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6:08:33

点击下载

作者:薛大龙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试读:

前言

2014年1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考生的热烈欢迎,在作者的培训学员中更是激起热烈反响。往届优秀考生分享的备考心得、工作经验以及优秀论文,给考生们不但带来了写考试论文的方法和技巧,更让大家增强了参加考试的决心和考试必胜的信心。

值新一期软考考试前夕,为了给读者提供更新、更完善的备考资料,我们决定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进行修订。相信本书对于帮助考生掌握正确学习备考方法、学习借鉴优秀论文写作,顺利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是一本很好的参考教材,特别是对学习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优秀学员的备考心得;增加了2013年、2014年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优秀论文、真题和答案,以及下一步的命题趋势分析;并在附录中增加了相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政策、考试大纲等内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评价工作,促进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设置并确定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之一。该考试体现了专业技术资格“以考代评”的精神,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经验和能力,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即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

第1章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25名优秀考生,请他们撰文,描述他们备考复习的历程,总结他们巩固知识的方法、应对考试的心路,并以高分通过软考、获得证书的经验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的学习方法可以为我们借鉴。

第2章选编了历年(2005—2014)软考优秀论文、范文近80篇。因为作者惊人地发现,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很多论文范文实际上从阅卷的角度是不能及格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考生。这近80篇考场论文和范文,点出了项目管理理论与信息化项目实践有机结合的精髓,基本完全覆盖论文评分标准的踩分点,给广大考生如何写应试论文提供了思路。这些优秀论文可供参加考试的考生学习和参考,熟练掌握这些论文的核心思路,可以助广大考生在论文写作中掌握得分点,取得高分成绩。

第3章为最近3次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真题和答案,通过对考试真题的学习,使考生了解试题难度情况及知识点分布,同时针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命题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书附录中还给出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相关政策文件等重要的考试资料。本书由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最新版)编委会主任薛大龙担任主编,薛大龙先生曾多次参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这三科的命题与阅卷,作为规则制定者非常熟悉命题要求、命题形式、命题难度、命题深度、命题重点及判卷标准等,尤其是多次参与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的阅卷经历,促使了本书的诞生。

本书由马军、王倩担任副主编,马军老师和王倩老师具有丰富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经验。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还要感谢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第2版)》编委会全体成员和各位读者,由于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本书的诞生成为现实;由于各位读者的热情推荐,才使得本书受市场高度认可,销售告罄,这才有了第2版。

本书可作为考生备考软考高级资格“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学习教材,也可供各类培训班使用。

在本书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全国软考办的命题专家们,编者在本书中引用了最近3次的考试原题,另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文献和书藉,编者在此对这些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祁玉芹老师和张瑞喜老师,她们在本书的策划、选题的申报、写作大纲的确定,以及编辑、出版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给予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广,书中难免存在错漏和不妥之处,编者诚恳地希望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和帮助,对此,我们将十分感激。

有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学习的意见反馈和咨询,读者可以发到作者电子邮箱pyxdl@163.com与我们交流,我们会及时地解答读者的疑问或建议。编者2014年10月

第1章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记我的(软考)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1998年7月中专毕业,2001年9月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证书通过;2002年6月大专毕业(法律专业),2004年4月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PC技术证书通过;2004年11月通过国家软考网络管理员证书;2004年12月本科毕业(法律专业),2006年5月国家软考网络工程师证书通过,同年9月被单位授予为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职称;2010年11月山东省会计电算化考试证书通过;2010年12月由省财政厅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2年5月国家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通过。

1998年7月,我从山东省滨州工业学校中专化学工艺专业毕业。当时中专学校只开设了一门计算机课程BASIC语言,在学习过程中我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便想在计算机方面学出点成绩。在当时计算机及互联网还不普及,计算机还处在486时代,系统为纯英语操作系统DOS,上网模式为MODEM拨号上网。毕业前学校举办了一个关于计算机辅导班,我参加学习WPS文字处理软件,由此对计算机更加喜爱。当时中专毕业要求必须通过山东省计算机初级证书,我顺利拿到了省计算机初级证书。毕业后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成为懂法津、会英语和计算机的复合性人才。

待业一年后我在老家镇政府工作上班,单位工作时间还可以,当时党校系统招法律专科,我报了名并参加了考试,认真学习后,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法律大专班,直到升入本科班再学习法律。当时对法律有了较多的学习,就考虑怎么在计算机方面有较大突破。2001年我打算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思来想去选择了C语言方向,认为C语言是比较低级的语言,可以对CPU编程,运行效率比较高,计算机高手一般都用C语言。当时乡镇电脑还不普及,全镇打字室和组织科共有有两台电脑。我认为只要把教程掌握透了,考试基本差不多。我就认真学习,对相关编程的题例进行分析,模拟编程,认真记忆。在考试前很少接触上机实践。经过考试笔试顺利通过,由于对上机环境不熟,没有通过。当时二手电脑还很贵,我的工资还不到400元,狠了狠心在电脑超市花了2400元左右买了个二手组装电脑和考试模拟光盘,又经过努力学习,于2001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考试。

二级考过后,下一步我计划要考计算机三级,我又做出了三级要考就考难点的决定,显示点实力,当时报考了全国计算机三级PC技术。买到教程后发现三级PC技术主要考的是汇编语言,学习比较吃力,还要记住其中的英语缩写,经过半年的努力,再加上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2004年4月我成为当时地级市唯一通过计算机等级三级PC技术的学员。

过了三级后,我想是不是继续考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当时四级分为A和B,并与美国一个机构相互认证。恰逢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关于计算机软件考试的文件,实行计算机水平考试和资格考试二合一,在全国首先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实行“以考代评”,不需资历,不需学历,考试过后就具备相应职称任职资格。经过上网查询和阅读国家软考办的相关文件,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放弃四级考试,选择软考。由于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并且我认为网络管理相对来说较简单,在乡镇还有使用的空间,就选定了学习国家软考网络管理员。当时教材和辅导书地方卖得还不多,我托朋友在济南给邮寄了教程和辅导书,并借阅了同事计算机专业的有关教材,通过学习加上原先的二、三级计算机基础,于2004年11月一次性通过国家人事部、工信部网络管理员考试。同年12月大学本科我也已毕业。

初级网络管理员通过后,我计划继续按网络方面进行考试,乘胜追击继续拿下软考网络工程师。在学习网络工程师过程中,确实感觉到了中级的难度和深度,感觉到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中始终不得要领。我还是按照理论先行,再搞好实践。对教程和辅导书认真学习吃透、多记多背。由于我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当时工作比较忙,加上当时的教程比较深,而我对关于网络规划和交换机、路由设置没有接触。市场上辅导班比较远,只设在省会城市,而我没有经济实力和时间参加辅导班。因此于2005年下半年参加了考试,很可惜下午题过线,上午题差了4分。这在当时对我的打击比较大。2006年我就下定了决心,下次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2006年5月通过考试。2006年报名后,我又购买了一些辅导教材和真题,仔细研讨相关内容,工作时间忙我就在晚上和早上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深入细致学习。我还专门在网上打印了一些关于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规划的文章、材料和设置命令,多记多背多理解,经过半年的苦学最终于5月份通过了网络工程师考试。

中级网络工程师证书拿到手后,我就做了计算机考试五年规划,争取在30岁前,考过高级工程师,拿下软考高级。中级过后,我感觉还缺少一个计算机毕业文凭,对于下步对计算机从业有一定限制。当时从费用上考虑,自学考试比较节省,我报考了山东大学的计算机应用专科自学考试课程,经过学习通过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应用、数据结构概论、网络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七门课程,自学中由于遇到了英语和电子技术两门“拦路虎”课程,没有坚持下来。但是通过自学考试,我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个较系统的学习,为下一步的高级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9年3月由于我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特长,在全镇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我成了一位“土”专家,领导对我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让我到财务部门从事乡镇财务工作。在工作中我通过自学和请教相结合,利用了一年的时间,于2010年11月通过省会计电算化考试和财经法规、会计基础,2010年12月顺利取得省财政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在财务会计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从事财务记账业务。

五年的时间转眼即到,通过对网络进行了更多的了解后,我选择了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我认为技术的升华应该是做项目管理,应该转行做计算机项目管理。这时候电脑和网络已经比较普及,远比我当时考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有了很大的改观,我通过网络买书和报名。几年时间虽然没有间断学习计算机知识,但是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是我国官方比较认可的高级资格考试,内容比较杂且多,包含大学本科全部的课程,并且还有运筹学和英语,三门试卷其中还有论文写作,考试难度比较大,通过率比较低。我在网上花了200元买了教程、真题,学了半年,效果不好,由于工作较忙,临时放弃了。

直到遇到一位软考考友,通过交谈,可以参加辅导班,并且费用不高,效果比较好,经辅导的学员通过率非常高。于是我通过QQ联系了培训老师,经过交谈和咨询,我确定了参加这个辅导班,找一位导师带领、指导我学习高级项目管理师。

按照培训老师的课程安排,首先把教材内容弄懂(本人是按照老师推荐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教材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一起学习的,各取长处,充分吸收两本教材的精华),考前一个月左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习题册上,每三天做一套历年真题,背和默写一篇论文,习题册不仅汇集了历年的考试真题,真题讲解详细,而且每章都把教材的内容浓缩总结得很好。通过历年的真题讲解和培训老师的项目管理思维导图,我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查找教材,查漏补缺。做真题时,要善于总结,善于动手做笔记,特别是案例。纵观历年试题,案例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我经过总结,发现它们的共通之处,把握它们的共性;还有,对于案例,最好先不看参考答案,自己先动手写出自己的观点想法,然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好好地研究,找出问题的要点;学习中我把参考答案认认真真地抄一遍,一来可以加强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来可以顺便练练字,为下午考试的论文做准备。对于论文,因为我完全没有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所以我按照培训老师给的论文框架稍作修改,准备一个素材背景,然后就根据论文题目要求,在框架内填上题目要求的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点得靠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得越多,才越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合格的论文)。我写的论文给培训老师批改,得到老师的批语是框架格式正确,内容基本完整,符合考试通过要求,基本不需修改,基本能过关。我谨记老师的建议,此后就是按照这种方法,骨架基本不变,根据不同题目要求把项目管理的知识输入、输出和工具技术,用自己的话写到论文中。就这样我准备了成本、风险、进度、整体、质量五个方向五篇论文。

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一早一晚在床上默背项目管理九大管理知识和自己写论文。转眼间到了2012年5月份,已经到了考试时间,我提前一天到了考点,参加了软考考试。7月份,我从培训老师的网站上获知软考高级成绩可以查询,紧张的我查询了三次才查出了分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一次过关,顺利通过国家人事部、工信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考试。考试通过后我应聘到了一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工作,担任项目经理。

从2004年的软考网络员考试到2012年全国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通过,8年的时间,终于磨得一剑,终于有点小成。离不开老婆的支持,考友的鼓励,更离不开培训老师的辛勤辅导,在此对他们再次表示衷心感谢!(作者简介:杨金龙,男,197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现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项目管理工作。)

1.2 项管备考经历

本人于2009年进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工作。进入单位后,第一次以甲方的身份负责门诊HIS系统项目的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我感觉到以前所学知识散乱,在项目管理中不能很好地与乙方协同。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我报名参加了2012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在2012年7月通过网络联系到专业开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的老师,并参加了其组织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通过3个多月的备考,我系统掌握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了2012年11月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备考阶段我每天白天至少看4个小时老师指定的教材,对它进行预习和复习,晚上坚持在线听课。课后对当天不熟悉的知识点通过查阅书籍、百度、QQ群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搞明白。每天都坚持学习到凌晨1点左右。空闲时间我创建了一个由老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员组成的QQ群,在QQ群中我与群友们互相帮助,共同交流学习。同时,我也邀请了已通过考试的学员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指导我们学习。QQ群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学习激情高涨。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我与群友们更是充满激情地学习到凌晨2点。这种利用虚拟团队集体学习的方法使得我们QQ群中很多人员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整个备考阶段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学习、历年真题解答、案例分析题讲解和论文准备五个阶段。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学习和积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我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经验总结如下。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学习时一定要先通读教材,对没掌握的知识点用带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在老师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当天消化没有掌握和不熟悉的知识点。老师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要着重标记。对于自己不能学习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的提问时间要及时向老师提出,取得老师的帮助,也可以课后向其他同学请教。总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再把知识点贯穿成线,形成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要做到想到一个知识点就能发散思维,并关联其他知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项目管理知识学习阶段。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是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是我们考试的重点。所包含的每个过程组必须牢记,所应用到的工具方法及可交付物也应熟练掌握。同时,要注意九大管理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要以动态的思维去整合九大管理知识领域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可以通过对每个子过程的工具方法及可交付物的整理来理解学习。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很快很全面地学会所涉及的项目管理知识。每个管理所包含的工具方法和可交付物要尽量去掌握,掌握得越多对论文的写作帮助也就越大。

历年真题解答阶段。由于历年真题是分析出题方向和出题难度的依据,要认真分析学习历年真题,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并要通过对历年真题题库的练习,掌握考试方向。以此结合自己的知识侧重方向来调整自己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对于历年真题的练习,不能过早。因为太早去做真题,错误率相当高。很容易遭受打击,进而影响备考状态。应该在考试前一个月才开始做近5年的真题,但上一年的真题先留着不做。上一年的两份真题应该在考前一周做,通过对这两份真题的练习,可以大概估算自己的考试分数,并做最后的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

案例分析题讲解阶段。注意案例分析题是要结合工作实际来准备的,通过学习到的项目管理知识来发现身边项目的问题,并分析出问题的原因,再提出解决方案。平时的积累,对案例分析的作用非常大。在考试时也能很快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在对案例分析时,题干中每一句话,都得细读。然后把感觉不符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句子用带颜色的笔进行标记。读完题干后,再对标记的句子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再对题目进行解答。

论文准备阶段。在写论文的时候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将自己转换成一名管理者和领导者,以一个项目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多数参加这个考试的人员,工作都是以技术为主,如果在论文中不能摆脱技术身份,将造成论文的方向和高度都是错误的,导致论文不及格。

其次,熟读案例分析对论文也有很大帮助。案例分析的题目是对真实案例的浓缩,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再融合到自己论文中来,这样能让自己的论文有很大的提升。在备考阶段,可以每学完一个管理知识,可根据管理知识每个方向分别写一篇论文,锻炼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和为论文考试准备基础素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论文写作时,要根据论文题干的要求去回答问题。我建议先根据题目要求在草稿纸上拟定提纲,构建整篇论文的思路,再撰写摘要和项目背景。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通过这20分钟的写作,能将自己的思维带入到论文写作的状态中来,通过思维状态的惯性作用,后面的写作就轻松容易很多。但是,这样对写字的速度要求很高,所以在备考阶段一定要练习写字的速度和字迹的工整。

在论文写作中,还应体现你所使用的工具、方法以及交付成果。切记堆砌知识点,不能让干瘪的知识点占满你整个论文的篇幅。一定要“理论知识口语化”,即将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平时我们工作中的操作的具体方法,并通过论文体现出来,这样的论文才能合格。

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指南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必须熟悉的重点。这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较多,学习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我的学习方法是,考试前2周,将所有的资料通读。对资料中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和数字重点记忆。这些内容往往会在上午的选择题中出现。对于这部分知识,平时的积累也同样重要,在平时工作中多去留意这些知识当成小常识来掌握。

整个备考过程和考试时的心态也非常重要。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因为,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多,范围广。一开始的时候不太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时一定要坚持下来,按制定的学习计划来学习。随着学习的内容增多,你所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慢慢增多,也就慢慢进入到了学习状态。

在临考前最后冲刺阶段的学习心态很重要。一般这个阶段大家都会通过做历年的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但往往测试下来的结果,都不尽人意。这时,千万不能产生消极心理,一定要沉稳淡定。对做错的题要进行仔细分析,找到自己欠缺的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去延伸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考试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对于不会做的题,不能慌张。可以打上标记跳过去先做后面的题。全部题目答完后再对标记的题认真思考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备考阶段大家一定要发奋图强。要富有激情地完成整个学习和考试。在学成后也一定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作者简介:水科斌,男,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工作人员,获取证书:2003年获得IBM eserver xseries认证;2007年获得IBM SSG中级销售/技术认证;2008年获得IBM system x sales V5认证;2012年获得重庆市信息技术主管(IO)职业资格认证;2012年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1.3 2012,我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同走过

18岁那年,青春年少,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奔赴异地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短暂美好的四年时光里,并没有在自己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却“阴错阳差”地走上了计算机这条道路。毕业后,我投身到了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平常工作里,需要参与到项目,如对项目前期的调研、可行性研究、项目方案编写、项目实施、团队管理建设、质量进度控制,等等。在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自己在项目管理知识上的欠缺。本着以考促学的态度,2012年下半年,我报名参加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最后顺利通过。回顾起自己的备考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书籍准备。

在报名后的第一天,我就在官网上下载打印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根据官网描述和网上软考论坛上热心网友的提示,我购买了教程等共三本书,在随后的学习中均以此教程为准,其余两本作为辅导教材,用来知识点梳理回顾。在备考中,考友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适合自己的辅导书籍。

第二阶段,熟悉考纲,通读教材。

从考纲的要求中,可以了解到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人员需要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订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的人员、资金、设备、进度和质量等进行管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在项目管理进展的早期发现问题,并有预防问题的措施;能协调信息系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对照考纲的能力要求及具体知识点,我先开始通读教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2版)》,对其中不明白的知识点或名词重点圈出,逐一理解。由于考试大纲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且很多理论概念晦涩难懂,如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对于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针对此类问题,我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相关课件,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考友QQ群,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逐步攻克了这些难题。这阶段进展得比较缓慢,花了近两个月才勉强翻完教材。

第三阶段,循序渐进、各个突破。(1)上午题,反复练习真题,揣测出题风格与意图。

针对考试的上午题,我采用了“题海战术”,将2007年上半年到2011年下半年共10次考试的试题均整理起来,坚持2天做一套,做完后先不着急对答案,把拿不准的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在教材上找到出处,做上笔记。同时,所有做错的题目全部整理到电脑文档中,按知识点分类摆放,以便复习时回顾,防止再次犯同样错误。

对于专业英语的准备,我在网上下载了由网友整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专用中英文术语词汇,联系真题上出现过的题目,掌握词汇的含义用法。

我把每一次做试卷当成一次测试与查漏补缺的过程,建立考前的应考感觉,在多做题目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挖掘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足。慢慢地,自己的努力也有了显著成效,测试成绩由开始的30多分提高到后来的50多分。(2)下午题案例,多背诵,多总结。

作为主观题,案例的考查方式与上午题完全不同,但根据考试大纲与历年真题可以发现,其考核的知识点有很多是重合的,如多处有考核到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结合各种案例分析加强对项目九大管理知识领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先审清题目后再下笔,切忌急急忙忙看完就写,同样的案例,不同的问法,答案差别很大。(3)论文篇,多看范文,勤动手。

在某书中,有大量的样例论文,基本涵盖了考纲上对论文所考核的知识点。由于论文的考核是在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作为考试题目,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其中一个题目是跟九大管理相关的。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九大管理知识领域上,在准备论文时,离考试的时间已不足一个月了,鉴于时间的紧迫,我坚持每晚睡觉前都要看完两篇样例论文。看得多了,发现不管是什么题目,像项目背景、开始结束时间、项目概述等信息不需要做较大调整。我开始尝试着根据自己以前的项目经历写了一些模板文章,并通过邮件发送给一些前辈们,请他们给一些意见。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指出了一些问题,如摘要总结不完整,项目描述过少等。同时,我也在网上找到了针对论文的评分标准,在评分标准中,列出了几种不及格的情况,主要有虚构情节,未能详细讨论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所讨论的内容与方法过于陈旧,或者项目的水准相对非常低效,内容不切题意,正文与摘要的篇幅过于小,文理很不通顺,错别字很多,条理与思路不清晰,字迹过于潦草情况相对严重。根据评分标准中不及格的情况,我一一进行对照,调整了自己的模板文件。

在论文准备过程中,开始是记录在电脑上,后来发现,论文的考试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写好摘要和正文,差不多要写三千字,这对写字速度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针对论文考试的答题稿纸,下载打印出来,只要有空就花上两个小时或抄或写进行仿真模拟,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这样的锻炼也在后来的考试中有了很大帮助。在考试中,我写完论文后,还留有十来分钟时间,结束时,仍旧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奋笔疾书。

从官方公布的历年数据中,可以发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平均通过率不算高,从考纲也可以发现,考试范围较广泛,除涉及计算机专业和项目管理的很多课程外,还有经济、外语、系统工程、信息化和知识产权等知识领域的课程。考试不但注重广度,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不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在备考时,应多联系实际理解掌握。从考试来说,考证不是目的,而是促进自己学习的手段。证书的取得也只是一个起点,只能称之为“入门了”,真正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和提炼。在近三个月的备考过程中,让我感觉到项目管理这门科学的博大精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透过表象得出各种管理规律,让事情按照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或许就是管理的真正目的吧。

2012年已悄然逝去,证书的获得,是对自己前一段学习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以后的鼓舞与鞭策。将自己的备考历程流水账般记录下来,期盼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将自己摘录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与你我共勉。(作者简介:王坤,男,1989年6月生,湖南娄底人,大学本科学历,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职于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测试工程师,热爱计算机,关注信息安全、项目管理。)

1.4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验谈

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郎平

在2012年11月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中,我比较幸运地通过了考试,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通过几个月的备考应试,我也总结出一些通过考试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通过考试的决心要大。在2012年春节后,我就下决心参加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因为我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要求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一次性顺利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知识点繁多,当你决定了要考,最好树立一次通过的信心和决心,做好放弃休闲和各种诱惑进行抗争的准备,做好和枯燥的学习斗争到底的准备。大家可以权衡一下,是一次通过,还是考两三次,哪个更受煎熬。把自己的“想通过”纠正成“必须过”。因为从报名到考试大概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来说,备考时间应该是不够的,别相信网上有人说的只复习几天,或是连书都没看完去参加考试就通过的,起码我知道自己是凡人,没有那么高的造诣。老师说过,要通过考试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复习,不要去幻想会出现奇迹,也不要去期望押题猜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简称“高项”)“高项”的考试是非常严肃的。作为考生,要想通过考试还是要花大时间,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啃书本,结合实践掌握各知识点,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第二,学习要全过程参与和全神贯注。为了通过,我参加了培训班,每堂课我都是全神贯注地听,实在因为有事无法听课就第二天听讲课录音。只有这样,老师讲过的知识点你才会有比较深的印象。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教材进行仔细精深的研读。学精于勤荒于嬉,没有足够的学习和准备,想在考试中通过是没有可能的。只有充足的准备和努力的学习才会深刻理解和掌握考试所必备的知识,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项目经理。我身为一名单位信息化的运维人员,工作很紧张。然而我深知,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于是我充分利用了中午午休的时间、工作之余的空暇对考试的教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读,并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领会、理解、掌握。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切实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这也督促自己更加认真努力。而且,我比较善于利用网络培训中的互动答疑环节,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及时提出来,找老师帮助我快速理解。在备考的群里也有很多良师益友,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攻克难点。培训班确实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学习氛围,考友们抱着认真求学的态度而来,“高项”的考试包含了多门知识,虽然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还有些是没有认识到的或者是没有重视到,有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决定着考试的成败,因为两天一次课,课程的安排是比较紧张的,但老师的工作效率很高,教学方式很独特,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华的知识,并且我们也能很快接受。个人感觉在枯燥的备考路上,有良师益友的帮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读懂这门考试,建立项目管理知识点体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准备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是花了5天左右的时间到网上搜索一些通过考试的前辈写的心得体会,挑选出合适的教材和资料。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将所有内容按照架构整理好,进行完善。接下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计算出空余时间,据此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还要了解这门考试的性质,我发现考试内容以项目管理知识为主,软件工程知识为辅。这门考试涉及知识面太广,有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系统工程、运筹学、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经济学。对考生综合知识要求也比较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上午题可能有些知识点学习过,但是案例就需要实际经验,有些难度;对于从事系统集成工作的人来说,上午选择题是难点;对于因为职称参加考试的朋友来说,那就都是难点了。其实“高项”的考试还是可以从历年的题目中找到规律的,如果仔细对照历年真题的话,可以发现大体的考点是一样的。知识点分值分布也大体相同的。每学完一个段落一定要返回去整理笔记,而且应该在上完课的三天内完成,避免遗忘。同时,大家复习备考一定要结合实践,只有把自己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进行有效、紧密结合才能使自己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进而加深记忆。

第四,一定要高度重视考前冲刺。我在考试前利用国庆休假期,给自己下了全心投入备考的命令。我严格注意作息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l1点,连续用假期时间和后面考前的两个双休日以及考前的每天晚上,把老师讲课录音、真题解析、重点难点、冲刺等一切资料认真研读,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对考试有个整体的认识,对基础知识和九大管理等知识的所有章节进行了地毯式的全覆盖复习。最终,考前每天晚上再对重点浏览一遍,冲刺阶段我主要展开了知识的查缺补漏。主要是依靠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这本书和前期做题的错题答案进行上午考试的准备,并利用网上下载的论文复习材料进行论文准备,列出了自己的写作提纲,并写出了符合字数要求的论文,因为论文大概一半的内容是相同的,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演练这1000字左右的东西,然后根据提纲不变应万变。这保证了我这次考试的顺利通过。

对于上午题基础知识部分:

我的体会就是根据知识点来看书,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看过《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后再看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的考点,再简单翻看一遍《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把这些知识点再强化一下。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笔记的方法很多,如一些工具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要形成自己的方法。我在书上划重点做标注,个人感觉对学习帮助很大。项目管理相关的内容考得最多,难度也最高,其他内容大多考的都是些基础概念。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和准备考试的时候,在时间相对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把项目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去复习,同时尽量多覆盖其他方面的知识。

对于下午试题一案例分析:

掌握一定技巧和基础知识,答题时要有层次感,比如按点叙述,如果某点需要展开,那就再分点下去。每点最好10个字到15个字,不要太拘泥字数,当你把要点简要地写出来的时候,字数也就差不多。个人认为是相对简单的科目,通过上午的复习,对专业术语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把案例分析的书看两遍,似乎把所有方面都涵盖到了,效果还不错,里面的知识点对写论文也是有帮助的。在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答案都是可以在案例素材里找到的,一般是这样的题目:请说说案例中××项目经理的做法有哪些是错误的?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这里需要说一下,一般是“请用200字内回答”,并且答题纸上的位置也不是很多的。请注意精炼语句。

对于下午试题二论文:

论文是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准备的,准备好一个比较好的项目,这样无论什么题目都使用该项目背景。考试论文需要在2小时内写3000字论文,平均每分钟需要30字左右才行,基本没有时间构思,论文需要事先准备,而且字要漂亮,不能潦草。对于像我这种长期用键盘忘了拿笔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我在考试中写到论文纸第二张的时候,手就开始发抖,考前一定要自己背写二至三遍。拿到卷子你就会感到这点是多么的重要。写的过程其实又给了你思考和提炼,往往同一篇论文,后面手写的要比一开始计算机上写的更有条理。另外,经过之前多篇论文的练习,很多素材早已准备,只需要考虑好几个要点,就能在短时间内列好提纲开写了。“高项”的论文是经验的总结,论文更多的是工作总结,当然这些总结也要符合PMBOK的理论知识的,如果有一些独到见解就更好了。考试时字数一定要符合要求,正文应在2800字左右,摘要要尽可能接近400字,项目背景注意项目特点,合理地引入你所讨论的内容。选择项目不要盲目写一些很大的项目,要尽量贴近实际,不能忽悠,一定要让阅卷老师感觉真实。在论点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好的创新的方法建议等。结构要清晰,内容要完整。“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郎平的话是我从小至今的座右铭。希望大家都能抱着一次通过考试的信念来准备这个考试。祝各位朋友学习顺利、一次考过!(作者简介:贾建川,1983年1月出生,南开大学毕业,本科。工学、管理学双学位,工程师。微软MCSE,MCDBA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就职于天津市第四医院网络信息中心。发表论文《关于医学影像资料存储的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容灾的研究》两篇。)

1.5 白丁一年考项管

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质量的人生,并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考这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也是这样。考这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我共考了两次,第一次趟趟路子,实战感受下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通过做准备。第二次,以较理想的分数通过:57、53、45。

笔者1973年出生,考试时已经38岁了,年龄偏大。此外,我本科学的是会计,研究生学的是哲学,实际工作却是做过高等教育后勤管理、高等教育教务管理、高校多媒体教学,平心而论真是没干过信息系统项目集成。但是,在高校教育技术部门工作,怎么也得有个职称,于是定下目标:考个高级工程师。“外事问度娘,内事问涯叔。”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真快。经过观察、咨询身边的朋友同事,以及在百度上搜索,我决定报软考。查询了软考的考试项目,还真是多,高级资格有:网络规划设计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光看名字有些就不是咱能考的,通过上图书馆查询,书店免费读书,百度搜索,最终确定还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2011年初,笔者决定报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就得根据自身特点规划学习计划并选择正确的教材。由于我没有基础,年龄偏大,但是咱也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有周末和寒暑假。所以我的经验对于学生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制定缜密的学习计划(1)2011年过了春节后,大约是正月初十,2011年2月12日开始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2)制定每天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学习。即使因为家庭、工作或者应酬的原因不能保证当天的学习,也要有日志进行记录、检讨,并适时加快进度。(3)看每一部分的知识都要制定整体的时间规划。比如,需要多少天看完软件工程的知识,需要多少天看完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并及时检讨、纠偏,保证不超过规划太多。当然,还有总体的时间规划。在5月21日、11月12日检验考试前要看到什么程度。(4)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范围太广了,仅仅看书根本无法迅速把握它的知识点。我果断地参加了一个培训班。4月3日开班,每周六日安排课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并和授课教师以及同一期的学员多交流。(5)5月考完试后,及时总结心得,备战11月的考试。(6)利用暑假,系统突击知识点,并针对上下午考试科目进行专项练习。(7)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科学地重复。二、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

购买资料用的钱千万不要省,笔者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就深有体会。现在网络很发达,什么资料都有,如PMBOK、如何参加软考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等等,还有很多,我当时是搜集了很多电子版本的。电子版有其优势,可以利用一些不忙的上班时间学习一下,但是系统的学习还是必要的,特别是笔者喜欢做笔记,书面的资料还是需要的。建议网友不要省钱。学习是一种投资,也是最具有投资回报的投资。一本书不要追求全部内容对自己有帮助,如果有一两章节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就够了。

虽然我有某赛的全套视频资料“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视频(31章的培训视频和9课时的串讲视频以及真题解析视频)”、教程、案例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论文范文250多篇,模拟题、试题分类解析与详解,PMP九大管理体系等各种电子资料。但是我只把他们当作复习的补充。尤其是那些视频资料,我觉得真浪费时间,看过一讲就基本束之高阁了。

教材么,我推荐薛大龙主编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与《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三、书该如何看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一有时间就看书,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看,地铁上、中午休息时间、下班后回家都看书,一周也看了好几十页,但过了几天就开始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不像学生了,除了学习,我们还要处理上班的琐事,偶尔朋友还会邀请喝喝酒聊聊天,有时家里老婆、孩子还有些事需要我们处理,也不能不管,有时终于有时间了,自己却又没状态,十分钟就盯着两行字,怎么看都看不进去。所以种种的主观客观因素导致学习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和进度都难以保证。

我把要看的几本书拿到面前,打开目录看了一下结构,发现教程是非常厚的,再加上其他辅导资料,真是浩如烟海啊。

于是,我决定采用针对考试侧重点,浏览资料,选取每本书需要关注的重点知识域。并且采用重点突破的策略,其他部分看一遍即可。考试总分75,通过是45,所以,我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我只要得分能超过45也就能过关了。此外,上午考试知识面广,侧重知识的再认,以能够下次看到识别出来就行,多读几遍搞明白知识即可。当然,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应该认真学完每一章,从知识角度来说,知识体系会更完整、系统,从考试角度来说,通过的把握更大。下面从考试科目角度分别谈谈如何备考。1.上午试题的备考建议

扎实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是在上午试题取得合格以上分数的基本条件。上午试题主要涉及当前热点技术和最新政策、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高级知识、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科学基础知识、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专业英语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考查面比较广,但都是知识面上的考点。

上午试题的复习主要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柳纯录)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为主。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上没有涉及而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如“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化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可以参考薛大龙主编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与《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按照知识点进行整理。但是一定要把历年真题搞得很熟,再去对照知识系统。

复习书有一堆,不能到了考试前几天还是在看一堆书。比较土的办法是“压缩”,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把考试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很多复习参考书很厚的一本,考试考到的知识点其实没几个。归纳总结一下,也就20页A4纸的内容。一般考试前2周就不用再看书了,开始看笔记的重点知识以及疑难点,做到查缺补漏,同时背背案例和论文。2.下午试题一的备考建议

下午试题一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题,属于主观题,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对于没有做过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比较困难。但是一旦找到方法,还是很简单的。

根据笔者的判断:在以后的考试中,案例分析题质量将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能较好结合部分项目技术背景和实际工作背景,至少让考生感觉考题的案例题材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的问题,当然评分标准要求也应该逐步提高,并且考查的知识域也会越来越综合。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下午试题一,除了做历年真题外,很多网站上也有较丰富的项目管理案例资源,可以帮助大家培养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实,不管有没有经验,先读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案例材料,读久了也会找到规律的。此外,再读读案例分析,就当读小说般的,扩展一下视野。案例其实是考分析项管工作的得与失以及项管PMBOK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考查的是知识再现的能力。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历年真题中的参考答案,反复诵读直至能够默写下来。最重要的是按照得分点,用自己的话语给出答题要点。或者担心答少了,多给出几条,反正答错了不扣分,但答少了不给分。此外,根据最近两次考查的知识域,预判这次会考哪些知识域,以便有针对性地侧重复习。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年年考,这次考成本,下次可能考时间管理。另外,案例的某些分析和答案扩展开来,正是下午二论文的完美素材。3.下午试题二论文的备考建议

下午试题二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论文,主要考查考生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实际工作经验。考试大纲指出: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项目管理有关的两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写论文和摘要。论文命题范围包括: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②信息安全;③信息系统工程监理;④信息化战略与实施;⑤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管理;⑥项目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等。其实,每次考试肯定考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之一,并且前两次考过的知识域这次肯定不考,这样就大大减小了范围。能出的题目也就是那么几个,对于信息系统项目而言,总逃不出“整体”、“范围”、“进度”、“沟通”、“风险”等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1)注重项目管理经验总结。

考生要注重项目管理经验总结,所谓“胸有成文”,实实在在的项目经验当然是写好论文的必需的基础。实际工作中项目做多了,肚子里就有东西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要写好论文,就必须能巧妙地“借经验”、“借项目”。因为论文要结合实际项目,你必须那么做,而且要做到“天衣无缝”。“天衣无缝”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论文前三段的格式要固定,给评卷老师感觉你有经验就行。要讲清楚论文论述的项目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特点等,并在后面九大知识域之一“××管理”的论述中结合前面所涉及的项目论述。考生切记,要站在乙方的角度去写,阅卷老师一般也不会让没有“经验”的你过关。(2)考前多练习。

一般为准备考试下午试题二的论文,只要选择1~2个项目就可以了。在项目的选择上注意项目规模和技术指标,尽量选择采用规模较大,技术较新的项目。在考前1个月就可以开始准备论文草稿,尽量提前准备,特别是部分平时没有在纸头上写字习惯的考生。因为考试时采用“方格纸”纸质考试,平时练习建议在“方格纸”上练习,严格控制练习时间。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在2个小时内写3000字”是有相当难度的,只有平时多练习,才有可能提高写作速度,写得顺手,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考试论文。当然还是那句话:前两次考过的知识域一般不会考了,准备其他知识域的论文吧。每个知识域准备一篇足矣。并且把该知识域所涉及的论文素材附后边,以备考前再突击诵读几遍。平时准备的文章可以稍微多写些文字,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是不精确的,考试时总会有遗漏。(3)注意写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写作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要有合理的表达项目经验的方式和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论文也是有一定格式的。按照考试评分标准“解答应分摘要和正文两部分。在书写时,请注意以下两点:①摘要字数在400字以内,可以分条叙述,但不允许有图、表和流程图。其实您最好就整一段,别真搞个三四段。字数在350~400字为宜。②正文字数为2000字至3000字,文中可以分条叙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条叙述的方式”。要想在下午试题二中取得高分就必须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组织论文。实际上,在2500字以上最好。要真是写个2000字就收笔,除非真正写得好,有工作经验。否则,肯定不及格。要想高分,还是要多写,争取达到3000字。③要注意时间分配和写作次序。总共考试2个小时。要用3分钟进行试题选择,10分钟论文构思,80分钟写作正文,留15分钟写摘要,最后两分钟检查画没画圈和其他事项。(4)摘要的写法。

实际考试中,摘要一般以350~400字为比较合理。这里提供两种格式:

①“××××年××月,我参加了……项目的开发,担任……(作者的工作角色)。该项目……(项目背景、简单功能介绍)。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以……项目为例,讨论……(论文主题),包括……(技术、方法、策略)。”

②“本文讨论了……系统项目的……(论文主题)。该系统……(项目背景、简单功能介绍)。在本文中首先讨论了……(技术、方法、策略),最后……(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特色之处、发展趋势)。在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担任了……(作者的工作角色)。”

建议您在复习备考时,能按上述格式把自己工作中参与的项目或者借鉴来的项目,写成摘要的形式。(5)正文的写法。

正文部分可以分3部分来写,项目概要部分,论文主题部分,发挥部分。其中“项目概要部分”和“论文主题部分”是固定部分,无论论文题目是什么,项目都是固定的,当选择了合适的项目后就可以准备开工了。比如“2008年上半年,试题二,论项目的质量管理”。在系统集成行业内,有很多公司都建立并实施了质量管理制度,但我们仍然会听到在各个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或在项目交付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为IT系统的使用者甚至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请围绕“项目的质量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及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特点等)2.请简要论述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如何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以给客户质量信心?3.请简要论述如何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确保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考试时论文必须很好地回答试题提出的三个问题。根据考试命题的方式,事实上考生在考试前就可以完成500字左右的项目概要部分和1500字左右的论文主题部分,分段落,有针对性地回答考题主题部分就可以了。这2000字分布在以下三个方面:用于回答第一个问题“①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及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特点等)”,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部分,回答完第三个问题部分。有素材、有经验的你可以有500字左右的发挥部分主要用于针对项目的技术层面,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项目管理经验进行反思此次的不足,希望下次项目管理中改进,为中国的项目管理作出贡献。在论文中运用“技术发展趋势和项目管理不足话题”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阅卷老师认识到作者在技术层面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当然,如果不好控制,干脆这部分就舍弃了吧。把这部分的字数挪到“固定论题部分”去写。

一般,论文控制在2500字以上就可以了,但要取得50分以上的高分最好达到3000字。对于项目背景部分,考生最好能在考前背诵下来,考试时只要默写出来就可以了。正文加摘要,两个小时要求写3000字以上,论文考试确实还是体力劳动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质量、有意义的人生”。考试只是我们督促自己学习提高的方式和手段,利用考试的机会多学习实用的东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种改善。(作者简介:刘立清,男,1973年5月21日出生,硕士,北京人,现就职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信息化。)

1.6 我的“高项”之路

老实说,我当初是没看得上软考“高项”“这根葱”的。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虽然当初考上的是专科,学的是一个稀少的医学工程专业,我们自己叫做医用电子,就是医学、电子基础课都学点,然后再往一起凑,啥也学过,啥也不精的所谓边缘学科。但因为从小喜欢动手瞎捣鼓,维修设备倒正好符合我的胃口,所以我一直以来始终认为我是一名工程师,虽说去参加软考是一条道,但不是一条正道。前几年有同事约我去参加“高项”考试的时候,我是很不屑一顾的。

现实很快对我的轻视做出了惩罚:我连晋升高级工程师的条件都还没达到,拿到“高项”证的同事已经被聘任为副高了,工资一下子比我高了一大截。终于发现,上了职称这条船,就已经下不来了:职称和官位一样,中级、副高、正高;副科、正科、副处……都是挂在上了船的人面前的一个胡萝卜:让你不由自主地向前,“高项”以考代评,让职称之路自己可以把控。

终于回过头来,决定求人不如求自己:参加软考。也才在偶尔的搜索中,认识了老师和一大群爱学习的兄弟。并且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混过了及格线。

当时看到招生信息后,很谨慎地和老师取得了联系,并要求发来一段录音试听,觉得还行,就抱着被骗了也无非是少吃顿羊肉串的心态,参加了培训班,收到了详尽的学习资料,听到了老师尽心尽力的讲解。

学习是王道,靠猜题的请绕行,这是老师的宣言。针对自己晚上应酬较多,实时听课不现实的情况,我利用上班较空闲的时间听录音学习。考前两个月,电视不看了,看书学习,造成的后果是考完试很长一段时期对电视剧不感兴趣。平时把讲课录音装进MP3随身带着,当音乐听:坐车的时候、慢跑锻炼的时候、钓鱼的时候、临睡觉的时候……你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验证发现:老师的讲课虽然激情四溢,但确实有很好的催眠效果:我经常是躺在沙发上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醒过来时,MP3里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讲。

有一次我对老师建议,我说“你应该按每堂课××元,相当于××的标准来收培训费,教授要有教授的待遇”。还有一次我说“如果教材不变,你就不用回回都自己亲自讲了,放放录音,回答一下疑问就ok了”。他回了一句:“那对不起你们的报名费”。看来,处处都有和我们山东人一样干事实诚的人。

回头想一下我的学习过程,第一阶段多听录音,大体弄明白考什么。对于考点老师会一遍一遍在讲课时提到,自己再多听几遍,那些知识点你就是不刻意去记,在脑子里也有印象了。在做题阶段,注意细节,哪怕一天少做几道题也把要记住的问题记准记牢了,反正是及格考试,能把该得的分得到,就差不多了,倒不用非得把难度很高的题目都搞得明明白白。

下午的案例好办,只要有点瓜葛的就写上,基本能过。倒是论文需要准备好案例,结合自己学的项管知识,写一两篇成形的文章出来,特别要注意用格子纸亲自手写一篇练练,两个小时写3000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始终觉得,要是能有一手特别漂亮的钢笔字,只要写满字数,说不定看卷老师都会奖个45分。

一路的辛苦和论坛的弟兄们一起走过,记住学习是王道这个宣言,记住老天苦不了下力人这个老理,不就是个“高项”吗?多大点事?(作者简介:宋海龙,男,莒县中医院信息科,医学工程专业,先后从事医疗设备维修, LA物理师以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研究方向是医院信息管理、放射物理。)

1.7 人生能有几回搏

我是1997年计算机专科毕业。在我高考时,计算机专业还是一个不被认可的专业,我本来也没报这个专业,但阴差阳错,被计算机专业录取。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也没能被分配到机房(那时还没信息中心)。当时我被分配到建安公司从事工程预算,本来也想好好做个预算员,成为一个好员工,但一次突击,改变了我的命运。在我的性格中,可能就有许多叛逆的因素,工作到99天时,因领导看不上我这个“小兵”,我大闹办公楼,一气之下,挂职而去。

在随后的五年内,我分别在两家电脑公司从事过培训、服务和销售工作,从一个“小兵”成长为公司副总经理。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每天天还没亮,我已经赶到公司,深夜11点才可以下班。也正是这段“苦”日子,加上私立公司“苛刻”的管理制度,磨炼了我认真的态度,扎实的技术和果断的处理能力。这些苦乐,至今还影响着我的职业生涯。那个时候,国家已经开设了软考,公司也有人在考,我也买了教材准备备考。那时的软考,考试内容基本都是程序设计方面,这根本就是我的弱项,加之工作太忙,我也没去参加考试。

结婚生子后,在职业上对于稳定的需求,使我应聘于目前工作的公司,成为公司一名网络管理员。从一个只讲利润的私营企业,进入到一家国企,只知道埋头苦干,从来没想过要去考什么证书和职称,直到有一天,一纸各种各样的规定下发,我才明白,在国企,要发展,要升职,光靠苦干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那时的我就决心要考上中级职称,那时候真的就认为,能考上中级,就是这我辈子最高的理想了。

自2006年春到2011年秋,我先后参加过两次网工,一次监理师,一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三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考试。其中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一次通过。

在这里,我只介绍一下考试的经验,这可能是大家最想知道,对大家的考试也最有帮助的。

首先,考试目标要明确。拿证是硬道理!中国式的考试,要求我们要遵循考试的原则,能学到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自然开心。但如果不是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也不用灰心,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过!!!

其次,考前要坚定信心,并对整个备考做出计划。考前前两个月的计划要准确周到,后一个月的计划一定要精确到天。严格按计划学习,尽力争取在备考时间上的提前。有时候,计划容易执行难,说实话,学习对任何人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对自己狠下心的朋友,请放弃!!!

我在公司是信息主管,也是一个11岁男孩的妈妈。上班时间忙,回家也忙,我总是在晚上儿子和老公睡了才能安心看书,在备考的几年时间里,基本都是凌晨5点后我才能睡。有几次,因为要应酬,没有完成计划,我都是利用周末晚上整夜不睡赶上了。更有几次,自己不知不觉在书桌前睡着了,醒来已经是凌晨5点,洗一下脸,继续学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决心和恒心,成功会让你轻易得到吗?

其三,选对方向。大家也看到我考了许多次,失败多于成功,为什么!因为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网工”、“系分”、“软设”,都太专业,不适合非专业人员参试。所以要针对自己的特点,选对考试方向,这才是成功的一半。想想自己参加过的考试,虽然没过的为多数,但都为我后面的考试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当初有人能指导我一下,我可能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其四,学习的方法。考试,教程是根本,教程一定要看透。教程一定要看三遍以上。第一次粗看,不求明白,第二次细看,力求理解,第三次精看,看到细节。建议在第二次看的过程中要仔细做读书笔记,这不但能让我们记住并理解教程,更能培养我们的书写速度和记忆能力,为论文的书写做好铺垫。我认识的一些考友,理论和实践都很强,在考试中,理论和案例也都取得了60多的高分,但都因为论文没通过。事后分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话写不完,书写太乱造成的。在备考过程中我的笔记就做了五本教案,现在看来,还是那么亲切。对于教程的选择方面,我建议第一次考的朋友,一定要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柳纯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薛大龙)、《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薛大龙)等书。否则许多知识点,你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在熟悉教程后,考前一个月,可以再做历年真题,对自己的知识点做一个检查和梳理。

其五,说说案例和论文。案例其实不难,就是书上的相关知识点,只要你能记住大框,把相关的知识点都写上,尽可能多写,过是没问题的。论文是平时的功夫,在考前两个月,要坚持自己对九大论点都写一篇,不要管写得好坏,一定要按考试的标准先套着写,在考前半月,再有针对性地改,有能力的加之润色,没能力的不要跑题,论文过问题也不大吧。

其六,要选择一个考试的团队。加入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备考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光想学,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这里不得不说说我的群和我的考友了,自从加入老师的QQ群后,我的学习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因为人是有惰性的,自己懒,每天到群里看一看,就知道朋友都学哪儿了,学得如何好了。这无形给自己一个压力,没有压力哪会有动力?二是群里学习的气氛好,你不会的我会,人人都是老师,取长补短才能一起进步。三是在群里大家讨论的问题,基本带有普遍性,也是大家提炼的精华。其实考试也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在这样的团队中,你好意思不学,好意思学不好吗?

最后,我谈一下我考后的心得。大家也看到了,当初只想考上中级,我认为那是我的能力所及了,也不敢奢想能成为一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但考完后的两年,我从一个网络管理员成长为信息主管,再到现在的信息中心主任。考试不仅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飞越,也让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陪着我一起考试的朋友,许多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的撞击。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的事业和学业正在向更美好的方向迈进。最后我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人生能有几搏,千辛万苦搏一回。”(作者简介:朱园芳,女,某公司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1.8 我的软考经历

说起软考,我是从2005年接触到的,因为那时我已经工作一年的时间,身边的人正在逐步为各自的职称做打算,我也不例外。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要想取得本专业的职称,就必须参加软考,所以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监理师、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等这些与软考相关的词语、名称进入了我的视线。那时的我是懵懂的,对这些名称、内容仅仅是停留在字面的了解,直到2009年10月份,走入工作岗位5年的我,经历了工作的起伏与经验的积累,迫切地开始需要这个证书带给我的肯定。

我在网络上疯狂地搜索着软考的相关说明、资格介绍、级别、科目说明等内容。结合这些,我将自己的最终的目标定为获取高级资格的认证。所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通过备战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我购买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2009年出版,柳纯录主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2012年出版,薛大龙主编)以及一些辅导用书、历年真题等资料,并且制定了每天晚上8点30分至11点的学习计划。经过几个月的备战,到了考试的时间,我带着一种既忐忑不安,又充满希望的心情进入了考场。但是考试的结果让我的心情失落到了极点,以上午卷3分之差的成绩在本次考试中名落孙山。直到2011年春节过后,面对着2011年上半年考试报名通知,我静静地思索了许久,决定再次备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参加2011年上半年的考试。或许是上次考试失利对自己心情的影响,也或许是因为自己有过一次考试的经历,有部分知识的积累,自己似乎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这次的备考中,所以再一次体会了失败的心情。

经过两次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失利,我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再次分析了软考的考试级别、科目,决定直接参加2011年下半年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一共有三门,除了上午的选择题,下午的案例分析外,还有论文的考试。可以说当时的自己倍感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是一人不断进步的精神条件,正所谓一番耕耘,一番收获,经过几个月的不断努力学习,最终以上午选择题52分,下午案例54分、下午论文47分的成绩通过了本次考试,取得了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资格证书。通过这几次的考试,使我有很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心态。软考的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很多人不能够彻底坚持下去,思想不够坚定,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时候要多看看别人的软考经历,找一些和自己一起备考的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学习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以鼓舞自己。(2)对教材的知识点、管理架构充分理解。我个人的经历认为要对教材、项目管理九大过程、架构详细的掌握,把握住书上的知识点,要先整体性的了解,然后具体每一个过程详细地学习,如进度管理要掌握输入、输出,相关的计算方法等。(3)详细对历年真题进行分析与解读。历年真题,会给我们提供每道考试题的知识点,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每年真题的考点差别都不大,尤其是上午的选择题,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杂,历年真题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方向。(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午的案例分析,要充分把书中的理论知识点搬出来,然后与案例中的实际情景相结合。如果自己的项目经验不是很丰富,可以多参考历年的下午案例分析以及案例分析资料。(5)论文要提前准备两至三篇。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的书写,就要在考前做些准备。尤其是论文背景材料的准备,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多看看网上的一些论文背景资料。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准备一篇整理管理方面的论文,这样既可以完成论文背景材料、结构书写的准备,也可以对知识架构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学习。然后从九大管理知识领域中的某一项或两项准备论文,以便为现场论文的书写提供一定的保障。(6)永不言弃,认真参与每一场的考试。心态很重要,我们要淡定地看待考试这件事情,不要被我们自己的感觉所蒙蔽,不要纠结于自己考完的心境,考过了,就马上调整好自己,准备下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现场,认真分析、做好眼前的每一道题目。

苦心人天不负。考试的经历是对我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认可,经过这些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体会到一句话:态度决定成败。无论遇到什么,要用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在过程中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在软考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和我一起努力的兄弟姐妹,我感谢他们对我这份成长的陪伴,也感谢他们为我这份努力的见证。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今后考取软考证书的朋友们提供一种帮助,并在此祝福朋友们马到成功!(作者简介:隋晓宇,女,1981年6月出生,于2011年11月份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

1.9 我的项管历程

2012年的5月26日我结束了中级数据库工程师的考试,有点恍惚,感觉很释然,终于考完了,平静地回到家抱起螃蟹(我的儿子),给他读故事书。与此同时我在回想考试的经过和预估自己的分数,我这次做了充分的准备,基本锁定上午和下午应该是在50分上下,因为第一次的时候没有过,所以总是心有余悸,读完了一本书后我问,螃蟹你说这次爸爸能过不,螃蟹没有犹豫:“能”。我很开心,虽然他还不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但是却给了我很多安慰。几天后的儿童节,我带螃蟹去了动物园。中级考试用了几乎4个月。突然考完感觉真的有点空虚就像高考结束的时候那样。

6月中旬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建议我不如去把高级考了,正好是项目的间歇期,加上以后评职称的时候会用,所以不如加油再考一次。我借了书,看了一遍,做了2008年到2010年的真题,基本上午能稳定在40~46分,第二遍我较为细致地速读了一遍上午题,基本上可以是45分的成绩了。于是开始看下午题,说实话头三天我感觉下午题就像是小作文,看不懂,也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项目漏洞,因为很多和我身边的项目非常相似,但是考中级时候的那股子牛劲上来了。我决定报考,于是开始百度相关书籍,找各种辅导班。在6月底的时候我在在百度上选择了一个项管考试群,希望能和网友们一同讨论一下考试的注意事项,并且交流一下考试复习心得,看看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在没开始的日子里,我和网友一起听网上下载的录音讲座,一同讨论考试中的难点与问题,并且我自己还制定了很详细的新人学习计划。我基本是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学习的,在8月底前将录音坚持听了3~4遍,把相关的资料看了有60%,说实话那些PMBOK2008什么的书真的没有看,一个是我不喜欢看电子书,还有一个就是看了一段时间书和听了一段时间录音后真的很难受,感觉想吐,头疼,真的又回到了高考的时候一样,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加油,要自信,不能放松,在群里考过的网友也是经常鼓励我们要加油不要松懈放弃,没过的网友之间也是互相帮助,没有因为你是第一次考试的新人会不想解答简单幼稚的问题,也没有人会嘲笑考试没有通过的人,每天上线后群里发出的信息都是积极向上和鼓励的话语,所以虽然很多身边的同事都是第二次才通过考试甚至有的3次都没有通过,但是我觉得我可以一次通过,因为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在7月底的时候开始淘宝,我先后买了针对上、下午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以及广为流传的上下册和一本历年真题解答。说实话我当时觉得要是能看完一部分就是很牛的人了,但是到了最后没想到我都看了至少两遍。

看书是痛苦的,不仅因为东西多知识点杂,而且看完一段时间之后难免会忘记,所以我按考试的时间和大家对书的反应先看书籍,最后看上下册和题目书,因为在预览了一遍我说中的考试书籍后,我发现没有一本书能把考试的内容全部说明并且全部涵盖,所以我先做了一遍简单的预览,了解了6本书的大概内容,确实属于互补的性质,于是我从最细致的入手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9月中旬才完成了三本书的第二遍阅读,其间我都是边听考试讲解边手抄重点,并做好笔记将所有的要点都做好标记。从9月底之后一直到11月初我都是在看上下册和题目书,在看书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没有找出固定的时间去专门做习题。一方面是因为辅导书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真题讲解和章节练习,另一方面就是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去专门做题,所以我选择打好基础,然后在重点做一次近3年的真题。再看上下册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是重复的,而且没有说明的地方很多在上下册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而且上下册的内容分布更加贴近考试的复习分块,所以我用了较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上下册两遍的学习,并且将我之前不理解和记忆不深的地方都做了一次温习,相当于将所有的知识点重点学习了四遍。考试蓝色题库的学习我是将它作为自己之前学习的总结和验收,关于做题,题目是越做自己越有信心,但是计算题在不是很好做的时候有点心烦。但是听辅导老师的录音中说不要担心,最后一段时间会有一个专题,到时候再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就可以了,所以我先将精力集中放在了其他考试重点的学习。

在做题目的时候我发现案例总是和答案差异较大,不是很稳定,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我都用口语化的东西做解答,并且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没有按照考点用知识点做解答,所以才会有很大差异,这个问题我和群里的朋友们也做了交流,然后有一个已经考过的网友建议我们去每天抽时间抄案例的真题,慢慢就会发现下笔如有神,我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这么做了,每天一个小时抄案例,最后上考场的时候基本看到的题目真的都是感觉似曾相识,那一个个简短的叙述我在通读了两遍后就熟练地分清了答题要点,并迅速地将所涉及的知识点逐一列举,基本上就下笔如有神。论文我是想从几个管理出发每一个管理写一篇。但是已经是快9月底了所以我听了同事和考友的建议,总结了论文的出题规律,并且书中针对下午题也说了近两次考过的不会再考,于是我选择了“论项目的整体管理”和“论项目的安全管理”,并且查阅书籍中涉及的知识点用了一天的时间在周末的时候写了一遍整体方面的论文交给辅导老师检查,在大约2周后得到了回复,说我的论文在摘要和内容方面需要再进行一些字数和内容的填充,尤其是结尾不能过于简单,于是我按照老师的点评,又写了一遍整体论文,一共2800字,很是开心,虽然还没有考试,但是我已经可以从不了解论文的写法,到从摘要,到正文可以有行文思路,并且知道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就这几个方面来看我觉得值了,已经进步了很多。老师在每次讲课的时候也会经常提醒我们当前阶段的复习重点,一定要抓紧赶上进度,不能松懈,让我们充满信心,所以我始终都保持高昂的斗志,可以说我从来都没有过这么自信的时候,用同事的话说就是“小胖你真是信心爆棚了”。真没准你这次就一次能通过呢。每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我都会感慨,这并不是我自己能做到的,要不是有一群互相鼓励的考友和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来每天鼓励督促,我自己一个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信心呢?

在最后的一周前,我基本都是每天白天结束公司的工作,然后在公司晚上一个人加班看书,或者回家在螃蟹睡着后,挑灯夜战,所以最后的一周我相对轻松,基本就是将两本书的重点翻阅一遍,然后将自己最弱的计算题集中两天突击作答,让自己知道每类计算题目的解答方法和如何入手思考。并且做了一遍2011年的题目,除了论文以外上午题和下午题都是50分以上,但是很遗憾没有能来得及做2012年的试题,只是简单地看了一遍答案和题型。

在考前最后的一天我的心情有一点躁动和不安,很怕自己过不去,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要看看,和当年高考的时候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个高考的翻版。在这一天中群里网友们互相鼓励支持的话语,让我又重燃了一次必过的信心,这给我第二天的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需要横跨多半个北京到考点,所以5点20就起床了,我上午考试前喝了两个红牛,来抵挡困意,经过2个半小时的战斗,走出了考场,松了一口气,考点有85%我都已经学习到了,通过应该不成问题。马上找饭店吃饭并打开电脑看案例和论文,但是中午的超市和小饭馆几乎都被应考的人群占据,我真的是很着急,外面下着雨,时间又不多,我最后去了一个饭店,然后拿出笔记本开始看。考过后真的是证明那个中午很关键,在复习了一次九大管理的知识点的同时,还意外浏览到了一道和下午几乎一样的真题,我记得好像是10年的吧,很爽啊,下午案例基本没有费劲。

考论文的时候其实是我最轻松的时候,因为我的论文准备和其他人可能有点不一样,我虽然只准备了一篇论文,但是我之前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准备内容,我发现几乎全是电力系统的电表或者是网站的建设,还有医疗的MIS系统,我按老师说的尽量要写出一点新意,所以我选择了医疗,并且结合时事用了医保系统升级的内容作为我案例的核心,我发现只要是用心去准备,想象自己是从无到有,全程参加了项目,并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经验,写出一篇行文流畅的论文其实并不难,并且我是将这篇论文当成一个模板,将其他管理的知识点在学习上午知识点和案例知识的时候记清其重点,而后根据实际题目去套用这个模板,可以说是准备了一个“万金油”。最后发下论文的时候,我很开心,竟然是整体的,那一刻我很开心,很欣慰,笑着看完要求,画上一个圈,然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还通读一遍,字数大概是2950左右吧。

考完走出考场的时候我迎着冷风,很开心,不是因为能过,而是因为没有这么爽过。我不遗憾了,能看的书,能复习到的我都做了,过不去就是天意,是我还不够努力,要是过了就是天道酬勤,激动之余我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内容是:“兄弟不遗憾了,不论是否通过我已经尽力了,感谢大家的帮助与关心”,后来发现很多兄弟都发了和我一样的内容,真是如知己一般,大家的想法都好像啊。

2013年的1月11日是我一生中一个很难忘怀的日子,在9点30分刚过,手机QQ突然不停跳动,我马上打开,发现兄弟们说已经可以查询分数了。很激动,也很是兴奋,我先做了一次查询,手直颤抖输错了验证码,报告错误,我索性将信息发给了舅舅,请他帮我查询,但是自己又很想亲自查询,于是又一次借用同事的电脑,输入信息,点击提交。完美的分数:选择49,案例59,论文45一次性通过,当时真是激动得几乎当场飙泪,然后一连几天都是每天查分至少3次,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回想奋斗的100多个夜晚,有辛酸,也有欢乐,有过低沉,也有过浮躁,但是无论身在何处,每个夜晚都有老师诙谐而幽默的讲课MP3陪伴,可以说那段时间,考试的六本书与老师几乎每天13个小时以上与我做伴,通过这次考试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自信,并且要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者,可以引导考生理清考试的思路与重点,将书本变薄,让重点突出。加上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与自己的努力付出,我觉得没有什么考试能难倒我们。

最后我要感谢一直以来热心解答问题,并互相勉励的考友,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自己肯定无法完成一次过软考的梦想,感谢你们让我梦想成真。(作者简介:赵辰,出生于1982年10月12日,200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精通Congos分析挖掘工、Java、Sybase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2006年9月进入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工作至今,负责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于2007年获得Java的SCJP认证,于2012年5月通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中级),于2012年11月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1.10 我的项管之路

2012年下半年本人一次性通过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本人2003年参加工作,在一所职业中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教过物理、电子、软件开发等科目,还参与过许多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一晃就是8年。回顾这8年我发现虽然能力是得到了锻炼,但是自己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在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我加入了茫茫的考证大军。2012上半年通过了网络工程师,2012下半年通过了信管。在这里我要感谢我老婆的大力支持,感谢我可爱的女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看这个名字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考试应该是偏向于管理的。所以有没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当然有的话那是最好的,可以节省你很多的时间。比如我上半年考的是网工,项管里绝大部分计算机知识我都见过,理解起来困难不是很大。没有的话平时自己多去中关村啊、太平洋啊这些网站多了解些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全部搞懂的,在于平时的积累。今年的论文考的是论大型复杂项目的管理。在考试之前我自己也准备了好几篇,虽然没有准备大型项目的管理,但是我想整体管理和大型项目也差不多,不过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间接管理、注意人际间的协调。其实“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就是一个项目,接下来我就按整体管理的思路来总结一下我通过这次考试的经验。写得不好多多包涵。整体管理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

1.制定项目章程

在决定考试之前,首先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试,你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考试的需求。比如我考这个是因为学校要合并,为了增加在新单位的砝码而考试。然后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我的优势是空余时间比较多,劣势是没有多少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接下来就是确定自己的复习时间,我觉得复习时间不宜过长,俗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间拖得太长会产生倦怠的心情。我是8月份报的名。9月份复习的。最后就是自己选择复习用的资料了。因为上半年考的网工,感觉官方的教程很杂,很多,重点不是很突出。因此下半年我没买官方的教程,买了网友推荐的辅导书和真题解析。还有就是上网去找些视频或者MP3的资料。

2.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拿到教程,并参加了老师的辅导班以后,我就开始了复习。读了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脑子里一团浆糊,啥都不懂啊,太乱太杂了。于是我索性就不看了,翻到书的目录上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系统的复习方法。通过研究我发现考试的范围大概包括这么几个方面:(1)计算机方面的知识;(2)管理方面的知识;(3)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

3.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确定了大致的范围后我把书里的内容进行了归纳。第一,有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一起看,比如计算机的网络知识啊,软件工程知识啊,信息安全的知识啊,等等。第二,管理方面的知识是重点,一开始我也看得是一头雾水,后来我发现管理方面其实可以分为3个方面。首先当然是九大管理了,我觉得复习一定要系统,杂乱无章的复习记不住。下面这张图我觉得不错,系统地描述了九大管理之间的关系。

其次,一些辅助的管理,比如什么知识管理啦,合同管理啦,等等。最后就是有关监理方面的管理知识。第三,有关与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这个东西比较多,全部记住是不可能的。我是把辅导书上给介绍的几个法律法规通读了一遍,不求记住但求理解。不过,有关几个重要的日期还是要记住的,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第十七条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这些还是有必要记下的。

确认了具体的复习内容后就是制定一个可行的进度计划。我是9月份准备复习的,那就是还有2个月10天的复习时间。我准备在前一个月把书整体看一遍,看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觉得没必要非纠结着把不懂的东西要完全弄懂,毕竟才刚刚开始学习。我是看不懂的地方先混个眼熟。等到听网上下载的视频和MP3资料,做练习的时候再弄懂也不迟。第二个月就是开始听网上下载的MP3课程和看历年的真题解析。最后10天做一下每年的真题。

4.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在真正开始复习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毅力的,我特别喜欢那种厚厚的书一页页变薄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教程一共有800多页,一个月看完一天平均下来要看26页,也就是13张纸。乍看好像不多,其实在看的时候捧着800页的书也蛮恐怖的。我也不是天天看个13页,就是哪天没看,第二天就把没看的补上。这样学习也比较轻松。天天捧着个书像上班一样很没劲的。当你实在看不进去的时候,大家可以弄点节目放松放松,比如打打游戏啊,和别人聊聊天啊。特别是到学习群里侃侃最有意思了。

5.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

有时候看着厚厚的一本书,想想什么时候能看完啊,有种想要放弃的感觉。不像工程项目有领导有监理时时看着你,这个考试真的全凭自己的毅力给自己打气。当要放弃的时候就想想我为什么要考试。有时候也可以幻想下,考过了我也是副高了,可以涨工资了,就可以买我想要的东西了,这时候你就又充满了干劲。最后的十天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这时候你要把历年的各个试题都做个遍,来检验自己2个月来的成绩。我是这样搞的,就当是正式考试,做完一份卷子我会和标准答案对一下,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分析自己为什么错了。考试的那天可以把自己的错题集拿出来看看。本人的英语水平有限,每次做题我都是不做英语题的,按总分70分来算。第一份试卷44分左右,越往后分数越高,最多的一份有50几分。

6.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有时候计划没变化来得快,当我看完了教程以后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还不够系统,也不知道啥是重点。论坛里我看见有人推荐了一本叫“准高级项目经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5天修炼”的书。我就买来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基本上把前面学的东西又系统地梳理了一遍。这样一来我发现听辅导录音的时间好像不够了。于是我只能一边听录音一边看真题解析了。我建议大家听录音的时候不要看书,遇到不懂的东西先记下来。听完了再去把没听懂的搞清楚。这样复习才会有的放矢,知道自己的弱点。

7.项目收尾

2012年11月10日,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考试前一定要把考试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什么橡皮啊,铅笔啊。别到时候后手忙脚乱的,影响考试的心情。2013年1月11日,考试成绩千呼万唤始出来,我终于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

回顾这几个月学习和考试。虽然通过了考试,我觉得还有很多的方面做得不好。(1)上午的试题,由于纠结于一道题目,导致最后复查的时间偏少了。我觉得复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复查的过程中我发现有3道是错的。但是没把握的还是别改了。(2)案例看得不够多,严格来说我都没做过,不过我觉得只要把九大管理搞清楚,考虑问题多从人机料法环这五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应该不大。虽然计算题这次没有,不过想考过的话历年的计算题还是有必要做的。(3)开始令我最头疼的就属论文了,因为项目管理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少。写论文的时候缺少素材。考完试我发现论文也不怎么难,大家一定要多记住几个九大管理五大过程里的案例,每个过程至少要举出一个案例,这样你在写论文的时候才有素材写。要不是因为时间不够,我估计写满都可以。(作者简介:丁卫卫,男,1982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助理讲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1.11 我的项目管理师之路

我2004年毕业,首先从事的是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工作。当然,我也从事IT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方面的建设,但当时更多的是在技术方面的钻研,对项目的管理只是了解点皮毛。2007年来到了第二个公司,正式开始了项目管理的工作。到2012年从事了8年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同时带来的也是碌碌无为,越来越多的项目实施过程让我感觉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能系统地学习项目管理的整体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本人工作经验的含金量,所以本人便开始了项目管理师的路程。

下面就介绍本人的管理师考试的两次经历。

第一次考试中,因为本人有平时现场项目管理的经验,而且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师为一次性通过,所以本人就计划独立通过。在大概3个月的准备后发现,厚厚的几本书浏览下来,需要记住的东西太多、太杂,项目管理的知识虽然有了大概的印象,但如果要求正确地写在答题纸上还是不完整。更麻烦的是挣值分析、关键路径的算法、运筹学这些需要计算的试题还是看不懂,不知道从哪开始计算。就这样迷迷糊糊上了考场,在考试中做了“分母”,在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后才发现不仔细和系统地学习是根本不行的。

在第一次成绩下发后不久,第二次报名就开始了,重新回头看书的时候,眼也累了,考试的新鲜感也不再有了,一看到书马上就是哈欠连天,真的想睡觉。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同样考试的同事向我推荐了某机构的培训,本人看到培训费也不算昂贵,比起动辄几千元的培训费真是太少了,才一百多元,对培训效果还是怀疑的,但推荐人说效果还不错。就这样便报了名。培训机构是远程教育模式,并针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有考试复习进度课程计划,根据课程计划有每周3~4个课时的语音现场讲课和答疑,这样的话就能督促本来就已经懒惰的心了,跟着培训老师的进度便可以有3轮的复习课程。经过了大概3个月的学习后,终于考试了,这个时候本人也是信心满满,对考试也敢说“so easy”了。结果就如预期,三科通过,虽然不是多高的分数,也是本人半年心血的回报了。

再说我的项目管理师考试方面的经验吧。

对上午的客观题来说,一共是75分,都是单选,特点就是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跨越的专业多,包括信息化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软件开发知识、系统实施运维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系统安全知识、各专业规范、专业英语等,即使业内人员也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有个了解就不错了。所以在上午客观题的答题方面我建议还是系统地看书,强化记忆,个人觉得也只能是这个方法,即使在老师的培训班,同样也是这个方法,首先是3个月的连续讲解课件,后期再进行知识点的串讲,同样也是这个方法,不同的是一个是自己记忆,另一个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进行而已。

下午的案例分析一直是我的难点,尤其全部是主观论述题的时候。对这个部分的答题,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是掌握九大管理内容,其中的42个流程,128个工具,最好是能达到默写的程度,因为对案例分析来说,能够答到采分点才能保证得分,如果按照我们日常项目管理的经验来答题,很可能是没多少答到采分点的,在分析的过程中,适当地把九大管理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答中采分点,保证分数。

论文写作,对有项目实施经验的和管理的人来说,不是太困难的事,但对有些虽然有项目管理经验但一直是卡在论文的人来说,一种可能是理论性太强或者实践经验太多,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另一种可能是格式不对。这个问题也是在培训班上培训老师给重点强调的,虽然项目管理经验丰富,但项目管理实际经验不能结合到我们的管理理论中去,也是达不到项目经理的合格要求的,因为这个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有经验更要有理论的项目管理人才,能对自己实施过的项目从实际中出发,结合到理论中去,再到实际工作中应用。在格式上来说,一个条理清晰,段落分明的好的论文肯定能为论文的分数增加不少,在培训班中,老师给大家建议了几个格式上的写法,我们也进行了针对性练习,并且培训老师都给了批改,再次对老师的辛苦说声感谢。

再给计划要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朋友一点建议,如果时间充裕,有信心,有毅力,可以独立考试。如果类似我这种看书没动力,对这个考试零经验的来说,最好是找个培训班,一个是有人指导你如何参加考试并且督促你学习,有学习的动力,一个是能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多方学习。最后祝愿各位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朋友能一次性通过考试。(作者简介:刘景超,男,1981年1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曾负责项目包括北京市检察院信息化项目、民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民航资金结算管理系统项目、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弱电工程、国家外汇局上海灾备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朔黄铁路综合管理及路网信息系统2期工程等,现就职于某工程咨询管理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1.12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之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怀着试试看的想法,花190元人民币报考了11月份的考试,之后由于工作的缘故,拖延了一些时间,导致最后备考只有40天左右的时间。但是从个人实践的情况来看,40天对于一个有项目经验、有PMP基础的人来说时间足矣。最终我以57、52、48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当然这跟一个好的老师、一份好的资料、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以及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备考经验,跟大家分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之路。一、前期准备

1.明确目标,端正态度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明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报考“高项”之前,一定要清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有人可能是为了拿证,有人可能是为了提升个人项目管理水平,不管出自何种目标,只要是决定了的,就要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没有目标、漫无目的,为了考试而考试,最终注定失败。

因此在备考前,请端正自己的思想,一个好的态度对实现目标是很重要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一门很庞大、很杂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网络、软件、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等多个方面,需要花大量的心思去看,去记,去理解。如果单单只是上课时听一听,平时偶尔翻翻书,是绝对达不到目标的。

2.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一个综合、漫长的备考过程,个人孤军奋战,成功概率肯定很低,因此需要有一个好的培训机构、好的老师来做指导。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这就使得培训机构的选择变得异常纠结;建议大家最好根据自己朋友或者同事的推荐来选择,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名气啊,规模啊,都是浮云,通过才是硬道理。

3.选择一个好的培训讲师

有了一个好的培训机构,还需要有个好的培训讲师。一个好的老师,将对你的备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项”的备考来说,讲师最为重要,因此在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培训班时,对培训讲师要重点考察几点:

是否具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如果没有证书,只是简单地对着课本讲内容,肯定没有深度,走走过场,效果不会理想。

是否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理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由实际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解,才能比较透彻和深入。

是否具有丰富的讲课经验和水平。虽然有些人满腹经纶,但讲课水平不高,这种培训会浪费学员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可考察该教师以往的成功授课经验。

4.选择正确的学习材料《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作为“高项”的指定教材,可以说是“高项”的圣经。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会注意到,“高项”考试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找不到,包括法律法规、国标等,这些就需要我们课外去补充了。我备考就两本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

5.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有很多种,有面授,有网络教学,有视频教学等,自己应该根据个人的喜好、时间安排,选择自己合适的授课方式,这样有利于学习。

6.选择正确的时间备考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虽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开工作或者生活的忙碌期,尽量安排在自己比较空闲的时候备考“高项”,这样既能打发无聊,又能给自己充分的学习时间。

7.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严格遵守执行“高项”的备考应该当做一个项目来执行,既然是项目,就需要有计划,有执行,有监控,有收尾。因此一份好的备考计划,非常重要,会对你的备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光有一份好的计划不行,你得有很好的执行和监督,只有按计划完成了,项目才能顺利成功,我们的“高项”才能一次通过。二、备考指导

1.精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材

一切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材为基础,熟读方能体会“高项”的考点和重点,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最好精读三遍以上,第一遍,了解“高项”有哪些内容;第二遍,了解“高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遍,结合做题,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2.阅读其他课外教材“高项”的考试,不仅仅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材上的内容,有很多课外的知识,比如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运筹学等,这些需要我们从教材外去学习和掌握。

3.适当做历年的真题

在熟悉课本知识后,我们可以适当做一些历年的真题,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和考试的难度,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提升信心。

4.弄懂每一道做错的题

对于做错的题,需要弄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并展开联想,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做到以点带面,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5.针对九大管理,每一个管理写一篇论文

论文对于考“高项”的人来说是可难可易,说难,2个小时内要写3000个字,确实很难,说容易,是因为“高项”的论文是很有规律的,论文格式也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掌握了格式,再针对每个管理过程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练习一篇论文,论文考试将变得非常容易。

6.学习团队“高项”的备考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团体作战远胜于孤军奋战,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建议同学之间多交流,多沟通,相互交换心得,这样互相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顺利通过“高项”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三、考试经验

1.考前准备“高项”考试总共一天,对于考生来说,不单是脑力考验,同时也是体力考验。在考试前一定要吃东西,保证充足的体力,考试用具要准备好,相关证件提前准备好,手表、计算器等准备好(计算器的携带具体看各考点规定,做到提前准备,这样临考前就不会慌里慌张了。

2.注意答题速度“高项”的考试,上午题时间比较充裕,但也要注意答题速度,先易后难,控制节奏;下午的案例分析和论文则时间比较紧张,需要快速反应,快速书写,当然了,再急写字的质量必须保证(这个很关键)。对于论文,按我前面所说的提前写几篇,考试时拿来套用,时间应该刚刚好。

3.审题步骤

上午题:先看题目,再分析答案,选出自己心里的答案,然后带着这个答案再过一遍题干,看是否符合题意。

案例分析:通扫一遍案例,觉得是重点的,用笔标记,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一遍题干,找出相关线索和关键点;结合九大管理知识,进行总结。

论文:看清题目、精读论文的题干,尤其是几个小点,按照小点要求答题。

4.仔细检查

对于上午题,首先要相信第一判断。检查虽然说不能检查出所有错误,但避免低级错误还是很有必要的,所有的题做完后,如果时间允许,最好从头到尾认真检查所有的解答结果,避免出现涂错或者漏涂的低级错误。在检查过程中,对标记的题再认真看一遍,确认答案,实在不好做出选择时,相信第一判断。四、我的备考实例

上面我也说了,“高项”的备考可以当作一个项目来做,以下我将结合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对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做简要介绍。

1.启动过程

项目目标:

顺利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项目预算:

RMB 1000元。

项目工期:

约40天。

项目主要风险、假设、约束:

备考时间不足,导致考试不通过;工作忙约束了学习时间。

可行性研究:

从经济上来说,报考费用加上培训和买材料的费用不到1千元,完全有能力支付。因此经济可行性来说,该项目可行。

从技术上来说,备考只要认真听课、认真复习、刻苦学习就一定能通过,因此从技术可行性说,该项目可行。

从社会上来说,目前国家高级项目管理人员紧缺,行业缺口较大,通过了“高项”,可以填补国家的缺口、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从社会可行性来说,该项目可行。

干系人分析:

该项目涉及的干系人有:老师、同学、女朋友、公司领导、软考办等。

2.规划过程

范围管理计划:

项目范围:报考、备考准备、看书、听课、做题、论文。

WBS:

进度管理计划:

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看书,听课;了解“高项”考试的所有知识点和考点,标出重点。

第二阶段,针对重点进行理解和记忆。

第三阶段,做历年真题,检验看书效果,回顾知识点。

第四阶段,专题学习(计算题专题、论文、案例分析等)。

第五阶段,冲刺(查漏补缺)。

里程碑:

完成“高项”考试所有考点,重点学习。

熟练掌握“高项”考试的重点。

完成历年真题的练习。

完成专题学习。

完成备考。

成本管理计划:

预估成本:人民币1000元(类比估算)。

预算:人民币1140元。

报考(190),购买材料(300),培训费(200),考试用具(50),交通及餐饮(200),风险储备(200)。

风险管理计划:

基准:成本基准、范围基准、进度基准。

3.执行过程

执行之前制定的计划。看书、听课、做题、写论文。

持续改进。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调整计划和学习方式。

推荐变更和纠正行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变更,完善计划。

4.监控过程

核实范围:对照范围基准,确认看书、听课、做题、论文内容是否完成。

风险审计:对前面识别的风险进行审核,识别新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问题日志:对看书、听课、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书面记录下来,汇总解决,便于冲刺阶段复习。

偏差分析:对照进度、范围、成本三大基准,进行偏差分析,及时纠正偏差。“高项”的备考项目会有变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任何威胁到项目目标的事件,都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越早纠正成本越小,越晚纠正成本越高。

5.收尾过程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结束时,要及时做项目总结,积累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总结,不然到最后总结时,会有一些信息丢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一名优秀的IT项目管理者,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积累的好机会,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的。(作者简介:谭忠亮,男,25岁,美国PMI会员,PM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某国际快递大中华区ICS项目经理;曾参与某大型电力投资公司的信息系统项目、上海世博会某高级赞助商的世博产品项目。专注于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和理论研究,擅长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

1.13 循序渐进,渐进明细

——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成功之路

2012年,我参加了两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以下简称“高项”)。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考试,再学习,终于通过了2012年11月的“高项”考试。“高项”考试,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考试心得,与大家共勉。

本人毕业于2006年,非计算机专业,毕业时凭着对计算机开发的一腔热血以及在学校辅修计算机专业的一点知识,毅然投入到了软件开发行业。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学习,对开发技术及框架设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对项目管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参与的项目建设中,除了完成自己的开发工作外,也积极提出自己对项目管理的一些观点,部分得到了项目管理者的认可和采纳。同时,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项目总结会和项目管理培训会。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由于我工作认真,积极思考,对项目管理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把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发展方向,公司领导为我提供了参与信息系统管理的机会。2008年单位承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项目,任命我为项目经理,并指定一名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前辈全程指导。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和前辈的指引和帮带,不管是在项目招投标、计划编制、团队组建,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范围、成本、进度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部和外部沟通中,协调项目的各项资源,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也是通过此项目,我第一次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有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在项目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公司和用户的认可。

2010年底,公司承接了一个国家级的大型项目,并指派我为项目经理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由于我本身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对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等也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使我也意识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性。通过与同事的沟通讨论、网上查询学习,我对信息系统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到软考中有对应的信息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因此,我购买了项目管理的参考书、学习资料,开始全面学习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因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对于书本中的一些内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感觉到很多内容在实际的管理中与理论是一致的。当然,也存在很多我不理解的内容和概念,感到比较困惑。

从一开始对此考试认识为零,到考试报名,我明确考试内容、形式等,逐渐明确了考试的目标。于是我报考了2012年5月份的考试,并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项目管理的资料。由于时间有限,临考前才刚读完教材的九大管理,对很多概念、理论还没有理解透彻,无法与现有的项目实践关联起来。结果2012年5月份的考试没通过。

第一次没有通过也在我意料之中,因为对整个考试还停留在一个整体的认识上,很多细节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区别于第一次考试的整体系统准备,第二次考试,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计划时,一方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不被遗漏;另一方面,对于难点和重点,要安排多次学习,循序渐进,逐步了解深入。基于第一次考试的学习积累,第二次考试对于整体系统的学习就可以相对分配较少的时间。按照以上原则,我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两个月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用约一个半月时间,反复强化学习重点、难点,做历年真题,并写一到两篇论文;第三阶段,就是最后的冲刺阶段,最后十天强化记忆,总结答题技巧。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需要把计划执行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时间上的保证。前期要保证工作之余每天晚上一个半小时的整段学习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第一阶段的计划;第二阶段其实是对第一阶段学习的一个查漏补缺,且针对考试有的放矢地复习。其中计算题目是学习中的难点,我前后安排了约一个月的时间,从网上下载真题重点学习;最后的冲刺阶段,则是对考试中的重点、常考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并针对考试总结答题技巧,做好全面的准备。回头再仔细看了一下整个过程,发现它和PDCA的思想也是基本符合的。最后,第二次2012年下半年的考试顺利通过。

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到软件项目经理,从不了解“高项”考试到一年后顺利通过。这些过程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中的经验可以提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而理论的学习又能指导实践。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在过程中渐近明细,一步一步明确目标,最终走向成功。(作者简介:张树伟,东华软件股份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长期从事GIS技术、遥感技术相关项目管理工作,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1.14 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考试,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也许从幼儿班就开始了。既然是考试,是博弈,那么就一定会有成功和失败。成功了我们喜悦,失败也会气馁。回头看走过的路,考中学、考大学都是父母一路陪伴,没有给我失败的机会;考研究生,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似乎真的是少了约束的原因,我第一次考研失败了。大四毕业,去找了一家公司上班,可能是因为第一年工作不是很适应的原因,我还是有强烈的考研想法,于是每天上班之余复习功课,第二年我真的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拿着那大大的一本毕业证书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从事信息中心的工作,本以为这下让人痛苦的考试可以结束了,然而这仅仅是考试征途中的一个节点。就像过来人说的,毕业证书真的只是敲门砖而已。活到老学到老是一句经久不衰的名言。于是又经历这样那样的考试来获得各种资格证书,来巩固自己的职位,开拓自己的事业道路。也许是时间到了,也许是证书够了,也许是信息化的人才太缺乏了,我被单位提拔为信息中心的负责人。终于成了领导,总要有显赫一点的职称,于是又踏上了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我的同事们说,“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又通过了,运气可真好,有什么经验之谈没有?”仔细思量起来,除了自己的好运,我觉得有这么几点或者会给后来人一点点启示吧。

1.有强烈的获得证书的激励

激励是什么,就是我们要达成的某种目标,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目标的人,如果缺乏目标就会懒惰。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你内心那座无价的金矿,也终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一样。

考试成功也是我们人生大目标里的一个小目标,一个规划节点,它是你能否获得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点,如果这个目标的达成你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那么我奉劝你,还是把时间用来干些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别浪费大好的时光。

我这次考试是为了什么呢,我说过,既然当了一个部门的领导,除了经验和专业技能,也应该要有显赫一点的职称,不是为了去和下级显摆,而是为事业之路再铺一层柏油,在同行交流的时候增加自己的权威性。也许你会说这是虚的,那么说得实在一点的话,就是为了自己涨更多一点的工资,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总之一句话,如果没有强烈的需求,就不要给自己上枷锁,最后落得学没学好,玩没玩好的地步,很不值当。

2.有符合考试要求的辅导资料

在选择考试资料之前,首先我们要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全部在一天内考完,综合知识的涉及面十分广,是考试中的难点,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没有捷径可选的。案例分析是三个科目中最简单的一个,综合知识掌握好了,案例自然不在话下。至于论文,我想多说一点,每一个刚接触这个考试的人,都会觉得3000字的论文,两个小时写完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抄3000字的论文两个小时也不见得能写完。这就要说说复习资料的选择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信息都可以在浩瀚的网络中找到。当你看过很多关于如何写论文的帖子后,一定会豁然开朗。论文写作是有定式的,论文摘要主要写项目概要介绍及正文主要写的内容,根据考试题目扣题就行;论文开头把项目介绍稍写详细些,基本是摘要的重复性内容;结尾写项目过程的经验教训和总结。这三部分都是可以考前准备好的,写完这三部分论文就完成了一半,中间的部分考试时发挥就行,当然考前写几篇论文是必不可少的。

考试的复习资料,我主要用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我个人认为书不在多,而在于你是不是认真学了,过多的资料只能有碍视线,打击自己考试的积极性。当然还有些网络上的辅助的复习资料是可以看看的,有助于对考试动态的了解,亦可以查漏补缺,增加胜算。

3.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参加各种证书的资格考试的时候,多半我们已经上班了,或许还有很多人成了家,有了孩子,琐事一大堆,真的是没有时间看书。这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既然大家都是一样,那么我们的起跑线没啥不同,所以不要担心没时间,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想挤一点出来,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其实一点点时间就够,比如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比如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又如在地铁里的一个小时,只要你每天坚持看书一个小时,三个月下来,考试通过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每天的一个小时,不是你随便看看就行了,首先要有学习的计划,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这一个小时的学习中真正做到心无旁骛,认真钻研。

4.有坚持完成考试的决心

能否坚持完考试,是考试成功的真正关键。

在我参加的这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我们一个考场有三十个考试号,开考之前就缺席了五个,下午考试开始,我发现又缺席了五个,这时已经淘汰了三分之一,论文考试考到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又零星地走了两三个,基本一少半的人没参加完这个考试。我是提前五分钟交了卷子,看了看邻桌的几个,还有论文字数差一些的,论文字数不够也基本会被淘汰,所以真正能完成考试的人并不多,只要你坚持完考试,论文字数凑够了,即使你觉得自己写得并不好,但是一定是有希望的那个。我考完试出来,和其他一起考试的考友通了电话,大家都说论文考得不好,但是大家都坚持完成了考试,结果我们都通过了。事实证明坚持就是胜利,无论每一科的考试如何,都要有一颗坚持完成考试的决心。

其实每次考试,我都会有很多感受,无论成功与否,它都将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而影响我的生活。尽管我们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仔细想想,或许会有很多收获,每一次努力的结果也许是失败多于成功,我也深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滋味,失败那是一种悲伤、痛苦或是绝望的感觉,但有时也会安慰自己,逆境反而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失败了又能怎么样!既然失败已成定局,失败归失败,过后还要继续往前走。时光永远不会倒流,人也不会再生!只有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才会记得在哪受过伤。坦然接受失败,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的失败,才会从内心激起学习的动力和对成功的渴望,对成功的渴望当然是取得理想成绩最好的方法。不受外界的干扰,从内心感悟成功、失败,总结学习的方法、经验,适当地改变自己,努力去适应新的学习的环境,成功终究属于自己。上述四点是我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我觉得它们不仅适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也适用于人生的这场考试。坚持就是胜利。(作者简介:韩亚红,女,工学硕士,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现任北京汽车博物馆信息中心负责人。)

1.15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学习之所得

本人2010年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2012年7月了解到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一考试,随后参加了2012年下半年度的全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后文简称项管)。考试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学到知识,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从实际角度出发,可以为升职加薪,职称评定增加筹码,满足自身“升值”的需求。经过积极的准备,稳定的发挥,我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回想起这段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收获不仅仅是成绩的通过。项管考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管理经验尚且欠缺的我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点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项管学习应考的路上,我通过网络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奋斗,在学习交流群里有学习资料一同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各类真题模拟题一起讨论。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朋友大多也获得了满意的考试成绩,所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然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跟着进度走,落下了进度,要及时补上。此外要做到博观而约取,在学习的初期打好基础很重要,尽量多地吸收知识,除了看官方教材之外还可以多关心生活中的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想学计算机知识,做个细心人,你就能从生活中学到许多,“二维码”、“云计算”、“B2B”、“B2C”、等等。只要多留意生活,每天都能学计算机知识;项目管理知识更是随处可学,随处可用,打个比方就拿准备项管考试来说,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项目管理考试学习首先要明确需求,考试就是甲方给你安排的验收,你的考前准备就要做好需求工程,知道他要考你什么能力。然后要明确范围,根据考试范围有针对性地学习。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项管考试这个项目来说,考试当日就是成果交付的日期,你之前要安排好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做好考前准备。保证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的结果。做好与同事、与家人、与朋友沟通,多花点时间学习少点应酬。如果参加培训、买参考资料等产生了费用,就发生了成本和采购,也可以用管理知识来想想,而你花精力、花时间、花金钱来学习,和你最终获得的回报是否成正比则是要考虑到的风险。最后,做好整体控制,把各个环节都调配得当,做好充分准备,考前调整好状态,考场上正常发挥,考试通过自然是水到渠成。

自毕业之后工作以来,能挤出那么多时间,认认真真地持续了几个月去学习一门课程还是头一回。能够坚持学习到最后,一次性顺利通过考试真是让人高兴!

回想起这段学习经历,通过考试固然让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的学习重新唤起了我学习的热情。项管考试的结束绝非学习的终点,通过考试不代表你有多厉害的IT技术,多高超的管理能力了,只能说是达到一定水平而已,掌握到的知识越多就觉得自己懂得越少,学无止境。经过学习之后,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要把这些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实际生活中去,在管理工作中经验是很重要的一样东西,要不断积累,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忌浮躁,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天道酬勤!

祝正在学习或准备学习项管知识的朋友们都有所收获!相信付出都会有所回报的!

以上这些与大家共勉!(作者简介:曹易,1988年出生于上海,2010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从事项目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2012年参加全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成绩合格。)

1.16有项目经验也需要系统学习理论

——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历

我目前在中国移动省级公司信息技术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经营数据分析相关工作。此前曾先后就职于两家国内大型IT公司,参与过多个国内外大型电信级项目,有基础产品研发,也有现场实施,到过国内多个省份,也到过东南亚、中东、北非,项目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但从2005年起曾两次参加软考高级考试(一次系分,一次项管),均以失败告终,而且除了案例分析外,上午题和论文题分数都不过关。以至于本人一度放弃报考,中间2011年上半年报了也没考。

早期两次失败的考试经历,我一直归结于自身的项目经验不够丰富。虽然考试时已经参与过几个大型项目的建设,但出于对高级级别考试的敬畏,我对自身项目管理能力仍然不够自信。在上学时期曾参与中级“高级程序员”考试(现“软件设计师”)并高分通过,我明白证书的含金量——多少个日夜苦读的结果。但项目管理师不是程序员,不是死知识,我一直这么认为。

随着项目越做越多,项目经历也逐渐丰富,但对于项目管理师考试的敬畏也逐渐加深——内容太杂、知识面太广了。虽然做过不少项目,但是感觉涉及的知识面仍然离考试大纲的要求很远。我也会将当年的考试试题拿来做,但就是达不到通过要求。基础知识如此,论文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方向。

直到我的一位同事通过了这门考试,而他的项目经历比我要少得多,且缺乏实际项目管理经验。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向他请教。他跟我说:“这只不过是门考试,不是真实做项目。实际项目管理我可能不如你,但是考试有考试的法则。你的项目管理能力比我强,只要掌握方法,应该比我更容易通过。”

我思考他的话,对于之前的考试,我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项目经历不够,接触的知识太少。而我又固执地认为这些知识都需要通过项目实践来获得。并且我学习也没有恒心,所以每次考试,总是到最后几天,找几本题目书做做题就完事了。做真题也是如此,因而每次都没有大的提升。

2012年9月,我那位同事为我介绍了老师,我开始跟着他及他的学生们共同学习项目管理师考试的理论知识。老师安排的课程很合理,不占用工作时间,我每天学习一到两个小时。我将所谓的丰富的项目经历抛之脑后,从最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开始学习,到后来的9大管理,工具技术等。我才发现,我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是如此不成体系。虽然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点平时都有接触,管理过程也都参与过,但缺乏系统的总结与沉淀,所以在考试中并不能发挥出项目经验的作用。

不过在学习中还是能够体现出基本知识与项目经验的作用,学习的内容感到很容易接受,而且理解比较快,这些都是多年项目经验的原因。所以我虽然比其他同学迟了几个月,但很快就追上进度。

在最终的考试中,我以58\56\47分的成绩通过。

能够用两个月业余时间学习通过了多少年梦寐以求的考试,了结了心中的一个夙愿,不得不归功于系统的理论学习。当然,多年的项目经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在论文中,虽然写得有些偏题,但夯实的项目经历为我加了不少分。

所以我由衷地感慨:要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有项目经验也需要系统学习理论。

下面总结一下我的考试经验。(1)不管经验多么丰富,理论知识不可缺少,必须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不管这套知识你认为多么不符合实际,在实践中多么无用,但考试就是根据这套体系来的,改卷的老师也是按照这些知识来批的,参加了这个考试,就必须遵照考试规则。我在系统学习前连九大管理的概念都没有,自己学习主要在计算机基础上,管理知识就是随便看看,凭经验能蒙对几个,没有意识到重要性。

系统学习后会发现,其实这些知识在平时工作都会接触,越是项目经历丰富就会接触越多,但没有体系地存在脑海中。学习过后也会对实际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帮助,不光是通过了考试,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注意一些细节,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质量。(2)先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再开始题目书的演练。我基本是这样安排的:对理论知识,使用一本基础教材或参考书,在学习中将老师讲的重点划出来,课后复习一遍(注意,课后必须复习一遍,不要指望后面再回头复习,基本上到后面,这本书就扔一边了)。

对题目书,要选择历年真题书,不要相信所谓的模拟题,偏差很远。每章节前先预习一遍知识,再将题目答案遮起来自己做一遍,最后对照答案分析,将自己容易错的打个星号;对于看答案也不明白的,打个问号,等有机会及时向老师请教。学习中必须认真,不要指望后面再回头看。后面有别的总结性学习资料要看。(3)对于九大管理组的输入、输出、工具技术掌握,必须以能够在纸上默写下来为准则,而且需要在考前每周默写一次。有时候感觉看到了都知道,但书往旁边一扔都忘了,其实是没记住。可能上午题你能做到看到就想起来就够了,但对下午题和论文,一定要能默写出来是很重要的(也可能跟个人记忆力有关,我的记忆力一般)。(4)论文必须提前准备。考前一段时间必须写,而且要手写,多写几篇。一方面要练写字的速度,一方面练自己的思路。回过头来要自己念,一般来讲能不能合格,只要你看过一些范文(如本书中的),掌握了论文写作技巧,实际上自己是可以判断出来的。也可以给老师或者身边曾通过考试的人审阅。

到了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题意以及自己准备的论文模板进行发挥。时间足够,我在练习的时候,都要两个小时才能写完(自己练习的环境因素和心理状态不一样)。考试时,我只用1个半小时就写完了,正文2800字。(5)考试前吃巧克力,下午喝瓶红牛,真的很有用。这是场消耗脑力与体力的拉锯战,只有坚持到最后,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最终成功。特别是论文写作,短时间内3000字需要亢奋的头脑。必须保证能量充足。

以上是我的一些总结,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特点认真复习,早日通过!(作者简介:李树春,1981年生,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信息技术中心,高级数据分析师,目前主要从事企业级经分数据挖掘及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国家认证高级程序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项目经历丰富,曾先后就职于联创科技公司(现亚信联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过多个国内外大型电信级系统项目,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有着深刻理解。)

1.17 SuperMemo让你的“高项”之路更轻松

经过2012年下半年半年的努力,我终于通过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得益于一个工具软件,节省了不少精力,现在将这款软件推荐给备考人员。

1.SuperMemo简介

SuperMemo,翻译过来为“超级记忆”,这是一款非常古老的软件,开发历史有20多年了,它是Palm OS平台最早的记忆软件,在Windows CE、Windows、安卓等系统上均有版本,国内很早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用它来背单词,网上有热心的网友制作出各类单词词库。由于其算法符合人脑记忆和遗忘的特点,记忆效果很好。其实,SuperMemo不光可以背单词,所有需要记忆的知识都可以用SuperMemo来进行。

SuperMemo的开发者首先是一个记忆研究者,在记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上成就非凡。SuperMemo的科学体现在它的算法上。它的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按熟悉程度细分,并实时采集用户的评分数据,根据评分数据来按记忆原理进行下次背诵时间的安排。和国内其他记忆软件最大的区别是,SuperMemo精髓就在于它的算法,并且算法在不断地更新。它可以保证在记牢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记忆的重复次数最少。

2.在“高项”备考中的实际应用

整理资料。

SuperMemo采用问答的方式,所有的材料都要整理成问题和答案的方式,比如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整理成如下形式,历年真题其实就是整理好的问答形式。整理资料是使用SuperMemo最关键的地方。

如:试题(62)以下联网设备中,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是(62)。(62)A.调制解调器B.以太网交换机C.集线器D.路由器参考答案:(62)D试题(62)分析。调制解调器工作于物理层,它的主要作用是信号变换,即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或把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根据以太帧中的地址转发数据帧。集线器也是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它收集多个端口来的数据帧并广播出去。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根据IP地址转发数据报,处理的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将以上记忆资料输入SuperMemo中。

在SuperMemo中新建一个collection,暂命名为“高项”,然后单击add new增加一个卡片,在上面的问题区输入问题内容,在下面答案区输入具体的答案和解析。

3.开始学习

SuperMemo使用起来很简单,每天要做的就是打开SuperMemo,单击Learn,然后你会看到一个知识点的问题,你看到这个后试着去回想它的答案,想完以后点击Show Answer。

看看你想到的答案和显示的答案是否一样?根据记忆程度分别从Bright、Good、Pass、Fail、Bad、Null里面选一个按钮,Bright是最好,Null是最差。

你使用SuperMemo学习时唯一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从这六个级别里挑一个最合适的,SuperMemo自动算出你下次最优的复习时间,在学习资料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复习模型。

大家可以不用管上面这么多复杂的数据,每天打开SuperMemo,单击learn学习就可以了, SuperMemo为你安排的最小的重复次数,不会浪费时间去记那些已经记得很熟的东西(我们大家背单词的时候,肯定很烦abandon吧),SuperMemo用久了之后,你会惊讶你的记忆速度,希望这款工具软件能让你的“高项”备考事半功倍。(作者简介:赵刚,江西九江,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学历:本科。)

1.18 我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之路

2011—2012年,由于所在单位申报系统集成资质需要,在各种激励条件下,我开启了自己的软考之路。两年间,我共参加了四次软考,其中中级一次,高级三次。由于我本科学的是电气,转从事IT方向工作才两年,一开始目标便只是定位为中级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对自己的定位要求确实有点低,浪费了不少个人时间。所以,我首先建议:有一定计算机基础,想参加软考的朋友,如果你愿意花1~2个月时间稍微改变原有舒适的生活习惯,每天集中业余时间,做计划、看书、做真题,取得高级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说说考试经历。我从2011年4月1日开始复习,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完全攻克,由于有一定基础,软硬件基础知识只花一周翻了点书。总的统计是,在近两个月时间里,2/3时间进行泛读+精读,把所有考点过两遍,再用1/3时间做真题,对答案,补缺漏。网上有很多通过考试的心得,总结的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基本可以认为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通用备考方法论。只要能坚持下来,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就会在头脑里成型,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慢慢地就会觉得项目管理考来考去就是那些考点了。我最后的中级成绩是选择题52分,案例分析54分,居然还可以是我们省那次中级考试的前10名。个人感觉那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项目管理内容分值占比相对较高,通过也还是比较容易的。

2011年下和2012年上的两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我就不愿意多提了,总之就是反面教材,目标不明确,没有动力,不愿意改变习惯,总有各种理由让自己拖延,只是翻了一周多书,于是1次挂了论文,1次挂了选择题,仅仅只是积累了两次现场考试经验,仅此而已。

2012年下,我再次走进高级考场。我这次的信念就是,考第三次了,到该努力点的时候了。凭借我在2011年上半年那次中级备考的1个多月里是实实在在投入,我这次认真准备了两周,一周复习项目管理,一周准备案例和论文,感觉就差不多了。最终成绩出来,通过了,一切归于平淡。

其次谈考试经验,根据本人多次考试综合感觉,项管三门考试难度由难到易依次是选择题、论文、案例。选择题最难,因为考点分散,不易突击;论文次难,案例分析最易。下面分别论述。(1)论文。曾经我也认为论文最难,但我后两次考试都用背的方法,也均能以45及格。我这里所说的“背”,主要说的是背论文案例和提纲,不是整篇文章或范文。背论文案例,也就解决了摘要和正文头两段约800~1000字。背提纲,主要是指考试前最好能提前准备的,就每个管理套用“PDCA”或者“输入+输出+工具”的思路提炼三点作为段落中心句,然后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的做法或者经验展开论述。写出来基本都是这样:(第一段)首先,在制订项目计划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识别关键任务;二是分解任务,使之可以并行化,合理划分里程碑……(结合实际,400字)(第二段)其次,合理估算任务资源,是保证进度不发生偏移的关键。估算资源必须考虑公司以往项目积累的经验,在充分了解公司资源状况基础上进行……(400字)(第三段)有效地利用××工具(或技术),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控。(VSS、Project、排列图、因果图……。各种工具的概念选择自己熟悉的,把自己怎么使用这些工具的内容写进去,而不是写工具或技术的定义,关键让人觉得这是有做过实际项目管理的,400字)

最后总结一段,项目取得成功,还有哪些不足,约300字。

按照上面的总结,论文就是摘要加开头(1000字)+三段论(1200~1400字)+总结(400字),总共能写2600~2800字,准备充分的或者字写得快的还能写更多,但是2400~2500字应该是及格的最低要求。(2)案例分析。“高项”三科中最容易的一门,我三次考试案例都只花最少的时间准备,平均成绩57分。高级的案例分析比中级的容易,因为只有三道题,但是想拿高分的话,时间也还是比较紧的,因为要争取把所有要点都从案例中找出来。案例分析常考的计算题必须弄懂,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找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以及如何纠正,考试时用尽量简练的文字,根据每个小题分值,几分就列几个小点“1、2、3、4”进行分析,一点答一句话即可。当然,分析的前提是对项目管理理论、事实及因果关系有足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3)选择题。从2011年至今4次,我个人体会是软考选择题的项目管理越考越少,综合知识越考越多,这也体现了国家对项目经理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2011年当年的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只要把九大管理理论基础打好,纯项目管理的题目如果能答对8成以上,基本就能及格。到2012年上半年开始运筹学一发而不可收拾,下半年难度有所收敛,但是纯项目管理题目还是在减少,软硬件基础知识增加较多。因此选择题的复习方法最好就是做真题,我相信如果能坚持做10套以上真题,再通过对照标准答案把相关正确或错误的知识点扫一遍,考试时选择题45分及格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希望所有考友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都能树立信心。一旦决定这个目标,你要做的真的就只是,花两个月业余时间,改变自己习惯的舒适圈。在我眼中,许多事情的成功,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吧。(作者简介:薛颖,男,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毕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某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电力信息化咨询、系统集成工作。)

1.19 软考,感谢一路上有你

深夜打开电脑静静地回忆往事,光阴如梭,一晃大学毕业整整七年了。在这个充满无限精彩而又现实的社会上磨炼的这几年总让我时不时地回想起在学校的岁月,特别是奋战备考软考的那段让我觉得自己才真正像个学生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段日子是种单纯而又美好的小小幸福。一、第一次与你邂逅——信息系统监理师(中级)

回忆追溯到2005年5月,认识软考也是次偶然的机会,那时候学校正风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我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已通过了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这也成了我以后报考软考中、高级的基础。在我考虑是否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的时候,偶然看到学校张贴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报考简章,一看有我比较感兴趣的信息系统专业类别,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全国首次开考的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选择影响了我的大学生活,并且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这项考试分为基础部分和应用技术部分,其中应用技术部分对于实际的工作经验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也成了我考试的一大难点,再加上没有任何复习参考的资料,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毫无方向。等教程拿到手的时候离考试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是我抓紧时间写了一份复习计划,从此我就不分白天黑夜,上网找资料逛论坛、与做监理工作的人学习交流、跟学友们互相探讨,与此同时把教程看了三遍并重点做了笔记,直到考试前一个礼拜经常凌晨四点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接着去上课。可能是已经成习惯的缘故,上专业课精神状态也不错,最后期末考了本专业年级第三的成绩。那段日子过得有点苦,到最后成绩出来就是甜,现在回想起来有点酸。二、第二次与你相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

继续追忆到2005年11月,我铆足了劲继续参加了软考高级资格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那时候有人鼓励也有人打击,其实在我心里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大不了就是一场热身赛,失败了从头再来。从复习到考试结束直到成绩出来我的心态一直都很好,这也是我考试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一放暑假我就去书城把教程背回了家,然后看了整整一个月,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接触过,在理解能力的要求上确实比中级上了一个台阶,很多知识点理解不透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说真的那个时候心里还真有点慌。开学回到学校也不敢放松,暗暗地告诉自己再花一个月的时间看书,绝对不能还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同时向校计算机专业好友借了几本计算机软件、网络方面的书补充一些基础知识。顺便说一下,我是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将从网上搜集的资料打印出来,每次打印完背着厚厚的资料就觉得沉甸甸的,再加上那本将近800页的教程每天往返于寝室和教室,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心里还是有点压力的。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啊!直到考试前半个月我才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部分总算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在很多人眼里看教程是很乏味的,其实花两个月理解教程是很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对基础、案例、论文都是一个原汁原味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正是这样一个“乏味”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定力和毅力。虽然经过两个多月的复习,可论文部分仍然让我最头痛,因为没有实际项目经验,写起来就感觉在瞎掰,要不就是纯理论没有一点经验之谈,读起来如同嚼蜡,这样的论文是很难达到考试要求的。最后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去网上看一些别人写的文章,在考试之前也特意记了一些框架、知识点(九大知识领域涉及的项目管理过程),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移花接木,果然考试的时候都用上了,让我两个小时就流畅地写完了2800个字。考试完上午的部分觉得还行,因为项目管理基础知识的题有把握的还比较多(看书的功劳)。下午的案例、论文部分也比较顺利,六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考完的那一刹那感觉很轻松!三个月的复习总算有了一个结果——通过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心里有苦有酸也有甜,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查成绩时心怦怦直跳,比考试时紧张多了。不过现在面对起来就平静了许多,有句话说“爱过方知情深,醉过才知酒浓”,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三、通过软考帮我顺利找到工作

大学快毕业了,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而我因为有了“信息系统监理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两本软考证书也顺利地找到了实习单位,去过广州、武汉的信息系统监理公司,最后我选择了回到我的家乡湖南开始我的新生活,而且还是选择了继续在信息系统监理公司工作,可以说我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新行业开始了自己职业的第一站。刚开始工作时,总是想这个行业会不会有好的发展,会不会有好的前景和未来,毕竟一个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不是湖南省信息系统监理公司能左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不再去刻意想这些太多宏观、无法掌握和预测的东西,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做好一个信息系统监理师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上,希望能为湖南信息化建设奉献微薄力量,同时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上能磨炼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四、现在的我,仍旧怀念你,第三次与你重逢——软考

2008年5月我离开了监理公司,告别了存有我喜怒哀乐,成长历程的都市——长沙,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电气技干),主要是负责质量控制部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检定校验工作,由于质量控制部的大部分电气设备都是属于弱电这块的,与计算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以前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在工作中也上手较快,跟着师傅上山下井动手干活学知识,脏活累活一样干,手上经常是机油,要用洗衣粉加木屑才能洗干净,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快乐,因为我知道自己在成长在进步,年轻的时候吃点苦算什么呢?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本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我能单独胜任,也成了师傅一个得力的帮手,在这里感谢师傅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手把手教会我很多基础也很实用的知识。如今的我已为人母,告别工作岗位已经一年八个月,离我第一次邂逅软考也已经足足六年有余,可我从没忘记过你,这六年你有什么最新动态我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就像你的一个铁杆粉丝关注着你,为了再一次相遇,再一次体会和你的相濡以沫、共同成长,我又参加并已通过了2010年11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考试,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要去考呢,我想没有什么太多理由,我怀念你,怀念挑灯夜战的经历,怀念曾经和我一起奋战的学友,怀念你带给我的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也怀念自己小小的坚韧,怀念似苦亦是甜的滋味,这些都是我的动力,虽然带孩子和操持家务很累很费精力几乎是没什么时间来看书,但是深夜12点也是我自由时间的开始,我只能等孩子睡着,牺牲睡眠时间来和你相约,但一切还是那么美好,我知道只要和你相遇,我就在思考就在成长就在前进。再次走进考场,再次坐在课桌前,我很怀念很感动,带着对你深深的情感完成了与你的再一次对话,感觉像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今年7月我将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不管我在什么岗位,我都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纸证书,更多的是证书后面许多不为人知的感动故事!五、软考对我人生的影响

几年前一个坚定的选择影响我直到现在,也许这个选择还会继续影响下去,但这个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继续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你带给我的磨炼和成长让我今天能如此快乐而又幸福地生活,真心谢谢这一路有你的指引——软考,是你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又靓丽,是你让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迎接工作中的挑战,是你让我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我始终相信,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作者简介:莫维,女,1982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曾在湖南长沙从事信息系统监理行业数年时间,参与了方正证券长沙中心机房建设项目、长沙市体育新城管理中心综合办公楼及机房和弱电系统建设项目、株洲市芦淞区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的监理工作。所获证书:信息系统监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级建造师。)

1.20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写作心得

就本人两次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以下简称“高项”)考试,并且论文均通过的经验来看,“高项”的论文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套路和重点注意事项可供大家参考的:一、注意题目方向“高项”的论文写作会给出两个题目,一个是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内容,另一个是非管理域的内容(如过程域、或技术域等)。在考试的时候,需要将题目看清楚,选择一个更拿手的管理方向进行书写。拿手的意思是,一方面要选记得管理过程和所在过程组,最好能记得输入输出和工具技术的哪一个知识领域,因为论文考试的子题目一般会要求写出管理过程和使用的工具技术,算是比较明确的得分点;另一方面是指选择在考试前提前准备过的那一个知识领,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很可能手忙脚乱,或者半路偏题。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在答题卷上圈出或者按照题目要求标明写作的题目和方向,不然整个论文考试可能会没有分数。二、案例的选择要典型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有很多的项目,但是这个考试毕竟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也就是说大家的项目尽量选择和信息系统靠边的项目,包括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开发等。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朋友来说,可以自己先准备1~2个案例,在论文中一般需要写明案例背景信息,包括建设时间、交验时间、应用规模等信息。如果案例准备不充分,论文会很苍白,显得作者没有经验,这就比较难通过老师的法眼了。三、分析子题目

论文题目一般会给出三个小题目,第二个小题目下还有三个子题目。一般来说,子题目其实是论文写作的一个思路,特别是当遇到没有准备过的题目时,子题目就是写作的指路明灯。

子题目1一般是要求叙述案例的项目背景、项目规模、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作者在其中承担的工作,要求在该项目的管理中涉及到论题的相关项目管理内容;这个题目只要有案例准备应该不难;子题目2一般是要求结合案例实际情况论述你对论题(项目的××管理)的含义与作用;项目××管理包含的主要内容;项目××管理中用到的工具和技术。这就是上面一段提到的方向选择要点的原因。子题目3一般是针对案例,结合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论述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在论文中比较清晰地按照项目实际回答子题目相关的问题,有助于老师找到给分点,特别是在上午的综合知识或者下午的案例分析比较难,论文考虑送分的时候,自然给老师几个送分点比较有赚头。四、论文写作思路要清晰

下面介绍一下本人写作的一般思路:

第一段:介绍项目背景,包括项目规模、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的总体信息。然后写明项目进行得比较好,突出一下论文写作题目方向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本段建议260字左右。

第二段:阐述考题管理方向的过程和所在过程组,并相应做一些简单介绍,凑一点字数,建议200字左右。

第三段起开始阐述各过程组在项目中的作用,遇到的问题,和利用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一般3~4个过程的过程组可以全部写,4个及以上的过程组则可以抽取3~4个过程组来阐述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几段是论文的重点,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半文半武,既要突出学术语言,又要有实际结合。不能光是术语堆积,没有实际问题的阐述,也不能只有实际阐述没有项目管理专业术语出现。

最后一段:谈自己的在项目中的体会。一般来说就是表示由于该项目管理过程做得好,项目圆满完成;可以写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要注意做得不好的地方最好轻描淡写,不要突出了,不然会忽略主题,让人感觉这么多的不好为什么项目还能成功。由于这一段是论文整体收尾部分,写得深刻会给评分老师比较好的感觉。五、提前准备

在考试前,建议大家尽量抽时间,多看范文,至少每个方向要看1~2篇。然后按照整理后的思路,对照范文,用自己的案例准备3~4篇论文。第一篇论文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以提笔,建议大家对照范文来写,根据范文的思路和文章大致的结构,准备一篇。后面的几篇论文会比较轻松。

在准备过程中,要注意准备论文案例每个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由于项目管理虽然分九大知识领域和四十七个过程,但是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会是只是单一某个领域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准备几个“万能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在项目需求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整体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沟通管理中都可以用到的“客户经常在项目初期无法提出比较明确的需求,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要求变更,容易导致项目范围蔓延、成本超支和进度延期”问题,解决办法按照论题要求的项目××管理进行具体的阐述。例如,如果是考项目需求管理,则重点阐述需求搜集、分解和客户签字确认的实施;如果是考项目范围管理,则重点阐述范围定义、WBS分解、范围核实和范围控制;如果是考项目整体管理,则偏重介绍项目的整体变更控制办法;而如果是项目风险管理,则重点表述在干系人识别、干系人期望管理、沟通计划编制和信息发布等过程使用的解决手段。一般来说,准备2~3个这样的“万能问题”就可以解决60%的论文题目不可控、论文很不好准备这个后顾之忧。

论文准备好以后,通读几遍,特别是没有项目经验,参照范文编制的同学,千万要记得将论文铭记于心,最好打印下来,带到考场,下午考完案例分析之后拿出来再通读一边,加深下论文的写作思路,免得上了考场却头脑一片空白。六、编写提纲

很多朋友在拿到考卷,看到考试的题目是自己准备过的题目的时候,会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心情激昂,然后兴冲冲地提笔开始写。这是论文写作的另外一个常见的陷阱。一般来说,不管是遇到准备过还是没准备过的题目,大家千万不要直接开始往格子里面填字,切记要先在考卷(论文考试没有草稿纸)上大致编写下题目,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回忆该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中所定义的过程、工具和技术。本人周围很多朋友都抱怨,看到论文是准备过的时候,一激动,就直接提笔开始写,结果写了一半戛然而止。要么是过程的先后写错了,要么是前面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和工具没有写,这样失分和浪费时间是相当不划算的。写个提纲最多花大家10多分钟的时间,但是收益是无穷大的。七、注意答题卷的格式

答题卷是像中高考中使用的作文纸一样的考卷,上面会有字数标注,大家要注意看清楚作文纸是横向排的还是纵向排的。本人有个同事参加完考试说,他写到第二页了才发现他写反了,把第二页写在了第三页上面。虽然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一定会影响得分,但是本人的那位同事,那次考试论文只得了25分。八、字尽量写得漂亮

建议大家,特别是男同胞,尽量提前1~2个月,每天保证写几页字,一来练习手感,二来临时抱下佛脚,免得提笔忘字。“高项”考试下午的任务是很重的,对手写的要求非常高。从1点半开始到三点,要写3道案例分析题,如果有一道计算题还好一点,如果都是问答题,要写750字左右;写完案例休息20分钟,还要写350字的摘要和2500字的正文,总共要写3600字左右。如果不提前准备,写到后面会发现手软腕痛、指尖发颤,然后论文会变成鬼画桃符。试想一下,老师们坐在密不通风,冬冷夏热的阅卷室,对着屏幕看着内容相近、结构相当的几千篇论文,心情正在烦躁时,假如看见一篇字体娟秀含苞待放的论文,是不是可以多给几分?

以上是本人通过“高项”论文考试的几点心得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在不久的将来能一起感受通过“高项”考试的喜悦。(作者简介:陈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在四川省一家IT服务提供商担任部门经理职务,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1.21 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心得体会

2014年5月24日,我参加了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中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科目,并顺利通过考试,在此,先感谢培训老师,感谢一起战斗的同志,感谢怀孕的妻子一直在背后的不断鼓励。

首先,我们先了解考这个高级证书的目的和意义,说得俗一点:一是为了金钱,包含职称和挂靠或者公司评资质要求,考过以后加工资;二是实在无聊,考着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还有其他的目的,那就是闲的慌。当然,本人是为了高级工程师职称。

然后,我对这个考试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下。2013年5月份以前,可以这么说,“高项”考试杂而不难,但是,从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的考试来看,这个考试的难度在逐渐增大,特别是2014年5月份考试,据可靠统计,通过率只有不到5%,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跟以前的15%~25%相比,其中的差距非常明显。而且,这两次考试的下午案例题变成了卡人的魔咒,计算机仍然是进度分析,案例仍然是九大管理及需求管理、管理收尾等,但是,难度很明显增大。具体如下。(1)计算题题目变长,比较绕,给人来一个下马威,看半天读不懂题意。一道题折腾1个小时,那其他两道题,你还能做完吗?这次考了进度,下次就不考了吗?不一定,大家看看这几次题目就知道,出题已经没有规律,需要认真理解,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案例题记忆题变多,尤其这两次,连着考收尾管理,非常贴切实际工作,包含了文档的管理、合同收尾。同样是让找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来个问答记忆题。以后可能会更加频繁地考质量问答、风险控制、文档管理、需求管理、招投标、项目科研等对记忆性要求高的题目。

至于上午的题和论文,这个真不用担心,跟着老师的步伐和思路,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最后,我介绍下个人备考经验和考试技巧。

我个人已经毕业九年了,计算机专业,大学英语六级,毕业后一直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和上位机软件编程。因此,考试中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以及计算题和英语题都不是问题,难点就是九大项目管理,历年来九大项目管理题都有好几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所以,这种题就要靠排除法和第一感觉了(本人这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考友,可能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会比较吃力,而且觉得最后几个运筹题目很变态,因此,需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做历年的真题,会吸收得更好。因此,认清自己,相信自己,是学习的前提。

1.上午题考试应试策略

上午题主要包括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安全、管理类题目以及其中一些小计算题、运筹学以及5个英语考题。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针对这部分考试,就需要做到平时多下功夫,考前上QQ,上论坛。

大家95%以上都是上班族,因此,在平时复习,与在校生相比,缺的就是时间。因此,在平时,最好晚上能紧随老师的步伐,有时候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往下听。因为,其实上午题除了计算题、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以及管理类题目外,基本上就是记忆性的东西,多听几遍,多看几遍,有个印象,然后回去看真题,看分析,不懂不明白的在群里问,群里高手如云,卧虎藏龙,总有合适的答案。不要怕忘记,忘记证明自己一直在努力记忆,再看一遍,会更加明白其中奥秘。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将让你功力大增。例如,在群里或者在论坛上,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类知识时,有考友总结了字节的一些口诀和记忆方法,有的虽然很恶俗,但是,很实用,你一定会收益无穷,甚至终生难忘,这就是大家一起学习的好处。

上午的计算题很简单,无外乎决策树、期望价值、加权系统、自制和外购、简单的挣值计算、投资回收期、回收率、盈亏平衡等。这部分计算很简单,数字也不复杂,基本可以拿满分。

管理类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都有很多口诀,大家可以在论坛里搜索下载,总结得很不错,相信这个会帮助你实现梦想。

至于运筹题,真心话,还是比较难的。但是基本上每次运筹题都是4~5分,熟练掌握这几年的题目,也是那句话,不懂就问,举一反三,运筹题就那几种类型,多做几个例子,听老师的分析,很容易弄明白。

英语题目对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的确是个问题,这个就要靠造化了,因为连英文都看不懂的话只能是蒙,这个也没什么好办法,该放弃只能放弃了。

2.下午案例考试复习方法和考试策略

上午题说白了就是对九大管理的一个串考,一个题目考好几个子类,因此,熟悉九大管理的每个过程,是必须做到的。案例题每年的问答形式很老套,老师会给大家讲历年真题案例,尤其是那六十几个要求看的条目,多看几遍,有好处。

3.论文考试策略

说到论文,对老师的学生来说应该都不是个问题,无非就是每个管理的过程,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工具技术,出现问题怎么解决,每个管理和其他管理的联系,每个管理的PDCA思想是什么,搞定这几个问题,就放心好了。还有,老师把论文格式和写作技巧从开课时就反复强调,大家没必要追求最厉害,只要按照老师的论文写作技巧和格式,字数到位,字迹清楚,论点明确,抓住子题目,基本就是45分过了。

考前多构思,构思好几个类型题目,做到考试胸有成竹,而不是抓瞎,选题目选自己熟悉的,输入输出工具技术记得滚瓜烂熟地往里面套,最好能手写几篇,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很牛了,就不用了,自己把握。

另外,考前老师会要求大家手写论文发给他看,这个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尤其是要手写,手写后你就会知道,2500字,不是轻松的事情,特别在考场,在有限的时间,真是智慧和耐力、功力的综合体现。

大家可以按照这本书里面的论文准备,要严格控制摘要部分,保证不要出界,保持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正文一定要再一次复述一下摘要部分信息,这很重要,然后再写下项目概述和实现方案等,一定要围绕题目。剩下就一定要按照题意要求写,多结合实际,口语化,让批卷老师一看就是真的,不是吹的。这样,真实感产生容易模糊了老师的思维,不知不觉就让你过了。

做事要有头有尾,论文也是,一定要写总结。(作者简介:李海龙,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石家庄开发区泰顺电子通讯有限公司,任职技术部部长。)

1.22 20多天成功突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我是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按理说算是“科班”出身,但是这个“科班”我和我大学宿舍的姐妹们知道是多么的名不副实。高考结束,我以几分之差与北京工商大学擦肩而过,然后被调剂到了师范大学。是的,我不喜欢当老师,我也不喜欢计算机,但是当时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再复读。硬着头皮上了师范大学,也硬着头皮学了计算机。大学我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家教。很庆幸,我大学的所有费用都是自己劳动所得,没有贷款。我有时候就想,命运自有它的安排,或许你不喜欢,但是这或许是最适合你的。我以为毕业以后会从事一份类似行政文秘的工作,无论怎样,应该不会和计算机扯上关系。但是机缘巧合,我毕业之后还是做了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软件测试。当时应聘到北京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我们本地的分公司做软件测试工作。当时软件测试是一个新鲜的词,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在单位内部经过培训开始工作,很幸运,我发现自己竟然很喜欢这个工作。

2013年年后的一次家庭聚餐,从表妹那里听说了一建考试,我当时很震惊,没想到考试还能挣钱,正好表妹当年比较忙没有时间准备考试,把她的书都给了我,于是我开始准备参加一建考试,2013年我一次性通过了一建机电四门的考试。在一建考试之前我对于考证是没有任何想法的,同事中有人当时在准备应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考试太难了,而且还有论文,同事考了好几次都没过,很多人放弃了。所以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知道我过了一建考试,同事说,这个考试没有一建难,一建你都过了,这个肯定没问题。正好上半年没什么计划,于是报名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虽然我有这个想法的时间很长,但是一建带给我的疲倦让我迟迟没有开始,加上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加班是家常便饭,而且还有一个不满三周岁的孩子要照顾,所以将准备时间一再推后。直到五一放假回来之后,觉的必须开始了,否则真要弃考了,既然已经花钱报名了,怎么也要努力一下。于是从五一之后开始准备考试。幸运的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通过了考试。真的感觉很幸运,我不是一个爱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考试,除了幸运之外,还有一些方法,我将在下面详细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关于选择

我从6号到22号,一直在准备选择题,先做了两套真题,大概知道考什么以及一些知识点大概占到多少分数。这关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取舍。由于我准备的时间并不长,如果全盘掌握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有选择地放弃,放弃一些占分数不多或性价比不高的题目,例如英语题。放弃5道英语题,完全不看,全部蒙B或者全部蒙C,每次能得到1~3分。如果为了这5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单词性价比不高,关键是即使花了时间可能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果断放弃。还有一些第一眼看上去就不太明白,对于自己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且占的分值不是特别大的,果断放弃。每次也都蒙B或C,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你能掌握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我理解了的,我会的,一定不能丢分,尤其是不能因为马虎丢分。我每次都是闭卷答真题,然后对答案,看看跟分数线的差距。找出错题,在书中或者资料中找到知识点,掌握它,如此重复,这样你答题的分数会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自信。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这不光对做选择题有利,而且会帮到你的案例和论文。在备考的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完整地看过课本,课本对于我来说相当于字典,不明白的翻翻,只看真题,对于一建和项管,我都坚持只看真题。二、关于案例

我是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做案例,当然我请了两天假,专门看案例和论文,这些工作是在前面一段时间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做的。看看每年出题的方式。一般连续的考试不会考重复的知识点,如果上次已经考过的点,今年可以不用太考虑。关于案例我想说:①一定要重视计算题,要理解公式的含义,不能死记公式,否则出题转个弯就会理解出错。计算题的好处是只要你会做,基本就是满分,同时弊端也是,你不会做基本就没分。2014年上半年跟我一起考试的同事基本都败在计算题上,只要计算错误基本就挂了。②答题时间一定要安排好。先做会做的,先做简答题。我这次考试,开始拿到试卷大概浏览了一下,发现哪道题都没有把握,而计算题在第二道。我先把第一题和第三题按照平时理解的答上了,因为简答题我认为即使你不会随便写点,别空着多少会给点分。然后静下心来做计算题。把几个小问题都整体考虑,不要认为第一问我好像明白了,就先把答案写上,很可能后面再答的时候发现第一问理解错了,这时你不得不划掉第一问的答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卷面,答题空间也会变小。我考试时的计算题用时很长,考场老师说还有15分钟的时候还没做完。我平时是做题很快的,当然这是在平时刻意训练出来的。好在最后做完了。考完听很多人都没做完,都是按顺序,第二题没做完的时候要交卷了,第三题一点都没写,这样肯定过不了。③答题技巧。参加了一建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考试,案例题的考试成绩都比我预想的要高,我感觉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字体要工整,二是答题要分条,不要写一大段,要分几条写,一条占一行,这样读起来比较明白,好看,显得内容也多。三、关于论文

我理解重要的就是开头,结尾,框架,字体。至于内容,也就是文采我认为没有那么重要。背景和结尾一定要自己准备,不管什么题目都可以套用,自己背写一遍,不要只是看,怕这样上了考场提笔忘句。薛老师给出了很多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很多人说论文写不完,所以要平时注意写字写快点,且在写快的同时不把字写烂。考场上我也怕写不完,上去就写,写完了还有45分钟左右。内容我自认为写得很糟糕,但是每个段落的开头把整体框架框出来了,最后50分通过了。四、关于资料

我这次能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考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薛老师最后的重点内容。节省了我的很多时间,总结的重点和最后的考试内容很接近,这对于考生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定教材我个人感觉整体写的和考试不太贴合不建议购买,建议大家购买薛大龙老师编写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考试过去了,它既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难,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容易,这一切都要自己去真正体会。我现在已经爱上了努力学习的自己,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者简介:王秀明,1983年6月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目前从事软件测试工作。2013年一次通过一级建造师机电专业的考试,2014年5月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考试。)

1.23 小马哥的工作历程和软考之路

昨日查到项管成绩45,49,45分,低分通过,特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经历和软考经验。一、工作

本人2008年从湖南一所三流民办大专毕业,网络工程专业。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寝室和一帮同学玩网游聊QQ,专业知识基本没学到什么,其实是自己没有认真去学习。等毕业之后去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就算在电脑城做一名800元一个月的技术员,都需要有工作经验,在学校里基本没学到什么东西,无奈之下去做了软件渠道销售,网吧无盘软件,当时公司还算是国内无盘数一数二的。做了三个月,年轻气盛静不下心来,也没出单,700块的底薪也过不了日子,于是辞职。

09年1月找到一份网络运维的工作,在市中心某大型KTV。看着刚毕业的小伙子,领导同事都很关照,而且KTV里面运维的事情不多,待遇方面也就一般,天天没事就窝在机房玩游戏,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有晚班,需要经常熬夜,感觉人都苍老了,没有年轻人对待生活的激情了。看着窗外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的人群,羡慕至极,才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未来在哪里?

离职之后,换到国防科大附近一家集团公司,系统集成工程师,开始接触系统集成业务项目。说实在的,那时候在网络方面的知识还非常欠缺,入职考试考的分数很低,但后来和部门负责人沟通还算顺利,破例让我进了公司。后来在公司还是学到不少东西,各种服务器、存储、交换路由、防火墙、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等相关行业产品知识。二、网工

2010年6月的时候了解到了软考,于是开始准备软考网络工程师,一方面是给自己充电,弥补自己以前欠缺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复习的时候我就准备了三本资料:一本是在旧书店淘的二手书,网络工程师考点解析(因时间较久,详细的书名出版设已记不清);一本是网络工程师教程;再就是自己打印了历年软考网工的真题集。通过考试完全就靠这三本书。我的复习方法如下:先是把教程精读一遍,接着对照教材把考点解析的辅导书看几遍,最后再开始做真题集。从备考开始就放弃了每天必玩的网游,天天上班没事的时候和下班了都是在家看书,因为基础差,两本书看完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一个月就专门做历年真题。做题也要有方法,我只做有答案解析的题目,因为每个题目都要弄懂,如果没有解析,只有答案,根本无法掌握解题思路,对考试完全没有帮助。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做错的题目和觉得较难的题目整理在一起,多看多练,同时对照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再反复巩固,基本上难点也能攻克。关于模拟题,网上模拟题较多,但是我基本没做也不推荐大家去做很多模拟题,因为模拟题的来源问题,答案是否准确?是否扣准了考试大纲?想做的适可而止,别浪费太多时间,主要以真题为主。

做完这些是8月底了,觉得自己差不多了,资料已经看不进去了。索性不复习了,11月13号直接上考场。考完出来觉得还行,一对李磊老师的答案,觉得十分危险,还做了重新复习备考的准备,没想到最后侥幸45、46得以通过。三、项管

有了网工的考试经验觉得软考也不算难,心想干脆直接考项管,不就比中级多个论文嘛,信心满满。吸取了网工考试的教训,复习时间太长怕自己不能持之以恒。于是从2011年3月初开始准备,计划三个月的时间复习。教程、全程指导、案例分析指南、历年真题总共四本书,价格200元左右,考试费190元,总共花了400元不到。当时也没打算报培训班,第一觉得费用太高,第二觉得自己有软考经验而且有冲劲想自学应考。这次考试复习教程和全程指导我就翻了一遍,主要看真题和案例分析。每天在公司没事的时候和晚上下班在家都猛看,出差在车上也带着书。三月份把这几本书都过了一遍,真题和案例是精读,而且反复精读,反复做。用不同颜色的笔打了标记,简直就像草稿纸一样,全是圈圈点点。四月下旬开始着手论文,打印了网上的几份范文看了一点,最后自己找了个项目方案做了个修改,开始硬背下来。做完这些已经离考试不到一个星期了,已经坐立不安,静不下来,开始紧张了。最后熬到5月20日晚上,老师预测的论文我都准备了,唯独没有成本管理,后来在考友的提醒下临时准备了一篇,但是没太放在心上,觉得成本出现的几率不大。5月21日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不太放心,在手机上放了份成本的例文,在车上一直看到考场。最后考论文的时候,发现是成本和沟通,我都准备了,顿时放心下来。总的来说2011年上半年项目管理考试不算太难,特别是案例解析,基本都很简单;论文只要不走题,字数接近,及格基本没问题。不过复习除了教材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的题目都出的比较灵活,有很多新技术书本上是未曾提到的。

既然是侥幸通过,运气成分还是很大的,两次软考,三个45分。希望我的软考经验和方法能给下半年参加软考的兄弟姐妹做点小小的贡献。只要努力去做,总会有收获。这里还要感谢群里一起鼓励、学习和给我帮助的考友们,正是大家的互相帮助,我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次一起参加考试的考友们基本都通过了,恭喜大家!(作者简介:马翊桓,男,1987年出生,湖南津市人。高级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工程师、售前工程师、技术支持经理,2010年获得网络工程师证书,2011年获得项目管理师(高级)证,目前就职于某集团公司系统集成部技术经理。)

1.24 写给备考困惑中的你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简称“高项”)考试尘埃落定已很久,终于能静下心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一些备考经验,同时也回顾一下这段时光里如此努力的自己。也许是从步入工作岗位初期的懵懂,到习惯了工作内容的平淡,已感受不到太多压力,于是已许久没有太多的惊喜或成就感。正因为这样,当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想要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情时,却发现要面对重重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今天收获的更多欣慰。此时脑海里闪现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之类的无数警句,又重新体会一番,明白生活不能被安逸所累的道理,现在有了更多新的期待。先说了这么多我这次备考的额外收获,下面该步入正题说说我是如何做的。

2013年开始备考,第一次惨败,第二次过关。我把自己的备考过程总结为理论学习、结合实践、考试仿真和专项训练等四个环节。

首先,熟悉考纲,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备考的基础阶段。我把学习步骤分为大纲、教材、精华等三大步骤。

从标准的大纲上了解考试的范围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备考两次,第一次因为忽略了教材,复习不到位,所以第二次考把学习教材作为复习的第一步。考试的内容来源于书本,并且需要对书本有一定的了解,有一部分题目可能在书上找得到原话,有些题目书没有原话的,需要理解之后才能够融会贯通。尽管现在各种视频、讲义繁多,相对于学习教材来说学习这些会更轻松,但是对于我这种基础稍差的考生来说,复习还是首先应当通过理解教材来掌握知识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其他的讲义作用也不可小觑,只是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好讲义辅助类资料,能对重点难点更好地吸收利用、锦上添花。然后,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多通过网站、加群了解过来人的一些备考经验,这样让自己慢慢地融入这种氛围,自己潜意识也会对一些知识点、一些学习方法有认识。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已很久没有钻研专业书籍的习惯,而且面对的又是枯燥无味的教材,因此每晚捧起教材也成了催眠的一剂良药。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克服不了这个障碍,后来也是通过自己不断地调整,鼓励自己,才慢慢从只能翻一两页,到十几页,然后慢慢渐入佳境。备考到现在也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通过考试培养起来的习惯到现在还继续保持。当它成为我的习惯,或许已经变成我的某种素质之后,便不再需要提示而是顺其自然地就能全身心投入。

教材学习完成之后,学习总结精华变得很重要。梳理9大管理和44子过程,长时间通篇记忆很难,分类总结其中核心和要点,把各个领域贯穿一遍,针对性加强记忆,也就事半功倍了。这里我分享一下关于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的精华学习。这一块内容,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属于比较偏,没有重视或接触较少。可是这部分内容选择题年年有,案例题也时常会考到,论文中也可能涉及,有时候被大家忽视的内容却关乎了成败。而我因为工作原因,有过系统地学习过,所以很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经验。首先要知道概念清楚,关于配置管理的一个通俗解释,大概是这样描述的:当很多人在一起编写代码、文档的时候,需要有专门的管理和技术能够让他们愉快地畅通合作,配置管理就是承当了这个使命。它的工作类似于图书馆里的工作,图书馆里管理的是图书资产,而配置管理库里的是软件资产。图书要进行分类便于检索,放在合适的地方便于存取,图书馆里要记录哪些人借走了什么书,哪些人还没还。而配置管理也是需要为不同的文档、代码设置不同的目录结构,放在合适的位置防止混乱,需要记录谁修改了哪些文档,没有经过允许不能擅自修改权限以外的文档。搞清概念后接着理清内容,配置库相当于大家一个共享的工作空间,各种项目成果如计划及子计划、需求调研记录、需求分析文档、各种设计文档、源代码、集成版本、发布说明、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各种评审报告、项目周报……会发生很多人很多次修改,如果不把这些工作有序地管理的话,就会造成混乱。这个时候就需要关注过程了,需要做以下一些工作①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计划,用计划指导工作;②将文档、代码分类、分别建立目录结构;③不同的目录结构,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开放相应的权限;④对不同的文档分配唯一的标识,对每次修改记录相应的版本;⑤工作产品完成,需要组织评审,评审达成一致,需要控制所有人的可写权限;⑥需要定期向所有人报告配置库的状态;⑦需要定期检查这个空间中提交的成果是否符合要求。经过这样一个总结,再结合书本中关于软件配置管理的介绍,就变得很容易理解。我考过的那年,案例就考了一个关于配置管理的大题,很多人败在这道题上,而我轻松得分,冥冥中觉得是幸运,但是也不枉我有努力去做好这份工作,虽然没有特意精心准备,也给了我一个惊喜。

其次,结合实践,在工作中注重理论应用。这样不但在应用中加强了记忆,还提升了对理论的认识深度。

书本上讲得比较理论,但结合实际之后,会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应用场景。这一块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串起来,结合书本的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也可以关联记忆。这些知识掌握了之后在以后的选择题,案例题,甚至是论文的学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引领整个考试的主线。

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毕业之后一直都在软件公司上班,从事过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等相关工作,工作期间参与过两次关于CMMI资质评审和升级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比单纯的技术人员有了不少的优势。我虽然没有更全面的管理经验,但是我的工作内容涉及了全项目过程,参与的体系文件编写和评审工作,使我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因为所在公司的文化能让我很好地实践,所以在我学习理论的时候,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总能联系到实践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做的具体内容。

接着是考题仿真,熟悉题型并强化记忆。这个步骤不仅让我熟悉考试题型,再次帮助学习知识点,同时还熟悉了考试环节和时间把控,降低了考试的陌生感。

在对书本有一定的掌握,辅助学习了相关资料,梳理了知识点之后,我开始做题。项管的考试面非常广,上午题也是大家经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科目,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做最近两次考试的历年真题,模拟考试,考的结果不必在意,都不代表考场的水平,最重要的是考完对答案、看答案分析的过程。不管题目对错都好好看分析,对的题目中有一部分可能我确实掌握了;可有一部分,也许只是当时运气好一点,蒙对了而已。错的就更加要认真看分析。再看解题思路的过程,考点结合书本相应的知识点看,有时候会通过这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的,把相关的也一并弄懂,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有用,不仅仅只是记忆,更能够加深理解。两套题下来,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强弱项,接着分专题做题,依然重视解题思路的过程。特别说明的是计算题目,如三点估算法,挣值分析,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计算等,不一定要做很多题,我是尽量让自己理解其中的原理,理解之后分别做几个相关题目加以巩固,掌握了之后,计算题目才能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是送分题。

最后是专项训练,解决考试中的答题环节困难。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主要是针对性解决在“高项”考试中常遇到的困难。借鉴历届考试经验,难点集中在案例分析、论文等方面。我认为一定要针对性训练,掌握答题要领。

对案例分析,一部分人说简单,一部分说难,觉得难的人认为,要背要记的内容太多,如果把自己定位在高考时背政治、历史一样的角度,确实是很难。其实不然,案例不完全是要背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是主观题,一定要回答到要点上才能得分。这部分我的学习方法是这样:做历年真题,做的过程中动笔写;做完之后,去看解题思路,比较我的答案和正确答案有哪些不同,学习正确答题的方法和思路;解题思路我也会动笔抄,加强理解,加强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为论文练字打基础。

写论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大挑战,对很多人来说也如此。我认为关键也在于准备。第一,先练练字,这可不是玩笑。先不说内容,两小时,三千字,写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之前案例复习的时候,我就有坚持边做边动笔写的习惯,也是为了能够把字练好看点,速度快一点;第二点格外重要,在手足无措之际,也是请教了很多过来人的经验,就是务必事先准备好一个项目。按照论文要求,项目的背景、内容和过程都是要进行描述的。不管你的论题是质量、进度还是沟通,总之都要结合在这个项目里去写,你不要傻到考试的时候再想写什么项目。我在准备了一个项目背景后,再选择了几个不同的主题练手。开始的时候,会有不知如何动手的困惑,但是当把思路整理好,提纲列好,写作的过程中就如同套公式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正如亲临考场一样的经历,知道要怎么样构思,怎么样动笔,这个过程中最开始你可能觉得是煎熬,可是一旦当你坚持到最后停笔的那一刻,你会知道即使当初觉得难,关键时候也能发挥你不曾知道的潜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这种状态,坚持。我后来就没有完整地写过了,将其他方向的论文都只列了提纲。我总结了一下,其实论文并非想象的那么难。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能畏惧这个事情;其次,要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然后就是内容,项目背景在九大管理任意主题都能通用的;论文的主线,就是之前说到的每个管理对应的子过程,相应的工具方法。简而言之,论文就像一个项目经理的述职,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在论述的主题上本项目有什么特点,我是如何规划我的工作的,我为了项目做了哪些准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用到了什么工具、方法,如何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之后对项目有何影响。相当于就是PDCA的过程。只要思路打开了,论文就能够很流畅地写下来。在准备论述的问题上,并不是要根据每个方向去准备相应问题。其实大家熟悉了鱼骨分析法就会知道一个问题的发生,可能有很多原因引起,同时一个问题的发生,也可能对多个方向都有影响。比如说项目中采用新技术的问题,就可以从进度的角度谈如何管理,也可以从成本、风险、沟通、人力资源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所以想想平时项目中出现过的问题,试着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用这个思路,不管是否能够考中自己准备的方向,都不至于出现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方向就无从下手的局面。

我的经验分享到此为止,最后我想说:

复习需要有准备,需要花时间,但是需要调整状态,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学习初期可能很艰难,坚持下来也不容易,需要让自己把它当成习惯,用心去做,这样才不会觉得苦和累。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其实并非实际和理论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很多都是理论的实践。

还有学习的过程不要自己一个人闷着学,可以交一群一起备考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分享,一起进步。(作者介绍:史柳,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就职于湖南创博龙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工作。)

1.25 学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对工作的指导经验分享

很感谢本书主编提出这个要求,让我结合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与现实工作,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与实践的偏差分享一些经验。由于篇幅有限,我在这里简单谈一谈自身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我于200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是管理专业,硕士阶段攻读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毕业后在一家工程管理单位从事项目管理至今,主要参与信息化、弱电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工程自立项阶段至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代业主方项目管理,项目客户从国家部委单位、大型军工企业到地方政府。与此同时,自2010年开始受邀参与不同考试类别项目管理专业的命题研究分析,2011年授课至今,授课内容包括企业内训和公开课,方向包括PM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以及注册咨询师、注册招标师、一级建造师公共课考试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基于这样的工作背景,我将以下几个方面去分享我的个人经验。一、关于考试备考

考试备考在本书其他章节,已经有很多考友进行了经验分享,在这里我只结合自身快速应考的方式为那些没有时间准备考试、以及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考试的同学提供参考。由于工作专业需要(诸如项目管理过程中客户提出的执业要求以及培训机构对于讲师关于知识覆盖面的要求),我不得不在2010年以后以平均2门/年的速度参与各种与项目管理相关的考试,以通过对不同考试之间的项目管理科目考题进行分析,来预测本年度试卷的出题方向;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强迫自己接受和学习一些新的理论和一些新的工程实践中的知识。一周速度应考准备的方法:a、准备工作(0.5天):找到近三年的历年试题和一本可进行全文检索的电子版教材;b、复习工作(3.5天):每天一套真题,根据考点在电子文件中搜索知识所在的位置,然后相关联的看这部分的内容,知识看明白后做题核对答案,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任何教材的答案都有可能是错的,尤其是在你认为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认识的老师讨论一下;c、应考工作(3天):用1天回顾所有你在电子版教材中找到的知识点;用2天大致看一下你可以在市面上获取的权威学校的考前知识点,我不是很推荐考前押题,除了软考论文之外,其余的押题准确率不高,即使命中考点,考试题型也会改变,对于不理解答案的考生来说,还是没有特别大的作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种学习方法对有一定相关知识基础又有工程建设管理或参与经验的人来说效果非常好,对于建筑类项目管理考试、软考类项目管理考试而言基本适用。但不适用于PMP考试,因为没有官方的试题。二、关于工作应用

在培训的过程中,不少有管理经验的学员最大的反应是与现实情况不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教材中建筑类的根源是参照一些国际通用标准,包括FIDIC的相关文件编制的,但在中国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对与实践差别出入不会特别大。这里需要强调的主要是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教材的编写是基于PMP管理体系的,而教材在编写时,这个行业还没有成熟,导致部分知识与实践相偏离,但并不意味着这门考试或者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对实践工作没有意义,下面我就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为例来谈一谈实际中可以使用到的点。

我们要了解项目管理体系的根本构成理念,即要素和流程。这里讲到的要素,就是我们看到的官方教材中从第五章开始一直到第十七章的标题。项目整体管理看似不常见,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以一种习以为常的话或者行为所代替,这一章几乎完全套用PMBOK的内容,比如项目章程的制定,我们查看项目章程的内容,不难发现其实和我们所参与的项目有极其大的关联,只是没有被书面化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书面化而已。

如果我们只是定制生产一批喝水的杯子,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项目章程:

●项目需求:要一批杯子。

●项目必须实现的商业需求:客户制定这批杯子是自用、送人还是针对不同市场销售,不同职业和杯子使用的环境,杯子的要求也不一样。

●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所谓干系人,就是不参与项目,但对项目有影响的人,比如客户单位的财务和法务,不了解他们的要求,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给你带来不少的阻力。

●项目经理及授权级别:比如常见的法人授权,或者授权给你10 000元做公关费用。

●概要的里程碑计划:总工期。

●项目干系人的影响:搞不定财务可能会延期付款,或者法务直接取消和你的合同。

●职能组织:都会涉及到哪些部门,最重要的是,这些部门将来可能是你的障碍。

●外部的假设和约束:我们在考虑前面这些问题时脑子里默认的一些条件,比如在你供货时,你的生产厂商没有破产或者不会提供伪劣材料(比如台湾的地沟油)。

●项目的业务方案和投资回报率:对于盈利来说的企业,这项更为重要。

●项目概算:总投资。

项目章程可以是以建设方制定的,也可以是承建方自己编制的,有很多人会将项目章程里的某些内容认为是没必要写出来,或者连整个这个步骤都省略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项目经理辞职了,那么接替他的人要耗费多久时间去处理清楚这些事情,还是法务真的取消掉了你的合同,你才认识到他有多重要,临时抱佛脚去拜庙门?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对现实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换句话说,教材中所陈述的内容是规范的项目管理应该做到的内容,考虑到部分想做也做不到的工程实情,我们可以将书中一些流程、工作用表涉及到的要素应用到实践中,辅助自己快速高效的工作。三、关于培训班的选择

目前市面的培训班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应试的,一类是工程实践培训的。对于没有任何经验或工作极其不沾边的考生,好的培训班能够快速有效地帮你系统地梳理考试中会涉及的知识点,大大缩短你的应考准备时间,但不代表培训班会把真题一道一道讲给你,所以自身的学习还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实践培训多为企业内训,为的是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借鉴培训的经验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但请不要同时要求又能过考试,又能指导工作,毕竟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作者简介:吴芳茜,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MP、注册招标师等,目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管理培训工作。)

第2章 2005-2014年优秀论文范例

2.1 2005年5月论文

2.1.1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

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重要性,含糊的需求和范围经常性的变化使信息系统项目的甲乙双方吃尽了苦头,这使得人们急于寻找良策以管理范围。

请围绕“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该项目在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方面的情况。

2.论述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3.详细论述在你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中具体采用的范围管理过程、方法、工具及其实际效果。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

摘要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而新型电站并网接入必将对电网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准确性、快速性和自动化程度上要求比以前更高,必须建设相应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性,确保新能源电站的有效运行。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公司××风电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是××市2010年市重大办重点工程项目。本项目包含一个风电场(含244台风力发电机组及一座新能源变电站),项目基于调度集控基础数据库平台技术支撑,涉及风电场通信、监控、信息处理等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本项目总投资金额802万元人民币,项目总工期为期一年,于2011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正式交付给用户。截至目前运行正常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客户日常需求。本文结合作者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经验,着重就信息系统管理中的需求管理与范围管理谈一些个人观点。

正文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调度和集中控制问题成为发电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场对比,新能源发电厂(站)容量比较小、又分布在相对较远的地理位置上。为解决调度、生产管理、并网等问题,建设一套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场实时监管系统成为必然,极大地减少了重复性的设备和系统的投入,满足发电公司管理、电网调度一体化建设和运行的要求,提高生产管理单位及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

我公司于2010年6月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了××风电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合同。2010年7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开始对××风电场综合信息系统的项目展开管理工作。本系统为实现对该新能源电站具备完善的电气量和非电气量监控系统,风电、太阳能功率预测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统计系统等,完成信息上送地调及接收调度指令的功能。为了实现该目标项目配置了反响隔离装置、数据天气预报服务器,纵向加密装置,智能通信终端等,以C++作为开发语言,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0,Windows操作系统。本项目涉及一个风电场,××风电场。在××风电场中建立了集控中心,整个系统划分为调度层、集控层和站控层。项目完成后该风电场数据信息可以接入其他风电场形成风电场集控系统,通过××集控系统建立与调度中心和集团公司的数据交换中心,将所需数据上传和接收来自调度中心和集团公司的指令。对于大型信息系统项目来说,良好的管理手段,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了解需求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一、重视需求开发,做好需求管理

项目正式开展后,为了解客户实际需求,2010年7月我带领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走访了业主单位,××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本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邀请有关专家一同参加了项目联合讨论会,通过正式联络会议及非正式的沟通获取了项目初步的需求,明确了本次项目完成××风电场向调度中心及公司本部传输风电场实时数据的功能。接着我们将捕获的需求交由项目团队进行需求分析,把它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完成进一步的需求定义及需求评审。需求开发的目的是为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本项目经过需求开发后我们编制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经评审批准,定义了需求基线。需求管理是为了确保管理达成一致的需求,从而支持项目的策划和执行。当我们从××风力发电有效公司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与他们一起审查这些需求,保持邮件沟通,在把这些需求纳入项目计划之前达成共识。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日后的变更。

需求开发由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验证这一系列过程来完成,而需求管理与需求开发是密不可分的,需求开发涉及到把项目干系人的需要转换成产品需求和决定如何在各个产品构件之间的安排或分配需求。需求管理则是对所得需求基线的管理,有一定的先后关系,在需求管理中,要收集需求的变更和变更的理由,并且维持对原有需求和所有产品及产品构件需求的双向跟踪。需求变更的控制是需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对项目成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在我们与业主单位商讨确认后,确定了需求变更的流程,成立了需求变更控制委员会,不轻易、草率地决定变更。大型项目的范围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本项目来说产品范围即是风电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硬件及软件部分,而项目范围则是指为了实现风电场综合信息与调度中心互通而所要做的工作。下面我将介绍本项目中使用的范围管理方法、工具。二、范围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方法

如果之前讨论做好需求管理工作是在对一种设想的可行性研究和归纳总结的话,范围管理则是关系到项目实际实施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了。××风力发电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涉及干系人众多,需采集数据的设备众多,对于管理和项目实施上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通过分级分层次的方法,自顶向下划分工作组结构来进行有效的范围管理,从而实现项目的目标。

我们将本次系统拓扑结构分为调度层、集控层和站控层,每一层有对应的管理实施者做到分层管理。对于每一层对应的业主负责人有专门的联系人。本项目的产品范围主要是整套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为了完成各功能的服务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制定范围管理计划,定义项目范围,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核实项目范围,控制项目范围,这些过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细分成为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项目范围的来源是投资方或客户的明确目标或具体需求,项目的建设过程都有明确的目的,但项目目标只是一个基础。

为了做好本项目的范围管理,我们使用模板、表格来制定范围管理的计划,模板套用的是同样作为风力发电集成项目的经验,这样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在定义项目范围的过程中开设了好几次专家讨论会议,吸取各方经验。

运用波式滚动计划来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使得甲方可以清楚了解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工作票制度是保障电站运行检修安全的一个必要流程,我们进入新能源电站进行调试工作,需提前开工作票才能进入变电站工作。本项目的产品范围主要是整套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通过波式滚动计划使得甲方可以清楚了解我们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为我们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使项目进展衔接顺利。在本项目的范围管理中,我们主要关注项目内容的定义和控制,即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明确了变更控制系统和变更控制委员会CCB。三、变更的有效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总是不可避免的。做好变更的控制工作就十分重要,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变更控制委员会,其中有监理代表、业主代表加入其中,对项目提出的变更请求进行审核再决定是否实施变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计划亦不断改变,在本项目中由于业主单位在新能源电站中增设了太阳能光伏设备,要求我们把这一套设备的相关采集信息也并入综合信息系统中。由于项目本身不包含此工作范围。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方案变更讨论会,从技术性和经济性角度研究增加采集点的可行性和需要增加的额外设备问题,对项目计划做出调整,重新定制计划。启动了变更控制系统和变更控制委员会(CCB)、配置管理系统,同时,在确定了变更后,不断掌握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将实际情况与之对比分析,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使项目按预定的进度执行,避免了工期的拖延。在项目执行整个过程中,我们遵循PDCA原则,即计划,实施,检查,执行对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需求蔓延和范围失控往往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高度关注这两个问题,通过CCB的有效管理,有效解决了需求及范围的变更问题,在项目各单位共同协作努力下,项目于2011年8月通过了验收测试,正式移交用户,截至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我公司项目部获得了××电力公司的好评,并得到了二期风场集成系统的订单。尽管本项目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项目管理者的我仍感觉到有一些方面需要提高。通过这次项目管理经验,我总结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这次的项目是牵扯到电力系统,对于这一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之前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对于新能源电站内的工作票操作要求一开始不甚了解,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不同行业,要展开有效的度量工作,为公司积累覆盖面广而精确的经验数据,还有就是团队成员的协作程度还不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在沟通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会不断地努力和改进。(作者简介:曹易,1988年月出生于上海,2010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从事项目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2012年参加全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成绩合格。)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

摘要

2003年7月份,我们公司中标了××检察院信息化(二期)项目,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项目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建设工期12个月,本项目是以最高检的“三个文件”为指导方针建设,××市检察院作为发起单位和建设单位,目标是建设综合高效的基础服务平台,为解决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业务不统一等问题。此项目具有投资工期长、投资额大、项目干系人多、建设地点多等特点,由于项目存在需求不明确的问题,所以项目范围成为项目建设最大的约束条件,所以本人对项目的范围管理控制进行了重点的关注,通过进行范围管理计划的编制、范围定义、制定WBS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定、范围控制等过程,保证了项目的范围控制,得到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2004年7月上线至目前系统运行良好。在此本人结合项目管理经验对项目在范围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正文

2003年7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加了××检察院信息化二期项目,本项目是在信息化一期的建设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整合和业务完善。在项目的一期建设中,市检察院和各区县检察院已经建设完成了本地的信息化工作,随着业务的发展,目前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系统的需求,包括:①各分院、各区县检察院的信息孤岛的问题,因为分散建设导致业务数据不能共享,案件流程不规范,其他业务信息不能共享,不利于上级检察机关的检查;②各检察院在一期建设中也是良莠不齐的,对数据的整合能力不足,对数据的保密方面都存在缺陷,存在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③各检察院各自为政,独立对案件的审核也会导致办案业务流程的不规范,存在同类案件办案结果差异性大等问题。本次信息化二期平台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信息孤岛,统一办案流程和统一办案依据,做到有法可循,并有效辅助办案人员的决策,规范案件管理,有利于上级机关对各区县院的检查。本系统采用B/S架构,应用负载均衡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应用系统,保证了系统平台的高效和稳定。

对项目的范围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需求的开发,首先我们要清楚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各自的目的不同。需求开发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需求管理是为确保各方对需求理解一致而进行的管理和控制活动;项目范围管理是为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确保项目包含且仅包含必须完成的工作。由以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需求开发是产品定义的过程,是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是系统实现的目标,需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需求开发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范围管理则是在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管理的活动集合,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确认和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通过对项目建设背景的分析,我们对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业务部门对项目需求不是非常明确,而且部门之间在流程方面存在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都对项目的范围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范围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龙头,如果项目范围管理不到位,肯定会对项目在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造成影响,所以在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本人通过制定范围管理计划,范围定义,制订WBS工作分解结构,范围定义,范围控制等过程对项目进行了管理。

首先,本人制订了项目的范围管理计划,作为项目范围管理的保障措施,在项目范围管理计划中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①如何制定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范围初步说明书对详细范围说明书的支持,项目最终交付成果等;②如何进行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的制定;③如何进行项目范围的控制,包括项目范围的跟踪,项目范围变更控制等;④达到项目验收条件的标准等。

在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基础上,本人对项目范围进行了定义。在项目的范围定义过程中,本人通过项目的分析和召开专家会议的方式,最终确定了项目的范围说明书。①系统建设目标:建设大集中的数据核心平台,建设办案系统,实现电子政务化;②系统的可交付物: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文档,系统功能模块等;③系统边界:系统硬件支持,办案系统;④系统验收条件:系统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的测试,项目文档通过验收,进行3个月试运行并且系统稳定;⑤项目的约束条件:工期紧张,需求调研不清晰。

范围基线确定后,本人首先通过自下而上、项目管理模板、专家会议等方法,与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了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制定工作。对硬件系统的分解,根据项目模板将此部分项目分解为网络集成组、服务器集成组、存储集成组和安全集成组,对各集成组的详细分解请各组人员进行了分解,最后进行汇总。对软件的WBS工作的制定,本人根据专家会的方式进行了分解,本人邀请了业务专家、技术专家与管理人员共同参加的“项目工作分解会”,会上按照项目工作滚动波式计划的逐层分解,将办案系统分解为更小的、更易管理的工作单元。在分解中本人主要关注了分解中要保持项目的一致性,保证功能的不遗漏,达到完整性分解;分解后的工作单元必须是可度量的,保证分解的可实施性。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WBS的工作交付物对项目的范围进行确认。在项目××模块的流程开发完成后,本人及时组织了××部门使用人员进行了第一轮的演示工作,根据业务部门的使用意见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微调,具体使用表单的样式、文件处理的默认设置等微小处的完善等都与业务部门的使用人员进行了确认,在通过业务部门确认后,第二轮又与业务专家组成员依据详细设计文档与业务流程进行了评审,并对评审结论及时地签认,达到项目范围确认的目的。

同样,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需求增加或者调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本人通过范围变更管理的方法和步骤流程对项目的范围进行评估和管理。在××模块的功能确认中,由于新政策的发布,对××模块的功能范围提出了修改,本人在得到范围变更的需求后,首先进行了需求的开发,请业务部门对需求变更进行确认,在需求变更确认的基础上对项目范围的变更进行了评估,主要功能变更包括增加对外发布信息的过滤和数据的推送,对业务部门内部业务流程的调整,本人对其功能调整导致的范围变更进行评估,此部分变更会导致项目进度、成本的变更,项目工期会延长20个工作日,项目投资费用也会增加5%。根据实际变更情况,本人提交了变更申请,通过CCB的审核后,本人对变更申请进行了书面的下发,并对变更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保证项目的范围变更都是在可控、可调整的状态下发生。

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7月份系统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开始上线运行,至目前已经一年多时间,系统运行良好,得到业主单位的好评。

虽然项目取得了成功,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期仍存在一些问题。项目的需求开发过程中,由于需求开发人员的沟通能力较差,对需求结果的确认产生了一些影响;项目文档的评审确认时间比较长,导致项目的进度要大于文档的进度。这些都是本人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在以后的项目建设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让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项目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也将继续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贡献我的一份力量。(作者简介:刘景超,男,1981年1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本人曾负责项目包括北京市检察院信息化项目,民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民航资金结算管理系统项目,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弱电工程,国家外汇局上海灾备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朔黄铁路综合管理及路网信息系统2期工程等,现就职于某工程咨询管理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

摘要

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在某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项目中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实际情况,相应采用了哪种具体方法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的需求和范围管理。然后对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范围管理过程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的项目范围计划编制、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两个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别介绍在范围计划编制阶段采用了专家判断法,产生了项目范围说明书可依据文件,在WBS阶段采用了类比法完成了详细的WBS,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正式的可依据的文件,实施的范围管理在项目的施工进程中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最后一个过程范围控制也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变更控制系统,使得范围变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正文

从2007年2月开始到2007年11月完成验收,我参与了某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项目,其中标段(一)机房建设以及培训室建设属于我公司在此项目中承接建设的主要内容,另外标段(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则由另外一家公司(在此论文中简称Y公司)中标。我公司委托我作为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其中项目的需求管理、范围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没有需求管理项目就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了范围管理,项目就无法限制其控制范围,将会大大提“高项”目的建设难度,也会相应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

为了更好地明确和确认建设方的具体需求和建设目标,在我方正式进场之前,我方要求建设方召开第一次工地现场会议,特别说明的是此项目中建设方也聘请了第三方独立的监理机构对本项目进行了监理,这对于我方在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两方面的管理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会议主要是对项目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确认,包括建设方两个决策领导对项目总体需求的确认,也包括了建设方、监理方、我方三方在一些具体需求的一致性确认,了解了建设方对此项目的总体需求和建设目标,让我方做到心中有数。会议同时也明确了关于需求的变更及其管理流程,首先提出变更,然后再进行三方会议讨论,三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确认需求的变更并估算变更对项目进度及投资方面的影响,最后再进行需求变更与施工结果的双向跟踪,审查此需求变更是否与项目的建设目标一致。由于此项目信息化建设并非我唯一承建方进行施工,在项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交叉工序,同时招标文件由建设方编写,编写者对于一些具体的施工等技术问题不是很在行,因此招标文件也出现了遗漏和重复问题,这时范围管理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虽然我方与Y公司在具体的需求上能达成一致,但是对于哪些由我方做,哪些由Y公司做出现了分歧,后来三方再次召开会议,建设方根据监理方意见要求我公司与Y公司都分别编写工作分解结构(WBS),然后会议讨论具体的分工和责任问题,这样才对各自的范围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项目需求管理做得比较到位,虽然范围管理出现了困难,但在以后的具体施工过程中经过多次协调也慢慢进入了可控制状态。

在弄懂需求开发、需求管理与范围管理的区别与关系之前,我们也必须清楚什么是需求和什么是范围。需求指的是由项目接受的或项目产生的产品和产品构件需求,包括由组织征集的对项目的需求。范围是指项目包含且仅仅只包含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至少先必须清楚项目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我们把所有与需求直接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需求工程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需求开发;另一类属于需求管理。需求开发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需求管理”与“需求开发”密切合作;“需求开发”涉及到把项目关系人的需要转换成产品需求和决定如何在各个产品构件之间安排或分配需求。在“需求管理”中,要收集需求的变更和变更的理由,并且维持对原有需求和所有产品及产品构件需求的双向跟踪。

首先通过需求开发完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然后通过需求管理对这些需求的执行、变更等进行控制,以满足建设方的建设目标并且与建设方的目标一致。范围管理即是对需求管理的进一步细化,可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已经确定好的需求基线又要增添新的功能或进行较大改动,问题不仅仅是需求变更本身,而是迟到的需求变更会对已进行的工作有较大的影响。要是每个建议的需求都被采纳,对于项目出资者、参与者和客户来说项目将永远也不会完成。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若不控制范围的扩展将使我们持续不断地采纳新的功能,而且要不断地调整资源、进度或质量目标,这样做极其有害。

需求开发强调的是哪些需要做,做成大概什么程度,需求管理强调的是控制这个需求的变化,并且追踪其变更结果与需求变更初始愿望的一致性,项目范围管理不仅是让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知道为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还要清楚项目相关各方在每项工作中清晰的分工界面和责任。详细、清楚地界定分工界面和责任,不但利于项目实施中的变更管理和推进项目发展,减少责任不清的事情发生,也便于项目结束时项目范围清晰的确认。因此三者是具有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的。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为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以确保项目包含且仅仅只包含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范围管理首先要定义和控制在项目内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其管理过程包括范围计划的编制、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确认以及范围控制。下面我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这五个管理过程进行论述,其中范围计划的编制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是重点论述的管理过程。

第一,范围计划的编制。制定一个项目范围管理计划,以规定如何被定义、检验、控制范围、创建与定义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管理计划是一个计划工具,用以描述该团队如何定义项目范围,制订详细的范围说明书,定义和编制工作分解结构,验证和控制范围。为了保证一个项目管理计划的合理性,我们必然需要合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来支持,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主要采用了专家判断方法,具体实施方案是:①组成专家组。由建设方、监理方及我方及Y公司各派出1名对本项目较熟悉的人员组成专家组,建设方派出的人员为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具有拍板的权利,监理方由担任此项目的总监作为专家,我方及Y公司将由担任此项目的项目经理作为专家出任此次专家会议;②召开具体的专家会议。会议上对此项目的范围计划进行了组织及确认;③会议结果的确认。此会议后形成的会议成果项目范围说明书经过三方确认后成为一个可参照执行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通过此方案的实施,为我能顺利完成此项目更加增加了砝码。

第二,范围定义。项目范围的定义可以是广义的,也可以是狭义的,根据项目不同管理层的需要,再集中结合应用项目的特点进一步阐述。既然完成项目工作范围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全部地完成项目范围内的每项工作,是我们每个项目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较为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第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范围的“圈定”,并不能代表项目范围就是可控制的。因此要进一步对项目范围定义,实际就是对项目工作范围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使项目范围具体化、层次化、结构化,从而达到可管理、可控制、可实施的目的,减少项目风险。在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最常用也是必须熟悉的工作分解方法是工作分解结构(WBS)。WBS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WBS为项目进度、成本、变更的计划和管理提供了基础。制定工作分解结构的主要方法包括:使用指导方针、类比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等。虽然每个项目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的项目有相似之处,所以WBS能时常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此项目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类比法完成了此项目的WBS工作。并且借鉴参照了以前类似项目的WBS作为本项目的模板。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可以借鉴以前类似项目的经验,可以减少纰漏及错误,将WBS做得更贴近此项目的需要。此过程的成功进行,为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一个可依据的正式文件,特别是在我方与Y公司的一些交叉工序上的协作关系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大避免了重复施工浪费人力、材料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建设方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双方在具体施工上的扯皮现象。比如虽然培训室内装修属于我方施工范围,但我方应标中培训室内点位的线缆敷设并不在我方的施工范围之内,而在此WBS确定之前,我方与Y公司都以为此部分施工并不属于自己的施工范围。经过建设方、监理方的协商最后确定培训室内点位的布线由Y公司完成。WBS在此项目中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明确了我方与Y公司的施工范围,减少了双方之间的施工冲突问题。

第四,范围确认。项目范围确认是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但实际上项目范围确认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从开始项目管理组织确认WBS的具体内容,到项目各个阶段的交付物检验,直至最后项目收尾文档验收,甚至是最后项目评价的总结。由于上个过程工作分解结构的创建比较到位,此过程的工作也进行得较为顺利。

第五,范围控制。对项目范围变更控制的主要工具是建立并运用项目变更控制系统,规范变更控制,划清相关责任。由于第三方监理机构的存在,此项目变更系统也变得更加完善,任何变更都必须由建设方、监理方、我方三方协调一致后才给予正式变更。因此此项目的变更基本都在控制范围之内,由于较好地控制了项目范围变更,建设方的投资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方也顺利完成此项目应该完成的施工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必要标准,项目范围的管理不仅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在项目中不断地重申项目工作范围,有利于项目不偏离轨道,是项目中实施控制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在此项目中我方严格实施了项目范围管理,同时在范围计划编制阶段采用了专家判断法,在创建WBS阶段采用了类比与模块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WBS的创建。在最后的范围控制过程中,也成立了更加完善的变更控制系统,使得最难控制的变更也得到了较强力度的控制。本项目从验收到现在,运行情况较好,得到了业主的一致肯定,项目的成功与成功的范围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作者简介:莫维,女,1982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曾在湖南长沙从事信息系统监理行业数年时间,参与了方正证券长沙中心机房建设项目、长沙市体育新城管理中心综合办公楼及机房和弱电系统建设项目、株洲市芦淞区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的监理工作。所获证书:信息系统监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级建造师。)

2.2 2005年11月论文

2.2.1 论项目的风险管理

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每一个项目都有风险。完全避开或消除风险,或者只享受权益而不承担风险,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项目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科学的管理,能够避开不利条件、减少损失、取得预期的结果并实现项目目标。

请围绕“项目的风险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该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

2.请简要叙述你对于项目风险的认识以及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3.结合你的项目经历,概要论述信息系统项目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根源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论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

200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某企业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的研发,并担任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该院是我省工程建设行业一家大型高科技设计咨询企业,根据其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以生产业务流程为核心,实现全院所有设计咨询项目的从立项、策划、设计作业、出图打印、设计变更、出版等全过程控制管理。该项目投资200万,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要求包含经营管理、工程管理、人资管理、综合办公管理四大模块。由于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模块任务重,存在一定实施风险。本文根据我的项目经验,讨论了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以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包括编制风险管理计划、识别风险、应对及监控项目风险。最终经项目团队的齐心协力,该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系统运行稳定,获得用户好评。

正文

2004年7月,我参加了某企业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的研发,并担任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该企业是我省工程建设行业一家大型高科技设计咨询企业,拥有员工700多名。该项目是设计院信息化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从2004年7月启动,要求2005年6月通过验收,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目标是以设计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建立集成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全院所有设计咨询项目的从立项、策划、设计作业、出图打印、设计变更、出版、归档等环节的控制管理,总体包含经营管理、工程管理、人资管理、综合办公管理四大模块。根据业主已有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及技术规范书要求,本项目采用B/S开发模式,利用基于J2EE平台的EOS作为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由于该设计院是我公司的重要客户,公司领导对项目十分重视。我作为承建方的项目经理,负责系统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模块任务重,存在一定实施风险,我在做项目计划之初就同时做好风险规划,并主要对需求风险、项目进度风险、沟通风险三大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持续做好风险跟踪。最终经项目团队的齐心协力,该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系统运行稳定,获得用户好评。

风险就是给项目带来威胁或机会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它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等基本性质。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有一句名言说道,如果你不主动进攻风险,风险将会主动进攻你。因此,项目经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下面我就结合本项目经历,谈谈信息系统项目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根源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进行风险规划和识别是前提。项目启动之初,我在编制项目管理计划时,就将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应对计划作为其中的独立章节,并根据自己经验,初步预测了本项目可能面对的风险。一方面主要来自需求,由于综合管理系统业务覆盖面广,业务流程长,技术人员对工程设计行业业务理解不透彻,如果全靠各部门用户各自提需求,容易导致频繁变更;另一方面来自进度,该系统开发过程要遵循设计院已有的主要生产流程,并对业务进行合理的重组及整合,调研周期较长,如果按照公司原有的结构化开发模式,后期进度不易保证,且难以满足业主实施后快速见效的要求。结合上述两点,我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的初步摸底后,就召集开发人员、公司技术总监和领导在公司内部的项目启动会上对该项目的风险进行“头脑风暴”。会上提出了许多我一开始没想到而实际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后期开发人员可能存在项目调动、用户出差频繁影响进度等等,我都逐一添加到风险条目检查表中,对风险进行了分类:技术风险来自需求、质量方面,管理风险来自人员、进度、沟通方面等,并分析了每个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等级以及风险应对措施。我将这份风险条目检查表列入项目计划,在项目各阶段随计划调整,保持不断更新。

其次,项目过程中应多管齐下应对风险。在和客户的初步沟通中,我确定了需求的大致范围和难易程度,定下了经营管理、工程管理、人资管理、综合办公管理四个大模块和二十个子模块,并计划采用原型法进行开发——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搭建原型,然后在原型基础上讨论修改,有效缩短了调研周期。为配合原型法实施,我在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识别关键任务或模块,将独立性强、业务相对稳定的模块优先提前实现,对于需求暂不清晰、非关键业务的模块延后实现;二是分解任务,使之可以并行化,合理划分里程碑。通过定任务、定人员,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并行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定任务过程中我还请公司技术总监和资深工程师对各模块进行工作量估计,综合使用德尔菲法和类比估算来估算各模块工作量和所需资源,并留有一定余地,做好会出现人员流动的准备,确保个别项目成员一旦离开后,项目仍然能继续。由于开发计划制定得比较详尽,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基本都能按时完成,项目进度也得到较好控制。

再次,需要通过制定沟通计划解决项目沟通风险。沟通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和项目组内部沟通,二是项目组和用户之间的外部沟通。对于内部沟通,我每周一召集项目组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布置本周任务,每个周末将项目周报以邮件形式发给公司领导和总监,便于领导对项目进行总体指导。此外我还制定了问题清单模板,便于项目组内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沟通,也方便项目经理跟踪问题处理进展;对于外部沟通,我在项目计划中安排每个模块进行一至两次中级评审,另外每两周也会把项目总体情况向业主单位相关干系人汇报,每次评审或者访谈均留下纪要,并且会后均统一用邮件发送给各干系人。通过这种经常性的汇报和中间评审,提高了客户的参与度,不仅有助于项目组更好地收集和把握用户需求,而且能让一些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效降低质量方面可能产生的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计划制定后,项目经理仍然要充分利用各种项目管理工具或技术进行风险监控、风险再评估,以便追踪项目风险发生的征兆,采取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得益于周密的风险管理计划,最终经过项目团队的齐心协力,该项目按期上线,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情况也较为满意。当然,后期在系统运维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些不足,如个别模块测试不充分,发生流程运行异常;或者实用化过程中发现有些需求不到位,对部分数据结构进行了微调。但总体没有影响到系统日常运行,系统运维正常,实用化率良好。我作为项目经理,通过这个项目对风险管理全过程有了完整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参与复杂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简介:薛颖,男,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毕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电力信息化咨询、系统集成工作。)论项目的风险管理

摘要

2010年8月,我参加了某集团公司的《××××集团职工社保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并担任建设方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该信息系统由人员变更管理子系统、单位变更子系统、基金征缴子系统、社保卡管理子系统、医疗待遇子系统、工伤待遇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政策汇编子系统、工资导入导出子系统、职工医保结算子系统、报告管理等子系统构成。信息系统投资680万,建设期为12个月。

系统的建设牵涉的人员多、单位多、医疗机构多、医院多、接口多,另外在医保项目运行过程中不存在并行的概念,要求系统必须一次性上线成功。基于这些原因,该项目建设必须把风险管理作为本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以该项目为例,讨论如何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同时,加之进行了良好的进度管理和严格遵循正式的变更流程,使得项目在2011年7月成功上线,得到了公司的肯定。

正文

项目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想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就需要及时监控项目状态、识别新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减轻和规避风险,保证项目能够按照项目计划执行。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的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应对风险策略和风险监控等活动。《××集团职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涉及到与五家医院HIS接口程序;42个定点医疗机构的职工结算系统;86家单位(××××集团下的子公司、分公司,有的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员工工资导出导入程序,8万多名职工基本信息管理;根据××××集团所在市的要求,工伤管理必须纳入该市的金保工程中,所以工伤管理与市里金保工程系统的接口程序也是必须考虑的;工资系统在养老管理系统中录入和取值,为了避免重复录入,需要做与养老的接口程序;由于××××集团公司的ERP项目也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职工信息的唯一性,必须取值于同一来源,所以该信息系统与ERP系统人力资源的接口也是该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

系统的建设牵涉的人员多、单位多、医疗机构多、医院多、接口多,要按要求完成本项目的建设,控制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必要的。为此,项目初期,我组织召开计划编制会议来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要求项目团队的负责人、组织中任何对风险计划编制和应对措施有管理职责的人员,关键的项目干系人,以及其他使用风险管理模板和其他适用的输入的必要人员必须参照此次会议。

在会议过程中我使用了风险核对表法,按照风险来源,把风险事件及其来源罗列起来,让项目干系人开阔思路,容易想到本项目会有哪些潜在的分析,集思广益,为本项目的计划编制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息。我利用信息收集技术、检查表等方法,最后确定控制进度风险、控制技术风险和控制团队风险作为本次管理的重点。

1.控制进度风险

由于系统建设接口多,接口建设属于不同的建设单位,又要保证项目的上线时间。所以,能否按期完成项目进度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性,如果不能如期上线,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在项目启动后,我在项目小组召开关于制定进度计划的会议,采用甘特图和网络图等方法,制定了总体项目计划,在各个关键的点设置了里程碑事件。由于接口方面的风险较大,所以针对接口部分做了更详细的进度计划。例如什么时候完成接口程序的前期准备,什么时候完成接口方案的设计,什么时候实施接口方案,什么时候接口设计完成。也是因为系统中接口多,每个接口程序对该系统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所以,为了降低进度风险,必须严把测试关。我把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作为对项目进度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项目按计划进度进行,项目也制定了周例会制。在例会上,项目组成员需要汇报,当前的工作进度、下周工作安排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没有按期完成的任务,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派专门的人员跟踪该任务,直到任务圆满完成。在进度控制方面,还要应付突发的事件造成的影响。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由原医院HIS系统的开发商(以后简称为HIS公司)开发HIS接口程序,HIS公司派了一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在程序设计工作展开4周之后的一次项目例会上汇报说:没有完成本周的开发工作,部分开发工作需要返工。针对该情况,我立即调查原因:由于HIS公司的原开发人员在执行其他重要的开发,没被派到我们这个项目上,而派来的技术人员多为新人,他们带来的原程序不是最新版本。针对这种情况,我和HIS公司取得了联系,阐明了该接口对我们项目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接口开发延期对我们整个项目的影响,经过沟通后,HIS公司同意调派上次那批有经验的开发人员过来。同时对于落下的进度,我们采用了赶工、并行开发等措施,让该接口程序的开发工作的进度按期完成。

2.控制技术风险

谈到项目就会想到技术,有没有技术力量或者现有的技术力量能不能完成项目的建设,也是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医保项目的承建单位选择了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用YB公司称呼),选择YB公司的原因有:一、我们省的医保系统是YB公司开发的;二、YB公司和HIS公司有过不少成功合作过的案例。虽然重要的技术能力已经考虑,但在项目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例如医院HIS用的是Sql Server数据库;××××集团ERP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养老管理系统和市里金保信息系统用的是Sybase数据库。针对这些风险,我利用风险概率及影响评估、风险种类、风险紧急度评估、专家判断和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

与医院HIS系统的接口,由于HIS公司和YB公司有成功的案例,只要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正常开发即可,该处技术风险可控。开发与×××集团公司养老管理的系统的接口,养老系统是我们自己公司开发的产品,安排公司人员进行正常开发即可,技术风险可控。与集团ERP人力资源的接口,由于ERP是个新项目,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个新东西。但在建设ERP起始,我们公司就有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在实施接口程序的过程中有ERP实施方在技术方面进行指导,虽然技术风险较大但还是能控制的。与市里金保信息系统的接口,由于这项目组对金保信息系统没有概念,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好解决的,此处的风险最大。我把该处实施的难度及风险,以报告的形式提供给项目负责人。最后公司采用了外包的方式,解决了该处的技术风险。

3.控制团队风险

为什么在该项目中我把控制团队风险作为关注点之一,这个还得从集团公司内部说起。这个项目牵头部门是公司的财务部,而业务主管部门是集团医保中心。在项目的启动过程中,集团公司对财务部和医保中心进行了组织上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导致部分员工的不满,在项目的日常管理中,他们把这种不满情绪带入到工作中。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沟通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例如,有几个成员爱好篮球,我就利用周末组织一些篮球比赛,在比赛中让他们感受团队的力量。比赛之余大家在一起聚聚,在轻松的环境中谈谈工作。随后成员的工作态度也逐渐改善,达到了项目团队稳定期,化解了团队风险。

通过对风险的管理,加之进行了良好的配置管理,整个项目也严格遵循变更控制流程,使得项目如期上线。虽然项目的上线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是我觉得在该项目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例如对供应商管理考虑不周,医保系统中通过IC卡读取信息。我们和供应商约定第一次全集团公司8万多职工信息,由卡商统一写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卡商信息写入完成后,没有按单位分类。经过交涉后,他们进行人工分类,当卡发给我们后,我们为了保证准确率,再次进行用手工的方式按单位进行分类,复查出了有约百分之零点五(400张左右)的错误卡分类,这个工作是通过加班实现的。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我将认真总结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作者简介:李正奎,男,1976年6月生,2001年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应用电子专业,现就职于铜陵有色铜冠信息科技公司软件开发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2012年下半年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2.2.2 论项目的质量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视质量管理,很多个人和组织将质量作为判定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在IT业界,有很多知名公司将质量提高到了公司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质量管理。

请围绕“项目的质量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在项目中所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

2.请简要论述你对于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的认识。

3.简要论述你认为提升项目质量应做哪些工作。论项目的质量管理

摘要

2009年,我参加了某电力企业ERP实施项目,并担任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该企业ERP实施采用SAP成熟套装软件,根据集团总部ERP业务应用典型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实施,包含了人资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五大模块。通过ERP系统的实施,该企业全面实现以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项目于2月开始启动,实施周期为5个月。为提高实施质量,在保证成本合理的前提下,我在各个实施阶段都十分重视质量控制,从项目计划、中间评审、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系统测试等方面加强管理。最终经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如期上线。系统至今运行稳定,用户在实用化过程中体会到系统实施带来管理上的转变,更加高效、统一和规范,对系统的实施质量给予较高的肯定。

正文

2009年,我参加了某电力企业ERP实施项目,并担任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该企业ERP实施采用SAP成熟套装软件,根据集团总部ERP业务应用典型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实施,包含了人资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五大模块。通过ERP系统的实施,该企业全面实现以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项目于2月开始启动,实施周期为5个月。在完成计划、分析、设计、开发、配置、测试、上线切换、用户培训等各阶段任务后,于2009年7月成功上线。一般ERP项目实施都需要配合业务流程重组(BPR),由于该企业业务流程现状与集团总部典型设计存在较多差异,管理上存在不确定因素,容易带来变更,给项目的质量管理带来影响。为提高实施质量,在保证成本合理的前提下,我在各个实施阶段都十分重视质量控制,从项目计划、中间评审、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系统测试等方面加强管理。最终经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如期上线。

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之一。对于软件项目而言,质量是系统、部件或过程满足客户或用户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质量管理则是对过程的质量和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要进行管理,必然要付出成本。我理解的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一般包括一致成本和不一致成本。其中一致成本对应“预防成本+评估成本”,不一致成本对应“缺陷成本”。质量管理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制定项目的质量计划、实施质量保证和进行质量控制。根据实践经验,质量源于预防。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般在项目计划中就包含质量管理计划,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好监控和改进,再结合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就可以较好地做到既管好质量,又控制成本。下面就根据本项目的实践,谈谈ERP系统实施项目的质量管理。

首先,做好计划。项目启动之初,我在编制项目管理计划时,就明确项目组织以及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根据自己经验,列出如何满足质量标准的计划安排和方法:一方面定义项目组织,成立ERP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关键业务评审和跨部门协调,工作小组由各部门主任组成,由分管信息的总工担任组长,负责各模块具体实施协调。项目计划中规定了所有变更必须经过ERP工作小组评审;另一方面,我对计划、分析、设计、开发、配置、测试、上线切换、用户培训等各阶段交付品进行要求,每阶段完成后对成果进行检查或评审;此外,我规定每两周一次ERP双周例会,把项目总体情况用PPT形式向相关干系人汇报,并做好会议纪要,会后统一用邮件发送给各干系人。通过这种例行的汇报,用户对整个实施项目的进度控制比较满意,于是有更多精力关注项目的实施质量和业务方面需求,同时能让一些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效降低质量方面可能产生的风险。

其次,加强系统测试管理。结合SAP实施的方法论,ERP实施阶段的测试我又细分为单元测试、无权限集成测试、带权限集成测试、模拟上线切换测试这四大阶段。单元测试和无权限集成测试主要由开发人员和顾问配合完成,带权限集成测试和模拟上线测试由顾问和用户配合完成。为更好地跟踪记录测试问题,我利用了微软的OneNote工具,在服务器端分模块建立起测试问题清单模板,每台客户端只要安装了该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登录模板填写,做到所有测试问题和解决情况有记录,同时方便项目经理跟踪。每周我根据未解决问题数量和优先等级进行质量统计分析,适当借助帕累托图、抽样统计、趋势分析等工具或技术,分析哪个模块或哪个阶段问题最多,分析引起问题最多的原因是什么。我把统计分析的结果都及时和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举个例子,我在带权限集成测试开始阶段,有一周发现用户记录反馈的问题数量剧增,很多问题属于操作层面,我便及时召集全体业务顾问,通知大家加强用户的操作培训和培训考核,过了半个月,操作问题明显得到控制,用户在执行测试时也能反馈出一些相对较隐蔽的系统配置方面问题,我就继续推动相关开发人员集中解决。在这样循环控制下,系统实施质量得到较好控制。

再次,建立完善的配置管理库,加强文件版本控制。以往的ERP实施项目由于文档的缺失不完整,导致后期的验收、维护工作量较大。鉴于过程文档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项目一开始启动,我们就把规范化的文档管理纳入了项目管理工作中,对于每个阶段都明确了需要输出的文档,形成交付品清单。我采用了配置管理工具(Visual SourceSafe)进行配置管理,平时注意强调提醒,让项目组成员知道文档的重要性,使大家把文档工作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每周检查交付品上传情况,每个阶段结束后,我都对输出的文档质量进行讨论和评估,这样保证交付品文档始终是最新的、完整的和具有版本的。除了交付品之外,项目启动后我还制作了很多文档模版,如工作日志、周报PPT。其中周报内容包括上周问题解决情况、本周工作完成情况、下周计划工作和待解决问题。日志和周报都要求项目组成员用统一格式填报,并养成习惯。这些措施,有利于项目进度的监控,也便于一旦出现问题能迅速采取措施应对。

质量管理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过程,既要做好过程的质量管理,又要做好结果的质量管理。由于质量管理计划得到较好的执行,该企业ERP系统上线大会于2009年7月1日成功召开,系统至今运行稳定,用户在实用化过程中体会到系统实施带来管理上的转变,更加高效、统一和规范,对系统的实施质量给予较高的肯定。

虽然系统如期成功上线,但我在后期总结回顾时,仍然发现还有一些可以提高之处,比如实施过程中我相对较多从技术手段、工具上加强质量管理,对项目绩效给人的激励方面有所忽视。个别成员不习惯某些质量保证方面的工作方式,难免产生意见,如果引入绩效管理和竞争机制,可以极大地鼓励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配合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到最高。

通过这个项目,我对质量管理全过程有了完整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参与复杂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我知道作为项目经理,仍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追求精益求精。(作者简介:薛颖,1981年生,男,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毕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电力信息化咨询、系统集成工作。)论项目的质量管理(思索:从监理角度来写)

摘要

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在某市工商局登记系统重构项目的建设背景、目标和内容,然后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本项目中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论述。本项目自2007年10月正式启动至2008年3月底顺利完成初验,达到客户满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项目实施了监理机制,同时监理对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正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首都经济建设的需要,登记注册业务不断改革,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登记注册工作的研究也不断获得新的进展。以完善登记为核心,大力加强登管衔接,充分履行职能,发挥市场监管的基础性作用,为监管服务,为决策服务,为投资人服务,为群众服务是当前登记注册工作需要迫切解决好的新课题。

某市工商局登记系统重构建设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利用登记注册信息资源的积累成果,按照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充分分析登记注册业务的需求,开发新一代符合金网二期总体设计要求的智能化登记注册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全市工商的登记效率,方便各类市场主体到工商部门办事,对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增强当地的投资魅力,有效保障全市经济平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目标是根据登记工作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该市工商对登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登记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建设工作,实现符合国家电子政务要求的新一代全市集中的登记管理系统,内部业务操作系统和外部公众服务系统有机统一的登记管理系统,能够灵活智能地对登记限制进行提示警示的智能化登记系统,以及与相关系统有机整合,共同构成金网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为:

1.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

根据部门职能的要求,规范属于登记业务的业务事项,从信息化的角度优化各业务事项的流程,清晰主要工作环节、工作结果和业务外部协同关系等。

2.开发新一代应用系统软件

新一代登记系统构建在符合电子政务标准的多层架构体系上,采用组件技术实现,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灵活的流程配置、智能化的业务支持等特点,以满足未来业务规则的变化和管理模式的变化要求。

3.实现与相关业务间的协同

登记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应用系统,它是金网二期核心改造工程应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需要与动态监管系统、执法案件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数据中心的服务总线实现业务协同工作。

4.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运行维护除保证软、硬件正常运行,系统数据备份外,还包括相关人员培训、系统运行优化、局部操作调整、服务中心答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项目从2007年10月初开始建设,我作为本项目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深知该项目涉及到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领域,业务专业性强,工作流程存在高度的复杂性,因此,我在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和变更的控制方面,我重点抓项目质量的控制,同时不放松项目其他目标的控制,最终项目于2008年3月底顺利通过初验。下面我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论述。

实践证明,项目的建设质量不是靠检测出来的,而是靠科学的设计、严谨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严格的验收把关等措施保障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各系统和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因此我在工程各阶段的监理工作中,一直把严格检查各工程阶段建设质量作为首要大事来抓。具体地说监理机构应该监督工程关键性过程和检查工程阶段性结果,判定其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并在整个监理过程中强调对项目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

1.对本项目系统集成的质量控制(1)审核和确认系统集成方案。

首先,对总体方案中提到的业务流程和实施要求,是否符合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安排和实际的业务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尤其对于本项目实施地域分散、基础数据在不同部门业务流转和异构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换等关键设计是否满足整体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把关。

接下来,依据合同和建设单位设计要求对承建单位系统集成方案中实现目标的所有措施是否切实可行进行把关。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共建单位深入沟通,监理利用自身的专家资源和行业管理优势,对该方案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最后,对承建单位系统集成方案评估通过时,由我(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签发。工程实施方案必须取得监理机构的审定和确认后,工程才能正式实施。(2)审核关键设备、系统软件选型方案。

监理协助建设单位在拟定新信息系统前,基于客观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结合信息化投入预算和对市面上主要系统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产品。(3)对软硬件系统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

硬件设备应直接从厂商或从其授权的一级代理商处进货。我们要求承建单位提供进货证明、出厂合格证、设备明细表、配件表、技术说明书和驱动软件等;若经过进口渠道,承建单位需提供海关的各项证明文件。同时,我们会及时签认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材料/设备/配件报审表》,并附《设备到货报验表》。如果订货不能按时到货,监理机构将按有关合同中相应违约条款来处理。

计算机网络系统所使用的电缆、光纤或者电信部门提供的通信线路,在使用前,承建单位必须予以测试并向监理机构提交报告。经我们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本项目中,我们曾对这些电缆、光纤、线路进行了抽验,对于个别抽验结果与承建单位提供的测试报告不符合的,我们要求承建单位重新予以测试并提交报告。

所有可装载计算机软件的介质如磁盘、光盘等,均应向我们报验,并经过安全测试,并写出测试报告,方可使用。

所有外购的硬件设备,例如台式电脑、普通终端、服务器、UPS电源、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在安装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过相应事件的考机测试。考机测试过程必须有监理人员参加,所有设备只有通过测试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才能予以安装。其中,通信机应报备电信部门取得许可证。

在隐蔽工程即管槽施工过程中,进入现场的管槽、设备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使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在通信与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建设的通信设备、安全设备、语音设备、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监理单位派驻了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严格执行旁站监理任务,对承建单位的施工进行监理。

我们组织了系统的联调测试和验收工作,与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共同实施测试,监理工程师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测试结束后承建单位提交了测试问题单和测试报告;承建单位对测试问题进行修改并回归测试通过后,再次提交给我们,然后我们对回归测试的过程、结果进行确认,并决定测试是否完成。(4)对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进行验收。

我委派了监理工程师对系统集成工程的实施过程有目的地进行参与、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工程实施中所发生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先口头通知承建单位改正,然后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正式通知承建单位改正,然后承建单位将整改结果书面回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

2.对本项目应用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

鉴于本项目实施的复杂性,需要承建单位本着适用、可靠、先进、经济的方针,来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较强扩展能力的政务信息系统。其基本目标着眼于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将采用严格的国际化软件项目管理规范来对承建单位软件工程研发过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和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等控制,保证系统性能、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可用性、复用能力、易用性等方面都达到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对于整个软件系统建设的质量控制的要点如下:

监理机构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将要求承建单位关键阶段的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对应用软件开发的阶段性工作计划的审核和确认;

协助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澄清用户需求的说明与理解,并要求以标准的格式描述用户需求,避免二义性;

做好承建单位提交的对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系统重构建设项目关键的应用软件开发与实施技术方案的审查把关工作;

协助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软件外购进行质量控制,除严格审查所购软件的版权和性能指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调研查证所购软件的规模和数量,以便建设单位做好概预算工作;

对源代码、开发文件进行移交验收。

在具体工作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手段:(1)审核质量保证体系。

对承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理贯穿于工程各个阶段,承建单位是工程建设的实施方,其质量控制体系能否有效地运行是整个项目质量保障的关键,因此我们对组织结构、工序管理、质量目标、自测制度等要素进行了检查;监控质量控制体系的日常运行状况,包括设计质量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控制点检测等内容。(2)审核质量保证计划。

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是在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合同要求的质量目标,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既要有提高工程质量的综合计划,又要有分项目、分部门的具体计划,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计划体系,并且有检查,有分析。承建单位企业领导应对质量计划的制定负全面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审核承建单位质量保证计划作为审核其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目的是核实其质量保证承诺是否能够落到实处,是否能够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我们审核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计划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应技术规范标准。

其次,我们审核承建单位在质量保证计划中提到的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确认和验证计划,以及用户文档内容是否符合该项目工程要求。

在本项目中,我们重点审核了质量保证计划中提到的配置管理、质量成果评审和检查的方法,对承建单位项目进展的度量报表等质量管理要素。(3)审核开发阶段性计划。

在本项目中,我们使用工作结构分解图方法进行项目复杂度分解,然后用双代号法进行工作排序,通过通盘考虑做好工期估计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对承建单位提交的项目应用软件开发的阶段性计划的审查。在进度审查上,我们特别注意识别关键路径和里程碑点的划分,同时审查承建单位是否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对策和措施。

然后,我们重点审查了承建单位的组织实施方案是否将合适人力资源应用到了项目的每一工作的执行过程之中。按照承建单位提出的实施人员组织数据,通过建立资源库,将人力资源进行模拟分配完毕后,可以得出需调整和优化资源的数据,如资源过度分配或资源剩余等,再对计划工期进行修正。

对于人力资源分配时,我们建议承建单位掌握一个均衡分配的原则,即不能某一段时间人力资源需求量骤增,某一段时间骤减。这样对人力资源的调配和获取带来困难。我们通过Project 2003工具绘制了“人力资源工时曲线图”帮助承建单位进行分析,更好地优化实施计划安排。(4)控制开发质量。

在项目中,我们严格审核承建单位的开发质量。

首先,对其软件过程的质量控制把关,软件过程是指实施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阶段、方法、技术、实践及相关产物(计划、文档、模型、代码、测试用例和手册等)的集合。行之有效的软件过程可以提高开发软件组织的生产效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目前市场上领先的软件主要有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OPEN Process和OOSP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Process)。在本项目中我们以RUP为例,从其二维度进行针对性方法进行把关:

审核了承建单位RUP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初始、细化、构造和交付)和里程碑任务是否一一对应并合乎质量要求;

审核了承建单位在RUP核心工作流(商业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部署、配置和变更管理、项目管理、环境)迭代处理过程的可视化质量控制方法是否符合项目要求。

其次,我们重点关注承建单位基于原型基础上开发质量控制。原型法的原则是先确定部分基本需求,选择试验区,设计出初步方案,并用较短时间开发出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示范性系统雏形(即原型)。经用户的试用,找出该原型的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再向用户演示,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修改补充,如此反复,逐渐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

我们认为,把好工程设计关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要想项目成功实施,必须在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有效地对系统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管理情况进行全过程评审和监理。(5)源代码和开发文件的移交验收。

为保证工程质量,所有软件开发工具以及运行环境采用正版软件,承建单位提交的软件源代码、可执行代码的承载工具都应具有完整的防病毒和防攻击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我们审核了承建单位软件开发工具和测试工具的质量,并对其做了抽样测试。

承建单位在软件开发和系统搭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提供文档。

试运行阶段期满并正常运行后进行系统终验,承建单位提出终验书面申请,经我们审查通过后,送建设单位批准,然后组织成立项目全面验收小组,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有关部门以及技术顾问等组成,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系统终验的验收测试前,承建单位向我们提交了详细的功能和性能终验测试标准及终验测试计划,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及应达到的测试指标,测试用例,测试方法、工具及测试条件、环境,测试资料和数据,以图表说明每一测试对象或过程的功能输入输出,测试进度等。

系统终验通过后提交验收报告,经我们和建设单位认可后,实行了系统移交。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从监理的角度,有效地对项目的质量进行了控制,经过项目各方的共同努力,项目质量较高,达到业主满意,本项目于2008年3月底顺利通过初验。(作者简介:薛大龙,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工大学软件硕士,曾参与多个投资数亿的国家部委特大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并担任项目总监或总监代表。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通信工程监理部总经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资深讲师、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阅卷组组长。)

2.3 2006年11月论文

2.3.1 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例如招募到的项目成员不适合当前项目的需要;团队的组成人员尽管富有才干,但是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彼此合作的经验;团队的气氛不积极,造成项目团队成员的士气低落;项目团队的任务和职责分配不清楚等。这些问题导致了项目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项目失败。

请围绕“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该项目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情况。

2.概要叙述你对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以及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

3.结合你的项目经历,论述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你在管理项目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论信息系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2009年5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物流公司条形码项目。该项目是为了提升××物流公司日常业务运作中,货物流转交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解决该公司现有业务运作中的货物差错率高、装卸效率低、记录颗粒度粗等问题,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服务质量;实现××物流公司由低端运输向高端公路快运转型的战略目标。

作为该公司的重点战略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工期为2年,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①对货物流转交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扫描,实现货物运输全过程跟踪处理功能;②基于计划与实际扫描结果的比对,实现装卸差错及时发现,及时解决;③货物异常处理;④提送货任务的指派与管理。

2011年6月,该项目通过了客户的验收,赢得了甲方的好评,成为公路运输行业实施条码技术的成功案例,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对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以及管理项目团队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正文

2009年5月,我参与了××物流公司条形码项目建设,该项目应××物流公司由低端运输向高端公路快运转型的战略而立项,是2009年该公司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由2009年5月开始,到2011年6月验收结束,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2000万元。其目标是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条码系统,全面提高流转交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差错,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实现由低端运输向高端公路快运转型的战略目标。

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端应用采用J2EE+Oracle的模式开发,服务器使用HP的580G7,操作系统为Redhat企业版Linux 5.4,数据库使用Oracle 11g R2并做RAC,中间件采用IBM的WebSphere并做集群。终端应用基于Microsoft的Windows CE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运行于PDA上。项目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主干成员,组成专门的项目团队,其中需求小组(5人),开发小组(10人),测试小组(5人),实施小组(8人),质量小组(3人),商务及外协支持(3人),我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管理工作,直接向项目总监汇报。下面我将结合本项目从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管理项目团队这几个方面对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介绍。一、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作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管理者,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先做好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实施项目的基础,作为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人力资源计划是关于如何定义、配置、管理、控制以及最终解散项目人力资源的指南,是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以及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置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只要保证将合适的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就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该项目中,我非常重视于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我查阅了活动资源需求中的人力资源需求,这个项目需要的人力资源约35人左右,涉及需求、开发、测试、实施、质量、商务及外协等多个项目角色。凭借对各成员的了解以及与各部门经理沟通的结果,我制定了责任分配矩阵,将工作包、活动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联系,并制定一份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将人员招募、遣散、资源日历、培训、认可与奖励、合规性、安全等信息一起规划到人力资源计划中,以此形成了最终的人力资源计划,并随着项目的推进渐进明细。

在制作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稀缺和有限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公司项目不止一个,但是人力资源就那些,尤其是高级开发工程师、资深QA以及测试人员,各项目之间都竞争激烈,这些资源对于项目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规划人力资源时,我特别注意这些人员的可得性。

人力资源配备的备选,由于部分稀缺有限人力资源竞争比较激烈以及考虑到公司人员的流动性,不排除这个项目无法调配到相关人员的结果,因此在规划时,我就做好了人才备选方案,以减轻人才流失时对项目的影响。

全员参与计划制定,团队成员尽早参与,既可使他们对项目规划工作贡献专业技能,又可增强他们对项目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二、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的组建是整个项目中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一个好的团队,就会有一个好的项目,如果不能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可能会影响项目进度、预算、客户满意度、质量和风险,降低项目成功概率,甚至导致项目最终失败;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后,我便开始着手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需求,本项目的人力资源需要配置:1名项目经理、5名需求人员、3名高级工程师、7名开发工程师、2名高级测试工程师、3名测试人员,1名实施经理、7名实施工程师、3名QA、3名商务外协支持。其中,作为项目经理的我以及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实施经理在项目中标后,被预分派到该项目中,其他人员则需要从其他职能部门抽调或者招聘;经过与各职能经理的沟通和谈判,基本上项目所需成员都已就位,部分紧缺的成员也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进行了补充,但是项目涉及的一个核心成员数据库DBA由于个人原因此时提出了离职,这无疑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重大影响,为了能让项目顺利进行,我做出如下调整:

采用工料合同签订一名Oracle专家作为项目顾问,指导系统数据库设计,该专家作为虚拟团队成员,实施远程办公。安排项目中一名擅长Oracle的高级工程师兼职DBA的工作,由Oracle专家对其指导。安排开发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数据库设计能力,降低兼职高级工程师的压力。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申请招聘一名新的DBA。

采取这些措施后,DBA的离开,对项目推进和实施的影响基本消除,项目团队的组建工作也全部完成,项目团队以一个完整的职能形态运转。

项目团队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将错误的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上,都可能导致项目最终失败,因此在组建该项目团队时,我首先对需要纳入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进行了解和评估,事先分析他们每个人的个特点、擅长领域以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尽量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分配工作,同时我还考虑了项目成员的职业发展意愿,给予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进行锻炼和成长,这样既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同时团队成员的成长也会给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好处。三、建设项目团队

建设项目团队是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互动和改善团队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的过程,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创建一个促进团队协作的环境,通过提供挑战与机会,以及认可与奖励优秀绩效来不断激励团队,通过开放和有效的沟通,在团队成员中建立信任,以鼓励合作型的问题解决方法,实现团队的高效运行。

为了建设一支成功的项目队伍,使整个项目团队协调一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项目团队中每一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项目中的作用,我在团队建设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集中办公,将该项目的团队成员集中在一个会议室工作,以增强团队工作能力,促进团队交流。(2)制定基本规则,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可接受行为作出明确规定。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有一套大家都认同的规章制度,包括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会让团队成员感觉到组织的存在,我本身作为项目经理,更是严格遵守项目基本规则,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所有的项目团队成员。(3)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管理。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我采取了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薪酬激励,发展激励,文化激励,感情激励,约束激励,授权激励等;同时,我会让员工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让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各阶段都保持良好的竞争意识,我全面推行了绩效考核管理。一部分是业务目标,还有一部分是行为目标,业务目标考核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行为目标主要对他们平时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其次,我定期或不定期以各种方式与团队成员进行绩效沟通,目的是加快绩效的进展;在平时,我也注意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记录好的以及不好的行为,为绩效评估提供基础资料。同时,我也给高层领导建议,要以绩效为标准提拔员工,不能单凭资历,这样可以鼓励员工争创佳绩。(4)培训。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开发工具的不断升级,技术方案的不断更新和新技术产生都将给项目的开发带来或多或少的困难。因此,我定期组织或安排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内容不仅涉及新技术的应用,新开发工具的使用,也包括一些比如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等。(5)开展团队活动。除培训外,我还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包括爬山、聚餐、篮球比赛等,通过活动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项目的绩效。四、管理项目团队

管理项目团队时跟踪团队成员的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的过程。管理项目团队,需要借助多方面的管理技能,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整合团队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在沟通和冲突管理等方面,作为项目经理,应该特别注意。好的沟通和冲突管理才能创建一个高效团队。

作为项目经理,我必须了解我的团队成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态度、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引以为荣的成就,包括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会经常与我的组员进行非正式的谈话,平时也会留意观察各组员的工作状态,有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大家共同为了项目目标而努力。

在项目环境中,冲突不可避免。这些冲突有来自资源的、有来自进度的,有来自个人工作风格的差异的。这些冲突,对于项目来说有好有坏,成功的冲突管理可以提高生产力,改进工作关系;失败的冲突管理,则可能导致团队矛盾升级,造成团队之间不信任、不配合,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在该项目中,作为项目经理的我,本着开诚布公、对事不对人、着眼现在而非过去的原则对项目中的冲突进行管理。

例如,在一次阶段交付中,由于开发团队一次失误导致交付给测试团队的时间晚于计划,但是交付给客户的时间又不能延迟,为了按期交付,开发团队希望测试团队赶工测试,但测试团队则认为,开发团队交付的时间比原计划延迟太多,即使加班也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找到两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协商,采取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一进度冲突,首先,我对此次交付产品的测试按模块进行划分,然后对测试小组进行再分组,将大的测试小组,再分解成更小单位的小组,每个小组再配一名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在测试的时候,开发人员全程参与,并当场修改BUG,这样使得开发人员的开发工作可以同时与测试进行,而开发人员也可对测试人员测试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合作的方式,不但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更能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同,是冲突管理中我最喜欢的一种解决方式。

经过我和我的团队不懈努力,该项目最终于2011年5月试运行成功,并在同年6月通过了客户验收小组的验收,得到了甲方的好评,使得××物流公司运营的货物差错率降低了50%,客户投诉率降低了20%,理赔损失降低了20%,提升了该公司的整体运营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及公司形象,为××物流公司由低端运输向高端公路快运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项目最终能成功完成,得益于我在项目中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工具和技术,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人觉得处理得不是很好,主要在于项目中的进度管理以及项目风险识别方面还存在不足,后续我将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与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自身项目管理水平,为中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添砖加瓦。(作者简介:谭忠亮,男,25岁,美国PMI会员,PM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现任某国际快递大中华区ICS项目经理;曾参与某大型电力投资公司的信息系统项目、上海世博会某高级赞助商的世博产品项目,专注于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和理论研究,擅长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实施。)

2.3.2 论项目的整体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项目整体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决定在什么时间做哪些工作,并协调各项工作以达到项目的目标。

项目经理或其所在的组织通常会将项目分成几个阶段,以增强对项目的管理控制并建立起项目与组织的持续运营工作之间的联系。

请围绕“项目的整体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

2.针对下列主题,请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情况论述你是如何进行项目整体管理的。(1)信息系统项目的阶段如何划分?(2)每个阶段应完成哪些工作?(3)每个阶段应提交哪些交付物?(4)每个阶段都有哪些种类的人员参与?(5)该项目实施阶段有哪些过程?

3.结合大型项目管理的特点简要叙述你管理大型项目的经验体会。论大型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2005年3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市的公安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该项目是为了实现该市平安城市的5年规划。它投资800万元。工期为1年。目标是采用统一的技术路线和架构体系构建开放的、集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化的应用环境。该项目主要实现了常住人口户籍办公管理、二代身份证管理、暂住人口户籍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等。2006年3月通过了甲方的验收,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本文以我的实际经验讨论了有关大型整体管理的体会,主要从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方面做了论述。

正文

为了实现某市平安城市的5年规划,某市决定开发一个公安系统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工期为1年,投资800万元。我公司在2005年2月中标了该市的公安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签署了建设合同。2006年3月通过了甲方的验收。项目分为平台开发和项目部署2个阶段。软件方面考虑到各区县地理位置分布的不集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等问题,我们决定采用J2EE框架的3层BS模式,解决了各种应用系统中应用的不兼容问题,提高了该系统的易用性。数据库采用了Oracle 9g来管理各项数据。服务器操作软件采用比较通用的Windows Server 2003。硬件方面采用IBM System X系列的服务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性能。在应用层面上我们实现了常住人口户籍办公管理、二代身份证管理、暂住人口户籍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等功能。由于该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在制定项目章程的时候决定了多个分项的项目经理和总经理。我作为项目总经理参与了该项目的管理。接下来我将结合实际工作从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及项目收尾来讨论大型项目的整体管理。一、制定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是实施项目开发的前提和确定项目开发什么产品的依据。经过公司领导的授权我被任命为该项目的总经理。由于项目的规模比较大、工期较紧,我们根据合同、项目工作说明书等过程资产确认了另外3名项目经理。我作为总经理统一协调。二、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根据项目章程,我邀请客户方、监理方、各团队的项目经理、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确定了大致的项目开发的范围,包括:常住人口户籍办公管理、二代身份证管理、暂住人口户籍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等功能。还确认了里程碑式的交付物。另外3个项目经理各负责2个功能的开发,得到了客户方的确认。三、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实施项目开发之前,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完备的计划是项目实施的根本前提。为此我组织召开了“项目工作计划的会议”,会议邀请了各团队的项目经理、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

在制定范围控制管理计划进行WBS分解的时候,我发现由于涉及的人员较多,个人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信息尚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滚动波式计划。对于即将开展的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划,对于后期的活动尽量粗略地估计,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变更。

在制定进度控制计划的历时估算时因为我有过许多类似项目管理的经验。因此大部分的活动我采用了类比估算法,从而节约了时间。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活动存在的风险情况。在与负责二代身份证管理的经理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身份证采集的设备驱动程序来自第三方,驱动的连接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了信息采集活动的开展。因此相关的业务、技术专家和团队成员调整了估算方法,采用了三点估算法。该方法主要有3个数据,分别是最乐观历时估算a、最悲观历时估算c、最有可能历时估算b,而后利用T=(a+4b+c)取其平均值。经过个专家和开发团队成员的讨论,认为最乐观的时间为2个工作日、最悲观的时间为6个工作日、最有可能的时间为4个工作日。最后该活动的历时为4个工作日。为项目的按时完工打下了基础。

在制定质量控制管理计划的时候我们发现客户的有些要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冲突。为此我及时通知了客户,与客户进行了沟通,最后我们修改了相关质量标准,使项目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时候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资源去完成项目。团队的所有项目经理、相关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经过讨论决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估算,对每一层下面工作所需的资源进行估算,最后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汇总。比如二代身份证信息管理可以分解为身份证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修改、信息的存储。信息采集工作需要读卡器一台、能够在Java中成功调用DLL动态库一个以及Java程序开发人员2名;信息存储工作需要通用数据库存储过程一个、Java程序开发人员2名。暂住人口户籍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的分项经理这时提出也需要Java的开发人员各2名。我们检查公司的人力资源表后发现缺少2名Java程序员,我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了情况,经领导同意我们又招聘了2名程序员,完成了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讨论我还制作了活动资源日历,保证每个活动都有后备的资源考虑。

我们还制定了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四、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风险很大,一旦开发人员没有理解业务去开发,将导致严重的返工,最终影响项目进度。因此在开发的时候我要求每个开发的具体功能必须要求项目经理组织相关干系人对开发人员进行交底,避免返工的发生。开发这一阶段在每完成一个里程碑式的可交付物时,我都会邀请客户来进行确认签字,保证了我们开发产品的有效性,减少了无谓的变更。五、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控制各种问题的发生呢?每周我会根据绩效信息与计划进度表进行比较,进行偏差分析,利用挣值技术计算进度偏差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比如负责二代身份证信息管理项目的丁工还负责其他项目的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因其他项目上的事情比较多,二代身份证管理的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迟迟不能开始,已落后于计划,SV=-3。如果再不提交将会影响到编码阶段。届时,我与丁工进行了沟通,与他协商决定,我负责帮他完成一部分其他项目的工作,他加班负责把马上要进行编码阶段的二代身份证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提交出来,最终二代身份证信息管理的编码工作按计划开展。六、整体变更控制

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客户的需求经常会有变更。为了防止频繁的变更对项目进度等带来的不利影响。项目的初期我们成立了由客户方、开发方和监理方组成项目控制委员会CCB。客户或者开发方每个需要的变更都要经CCB的批准才能实行。七、项目收尾

经过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2006年2月终于完成了压力测试,2006年3月项目一次性通过了甲方的验收。回顾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项目能成功通过验收得益于在事前进行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我觉得项目管理的能力和项目开发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成功而高效的项目开发必须要有一个能统筹管理和善于沟通的项目经理。特别是作为大型项目经理,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平衡各种资源的利用,使其达到最佳的效率。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佳。这个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长期实践和摸索的内容。虽然项目成功通过了验收没有大的事故发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需要客户确认时,与客户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只是一味等待,导致某些工作落后于计划进度,影响了整体计划。(2)需求分析还不够全面,某些功能没有能够很完善地实现。(3)软件测试不系统,用例准备仍不够充分,忽视了压力测试。系统实际运行后随着参保职工和定点结算的增加,运行速度下降很快,达不到设计要求。虽然通过升级硬件缓解了这个问题,但造成资金的额外投入。(作者简介:丁卫卫,男,1982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助理讲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论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在2010年8月,我公司中标了××市的医保决策分析支持系统,该项目预算800万元,工期为15个月。我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将××市所有参保医院的每日数据集中提取,并且将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后加载进入分析数据库,进而对每日的就诊人数、品种类需求情况和诊疗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今后的政策调整和资源调配等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为项目的时间比较紧,涉及需要整合的外系统较多,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项目,在本项目中我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大模块。展示模块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和报表的展示。逻辑处理模块负责业务流逻辑功能的封装和控制规则。数据加工ETL模块负责数据的提取、清洗、转换、加载。并利用项目管理知识较为稳妥地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该项目已经正式上线,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正文

在2010年8月我公司中标了××市医保局的医保决策分析支持系统,该项目预算1200万元,工期为15个月。我被任命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该项目主要是将××市所有参保医院的每日数据集中提取,并且将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后加载进入分析数据库,对每日的就诊人数、品种类需求情况和诊疗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今后的政策调整和资源调配等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在该项目中由于涉及医院较多,并且医院基本都是外购的MIS系统,所以存在数据存储结构和字段命名规范不统一,数据接口复杂,沟通协调困难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运用项目整体管理知识将其逐一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我针对项目涉及医院众多,系统又不尽相同的情况,与相关业务人员做了较为细致的调研,并制定了项目章程,和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对项目的功能需求和范围目标做了说明,并编写了项目初步需求说明书,同时在启动阶段就引入了项目整体管理的方式。与公司领导进行了沟通,说明项目的情况和复杂性,在人员和资源上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项目的计划阶段,针对前期的调研和初步的范围说明书和需求说明书,我和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与医保局为我们指派的业务人员将初步范围说明书进行了细化,同时从涉及的医院中抽调了相关的22、23名人员参加讨论,以便将范围说明书的细化和需求说明书的编写做到全面、细致、合理。在得到有关业务人员和相关医保局领导认可后,我们请相关负责领导进行了签字确认,并且将工作说明书、详细的范围说明书作为合同的附件加入到合同中,以便作为验收和范围管理、质量管理、变更管理的依据。并且我通过与公司专家组的交流和公司以往所做过的类似项目对本次的项目工期做了专家判断和类比估算,并且根据三点估算法对工期的计算进行了确认,从而较为准确地对工期进行了科学的估算。

针对客户展示的要求,我从性能、成本、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出发制定了采用Cognos和润乾报表分别作为前端的多维分析工具和固定报表工具,架构采用Web Service,开发环境分联机和批量两个环境,联机开发环境是在Windows XP,批量开发环境是Linux,数据库使用的是DB2,联机开发工具是WSCD,采用的界面技术是JSP,并且在项目上线后会部署运行在Linux环境,版本管理采用的是VSS。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我将项目组成员根据自身特点和项目经验划分成联机展示组,批量加工组和测试组,并且指定各小组的负责人。制定了项目的工作章程,明确了奖惩制度。

对每一家医院我都请医保局的业务人员帮助协调制定了相关的联系人,以便问题的及时沟通和反馈,针对采购系统,我同业务人员一同召集相关公司有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各公司参会人员都表示了对医保局项目的支持,并且会提供相关的支持。这给我们以后的数据和分析解决很大的问题,节省了很多分析时间。

在项目的开发准备阶段我针对项目组成员较多,并且项目较为复杂的情况,制定了专人负责变更管理。搭建了配置管理系统,对配置文件和代码进行管理,同时经过和客户的协商确定了项目变更控制管理委员会(CCB)的成员,并制定了统一的变更流程,当有范围和需求变更时要先提交变更申请,然后经过CCB对变更的审核,审核通过的变更,会发布变更通知书,允许变更,在实施过程中会进行监控和跟踪,确保变更不会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成果造成影响,并确保运行正常,然后进入登记簿,变更相关文档。

针对项目组成员的分工和水平的不同,在项目开发前利用2周的时间对业务、技术技能以及编码规范进行了培训,在以后的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证明开发前进行的培训是十分有效,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制定了周例会制度,在每周五的时候汇报本周的工作内容,其中对进度的描述和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不可以使用含糊的词语,要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汇报,并且汇报下周的工作计划,然后在下周总结时按照本周的计划进行比对,禁止言过其实的汇报,并且每次例会的时候都会邀请客户方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以便客户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和情况,会后也会将会议记录发送给相关人员。针对工作时遇到的技术问题也可以在例会时提出,集思广益进行解答,并且我将例会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对会议的内容进行记录,对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进直到解决。

对工作成功和开发中的代码,我要求配置管理人员和数据库负责人分测试库和产品库分别管理。

针对项目组成员平时的小摩擦和平时的情绪波动,我采用非正式的沟通方式,找到相关人员沟通尽量予以解决,防止矛盾升级。同时我平时会在阶段性工作结束的时候进行一些小的聚会和聚餐,作为项目的缓冲,同时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

针对涉及医院范围大的的情况,我们采取先制定试点医院进行测试,确认无问题后,再分批上线的方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上线。

在项目的控制阶段,我按质量、进度分别进行了项目的控制管理。并且在项目阶段性结束里程碑的时候,都会邀请客户方指定的业务负责人进行确认验收,并签字确认。

质量控制方面我指派测试小组针对完成的模块进行边界测试、准确性测试和压力测试,从准确性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计入测试日志,并跟踪问题直到解决,通过测试。在项目的进度方面我采用甘特图和挣值分析这两个工具从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对个人的绩效两个方面评估项目的进度是否在可控合理的范围。

当进度落后时我会召集相关人员对进度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加工和增加资源的方式进行赶工,确保整体的进度不受影响。

针对编码和开发过程的管理我在项目的每一个里程碑处,都会请公司指派的QA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查,协助解决有问题的地方。

在项目的管理收尾阶段,我与公司的质量负责人,以及核心组成员,测试小组,先从内部对产品进行确认测试,在保证测试无问题的情况下交由客户方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测试,项目一次性验收通过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在合同方面经过上线试运行后,我将项目的问题跟踪报告,问题报告,用户手册,以及相关文档都提交给了客户方指定的验收人员,并做了签字确认。

在项目上线后,系统运行稳定,客户对我公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所负责的这个医保决策分析支持系统也被公司评为年度项目管理的典范,在全公司进行推广学习,项目组成员也都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奖励。

虽然项目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公司领导的好评,但是回顾起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项目进度落后的时候采用了赶工的方式增加了开发人员的压力,同时给项目带来了一些质量风险。在技术方面采取的策略过于保守,没有尝试新的工具和技术来帮助获得更好的客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会注意这些不足的地方,并且会在今后的项目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经验。(作者简介:赵辰,出生于1982年10月12日,200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精通Congos分析挖掘工、Java、Sybase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2006年9月进入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工作至今,负责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与研发,立志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手段,打造出优秀精密的企业级管理会计系统。于2007年获得Java的SCJP认证;于2012年5月通过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于2012年11月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论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本文首先叙述某市国税局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产品等)的情况。然后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的实施、项目的验收三个大阶段对项目在整体管理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包括各个阶段参与的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产生的交付物等,并且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验收阶段也分别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举例论述,叙述本项目在整体管理方面所做的一些举措并取得较好的实际结果。最后结合大型项目子系统多,涵盖范围广、施工人员多、与其他施工方交叉工序多三大特点相应地总结了本人关于大型项目整体管理的经验。本项目从验收完成到目前运行时间已有13个月,运行状态较好,并得到了业主们的一致肯定。

正文

某市国税局进行综合办公楼的新建项目,其中信息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建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会议系统、LED显示系统、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由我公司进行总承包,其目的是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为国税局的办税业务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平台,使国税系统办公效率有一个质的提高,同时建成一个安全可靠、具有信息化管理的优美环境的办公场所。本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周期为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公司任命我为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由于国税局属于新建办公楼,其信息系统涵盖的系统较为广泛,同时涉及的技术专业种类也相应较多,需要综合和全局考虑协调的要素也很多,这也是管理好此项目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要顺利完成好此项目,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整体管理,决定在什么时间,具体做哪些事情,在哪些预期的潜在问题上集中资源和工作,在问题变得严峻之前就进行处理,对项目各个方面可能出现问题有较好的预见性,协调各项工作使项目整体上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我将此项目阶段主要划分为大的三个方面:第一,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项目的具体实施;第三,项目的验收。在这三个阶段中贯穿项目的整体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使项目得到有力的控制,从而顺利完成了此项目。

第一阶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此阶段的工作又可分为两个小的阶段。

首先,我方要明确建设方的建设需求和目标,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多次与建设方进行沟通,使项目的范围得到进一步确认。在此阶段建设方参与的主要人员是决策领导及负责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我方则由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参与,通过多次的现场勘察、会议讨论,并且综合考虑项目的合同,我们得到了较为明确的建设需求与项目范围,形成了一个较为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使得我方在项目上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同时施工时有了一个明确的施工方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阶段工作虽为繁琐,但是为以后的顺利施工提供一个可依据的正式文件,减少对建设需求和目标的错误理解,实质上就是减少错误施工、返工的几率,从而进一步保证施工进度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次,在掌握了建设方的建设需求和目的之后,我方在内部也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本项目系统多,专业种类复杂的特点,我主要制定了项目的整体进度计划与分项进度计划,并且在进度计划表上设定里程碑事件,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有了一个形象化的对比,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从而调整其施工进度,这样既在项目进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使项目的进度更贴近合同工期,同时也使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证。进度计划是本项目的一个控制的重点,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将会与其他施工方比如消防管道安装、强电安装、空调安装等都会有进度上的冲突,怎样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冲突是一个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制定了设备采购计划,根据以往项目的经验往往由于设备采购的原因耽误了较长的工期,甚至出现窝工的情况,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和人工,而且也给成本控制造成了难题。因此项目需要从整体方面去考虑,往往一个细节问题将会引起进度的滞后、成本的增加。由于项目的子系统较多,需要的人工种类也较多,同时进行施工的人数也较多,因此我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人员配备计划,在各个不同的子系统的实施过程中调配人手,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也降低了我方的人工成本。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之后,按照计划实施,在不变中应万变才能使项目得到强而有力的控制。

第二阶段:项目的实施。一个项目的最终成果都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的,几乎所有的难题与变化都在此阶段得以体现。此阶段主要参与人员即我方的施工人员,当然在出现变更时或协调时也需要建设方与其他施工方的参与。实施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

首先,设备的安装。此阶段我的重点工作就是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并且进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在一切工作准备完成之后,整个施工队伍将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表进行施工,设备安装成了此阶段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进场是综合布线系统,最后进行收尾的也是信息系统的设备安装部分,在此过程中,与新建大楼的装修将会在很多工序上有需要协调的地方,比如说装修施工方在装修的过程中给已完成的布线留出位置,以方便以后的点位的模块安装,模块安装也一般在进行墙面装修刮888后才会进场进行安装;地面信息模块的安装更加需要与装修地面铺设同时进行,需装修方为我方预留空洞;再比如说,在楼道安装监控摄像头需要预留检修孔,那就必须在装修方进行吊顶封板前与装修方沟通协调好,此时项目的整体管理就尤为重要了,此时的进度、人员都需要能配合其他施工方的进度,尽量避免不损坏其他施工方的施工成果下完成我方的施工。建设方这时也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当我方与其他方出现冲突和需要协调的问题时,一般由我方上报建设方,再由建设方通知给其他施工方,这样的效果反而更好。

当然有时候由于项目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或者建设方需求的变更、设备变更,项目有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变更,此时我方严格按照变更流程进行,只有经过批准后的变更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并且对其变更进行跟踪和管理,确认变更是否得到实施的同时检查其变更结果,进一步在整体上把握和控制项目的变更。在施工进展过程中将项目的实际指标与项目计划进行对比,此方法在进度控制时得到了有效利用,当实际进度滞后计划进度时,我将采取增派人手或者加班的方法加赶进度,使项目在整体进度上与合同进度尽量保持一致。

其次,测试阶段。当设备安装完成后马上将会进行测试工作。其中网络点位部分主要采用FLUCK测试仪器对其参数进行测试。在此阶段,我将控制其测试仪器的准确性,测试的方法和手段,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上报。项目经过实施阶段,就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项目的可交付使用物。

第三阶段:项目的验收阶段。项目实施完成后(完成合同以及项目范围之内,及已经经过批准后的变更)由建设方组织我方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此阶段是对项目最终成果的一个外观、功能、性能上的一个审核,经过验收确认后的成果才能投入使用。机房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机房的验收也是相当严格的,为了更好地对机房建设进行验收,我方按机房建设的项目(装修、电气、门禁、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等各建设项)进行表格化验收,一个项对应一个具体的验收表格,按照表格的所列举的要求进行逐项验收,这样做到整体上对机房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检查,进一步保证机房建设的质量。此阶段将产生《验收报告》,标志着此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子系统多,涵盖面广。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子系统多到十几个,专业种类也较多,特别是一个项目经理同时管理这些系统时可能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因此在项目正式施工前制定一个项目管理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同时对各个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时需要积极与建设方进行沟通,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梳理,形成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给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

第二,施工人员多。在施工过程中最难协调的就是人力资源,此时需要整体上进行考虑,怎样进行人员配备才是最合理的。制定一个人员配备计划,可以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人员配备,进度计划也相应对照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工序将采用不同的人进行施工,此时可以在进度计划表上进行人员配备的安排。进度计划一旦有调整,其人员配备也要马上及时做好相应的调整,从整体上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此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工的人工成本。

第三,与其他施工方交叉工序多。在上面的论述中也说到我方与消防、空调、强电、装修施工方都会存在工序上的交叉现象,很多施工都需要同时进行,或者工序有相互影响,为了不出现扯皮现象,很多施工在整体上要进行把握,对一些施工要有预见性,尽量不能采取事后弥补的措施。在我方机房建设中,关于空调室外机的安装就出现了此类问题。由于我方未在装修方之前将室外机管道安装到位,造成安装室外机管道时破坏了已经完成的地面及墙面装修。如果能尽早从整体上进行考虑就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项目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大型项目更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大型项目的特点,根据大型项目的特点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才能使项目在整体上得到控制,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作者简介:莫维,女,1982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曾在湖南长沙从事信息系统监理行业数年时间,参与了方正证券长沙中心机房建设项目、长沙市体育新城管理中心综合办公楼及机房和弱电系统建设项目、株洲市芦淞区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的监理工作。目前在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工作。所获证书:信息系统监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级建造师。)论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本文以我主持的某市工商局的工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项目为实例,首先简要论述了此项目的建设背景,然后结合项目的整体管理七大过程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实践对项目的整体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要保证前期一定要与项目主要干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切实制定沟通机制,其次是根据项目实际进展及时调整各种项目相关计划,最后要做好项目的收尾工作,确保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正文

在技术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过程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项目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可以规范项目需求、降低项目成本、缩短项目工期、保证项目质量,发挥出成本、时间、质量最优化的配置,最终达到用户需求和保障公司的利益。

2006年5月,我公司中标某市工商局的工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我受公司开发部门指派,担任该系统开发的项目经理,该项目于2006年5月中旬正式启动,2006年10月1日系统完全符合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运行一个月后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并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为了对本项目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我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了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八大要素进行整体管理,充分合理地利用整体管理贯穿于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等五大过程中。项目整体管理协调项目各要素所需要的过程,在相互影响的项目目标和方案中做出平衡,以满足或超出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项目整体管理综合管理着项目的各个方面和要素,而且从全局出发协调和控制各个方面的变动,另外还全面控制和协调项目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其中项目的主要干系人包括我方、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等。

该系统以“优化系统架构、整合业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遵照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架构,从根本上改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难以统一规划,造成系统自成体系、功能交叉、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的状况。以“金信工程”为龙头,按照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设计思想要求,构建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广域网络系统,建立功能覆盖各级工商行政机关的,包含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外部信息服务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工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和各级数据中心为基础,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经济户口管理为主线,以“一体化建设”设计思想为原则,以数据共享、信息互通、业务联动、优化处理流程为目标,改进和提高工商部门业务应用水平,最终实现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工商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采用J2EE技术架构,其中服务器操作系统为Unix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WebSphere,数据库采用Oracle。

从项目整体管理过程来看,我将项目大致分为七部分:制定项目章程、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制定项目计划、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监控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一、制定项目章程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章程作为项目开发前期公司正式批准项目的文件,包括了对项目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特征,以及所要满足商业的简单描述。项目章程也是管理层给我的任命书,授权给项目经理调用各种资源。公司的管理层依据合同、招标文件和项目工作说明书的需求,公司考虑调配5名开发人员,1名系统集成工程师,2名测试人员作为项目组专职人员,同时采购部门、人事部门和营销部门协助配合,由一名公司副总作为此项目的主管领导。二、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

我方在项目启动阶段编制了初步的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说明书主要确定了需要完成的项目事项,其中包括项目目标、项目的要求与特性、项目的验收标准、项目边界、项目要求与可交付成果、项目制约因素、项目假设、项目的初步组织、初步识别的风险、进度里程碑、初步工作分解结构、费用估算、配置管理要求和审批要求等十四项内容。在项目开工之前,依据监理单位的要求将在第一次监理例会上进一步讨论,最终三方签字确认,使得我更深入地了解此项目的总体需求和建设目标,以及让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了解项目中需要配合协调的部分。

对于项目可交付成果是业主单位在投资开始实施项目后最关注的一方面,所以在制定范围说明书可交付成果上细之再细,并且对相关功能予以说明和对相关设备注明质量要求等,这样可以明确项目范围并减少在项目完成后与业主单位之间的纠纷。三、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在项目计划阶段,项目计划通过使用其他专项计划过程所生成的结果,是用来协调所有项目文档的文档,用于指导项目执行和管理的整体性、综合性、全局性,可以帮助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组并评估项目状态。

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的目标、项目的任务,项目范围管理计划、项目的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项目的成本管理计划、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项目变更控制计划、项目人员配备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项目的各种应急计划等。

项目计划过程中我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大量地收集有关项目的信息和数据。只有对准确、实用的信息源进行分析才能做好下一步工作。在做项目计划的时候,随时邀请与项目相关的干系人员参与,以提“高项”目计划的实用性。在项目计划编制工作过程中运用了科学的工具,如利用MS Project制定进度计划,利用WBS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分配人员,利用配置管理系统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利用Delphi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四、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在项目执行阶段,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是项目组完成整个项目计划任务的过程。项目的各项任务需要在这一过程完成,各种目标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各项专项计划要在这一过程中落实,大量的资源都将在这一过程中被消耗和占用,项目可交付成果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形成。项目计划实施过程是项目组在实际工作中最不容易控制的过程,一切的问题也都会在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能否按照计划在实施中完成工作,直接反映着计划中的有效程度和项目组成员执行项目中的控制能力。五、监控项目工作

在项目控制阶段,要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对照项目管理计划来评价项目绩效,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来实施项目效果,分析、跟踪并监视项目风险,确保及时识别风险,报告其状态,同时建立项目的信息库为状态报告、绩效评测和预测提供信息支持,这样做可以很好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计划不符的地方。六、整体变更控制

在项目控制阶段,整体变更控制要确保产生变更的因素是有益的,并且拿出更新的项目计划和项目变动的行动方案,还要吸取教训进行讨论,找出变更的原因,整理成项目实施过程的历史资料,供日后参考和借鉴。如在工程项目中遇到施工场所有难以解决的地方,就要变更项目方案中的一些要求。七、项目收尾

公司要求项目经理务必在施工结束后切实完成工程项目验收、合同付款等工作,在项目收尾阶段,整体管理完成了所有项目活动,正式结束项目或项目阶段,移交已经完成的项目或取消项目。对于项目行政收尾,要整理项目文件,评估项目完成的情况和质量,总结项目活动中的收获及经验教训,并且妥善安排遣散的项目组成员。对于项目合同收尾,要结清所有合同协议或合理处理合同的提前终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体进展顺利,期间也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但经过多方协调配合共同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首先该项目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需求调研工作复杂,由于系统上线后将可能精简部门,很多业主单位使用人员有抵触情绪,我方专门就需求调研方案要求监理单位组织召开专题例会,讨论如何组织需求调研以及调研内容,最后确定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负责人进行调研,对于下面的业务人员可以不进行调研,这样充分保证了调研时间和调研方案,不详尽的需求将待系统上线使用后再完善修改。其次就是需求变更,要求需求方以文字形式对该变动的范围进行明确阐释,并要得到业主单位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签字确认后方可变更,这样减少需求提交的随意性,也大大减少需求变更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再次就是建议业主单位组织一批业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就加入项目组中,这样不但可以让其尽快对项目开发的需求进行确认,同时也可以对业务测试发挥积极作用,减少开发的重复劳动,确保工程进度。最后就是与税务系统、OA系统和财务系统等外部系统进行集成,由于开发平台和数据库的不同,造成接口复杂,监理单位专门组织召开系统集成接口对接会,邀请其他系统的负责人到场参会,就系统的业务流程、业务接口和通信接口进行详细讨论,确定各方的业务集成数据,接口定义,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虽然在开发时经常出现不稳定,但最后经几方共同配合下终于在验收之前完成了复杂接口的集成,系统至今运行稳定。

综上所述,项目整体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对项目的运筹与操作。项目整体管理是项目组织对项目的最具全面性的一项工作,它是以全局出发对整体项目中各专项进行计划与平衡协调,以满足相关项目干系人的利益要求和期望。(作者简介:薛大龙,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工大学软件硕士,曾参与多个投资数亿的国家部委特大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并担任项目总监或总监代表。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通信工程监理部总经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资深讲师、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命题组成员、阅卷组组长。)论计算机机房建设项目的整体管理

摘要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是项目取得全面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2007年10月我参与了某市银行计算机机房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并担任项目经理工作。整个项目总投资为150万元,建设工期2个月,项目涉及300平米的机房装修、配电、综合布线和监控等十几个子系统的建设。在时间、人力资源、投资、环境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完成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我按照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整体管理理论,重点狠抓了项目的整体规划与管理工作,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整体监控,确保了该项工程按期、保值、保量地完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深深体会到项目整体管理对一个信息系统项目,特别是复杂的信息系统项目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正文

大多数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一个集网络平台、硬件环境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和科学的综合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集成项目。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项目各个子系统、各个系统模块或各个建设环节之间存在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有限的资源、特殊的情况下,项目的实施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的整体管理是很难实现项目的目标和满意的效果。

项目整体管理是对项目管理过程组中的不同过程和活动进行识别、定义、整合、统一和协调的过程。整体管理含有统一、整合、关联和集成等措施,这些措施对完成项目、成功地满足项目干系人的要求和管理他们的期望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从项目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到项目收尾,项目整体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是利用制订和发布项目章程、明确项目初步范围来启动项目,利用项目管理计划的编制开始规划项目的各项工作,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管理计划和质量、进度、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各个辅助管理子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的实施,不断监督控制项目的各种变更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及时分析调整各种偏差,不断修改完善项目计划,使项目的实施进度、成本预算、范围管理、质量要求等按照项目的整体计划和项目预期目标协调、有效地推进,最终达到实现项目干系人满意的、质量保证的项目交付物。通过项目整体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适当的时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顺利、成功地完成项目。这在本人所主持的某地市银行计算机机房的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银行计算机机房是银行各项业务系统运行的心脏,是连接上下级行、各业务单位和全行各工作台面的中枢,机房各种设施、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实施各项经济金融业务的基础保障,可见计算机机房的改造建设工程对于一个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有幸参与某市银行的计算机机房的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并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这个项目涉及部分在线改造、300平米机房的装饰装修、综合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监控系统、防雷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新风排气系统、环境监测与报警系统、辐射系统、KVM系统的建设,以及原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入和原机房应用服务器及网络系统设备的回迁工程。除去消防系统建设投资外,项目总金额为150万元。项目建设涉及供配电技术、空调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净化、结构化布线、消防、建筑装修等多种专业。如何有效地将上述专业结合为一个总体而不是独自的单元存在,使机房各专业能不错、不漏、不碰,在设计规划阶段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和综合管理的最好体现。

我作为项目经理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和项目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项目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时效性,把握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变更、项目监控等各个环节,主要精力重点放在项目的整体管理和与项目干系人,如项目监理、甲方代表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有效协调和沟通上,科学地运用项目整体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指导方法,组织进行了项目需求分析和范围确认、项目管理计划制订、指导项目的实施和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等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的全局性统领工作,协调完成项目所需资源的调配工作,带领整个项目团队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一、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和项目管理计划,明确项目做什么、如何做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的定义,即项目需要做什么。列出项目的特点和范围边界、交付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验收标准和范围控制方针等。项目管理计划定义了项目如何执行、监督和控制,包括定义、准备、集成和协调所有子计划以形成项目管理计划所必要的所有行动。

在项目初期,我组织项目设计与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了用户上级行下发的《××银行计算机机房规范化指引》,实地查看原机房的现状,详细倾听、记录、分析了用户的建设需求,结合我公司承建过的机房建设项目经验,组织制订了新机房建设的总体方案,整体规划了项目范围,明确了项目目标,及时组织与项目干系人进行反复沟通,确认了项目需求和项目范围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我组织进行了项目管理计划的编制,同时概要编制了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和整体变更控制等辅助计划。按照沟通管理计划要求就项目管理计划和若干辅助计划进行了三方(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确认。二、创建WBS,细化项目管理计划,组建项目团队,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本项目涉及多个子系统,在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网络核心设备在线运行的情况,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和项目依赖关系复杂的局面,我们逐级分解项目工作,把各子系统建设按照相对独立、与其他子系统没有重叠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并定义为WBS底层工作包和项目活动,估算它们的工作历时和成本,建立了人力、材料资源日历表,排序各项活动顺序,编制项目网络计划图、项目进度甘特图和项目里程碑图,组建了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部分子系统和较大型设备的成本估算,我们选择了以询价采购的方式进行实施,如空调、环境监测系统等。按照整体变更控制流程对项目各个管理子计划进行了变更和修改,进一步细化和沟通,确认了项目管理计划,编制出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使项目团队在具体施工前明确了项目实施的整体规划、项目进度要求、各岗位职责和具体施工方案。三、指导、管理和监督控制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过程是项目整体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开展多项行动来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以完成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定义的工作。如配备培训项目建设人员,选择管理设备、材料供应商,获取和管理工具、设备、材料,按规划好的方法或标准组织施工,及时收集汇报项目绩效信息,进行项目预测、创建和验证,确认项目交付物和阶段交付物等。

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就是对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和收尾进行监督和控制过程。包括收集、度量和发布绩效信息,对被度量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并对整个项目过程中存在偏差、范围和计划修改完善等问题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实施整体变更。

在该项目工程的实施中,发生了因采购回来的钢板质量不过关,需要重新买进材料和返工的情况,拖延了工期;又因空调容量不够需要进行相关调整。我们站在整体项目变更的高度,在认真分析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应当采取的措施基础上,严格按照整体变更控制流程,提出了变更申请,经过建设方、监理方和承建方认真评审批准后,修改维护了项目范围、进度、质量、成本、配置、风险等管理计划,经过三方再次讨论确认后实施了变更,并进行了配置管理,确保了工程如期完成。

总之,由于该项目在实施的全过程中采用了项目整体管理,提前或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把工作量分配到相应的资源上,对那些潜在的问题在其变糟之前积极处理,并对其影响实施了整体变更,在一些相互冲突的目标和可选方案之间进行了权衡,以及协调各项工作使项目整体上取得一个好的效果。项目经过全面验收,受到建设单位上级和本行领导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成为全辖区的典范。(作者简介:刘业斌,1971年10月出生,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师,内蒙古德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内蒙古天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项目经理,自治区政府采购专家。主持及参与自治区横纵向课题多项。)论综合协税系统工程整体管理

摘要

2008年6月,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市综合协税系统项目建设,主要负责系统的项目综合管理。该系统由资源共享及其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存储交换中心DESC、数据共享接口、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协税与决策支持应用软件平台、数据传输及安全防范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税源企业基础征信平台等部分组成。采用RUP框架,利用大型数据库及中间件系统作为开发平台,目标是实现财税资源共享。

由于项目意义重大,涉及部门多,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突出,因此我突出抓了项目整体管理。本文结合项目实践,从管理计划制定、变更控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着手,重点探讨了项目整体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实际措施。通过有效的整体管理措施,保证了系统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节约了建设投资。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通过初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正文

2008年6月,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市综合协税系统项目,主要负责项目的综合管理。该系统以工商、国税、地税、财政、统计、审计、质监为主要业务部门,通过涉税数据资源的共享、比对,实现税源核查、征税核实,为政府提供重点税源监测、税收征管、监管财政收入的决策支持。

由于涉税数据属涉密范围,同时本项目需要与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内部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因此系统基于J2EE平台,规划采用分布式体系,采用IBM Rational统一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框架,并结合模型驱动系统开发(Model Driven Systems Development,MDSD)来减少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组件开发中的风险,数据加密采用MD5方法。硬件平台使用IBM小型机和服务器,系统平台是Windows Server 2003。

在该项目中,我主要使用MS Project 2003作为项目管理工具,从管理计划制定、变更控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着手,加强项目整体管理。一、严谨的项目计划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和指南

项目计划是用于指导项目实施和管理的整体性、全局性的整体计划文件,对于激励团队士气、度量绩效和控制项目以及促进整体协调意义重大。为此,我在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从调研分析、搜集整理各方建设需求入手,在充分研究了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资源配置等因素之后,综合分析项目工期、成本与项目质量三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形成了最终的项目计划文书。在项目计划中,明确定义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是对项目的定义,即说明项目该做什么。它要对项目的特点、范围边界、交付产品验收标准进行描述。项目范围可以分系统描述,如我将本项目中数据分析子系统开发范围确定以六部门涉税数据为基础,以共享文档为依据,以企业名称、组织代码、税务登记证号为关键字段,进行数据实时比对与分析。范围确定由客户、监理和我方签字认可,据此明确界定开发边界和工作界面,以避免项目范围的无边界效应。

同时,项目范围说明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项目组对项目的不断了解,用户需求的不断明晰,我对项目范围的定义也不断细化和明确。最终形成了《项目范围说明书》用以指导项目开发。(2)WBS分解。工作分解结构是明确项目内容、确定项目分工、划分工作界面、实施项目管理的必备文件。在此项目中,我主要采取了分级的树形结构创建WBS,将系统分析、数据库开发、表示层定义等子系统进行工作分解,明确为具体任务,进而分配相应的人力和其他资源。(3)风险分析。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人员、资金、数据源、组织配合、技术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预期,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在风险管理计划里面,我明确界定了软件开发项目所常见的社会环境、进度、费用、技术、管理等五大类风险,并针对人员流动、技术水平、需求变更、机构配置、成员组织等各类风险所发生的几率、风险评估的方法、项目干系人承受限度进行了预估,并明确界定了风险监控、风险报告、风险跟踪记录以及风险责任承担等要素。这些东西都在风险管理计划中得到明确。(4)专项计划。对进度、成本、质量以及采购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做出专业规划,如变更控制计划,主要说明如何处理变更请求;进度计划用以拟定项目的进度,完成时间以及各阶段目标。在确定每项任务时都确定了该任务的工作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同时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时间表,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实施阶段要进行进度的跟踪、控制和纠偏。二、项目变动的整体控制是保证项目产出物的根本

不存在绝对没有变更的项目。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尽管有严谨的项目范围定义,但是需求、进度、成本等方面还是出现了很多变更。比如,在协同办公模块中,数据供给签章原计划中是只要分管领导确认即可。而开发客户提出来为确保机密数据不外泄,要实现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局领导三方确认。经过监理会议研究,最终采用了客户意见。如果坚持原方案,项目产出物无疑是符合合同约定并且能够满足业务需要的,但是及时的变更控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用性和科学性。

但是,变更不是无原则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依照项目计划书严格执行变更控制,要求不必要的不变更,微小变更由项目组长确认,重大变更必须经由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三方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通过。所有变更都必须有正式文件证明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最终效果,才能保证三方权益。三、综合协调是整体控制的重要环节

综合协税系统涉及到政府、工商、税务等七大主体部门,同时也涉及到质检、人行等机构,各部门均属条管,数据比对涉及表格数千张,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的人员就多达数十人。只有及时而准确的沟通协调才能保证各机构步调一致。因此,我不仅将监理例会、项目协调会以及各种专题会议作为沟通的时机,同时也加强了与相关人员的感情沟通、技术沟通和业务联系,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他们提供思路和方法。通过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主要项目干系人的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使各部门在业务流程、数据表单、数据格式上归于统一,在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数据匹配等问题上充分配合,进而保证了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

综合协税系统于2008年6月开始建设,2009年7月开发完毕并顺利通过初验,目前进入系统试运行阶段,系统硬件平台稳定,软件功能基本完善,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通过此项目的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型项目的整体管理是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是项目能否顺利启动的基础,是能否顺利实施的依据,是能否顺利完成的保证。

在此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项目风险预期不足、系统设计不严密、人力资源控制不到位、项目各方参与不足等。在今后的项目中,需要深入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借鉴项目管理经验,不断努力和提高。(作者简介:侯建军,男,1977年5月出生,现任鄂尔多斯市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经济师,鄂尔多斯市政府采购专家,先后负责建设了全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组织了全市的数字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和数字城市数字城市管理和数字政务工程建设,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负责了全市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平台建设,负责了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项目的建设,负责了全市市民服务热线的基础平台项目建设。)

2.4 2007年11月论文

2.4.1 论大型项目的计划与监控

一般把具有周期长,或者规模大,或具有战略意义,或者涉及面广等特征的项目称为大型项目。管理时往往会把大型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目标相互关联的中、小项目来统一管理。

请围绕“大型项目的计划与监控”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

2.针对下列主题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情况论述你是如何进行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1)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2)制订大型信息系统项目进度计划的方法。(3)同时管理多个同类项目。(4)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5)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监控。

3.简要介绍你管理大型项目时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论大型项目的计划和监控

摘要

2006年2月,我公司承建了××市检察院的信息化(二期)工作,我作为项目经理参加了本项目。××检察院信息化二期项目是以最高检察院的“三个文件”为指导方针建设,××市检察院为发起单位和建设单位,项目建设的总目标为推进和发展××市检察系统的电子政务工作,建设××市检察系统的电子政务工作平台。本项目投资4000万,建设周期为12个月,目的是建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核心业务应用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和电子政务系统。项目于2007年3月份通过了建设单位和和专家团队的验收,至今运行良好。对于此类周期长、规模大,战略意义重大的大型项目,我们称之为大型项目,本人结合本项目实际,阐述了大型项目采用的组织结构,大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大型项目的管理和监控,同时说明了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中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

正文

2006年2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加了××检察院的信息化二期工作,该项目是在××市检察院信息化一期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市检察院信息化一期的项目建设中完成了××市检察院和各地方检察院的办公系统和办案系统的建设工作,但作为市检察院的管理职能并没有突显出来,由于各地分散的信息化系统,造成了业务和安全上的几个问题:①各分院、各区县检察院的信息孤岛的问题,因为分散建设导致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利于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检查;②各检察院在一期建设中也是良莠不齐的,对数据的整合能力不足,对数据的安全和保护方面都存在缺陷,存在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③各检察院各自为政,对案件的独立处理会导致办案业务流程的不统一。本次信息化二期平台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信息孤岛,统一办案流程和统一办案依据,做到有法可循,并有效辅助办案人员的决策,规范案件管理,有利于上级机关对各区县院的检查。由于以上的需求,提出了本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目的:建设核心业务平台,采用大集中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集中和数据的集中;建设统一的网络办案和办公系统,统一全市检察院系统的办案流程和办案规范;全市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建设异地灾备中心,保障业务的不间断,保证数据的安全。本系统采用B/S架构,应用负载均衡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应用服务平台,保证了系统的高效和稳定。

对大型项目的管理,本人认为首先是选择适合的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保证项目实施各项偏差在可控状态,同时注意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最终才能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项目建设。

在确定项目建设内容,明确项目建设范围后,本人根据系统建设WBS工作分解结构中子系统的划分对项目组织结构进行了划分,分为3个子系统实施小组:服务平台建设子系统实施组,网络平台建设子系统实施组,办案软件开发子系统实施组。在组织机构基本确定后本人对各组负责人给予了工作培训和授权,要求各实施小组负责人在项目子系统小组范围内负责本子系统的项目进度控制、质量管理、风险控制及其他管理权限。

本人深知“良好的计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在大型项目的管理中,项目计划的作用尤为重要,本项目中,进度作为项目成败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本人在计划阶段确定的重点工作。首先,本人在计划开始阶段由各位实施小组的负责人对各方负责的子系统的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提交,本人审核各子系统的进度计划,并进行整体进度计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