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钩玄——陈治恒医论医话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6:29:2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治恒,马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钩玄——陈治恒医论医话选

伤寒钩玄——陈治恒医论医话选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伤寒钩玄—陈治恒医论医话选/陈治恒编著;马宇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813-6

Ⅰ.①伤… Ⅱ.①陈…②马… Ⅲ.①伤寒《中医》-医论-汇编-中国-现代②伤寒(中医)-医话-汇编-中国-现代 Ⅳ.①R25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6975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伤寒钩玄——陈治恒医论医话选

编  著:陈治恒

整  理:马 宇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813-6

策划编辑:李剑光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本书整理者马宇与恩师陈治恒教授及陈教授夫人徐顺祯女士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题词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题诗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马有度教授撰、成都市书法家何晓昱先生题内容简介

本书为陈治恒教授多年研习伤寒论的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涵盖陈教授在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中的各章节概说,分章对六经做总体论述,再对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进行重点阐释,让人读后确有所得;对霍乱及阴阳易两章则进行条文详释。下篇收集陈教授讨论伤寒论有关问题的专题文章,其中对伤寒与温病的渊源及区别从第6条经文出发进行阐释,深入浅出,让读者能从理论高度区别临床的寒温用药;从历代各家对经层对待的理解出发,高屋建瓴,引出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探讨;对几个仲景方进行专题剖析让人耳目一新;感怀恩师,让读者明了川派伤寒学的传承发扬。聂序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伤寒论》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欣闻陈治恒教授的著作《伤寒钩玄》即将面世,余甚感欣慰和振奋。

陈治恒教授是川派伤寒家的代表,他师事于我国著名伤寒大家邓绍先先生,积数十年教研、临床的经验,潜心研究伤寒学术,学术思想终成一派,值得研习。《伤寒钩玄》由陈教授的学生马宇医生整理,此书收集了陈治恒教授关于伤寒论各经概述、条文研究、方药配伍、临床运用、继承发扬等方面的文章。本书分作两部分,上篇为伤寒论六经病症概述和霍乱阴阳易篇章的条文详释。下篇为历年来陈教授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相关文章。该书的问世,意义深远,可以帮助广大中医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川派伤寒家的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伤寒理论和经方的临床运用做了进一步的发扬和阐释。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乃千秋大计。《伤寒论》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被誉为“经方之祖”,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今后的中医药事业中,更应发扬光大,传承创新。《伤寒论》理法严明,医理深奥,方药规范,问世一千八百多年来,指导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显示了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余喜研伤寒,五十五载从医生涯中,笔耕不辍,穷尽一己之力,潜心于仲景医法。余倡天下伤寒学者是一家,虽年至耄耋,仍不忘初心,愿为伤寒学的传承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值《伤寒钩玄》问世之际,寥寄数语,以为推荐。2017年4月8日上篇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说一、太阳中风证治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解析】

本节原文可分为如下几点进行解析:

1.太阳中风和表虚之义 所谓“太阳中风”是指具有第一条太阳之为病的共同脉证表现,又有第二条中风的脉证特点而说的,实际上它概括了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寒恶风,脉浮缓等候。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弄清太阳中风的全貌。之所以称太阳中风为表虚证,是相对太阳伤寒而言。因中风、伤寒除具有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共同脉证外,各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中风有汗脉浮缓,伤寒无汗脉浮紧,故前者属表虚,后者则属表实。明乎此,则不难理解太阳病中风伤寒称表虚表实之义。

2.阳浮阴弱既指脉象,复言病机,因从脉象看,太阳中风脉浮缓即轻取见浮,重按见弱,轻取则为浮取,浮属阳,重按则为沉取,沉属阴,故可用阳浮阴弱概之。《难经·五十八难》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即是此义。再从证看,风邪侵袭太阳。卫阳受邪,失于外固,营阴弱于内,不能内守,故见汗自出,此即“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自汗出”之义。于此可见,本条脉和证是相应的,故可见“阳浮而阴弱”一语来加以概括。

3.恶寒、恶风、发热所冠的三个不同的形容词值得重视所谓“啬啬”“淅淅”“翕翕”三个叠词,是对恶寒、恶风、发热三种不同情况的形容词。本来中风应以恶风为主,因所恶之风为夹寒之风,外袭太阳之后,使皮肤毛窍闭阻,以致卫气一时不能向外宣发,故犹如寒风之刺体而呈怕冷畏缩的啬啬恶寒现象。由于中风毕竟是以风邪为主,因而皮肤毛窍闭郁不甚,卫阳迅即向外与邪抗争,而见发热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有如寒风冷雨着肤的淅淅恶风。因正邪斗争互有进退,发热则时而略高时而略低,汗则时出时止,故犹如鸟羽覆盖而成开阖不已之翕翕发热,可以说将太阳中风表虚、营卫失调的恶寒、恶风和发热的情状,形容得惟妙惟肖。同时,也说明太阳中风,不仅恶风,而且也恶寒,只不过恶寒不如伤寒之甚罢了。因此,一般所说的中风恶风,伤寒恶寒之说并不确切。方有执云:“风动则寒生,寒生则肤栗,恶则皆恶,未有恶寒而不恶风,恶风而不恶寒者。”故一般常将恶风和恶寒作互词看就是这个道理。

4.鼻鸣干呕之义 由于肺主气,外合皮毛,亦能主表,寒风袭于肌表,肺气因之不利。鼻为肺窍,故见鼻鸣,肺胃同司肃降,肺气不和影响胃气失和,故上逆而见干呕,这虽为太阳中风的副证,但亦为常见之候。

基于上述分析,太阳中风的主要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就是:风邪外袭,卫气不固,营不内守,故当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主治。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义】

桂枝汤为治太阳中风的主方。方以辛温解肌之桂枝,宣通卫阳,祛风散寒,作为主药,故以之名汤。芍药微寒,能和营敛阴,桂芍两相配伍,则于发汗中寓有敛汗之旨,和营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既能助桂枝解肌祛邪,又能温胃止呕。大枣味甘,佐芍药和营,又能益气调中。炙甘草性味甘平,调和诸药,协力以赴,共奏助正祛邪、安内攘外之功。

由于本方配伍得宜,不仅对太阳中风投之有效,而且凡由太阳病误治、失治的一些变证,论中不少都是以本方化裁施治,因而桂枝汤在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使用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1.桂枝是否去皮的问题

云桂枝去皮,是指当用桂的嫩枝部分而言,因带皮部分之粗枝,其皮已近桂,非解肌发汗之善者,故去之。

2.本方宜用微火煎煮

因桂枝辛温芳香,气味俱薄,若用猛火煎煮,容易使药效失去,故当用微火煎煮。同时,最好依法一次煎成,分为三次服用。

3.服药时应冷热适当

一般先服一服(全方为一剂,三分之一为一服)。服后片刻喝热稀粥一碗(约200毫升),使谷气内充以益汗源。这样有助于酿汗,不至于汗多伤津亡阳之弊。

4.服药后应温覆保暖

温覆保暖可为取汗创造良好条件,取汗宜微似有汗,即汗出不多,周身潮润,而不要汗出太多,如水流漓。这样可使正气不伤,邪得外解,否则病必不除或引起它变。

5.必须中病即止

因服用本方意在取汗,但不宜过多,以防疏泄太过,邪气反而逗留不去,故当中病即止。因此,凡一服汗出病解的应停后二三服。若一服未得汗出,方可服第二服,又不汗的,第三服可缩短时间,提前服用,大约在半日左右将三次药服完;若病重的,可以白天晚上都服药,再看是否得汗。若服完一剂,太阳中风仍未解的,可再服一剂,若汗仍不出,甚至可以服至二三剂,直到得汗病解为止。

6.注意忌口

服药期间,一般要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生冷伤中,黏滑破辛,肉面滞胃,五辛(大蒜、小蒜、韭菜、胡荽、芸苔)过散。酒酪乱经气,臭恶不利于桂枝之芳香,不然就会有碍于桂枝汤解肌发汗作用的发挥。

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桂枝汤时,如遵循上述注意事项,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反之,不特少效,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变证,因此不能忽视。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解析】

按全论原文次序,本条是小结太阳中风的病机和证治,另起新的问题,但从条文归类来讲,仍可看作是对前者的补叙,故移于此。所说的太阳病发热、汗出,实际上是概第2条、第12条的内容,故不复赘。此为营弱卫强,实与阳浮而阴弱同理,因卫属阳,营属阴,太阳感受风邪,卫气浮盛于外,与邪抗争而见发热即阳浮者热自发是也,之所以本条称为卫强,乃卫得邪风而强,有邪气盛实之义。至于营弱,乃卫失外固,营阴不能内守,以致汗出而弱,亦即阴弱者汗自出是也。此不言卫强营弱,而云营弱卫强,意在解释自汗出之故。并突出了自汗出在辨太阳中风时的重要性,最后明确指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此“救”字,《玉函经》作“解”字,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两者可以通用。因此,无论仲景原书为何,殆不可考。但它无非是说明解除或驱散之义。邪风即风邪,这就隐寓本条为太阳中风。所以治疗太阳中风,自然宜用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桂枝汤。这一补叙,显然使太阳中风的病机证治更加明确。二、桂枝汤的主治证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解析】

本条为紧接第12条之后,再论桂枝汤的主治证。从表面看,所述见证与太阳中风基本相同,似乎是对前者见证的一个概括。但细绎之,却寓有另一层意义。因第12条明言太阳中风。此则浑言太阳病,可见它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意即有是证,即可用是方,诚如柯琴所说:“此条是桂枝汤本证,辨证为主,合此病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汤证。”明乎此,无疑对推广桂枝汤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查论中用桂枝汤者凡19条,其中云“主之”者只有2条;云“宜”者14条;云“与”“可与”“却与”各1条。云“主之”的除第12条所论述的太阳中风外,则为本条。其余均未言及,说明桂枝汤虽然是治太阳中风的主方,但却不是专方。因此,只要病机相同就可使用桂枝汤主治。此即“异病同治”之理,所以称本条为桂枝汤的主治证,原因就在于此。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解析】

本条为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治法。云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实则是概太阳中风经初服桂枝汤之后,借此引出反烦不解的证治来。一般来说,太阳中风,服用桂枝汤治疗无疑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服后反增胸烦热闷不适。这是本条必须明确的重点。因此,“不解”二字值得着眼。所谓“不解”,是指太阳中风之证不解,胸烦热闷则为服药后的反应,故称“反”。此条当系感受邪气较重,经气郁滞较过,初服桂枝汤之后,正气欲祛邪外出而邪气又不能速去,正邪相互搏结之候。若属化热入里,病邪内传,中风之证当不复存在,所以“不解”二字十分重要。从仲景采用针药并举的方法,先用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脉,泄其邪气,然后再服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则不难理解这个问题。

【原文】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解析】

本条为伤寒发汗后,余邪未尽,或复感外邪,以致复烦,仍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之例。一般说来,无汗不得用桂枝,此为定法。所以本条云伤寒发汗,当系指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发汗而言。按理汗后当表解而愈,今虽云“已解”,但却见“半日许复烦”,这显然是病情暂解,移时复发,此多因余邪未尽,或汗后腠理空虚,将息失宜,复感外邪所致。由于正气与邪抗争,欲祛之从表而出,相互争扰,故见复烦,脉浮数。其实头痛、发热、恶风寒等表证仍然存在,所以可再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疗。此即可更发汗之义。

学习本条必须明确如下几点:

1.伤寒发汗后,或不管是余邪未尽,或复感外邪,一般都不宜再用麻黄汤峻汗。否则容易发生变证。尤在泾云:“脉浮数者,邪气在表之证,故可更发其汗,以尽其邪,但以已汗复汗,故不宜麻黄之峻剂,而宜桂枝汤之缓法,此仲景随时变易之妙也”。诚属见到之言。

2.虽然此条只言伤寒汗后,半日许复烦,脉浮数,但仍有表证存在而无里热,这是不能忽视的,如表证未解,里已化热,又当辛凉清透,否则,误用桂枝汤辛温解肌发汗,必然偾事,故临证必须详审,方不致误。

3.按原条文次序,本条以前20余条,均系论述麻黄汤证及其兼证,故一般都将该条释为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发汗,其实,太阳中风运用桂枝汤不如法,同样可使余邪不尽或复感外邪,所以当活看为宜。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解析】

本条为太阳病误下之后,气上冲的治法。太阳病,无论是中风或伤寒,均属病在表,应从汗解,只不过是中风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伤寒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有所不同而已。如果太阳病误用攻下,不仅病邪不解,而且还会徒伤里气,易使表邪内陷,从而发生种种变证,但也有正气受伤不甚,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者。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要因证而辨,不能拘泥一端。由于原文只是概言太阳病下之后,未说明表证是否仍然存在,加之所举之气上冲为一种自觉症状,以致初学者感到难以理解。其实,气上冲者,正说明正气受伤不甚,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邪气仍有外解之机,此时表证必然未罢,是自不待言的,故可与桂枝汤使邪从外解。反之,气不上冲者,已意味着误下伤正,邪气内陷,则表证不复存在,那自然应根据所发生的变证随证施治,而不能盲目地再投以桂枝汤解肌发汗了。因此,太阳病,误下之后,是本条的前提;气上冲与否,是辨有无外解之机的要点;表证之罢与未罢则与邪之是否内陷相关。明乎此,则其义昭然,自不难理解。同时,也说明临证必须谨守病机,因势利导,方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解析】

本条为卫不与营和,常自汗出的证治。先用一“病”字冠首,可见它包括的范围较广,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病人之所以要常自汗出而不愈,是因营气本无病,而是卫气失于卫外开阖之权,使营不内守所致。因此,从结果来看,虽为营卫失调的病变,但从始因来讲,则责之于卫,故云“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这种常自汗出是不伴有发热的,所以它不同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病理和发热与汗出并见之表现。不过,由于它终属营卫失调,故仍可借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来治疗,这又是共通的。仲景为了阐明这一道理,引述了《难经·三十难》“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作为依据,指出当复发汗出,使营卫和则愈。这是因为桂枝汤本非直接发汗之剂,而是通过桂芍的相须,姜枣的相得,甘草和中,以及服汤后在啜热稀粥滋养胃气,培益汗源,从而得微汗使营卫和则愈。所以使用桂枝汤复发其汗,并不同于用麻黄汤的发汗,而是在于“和”字。诚如徐灵胎所说:“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营卫和而自汗反止矣。”如果服用桂枝汤不能治愈,而见脉软者,徐氏还主张于方中加黄芪以实卫固表,其说可供参考。

【原文】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解析】

此紧承上文,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云“病人”,同样说明所指的范围较广,并非专指太阳病。所谓“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说明病在表而不在里,这显然是该条的前提,因发热,汗出并不是表证所独有,如阳明病也有身热,汗自出,杂病阴虚发热,亦可伴汗自出。但前者则有里实热之候,后者则有里阴虚见证,故本条首先用“藏无他病”一语,以突出两者的区别,可谓要言不烦。又,时发热自汗出的“时”字也很重要,因它突出了作有止息,这又不同于太阳中风。那么,此病的病机是什么,文中用“此卫气不和也”概之。所谓“卫气不和”,实际上是因营气不足,不能与卫气相和,致使卫气乘虚凑之,形成阳加于阴的病理,故有此见证。正如柯琴所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时发热,自汗出耳”。既然是营气不足,为何要责之卫气不和,似乎不好理解,其实,这是相对卫为邪讲的。因为,虽然是营气不足,但卫若不乘虚凑之,则无所谓有时发热,自汗出的见证。故称此为卫气不和也。这是论中一贯的表述方式,明乎此,则无疑义。此与上条,仿佛都属营卫失调范围,没有多大区别,然而它却是各讲的一个侧面,所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因为如此,本条才使用先其时发汗的方法治疗。因未发热、汗出之时,营卫之气尚和,此时服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并得稀粥之助,使谷气内充,营气得到资助,卫气不再加于营阴,邪可得微汗而泄,如是精胜邪却,营卫重新归于调和则愈。如果服用桂枝汤后,病仍不解,脉虚的,徐灵胎主张于方中加当归以益营血,其说可供参考。

通过以上六条的讨论,说明桂枝汤虽是太阳中风的主方,但并不是专方,所以临床上应以辨证为主,只要具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之证,不论是太阳中风、伤寒,或者是杂病都可使用,此其一。其二,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多属感受邪气较重,经气郁滞,又当先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脉,泄其邪气,后与桂枝汤则愈,这又体现了针药并举的方法。其三,伤寒发汗后,余邪未尽,或复感外邪而烦的,可再用桂枝汤解肌发汗。其四,太阳病误下后,正气受伤不甚,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邪气仍有外出之机,表证未罢,自觉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说明临床谨守病机,因势利导非常重要。其五,是53、54两条,虽然一为常自汗出而不愈,一为时发热自汗出,但均属营卫失调,故同用桂枝汤治疗,只是服药方法小有区别,可见仲景用法之巧。学者如能认真领会以上几个问题,对掌握桂枝汤的运用是颇有帮助的。三、伤寒兼阴阳两虚误用桂枝汤证变及随证施治的救逆方法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解析】

由于本条内容比较复杂,历代注家各自为说,认识很不统一,为了便于理解,兹分段解析如下:

1.从“伤寒,脉浮”,至“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止,为一段。本段例举桂枝汤的疑似证,要人注意加以辨识,不能使用桂枝汤治疗,否则就是错误的。实际上它是全条借宾定主之文,借以引出下文。

云伤寒,是概括感受风寒之邪,感邪之后,证见脉浮,自汗出,微恶寒,的确很与太阳中风相似,但不云发热,且兼有小便数、心烦、脚挛急等候,故与中风之证不侔。如果此时医者辨证不明,竟用桂枝汤解表,那显然是错误的,这不难理解。关键对这些脉证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历来见解不一,近人则多从伤寒兼阴阳两虚作解,仿佛已无疑义,其实对此阴阳两虚的内涵仍欠明确,致使学者难于掌握要领。细绎其义,当系其人中阳不足,化生的阴液虚少,一经感受风寒之邪,由于正不胜邪,故兼见里虚之候。虽然正气抗邪而脉有浮象,但中阳不足,正气必虚,故不云发热,实则发热比较轻微,脉亦浮大无力,所谓“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见30条)是也。卫虚失于外固,营阴则不能内守,故见自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见恶寒,但此证不同于病在太阳,故恶寒亦微,阴液本自不足,又见自汗出,心阴虚不能与心阳相济,而邪气内扰,故见心烦不适。里虚之体为风寒之邪侵袭,致使筋脉失于阳气的温煦和阴液的濡养,故见脚挛急,此即“虚则两胫挛”(见30条)之义。

由上述可见,故绝非桂枝汤所宜,如果医者误用,则犯虚虚之诫。仲景用“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一语,以示禁诫,学者对此千万不应忽视。

2.从“得之便厥”至“其脚即伸”止,为一段。本系主要论述误用桂枝汤攻表引起中阳外亡,阴液耗损的变证及其救误方法。

上述见证,即属伤寒兼中阳不足和阴液虚少之候,误用解肌发汗的桂枝汤以解其表,必然会使阳气阴液更伤,变证立见。故云:“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来说明其变之速,大有祸不旋踵之势。因已虚之中阳,复为辛温解肌之桂枝汤鼓动而随汗外亡,致使四肢失于温煦,故由微恶寒一变而为四肢厥逆了;阴液随汗外泄,不能上济,故见吐逆,烦躁。这些见证,虽然有似少阴,但却有所区别。因桂枝汤毕竟不同于麻黄汤之直接发汗,容易亡少阴之阳,此只不过是使中阳外亡,阴液耗损,故用温中复阳的甘草干姜汤即可。诚如周禹载所说:“所误者,桂枝耳,误以为证似少阴,即用四逆……病不胜任劫其阳也。”如果阳复厥回之后,阴液不复,脚仍挛急者,又可继用酸甘化阴的芍药甘草汤以复其阴液,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由上述所见,虽然两方均属救里之法,但治有先后,因以中阳外亡为主,故先复中阳,中阳复则能化气生津,若阴液尚不复者,再复其阴可也,充分体现了“急其所当急,缓其所当缓”的治疗原则,这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从“胃气不和”至“四逆汤主之”止,为一段。本段主要论述上述变证经救其里虚,正气来复之后,邪气转实之治,以及再误的救逆方法。

一般说来,经救其里虚之后,既可使得正胜邪却而病解,又可见邪仍未去而转实者,故仲景继续使用两个假设之连词“若”字,借以说明其不同的转化。如果患者有余邪在胃,或使用温药过剂,中阳得复之后,亦可使胃中生燥,化热成实,浊热上扰心神,而发谵语之候。则可使用泄热和胃的调胃承气汤治之。但此种情形究属由虚转实,而与邪热内接阳明的腑实燥热证有所区别,故仲景一再叮咛,应“少与”,“少少温服之”,以防过剂生变。如果正复之后,表尚未和的,医者又用汤药复发其汗,或者使用烧针强行劫汗,都会引起严重的变证,因初复之阳,易为发汗所伤,所以那就不是亡中阳的问题,而必然要亡少阴之阳了。条文中为明言变见诸证,但汗出,厥逆,脉微等必然立至,因而此时绝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救治的,故云:“四逆汤主之”。这显然是为了急温少阴,回阳救逆,由此不难窥见其变证的内涵和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本条首先例举伤寒兼中阳不足、阴液虚少之证作为前提,要人不得误用桂枝汤攻表,以防虚虚之弊。随后例举误治后的救逆方法,又以里虚为急,其中突出了先复中阳,后益阴液,急在说明阳能化气生津;若阳复之后,阴液尚不复者,始以益阴之法继之,一俟正复之后,邪仍未解者,或泄热和胃以治里,或和其表,总在辨证施治,但决不可孟浪从事,或用药过剂,否则又可引起新的变端,故最后出示重发汗或复加烧针,以致亡少阴之阳的救误方法。于此可见,仲景辨证不仅十分重视正虚的方面,而且也很重视邪实的方面,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从整体出发,抓住病机演变,分清先后缓急,随证立法处方,尤其是在阴阳转化之间,或扶正,或祛邪,可谓极尽变化之能事,思虑周密,处处示人以法,实能启人悟机。诚如周禹载所说:“用药次第,先热后寒,先补后泻,似逆而实顺,非仲景之妙,孰能至是哉!”

【治法】

本条救误,随证变法,包括了温中复阳,酸甘复阴,和胃泄热,回阳救逆等法。

【方药】

1.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义:方中重用甘草补中益气,并能使甘守津还,且与温中复阳之干姜配伍,甘温合化,守而不走,如是可使中阳得复,亦自能化气生津,故可收厥愈足温之效。王旭高云:“阴自阳生,津由气化,阳气不布,阴津不得上供,此乃温阳气以回津之法。”可见本方寓有阳生阴长之义。不过,本方乃温中复阳之剂,对少阴阳亡之证,则非所宜。

2.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义:方中芍药,益阴和营,甘草补中缓急,两药合用,酸甘合化,既能生阴液以复其阴,又能缓解痉挛。陈蔚云:“芍药味苦,甘草味甘,甘苦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而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患哉!”其说颇有道理,可供参考。

3.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方义:方用大黄苦寒泄热,芒硝咸寒软坚,甘草和中以调和药味,故合而用之,能奏泄热和胃之功。又,方后之“少少温服之”值得注意,因此处不同于它处使用本方之“顿服”,可见同一处方病情不同服法亦异。因本条之谵语,虽属胃肠燥热,但动复之阳,过量又会发生寒中之变,故仲景慎重如此,此等处学者千万不应忽视。

4.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义:方用生附子温肾回阳,干姜温中散寒,两药合用,能温脾肾,回阳性寒,又得甘草调中补虚,故为回阳救逆的基本处方。陈元犀说:“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为斩关夺门之良将,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划,自有将将之能。”可谓得其要旨。其说对领会本方作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又方后随人之强弱,增减姜附的用量,体现了“因人制宜”的原则,值得注意。其实,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已与通脉的四逆汤方用量相同。由此可见,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引起的变证,已近于少阴病中的通脉四逆汤了,明乎此,对领会其变证的严重程度颇有意义。四、太阳伤寒证治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解析】

云太阳病,即具有第1条之脉证,其余则是对第3条太阳伤寒证的概括和补充,并出示治疗方药。如头痛,是概头项强痛而言,发热包括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是指发热较迟,非不发热)在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则是对体痛的具体描述。恶风乃恶寒之互词,恶则皆恶,虽然伤寒恶寒较重,但并非不恶风,于此处点出,其义更明。无汗为太阳伤寒的主要见证之一,在此明确提出,使学者更加清楚。至于喘,则是与前述之呕逆相互补充,说明风寒客表,阳郁不宣,既可使胃失和降,而见呕逆,又可使肺气失宣,而见喘逆,这就更加全面,从而使伤寒见证全无遁情。前1、3条已有脉浮和阴阳俱紧,此则不再赘述。要之,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总由风寒外来,卫阳闭遏,营阴郁滞所致。因风寒外束,卫阳闭遏,皮毛失去温煦,则患风寒;正气向外抗邪则发热;卫阳不伸,营阴郁滞则见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肺合皮毛,皮毛闭塞,肺气失宣,则见无汗而喘,因此,本证必须使用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的麻黄汤主治。

太阳伤寒与前述之太阳中风,两证同中有异,不可不辨,其主要区别在于:伤寒证见无汗而喘,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明显。中风证则见自汗,脉浮缓,一般不喘,身疼痛较轻。至于说伤寒表实,中风表虚,则是相对伤寒无汗、脉浮紧,中风有汗、脉浮缓而言的。

【治法】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方药】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义】

本方为辛温发汗解表之峻剂,是治太阳伤寒的主方。方用麻黄辛温发散风寒,开泄腠理,宣肺平喘,作为主药,故以之名汤。桂枝通阳解肌,助麻黄祛邪外出,杏仁苦温利肺气,与麻黄配伍,能增强宣肺平喘作用。甘草甘平和中,调和诸药,且能助桂枝通阳。药味不变,但配伍十分得宜,故能与病相应。

使用本方注意事项:

1.必须温服,覆取微似汗,即服汤宜温,服后宜覆被保暖,以助其发汗作用,但只宜取微似有汗,否则,汗出过多,毛窍开张,反使外邪复入,或汗多伤津、亡阳,引起其他变证。

2.勿须啜热稀粥,因风寒表实之证,人体抗邪能力较强,加之无汗津液未伤,只是邪束于表,故服汤后可使在表之津液化而为汗,无须再助水谷之精气以化汗,否则,会导致汗出过多。

3.余如桂枝法将息。一是服药后中病即止,不必过剂。如不汗则再作服(详见服用桂枝汤注意事项),一是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五、兼内热烦躁证治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38)

【解析】

本条主要是论述风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和使用大青龙汤的禁例,以及误用引起的变证。为了便于理解,兹分段进行解析如下:

1.从“太阳中风”至“大青龙汤主之”止,为一段。本段着重论述风寒表实兼内热证治,亦即大青龙汤证治。

首冠太阳中风,却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等脉证继之,显然与一般常例有所不同,这正是仲景由常及变的一种写作方法。因中风之风本多夹寒,伤寒之寒亦多夹风,虽然一属阳邪,一属阴邪,但却包含着相同的一面,其不同之处只是主次之分而已。在临床上,凡腠理致密之人,则多表现为伤寒之证。因此,感受风邪之重者,如果其人腠理致密,体质素健,亦可引起卫阳闭遏,营阴郁滞,而见表实脉证,所以风寒不应截然分开,总以所见之脉证为辨。诚如柯琴所说:“中风伤寒,各自轻重如此。”可见仲景如此错综立论,实寓深意。据此分析,上述脉证则不难理解,显然属于感受风邪之重者,加之其人体质素健,腠理致密,故见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之候。由于表气闭郁较重,不得汗出,阳气内郁发热,而外无宣泄之路,内扰于胸中则烦,烦甚则躁,从而形成表实内热烦躁证。由此说明,本证不仅不同于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有汗,而且也不同于太阳伤寒表实无烦躁之证。所以,“不汗出而烦躁”一语,正突出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也是该条的辨证关键所在。根据病机确立治法的原则,本证已非桂、麻二方所能对证的,故用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内清郁热的大青龙汤主治。

2.从“若脉微弱”至“此为逆也”止,为一段。本段着重说明大青龙汤的禁例及误用引起的变证。

由于大青龙汤发汗之力较麻黄汤峻猛,且能清泄里热,因此,它只适用于风寒外束肌表,闭郁较甚,内有郁热而见烦躁之证。如果用之不当,则会引起不良后果,故本段用一假设之连词“若”字,例举“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以示禁诫。因脉微弱是里虚,汗出恶风是表虚,与大青龙汤表里俱实之证截然不同,若误用则犯虚虚之诫,并引起严重变证。因此,文中接着指出:“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因表里俱虚之证,发汗亡阳,则见四肢厥逆,汗出津液耗损,只是筋脉失养,加之失去阳气的温煦,故见筋脉、肌肉跳动不安,实为误治引起的变证。

【治法】

外散风寒 内清郁热。

【方药】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义】

本方由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用麻黄配桂枝,辛温发汗,开泄腠理,以散在表之风寒,石膏辛寒以清泄里热,如此将辛温与辛寒之品相合为方,并倍用麻黄,既可使内郁之热随汗从表而泄,又可防止寒凉伤中和辛温助热之弊。由于本证无喘逆见证,故减少杏仁用量,其意只是助麻黄之宣肺解表,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甘草则较麻黄汤加倍,以和中,如此则药与病对,一汗而奏表里双解之效。

服用本方注意事项:

1.温服,取微似有汗

其义与用桂枝、麻黄二方相同,意在有利于发汗,但必须防止发汗太过。

2.汗出多者,以温粉扑之

由于论中未说明温粉为何,后世医家有据《肘后方》辟温病粉身方为温粉者,方用川芎、白芷、藁本,但这三味药物均非止汗之品,近人多持否定态度。亦有据《孝慈备览》所载,用麸皮、糯米粉、牡蛎、龙骨研末为温粉者,或据《伤寒类方》,用龙骨、牡蛎、麻黄根、铅粉研末者,经临床实践证明,两方研末粉身均有一定的止汗作用,可供参考。

3.一服喘者,停后服

用本方的目的在于取汗,故一服汗者,应停后服,以防过剂,此即中病即止之义,如果得汗再服,又会引起其他变证,故方后例举“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以示禁诫。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39)

【解析】

此承上条补叙表实内热的证治,及与少阴病的鉴别。由于大青龙汤的主证、主脉前已详细论及,本条则提出若干副证反复辨别,意在要人彼此互参,才能知常达变,更好地掌握大青龙汤的运用。因此,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之证是本条必具的前提条件,不言属于省文。至于前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此则云伤寒,脉浮缓,显然是要人不得拘泥,因太阳伤寒固然应该见脉浮紧,但也不尽然。首先,随着感邪轻重和患者体质不同,正气抗邪则有缓有急。若感邪较重,正邪相争较急者,多表现为脉紧身痛;反之,则见脉缓身重,故脉之或紧或缓,身之或痛或重,常因人而异。其二是,随表寒欲要变热之时,脉亦可由紧变缓,身亦可由痛变重,尤在泾对此作了很好的阐释,他说:“伤寒脉浮缓者,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经曰:‘脉缓者,多热是也’(按:此种缓脉当系脉形宽大似缓,方为阳气有余,属热之象,故与和缓、迟缓之脉不同,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伤寒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但重,而脉犹浮,则邪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是以欲解其表,则经已有热,欲清其热,则表犹未解,而大青龙汤兼擅发表清里之长。”由此说明,无论是正邪斗争有缓有急,或者是表寒欲变热之时,只要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之候依然存在,就可使用外散风寒、内清郁热的大青龙汤发汗泄热。

由于本条的身重与前条的烦躁,均非大青龙汤证所独有;尤其是少阴病常有此种见证,故仲景特别提出:“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但少阴证的身重,为气血虚衰,阴寒内盛所致,故作无休止之时;烦躁则为阴盛阳衰,水火不交,多为真寒假热现象,所以两者必然伴有一系列阴寒见证,与之不难鉴别。如本条之身重为寒郁气滞,或寒欲变热,不得汗出,内热相扰而成,故随正邪斗争而互相进退,绝无阴寒之候,同时,此正与前条之脉微弱,汗出恶风互相呼应,说明大青龙汤决不能用于虚证,难怪仲景一再申言之,以免医者误用,其义更明。六、兼水饮咳喘证治

【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解析】

伤寒表不解,是概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等证而言,论中凡有里证而又兼见表证者,常用表不解赅之,这是一种省文的方法。心下有水气之心下,一般认为是指胃之上,心之下。唐容川则说:“心下者,膈膜面也”。其实,它是泛指心下这一区域,故应活看为宜。至于水气,水是言其形,气是言其本寒之气,停于心下部位,则已经形成一种病理变化,故一般认为它为水饮之属。细绎其病因病机,一为其人心下素有水饮内停,为表寒所引发;一为伤寒太阳之表,使太阳本寒之气运行受阻,停于心下,故可发生这一见证。由于外有表寒,内有水气,两相搏击,不但外之表证不解,而且内干于胃,使胃失和降,则见干呕;上逆犯肺,则见咳嗽。之所以在此特别将发热与咳嗽并提,是因本证不咳时发热多不明显,每随咳嗽时比较突出,实际上这是正气抗邪的一种反应,当然也是表不解的一个象征。以上是本条的主要见证。

由于水饮为患,其性主流动,故常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从而可以产生多种或然证。如水气不化,津液不得上升则渴;水渍肠间则下利;水逆于上,咽喉气机不畅则噎;水流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寒射肺则喘。在临床上,表寒里饮之证,常咳嗽与喘并见,只不过有的喘逆不甚,故本条将喘作为或然证之一,但下条则将咳而微喘并提,作为主证之一。因此《选读》认为“表寒兼水饮,以咳喘、呕逆为主”,就是本此而言。

本证与表寒兼内热证,均属表里同病,但彼则以不汗出而烦躁为主,此则以表实兼咳喘呕逆为主,故前者用外散风寒、内清郁热的大青龙汤主治,此则以解表化饮的小青龙汤主治。此外,本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均有喘,但彼为表虚兼喘,有汗而无水饮内停,此则为表实兼喘,无汗而有水饮内停。故应当注意鉴别。

【治法】

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方药】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义】

方用麻黄辛温发汗,以解外之风寒,且能宣肺平喘。桂枝协同麻黄,则能增强宣散通阳作用。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干姜温中化饮,细辛既能佐麻黄外散表寒,又能佐干姜化饮止咳,五味子酸收敛肺,以防辛散太过,如此三药合用,一温一散一收,相互为用,使止咳化饮之作用增强,半夏降逆化痰,甘草和中。故诸药配伍,则能奏外散风寒,内化水饮,共收表里双解之功。附:方后加减说明

按原文五或然证,于方后有加减之法,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故附列于下:

1.若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

意在去半夏之燥,加瓜蒌根生津止渴。但此乃水不化津上承之渴,如果水饮尚未化热之时,则不宜加入,若水饮化热,《金匮》尚有小青龙汤加石膏之例,可以互参。

2.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

微利是水气下趋,加芫花以逐之,为因势利导之法,去麻黄者,恐其两伤津液。

3.若噎者,去麻黄,加炮附子

因噎为水气上逆所致,此多由少阴阳气不足,水气较甚,故加附子温阳以化水气。去麻黄,亦虑其汗出再伤阳气。

4.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

小便不利、少腹满,为水流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加淡渗之茯苓以利水。去麻黄者,为防其再汗伤津液。

5.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本来麻黄有宣肺平喘作用,若喘者不应去之,此去麻黄加杏仁苦温降气,以平喘逆,当至表邪不甚,以防其发散太过,应灵活看待。

以上五个或然证中,四去麻黄而入它药,说明仲景定法中又有活法,值得重视。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解析】

此承上条补叙小青龙汤的主治证及服药后寒去欲解之机。小青龙汤主之一语,当接在发热不渴之后,为倒装句。云伤寒,心下有水气,与前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一致的,不再赘述。咳而微喘,发热不渴,与上条干呕发热而咳,正是互相补充,因前条重在突出干呕,和发热与咳并见,而喘则属里饮之证,虽然咳可与喘同时并见,但喘则微。发热是表未解,不渴则为里无热,举此在于突出服汤以后见渴者,为水饮得化,一时上焦津液不布,寒去欲解的这一好的转机,故与上条水气不化,津液不得上升之口渴有所区别。仲景如此错综立论,不仅可使本证之辨更明,而且还示人不应拘泥于一面看问题,此等处值得认真加以领会。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概说一、阳明的概念及其生理基础(一)阳明的概念

由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各有多少不同,所表现的作用也不相同,故相对地,可以将一阴一阳划分为三阴三阳;同时,还可用数的概念来加以表明。如以三阳为例,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根据这一划分,阳明则居于太阳与少阳之间,具有两阳相合而明之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就是本此而言。所谓“明”,本为明亮之意,在此引申为“盛”,故张景岳将阳明释为“阳盛之极”。黄坤载示说:“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在《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中,还本阴阳与日月相应之理,将人身十二经中的左右两足六经以配十二月,左右两手五经(不包括手厥阴经)以配十日,借以说明手足阳明之经同样都是居于手足太阳与少阳二经之间,因而又有“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火并合,故为阳明”之说。其实,此与前者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是说明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总的说来,太阳是言其“大”,故其气主外,阳明是言其“明”,故其气主内,少阳是言其“小”,故其气主外内之间。外属表,内属里,所以阳明之气又重在主里。至于人体阳明之气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又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二)阳明的生理基础

1.阳明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

大家知道,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阳明有手足两经和所属的大肠、胃两腑,并通过经脉的相络,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为表里,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上述经络脏腑的有机联系,正是人体产生阳明生理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若仅就手足阳明两经和所属的大肠、胃来讲,虽然可以看成是一个生理系统,但阳明的生理功能活动,还必须依赖太阴所属的肺脾两脏的有机配合才能完成。所以,阳明与太阴通过经络相络,既是表里关系,又同样寓有阴阳互根之义于其中。为了使问题容易理解,兹分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阳明自身系统的生理作用

首先,从手足阳明两经的循行部位和相互关系来看,手阳明经起于食指外侧,循臂上肩,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足阳明经起于鼻梁凹陷处两侧,循面部,络于目,其支者,从大迎循喉咙,下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复从缺盆下循胸腹至足,入大趾间,出其端。可见,手足阳明两经一是在鼻相连,其气是相通的;一是两经在体表循经面、目、鼻、颊、颈、臂、肩、胸、腹及足背等区域,所以阳明的经脉主要分布在人身之前。尽管足经较长,分布较广,似乎占主要地位,但它与手经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上仍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从手足阳明二经与所属的胃与大肠两腑的生化功能活动来看,胃居中焦,属于阳土,主受纳,腐熟水谷,不但是水谷之海,而且还是人体、津液、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素问·五脏别论篇》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大肠则居小肠之下,《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可见它是传导变化之腑。虽然大肠不直接与胃相连,其间还要经过小肠,但上下却是相通的,自然关系十分密切。因胃所受纳和腐熟后的水谷精微,除要下行入于小肠,经过进一步细致的消化吸收,才能为人体所用外,其余下的糟粕和部分津液则要移入大肠,再经传导变化而出。所以胃气以下行为顺,通降为和,但这一生理活动,必须要小肠和大肠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进行。《灵枢·本输篇》说:“小肠大肠皆属胃。”《灵枢·五味篇》又说:“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这正是对上述生理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概括说明。总之,胃与大肠统属于阳明经,两者虽然各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却是相互为用的,如胃在受纳腐熟水谷时,大肠则虚之以待,当水谷精微下行经小肠进一步细致的消化吸收以后,余下的糟粕传入大肠时,则肠满而胃空,待肠泄则胃又纳,如此虚实更替,阳明的生理功能活动才会正常进行,人体才能健康无病。《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就是这个道理。

基于上述,说明胃与大肠除具有受纳水谷,传化糟粕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为目的,可见它是人体津液、气血、营卫生化的源泉。因此,阳明属多气多血之经,其气是向内的。又胃肠的受纳水谷,传化糟粕则有定时,故《内经》有“阳明示阖”之说。至于人体阳明之气的来源,则本于太阳与少阳二经相合而明所形成的盛于内的阳气,再结合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活动相对太阳主表来说,阳明则主里。前人本“天人相应”之理,将上述胃与大肠的生理功能活动与自然界比类,认为它正合于六气中的燥气,故阳明以燥为本,主燥化用事。这是伤寒气化学派的论点,其说不无道理,值得重视和加以研究。

此外,还必须明确,阳明主里是相对于太阳主表,少阳主半表半里讲的,若从其他方面来讲,阳明还有另外三重表里关系。其一是,阳明的胃与大肠主里,而它的手足经脉则主表;其二是,肌肉、四肢为脾胃所主,它亦可看成是阳明之表;其三是,胸中为三阳之气的通衢,相对太阳来说,它是太阳之里,相对阳明来说,又可看成是阳明之表。明确上述几种表里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阳明系统与太阴系统的关系

阳明所属的胃与大肠,通过经脉相络,本来就与太阴所属的脾、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亦即表里关系。所以,《灵枢·本输篇》有“脾合胃”“肺合大肠”之说。所谓“合”,是指脾与胃、肺与大肠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行其生理功能活动。如就胃来说,它所受纳、腐熟的水谷精微、津液,确实有赖脾的运化,才能输送到其他脏腑。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又,胃的通降下行,亦要依靠脾的升清作用,才能正常进行。从总的来讲,由于胃主燥,脾主湿,只有燥湿互济,脾胃的生理功能活动才会正常。故阳明具有喜润而恶燥的特性;反之,便会燥化太过,发生病变。至于大肠的传导下行,又有赖肺的肃降和津液的敷布润泽,才能正常进行。由此说明,阳明与太阳两个系统,确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其中脾与胃直接关系到人体水谷的摄入,消化、吸收和输布营养物质的作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故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这就更加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前代医家为了概括说明阳明系统与太阴系统的生理联系和邪入的从化问题,以及确定治疗方向,引用了《内经》中“本标中气”的理论,即“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这一理论原则确实可以概括说明阳明本燥化用事和以盛极于内的阳气作为标志,并需要太阴所主的湿作为中气,燥湿相济才不至于偏亢,阳明的气化活动才会正常;反之,阳明无论是燥化太过或不前(义同不及)都会发生病变。由此可见,明确“本标中气”的理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不应离形言气,只有将前述脏腑、经络及其生理功能活动(气化)代入其中,才能明确它的内在涵义。

2.阳明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阳明胃与大肠的生理功能活动除与相络的太阴脾、肺的生理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外,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阳明胃不仅是津液气血、营卫生化之源,与脾共同组成“后天之本”,而且还“居中主土”,为“万物所归”,因而与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亦密切相关。如阳明为二阳,少阴为二阴,两者是“对待”的,实即相互依存关系。因少阴包括心肾二脏,心属火,肾属水,真阴真阳则寓于肾中,而为“先天之本”,阳明之阳,虽然本于太少两阳的相合,但究其根源,其生阳之气亦出自少阴肾中;同时少阴心肾亦要靠后天之本的不断滋养,才能生化不息。又如,阳明主阖,而厥阴心包与肝的受血藏血,其脏阴中有阳(即风中有火),含而不露,其气向内,亦主阖,且肝与胆为表里,同主疏泄,亦与胃与大肠有关。再如,小肠直接与胃相连,主“受盛”,“化物”,分清泌浊,自然与胃与大肠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它分清泌浊的津液,不只是要藏入膀胱以出气化,而且还可通过三焦还入胃中,起到互相调节作用。如此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二、阳明病的概念、主要病理机制及其转归(一)阳明病的概念

1.什么叫阳明病

在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凡外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及恶热、脉大而里有邪热盛实之候的,就称为阳明病。它多见于外感疾病的极期阶段。

由于盛实于里的邪热,若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所谓“有热无积”者,则以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燥、脉洪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一般称此为阳明经证。其实,它并不在阳明之经,而是阳明气分热炽,故这一划分并不确切。若热结燥实于里,致使气机阻滞,或邪热已与肠中糟粕互结而成燥屎,此即所谓“有热有积”者,则以腹满疼痛、大便硬、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老黄或焦黄起刺,脉沉迟或沉迟有力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一般称此为阳明腑证。

以上两者,是邪入阳明,邪正剧争于里,而成里热实的两个基本证型。但是,阳明病同样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证候分类,而是邪入阳明,传其所属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活动失常的反映。因此,除上述两个基本证型之外,尚有风寒之邪客于阳明之经、热邪郁于胸膈、津伤热与水结或热与血结、热入血室或热邪影响血分、热邪与太阴之湿相合,阳明的中寒证等,亦属阳明病范围,故在阳明病篇中,既有在经、在腑、在气、在血之分,又有热、实、寒、虚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