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中国历史知识素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21:18:0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中国历史知识素质

新版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中国历史知识素质试读:

内容提要

应用文,是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用以处理各项工作、办理日常事务,具有特定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它有特定的作者和对象,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发挥效用。

应用文的写作,往往要记叙事务,但它不是记叙文;往往要说明情况,但它不是说明文;往往要发表议论,但它不是议论文。应用文中的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成分,是为了完成应用文的写作任务服务的,体现着应用文的特点……

第一章 上古至西周

女娲炼石补天

在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神话里,只讲了天地起源的故事。当时只有盘古氏一个人,后来世界上怎么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呢?另一个神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据说盘古氏去世以后,天地间一直是空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后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多少年,才出现了一个人类的始祖,名叫女娲氏〔娲Wā〕。这女娲氏是个女的,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感到太寂寞了,就想造出一批人来,跟她一块儿生活。

有一天,女娲氏用水和〔hUó〕好了一大堆黄泥,用黄泥捏起泥人来。她一会儿捏个男的,一会儿捏个女的。说也奇怪,女娲氏捏好一个,向泥人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这泥人就变成了一个会跑会跳会说会笑的活人。捏一个,活一个;捏两个,活一双。她捏多少,就活多少。他们成群结队地围在女娲氏周围,吵嚷跳跃。

女娲氏捏呀捏呀,连续不断地捏了半大,她感到实在太疲倦了,想歇一歇。可是,和好的黄泥还剩下很多很多。女娲氏有点不高兴了,她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粗绳子,对准和好的黄泥抢了起来。哪里知道她一抡绳子,象用手去捏一样,那些溅起来的大团小粒的黄泥,也都变成了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活人。这些被女娲氏造出来的人,大人们在一块儿劳动,一块儿生活,繁殖着子孙后代;小孩们先是嘻嘻哈哈地打闹玩耍,后来都慢慢地长大成人,也做了父母,繁殖着子孙后代。

可是事情非常不妙,正在人类不断地生息繁殖的时候,天地却损坏了。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所以能覆盖在地的上面,是因为地的四角有四根柱子支撑着它。由于日久天长,风吹日晒雨淋,这四根天柱都糟朽了,天摇摇晃晃,好象要塌下来似的。大地上出现了许多裂缝,裂缝里不断地冒出烈火和臭水来;蓝天上出现了不少漏洞,雨水不断地从这些漏洞里倾泻下来。

灾难突然降临到人世间,大地上有的地方燃起熊熊大火,有的地方则是一片汪洋。凶猛的野兽乘机出来伤害人们,凶暴的鸷鸟〔鸷zhì〕也乘机从天空俯冲下来,用锋利的钩爪抓走跑不动的老弱妇孺。人类的处境实在是太艰苦太危险了。

就在这人类没法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的时候,人类的始祖女娲氏出来拯救她的子孙了。她点燃了一堆一堆的芦柴火,来烧炼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块,用这些石块来修补蓝天的漏洞。她又从大海里捉来一只极大极大的乌龟,斩下大乌龟的四条腿,用来替换已经糟朽了的天柱。天上漏下来的雨水过多,这是黑龙造的孽〔niè〕。女娲氏就把黑龙杀死了。地面冒出来的臭水太多,女娲氏就用芦柴灰堵塞住冒水的裂缝。经过女娲氏的这一番努力,蓝天终于补好了,支撑天的四根柱子也巩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黑龙、猛兽、鸷鸟也都被消灭了。大地上重新长出了树木和花草,人们又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了。伟大的女娲氏不但造了人,并且还从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拯救了人类。

女娲氏造人和补天的神话十分荒诞,但是反映了上古时候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今天,科学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知道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公社里,由一个老祖母担任氏族公社的首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采集食物、烧制陶器、养老抚幼等工作,主要由妇女来担任。男子主要是外出打猎,生活游移不定。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象今天这样的家庭,和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神话故事把一个女人女娲氏说成是人类的祖先,她还是人类的保护人,不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反映吗?

大禹治水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发生了特大的洪水灾害。洪水冲塌了房屋,淹没了田地,还淹死了许多人。为了解除群众的疾苦,尧号召人们推举贤能的人去治理洪水。人们推举鲸〔gǔn〕去干这件事。鲧治水九年,采用的是筑堤〔dī〕挡水的方法,挡来挡去,这边挡住了,那边的堤又冲垮了,结果是劳民伤财,弄得一事无成。尧叫舜去检查鲧的工作。舜看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处死了,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姓姒,生活在离现在大约四千多年之前,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因为他是夏朝的第一个君主。为治水立下了伟大的功勋,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夏禹为人聪明勤劳,待人和蔼可亲,很守信用,一举一动都能作为广大群众的好榜样。

夏禹接受了治水的任务,找出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先进行实地考察。他率领着益、后稷和大批助手,踏遍了当时我国九个州闹水灾的地区,跋山涉水,测量地势高低,分别树立木桩作为标记,然后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制订治水的计划。夏禹和助手们带着石斧、石刀、石铲、骨铲、木耒等等简陋的工具,来到冀州地区,从那里开始治水的工作。

为了消除洪水灾害,夏禹和助手们在外辛勤奔走了十三年。在这期间,他们吃的是粗糙的食物,穿的是补了破、破了又补的旧衣烂衫,夜晚经常露宿野外,铺点树叶作为床铺。治水的人们夏天冒着大雨劳动,冬天顶着寒风干活,流血流汗,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有人在山上摔死了,就在山上刨个坑埋掉;有人在水边淹死了,就在河里水葬。活着的人为死者举行了表示悼念的简单仪式以后,立刻又投入了紧张的劳动。

夏禹是治水工程的首领,他为群众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顾不得洗,插在头发上的簪掉了也顾不得捡起来,经常蓬头垢面地辛勤工作。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小腿上的汗毛也掉光了。他的手下人看了个个都感动得流泪。

夏禹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正在呻吟。他的助手们都劝他进去看看,他害怕耽误工作,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能够叫爸爸,使劲地挥动着小手向他打招呼。夏禹满怀深情地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已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走进家门。夏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已经长到十多岁的儿子跑过来叫爸爸,使劲地把他往家里拉。夏禹爱抚地摸了摸儿子的头顶,叫儿子告诉妈妈——治水的工作很忙,没有空回家,又匆忙地离开了。

治水的工作不但十分辛苦,也很危险。有一次,夏禹带着大批助手来到现在山东省的一条河边上,刚要测量河水的深浅,突然上游山洪暴发,几丈高的水咆哮着滚将下来,一下子就卷走了十几个人。夏禹的助手们惊骇万状,纷纷往高处走避,这才没有牺牲更多的人。因为古时候首领的助手叫做徒众,这条河是夏禹的徒众受过惊骇的地方,所以后来就把这条河命名为徒骇河。

跟鲧的错误做法相反,夏禹治水采用了一套正确的方法:凿山开渠,疏通壅塞,把洪水引入大江大河,然后归入大海。那时候,在今天的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是一溜高山,正好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奔腾的河水到了这里找不到出路,就溢出河床,四处奔流,两岸的广大地区经常是一片汪洋。夏禹认为这里是个治水的关键,决定凿开一个缺口,替黄河找一条出路。经过异常艰苦的劳动,山终于被凿开了,奔腾咆哮的黄河水有了出路,就能通过缺口,欢快地向下游流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夏禹的功劳,就把这座山叫做龙门山,把这个缺口叫做禹门口。

夏禹不光是辛勤地治理洪水,还指导人们如何利用水土发展农业生产。他叫益把稻种发给低洼地区的群众,教他们在那里种植水稻;又叫后稷〔jì〕把一些植物的种籽分发给水灾地区的群众,教他们栽培作物,收获粮食和果实,避免饥荒。夏禹还叫人互通有无,调剂各地之间的物产。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水灾害消除了,农业生产也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

关于夏禹治水的故事,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后人的追述,没有当时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因此也只能说是一种传说。这个传说中歌颂的夏禹,为了给广大群众消除灾害,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力以赴地辛勤工作,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夏禹治水的传说告诉我们:水灾是历史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上古时代,人们为了战胜水灾,曾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人们希望有一个象夏禹那样关心群众疾苦而又很能干的领袖,来领导大家同水灾作斗争。这个传说也告诉我们:在上古时代,人们就能够认识水的特性,了解洪水泛滥的规律,并且用原始的工具战胜了它,变水害为水利,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这就叫作人定胜天。

少康复国

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开创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他没有想到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想继承王位,在家庭内部争夺了起来。夏启看到小儿子武观闹得最凶,就把武观放逐到黄河西岸(现在陕西一带)去。武观在黄河西岸反叛,夏启派大将彭伯寿出兵讨伐,才把这次动乱平定了下去。

夏启做了王,改变了当年简朴的做法,生活上开始腐败起来。他整天在王宫里喝酒,欣赏歌舞,或者带着一帮人外出打猎。腐败的生活使他缩短了寿命,他很快死去了,他的大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从小就跟着他父亲学喝酒、学打猎,生活比夏启更腐败。他做了王,丢开国家大事不管,带着家里人和亲信到洛水北岸去打猎,一去就是几个月,快乐得忘了回家。

这时候,东边的东夷族强大起来了。东夷族的首领叫后羿〔yì〕,是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后羿看到太康长期出外打猎,丢下国家大事不管,引起老百姓的怨恨,就乘机夺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境内),不让太康回来,把太康的弟弟仲康立为傀儡王,由他自己掌握国家大权。

可是后羿自己也喜欢打猎,喜欢玩乐,不善于管理国家大事。他手下有四个很能干而又正直的人,他不信任,却信任一个惯会献媚、挑拨是非的寒浞〔zhuó〕。寒浞找一帮人专门陪着后羿去打猎,自己躲在家里搞阴谋。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了后羿的家奴,唆使他们谋害后羿。有一天,后羿打猎回来,寒促和后羿的家奴用酒把他灌醉,杀死了他。寒促霸占了后羿的妻子和全部家产,掌了大权。寒浞生了两个儿子,二个取名叫浇,长大后封在过这个地方(在现在山东省境内),所以又叫过浇。一个取名叫(yì),长大后封在戈这个地方(在现在河南省境内),所以又叫戈

再说那个被后羿立为傀儡王的仲康,由于行动不自由,心情不痛快,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后相继承了王位。后相不愿意做傀儡,逃出去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氏〔xún〕。寒浞怕后相的势力壮大,回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过浇带兵去进攻斟灌氏和斟氏,杀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mín〕这时候正怀孕,她躲开过浇的搜捕,从墙洞里偷偷爬了出去,投靠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姓任,是一个小部落,地处现在山东省济宁县一带。他们把九死一生逃回娘家来的后缗收留下来,让她安安稳稳地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做少康。按辈份排起来,少康是夏禹的玄孙,夏启的曾孙。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有心计。后缗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希望,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就把他祖父一辈太康荒唐失国,仲康做傀儡忧愤而死,以及他父亲后相被杀害等惨痛情形全都告诉了他,并且叮嘱他长大以后一定要为祖父和父亲报仇,把失去了的国家大权夺回来。

少康自幼受到这种报仇雪耻的教育,果然立志发愤图强,为复兴夏朝做准备。他先在外祖父有仍氏那里担任管理畜牧业的官,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并且时时刻刻对杀父仇人过浇保持着警惕。过浇果然打听到了少康的下落,派一个叫做椒〔jiāo〕的大将,到有仍氏部落来搜捕少康。少康早有准备,赶快逃奔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躲过了椒的搜捕。有虞氏的首领虞思看到少康很有出息,叫他在部落里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这样,少康就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虞思看到少康为人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且把一块叫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纶这个地方方圆十里,有很好的田地,有五百名士兵。少康就有了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

少康在给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宣扬他的高祖夏禹的功德,争取人们支持他复兴故国。他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旧官吏召集来,叫他们跟着他打回老家去。他先派一个名叫女艾的大将去刺探过浇的虚实,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杼〔zhù〕去消灭戈,削弱过浇的力量。女艾和季杼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少康对于过浇那边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并且由于消灭了戈,也使得过浇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一切都准备好了,少康便从纶地起兵,历数后羿、寒浞、过浇等人的罪行,杀奔夏朝的旧都城安邑。这时候寒浞已经死去,过浇虽然想顽抗,怎奈大势已去,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子孙的手里。这件事,历史上称为“少康复国”或“少康中兴”。据推算,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共约六七十年。这六七十年的前二三十年是后羿掌权,还没有夺取王位;后四十年寒促掌权,夺取了夏朝的王位。

关于少康复国的故事,《左传》中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时间已经相隔一千五百多年,所以有些历史学家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尽管这样,这个历史故事还是反映了夷夏之间奴隶主贵族争夺权利的斗争。夏族是现今汉族的老祖宗,夷族则是少数民族。夷族的后羿和寒浞夺取了夏族的政权,最后又被夏族打败,这说明了在远古时代,夏族和夷族曾经通过战争,逐步实现了民族的融合。

商汤灭夏

少康中兴以后,夏朝只有少康的儿子季杼在位的时候比较强盛。季杼是个很能干的人,他发明了打仗穿的甲。这种甲是用兽皮做的,石刀砍不透,石制的箭镞〔zú〕穿不透,就是当时已经少量生产的铜制武器也奈何不了它,可以说是当时打仗的护身法宝。季杼依仗这种法宝,加上其它有力的手段,继续同东夷各部落斗争,终于降服了东夷族,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

季杼以后的王一代不如一代,最最糟糕的是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夏桀〔jié〕。老祖宗夏禹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就是在他手里断送的。

夏桀是一个出名的败家子。他继承了王位,嫌居住的宫室太简陋,下令在洛阳建造一座寝宫。寝宫占地十里,高十丈。宫室的中心修一座瑶台,用洁白的玉石砌成。这座寝宫修了七年才完工,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劳动力,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真是劳民伤财,害苦了老百姓。

夏桀对饮食十分讲究,尽想吃山珍海味,常吃的是西北出产的蔬菜,东海里捕捞来的鲸鱼,调味的佐料必须是南方出产的生姜,北方出海的海盐。为了供应他一个人的伙食,得有成百上千人替他种菜、捕鱼、运输、烹调。夏桀又是个酒鬼,特别喜欢喝酒。他喝酒还有个怪脾气,必须喝十分清澈的酒,酒一浑浊,他就要杀厨师,许多厨师就因此断送了性命。夏桀喝醉了酒以后,还要拿人当马骑着玩耍。谁要是不肯让他骑,就要挨一顿痛打或者被拉去杀头。对夏桀来说,杀一个人简直比宰一只鸡还要随便。

夏桀喜欢阿谀〔yú〕奉承的人,讨厌直言规劝他的人。有个叫于莘的坏蛋,很受夏桀宠爱。于莘经常给夏桀出坏点子。夏桀听了于莘的教唆,更是火上浇油,越变越坏。有个好人叫关龙逢,看到夏桀胡作非为,经常劝他改过自新。夏桀不但听不进去,最后把关龙逢杀了。从此,好人都不敢亲近夏桀,而坏人则成群地围着夏桀转。夏朝的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正当夏朝势力日渐衰落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商国是夏朝的属国,据说祖先是帝喾的小儿子,名字叫契。契曾经帮助夏禹治水,立了功。夏禹赐他姓子,封他在商地。子契在封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叫做商。夏桀胡作非为的时候,正是子契的第十四代孙于汤掌管商国政权。商汤看到夏桀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觉得民心可用,就积极地准备进攻夏朝。夏桀知道了,就批商汤抓去,关在夏台的监狱里。商汤差点儿断送了性命,多亏他善于应付,骗过了昏庸的夏桀。过了一阵子,夏桀就把商汤释放了。

商汤回到商国,一方面历数夏桀的昏庸残暴,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部族反判夏朝,归顺商国。葛伯族不听商汤的劝告,商汤就先出兵把葛伯族消灭了,惜以杀一儆百〔做jǐng]。商汤把自己的首都迁徙到毫〔bó今山东省曹县〕,在自己国内加紧笼络老百姓,表示自己是个贤明的国君,好让老百姓听从他的指挥。

有一次,商汤到城外去玩,看到一个捕鸟的人张着四面网在捕鸟,捕鸟人口里还不断地叨念说:“从天上落下来的,从地面往上飞的,从四而八方来的,都掉进我的网里来!”商汤看了,对捕鸟人说:“你这样做太残忍了,赶快撇掉三而网,留下一面就够了。”捕鸟人说:“一面网怎么能捕鸟!”商汤说:“你张一面网,对鸟喊叫:‘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就往左飞;愿意往右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我的网里来吧!’这样才显得你心地善良。”商汤对捕鸟人说的这一番话很快就流传开米,人们都说商汤这个人真好,他对禽兽都这样仁慈,我们应当真心拥护他。这个张一而网捕鸟的故事,后来就形成为一句成语,叫做“网开一面”。“网开三面”成了“网开一面”,意思就起了变化,用来比喻要给坏人留一条改邪归正的出路。

商汤做了以上两方面的工作,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发表一个宣言,对夏朝发动了进攻。他在宣言中说:“你们大家都跟着我去攻打夏桀!这倒不是我这个人喜欢作乱,叫你们撂下繁忙的农事去打仗,实在是夏桀这个人太昏庸,天下被他糟蹋得太不象话了。老百姓早就指着他的脊梁骨在诅咒他,叫他快点死。他做的坏事真是天地难容。现在我奉着老天爷的旨意去消灭他,你们应当帮助我。你们如果能在战争中立功,我一定重重地赏赐;如果不努力作战,我一定要重重责罚!”

夏桀听说商汤带兵打来了,对自己的手下人说:“如今到了这个地步,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监狱里把商汤这家伙给杀了。”他命令赶快调动从属夏朝的昆吾国、韦国、顾国三个小国家的军队来保卫夏朝。商汤早就料到这一着,他先派兵灭了韦国和顾国,打败了昆吾国,大军直逼夏朝的重要城市鸣条。夏桀亲自带兵到鸣条迎战,但是士兵都不听他的指挥,有的逃散,有的投降。夏桀看到大势已去,不敢再回首都洛阳,带着少数残兵败将去投靠昆吾国。商汤乘胜追击,一举灭亡了昆吾国。夏桀带着他的妻子妹喜逃出重围,乘上一只小船渡江到了南巢(在今安徽省巢县)。夫妻俩自己不会劳动,最后双双饿死在南巢山中。

商汤赶走了夏桀,拆毁了夏朝祭礼祖先的太庙,放火焚烧了夏朝的祭器;并且继续肃清夏朝的残余势力,把夏朝的许多老百姓抓去当奴隶。这样,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建立的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灭亡了。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即距今三千七百多年以前,商汤正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盘康迁殷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

商朝定都于股是从盘庚开始的,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商朝曾经屡次迁都,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下来。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原来在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生活都很腐化。他们迷信鬼神,又特别喜欢喝酒。他们是十足的寄生虫,自己不劳动,一切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大批逃亡。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越演越强烈,有的人说应当兄死弟继,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叔侄之间,兄弟之间,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

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了商朝,生产荒废了,一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不再受商朝的约制,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维持不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善于观察形势,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和这些冲突,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把都城迁到殷,开垦荒地,长期定居下来。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少些轻些,在这里建设都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奴隶主贵族不能过分享受,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缓和一些。第三,迁都可能避开危险的反叛势力;都城比较安全,统治就可以稳定些。

可是迁都的决定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乐。盘庚是个办事十分坚决的人,他决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主意。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演说。第一篇演说是劝告,告诉大家搬家到殷去的好处。他说:“我要遵照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了。”第二篇演说是威胁,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的命令,否则就要进行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将首都迁到了殷。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不习惯,吵嚷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起哄,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演说,用强硬的语气制止住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没日没夜地劳动,把殷建设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

那时候,铜的冶炼技术大大提高,青铜器的制作范围山更加扩大了。殷城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青铜器作坊,有上千个奴隶在作坊里劳动。奴隶们用铜、锡、铅三种金属做原料,冶炼铸造了成千上万件斧、钺〔yuè〕、戈、予、刀、锨等武器;鼎、爵〔jué〕觚〔gū〕、壶、盂等饮食器皿〔mǐn〕;斧、锛〔bēn〕、凿、钻、铲等工具。许多青铜器造型十分优美,花纹图案十分精巧,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后来著称于世的青铜器文化。有一个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一百三十三厘米,长一百一十厘米,宽七十八厘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已经被考古学家从殷墟遗址中发掘了出来,完整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这是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发掘到的最大的青铜器。从商代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隶为主体的劳动群众创造出来的。

在殷墟遗址中,还发掘到大批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着许多文字。这种文字和现在的不同,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三千多个单字,大多已经被考古学家认出来了。原来殷朝的王室贵族很迷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用龟甲和牛骨进行占卜。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后来是否应验等等的话。这就为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盘庚迁殷,又一度复兴了商朝,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成了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文王访贤遇姜尚

商朝末年,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国号叫周的强国。周祖先姓姬〔jī〕,历史很悠久,据说他们的远祖后稷在尧的时候担任农师,以后世世代代承袭这个职务,管理农业方面的事情。夏朝末年,政治腐败,农业衰落,周的祖先就西迁到现在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一带,自己组成了部落。商朝后期,周族遭受西北方的戎族和狄族的侵扰,周族的首领古公亶父的儿季历在位时,周的势力强大起来。商朝的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杀害了季历。

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就是有名的周文王。因为祖先做过农帅,周文王也十分重视农业。他待人宽厚,对老年人很尊敬,对小孩子很爱护,所以老百姓都很拥护他。周文王特别敬重有本领的人,请他们帮助他治理国家。许多有本领的人纷纷来投奔他,因此他手下拥有许多文臣武将。

殷纣王看到周的势力越来越强,十分害怕,就找个理由把周文王找来,囚禁在麦里〔羑yǒu,现在河南省阴县西北〕。周文王的臣子为了搭救文王,搜罗了美女、好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并买通商朝的大臣,请他在纣王面前求情。纣王很贪财,又喜欢美女,他得了礼物,听了大臣的话,把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获得自由以后,决心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以便寻找机会,推翻商朝,报仇雪耻。他看到自己手下虽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将,可是还缺少一个文武全才能够统筹全局的人,帮他筹划灭商大计。因此,他经常留心寻访这样的大贤人。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磻pán〕边上遇见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看去有七八十岁了。奇怪的是他一边钓鱼,一边嘴里不断地念叨:“快上钩呀快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再一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钓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就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

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现在河南省汤阴县)宰过牛,在黄河边上的孟津卖过酒。他不会做买卖,亏了本,所以到渭水边上来钓鱼了,其实是在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寻访他。

周文王在和姜尚的谈话中,发现姜尚是一个眼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别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认为商朝的天下不会很长久了,应当山贤明的领袖出来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朝廷,让老百姓能过上舒服的日子。

姜尚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文王心里。他本来就是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处去寻访大贤人,这眼彰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寻访的大贤人吗。文王恳切地对姜尚说:“我们盼望您很久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帮助我们治理国家吧!”说完,就叫手下人赶过车子来,邀请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车,回到都城里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里,先被立为国师,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后来升为国相,总管全国政治和军事。周文王的父亲太公季历在世的时候,就想望着姜尚这样的大贤人了,所以人们尊称姜尚为“太公望”。后来人们干脆把“太公望”的“望”字省略掉,把姜尚叫做姜太公。

姜太公果然是个栋梁之材,他做了周文王的国相,帮助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对内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征服各部族,开拓疆土,削弱商期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辅佐下,先后打败了犬戎、密须等部族,征服了耆〔qí〕、邘〔yú]等小国家,吞并了从属于商朝的崇国,在崇国的地盘上营建了一个丰城,把都城从岐山南边的周原迁到了丰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时候,周的疆土大大扩充,西边收复了周族的老家,现在陕西、甘肃一带地方,东北进展到现在山西的黎城附近,东边到达现在河南沁阳一带,逼近了殷纣王的都城朝歌,南边把势力扩充到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据说周文王已经控制了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为灭商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可是,周文王没有来得及实现灭亡商朝的愿望就死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尊称姜尚为师尚父。在师尚父的辅佐下,他终于灭亡了殷商。

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即位的时候,殷纣王已经把自己的国家搞得越来越糟。殷纣王攻克东夷,开发东南,在历史上有过一定的功绩,可是他毕竟是个最大的奴隶主,当然有他荒淫丑恶的一面。他特别爱摆阔气,穿的衣服上缀满各种玉石和其他宝贝。

他住的王宫用玉石做门,黄金做柱,还在宫苑里建造了一座十丈高(相当于现在二十米)的鹿台,装璜〔huáng〕得富丽堂皇,比夏桀的瑶台还要阔气得多。他特别喜欢喝酒吃肉,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尽情享受。酒池就是凿一个池子,里而灌满了酒。这个酒池很大,据说可以行船。肉林就是在酒地边上竖立许多木头桩子,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和奴隶主贵族们在酒池边上纵情酗酒〔酗xù〕,到肉林里一仰脖子就可以吃到肉。

纣王还特别宠爱一个名叫姐己〔妲dá〕的女人。妲己尽出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下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例如她叫纣王制造一种叫做炮烙〔luò〕的刑具,用来惩治反对他们的人。炮烙是用铜铸成的空心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柱子中间烧红炭火,这样把人活活地烫死。

殷纣王这样荒淫残暴,不是没有人规劝他。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启就对纣王说:“现在我们拼命喝酒,败坏了祖先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得我们的百姓大臣都做出偷窃奸邪的事情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好偷偷地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躲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也好言劝告纣王,纣王却回答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我倒腰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几个窟窿!”他居然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过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耐把箕子囚禁了起来。这样一来,其他的人再也不敢来规劝纣王了。他们有的借口有病,躲了起来;有的虽然天天上朝,见了纣王却一言不发;有些太师、少师一类的大官,甚至于偷偷地拿走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如此腐败,老百姓更是苦透了。纣王建造鹿台,拉老百姓去服劳役;纣王要喝酒,就把老百姓的口粮夺了去酿酒;纣王要吃肉,就叫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里去猎取野兽;纣王宠爱的妲己喜欢看杀人,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脚、剖肚子。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只好抱着小的,扶着老的,哀号哭泣,四处逃亡。

商朝的天下被纣王搞得乌七八糟,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候,周武王在姜尚的协助下做出了进攻商朝的决定。周武王先向各部落、各小国发出通知,叫大家到黄河边上的孟津(现在河南省孟津县)会盟,商讨如何收拾乱糟糟的天下,借以试探一下这些部落和小国的态度。到了规定的日期,赶来会盟的部落和小国的首领有八百多个,说明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愿意跟着周武王起兵伐纣。周武王就在会盟大会上宣读了伐纣宣言,公布了殷纣王的罪恶,宣告周武王是奉了老天爷的旨意去讨伐殷纣王的。参加会盟的各部落各小国的首领们一致赞同周武王的决定,纷纷表示愿意出兵参加伐纣。但是周武王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没有马上出兵。

周文王死后的第四年春天,周武王出动了三百辆兵车,三千名勇猛的先锋,四万五千名士兵,会合各部落和小国的支援部队,浩浩荡荡地从孟津向着商朝的都城朝歌进发。这支讨伐大军前歌后舞,士气旺盛,一路上没有遇到多大抵抗,就到了离朝歌只有七十里路的牧野(现在河南省汲县北)地方。

在牧野,周武王正式竖起伐纣大旗,当众誓师。他在誓言中历数殷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他说:“现在殷纣王昏庸极了,不祭祀祖宗,不理国家大事,连自己的堂兄弟、兄弟、叔叔的话都不听了;相反的,那些从四方逃来的坏人和罪犯,他却大量收容,让他们做官,用他们来残害老百姓。现在我代表老天爷来处罚殷纣王。希望大家勇敢作战,消灭顽抗的敌人,不要杀害投降的敌人。谁努力作战,就给予奖励;谁怕死后退,就严厉责罚!”誓师完毕,就挥动旗帜,驱动兵车,向商军进攻。

这时候,殷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上欣赏歌舞,喝酒吃肉。手下的人把周军进攻的消息告诉纣王,他这才散了酒席,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应战。商朝的军队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东夷族,一时抽不回来,纣王只好下令把大批的奴隶和俘虏编入军队,一共七十万人,开赴牧野前线,抵抗周军的进攻。著名的牧野之战爆发了。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论人数,周武王的伐纣大军总共只有六七万人,而股纣王这边却有七十万人;可是论士气,周武王的伐纣大军同仇敌忾〔kài〕,都下了决心要把殷纣王推翻。而殷纣王的军队本来是奴隶和俘虏,他们早就恨透了殷纣王,哪里肯替股纣王卖命。

周殷两军都摆开了阵势,周军呐喊着勇猛地向殷军冲杀过来。殷军士兵不但不抵抗,而且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殷纣王。殷纣王一看大势不妙,赶快逃回朝歌城里,跟着他的只有百十来个人。殷纣王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穿上他的宝玉衣,在鹿台上大吃一顿,叫人鹿台下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

周武王听说殷纣王在鹿台自焚,就带着伐纣大军冲进朝歌。朝歌的老百姓早已烧好了开水,煮好了饭,等着迎接周武王的军队。周武王一进城,老百姓齐声欢呼,感谢他从殷纣王的暴政底下解救了他们。

周武王乘车赶到焚毁的鹿台,亲自向着烧焦了的纣王尸体射了三支箭,又用剑刺了几下,最后用铜斧砍下纣王的脑袋,悬挂在旗杆上号令示众。周武王庄严地宣告伐纣战争胜利结束,商朝已经灭亡。他得到了各部落和各小国的首领的拥戴,建立了周朝,自称为天子。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大国,也是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管蔡叛周

武王伐纣胜利,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商朝的老百姓是很高兴的,可是商朝的奴隶主贵族很不服气,他们过去剥削压迫劳动群众,享乐腐化,现在不能再作威作福了,所以对周朝的统治处处采取反抗的态度。为了制服和笼络他们,用武王抬出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叫他去统治商朝的旧奴隶主贵族。周武王把武庚封在商朝的旧地,叫他建立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在这个诸侯国的范围里,他仍旧可以保存商朝的太庙,祭祀商族的祖先,周武王想用这种办法,消除商朝旧奴隶主贵族的敌对情绪。

可是把一块地方交给武庚去统治,也着实使人放心不下,周武王又想出来一个办法,他把商朝的旧地划分出两块来,交给自己的两个弟弟鲜和度去管理,以便就近监视武庚,防止他叛乱。鲜的封地被定名为管国,所以历史上就把鲜叫做管叔鲜;度的封地被定名为蔡国,历史上就把度叫做蔡叔度。

周武王还怕自己的统治不巩固,又把自己另外几个弟弟和功臣封为诸侯,让他们建立一些小国家,来护卫周朝的中央政权。他把太公望封在营丘(现在山东省临淄市),国号齐;把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鲁;……后来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又封了更多的诸侯国,历史上把这叫做周初大封建。这个“封建”与通常说的封建社会不是一回事。

周武王办完了分封诸侯这件大事,就带兵回周的本土丰城老家去。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对武庚、管叔、蔡叔的这种安排,却为周朝初年的动乱种下了祸根。周武王灭商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按照周朝的规矩,父亲死后,继位的必须是嫡长子〔嫡dì〕。可是武王的长子成王姬诵,当时还是个襁褓〔qiǎng bǎo,背负婴儿所用的布幅〕之中的孩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怕诸侯欺成王年幼,就自己摄政,代他的小侄子成王管理国家大事。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几个儿子当中比较能于的一个,他辅佐长兄武王治理国家,和太公望姜尚两个是武王的左膀右臂。前面讲到,周武王把周公旦封在山东曲阜做鲁国的诸侯,周公旦让他的儿子伯禽去了,自己留在哥哥武王身边,继续辅佐武王治理国家。武王病重的时候,周公旦向鬼神祷告:只要让哥哥恢复健康,自己情愿代哥哥去死。这种好心肠当然毫无用处,周武王还是死了,周公旦就一心一意代他的侄子摄政。没想到这样一位又能干又识大体的奴隶主政治家,却遭到了他的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的妒忌。他们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旦不是真心帮助成王管理国家大事,他是想要谋篡王位,看来小侄子将要死在这位叔叔手里了。”谣言一传播开来,许多人信以为真,连开国功臣姜尚也有点当真了。

周公旦遭到诽谤,一方面更加勤恳地办理国家大事,一方面恳切地对人解释。他对姜尚等人说:“我为什么不避嫌疑,出来担任摄政呢?我是怕我的侄子年幼,坏人乘机起来造反,颠覆我们祖先打下的江山。”为了治理好国家,他想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帮助他办事。为了接待贤能的人,他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洗一次头发也要中断三次,吃一顿饭也要三次放下筷子。他常常告诫儿子伯禽,要多于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人们听了周公旦的解释,看了他的实际行动,也就不很相信管叔鲜和蔡叔度的谣言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却认为找到了机会,便来拉拢管叔鲜和蔡叔度,叫他们和自己一起反叛周朝。管叔鲜和蔡叔度竟然和武庚勾结起来,还联合了早就不驯服的淮夷,一块儿造起反来。

周公旦为了保卫周朝的天下,便以成王的名义出师东征。经过三年艰苦的战争,周公旦两鬓添了不少白发,额上添上许多皱纹,终于平定了叛乱。武庚在战斗中被打死,管叔鲜兵败自杀,蔡叔度做了俘虏,被放逐到荒凉的郭陵地方去。战争结束之后,周公旦率领的东征军士卒们,肩上扛着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武器,嘴里唱着他们自己编的《东山歌》。他们唱出了士卒们远离家乡去东征,久久不归,在战场上思念家中新婚妻子的忧郁心情;也唱出了东征胜利,凯旋归来,马上就要回家见到妻子的兴奋心情。这首歌从侧面告诉我们,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争,消耗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这场战争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使得周朝初年的经济迅速地繁荣起来。

周公旦在东征胜利之后,为了防止商朝的旧奴隶主贵族再一次起来造反,就把商朝的旧都及其附近地方封给了自己最小的弟弟康叔,定国号为卫;把现在河南省商丘一带地方和一部分商朝遗民,封给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定国号为宋。又在宋国附近扶植起了一个陈国(现在河南省淮阳县)、一个杞国(现在河南省杞县)、一个谯国(现在安徽省亳县),叫他们监视宋国。

周公旦东征的胜利,说明了他不但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至于管叔鲜和蔡叔度,他们居然联合原来敌国的子孙来发动叛乱,说明了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内部互相争权夺利,是怎样地不择手段啊!

第二章 战国

都江堰

秦国灭亡了周朝,接着就要攻打别的国家,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泰国所以这样强大,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十分重视农业,积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而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力量。举世闻名的宏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堰是堵水的堤坝),就是秦国蜀郡(今四川省西郡)郡守李冰和他儿子二郎带领人民修筑起来的。这一水利工程到现在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着几百万亩良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粮仓。李冰父子是怎样带领人民修筑都江堰的呢?

那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事。当时蜀郡经常发生大水,使大片田地荒芜,许多人家流离失所,过着悲惨的生活。

原来,蜀郡的成都、灌县一带,是个大平原。平原周围尽是高山峻岭,岷江就发源在蜀郡西北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这岷江上游坡度很大,水势很急,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直往下冲。到了灌县附近,地势突然平坦,水流变慢了,山上冲下的泥沙乱石就沉积下来。天长日久,河身越来越高。一到夏季,山上积雪化了,河水暴涨,河道盛不下,水就漫上岸来,泛滥成灾。当地人民吃够了岷江的苦头,曾经同它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企图制服洪水。然而,由于岷江水大浪急,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理办法。

大约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秦昭襄王知道李冰治水有经验,派他来蜀郡担任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郡守。

李冰一上任就积极了解水情民情。他同儿子二郎,还邀请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民,一起到岷江沿岸去考察,听取当地人民的意见,勘察地形,研究治理岷江的方法。

他们来到灌县城外,看见有一座山矗立在岷江东岸,正好挡住了蜗江的去路。当地老百姓告诉他们,这叫玉垒山。由于江水被山挡住流不到东边去,所以发大水的时候,往往是西边涝、东边旱。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向李冰建议说:“要是把玉垒山开一个口子,把洪水引一股流到东边去,西边的洪水就小了,东边又能引水浇地,那不是一举两得吗!”李冰领着大家仔细察看了地形,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决定凿开玉垒山,分洪减灾,引水灌田。

李冰这个规划一宣布,大伙都表示赞同。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山战斗打响了。动工以后,大批农民和工匠,有的凿石头,有的抬石头,干得挺热火。可是,尽管当时已经使用铁器,开石头还完全靠人工,干了一天下来,石头没有开多少,工具倒损坏许多。有人出了一个主意:先在石头上凿条沟,然后在沟里和石头缝里填上干草,上头再架满树枝、木柴,点上火烧。石头受热就裂开了,这样再凿就省劲了。李冰叫大伙照这样干,果然工程进度大大加快,大伙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把山挖开了一个缺口,没想到开小了,水流得不多。李冰父子又带领群众把缺口扩大。到了发洪水的时候,大伙都跑到江边上,看水能不能流到新开的河道里去。当大伙看到江水哗哗地流进缺口,淌到干裂的田里的时候,就别提有多高兴啦。因为玉垒山新开的缺口象一个瓶口,大伙就管它叫“宝瓶口”。这凿开的一段山头,取名叫“离堆”。他们还把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外江”,新的支流叫“内江”。

关于宝瓶口的开凿问题,近来有人考证,是在李冰之前三十年到一百年,古蜀国一位君主主持开凿的。尽管这样,李冰父子扩大了宝瓶口,重新疏通了内江,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宝瓶口工程修建以后,李冰发现,内江的水量还不大,不能满足灌溉的需要。怎样才能让外江多分些水过来呢?李冰父子又到宝瓶口上游去视察,同当地老乡商量,终于找到了新的办法。办法是在离宝瓶口不远的岷江上游,在江中心建一个分水堰,硬把江水分成两股。这样更多的水就能流到内江里来了。然而,在激流滚滚的江中心修建一条分水堤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开始,他们利用水少的有利时机,用当地现成的鹅卵石做材料,在江中心砌了一道堤堰,不料没过几天就被江水冲垮了。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最后筑了一条比较牢固的大堤堰,但是一次特大的山洪又把它冲得无影无踪。后来,他们改用大石块做材料,一试还是不行。不知做了多少实验,一次一次都失败了。怎么办呢?李冰很为这件事发愁,天天琢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有一天,李冰父子又到岷江上游去察看水情,看到一群妇女正在江边洗衣服,只见她们在水里放了一个个竹篓子,衣服就泡在竹篓子里边。江水尽管很急,竹篓子也冲不走。李冰心里不由得一动,联想到,如果把鹅卵石放在竹篓子里面,沉到水底下,不也冲不跑吗?他把这个想法跟大伙一说,大伙都说这个办法准灵,也容易办。因为这一带到处长着竹子,鹅卵石更是遍地都有。说干就干,李冰让二郎带着老乡到山上去砍竹子,自己就招来许多工匠编竹篓子。没过多久,一大批竹篓子编出来了,李冰叫大伙把鹅卵石装进去,准备先作试验。到了试验的那一天,李冰父子早早地就来了,周围的老乡也来了不少。起先他们在水浅的地方试,成功了;接着慢慢把竹篓子移到水深浪大的地方,这下不行了,竹篓子给冲得摇摇晃晃,看来竹篓子小了。李冰又叫工匠把竹篓子加长放大,加到三丈长、三四尺粗,填进鹅卵石,放到急流里以后,水就冲不动它了。李冰和大伙儿都高兴得不得了!

试验成功以后,李冰父子开始安排施工。他们把群众组织起来,有的砍竹子,有的编竹篓,有的找石头。无数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篓,堆在江边上。筑分水堰的工程开始施工了。人们把一个个装着鹅卵石的大竹篓子沉到水底下去,越积越多,越垒越高,就象两条坚固的大坝,屹立在江中心,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岛。远远望过去,又象一条大鱼,鱼头朝着岷江的洪流,破浪而上,把岷江分成两条水道,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分水鱼嘴”。修了这个分水堰以后,内江的水量加大了,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一年四季也不断流。为了保证夏天水涨的时候内江的水量不致过大,李冰父子又带领大家在分水鱼嘴和离堆之间修了一条“飞沙堰”。堰身全部用竹篓和石头子儿堆筑,堰顶比堤岸低,这样内江水太大的时候就会自动从堰顶上漫过,流到外江里去,不会造成灾害。从此以后,岷江被制服了,两岸劳动人民可以更好地生产了,李冰就给大堰起了个名,叫都安堰。后来人们把它改名为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后,历代劳动人民在这个基础上又不断加以改进,使工程的规模更加宏大和完善,能够更充分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两千多年来,它滋润着几百万亩良田,为人民造福不浅。

关于李冰治理岷江的事,史书上记载很简略,民间却流传着不少故事。七十年代,从都江堰河底先后出土了一大一小两座石雕人像,大石像身上还刻有三行铭文。从铭文看,石像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雕刻的,其中那座大的肯定为李冰,小的是个无名者。有人推断,小石像应当是李冰的侍从,而且应当有两个。古时候称侍从官为“郎”,所以“二郎”并不是李冰的儿子,而应当是李冰的两个侍从官,即两个助手,他们协助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不过在这篇故事里,我们仍旧采用历来流传的说法——都江堰是李冰和他儿子二郎领导当地人民修建的。人民怀念他们,感谢他们;在靠近分水鱼嘴的内江东岸,修建了“二王庙”,给他们塑了像,来永远纪念为人民立了不朽功绩的李冰父子。到现在这座庙还在哩。

荆轲刺秦王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更加强大了。秦王赢政亲自执政以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蚕食各国的领土,削弱他们的势力,取得很大成功。公元前二三〇年,首先灭了韩国,接着就不断向紧靠秦国的赵、魏发动进攻。在秦国凌厉的政治和军事攻势面前,各国君主都感到自身朝不保夕,不知什么时候就要遭到亡国的灾祸,所以,一个个都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对策。有的打算重温“合纵”的旧构,联合各国抵抗秦军的进攻;有的想通过献地求和,免遭灭亡的厄运;有的又把希望寄托于暗杀秦王政,企图用这种办法打击秦国,保存自己的国家。“荆轲刺秦王”就是采用后一种办法的一个故事。

荆轲本是卫国人,爱读书而又精通剑术。曾经去游说卫国的国君,不被赏识,郁郁不得志。后来卫国被秦国灭了,荆轲不愿做亡国奴,就逃亡到燕国去了。他在燕国同一个叫高渐离的人结成了好朋友。高渐离善于击筑(筑zhù,一种古乐器,样子象古筝,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荆轲喜欢喝酒。两个人经常到街市上痛饮,喝得醉醺醺的,高渐离就击起筑来,荆轲跟着曲子放声高歌。唱得高兴了,就一齐大笑起来;唱到悲伤的地方,又都流下了眼泪。荆轲就用这种办法来抒发他亡国的悲伤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不久,燕国的太子正好从秦国回来了。太子名丹,原先是作为燕国的人质押在秦国的。他在秦国的时候,秦王政待他不怎么好,所以对秦王一肚子不满。后来,他眼看秦国野心勃勃,一心想统一中原,灭了韩国又去打赵国,心里非常焦急。他想,赵国隔在秦国和燕国中间,赵国一亡,燕国失去了屏障,还不跟着完啦!所以,他越想越觉得在秦国住不下去了,打算回国组织力量,抵抗秦国,但是怎么回去呢?他知道秦王是不肯放他走的,于是就化妆成一个穷人,混过了沿路的关卡,偷偷地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回国以后,决心向秦报仇。但是燕国又小又弱,怎么打得过秦国呢?他想来想去,想不出别的办法来。最后选择了暗杀秦王的路子,想用这种办法削弱和搞乱秦国,乘机再联合各国,击破秦国。于是他就四下里搜罗勇士,准备实现他的计划。秦国有一个叛将叫樊于期,畏罪潜逃到燕国,太子丹也把他收容下来了。

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国进一步灭了赵国,活捉了赵王。这样,燕国就受到直接的威胁。燕国君臣上下都很恐慌,太子丹更是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他就去向他的老师鞠武请教。鞠武说:“燕国的力量太小了,单独同秦国对抗,就如同拿鹅毛燎火,拿鸡蛋去碰石头。只有西约魏国,南联齐楚,北交匈奴,三面夹攻,或许可以击退秦国,使燕国免遭灭亡的惨祸。”太子丹看鞠武这样悲观,不以为然地说:“先生的筹划倒是不错,只是旷日持久,我心里跟着了火似的,实在等不及了。不管鹅毛燎火也罢,鸡蛋碰石头也罢,我准备孤注一掷了。请先生推荐一个人,帮我出出主意。”鞠武说:“那您跟田光先生商量商量,这人智勇双全,又从容沉着,他会给您出主意的。”太子丹托鞠武把田光请来相见,鞠武答应了。

第二天,田光来了,太子丹恭恭敬敬把他迎进宫里来,让左右的人退下去,然后推心置腹地说:“燕秦势不两立,先生是知道的。早听说您有勇有谋,能不能救救危在旦夕的燕国呢?”田光这时候已经七十开外了,他摆了摆手,说:“鞠武引见我,因为他只知道年轻力壮时候的我;现在我老了,不中用啦!”太子丹挺失望,问:“你朋友当中有没有象您年轻时候那样的人呢?”田光想了一下,说:“有,我有个朋友荆轲,他的本事可比我强多啦!”太子丹喜出望外,要田光把荆轲介绍给他做朋友。田光满口答应。

不久,荆轲同太子丹见了面。太子见荆轲气宇轩昂,举动不凡,十分敬重地说:“今承蒙田光老先生推荐,才能得见先生。如今,秦国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它不把各国吞并,称王天下,是不肯罢休的。现在韩国赵国都被它灭亡了,下一个不就轮到我燕国了吗?我睡不安枕,食不甘味,请先生指教。”荆轲问:“照您的意见,是出兵同秦国决一胜负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太子回答:“同秦国硬拚,或者联络各诸侯国,这些都不行。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请一位机智勇敢的人充当使者,前往秦国,以重利诱惑秦王。秦王贪婪[lán],必定会接见他。到那时候,就可以学过去曹沫逼齐醒公退还鲁国土地的做法,一手拿匕首,一手抓住秦王,逼他归还从各国夺去的土地。秦王要是不答应,就一刀捅死他。秦王一死,秦国没个头儿,准会乱。趁此机会,我们联合各国一起攻秦,把秦国给灭了。这是我梦寐[mèi]以求的事。只是这项使命,关系重大,必须找一位可靠的人。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担此重任?”荆轲低下头不言语,半天才说:“这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完不成使命。”太子一再苦苦恳求,请荆轲不要推辞,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拜荆轲为上卿,把他安置在上等宾馆里,天天佳肴美酒招待他,经常送来奇珍异宝、车马美女,供他赏玩。

过了好久,荆轲还没有动身的意思。这时候,秦国大将王翦[jiǎn]已经灭了赵国,开始进犯燕国的边境。太子丹非常恐慌,连忙找荆轲,说:“秦兵很快要打进来了,到那时候,就是我想再招待您,也办不到了。先生快想想办法吧。”荆轲说:“这事我早考虑好了。要想靠近秦王身边,就必须取得他的信任。现在,秦王用千金重赏捉拿樊于期将军,一心要杀掉他。如果我带着樊将军的头,另外再带上我们燕国最富饶的地方督亢(今河北省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的地图做礼物,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候,我就有办法了。”太子说:“督亢地图好办,樊将军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绝对不忍心加害他。请先生另想主意吧!”

荆轲看太子这个样子,就背地里去见樊于期,对他说:“秦王对将军可算是做绝了,杀害了将军的父母宗族,还用重金购买将军的脑袋,将军不想报仇吗?”樊于期一听这话,叹了一口气,眼泪掉了下来,说:“我恨秦王,恨得眼睛出血,就是想不出报仇的办法来。”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解除燕国的忧患,又可以为将军报仇雪恨,不知您同意不同意?”樊于期忙问:“什么办法?”荆轲踌躇[chóu chú]了半天,没有吭声。樊于期催他快说。荆轲说:“办法倒有,就是难以开口。”樊于期说:“您尽管说,只要能报仇,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荆轲这才开了腔:“我打算去刺杀秦王,怕只怕不能接近他。假如能给他献上将军的头,秦王一定非常高兴,就会接见我。那时候,我一手抓住他的袖子,一手拿匕首扎他的胸脯,那样,将军之仇可报,燕国也解除了亡国的危险。将军,您看怎么样呢?”樊于期一把撕开了自己的衣裳,咬牙切齿地说:“我日日夜夜撕心裂胆,苦于找不出报仇的办法,今天先生的话使我开了窍。”说罢,拔出宝剑来自杀了。

荆轲派人马上报告太子丹。太子丹听说以后立刻坐车赶去,趴在樊于期的尸首上号陶痛哭了好半天,然后叫人好好地埋葬了尸身,把头装在一个木头盒子里,交给荆轲。太子对荆轲说:“找到好的匕首准备出发了,就等您动身呢。”荆轲说:“我等一个好朋友,想让他做我的助手。”太子丹担心夜长梦多,荆轲变卦,就说:“哪儿等得有呢!我手下有位勇士,叫秦舞阳,就让他陪您去吧。”荆轲看太子丹这么着急,又不知道自己的朋友什么时候才来,就说:“好,我一两天就走吧。”

荆轲和秦舞阳动身那天,太子丹和一些同荆轲要好的宾客,都是白衣白帽,好象送孝的样子,一直把荆轲送到易水河边。在那儿他们摆了酒席,给荆轲饯行。河边上,除去飒飒[sà]秋风,哗哗流水,听不到一点声响。大伙全都哭丧着脸,心里十分悲伤:知道荆轲这一去就回不来了。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也赶来送行。饮酒中间,高渐离击起筑来,荆轲和着节拍,放声高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歌声慷慨悲壮,动人心弦,送行的人都失声痛哭起来。太子丹斟了一杯酒,送到荆轲面前,荆轲一饮而尽,拉着秦舞阳的手,跳上马车,头也不回,赶着车跑了。

公元前二二七年,荆轲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听说燕国送来贵重礼物,并且表示臣服,十分高兴,用最隆重的仪式接见燕国使者。

那天,荆轲手捧装着樊于期人头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卷轴,一前一后走进了秦宫。将要上大殿台阶的时候,秦舞阳见宫殿里那么威严,脸吓得煞白,象死人一样,引起秦国大臣的怀疑。荆轲回过头来,看看秦舞阳,笑着对秦王说:“他是个偏僻地方的粗人,从没见过天子,所以感到害怕,请大王谅解!”秦王不放心,说:“叫他在下面等着吧。”荆阿只好独自走上前去。秦王验看过樊于期的头,又叫荆轲把地图献上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回身又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的卷首,从头慢慢地观看;看到最后,一把闪闪发亮的匕首露出来了,秦王吃了一惊,立刻蹦了起来。荆轲连忙用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抓起匕首就扎了过去。秦王使劲一躲,袖子给挣断了,乘这机会就逃,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看看无处脱身,只好围着大殿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跟着追。两个人一个躲,一个追,紧张得不可开交。大殿上那些文武百官都吓慌了手脚。按照当时秦国的制度,大臣上殿不准带任何武器,殿下的卫士没有国君的命令也不许到殿上来。所以这些文臣武将都是手无寸铁,有几个人上去同荆轲徒手搏斗,荆轲武艺高,用不了三拳两脚就给踢倒打翻了。秦王由于惊慌失措,一时也没想到喊人上来;想拔宝剑,剑身太长,怎么也拔不出来。有人对他喊:“大王,把剑推到背后,从头上往外拔!”他这才把剑拔了出来。就在他拔剑的一刹那,荆轲已经扬起匕首要朝秦王刺过去。正在这个时候,宫中医生扔过来一个装药的口袋,打中了荆轲的右胳臂,匕首扎歪了。正在这机会,秦王挥手一剑,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倒在地上,忍着剧烈的疼痛,把匕首向秦王使劲地掷去。秦王一闪,匕首从他耳边飞过,飞到后面的铜柱子上,直迸火星。秦王又上来刺荆轲。荆轲徒手抵抗,身负八处重伤,靠着柱子,还在笑骂秦王:“今天没刺死你,因为我想逼你退还各国的土地。这回算便宜了你,不过你也长不了啦……”话没说完,大臣们早冲了上来,结果了他的性命。秦舞阳在台阶底下,想上来,也早被旁边的人杀死了。

秦王恨死了燕太子丹,增派了更多的军队,命令王翦加紧进攻燕国。第二年就占领了燕国的大半国土。燕王喜和太子丹退还辽东。秦王非活捉太子丹不可。燕王喜不得已,只得杀了太子丹,向秦国求和。公元前二二二年,秦国终于灭亡了燕国。

从“春秋”开始,经过长期的分裂,到战国末期,统一中国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的改革最为彻底,生产发展,国力雄厚,具有统一中国的优越条件。它以实力为后盾,利用和扩大各国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因此,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就落到秦国身上。六国虽然也都建立了封建制度,但是奴隶制的残余较多,经济、军事力量较弱,政治比较腐败;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联合不起来。结果一个个地被秦国吞并。当然,他们是不甘心灭亡的,总要进行垂死的挣扎。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尽管荆轲表现出英雄的气概,这个故事也很悲壮动人,然而,统一既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依靠暗杀这种手段企图扭转历史的车轮,又怎么能取得成功呢?

第三章 秦至西汉

废分封设郡县

秦王赢政灭了六国、统一中原以后,发布了一道命令说:“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都不守信用,他们今天跟秦国订盟约,明天就背叛盟约,因此我才去讨伐他们。依靠祖宗保佑,我现在已经伐平了他们,天下安定了。我的名号如果不改变,依旧称王,显得和六国的国王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请大臣们议论一下,我现在应当用什么样的称号才好。”

丞相王绾[wǎn]、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提议说:“古时候的五帝只掌握一千里左右的地方,现在陛下已经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五帝不能与陛下相比的。我们听说古时候有天皇、地皇、泰皇、数泰皇最尊贵。所以我们认为陛下称泰皇最恰当。”赢政听了以后,略一思考说:“你们说得很好!我看泰皇的‘泰’字可以不要,取他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两个字合起来,称做皇帝,这样才能显示我的丰功伟绩。我是第一代皇帝,就叫始皇帝,以后我的子子孙孙以世来计数,二世、三世、四世,一直传至千世万世。”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皇帝这个名称。

统一以后,天下应当如何治理?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刚破灭不久,原先的燕国、齐国、楚国,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如果不在那里分封王侯,恐怕那些地方很难控制得住,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廷尉李斯反对王绾分封的建议,他说:“当年周武王得到天下以后,曾经大封子弟功臣为诸俟,后来诸侯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互相混战,象仇敌一样,周天子也无力加以禁止。如今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多赏赐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为诸侯,这样您就容易控制他们啦!”

秦始皇决定采纳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往天下苦战不休,都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缘故。现在天下安定了,再分封诸侯王,又将会种下战争的祸根。我认为廷尉的建议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划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以下设县。每个郡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三个官长去治理,即郡守、郡尉和郡监。郡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统管一郡的重大事务。郡尉是管理治安的,全郡的军队由他统领。郡监执行监察方面的事情。

地方上的治理办法确定了,中央政府的组织机构也逐渐定型。秦始皇规定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几个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丞相设两个:左丞相和右丞相,都是皇帝直接的助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掌管重要文书和监察;太尉主要掌管军队;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租税收入和国家的财政开支。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从国库里领取薪俸,一概不得世袭。

秦始皇建立的这一套封建体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后来各个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是在秦制的基础上逐步演变的。

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全都收缴到京城咸阳来。当时的兵器大多数是用铜制成的,他叫人把这许多兵器全都回炉熔化,铸成了十二个大铜人和许多铜钟。大铜人的名称叫做翁仲,按当时的尺寸、斤两,铜人高五丈,脚有六尺长,每个重二十四万斤,把它们树立在咸阳宫殿前面的两则,象征着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中原的伟大功绩。

战国时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货币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齐国的货币样子象刀,赵国的货币样子象铲;货币计算的单位也不一致。秦始皇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

旧六国的度量衡也是不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等,都长的长,短的短;大的大,小的小;轻的轻,重的重。在一个国家买一尺布,到另一个国家也许只能算八寸。在这个国家买一斗米,到那个国家就成了九升。这个国家里一斤重的东西,在那个国家里就成了十四两。度量衡这样乱,和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权当然不相适应,对广大群众的生活也太不方便了。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都得一律,不许乱来。

原先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各不相同,车辆有大有小,道路有宽有窄。在统一的局面下,这样也显得太不方便了。于是秦始皇又下令,一要“车同轨”,二要修驰道。“车同轨”就是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六尺。修驰道就是规定大路路面一律宽五十步(每步六尺),路的两旁每隔三丈种上一棵青松。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都修筑了这样的驰道,全国的交通方便得多了。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统一的,甚至同一个字的写法也不尽相同,笔划有多有少。统一以后,这种情况对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都是一大障碍。所以秦始皇又下了“书同文”的命令。“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的意思,政府规定了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很接近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实行的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等,都是有利于加强全国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这是秦始皇的巨大功绩。

孟姜女寻夫哭城

秦始皇正在忙着进行统一事业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打过来了。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战国时代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他们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畜养着马、牛、羊、骆驼、驴、骡等牲畜。他们吃牛羊肉,喝牛羊马奶,穿羊皮衣,住毡制的帐篷;性格强悍。大约在周朝末期,他们从氏族社会过渡到了奴隶制社会。

匈奴的首领号称单于〔chányú〕。单于经常带着匈奴骑兵向南骚扰,抢劫粮食和其他财物。战国时期,和匈奴邻近的燕、赵、秦三国都受到过匈奴的骚扰。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阻挡匈奴人南侵,三个国家都在和匈奴交界的北边修筑了又高又厚的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匈奴乘着燕、赵衰落的机会,一步步地向南侵占过来。他们逐渐占领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扰乱汉族人民的农业生产,甚至把汉族人抓去充当奴隶。

为了保障北方边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并且在那里设置了四十四个县。为了加强北部边防,秦始皇决定把原先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

秦始皇下令征集了几十万民工,又派了许多士兵去监督,叫他们开山采石,建窑烧砖,先加固旧有的长城,又造了不少新的城墙,修成了一条西起现在的甘肃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象一条巨龙,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蜿蜒在中国北部境内——秦朝和匈奴交界的地方。它阻挡住了匈奴人南下的去路,保障了长城以南汉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建筑工程,被人们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修筑长城是异常浩大的工程,当时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匠们劳动十分艰苦,所以在修筑的过程中,死了不少的人。被征集来的成千上万的民工,风里来,雨里去,肩膀压肿了,腿脚摔坏了,在监工的鞭打下,没日没夜,流血流汗地干活。许多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汗,牺牲在长城脚下了。民间流传着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

据说孟姜女的丈夫名叫万喜良,他们俩结婚才一个多月,万喜良就被征发去修长城了。万喜良一去几年,孟姜女在家里眼巴巴地盼望着丈夫回来,可总是毫无音信。后来她等急了,怕丈夫受不了北方的寒冷,就做了棉衣,打成一个包袱,背着它,离开家乡,路远迢迢地到长城工地上去给丈夫送棉衣,孟姜女一路上鸡鸣赶路,日落投宿,跋山涉水,含辛茹苦地赶到长城脚下。但是她只看到了望不到头高不可攀的长城,却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向别人一打听,才知道丈夫已经死去,和其他为修长城而累死的人一起埋在长城底下了。孟姜女十分悲哀,在长城脚下痛哭了起来,直哭得天愁地惨,狂风怒号,黑云压顶,积雪变色。忽然间,只听得豁啦啦一声巨响,象天崩地裂,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劳役太重,死人太多,所以就有孟姜女寻夫哭城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至于秦始皇为了自己生前死后的享乐而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墓,穷奢极侈,那自然更遭老百姓的反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