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财经教育理念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18:54:57

点击下载

作者:童本立,王俊豪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财经教育理念与实践

高等财经教育理念与实践试读:

第一篇 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促进学校协调持续发展 童本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来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且善于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毛泽东构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提出的十大关系和统筹兼顾的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作者简介:童本立,浙江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翻两番的目标,而且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一目标,我们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真正改变;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不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所以,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关键。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第一位的要求。能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体现。

科学发展观为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开拓了新的时代视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的先进性,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视野。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总结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变化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

科学发展观为检验党的先进性确立了新的时代标准。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放在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检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加快发展定位在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上。高等教育要科学地发展,一方面,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看作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情况,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把群众的需要与教育的实际供给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在坚持加快发展的同时,千万百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联系高等教育发展和我校实际,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按照发展的要求,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发展,根本着眼点是实现更好的发展。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浙江财经学院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更要注重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注重结构的优化,其着力点是放在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要形成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2003年底,浙江财经学院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奋斗目标。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组成后,根据任期目标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任期4年的工作目标。这些目标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既是实事求是的,又是鼓舞人心的,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全体党员和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早日把学校建成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的地方财经大学,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实现大学建制。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基本点。学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工作围绕学生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要围绕这个中心做好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无论是教材、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课外活动,都应当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以学生为本,要求公正、公开、公平地处理涉及学生学业的问题,诸如招生录取、转专业、评优评奖、助学贷款、特困生补助等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师生员工依法享有各种权益。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目前,学校要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制定人才工作政策,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才环境。

第三,树立“协调”的发展意识,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运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实现我校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发展,在稳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二是要处理好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学校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基本上完成了规模的扩张。目前在校生已近1.5万人,根据发展目标,2010年的在校生将稳定在1.8万人左右。今后将主要从外延式的发展转到内涵式的发展上来,在改善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下工夫。三是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两者不可偏废,要努力形成一种教研相长的氛围,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要处理好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校各学科、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在学科和专业建设这一问题上,既要体现全校一盘棋的原则,按照办大学的要求构建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三大主干学科,同时也要从现有的基础和培育学校特色的角度进行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五是要处理好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分层特点和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兼顾成人教育,努力开拓留学生教育。要在这个框架内认真考虑学校的资源配置问题,保证本科生作为主体教育的资源需要,并注意各层次的全面协调。

第四,树立“可持续”的发展意识,实现学校长远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的时序观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上我们应立足长远发展,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其一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工夫;其二是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和配置学校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其三是要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统筹安排、运用各项资金,以满足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

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促进学校新的发展 王俊豪 王寿春

2004年上半年,浙江财经学院在充分酝酿和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中,“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其内在的联系就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内涵上进一步拓展、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创新思想,它在“依法治校、尊重人才”方面均有重要体现。

大学理念通常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点。它包含着人们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是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更是大学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的增强及各大学之间竞争的加剧,包括质量危机、经费危机、道德危机、自治危机、大师危机的“大学危机”和“大学理念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大学广泛谈论的话题。办学理念的调整和重新确定已经成为众多大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成为大学改革研究的第一课题。21世纪将是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世纪,是高等教育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的世纪,也是对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世纪。因此,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性意义。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很难创建高水平的大学,这是大学发展历史所昭示的一个重要结论。我校新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发展的要求,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依法治校:实现学校治理与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依法治校要求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树立以人的权利为本位的理念,重在保护和发展人的权利的理念。它是现代法治精神在高校中的体现,也是学校管理理念和治理结构创新的理论依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对于大学而言,实行依法治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严格按照有关教育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学校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作者简介:王俊豪,浙江财经学院校长、教授。

我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遵循《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依法治校的“法”是广义的“法”,它首先包括国家的法律、行政部门的法规,同时也包括学校按照这些法律法规,为了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因此,依法治校也就是依法、依规章制度治校。依法治校首要的问题是确立“法”大于“权”的观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的任何人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就要求学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要求学校通过不断的创新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学校的改革实际上都是规章制度的改革,而学校的创新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聘请法律顾问是我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对内对外签订合同时,首先咨询法律顾问,保证学校签订的民事合同等符合法律的规定。近年来,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呼声,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申诉管理办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处理学生的申诉,既维护了学生的权益,也实现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我校还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地梳理,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的精神,保证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等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学校要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党委、校长和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财产。

二、民主决策:提高学校决策科学性的前提和保证

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密切关联的,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没有决策的科学化。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人们平时最关心、谈论最多的便是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问题。①同样,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也是教职工最关心、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民主决策是实现学校决策科学性的前提和保证。民主决策的制度化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也有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通过做出明确的要求,制定操作的程序,以减少随意性,避免流于形式。在此方面,我校通过教代会和职代会制度,通过实行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的方式,通过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和校长信箱等形式,保证了民主决策的制度化建设。正是这种制度化的建设,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在决策中要充分考虑这些意见,以保证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

我们认为,由于学校的教职工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具有实行民主决策的优势,因此,学校应该是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科学与民主决策问题的讨论和实施却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所以,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应是学校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教代会和职代会制度是以学校教师和职工为主体的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形式,是学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托,要不断充实和丰富教代会和职代会的内容,提高其质量与实效,落实好教职工的知情权、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不断推进学校的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程。2005年,我校已经推出了《浙江财经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提出了“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今后,学校的各个层面都要强调民主决策,以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

三、尊重人才:兴校强校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我们经常引用的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说的就是人才和教师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综观古今中外高等教育史,高明的、有远见的大学校长们,总是千方百计把延揽人才作为头等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人才对于高等学校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①李景鹏:《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尊重人才,首先是要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战略抓手,加快学术大师、顶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大学的激烈竞争中,最紧缺的资源是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所以,要加快培养和造就学术大师、顶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要努力汇聚一批帅才、将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素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培养和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优秀群体。这是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校制定了《浙江财经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为人才的引进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并通过相关的制度保证人才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包括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电话补贴、邀请他们参加中层干部集中学习的会议、为他们参加学术会议提供用车、支配一定的经费等。

尊重人才,包括尊重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人才,努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要以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和超常规的举措,带动整个教师和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我校实行的助教导师制就是带动整个教师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好办法之一,请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他们尽快成长,既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又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视与关怀。尊重人才还要尊重学校的管理人才,学校管理创新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学校实现新发展更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才,是“准人才”,因此尊重学生是尊重人才的重要内容。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成才。因此,学校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才能教学相长。尊重学生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第一,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应是一个基本的育人原则。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认真实施综合导师制。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之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学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是一条宝贵的教育经验。我校从2001年起,在学校的各个二级学院实施了“综合导师制”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教师即导师,他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志向、爱好和个性特征以及学生个人的选择,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包括“导向”、“导学”和“导心”,实现了导师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实习、思想和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指导,由此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这一办法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最好途径之一,因为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教育主体——学生的尊重。我校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更快的成长。

第二,重视学生的评价和呼声,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赋予学生评教“话语权”。我校从1994年开始实施每学期学评教制度,并一贯性地坚持学评教,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23轮。实施网上教学评价后,我们让全校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评教过程,并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视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说“不”。为此,学校建立了反馈学生意见的信息通道。其一是学校设立书记信箱、院长信箱、处长信箱,学生在此可以得到某些最紧迫事宜的答复;其二是教务处每学期不定期召开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在此可以了解培养方案、教学进度和重大教学决策;其三是信息员通道,这也是反馈信息最全面、最具针对性的一条通道,它主要依赖于教学督导组下的一支教学信息队伍。该队伍于1998年开始组建,目前全校有300多名学生在岗,他们分别来自全校各个班级学科和专业的代表。信息员将班上同学关于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表编排、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德师风、图书资料以及班风学风等方面的心声,以书面材料和口头发言的形式传递到督导组,再通过督导组反馈到各二级学院、行政部门,各部门和个人认真采集、分析“学生的声音”,一方面积极答复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工作细节不断改进和完善,及时向学校反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确立转专业制度。据调查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和喜爱,为此,从2001年开始,我校在学生进校后的二、三、四学期给学生提供了第二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其后的专业分流中还有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实现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对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自2001年以来,已有近500多名学生实现了转专业。

第四,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推行学生课题立项资助办法,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科研论文交流、会计技能大奖赛、税收征管技能比赛、市场营销策划、模拟股市、计算机硬软件应用技术大赛等活动,形成一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为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提供了舞台。自2002年以来,学校设立了学生科研课题基金,学生申请科研课题非常踊跃。经学校评审,共有多项课题立项,资助经费几十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各类研究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四、教授治学:实现学术领域专家管理的重要途径

直到上个世纪末,国内大学对教授治学的理解还停留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确立的“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上。尽管这一原则1931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的另一位浙江人蒋梦麟先生发展为“教授治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学生求学”的治校观,①但目前国内大学对教授治学概念的使用还只能更多地从欧美、日本等国外大学“教授治校”的概念上寻求诠释,至于新时期中国大学的“教授治学”应该怎样做,人们才刚刚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通过教授委员会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理念,对如何实施“教授治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学术本位,促进学术自由发展,从而使大学成为学者自由探求真理、学生自由成长的场所。实施教授治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所谓教授治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教授治学是指教授本人在学术领域对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即研究者深入细致地探求事物本质和源泉的活动,求真是治学之根本,诚实、严谨为治学者之科学态度;其二,教授治学是指在大学里实行教授对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民主管理,使教授拥有学术权力,使教授们在学术领域行使其决定权。在这里,学术权力绝不只是学者个人开展研究的权力,它有更深刻的含义,即它是指教授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所拥有的权力。因为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应该让教授有更大的发言权。

①北京大学档案馆技术编研办公室:《永恒的记忆》,http://www.dag.pku.cn/pkuapage.

对此,周济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也明确指出:“要发挥教授在治学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尤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一个学术单位,理应发挥学者们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要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进一步扩大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落实教授治学,切实使各级学术委员会能够在治学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让其充分享有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权利”。①

在教授治学方面我校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今后,我们将在更大的程度上把这一理念付诸实施,让教授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拥有相当的权力,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

①周济:《以人为本 人才强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推进高校科研创新 陈寿灿

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研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会确立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大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学科建设创新为龙头,以研究基地创新为依托,以管理创新为保障,推进科研创新。

一、以学科建设创新为龙头,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启动科研创新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载体。学科建设有其特定的结构性内涵,即确定的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队伍,科学的教学过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其中科研成果是核心,没有高质量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高水平教学的开展以及稳定的学科队伍的建设都是空话。科研成果产生和科研方向的凝练是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学科的研究方向要根据科研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加以调整。科研成果的长期积累为学科研究方向的形成提供条件,进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高校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学科发展之路,凝练学科方向。凝练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优势与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高校要有勇气突破原有学科界限,积极推动学科改造,通过学科建设的创新,启动科研创新。在凝练学科方向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关系,使得学科方向的确立与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以及实际情况相适应。在当今时代,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正日益呈现出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在不断加强,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出来,跨学科研究正日益成为一流大学的共识和基本特征。有专家统计,我国的学科分支总数已从20世纪前叶的600多门发展到当今的6000多门。专家预测,当今世界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学科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多学科、大跨度、深层次的交叉渗透和综合。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更加迅速,未来的重大创新将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由此为学科方向的凝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我校已经形成经、管、文、法、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态势,原有学科方向得以巩固,新学科方向不断产生。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培养主干学科,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作者简介:陈寿灿,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教授。

整合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有比较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国家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学科建设中,需要整合学术队伍。我认为,整合学术队伍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科研项目整合,二是通过研究机构整合。研究项目的完成应当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团队的形成既有自主结合的路径,也可以通过组织协调来组建。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应当以科研支撑学科,以学科促进科研的重要性。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级科研项目的作用,使校级一般项目成为提高学校青年教师科研水平、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平台,使得校级重大项目成为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的预研究基础,为获取高层次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研究机构来整合学术队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根据田润平教授的统计研究,日本获得的11个诺贝尔奖中有10个出自东京大学。该校打破了原有的以教研室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科研、管理融为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即“研究所”体制,并通过岗位聘任将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相同、志趣相投的学术骨干组织起来,形成新的学术队伍。他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加强了管理的针对性,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在机制上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了保证,而且也使学术队伍的建设更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目前,高校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团队协作效果显著,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单兵作战仍然较多。社会普遍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较低,究其原因,闭门造车、单兵作战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样需要建立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尤其是在引入了自然科学的“简单性”研究方法之后,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方法,而这不是个人可以胜任的。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尤其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与行动等,则具有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不可能被客观地解析和解释,而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如果说说明是自然科学的最本质的方法论基础,那么理解则是精神科学的最本质的方法论基础,理解是解答复杂的人文社会现象的基本途径。”①显然,“说明”需要团队协作,“理解”更需要团队协作。一个学科学术梯队成员整体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包括知识水平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的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

二、以研究基地为依托,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创新

研究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平台。在我国以往的科学研究实践中,高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其成绩的取得无不以研究基地为依托。在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中,有55%来自高校,他们基本上都在高校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基地。目前,全国有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高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有75项,这75项占整个获奖总数的55.07%;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有64项,占总的获奖数的64.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433项,占总的获奖数的53.57%。高校用不到国家财政科研总额10%的经费,作出了超过50%可衡量指标的贡献。可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基地的建设,就不会有高校的科研创新,高校科研基地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育部不再构建教育系统内部的创新体系,而是要将各高校的所有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由此可见,高校需要从全局出发,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研究基地创新的重任,切实开展自主创新,不但要重视不同类型和职能归属的平台的沟通,还要整合学科方向,建立新的研究平台与研究基地。高校研究基地的建设应当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呼应,与学科建设相适应,与精品课程建设相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契合,切实做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对于自然科学研究基地而言,需要有针对性地体现研究特色和特色行业,在优势领域进行有显示度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自觉将本学科纳入到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中,把科学研究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体现科研创新的价值,产生更多富有的创新成果。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而言,诚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的:“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高校研究基地要切实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功能。具体而言,开展世界观、价值观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推进社会进步;面向市场,利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开发文化产品,推进精神产品市场化、产业化,为市场经济服务。从管理与考核的角度看,研究基地应当完成以下任务:科学研究方面,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创造合乎特定要求的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组织和实施项目研究,培养创新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在学科建设方面,贯彻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科研宗旨,夯实“科研强校”的基础。在社会服务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联系,通过横向课题、咨询服务和专项攻关等方式服务社会,提高学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对外联系与学术交流方面,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展示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力量申报省内外科研基地发布的招标课题。通过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实现科研创新。

①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第27页。

当然,高校研究基地的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无论是哪个级别的研究基地,都必须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例,从惯例来看,基本上都发端于依托一个学科的研究所,进而成长为涵盖几个学科的研究中心,在通过优化组合,形成依托于一个或几个学科的省级研究基地或国家级研究基地。我注意到我国台湾地区的四所名牌大学,即:“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阳明大学都十分重视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学术资源的共享,目前四校不但建立了大学联盟,而且将所有的系都归于“教研单位”,实行“系所合一”的体制,以实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种机制对于我们内地其他高校科研基地的创新也许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以管理创新为保障,推进科研创新

科研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贯穿在科研活动全过程中,从论证立项到成果鉴定,从项目结题到推广转化都离不开管理部门的组织、指导与协调,可以说科研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着科研成果的质量。科研管理的创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科研管理观念的创新。科研管理观念的创新要求对科研管理的认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能够突破以前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科研管理改革的需要,革新旧观念,创立新观念。观念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泉。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当树立服务的观念、团队协作的观念、工作程序的观念和工作效率的观念。高校科研管理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服务性的管理系统。那么,是谁服务谁呢?应当是科研处和各二级部门主管科研的领导、科研秘书、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以及负有相关职责的其他人员团结协作服务于广大科研人员,这就是团队协作的观念。同时,应当强调的是,科研管理说到底是一种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讲究程序的服务,是关注效率的服务,是以产生科研效益为目标的服务。

第二,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是针对学校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我校以前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但有相当一部分是试行的,现在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完善。并且,针对新的形势与条件,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我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遵循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我校面临着争取大学建制这一艰巨任务,为此,科研管理制度要围绕大学建制的学科布局,重点支持科研人员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争取获得高层次的项目和奖励,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争取拿大标的的项目。二是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成为科研创新的保障而不是束缚。我们已经注意到:评价成熟学科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往往并不适用于评价新兴学科和新的学术增长点,比如基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就不能套用一般研究所的管理制度。再如,随着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直接运用到政府决策中的学校与政府之间的重大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理论转化为政策是最高境界,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高校应当建立支持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发展的机制和评价标准。通过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三是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为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制度不是临时药方,而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工作规范,所以,科研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要有一定的预期性,要考虑科研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三,科研管理创新能力的培育。科研管理人员应当向专业化发展,培养其科研管理创新的能力。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许多都是有很强科研能力,能够把握科研规律,熟悉科研管理制度的专家。对于科研部门的领导和一般管理人员在科研管理创新能力上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科研部门的领导而言,其创新能力体现在对政策法律的领悟能力与水平、创新管理制度的能力与水平、制度规范制定的能力与水平、对外沟通的能力与水平、对内协调的能力与水平。科研部门的领导既应是某一个专业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把握科研规律,在管理中有的放矢,切身感受到科研工作的艰辛,才能够做到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又要是综合能力较强的管理专家。另外,科研管理部门领导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迅速掌握科研和正确把握国家的科研方针、精神、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国家已经开通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该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思路,已经成为一个统一开放的科研管理平台,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认为,该网“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将项目的申报、审批、检查、终结和成果的发布、评价等管理环节纳入一体化流程,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保证了资源共享,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水平和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科研管理流程的再造”①。应当说该网是高校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经常使用的网站,然而,据我所知,链接该网站的高校却不多。对于科研部门的一般管理人员而言,由于管理的主要对象从人转移到知识,所以其科研管理创新能力主要是技术性创新能力的培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般管理人员首先必须熟悉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唯有如此,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体现出公正与效率。事实上,工作规范既是对被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一种约束,也是对科研部门领导和一般管理人员的约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只有在规范化管理轨道上进行才有希望,规范化管理是判断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在对科研管理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诚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慕孙所言:“科研管理不是一种容易稳定人心的职业,但责任很重,包括通过自己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政策的了解进行判断,从而形成决策的见解;课题的立项、主要人员的选择、经费的分配,以及组织、协调、跟踪和评判。因此要提高专业科研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包括以下措施:成立学(协)会,建立专门的晋级、级别、考核、工资等制度。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尤其应该将科研管理建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②当今,高校科研管理向专业化和技术化发展是一个趋势,从科研管理创新能力培育的角度看,这仍然是一个难题。总之,在倡导知识经济以及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的今天,创新不但是推动科研进步的力量,也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动力,科研管理创新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础,是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①转引自http://www2.qglt.com.cn.

②《光明日报》1999年3月16日。

服务浙江经济社会 打造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关于浙江财经学院办学特色的思考 王寿春

一、特色及其重要性

研究学校的发展和办学特色,首先应对特色的涵义作出明确的界定。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渊源悠久。“特色”在汉语中是真、善、美的同义词,它与特点、特长、优点、独特、杰出和突出等词语作为同义语或近义语来使用。古人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特色概念源于生活,发展于科学中。当今理论界对特色概念有如下定义:特色是指“优质事物的规定性,即特色是区分优质和非优质事物的规定性,是人们认识优质事物的根据,它表达了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倾向,代表着事物发展和进化的方向”。②特色的重要性就在于:特色者居上。当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便可发现,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始终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持久地垄断历史发展的领先地位。一些曾经是文明时代光辉典范的国家和民族,在后来的发展中却变得默默无闻,而一些在某一时期显得很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却可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某些先进的国家。大学的发展也是如此,一些大学虽然建校比较晚,发展历史比较短,但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某些老牌和名牌大学,其奥秘就在于:特色者居上,创优者领先。要想使自己获得领先地位,就必须争强创优,走特色发展之路,而要想使自己的领先地位能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强化特色,形成新的优势。

作者简介:王寿春,浙江财经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教授。

① 本文的写作参考了我校2003年教学评估特色项目之一:《与时偕行,大力培养财经管理骨干人才》文稿的有关内容。

② 苏昌培:《特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二、瞄准前沿、明确目标: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培养财经管理骨干人才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得最快的省份之一,因此,可以说,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培育财经管理人才,是浙江财经学院建校30多年来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为这样具有独特发展路径和优势的区域培养适用的经济管理骨干人才,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呈现为极其鲜明的发展特色:起步最早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形成的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开放的和灵活的政府管理机制;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家队伍;最为丰厚的民间资本和最为强烈的投资欲望;最具自我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市场经济文化等。

浙江经济的独特发展模式形成了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即浙江经济多样性的发展思路、路径形成了对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在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方面,开放灵活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是,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相应管理能力的人才;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是,具有开创意识和风险意识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才;经济综合部门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是,具有国际意识和开放意识的人才;各种中介和服务机构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特殊需求是,具有强烈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同时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正如浙江经济的发展面临不断的挑战和竞争一样,浙江财经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同样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治校理念,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校在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集中精力致力于财经骨干型人才的培养,为浙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财经管理骨干人才,使学校成为浙江“财经骨干型人才培养基地”,享有浙江财税类人才的“黄埔军校”、注册会计师的“摇篮”的美誉和“学会计找财院”的社会信誉,使学校在财经管理人才培养的激烈竞争中占据并保持了优势和领先的地位。

三、高端定位、顶层设计:凝练培养财经管理骨干人才的办学理念

浙江财经学院作为一所省属财经类高校,1984年建校伊始,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指示:“办好浙江财经学院、振兴浙江经济”,希望浙江财经学院担负起重点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培养财经管理人才的重任。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凝练并形成了培养财经管理骨干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骨干人才,主要指一个单位里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或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项目主管,或独立开创事业的人员等。他们对一个单位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在组织体系中往往难以被他人所取代。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成为骨干人才的起点和基础,也是高级人才的“才源”。我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就是为能使学生尽快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毕业生依靠在学校初步形成的基本素养以及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经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进一步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随着我校对财经管理骨干人才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之中。

财经管理骨干人才的基本特征是“观念新、基础厚、能力强”。首先,“观念新”是指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诚信观念,能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沿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国内环境瞬息万变的需要;其次,“基础厚”是指在大学本科的学习阶段,经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最后,“能力强”是指他们经过学校的学习应形成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做事能力、竞争与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是强调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应用,即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较强的做事能力是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较强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业务操作,具有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竞争与适应能力主要指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竞争性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创新和创造精神,有敢于面对竞争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管理能力是指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协调组织好内外上下的各种关系,善于人际交往,具有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组织、协调、决策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备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自我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一方面要使自己形成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构建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认知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构建平台,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石。

四、反复历练、强化优势:精心打造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

打造人才培育基地是更好地培养财经管理骨干人才的基本前提。建校以来,在人才培育基地的建设方面学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1.人才培育基地的校园建设实现了与浙江经济发展的同步

学校从1990年以前只能容纳1000多名学生的文一路“小中专校区”,到2000年可容纳5000多名学生被省委书记戏称为“袖珍大学”的文华校区,再到2005年下沙校区可容纳15000多名学生的现代化大学校区,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在15年内实现了校园建设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校园的规划与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校园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校园的整体硬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增强人才培育基地的省内领先优势

(1)独特的专业学科设置和省内领先的建设水平。浙江财经学院现有专业34个,其中经济学专业7个,是浙江省本科院校中经济学专业数量最多的,还有2个专业是浙江财经学院独有的,即金融工程和税务。财政学专业有税务专业相匹配,金融学专业有金融工程和保险学专业相匹配,经济学专业有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由此,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经济学专业组合和集群。浙江省高校的重点学科220个,其中应用经济学7个(A),浙江财经学院有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2个,即产业经济学和财政学,占29%。在管理学方面,浙江财经学院现有专业14个,是浙江省本科院校中管理学专业在学校全部专业中所占比重最多的(41.2%)。我校会计学专业是全省会计学专业中唯一的一个省级重点学科(A),它有财务会计和审计学专业相匹配,形成这一学科的专业组合和集群;同时,我校还有几乎覆盖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学二级学科所有的专业设置,由此,形成了覆盖面宽广的管理学专业组合和集群。此外,我校的其他一些非财经类学科专业也设置了与财经相关的专业方向,如:英语的经贸英语方向、法学的经济法学方向、汉语的涉外汉语方向、统计学的保险精算方向、日语的经贸日语方向。由此形成我校近80%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与财经学科相关。

可供参考的大学学科专业排行表明:2005年,我校的经济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51位,省内排名第3位;我校的管理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47位,省内排名第2位;2005年,我校产业经济学学科成为首批10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我校“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成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标志着我校经济管理学科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增强。

(2)优长雄厚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校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可喜成绩,师资队伍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整体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雄厚的智力支撑。从数量方面看,截至2006年7月底,我校专任教师657人,师生比为1∶17。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的教师占总数的47.95%。其中经济学科专业148人,管理学科专业167人,在数量方面居全省高校首位;从质量方面看,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的教授与博士的数量最多,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1.9%。从结构方面看,已经形成多个人才梯队。

(3)扎实且灵活的实习基地建设。作为浙江省财经管理骨干型人才主要培育基地,因其“在下面有腿”而受到许多高校教务处长的羡慕,这是培育基地的重要优势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我校在校外建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多个,实习条件良好。此外,学校在淳安、长兴等地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在杭州市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1989年,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先进单位。也由此形成了学校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界广泛与多渠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

3.骨干人才培育基地优势的精髓所在:立足浙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优势,既是我校在办学方面不同于省内其他各类高校的特色,也是我校不同于国内其他财经类高校的特色。因为,上述优势所形成的人才培育能力既符合浙江先发的、且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也符合浙江经济管理部门对人才的规格、素质的要求,同时也适应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对财经管理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它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财经类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经济管理类骨干人才的发展方向。在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问题上,各个学校有着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我校的做法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首选社会急需的紧缺专业,培养社会所需的骨干人才。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崭露头角,成为经济管理部门的骨干人才或领导。近年来,我校又先后设置了电子商务、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管理等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日语、社会工作等非财经管理专业。由于这些专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其次,它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浙江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素质的特殊要求。根据我校实际,充分发挥财政、会计、金融等学科的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策略,相对集中教学资源,积极培育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不断提升新办专业的办学实力。重视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

最后,它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的财经管理骨干人才,以满足浙江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人才规格、素质的特殊要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有的放矢地选择部分重点专业,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努力与国际接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熟悉世界贸易规则,了解国际惯例,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语、金融、营销、财务会计、外贸、法律的现代经济管理等专门人才。

五、持之以恒、与时偕行: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1.学校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自建校以来,已为本省培养了约3.18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约为3.08万人,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近几年来招生的分数情况一直居浙江高校的前茅。

2.学校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特质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方面,我校在办学实践中,紧紧围绕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增强了他们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财经管理骨干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大学本科的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做事能力、竞争与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所有这些,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在比较大的程度上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3.学校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有一半以上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我校多数的本科毕业生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尽管我校最早一届的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20年,但他们经过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和提高,现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学校为我省财税系统输送了大量本科毕业生,占全系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很大的比重,其中相当部分已成为省、市、县财税部门的业务骨干或中层及以上领导。因而,浙江财院被誉为浙江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

自1987年以来,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人数一直居全省首位,培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其中不少人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和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数,居全省高校前列,因此,我校被誉为“注册会计师的摇篮”。我省知名的天健、东方以及宁波、萧山、绍兴等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分之二的执业人员是我校的本科毕业生。这些人才活跃在浙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社会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1988年以来,我校金融学专业已为浙江省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专业人才,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欢迎。毕业生已遍及省内证券机构、投资咨询机构及上市公司,其中大多数已成为业内骨干。有多人担任各级银行的中层以上领导,数十人担任证券营业部、咨询公司、股份制企业的经理(主任)级负责人,另有不少人成为企业家等成功创业人士。

六、面向未来、把握机遇: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目标和措施

一所大学、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特色是什么,这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但是“特色”既有其优势所在,也有其需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不能一讲特色就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因为特色和优势都是相对的、动态的、变化的。

1.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基地建设面临的挑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对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确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的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财经类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即供给不足、需求不旺——急剧增长、迅速扩张——规模过大、供给过多,这样的需求变化使财经类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呈如下的发展态势:其一,全国高校中财经类学科专业布点数量急剧增加,财经类学科专业的规模快速扩张;其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财经类人才需求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一些毕业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其三,我国高等教育中财经类学科专业布点的迅速增加和数量的急剧增多,给财经类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中国入世以后对财经管理骨干人才提出了国际化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它必须以国际社会的视野而非仅从本国的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并以此确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乃至改革的具体措施,实施顺应历史潮流的国际惯例(如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博采各国之长,推进本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与水平。而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进程中,财经类院校和经管类学科专业首当其冲,财经类院校和经管类专业必须面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办学,培养“国际通用型”的财经管理人才,这是中国入世对经济管理骨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再次,国家就业政策调整对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2007年起,国家将实施面向基层就业、从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中招考公务员等一系列政策调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最后,由于专业学科设置方面的局限,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缺少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素养,有些甚至也缺少人文科学知识方面的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目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2.进一步强化财经骨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措施

(1)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重点建设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学科,积极扶持人文科学学科,逐步形成三大主干学科门类,努力构建体系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明显的多科性学科体系,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学科支撑。

(2)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3)强化和扩大原有优势,增加新的亮点,进一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要本着“立足浙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进一步强化学校作为浙江财税类人才的“黄埔军校”、注册会计师的“摇篮”的美誉和“学会计找财院”的社会信誉,并将其拓展到经济和管理学科更多的专业领域中;进一步强化学校在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建设和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界紧密联系方面的省内领先优势,并很好发挥作为学校重要学科支撑的人文学科在凸现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和鲜明。

以学生为本与尊重人才的时代意蕴 刘本全 吴佳佳

“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庄子以“道”为宇宙本体,以自然为人类本性。老子强调“道”的作用,人只有“法自然”,才能成为无所不为的真正意义的自由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非攻”,孟子的“民为贵”,以及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都包含着朴素的人本思想,体现了对人生及社会的关注和探索①。在西方,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础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的积极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②。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代领导人则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强调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标准。邓小平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体化,扩充为培养“四有”人才。而江泽民根据世纪之交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目标,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完全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创新。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握时代脉搏,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①

作者简介:刘本全,浙江财经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度科研计划基金项目。

① 非洛:《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博正学术.http://www.xueshubook.com,2005-04-13.

② 夏兴有:《论以人为本》,《光明日报》,2004年5月27日。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视教育的主体对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代高等教育之中的自然延伸,是高校实践党的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的落脚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如果说儿童教育中的“蹲下来对学生说话”体现的是儿童与教师的平等,那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则反映了对“师在上、生在下”的传统观念的反思。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品德,体现了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共生”,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学生是一个大写的“人”,高校的老师和学生是有着同样人格的、可以相互交流沟通的“你”和“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谈性的双边关系。没有人一无所知,正如没有人无所不知,聆听他人所说,反思他人所讲,即尊重他人,同时也会被他人尊重。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②尊重信赖大学生,又是保持他们心理健康、促成他们早日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尊重学生蕴涵着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催化学生成才。大学生的才华显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他的外面仿佛有一堵很高的围墙,学校老师难以用短暂的工夫找到他的门径而走到房里去,看不见里面长得郁郁葱葱、充满生命力的小树,也看不见里面盛开的鲜花。如同一棵杏树,它很小很矮的时候外面是看不见的,一直要等它慢慢地长高,等一枝红杏透出墙来,你才会体察到墙里面一定有壮丽的美景,满园的春色已经关不住了。墙外之观,有可能对墙里事物作出错误的判断。正如爱因斯坦做的第五个小板凳,被老师称为最不像样的板凳;爱迪生以学习成绩不良而被拒之于校门之外;青年钢琴家郎朗也被某位老师嗤为弹钢琴像在弹棉花。这些曾被认为是“笨小孩”,或不堪造就的人,后来却成了世界级的名人甚至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不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不尊重学生成长过程,会刺伤多少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留下心灵的创伤。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能把学生的潜能催化出来,使学生在爱的阳光下长出个性和风采。就像沙利文点燃海伦的心灵之灯,造就了其成才的奇迹。

①杨金海:《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3期,第50—53页。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尊重学生蕴涵着尊重人才、尊重潜在的人才。这种把学生视为人才的思想是一种人才观念的新的立意、新的视角。“人才”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君子能长育人才)。人事统计口径的人才,是以学历和职称为标准,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理论研究中的人才,就是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①《辞海》的人才,指有才识学问的人。上述人才的观点是一种静态的看法,而人才的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多视角的。对大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体的。他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很高,才华甚至盖过了老师,他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他者,他是其所是,又不是其所是,他有超越既成而包含着新的可能。无论是其在校时已经开始自主创业,还是多有理论少有实践者,都可以称作潜在的人才。虽然大学生不是人们眼里的两院院士、学问大师、长江学者、大法官、企业高管等高端人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将由他们挑起,未来的专家学者也将在他们中间产生,其潜力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他们是潜力无限的人才。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人才在高校里具有不断生长的含义。“在这个不断受知识驱策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寄美好未来的希望于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开启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和职业、实现富有意义生活之门的钥匙。”“使每个人都能成才”,是高校“以生为本”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成才基础,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高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拔尖人才。但现代教育观所指向的人才不是千人一面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人才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高校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培养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之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二、重视学生权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指出:重新确定大学理念是首要的任务。我校在《浙江财经学院2004—2008年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中确立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制定出一套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框架和实施方案。

①王通讯:《“人才评价标准”讨论之我见》,《中国人才》,2002年第11期。

我校积极吸收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从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学校确立了“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将人才培养总目标定位在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在各种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国内、国际经济活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并把基本要求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2003年,学校制定了“平台+模块”的学分制教学方案:即把课程分为公共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相互联系、逐步推进的教学层次,每个层次设立了教学平台(必修环节)和教学模块(选修环节);每个平台由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下的若干门课程组成,每个模块由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下若干个子模块的若干门课程组成。

在公共教学平台的非课堂教学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必读书”一项。这是我校为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理性选择精读和泛读书籍,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传承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为学生精心定制的自助套餐。我校在1997年就制定了《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读百本书活动实施办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必须在学校确定的《百本必读书目》中,选择20本为精读书(7大类书目中每类至少选择1本),其中《邓小平文选》第3卷、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为指定精读书,另外80本为泛读书。学生在阅读所选精读书后,要联系自身实际,就每本书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心得或体会,经有关专业教师批阅后,报送教务处落实学分。学生完成所选的精读书,上交的精读书心得或体会成绩全部合格者,可取得精读书的3个规定学分。

我校公共教学模块设置了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在各模块中选取共12学分的课程修读(每一个模块修读课程不低于1学分)。这既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计划上,学校利用选修权限的设置和灵活、机动的课程安排,实现了公共选修课每学期滚动开课和最大弹性学习。同一课程资源同时对几个年级的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期学习同一门课程。同班级的学生,既可以在同一时间选择不同教师的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在同一时间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在不同时间选择同一教师的同一课程资源或不同课程资源。通过即时跟踪网上选课情况,采取扩容和加开课程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容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对于不受学生欢迎、无人选修的课程,予以取消;对于暂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在下学期开课计划里予以体现。真正做到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权。

2.智者引路,催化学生成长

尊重学生,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不仅表现在为学生添置最好的设备、建造最好的实验室、购置最齐全的图书资料,更表现在教学软件的建设上。

我校聘用高水平的教师,让学生与学科一同成长。学校深知教师是治学的主体,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所以近几年,校人才引进办公室分期分批从海内外引进了多位具有丰富才学的高端人才,优化了师资结构,并由此带动了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有些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了学校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知名度。

培养青年教师,为学生提供好的教育。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于2004年出台了《浙江财经学院“助教导师制”实施管理办法》,并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提供经费支持,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师资保障。

推行教授上讲台,给学生指点迷津。如果把每个学科比作一个大山洞,里面有很多分支即小的山洞。如果没有名师领着学生先“钻大洞”——再“钻小洞”——最后再钻“更小的洞”,恐怕还未“摸到前沿”,学生就两鬓斑白了。①我校推行“教授上讲台”,就是为了遵循人才成长的师承效应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与创造过程中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对外交流,使学生登高望远。请知名专家作学术讲座:我校邀请了吴健民、张五常、张培刚、宋逢明、汪同三等国内外知名外交家、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百余场,参与学生几万人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校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法国等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合作开办了CGA、ACCA等专业,与美国瓦尔帕索大学进行了ICP项目和英语(人文传媒方向)硕士项目的合作。建立了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制度。开阔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交叉复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培养具有全球视角、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①王通讯:《“人才评价标准”讨论之我见》,《中国人才》,2002年第11期。

3.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教育权益

尊重人才,尊重学生对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据某份资料调查,部分大学生所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选择和喜爱的,是被调剂的,这类同学占被调查者的16.1%;受家长或亲朋劝告选择的占被调查者的10%;还有20%的同学是在不十分了解专业的情况下填报的。①我校入学学生也存在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学生进校后的二、三、四学期给学生提供了第二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其后的专业分流中还有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一幢大楼,共有三个进出口,但他没有标明进出口的通道,他让工人们在楼的周围铺上草坪。一段时间后,草坪上就可见到人踩过的痕迹,人走得多的,路就宽些;走得少的,路就窄些。于是他让工人们依据这几道痕迹铺路。聪明的建筑师知道,事先设计好的路不一定符合人们的习惯,草坪到时还是免不了要被破坏,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自己选择道路。诚如这个故事,给学生一些选择自由,让他们自主进入自己中意的专业学习,他们或许会更好地成才。为培养具有较宽广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自主选择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目前我校根据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开设了会计学、税务、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第二专业。

尊重人才,赋予学生颇具分量的评教“话语权”。我校从1994年开始实施每学期学评教制度,并一贯性地坚持学评教,目前已经做到了第23轮。实施网上教学评价后,我们让全校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评教过程,并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视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给予学生最优先的发言权,学生可以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说“不”。

尊重人才,为学生建立了反馈意见的信息渠道。一是教务处每学期不定期召开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在此可以了解培养方案、教学进度和重大教学决策;二是学校设立的院长信箱、处长书记信箱,学生在此可以得到某些最紧迫事宜的答复;三是信息员渠道。信息员队伍于1998年开始组建,目前全校有300多名学生在岗,他们分别来自全校的每个班级,学科和专业的代表。信息员将班上同学关于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表编排、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德师风、图书资料以及班风学风等方面的心声,以书面材料和口头发言的形式传递到督导组;再通过督导组反馈到各二级学院、行政部门;各单位和个人认真采集和分析“学生的声音”,一方面积极答复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工作细节不断改进和完善。

①夏建春,单良:《大学生逃课心理分析及对策》,《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我校尊重人才,为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作了很多工作。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难免会走弯路,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在对学生修正错误的时候,给学生申辩的机会。为了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学校于2005年成立了由校领导、学生(含法学院学生)、学生处、教务处、纪检监察、研究生部、法学院等部门的同志组成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目前已受理学生的申诉5起,确保了学校处理学生行为的客观、公正。

三、因材施教,加强过程引导

才不立则不兴。我们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立”起来,让学生从“躺着的人才”变成“站起来的人才”。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正如一棵树上没有相同的叶子一样,学生的发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过:“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如果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花,牡丹花会瘦死,反之,用牡丹花的肥料培植松树,松树也会烧死。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校鼓励教师小班授课,对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体育等课程按学习差异实行分级教学。如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学习英语的潜能,建立“合格+拓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在授课、辅导、人机互动、检测和评估等方面体现层次性。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学生至少应修读完“大学英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至少应修完“大学英语(3)”,其余除外语本科专业外(以下简称一般本科专业)的学生至少应修完“大学英语(4)”。“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第一学期教学等级设置: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原则上按“大学英语(预备级)”、“大学英语(1)”组织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原则上按“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组织教学;一般本科专业原则上按“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组织教学。对某些英语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原级成绩达到90分(含)以上者,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推荐,学生所在二级学院批准,申请参加高一级别大学英语的免修考试,免修考试成绩达到75分者,可跳级。学校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艺术设计专业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一般本科专业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并达到一定的分数者可各获得1个奖励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和成绩档案。新生入学后可申请参加我校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取得该课程的学分,成绩以“免修”记载,并提前在第一学期进入“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学校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二级(含)以上考试、其他非本专业学生通过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三级(含)以上考试可各获得1个奖励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和成绩档案。对身体有残疾和患有严重疾病且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出具县(市)级以上及校卫生所的医务鉴定,送所在学院和体军部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参加保健课;对突发或中途患病且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视情况处理,参加保健课或部分免测。对部分双语课程按英语成绩实行分流教学等等。

2.实行“综合导师制”,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合导师制是以高等学校学生学年论文、阶段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指导为主线,兼顾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业咨询、选课指导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科研、思想、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德艺双馨之师,成就德才兼备之才。我校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在大三学生中首先推行综合导师制。组织具有中高级职称及两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引领,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通过在校公告栏上公布导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等信息,组织开放式咨询、学生动员会、学生与导师见面会等活动,使师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建立导师与学生的联系。在这种新颖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捧着一颗心,向学生款款走来”。学生选课举棋不定时可以找导师商量;学生学业上遇到困难时可以找导师咨询;学生在做论文或申报科研项目时可以请导师指导。这些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电话、E-mail和QQ等多种形式进行。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但是尊重学生的一种方式,而且可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尊重,只有这样的尊重,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爱”的回报,产生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导师作为学生成才的引路人,还积极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导学生学习中外文献的检索方法、文献综述、课题申报、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等,“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有的学生直接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有的学生的科研作品在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比赛中获奖。如我校财经新闻班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先后进行了“高校加入WTO后的应对措施:浙江省高校校长系列访谈”、“品位人生:青春学子与院士零距离系列访谈”、“浙江民营企业家系列访谈”、“经济学家系列访谈”等大型采访活动,行路上万里,在国内多家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评论、谈话录等数十万字,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6本采访集①。

四、提供学生才华展示平台和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张扬

1.以社团为根基,展示学生的个性魅力

我校2002年成立了社团管理中心,后发展为学生社团联合会,为学生社团提供优质的服务,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成才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目前我校有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兴趣爱好型、社会服务型四大类型近百个学生社团,并形成了“校有总会、学院有分会”的总体格局。如以音乐、体育、文学等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的兴趣爱好型社团,就有潇瀚文学社、吉他协会、舞蹈协会等35个。众多的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和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2.以大学生的各类竞赛为突破口,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专任教师辅导。并根据《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创新及奖励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浙江财经学院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工作细则》,对获奖队员给予奖励。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下,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获奖数量比前几年有了明显的增加。近3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8项;在2004-2005年的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共取得了经管类10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67个优秀奖的好成绩;在浙江省“舜宇杯”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我校参赛队获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优胜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首次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均取得了浙江省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明白了只有拼搏才会赢的道理,他们比过去更加珍惜光阴,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考取了研究生,成为社会欢迎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从2002年起,我校出台了学生科研资助计划,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2002年,学校批准设立了40项学生科研课题,对4项优秀学生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2003年,学校批准设立了95项学生科研课题,对29项优秀学生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2004年,学校批准设立了100项学生科研项目,对60余项优秀学生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2005年,学校支持大学生科研150多项,资助金额近15万元。在这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中,学生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仅2002年,就有21位同学在《财务与会计导刊》、《财经问题研究》、《商业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2002—2004年间,学生累计发表文章近400篇。其中尤以周勇民、朱礼盈同学突出。周勇民同学自入校以来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民工荒”调查》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诸暨大唐袜业的组织模式与产业升级》的课题成果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组的关注。朱礼盈同学自大一开始参加新闻采访实践活动,已在《人物》等大型刊物上发表稿件50多万字,还在6册大型丛书《口述与对话》中担任其中3册的主编和副主编。

①钟晓敏,吴利群:《推行综合导师制建立教书育人新机制》,《财经论丛》,2005年增刊。

五、心系学生,帮助大学生扬帆起航

1.精心探路,送学生踏上创业、就业的征程

4年前,学校张开双臂把充满朝气的学生迎进美丽如画的校园;4年后,学校要把满怀雄心壮志的大学毕业生亲手交给社会。社会上流行这样的一句口号:“要会计,找财院。”当然,我校的其他很多专业也并不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校各有关部门八方出击,为这些憧憬未来的热血青年精心探路,加快他们创业、就业的进程。一是建立就业人才信息网,学生可以上网查询就业创业指导信息;二是开通就业热线,随时随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建立就业短信平台,把就业信息及时发送到毕业生手机上;四是建立学生就业QQ群,学生相互交换求职经验和技巧;五是召开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如大型、综合及专场),通过供需见面提高学生就业签约率;六是举办公务员面试讲座和考研经验交流会,为学生考试成功助一臂之力;七是做好优秀毕业生的推介工作,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优质人才;八是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提供参考意见。另外,学校还通过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帮助大学生较快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把创业计划设计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今后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2.多方配合,拓宽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

我校在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时,特别强调教师的安排。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教师,教师讲课结合社会实际,反思以往学生就业的成败经验,学生感觉到对找工作很有帮助。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学校聘请社会各界的行家里手做学生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在学籍管理上允许学生转专业,充分顾及学生对社会就业需求的判断和学生对将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实行综合导师制,学校把导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延伸到了就业指导,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到了能发挥其才华的岗位。在学生科研上,学校强调科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从学校毕业生的跟踪反馈信息来看,学生科研在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在杭州市物价局工作的吕明晓在校期间,先后在《经济学信息报》、《中国改革报》、《财经时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论文。他告诉课题组,在校期间的科研活动对自己十分有益,提高了观察、分析、总结等能力,在找工作上比其他竞争者多了专业深度的优势,就业后工作进展顺利,接手的调研工作上手特别快,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多次得到单位领导的肯定。

总之,以学生为本,尊重人才,就是通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良性循环,让大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各方面的才能得到最自由、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成长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明显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财政税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 沈玉平 卢丽君 李美中

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早在几年前,我们看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财政税务专业分配就业呈现的严峻形势时,就开始冷静思考,并多次组织研究讨论,广泛调研,努力探索如何营造财政税务专业的办学特色,如何有效增强其竞争力和生命力。我们认为,作为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的特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重要内容:第一层面是学生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第二层面是如何实现既定培养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手段、途径的特色问题。

在第一层面的培养目标特色定位中,又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其一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就业去向,即学生就业的部门单位。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去向的要求,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制订和修正教学培养方案实现的。其二是学生就业的层次,即学生进入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后所担任的工作角色(是一般工作人员,还是高级管理人才)。在过去大学毕业生稀缺的时代,部门和单位把大学生当作珍宝,大学毕业生进入单位后大多得到重用和培养,而在如今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是面向基层工作岗位,而且从科学的干部培养机制来考虑,也需要先将大学生放在基层锻炼,使其具有坚实的基层实际工作基础,才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所以,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基本上定位在基层实际操作和管理的人才。

实现特色培养目标所采取的特色培养手段、途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与体系,包括体现学生知识结构的教学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业务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操作应用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必须变革以往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特色培养手段途径既具有内容的联系性、整体性,又具有实施建设的分散个体性,即可以分解为各个特色项目进行相对独立建设,所以往往又称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性质差异,各个学校的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各个地区的人才需求特点等实行“自主创新”。特色项目建设也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简介:沈玉平,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尝试,在财政税务及其他专业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建设。

一、设立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培养特色人才建设

我们分析认识到,目前社会对既有财经知识功底又有新闻和文秘写作技能的人才有相对的需求,各种媒体、财税等政府机关十分需要财经笔杆子,而目前国内若干所高校开设的财经新闻专业是以新闻学为背景和基础的,从实际发挥来看,普遍存在财经知识偏弱,不能深度写作财经专业性报告等各种作品,有时甚至难免要说“外行话”,不能满足社会制度和管理、经济日趋专门化和复杂多样的形势,特别是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更倾向于财经知识功底见长的人才来承担笔杆子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财政专业的学生所拥有的财经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适宜于在此基础上覆盖新闻和文秘写作知识,由此构成“两栖复合”人才。基于这种认识,我院从2001年开始在财政学专业上设立招收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以财经专业知识为主体,增加和覆盖新闻与文秘的写作、采访、编辑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教学法外,还特别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财经新闻实验室,还由专业教师带队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调查实习,先后采访了30位两院院士、15位大学校长、10余位著名民营企业家,出版了6集(100万字)的专访录,在省委教育工委《内部参考资料》上专题发表了20多期。事实证明,我们建设的这一特色方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初步成功。2004年,我们邀请了在浙的各大媒体的领导和专家对这一特色方向进行论证指导,他们均对这一特色方向以及培养手段给予了充分肯定。几年来,我们还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积极改革探索,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还计划在引进教师充实队伍、创办实践刊物、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招生与就业的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将这一特色方向真正办成我院专业建设的亮点。

二、全面深化综合导师制——培养人才机制特色建设

我们感到,在以往的大学教学程序中,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只限于课堂教学的100分钟时间和100厘米讲坛,当讲课结束后,师生处于隔绝状态,学生要想求教老师,没有时间和空间;有责任心的老师也苦于没有机会和联系机制来进一步指导学生,满腔热情无处使劲。政治辅导员由于年龄、社会阅历、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技能深化培养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综合导师制架起了专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拓宽了老师对学生培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经常在课余和教室外强化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领、专业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心。特别是对学有余力和培养挖掘潜力的优秀生和由于各种原因学习陷入困境的学生这两个极端,我们利用综合导师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抓好两头工作,带动中间。

对于学有余力和有培养挖掘潜力的优秀生,强调由导师(必要时增配专业水平高的教授)给予人生发展规划定位、专业学习方向与计划安排、专业理论与技能、品格修炼与能力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不少学生被吸纳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几年来,学生在申报校科研立项、学生成果发表、科技创新获奖等各个方面结出了硕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学习障碍,陷入学习困境的学生,我们利用综合导师做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弥补了政治辅导员对这些学生作帮教工作时势单力薄的不足。我们首先经过分析认识到,当代大学的特点之一是没有承担过家庭、社会的创业,对家庭和社会建设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弄得不好就演变为较为严重的自私自利,而如果这种教育是以集中报告的形式进行,学生又会反感,效果不佳。综合导师制可以细心入微地启发教育学生,导师可以以社会典型事例、甚至自己亲自经历来针对性地开导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例如对2000级社会保障专业班一位同学,在第七学期初发现他有13门课(包括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考试不及格,且尚未补考及格。经过导师语重心长、感人肺腑的多次谈话教育,这位学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在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包括补考以前拉下的不及格课程、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篇论文,圆满地完成了学业,顺利地拿到了学历、学位。用他本人的话说,是导师挽救了他,转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父母感激地说:“我们真是遇到了贵人。”又如学院领导和导师对2000级12位累计不及格或补考学分20分以上的学生逐个进行谈话,这12位学生除通过本学期的课程考试外,还通过了补考以前学期的课程。

综合导师特色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效,2005年获得了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且,我们还在不断推进、深化、完善,期望构筑多方位、立体式的健全体系。一是实行导师接待日制度,针对学校搬迁下沙后教师来校机会减少、学生与导师见面、指导难度增加的情况,我们实施了导师接待日,即规定每位导师根据自己任课等工作安排情况,确定校历第2周的某一天为导师接待、指导学生的工作日,增强了师生联系和指导工作。二是实施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规定每位辅导员每学期跟班听课不少于8次,观察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状态和老师教学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向学院领导汇报,提出改进学风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形成学与教、管三者互动的通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风好转。三是完善领导、导师、辅导员三级谈心帮教制度,即由辅导员在每个学期初排查出每学期有困难的学生及其不及格需补考的学分,规定不及格或补考学分在20分以上的学生(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这类学生将不能获得学位,甚至可能不能获得学历),作为重点帮教对象,分配给院领导谈心帮教;对不及格或补考学分在12~19分的学生,由所带导师谈心帮教;对不及格或补考学分在11分以下的学生,由辅导员谈心帮教,力争挽救每一位可能上进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率和学位获得率。

总之,综合导师制已成为我院全员挖掘学生潜质,促使后进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机制。

三、推进专业实践教学——操作技能培养的特色建设

如前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大多都从事基层业务操作,应用实践能力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着手研究加强各环节的实践教育,除了毕业实习、学年实习等环节按照学校有关统一要求建设、管理之外,我们着重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建设专业实验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课程建设计划中,“公共组织财务”、“新闻编辑学”、“税务管理”、“财税信息系统”、“预算会计”5门课程已列为校级实验课程,每门课学院资助1万元用于改革建设。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建设好这些实验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金融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的若干思考 虞群娥

办学指导思想事关一个学院的定位和发展。我们认为,对一个学院建设与发展整体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金融学院的发展创新,是我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是我们办好学院的前提,也是我们建设和发展学院的关键。

一、办学指导思想

我院金融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学校“十五”、“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学科,学院经过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根据学校“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明确了社会和市场对金融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根据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对金融专业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国外金融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改变陈旧的办学思路和教学观念,以紧跟形势、紧跟时代要求为重要的办学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指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的金融骨干人才。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学院在总结十余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远景规划与目标,结合学院的现有条件和力量,明确了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的总方针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服务,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确定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是:

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就是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虞群娥,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第二,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即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就为我院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就要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就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具有创造意识,从而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第三,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坚持把育人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适应能力普遍增强,真正做到“进德修业、与时偕行”。

第四,切实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动摇。我院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定位都决定了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要以科研促教学,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科研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工作,促进专业、课程、学科建设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第五,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结构。在办学层次上,我们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教育结构。本科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已成为我院办学的主导思想。

第六,坚持立足浙江、面向社会、辐射华东的办学定位。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为地方、为社会需要服务的关系。既要满足本省对金融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又要积极拓展服务面向,为华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近年来,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为依托,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夯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学院综合实力,持续和全面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院定位

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院应按照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秉承和发扬学校“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办学精神,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对金融类本科专业人才的需要,以专业质量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主线,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的金融经济类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

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 指培养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现实的金融经济类问题作出独立的分析研究和判断,并利用这种分析研究,指导个人或他人的行为。这种能力区别于纯学术的理论研究能力,然而又是现实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客观要求的能力,是我们实现人才错位培养的重要方面。

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指培养的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在一个真实的金融经济环境中,能进行独立的操作。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做事情,而且能够做好事情的能力。因为从客观上来讲,作为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要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会做事情,能做好事情,这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作为大学,很有必要教授给学生必要的从业本领。

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要求 指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市场化的人才,他们能够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取向,能在竞争性环境中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也是当前以及今后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的学生应有适应这种趋势变化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学院的具体定位为:

目标定位 立足浙江,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5~10年时间把金融学院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本硕博学科和专业层次分明,并在浙江省内领先的金融类二级学院。今后将逐步建设形成4~5个专业,5~6个专业方向的办学格局,本科招生规模将逐步达到每年约300余人(不含东方学院),6~8个班级,学院在校本科生总的人数达1200余人。努力将金融学院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有自己特色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在省内具领先地位的金融类二级学院,为培养具有较强分析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的金融经济类高级应用性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类型定位 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为第一重心,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学研究型二级学院。

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从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多层次办学和培养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 保持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业的领先地位,发挥现代金融实验中心和研究所、研究基地的作用,着眼于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人才培养定位 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大类培养、夯实基础;多向发展、专业定位;能力训练、注重素质”为培养方针,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金融经济类高级应用性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以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经济专业人才为基点,突出表现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市场特征,突出表现立足浙江的区域特征,突出表现金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特征。

科研服务定位 科学研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服务。

师资队伍定位 稳步增加师资数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学位比例、高职称比例和外部引进比例,形成一支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三、办学思路

我们的办学总体思路是: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学科建设,使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在注重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和前沿知识研究的同时,狠抓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专业上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关注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使之真正能为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各专业业务流程设计与教学过程管理,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点,狠抓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的金融骨干人才。

1.确立本科培养的中心地位 立足本科教学,注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除了在专业、课程、教材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之外,还采取本科生导师等办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本科学生的指导,以保证培养质量要求。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基础。在办学过程中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上能满足教学科研所需的前提下,在师资结构上注重满足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而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金融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深化教学改革 改革是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其内容涵盖学科专业定位的改革、教学方案的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等等。实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认真抓好实验室、实验课和课外实践教学,培养既掌握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4.深化教学改革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视并抓好科研工作。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高校对社会应做的贡献。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强化为浙江经济服务的意识,使科研更多、更好地为浙江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地方部门对金融学院办学的支持。

5.依托管理,强化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院把教学管理的重点主要落实在制度管理、质量监控和教学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来控制和规范教学秩序。

(1)制度管理:学院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一套教学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来落实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要求、考核和奖惩。

(2)质量监控:学院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学评估工作,通过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的双重评教制度,实施多方位的质量监控。

(3)教学行为规范:学院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教材、教学大纲、课程题库的建设,规范了教学行为。

培养高起点国际化人才——来自会计学院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总结 邱学文

一、背景分析

1.加强国际型会计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根据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走向国际化。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我院长期以来会计教学改革经验的提炼,是对未来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中心,这是会计学院实施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两个面向”,是指会计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这是“一个中心”的保证措施。因为只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需要的会计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会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新会计业务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加大了会计处理和选择的难度。

第二,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会到全球经济中,我国企业完全暴露在全球大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之中,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风险。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快速普及,使得会计主体依附的空间更加变幻莫测。如何对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与核算,以降低其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成为会计人才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简介:邱学文,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2006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第三,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化和高级化,会计的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会计工作规范及质量要求、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方式等都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会计师注册资格面临国际间相互认可问题,这些方面都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知识、科技、人才智力等因素,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第五,随着业务活动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许多企业的经营将以集团经营、跨国经营和股份化经营三者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这对会计手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网络的运用,更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提高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和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第六,随着市场运行的规范化以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理性化,会计将从核算为主向预测决策为主转化,也使会计人员的精力更多地转向组织管理、协调、职业判断和参与决策等方面,会计的功能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会计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要求会计专业人士必须具有国际性的广阔视野和从业经验。国际化会计人才紧缺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界的一个突出问题。

2.大学会计教育必须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会计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会计界的热点。

美国会计学会(AAA)是一个主要代表美国会计教育界的职业团体。为了对未来会计教育进行研究,AAA下属的“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对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研究,并于1986年提交了题为《未来会计教育:为不断扩展的职业做准备》的特别报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如:应当把会计视为一个建立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操作基础上的,提供和传播广泛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会计教员应当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并在为各类组织设计综合的信息系统方面继续努力;会计学生应该加强文科、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利于培养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和教学计划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会计教育计划应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调整的需要等。

1989年,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并资助和监督13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会计教育改革。AECC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提出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即会计教育应注重能力培养,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在中国,财经教育曾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发展缓慢,由于会计的社会地位不高,会计教育的影响力很弱。近年来,又出现了会计专业一哄而上的现象。由于会计教育目标不明确,会计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从总体上说,目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呈技能型,培养方式呈封闭型,会计从业人员大多属于“簿记型工匠”,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严重不足。

为适应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改革。

3.培养起点高、视野广阔、具有国际化专业教育背景的高级应用人才,是会计教育改革有效的切入点

会计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提了很多年,进展不大的深层次原因很多,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准和切入点不恰当是其中突出的两大问题。

培养起点高、视野广阔、具有国际化专业教育背景的高级应用人才,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会计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思路,定位比较科学,又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成为会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二、基本目标和改革思路

1.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工程,学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扎实,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符合市场需要的才能,能够以独立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知识,视野广阔,创新能力较强,对各种会计职业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会计发展的需要。

2.改革思路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应当从学生素质培养、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硬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存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教育工程。国际化会计人才素质特征的定位是:基础厚实、视野广阔、知识结构合理,学习能力强、法律意识强、自信心强,掌握业内国际惯例,能够进行国际交流。会计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院对专业方向正在进行改造,重新定位“国际会计方向”的培养目标,增设“网络会计方向”和直接引入国外会计教育课程的专业方向,调整传统的会计学和审计学方向的培养目标。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上欠合理,会计专业课所占比重太大,法律、税务、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课程的比重过小。在教材内容上,会计课本被当作教学的基本依据,且侧重于实务性的制度解释,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以及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此外,高新技术的教学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曾经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的15项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大多与信息技术有关)。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目标是,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关注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和课程考试方法,适应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逐步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交互式”教学方法。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实施双语教学,同时完善实验教学。完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实验室实验、毕业实习诸环节,建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体系。实施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工程。

(4)重视教材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规范教材选用,保证选用教材符合课程教学大纲和国际化教育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教学上的适用性。积极采用原版教材,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反映国际化要求和我院教学特色的专业教材。

(5)强化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控制。成立以教授为主要成员的督导委员会,围绕教育目标审察教学工作。实施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把教学质量监控重心前移到各个教研室和学科小组。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养,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人员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6)培育教师敬业、学生奋发、学术为上、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全体教师应具有优秀的师德修养和学术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流的敬业精神,具有国际化会计教育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创造一流的教学效果。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新思路,营造勤奋、踏实、追求卓越的氛围。

三、具体举措

高起点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目标的提出,既基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也充分考虑了人才培养的现实条件。基于学院的基础条件,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可行的。具体来说:

第一,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符合我院“一个中心,两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即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中心,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开展会计教育。

第二,学科建设成效。我院的会计学科为浙江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会计专业为省重点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省示范会计实验室。多年的学科建设,在师资、科研、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为高起点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第三,学生素质。我院会计专业历年生源充足,学生总体素质较高。自2003年起,我院会计专业改为第一批招收,更使生源质量有了稳定的保证。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为推行高起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实现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科发展为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

经过1999年的我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的学习,全院教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更新了会计教育理念,在以下方面形成了共识:

第一,学生应具备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培养会计人员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知识。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能有关知识。

第二,学生应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会计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自我独立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知识。

第三,会计教育应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化。现代企业经营呼唤现代会计人才,而培养现代会计人才有赖于实现会计教育的现代化。

2.建设“双高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和关键。根据学校的“双百计划”,并结合专业改造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制定了《会计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五”规划》,明确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打造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型”优秀师资队伍,师资结构的“双高”比例大幅增加。目前已有教授15人,博士7人和在读博士生13人,副教授34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3.3%。从总体上看,我院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渊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无论是教授、副教授人数还是博士人数,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均居于首位,并已有十几位教师能采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3.加强国际合作,创立外向型办学模式

(1)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的CGA项目。

经过多方论证,我院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了CGA培训项目。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ertified General Accountants Association of Canada,CGA-Canada),是经加拿大国会批准可以在加拿大执业的会计团体,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洲国家会计师协会、亚太会计师联盟和国际会计同盟四个国际性会计师组织的活跃会员。CGA(Certified General Accountant,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为国际公认的会计师职业资格,可在加拿大及世界各地从事财务类工作。

我院CGA班创办于2002年9月,系从我校前一年度入学的会计本科学生中筛选组成。该班级专业课程设置、全部专业教材及学习参考书均由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定,共计14门课程,其中9门专业必修课,由本院英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授课,CGA给予日常教学指导,CGA-Canada每学期选派一名资深外籍教师来担任部分课堂教学工作。另有5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参加CGA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均为英文卷)。学生在取得全部14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具备两年的会计相关工作经验后,可成为CGA会员。通过该课程项目的系统学习,学生能了解西方最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及专业基础,对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进一步深造,或加入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到国外学习工作,都有极大帮助。因此,学生报名踊跃、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家长也非常欢迎,开办四年来得到了相当的认可。CGA项目的运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被作为学校教改的“试验田”之一。

(2)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合作的ACCA项目。

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专业会计师组织,目前在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多万会员和学员。ACCA的宗旨是向有能力的优秀人员提供进修专业会计师资格的机会,ACCA专业会计师资格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执业资格之一,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联合国在确定其全球课程时,以ACCA课程大纲为蓝本。ACCA在英国及所有的欧盟国家具有法定的监管权利,会员可在多国执业。ACCA专业资格不仅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而且深受中国国内企业的认可。商业市场对于会计师的要求,除了学历和个人素质外,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资格成为许多公司招聘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条件之一。拥有ACCA专业资格,不但可以充分掌握专业的会计技能,更能学习到战略管理的相关知识,如公司运营、成本控制、投资风险评估、财务计划等,这些都是高级财务管理者必备的技能。

2004年开始,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设立了ACCA教育中心,在本科中引入ACCA课程的体系,并设立了杭州唯一考点。

4.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根本改观

在教学方法方面,分不同层次实施相应措施,部分专业更是按打造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重大变化。

(1)CGA项目和ACCA项目:全部专业课程采用英文版教材、英语教学。CGA项目的9门专业必修课和5门专业选修课均采用加拿大教材。自第二学年起,所有专业课程均用英文授课。同时,对该班还强化了英语课程,增设了由外教上课的英语口语课。CGA的9门必修课是:财务会计1、财务会计2(附个案练习1)、管理会计1、财务会计3、财务管理1、管理信息系统1、管理会计师2、高级会计理论1、审计1(附个案练习3)。5门选修课是:税务1、财务会计4、财务管理2、审计2、专业认可综合考试1,这5门课参加全球统考。

ACCA项目的16门课程都使用ACCA推荐的英文版教材,采用全球的统一标准,以英语为基本语言。课程的制定经过了广泛的咨询,内容设置适应当今商务社会的需要,包括基本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信息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公司法与商法、企业税务、财务管理与控制、财务报告、审计与内部控制、战略经营计划与开发、高级公司报告、战略财务管理等12门必修课和审计与认证业务、高级税务、业绩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4门选修课(任选2门)。

(2)国际会计方向: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国际会计方向是我院最早设立的专业方向之一,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熟悉与国际会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际会计发展的新动向,有较强的会计实务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胜任跨国公司和涉外经济部门的财务与会计业务及其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我院对该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尽量采用由知名学者撰写、国外著名大学普遍采用、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版本,例如Wolk教授的《会计理论》、Scott教授的《财务会计理论》、Diamond教授的《财务会计》、Meuller教授的《国际会计》等教材。2002级国会班将对“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等主要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3)其他专业方向:多门专业课程采用原版教学。一般都有三门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原版教学。此外,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强调国际化的要求。

5.强化各项软硬件建设

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一项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我们既重视基础条件建设,又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学院文化建设,着力营造教师追求事业、学生追求学业、人人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1)硬件建设。学院近年来配合学校加速电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教辅设备。实验室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学科点现有专用实验室面积为37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5多万元,其中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8台,1999年被确认为省级重点示范实验室,其硬件配置与功能运用在省内达到领先水平,在全国亦居于先进水平。

学院正在积极筹建独立网站,并着手会计远程教育网和会计信息资料库的筹建,争取使之成为浙江省的会计教育、研究的信息中心,为我省的会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和条件。

(2)制度建设。在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例如,对CGA项目,从一开始就抓了管理制度。包括师资和班主任的配备、生源组织、日常管理等,都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因此,尽管是我校第一个引入的国际教育项目,但工作有序,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感到满意。

四、初步成效

1.推动了学风建设

打造国际化会计人才、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双语教学。尤其是对双语教学,学习初期学生会存在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阅读速度过慢,解题时不能准确理解题意。为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加强英语和专业的学习。以2001级CGA班为例,除课堂教学时间外,学生每天花在英语和会计专业课程上的自学时间为4~6个小时,一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还参加了校外的英语培训课程。2001级CGA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多数学生还能主动上网到CGA试题库做题目检验自己的学习,如周磊进同学在学习FA2时,做完了全部模拟试题。

2.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由于在教材和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增加了适应全球化需要的课程内容,并选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缩小了与一流大学的差距,学生可以.

(1)了解西方国家的会计体系,包括会计专业术语,编制会计报表所遵循的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财务报告的构成等;

(2)掌握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包括从会计分录到编制财务报表整个会计循环;

(3)能利用财务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经济决策,能看懂西方企业的财务报表;

(4)加深对会计学科的理解。由于英语原版的学科教材,在编写思想、体系结构、内容取舍、习题配置等多个方面,与我们的教材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这类教材的过程中,能够从另一种角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从而扩大视野,加深理解。

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更是有极大的提高。一方面,在会计教学中,把英语作为教与学的另一种适用媒体,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会计学科的专用术语、独特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法,听懂会计学科的英语授课,读懂会计学科的英语教学资料,进而能用英语就会计问题进行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仍以2001级CGA班为例,当CGA系列专业课程的第一门课程FA1开课时,听不懂外教授课内容的学生占60%,到期末外教再次到来时,能听懂外教授课内容的学生已达90%以上,有的学生已能大胆地主动与外教进行交流。如王栩同学在与外教进行课堂交流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给外教留下了深刻影响,受到外教的一再表扬。特别值得高兴的是,个别原本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已努力跟上,不再掉队。另一方面,汉语与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其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双语教学不仅从读、写、听、说上培养了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而且也适时地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用外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1级CGA班的一位同学获得了由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直接颁发的CGA奖学金。该奖学金在全国有CGA项目的20多所著名高校中每年授予10人。2004年9月,2001级CGA班28名学生首次参加了TX1(税法1)课程的全球统一考试,其中24名学生成绩合格,通过率达85.71%,位于全国高校前列(上海财经大学84.62%;南开大学85%;中山大学61.5%。中国通过率81.3%;全球通过率67.6%)。

3.提高了师资整体水平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要开展严格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作为双语教学学科的教师除了精通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要精通用作教学语言的外语(英语)。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是会计专业教师而外语不仅可以自由交流,还能讲解、辨析、例证该专业的教学和相关的实验、实践以及课外活动,所以不是能够读懂外语教材的教师就能用该种外语进行教学。中国现阶段培养的会计学科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口语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会计学科教学的能力。我院在引进师资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尽量引进双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外,我院还加强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制订了教师进修补助计划,积极支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外语学习班,争取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

4.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由于CGA和ACCA项目都是采用国外的教学体系,使用的是英文教材,作业、考试等都是使用英语来完成,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使用英文进行学习的习惯,这就为学生出国深造或报考研究生创造了条件。赴英国某大学进一步深造的2001级CGA学生高孙超来信说,CGA为他到英国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他对英国大学开的课程很快就熟悉了,学习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5.推动了学科建设

在打造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学院强化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培育和形成新的竞争实力。会计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浙江省高校同类院系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五、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拓宽国际教育合作的渠道

探索与国外和境外知名院校进行“3+2”国际联合办学的可行性并赋予实施。已经联系的有南澳大利亚大学、爱尔兰邓多克技术学院、美国瓦尔帕索大学等。我院已经派有关教师到上述大学作访问学者或参观访问。我院权艺卿副教授已经被韩国釜山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今后打算进一步与上述学校进行“3+2”的合作,学生在我校读3年,再到上述学校读2年,双方都承认学历。

2.实施师资培养工程

为适应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在继续重视引进高素质师资的同时,将师资工作的重点转向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上。我们计划,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等手段,改善中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会计教育理念,争取在三年内有1/3以上的教师能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争取主办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建立学术假制度,鼓励教授与博士腾出一定的时间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3.改造学科点资料中心

完善“钱塘会计网”的建设,使其成为对外联络的重要窗口。增添国际、国内会计动态信息,使该网的会计信息成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及科研的资料库。

将目前功能比较单一的资料室,改造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信息资料中心,更好地为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服务。要增加国外的资料,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掌握国际研究的前沿信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及特色研究 王衍 冯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内高校设立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走过了从小到大、专业数量急剧扩张的过程。如何使该专业由弱到强、走向成熟,如何使我校的信息专业在国内、省内众多的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我校信息专业的办学特色,特色是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来辅助管理,这是管理信息系统早期的形态,这时的信息系统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60年代,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的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并创建了成功的范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管理学院开创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开始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入研究。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都陆续设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同时,部分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优势的理工科院校也从80年代初陆续创办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8年,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把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图书情报检索、信息学及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直接以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综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作者简介:王衍,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始建于1987年,开始只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93年起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该专业原名为经济信息管理,1998年调整后改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索,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已经由一个新兴的专业逐步走向成熟,并初步形成了我们的优势与特色。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竞争的加剧,呼唤专业的特色研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变化之快,如同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样,专业的规模及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

1.专业规模增长迅速

从近三年武书连提供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可以看出,全国参评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量2004年为251所,2005年上升至340所,2006年达到361所。如此快速的增长是许多传统专业所无法相比的。专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本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社会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该专业。同时,也说明众多高校都看好该专业的发展势头,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该专业建设的投入及培养成本相对于计算机等工科专业要低些,使各学校纷纷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由此造成的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快速增长,社会能否认同和接纳,带来的竞争态势明显加剧。我校信息专业要在这种竞争中保持稳步发展就必须有自身的特色。

2.相关新专业蓬勃兴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稳步提高,在传统专业保持稳定甚至明显下降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专业,其中与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就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方面或多或少都与信息专业有相近之处。因此,如何使信息专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与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受IT行业整体发展影响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IT行业整体发展密不可分。这不仅体现在该专业的产生是基于IT行业的发展,而且其发展以及发展的趋势也是与IT行业息息相关。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IT行业蓬勃发展,IT人才极度紧缺,带来的是相关人才培养迅速扩张,到90年代末网络泡沫的破灭,信息专业发展则相对缓慢。2003年以来,随着IT行业的整体复苏,信息类专业的数量又进入了新的一轮快速发展。但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由于IT行业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既有计算机、微电子、网络技术,又有网络游戏、数字媒体、动漫等,当然也有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软件产业。我们不能一看到IT行业形势好,就盲目地扩张信息专业。在IT总体行业在细分市场的环境下,信息类专业也应当相应地细分专业,而这种专业的细分并不应当是仅仅体现在新开设出更多的新专业,而更多的应当体现在不同类型学校信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上。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已有20余年,积累了相当的专业建设经验和成效,但该专业仍处于“年轻”阶段,优势十分明显,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建设中的条条框框少,富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但年轻的专业同样也存在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课程体系中,重技术、轻管理

通常,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设置在商学院或管理学院。而财经类院校由于学科门类本身比较少,理工类专业及师资也较少的原因,多数学校是将信息专业设置在信息工程学院,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安排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学院的专业特征与师资队伍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财经类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均体现了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特征。这种模式在没有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前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增设了计算机专业后,就显得与后者没有区分了。这样一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使本属于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专业却对管理学科本身研究得很少,偏离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路径。

2.在实验条件中,重硬件、轻软件

近2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办学资源和条件也就成了高校发展的瓶颈,教育部提出用5年时间对中国高校全部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一轮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问题。特别是由于财经类院校以经管学科为主的特点,使得硬件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设备上,这让财经类院校的信息类专业受益匪浅,大大改善了该专业的实验条件。但问题是,在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投入没有同步跟上,甚至投入严重不足,师资的培训就更加没有同步,这使投资的总体效果大打折扣。那种认为只要将计算机设备买来,实验条件就理应具备的观点有失偏颇。

3.在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

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发展中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它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并标志着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过分。而且对多数教师来说,科研的提升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并不能说一个教师的科研水平很好,其教学水平就一定好,特别在理工类的基础课程中这种正相关联的程度更低,这其中有一个投入精力和职业道德问题。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科研的评价是刚性的,有标志性的成果;而教学的评价柔性的因素太多,教学过程更多地是靠个人职业道德素养的约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还是教师对科研和教学投入的价值取向,都只能是重科研、轻教学。而且这种状态下的科研相当多地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脱离实际的科研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评价机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的发展。

4.在教学环节中,重理论、轻实践

应该说,近年来高校在教学管理中越来越重视实践和实验环节,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实践与实验环节的质量。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相当多地是从学校到学校。我们的计算机教师中不乏“论文教师”,他们可能从来没有经历过应用项目研发,研究的是高深尖的理论,要求其指导本科生基础实验课,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管理学教师可能从来没有深入过企业,要求其分析企业的状况、模拟企业的运行、案例教学谈何容易。其结果只能是重理论、轻实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的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必须有所涉及领域的背景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否则难以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要重视实践教学,首先我们的教师应当补课,应当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与实验能力。

5.在队伍建设中,重师资、轻教辅

相对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在财经类院校可能要滞后些,这也是由财经类院校的学科背景决定的。但随着财经类学校学科及专业的扩展,理工类的学科也相继出现,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队伍就不能忽视,否则要提高教学质量至少在实践环节就会出问题。建立一支层次和结构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教辅队伍是建设好信息专业的重要保证。

上述问题是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对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的思考

1.以服务浙江经济作为人才培养的动力

在浙江经济的发展中,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软件产业是不容忽视的产业之一。仅以杭州为例,具有“天堂硅谷”之美誉的杭州软件产业,自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以来,2005年软件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200多亿元,成为继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全国第四大软件产业基地。其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吸引着企业的聚集,每年以近百家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累计从事软件及相关服务的企业已达900余家。《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基地的经济总量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半,即实现软件产品销售收入580亿~600亿元,其中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达300亿~400亿元,利税总额40亿元;吸纳软件企业1300家,上亿元规模的企业达100家;产品出口和承接外包业务的总额达2亿~3亿美元,在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率先实现国际化目标。

杭州、浙江乃至长三角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制造业基地,大量的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蕴涵着巨大的软件应用需求,给软件创业者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悉到2010年,浙江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8000亿元,其中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

2.以信息化工程建设为主战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不是程序员或高级程序员,而是具有管理理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信息管理人才。在上述大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但要面向软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用信息化武装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工程和以政府、事业单位为主体的电子政务“金”字工程中,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生力军,这一需求市场是十分广大的。

3.坚持“一主三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主三辅”,即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特色的主线,辅以“金财”、“金税”和“金融电子化”等电子政务工程,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据此,根据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社会需求、学校优势、学科支持以及我们所具备的专业力量,把具备较宽厚的“财经学科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我校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特色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第一二课堂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精心规划实践教学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配合浙江的信息化建设,培育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

4.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

根据我院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一方面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使主干课程的设置涵盖管理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中信息技术尤以网络技术为重点;另一方面在选修课的安排上充分体现财经院校的特点,并在会计、财税和金融三个方面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平台与模块。

在专业建设的总体设计上,将管理类课程作为信息专业的学科基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作为专业的技术支持,外语能力作为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通过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此外,通过开设大量公共课,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并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协调发展。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要充分重视加强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系统的训练。实验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随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在“软件设计技术”,“信息组织与系统开发”等课程模块中要有明确关联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精心组织“信息组织与系统开发”系列课程的实验方案,使学生在比较全面的系统开发模拟实习中,提高软件设计能力,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目标与路径

根据我校“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从信息专业的培养特色考虑,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是:专业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培育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层次,服务浙江经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才。

为了实现专业建设的目标,可以考虑在下列若干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1.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网络化、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联系十分紧密,学科与专业发展迅速,只有对学科发展趋势、技术发展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目前,信息学科应以“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为龙头,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做访问学者,继续努力引进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年富力强的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增强专业教学力量,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水平的提升。

2.建设一批品牌课程

课程决定了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给专业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在专业建设中,努力形成4类品牌:

(1)精品课程:依托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和一类课程建设平台,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教学平台课程的建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原版教材课程的建设。

(2)重点课程:根据专业特色建设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重点建设一批专业方向课程,如“系统开发实训”、“大型数据库”、“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决策支持系统与数据挖掘”、“计算机维护”等。

(3)特色课程:以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的支持,建设一批专业特色课程,如“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IT项目管理”、“企业IT战略”、“客户关系管理(CRM)”。

(4)公共教学模块特色课程:专业建设成果将以课程的形式使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受益,因此,我们在专业建设的同时,开展“信息技术”公共教学模块部分课程的建设,如“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与信息应用”等课程。

3.深入开展教材建设

精选教材,专业主干课程全部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原版教材、面向21世纪的规划教材以及国内外公认的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确保教学质量。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修订、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广泛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并使用实验教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积极参与浙江省级重点规划教材的建设,建设一批教学案例和习题。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建设,建设一批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4.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整体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重组,使教学内容能反映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合理性。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适应力和合作能力。改革考核方式,从强调知识点的考核向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核转变。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系统地设计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

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改革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开发和利用Internet、校园网以及二级学院局域网,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应用的开发,实现教学相长。

以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为基点,重点开展专业课程群建设、导师群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5.推行学业导师与项目导师制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条件,在进一步实行综合导师制的同时,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生有侧重地进行学业与科研能力的指导。

加强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为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打好基础。

倡导研究型学习,开展二级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开展,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研发工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师的研究专长,为学生配备项目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

6.强化实验室的教学与科研功能

(1)重点建设教师研发实验中心、学生创新实验中心,注重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为教师的科研与开发、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2)进一步拓展新的实验课程、新的实验项目,应用新颖的实验技术,配合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多媒体制作等学科竞赛辅导,组织学生申报校级、二级学院的科研项目,为学生的科研实践创造条件。

(4)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专业研究中的作用,积极为教师的科研服务。开展学科研究,促进教学与研究的互动。如开展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科研,与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建设相结合,探讨构筑信息化企业模拟实验环境的形式与方法。

(4)发挥信息专业优势,提供社会服务,参与我省的信息化建设。

(5)开展实验室内部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研究,改进管理手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以“特色”求可持续发展——试论新世纪我校发展战略之抉择 李晓峰

改革开放的前18年是我国财经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财经院校的规模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1995年底,全国财经院校在校生已逾40万人,占全国各类院校在校生25%以上,成为除工科以外的第二大门类,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急需人才。而在世纪之交的最近10年期间,中国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展,特别是步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社会新局面,使得财经类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渐趋缓慢,甚至受到阻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此高等教育专家呼吁,财经教育必须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质量和人才效益应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目标。

面临社会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专业学科竞争的新形势,各财经院校只有不断加强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改革,不断推进师资建设,不断探索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来适应新的需求、新的环境,以雄厚的实力和高水平的人才质量取胜,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新世纪及以后的未来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浙江财经学院作为大环境中的一员,必须坚持以“特色”求发展。

浙江财经学院作为一所省属财经类院校,虽较为年轻,但经过近3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较为知名的高校。所培养的省内财经管理类人才(本科)的数量和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覆盖面均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

一、新世纪财经类院校“特色办学”的现实必然性

步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仍然维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应地,全国经济管理类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竞相争办,同样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截至2001年12月,全国605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共设置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点2076个,比1993年全国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760个点增长了273%;仅2001这一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点就新增了376个,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作者简介:李晓峰,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教师。

这便使得长期以来一直依托这类专业“安身立命”的财经类院校的发展在获得机遇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财经类院校在经济管理类高等教育发展中拥有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在2076个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点中,全国37所财经类本科院校只有394个点,仅占18.98%。原先与综合型大学、其他类型院校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管理类高等教育的鼎足之势早已被打破,在以工科、综合、财经及农林医师类四分天下的新格局中,财经“地盘”不断萎缩,发展空间日渐逼仄。其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点过多,其他类型院校与财经类院校争夺生源的竞争更趋激烈。各大高校密集的“专业重名率”使财经类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累积起来的学科优势被淹没在大量的名称相同、修业年限相同、甚至培养目标相同的专业丛林中,难以脱颖而出。市场份额渐被蚕食和学科优势无从凸显的双重挤压,逼迫财经类院校在规划其发展思路时,不得不以特色建设为第一要务,带动财经类院校整体实力的稳步提升。

同样,加入WTO对我国财经类院校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亦是深远的。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推动和激励作用,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入世后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则将面临巨大挑战。从一、二、三产业来说,同样将产生激烈的冲击,导致格局的变换。教育显然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将对教育及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此可见,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情况,而对财经类高等教育来说尤其如此。入世后我国国民经济领域已经或者将要呈现的全球化、综合化、创造化等特征与变化,必然对学科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均与国家经济结构联系极为密切的财经类高等院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财经类高等院校必须全面、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可能存在的影响,及时制定正确的对策,主动调整学科、课程、教学等一系列内容,以适应加入WTO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新需求,如此才能掌控主动权,实现大步的且可持续性的发展。

办学特色建设,已经成为财经类院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积极应对WTO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财经类院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在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的根本出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与利益主体多方化及价值主张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必然要求其以多样化的发展来响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成为也积极主动地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利益主体。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步伐越来越快,其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在这种情势下,各个高校必须依据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态势,同类学校、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学校自身的优势,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准确选择,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独树一帜的条件,加强办学特色建设,努力追求办学的个性化,以便更好地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我校可持续发展“特色办学”的路径探寻

1.我校发展现状及特色定位

从我校目前的情况来看,作为一所中等规模的省属财经院校,专业设置已较为全面,各方面办学条件也已基本具备。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日益提高的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学校拥有35个本科专业以及16个专业方向,拥有15个硕士点,且硕士点布局覆盖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三大学科门类;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致力于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拥有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科和企业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财政学、会计学的研究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开展了留学生教育。

与此同时,由于我校发展历史不长,基础不够深厚,所以与全国某些同类院校,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具有影响的综合类财经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准确定位,恰当选择我校在新世纪里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思路即:解放思想,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既不能盲目追求基础和实力都比我们雄厚的重点综合型大学的高层次,也不应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而要始终坚持把发展目标定位在“适应一流教育”的高度,集中精力追求内涵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科特色,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努力构建财经类院校的整体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推进学校的发展,增强学校的实力,彰显学校的声誉。

因此,进入新世纪,我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必须有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定位,即“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为要求,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特别是针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财经类人才的国际化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标准来培养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其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立足浙江,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适应面较广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再次,在办学层次上,突出本科优势教育,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争取从本科教学型院校逐步过渡到教学科研型院校。同时,在学科设置上,坚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体,注重经、管、文、法、理、工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和谐架构。最后,在专业发展上,调整专业结构,控制专业数量,走一条内涵式的专业建设道路。

学院还配备有一整套严格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坚持不懈地狠抓教风和学风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成为特色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最为扎实的前提和保障。

2.“特色办学”的三大重点路径

联系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一般思路和基本内涵,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办学实际,我校办学特色建设的重点路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优势,构建学科发展的新平台。在国家投入仍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将有限的办学资源优化配置在最能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环节上。我校在改革建设进程中,必须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重视学科建设,突出重点,优化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发展学科特色带动学院特色办学的凝练,以构建学科优势推进学院整体实力的提升。结合学院实际,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于重点学科,如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科和企业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要在建设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优势和潜力,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心选择,着力营建,使优势集中在某一方面凸现出来,发展和强化特色。学院应充分发挥这些重点学科的凝聚作用,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为纽带,构建经济管理类优势学科群,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其次,对于一般学科,强调跨越和创新,通过局部的率先突破,形成特色。特色建设并非优势学科的“专利”,一般学科只要找准突破口,完全可以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跃升,再塑发展空间。我校设置的法学专业,作为非财经类专业,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相互渗透与融合,才是它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所有财经类院校均把经济法方向作为其特色所在,那么可能会在新的平台上形成新的雷同。所以,学院需要在经济法方向的层面上进一步开掘与提升,积极寻求符合自我实际的新的切入点,如在民商法、国际经济法、经济行政法、海商法等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宽发展的视野,构建创新的平台。

第三,注重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学科布局结构的调整,提供一个优化的综合性开放式学科格局,使之有利于传统专业学科的改造、新兴专业学科的成长以及学科交叉渗透,为各学科的特色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学院还应通过转换运行机制,推进管理创新,形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规范管理和学术自由并举的学科建设环境。在学科建设中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学科项目管理制度和学科评估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试行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负责制,实施目标管理,职能部门宏观指导,严格监督,具体学科加强自主意识,强化考核功能,用好学术权力。

(2)追求卓越,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在西方研究型大学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失去,就是不能失去一流的教授。教授是大学的思想。”①国内外一流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师资队伍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是其一流地位赖以建立、维持和巩固的根基。我校作为财经类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有以下选择:

其一,实现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学院应建立起中长期人才工程规划,一方面,从国内外著名大学中挑选博士、硕士等研究生充实师资队伍,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师资培养机制,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科前沿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国内国际访问学者制度,对青年教师的再深造进行统筹整合,为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创造基础条件。

其二,依托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学院应将学科建设作为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组织载体,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加大经费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实施奖励制度,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给予重点扶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以课题、项目、成果和效益,回报、团结、凝聚和提高师资队伍,并积极跟踪学科前沿,组织联合协作攻关,让教师群体在探索和碰撞中构想新的课题,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寻求新的生长点。

其三,优化师资结构,确立竞争态势。根据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注意通过与企业和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等形式提高各类经济实务型专家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实行长期聘任和短期讲学相结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同时,鼓励在职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取得包括注册会计师和职业律师等各类相应的职业证书,建设一支既有高深学术素养又有扎实实务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

①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其四,改善学术生态环境,营造宽松民主、兼容并蓄、团结和谐、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坚持“政策留人、感情动人、事业育人、机制励人、待遇引人”的用人方针。学校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既要有一系列旨在维持学校正常运作、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的保障性政策,更要有一整套旨在根本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性政策,同时,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好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科研实验手段,不断增强硬件条件的吸引力,保证“稳住”优秀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在宽松、自由、开放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公平竞争,追求卓越。

(3)立足全面,探索特长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取胜于人才的质量。特色办学中的人才特色性,应该体现为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全面统一。

根据我校的办学实际和基本特点,应以培养基础宽厚、一专多能、和谐发展的外向型、国际化应用人才为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弹性的能力格局、良好的人格架构。学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过去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培养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同时加强能力、提高人格素养方面转变,实施与自身办学特色相匹配的特长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推行专业教育与特长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和掌握治学之道,激发和培植学生在社会竞争变化中的成功基因。其次,重视“特色学科”的渗透。即在各专业教学中强化经济管理类学科特色,法、文、理、工等专业教学应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优势,与财经专业紧密结合,两者互相渗透;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特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再者,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坚决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客观差异,也不考虑教师的不同水平与特色,按照统一模式、实施统一化培养的弊端,学校应为所有学生发挥特长提供各种舞台,让学生有机会和有条件选择扬其所长的途径,允许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合格的前提下,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合理健康地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才华。

为此,学校必须立足全面与和谐,积极寻求与建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育人新机制,创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实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发挥特长,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启发能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在特长方面具有更高的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准,步入更高的境界,成为特色人才。

浙江财经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高等学府。在新的世纪里,学校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求创新,以特色求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社会经济建设,力争到2020年把浙江财经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上层次 入主流 创特色——财经类大学人文学科战略定位的思考 李涛

在一次全国学科建设研讨会议上,有一所名校大学校长提出了一个观点,得到了与会大学校长的普遍积极响应。他提出,我们的时代有三大特点:经济时代、管理时代、传播时代。经济的发展是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主旋律,管理是现代社会规范和效率的保证,传播是信息交流和理解沟通的基本方法。经济、管理和传播三大要因,正契合了财经类大学的基本精神与办学特点。或许有的名校,具有新闻和传播在教学研究上的绝对文化优势,却缺乏财经的后盾和底蕴。而开设了二级人文学院的财经类大学正好站在了经济管理和人文传播的交叉路口上,因为拥有财经专业的强力支撑俨然是捧着金饭碗的文化传播探路人。

大学与专科性学院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而且是以天下为己任,培养能扭转风气、开启国运的大家巨子,民族栋梁。因此,从学院到大学的升格,并不是简单地换一个大气一点的名字,而是要上层次、入主流和创特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竞争中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所谓“上层次”,就是要与新高职、专科拉开差距,在培养应用型、具影响力的人才时,要有专业学科的学术研究,要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入主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成果在专业领域要走在前面,入学术主流;二是人才培养要能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有拼搏能力,入实践主流。“创特色”是战略定位不需要大而全,而要在某些专业领域有口皆碑,是旗帜,是标杆。

近几年来,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专业高校普遍出现了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向。在专科性高校建立人文学院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容回避,首先面临的就是定位问题。专科性高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一套适易于专业发展的思维定势和办学特征,而这些往往不完全适合于人文学科的发展要求;在专科性高校中建立的文科多少会受到原有专业人士在认知、期望和认同度上的偏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新建文科大多科研基础和教学积累不够,要在短时期内汇入学校的“专业主流”是有一定难度的。财经类高校的人文学科多少面临这样的窘境。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状况下,财经类高校的人文学科如何突围,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作者简介:李涛,浙江财经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如果开办人文学院仅仅是在专科性高校中简单地添加人文门类,处于这种思路下的任何一所人文二级学院都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前景,而专科高校也会失去利用人文学科平台办出专业特色、专业发展上层次的历史机遇。从大处来说,大学有别于学院的重大区别就在于人文精神的传播。我们提到北大,首先想到的是北大精神——学术的相对自由,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对社会风气的深度影响,是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的内在原因。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在分类上,就只能算是职业学校。而一所能创出品牌的大学必须要坚持秉承“开启国运、转移风气”的高等教育理念。人文学科在财经类高校中担当的正是弘扬大学精神,增加财经类专业大学人文魅力的使命。

大学提供的是高等教育,不是职业训练所。中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止于至善”。在朱子看来,小学成就的是“善”,而大学则要“止于至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将人性中原有的明德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私欲的沾染;同时在待人接物上表现为体察入微,不受事物千变万化的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安排得妥当合理。在朱子心目中,《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在朱子看来,《大学》所讲的是“大人之学”,是相对于“小子之学”而言。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说: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成人之后,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为大学。事实上,在朱子心目中,一个人的教养必须分成两步走,小学担负着入德初阶的任务,而大学教育的对象,所谓“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要上层次,正是要将小学阶段所明之善推往极致,即通过“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止于至善”,这才是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大学一定要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仅仅定位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仍然只是一所职业学校。当一名青年人离开大学时,应该具有自我辨别能力,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

作为财经类大学存在的意义,是要面对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国家高级人才,而不仅仅是专业化的人手,“人才”和“人手”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动手能力,而最大区别在于.人手仅仅有动手能力,是职业操作员;而人才在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善于动脑,具有不断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和理念,能在纷繁变幻的经济战场上,创造性地参与国际竞争,以发展地域经济和国家经济为己任,以改变国民素质为抱负,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大学培养“人才”的理想信念的必要途径,就是开辟人文精神的自由园地,在学习和实践技术技能技巧的同时,灌输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素养,进行人生观的深层培养。基于这样的考虑,人文学院在着力培养二级学院自己的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担负着一级学院人文精神创造和传播的重任。人文学院应当在全校范围内,以公共平台课、人文讲坛讲座、校报校刊和策划特别活动等传播形式当此大任。

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令人困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定位问题。有高等教育专家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一大类大体上是现在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有的名字是工程类,实际上也是综合类的)。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第三大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①如果所有的高校都以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为定位,一方面会造成中国高等教育的偏颇;另一方面,财经类大学如果参与综合性大学的竞争,势必会显露捉襟见肘的学科劣势。而形成千军万马挤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之路的原因在于,所有的高校都不愿意被边缘化,都想“入主流”。那么,如果专业类大学要入主流,人文学科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北大可谓是中国传统文科的代表,而方正集团、未名生物工程集团、青鸟有限责任公司、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大资源集团又是北京大学高科技“五虎上将”。北大抓住经济发展潮流的热门专业,传统文科与前沿学科有机结合,迅速崛起,为文科树立了一种发展模式,展现了文科的新时代魅力。传统文科提倡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关怀民生,而不是吊书袋子,是切切实实地为社会解决实际困难。文科要与社会、与时代紧密联系,切实研究社会问题,提出社会有用的理论,走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历史怪圈。

作为二级学院的人文学院在财经大学的“入主流”建设中,是有所贡献的。人文学院在原有传统中文系、哲学社会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办艺术和传播的相关专业,例如,传播系开办的广告学专业积极契合了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培养的学生立刻可以进入国民经济战场的实践主流;正在积极建设的数字媒体专业更是引领着传播学领域的专业方向,已在传播教育界和理论界引起关注,作为全新的专业势必要以研究先行,以研究带动教学,所以数字媒体专业在建构其理论体系时也势必全然进入专业研究的学术主流;新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填补业界的空白,进入实践的主流。人文艺术学院实现的是教学和科研上双重的“实用型+研究型”定位策略,并由此制定、调整和发展特色专业,脚踏实地办学,实事求是谋业,在专业领域实现发展特色专业的牵引力和前瞻性,避免规划和目标无法实现形同一纸空文、人才培养没有就业出路的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指标几年之后就可能被突破的危机。

①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第122页。

一所有名的高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特色。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要成名,不在大,不在全,而在特色。大学不走综合化的道路,定位于特色专业大学是一种趋势,也是古今中外得以验证的可行之路。通过确定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专业的高级人才,引领特色专业的学术方向,甚至“制造”特色专业的大师级专家。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一些人文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人文发展现状,不符合现代社会人生的实际,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操和处世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用型的专业知识教学和人文文化教育脱节,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越强调实用性的教学和研究,其结果越没有实用性。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将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形成知识上的互补效应。语言学与经济学、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就是西方世界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一大景观,①并因此产生了新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小处说,专科性高校要在全国众多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专科与人文交叉办出交叉专业和边缘专业是一条可行的捷径。

面对中国现今经济潮的涌动,人文艺术学院正在积极研究浙江的文化经济动向,充分考虑长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动作用的现象:长三角经济的率先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起着示范作用的同时,地域经济在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出现。继军事力、经济力和科技力之后,文化力的竞争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潮流,研究和开发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成为现今和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成果决定着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正在探索的课题,是一个世界级的崭新的课题,而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无论资历深浅几乎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校级战略定位的整合,我们的人文传统文科应当与经济类专业通力合作,以长三角地区率先走出的以开发无烟的文化产业为发展契机,以文化大省的浙江正在积极倡导的挖掘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研究重点,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传媒经济、数字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领域,培养区域经济中顾问级的人才,成为有口皆碑的文化经济前沿的新学科方向,而人文艺术学院正在申请的文化产业新专业正是缘于这样的设想。要在新一轮的文化经济教学和研究的竞争中取胜,就要立足于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脉搏,捕捉文化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课题,积极为地域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保持服务的态度为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献策谋计。引领时代的步伐,占领制高点,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科研成果,打出教学品牌,为财经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一种以人文带动经济的特别路径。

①李思屈等著:《广告符号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中,结合文科和财经的交叉优势,财经类大学必然会生产出别样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引领别样的一种经济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

构建市场营销专业特色 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能力 陈水芬 韩丽亚

在新经济环境下,“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的就业率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认为运用定位理论,进行专业特色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本文结合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运用定位理论,论述如何建立企业需要的、又能体现自身优势的、而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没有的专业特色。

一、市场定位与专业特色

所谓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服务)具有一定特色,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高校专业特色的建立也可以运用定位理论。

1.高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高校提供的是一种高等教育服务,学生是顾客,但是评判其好坏的并非完全取决于学生,而是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各个高等院校是这个产业中从事服务性商品生产的公司企业,它们生产高等教育服务并以一定的价格(并非由市场调节)销售给消费者即学生;同时,学生又是高等教育服务主要的生产资料,尽管高校不必向学生支付费用,但它以未来的教学质量为代价。对用人单位来讲,高等院校的产品是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各种人才,是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值(三者关系见图)。

由此可见,学生既是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的顾客,又是高校的产品,并且参与产品的“加工”过程,学生的好坏影响高校产品质量,同时用人单位是高校产品的最终购买者。高校需要树立鲜明的专业特色,吸引优秀的合适的生源购买其服务,培养出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最终吸引用人单位的购买。

作者简介:陈水芬,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2.市场定位与专业特色建设

定位,是由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艾尔·列斯和杰克·特劳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形象,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市场定位的核心就是一个组织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拥有一种竞争者没有的、顾客需要的、能体现自身优势的特色,并在市场上树立一种鲜明形象,当顾客需要某一类产品时,首先会想到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的不断增多,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学生和企事业的需求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有限资源,明确市场定位,在市场上树立独特的鲜明形象,加深学生在报考前对高等院校的了解,减小学生对高等院校及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对高等教育服务效果的无法预知性,降低学生调整成本;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目标明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培养出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吸引大量用人单位的购买,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声誉,从而不断吸引合适的优秀生源以及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形成良性循环。

二、目前高校营销专业特色建设中存在问题

高校及其专业特色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几乎每个院校和专业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但大多数院校和专业特色的建设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分析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各高校营销专业特色雷同较多,不能体现竞争优势

所谓的专业特色一般是相对于竞争者的,只要是顾客(学生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可以从各个方面体现,以其有鲜明的市场形象。但据中国高校网报道,目前,我国已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的138所高等院校中,尽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学习环境及条件、招收学生的素质等因素不一样,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及所开设的核心课程有一些差异。但大致定位是类型定位,即培养的学生是以学术型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为主,是为大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培养人才还是为一般中小企业服务。一般重点院校的定位偏向于中高级管理型和学术研究型,主要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培养中高级营销管理人才,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较高素质的生源,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具有国内、国际营销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市场营销管理决策和实践的能力。学生将适于在公司和跨国公司中从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开发、管理、预测工作。”一般院校比较注重于市场营销的策划和应用,如广东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市场开发、销售管理、营销策划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①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很多院校培养的几乎是市场营销的全才,既能进行学术研究,又能进行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总的来说,营销专业特色雷同,并不能体现企业的需求,也不具有竞争优势。

2.各高校营销专业特色大多是纸上谈兵,无配套策略支撑

专业特色需要高校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实现这种特色,但现在许多高校虽然大多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但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或者停留在美好的设想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配套的课程体系。我国现在所有营销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据教育部营销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而建立起来的。一般而言,主要开设14门核心课程,对其他的必修和选修课,有的是参照国外或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的是依托本校的优势(如工科、财经等)设置,有的甚至因人而设置课程。从我们对现有我国高校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分析可见,多呈现以上现象,即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按照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缺乏实践(实验或实训)环节。高校教学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验和实训等环节。我们在最近的一次浙江人才市场的调查中,当问及企业,高校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参加营销实践时,80.4%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有必要,只有2%的表示没必要;而最近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根据智联招聘的资料整理显示,58%的职场新人认为实习比较重要,还有25%的新人认为太重要了,只有12%的人认为实习不太重要,还有4%的人不清楚。可见,高校顾客对实践的认同度较高。

①史保金:《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第6期。

但是反观高校的教学实践模式,社会发展了,企业的需求变化了,但教学实践模式还是变化不大。实验(实训)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目前企业普遍不愿接受学生实习,高校也无足够动力建立完善实习基地,大多学生的实习、实践基本流于形式。在这种实践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立刻满足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3)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使得大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所导致的。当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该学科的理论的研究,但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营销专业的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必须自己参与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在我们对浙江人才市场的调查中也显示,10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有较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但营销管理实践类的论文是最难上高档次的杂志和申请到相关课题的,并且教师投入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获得的报酬远远低于搞科研获得的报酬,这使得很多教师放弃了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有人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但高档次的科研与本科教学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因此一味在“象牙塔”中苦苦钻研的教师是很难教出市场所需的人才的。

3.缺乏与外部有效的传播与沟通

现在许多高校大多确定了自己的特色和专业特点,但很多只是停留在规划层面,我们经常可以看见,高校为了应付上层领导的检查,让教师和学生背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学校的特色和专业的优势连在校的消费者(学生),甚至服务者(教职员工)都不清楚,更不可能得到社会的知晓和认同。

高校专业特色的建设最终是为了在社会上树立鲜明的形象,培养出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人才,从而不断吸引其顾客(学生和用人单位)。但我国高校都向大而全、向研究型院校的方向发展,高校对外的宣传也仅仅停留在学院的规模与专业的介绍上,缺乏对其自身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因此能在社会上留下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及其专业都很少。

三、建立有效营销专业特色途径探讨

专业特色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最初的规划、有效措施的保证以及内外沟通等的整体配合。

1.运用定位理论,动态规划专业特色

营销专业特色的建设可运用定位理论,了解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同类营销专业的特色,再结合自身优势来规划。专业特色确定后并非永远不变的,当学院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周围的经济环境以及它所面对的市场等因素变化的时候势必引起对定位的重新思考,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例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于1994年,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营销专业之一,当时我们了解到浙江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推销和促销阶段,因此我们当时专业的特色是培养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应用型人才。进入新世纪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网络经济的出现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又推出了以网络营销与物流为特色的专业方向。目前,企业营销管理向纵深化方向发展,一些银行、证券公司及政府部门急需营销专业人才,以开发和维护顾客,因此,我们又突出了此特色,这在浙江高校属于领先,毕业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企业重复要人的比率较高。

2.采取有力措施,体现专业特色

营销专业特色的实现还要需要整体性策略的支持。

(1)围绕专业特色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最基本的方面,除了教育部规定的14门课程,其余的要围绕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并且注意课程的衔接。如我校营销专业早期特色为培养“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人才”,我们首先开设了“市场营销学”,使学生对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接着开设“消费者行为学”和“商品学”,研究企业的营销中心——“消费者”和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并同时开设“SPSS”课程,掌握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开设营销管理的基础课程“市场调研”,运用调查方法,结合所学课程内容,学生能独立从问卷设计、样本抽取、开展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形成规范的调查报告;最后开设“市场营销策划”和“销售管理专题”等综合性课程,进一步深化特色。这样的课程体系及其衔接,思路十分清晰,特色十分明确,专业教师在上课中互相配合,使得营销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应用策划能力。我们的学生在应聘中,拿着自己做的策划报告(或调查报告),获得了很多企业的认同,尤其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应聘中能脱颖而出,颇具竞争力。

(2)重视实践和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能力。首先重视“双习”,即高校中的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精心设计新的实习大纲,针对不同特色,不断动态修改和完善。其次,增加实验课和教学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如“SPSS”为全部实验课,“市场调研”、“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部分课时为实验课时;而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策划、销售管理专题等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训环节。第三,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学生越早接触专业老师越有利于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一般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提前安排,在第四学年安排较少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早做准备。除此之外,还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和指导营销专业大学生组织、策划或参加各种大学生比赛和活动,尤其是高校营销案例或策划大赛,效果很好。

(3)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营销专业的特色建设还需要专业教师的整体努力。从学校层面,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确保教师参与和组织教学实践、能够得到与其付出相称的利益和报酬,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激励。其次,鼓励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对自己短期及长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关系,端正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第三,教研室要进行合理分工,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

3.实现信息双向沟通,树立鲜明专业形象

专业特色的建设以及在社会中良好形象的树立,需要高校加强内外的信息沟通,尤其高等教育服务具有不可感知的特性,高校更需研究高等教育服务信息传播的规律,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向沟通,展示专业特色,树立良好形象。

首先,高校要制定对外沟通策略。信息传播中展示的内容要与高等院校及其专业特色的定位相一致,并保持连贯性与一致性。要把握时机,特别是在高考招生时以及毕业生找工作时,此时目标顾客对高校信息的关注度较高,信息沟通的效果较好。平时要定期与用人单位和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进行沟通,可以采用问卷或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信息,也可采取向用人单位发放专业信息资料的方式,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在对外沟通中,由于高等院校的社会性,它不能像一般工商企业以做有偿广告为主,而应有目的地运用新闻报道,主动向新闻界提供高等院校改革成效、学生的成功个案、教师的科研成果等正面信息,以利于树立高等教育品牌形象。

其次,高等院校还要向在校学生不断沟通,要让在校学生知晓学校的教育方针、专业培养目标等信息,要改变学生被动、盲目接受学校安排的状况,发挥教育产品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教育、课堂教学、学生与综合导师交流时,对本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的安排和衔接等方面进行宣传,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

新时期我校保险专业办学模式与特色的构建 叶晓凌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开办情况与办学模式

1.我国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开办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保险教育顺应保险理论和保险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8):恢复创设。1980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在国内率先恢复国际保险专业,对外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设置保险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国内保险业务的恢复和发展,为适应保险业发展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要,1985年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恢复保险专业。同年,经原国家教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批准,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公司委托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和西南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等四所高校开设保险本科专业,并于1985年秋开始面向国内招生。保险专业本科生实行委托培养方式,毕业后基本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安排、分配。截至1998年,全国开设有保险系(或保险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达到了38所。

第二阶段(1998-2000):调整期。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文件,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在新修订的目录中,保险学被合并在经济学门类中的金融学专业内,属金融学的一个方向。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调整专业设置,许多高校保险专业被取消或停办。但是,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保险专业被特许保留,与金融学专业并立,独立招收、培养本科生。

作者简介:叶晓凌,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

第三阶段(2000以后)。国家教育部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的同时,为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于1999年9月对目录外专业设置做出了新的规定,随后,教育部批准增设了一些目录之外的专业。接着一批高等学校经批准相继获得设置保险学本科专业的权利,据统计2001—2004年间,全国有41所高校设置了保险本科专业。(见表1)

近一两年,国内陆续还有许多院校即将或计划开设保险本科专业,各高校保险学本科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专业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专业人力资源。

①胡柄志:《2005年武汉“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2.保险专业办学模式

一所学校采取哪种专业办学模式一般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传统、管理架构等因素,考虑区域特征和时代特征逐渐形成适合的专业办学模式。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有“西南财大模式”、“南开大学模式”和“武汉大学模式”。“西南财大模式”特点在于,高校背景为财经类院校,保险教育主要依托学院或直属系的建制,学科区隔比较明显,专业办学规模较大,此类高校还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南开大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综合性高校背景,在经济学院架构下,设置与金融系平行的保险系,保险专业独立招生。这类高校还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武汉大学模式”特点则是取消原有的保险精算系,将保险融入大金融框架之下。(见表2)

二、我校保险专业办学模式与特色构建

我校保险专业是以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为依托,根据当代金融业发展趋势,在原有金融学专业保险方向基础上,根据保险业发展专门人才的需求及我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于2002年开始申报并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新专业。目前,该专业是金融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之一,也是目前浙江省唯一设有保险本科专业的高校。

我校保险专业本科四年制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当年秋季计划招生40人。2004、2005年各计划招生40人,目前在校学生120人。

我校保险专业办学定位是:立足浙江,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浙江省保险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适合浙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本科人才层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保险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良好外语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能在经济管理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的中高级金融保险管理人才。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从2003年正式对外招生开始,对保险专业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依托名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名牌大学。我们聘请清华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每学年来我院为学生讲授一门保险课程,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保险业界人士一起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交流会。依托名校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强化了与名校的学术交流,而且扩大财经学院保险专业的知名度。这对我院教师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等方面提高都大有益处。

①胡柄志:《2005年武汉“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2.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从国际保险行业的业务特点看,承保和投资是保险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两大支柱。国内保险公司已开始重视保险投资,并已着手组建保险投资子(分)公司,因此对既精保险又通投资的人才非常需要,而保险教研室的师资结构正是具有保险、投资两方面的背景,这一特点是省内保险学方向所没有的,两者很好的融合并将其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是专业建设一大特色。因此在2003年保险专业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在专业教学平台8门必修课中保险方面为4门:“保险学”、“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等;投资方面3门:“投资学”、“公司财务”、“项目评估”等,而对于“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社会保险”、“海上保险”等课程则作为专业方向模块中的重点课程,要求学生必选。目前只有保险学一个方向,根据保险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计划在2~3年内新设保险精算方向,培养社会急需的保险精算和投资复合性人才。

3.教学实验课方面

根据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及保险办学的社会需要,我们在专业教学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中配备了“保险精算”、“保险实务”、“金融软件分析”等3门独立实验课及“项目评估”、“利息理论”等6门含有实验内容的课程,其中“保险精算”获学校实验课立项资助,在实验教学上已经做了较成功的尝试并取得了有益的教学经验。“保险精算”、“项目评估”、“金融软件分析”等3门课程考试实行卷面答题和电脑无纸化操作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而对于“保险经营管理学”、“海上保险”等课程,我们则实行了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聘请实务专家交替授课的办法,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实践部门的沟通,而且加深了学生感性知识的积累,拓宽了学生视野,真正使保险教育“学以致用”。

4.扩大与外界交往,建立教研—实践平台

保险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而国家目前对保险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正是我们办好专业特色的良好契机。本专业是浙江省高校最早开设保险本科教育的院校,通过近3年的办学,我们与保险学界和业界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学院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员单位(目前浙江省仅有浙大和我院两所学校获此资格)、浙江省保险学会会员单位,本专业负责人是中国保险学会和浙江省保险学会理事,本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国内学界著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交流40余人次)、与业界进行沟通联系,教师积极主持和参与业界的课题合作,如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了一项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课题、三项浙江保险学会课题等。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本专业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感性认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有益处。在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与平安保险、浦东保险经纪、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中国人寿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2003年成功组织了2000级保险方向学生到浦东经纪杭州公司、人保浙江、平安杭州、新华人寿等公司进行大三专业实践,这样使学生校外实践次数从学校规定2次增加为3次,弥补了大二阶段实习时学生未接触专业课所致的实习层次不高以及大四实习遇到找工作或考研的干扰所引起的专业实践不充分。从2000级保险大三专业实践的情况看效果明显,一些学生直接参与保险营销和风险勘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2000级保险学生完成的“杭锅集团(杭州锅炉厂)分厂防灾防损建议书”、“浙江铁道大厦风险查勘报告”、“华夏银行杭州分行风险查勘报告”、“管理开发中心防灾防损建议书”等项目受到保险公司的赞许,一些毕业班同学因此被实习单位录用,对实习—就业“一站式”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总之,按照保险专业培养具备保险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良好外语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能在经济管理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的中高级金融保险实用型管理人才的总目标,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名校的合作、强化校内实验课教学、加强校外实习机会,特别重视社会实践。为此,我们在总结2000级保险专业实习经验基础上,从2003级保险开始将增加大三专业实习计划,使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从目前规定的阶段、毕业二次实习扩大为阶段、专业和毕业三次实习,增强学生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针对保险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实践知识方面的要求,我们将计划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到保险实务部门进行一定时期的锻炼,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在提升自身知识层次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专业办学特色。

三、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回顾我校保险专业的建设历程,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在本专业建设上所作的大量努力;另一方面,在本专业设立后,浙江财经学院及本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的各级领导、教师对本专业建设工作极为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了本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著名保险院校相比存在差距,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不足:第一,在科研方面,虽然本专业教师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高档次的保险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少,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学生科研成果较少。目前,本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正在配合学校出台一些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以期改善目前状况,增强本专业整体教学和科研实力,同时,通过综合导师制的推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梯队格局,师资力量基本满足教学研究需要,但缺乏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计划下一步将继续本着一引进、二稳定、三培养的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措施途径引进高素质教师,重点是学科带头人。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到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安排一般教师到国内大学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保险公司挂职锻炼,以期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我们还将继续聘请国内外保险专业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学校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互动,努力建立一支人数适宜、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

总之,我们将按照《浙江财经学院保险专业建设规划》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不断努力,扎实工作,并根据保险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适时对计划目标做出修订与完善,把我校保险专业办出特色,希望经过5~7年的努力,我校保险专业教学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上一个层次,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论 王鸿貌 韩灵丽

近年来,关于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争论,实际上是高等法学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一个两难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显现。这种两难的选择就是法学教育应当成为培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法律职业者的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还是应当成为培养学者或法学专家的研究学院(research school)。①这个问题之所以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这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所面临着的又一次机遇和抉择。何去何从,将直接决定着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高等法学教育是在精英教育的背景下,把为国家培养研究性法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普遍存在着院校少、招生规模小、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的训练而不大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的缺陷。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依法治国”纲领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仅以统计数据来看,2001年底全国专门的法律院校或在普通高校设立法律专业院系的有241个。法学专业本科在校学生约为8.5万人,年招生2.9万人,毕业生约1.78万人;法学硕士点201个,授予法学硕士学位6500余人;法学博士点共38个,授予法学博士学位330余人。②而到了2004年6月,仅在教育部备案的法学院系就有近400所,在校的研究生数量有3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有7000人左右。③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已经完全由研究生教育承担了起来。而法学本科教育则开始转向了为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及其他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培养专门的应用性法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结构性转变,就为普通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普通法学本科教育如何科学界定和正确理解“应用性法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内涵。只有这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解决,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法律院校也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因此,搞清“应用性法律人才”概念的内涵,研究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智能结构,科学合理地设置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案,是目前各高等法律院校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作者简介:王鸿貌,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教授。

①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第78页。

②赵相林:《对我国加入WTO后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第19页。

③资料来源:2004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上国家教育部相关人员的讲话。

一、“应用型法律人才”概念的界定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此相应,所谓“应用性法律人才”的概念就是指能够利用其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他们以解决法律实务问题或法律案件为主要业务,以系统的严格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为背景,以其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依靠,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天职。因此,它在内涵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应用性法律人才必须是以研究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为主的专业人才。根据上述对应用性法律人才的界定可知,应用性法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及其他与法律实务相关联的职业人。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法律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即各种各样的案件和与此相关的法律事件。它不仅包括各种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而且也包括了各种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等。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必要帮助。因此,应用性法律人才就是专门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人。他们是专才,而不是通才,更不是“万金油”。他们的工作或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各种法律实际问题,即“办案”,而不是进行法学理论研究或法律制度的创新。

第二,应用性法律人才必须是掌握法律理论、精通法律制度、熟悉法律运行的专业人才。作为应用性法律人才,精通现行的法律制度是必须首先具备的条件。同时,由于法律并不总是明确的和毫无歧义的,故为了正确地适用法律,他们还必须具备作为指导性理论知识的各种法律理论,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具体法律案件或法律事件时进行法律的选择与适用。此外,他们还必须要学会和掌握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具有了这种能力,他们才能够把各种具体的案件与各种实体法和程序法恰当地结合起来,从而根据法律的内在精神和真正的含义来正确处理各种案件。

第三,应用性法律人才必须是综合素质突出、社会责任感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应用性法律人才是要用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涉法事务的,因此,光有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精神。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心理、身体素质。作为前者,应用性法律人才必须要具有忠于法律、维护正义、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的品性,视法律为生命,不畏权势与邪恶。作为后者,他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乐观向上,坚强豁达,勇于接受挑战,能够承受挫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精神,能够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社会矛盾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综上所述,应用性法律人才是指具有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以专门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涉法案件或事件为主要业务的专业人才。他们必须要接受系统的、科学的和严格的专业教育,并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以检验其是否具有从业者所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它以专门的法学本科教育为必要前提,以取得法学本科毕业证书为基本条件。正是严格、科学的法学本科教育为他们以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故一方面,法学本科教育就是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的必经程序,没有法学本科教育,就没有应用性法律人才。另一方面,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内在素质又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法。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根据应用性法学人才的内在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针,设计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以最大化地满足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内在需要。

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智能结构及培养要求

法律应用性人才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专业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是一种应用性能力,更是一种创新性能力;不仅是法律职业者的个体性能力,更是法律职业者的群体性能力;不仅是一种就业能力,更是一种创业的能力。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就必须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造学生的智能结构。

第一,学习和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法律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故“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法律职业的从业者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必须要在一生的工作之中不断研究新的法律理论,分析掌握新的法律规范。而在他们获取这种专业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本科教育阶段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法学本科教育阶段不仅是法律职业者的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时期。一旦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获得或掌握了这种能力,则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都会遵循或沿用这种能力。故大学本科法学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法学院校在本科教育中,要改变或减少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而代之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地参与过程中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掌握正确的获得法律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第二,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知识与能力之间是有着比较明确的区别。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不必然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法官、律师或其他的法律职业者,尽管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获得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就是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解决的问题。由于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件的过程就是将一般法律知识运用于具体个案的过程,故这种能力就是用一般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件的能力。实践研究证实,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它不仅需要对法律法规的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以正确掌握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它还需要对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材料的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与概括,以把握案件的全貌和主要证据,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在案件与法律规定之间去进行比照、分析,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确定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因此,这种能力绝不是在课堂上通过理论的阐述或几个简单的案例讲解就能够实现的。它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对许多具体案件的研究、分析、归纳、论证等,才能够从中获得处理不同案件的直观体验和具体感受,并从中体会和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处理法律案件的技能。这就要求在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法律知识的系统传承,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求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为学生设立大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模拟法庭、法庭观摩、法律诊所等,以增加学生对处理法律案件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并使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

第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法律本身作为一整套规范体系,它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和媒介。法律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性职业,它必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近年来,国际法律职业界的一种最新观点认为,法律职业就是谈判。因此,无论是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具体内容,还是要用法律去解决实际的案件或问题,熟练掌握和自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法律职业者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听懂、领会别人的意思意义重大。故在美国大学法学院中,“每所法学院都应当为法律学生开设一门严格的法律写作课。它们应当为所有学生提供以下基本技艺的指导:口头表达、与当事人交谈、咨询及谈判。法学院还应当为希望学习诉讼技术的学生提供这类指导”①。美国的这一做法显然并非多余。这种语言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口语及口头表达能力。它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对其所在国家的主要官方语言的口头使用与口头表达要有相当精深的把握。要说话流畅,用词规范,表述准确,清楚易懂。二是写作能力。写作是口头表达的延伸。制作法律文书、起草各种合同、制定各类规则,写作各类的法律意见书,等等,都是法律职业者的基本技能。由于法律写作的合法性、程式性、精确性、实效性、职业性等的要求,从而使其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因此,能否用精确、明晰、简洁和职业化的语体写作形式结构完整、内容真实清楚、用语准确规范、说理折服有力的法律文书,既是法律职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掌握法律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三是掌握和使用外语的能力。法律作为一整套独特的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概念、表达方式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故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人才在进行对外诉讼或对外谈判时是不可能使用翻译的。由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外来词语的入侵,作为法律职业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当然,这种对外语的要求,是因不同的法律职业而有所不同的。例如,对于专门处理对外贸易或对外法律事务的人来说,对外语的要求就是相当高的。而对于主要处理国内法律事务的法律人才来说,则只要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和理解外语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就够了。但无论如何,学习外语对于法律职业人才来讲是必需的。因此,这就要求大学法学本科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口语、写作和外语水平的教育,使其能够在娴熟掌握官方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专业法律文书的书写。

第四,其他综合运用的能力。作为一种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科学,法学职业者仅有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显然不够的。他还必须具有其他的综合性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第一,沟通的能力。它既是法律职业者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其发展的能力。它又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三个方面。它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工作目标、规范的行为方式来主动把握社会的发展状况,打开工作的局面。要能够沉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自如地处理各种具体问题。第二,创新能力。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法律案件或法律事件。这就决定了法律职业者在他们的专业工作中所面对的每一个案件或事件都是有所区别、各不相同的。同时,由于法律职业个体独立性的特征需要他们主要依靠个人的能力独立解决各种法律问题,因此,创新能力对于他们尤其重要。第三,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的能力。学科的分类只是为了研究和学习方便,实际上各种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和鸿沟。不仅法律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是如此,法律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法律职业者不仅要具有融会贯通法学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而且也要有将法律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法律职业者在处理各种法律问题时,要能够理解其中所涉及的各种科学知识,要能够接受从其他科学的角度所提供的证据、意见与建议。第四,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工具。因此,法律职业者必须要能够根据社会科技发展的状况,学习、掌握和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①王宏林:《国际一流法律人才培养论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7—68页。

三、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

法学应用性人才的智能结构决定了大学本科法学教育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改革培养模式,拓宽培养途径。

根据国内外一些法学院校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法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采取“平台+模块”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前期趋同,是指在大学第一、二学年中,要按照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根据“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开设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此即为“平台”。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专业通识教育。表现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是以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基本的技能课为主。其中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哲学、西方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专业理论课主要包括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等14门法学类主干课程,基本技能课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外语、体育、口语与写作等。所谓的后期分化,是指在第三、四学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按照“面向社会,就业为主”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就业意向和兴趣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组,供学生进行选择,此即为“模块”。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表现在课程的设计上,一是要体现多方向性,即要根据当代法学发展多方向性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进行选择,以实现学生的专业分流;二是要体现能力培养的原则。即除上述模块课程外,主要开设一些实训课程,如法庭实务、社会调查、司法写作、辩论技巧,等等。同时,即使在模块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中,也要改变授课方式,增加讨论、案例分析、案件观摩等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参与上述活动一方面获得了对法律活动的直观感受,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于大学本科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国内各高校传统上都是通过在高年级设立专业实习、开设律师实务课程、建立模拟法庭等环节来进行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这些手段或措施已经明显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成功经验,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法律和法律原则,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法律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它要求在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认真钻研老师编发的案例,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法律知识解决具体个案的技巧。由于这些案例是由老师精心选编的,有关的司法意见都涉及到真实争议中的真实的人,因此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研判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像一个律师那样去思考,它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大有益处。但在我国,由于现行的法律制度比较接近大陆法系,故在法学教学中一直沿用了大陆法系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将案例教学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但它的不足之处则表现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自觉参与意识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从事法律职业时的适应期较长。因此,为弥补上述缺陷,建议在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除规定一些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如法律实务、诉讼法等必须开展案例教学外,还要专门开设案例教学课。每门课由3~5个教师分段负责,每个教师在3~5周的时间内就某一个已经审结的典型案例作为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处理的意见,进行模拟审判等,并根据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评定成绩,以此教会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法律诊所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也可称为“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它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clinician)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这门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课堂教学,主要教育学生学习会见当事人、展开事实调查、撰写法律文书、进行谈判与调解、准备开庭审理等的知识与技巧。第二部分,也是法律诊所最重要的部分,即代理具体案件。由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案件,在与当事人就代理事项、委托权限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交由学生自主完成代理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们不仅在法律诊所的课堂上能够系统研习从事律师业务的各种技能和职业道德,而且还需要在法律诊所接待客户,准备相应诉讼文件和代理客户与对方当事人谈判、仲裁或诉讼。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向学生传授了有关法律实践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法学理论水平,促进了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综合理解,增进了学生对“实践出真知”的理解。而且它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培养和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习惯,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通过自我学习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但在我国,这一教学方法引入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许多法律院系及法学教师对此方法的认识还不很到位,故真正开展法学诊所教学的并不多,效果也不明显。有鉴于此,在大力宣传法律诊所教育有关知识的同时,在一些有能力的法学院系应率先开展法律诊所教学。选择有律师执业资格且业绩优异的教师担任诊所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为处于困境中的受援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法律运行的真实过程,加深了对法律和法学理论的理解,而且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地锻炼,因此,它是法学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无可取代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田家官

创新型人才是开展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中的人才。能否不断创新,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培养一支积极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为了加快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努力地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

一、什么是创新型人才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创新的含义。人类诞生之初,对整个外部世界及其自身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为了自身的生存及发展,人们不能不对这个陌生的外部世界及其自身进行长期而艰难的探索,以便认识它、改造它,使它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及其自身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外部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每提高一步,不论提高多少,只要真正客观地反映了其本来面貌,就是创新;与此同时,人们遵循客观规律对外部世界进行更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有效改造,也是创新。由此可见,所谓创新就是发现前人未发现的现象,揭示前人未揭示的规律,或者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创新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及其自身的基本途径。

创新型人才作为开展创新活动的承担者,就是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及其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取得成效者。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就其自身而言,起码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穷尽,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会不满足现有的认识水平,为了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进行探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逐步提高的,科学技术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基因论的发展过程为例,1865年,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在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性状遗传学,他总结出三条遗传学定律,并由此推理有遗传因子存在,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每一种遗传性状受一种遗传因子的控制。但是,遗传因子即后来被称为基因的物质载体是什么?人们并不知道。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于1909年开始利用果蝇做遗传实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证明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基因的物质载体。摩尔根的研究为基因论奠定了基础,将孟德尔的性状遗传学推进到细胞遗传学阶段。染色体由蛋白质和核酸两种化学成分构成,这两种化学成分都是基因的物质载体,哪一种成分携带遗传信息,人们不清楚。1934年,美国生物学家列文经多年研究得出结论,染色体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成分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的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就突破了列文的结论。为了搞清楚DNA的分子结构,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沃森等人提出和证实了DNA双螺旋模型。基因论就是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开拓创新和不懈努力发展起来的。

作者简介:田家官,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第二,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掌握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对有关事物或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如果说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依靠经验实现创新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仅仅依靠经验实现创新已很困难,特别是那些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单纯依靠经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需要人们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科越分越细,各学科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进行基础科学理论创新,还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创新者必须掌握更多的科学理论和知识,即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或技术以及科学方法,还要掌握较多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求创新者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特别是对所有关理论要有深刻的了解,掌握其来龙去脉,熟悉其优点、缺陷或不足,善于预测其发展趋势。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美籍华人、电脑巨人王安是哈佛大学的高才生,他仅用不到16个月的时间就拿到哈佛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王安在哈佛大学计算实验室工作。当时电脑使用机械操作来记录和读出磁性存储的资讯,效果都不理想,实验室主管艾肯博士让王安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凭着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对电脑科技的熟悉,王安认为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大约经过三个星期的努力,他发明了记忆磁芯,找到了一种使用电流迅速存储资料的方法,为电脑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具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由于创新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开创性工作,没有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可能达到其创新的目的。19世纪,整个欧洲因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导致牛羊大量死亡,德国医生科赫利用诊治病人的余暇时间观察死亡牛羊的血液标本,经过五六年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发现导致牛羊大批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炭疽热杆菌,并找到了对付这种可怕瘟疫的办法。为了找出扑灭引起睡眠症的“锥形虫”,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共花费了7年时间,才获得成功。开始他利用各种染料进行试验,先后试验过数千只动物,用了500多种化学物品,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同行嘲笑埃尔利希傻,然而他毫不气馁。受一篇有关含砷药物的论文的启发,又开始用含砷的酸化物进行试验。在火炉般的实验室里,他和同行挥汗如雨,通过改变含砷的酸化物的结构产生了几百种新的砷化物,日复一日逐一进行试验,两年后终于成功地用第606个不同砷化物杀死了锥形虫,同时没有使老鼠的眼睛失明。不仅如此,经试验606还能够杀死梅毒螺旋体,成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物。回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科学技术上那些卓有成效者,无例外地有一个令人感动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经历。

二、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不可替代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与一般复杂劳动相比,这种劳动能够使人们的认识和被改造的对象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创新劳动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1.创新型人才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回顾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进而发展为今天这样建立在高科技、电子化、数字化基础上的工业社会,与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原始性创新的人才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17世纪80年代,牛顿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也为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原理,从而推动一系列科学技术理论的形成。科学技术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机械化。18世纪末,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经过不断的改进,蒸汽动力取代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第一次技术革命产生了,并迅速形成了席卷全球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进入19世纪,迈耳、法拉第、麦克斯韦、道尔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分别建立了热力学、电磁场理论、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这些科学原理推动电机、一般机械、运输机械、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组成的主导技术群出现,并形成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朗克、爱因斯坦、申农、摩尔根、伟伊等科学家分别建立了量子论、相对论、信息论、基因论、结构论等科学理论,以此为基础,电子技术、核能技术、生物技术、光技术、新材料技术、宇航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出现,从而推动第三次产业革命形成。如果没有这一代又一代创新者的锐意创新,社会生产力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的!

2.创新型人才是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时候,把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胜任的劳动。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交换关系,马克思指出:“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8页)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是从事复杂劳动的,而且是复杂程度高的复杂劳动,因此,他们的劳动既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又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譬如,我国育种学家袁隆平利用雄性不育培养的籼型杂交水稻,亩产达737.3~783.2公斤,比美国的良种高180.8%。1997年他开始提出超级杂交水稻选育计划,准备在3~5年内育成亩产中晚稻800公斤或早稻700公斤的高产新品种,目前在云南试种达到1139公斤/亩。以袁隆平为核心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推出“袁隆平品牌”,据评估其价值可达千亿元。北京大学王选教授发明的汉字排版技术,使我国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这一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印刷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所节约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估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屈冬玉研究员从荷兰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甘肃、宁夏、内蒙等地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和产业化研究,育成6个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推广5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8亿元。

3.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在新世纪的头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赖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而且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不断开拓创新。因为:(1)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基数的扩大,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难度增大了。为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依靠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2)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必然制约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是我们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而要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没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不可能的。(3)我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能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努力探索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全国人民较长时期的努力奋斗最终使我国走在世界前列,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进行原始性创新的人才。这些人才既包括大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也包括一批在各学科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从长期看,原始性创新的人才尤其重要。

三、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特别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和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创新型人才。

1.注重保护和引导儿童和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世界不少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成长史表明,他们最终之所以能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个人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荷兰科学家虎克列文早年是一位既无学历、社会地位也不高的业余研究者。他自制了有史以来第一架显微镜,然后日以继夜用来观察未知世界。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我喜欢。”凭着个人爱好和执著,他观察到了微生物,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人。美国科学家布劳恩从学生时代就有冒险精神。他的母亲为培养他的好奇心,给了他一架望远镜,结果激发了他对宇宙空间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使他在13岁时就开始了火箭试验,此后不断地实验自制火箭,同时他决心终身从事航天事业,要为人类征服宇宙空间贡献一份力量。长期的努力使布劳恩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他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了著名的V-1、V-2、土星5号火箭,并为研制航天飞机作出了贡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把达尔文带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是他的哥哥伊拉斯莫斯,后者做实验经常要达尔文当助手,这使达尔文知道了实验和观察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做法不利于发挥人的兴趣和爱好。比如,一些家长忽视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而是按照家长自己的愿望或爱好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这种做法极可能扼杀孩子的潜能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少年儿童的潜能,一方面,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合理引导,在此基础上积极为孩子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激发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以此发现或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学校也应改变专业管理过死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选择专业。

2.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回顾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那些在不同领域实现了重大创新的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除了少数没有高学历者如爱迪生、虎克列文等人外,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在学校奠定了进行创新的良好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还有不少人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创新活动,并取得很大成功。达尔文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曾以博物学家身份周游世界,广泛地观察了各地的矿物和动植物,航海结束后不久便出版了《珊瑚礁的构造与分布》和《环球游记》,一跃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生物学家。同时这次考察也奠定他的“进化论”基础。可见,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为学生开展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当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基础好、潜力大的学生进行厚基础、高起点、现代化的教育,使其接触学科前沿问题。其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中,要教育年轻人尊重权威,虚心向权威学习,但也要鼓励和支持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挑战学科前沿问题。第三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可能实现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判断,不盲从前人的已有结论,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

3.要形成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

我国改革开放前,未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对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成果逐步增多,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初步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近几年,理论界在讨论一个问题,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很少,也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科学技术大师,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即一种能够激励人才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机制。这种机制主要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二是创新者的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才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激励人们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是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创新成功就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使创新者得到与其劳动贡献相适应的利益是保护其创新积极性的保证。在这种机制下,创新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它有利于调动人们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成长。形成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学校、科研单位、企业要引入竞争,真正形成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二是继续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使人才之间的收入差距能够反映其劳动贡献的差距。

4.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环境对创新有着很重要的影响。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蓬勃发展起来,冲破了神权的统治,为科学革命创造了条件。一些出类拔萃的学者在经院之外建立学会,漠视天启权威而诉诸理性探讨真理,制造了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原始性创新科学技术成果,最终推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今后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是:首先,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鼓励和支持人们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激励科技人才专心致志地搞科研、搞创新。其次,要改进现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为创新性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各类科学研究基金都应适当增加自由选题的比例,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的生长点,应当允许自由转移研究方向。对于科研项目时限给创新性研究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根据创新性研究的特点,采取比较灵活的时间管理办法。第三,由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验设备的技术水平,同时实行开放式管理的资金问题。第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为人才的流动创造条件。

高等财经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创业人才培养 刘本全 周航 周永波

高等财经教育以其特有的学科专业属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为保持我国未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能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不确定性环境作出迅速回应的财经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在新的不明朗的就业形势和不确定的就业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的人才培养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和套用。高等财经教育必须主动迎接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课题,站在一定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思路,提出具有自身的特色的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拿出一套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进一步发挥高等财经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

一、高等财经教育的创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高等财经类教育比较其他学科类教育来说,重要的特征在于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高度相关。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从初期实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开放初期试办经济特区及小规模利用外资,到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及推动中国加入WTO,历经了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开放过程。在这一社会经济变革的每个重要阶段,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及规格等,都历经了多次与时俱进的调整与变革。高等财经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源与人才库,其学科性质要求其主动适应当前国内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面对高等财经教育持续升温——财经类专业“招生热”的背后,部分高校和专业出现的“就业冷”。适时变革和调整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培养具有更加宽厚的社会知识背景、人文素养,具有竞争意识、首创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既是财经教育能否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也是财经教育及其相应学科能否实现持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作者简介:刘本全,浙江财经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

二、高等财经教育的创新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关

针对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全国人大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全国两院院士中,有38.7%在高校。“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财经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力的重任。

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①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990年,日本发表了题为《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向21世纪迈进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白皮书,提出“在当前动荡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及学术活动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教育,并且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法国在与大学校长联席会上签署的一份共同声明中指出:“智慧与创新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应鼓励创新、负责与协商精神,一方面通过创新取得研究突破,另一方面在创新和研究活动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②

①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②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三、高等财经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目前,高等财经教育与人才培养从总体上讲,社会需求大,发展迅速,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正在深化,但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的现象不容忽视。高等财经教育必须在改革中前进,创新中发展。特别是对于专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来说,如何与其他类型的财经教育竞争,能否成功地塑造出自己的品牌,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竞争、具有开拓性、创业性的人才,这将是其能否可持续发展并长久跻身高校之林的关键所在。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

浙江财经学院积极吸收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从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确立了“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将人才培养总目标定位在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在各种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国内、国际经济活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2.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我校设立了“平台+模块”的创新课程体系。通过模块的设立,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前提下,强化了学科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的知识的覆盖面和实践教学,强调了知识的交叉、复合和应用。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开创自己的事业打下基础。这种文理交融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财经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股票模拟操盘等实践课程加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新是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发展的精髓,与时俱进就必须体现在伴随着培养目标的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随之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的要求。

首先,加强案例教学,引入讨论课如Seminar。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外聘社会知名专家授课。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任课教师客观上很难了解和掌握各类繁杂的金融业务的最新进展,可聘请业务部门和专业操作人员直接对学生授课,并列入教学计划;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专家讲学和对学科建设的指导,紧跟和把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并可在校内开设一些人文讲座,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三,增加模拟教学量。把模拟教学引入到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财经类专业课程中,如股票模拟操盘、模拟法庭,这是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尝试。

4.重视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开创事业垫石铺路

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与财经类就业之间存在着较严重的“产品供需脱节”矛盾。由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就业统一纳入到了国家公务员招考系列,金融行业特别是国有独资银行近几年也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从业人员需求减少。而到2004年5月止,全国独立成建制的财经类院校有45所;6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学校开设了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有权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金融类专业点已经超过100多个。①据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3月对全国1000个社会用人单位及开设了财经专业的200多所高校中的1000多名教师和4000多名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调查显示,在财经类专业的供求关系上,64.6%的用人单位认为供大于求,23%的用人单位认为供求平衡,只有12.4%的用人单位认为供不应求。财经类各专业本科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财经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开创新事业的创业人才。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我校在开设“创业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把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公共选修课(自主模块),包括创业理论与实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二是在专业教育中开设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并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三是在第二课堂中,结合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活动。财经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其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它培养的人才需要深入到经济管理的第一线,接触企业的经验管理实务。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实习活动,年年组织学生暑期实践与“三下乡”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印证所学,发现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返校后在继续学习中补充自身不足,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我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积极开展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把培养创业人才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容许大学生中途间断学习,在社会去创业发展,并给他们重返学校学习提供机会。学校要有意识地把教师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指导能力,增加教师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并在教师中组织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创业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开展体验与创业教育相关内容的策划、组织和实践。

①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王晓玲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也就是说,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一、二门课程,而是教育理念和目标的调整。①

自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拉开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开展了9年。期间,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公布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此,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开始于1999年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活动正蓬勃开展,然而,透过繁荣的创业教育活动本身,我们亦可发现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②

1.在思想观念上,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创业教育被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旨在使学生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创业教育的成果在于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有拔苗助长之嫌。

作者简介:王晓玲,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办公室。

① 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② 徐华平:《创业素养: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4期。

2.在定位上,创业教育只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如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等,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导致他们创业“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

3.在实施上,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是在“正规教育”之外,使创业教育失去了学科专业这一最有力的依靠,致使创业学子们内功不足。

4.在范围上,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大部分同学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只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二、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

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具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9%,普通大学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而到了2004年毛入学率达到19%,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了2000万人。在这背景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2001年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超过280万,2005年大约为338万;另一方面,社会的就业岗位并没有按此比例相应增加,而且许多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就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①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需要努力掌握科学前沿的最新知识,勇敢地走上创业之路,把自己培养和塑造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创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成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现。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私营企业家。他们紧跟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要做大,就需要大量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财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财经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毕业生只要有机会在企业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事实上就是创业的开始。

①王健:《大学生自主创业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高等院校财经专业教育内容在引入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优势。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将培养学生的财会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财经知识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基础,各行各业只要有了懂财会、会管理、精于核算的人才,创业行动就会少走弯路。

三、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为了适应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形势,作为培养大学生摇篮的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责无旁贷。高校的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就其主要内容来看,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创业意识既要外化为创业能力,又要以创业能力为后盾。没有创业能力做后盾,创业意识必将被创业之艰难所磨蚀。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既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培育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是创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它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在创业活动中,综合性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社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这些都要通过创业教育活动取得。

三是创业知识教育。大学生要具备创业能力,就需要有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这里的知识主要包括创业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企业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政策、工商、税收、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其他知识。由于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边实践,边学习,边提高,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所以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创业除需要加强教育、训练,使其意识提高外,还需要摸索、实践,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为此,要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注意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发挥专业教育本身所蕴涵的创业教育功能。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既可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拓展专业教育的应用领域,又能节约教育时间,优化教学内容。

二是要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答辩等形式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要以现实社会的状况作为切入点,把现实的创业事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选择案例时既要有创业成功的案例也要有创业失败的案例,通过对精心选择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教学的鲜活性,培养学生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三是要多开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保证学生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要以必修或限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基本知识包括方法技巧的教育。

四是要建设一支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要改善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指导课程教师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吸收社会上有影响的经济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部门官员、企业家等作为兼职队伍,以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走出校门参与创业实践,亲身体验和验证创业理论,检验自己的创业技能,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此,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行业考察,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实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把创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现场的生产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创业实践奠定基础。

五是要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创业教育实效。实施形式主要有①:(1)研究调查式。到人才中心、用人单位,请教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倾听企业家谈成功的经历;请毕业生及家长来校谈岗位创业的感受。调查也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如与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等建立联系,由他们提供调查基地,给学生以创业成功的榜样,调动学生的创业兴趣,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发展。(2)实践模拟式。模拟开办一个小型的公司。通过调查,设计好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费来源,合伙人、人力资源的分配等前期方案,制定公司发展规划,最后以说的方式,向外聘的高级管理人员模拟公司的运行,最后由公司管理人员向学生提问或开办咨询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3)社团服务式。以社团为载体,建立学生创业者沙龙或是俱乐部,充分运用社团载体作用为学生直接服务,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共同探讨,自我组织创业活动。校方给予沙龙以一定的起步活动费、场地和专家指导,直接推动沙龙的发展与成熟。(4)社会实践式。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参与基层单位、工矿企业的工程项目、商务促销、社区服务、结对扶贫、模拟创业等形式的挂职锻炼,由原有的专业实习的定向范围进行全方位的扩充,使他们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课题中去,增强创业的真本领、硬功夫。

①吴起华:《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模式》,《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16日。

略论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体育教育 李敦杰 罗旭 姚智勇

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的素质结构,为探索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以往我们主要从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方面,即从家庭、学校、社会对受教育者如何施教的角度,研究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则是从人的自身角度,研究人的各种素质和人的发展。同认识任何事物一样,多视角的考察和研究,既是认识深化的表现,又是进一步深化认识的重要途径。这种研究和探索,必然会产生积极意义。本文仅就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体育的关系谈一些认识。

一、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与作用“非智力因素”由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提出,1950年《美国心理学杂志》发文进行了专门探讨之后,这一概念才被确认,随着探讨的进一步展开,到上世纪7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渐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80年代引入我国。目前,我国关于非智力因素研究中,观点纷呈,歧见多多,仍处在研究探索的初期。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许多研究者将其广义的定义表述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或者“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全部因素的总称”。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狭义的定义则有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各种不同表述: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①笔者认为,研究非智力因素应突破心理学的局限。因为,随着认识的深化,无论从认识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考察,还是从人的素质结构来看,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超出了心理现象。“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在人的素质结构中除智力之外的因素——非智力因素,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体质因素;(2)品德因素(与人生观相联系);(3)心理因素——性格、兴趣、情感、勇气等。这样的认识,既不同于前述第一种限于心理学的广义定义,又不同于第二种似把环境因素也包含进来的广义定义。

作者简介:李敦杰,浙江财经学院体军部副教授。

① 陈爱璞:《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②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01页。

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和优秀人才的成长与成功,都一再证明这一点。英国伊顿公学以“精英摇篮”闻名于世,是优秀学生云集之处,该校毕业生每年有70%进入名校。他们当中走出20位首相及无数部长和议员,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经济学家凯恩斯和大诗人雪莱。被称为伊顿学校“灵魂”的“十大关键词”是:独立、个性(即创造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优越、幽默。这十个方面的综合,就是伊顿人的基本素质,①而所包含的内容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历代名人、伟人都存在着基本相同的一些明显特点:自信、主动、独立思考、有探索精神、敢于创新、有责任感等。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发明者们,在回答“什么是成功的关键”这一问题时,有着大致相同的答案:责任感、坚韧、热情、自信等。②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应当在同智力因素相互关系中考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作用是:

第一,基础作用。体质为智力的获得和增长提供物质基础。品德为智力因素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心态为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提供调控机制。

第二,导向作用。与正确人生观相联系的良好品德,为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为人生旅途提供正确的导向。健康的心理会增强人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相反,错误的人生观、恶劣的品德和严重的心理缺陷,对智力因素的发挥和人生起促退作用,甚至为社会所抛弃。

第三,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既是一种物质力量(体格力量),又是一种精神力量(人格力量)。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为智力的获取和发展提供动力。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作为一种智力品质,只是一种创新潜能,而潜能的实现和发挥,需要良好的“做人”的品格,需要有信念、勇气、志向、责任、感兴趣和热情等精神的支撑和推动。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干,而人品、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则决定一个人愿不愿干,能否坚持到底。

综合起来说,在人的发展中,智力因素是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动力——调控系统。

①施晓慧:《伊顿的灵魂:十大关键词》,《文摘周报》,2005年11月4日。

②中央电视台《创新中国》,2005年11月。

二、体育在优化非智力因素中的功能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人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优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和优化,具有突出的特殊功能:

第一,增强体质。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增强健康,培养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健身态度和习惯。

第二,提供“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的模拟机会,成为培育和优化“人品”、“心品”的重要途径。体育具有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等鲜明特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原则(如,比赛规则、活动程序、运动员作风、体育道德、奥林匹克精神等),并通过裁判、仲裁、公众舆论、传媒等进行监督和实施。人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可视为对“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的模拟过程。①比如,在体育比赛场合参与者(运动员、教练员)绝对遵守规则,自主确定技战术,形成相互尊重对方权利,维护自身权利,自觉承担义务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体育组成的人际关系中,各人所处的体育“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参加者既要使自己适应“角色”要求,尽职尽责,又要使个人适应群体的整体协调,实现团队实力的最佳状态。“体育规范”和“体育角色”对模拟“社会规范”、“社会角色”所提供的机会,是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首先,它是在“游戏”的形式中进行的,人们乐于接受。其次,体育运动比较超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繁杂、人际之间的功利矛盾,是社会关系的“蒸馏”、折射与简化,既便于反复训练,又较少精神压力。第三,是它的高频率、高效率。体育运动中的得失转换、成败交替是瞬间发生的,反复进行的,对人的体力、品格、心理的考验和锻炼,也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千百次重复中磨砺的。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参加者通过他人的指导、良好氛围的熏陶和自己的内化,良好的品德意识、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便于形成。

第三,优化品格、情感,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运动强烈的竞争性督促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创新和变革。在竞赛活动中,不讲门第,不序尊卑,不论资历,不徇私情,不承认除个人体质、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讲遵纪守法,讲求真务实,讲诚实守信,参与者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乃至生与死之间拼搏选择,享受着各种复杂情感的“折磨”与冶炼。体育运动中,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相互交往的亲和感,得到对集体的信赖感、依托感,直至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体育运动中,人们会有许多机会发现自己在体力、技术、技能、意志、情绪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同时也会发现自己个性中的优秀部分。因此,正确认识自己并采取必要措施,改进自己的不足,巩固和发展自己的长处,是体育运动经常提醒每个参加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这种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造、不断锤炼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