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3:04:28

点击下载

作者:《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试读:

前言

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

古人云:“学无止境。”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学习也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勤奋好学包括“勤奋”和“好学”两个方面。所谓“勤奋”指的是做事努力不懈;“好学”指的是喜爱学习。勤奋好学就是说努力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者,一个人的学识,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会凭空产生,只有经过后天的刻苦学习来获取。古人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能使人变得聪明。无可否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但起作用的还是后天学习。我们说的知识、才干、经验,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

翻开历史,纵览古今中外,凡是卓有成就的,都是通过勤奋好学这条共同道路而取得的。他们都是十分重视勤奋好学的价值和意义的,并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为了学《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凿壁借光的匡衡……正是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刻苦的学习,才使他们学有所成。他们的故事,都生动地展示了勤奋好学的精神、品格和境界。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功,就得超越,要超越,就得在现有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得学习,故言之:学习很重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的超越自我,去争取人生的最大成就。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所谓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首先表现出来的应该是文化知识的厚度。对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来说,在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都会明白,学问的充实,功底的深厚,精神的丰富,都与青少年时期的勤奋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知识的获取必然是勤奋的结果。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所以,学习,是社会迫切的需求,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勤奋学习,不断进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今天的青少年,可能就是明天的学者,专家。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什么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青少年学习勤奋好学的品格,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重学习勤学苦练的精神、品格和毅力。由于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今日自然不再需要“囊萤”、“映月”一类学习方式和方法,但“囊萤”、“映月”的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二是要正确处理勤奋与好学的辩证关系。从古今中外的志士贤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深刻的启示,把“勤奋好学”放在首位,要认真解决勤学的方向和目的问题,并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才会具有顽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而奋斗。

本书共分“刻苦勤学”、“立志勤学”、“自学成才”、“学而不厌”、“虚心好学”、“勤学敬业”六个部分,精选了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乐学好学

孔子学而不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他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好通过自修来获得知识。他从15岁起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面向人请教。他问过作官的人,也问过普通人,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年龄不大的儿童。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学习兴趣很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无论学什么,都要求个明白。他成年后,离家到各地去游历,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

有一次,他去参加太庙(古代帝王祭祖的家庙)里的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样样都觉得新鲜,不停地向人打听。等到祭祀完毕,他还是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非问个明白不可。别人看到他老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就说他是“每事问”。

孔子十分好学,他常说:“在学习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一次,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习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催了他好几回,叫他学习新的曲子,孔子都不同意。开始,他说还不懂技法,掌握技法后又说没体会出这乐曲的思想意境。后来,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有感情了,可以学新曲子了。”而孔子却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的为人呢。”

孔子年老的时候,回到家乡从事编书和讲学。虽然很忙,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本最难懂的古书,许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但是,孔子决心要读懂弄通。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一遍不懂,就读第二遍,还不懂就读第三遍。这样读来读去,因为读的遍数太多了,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多次。最后,他到底把这部书读懂了,并向别人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因为孔子读《周易》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后来的人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来形容勤奋学习的精神。

孔子学而不厌、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为后人做出了典范。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代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也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丝毫没有在意正在建设的花园。

次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董仲舒仍是一动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在随后的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时,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渐强烈,他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黄霸狱中学而不厌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黄霸(?—前51),字次公,西汉年间淮阳阳夏人。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当时著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在汉宣帝初年(公元前73前),皇帝下诏书为汉武帝立庙宇,并让满朝文武大臣们商议。讨论中,大臣们认为皇帝的这个主意很好,但一老臣夏侯胜却表示反对,他说:“汉武帝虽然有开疆扩土的功劳,但他生活非常奢侈,滥杀无辜,强征于人民,使得‘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既然‘无德泽于民’,当然就不应该给他立庙宇。”黄霸当时正任丞相长史的官,遂也参加了讨论。他对老臣夏侯胜的议论很有几分赞许,所以既没有当场制止,事后也没有向皇帝劾奏。结果,夏侯胜被加上“非议诏书,诽谤先帝,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抓入狱。而黄霸也被追加上了“附和、纵容逆臣夏侯胜”的罪名,和夏侯胜关在一起,准备处以死刑。

夏侯胜在当时是一个研究《尚书》的专家,很有名气。黄霸虽然知道已被判处死刑,但觉得和这么一位专家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便主动请教夏侯胜给讲解一下《尚书》。夏侯胜觉得研究《尚书》已无什么实际意义,便婉言劝说:“你我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推出去砍头,讲《尚书》有什么用呢?”黄霸求知心切,笑了笑说:“孔子不是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够抓紧时间多学一点东西,在被砍头的时候,也心情快慰呀!”夏侯胜被黄霸的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那以后,黄霸和夏侯胜时而讲书,时而共同讨论。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一个教而不厌,一个学而不倦,都没有虚度光阴。后来被放出狱时,两个人的学问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高凤学而忘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东汉时期,在南阳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出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儒生,他的名字叫高凤。

高凤,字文通。他出生在一个穷人的家里,从小就酷爱学习,经常是学着学着就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总得家人收了他的书,他才勉勉强强地答应下次不再这样。可等下一次碰到一本好书,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家人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靠着勤学苦练,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

当时,很多人读书都抱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升官发财。但高凤生性淡泊,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死活也不肯去应考。有一次,高凤的一个好朋友特意来拜访高凤。他对高凤说:“你的才识在我之上,进入仕途完全不在话下。你为什么不也去试一试呢?”

高凤笑了笑,说:“我读书只是为了学知识,并不是想升官发财。况且,考虑如何当官不仅得花去我很多时间,而且还会限制我读书的范围。”

高凤成家后,仍不辍于学。他白天在村里学堂教书,回到家里还得批改作业,有时还要忙忙地里的活。每天剩下来给他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仍然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读书。晚上自然是他学习的最佳时间,每天半夜时分,他的小屋里的灯光还依然亮着;早晨天还未亮,他又起身读书了。他读书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

有一年夏天,地里的麦子刚收完,天就下起了大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天。麦子潮湿了,不能直接存在仓里,不然时间长了会发霉。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晴天。一大早,他和妻子就一起在门前的平地上铺上席子,把麦子摊开在席子上,想好好晒晒。吃过早饭,妻子又要去忙地里的活,就把看麦子的活交给了高凤。妻子知道高凤是个书迷,担心他看书入迷,会把看麦子的事给忘了,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他:“一定要小心啊!这可是咱们全家一年的口粮呀!千万不要让鸟儿给糟蹋了。多注意一下天气,看要变天了,就赶忙收起来。”

高凤拍了拍胸脯,向妻子保证说:“唉,不就是看看麦子吗?没问题!你尽管放心走吧!”

妻子看看他,眼里仍是存有一丝疑虑,可又没办法,只好走了。可刚抬腿,正好看见门边放着一根竹竿,就拿过来,递给高凤说:“正好,有了这个东西,也省得你来回跑动。”妻子说完话就走了。

高凤还真听话,妻子前脚刚一出门,他后脚就到了院子里,在平地上、席子周围走来走去。看见有鸟儿向院子里飞来,还没等鸟儿落地,他就嘴里一边喊着,一边用手中的竹竿向半空中挥舞。鸟儿看见高凤好厉害,都不敢飞下来。高凤见状,暗自高兴。可只来回走了几趟,他就有些累了。看看也没有鸟儿敢来,他就回屋搬了个小凳放在树下,自己则面朝着麦子坐下来,把竹竿放在椅子旁边。他眼睛盯着麦子,偶尔用手持着竹竿在麦子上面来回晃几下。开始他还觉得挺有意思,可干着干着,又觉得没意思了。他的书瘾又犯了!

他想回到屋里去拿本书来看,可想起刚才妻子对自己说的话,没敢动。待了一会,他又想去拿书,可一想到自己刚才对妻子下保证时的样子,忍住了,又过了一会,他实在忍不住了,又看看左右上下没有什么鸟儿,就下了决心,跑回屋子里找了一本书来看。开始的时候,他还记着看麦子的事,看一会儿书,就抬起头来看一下麦子,看见有鸟儿啄食,就给它赶开。可到后来,他完全沉浸到书中去了,把看麦子的事全都抛到了脑后。鸟儿们看见高凤已经放松了对它们的“警戒”,高兴极了,一窝蜂地跑到麦子上,尽情地享受起来。可是吃着吃着,就听到高凤突然大喝一声:“太好了!”这下可把鸟儿们给吓坏了,它们“哄”地一下全飞跑了。可回头看看,也没有什么动静呀。原来,是高凤读书读到精辟处,忘情地喊了出来。这下,鸟儿们算是放心了,它们又飞回麦子上吃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刚才还是好好的天,一下子又是乌云密布了。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了。可高凤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他还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他的妻子在田里干活,看看变了天,知道又要下雨了,心里想着家里晒着的麦子,就急忙收了工,快步往回走。可刚走到半道,就猛听得“轰”地一声,天上闪过一道亮光,紧接着就是大雨倾盆而下。等妻子赶到家里,推门一看,完了,完了,麦子全泡在了水里,满院子到处流。再看高凤,却还在树下捧着书,一边看,一边还念念有词:“逝者如斯夫……”

高凤一生不愿为官。由于他名望很大,太守曾几次召请他进京,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后来,将作大匠(朝廷管土木营建的官)任隗举荐他,在进京赶考的半道上,他又借故有病逃了回来。以后,他一直隐居在乡里,直到最后老死。

邴原戒酒游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东汉末年,豺狼当道,虎豹专权,朝廷内外一派腐败。国家四分五裂,战争连年,灾荒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一带,有一个穷孩子叫做邴原。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所以他到11岁的时候,还没有读过书。那一年,正好他的父亲又死了,从此,他就更无依无靠了。

在离邴原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学堂。有一关早晨。邴原背着一个打猪草的箩篼往村外走,正好路过那个小学堂。邴原看到好多比自己还小的孩子在那里读书,非常羡慕,想想自己的遭遇,他不由伤心地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老师,在听了他的讲述之后,老师决定让他来学堂读书。

从此,邴原进了学堂,和其他小孩子一起学习。由于他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又肯听老师的话,所以,他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候,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这两部书了。

邴原在学堂里虽然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他自己认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他想到外地去游学,以开阔视野。

等他长大成人后,他就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准备远行了。邴原是个很会喝酒的人,临行前,他担心自己因饮酒而误了学业,特地下了决心要戒酒。在游学途中,他背着沉重的书箱,徒步行走在山涧草丛里。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到处寻师访友。在陈留,他拜韩子助为师;到了汝南,他又和孟博交上了朋友;在颖川,他向陈仲弓请教;在涿郡,他和卢子干在一起讨论,从而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由于邴原勤于修身养性,对人非常和善,既尊重老人,又爱护幼者,所以他深受人们的尊敬。每到一个地方,大家总喜欢和他呆在一起。碰上什么高兴的事,就请他一起吃饭。古时男人一般都会饮酒。席间,大家也给他斟上了酒,请他喝。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又闻着醇厚的酒香,邴原真有点忍不住了。可他一想到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立刻又清醒过来。所以他每次都借口说自己不会饮酒而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邴原真的不会喝酒。邴原在外面共呆了八九年的时间,始终滴酒未沾。

最后,当邴原要离开朋友们,准备返回自己家乡的时候,大家又备了一桌饭菜为他饯行。为了尊重他,按照惯例,饭桌上没有准备酒。可这一次,等大家都到齐了,邴原却一反常态,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本来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但我担心饮酒会分心思,从而荒废了我的学业,所以,临出来前我曾下决心戒了酒。今天我学业已成,而且明天就要离开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我很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并且临别之际还,特意为我饯行。因此,今天我要和大家共饮。”于是,邴原取了酒,和大家一起举杯互相祝贺。

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邴原就招收了几百门徒,整日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后来,在这些门徒中,还出了几十个有名望的。当时,有个叫郑玄的,与邴原同时,而且也是青州人。郑玄以学问渊博见长,邴原则以品德高洁著称。当时人们都议论说:“青州有两个学派,一个是邴原学派,一个是郑玄学派,他们各有特色。”

沈辚士笃学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沈辚士,南北朝时人,齐朝学者。

他自幼家贫,家里靠种地为生,有时也搞点副业,打草帘子上街去卖。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年纪很小的沈辚士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儿。

沈辚士聪明好学,非常羡慕那些有机会到学馆上学的孩子。后来,他就恳求父母用卖草帘子赚的钱买了些书,日夜诵读。倘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邻居家上学的孩子请教。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经常在打草帘子的时候把书放在旁边,一边编织草帘子一边看书,口里还不停地诵读着。而到田间干活时,他也把书带着,有空就拿出来读上几段。由于他勤奋学习,20岁左右的时候就精通《诗经》、《论语》、《尚书》、《左传》、《史记》等书,而且他对诸子百家的著作也广泛涉猎,并逐渐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学者。

元嘉年间,齐文帝让尚书仆射何尚之整理古籍,编撰五经,这需要一些学识渊博的学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于是颁诏,访求各地有才学的人进京参与这项工作。消息传到吴兴武康县,知县就把沈辚士推荐了上去。在编撰五经的过程中,沈辚士出力最多,书成之后齐文帝非常满意,何尚之也对沈辚士渊博的学识与勤奋的工作精神赞叹不已。何尚之感慨地对朝中大臣说:“想不到山野之中也有出类拔萃的学者啊!”

朝廷本想就此把他留下来在朝中任职,但他以疾病在身为由拒绝了。五经编撰完之后,他又回到吴兴武康老家。这时他的名望更高了,各地有名的学者都争着与他交流。回家之后他招收弟子,开始讲学,慕名求学的人成百上千,有的干脆把家搬到沈辚士的家乡来住,有的还在他家旁边盖起了房子,像这样的学生就有上百人。

沈辚士从少年时代至去世前夕始终笃学不倦。就在他临去世的前几年,家里着了一场大火,把他一生辛苦积攒起来的四五千卷书籍烧毁了。这是他一生的心血,其中有不少还是他亲手抄写的书籍。望着那一堆化为灰烬的书籍,他真是心如刀绞。然而他并不气馁,就在当天夜里,他又向别人借来了书籍,开始了抄写工作。这时,他已经是80岁的人了。如豆的灯光照着这位伏案抄写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使人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学者励志专精的优秀品格。临终前,他终于又抄写了两三千卷书籍,并著作了《周易》、《尚书》、《论语》、《老子要略》等数10卷书。

陆爽以书为良师益友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白郎宁

陆爽,隋朝著名学者,魏郡临漳县人,在隋建国初期做了太子洗马。曾与宇文恺等人共同撰写《东宫典籍》70卷,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

他自幼聪明好学,以书为良师益友,博览群书。他读书的特点是喜欢背诵。他认为只有背诵,才能掌握它的意义,并提高记忆力。9岁时,他就能背诵2000字的文章。17岁做了主簿,他好学不厌,并且经常手不释卷。他认为世上最珍贵的物品就是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千金难买。他立下志愿:终生以书为师。

在北齐被北周消灭以后,周武帝听说他是个有名望的学者,就征他入京做官。当时应征的还有阳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学者。他们一起去京赴任。这些人带着家眷、行李,每个人身后,都是好几辆车。

可是陆爽一没带家眷,二没带大小包裹,车上却满载着书籍,大约有几千卷,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他说:“什么都可舍弃,书一本也不能丢啊!”

到了京城之后,周武帝听到这件事很感动,非常钦佩他的人品和治学精神,以大礼接见了他。

陆爽以书做自己的老师和朋友,终生不移,终于使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

欧阳询研摹碑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欧阳询自幼酷爱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

有一次,他在一家文房用品店发现了一本《指归图》,不由得心中十分欢喜。因为这是“二王”书法入门之书,非常难得。“店家,我想买这本书,要多少钱?”欧阳询问。“看得出来,您很喜欢这本书,我可以少要点儿。”老店家算了一下,表情有所为难地说:“这本书原本是很贵的,少算也得三百缣(注:缣,当时代替流通的货币),怎么样?”“店家,您要得虽然不多,价格也算便宜,但我确实没有那么多钱,现在只能付您一部分,余下的分期付给您,行吗?”欧阳询以商量而又十分为难的口气说。

店家见他诚恳,对书爱不释手,又是常来的主顾,于是爽快地说:“可以!可以!”

几十页的《指归图》,欧阳询竟研究了一个多月,这本书解决了他在书法研究和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使他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

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造诣高深,可是他们的源头又在哪里?欧阳询后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一天,欧阳询外出途中,在一座荒废的古庙前发现了一块碑,便停下来观看碑刻,字体很好,而通过落款才知道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弟子索靖所写,心中很是钦佩。

可是走了一段路后,欧阳询又想到刚才看过的碑刻,头脑里竟没留下印象,感到十分遗憾。这条路以后也不会再走了,不行,应该回去再看一下。想到此,他又快马回到古庙,认真地从前到后看了几遍,觉得字的结构、笔势等方面安排很有章法。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他不愿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了。

欧阳询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想着那碑上的字。有的书中说索靖的书法像“高山中裂、水势悬流”,真是名不虚传,难怪书法名家评他的字“妙有余姿,极富变化”。欧阳询一边想,一边用手指就比划了起来。可突然又停住了,有个字的运笔方式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还有几个草书不像草书,而带些隶书意味的字是怎么收笔的,全都忘了。他不由得勒住了马。“不行,还是印象不深,没记住。”他想,“晋代以来,北方这种古碑很少,我纵然下次再路过这里,说不定这碑或许还不在了呢!唉,机不可失。”他又一次调转马头,回到古庙。这时,天色已晚,碑上的字已很难看清了。欧阳询只好从马背上卸下行李,准备过夜,等待天明再看。

欧阳询一连看了三天,总算把全部碑文从整体到细节,都进行了细致地研摹,融为己有,才满意地离开古庙。这回他不但记住了碑文的布局、气势,甚至连笔画、结构、笔势等也都尽皆形神在心。他不但学到了索靖的书法,而且,还摸索到了书法发展联系的线索。

欧阳询后来经过刻苦钻研,在总结各家所长与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有如金刚嗔目、力士挥拳、戈戟轩然、笔力刚劲的“欧体”。欧阳询的书法楷书,被称为唐代第一,对后代书法影响很大。他对我国书法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刘恕谢大宴而借览群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北宋史学家刘恕,字道原,筠州人。他是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时考证历史问题的重要协助者。

当时朝廷编写《资治通鉴》,英宗皇帝指定司马光负责,并让他挑选助手。司马光当即回答说:“馆阁中文学之士诚然不少,至于专门精通史学的,据我所知,只有刘恕一个人而已!”司马光首先选中了刘恕,在修史的过程中,凡遇史实纷杂难治之处,多由刘恕处理。

刘恕从小聪颖、专心,笃爱史学。13岁时,就从别人那里借来《汉书》、《唐书》阅读。那时的科举考试,不重视历史知识,所以一般的读书人对历史几乎茫然无知。而他注重学史,《史记》以下的正史,以至私记杂说、公文案卷,他无所不览;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事件,也全都了如指掌。

有一天,他和其他一些人陪同司马光去游览万安山,看见山道旁边立着一块古碑,上面写有五代时一些将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刘恕却能一一说出他们的事迹始末。司马光回去一查验有关史书,果然像刘恕所说的那样。

刘恕一生勤奋好学,惜时如金。白日里,他埋头读书,家里人喊他吃饭,直到饭菜冰凉,他还顾不上吃;夜晚,自己上床之后,仍然思考古往今来的历史问题,往往通宵不眠。

刘恕家境贫寒,阴历十月还穿不上棉衣,自然无钱买书,只得靠借书、抄书来满足自己求学的需要。他甚至不远数百里外出求书借读。

一次,刘恕得悉在亳州作官的学者宋次道家中藏书丰富,就远道跑去借阅。宋次道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友人住在家里,办了丰盛的酒席招待他。刘恕却对主人说:“你知道,我并不是为了享受佳肴美酒才跑到你这儿来的。这样大吃大喝,岂不误了我的正事!请把这些酒肴都撤走吧,以后不必客气。”他一进书库,立刻就被琳琅满目的图书迷住了。于是,把门一关,独自边读边抄起来。他废寝忘食,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天,把自己所需要的书本全部读完、抄完。临告别的时候,宋次道发现他的双眼都已熬得血红。

刘恕晚年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关节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让家里人借来有关的书籍,校正、补充自己的著作。他终年仅仅47岁。但在这短短的一生中,他除协助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外,还著有《通鉴外纪》10卷和《五代十国纪年》42卷(后者今已不传)。可惜还有一些著作他尚未来得及写完,就与世长辞了。

范纯仁帐内读书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

范纯仁是宋朝人,是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他虽然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毛病,从小便是一个诚实谦虚、刻苦好学、努力上进的人。

由于家中藏书很多,范纯仁几乎是在书堆中长大的。为了读书,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时间。面对这些知识财富,他真想把它们都消化吸收掉。

白天,由于家中事务的干扰,读书有时不能专心致志;夜晚,人来得少了,庭院又寂静,那可是读书的好时光。不过,在书房读书久了,家人出于照顾他的身体,常来催他上床睡觉,这样,就会屡次打断他读书的思绪。范纯仁为此很苦恼,上床睡觉吧,心中惦记着那些没有读完的书,实在是毫无睡意;如果再在书房呆下去,不仅违背了家人的好意,而且读书的兴致也会常常被打断,怎么办呢?

范纯仁想了想,他有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到家人快睡觉的时候,他也假意要休息了,很快便钻进蚊帐笼罩的被窝。其实,他白天已经把油灯和书藏到里面了。

假装睡了一会儿,等其他人都睡着了,范纯仁便爬起身,点上油灯,在蚊帐内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

就这样,他在蚊帐内读书,常常读到深更半夜。

一次,读书读得太疲劳了,范纯仁不知不觉睡了过去,一不小心,把正点着的油灯碰翻了,火很快把蚊帐点燃了,范纯仁却丝毫不觉,直到脸面被火烤得生痛才猛然惊醒过来,方知情况不妙。

幸亏当时家中人多,大家七手八脚扑打,才把火扑灭。由于及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为此,范纯仁受到家人的责备。但没几天,他忍不住,又在帐内阅读起来。家人看到他如此用功读书,也不责怪他了,而且为了安全,便让他还是到书房去阅读,不再打扰他。

一天,范纯仁的夫人收拾蚊帐准备洗涤,突然发现蚊帐顶上漆黑一片,原来那是范纯仁在帐内读书,被油灯的烟熏黑的。夫人非常感动,她悄悄把这顶蚊帐收了起来,没有把它拿去洗干净。后来,他们有了儿子,又有了孙子。每当全家在一起时,范纯仁的夫人就把这顶蚊帐拿出来给儿孙们看,告诫儿孙们说:“这是你们的先辈当年勤学,在帐内读书被灯烟熏黑的,你们都要向他那样,靠自己的努力成才。”

李贽年老更好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是明朝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思想家。李贽自幼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由于他治学认真,意志顽强,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

他主张读书人要有“超然志气,求师问友于四方”。他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个年迈老翁,听说澹园老人焦竑对《易经》很有研究,就去拜访焦竑说:“您允许我作一个老门生吗?”焦竑比他年轻了15岁,听了这话非常感动,于是就和他结成了好友。李贽跟着焦竑学习《易经》,每天熟读一卦,直到深夜才肯休息。经过三年刻苦努力,终于把《易经》中的64卦读通。

李贽59岁那年,把家属送回福建老家去,自己单身来到湖北麻城。靠朋友的帮助,在龙潭的芝佛院(寺院)定居下来。照一般人看来,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年老力衰,无所作为了。但李贽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专心攻书,发愤著作。寺院里比较清静,食宿也不必发愁,李贽就朝夕苦读。从儒家经典到佛教经文,从史书到杂说,从诗词到曲赋,无所不读。他把读书当做最大享受,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外乡,孤身一人,年岁已老。

在他70岁那年,他写了一首《读书乐》的四言长诗,最末两句是“寸阴可惜,曷敢从容!”意思是说,每一寸光阴都是宝贵的,怎么能够随便放过呢!

白发苍苍的李贽,在芝佛院住了10多年。他每天手不释卷,伏案苦思,丹笔批书,墨笔著作,笔不停挥,写下了30多种著作。其中最著名的2部书《焚书》和《藏书》,公开地向封建礼教和道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人们称颂他写文章不循世俗之见,而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深刻、透彻、严肃,具有难能可贵的独创性和反抗精神。

方以智勤记成“六指”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光。——刘向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是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他精通哲学、自然科学、文学、医学等许多门科学,一生写下了不少著作,现存的就有28种之多。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他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

从少年时代起,方以智就好学勤记。每读一本书,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篇章、片段或警句,他就用卡片抄录下来,反复吟读十余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要抄上六七段甚至十几段。每当读书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时候,他就借此机会再看看、读读墙上的那些篇章、片段。方以智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则:每天必须有计划地把墙上内容从旧到新地读上三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为止。四周墙壁都贴满了,就把前两天所贴的收下来,藏到书笼中,再把当天刚刚抄录的,贴补在空白之处。这样,每天收下一批,又补上一批,从未间断过。他用这种办法积累了上万段精彩的文字,为以后写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用此方法外,他还勤于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他都要写很详细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摘录书上重要的文句,常常一天要写十几条或几十条。他的笔记本很多,有的用来记录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用来记录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的用来记录地方上的风俗习惯和奇闻异事,有的用来记录奥妙的哲学道理。每隔一断时间,他就要整理一番,分类归纳,编出索引,以备查阅。

方以智写读书笔记很认真,不仅字写得端端正正,而且还特别详细。他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要翻看许多书,搜集许多民间生活材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方以智为了研究明朝以前人们住的房屋、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就翻阅了70多种书,还访问了许多老年人,终于把这些方面的问题弄清楚,写出了很详细的研究报告。他经常不断地写笔记,右手握笔的部位都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以至老茧最后竟凸起很大一块,朋友们都戏称这为“六指”。

他的读书笔记博及群书,考据精确,这对他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方以智的著作《通雅》,曾获得世人很高的评价。

陈际泰手不释卷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明朝末年,临川有个文学家陈际泰,当时与文学家艾南英齐名,文章誉满天下。他才思敏捷,一天能作二三十首诗,一生赋诗数以万计,是当时文坛有名的高产作家。

陈际泰自幼家贫,父亲务农为生,他家祖祖辈辈就从没出过一个读书人。陈际泰先天聪明,虽无家学熏陶,然而却喜欢读书学习。他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书本上学读书,非常羡慕,请求父亲送他上学,然而家里没有钱交学费,因此,父亲不允许他去。但陈际泰却是一个很有心的人。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与邻居家一个读书的孩子交上了朋友,每天等那个孩子放学了,陈际泰就背着父亲偷偷去他们家学习,看他的读本,不认识的字就让那个小朋友教他。陈际泰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

有一次,他去表兄家作客,偶然发现表兄家有一本《尚书》。这本书的四角都已经磨秃了,而且封面与前面几章已经丢失,然而,陈际泰却如获至宝,请求表兄把书借给他,表兄爽快地把书送给了他。陈际泰把这本《尚书》带回家之后,他手不离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弄懂了文义。《尚书》古奥艰深,许多读书人都望而却步,而一个10岁的孩子竟然能自学弄通它的大意,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还有一次,他到邻居家去玩,看到一本《诗经》放在坛子口上当坛盖用,心痛得不得了,就拿回家去阅读。父亲看见了很生气,骂了他一顿,又督促他到田里干活。到了田里之后,陈际泰又从怀里把《诗经》拿出来,坐在那儿如醉如痴地看起来。就这样,陈际泰通过艰苦自学,终于在12岁那年通过乡试,于崇祯七年,即他16岁时中了进士,以后又成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黄宗羲读书不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黄宗羲17岁那年,他父亲黄尊素遭奸臣魏忠贤陷害,被捉拿进京问罪。临别时,父亲叫他好好钻研家藏书籍,从中探求古今治乱得失之道,以便将来为国家做一番事业。黄宗羲听了父亲的吩咐,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从此便在家里刻苦读书。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深更半夜,鸡叫头遍时才上床睡觉。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把家里丰富的藏书读完了。

在他19岁那年,他的父亲被魏忠贤杀害了。噩耗传来,极度伤心的黄宗羲没有被这巨大的悲痛压倒,他发誓,一定要实现父亲生前对他的希望。

此后,他回到家乡拜大儒刘宗周为师,继续刻苦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深入地钻研了十三经,阅读了诸子百家及历代史书,并对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都下苦功研究。

黄宗羲天资并不聪慧,记忆力也不强,每读完一篇文章,他常常对内容记不准确。但他并不灰心,能够做到比常人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天资的不足。读书易忘,他就用抄书的办法来加深印象,强迫记忆,而且每天仍是读到鸡鸣时方歇,数十年不断。他曾在一篇文中写道:“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意思是:我年轻时,读书直到鸡鸣才就枕,老了以后,躺在床上思考问题一直到鸡叫为止。回过头一看,几十年的时间只消磨在鸡叫声中。

他一生勤奋苦读,就是在他80岁高龄时,仍然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甚至在他去世前的二三天,还读了好几本书,并在书上写了详细的批语。

康熙酷爱科学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朱熹

康熙帝(1654—1722),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个皇帝。他8岁即帝位,15岁亲政,直到去世。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能身体力行学科学的皇帝。

康熙帝十分爱好自然科学,一有余暇,就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力求把握其中的原理。他兴趣比较广泛,对中国历史、文学有相当的鉴赏能力;又喜欢美术,推崇程朱理学;而在天文、历史、数学方面,也有比较好的基础。因此,当他接触西方科学的时候,态度是积极的,而且自己也渴望学习这些知识。他早年师从南怀仁,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学,每天听讲,孜孜不倦。后来又学习测量、天文、物理和医学,在宫中设置了研究化学和药学的实验室。

南怀仁去世后,他又请耶稣会传教士白晋和张诚在内廷讲学。在讲授之前,先令他们学好满文和汉文,而康熙帝自己却不学外文。传教士讲授的学科有测量、数学、天文、解剖学和哲学等。张诚在到北京的第三年即将几何、三角和天文方面的书籍译成汉文和满文印出,作为教科书和供皇帝阅读之用。这时康熙皇帝已经30多岁了,但学习的劲头依然很高。

由于努力学习,康熙对自然科学知识,特别对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方面了解较多。例如他能评论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著作,曾召见梅文鼎畅谈历象算法;能计算河道闸口流水昼夜的多少;能用日晷仪画出正午日影的至处,经检验一点不差。在他58岁那年,巡视大运河时,康熙决定在筐儿港建筑一座拦水坝,随后就在河西务(今河北省武清县东北、运河西岸,当时是漕运要冲)登岸步行1千多米,亲自设置测量仪器,确定方向,钉下椿木,记录测量结果。

在康熙皇帝的直接领导下,利用耶稣会传教士科学技术方面的长处,清朝的学者与他们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除了制定并颁行《康熙永年历》,编著《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外,康熙还亲自领导完成了全国地图的测绘。

那是在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之后,康熙帝见到一幅亚洲地图,图中关于清朝满洲地区的地理知识相当缺乏,于是便有开展测绘工作的打算。后来他从广州购入仪器,每到东北和江南各地巡视的时候,就命随行的外国传教士先测定经纬度。在条件成熟之后,他命耶稣会传教士先测京师附近地图,由他亲自校勘,认为远胜旧图,才下令由中、西两方人员组成测绘队进行全国地图的测绘。

全国地图的正式测绘是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开始的,由法国教士白晋、雷孝思和杜德美等人率领。先从长城测起,然后测北直隶,再测满洲地区。为了加快速度,公元1711年康熙命增添人员,分两队进行。因此关内十余省,包括西南、西北广大地区,约用五年时间先后峻事。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一份具有相当水平的《皇舆全图》终于绘成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当时欧洲各国的大地测量,有的尚未开始,有的虽已开始,也未完成,而中国却在18世纪初期完成了全国性的三角测量,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

事实上,康熙帝亲自领导的全国大地测量,有两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是尺度的规定。康熙为了统一在测量中所使用的长度单位,规定以200里合地球经线1度,每里1800尺,因此每尺的长度就等于经线的百分之一秒。这种以地球的形体来定尺度的方法是世界最早的,法国在18世纪末才以赤道之长来定米制的长度;第二,是发现经线一度的长距不等。康熙四十一年实测过中经线上由霸洲到交河的直线长度,后来在康熙四十九年又在满洲地区实测北纬41度到47度间的每度直线距离。这些测量都可以得出纬度越高,每度经线的直线距离越长的结论。如北纬47度比41度处测得的每度经线的长度大258尺。这是过去的测量中从未得到的结果。这一结果曾遭到欧洲一些学者的怀疑,后来得到证实。这是世界科学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可以说是第一流的。

康熙帝能身体力行学习科学,利用科学,亲自领导具有科学意义的工作,这种探索精神,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是少见的。

戴敦元酷爱读书

要从书上找出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爱因斯坦

戴敦元(1767—1834),字吉旋,号金溪,浙江开化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戴敦元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好学,每天手不释卷,有时看书竟然忘了吃饭睡觉,简直成了书迷。一次,他到舅舅家去,发现舅舅家有个书房。戴敦元在书房里翻翻这本,看看那本,舍不得离开。一会儿舅舅来了,他就恳求舅舅留他住下来,他要把这些没看过的书统统看一遍。那时戴敦元才六七岁。舅舅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小外甥,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在书房里给他准备了一张小床,供他休息时用。

于是,戴敦元就在舅舅家的书房里住下来,早晚不离开书房一步。早晨天还没亮,他就从床上爬起来,点上油灯看书;晚上,一直读到夜里三更左右还不肯休息。舅舅看着小外甥这样用功学习,又喜欢又心疼,有时就到书房里来催他早点上床睡觉,可是等舅舅一走,戴敦元又从床上爬起来,重新点起灯来读书,舅舅拿他也没有办法。就这样,戴敦元在舅舅家整整住了一个月的时间。当他读完了书架上的最后一本书以后,才与舅舅告别回家。

由于戴敦元勤奋好学,10岁就被举为神童。当时学政彭元瑞给他出作文题,戴敦元的文章竟然可以与当时一流学者的文章相媲美;彭元瑞又对他面试,戴敦元是有问必答,对答如流。学政彭元瑞认为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并鼓励他继续认真读书。从此,戴敦元读书更勤奋了,在15岁那年,他就经过乡试考中了举人,以后又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了进士。

侯德榜读书忘神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农民,小时候,由于家里生活艰辛,6岁的侯德榜就常常下地干活。虽然白天的劳动很辛苦,但侯德榜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

一天,父亲下地干活,侯德榜在不远的地方放牛。傍晚收工后,父亲没有看到他的人影,十分焦急。最后在闽江岸边一丛荔枝林里,传来一阵熟悉的读书声。父亲循声走过去,发现儿子坐在一棵树下,而牛在不远的草地上已经吃饱休息了。侯德榜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忘了时间,也忘了周围的一切,更没觉察到身后的父亲。

还有一次,祖父找德榜有事,走到村外,远远见德榜正伏在水车上车水。“德榜——德榜——”祖父高声喊着,德榜却没有反应。这下祖父有些生气了,他想:“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懂事呢,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他很想过去申斥孙子几句,却忽然听到孙子在忘情地读着古诗。老人听了很是吃惊,也很高兴,他这才知道,原来德榜一边车水,一边在学习呢。于是,祖父没有再打搅他读书。

可是乡间的书太少了,小德榜如饥似渴地找书读。一年夏天,他到姑妈的家里去玩儿,姑妈叫他到小阁楼里去找一件东西。他上去了好久都没有下来,原来,他在那里发现了几箱书,小德榜非常兴奋。从此以后,他经常找借口到姑妈家去,到阁楼上看书,一待就是半天。后来,姑妈也发现了侯德榜每次来的意图,于是每次看到他去,都会笑着说:“哎哟,书耗子又来了,快去阁楼上啃书吧。”就这样,在姑妈家,侯德榜看了很多的书,懂得了许多的知识。他对读书的兴致更大了。

在祖父的鼓励和姑妈的资助下,侯德榜考进了当时美国人在福州开办的一所教会中学——英华书院,当时他才13岁。这所书院的教学设备、图书都是福州学校里最好的。德榜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就这样,侯德榜通过继续刻苦攻读,又考入了当时北京的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并且很快,他就以10门功课都是满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学校里最出名的人。

两年后,他又远渡重洋,到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攻读。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他终于用所学的知识报效了亲爱的祖国,为振兴祖国、富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徐特立学而不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徐特立,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

徐特立也是一位刻苦学习,学而不厌的典范。他于1919年在法国木兰撰写的《留法老学生之自述》中说:“我十九岁就教蒙童馆,到如今教了二十四年书。中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每日只读三点钟书。平日走路,晚上睡醒了天没有明的时候就读书。口袋里常带一本表解,我的代数、几何、三角都是走路时看表解学的。心理学、论理学都是选出中间的术语,抄成小本子,放在口袋中读熟的。”

当年到法国勤工俭学时,他已教过20多年的小学、中学和高等师范,在湖南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有人劝他:“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学得什么,何必要做扶拐棍的学生呢?”他回答:“一般人都说年老者不能求学。年老的人多半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倘若全不求学,社会上就受害不小……我今年四十三岁,不觉就到四十四、四十五,一混六十岁来了。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一十七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这一十七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到了六十岁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他就是这样克服一切困难,先学习法文,后到工厂学习技术,再到学校学习科学,同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4年回国后,徐特立先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52岁时还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58岁以红军中最年长者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他不但被他的学生,而且被广大学者称为“我们的师表”。

善动脑筋的高斯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

高斯(1777—1855),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高斯幼年的时候,家中生活比较清贫,但是,小高斯对学习却充满着渴望,一有机会接触书,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而且,他非常勤奋,尤其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高斯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力图寻找最佳的解决方式。一次,他父亲为几位伙伴的工钱分配问题正辛苦地计算,高斯在一边不动声色地观看。父亲刚计算完毕,正待结束工作,高斯突然对父亲说:“爸爸,你的计算不正确。”

父亲非常惊异,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算错了呢?”

高斯认真地回答:“我用心算算出的结果同你计算的结果不一样,算了几次都是这样,可能是你错了吧!”父亲又开始重新计算,果然,计算中的确出现了一个错误,最后,得出的答案与高斯的答案相符了,父亲高兴地把他抱了起来。

后来,高斯入学了,进入附近的一所乡村小学上学。他非常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尤其善于动脑筋想问题。

高斯的数学老师是个城里人,他认为班上这些土里土气的农村孩子脑筋不聪明,不值得教他们,因此,他常常出一些难题给学生做,学生做不出来,他就取笑、挖苦。一天,这位数学老师不知因为什么事情,心情非常不好。正好,又轮上他给高斯的班上数学课,他一点都没有上课的心思,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只见他走进教室,不说一句话,在黑板上刷刷写下一道数学题:“1+2+3+…+99+100=?”

然后冲着全班说道:“这就是今天上课的内容,谁做完了这道题,谁就可以放学回家了。”这位老师心想,这100个数字相加,对这些笨孩子来说,够他们算一节课的了。于是,他找过一张凳子,坐在那儿闭目养神,平息心中的不悦。刚刚清静一小会儿,一个声音把他惊醒了。“老师,我算完了。”

谁在这里捣蛋。老师心中一阵气愤,他抬眼一看,高斯正冲着他举手示意呢。“这么快就算好了?怕是想早点回家在这里乱蒙我吧,这可要打手心的噢!”老师说。“老师,我真的算完了,不信你看,答案是5050。”高斯争辩道。

这可是正确答案!老师很惊讶,忙问:“你是怎么算的?”

高斯高兴极了:“老师,你看,这100个数,一头一尾依次的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都是101,共有50个101,这样50×10l的结果为5050,这就是从1加到100的和。”

老师受到极大的震动,他没有想到,山村里的孩子,居然运用了他没有教过的求等差级数之和的方法,真是善动脑筋的孩子。

从此,这位数学老师改变了他过去的看法,认认真真给孩子们上课,并辅导高斯学习了更多的高年级知识,使高斯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正是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善于动脑,高斯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洛伦兹创立比较动物行为学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康拉德•萨查理雅斯•洛伦兹是奥地利的著名学者,曾获得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洛伦兹1903年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父亲是一位医生。老洛伦兹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当医生,所以他强迫儿子去学医学。小洛伦兹不负父亲厚望,25岁时便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在维也纳大学的解剖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但是,洛伦兹并不愿意当医生,他对动物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因而转学动物学。1933年,他又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更加热衷于研究动物学了,尤其是动物行为这门科学。开始,洛伦兹研究的对象是寒鸦、灰雁和野鸡一类的动物。他很想弄清楚那些小雏鸟是怎样认识自己的母亲和同类的。他发现,刚孵出不久的小雏鸭、小雏雁,就能认识自己的母亲,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同伴而加入到群体中去,但他一时还说不清原因。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认真地研究,他把动物这种认识自己同伴的能力称之为“铭记”。洛伦兹认为,动物的这种“铭记”能力是来源于遗传因素,在生物生命形成的早期,就已经具有这种能力,并且是一种与生俱来,不会消失的生命现象。

洛伦兹先是观察小灰雁的行为。他把灰雁卵捡到自己的实验室,并由灰雁自己孵育。不久,小灰雁破壳而出。刚能走动,小灰雁就能铭记住自己的妈妈,并紧紧跟随着母雁。洛伦兹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小雏雁是根据母雁的嘎嘎叫声来判断和铭记的。

他进一步对小雁的铭记能力做试验。每当小雁破壳而出,洛伦兹就把母雁带走,使它们“母子分离”。同时,洛伦兹模仿母雁的叫声不断地嘎嘎叫。这时,他发现小雏雁并没有发现这是自己的骗局,而是紧紧跟随在自己后面,把自己当成了它们的妈妈。

这些新发现使洛伦兹的兴趣更浓了,他迷恋自己的事业简直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经常废寝忘食,与动物为友。

后来他又研究鹅,只见他常常口中嘎嘎作声,而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一小队小鹅仔。这队小鹅仔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见到生人就四散逃窜,而当见到洛伦兹时,却亲热得像见了自己的妈妈一样,他走到哪儿,鹅群就跟到哪儿。于是,洛伦兹也获得了一个尊称——“鹅妈妈”。“鹅妈妈”洛伦兹通过深入地探索,发现在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具有一种生来就有的释放机制。这种机制对释放剂有着特殊的反应,一触即发,这就是铭记能力的真相。他还发现这种机制不仅是与生俱来的,也即遗传所得的,而且大自然对每一种生物都一视同仁,毫无偏袒,并且这种机制是与生物进化、环境适应及生存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后,他继续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并于1955年建立了一个行为生理研究所,专门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写出了《动物与人类行为的研究》一书,创立了一门特殊的学科——比较动物行为学,为行为科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因此,他在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刻苦勤学

苏秦悬梁刺股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这是《三字经》中的几句话。一提起“悬梁刺股”,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战国时代的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苏秦早年十分好学,曾和自己的好朋友张仪一起从师于很有名望的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家的言论。当时,苏秦的家境不好,自己的糊口问题都不能解决,更别说拿钱来买书读了。为了读书,他时常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来卖掉,或者帮别人做工卖力气,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没有钱买帛绢,他就自己把竹子劈成竹片作为誊写的书札。书札多了,没有袋子装,他就自己剥下树皮编织成书袋来装书。由于苏秦勤奋好学,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可惜的是,从那个时候起,苏秦就开始骄傲自大起来。他不再相信老师的话,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纵横术的所有知识,可以“运筹帷幄”了。

于是,他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独自来到了秦国。苏秦在秦国,曾先后上了10封意见书给秦惠王,劝他采用“连横”的办法来并吞诸侯,统一天下。可是,秦惠王只是把意见书草草地看了一下,就随便地往旁边一放,根本不予理睬。苏秦在秦国住了一年多的时间,衣服已经穿得又旧又破,所带的银两也用得一干二净,没有办法再住下去了。他看秦惠王一点也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就只好缠了裹腿,穿了草鞋,背上书包,挑上行李担子,离开秦国,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由于路途比较远,又加之心情不好,所以苏秦在路途上奔波了许多天才回到家中。这时他已瘦得皮包骨头,皮肤也被晒得黑黝黝的,而且因为惭愧而不敢抬头见家人。妻子看见他那副样子,叹了一口气,低下头继续织布;嫂子看见他那副样子,不给他做饭做菜;父母看见他那副样子,也不与他说话。

见此情景,苏秦感到心情极端难受。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唉,妻子不认我这个丈夫,嫂子不认我这个小叔子,父母也不认我这个儿子,这全都是由于我不争气而在秦国游说引起的啊!”

苏秦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开始埋头读书。当天夜里,他把自己几十箱的藏书都找了出来,精心挑选,找出了姜太公的《阳符经》一书,看了几行,觉得很有用。便摊开来埋头诵读,细心揣摩,直到天亮。

从此以后,苏秦不分昼夜,勤于读书,他读书经常到深夜。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在案头上睡着了。每次醒来时,看见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他总是痛骂自己无用。可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防止自己打瞌睡。

有一次,他读着读着又开始犯困了,身子一下扑在了案桌上。桌子上正好放着一把锥子,锥子刺痛了他的手臂,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他看着锥子,眨了眨眼,忽然想出了一个制止自己打瞌睡的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后,每到自己困意来了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大腿上狠扎几下。由于扎得狠,往往是鲜血淋漓,血沿着小腿,直流到脚上。他的家人见他这样,于心不忍,就规劝他说:“你也不必这样折磨自己。只要你决心痛改前非,就一定可以成功的。”可苏秦却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我自己不要忘了过去的耻辱,从而促使我更加刻苦读书啊!”

就这样,苏秦勤学苦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觉得这一次的确学得深,学得透。他很有把握地说:“现在真可以说服当代的君王,使他们接受我的意见了。”

经过这一番准备,苏秦于公元前334年开始游说六国,终于得到了六国君王的重用,佩挂六国相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就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

后人像苏秦一样刻苦读书的也不少。东汉时就有一个信都人孙敬,非常喜欢读书。古时候纸张很难得,他就把柳条劈成一片片薄片,然后编织成书本状,向别人借来经籍,亲手抄写,并闭起门来一天从早读到晚。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所以一年到头都很少外出。当他偶尔有事到市集上去的时候,市人就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看哪,这就是‘闭户先生’呀!”孙敬读书十分刻苦,常常对着孤灯读到深夜。他唯恐自己倦怠时昏昏欲睡,就想出一个办法:拿一条绳子一头系着发髻,另一头悬挂在屋梁上。这样,一旦自己垂头闭眼要瞌睡的时候,头上的绳子就会拉紧头发,牵痛头皮,人便又醒了……

后来,人们将他们这种苦读的精神称为“悬梁刺股”。

匡衡凿壁借光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承(山东峄县西北)人。他家世代务农,没有一个读书人,家境十分贫困。匡衡小时候就喜欢读书,酷爱学习。但因家穷,在少年时就给财主放牛、放羊。农忙季节,父亲也让他给地主打短工,做零活,帮助家里维持生计。

匡衡是一个有雄心大志,善于动脑筋给自己创造学习条件的聪明人。打短工的时候,他身边总是带着书,有空就拿出来看。哪怕在地头歇息的一点点工夫,他也要看上几段书,由于能够这样地刻苦学习,充分利用时间,他把《春秋》、《诗经》、《论语》、《礼记》,甚至《尚书》、《易经》都读了。天常日久,学问越来越大,但是他从不自满,学习起来总是孜孜不倦。

白天匡衡为财主干活,晚上不怕累,原想读点书,可是,学习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晚上看书需要灯光,可他家里连做菜都舍不得用油,哪肯用油点灯呢?为了省油,天刚黑,他妈妈就催他早早睡觉。匡衡一心想读书,怎么能睡着觉呢?他常常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背诵文章,有背得流利的,也有丢字的,他想看书对照一下,没有灯,真是心急如火。他心里烦,睡不着,耳朵就特别灵,隔壁吵吵嚷嚷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他走出草房,只见邻居财主家灯火通明,财主家经常大吃大喝,闹到半夜也不熄灯。可惜屋里隔了一堵厚墙,光线射不进来。一天晚上,他正默诵文章,发现从墙缝里透过来一丝微弱的光,匡衡发现后惊喜不已。从此,再也不愁无灯看书了,匡衡连忙捧着书,靠在墙边,对着缝孔贪婪地看了起来,他全神贯注,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倦怠。

第二天,瞅着邻家财主出门会客,家中无人,他非常小心地在墙壁上钻了个小洞,小洞一直透到隔壁,然后他用纸小心地把小洞遮挡好。一到晚上,他就轻轻地把纸挪开,果然,一束光线射了进来,他捧着书对着小孔,书上的字能看清楚了。从此,他每天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借着偷来的灯光,勤奋读书。

匡衡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苦于无书可读,他设法到处借书。真正书多的还是富人家,书是很难借到的。聪明的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去向一个藏书多的富人借书,表示愿意给他做工,不要工钱。只借书看,富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匡衡读书很是勤奋,白天做工,晚上看书,富人被他的强烈求知欲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就把全部藏书借给他看,不长时间,他就把那个富人家的全部藏书读完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匡衡的书越读越多,越读越精,六艺经传他都有研究,最后终于成了博士。他这个博士可不一般,当时的学者都钦佩他,纷纷赞扬说:“对经学研究得透彻的除了匡衡之外,找不出第二个来。”这事连朝廷也知道了,汉宣帝就颁诏让他做了平原文学,后来还做过宰相。

除此之外,匡衡还能诗善文,尤其善于解说《诗经》,常引经据典来议论国家政治得失。当时的儒生给他编了这么几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非人颐。”意思是:你们不要随便地解说《诗经》呀,匡衡就要来了,匡衡解说的《诗经》呀,是那么生动,能逗得人个个乐不停。

王充苦学著《论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人,是中国东汉初期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思想家。

王充自幼家贫,在少年时期,父亲便去世了,没有钱读书。但求知的欲望却并未使他安于命运的安排,他总是想方设法找书读。

在他8岁的时候,王充便奔走在洛阳的各个书铺里,怀里揣着干粮,贪婪地埋头读书。每当读到兴浓的时候,总是目不斜视,细心领会。他时而独自狂笑,时而愁眉不展,如入其境,连身边带的干粮也常常忘记吃。因为他没有钱,从来只看书不买书,书铺的主人最初很讨厌他,有时甚至赶他走。他总是苦苦请求让他看完当本书。后来,书铺的主人见他年纪尚小却如此热爱学习,也就原谅了他。时间长了,他的行为感动了书铺的主人,书铺主人对他很友好。他也深知在书铺里读书的珍贵,所以总认真理解,刻苦记忆。

在他20多岁的时候,就由乡里保送到当时的首都洛阳,进入全国最高的学校——“太学”去学习。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在“太学”里讲课。班彪的学问很深,他讲课联系的问题很广。王充为了弄清老师所讲的内容,就把讲课时提到的书一一找来阅读。“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被他读遍了,可是这仍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要。去买书吧,买不起,王充便把书铺当图书馆,读了一册又一册,这家书铺读完,又跑到那家书铺。如此以来,王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到了30多岁的时候,王充已成为知识渊博又有独立见解的学者。他对于当时盛行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于是下决心给予批判。他谢绝一切应酬,集中精力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自己住宅的许多地方,如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砚纸张,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到了晚年,他孤独一人,生活潦倒,甚至有时缸里没了水,锅里没了米,肚子饿得直叫,头发昏,眼发花。生活贫困,但他志气不减,仍坚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写作。王充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写作上,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出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论著《论衡》。

贾逵隔篱听课获“舌耕”

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贾逵,字景伯,东汉平陵(今成阳)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

贾逵出身贫寒,父亲贾徽在贾逵幼年时就外出求学去了,常年在外。贾逵同母亲、姐姐在一起,过着贫苦的日子。

贾逵自幼聪慧好学。在他5岁那年,有一天姐姐带他到院子里玩,忽然听见附近的私塾里传来了一阵阵读书声。私塾外围有一层篱笆,贾逵人小个矮,就嚷着让姐姐抱起他看个究竟。姐姐抱起贾逵,小贾逵手抓篱笆往里一看,原来是私塾老师正领着学生在诵读经书。小贾逵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诵读,久久不肯离去。姐姐见弟弟如此喜欢读书,于是每天抱着他隔篱听课。

小贾逵学习持之以恒,一年四季坚持不断,有时姐姐没时间陪他去,他就自己趴在篱笆旁听课。当遇上风雪天,他照听不误,小脸蛋与双手冻得通红,也不肯回家暖和。

就这样,暑去寒来,贾逵隔篱偷学了5年,对老师讲授的《五经》与《左传》竟能全文背诵下来了。10岁那年,父亲贾徽求学回家,发现儿子对经书十分熟悉,能背诵《五经》,非常惊喜。姐姐向父亲述说了贾逵的5年苦学,贾徽听后,赞叹不已。

贾徽也是研究经学的一位学者。所谓经学,就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著作的一门学问,东汉时颇为盛行。贾徽曾经向西汉末年的著名古文经学派开创者刘歆学过《左传》,功底很深。他发现贾逵虽然能背诵《五经》与《左传》,但对经学的微言大义并不甚理解,而且贾逵隔篱听课时没有教材,文字写作能力差。针对儿子的薄弱环节,贾徽因材施教。在父亲的指导下,贾逵剥下庭中桑树皮作书版,对着教材边读边默写,桑树皮用完了,他就趴在门上、墙壁上写字,等把写下来的东西背熟了,又涂掉另写。

贾逵就这样刻苦地自学,而且10年从不中断。当他刚满20岁的时候,竟令人惊奇地为《左氏传》和《国语》写了51篇注释。贾逵的名声传遍乡里,不少好学的青少年纷纷前来求教,大家都把他的教书生活称为“舌耕”,以赞扬他的勤奋刻苦精神。

承宫隔篱偷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

承宫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7岁时,因为生活所迫,被父母送到一户富裕人家里当猪倌儿,为主人放猪。

承宫非常渴望读书。每天清晨,他赶着猪出去吃草时,常常碰到一些与他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去上学,他非常伤心,常暗自流泪。

一天,他又外出放猪,放着放着,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读书声,承宫不知不觉被吸引住了,寻着声音走了过去。

这是一所乡间小学,是由一位叫徐子盛的先生开办的。承宫走到由篱笆做成的围墙边,朝教室望去,只见好几个孩子,正在先生的指导下,高声读书。承宫简直听入迷了,好久好久,他才从读书声中清醒过来。猪儿已跑得到处都是,他赶快把它们赶到一起,匆匆回家。

这以后,承宫心情不能平静了,每次放猪出来,他都情不自禁要到学校外转一圈。后来,他干脆把猪往草地上一赶,便跑到篱笆墙下,坐着偷偷听徐子盛先生教书。他还找来一段树枝,在地上东写西画,老师在屋里讲,他就在屋外学,就这样,他学会了一些字。

这一天,承宫又像往常一样,把猪往坡上一放,就跑到篱笆墙下继续偷学。学着学着,忽然听得一声怒喝,接着头上噼噼啪啪挨了几下。承宫抬头一看,只见主人横眉怒目地站在面前,脸都气歪了。

原来,最近主人发现猪不像过去那样长得好了,便怀疑承宫不认真放猪。这天,承宫赶着猪儿一出门,他就偷偷跟在后面,想看看承宫是怎样放猪的。这一看,他全明白了,便气急败坏地给承宫一阵痛打。

承宫被打得哇哇直叫,哭喊不已,这时,正在教书的徐子盛听到外面的动静,赶忙跑出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当他明白面前这位痛哭失声的孩子是因为想学习而耽误了放猪后,非常同情,并把承宫拉到身边,厉声对那位主人说:“他还是个孩子嘛,你为什么这么狠心!今后他不再为你放猪了。”

徐子盛把承宫收留在学校里,让他帮助做点杂活,同时与学校的孩子们一起上学读书。

终于能到学校学习了,承宫非常高兴,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他都早早地起来,提前把一天的柴砍好,把水缸挑满水,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等候先生和同学上学。上课时,他非常认真,识字、背诵、作文都处处领先。几年下来,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张霸勤学施教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张霸,东汉时人,曾任会稽太守。张霸字伯饶,那么,为什么叫伯饶呢?话说起来还有一个典故呢!

张霸在五六岁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春秋》了。他人虽小,可知道用功,在听完父亲的讲解之后,便一遍一遍地背诵。到他7岁时便已经能把《春秋》背熟,而且能逐字逐句地讲解。张霸小小年纪这样用功,父母心疼,怕他累坏了,于是在他学完《春秋》之后,就不教他别的书了。张霸不理解父母的心情,还是缠着父母让他们再教《诗经》,父亲爱抚地摸着他的头说:“儿啊,你年纪还小,不是爸爸、妈妈不愿意教你,实在是怕把你累坏了。”“不,我饶为之。”“饶”在古代汉语里含有“富饶”的意思,引申为“丰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父亲看着他那天真稚气的样子,不由得捋着胡须笑着说:“好孩儿有出息,你名是有了,但‘字’还没有,现在父亲再给你起个‘字’,就叫你‘伯饶’吧”。

后来,张霸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东汉有名的学者。他曾经删改过《严氏春秋》,简明扼要地改编成“张氏学”,很受学界的欢迎。他来到会稽之后,看到当地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很痛心,感到要铲除愚昧,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是关键。于是,后来他在郡中倡导教化,兴办学堂,鼓励学者讲学。没多久,郡里的学习风气就兴起来了。

由于张霸在会稽郡省刑施教,推行教化,历来不太平的会稽地方风气为之一变:四境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感念张太守,把张霸的功迹编成儿歌到处传颂:“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董遇巧用“三余”苦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董遇,字季直,汉代陕西弘农人。汉献帝兴平年间,董遇家乡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后为生活所迫,董遇和他的哥哥只好远离家乡,到处流浪。为了糊口,他和哥哥成天上山砍柴,以柴换口饭吃,日子过得很艰难。

虽然日子过得苦,可董遇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每次上山,他都带着书和本,在砍柴休息的时候,就拿出书来读,有时还高声吟诵,他只要能读上书,比能吃上饭还高兴。他哥哥不理解而埋怨地说:“咱家连肚子都填不饱,读书有什么用?”董遇听后,不恼也不火,因为他深知哥哥的好意。于是照样每天带书上山学习,哥哥见他“顽固不化”,也拿他没办法。

日积月累,董遇的学问越来越深,他先后为《老子》作了注释,并详尽地研究了《春秋左氏传》。附近的读书人都纷纷请他讲书,他总是和人家讲:“先用心读吧,读上百把遍再说。”请教的人见他不肯讲解,很是失望。他解释说:“不管什么书,只要认真读上百把遍,边读边琢磨,总会懂得它的意思的。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迟呀!”请教的人说:“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呢?”

董遇听到他们说没时间读书,便摇头反问道:“为什么不利用‘三余’来学习呢?”“何为‘三余’?”有的人向他请教。董遇解释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冰天雪地,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黑咕隆咚,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遍地泥泞,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如果把这‘三余’都利用起来,不就可以读很多书吗?”

请教的人听了他的话,一个个都非常感激他的教诲。

诸葛亮勤奋好学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所以被称为武侯、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号,也称“卧龙”或“伏龙”。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忽然,诸葛亮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位饱学之人。

陈寿苦读经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朱熹

陈寿,字承祚,三国时人。在他刚出生时,骨瘦如柴,十分瘦弱。父母怕孩子难养,活不长久,便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吉祥的名字。

小陈寿果然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愿,他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在他五六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父亲在家中读书写字。他天资聪明,好奇心强,并且勤学好问。在他19岁那年就把家中的全部藏书读完了。他这时还在一所私塾里读书,私塾先生教的书本他很快就学会了。他的求知欲望已得不到满足,渴求学到更多新的知识。于是,他便恳求父亲,让他到很远的地方向一位叫僬周的老师求学,父亲心里虽不放心,但见孩子诚心十足,终于答应了。

小陈寿高兴极了,而后他便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急匆匆地上路了。经过十多天的辛劳跋涉,他终于找到了思慕已久的老师。

陈寿的老师谯周,对孔夫子的学说很有研究,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相当于亲近皇帝的高级顾问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古代史学家。他开办的私学在巴蜀一带也最出名,许多豪门贵族都把子弟送到这里来读书。

陈寿初到这里,谯周见他是个10多岁的小孩子,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想:到我这里来求学的人都20多岁,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到我这里来求学,岂不有损于学堂的名声。于是,他连哄带推地对陈寿说:“你太小了,我这里不收小学生,快回家去,过几年再来吧。”

陈寿一听就急了,连忙上前哀求说:“先生,您收下我吧,别看我年岁小,我已经读完了《诗经》、《书经》、《礼经》、《春秋》这些书,难道还不够格当您的学生吗?”

谯周听说他读了这么多书,有点不信,就出了几个题目来考他,没想到陈寿竟对答如流,使谯周十分惊讶。他见陈寿聪明伶俐,心中很喜欢他,但又考虑到他年龄太小,心中有些犹豫。小陈寿见谯周沉吟半晌,没有说话,便急忙走到他跟前抬起脚对他说:“先生,我为了到您这里来,在路上走了10多天,把鞋底都磨穿了,您一定要收下我呀!”

谯周低头一看,只见陈寿脚下的鞋果然破了,底上穿了个洞,面上裂了口,脚丫子露在外面,有几个地方还结着污黑的血痂。他被这个少年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了,一把拉住陈寿的小手说:“好吧,先试试看吧。”

陈寿来到这里以后,给学堂增添了不少生气。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读过的竹简、帛书,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里无人过问,陈寿却把它搬了出来。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读书;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同学们早已入睡了,只有小陈寿仍然独坐在书院的灯光下刻苦攻读。谯周的学堂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学生,他非常喜欢这个年龄最小、最用功的学生,高兴地说:“昔日仲尼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我几十个学生中出了一个陈寿,也算不枉终生为教啊!”

从此,谯周更加细心教导陈寿了。与此同时,陈寿也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在谯周的指导下,陈寿进步很快。他精心研读了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钻研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天文、历法、算术、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爱读的是那些古代的历史名著,如《尚书》、《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史记》、《汉书》等,百读不厌。春秋战国的群雄争霸,秦汉王朝的兴亡更迭,都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为了得到这些书,陈寿一面读,一面抄,一面背,那些精彩的段落,差不多都能熟背下来。他不仅被历史上那些动人的故事所感动,而且对那些写史的人也非常敬仰。他立志长大以后,也能当上一名史官,给后人留下一部史书。

从此,读书时,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能记会背了,而是有目的地去研究、探索写史书的方法。

5年寒窗,陈寿孜孜不倦地苦读,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青年。这时他感到要写史书,光靠读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和整理资料。于是,他告别了谯周老师,回到了故乡。

回到故乡之后,陈寿开始注意搜集地方史料,留心乡间的知名人物,用这些材料进行编写史书的训练。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著名的《三国志》,这部书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

在我国浩瀚的史书典籍中,《三国志》占有重要的地位。1000多年以前,它就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书”,在“二十五史”中,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是我国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法显跋涉万里为取经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法显(334—420),俗姓龚,佛教高僧,东晋司州平阳郡沙门(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卓越革新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3岁时父母便把他送进寺庙当个童僧。20岁时正式受戒当了和尚,直到终年。

少年的法显进了寺院,便没有了上学的机会。但他从小勤奋自学,虚心向有学问的老和尚求教,晚年又十分重视旅行实践,因此,十分博学。

公元399年,随着佛教由印度东传,在我国佛教界掀起了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的热潮。这时,年近七旬的法显为了取经求法和参访佛迹,不顾年老力衰,决定同数名僧人结伴离开长安。

他们一行从长安出发,第二年才到达敦煌。经过了水流湍急的黄河,越过了高耸入云的祁连山,经过了1500里远的白龙堆沙漠。在这些地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望穿了眼睛,也休想找个安身之处,他们只能靠死人骨头来辨别方向。就在这样的路上,他们整整走了17天,到达鄯善以后,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更大的沙漠——世界闻名的被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又走了一个月零五天,才见到一片绿洲,到达古代西域的佛教重地新疆和田。

但后来,从长安一道出发的旅伴,有的死于沙丘,有的半途折返,有的逝去。法显是一位勇敢的旅行家,没有丝毫怯懦,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前进。在此后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不知疲倦地在南亚次大陆上奔波,其足迹遍及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以及印度洋上的美丽岛屿斯里兰卡。

法显到处追踪佛教发祥地的圣迹。他以旺盛的求知欲考察了印度等国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更以虔诚的心情瞻仰了佛教胜地,但法显总感到不满足。他来印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取经,现在,这个目的还没有达到。于是,他又来到印度巴特那,这里有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藏有很多重要经律,还有不少深通佛理的高僧来讲学。法显在这里住了三年,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抄录经律,收集记录了许多珍贵佛教经典。以后,他又顺恒河东下,到达多摩利帝国,相传释迦牟尼曾来这里讲学,佛教也很盛行。在这里,法显又用两年时间,抄录佛经并画了一些佛像。

后来,法显又到了斯里兰卡,继续寻求国内没有的佛经。法显78岁的时候回到了祖国,他整理了14年的旅途见闻,翻译了所带回的佛经,最后写成了《佛国记》这一不朽著作。远在1500多年前,在人类还缺乏地理知识、交通条件又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年过花甲的法显,能完成这样一个穿行亚洲大陆并经南洋海路回国的大旅行,真是令人敬服。

车胤囊萤苦读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车胤,晋代南平(福建)人。他一生做过辅国将军、吏部尚书等官职。他的曾祖父车浚做过会稽太守,父亲车育曾任郡主薄。他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与当时文坛的著名才子吴隐之齐名,是东晋著名的学者。他人长得很俊秀,又有风度,而且驾驭语言的本领很强,说起话来诙谐有趣,因此,在当时一些文人学士中很有威望,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一些盛大集会总缺不了他。

车胤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很懂事有礼貌,来家里的亲友常常夸奖他,都认为他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并让他父亲好好培养他。

当车胤五六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车胤聪明而且知道用功学习,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夜间读书需要灯光,他考虑到家里生活十分贫穷,老是半宿半宿地学习,哪来的钱买灯油?父亲虽然做过郡里的主簿,但为官清廉,在任上也没攒下什么,辞职以后家庭生活就更清苦了。一到天黑,小车胤就愁无法读书,只好白天多学点,夜晚默记背诵,别看车胤人小,心眼儿可灵了。

一个盛夏的夜晚,他坐在院里正为没法学习感到可惜时,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并发出点点亮光,愁眉不展的车胤心里刹那间豁然开朗了。他想,要是把这些萤火虫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多好的不用钱买的灯啊!

于是,他找了一块粗布做了一个丝网,再找来一根竹竿,把丝网安在上面,然后来到窗前用网网萤火虫。可惜,院子里只有几只萤火虫,三下两下就网没。他把落在网里的萤火虫放到小瓶子里,擎着丝网杆子出了院门,在门口又网了几只,可是还不够。这时天已经很黑了,夜深人静,他大着胆子来到村口。村口地头草丛里的萤火虫可真多,他一口气网了好几十只。回到家里又做了个丝网,把捉来的萤火虫放进去,然后把网口扎上。透过丝网的空隙,萤火虫绿荧荧的光把屋子照亮了,这真比小油灯还强呢!车胤借着萤火虫的光,十分高兴地读起书来。

就这样,他每天晚上就着萤火虫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最后成为东晋学者中的佼佼者,他的故事更为人们广为传颂,人们常用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来砥砺自己刻苦勤学。

葛洪刻苦学成大家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葛洪(约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人。东晋著名医学家和炼丹术士。

我们知道,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19世纪末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做出了伟大贡献。然而,事实上,在巴斯德1500多年前,中国晋代的炼丹医学家葛洪,就曾提到过这种疫病的治疗方法,他所采用的,就是类似巴斯德采用的免疫法。他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世界先例,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

葛洪青年时期受社会炼丹风气影响,很喜欢炼丹医病。他虚心向人请教,努力学习关于医药保健和炼丹的知识,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他自幼酷爱学习,由于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笔和纸墨,只好上山去砍柴,把砍来的柴卖了,得了钱,买来纸墨,然后借了别人的书,抄下来阅读。他为了多砍柴多卖钱,天还没有亮,他就点着松明上山,直到天黑,才把一担担柴挑回家来,第二天再到集市上卖掉。这样,他白天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只好在晚上用功学习。在一盏昏暗的小油灯下,葛洪睁大了眼睛读书,疲劳一阵阵地向他袭来,使得他不断地打盹。他用冷水擦把脸,提提精神,又坐下来认真地读。他即使读到深夜,还要在睡前,把当天读过的书抄在纸上,准备第二天带上山去,在砍柴休息时再温习一遍。

有时,他在炼丹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不怕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去请教别人。他到过吴兴余杭问道,认真研究了东汉炼丹家关于炼丹的书,从中得到很大启发。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边学习边实践,躲到深山里专心致志地炼起丹来。

有一天,他把炼丹的矿物放进炼丹炉里,架起火来烧炼。他一边烧火,一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炉里面的变化。炼着炼着,出现了赤色晶体状的东西,他高兴极了,大声叫嚷起来:“金丹炼成了!”当然,这种金丹并不是人们幻想的那种长生不老的金丹。

除此之外,葛洪还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写了一部《肘后备急方》的医书,共4卷。“肘”,就是胳膊,“肘后”就是挂在胳膊上。《肘后备急方》,就是经常挂在胳膊上,以备应急之用的药方,是居家或外出都必须随身携带的医书。这部书讲到的急症有急性传染病、外科、儿科、眼科等,还附带讲了点六畜病,属于兽医的范围。大概是古人经常骑驴骑马外出,所以也需懂点六畜病的急救方法。在这部书里,葛洪对他研究的每一种病,都讲了病状、病因、治法和药方。

在这部书里,他还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的种类很多,粗分为36种,细分到99种。得了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发烧怕冷,浑身疲乏无力,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时间长了就会死亡,此病还会传给别人,造成全家人的死亡。葛洪所描述的这种“尸注”,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结核性传染病。他对这种结核性传染病的症状和发展情况的认识,是符合实际的。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生病,肺结核、骨结核、肠结核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

葛洪是中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医学家。

祖莹勤奋夜读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祖莹,字元珍,北朝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曾任太学博士、殿中尚书、车骑大将军,并有文集流传于世。

祖莹出生在世代作官的人家,小时候既聪明又勤奋,8岁就能背诵《诗》和《书》,并且还会做诗写文章。亲属们都称赞他是“圣小儿”,言外之意便是小神童。

祖莹读书非常刻苦。他总觉得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因此常常夜里攻读。父母怕他累坏身体,多次阻止,不让他夜里看书。但他学习如饥似渴,觉得晚上不读书太可惜。父母为这事常犯愁。一天,父母把家里的灯盏、烛台都藏了起来。祖莹知道这是父母不让他夜读,就悄悄地把火拣在小炉子里,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拨开灰层,将炭吹红,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上,不让光线透出去。就这样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后来,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又拜当时的中书博士张天龙为师,跟他学习《尚书》。祖莹投师后,学习更加刻苦用功。

有一次,老师清早就要给同学们讲《尚书》,祖莹由于读了一夜没有睡觉,昏头昏脑地把另一个同学的一本《曲礼》当做《尚书》拿去上课。到了课堂才发现自己拿错了书,可是老师很严格,他不敢回去换书,只好硬着头皮听讲。这堂课刚好老师叫他读《尚书》。由于祖莹平时非常努力,早就会背《尚书》了,他虽然没带课本,可是凭自己的记忆,照样准确地把《尚书》背诵了3篇,一字不漏。北魏当政人物很注意这个远近闻名的“圣小儿”,后来便选拔他去做“中书学生”。这使祖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加上他刻苦不懈地攻读,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个很有知识的学者。

王次翁借灯读书中进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王次翁(1079—1149),南宋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字庆曾,号两河先生,崇宁进士。他学识渊博,五经六艺、诸子百家无不通晓。

王次翁自幼家贫,请不起教书先生,也没钱进学馆学习,读书全靠自学。学习是需要书籍的,王次翁买不起就向左邻右舍的读书人家借着看,借来之后就连夜抄写下来,然后赶紧把书还给人家。

工夫不负苦心人,在他不到20岁的时候,王次翁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而且他刻苦读书、自学成才的名声也在济南传开了,于是,很多读书人都主动地向他请教。有许多希望孩子成材的家长,也主动来拜访王次翁,恳请他教育子女。盛情难却,王次翁就开始设立学馆教学。由于他教书教得好,名气越来越大,因此,不但当地的来向他求学,还有很多不远千里背着书籍行李来向他求学的。他的学生越来越多,遍及全国各地。

王次翁虽然学问很深,可是毫不满足,仍锐意进取,后来他放弃了教学这一职业,又考进了京师太学学习。当时京师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王次翁希望自己能在太学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他进太学学习靠的是几年来教书积攒的一点钱,然而学费很贵,外加自己的吃穿与零花钱,他教书得来的那点钱很难维持,只能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在买学习用品和书籍上。晚上,他连点灯用的油都舍不得花钱买,就到邻舍太学生的房间里去与人家共用一盏灯读书。他一读书就是到半夜,人家困了想休息,可是看他读书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又不忍心撵他走,只好陪着他读。时间长了,两个人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倒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王次翁在太学毕业以后,终于考中了第一名进士。

韩愈勤于致学

学无止境。——荀子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文学家之首,古文运动的领袖。

公元768年,韩愈出生在河南孟县一个有学问的家庭里。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哥哥收养。

韩愈10岁那年,哥哥因故被贬官,他又随哥嫂流落他乡。一路上,哥嫂经常给韩愈讲故事,希望弟弟将来能够成才,重振家业。他们讲得最多的是古人业绩及其故事,以激发韩愈的进取心。如周文王坐牢写了《易经》,左丘明双目失明写了《左传》,屈原被放逐写了《离骚》,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写了《孙子兵法》,司马迁受了宫刑写了《史记》等等。当哥哥嫂嫂绘声绘色地讲完这些故事时,对幼年的弟弟说:“人生是短暂的,历史却是永存的。你应该把这短暂的一生用在学习上,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有所作为呀!”古人逆境成才的故事和哥嫂的期望,使韩愈很受启发。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晨公鸡一叫就起床,先到院中做一种名叫“八段锦”的体操,活动一下身体,然后回到屋里读书。他读书非常用功。由于吃饭时没菜,他就拿看书来下饭。在读书中,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反复默读琢磨,或者向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从不退缩,也从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在学习过程中,他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不是东学一本,西看一段。这样他完整地读了大量的诗书和史书。

数年后,韩愈已经是一个有一定知识的青年了。他决定走出家庭,到社会上去锻炼成长。

到了洛阳,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博览群书,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为了“将求多能”,他“蚤夜以孜孜”,“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起早贪黑读书,有时读到后半夜才睡觉。严冬腊月,他也舍不得生个炭火。砚台里的墨结成了冰,他就用嘴呵呵,等融化后再写,手冻僵了,搓搓手继续写;读书读得口干舌燥,喝口温茶继续苦读揣摩。他除了苦读、背诵、深思外,还勤奋地做读书笔记,他读不同性质的书有不同的笔记法,并坚持写出纲要。

韩愈19岁那年,他离开洛阳,来到京都长安。当时长安文坛上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人,叫梁肃。梁肃是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习惯上称古文)形式写作的一个大作家。韩愈得知后,欣喜若狂,决定登门求教。原来,韩愈在读书中,早就发现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自由,语言活泼,有利于表达思想内容。这次,他自然不放过求学的机会。可是,当他头几次去拜访梁肃时,却未被接见。他毫不灰心,仍然多次去拜访。后来,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梁肃,梁肃接待了他。打这以后,他在梁肃的指点下,古文的水平提高更快了。

以后,韩愈更加积极地倡导古文运动和从事古文写作。无论是给皇帝的上书,给亲友的书信,还是政论文、传记、小品文、杂感等,都是按着先秦、两汉的散文要求,精心撰写。文章的艺术性很高,雄奇奔放,感情充沛,曲折变化,流畅明快,在文坛上影响极大,因此,大家都爱读,而且学习他、模仿他的人很多。在他的倡导下,散文蔚然成风,深入人心,韩愈的名字也因此在文坛上永垂不朽。

韦述少年苦读成进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韦述,(?—757)京兆人,唐朝著名的学者、史学家,曾撰定唐朝《国史》112卷,当时学者萧颖士把他与《三国志》的作者、史学家陈寿相提并论。

韦述的父亲韦景骏也是个学者,曾任房州刺史,家中藏书十分丰富。韦述在小时候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还不到10岁的年纪,就已经把父亲珍藏的两千多卷书籍读得烂熟。

景龙年间,韦景骏调任为肥乡县令,全家也搬到肥乡县。当时名望很高的学者元行仲,是韦述的表兄,正任沼州刺史,肥乡县在其辖区之内,因此两家来往比较密切。韦述经常到元行仲家里去,去了之后便钻进元行仲的书房里废寝忘食地阅读,有时一直阅读到晚上也不出门。元行仲看到这个小表弟这样好学非常高兴。

有一次,韦述又来到元行仲家看书,元行仲就和他攀谈起来。一经谈话,他才发现虽然韦述年纪小,学问可不小,经籍史书他都通晓,随便提起历史上的某段史实,韦述都了如指掌,他对《五经》也造诣很深,议论起来,见解精到,简直不亚于当时第一流的学者。元行仲又试着让他写文章,韦述提起笔来一篇千字文竟一气呵成。元行仲十分惊喜,晚上就留下这个小表弟与自己睡在一起。

经过元行仲的指导,韦述有了长足的进步。过了几年,不过十几岁的年纪,韦述就进京参加科考。那年,恰好著名的学者诗人宋之问做主考官。宋之问见韦述又矮又小完全是个孩子,感到很惊奇,就对他说:“韦学士,我看你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啊?”韦述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正撰写唐史,现在已经完成了30卷。至于策论与文章水平,那您等着考试完毕看结果吧!”宋之问笑着说,本来朝廷要选拔优异的人才,想不到却招来了像司马迁、班固这样的天才。经过科考,韦述果然中了进士。

开元五年,由栎阳尉秘书监马怀索负责组织元行仲、王于殉、吴兢等26位学者整理编写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韦述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整理图书的工作中,韦述仍保持着他勤奋好学的习惯。当时学者柳冲先整理完了200卷《姓族系录》的目录,韦述对谱系学非常感兴趣,于是白天在秘书阁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晚上就把《姓族系录》抄写完毕。这时他已经成了研究姓氏源流的专家,不但详尽掌握了中国的姓氏源流,而且还在研究古代姓氏演变的《姓族系录》一书的基础上又编写出研究姓氏谱系的《开元谱》20卷,丰富并发展了谱系学。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受到同僚的一致赞扬,并因而被晋升为学士。《旧唐书》记载:韦述一生“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60年中“嗜学著书,手不释卷”。唐朝时很多学者都想撰写出一部国史。著述《唐史》的工作早在令狐德棻时开始,直到与韦述同时代的学者吴兢为止,历经多少学者修撰都未完成。而韦述穷尽毕生精力,搜集素材,汇编撰写,终于完成的《唐史》120卷。韦述撰写的《唐史》材料翔实,文笔流畅,言简意赅,的确不愧为宋之问所说的是“迁、固”之才。后来安禄山叛乱,京城被攻陷,长安一片火海。在火海中,韦述抢救出《唐史》,它成为以后张昭远等撰写《旧唐书》以及欧阳修撰写《新唐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韦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司马光“警枕”促读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卷帙浩繁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就是由他主编的。

司马光自幼酷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历史书。他虽然不聪明,但是看到别人有什么长处就下工夫学习,直到超过别人为止。比如,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便扔开书本跑到院子里去玩的时候。司马光便关上门窗,独自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起来,直至能流畅地背诵才肯罢休。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比如骑马赶路,或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精通,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强了,以至于后来在年轻时的所学竟至终身不忘。

司马光作官以后,读书更加刻苦。为了抓紧时间读书,他给自己设计了一套特别的卧具:一张木板床和一个小圆木枕头。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因为硬梆梆的圆木枕头,放在硬梆梆的硬木板床上容易滚动,读书困了睡着时,只要一翻身,枕头就滚走,头便跌在木板上。于是就惊醒了,可以马上起来继续读书,不会一觉睡到天亮。司马光给这个小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司马光长时期的勤学苦读,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水平,为今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治通鉴》的编修,前后历时19年。在《通鉴》的编修过程中,司马光付出了艰巨的劳动。相传,他每天很早起床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才就寝。每天修改的稿纸有一丈多长,而且上边没有一个草字。等到《通鉴》修完,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司马光在他的进书表上说“平生精力,尽于此书”,这绝非虚语。

陆游“书巢”博览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顾炎武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从小就热爱读书。他的父亲是个藏书家,家中有书几万册,经、史、子、集应有尽有。陆游最爱读文学作品,特别是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岑参等的诗。有一次他看见一本陶渊明诗集,拿来就读,越读越觉有味儿,从下午一直读到晚上,饭都忘了吃。岑参的诗格调豪壮,内容多写边塞杀敌,他十分喜爱。有时他边喝酒边听别人念诗,醉意朦胧中,似乎感到自己同岑参一道,正驰骋在抗敌的疆场上呢!陆游在学诗的同时开始不断地做诗。从十二三岁起,他的诗名就渐渐为人所知了。那个时候,正是金兵入侵、中原沦陷、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敌人的残暴、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激发了他的爱国精神。他勤学苦练,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20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往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战斗生活。所以,他一方面学习剑法,一方面研究兵书。他在《夜读兵书》一诗里写道:“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翻译出来,就是:

孤零零的油灯照亮了落霜的黑夜,我在深山里熟读兵书,寻找打仗的窍门。

我很早就立下了驰骋万里的志愿,要拿起武器奔向前线,驱逐敌人。

爱国志士,从来就不怕牺牲,守着妻子儿女,这是可耻的行为。

陆游时时盼望着骑铁马、挥金戈,驱逐敌人,恢复失地。但在妥协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真是“报国欲死无战场”。他因为要求救国而遭受打击,被调来调去,做了几任闲官。“国仇未报”,而壮士已经进入了老年!陆游从1189年年底被罢斥到1210年去世为止,中间除去约有1年的时间到杭州主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外,20年的漫长岁月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这20年里,他“身杂老农间”,有时还亲自到田间去劳动。他虽然遭到罢斥,而且已经老了,但并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曾在《老马行》里写道:“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然而统治者是不肯让他去“平燕赵”的。为了排遣“报国无门”的悲愤,更为了吸取历史经验、寻求救国之道,他又像20岁前后那样发愤读书,并且给他住的房子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书巢”。还写了一副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有人问他:“喜鹊在树上结巢,燕子在梁上结巢。上古有个有巢氏,是因为那时还不会修房子。尧帝时代,老百姓也曾经结巢而居,是因为那时洪水泛滥,平地上住不成。你现在幸而有房子可以住,门啊,窗啊,墙垣啊,应有尽有,和一般人的房子一模一样,却偏偏叫做‘巢’,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回答说:“在我的房子里,柜子中装的是书,面前堆的是书,床上枕的、铺的也是书。总而言之,一眼望去,除了书还是书。而我呢,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始终和书纠缠在一起。……偶然想走动走动,却被乱书包围起来,简直寸步难行;有时我自己也笑起来说:‘这岂不是我所说的巢吗?’”

客人不信,陆游便带他走进“书巢”看看。起初,客人被书挡住了,进不去,后来,好不容易钻进巢里,又被书围得水泄不通,左冲右突,还是出不来,于是哈哈大笑道:“一点儿也不假,像个巢,像个巢!”

陆游还有一间房子,叫做“老学庵”,这名字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里面也放了很多书,他在里面著书立说,曾写了一部《老学庵笔记》。

当然,“书巢”、“老学庵”读书,并不可能真正排遣他的愤懑情绪。面对“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的现实,仍然唱出了“为国忧民空激烈”的悲壮诗句。直到临死的时候,还因“逆胡未灭心未平”,写了一首洋溢着爱国激情的《示儿》。

范仲淹划粥苦读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出身贫苦,在他2岁时父亲便去世了。由于母亲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带着他改嫁到朱家。范仲淹自幼志向远大,酷爱读书,并经常规劝朱氏兄弟努力学习。朱氏兄弟不知好意,反而反问道:“我吃朱家的饭,穿朱家的衣,与你何干?”范仲淹闻此,又惊又疑。后来别人告诉他母亲改嫁之事,为此,他感愤之极,自立门户,告别母亲,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苦读,这年他才10岁。

在这一时期,他生活异常艰苦,每天晚上用粳米熬稀粥一锅,待冷凝之后,划成4块,早晚各吃2块,再切几根腌菜。这就是著名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3年之后,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风餐露宿,不远千里来到南都(今河南商丘)寻师访友,进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

在南都学习期间,他仍像以前一样食粥苦读。他有个同学是留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