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06:34:05

点击下载

作者:薛立喜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畜禽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试读:

前言

为了使职业教育进一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支撑社会建设、服务文化传承的要求,形成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作为第二批建设单位,经过两年的建设,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模式优化的改革创新,形成了服务信息化发展、应用信息化办学的特色,探索了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发展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机制。

根据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要求,充分体现示范校建设取得的成果和成效,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天津静海县旺达兴奶牛养殖场等20家企业实地调研,开展了200份问卷调查、查找行业标准、了解企业需求而编写了示范校建设教材,本教材是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师傅智慧的结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建设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反映学校服务县域经济战略、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办学实践。

教材的形成过程,是全校教师共同总结创建经验的过程,是学习应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升华创建价值的过程,也是为进一步适应中国经济升级、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再思考的过程,它不仅成为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工作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成为职教人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愿将这一文化积淀和职教同仁分享,共同谱写中国职教的美好明天。

在此,衷心感谢在本书的编写中给予帮助的青县农业局畜牧兽医专家李金华;感谢天津静海县旺达兴奶牛养殖场韩文波,青县林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林乐对本书提供的宝贵的建议和专业参考意见;同时也感谢本校教师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实践依据。正是由于各位职教同仁的共同努力,教材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的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们批评、指正。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本教材编委会2016年6月第一章猪的生产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一、性成熟早,多胎高产

一般地方品种猪4~5月龄达到性成熟,5~6月龄即可配种。

瘦肉型猪的初情期6月龄,7~8月达到性成熟。

猪妊娠期平均114天。一般断奶后4~7天可再发情配种,性周期为18~20天。

猪是多胎动物,繁殖力强。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枚,一般每个发情期排卵12~25枚,每胎产仔8~12头,母猪年产可达2~2.4胎。

我国太湖猪的高产品系,平均每个发情期排卵25~68枚,每胎产仔12~16头,曾创下一胎产仔36头的纪录。二、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猪出生后生长发育特别快,35日龄时体重可达8千克,为初生时的6~7倍;70日龄体重可达25千克,为初生时的20倍左右;5~6月龄体重增至90~100千克。生长期料肉比3∶1左右,而在生长前期料肉比仅为2∶1,饲料转化率高。因此要供给充足的营养,保障适宜的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抓住前期生长快的特点,使其充分发育生长。三、杂食性,饲料来源广

猪是杂食动物,门齿、犬齿和臼齿都较发达,胃是肉食动物的简单胃和反刍动物的复杂胃之间的中间类型,因而能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饲料利用能力强,其产肉效率高于牛、羊,但比肉鸡低。但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差,仅靠大肠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远比不上反刍动物的瘤胃,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率也就越低。消化率的计算公式为猪对饲料的消化率(%)=(92.5-1.68x)%,

其中:x为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的百分比。

一般仔猪料粗纤维低于4%,肥育猪料低于7%,种母猪料为11%左右(有报道16%有利于母猪肠道改善,对哺乳期多采食有利,并能防止便秘等)。四、不耐热,对光化性照射的防护力较差

猪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厚,阻止大量散发体内热量,皮肤的表皮层较厚而且被毛稀少,造成对光化性照射(特别是紫外线)的防护力较差。当环境温度达30~35℃时,食欲下降,超过35℃时则不能忍受(大猪)。高温不利于猪的生长和繁殖,高温季节运输也很危险,易造成中暑死亡。与大猪相反,仔猪因皮下脂肪少,皮薄毛稀,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故怕冷和潮湿,低温可使其体温下降,甚至冻僵冻死。猪的适宜温度为:仔猪30℃左右(1~3日龄34~30℃,4~7日龄28~32℃,以后每周下降2~3℃),种猪为15~22℃。等热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猪可根据物理性调节,感觉舒适体重增长较快。等热区下限称临界温度。五、视觉不发达,听觉和嗅觉灵敏

猪的视觉很弱,对光线强弱和物体形象的分辨能力不强,近乎色盲。但猪的听觉很灵敏,能鉴别出声音的强度、音调和节律,容易对呼名、口令和声音刺激物的调教养成习惯。猪的嗅觉也特别发达,仔猪在出生后几小时便能鉴别气味而固定乳头(哺乳母猪靠声音信号呼唤仔猪吃奶,放奶时间约45秒,放奶时发出哼哼声)。猪能依靠嗅觉有效地寻找地下埋藏的食物,能识别群内个体(合群咬斗),在性本能中也起很大作用。例如:发情母猪闻到公猪特有的气味,即使公猪不在场也会表现出“发呆”反应。六、群居位次明显

仔猪同窝出生,过群居生活,合群性较好。当它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远,若受到惊吓会立即聚集在一起或成群逃走。群居生活加强了它们的模仿反射。例如:不会吃料的仔猪会跟着会吃料的仔猪学吃料。七、喜清洁,易调教

猪有爱好清洁的习性,不在吃睡的地方排泄粪便,喜欢排在墙角等潮湿、阴暗、有粪便处。若猪群过大过挤或圈栏过小,它就无法表现出好洁性。养猪生产中要注意猪的饲养密度,并通过适度调教以培养猪采食、躺卧和排泄粪便“三点定位”的良好习性。

养猪生产中,应根据猪的这些特性对猪进行合理调教、分群、合群、发情鉴定和采精训练等,以便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第二节猪的生理特点一、繁殖母猪发情排卵规律

母猪的发情周期为18~20天,发情持续期为3~5天。一个性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休情期。

如果是人工授精,在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24小时是最有效的输精时间,一般是安排在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在静立后12小时后进行,间隔12~24小时再输一次。如果在公猪不在场的情况下检查出静立发情,则已经超过了输精的最有效时间。

母猪排卵是从发情开始的,一般是在发情开始后24~36小时排卵,排卵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一般为10~15小时。卵子在输卵管中仅在8~12小时内有受精能力。公猪交配时排出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要经过2~3小时游动才能到达输卵管,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存活10~20小时。据此推算,配种适宜时间是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即在发情开始后的19~30小时。若交配过早,当卵子排出时精子已失去受精能力;若交配过晚,当精子进入母猪生殖道内时卵子已失去受精能力,两者都会降低受精率或失配,即使受精,因受精卵活力不强,易中途死亡。二、仔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快、生长强度大、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出生时1.2千克左右;1月龄体重可达7千克左右,是初生时的6倍;2月龄可达18千克以上,是初生时的15倍以上。

仔猪出生后的迅猛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一般出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增重沉积蛋白质10~16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量是72.8大卡,为成年猪的3倍。矿物质代谢也比成年猪高,每千克增重中约含钙7~10克、磷4~6克。由此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对较高,对营养不全的反应敏感。因此,供给仔猪以全价优质的饲料尤为重要。

2.消化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消化道容积小,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酶活力不足(缺乏盐酸),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速度快等。哺乳仔猪消化器官的大小和机能发育得不完善,构成了它对饲料的质量、形态和饲喂方法、次数等饲养要求上的特殊性。

3.保温能力差

仔猪相对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薄、营养贮备少、毛稀、神经系统不完备、反应迟钝,其调节体温的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应激能力差。例如:它们处在20℃左右环境中,出生后1小时内体温可降2℃左右,约2天后才可恢复正常体温;如果裸露于1℃环境中,2小时后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

4.抗病能力差

初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只有通过吃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后才具有抗病能力。母乳中以初乳中抗体水平最高,初乳中抗体以IgG为主,约占抗体总量的80%,主要是在血清中起杀菌作用,可防败血病。IgA约占15%,能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动,可抗胃肠道病。IgM约占5%,对杀灭革兰氏阴性菌的效力最强。常乳中抗体以IgA为主,约占60%,IgG约占30%,而自体产生的抗体中以IgM为主,IgA次之。

仔猪10日龄以后才开始产生自身抗体,20日龄后才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3周龄以前是最关键的免疫期(临界期)(并不是所有抗体水平均在20日龄左右达到高水平,因其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及各种疫苗的作用或环境抗原水平不同等均能抑制抗体水平)。同时,仔猪刚开始吃料,消化机能不完善,胃液中又缺乏游离盐酸(饲料本身的蛋白质就是抗原),对随饲料、饮水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从而成为仔猪多病的原因。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1.体重的增长

在正常情况下,猪体重的绝对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其相对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到成年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生长强度在4月龄最大,生长速度在8月龄左右最高。

2.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随着猪体组织及体重的增长,猪体的化学成分呈规律性变化,即随体重和年龄的增长,水分、蛋白质、灰分含量下降而脂肪迅速增加,随脂肪量的增加,猪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会相对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适时屠宰)。

3.体组织的生长

躯体各部位的生长首先是体高、体长的增加,继之是深度和宽度的增加,腰部增长最晚。各组织器官生长早晚的大致顺序是:神经组织、骨、肌肉、脂肪。骨骼是由下而上,先长长度,后增粗度。脂肪的沉积是按花油、板油、肉间脂肪、皮下脂肪的次序。瘦肉的生长速度在30千克之前,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在30~60千克之间呈恒速增长的趋势,在60千克以后呈平稳且略有下降的趋势。而脂肪的沉积速度正好相反,随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以致体重越大瘦肉比率越低。四、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1.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猪的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消化了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1)消化就是吸收前的准备,它包括机械作用,如咀嚼和胃肠的肌肉收缩,另外还有胃肠道酶的化学作用。味觉的敏感性产生于口腔,以决定其是否喜欢所提供的饲料,如烧焦饲料的怪味会导致猪拒食。

几乎猪的所有的消化过程都是在小肠中进行,小肠的不断蠕动和混合起辅助作用。大肠包括两部分,一个呈袋状结构,称为盲肠,另一部分是结肠,通向直肠和肛门。这部分消化道没有消化液分泌,猪的盲肠很小,相对来说没有任何功能(有报道可能具有免疫功能)。肠内容物在结肠运动很慢,粗纤维被微生物不同程度地活化,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猪吸收这些脂肪酸作为能量利用,虽然日粮中这种形式来源的能量不多,但对老龄动物还是比较显著的。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水溶性矿物质,在直肠形成粪便并贮存在那里由肛门排出。食物通过全部消化道需要24~36小时。(2)吸收是营养物质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猪吸收营养物质有三种主要的方式。

A.被动扩散。一些营养物质依靠简单的扩散过程穿过绒毛状的黏膜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被动扩散或被动转移。被动扩散发生在血液外面营养分子浓度高于血液内时。

B.主动运送。一些营养物质需要协助穿过黏膜进入血液,特别是在肠道中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浓度时,各种机体生成机制实现这一功能。例如:载体(蛋白质或维生素)携带营养物质穿过细胞膜,一旦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载体就解离,所携带的营养物质即被机体自由利用。

C.胞饮作用(细胞内吞作用)。这个过程只发生在初生动物。免疫球蛋白是由初乳提供的一种蛋白质,它不经过消化就能完全被消化道所吸收。免疫球蛋白对初生仔猪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仔猪出生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仅可持续12~18小时。这种吸收能力随着出生后时间的延缓而迅速降低,初生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就如同其他蛋白质一样须分解后才能吸收进入血液。这就是仔猪初生后要尽快进行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

2.消化的特点

猪是单胃杂食动物,成年猪对饲料的利用率高,消化力强,具有发达的门齿,适于切断食物或从地上摄取食物。唾液腺等消化腺都很发达,能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食物消化主要依靠化学的消化作用,而微生物的消化作用较小,因此,用适当的精饲料喂猪比用大量的青粗饲料更为适宜。第三节猪的经济类型及品种一、猪的经济类型

根据猪的生产用途、肉脂比例和体型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脂肪型、瘦肉型和兼用型三个经济类型。(一)脂肪型

脂肪型,又称脂用型,这种类型猪的特点是脂肪含量较高,一般脂肪占胴体比例的55%~60%,瘦肉占40%左右,背膘厚4厘米以上。

该类型猪外形特点是:身体短、背腰宽平、臀部圆、四肢矮、背膘厚。全身肥满,头、颈较重。体长与胸围相等或相差2~3厘米。胴体瘦肉率在45%以下。

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品种属于脂肪型,英国的原种巴克夏猪、大约克夏猪都属于此类型。(二)瘦肉型

瘦肉型,又称肉用型。这类猪的胴体瘦肉多,脂肪少,一般瘦肉率在58%以上,背膘厚为2~3.5厘米。

该类型猪外形特点是:与脂肪型相反,头颈较轻、体躯长、四肢高,整个身体呈流线型,前躯轻后躯重、背腰平、臀方圆、体躯丰满。体长与胸围之差大于20厘米。皮薄毛稀,习性活泼,产仔率高,生长发育快,但对饲料要求较高。

外国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以及我国培育的三江白猪和湖北白猪均属这个类型。(三)兼用型

这一类型的猪,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之间,胴体中瘦肉率在45%~55%,背膘厚一般在3~5厘米。我国培育的大多数猪种属于兼用型猪种。

该类型猪的外形特点是:体中等长、背中等宽、腿中等高、腿臀丰满、身体结实、结构匀称、生产性能较高。本型猪肉品质优良,风味可口,性情温顺,适应性强。

我国新培育的猪品种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如哈白猪、新金猪、荣昌猪、民猪等,国外猪种以中约克夏猪、苏白猪为典型代表。

应该注意的是,猪的经济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较长时间的选育,是可以转换的,因而猪的经济类型会因人们选种目标不同而不断改变。例如,过去是脂肪型的原种巴克夏猪,现已选育成兼用型猪种;过去是兼用型的杜洛克猪,现已选育成瘦肉型猪种;瘦肉型的长白猪,在我国有些地区不正确的饲养条件下(即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过多),其体型和产品指标就会接近兼用型猪。二、猪的品种(一)地方猪种

1.太湖猪(1)产地与分布。太湖猪(图1-1、图1-2)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区。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我国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方品种。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嘉兴黑猪、横泾猪、米猪和沙乌头猪等7个类群,1974年起统称为“太湖猪”。图1-1 太湖母猪图1-2 太湖公猪(2)体型外貌。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腹部更少,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梅山猪的四肢末端为白色,俗称“四脚白”,也有尾尖为白色的;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而深,耳特大,近似三角形,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蒲扇;体躯较长,背腰宽平或微凹,腹大下垂;四肢稍高,多卧系,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随着身体肥度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乳头8~9对,最多12.5对。(3)生产性能。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全世界已知猪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初产平均12头,经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最高纪录产过42头。太湖猪成熟早,公猪4~5月龄精子的品质即达成年猪水平,母猪两月龄即出现发情。据报道75日龄母猪即可受胎产下正常仔猪。太湖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太湖猪早熟易肥,性情温驯,易于管理。7~8月龄体重可达75千克,屠宰率65%~70%,胴体瘦肉率40%~45%。太湖猪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品种内类群结构丰富,有广泛的遗传基础;肉色鲜红,肌肉内脂肪较多,肉质好。但纯种太湖猪肥育时生长速度慢,胴体中皮的比例高,瘦肉率偏低。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适当提高瘦肉率,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杂交组合,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

小知识

太湖猪为中国猪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太湖流域,以早熟、繁殖力强著称,为全世界产仔数最多的猪种。按照体型外貌和性能上的某些差异,以及母猪的繁殖中心和幼猪的集散地等,可分为以下几个类群:①二花脸猪。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江阴、武进、无锡、常熟、沙洲等地。②梅山猪。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县和江苏省太仓、昆山等地。③枫泾猪。主要分布在上海市的金山、松江和江苏省的吴江县一带,以上海、浙江交界的枫泾镇为幼猪集散地。④嘉兴黑猪。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嘉兴市郊及平湖、嘉善、嘉兴地区各县。以上为主要类群。⑤横泾猪。以江苏省吴县的横泾镇为繁殖中心。⑥米猪。主要分布于江苏省金坛、扬中两县。⑦沙乌头猪。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启东、海门等县和上海市的崇明县。(4)开发及保护。为保存和开发太湖猪这一宝贵资源,太湖猪育种中心于1984年5月在苏州成立。20年来,育种中心建成了一个“国家重点种畜禽场”,育成了一个国家级的新猪种——苏太猪。20年后,育种中心为进一步保护太湖猪中已越来越少的猪种原种,计划建立一个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目前,高产的二花脸猪和最具代表性的梅山猪已先期进入基因库隔离饲养。在今后的10年内,基因库将在对太湖猪保种、育种的同时,加以有效开发利用,争取再培育一个新猪种。

2.民猪(1)产地与分布。民猪(图1-3、图1-4)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300多年前由移民将河北的小型华北黑猪和山东的中型华北黑猪带到东北地区,经长期风土驯化和选择而成。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除少数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大多地区主要饲养中型民猪。图1-3 民猪公猪图1-4 民猪母猪(2)体型特征。民猪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并且额头还有些褶皱。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千克,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千克,体长112厘米。(3)生产性能。性成熟早,3~4月龄左右即有发情表现,发情症状明显,配种受胎率高;分娩时不让人接近,有极强的护仔性。窝产仔数14.7头,活产仔13.19头,双月成活11~12头。民猪有较好的耐粗饲性和抗寒能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8月龄体重可达98~101.2千克,日增重495克,屠宰率75.6%。近年来经过选育和改进日粮结构后饲养的民猪,233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瘦肉率为48.5%,料肉比为4.18∶1。

3.金华猪(1)产地与分布。金华猪(图1-5、图1-6)又称金华两头乌、义乌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三个县,现已推广到浙江全省20多个市、县和省外部分地区。图1-5 金华公猪图1-6 金华母猪(2)外型特征。金华猪体型中等偏小,毛色遗传性比较稳定,毛色除头颈和臀部、尾巴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故有“两头乌”之称。在黑白交界处有黑皮白毛的“晕带”。耳中等大小、下垂,额上有皱纹,颈粗短,背稍凹,腹大微下垂,臀较倾斜,四肢较短,蹄坚实,皮薄毛稀。乳头多为7~8对。

金华猪按头型可分为“寿字头”和“老鼠头”两种类型。“寿字头”型猪分布于金华和义乌等地,个体较大,生长较快,头短,额部有粗深皱纹,背稍宽,四肢较粗壮。“老鼠头”型猪分布在东阳等地,个体较小,头长,额部皱纹较浅或无皱纹,背较窄,四肢高而细。(3)生产性能。金华猪以肉质好、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而著称。它的鲜腿重6~7千克,皮薄,肉嫩,骨细,肥瘦比例恰当,瘦中夹肥,五花明显。以此为原料制作的金华火腿,是中国著名传统的熏腊制品,为火腿中的上品,皮色黄亮,肉红似火,香烈而清醇,咸淡适口,色、香、味、形俱佳,且便于携带和贮藏,畅销于国内外。金华猪具有性成熟早、性情温驯、母性好和产仔多等优良特性。经产母猪每窝产仔14.22±0.31头,仔猪育成率高(94.0%)。金华猪在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2.56兆焦、粗蛋白质14%和精、青料比例1∶1的营养条件下,在体重17~76千克阶段,平均饲养期127天,日增重464克,每千克增重耗消化能51.41兆焦,可消化粗蛋白质425克。75千克体重屠宰,屠宰率72.55%,瘦肉率43.36%。(4)杂交利用。以金华猪作母本的二元杂交能明显地提高肥育猪增重速度,降低饲料消耗。尤其是大约克×金华猪、汉普夏×金华猪、杜洛克×金华猪、长白猪×金华猪的杂种后代日增重提高25.71%~38.25%,饲料消耗减少10.30%~13.06%,瘦肉率提高5.93%~8.90%。长白猪×苏联大白猪·金华猪,大约克×苏联大白猪·金华猪三元杂种猪的效果优于二元杂交。日增重分别达614克和698克,瘦肉率比纯种金华猪提高5%~9%。

4.荣昌猪(1)产地与分布。荣昌猪(图1-7、图1-8)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县、市。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图1-7 荣昌公猪图1-8 荣昌母猪(2)体型外貌。荣昌猪体型较大,结构匀称,毛稀,鬃毛洁白、粗长、刚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颌面有皱纹,有漩毛,耳中等大小而下垂;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乳头6~7对。绝大部分全身被毛,除两眼四周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余均为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全身纯白的。群众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黑头”“两头黑”“飞花”和“洋眼”等。(3)生产性能。日增重313克,以7~8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为宜,屠宰率为69%,瘦肉率42%~46%,腿臀比例29%。荣昌猪肌肉呈鲜红或深红色,大理石纹清晰,分布较匀。在保种选育场内,初配年龄公、母猪均在6月龄以后,使用年限公猪2~5年、母猪5~7年,第一胎初产仔数8.56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数11.73头左右。

5.香猪(1)产地与分布。香猪(图1-9、图1-10)是我国的小型猪种。中心产区在贵州省从江县、三都县与广西环江县等。主要分布在黔、桂两省(区)接壤的榕江、荔波、融水及雷山、丹寨等县,属微型猪种。其肉嫩味香,无膻无腥,故名香猪,是一个生产优质猪肉的良种。同时作为实验动物或宠物饲养也有广阔的前景。图1-9 香猪公猪图1-10 香猪母猪(2)体型外貌。香猪体格短小。其被毛黑色,毛细有光泽,头长,额平,额部皱纹纵横,眼睛周围无毛区明显,耳薄向两侧平伸;背腰微凹,腹大而圆,下垂,四脚短细,尾巴细小,尾端毛呈白色。乳头5~6对。(3)生产性能。香猪6月龄公猪平均体重14.2千克,体长65厘米,体高33厘米,胸围55厘米;母猪8月龄体重30千克,体长70厘米,体高47厘米,胸围73厘米。育肥香猪屠宰率为63.6%,瘦肉率达52.2%。香猪性成熟早,4~6个月即可发情配种,3~4天内配种2~3次为好。平均每胎产仔7~10头。公母比例以1∶8至1∶10为好。纯繁是保证香猪遗传稳定的关键。

香猪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嫩多汁,香味浓郁,乳猪无腥味,烹调时不加任何调料也香气扑鼻,是加工高档肉产品的最佳材料和烤乳猪的首选原料。香猪耐粗饲,病害少,易饲养,粉碎后的秸秆、花生壳、花生秧、干红薯秧等都可作为主料,菜藤、红萝卜、嫩草、树叶等都可作为青绿饲料。香猪的精饲料为玉米、糠、麸皮等,无需再用添加剂。香猪一日喂两次,以粗料、青绿料为主,适合农村一家一户养殖。香猪是我国养猪业向微型猪方向发展、用于乳猪生产很有前途的猪种与宝贵基因库。

小知识

香猪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小、二香、三纯、四净”。

一小,指其体型矮小灵巧。6~7斤,10来斤的小猪,早熟,两三个月即成佳品。

二香,指其肉嫩味香。肉质细嫩,味带醇香,汤清甜,进口齿颊留芳,回味深长,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颊齿余香三日长”之美名。

三纯,指其基因纯合。近亲繁殖,使其基因高度纯合且似人类基因,有极高的医用研究价值。

四净,指其纯净无污染。从江县香猪产地山清水秀,无任何工业污染,其饲养以放牧野食为主,决不喂配合饲料、肥壮素等,为绝对纯净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二)培育品种

1.三江白猪(1)产地与培育。三江白猪(图1-11、图1-12)产于东北三江平原,是由长白猪和东北民猪杂交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具有生长快、省料、抗寒、胴体瘦肉多、肉质良好等特点。图1-11 三江白猪公猪图1-12 三江白猪母猪(2)体型外貌。三江白猪被毛全白、毛丛稍密,头轻嘴直,耳下垂,背腰宽平,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通常7对,排列整齐。(3)生产性能。按三江白猪饲养标准饲养,6月龄肥育猪体重可达90千克,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5千克。在农场条件下饲养,190日龄体重可达85千克。体重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58%,眼肌面积为28~30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9%~30%。三江白猪继承了东北民猪繁殖性能高的优点。性成熟较早,初情期约在4月龄,发情征候明显,配种受胎率高,极少发生繁殖疾患。初产母猪产崽数9~10头,经产母猪产崽数11~13头。仔猪60日龄断奶窝重为160千克。

2.湖北白猪(1)产地与分布。湖北白猪是湖北省1986年育成的瘦肉型新品种,包括5个品系。湖北白猪原产于湖北,主要分布于华中地区。(2)体型外貌。湖北白猪全身被毛全白,头稍轻,体长,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臂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12个以上。(3)生产性能。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母猪体重200~250千克。该品种具有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优良等特点。6月龄公猪体重达90千克;25~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0.6~0.65千克,料肉比3.5∶1以下,达90千克体重为180日龄。产仔数初产母猪为9.5~10.5头,经产母猪产仔12头以上,以湖北白猪为母本与杜洛克和汉普夏猪杂交均有较好的配合力,特别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明显。该杂交种一代肥育猪20~9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0.65~0.75千克,杂交种优势率10%,料肉比3.1~3.3∶1,胴体瘦肉率62%以上,是开展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

湖北白猪能耐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和冬季湿冷的气候条件。另外,湖北白猪还能较好地利用青粗饲料,具有地方品种耐粗饲性能。

3.哈尔滨白猪(1)产地与分布。哈尔滨白猪(图1-13、图1-14)简称哈白猪,是由不同类型约克夏×东北民猪杂交选育而形成。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产区,广泛分布于滨州、绥滨、滨北和牡佳等铁路沿线。图1-13 哈尔滨白猪公猪图1-14 哈尔滨白猪母猪(2)体型外貌。体型大,结构匀称,体质坚实,毛色全白,头中等大,嘴中等长,两耳直立。具有皮薄、脂肪较少、骨轻、胴体可食部分比例高等优点。乳头6~7对。(3)生产性能。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20千克,母猪18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每胎产仔11头,60日龄断奶窝重160千克左右。与兰德瑞斯猪、民猪和三江白猪杂交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效果,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所得杂种猪的胴体瘦肉率为56%左右。成年公猪体重可达230~250千克,成年母猪210~240千克。平均每胎产仔11~12个的肉猪体重达125~160千克,高的可达200千克以上。育肥后屠宰率达72.06%,胴体品质好,肥瘦比例适当,肉质细嫩适口。

4.北京黑猪(1)产地与培育。北京黑猪(图1-15、图1-16)的中心产区是北京市双桥农场和北郊农场,是在北京本地黑猪引入巴克夏、中约克夏、苏联大白猪、高加索猪进行杂交后选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等京郊各区县,并推广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图1-15 北京黑猪公猪图1-16 北京黑猪母猪(2)体型外貌。北京黑猪全身被毛黑色,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部微凹,额较宽,颈肩结合良好。背腰较直且宽,腿臀较丰满,四肢健壮。乳头多为7对。(3)生产性能。北京黑猪成年体重,公猪262千克,母猪236千克。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52头。据测定,20~90千克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609千克,每千克增重耗混合料3.70千克。屠宰率为72.4%,胴体瘦肉率51.5%。长白猪×北京黑猪一代杂种猪体重20~90千克阶段,日增重650~700克,每千克增重耗配合饲料3.2~3.6千克,胴体瘦肉率55%左右。(4)杂交利用。杜洛克×长白猪·北京黑猪和大约克夏×长白猪·北京黑猪三元杂交后代,日增重600~700克,每千克增重耗配合饲料3.2~3.5千克。体重90千克时屠宰胴体瘦肉率58%以上。

该品种体型较大,生长速度较快,与长白、大约克夏和杜洛克猪杂交,效果较好。但胴体瘦肉率还不高,体型一致性不够,腿臀不够丰满。(三)引入品种

1.长白猪(兰德瑞斯)图1-17 长白猪(1)产地与培育。长白猪(图1-17)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品种。它是由大约克夏猪与丹麦的本地猪杂交选育而成,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国。因其体躯较长,全身被毛白色,故在我国被称为长白猪。(2)体型外貌。被毛全白,体躯呈流线型,头小而清秀,嘴尖,耳大下垂,背腰长而平直,四肢纤细,后躯丰满,被毛稀疏,乳头7对。(3)生产性能。性成熟较晚,一般6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10月龄左右体重达100千克以上时可配种,初产仔猪数9~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0~11头。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应在700克以上,耗料增重比3.0以下,90千克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在62%以上。新引的长白猪平均日增重达到850克以上,耗料增重比2.6以下。(4)杂交利用。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母猪产仔多、泌乳性能好等优点。饲养条件好时杂交效果显著,在以长白猪为父本,以我国大多本地良种猪为母本杂交后均能显著提高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在国外三元杂交中长白猪常作为第一父本或母本。经产母猪产仔数可达11.8头,仔猪初生重量可达1.3千克以上,多用作母本。在我国东北的气候条件下,长白猪性成熟的月龄为6月龄,10月龄体重130千克左右开始配种。在江南一带,初配年龄为8月龄,体重约120千克。在提高我国商品猪瘦肉率方面,长白猪被广泛用作杂交的父本品种。但是长白猪存在体质较弱、不耐寒、抗逆性较差、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等缺点。

2.约克夏猪(1)产地与培育。约克夏猪分大、中、小三种类型。中、小型已减少或近绝迹,大型因繁殖力强、背膘薄、瘦肉多、肉质好而遍布世界各国。图1-18 大约克夏猪(2)体型外貌。大约克夏猪(图1-18)体型大,全身大致呈长方形。头颈较长、稍轻,鼻直,脸微凹,耳朵大小中等,稍向前直立。背线外观大体平直,背腰长、微弓,腹部紧凑。乳头7对。(3)生产性能。约克夏猪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在营养良好、自由采食的条件下,日增重可达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3千克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为71%~73%,瘦肉率为60%~65%。出生6月龄体重可以达100千克左右。约克夏猪繁殖性能较高,在我国饲养的约克夏猪,母猪的初情期为5月龄左右,一般在8月龄时,体重达到120千克以上就可以配种。初产母猪产仔9~10头,经产母猪产仔10~12头,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4)杂交利用。在国内的二元杂交中,常用约克夏猪作父本,地方种猪作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均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效果,其杂交一代猪日增重比母本提高19.5%~26.8%。总之,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产仔数相对较多、母猪泌乳性良好等优点,且在我国分布较广范,其适应性强,耐粗饲,应激反应少。

3.杜洛克猪图1-19 杜洛克猪(1)产地与分布。杜洛克猪(图1-19),产于美国,是由红毛杜洛克猪、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及康涅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育成的。原来是脂肪型猪,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良为瘦肉型猪,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2)体型外貌。杜洛克种猪毛色棕红,体躯高大,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胸宽而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全身肌肉丰满平滑,后躯肌肉特别发达。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陷,嘴短直,耳中等大小半下垂挡眼,蹄部呈黑色。乳头6~7对。(3)生产性能。杜洛克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猪种,肥育猪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800克,料肉比为2.5~3.0;在170天以内就可以达到90千克,体重90千克屠宰时,屠宰率为72%以上,胴体瘦肉率达61%~64%;肉质优良。杜洛克初产母猪产仔9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10头左右。杜洛克母猪母性较强,育成率高。

杜洛克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耐粗性能强等优点。缺点是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胴体产肉量稍低,肌肉间脂肪含量偏高。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最常用的配套系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即俗称的杜洛克猪。

4.皮特兰猪图1-20 皮特兰猪(1)产地与培育。皮特兰猪(图1-20)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躯和双肩肌肉丰满。(2)体型外貌。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躯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体长1.5~1.6米。(3)生产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千克。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千克,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母猪母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发情周期18~21天,每胎产仔数10头左右,产活仔数9头左右。

缺点是90千克以后生长显著减慢,肌纤维较粗,应激性强。

5.汉普夏猪图1-21 汉普夏猪(1)产地与培育。汉普夏猪(图1-21)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是美国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优点是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瘦肉率高。早期曾称为“薄皮猪”,1904年起改称现名。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肯塔基州建立基础群。现已成为美国三大瘦肉型品种之一。(2)体型外貌。体型大,毛色特征突出,被毛黑色,在肩部和颈部结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条灰色带,故有“银带猪”之称。头中等大小,耳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躯臀部肌肉发达。(3)生产性能。汉普夏猪繁殖力不高,产仔数一般在9~10头左右,母性好,体质强健。生长形状一般,育肥期平均日增重845克,饲料转化率2.53;成年公猪体重约315~410千克,母猪约250~340千克。第四节猪的一般饲养管理

要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猪的生产潜力,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个生产环节。尽管公猪、母猪、仔猪、育成猪在饲养管理上有不同的特点,但必须掌握以下共同的原则。一、合理地调制饲料,科学地配合日粮

饲料作为猪生长发育的基础,必须予以满足。俗话说:“三分料,七分养。”深刻地说明了饲料调制的重要性。常用的饲料加工方法有切碎、切短、打浆、煮熟、粉碎等。

由于各种饲料不仅体积有大有小,其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适口性也不一样。又由于猪胃容积不大,但它却需要大量各种营养成分。所以,在配合猪口粮时,粗料、青料和精料之间需有适当比例,就是同一类饲料也要多样化。这样才可以使猪食欲好,吃得饱,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

在变换饲料种类或增减喂量时,都要逐渐减少或增多,不要突然改变,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不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含泥土太多的饲料,防止中毒和患肠胃病。

青绿多汁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而且蛋白质与氨化物的含量也较多,品质好,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可常年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但是,由于青绿多汁饲料含能量较少,在日粮中的比例不可过高,否则会影响猪的增重。二、正确饲养

1.饲喂要“四定”“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对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平衡,种类齐全,多样搭配,适口性好,质优新鲜。定时有利于猪形成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物质的消化吸收。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的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调制饲料和喂温水。

2.少餐与多餐

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迟,夜间加餐一次。

3.合理的饲喂方法(1)饲喂方式。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猪采取生喂或熟喂。应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疾病发生为原则。

生喂:就是用生的饲料来喂猪。生喂的好处是可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率,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的利用率,节省燃料,预防饲料中毒等。其缺点是猪对高淀粉类饲料的消化率低于煮熟方式,长期生喂猪易感染寄生虫病。

熟喂:就是将饲料加工成熟料来喂猪。熟喂的好处是可以用高温杀灭饲料中的寄生虫卵,还可以利用高温来软化饲料中的纤维素,提高淀粉类饲料的消化率。其缺点是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率,降低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浪费燃料等。

在生产实际中,根据饲料类型来确定是生喂还是熟喂,如新鲜的青绿饲料以洗干净后生喂为好。(2)饲喂的料型。据饲料形态不同,常用的饲料有干粉料、颗粒料、湿拌料、稀粥料四种。

干粉料:所谓干粉料喂猪,就是将青料切碎或打浆,精、粗料粉碎,粗料最好先经发酵,然后混合均匀利用自动食槽饲喂生猪,另外再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让猪自由饮水。采用干粉料饲喂,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比较高。猪仔由于细嚼慢咽,使消化液(特别是唾液)分泌较多,从而提高了消化速度,也就相应增加了采食量,消化和吸收的营养分增加,这样可以促进猪仔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干粉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长而耐饥,所以使猪的睡眠时间长,有利于育肥。在机械化养猪时,采用干粉料喂猪比较方便。但因这种方法喂猪,消耗精料量较多,猪在吃食时浪费精料也较多,所以主张以稠料(料水比例为1∶3)喂猪为好。

颗粒料:颗粒料是粉状饲料的深加工产品,优点十分明显:一是饲料通过熟化杀菌可以抑制病菌的滋生。二是饲料通过高温熟化后在动物体内更容易消化,饲料转化率和报酬率明显提高。三是颗粒饲料更容易采食,丢弃和浪费现象减少,饲料利用率较高。当然,颗粒料在具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缺陷,如高温可破坏部分对温度敏感的饲料原料的有效成分等。

湿拌料:就是将干粉料经过加水搅拌,使饲料成潮湿状来喂猪。料水比1∶1,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其优点是适口性好,猪舍内空气的混浊度小,猪不易偏食等。其缺点是饲喂时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也容易形成冰霜和变质腐败。

稀粥料:料水比1∶2~1∶5。其优点是采食量大,缺点是采食后体热散失多,同时大量水分将会冲淡胃液。

不同饲喂方法的饲养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颗粒料、湿拌料、干粉料、稀粥料。三、科学管理

1.保障充足的饮水

根据猪的生理特性饮水。有资料表明,猪每采食1千克干饲料,需要饮水2~5千克。冬季猪的饮水量稍低,每采食1千克干饲料,需要饮水2~4千克;春秋两季,猪每采食1千克干饲料,需饮水8千克;夏季,猪每采食1千克干饲料,需水10千克。哺乳期的母猪需水量则更大。因此,养猪户无论饲喂配合饲料或混杂饲料或单纯饲料,都要满足猪饮水这一基本生理需要,并且最好能在饲喂精饲料的同时搭配一些青绿多汁的青饲料。

2.精心管理猪群(1)分群分圏饲养。为了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将猪按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强弱、性情和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管理,分槽喂养,这样就可使各类猪得到正常的发育。各类猪群一圈喂养多少,应根据猪舍条件、猪的大小及饲养员的经验等具体情况而定。

分群原则是:“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合昼不合”。为了保障合群效果,合群时应给猪混淆气味。(2)加强调教,搞好卫生。由于猪的神经类型比较平和,因此,从小就应该加强猪的调教,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粪尿的地点固定,这样不仅能够保持猪的圈舍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舍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3)适当运动。使各类猪适当运动,是增强猪体健康的重要管理措施。运动可以增强猪的新陈代谢、结实肌肉、促进食欲、增强体质。

3.认真调控猪的生活环境

我国养猪多为舍饲,所以猪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指猪舍内环境。保持猪舍适宜温度、湿度、光照与空气新鲜度,是提高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1)温度。猪的生理特点是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且猪对过冷、过热的环境很敏感。猪舍温度过低,会增加饲料消耗,猪的增重减慢,甚至发生疾病或死亡。据试验,猪舍温度在4℃以下时,增重会下降50%,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饲料要比适宜温度时增加2倍。因此,在低温季节,猪舍应注意加热保温。猪在高温条件下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等现象,甚至中暑、死亡。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一般猪舍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育成猪为20~23℃,成年猪(100千克以上)为15~18℃,体重60千克以下的肉猪为16~22℃(最低14℃),体重60~90千克的肉猪为14~20℃(最低12℃),体重90千克以上的肉猪为12~16℃(最低为10℃)。气温过低、过高均影响猪的增重与饲料利用率。(2)湿度。如果猪舍内气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对猪肉增重与饲料利用率影响不大。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以40%~75%,平均60%为宜。但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对肉猪的健康、增重与饲料利用率有不良影响。特别是低温、高湿的影响更为严重。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低于40%)也不利,会增加猪的呼吸道疾病与皮肤病(皮肤与外露黏膜干裂)的发生率。(3)光照。猪舍的光照因光源不同可分为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自然光照指太阳光的直射光与散射光通过门、窗等透光结构进入猪舍而进行光照。人工光照是用人工光源(如白炽灯、日光灯等)进行光照。一般情况下,光照对肉猪的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但强烈的光照会影响猪的休息与睡眠。所以育肥猪舍一般采取暗光照管理。(4)空气新鲜度。一般低层大气的气体成分几乎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猪舍内由于猪的呼吸、粪尿及饲料与垫草的发酵或腐败等因素,不仅改变了大气原有各种成分的比例,而且还产生了原来没有的成分,如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如果猪舍设计不合理,通风换气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卫生管理不好,就会造成舍内空气潮湿、污浊,充满大量氨气、硫化氢与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致严重影响猪的食欲、增重与饲料利用率,还会造成猪的眼病、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增加,死亡率也会提高。猪舍中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分别以不超过2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1500毫克/立方米为宜。

为此,猪舍要求设计合理,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封闭式猪舍更应如此,猪舍要每天清扫,以保持猪舍空气新鲜。

4.合理安排圈舍的饲养密度

猪虽然是群居性动物,可以群养,但如果群体饲养密度过大,每一头猪在群体中的位置就不稳定,致使猪群争咬不断,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养好猪的基础之一。一般猪的群体数量规定:小猪为20~30头/群,育肥阶段为10~12头/群。每头仔猪应占有0.5平方米的有效面积,每头大猪应占有1平方米的有效面积。

5.建立可靠的防疫治病程序

猪生长发育好坏的另一个关键是猪的健康状况。猪患病时,原有的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展示,自身的生产潜力更不能发挥。因此,应防止猪发生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生产上需要预防的重要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口蹄疫、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及赤痢、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和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等。

6.稳定的饲养管理制度

猪的饲养管理制度,是猪场饲养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和变动。饲养员必须认真遵守,严格执行。第五节种猪生产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饲养种公猪是为了得到质量好的精液,因此要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壮的体质和旺盛的性欲。(一)种公猪的饲养要点

1.种公猪的营养需要

公猪精液干物质占5%,蛋白质占干物质的75%。所以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对猪精液的质和量有很大影响。要使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就要从各方面保证公猪的营养需要。首先精蛋白质含量要在14%左右。种公猪饲料含消化能应适当,消化能过高易沉积脂肪,体质过胖,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下降;消化能过低,公猪身体消瘦,精液量减少,精子浓度下降影响受胎率。消化能水平以12.6~13.0兆焦/千克为宜。钙和磷不足会使精子发育不全,降低精子活力,死精增加,所以饲料中应含钙0.65%、含磷0.55%。微量元素必须添加铁、铜、锌、锰、碘和硒,尤其是硒缺乏时可引起睾丸退化,精液品质下降。公猪饲料中一般添加复合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精液品质有很大影响。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睾丸肿胀或萎缩,不能产生精子,失去繁殖能力。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A应不少于3500国际单位。维生素E也影响精液品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E应不少于9毫克。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有影响,间接影响精液品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D应不少于200国际单位。如果公猪每天有1~2小时日照,就能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

2.种公猪的饲喂技术

种公猪的日粮中应该有较多的精料,最好是全价配合饲料,这有利于提高精液品质及公猪的配种能力。不能对种公猪饲喂太多的粗饲料,因为粗饲料体积大、营养价值低,如果公猪的日粮体积太大,就容易把肚子撑得太大,从而影响配种。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喂些胡萝卜或优质青饲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腹大下垂,影响配种。

如果母猪实行季节性产仔,种公猪就必须季节性配种,在配种季节前一个月就应该加强营养,比非配种期的营养增加20%~25%。在配种季节过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维持一般的状态即可。冬季气候寒冷,饲粮的营养水平应提高10%~20%。如果母猪全年产仔,种公猪就必须全年配种,应该对种公猪一直采取加强营养的饲养方式,可饲喂泌乳母猪料。

饲喂种公猪应该定时定量,一般每天饲喂2~3次,冬天2次、夏天3次,每次都不要喂得太饱,每天喂料量1.5~2.5千克,最好采用生料干喂法。种公猪体重在90千克之前自由采食,90千克之后限制采食。(二)种公猪的管理要点

1.运动

运动能使公猪的四肢和全身肌肉得到锻炼,使公猪体质健壮、精神活泼、食欲增加,提高性欲和精子活力。一般来说,每天运动2小时,上午和下午各1小时。运动不足,公猪贪睡、肥胖,性欲降低,四肢软弱,影响配种效果。在配种季节,应加强营养,适当减轻运动量。在非配种季节,可适当降低营养,增加运动量。对于肥胖的种公猪,应该在饲料中减少能量饲料的数量,增加青饲料的数量,并将公猪放到栏外适量增加运动以保持体形。对于体态消瘦的种公猪,应加强营养,并减少或暂时停止配种。

2.防止自淫

公猪自淫是受到不正常的性刺激,引起性冲动而爬跨其他公猪、饲糟或围墙而自动射精,容易造成阴茎损伤。公猪形成自淫后体质瘦弱、性欲减退,严重时不能配种。防止公猪自淫的措施是杜绝不正常的性刺激:将公猪舍建在远离母猪舍的上风向,不让公猪见母猪,闻不到母猪气味,听不到母猪声音。如果公猪群饲,当公猪配种后带有母猪气味,易引起同圈公猪爬跨,可让公猪配种后休息1~2小时后再回圈。配种场地应与公猪舍有一定距离,防止发情母猪到公猪舍逗引公猪。后备公猪和非配种期公猪应加大运动量或放牧时间,公猪整天关在圈内不活动容易发生自淫。

3.保持猪体清洁

每天用硬毛刷给种公猪刷拭1次。

4.专人饲养,合理调教

种公猪性情比较暴躁,无论是饲喂或是配种采精都严禁大声喊骂或随意赶打,否则会引起公猪反感,影响公猪射精效果甚至咬人,所以公猪管理人员和采精人员要固定。同时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时饲喂、饲水、运动、洗浴、刷拭和修蹄,合理安排配种,使公猪建立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公猪断奶起就要结合每天的刷拭对公猪进行合理调教,训练公猪要以诱导为主,切忌粗暴乱打,以免公猪对人产生敌意,养成咬人恶癖。

5.夏季做好防暑防湿工作

因为气温过高、湿度过大,都会阻碍公猪产生正常的精子,故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发生热性疾病,应即时治疗。

6.加强防疫,防止疾病

要加强卫生和消毒,严防各种传染病发生,每年要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和驱虫。防止种公猪患蹄病和乙脑、细小病毒病等。种公猪患病时,应推迟配种,治愈后30天才可利用。(三)种公猪的合理利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