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华西列夫斯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13:24: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多星华西列夫斯基

智多星华西列夫斯基试读:

总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

名人是充满力量的榜样,特别是当我们平庸或颓废时,他们的言行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每一次炸响都会让我们卑微的灵魂在粉碎中重生。

名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狂喜。当我们迷惘或无助时,他们的高贵品格就如同飘动在高处的旗帜,每次招展都会令我们幡然醒悟,从而畅快淋漓地感受生命的真谛。只要我们把他们视为精神引领者和行为楷模,就会不由自主地追随他们,并深刻感受到精神的强烈震撼。

当我们用最诚挚的心灵和热情追随名人的足迹,就是选择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最佳途径,并将提升的空间拓展开来。追随意味着发现,发现名人的博大精深,发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发现最真实的自我;追随意味着提升,置身于名人精神的荫蔽之下,我们就像藤蔓一般沿着名人硕大粗壮的树干攀援上升,这将极大地缩短我们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从而踏上光明的坦途。

不要说这是个崇尚独立思考的年代,如果我们缺乏敬畏精神,那么只能让个性与自由的理念艰难地生长;不要说这是个无法造就伟人的年代,生命价值并不在于平凡或伟大。如果在名人的引领下,读懂平凡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就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成长的历程,虽然每位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并非完全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说的名人当然是指对世界和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们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企业家等。滚滚历史长河,阵阵涛声如号,是他们,屹立潮头,掀起时代前进的浪花,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人类的文明和无限的未来,不断开创着辉煌的新境界和新梦想,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权力,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军事家是指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实施的人,一般包括战略军事家和战术军事家。

政治家、军事家大多充满了文韬武略,能够运筹帷幄,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谱写着人类的辉煌篇章,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科学发明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他们从事着探索未知、发现真相、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和造福人类的大学问。他们都有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具有一颗好奇心。从好奇心出发,他们希望探知事物规律,具有希望看到事物本质一面的强烈意识与探索激情。还有就是他们都有恒心,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锲而不舍,具有永不止步的追求精神。

文学家是指以创作文学作品为自己主要工作的知名人士和学者等。其中,诗人是指诗歌的创作者,小说家指小说创作者,散文家指散文创作者,而文学家则是指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领域均取得一定成就的创作者,他们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指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娴熟创作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具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活动的人士,通常指在绘画、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具有比较高的成就,并具有了一定美学造诣的人。他们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哲学家、思想家是指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具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士。思想主要是用言语和符号来表达的,而致力于研究思想并且形成思想体系的人就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用独到的思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且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与宇宙,以此解决人们思想认识上矛盾迷惑的问题。他们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探讨所有人类重要的问题和观念,并创造出一种思考和思想的能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推动着人类思想和精神不断升华,使人类不断摆脱低级状态,不断走向更高境界。人是有思想和精神的高级动物,因此,哲学家和思想家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是我们人类的伟大导师。

企业管理家是最直接创造财富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著、诚信和服务等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追踪这些名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就会发现他们在做好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能够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灵感和启发,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并进行持久的人生追求,去争取获得巨大的成功。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大同小异。正如爱迪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简介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1977),曾任苏军总参谋长、远东军总司令。1943年,荣获苏联元帅军衔,是著名的军事家。他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八枚列宁勋章,两次获苏联胜利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

华西列夫斯基出生于伊万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神甫家庭。1915年9月,他在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参加红军,参加对波兰军队的作战。1936年入总参军事学院深造,第二年毕业后调总参谋部任职。1940年5月,出任苏军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参与制订苏军在北方、西方和西北方战略展开的作战计划。在苏德战争期间,1941年8月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任总参谋长。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华西列夫斯基直接指导和协调参战部队抗击敌军进攻,制订反攻计划,为彻底击溃进攻之敌做出了贡献。

1943年2月,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苏联元帅。1944年,华西列夫斯基与另一大本营代表朱可夫一起,为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解放白俄罗斯做出重大贡献,获苏联英雄称号。

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战役中,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率部歼灭德军东普鲁士集团。德国投降后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成功组织实施了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再次获苏联英雄称号。并先后担任总参谋长、武装力量部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总监等职,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当长时间里,华西列夫斯基主要是充当高级幕僚的角色,发挥最高统帅助手的作用。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华西列夫斯基协助斯大林,有时是与朱可夫一起,制订苏军战略和重大战役计划,领导解决了各方面军、各军兵种所需人员及大量装备技术保障问题。他受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委托,亲临战争各条战线,处理许多异常紧急复杂的情况,解决了许多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他不辱使命,充分展现了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卓越军事家的风采。

在将星璀璨的世界现代军事史上,亲身经历并直接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人物并不太多。而被誉为苏联红军“智多星”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是斯大林麾下与朱可夫齐名的将星。

作为远东苏军总司令,他成为埋葬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组织和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华西列夫斯基强调优秀的军事将领应该在组织和保障战役中把参战的各军兵种最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在战斗中运用自如。

强调进攻是他指挥作战原则中的主要特点。他认为即使防御也不应该是消极的,而要积极防御,并选择时机,以反突击方式转守为攻。在进攻时,强调快速、果断。指挥员要迅速准确地对战斗和战役中发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变化作出反应,要判断准确,时机得当,措施坚决。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坚决的进攻样式是合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的远东战役就是在这些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风云人物,华西列夫斯基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出身贫寒的神父之家

1895年9月18日,华西列夫斯基出生在位于伏尔加河流域中部的伊凡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

这里土地十分贫瘠,人们非常贫困,大家只能靠原始的农业耕种来维持生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非常艰辛。

伏尔加河流域的森林主要以阔叶类树木,如橡树、椴树、白桦树、欧洲山杨为主,针叶树主要有松树和云杉。

华西列夫斯基在少儿时代,就开始为贫困的家庭从事简单的劳动。他经常与邻居的小伙伴们进出森林。森林里有许多的野鸟,还有各种各样的蘑菇和野果子。

华西列夫斯基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和摘野果子,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有时他也同哥哥们到田间开荒种地,同农民们一起去割草或打柴。

华西列夫斯基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经常为了能吃到一个面包,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地里去割草,或是干一些别的农活。

华西列夫斯基的父亲叫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在米哈伊尔17岁时,他的父亲就离世了。母亲不久就改嫁给县地方自治局的一个小职员。因为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所以已经长大的米哈伊尔就只得自谋生计,过自己的生活了。

此时,米哈伊尔的前途一片渺茫,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人劝他到科斯特罗马大教堂的合唱团找个差事,因为米哈伊尔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于是,米哈伊尔听从了好心人的指点,到了科斯特罗马大教堂谋职。不久,米哈伊尔从科斯特罗马回到了故乡,在基涅什马县新戈利奇哈村,当了一名合唱团的指挥和诵经士。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后,米哈伊尔和同县的乌格耶茨村的一位诵经士的女儿娜杰日达·伊凡诺芙娜·索科洛娃结婚了。婚后,夫妻俩很是和睦,养育着孩子们。

到1912年时,家里就已经有了8个孩子。其中,大儿子亚历山大不幸夭折,其他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二儿子德米特里是一名医生,后来成了红军军官;大女儿叶卡捷琳娜当了几十年的乡村教师,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她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华西列夫斯基是米哈伊尔夫妇的第三个儿子,排行老四。第五个孩子叫叶夫根尼,是弗拉基米尔州的集体农庄主席和农艺师;第六个孩子叫维克托,是空军领航员;妹妹叶列娜和维拉是农村学校的工作人员,马尔加丽达是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员。

在华西列夫斯基出生两年后,他的父亲米哈伊尔被派到了诺沃波克罗夫斯科耶当神父。

父亲微薄的收入,实在不足以满足这个大家庭的基本需要,所以华西列夫斯基兄妹几个,从小到大,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菜园和田地里度过的,他们要用自己的小手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减轻父母的压力。

每到冬天,父亲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收入,那就是做些地方当局定做的学生用的课桌、饭桌和门窗,以及给养蜂场做一些蜂箱,所得的酬金用来补贴家用。

然而,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华西列夫斯基家还不是最困难的。因为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所以生产出来的粮食是极其有限的,居民的生活很难维持。许多人不得不到别处去谋生,村里剩下的很多是老人和孩子。

留在村里的农民,有的在木材加工劳动组里赚些钱;有的家里有匹瘦马,就给工厂运送燃料;有的则根据厂主的订货,在家里擀毡靴。妇女和姑娘们待在家里,或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边聊家常边织手套和袜子。

华西列夫斯基的童年就是在这块贫瘠又缺乏向上精神的土地上度过的。

怀着赤诚之心去当兵

虽然家庭比较困难,但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父亲米哈伊尔依然坚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

1909年夏天,华西列夫斯基从基涅什马神学校毕业了。秋天,他就要开始在科斯特罗马学校学习。这是父亲为儿子选择的道路,华西列夫斯基似乎没有选择的权利。

华西列夫斯基在学校的食宿费每年需要75卢布,这笔费用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然而,就是在这样困窘的时候,家里偏偏又遭遇了不幸,一场大火把家里的房子和全部的财产都烧干净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就对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留下来帮助家里干活。

事实上,他本身也不想上神学校,也根本不想从事神职这一职业。但是父亲还是东拼西凑,为他借到了上学需要的费用。为了不惹父亲生气,华西列夫斯基还是到科斯特罗马学校学习了。

当时,科斯特罗马城的居民大约有50000人。在市中心有一个苏萨宁广场,广场上竖立着雕塑家马利诺夫斯基为这个人民英雄塑造的塑像。

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科斯特罗马神学校,坐落在临河街的上游。每到春秋时节,学生们大多喜欢在河对岸欣赏市景,谈天说地。

在科斯特罗马城,除了神学校以外,还有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女子学校。

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神学校很有些名气,原因在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思想非常进步,学生们在科斯特罗马的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有些学生还曾遭到过逮捕。此外,科斯特罗马神学校的学生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文艺晚会和音乐会,在该城也享有一定的盛名。

1909年,科斯特罗马神学校的学生,参加了全俄神学校的罢课行动。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刚刚入学不久。这次罢课事件,主要是为了抗议国民教育部,禁止神学校普通教育四年级毕业生,升入大学或专科学院这一决定而举行的。

罢课事件发生后,省长来到科斯特罗马神学校,与校长一起劝说学生们立即停止罢课,并要求罢课委员会收回递交的请愿书,立即复课。如此不妥协的生硬的态度,令学生们大为反感,省长和校长等人被学生们毫不留情地嘘了出去。

随后,遵照地方当局的命令,警察在24小时之内把学生们全部赶出了科斯特罗马城,学校也被迫关闭。但是,思想进步的学生们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走入乡间,宣传革命,继续与当局抗争到底。为了不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当局只好作出一些妥协。几个月后,学生们又回到了学校。

事实上,神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利用这种学校,作为进入高等学校的跳板。这些学生,包括华西列夫斯基在内,他们都幻想着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这样的神学校的学生一样,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1914年春天,在科斯特罗马发生的一些事件,对华西列夫斯基的政治思想影响非常大。“基涅什马纱厂”的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取消罚款、开除几个工头、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停止迫害阅读进步报纸的人。然而,工厂主拒绝接受工人们提出的这些合理的要求,于是工人们宣布罢工。随后,其他工厂的工人也加入到罢工的队伍中。

同年6月,维丘加、罗德尼基和谢列达的所有工厂的工人都相继参与了罢工。

当时,科斯特罗马省第四届国家杜马的议员、布尔什维克沙戈夫,对组织工人起来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到各个工厂去演说,号召工人们采取更坚决、更勇敢的行动。6月26日,罢工波及科斯特罗马。最终,罢工斗争以工人们的胜利而结束。

但是,工厂关闭、工人斗志昂扬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少年华西列夫斯基的脑海中,令他终生难忘。

1914年夏季,华西列夫斯基在家里过暑假。每天,他都和家里人一起到田间和菜园里劳动,除杂草、翻地、采摘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这一天,华西列夫斯基依然如往常一样在地里辛勤地劳动着。突然,他听到消息说,世界大战已经在前一天爆发了,他一下子就愣住了。

那是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又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并根据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俄政府也加紧扩军备战,其军队数量增加到全欧之冠,不过军队的质量却比较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军队相比。

战争打破了华西列夫斯基原先的计划,将他推上了一条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道路。他曾经幻想着从神学校毕业后,到某个农村学校当上3年的教师,积攒点儿钱,然后再到农业学校读书,或者进莫斯科测地学院求学。

但是,现在战争打响了,一股爱国主义的激情激励着他,保家卫国的口号使他热血沸腾。因此,他决定当兵去。

华西列夫斯基当时还不足20岁,是一位热血青年,他投身俄国的沙皇军队,积极参加战争,主要是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拥有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此时华西列夫斯基还根本不了解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发生的强盗式的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当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都感到意外,因为这个选择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父母也是明大义、识大体的人,他们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华西列夫斯基匆忙地整理了一下行装,便迅速地赶回了科斯特罗马神学校。他和几个同班同学经过商量后,决定一起向学校提出申请,准许他们参加毕业考试,然后去参军。

当然,他们这一爱国的举动得到了校方的支持,他们的要求也很快得到了满足。随后,几位同学顺利通过了考试,随即便作为现役军人,被安置在科斯特罗马省军事首长的管辖之下。

从此,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便与部队、军事、国家息息相关,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奏响了一曲曲激昂澎湃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军校毕业授予准尉军衔

1915年2月,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这些新入伍的青年,进入到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学习。

当时,华西列夫斯基是这样想的:

我之所以决定当名军官,并非为了想在军界飞黄腾达。我仍然幻想着成为一位农学家,打完仗之后,在俄罗斯广阔无垠的大地的某个角落里从事劳动。

1864年创立的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原名叫莫斯科步兵士官生学校,后来奉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为纪念新诞生的王位继承人,自1906年起改名为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

俄罗斯当时有10多所军事学校。就级别而论,巴甫洛夫军校属第一,亚历山德罗夫军校属第二,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属第三。

它与前两所学校有个显著的区别,前两所学校招收的都是一些贵族出身的人,或者至少是富裕家庭的子弟。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则优先招收非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子弟。

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学员毕业后的待遇,也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通常被发配到外省偏僻的地区去充军。

然而,这并不影响阿列克谢耶夫军校学员以自己的军校而自豪,该校毕业生都别有一枚特制的徽章。

当时,阿列克谢耶夫军校的校长是哈明将军。他的队列副校长是波波夫上校,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长官。他坚信,只有严厉的处分才能有严格的秩序。

每当他接见纹丝不动“立正”站在他面前的毕业生时,总是问他们是否处于战斗状态,如果回答说“不是”,他就会立即要他们带着全副武装进入战斗状态,要他们罚站。

波波夫上校还对学员们说:“你们自己不先尝尝这罚站的滋味,将来怎么会处罚别人呢?”

华西列夫斯基在学校学习期间,全校共有5个学员连,每个连由一半高年级学员和一半低年级学员组成。每个连都严格地按照个子的高矮编成。

华西列夫斯基身高1.78米,所以第一连没进去,被编入高矮混合的第五连。几个连编成一个营,由波波夫上校指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连的连长是特卡丘克大尉。

令华西列夫斯基和其他学员不满的是,学校的训练几乎不考虑正在进行的战争的需求,仍然按着早已过时的训练大纲进行。

关于在野外障碍下的军事行动、新型重炮、各种类型手榴弹和在战争中使用的汽车和飞机的原理,都不给学员们介绍,各兵种间协同动作的原则也几乎不讲解。

即使是野外演练也是把很多注意力放在队列操练上。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连,由于连长特卡丘克大尉到过前线,所以野外训练课目比其他连队要好得多。

在入学时,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这些学员被确定为普通士官生。两个月后,有些人升为士官。

毕业时,学校授予这些学员准尉军衔,服役8个月后晋升少尉,如果有战功可以随时得到晋升。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每个人除了得到300卢布的军服费外,还另外发了100卢布。同时还发了左轮枪、军刀、野战用望远镜、指北针和现行军队条令。

当时,成为准尉的华西列夫斯基年仅20岁。

主动声明愿意开赴前线

1915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被派到驻在罗斯托夫—亚罗斯拉夫省的一个县城的预备营中。这个营只有一个补充连的士兵,另外有近百名准备派往前线的军官,他们大多是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准尉、少尉,还有几个从预备役补充上来和伤愈出院的中年军人。

几天之后,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连就接到了开赴前线的命令。营长把所有的军官集合起来,要从愿意到前线去的人当中任命一名连长。

华西列夫斯基心想,一定会有无数只手马上举起来,尤其是在预备营待了很久的军官们都会这样做。但是,让华西列夫斯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根本就没人举手,大厅里一片寂静。

营长对部下严厉地责备了几句之后,说道:“要知道,你们是俄国的军官。谁去保卫祖国?”还是没人响应。

于是营长命令副官用抽签的办法,选出一名连长出来。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为大厅里的全体军官感到耻辱。他很想尽快地奔赴前线,但他又不想毛遂自荐,因为他觉得连长的位置对他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看到,年纪大一些的军官们谁也不愿意率领准备开赴前线的连队。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和另外一个准尉声明,他们愿意率领这支连队开赴前线。而其他军官显然很愿意听到他们的这个声明,这让他们如释重负。

离开罗斯托夫后,华西列夫斯基并没有立即赶赴前线。在1915年9月之前,华西列夫斯基带领的连队被编入好几个预备部队。最后,他们到了西南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是以1906年镇压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而出名的伊凡诺夫将军。事实上,在军事方面,他是一个庸碌无能之人。

不久,华西列夫斯基被集团军司令部派往第九集团军。该集团军司令是列奇茨基将军,他是当时唯一的一个非总参谋部军官出身,也就是没有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集团军司令。但是,他却是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军。

华西列夫斯基到第九集团军后,被编入步兵第一〇三师。

华西列夫斯基和他的同乡,基涅什马人谢廖扎·鲁宾斯基准尉,从集团军司令部驻地卡梅涅茨—波多尔斯克,先坐马车又走了大约30公里,最终才来到步兵第一〇三师。

华西列夫斯基担任诺沃霍漂尔斯克第四〇九团第一营第二连的连长。

在这里,华西列夫斯基第一次经历了炮火,到这时他才搞明白什么是榴霰弹,什么是榴弹,什么是迫击炮。这时,华西列夫斯基才真切地感到,和平的生活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1915年秋冬之时,第九集团军所占领的防线是很不利的,它在霍亭城以西地区,与奥匈帝国的第七集团军展开了阵地战。

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一营及他指挥的第二连,被部署在团部所在地尔扎维涅茨村以西的阵地。

战壕给人的印象十分蹩脚,只有一些普通的沟渠,没有胸墙,只是在两边乱七八糟地堆些土,没有最起码的伪装,既无枪眼,也无遮弹檐。在战壕内挖掘了一些可供二三人起居的地窖,有一个小炉子和一个入口。确切地说,这更像是一个仅可爬进爬出的洞口,洞口盖着一顶帐篷,没有任何防御炮火的掩蔽部。而敌人的战壕离华西列夫斯基的部队不到100米。此外,武器装备和弹药供应也很差。

1915年12月中旬,华西列夫斯基他们曾试图在霍亭以西实施突破,但没有成功,反而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他们迫使奥地利军队退后了15公里,而他们推进到多勃罗诺维茨—鲍扬一线。部队再次转入阵地战。

这次战役结束后就开始了冬季休整,华西列夫斯基发现军队存在着许多弊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与高级指挥官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高级指挥官同广大前线士兵之间也存在尖锐的利益冲突。即使在中下级指挥员和士兵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军队内部矛盾重重,直接导致了前线士兵纪律涣散,士气低落,有些军团出现了严重开小差的现象。还有些中下级军官采取严酷和粗暴的方式对待士兵,导致官兵关系更加紧张。没有了战斗力的军队当然就难以保证战争的胜利了。

任连长深得士兵信任

在1915年的整个冬季,华西列夫斯基所在团不止一次地撤出战壕,作为师的预备队进行休整。在休整的日子里,士兵们修补穿破的军服、更换损坏的装备和武器。

如果在预备队的时间较长,也会搞些军事学习。由营长给团内的像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这样的年轻军官上课,仍旧是集体诵读条令,如队列条令、野战条令、纪律条令以及内务条令等。

士兵们,则要进行一些严酷粗暴的操练,希望借此可以整顿士兵的纪律性,但此举往往适得其反。

华西列夫斯基刚到团里的时候,就有许多军官告诉他,这里的纪律很松散。有人劝华西列夫斯基少姑息纵容,而是要让士兵怕班长的棍子胜过怕敌人的子弹。

但是,华西列夫斯基不想这么做。他认为,这样的官兵关系是不可思议的。慑于惩罚的服从毫无益处,一旦军队处于艰苦的作战环境,这种服从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要想克敌制胜,光有服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下属对指挥官的信任。

华西列夫斯基力求按照书本上获得的教益对待下属。在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学习时,华西列夫斯基读了德拉格米罗夫的著作,对德拉格米罗夫的一些真知灼见,铭刻在心中。他在前线时,总是携带着自己摘录的德拉格米罗夫著作中的一些言论。

当然,将一些军事理论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付诸实践,华西列夫斯基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士兵的利益和正在打仗的沙皇军队的目的是毫不相干的,但是华西列夫斯基仍然恪守着德拉格米罗夫的原则,渐渐地这种坚持产生了效果。

在担任连长期间,华西列夫斯基几乎没有同下属发生过任何纠纷,这在当时沙皇的军队中是极为罕见的。

1916年春天,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第一连连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教育,团长列昂节夫上校认为,第一连在训练、军事纪律和战斗力方面,都是团内的优秀连队之一。

然而,华西列夫斯基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士兵们对他的信任。许多年后,华西列夫斯基接到了当年战友们的一些来信。

1946年1月,当年诺沃霍漂尔斯克第四〇九团一连的列兵基斯利钦科,在答复华西列夫斯基给他的信时,他回信说:

过了28年,你还没有忘记前线同一战壕里生死与共的战友。

在这次卫国战争中,我又再次入伍了,不像上次战争那样单独一人,而是和儿子指导员瓦夏一起。1942年3月,他在列宁格勒附近牺牲了。

我现在住在集体农庄里,我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寄给你作为纪念:

忆往昔苦难与不幸,

峥嵘岁月喀尔巴阡峡谷中。

1956年,居住在芬兰的图尔库市的埃赫瓦尔特,写信给华西列夫斯基说:

今年秋天是基尔利巴巴高地战斗的40年,你还记得曾经参加这次战斗的光荣的诺沃霍漂尔斯克第四〇九团一连,您指挥下的一名芬兰籍下级军官吗?

通过这些情真意切的书信,可知华西列夫斯基当年与战友结下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

在实战中积累领导经验

1916年春季,第九集团军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从1915年的挫折中得到了恢复,并提前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面对的敌人,依然是普弗梁采尔将军的奥地利第七集团军。士兵们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所要对付的不是德国人,而是较弱的奥地利人。

每当炮战一开始,他们就观察爆炸的颜色,只要看到大家熟悉的奥制炮弹的玫瑰色烟雾,便会松一口气。

在勃鲁西洛夫进攻之前,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师的两个旅,都部署在鲍扬西南10公里长的一个地段上。

在他们的前面是普鲁特河,河宽40米,深4米。河上的桥梁已经被炸毁。河的右岸比左岸高,因此敌人能够很容易看到俄军的阵地。

由于天气恶劣,俄军的战壕已经返潮发霉。供休息用的掩体内部潮湿,让人感到十分的难受。而为了躲避炮火在冬季挖成的“猫耳洞”已经坍塌。

交通壕很窄,若是两个人对面相遇,要让路都很困难。

在森林掩映的远方,东喀尔巴阡的山峰依稀可见。大家都希望把敌人从他们的阵地上赶跑。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改变他们的处境。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反复研究着敌人战壕前面的一排排支撑铁丝网的木桩,数着有多少匹马。每到夜里,就把机关枪架到能够三面射击的枪眼里。他们还不断地设置枪眼,以便进行辅助观察。

1916年5月22日,西南方面军部队以炮火准备,开始了历史上被称作“勃鲁西洛夫突破”的著名战役。

尽管由于友邻西方方面军和最高指挥部的过失,对这次进攻取得的成果没有加以利用,但是这次战役还是赢得了世界声誉,并且影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

对华西列夫斯基本人来说,也有着一定的意义。他后来说:

这次进攻对我个人也有不小的意义,它对我的作战观点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在进攻期间得到的锻炼对我后来很有帮助。在各种分队范围内组织战斗行动的经验,在卫国战争时期都用上了。

5月24日,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混成军开始向前推进。在中立山地域,奥地利军队释放毒气。据说步兵第四一二团中有近40人中毒,于是大家开始惊慌不安起来,一连两个昼夜都紧张地盯着敌人的阵地。甚至把每一小片云雾都当成了瓦斯,直到风向转移了,大家才变得轻松起来。

5月28日,战局发生了变化,敌人的防线被突破了。随即,第九集团军的战斗呈扇形展开,逐步扩大自己的作战地区。

骑兵第三军命令其所属的各师沿罗马尼亚边境前进,以切断罗马尼亚同奥地利—匈牙利的联系。此时,紧靠着它的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步兵师,翻过了奥布钦—马雷和奥布钦—费雷代乌山脉。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不得不经常性地野营露宿。在这一段迅速进攻的时期,华西列夫斯基取得了他所缺少的在遭遇战和行军中领导分队的经验。

在此期间,华西列夫斯基注意观察上级军官的行动,不仅注意他们率领部队的方法,而且还注意他们对待下级的方式。他再次看到了部队中存在的诸多陋习。而骑兵第三军军长克列尔伯爵的做法,更让他看清了沙皇军队军官的残暴与无能。

当时,奥地利军队在隘口凭借险要地势固守,第九集团军在切尔诺夫策突破的过程中,兵员损失很大。在1916年七八月间,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一直被阻不前,后来就完全停滞了。

而此时,第四〇九团正作为预备队休整,正好归属克列尔伯爵统辖。有一次,克列尔伯将军要求派一个步兵营,去担任他设在基姆波隆格司令部的警卫。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任营长的第一营接受了任务。

当华西列夫斯基来到骑兵军驻地向参谋长报到时,那位参谋长惊讶地望着他,问他多大了。

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22岁”。参谋长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身材高大的克列尔从那里走出来,面带笑容地看着华西列夫斯基,然后他伸出两只大手,捧着这个年轻军官的脑袋,用低沉的声音说:“再打两年仗,我们这些准尉就要当上将军了!”

当时,华西列夫斯基觉得克列尔很亲切,但是在接触多了之后,他才感受到了克列尔的虚伪。克列尔实际上是一个地道的保皇党和暴君,但在下属面前却扮成一副和蔼的样子。

毅然退出旧军队

1916年8月14日,罗马尼亚终于结束了两年的摇摆,向奥匈宣战了。后来的几个月表明,俄国的这位新盟友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到11月就吃了败仗。

首都布加勒斯特沦陷了,罗马尼亚军队有三分之一成了俘虏。

俄军不止一次地与新的盟军并肩战斗,因而深知他们部队中存在着使俄军深感不安的混乱现象。

这时,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17年3月,有消息说,彼得格勒发生了革命,沙皇退位了。

形势突变,使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团、师、集团军、罗马尼亚方面军,以及整个俄罗斯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军队还没来得及向新政权宣誓,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在军队中出现了士兵苏维埃和士兵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影响的增长,也受到了部队距离首都远近的影响。

军官们,包括华西列夫斯基所在团的军官,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其中,有相当多的军官有保皇思想,根本不希望国内发生革命,他们在8月就响应了新的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将军的号召,并正式投到了他的麾下。

另外一部分军官,特别是那些在战争时期入伍的军官,开始逐渐向士兵靠拢。而华西列夫斯基走的也是这条路,开始,他的步子比较慢,随后就越来越快了。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他们要保卫共和国和维护革命祖国的利益。但是不久,他就看到不同的人对这种利益的理解是不同的。军队开始分裂了。

而科尔尼洛夫的叛乱,对华西列夫斯基的幻想是一种彻底的打击。他逐渐开始谴责战争,并对临时政府产生了怀疑。

不久,军官阶层再次发生分裂,此前大家还都坐在一条板凳上,而现在,过去的战友却都怒目相视了。

华西列夫斯基也因为承认苏维埃政权,“结交布尔什维克”,并出席苏维埃会议,而遭到了一些军官的白眼。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认为辞去军职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大家都已经知道工农政府正在进行签订和约的谈判。有人已经开始自发地退伍。

华西列夫斯基心想:我为什么还要盲目地待在罗马尼亚呢?过去带领士兵打仗,自以为是在履行一个俄国爱国者的义务。现在才明白,人民过去受骗了,他们需要的是和平。旧军队与苏维埃国家是水火不相容的。

在把问题想明白之后,1917年11月底,华西列夫斯基退伍了。他艰难地走过形势复杂的乌克兰,好不容易回到了俄罗斯本土。

每到一地,华西列夫斯基都能感受到那种高涨的政治热情,但他并未在任何一地久留。

12月,华西列夫斯基终于回到了故乡,与好久不见的亲人们团聚。

参加工农红军

1917年12月底,华西列夫斯基收到家乡基涅什马县苏维埃军事部给他转来的一份电报。

电报上说,第四〇九团举行了全团大会,根据当时军队中通行的选举原则,他被选为该团团长。因此,士兵委员会建议他立即返回部队,担任指挥职务。

但是,鉴于当时乌克兰的局势,县军事部建议华西列夫斯基留在家里,在当地找个工作。

当时乌克兰的局势是,哈尔科夫苏维埃政权保存了下来,全乌克兰苏维埃第一届代表大会,在这里宣布成立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仍在拉达的控制之下。

第四〇九团同其他暂时受谢尔巴切夫统辖的部队一起,有可能被卷入反苏冒险中。

在这种情况下,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听取县军事部的建议更妥当一些。于是,华西列夫斯基提出让他担任军事工作的请求。不久,他被安排为基涅什马县乌格列茨克乡役前普遍军训处的教官。

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个职务上,大约工作了8个月的时间,而且工作得相当不错。他认为自己可以多做一些贡献,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些实战经验。但是,军事部没有让他在保卫苏维埃祖国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华西列夫斯基暗自思忖,原因显然是由于他出身于神职人员家庭,又当过沙皇军队的军官,授过上尉军衔,因而对他有些不放心。

但是,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只有诚实的工作,才能取得苏维埃政权的信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要更好地利用他的军事经验的迹象。

1918年8月,华西列夫斯基从报上得知图拉省招收农村学校教师的消息。神学校的毕业证书,使他具有了当一名教师的资格。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心想,在这个岗位上也可以为劳动人民服务。国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文化的青年一代来接替老一代人,建设新生活。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向基涅什马县军事部提出当一名教师的申请。不久,县军事部就给他送来了委任状。

1918年9月,华西列夫斯基在新西尔县的格隆斯克乡的维尔霍维耶村小学,后来又到了波德亚科夫列沃村小学,先后当了8个月的教师。

波德亚科夫列沃村有两所学校。华西列夫斯基任教的小学位于村中心。3个班有近百名学生,都是本村和附近村的孩子。华西列夫斯基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教学工作。

学校同事瑙莫娃姐妹俩:叶夫多基娅和瓦尔瓦拉,都主动地热情帮助华西列夫斯基,她们都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校长叶夫多基娅·彼得罗夫娜,分配华西列夫斯基教初级班。很快,他就同教师和家长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在新的岗位上,华西列夫斯基勤奋地工作着。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以补偿长时间以来为寻找真正合心意的工作所失去的时间。

可是,后来华西列夫斯基觉得,无论是教课,还是孩子们的依恋,乃至同事们的友谊,都不能使他从内心里感到满足,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直至1919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被新西尔县军事委员会召去参加工农红军,并编入预备第四营驻叶弗列莫夫市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过来。预备营是根据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9月的一项命令建立起来的,准备作为军区的预备队。

1919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被编入红军,当上了指挥官。从此,他的生活道路就一直向前了。

加入工农红军后,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预备第四营的一个排的教官。该营营长是前沙皇军队的中校顿钦科,军事委员是前准尉科明。

尽管这个营才建立几个月,但其内务制度井然有序,战士们整洁卫生,纪律严明自觉,都大大地出乎华西列夫斯基的预料,因为这在旧军队中是十分罕见的。

普通战士与指挥官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关系。在这个新型的部队中,华西列夫斯基终于有了一种归属感。

加入到红军队伍中不到一个月,华西列夫斯基就参加了战斗。

6月初,在叶弗列莫夫县的斯图平诺乡,富农打死了省里来的负责余粮征集工作的一位干部。根据图拉省革命委员会的命令,成立了一个负责镇压乡里的富农和土匪的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由叶弗列莫夫县的军事委员麦德维杰夫领导。

委员会命令华西列夫斯基所在营,分出一支100人的武装小分队归委员会调遣,华西列夫斯基被指定担任队长。营的党组织指派以马祖罗夫为首的几位有经验的党员,协助小分队工作。

华西列夫斯基依靠这些同志,完成了布尔什维克党交给他的第一次战斗任务。小分队从叶弗列莫夫城出发时,当地居民对他们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亲切友善,有的人则怀着戒心和恶意。

由于小分队的行军路线要经过土匪出没的荒山野林,因此官兵们昼夜都得处于完全的戒备状态中。

到达目的地后,在党小组、战士和当地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小分队迅速完成了委员会规定的全部任务。在短时间内没收了富农藏起来的上万普特的粮食,把数以千计被拘禁的人,或自愿前来报效的农民,以及以前逃避参加红军的人们,送交叶弗列莫夫县革命委员会处理。

虽然加入红军的这段时间不长,但是对华西列夫斯基此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在此时,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迟早要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愿望。

接受正规军作战洗礼

1919年夏天,政治军事形势尖锐起来。南方方面军迅速向图拉省接近,企图阻滞邓尼金反革命军队的进攻。

在图拉周围以及通往图拉的各条道路上,在当地居民帮助下部队挖了战壕,设置了铁丝网,构筑了机枪掩体。百姓们都被组织起来,实行军事化,发给他们武器并加以训练。

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预备第四营,从叶弗列莫夫市被调往图拉。这时,它已发展成有两个营建制的团了。起初,华西列夫斯基担任连长。到图拉后,团又组编了第三个营,华西列夫斯基就担任了这个营的营长。

1919年10月初,根据革命委员会的命令,年仅24岁的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团长,这个团是在原来叶弗列莫夫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久,该团被改名为图拉步兵第二师的步兵第五团。

10月,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五团,奉命调驻筑垒区亚斯诺波利扬斯克地境。团部从米亚斯诺沃市郊迁到扎伊采沃村。在这里,他们听到了奥廖尔失陷的消息。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整个国内战争年代最艰难的时期。

11月,图拉步兵第二师接到开赴西部战线的命令。此时,该师已改称步兵第四十八师,华西列夫斯基的团相应地成为步兵第一四三旅的第四二七团。

在向革命委员会报告部队情况时,华西列夫斯基报告说他们团已经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并补充说,他缺少在作战条件下指挥一个团的经验,因此请求革命委员会给他们团派来一位更有经验的团长,而他则担任副团长或一个营的营长。

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们几次企图劝他收回自己的请求,但最后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就派索鲍尔诺夫担任该团团长,华西列夫斯基任副团长。

不久,华西列夫斯基所在团随第一四三旅,被调至步兵第十一师,改称为第三十二旅第九十六团,他的职务仍是副团长。

1920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十一师,奉命参加对波兰资产阶级地主干涉军的反突击任务。

5月14日,进攻开始后,作为最右翼的步兵第十一师,立即开始和突击集群协同行动,随后就编入了它的建制。很快,部队突破了波兰防线,第九十六团向前推进,以压倒敌人。

5月18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团与敌军波兹南师遭遇,他们遇到了第一次顽强的抵抗,为争夺克鲁列夫希兹纳车站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激战中,华西列夫斯基的部队遭到了重大伤亡。

5月27日,他们重新投入战斗。他们打跑了一个又一个阵地上的敌人。在渡过维利亚河后,进入到多尔基诺沃以南地区,并且准备进攻维列伊卡。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波兰骑兵的反突击。

由于团里的部分士兵未经受住骑兵的冲击,最后全团被冲散了。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一边行军,一边收集被冲散的部队。事后,华西列夫斯基说:“这对我又是一课。”

1920年7月底,正当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突然接到了一道命令,要他立刻前往他原来所在的步兵第四十八师,担任第四二七团团长之职。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以非常遗憾的心情,告别了第九十六团有作战经验的全体官兵。在这个团里,华西列夫斯基作为一个红色指挥官,接受了同敌人正规军作战的洗礼。因此,他对该团的感情非常深厚。

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华西列夫斯基与第九十六团的战友们惜别后,便赶到步兵第四十八师师部所在地的维利诺地区报到。

当时,第四十八师的师长是巴拉诺维奇。师长指示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去第一四三旅报到。到了旅部,旅长兼政治委员卡尔宁告诉他,他原要调任的职务已经有人了,因此,他建议华西列夫斯基去听候师长的新指示。

然而,华西列夫斯基更喜欢担任副团长或营长这类他比较熟悉的工作。所以,他请求卡尔宁旅长给他派一个这类的职务。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便担任了第四二九团的副团长。

1920年8月初,西方方面军在尝到7月胜利的喜悦之后,又尝到了8月挫折的苦头,红军在华沙停滞下来。

500公里的长途行军,已经使部队疲惫不堪了,连续的作战使部队遭受到重大损失。由于远离后方,人员和弹药都得不到补充,而他们面对的却是得到协约国强大技术装备支持的毕苏斯基的优势兵力。

第三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在困难的条件下采取撤退行动。第三集团军撤向格罗德诺,第十五集团军撤向沃尔科维斯克。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四十八师,奉命开赴第十五集团军刚撤出的沃尔科维斯克地区去阻止进攻的敌人,给第十五集团军各部以强有力的支援。

沃尔科维斯克这一带原是第十五集团军的后方,有辎重、炮场和炊事房。一些零散的战士不时地一群群地来到这里。这些战士们面孔黝黑,疲惫不堪,许多人还裹着带血的绷带,愁眉苦脸地在大路两旁踯躅而行。看到战友们的这副惨景,华西列夫斯基的心里很是难过。

8月下旬,在沃尔科维斯克西南地区,第四十八师同企图扩大战果的敌军遭遇了。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四二九团,在待命的斯维斯洛奇地区,也遭到了波兰白匪军的打击。

经过顽强的战斗,第四十八师打退了敌人,抓到了俘虏,缴获了战利品,并在接近比亚沃维斯卡森林的地段部署了防御。第四二九团渡过纳雷夫河后,在此后的两星期里,同波兰白匪军作战,各有胜负。第四二九团左翼是第四二七团。有一次,敌人冲破了第四二七团的防线。为了保障侧翼的安全,第四二九团团长德列伊维奇决定使用作为预备队的步兵第二营,对敌军实施反突击。这次反突击行动,是由华西列夫斯基亲自率第二营实施的。

当天晚上,德列伊维奇团长把华西列夫斯基叫到团部,递给他一份卡尔宁旅长的电报命令。命令责成他立即负起步兵第四二七团团长之职,并在清晨之前,一定要恢复它受创之前的状态。

华西列夫斯基同旅长接通电话后,他对旅长报告说已经接到了命令。他问旅长,在哪里可以找到第四二七团及其团部和前团长。旅长回答说,实际上就是他刚才从那里来的那个营的所在地区。

华西列夫斯基报告了这一地区的真实情况后,建议立即把作为旅预备队的第四二八团抽调到被敌军冲破的地段。同时,他请求给他一夜的时间,来收集和整顿第四二七团,并给予人力支援。但是,卡尔宁旅长命令他立即到设在维伊基村的旅部。

在旅部,卡尔宁旅长决断地重复了他刚才的命令。但是,华西列夫斯基说,尽管他主观上愿意执行命令,但这个命令他无法完成。

于是,旅长便命令立即将华西列夫斯基监禁起来,并押送到沃尔科维斯克的革命法庭。但是,他们还未走出四公里,新的命令又来了,说旅长命令把人带回旅部。回到旅部后,卡尔宁旅长再次向华西列夫斯基重复了那道命令。华西列夫斯基仍然认为这一命令无法执行。于是,旅长立即交给了华西列夫斯基一项书面命令。根据该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因“怠工和盲目胆怯”,被撤销第四二九团副团长的职务。并任命他去那个团的一个步兵连当排长。当天深夜,华西列夫斯基便带着行李,去了白天刚从那里回来的二营阵地。

不久,根据旅长的命令,刚从预备队抽调上来的第四二八团的一些分队也来到了这里。这正是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向旅长提出的建议。

经过几天的顽强战斗,第四二七团败退留下的缺口终于补上了。就在这时,华西列夫斯基接到了第四十八师师长要他去听候指示的命令。在师部,师长巴拉诺维奇和军事委员英德里克松,对他宣布说,经过师党组织和调查机关进行的详细调查,旅长对他的控告完全得不到证实。步兵第九十六团和第四二九团首长和党组织,对他的评语都很好。步兵第十一师首长和政治部还通知说,由于华西列夫斯基于1920年7月初,在绍沙河战斗中表现出的有成效而机智的行为,已经提出授予他“红旗勋章”的申请。

师首长还告诉华西列夫斯基,经集团军司令科尔克将军同意,在没有团长职务空缺之前,暂时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该师新编成的独立营营长。作为独立营的营长,华西列夫斯基经常带领战士们参加击退敌人的冲击。1920年9月23日,是他们最困难的一天。这一天,步兵第一四四旅的防御被突破了,第一四三旅的后方受到威胁。在沿兰河、英罗奇河和斯卢奇河一带的沼泽密林。

战士们不止一次地掉进了没有明显出路的陷坑,当地的一些贫苦的农民搭救了他们,而且还给红军指点眼睛看不出来的浅滩。而那些富人则幸灾乐祸地冲着战士们发笑。

1920年10月,由于苏波和约的签订,整个西方前线反对干涉军的斗争基本结束。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步兵第四十八师,奉命作为集团军的预备队,进驻从第聂伯河到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带。

在步兵团取得最佳工作成绩

1920年11月,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步兵第四十八师,被调到斯摩棱斯克省驻防。他担任营长的那个独立营中,年纪大的军人被动员退役。不久,这个营就解散了。随后,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步兵第一四二旅第四二四团的副团长。

从1921年初,已经有了一些剿匪经验的第四十八师,被调到仍然有土匪活动的萨马拉省。

在一次剿匪战斗中,华西列夫斯基的朋友康斯坦丁·科明不幸牺牲了。这是在内战时期,华西列夫斯基所经受的所有损失中,使他最感沉痛的一个。

到1922年8月,土匪已经被消灭或是被驱散。步兵第四十八师编入了首都军区的建制,它的驻地在特维尔省。其中,以巴哈列夫为首的第四二四团开往尔热夫。

华西列夫斯基再次看到了只有站在伏尔加河上游,才能看到的这条大河的辽阔。在他的眼前,在伏尔加河展开了一幅幅美丽多姿的图画,河面上是宽广辽阔的蔚蓝天空,阳光灿烂。

青年时代的情景,又浮现在华西列夫斯基的眼前,差不多像基涅什马一样的城市,一些类型相似的作坊,主要是打麻厂和麻纺厂。这里的生活像全国各地一样,已经走上了新的轨道。

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团,在担任警备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地参加郊区农村的各种劳动。战士们帮助农民们收获庄稼,帮助征收公粮机关做一些工作。

后来,由于第一四二旅参谋长奥维奇金患病了,上级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代理参谋长的职务。对于华西列夫斯基这个步兵指挥官来说,这是第一次担任参谋工作。

1922年,苏俄红军开始大改组,所有的步兵师都撤销了旅的建制。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步兵第四十八师,则将原来的三个旅改编成了第一四二团、一四三团、一四四团。

一开始,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第一四二团副团长,后来因团长卡列宁去学习,所以他便临时代理步兵第一四二团的团长职务。

在以后的十年中,华西列夫斯基在四十八师所属的各团中,先后担任了团长的职务。所以,华西列夫斯基毫不谦虚地说:“老实说,我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团的工作经验。”

在接手团的工作后不久,1922年9月,华西列夫斯基就开始带领部队准备9月的大演习,这将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这是内战之后的国内第一次由各兵种,以及国家政治保安部队和特种任务部队参加的大规模的对抗演习。这次大演习,时任红军总司令的加米涅夫和工农红军第一副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都亲自参加了。

此时,国家军事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军事学的发展了。1922年,开始建立用自动步枪装备起来的所谓标准连。

针对这种情况,华西列夫斯基和团的有关领导,提出了认真研究新的火器,掌握新的作战方法。但是,由于新设备的不足,这一方法几乎无法实现。

因此,团的工作不得不基本上按照过去的模式,装备和训练新加入团里来的新兵。这些新兵大多是文盲或是半文盲。因此,各部队除了上军事课和政治课外,还必须开设文化课,学习俄语、算术和地理。所以说,红军同时也是一所扫盲速成大学校。

在1922年的重大训练措施中,在冬季进行的军区滑雪侦察队参加的演习很有效果,第一四二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团对滑雪训练也十分的重视,训练搞得十分出色。

当然,对其他种类的体育运动也很重视。团领导把业余时间都利用起来了,力求使全体军人养成爱好运动的习惯,并对优秀者给予必要的鼓励。看到战士们在操场上你争我赶地赛跑,向运动场冲锋,进行手榴弹投掷比赛或者拉单杠,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

新兵们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训练和演习中越是刻苦,军姿就越显得端庄,英姿飒爽。这使得华西列夫斯基由衷地感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