的教育和高等教育体制,为法国近代的强大奠定了有力的教育和科学基础,也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其高等教育逐步引向现代大学。

19世纪初耶拿战败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空前增长。1808年,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受命制订建立新大学的计划。1810年,柏林大学正式建立,费希特成为首任校长。柏林大学吸收了此前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改革成果,加以综合创新,从而发展一种新的近代大学模式,尊重学术自由、强调研究,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柏林大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办学模式也被广为接受和效仿。该校重新界定和阐释了大学的理念和组织,其“建立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3]而已,而是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正因为如此,近代德国大学在研究和科学发现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德国崛起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

英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历史其实就是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历史。二者都是师法巴黎大学模式的教师大学,但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同的特性,这就是学院制(college system)。但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大学走向衰落,新的大学兴起。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该校没有宗教课程,而是针对社会需要设立课程,主要传授现代学术和自然科学。学生走读,收费低廉。伦敦大学把大学教育从富人扩展到资产阶级。[4]此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有了明确的功能和结构分化,现代教育体制基本成型。图1-2 以洪堡命名的洪堡大学(资料来源: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具有很强的超越国家及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力。美国创造性地吸收了欧洲的传统,推动了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始建于1636年,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1869—1909年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担任校长期间,从根本上推动哈佛变成现代研究型大学。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又称“赠地法案”),鼓励各州创办学院,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19世纪末,赠地学院达69所,它们后来多半发展为州立大学。在此背景下,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校长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于1904年提出“威斯康星思想”,为高等教育的职能增加了新内容——为社会服务。至此,大学形成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美国高等教育不仅为美国的经济腾飞和保持超级大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逐渐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

从世界范围内近千年的大学兴衰沉浮来看,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标志着科技文化中心的转移,这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隐然相合。中国高教发展历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夏商周时期,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庠”、“学”、“序”、“校”及“辟雍”、“成均”等。孟子曰:“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这些早期教育机构,要教学生各种知识、技能、技艺。汉代教育比较繁荣,西汉时的官办教育机构分中央、地方两级,民间则有“书馆”、“蒙学”。唐朝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兴盛期,不仅学校多样,初成体系,而且产生了“书院”这种新型教育机构。到宋代,书院发展达至鼎盛。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学校体系趋于完备。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培养选拔高级专门人才以及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对于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虽已具有现代高等教育的某些属性,但与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又存在重大差异。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渐衰,教育停滞不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制度由完备走向僵化、衰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学习借鉴西方教育,引入了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当时兴办的近代教育机构称为“馆”,如京师同文馆、算学馆;后来又规定主要教授西学的机构叫“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图1-3)、清华学堂等。至20世纪初,清末高等教育经过脱胎换骨的转型,从典型的东方学府改换为西式大学,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的人文知识为主转换为兼重自然科学知识。图1-3 京师大学堂(资料来源: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1911年辛亥革命后实行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沿用至今。当时,出现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交流、移植、借鉴与融合,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从日本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二是从引进外国教育制度为主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制度转变。虽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打下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揭开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5月,在毛泽东教育思想指导下创建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第二个时期是“文革”十年,教育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第三个时期从1976年10月至今,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全国高校的大幅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转型,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开始由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阶段。可以预计,今后若干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差异化发展,殊途同归

东西方大学从不同的历史传统发展起来,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逐步成长,也就自然地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但其中也有很多共性,可谓“殊途同归”。

第一,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又为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实现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任何形态的高等教育都必须满足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要。

第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辩证统一。教育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事业,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又必然促使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

第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是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教和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这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第一职能。同时,随着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教育更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学习,必然拓展到在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实践中学习,从而强化了大学的科研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

第四,高等教育的形态、组织模式和发展方式,必须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方式,既由教育水平所决定,又影响教育发展。人们对高层次教育的需要增长,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现代发展,催生了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当今时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交通、通信日益便捷,东西方不同国家之间的大学交流互动日渐频繁。它们既遵循共同的规律,分享类似的经验和价值,又面临社会化、巨型化、复杂化、功利化、国际化等共同挑战。这呼唤着高等教育形态、结构和发展方式等的变革。

教育现代化的“五化”趋势

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20世纪中叶以来,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世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重要趋势。大众化

过去,高等教育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发展,发达国家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基于美国和欧洲的经验,以毛入学率15%和50%作为标准,将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二战”后,大众化开始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其中,美国处于最前列。1984年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2007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到了26%,其中西欧、北美为71%,拉美为34%,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26%。中国从上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毛入学率在2002年就超过了15%,2013年达26.8%,预计2020年将提高到40%以上。

社会发展应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教育正是基本的手段。从理论上说,社会应使所有成员受高等教育有均等的机会,将要求教育民主化。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顺应了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需要。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使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中的主要部分,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赖人的智力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描绘了广阔而美好的前景。

大众化过程必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相对不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各种不满也随之产生。这也难怪,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快速规模扩张的阶段,都曾饱受争议。这些年,中国民众“有学上”的需要迅速转变为“上好学”的要求,也是因为办学资源特别是合格教师的严重不足,社会对大学的非议和责难大大增加。

面对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历史洪流,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不仅是需要政府关注的问题,也值得大学院校和公众深思。信息化

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经历了百万年蒙昧、数万年游牧、几千年农耕、几百年工商,如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由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

古代人类主要利用物质一种资源,近代人类能够利用物质和能量两种资源,现代人类正开始综合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资源——物质可加工为材料,能量可转换为动力,信息可提炼为智慧。随着所利用的资源拓展,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人类社会也从劳力经济、资源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

相应地,教育必然产生深刻变革,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刻。从语言到文字,从印刷术到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和电子计算机(图1-4),再到高速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信息革命不仅深远、广泛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深刻、全面地引发了教育变革。远程教育、数字化校园、视频教学、网络学堂、教育信息化的每一小步都曾引起大学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MOOC的兴起,让大规模在线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图1-4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资料来源: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信息化和数字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自然也在改变着教育的样貌。快速的知识传播,更多的学习机会,低廉的教育成本,这有可能使得高等教育更加普及,也可能改变大学的形态、结构和运行。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多样快捷,教师固有的知识优势迅速衰减,这有可能彻底摧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全重构师生关系,甚至颠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传统认知。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界限逐渐消失,知识创新与传播更加紧密结合,这有可能改变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使大学在社会中重新进行定位。

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浪潮中,一切皆有可能。市场化

作为时代的产物,教育既有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生产力的属性和经济基础的性质。前者决定了教育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则决定了教育属于产业的范畴。

在人类历史上,教育与市场的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密切。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和联姻,既改变了教育,也改变了经济。教育的内涵和品质都发生了变化,经济的特征和进程也有变化。市场经济中起支配地位的资本运作规则,也日益渗透到教育领域。在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早已带有商业色彩,并发展为庞大的产业。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都属于教育贸易服务的范畴。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对教育有更多的期待和需求,而教育也与社会经济有更多的关联,二者之间形成了深刻的相互依赖关系。教育分享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呼吁较多的资金投入;同时,教育本身也成为市场经济和就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诸多支持。一方面,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科技服务。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的科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也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调整,针对新兴行业产生了诸如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教育博士(EDD)、法律博士(JDD)等专业学位。甚至连大学的运作,也引入了项目化管理。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形成(图1-5)。图1-5 高等教育已然面向就业市场,图为某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资料来源: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业。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代发展的结果,保证了大学获得必要的经费等办学资源,又增添了大学发展的动力,促使大学更好地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当然,这也导致了大学的功利化倾向,冲击着教育一向坚守的有教无类、学术自由等价值理念。

在市场化趋势面前,大学将何去何从?全球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从高端流向中低端。

历史上,日本曾长期向中国派出遣唐使、遣宋使、遣明使。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效法日本、模仿欧美、全面学习苏联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借鉴美国并博采众长。这种跨国的教育传播,不仅提高了落后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信息传递日益快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资源、信息、资本和人才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各种人才、教育理念、制度、技术和资源的流动速度也日渐提速。从跨国化、国际化再到全球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教育的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二战”以后的美国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成为各国学习借鉴、跟踪追赶的对象。一方面,拉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持续有大批留学生赴美学习;另一方面,各国大学纷纷引入美国的大学理念、师资、制度、教材甚至课程。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这种国际化或全球化,客观上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同时造成了各国、各校之间在师资、生源、经费和成果等方面的残酷竞争。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迎来的是规则竞争的时代,也可能是“赢者通吃”的时代。个性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揭示了教育的个性化特征。

无论中外,历史上早期的教育主要是个性化的,甚至是师生一对一的。每个人的个性、智力、情商不同,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和目标也不同,因材施教能更好地体现个体的特殊性,也能够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后来为了满足更多人的教育需求,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方式进行,但是由于办学规模较小,教育总体上仍保持了个性化。

近代以来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对受教育的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国外有些大学的学生总数多达一二十万,同时小班课堂被大班课堂所代替,有些课程的学生人数达到数百上千。我国20世纪90年代高校合并调整和扩招以来,有些大学的学生规模也达到了数万之众。

扩大教育规模,使更多人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提高了办学的效率。同时,由于个性化培养被小规模乃至大规模“批量生产”所代替,学校变成了人才生产“流水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大学课堂变成了单向的知识传播,缺少了互动,没有了教学相长;实习、实践的环节难以保证,缺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师生交流接触减少,教师对学生很少有人格影响和针对性指导,学生、老师互为抽象的概念。针对大规模教育带来的教育质量下降,欧美一些持精英教育理念、规模很小的学院受到青睐,其他许多大学也在反思和行动,例如看重师生比、采取小班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目的也是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强调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图1-6)。图1-6 高度自主化、个性化的科学实验(资料来源:清华新闻网,http://news.tsinghua.edu.cn)

对于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增长是必然的。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也必将快速增加。

大规模,个性化?的确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

大学变革的原动力与推动力

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的。——德里克·博克

无论古典大学还是近代早期的大学,都只为少数人提供精英教育。大学较为注重自身的发展,气质较为内敛,具有学校自治、学术独立等典型特征,因此被称为“象牙塔”。

随着时代进步,大学面临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迅速拉近,大学原有的围墙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相应地,大学的社会职能大大拓展,大学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精神、传统和特质

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西方追溯到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欧洲大学一开始就是学术自治组织。19世纪初,洪堡在担任普鲁士内政部文化与教育司司长期间,撰文论述了大学的理念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认为高等学术机构“其立身之根本在于探究深邃博大之学术”“与任何政府机构无[5]关”。从此,与“研究高深学问”相伴,“自由与寂寞”成为古典大学的诉求,为许多学者和大学矢志追求。

后来,对“寂寞”与“自由”的诉求仍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愿景。如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Saul Bellow)就说:“在公众舆论控制的社会中,大学应当成为一个精神的岛屿。有了这个精神岛屿,大学才不会沦为精神荒芜的[6]世俗之地,抑或才不成为一个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市肆里巷。”“研究高深学问”这种理念在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中得到了体现。1916年蔡元培先生主政北大不久,即依据“学、术分校”思想,把工科从北大剥离出来,此后导致北大相当长时间内欲重建工科而不能。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1931年在就职演讲中也强调“办大学,应用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并在办学中努力排除政府干扰,广延名师,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蒋南翔认为办高等教育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是“方向”和“质量”,在任清华校长期间重视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强调理工结合,创办了一批高技术专业,积极推动“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结合”。

与欧洲不同,美国大学虽受英国学院制大学的影响,但是更为积极地承担社会功能,特别是适应工业化和产业界的需要,直接参加社会进程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美国大学又强化了“研究高深学问”和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独特气质,而且通过终身教职(tenure)、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来加以保证,促进了学术的发展繁荣,至今都在基础研究领域保持着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在与社会的密切互动中,美国大学也出现了功利化等倾向,被有识之士指为“失去灵魂的卓越”。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办学质量。从党和政府到社会各界、高校师生,普遍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其中的关键,高深学问、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等传统价值又备受推崇。这说明,如果没有现代大学文化,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

在这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不变的是大学独特的精神、传统和气质。这是经历了千年沧桑之后,大学仍成其为大学的原因所在。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大学依赖于社会而存在,从社会上获取办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经费、设施,等等。同时,大学又服务于养育它的社会,向社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先进的科学技术、传统或超前的思想文化。无论主动或被动,无论形式、数量和质量,大学为社会服务都是客观事实。

因此严格说来,大学自创建之始,就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素以“寂寞、自由”著称的德国古典大学,在19世纪后期也开始大力发展工科、医科等相关学科以回应社会需求。当然,总体来说当时大学与外部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程度还是较低的。

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的爆发,大学被大幅度地卷入了社会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的实际事务,如MIT的雷达研制。“冷战”时期,欧美大学继续参与了两个阵营的对抗,斯坦福大学就是著名的“冷战大学”。总之,在20世纪中后叶的历史变革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渐密切,被赋予的社会使命越来越艰巨,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越来越繁杂,大学本身甚至被称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国家权力对公私立大学以各种方式介入已成普遍现象,多数大学不仅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而且甚至有意识地迎合社会的需求。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的职能不但从人才培养、研究高深学问拓展到直接的社会服务,而且大学的办学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组织和机构、资源配置、校园和设施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涉及大学的文化、制度和软件、硬件等方方面面。尽管这些变化或显著、或微细,或急风暴雨、或缓缓而行,或深入、或浅表,但是从大的历史跨度来看,大学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变革。

大学发展、变革甚至革命的最根本的动力,显然来自于社会。社会发展孕育和催生了大学,社会的需要维护了大学的存在,社会需要的变化又导致了大学的发展变化,也是社会历史进程让大学走到了社会的中心,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反应堆”。而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变革,使大学既保持有“灵魂的卓越”,又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大学创新知识,科技改变教育

大学一开始就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这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

近代以来,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科技文化成果都源自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不仅传播知识,更在创新知识。用习近平总书记2013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贺信中的话来讲,就是“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当今时代,说大学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一点也不为过。

同时,科学技术又改变了教育的面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从教学手段来看,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代替口传心授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照相技术、复印技术的发展和投影仪的发明,使学校教育不仅基于教材和板书,而且有了较为直观形象的幻灯和胶片;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更加形象生动的电子演示文档(PPT);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收音机、摄像机、电视机等的发明,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为依托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教与学从同步变为异步、从同地的面对面变为异地的不见面;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进步,催生了网络教育……

从学校教育的形式来看,由于高速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数量大大增加,教师相对于学生的知识优势明显减少,单向传授的灌输式教学让位于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格局正被师生围坐的教室布局所取代。

从教育思想和理念来看,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更加突出。比如,确立大学的科研职能,产学研结合的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观念,等等。

总之,科技进步推动了大学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引发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的、重要的推动力。至此,如果我们把社会需要比作大学发展的第一动力,学校内部的改革力量比作第三动力,那么科技进步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第二动力。

今天,以高速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如急风暴雨般来临,又会孕育出一场怎样的教育革命呢?

第三次大学革命的钟声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1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时候,也遇到一系列前人未曾遇到的问题。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非传统安全威胁、道德滑坡……要应对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等教育的反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现已逐步融入社会日常生活,同人们的理想、感情、生活、职业、事业以至命运、生命紧紧相连。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联系密切、公众广为关注的领域,也成为一个人人都感兴趣、人人皆可评价的领域。

同时,现代大学是职能多样、类型繁多的复杂系统,各国高等教育的道路不同、水平参差、特色各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以及观察视角、了解程度大相径庭。因此,高等教育又是一个缺乏社会共识、饱受公众诟病的部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大众化过程,与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引发的议论、责难、批评自然就更为集中和尖锐。

从国际国内来看,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需要时刻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核心价值。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充分履行社会职责、积极回应社会诉求、努力满足社会需要,再著名的大学都有可能被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所遗弃。

信息化时代,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和期待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于不断增长、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要,大学都能满足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大学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必然只能满足有限的社会需要。为此,大学必须随时扪心自问:“我能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我所做的是不是不可替代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始终抓住自身的主要矛盾,始终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属性,始终保持发展动力和旺盛生命力。

培养人才,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和其他层次教育的显著标志,也是社会对大学的根本需要和最大需要。但客观的现实是,许多大学淡忘了根本任务,有的功利化、商业化倾向明显,什么赚钱做什么,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有的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培养体系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有的片面强调学术研究,选聘教师只重学术标准、忽视教学水平;有的盲目追逐各种排行榜,大学精神空泛,办学特色模糊……如果大学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把其他事情做得再好,也是本末倒置。

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归根结底在人,在于有没有一大批理想远大、视野开阔、道德高尚、意志坚定、知识丰富、能力突出、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层次人才。对此,各国大学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面向世界和未来,大学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握大众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新趋势,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大力推动教育变革,努力造就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人类美好明天的优秀人才。中国梦,大学梦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但中国在向近代转型时,却碰到一系列的难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从那时起,炎黄子孙就产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此前赴后继。在苦苦探寻中,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迈向民族复兴的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图1-7 “中国梦”宣传画(图片来源: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梦,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从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到新时期党中央作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中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实践证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才能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梦想,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变为现实。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与社会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的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主要标志。在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清晰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与全面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与世界范围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全球化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新形势还有许多不适应,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许多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实现教育公平任务艰巨,如何把名牌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展到其他高校,让更多大学生快捷、方便、低廉地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不同层次相分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如何以大学为龙头、统筹大中小学各阶段,推动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与科技、经济脱节,如何把大学的最新科技文化成果传递到社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世界竞争力不强,如何推动中国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高等教育辐射到世界范围,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国的大学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敏锐捕捉包括大规模在线教育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动向,紧紧抓住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契机,主动顺应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用亿万人民的“教育梦”、“大学梦”共筑中国梦,助力人类持久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梦”。迎接第三次大学革命

变革,是渐进式的改变。

革命,是颠覆性的创新。

自古代高等教育发端以来,大学的变革从未停歇,大学的革命屈指可数。这样说也许偏颇,但不无道理。因为大学的革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由此引发了大学内部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

沿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这条贯穿高等教育历史的主线,大学至少已经发生了两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从古典大学到近代大学。古典大学的任务主要是传授高级知识技能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而近代大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研究高深学问的科研职能。这种变化,顺应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的历史趋势,焕发了大学的生机,提升了大学的社会地位。

第二次革命,是从近代大学到现代大学。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现代大学又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以各种形式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次革命,顺应了工业化引发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满足了社会化大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推动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

现代化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大大丰富了社会物质生产,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提升了人们的需要层次、极大激发出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同时,现代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制造和激化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信息化的突飞猛进,加速了新科技革命,催生了知识经济,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信息化进程,既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大学实现革命性突破创造着条件。以大规模在线教育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有可能正孕育着大学历史上第三次伟大的革命。

第三次大学革命,是从现代大学迈向未来大学。它带来的将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随时随地终身的学习,而且将深刻地改变大学和社会的关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说:“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未来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将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样,被确立为大学的职能。

这里,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

也许人们会说,大学本身是文化机构,自古以来就是传承创新文化的载体。但是,如同大学一开始就要探究高深学问、就在直接服务社会一样,只有在科研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正式地、普遍地、牢固地确立以后,才标志着第一次、第二次大学革命的完成。

只有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精神产品的大量生产与使用才成为可能,发源于大学的先进思想观念才能迅速推广到整个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极大的充实和提升,人类的持续和平繁荣、永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这时,大学才能真正走到社会的中心,以思想文化的贡献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大学才能彻底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使人类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大学的第三次革命,将是一个大学迅速分化甚至普遍消亡的过程:先知先觉的少数大学,将有可能永远跻身前列,引领群雄。后知后觉的很多大学,将有可能逐步沦为引领者的助手,就像教授手下讲习题课的助教、指导实验的技术员。那些不知不觉的大学,除了死亡,将别无选择。

第三次大学革命的钟声已经敲响,你听到了吗?注释[1]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M].关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2]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3]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吴元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0.[4]刘海峰,史静寰主编.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6~387.[5]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A].杨东平编.大学二十讲[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0~31.[6]李沐紫,许毕基编著.大师讲学记[C].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封底.

第二章 MOOC是个什么玩意儿?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在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今天,教育领域却似乎仍然保持着千百年来传统的形态:围墙围起的学校,一间间教室,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诚然,科技也确实给教育带来了一些变化:PPT替代了粉笔,学生用的平板电脑替代了纸版的讲义和笔记,在网络上发布课程资料、提交作业或直接在网上学习也不再稀奇……但这些新的科技手段都没有使教育跳出传统的教与学的形态,直到MOOC突然闯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传播开来。

全世界的学习者们都沉浸在MOOC的浪潮中,而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也都放下她们高贵的身姿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一场世界高等教育的革命悄然展开。斯坦福大学校长将MOOC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时代》杂志认为MOOC“为芸芸众生打开了常青藤学校的大门”……MOOC到底是什么?它为何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揭开MOOC的神秘面纱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MOOC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顾名思义,MOOC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这三个: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是指学习人数有了大幅的提升,一门MOOC课程可以同时有上万人注册学习,让传统课程中几十或几百人的规模顿时成为零头。“在线”是指学习是在网上通过看视频、做练习等方式进行,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是指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能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免费学习课程,课程资源对所有选课者开放。MOOC课程涵盖理、工、文等各个学科,都是由世界名校教授录制,由不同的MOOC平台提供。

在层出不穷的MOOC平台中,目前规模最大且最被主流认可的是edX、Coursera和Udacity这三大平台,它们都拥有世界顶尖高校的血统——edX是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教育创新,而Coursera和Udacity则都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的成果。仅这三大平台,便已汇聚了上百门课程和数百万的注册学习者,这样巨大的规模是任何大学也不能相比的。

那么,学习一门MOOC课程到底是怎样的呢?它和传统课程或以前的网络课程有什么区别?让我们从学习者的视角来进一步了解MOOC。

学习MOOC课程,首先要登陆相关的MOOC课程平台。如前提及,目前规模最大的主要是edX(图2-1)、Coursera(图2-2)和Udacity(图2-3)。这三大平台各有特点,所开课程也不尽相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图2-1 edX首页图2-2 Coursera首页图2-3 Udacity首页

点击课程列表可以浏览平台上提供的全部课程。如Coursera上,左边栏可以选择课程语言、学科,并按开课时间排序(图2-4)。图2-4 Coursera课程列表页面

点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以看到更详尽的课程介绍。以edX非常著名的计算机课程6.00x: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为例(图2-5),课程介绍页面会列出课程的大致内容、开课时间、每周需要投入的时间及教师简介,等等。这里,MOOC课程与以往网络课程的一大区别已经显现。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MOOC课程是有明确的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的,并且每周有明确的任务量,必须按照课程进度来学习。虽然是网络课程,但明确的进度让人感觉像在学校学习一样。图2-5 edX某门课程的课程介绍页

当注册的课程到了开课时间,就可以开始学习,成为一名“MOOCer”了!那么,一门课程都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呢?首先是课程视频。图2-6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界面。通常来说,课程视频中,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老师本人有时会出现在屏幕中,视频通常配有字幕。图2-6 Coursera某门计算机课程截图

对于一些人文类的课程,由于并不需要太多的公式演算等,课程视频中很多时候是授课教师本人在讲解,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图2-7)。图2-7 edX某门文学课程截图

一些课程会在教授过程中设置相应的课堂测验,并在本节课后布置作业。以Udacity某门计算机课程为例。图2-8是随堂小测验界面,学生可以直接在页面上进行选择、提交答案并立即知道结果。图2-9是一个编程作业,学生可以直接在页面上编写程序代码,由程序自动打分。图2-8 Udacity某门计算机课程的随堂测验截图图2-9 Udacity某门计算机课程的编程作业截图

不同课程的作业形式和打分规则都不同。对于有些作业,你可以不断地尝试直到做对为止(当然,尝试的次数可能会影响你的最终成绩);而对于有些作业,你只能做一次,最终提交后才能知道结果。大部分作业由于有明确的答案,一般都由系统自动打分;对于部分主观题目,一般采取同伴互评(peer assessment)等方式来打分。这些具体的形式与规则都是由授课教师自行决定。

在学习遇到困惑的时候,学生可以到讨论区中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互相答疑解惑,以加深知识理解(图2-10)。图2-10 Coursera某门计算机课程的论坛

一门课程即将结束,检验学习效果的期末考试就到来了!虽然MOOC是网络课程,但其对学术诚信的要求却并没有放松。网络课程的特殊性使学术诚信更加难以保证,而各大平台也实施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通过记录学习者的打字习惯来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人在学习,或者每次课前通过摄像头拍照来验证身份等。各大平台也开始与实体的考试中心进行合作。edX、Coursera和Udacity均和著名的Pearson考试中心展开合作,MOOC学习者们支付一定的考试费(通常是几十美元),然后到指定的Pearson考试中心参加有监考的期末考试。

在成功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要求以后,学生可以得到一张电子版的认证证书,证书上包括学习者的名字、课程名称、日期、授课老师签名等(图2-11)。这张证书有力地证明了你已经拥有了这门课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有些人甚至还通过自己的MOOC证书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图2-11 Coursera认证证书样例(来自官方网站)

在了解了学习MOOC课程的真实体验以后,你是否会觉得它改变了你以前想象中的网络课程的样子?你是否以前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在网上免费学习一门世界名校的课程,像正式注册的学生一样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并且获得相关的认证?MOOC系统性、交互式、有始有终的学习过程,尽力还原了线下学习的体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也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传播到了每一个有需求的学习者身边。与现有的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相比,MOOC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将会为在线学习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框1 MOOC课程的特点★利用网络媒介还原传统课堂的形式;★大多数课程有固定的开课时间,课程时长通常在1~3个月;★大部分课程都由大学教授提供,主要是教师引导型的授课方式;★课程主要以短视频的方式体现,伴有交互式的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学习进度,可以快进或反复回看视频;★课程高度重视互动,包括老师与学习者或者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顺利完成课程后可以得到相关的证书,部分课程可以转换为大学学分。

Coursera:斯坦福教授的教育创新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是创新。——史蒂夫·乔布斯

打开Coursera网站,一眼就看到了最近开始的几门课程。网页以米色为主色调,干净简洁,顶部鲜明的大字这样写道,“来上全世界最好的课程,在线,免费”。网页下方有上百万学习者中一部分人的留言:“Coursera是我的大学,在这里我学到了之前根本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是克服了地域、时间和金钱的高等教育模式!”

在MOOC平台的三大阵营中,Coursera运营时间最长,又以其课程数量和多语种的特色吸引了最大批的学习者。Coursera坐落在加州硅谷的中心——山景城(Mountain View),是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吴恩达(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图2-12)联合创办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是一个营利性公司。2011年10月,两位教授将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和《数据库导论》两门课放到了网上,均引来上万名网友自愿注册学习。二人因此受到极大的启发与触动,开始着手搭建Coursera平台,以提供更多优质的免费开放课程。2012年3月,Coursera正式上线。图2-12 Coursera创始人吴恩达(左)和达芙妮·科勒(右)框2 Coursera的两位创始人★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机器学习、概率统计方法建模和分析复杂事件,至今已发表文章180余篇。达芙妮热爱教育事业,她不仅是个好学者,也是位对学生尽心尽责的好老师。她在斯坦福创立了生物医学计算专业以及计算机系本科生暑期实习项目。此外,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一系列前沿性的理念,对斯坦福在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吴恩达(Andrew Ng),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斯坦福著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在2008年,他已尝试运作在线教育的项目,将斯坦福一部分工程类课程视频免费放到网上,视频浏览量突破了百万。他在斯坦福创办了若干在线教育平台,是Coursera平台的前身。2011年秋天,他担任了斯坦福首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机器学习》的授课教师。迫切需求与重大突破

谈起Coursera创始的初衷,达芙妮·科勒在一次TED演讲中动情地分享了这样的故事:跟你们在座的人一样,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我出生于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我是我们家族的第三代博士,我的父母都是学者。童年时,我就经常在我父亲的大学实验室里玩耍,因此,毫不奇怪我最后了上了一所最好的大学,这样就为我打开了一扇拥有多良机的大门。不幸的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幸运。在世界其他地方,例如南非,教育确实很难得到。在南非,教育系统是在种族隔离时期建立起来的,主要为白人服务。对于那些希望接受教育并希望得到高质量教育的人来说,并没有足够的位置。2012年1月,教育机会的贫乏就直接在约翰内斯堡大学导致一场危机。约翰内斯堡大学在正常的录取工作后,还有部分余额,校方试图开放申请。就在开放申请的前夜,成千上万的人在办公楼门外排起了一英里长的队伍,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进去得到入学位置的。当门打开时,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结果导致20个人受伤,1位妇女死亡。亡妇是一位母亲,她试图为儿子争取一个过上好生活的机会。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地区,尽管教育机会开放,但仍然可能无法唾手可得。过去几年,美国一直在讨论医疗保险的价格上升。对于人们来说可能不明显的是,在这段时间里,高等教育的消费支出,几乎在以两倍的速度增长,自1985年以来上涨了559%,这使得很多人无法负担教育费用。即使对于很多有办法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也不见得都可以获得机会。例如,在美国只有仅仅过半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而实际工作岗位则往往要求研究生学位。弗里德曼(Tom Friedman)在他最近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紧紧地吻合了我们的所做所想。他说:“当迫切的需求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我已经说了什么是迫切的需求,现在让我讲讲什么是重大突破。

在她这段话的最后,“迫切的需求”和“重大突破”可以用来概括Coursera的诞生。当前,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以下重大的矛盾:贫困地区的人们迫切地需要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发达地区的人们面对丰富却昂贵的教育资源,则迫切地希望高等教育变得更便宜。于是,Coursera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极大地降低了教育资源的获取门槛——只要能上网就能学习;它又让受教育的成本变得非常低——几乎免费!Coursera一上线,便在高等教育界产生了惊天巨响。

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发展,Coursera目前已推出了500多门课程,涵盖人文、医学、生物、社会科学、商业、计算机等20多个学科,拥有注册用户500多万人。除英语课程外,Coursera还积极开发了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汉语课程。Coursera已在美国及全球拥有100多个合作院校,包括世界顶尖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Coursera拥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里面充满了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在硅谷的活跃氛围之下,他们雄心壮志,向着理想大踏步地前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