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3:47:03

点击下载

作者:沈文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

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试读:

推荐语1

本书以一线实务工作的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在地震灾害情境下儿童救助的理论视角和服务方法。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面对灾害的行为有不同特点,中国(灾区当地)文化下的灾害救助要注意修复他们的社会环境,要注意跨学科、跨部门合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 王思斌2014年12月

推荐语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科学和可践行的专业,它始自教育,及至服务,再延伸至本地理论的建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此手册的出版,不单可起补白的作用,它同时是一本实在、有用和针对需要的工具书,对教学、培训和实务都大有裨益,我诚意推荐!

危难中透着机遇,天灾或不能避免,但可借整合和提炼在救灾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提供有用的参考材料和工作工具,让社工、志愿者们更快、更有效和更具体地为受灾的儿童提供适切的社会心理服务,减轻因灾祸带来的冲击、创伤和困惑。重建由“心”开始!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 阮曾媛琪教授2014年12月

推荐语3

Working with children post-disaster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social workers. This post-disaster pyschosocial work toolkit for working with children is an essential read for anyone working with children in post-earthquake disasters in China. It has been written from a practice base and is aimed at practitioners wanting to know how to do this difficult,if rewrding work.Durham University,Professor Lena DominelliDecember ,2014

从事灾后儿童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责任。这本《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是中国任何一个灾后儿童社会工作者的必备读物。它的编写是以实务为基础,且受众是那些想要了解如何从事这项艰巨而有益的工作的实务工作者。英国杜伦大学 Lena Dominelli教授2014年12月

总序

积极参与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大力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是提升灾害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共造成69227人丧生、374643人受伤、17824人失踪,给灾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地震发生后,有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工作者参与了灾害紧急救援、灾区群众过渡性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们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发扬无私奉献的专业精神,围绕灾区群众需求开展了心理疏导、情绪抚慰、残障康复、社区重建、生计支持、能力提升等一系列服务项目,得到了灾区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充分认可。特别是在灾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外来资源与本地力量的协作联动,组建了一批灾区本地的社会工作人才机构,使社会工作支援项目转化成了灾区本地项目,使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方法在灾区落地生根,实现了社会工作的本地化、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在汶川地震中的介入,是我国首次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探索,在灾害救援和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之后发生的甘南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中,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的经验被充分借鉴并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政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并在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首次统筹实施了国家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将灾害社会工作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灾害社会工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领域,社会工作者在灾害管理中扮演着多种角色,需要与政府部门、社区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方面建立良好协作关系,针对灾后不同阶段特点,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对灾害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晚,与社会工作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灾害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与实务积累较为欠缺,迫切需要加强国(境)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内灾害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孕育发展,得到了香港社会工作同仁的大力支持。其中,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沈文伟博士在香港怡和集团思健基金会的资助下,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乐山师院等高校合作开展了“四川灾后社会心理工作项目”。该项目自2009年2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致力于为灾区学校的学生、教师及其家庭、社区提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为国内同行开展灾害社会工作提供了典型示范。此外,沈文伟博士通过“地震无疆界项目”,与英国剑桥、牛津、杜伦、赫尔、利兹、诺森比亚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英国海外发展部、地质调查局、国家土地观测中心、灾害风险应急中心等机构密切合作,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伊朗、尼泊尔等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灾害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项目,对建立多学科交叉、跨部门联动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提升地震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经过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六年多的实践积累,沈文伟博士及其合作伙伴总结了近年来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成果以及汶川、陕西等地区防灾减灾、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精心编著了“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丛书所包含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指引灾害社会工作者科学开展社会心理需求评估工作,设计实施社会心理服务项目。这些成果已经在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同时,该丛书也有助于丰富社会工作教学内容,促进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特别是从事灾害管理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我十分期待“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的出版发行,并愿意向广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推荐。

伴随着近年来中央一系列社会工作重大政策和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将坚持不懈地推进包括灾害社会工作在内的各项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增进人民群众的社会福祉。也真诚地希望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实务、行政各界同仁,秉承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发扬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想,精诚团结、继往开来、不断提升,为我们共同热爱的社会工作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努力。

是为序。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 王金华2014年9月22日前言具有抗逆力的儿童:中国灾后社会心理工作模式

在面对灾害时,儿童会表现出超出我们想象的抗逆力。一般情况下,只有小部分儿童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在救灾过程中给予特别的关心。着眼于创伤和相关病理分类的西方精神卫生治疗不一定适合不同的文化和情境,儿童的健康通常依赖安全的家庭关系、稳定的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Arntson and Knudsen,2004;Duncan and Arntson,2004)。灾难情境下国际通行的模式,即关注儿童的精神病理学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改变。机构间常设委员会(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反复指出(IASC,2007:4),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工作中的一个“普遍错误”是忽视了由不同年龄、性别、社会文化背景和紧急状况带来的资源,仅仅关注被影响群体的劣势、弱点、痛苦和病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在紧急状况之下,通过社会心理的支援(Psychosocial Support)提升家庭的能力,从而让儿童在家庭层面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需要帮助家长建立他们的社会网络,以便家长在困境中得到正式支持(Normally Sustain)。

汶川震后,与中国儿童一起工作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迅速进入灾区,与其他机构合作,其中包括一些香港的非政府组织(NGOs),如香港小童群益会,国际的非政府组织,如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以及四川本地的大学,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我们在灾民过渡板房中为儿童提供服务,组织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暑期活动,这些活动大多由做游戏和讲故事等趣味活动构成,旨在帮助受灾儿童恢复常态,提升他们的抗逆力。

经过6年的服务,我们对社会心理工作的理论基础、目标、理论框架、组织和独有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反思和总结(Sim,2009;Sim,2011),强调社工需要超越社工传统的和精神病理学的方法,认识到众多不同学科融合的必要性,推动使用以预防和正向发展为本的服务规划。在运用社工非常熟悉的生态视角时,我们特别强调连接家庭、学校和社区,因为这三者都被视为学生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

四川灾后社会心理工作模式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与儿童及其学校、家庭、社区一起工作时,我们发展和总结了一套工作模式,可以称其为四川灾后社会心理工作模式,希望可以给内地或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工、精神卫生工作者、教师、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在类似情况下提供有益的借鉴。“四川”(SICHUAN)模式包含7个重要的观点,由13个相互连接的概念构成,这些概念是在我们与儿童及其成长环境工作的过程中认为非常有用的。

S:(1)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2)可持续性的服务;

I:(3)重在参与;(4)包容;

C:(5)尊重环境;(6)珍视不同的应对机制;

H:(7)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8)巩固服务对象在灾后环境中固有的支持网络;

U:(9)共同合作、努力:研究者-实务工作者;跨学科;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本土-境外;

A:(10)助人自助:帮助居民实现自助、互助;

N:(11)不添烦;(12)不添乱;(13)不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模式已经发展了6年。我们服务的儿童以及他们的学校、家庭和社区启发我们不断地反思;同时,社工、督导和顾问也在不停地合力完善这个模式。

本手册根据在四川的6年工作经验整理而成,我们的社会工作者和康复治疗师根据以上模式,把在灾区的工作经验细细地加以记录,系统地提出一些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法。

我们的合作伙伴Mindset 思健(香港怡和集团旗下的慈善机构)将会为我们的工作在 2014~2016 年追加 3 年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把这个工作模式扩展到更多的社区中,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在中国,自然灾害是极为普遍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又发生了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以及2014年刚刚发生的“8·3”云南鲁甸地震。由于云南鲁甸地震和四川汶川地震有相似之处,我们有责任将过去6年的工作经验尽快整理成册,为鲁甸震后重建,特别是为云南的灾害社会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指引,帮助云南地震灾区的儿童尽快恢复、环境尽快重建。

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中国的灾害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期望在云南地震灾区及其他相似境况下,使用这一模式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进而检验、完善和确证这一模式,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另外,我们会继续脚踏实地、谦卑和敏锐地发展社会心理工作,我们也非常肯定:存在于儿童及其所在学校和社区的抗逆力将会继续让我们惊讶,给我们以启发!沈文伟四川灾害社会心理工作网络项目负责人

参考文献

1. Arntson,Laura and Knudsen,Christine,2004. Psychosocial Care and Protection of Children in Emergencies. UK:Save the Children.

2. Duncan,Joan and Arntson,Laura,2004. Children in Crisis:Good Practices in Evaluating Psychosocial Programming. UK:Save the Children.

3.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IASC),2007. IASC Guidelines on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in Emergency Settings. Geneva:IASC.

4. Sim,Timothy,2009. Crossing the River Stone by Stone:Developing an Expanded School Mental Health Network in Post-quake Sichuan,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3):165-177.

5. Sim,Timothy.,2011. Developing and Expanded School Mental Health Network in a Post-earthquake Chinese Context,Journal of Social Work 11(3):326-330.第1章灾后志愿者应急介入[1]黄皓 宋军概述

费孝通说过,关心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是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在灾害救援的过程中,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处通过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社会组织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募集救灾款物,协助政府抗震救灾,为受灾群众提供各种帮助。

目前在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在灾难发生时,高校可以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进入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2008年5月19日,在共青团四川省委系统报名的志愿者已达106万人,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玲等(2009)针对四川大学在校学生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及志愿服务意愿调查表明,94.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灾害发生后加入志愿者队伍,但同时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表示缺乏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和培训。何侃(2008)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很多志愿者由于缺乏心理干预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很容易对地震亲历者造成“二次伤害”。灾害来临时伤员救治、灾民安置工作繁重,灾后救援志愿者无序进入灾区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和接纳困难。志愿者的热情和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灾区的“燃眉之急”,但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训练。在震后一段时间内,灾区流传着“防火、防盗、防心理治疗”的说法,从中不难看出,很多高校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进入灾区以后,盲目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志愿者不但不能为灾民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反倒是一遍又一遍地去揭灾民的心理伤疤。

第二,缺乏连续性。根据笔者的了解,绝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区的时间不超过1星期,有些高校以人员频繁轮换的方式提供服务,往往是一批志愿者刚刚熟悉当地的环境就要离开,灾民则需要一遍一遍地去适应不同的志愿者,导致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缺乏救灾经验。灾难发生后,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对灾区受损情况的了解,往往是到达灾区以后才发现能做的事情很少,还有些人因为缺乏必要的防灾经验,而造成自身受伤或受困的情况,反而消耗了灾区有限的救援物资。

台湾学者冯燕根据台湾“9·21”大地震的经验,将灾害社会工作分为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她认为,第一阶段为灾难发生之后的一个月内,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维护生命安全,包括“生命救援、临时安置、危机处理以及需求评估”等。第二个阶段为灾后一个月到半年之间,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第三个阶段为灾后半年到三年之间,主要工作目标是“生活重建、关怀弱势、心理重建以及建立制度”等(王曦影,2010)。本章所描述的大学生志愿者指的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救援阶段进入灾区开展儿童服务的大学生群体;根据该阶段情况制定的行动表。行动表1应急志愿者的组织与招募1.理念

高校在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混乱、恐慌,并有应急性的停课,学校一方面会尽力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学习中,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相关工作,如开展募捐等。同时,响应号召,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并针对教师、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在第一时间奔赴地震重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有序地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节重点围绕组织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根据实务经验给出具体的应对方法。2.目标

组织和招募一批有心有力的大学生进入灾区提供服务。秉持“不添烦、不添乱”,为灾区服务的原则。3.主要行动3.1 需求评估3.1.1 保持与灾区的密切联系,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在地震发生以后,国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大新闻媒体全天候地播放与地震相关的新闻。川内多家高校积极响应共青团四川省委的号召,参与抗震救灾中去。通过向地震灾区有关单位,如各级乡镇政府、中小学校了解相关受灾情况,结合当地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3.2 前期准备工作和志愿者招募3.2.1 前期工作

3.2.1.1 准备相关的申请工作:向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开展志愿服务的许可;与灾后救援部门联系,征得前往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许可。

3.2.1.2 发动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开设报名点、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3.2.2 招募工作

3.2.2.1 发布具体的招募条件:根据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需要,提出具体的招募条件。例如,在机场等交通中转地帮忙搬运物资男性志愿者更为合适;在医院帮忙照顾地震伤员心思细密的学生更为合适;在捐助中心帮忙接收物资和接听热线女生更为合适;前往地震重灾区能吃苦耐劳、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更为合适等。

3.2.2.2 组织面试: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十分高涨,但人多有时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面试考查,尽量保证具有一定救灾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志愿者进入灾区开展服务工作。3.3 前期注意事项3.3.1 学生参与的动机

部分学生志愿者是抱着“灾区一日游”的心态前往灾区的,非但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反而会给正常的救援工作带来影响。故而在组织面试时需要特别留意志愿者的参与动机。3.3.2 学生个别需要的考虑

在地震发生后的应急介入时期,由于灾区房屋严重损毁,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资,这段时间进入灾区的志愿者将要面临艰苦的生活环境,有些志愿者甚至会面临惨烈的现场环境,这就要求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学校应提供适当培训,否则志愿者恐怕会变成服务的对象。3.3.3 生理条件

在应急时期介入灾区的志愿者随时都需要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工作,例如,搬运救灾物资、搭建帐篷等。由于物资匮乏,进入灾区的志愿者基本上每天只能得到一瓶矿泉水和一包军用压缩饼干。同时,震后灾区容易发生疫情,因此对志愿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体质较为虚弱或本身患有某些疾病的大学生不太适合在这段时间进入灾区。3.3.4 专业背景

震后灾民急需心理支持,因此需要一批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背景的志愿者进入,但这并不是要学生志愿者为灾区居民进行心理治疗,而是提供一些基本的心理支持,例如陪伴、倾听、换位思考等。3.3.5 语言条件

部分灾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只会讲本地方言,不会说普通话,这可能导致外地志愿者在与当地居民沟通时出现障碍,甚至会影响救援工作。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懂得本地方言的志愿者。3.3.6 团队纪律

在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志愿者需要绝对服从团队纪律。故而在选拔志愿者时,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为灾区服务是首要的目的,不能擅自离开服务地点,也不能开展超出原定计划且未经带队老师同意的服务。如果因为志愿者个人原因对志愿服务造成影响,该志愿者必须提前撤离服务点。3.3.7 轮换机制

在紧急救援阶段,灾区的情况十分复杂,志愿者会长时间地面临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放松和缓解,很容易对他们造成伤害。故而志愿者一次服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一星期轮换一次,这样既可以保证服务的延续,同时也可以让志愿者得到休息。3.3.8 服务范围

志愿者在灾区应严格遵照当地救灾部门的统一调度和安排,提供能力范围之内的服务,例如,发放救灾物资、协助安置灾民、进行需求评估和消毒防疫工作、陪伴倾听灾民需要等。志愿者在遇到能力范围之外的情况时,应及时向带队老师反映,切忌自行处理。3.3.9 签订服务协议

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前往灾区前,应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签订相关服务协议,明确规定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时,应该按照事先的协议处理(协议内容为双方共同意愿的体现)。4.前期注意事项4.1 考虑学生的背景

在招募志愿者时,需要留意学生本人家庭的受灾情况,特别是那些在灾难中有亲人遇难的学生,在应急救援阶段不太适合让他们进入灾区,避免他们触景生情,反而需要照顾。4.2 详细了解学生资料,以免让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

在面试之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相关资料应进行认真筛选,标注出不清楚的地方,在面试时进行深入的了解。相关资料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有些学生提交的资料会故意隐去一些重要的信息,有些学生会添加一些虚假的信息,比如做过同辈心理咨询员、参加过志愿服务等,这就需要面试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避免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对整体的志愿服务质量造成影响。4.3 提供完整的招募信息

在发布招募信息时,需要将灾区的相关情况介绍清楚,避免学生盲目加入却在出发前因某些情况不能前往。例如,某些灾区可能会出现堰塞湖或是疫情,但招募信息中并没有提到这些,当志愿者名单最终确定以后,某些志愿者因了解到相关情况以后,产生畏惧心理,或是因为家庭的强烈反对不能前往。5.伦理考量5.1 充分的知情权

应急阶段灾区可能会出现疫情或是余震等危险的情况,需要将这些信息提前告知志愿者及其家人,让其自己选择是否还要继续参与。5.2 学生有退出的自由,但需要提前告知

如果学生在志愿服务期间,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离开或是到达服务地点后希望退出志愿服务时,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原则上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行动表2应急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1.理念

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不足是大学生志愿者经常遇到的瓶颈,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方面的培训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提高应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李玲等,2009)。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区环境,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管理,营造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志愿服务。本节将重点介绍在应急救援阶段,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结合实务经验给出具体的应对方法。2.目标

2.1 让志愿者对灾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习一定的应对技巧,相对系统地掌握活动内容与方法。

2.2 保证整个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3.主要行动3.1 需求评估3.1.1 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

在培训之前,需要了解受训学生的专业背景,避免重复培训浪费宝贵的时间。例如,有些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背景的志愿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技巧、基本的心理支持技巧等,因此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欠缺相关知识的学生身上。3.1.2 了解学生的志愿服务经验

了解学生的志愿服务经验,可以安排那些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协助开展培训工作,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在分配任务方面必须结合每个同学的实力、经验加以考虑。3.2 前期准备工作3.2.1 制定培训规范和行为准则

保证培训有序进行,避免受训学员按个人意愿行事。聘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为志愿者提供培训。3.2.2 收集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应对方式

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有关次生灾害的信息和训练,如余震发生时,应该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按照防震知识进行有效的躲避。提醒大学生志愿者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如天气炎热时,应避免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帐篷内,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否则会导致中暑。叮嘱大学生志愿者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治安部门。3.3 前期注意事项3.3.1 培训者的背景

培训者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在特定灾难发生后对相关知识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再学习。由于许多受训的大学生志愿者没有培训者的学科专业背景,极易对未来成行的可能性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消极的受训情绪,并会将这种猜测传染给其他同伴,这就要求培训者对受训学员开展心理调适辅导和减压训练。尽量传授一些实用技术,而非照搬书本的知识,切忌大谈空谈。3.3.2 培训方式

应该尽量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如角色扮演、分小组解决问题等)吸引学生参与培训,从而使学员对培训内容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最终掌握,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3.3.3 培训内容

3.3.3.1 发放救灾物资

由于灾民所处位置分散,而救灾物资往往是统一管理和发放的,因此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办法及时获取物资,这时志愿者需要及时收集信息并反馈给物资管理部门,将所需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

3.3.3.2 卫生防疫

灾难后可能引发疫情,志愿者可以考虑协助防疫部门对厕所、垃圾储放地、帐篷等高危地点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戴口罩、穿长衣长裤、避免饮用不干净的水等)。

3.3.3.3 搭建(拆除)帐篷

震后大多数房屋都无法正常居住,志愿者需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将送来的救灾帐篷搭建起来以供灾民使用。在板房搭建完毕以后,需要将之前的帐篷拆除并做消毒处理。

3.3.3.4 避暑、防雨

遭遇极端天气时,志愿者需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避暑和防雨准备,特别是在帐篷过渡时期,因为天气炎热,帐篷吸热且不通风,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提醒灾民到室外避暑,引导灾民前往阴凉处休息,并准备足够的防暑药品,当发现灾民有中暑迹象时,应及时请医务人员跟进处理。

3.3.3.5 时间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区会有部分的空余时间,特别是晚上,志愿者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工作总结和讨论,并做好第二天工作的准备,切忌休息时间做一些与大学生志愿者身份不符的事情(如喝酒、赌博等)。

3.3.3.6 财物管理

志愿者要注意保管自身物品,不要随处乱放,避免财物丢失。

3.3.3.7 避免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是传播疫情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准备充足的防蚊虫药物,尽量穿长衣长裤,及时打扫居处的卫生等。

3.3.3.8 防雷电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当出现雷雨天气时,避免外出和在树下躲避,应留在室内,关闭电源。

3.3.3.9 躲避次生灾害

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特别是在山区开展志愿服务时,避免长时间待在山体松动的地方。应提前选定临时避灾场所,例如避灾场所应与泥石流区保持相当距离,当遭遇泥石流时,应及时前往避难处,在展开自救的同时向相关部门求救。3.3.4 管理内容(在志愿者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团队建设的方式开展)

3.3.4.1 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行为准则,组建团队的管理梯队。及时与当地负责人进行沟通,争取相关支持。

3.3.4.2 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如成立后勤保障、安全保障、娱乐保障小组等。

3.3.4.3 根据服务对象的多少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分组,相对固定服务对象,留意交接流程,以降低服务对象的混乱情况。

3.3.4.4 每天召开集体分享会,及时解决志愿者遇到的问题。在最开始的几天里,很多队员都有很多的发现、看法、问题和困惑,分享会会成为大家发泄情绪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一吐为快。这对没有经验的人而言,既可以排解无助感,也可以从同伴那里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3.4.5 大学生志愿者每天撰写个人日志,将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汇报给带队老师,老师每天也需要给予及时的回馈,尤其是当有问题出现时,应该主动找到志愿者,清楚地了解情况并及时跟进。

3.3.4.6 及时与当地管委会进行沟通,共享部分物资和信息资源。

3.3.4.7 做好随机应变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灾区发生的各种变化。

3.3.4.8 必要时,带队教师可以亲身示范,帮助志愿者渡过难关。

3.3.4.9 每天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和收队仪式,以使团队有整体感,建立团队向心力。3.3.5 提供志愿服务

3.3.5.1 应急救援阶段的时间十分宝贵,应该尽量缩短受训时间,突出培训重点(关注人群应是受灾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等),培训内容不建议涉及残疾人、丧亲者等特殊群体,培训内容切忌超越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避免无谓的时间浪费和对受灾人士进行“再伤害”。

3.3.5.2 合理安排值班和轮休。刚到灾区时团队只能住在帐篷里,而且周围的围墙等均已被破坏,安全格外重要。不应允许大学生志愿者单独外出,特别是在夜晚,需要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守夜,女生如要上洗手间也应有男生陪伴,并备有口哨等设备,必要时可呼叫同伴。

3.3.5.3 注意饮水卫生,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同时配备常用药品(如,防中暑、腹泻、感冒、跌打损伤等药品),志愿者队伍中也应该配备一名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可以是校医院的医生),这样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如发生重大疫情时,应及时与当地的医务工作人员联系,前往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3.3.5.4 由于团队是临时组建的,队员之间缺乏了解和合作,在分小组时有必要对相互熟悉的成员进行拆分,并避免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形成小团队。在可能的情况下,带队老师可以考虑在初期进行团队建设工作。

3.3.5.5 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线,除特殊情况外不应允许服务对象到团队驻地游玩,也不应允许团队成员私自离开驻地。还需要特别留意团队中的情侣学生,避免在服务地点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3.3.5.6 在可能的情况下,当日事当日毕,避免工作任务积压,造成队员心理压力过大。

3.3.5.7 每个团队应该至少有两名带队教师,在必要时扮演不同的角色解决团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3.3.5.8 留守驻地的值勤人员应从各小组中抽调,避免正常服务活动受到过分影响,并且必须考虑男女比例。

3.3.5.9 受训学员应该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危机和应对方法,并对当地的文化、习俗有基本的了解。避免主动提及和议论服务对象所面对的灾难,更不能认为自己可以对其遭遇感同身受并试图单方面解决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4.伦理考量4.1 是否可以就近回家

志愿者服务团队中可能有部分志愿者来自灾区,而且家离服务点很近,这些队员希望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回家看看,特别是想亲眼看一下家庭受灾的情况。然而团队是以学校的名义组建的,因此在灾区安全情况不明时,团队对每个队员负有安全责任,此时团队负责人要特别注意考量各种因素。4.2 是否可以接受礼物

服务对象有时会向志愿者赠送礼物。团队应在行为准则中规定相应条款,避免接受贵重物品。每个队员应该向服务对象公开说明自己不能接受任何礼物。但收到服务对象的礼物和邀请(如到家中做客),对队员而言又是极大的鼓励。在培训时或实际情境中队员们可以就此开展相关讨论。4.3 是否可以临时增加新成员

在服务点中,会有部分当地青年学生想为灾区做一些事情,但苦于没有组织,个人力量又非常有限,所以希望加入已经成型的团队。但由于这部分人没有进行过前期的团队训练,难以理解团队目标、工作任务和方法,而且这些人每天回家,与团队相处的时间会较少,所以可考虑将其分配到经验较为丰富的小组中,并且全程参与服务过程,团队成员要尽可能地照顾临时队员的情绪,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临时队员参加团队活动。5.专业反思

5.1 在组建应急性、任务单一型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时,应该注意队员学业背景的差异,最好招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艺术、教育等学科背景的学生。因为短时间的培训,很难将服务热情转化为对助人专业的认同。

5.2 指导教师应关注队员的各种异常行为,特别是有悖于专业伦理,损害团队形象,甚至有碍于服务对象的成长的行为。如果服务对象有不当行为,队员采用体罚等形式,这不仅违背了社会工作正向引导的理念,而且还会进一步令服务对象产生恐惧和失望心理。

参考文献

1.李玲等:《汶川大地震后大学生应急能力及志愿服务意愿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23期。

2.何侃:《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复杂性与长效机制》,《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第23期。

3.王曦影:《灾难社会工作的角色评估:“三个阶段”的理论维度与实践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冯燕:《9·21灾后重建:社工的功能与角色》,《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12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2007年8月30日,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 htm。[1] 黄皓,男,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级社工师,香港理工大学四川“5·12”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社工;宋军,男,四川灾害社会心理工作项目本地督导,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教师,“5·12”汶川地震后一直参与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项目。第2章儿童暑期服务[1]陈会全概述

儿童因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智未臻成熟,在自然灾害中往往成为最易受伤的群体。亲人离世、环境变迁、身体受伤等都是儿童在地震后可能面对的挑战。儿童在灾后容易出现心理创伤,需要给予支持(曹克雨,2009)。在灾后前期有不少儿童都表现出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PTSD)症状,比如常做噩梦、害怕离开熟悉的人、担心再次发生灾害等,但灾害发生一个月之后,绝大部分儿童的初始创伤应激障碍症状都会消失。儿童在地震后的反弹能力强,而且与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与家庭、相邻儿童群体的关系尤其不可漠视(朱雨欣、沈文伟,2009)。灾后针对儿童进行干预,应减少病态化取向,从现实需要出发,尽量提供支持(贾晓明,2009),强调优势视角(管雷,2008)。如果单纯针对儿童心理本身进行心理重建,忽略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可能会不利于儿童在灾后整体性支持网络的构建(朱雨欣、沈文伟,2009)。

国际上社会工作者认为,针对儿童的PTSD进行干预,游戏或活动是很好的选择(朱雨欣、沈文伟,2009),如讲故事、写作和绘画,鼓励儿童与朋友、同学及其他人一起享用美食、阅读有益的故事等。农村学校的灾后系列干预可以包括全校集会、小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同伴辅导、咨询和培训等;还可以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活动,包括海报竞赛、诗歌朗诵、歌曲创作、征文比赛、艺术活动、木偶表演、短剧表演等服务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鼓励儿童参与有趣的益智游戏和娱乐活动,鼓励儿童参与服务活动和有关决策制定的过程,可以减轻地震对其身心的不利影响(刘斌志,2012)。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儿童友好家园”服务中,除针对6~12岁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外,还提供绘画、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活动以消除地震的影响(邓拥军,2011)。

香港理工大学在“5·12”汶川地震过渡安置阶段连同四川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和学生开展了儿童暑期服务,服务期间不偏重辅导或治疗,强调以游戏为主,以小组的形式带动儿童重塑秩序、规范和安全感等,并着力促进儿童与朋辈、父母加强支持网络的构建(朱雨欣、沈文伟,2009)。本章根据过去几年积累的经验,呈献三个行动表。行动表1准备和进入1.理念

儿童在灾后面临着多元、复杂的需求,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给予回应。然而社会工作者对即将进入的灾区情况可能不熟悉,在进入之前非常需要当地人进行简要介绍,还应该寻找当地的“守门人”,以便能够顺利进入灾区,如某个政府部门、社区或学校的负责人。此外,在为儿童提供服务之前,应充分培训社会工作者学习以游戏为主的儿童服务,并提前开展团队建设,培训特色包括以下方面。

1.1 培训和服务相结合:开展与儿童服务相关的实用性培训,培训的内容超越个人咨询、辅导,以游戏为主,“以练为战”而非单纯的理论训练。

1.2 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保证他们都能够明白服务的内容。

1.3 以团队为单位接受培训:以团队形式接受培训便于团队开展服务,在培训中形成和锻炼团队,为服务的顺利提供打下基础。2.目标

2.1 培训和教育,让社会工作师生学会设计和带领服务。

2.2 寻找服务地区的负责人,初步了解服务情境。

2.3 准备资金和物资。

2.4 准备和签订服务协议。3.主要行动3.1 前期了解

3.1.1 了解服务提供者:了解社工师生的身体、心理、精神状况是否适合赴灾区提供服务;了解社工师生关于儿童服务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了解社工师生的服务期望。

3.1.2 了解服务地点:包括服务地点的儿童人数、年龄分布;儿童的安置情况(帐篷抑或板房);当地的具体受灾情况;潜在活动场地的安全与限制;饮食、住宿条件等。

3.1.3 了解培训资源:特别是与儿童服务有关的短期培训,如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儿童特点、游戏训练、灾区情况介绍(特别是当地风俗文化)、灾害社工角色和任务等。3.2 前期准备工作3.2.1 准备培训

3.2.1.1 师资:请有丰富儿童服务经验的资深社工提供培训,如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香港小童群益会的资深社工。

3.2.1.2 场地:找到足够大的,如200平方米的场地开展培训,培训场地可以灵活布置,有便于搬动的折叠桌椅和投影仪,如高校社会工作实验室,或某机构的培训场地。

3.2.1.3 时间:为儿童提供服务前一个月。如果暑期从7月开始,则6月初开始培训,培训时间以连续两周为宜,剩下的两周准备物资和服务计划,便于社会工作师生及时运用,不至于遗忘培训的内容。

3.2.1.4 培训内容:如何设计儿童服务,如何带领儿童服务,儿童在灾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需要,社工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任务和价值观,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申请。3.2.2 准备人员和物资

3.2.2.1 发动和招募:在社会工作专业中挑选对灾后儿童服务有兴趣、身体和精神状况良好、愿意投身社会工作的大三、大四学生。考虑到灾区住宿困难、服务能力有限、服务人数有限等问题,服务团队以10人为佳。

3.2.2.2 培训/演练:由带队的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带领挑选的学生到培训地点集中培训和进行实战演练,逐一学习游戏要领。培训时可观察学生特点便于在实际服务中安排适合的工作。

3.2.2.3 采购:包括采购儿童文娱物资(附录一《儿童文娱物资清单》)、药箱、应急物品、统一服装、大背包、帐篷(如果需要)等。

3.2.2.4 保险:鉴于灾区环境复杂,社工师生购买个人意外保险十分必要。可向保险公司咨询购买短期保险,保险期通常为1年,每份保单费用不超过200元,保额在10万元左右。

3.2.2.5 轮换机制:在服务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提前准备轮换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排班。

3.2.2.6 取得家长同意:应明确取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可请家长签署同意书。3.2.3 准备服务场地

3.2.3.1 联系当地负责人:应主动联系当地民政/教育/妇联/团委负责人,寻找对口服务的临时安置社区或板房学校。高校志愿者、社会工作团队尤其可以通过教育和团委两个渠道联系。

3.2.3.2 先行探查:了解社区/学校(复课)中儿童及其家庭和所在社区的人数。了解活动场地的大小、位置。场地太小或距离生活区太远都不适合。此外,应排除不安全的服务场地。

3.2.3.3 了解住宿和餐饮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帐篷和餐具。考虑安全因素,鼓励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服务,以确保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不为灾区添烦、添乱。

3.2.3.4 与服务的社区/学校“签署”服务协议:事先准备一份简要的格式统一的服务协议,内容可以包括服务时长、服务对象、服务场地安排、对方应给予的支持、协助安排住宿和饮食等。鉴于社会工作在内地的认受性较低和服务时间通常较短,协议可以以书面形式签署也可以双方口头约定。3.3 进入

3.3.1 确定时间:提前确定进入时间,进而安排培训和准备物资。其间应不断关注灾区的最新情况。

3.3.2 集体出发:以团队的形式进入较好,便于团队成员同时熟悉灾区情况,并统一服务提供的步调。避免在初期不断分批进入,这不利于服务对象建立稳定的关系,且影响服务效果。

3.3.3 带队者一起进入:带队社工教师一起进入特别重要,这样可以给对方留下服务团队认真负责的印象。带队社工教师一起进入,便于在初期协调灾区多方关系:选一个有经验的带队者是必要的。因为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可以妥善处理服务安排,如进行人员分工、确定服务内容和安排进度等。

3.3.4 妥善安顿队员:进入灾区后,首先需要妥善安置好团队成员,解决团队成员在住宿和饮食方面的后顾之忧,这是服务开始的重要前提。

3.3.5 熟悉周围环境: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周围环境,可安排当地人带领团队成员走访社区,了解社区现有服务,进而初步描绘社区资源图,包括交通、住宿区、服务地点、菜市场、医院、邮局、网吧等,还要了解余震发生后当地的逃离方案。

3.3.6 与当地负责人见面:建议以团队的形式与当地负责人见面,介绍团队成员和服务计划,并听取对方的建议、期望和要求。取得当地负责人的认同对于服务的顺利开展十分必要。3.4 前期注意事项

3.4.1 因时制宜:社工不应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时期介入,但这期间的人员培训、服务方案制订、物资准备、与当地人联系并取得对方的认可和支持可同时进行。服务团队可以考虑在灾区结束紧急救援进入灾后安置阶段后进入,以免给灾区添烦、添乱。

3.4.2 保持信息畅通:具体了解灾区状况和服务需要,帮助设计、安排并及时调整合适的培训内容,并挑选合适的团队成员。务必建立联系人清单,如果条件允许,可建立QQ群和邮件群,硬件方面可以准备无线对讲机。

3.4.3 带队老师全程参与:在复杂的灾区工作,带队老师可以通过日志了解学生情况并给予及时支持。实地参与还能够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平衡服务团队内部关系、保持与当地负责人的沟通、促进教学相长。带队老师如果将团队带到灾区后就离开,容易造成对服务不重视和给团队成员“放羊”的感觉。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特别是灾后社会工作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带队老师和同学一起服务和学习十分必要。

3.4.4 团队建设自始至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鉴于灾区服务情境复杂,年轻的队员一起生活和工作难免会出现摩擦。因此,团队建设应为常态,即在培训时、服务时及服务后都应该有适当的团队建设,增进队员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3.4.5 留意队员身心状况:在灾区工作,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供应可能跟不上,加上水土不服、工作压力大,对团队成员身体和心理来讲都是一个挑战。带队老师应对团队成员的个人情况保持敏感,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前应开展必要的心理培训和准备基本的药品。为了安全考虑,不建议服药,遇到队员生病或出现紧急情况,可尽快送队员到医院就诊。

3.4.6 考虑细节,鼓励队员参与准备工作:细节决定成败,认真考虑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十分必要,应时刻鼓励队员参与准备工作。他们是服务提供者,参与准备过程有助于队员熟悉服务内容和对服务更加投入,同时提升队员的能力。4.实施留意事项

4.1 以玩乐心态加入:灾害发生以后很多人都愿意到灾区服务,但不排除有些人是因好奇而参与灾后工作的,这些人的好奇心一旦得到满足就容易失去服务的动力。因此,应做好队员的挑选工作,避免此类队员加入,始终保持服务而非玩乐的心态(参看第1章)。

4.2 培训内容与实际服务不一致:应提供符合实际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式培训。应重视有操作性的培训,邀请参与过灾后各阶段工作特别是参与过儿童灾后服务的专业人员提供培训。

4.3 临时寻找服务地点:临时寻找服务地点容易带来需求评估不充分、服务延后、服务计划大调整等挑战。务必尽早留意可能的服务地点,并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

4.4 事先没有服务计划书:尽管灾区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进入灾区后服务方案也可能需要调整,但从儿童的基本需要出发,事先准备一份计划书仍然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服务团队统一服务方向,并帮助民众理解团队的工作。5.专业反思

5.1 外来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外来者不可能比当地人更加熟悉灾区,必须因地制宜。在实际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服务,并不断听取当地人(如校长、老师、家长及儿童)的反馈,而非单纯地依靠外来经验。

5.2 当地人始终参与:鼓励服务对象参与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鼓励当地人的参与有利于社工进一步了解情况,有利于服务的顺利提供,更有利于服务经验的本土化,为当地培养服务人才。

5.3 事先充足准备、有备而来:负责任的团队在服务提供前应该充分准备,包括进行培训、制订服务方案、招募服务人员、筹集物资等。在内地社会工作的认受性并不高,应该珍惜每一次服务的机会,时刻准备以专业的形象出现在服务对象面前,这不单是对服务对象负责,更是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负责。行动表2需求评估1.理念

服务团队在进入灾区前往往只能从文献中了解灾害情境下儿童的需求,并不能完全了解灾区儿童的真实需求。2008年汶川地震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没有关于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的文献(陈会全、沈文伟,2013),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之前缺乏有灾害管理经验的社会工作者,相关经验有限。除此之外,灾区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因此外界对儿童、家庭及社区需求的认识有限。基于此,服务团队在开展儿童短期服务的同时亦有评估的任务,并在此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设计长期的服务方案。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需求评估有以下核心理念。

1.1 不能伤害服务对象:进行需求评估的前提是保护服务对象,在他们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切忌勉强。另外,发布评估内容时也应隐去服务对象的个人资料,保护其隐私不被侵犯。

1.2 服务对象自愿参与:需求评估需要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而且需要服务对象的自愿参与。应让服务对象明白评估的过程、目的以及评估结果如何使用等。他们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不断续参与,且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

1.3 生态和优势视角:服务对象生活在多个不同系统中,评估时应有“环境中人”的概念,将服务对象放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在评估个人问题和需求时,应看到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同时,亦应看到环境中除了有造成问题的障碍之外,还有解决问题的资源。

1.4 应有前瞻性:评估时应注意不能只看当下,还应看到需求的不断变化,如儿童在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设计长期服务方案十分有用。此外,灾前情境和社区历史也是不可忽视的情境。2.目标

2.1 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需要。

2.2 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儿童所在家庭和社区的需要。

2.3 更全面地制订介入计划。3.主要行动3.1 设定评估对象

3.1.1 评估灾后不同儿童群体的需要:如,受伤截肢儿童、异地复课生、住校生、留守儿童、民工子弟、贫困儿童等。

3.1.2 评估时关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应留意儿童的父母及家庭、学校、老师、社区的需要和对儿童的影响。

3.1.3 评估的方向通常有个人、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具体方向可以有生理、心理、行为、生计、社区凝聚力、救灾物资、外界支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社区资源(特别是异地复课的学校)等。3.2 准备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

详见本章附录二《儿童服务暑期项目资料收集指南和记录方法》。3.3 开展需求评估3.3.1 了解灾区儿童的需求

3.3.1.1 文献查阅:整理“5·12”汶川地震后儿童需求评估资料(见参考文献)。

3.3.1.2 实地访问:可以请已经进入灾区的人介绍灾区的需要,或者邀请当地人讲解灾区的需要,主要是因为当地人对需求有着更加切肤的认识。

3.3.1.3 讲座、培训:要求有儿童工作经验或灾害管理经验的人针对灾害儿童群体开展需求讲座或培训。3.3.2 了解灾区儿童所在家庭和社区的需求

3.3.2.1 文献查阅。

3.3.2.2 请早进入的人或当地人介绍当地情况(同上)。

3.3.2.3 与当地民政、妇联等相关单位接触以获取资料。

3.3.2.4 开展讲座、培训。

3.3.2.5 借助报纸、网络及各种新媒体。

3.3.2.6 完成家庭图和社区资源图的绘制。3.4 资料整理

将资料按照服务对象的类别进行整理,既要留意不同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亦要以积极的视角识别服务对象自身及环境中的资源,为接下来服务计划的制订提供丰富的素材。3.5 实施留意事项

3.5.1 评估是持续不断的:务必在不影响服务的前提下持续不断地开展需求评估。

3.5.2 及时整理分类: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并仔细记录讨论过程与结果。

3.5.3 评估在信息饱和后就可以结束:即评估所得内容没有新的元素即为饱和。

3.5.4 被评估者应有知情同意权:务必说明评估的目的及评估的方法,如需进行录音、录影时,必须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开始。

3.5.5 留意保护被评估者的隐私:发布评估内容应隐去被评估者的基本资料。

3.5.6 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综合使用访谈、调查与观察等方法,以便评估的领域更全面,评估的结果更准确。

3.5.7 评估的目的在于服务:评估的目的是为更准确地制订服务方案提供参考数据,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研究需要,一味地询问被评估者灾后的伤害或损失程度。4.专业反思

4.1 服务不能完全回应评估结果:灾区民众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基于服务提供者自身有限的能力和资源,服务计划往往只能回应部分需求。承认这一点是重要的,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灾区重建,彼此配合并尊重当地情况,以争取全面回应需求。

4.2 谁的需要?不是为了做学问!进行灾后需求评估是为了提供服务,而非为了学术研究。服务提供者应该明白二次伤害比什么都不做更恶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