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方症会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22:17:43

点击下载

作者:王键,陆翔,陆翔,郜峦,卜菲菲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方症会要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方症会要试读:

前言

新安医学是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新安位于古徽州地域,自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秉承儒学之风,勤于实践探索,勤于著书立说,形成自身特色,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有志记载的医家800余位,医籍800余种,现存者近400种。本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是从现存新安医籍中选取9种在文献版本、医学学术上均具有较高价值的珍善本医籍,通过研究整理校注后出版。

此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书目的选定,注重学术特色与价值,同时把握以下原则:(1)以选择未经现代整理校注出版者为主,对个别已经他人整理校注出版而确需再校注者,可选入此次书目。(2)目前存本较少但又不失为善本者,其中也包括海内孤本,整理校注出此书对现代利用罕少版本医籍有所帮助。(3)在中医的某一方面的学术价值较高,或对入门学习中医有所帮助者,整理校注出版对现代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4)整理校注出版此书对了解著者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思路有所帮助,或使某位医家著作的现代整理校注本得以成全。

现将选定的9种医籍情况概述如下:

1.《脉症治方》(约成书于1568年,吴正伦编撰)该书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相承,将《伤寒论》的病证归纳为“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热里寒、有表寒里热、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12个类型,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启示。吴正伦认为温疫乃“杀厉之气,严寒之毒”,系四时不正之气,传染性强,应于春秋间服药预防。此外,该书还记载了重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的案例,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医著。

本次校注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影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珍藏清代康熙癸丑年(1673)刊本”为底本。

2.《程氏释方》(成书年代不详,程伊编撰)该书共释方800余首。分为中风、伤寒、伤暑、湿证、燥结、火、疟疾、痢疾、泄泻等49门。每方“取方训义,集药为歌”。释文依据历代医籍,附以己见,阐奥释疑,有助于对方剂的理解运用;并将每方药物组成编为五言或七言歌诀,以便记诵。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刊本《程氏释方》为底本。

3.《证因方论集要》(成书于1839年,汪汝麟编撰)该书博采众方,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之方为多。列有51种病证,其中内科杂症较多。作者以为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所以未有收载。全书“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理法方药规范,条理有序,是一部切合实用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无止境斋刻本”为底本。

4.《方症会要》(初刊于1756年,吴玉榗、吴迈编撰)该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病为主,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结合经旨及临证体验而发,是一部较为实用的方论医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吴氏家刊本”为底本。

5.《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成书年代不详,洪正立编撰)该书以内科时病、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诸疾,共收集80多个病证,汇为一册。书中辑取刘河间、陶节庵、李东垣、朱丹溪和陈自明之热病、伤寒、杂病、妇科病等前贤有关的论述,以及朱肱、许叔微、杨仁斋、虞花溪及《局方》《世医得效方》等医著,并结合本人临证心得,对辨证用方加以阐发,是一部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临证实践认识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1655)序刻本为底本。

6.《本草备要》(初刊本)(刊于1683年,汪昂编撰)该书为作者的初刊本,全书由博返约,创新编撰体例,按自然属性将所载428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鱼虫部、人部8部。每种分正文和注文。书中记述了“暑必兼湿”、冰片“体热而用凉”等新说,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普及性本草著作。相较于增订本,初刊本虽在药物数量及个别认识上有所差异,但对了解作者编撰该书的原创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校注是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延禧堂藏板、还读斋梓行刻本为底本。

7.《山居本草》(初刊于1696年,程履新编撰)该书收药1300余种,每药列入正名、别名、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宜忌、附方等项。卷后列辨药八法,是一部集本草和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对养生保健与食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刻本为底本。

8.《医读》(初刊于1669年,汪机撰、程应旄补辑)该书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江户时期覆刊本《汪石山先生医读》为底本。

9.《家传课读》(初刊于1878年,戴葆元编撰)该书将《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三书内容和方剂进行专篇论述,是以歌括方式再加工而成的一部便于初学者诵读记忆和应用的书。

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光绪四年(1878)思补堂藏板刻本为底本。

本丛书是在2015年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整理的,2016年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立项支持。

在选题与校注研究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余瀛鳌、王旭东、王振国、陈仁寿等专家的大力推荐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校注工作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望同道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编委会2018年1月内容摘要《方症会要》,作者为吴玉榗、吴迈。刊行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共4卷,卷一至卷三论中风、咳嗽、泄泻、胃脘痛等内科诸症,卷四论妇人、五官科病症。全书收载46种病症,每病症先概述其病因脉治,后附以方药,论多源于《内经》、仲景及金元诸家,故名《方症会要》,对中医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校注说明一、作者简介

吴玉榗,吴迈之父,生卒年不详。精医。吴迈,字大年,生卒年代不详。贡生。与其父同为清代徽州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二、版本源流

该书在国内仅见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刻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珍本丛书》中的影印本,即是据此刻本影印。三、校注方案(一)版本选择

因本书为孤本,故校勘方案制定如下:

以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为底本,主要采用他校、本校和理校的方法。进行他校的文献主要以各书的最佳版本为他校本。

他校本为:

1.虞抟《苍生司命》,清康熙丁巳(1667)还读斋刻本。

2.洪正立《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序刻本。

3.《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4.《黄帝内经灵枢》,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

5.《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铅印本。

6.《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本。

7.赵开美本《伤寒论》,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影印线装本。

8.赵开美本《金匮要略方论》,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影印线装本。

9.孙思邈《千金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

10.朱丹溪《丹溪心法》,见《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郑金生辑校本。

11.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见《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郑金生辑校本。

12.李东垣《脾胃论》,见《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郑金生辑校本。(二)校注原则

1.遵循《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细则(修订稿)》,对原书内容不删节、不增补。个别删、补、改处,出校说明。

2.全书繁体字转化为规范简化字,文字排列为横排,加现代标点。

3.校勘原则:主要采用他校、本校和理校的方法。

4.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字、古字、借字,保留原字,出注释之。

5.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如属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径改,不出校。

6.对生僻词语,进行先用汉语拼音,后加直音方式注音,简要注释,正文已有字义解释者,仅注音,不注释。

7.原文正文前均无卷数,今依据内容补入“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8.原文“右”字,因竖排改为横排,均改为“上”字。校注者:陆翔 郜峦 卜菲菲2017年12月序

先君子体素康健,不轻饵药,然究心方症,手集诸书,质之当代,明于指下者,参之古昔传流,以备检阅。盖劳己为人,即东坡云:“病者得药,吾为体轻耳。”我先人利济为怀,率多类此。弃世后架上遗书,百不存一,手泽之留,仅此编耳。余岐黄未按,缘身弱善病,世医莫喻,因按症检方,服之颇效。噫,我先人究心于此者深矣!恐①久而零落,因付梨枣,以公诸世。析类分门,寻检至易。旅邸道途,束装甚便,或博雅者鉴留参讨耳。① 邸(dǐ底):高级官员的住所。旅邸:犹旅馆。乾隆丙子暮春之初古歙丰南吴迈书于溪香书屋卷一中风①

天地间,惟风无所不入,受之者,轻曰感,重曰伤,又重曰中。中风之症,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歪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舌强不语。风邪既盛,气必上壅,痰随气上,停留壅塞,昏乱卒倒皆痰也。五脏虽皆有风,而独肝经最多易入。盖肝主筋属木,受之则筋缓不荣,所以有歪斜不遂,瘫痪舌强等症。治法:初得,即开痰理气。经云:善治风者,以气理风,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及其久也,即当养血活血。若不先顺气,遽用乌、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风、天麻、羌活辈,吾未见其能治也。中风有真中、类中,真中,有中腑、中脏、中经之不同。中腑者,多着四肢,②故面加五色,有表症,脉浮而恶风寒,四肢拘急不仁,现六经形症。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侧,皆中腑也。治法:加减小续命汤发其表,调以通圣辛凉之剂。中脏者,多滞九窍,故唇缓失音,鼻塞耳聋,目瞀,大小便秘结者,皆中脏也。通其滞,调以十全大补,四物之剂。腑脏兼见者,药必兼用,先表后通,或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但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此邪中于经也,又当从乎中治。①②大秦艽汤补血养经,或二陈汤加清热养血药。中府易治,宜汗不宜多,恐损卫气;中脏难治,宜下不可过下,恐损荣气。中经有汗,下之戒,只宜养血通气。类中亦有不同,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热与痰。僵仆卒倒,此气虚也,治宜六君子汤加姜汁、竹沥。痰涎壅盛,偏枯,口禁,筋急拘挛,筋反纵,脉数,此火也,治法:在表,防风通圣散;在上,凉膈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涎多不语,此痰症也,治宜二陈导痰等汤。大抵真中者少,类中者多。外感内伤当辨轻重,重于外者,先驱风邪,而后补中气。治以散风为君,以补损为臣使。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外邪。治以滋补为君,以散邪为臣使。其心火暴甚,痰涎壅塞,毫无风邪,而斜不遂等症悉具者,治宜清热化痰,养血顺气。一用风药,祸不旋踵。半身不遂,大率多③痰。中左,属死血少血,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中右,属痰与气虚,用二陈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气血两虚而挟痰者,八物汤加南星、半夏、枳实、竹沥、姜汁。初中卒倒,不省人事,急掐人中、提头顶发;口禁不能进药,急以生半夏末,或皂角、细辛为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乃肺绝,死。痰涎壅塞,口眼斜,舌强① 惟:副词,也做“唯”“维”,在此相当于“只有”。② 加五:《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如土”。义胜。① 秦艽:原作“秦芃”,据医理改。下同。② 府:“腑”之古字。③ 死血少血:《苍生司命·卷一·中风证》作“瘀血血虚”。

不语,俱当用吐法。一吐不愈,再吐。轻用瓜蒂末一钱,重者,稀涎散加藜芦五分,入麝少许,以鹅毛探吐。惟年老虚弱者不可轻吐,气虚卒倒者不可吐。凡中症,虽有痰涎,尤能进汤水者,先进苏合丸通窍,随进顺气散,不可利小便,热退自利。诸中,或已苏,或未苏,忽然吐出红紫血者,死。不治数症

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吐沫直视,喉如鼾①睡肺绝。肉脱,筋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粧,汗缀如珠,此皆不治之症。然止见一症者,犹或可治。脉浮迟者,吉,急疾者,凶;寸脉有,尺脉无,当吐不吐者,死;尺脉有,寸脉无,当下不下者,死。① 粧:同“妆”。附中气

许学士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忧愁不已,气多厥逆。往往得此疾,便觉涎潮昏塞,牙关紧急,脉伏身寒,此名中气。若中风则身温为异耳,不可作中风治,宜进苏合香丸,续用乌药顺气散或八味顺气散。附中风直中类中论

花溪老人云:中风者气体先虚,必有风邪直中,然后见有暴仆暴①喑,口眼歪斜,手足不举,话语蹇涩,甚者人事不省等症。若无风邪必无此等症候。又云:无直中、类中之分,是见理不真之论也。按:②中风者,气体先虚,然后风邪中之者,理也。所谓邪之所凑,其气③必虚是也。但常见有人心火暴盛,痰涎壅塞,无毫发风邪夹杂,而前症悉见,随用清热化痰,养血顺气而愈者,即东垣所谓本气自病,河间所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丹溪所谓湿热相生,此三者类中风而实非中风。若用风药,祸不旋踵,安得不指出此症,使后学者知之乎!此类中之说,所由起也。但此症当另列一条,而不杂于中风之条。如昔人谓:四症似伤寒而不列于伤寒之条,则明白易知。若老人谓:无类中皆真中,恐后人临症不明反增人病,辨之奚容己乎?其言标本缓急之论,轻重攻补之宜则至善,而不可没,大有功于后学也。① 蹇:通“謇”。口吃。② 气体:《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作“体气”。③ 塞:原作“蹇”,据《苍生司命·卷一·中风真中类中论》《万病衡要·卷之一·中风直中类中论》改。小续命汤

治中腑外有六经形症。中风自汗者不可重发汗,此药不可轻用。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 桂枝 附子 防己 防风川芎 杏仁 甘草六经加减无汗恶寒,倍加麻黄、防风、杏仁,名麻黄续命汤。

太阳中风有汗恶风,倍加桂枝、白芍,名桂枝续命汤。无汗身热,不恶寒,加甘草、石膏、知母,名白虎续命汤。

阳明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加桂枝、黄芩、葛根,名葛根续命汤。无汗身凉,倍加附子、干姜、甘草,名附子续命汤。

太阴中风有汗无热,倍加桂枝、附子,名桂枝续命汤。

少阴中风

中风六经混淆,系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宜羌活连翘续命主之。三化汤

治中脏,内有便溺阻隔。

厚朴 大黄 枳实 羌活 等分,以利为度。防风通圣散

治中风,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及诸等症。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麻黄 石膏三片 桔梗 黄芩 白术 栀子 荆芥 滑石 甘草姜 温服。十全大补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黄芪 肉桂等分三片二枚 姜 枣大秦艽汤

治中经,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难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各一钱

秦艽 石膏 独活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茯苓 细各五分辛 羌活 防风 片芩 白术 白芷 生地 熟地

春夏加知母,天阴加姜,心下痞满加枳实。二陈汤

理一身之气,疗一身之痰。欲下行加防己、黄柏、木通,欲上行加柴胡、升麻、防风。各一钱二钱五分三片

陈皮 茯苓 半夏 甘草 姜凉膈散

治胸膈中与六经热。退热如神。①一钱各五分一钱五

连翘 枝子 薄荷 黄芩 大黄 芒硝 生甘草分① 枝子:今统用“栀子”。

东垣加减凉膈散:前方减硝、黄加桔梗,同为舟楫之剂,浮而上之,治胸膈中与六经热,以其手足少阳之气俱下胸膈中,三焦之气同②相火遊行于身之表。膈与六经乃至高之分,此药浮载亦至高之剂,故能于无形之中随高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经热也。重症用前方,轻症用后方。② 遊:同“游”。导痰汤

开导痰气。三片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壳 姜九粒五分

如久嗽燥热者,去半夏加五味、杏仁。四物汤

补血要药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

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八物汤,气血两补又名八珍。四君子汤

补气要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三片

加陈皮、半夏,即六君子汤。姜,益气补脾和中。稀涎散

治中气,痰涎壅塞盛,口眼斜,隔塞等症。一两,半生半枯用四荚,去皮炙黄

白明矾 猪牙皂角 研末。

每进一钱,温水调服,以吐为度。治口眼歪斜童便浸,炒煨 各一两三钱三分七钱七分,酒浸

苍术 草乌 当归 人参 各三钱三分,去芦一两三钱,煨一两,微炒一川芎 钗斛 川乌 甘草 两头①钱,鲜者去口足,微炒白者 细辛 藁本 防风 首乌 白姜蚕 蝉退 ②去口足,占米同炒,去米去根煨各一白芷 全蝎 麻黄 天麻 朱砂 荆芥钱七分,去根① 白姜蚕:今统用“白僵蚕”。② 占:用同“粘”。

上末,饥时酒调服。量人肥瘦,有力者服一钱,老弱者七分,只可一二服,坐帐中不见风,神效。瓜蒂散①

即独圣散。治中风隔实痰盛及诸痰饮壅溢等症。①:同“”。一两,炒黄

甜瓜蒂。②

研末,每服五分或一钱,量人虚实用之。以酸虀调下,以吐为度,吐罢宜服降火、利气、安神、定志药。② 虀(jī机):同“齑”,作调味用的姜、蒜、葱、韭等的碎末。通顶散

治中风中气,昏愦不知人事,急用吹鼻即苏。

藜芦 甘草 川芎 人参 细辛

等分,为末,吹鼻,提发,立苏。有嚏者生。改容膏

治中风口眼斜。一两三分

蓖麻子 冰片一钱

共捣,为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如在左敷右,右则敷左。苏合香丸

初中喉中痰塞,水饮难通。③

沉香 青木香 乌犀角 香附 丁香 朱砂 诃梨勒白檀香 各二两麝香 荜拨 龙脑 白术 安息香 苏合香③ 朱砂:原作“硃砂”,据文义改。下同。一两

薰陆香藿香正气散①

治四时不正之气,增寒壮热。① 增:通“憎”,厌恶。下同。

大腹皮 陈皮 白芷 白术 茯苓 桔梗 半夏曲 紫苏 厚朴二枚 甘草 藿香 姜三片 枣乌药顺气散②

治中风中气,遍身麻痺,语涩,口眼歪邪,喉中气急有痰。② 痺:同“痹”。下同。

麻黄 陈皮 乌药 枳壳 炙甘草 白芷 桔梗 川芎干姜 白③三片二枚殭蚕 姜 枣③ 殭:僵硬。八味顺气散

治正气痰涎盛。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青皮 陈皮 白芷 乌药胃风汤

治胃风。一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桂心 等分,入粟米小撮五分,如腹痛,加木香。清热顺气汤

治类中。各七分

当归 黄连 黄芩 知母 赤茯苓 陈皮 香附 乌药 

二钱一钱八分五分三片半夏 贝母 胆星 枳壳 甘草 姜八分七分六分

如痰涎壅盛者,加白附子,白殭蚕,全蝎。瘟疫《内经》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伤寒论》曰:瘟病起于春,应瘟而反清,夏应热而反寒,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丹溪曰:众人病一般者,此天行瘟疫也。瘟取温热之义,疫取劳役之义,多感①于房劳辛苦之人,葢危重病也。大法表里传经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寒自外入,瘟疫毒自内出,此为异耳。师云:凡看瘟疫,先看病者两②目露血丝否,次看口唇红燥,舌胎黄白紫黑,以验里热浅深,除舌苔遍白为热稍轻,其馀睛赤,唇红,胎黄,断纹,俱是极热重症。若紫黑燥裂,则又热之极矣。又以病家之人手,按其胸膻胁肋间,其有无痛处,分别表里经络,次按小腹,举有硬满处,即便问其小便利否,若小便不利而身发热者,必发黄,则是精液留结,宜用小柴胡去参合③去桂五苓散。若小便自利,则是畜血之症,宜下瘀血。用桃仁承气汤去枳壳,不犯上焦。此法看伤寒亦然,初得病一二日,有表症,自冬至春分前,宜九味羌活汤、去人参败毒散;自春分至夏至,天气已变温热,宜升麻葛根汤、紫葛解肌汤、小柴胡去参。初得病一二日,见太阳症便溏泻者,宜小柴胡去参合四苓散或香连丸。稍久大便秘而①渴,玄明粉乃要药也,白虎亦可用。若不渴者,禁用白虎。又凡瘟②疫一起即发渴,是热辄入阳明,宜五瘟丸、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加减用之。渴病,药味用天花粉、麦冬、片芩、葛根、天水散之类;③血、胃火,白虎汤;见心火,犀角地黄汤。切忌发汗解表。发狂谵语,大便滑而渴,宜加味白虎汤。不作渴,大便秘结,五七日不解,宜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下之。瘟疫有气虚血虚而染者,视形色,察脉理。表里症悉除者,宜参、芪、归、术温补。自汗太甚者亦宜补。丹溪曰:宜补、宜散、宜降,故知此三法者,皆不可废也。凡瘟病,初看未知端的,且先以败毒散加减治之,看归在何经,再随经施治,此要法也。① 葢:同“蓋”。② 胎:(舌上的)垢腻。③ 畜(xù续):积聚。后作“蓄”。① 玄:原字缺最后一笔,为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今复原为“玄”。下同。② 辄:《万病衡要·卷之一·瘟疫症》作“缀”,《苍生司命·卷一·瘟疫证》无此字。③:同“衄”。下同。附大头瘟

丹溪曰:大头病,乃湿热在高巅之上,用羌活、酒芩、酒蒸大黄,④随病加减,切不可用降气药。东垣曰:阳明邪热太甚,资实相火少阳而为之也。湿热为肿,木盛为病,此邪见于头,多在两耳前后出,治法大不宜药速,速则过其病。所谓上热不除,中寒复生,宜徐徐缓药,当视其肿在何部分,随经治之。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出于耳前后。④ 资实:《苍生司命·卷一·瘟疫证》作“实”。附虾蟆瘟

丹溪曰:此病属风热,防风通圣散加减用之。或用小柴胡加防风、①羌活、荆芥、薄荷、桔梗煎服,外以侧栢叶捣汁,调火炼蚯蚓粪敷之。① 栢:同“柏”。下同。九味羌活汤

治四时触冒不正之气,增寒壮热,头痛身痛,口渴。(太阳)(厥阴)(治一身痛)(少阴)(阳

羌活 川芎 防风 细辛白芷明)(少阳)(治少阴心热,去血中之热)(太阴) 黄芩 生地 苍术 甘草(和诸药,去气中之热)

易老自序云:此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瘟,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当消息用之,不可执一。败毒散

治瘟疫四时通用。初病时表症甚,人参不可即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人参茯苓 甘草七分三片 加黄芩 姜升麻葛根汤

治瘟疫无汗,发热口渴。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柴葛解肌汤

柴胡 葛根 片芩 半夏 白芍小柴胡汤

治少阳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二钱五分各一钱八分三分三片二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姜 枣枚五苓散①

治烦燥,小便不利而渴。① 燥:焦躁。一钱五分各一钱五分

泽泻 猪苓 赤苓 白术 肉桂八分一片二枚

热甚者去肉桂,加黄芩、姜、枣。香连丸

治瘟疫溏泄。白虎汤

治增寒壮热,口渴,一身疼痛,阳明经。二钱一钱四钱一勺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五瘟丹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大黄 香附 紫苏 甘草梢

甲巳之年甘草君,丙辛黄柏乙庚辛,支君丁壬连癸戊,一年一君四为臣,香附紫苏与臣等。大黄为丸,朱砂为衣,水吞。初病,煎服亦可。三黄石膏汤

治瘟毒表里俱盛,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面赤鼻干,大渴舌燥。三钱各五钱五分五个一钱

石膏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麻黄 淡

半合豆豉犀角地黄汤

治血及吐血。

犀角 赤芍 丹皮 生地 等分,水煎。大承气汤

治阳邪入里,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胃实,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者,可服。并治少阴舌干口燥,日晡发热,脉沉实者。七钱五分五钱各一两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上煎枳、朴数沸,次入硝、黄,煎一沸,温服,以利为度。小承气汤

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病在阳明无表证,汗后不恶寒,狂言,潮热而喘。七钱三钱五分

大黄 厚朴 枳实

以利为度,邪在上焦则作满,邪在中焦则作胀,胃中实则作潮热,阳乘于心则狂,热于胃口则喘。本方去芒硝,欲其无干于下焦也。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谵语,呕,渴,日晡潮热,脉实者。六钱五分一合

大黄 芒硝 甘草 以利为度,方中除枳实,欲其无犯上焦也。桃仁承气汤

治外症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此畜血之症也。三钱十个各一钱五分

大黄 桃仁 桂心 芒硝 甘草 温服,血尽为度。大臣神术散

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增寒壮热,身痛,专主山岚瘴气之妙剂也。各一钱二钱各一钱五分

苍术 藿香 厚朴 陈皮 甘草 石菖蒲 姜三片两枚 枣甘梗汤

治冬瘟疫,喉咙肿痛。

甘草 桔梗姜蕤汤

治冬瘟,增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面肿。二钱五分

姜蕤 麻黄 白蔹 青木香 羌活 杏仁 川芎甘草①二黄汤① 二黄汤:据方剂组成,疑为“三黄汤”。

治天行大头瘟。

黄连 黄芩 甘草 黄柏普济消毒散

治大头瘟疫,初觉增寒壮热,体重,次传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喉咙不利、舌干口燥。各五钱各二钱

黄芩 黄连 柴胡 桔梗 人参 陈皮 甘草 玄参各一钱各七分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鼠粘子 白殭蚕 升麻 如大便秘加大黄。防风通圣散①(方见中风)

治虾蟇瘟。① 蟇:同“蟆”。下同。香苏散

治四时感冒风邪,头痛发热。凡遇瘟疫,先服此药,再不相染。各二钱一钱五分

紫苏 香附 陈皮 甘草①疹① 㿀:同“斑”。下同。

㿀疹,外症,悉由中出。洁古云:疮发焮红,肿于外者,属少阳②三焦相火也,谓之㿀;小红靥行皮肤之中,或不出者,或出而随没,又随出者,属少阴君火也,谓之疹;葢㿀重而疹轻也。凡显㿀症而自吐泻者,慎勿乱治而多吉,谓邪气上下皆出也。小儿㿀疹并出,身温者吉,身冷者逆。㿀疹首尾俱不可下,秘则微疏之。大抵此症有阴有阳。阳症发㿀有四种:有伤寒,有时气,有热病,有温毒㿀。㿀如锦纹,点大而色赤,此外感热症也。阴症发㿀,色虽微红而出则稀少,若作热症治之,生死反掌,宜调中温胃稍兼解散。阴阳二症须当辨明,又内伤症亦出㿀疹,但现微红,此胃气极虚,一身之火遊行于外,当补益血气,则中有主而气不外遊,荣有养而血不外散,此症尤当慎之。或谓古云:发㿀色红赤者,胃热也,五死五生;紫黑者,胃烂也,九死一生。又云:下之早则热乘虚入胃;下之迟则胃热不得泄,此以㿀③④疹悉属之胃矣。而洁古以㿀属少阳,疹属少阴,不几背驰欤。予曰:胃者,总司也。五脏六腑之气皆由胃发,故胃热失下则热气薰蒸,冲入少阳则助相火而成㿀;冲入少阴则助心火而成疹,苟胃热被下则①胃火亦息,二经之火亦息,㿀疹二症亦随泯矣。何背驰之有?或又云:㿀疹首尾忌下,今欲下之何也?予曰:治病当随时变通,不可执一。若热未入腑,大便得通,此忌下之时,宜用升麻葛根化㿀,白虎等剂消其邪热。如阳明结热八九日不大便,此正火气盛,发上冲二经,㿀出猛烈,轻则红赤,重则紫黑,此时不下,安得全命欤?三一承气,莫之疑矣。古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善夫。瘾疹者,隐隐在皮肉之中,多属于脾,发则多痒或不仁者,是兼风湿,色红者兼火化也。② 靥(yǎn眼):痣。③ 胃:通“谓”。④ 予:原作“子”,据《万病衡要·卷之一·班疹症》改。① 息:停息。阳毒发㿀升麻葛根汤(方见瘟疫)

治伤寒阳明实热发㿀,麻疹未出已出皆可服。玄参升麻汤

治发㿀咽痛,烦燥谵语。

玄参 升麻 甘草白虎化㿀汤

治胃热发㿀。一两六钱二钱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二钱

虚者加人参,分作二剂。阳毒梔子汤

治伤寒壮热,百节烦痛,身发㿀斓。二钱或五分或一钱各一钱

升麻 石膏 梔子 黄芩 柴胡 白芍 知一钱五分八分三片一百粒母 杏仁 甘草 姜 香豉阴毒发㿀调中汤

治内伤外感所发阴㿀。一钱五分一钱

苍术 陈皮 砂仁 藿香 白芍 甘草 桔梗 半夏各七分五分各三分 白芷 羌活 枳壳 川芎 麻黄 桂枝大建中汤

治中气不足,无根失守之火出于肌表而发㿀者。三片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芍 桂心 甘草 半夏 黑附姜①升麻鼈甲汤 鼈:亦作“鱉”。下同。①

治阴㿀。各一钱二分二十粒炙,一钱四分,另

升麻 当归 甘草 蜀椒 鼈甲雄黄研

水煎去渣,调雄黄末服。补中滋荣汤各七分各五分

人参 川芎 陈皮 柴胡 神曲 白术 茯苓 归身各四分 砂仁 升麻(方见内伤)补中益气汤瘾疹丹溪加减通圣散各一钱

川芎 当归 麻黄 薄荷 连翘 白芍 黄芩 石膏桔梗三钱二钱八分 滑石 荆芥 栀子 白术 甘草①三片

本方除防风、硝、黄,加姜,身疼加苍术、羌活,痰加半夏。① 防风、硝:原方中无“防风、硝”两味药,疑为衍文。消风散

治风热丹疹。②

荆芥穗 炙甘草 陈皮 厚朴 藿香 蝉退 人参 白殭蚕 茯苓 防风 川芎 羌活② 殭:原作“薑”,据原文通用名改。三一承气汤三片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甘草 姜内伤

内伤者,伤诸内也,饮食、劳倦、七情、六欲是也。外伤者,伤诸外也,风、寒、暑、湿、霜、雪、雨、露是也。内外之症治虽不一,而见症多同。诊视者,恍惚难辨,惟李东垣《内外伤辨》载之详悉,①予撮其大旨,择其要者言之。同寒热也,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同恶寒也,外伤则厚衣烈火而不除,内伤则②一得温煖而即解;同头痛也,外感则连痛不休,内伤则乍痛乍止;外感则鼻塞不通,内伤则口变无味;外伤则手背热,内伤则手心热;外伤则语壮,先轻后重,内伤则语弱,先重后轻;外伤则人迎脉大于气口一二倍,内伤则气口脉大于人迎一二倍。又按《阴阳应象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八益之邪,伤形而不伤气,有馀之症也,当泻而不当补。又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七损之病,伤气而不伤形,不足之症也,当补而不当泻。故凡汗之、下之、吐之、③尅之,皆泻也;温之、和之、养之、调之,皆补也,辨别明白,免致临症有失。① 外感:《万病衡要·卷之一·内伤症》作“外伤”。② 煖:同“暖”。③ 尅:同“剋”。饮食所伤

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凡受者皆中气不足,宜补为要,但①治法有先后,不可倒施。故初受之际,积食未行,遽用补益,则治其壅塞,增其痛苦,势反加剧。必先用消食化痰行气之药,保和、枳实导滞丸。待食行,或吐、或泻、或暗消,宿食尽行,然后用六和汤以荡其未尽之邪,调中汤以回其散失之气,健脾丸以复其本体之常。斯调治有序,而获宁矣。大抵此症有三等:轻者,因痰裹食积停滞颇少,不痛不呕,只胸膈不快,中宫不清,久则有块或致嘈杂肠鸣;重则食填大阴,压住肝气,致肝气不得上升。肝者,将军之官,其性猛烈,故中脘大痛,胃气上升,肝气猛烈助之载食而吐,则痛随吐减;或饮食过膈,遂痛在中焦,延及下焦则成泻矣。经云:痛随泻减,因而获宁,其至重者,食停过多,浊气载食,下不得泄,胃气虚衰,上不得吐,阴阳乖隔,荣卫不通,须臾危矣。王冰所谓湿霍乱者生,干霍乱者死,以无吐泻故也。① 遽(jù据):仓猝。保和丸

治食所伤,胸腹饱闷,或食积痞块,多服自渐消散。脾胃虚者,以补药用之,四君子等汤。②五两各三两各一两

山查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萝卜子 连翘② 山查:今统用“山楂”。下同。二两

上为末,淡姜汤和米糊为丸,加白术,即大安丸,健脾消积最效。小保和丸

助脾胃剋化,服此饮食易化。五钱各二钱五分各一钱五分

白术 山查 神曲 陈皮 白芍为末,蒸饼①糊丸,如菉豆大。① 菉(lù路)豆:绿豆。菉,通“绿”,绿色。下同。枳术丸

治痞满,消食强胃。二两一两

白术 枳实 共末,用沸汤泡清荷叶,少顷,去叶用汤,老米糊丸。橘红枳术丸一两

治气弱饮食不消,心中痞闷。前方加橘红。曲蘖枳术丸各一两

治饮食太过,饱闷不快。前方加神曲、麦芽。木香枳术丸一两

治破滞气,能消饮食开胃。前方加木香。半夏枳术丸一两

治冷气内伤。前方加半夏。三黄枳术丸

治伤肉食,辛辣厚味,填塞满闷不快。酒炒酒蒸炒各二两四两

前方加黄连 大黄 神曲 橘皮 黄芩枳实导滞丸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一两各五钱各三钱

大黄 枳实 神曲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二钱泻①各二钱

汤浸蒸并丸,量强弱与服,以利为度。加木香、槟榔,名木香槟榔丸。① 槟榔:原作“梹榔”,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槟榔》条“释名”改。六和丸四两各二两各一两五钱

白术 山查 神曲 陈皮 白芍 砂仁

老米打糊为丸。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泻利,极大病后补助脾胃。各一两五钱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扁豆 甘草 桔梗薏苡 莲各一两肉

为末,每服一钱,南枣汤调服。备急大黄丸

治心腹诸卒暴痛,因饮食自倍,冷热不调。

大黄 干姜 巴豆霜 各等分。

上末,炼蜜捣丸如小菉豆大,每服一二丸,利为度。劳倦内伤①

经曰:远行气衰少,谷气不盛,上脘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薰蒸胸中,故胸中热。又曰:劳者温之,损者补之。是知劳②倦者,因劳而致倦也。经谓之解㑊,故人有劳心者,思虑无穷,有劳力者,筋骨倍软,致元气下流,心志慵懒,四肢怠惰,嗜卧怯行,饮食少味,急以补中益气汤加杜仲、枸杞温补,不比伤饮食,先消而后补也。① 脘:原作“腕”,据文义改,下同。② 解㑊(yì亦):中医指困倦无力、懒得说话、抑郁不欢的症状。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虚弱,饥困劳倦。各一钱各七分

人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陈皮 甘草 升麻 柴胡各五分调中益气汤

治脾胃不调而气弱者。五分二分

人参 黄芪 苍术 木香 陈皮 升麻 柴胡炙甘草七情六欲所伤

七情者,喜、怒、哀、乐、爱、恶、欲也;六欲者,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若是者,皆神思间病,非若饮食劳倦之症,犹有可①消、可温、可补、可调者比也。故妇人得之,欝而不舒,多成劳病;男子得之,蓄而不解,多成膈病。虽然七情之中,得祸至速者,惟怒为甚;六欲之中,得患最大者,惟色为先。经曰:大怒则令人暴绝,②薄厥使血菀于上。又云:怒则气逆。常见人大怒之后,血大妄吐。③得此患者,当以气升血亦升,气降血亦降,即用降气制肝汤,庶得气平而愈。《难经》曰:损其肾者,补其精。《素问》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凡人色欲无节,内损真阴,如木之损其根,水之涸其源。④阴精既虚,相火自动,故曰肾本属水,虚则热矣。心本属火,虚则寒矣。肾脉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肾火一动,肝火随之,入肺成肺嗽,入喉成喉痺,而潮热盗汗梦遗,百病皆起,病势未剧,⑤犹可图痊,故制十味回生丸。① 欝(yù玉):同“鬱”。抑郁,忧思。② 薄厥:原作“煎厥”,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改。③ 庶:《万病衡要·卷一·内伤证》作“痰”。④ 虚:《苍生司命·卷一·内伤证》作“尽”。⑤ 丸:原阙,据《苍生司命·卷一·内伤证》补。降气致肝汤一钱五分七分各六分三分

白芍 当归 前胡 厚朴 陈皮 桂 苏子各一钱各五分二片二枚 萝卜子 甘草 桑皮 姜 枣回生丸四两三两各一两五钱

熟地 山药 知母 丹皮 枸杞 茯神泽泻 黄各二两柏 山萸 杜仲暑症

暑症,脉虚身热,背恶寒,面垢,身多汗,甚者闷乱不宁。然亦有轻重之别,故有冒暑、有伤暑、有中暑。冒暑者,黄连香薷饮、益元散。泻者,五苓。伤暑者,清暑益气汤。中暑者,人参白虎汤、清肺汤。随轻重而调治,鲜有不效者。昔张洁古以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症;动而得之为中热,中热者,阳症。中暑,其病必苦,头痛恶寒,身形拘急,使周身之阳气不得发越,大顺散热药主之。动而得之为中热,其病必大发热,大渴引饮,汗大泄,乃为热伤肺气,白虎、苍术等汤凉药主之。嘻,暑与热一病也,奈何分动静,又分阴阳?彼所谓深堂大厦而受寒凉,使形体拘急,此正四时伤寒,稍一解表,则阳气自伸,身热自退,安得以中暑名之。况大顺散本为夏热人多食①凉水瓜菓,故用此散,以治中寒呕逆耳,与中暑何与?若予所谓中暑者,即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惟其人中气已虚,故邪热得以深入,是热伤气分也,气分热伤则脉虚,邪气横行则身热,壅上则面垢,背恶寒,是宜以伤暑、中暑名之,而以重剂治之也。其感之轻者则为冒暑,而以轻剂调之也。若中热之人,中气不虚,故身虽受大热,此肌肉受之,甚则延入肠胃。或渴、或泻,身虽燥热而无倦怠,脉必强盛而不虚弱,是有余之症也,当用白虎清凉解毒之剂治之。非若伤暑不足之症,当清当补者比也。故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葢寒伤形而不伤气也,其即避暑,深堂大厦而受寒凉之谓欤;又曰:脉虚身弱得之伤暑,葢暑伤气而不伤形也,其即气虚之人,暑邪深入之谓欤。外夏月有中暍一症,类中暑也。但中暑心与小肠受之,中暍太阳膀胱受之,为少异耳。① 菓:同“果”。中暑、中热辨

张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症;中热者,阳症。东垣云:避暑热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形体拘急。若行人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头痛发热,大渴引饮。予阅此而疑之者已历年矣,及观《溯洄集》而得王氏之论,深合予心。其言:避暑于深堂广厦,而得头痛恶寒等症,非暑邪也,身中阳气受阴寒所遏而作也。此正四时伤寒之类,安可以中暑名之乎?夫暑热者,夏令之大行也。或饥饿劳动,元气亏乏,暑气乘虚而入,名曰中暑。其人元气不虚,但酷热侵伤,名曰中热。其实一也。今乃动静分之所得,何哉?是论也,实王氏心得之言。悟①于中暑、中热二义,尚欠明悉,予复补其遗意。经曰:脉虚身热,面垢,背恶寒,得之伤暑。葢以其人元气本虚,暑气乘虚而入心脾二经,故有脉虚身热,面垢,燥渴,背恶寒,小便秘塞等症,皆不足之症也。若其人元气不虚,而遇此亢极之阳先侵肌肤,渐入肺胃,故成壮热、项痛、肢节肿痛、大渴引饮、脉洪而实,此皆有馀之症也。故治不足者,清暑益气汤、清燥汤、人参白虎汤,皆补虚清热之剂,而①发表通里之治不得而与焉。治有馀者,仲景用麻黄、桂枝、石羔、知母黄芩汤,麻黄虽不宜于夏,而治法大意可见。丹溪用黄连香薷饮、黄连解毒汤,此皆发表清里之剂,而补益调养之治不得而与焉。故《活人书》云:夏月得病有四症,伤寒、伤风脉症互见,中暑、中热疑似难明。脉盛壮热,谓之中热。脉虚身热,谓之中暑。此以脉之或虚或盛,身之壮热微热辨之也。合而观之,则知中暑中热,惟有虚实之分,断无动静之别。其不可以受寒凉而名中暑也,益明矣。或曰:夏月又有中暍,此又何别也?予曰:仲景云“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痛”者,成氏谓“表中暍”也;脉弦细芤迟者,成氏谓“暑脉②虚”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成氏谓“太阳经气虚”也。是可见暍与暑,皆以虚而受热,其症二而一者也,但暑中少阴心经,暍中太阳膀胱经,为少异耳。至于用药,皆以人参白虎汤,暑暍二症,① 悟:《万病衡要·卷之二·中暑中热辨》作“惜”。① 石羔:今统用“石膏”。② 洒洒(xiǎn xiǎn显显):寒栗貌。

岂相远哉!香薷饮

治夏至后一切暑热、腹痛、及霍乱吐利、烦心。三钱一钱五分

香薷 厚朴 扁豆 冷服。黄连香薷饮①七分

治症同前。即前方加黄连,治冒暑腹痛、泻水、肠鸣、恶心。① 冒:原作“胃”,据医理改。十味香薷饮

治伏水,身体倦怠、神昏、头痛、吐利。一钱各七分

香薷 人参 陈皮 白术 茯苓 扁豆 黄芪木瓜 甘各三分草 厚朴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炎蒸,四肢倦怠,精神减少,身热气高,烦心便黄,渴而自汗,脉虚者,甚良。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升麻 陈皮 甘草 干葛麦冬 黄柏 泽泻 五味 青皮 苍术 神曲清燥汤一钱五分一钱

黄芪 苍术 白术 陈皮 泽泻 人参 茯苓 升麻各三分九粒 麦冬 当归 生地 神曲 猪苓 黄柏 柴胡黄连 五味二分 炙甘草 水煎,空心服。人参白虎汤

治暑月中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脉虚宜服。一钱三钱一钱五分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煎服益元散

治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此药能燥湿,分利水道,实六腑,化热毒,行积滞,逐凝血。补胃降火之要药也。六两一两

滑石 甘草 为末,或灯草汤或井泉水调服。(方见瘟疫)五苓散生脉散各一钱五分

人参 麦冬 五味

孙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东垣曰:夏月服生脉散加黄芪、甘草,令人多气力。清肺汤

黄芩 当归 麦冬 连翘 防风 茯苓 桔梗 生地甘草 桑皮 紫苏 前胡燥症

经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然燥有二义,惟肺无所剋,则得其清肃之令,肺有所资,则得其化生之源。故《灵枢经》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充肤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之为气。是气也,即肺之气也,是无所剋而得其清高之令也。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有所资而得其化生之源也。由是肺液日生,通调水道,内润脏腑,外泽皮肤,何燥之有?惟天北方之水既亏,则南方之火自旺,火能剋金,金不清肃,此一义①也。又或胃气下溜,莫能输脾,脾气濡弱,莫能输肺,是母不养子,子无化生,此又一义也。由是津液日耗,枯涸日生,肌肤不泽,脏腑②不荣,皮聚而毛落,皴揭而血出,其燥也极矣。《原病式》独言“火盛剋金”,水液衰少,以致涩燥而未及,母不荣子之义。今并及之始悉,治法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金无所剋,养脾之精,以滋肺液,则金有所资,养血润燥,斯获全功矣。① 溜:《苍生司命·卷二·燥证》作“陷”。义胜。② 出:《苍生司命·卷二·燥证》作“衰”。壮水之主方各八分一钱五分七分四分

当归 白芍 怀地 黄柏 知母 川连 山各一钱三分各七分药 山萸 甘草 天冬 枸杞养脾之精方七分各一钱七分

人参 白术 扁豆 山药 莲肉 当归 葛根 藿三分七粒各五分香 五味 炙甘草 陈皮生血润燥汤各一钱九粒

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芪 天冬 麦冬 五味片苓 瓜各五分三分蒌 桃仁 红花 升麻①各一钱八

如大便燥结,加麻仁、郁李仁。肺热有气息,加紫苑茸分。① 苑(wǎn晚):通“菀”。琼枝膏

治血虚皮肤枯燥及消渴等症。一斤捣取真汁二十斤,洗净热捣,取汁去渣一斤

真酥油 生姜 生地鹿角胶二斤,一二沸,去上面沫 白砂蜜

上先以文武火熬地黄汁数沸,以绢滤取净汁,又煎二十沸下,鹿②角胶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候调如饧,以瓷器收贮,每服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② 饧(xínɡ行):原作“锡”,据理改。饧,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天门冬膏

治血虚肺燥,皮肤折裂及肺痿咳脓血症。新者,不拘多少

天门冬

上一味,洗净,去皮心,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渣,用砂锅文火熬成膏,空心,温酒服一二匙。东垣当归润燥汤

治小便多,大便秘结,能喜温饮,阴头退缩,舌燥口干,眼涩难开,及于黑处见浮云。二分各三分七分

细辛 甘草 熟地 柴胡 黄柏 知母 石羔 桃各一钱一钱五分二分七仁泥 当归 麻仁 防风 荆芥 升麻红花 杏仁分三粒 小椒 食远热服,忌辛热。生津甘露饮

一名清凉饮子。

治消中能食而燥瘦、口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四分各七分

升麻 防风 黄芪 黄芩 防己 生地 当归柴胡 羌各六分各三分一钱活 炙甘草 甘草 龙胆草 石羔知柏 红花 桃仁 

各五分一二匙杏仁 加酒通齿汤

治大便燥结。在齿门,以辛润之。各五分各二分各一钱

生地 熟地 炙草 红花 当归 升麻 桃仁润肠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不通。①去壳各一两各五钱

桃仁 麻仁 当归稍 大黄 羌活 炼蜜丸桐子大① 稍:禾末。①用効润肠丸① 効:同“效”。二两一两三钱一两五钱三钱

麻仁 郁李仁 陈皮 当归稍 枳壳

炼蜜丸。此方不用大黄,不损中气,老人及虚弱人遇便结俱宜。湿症

湿有自外而得者,有自内而生者,有风湿相搏者,有湿热相搏者,①有独伤于寒湿者。《要畧》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为中湿。东垣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故卑湿之地,②浊气薰蒸,坐卧其上,百体伤感,此自外而得之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人酒水过多,生冷无节,脾土频伤,遂成胀满,此自内而生也。先伤于风,后伤于湿,而为风湿相搏者,先微汗以散其风,后用五苓、二妙以散其湿。若大发汗则风去而湿不去,湿愈成着入腑脏矣。又有先伤于湿后伤于热而为湿热相搏者,葢热胜则伤血,③血不养筋,故大筋短软而为拘挛;湿胜则伤筋,筋不束骨,故小筋④弛长而为痿。当先用清凉以散其热,后用疎利以行其湿。斯有次而获愈矣。又有冬月初春,人居寒湿之地,寒气袭人,湿乘机入。经曰:⑤寒湿之中人也,令人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急宜以四逆汤加苍术、羌活,温以散之,否则与中寒相等,而患不小矣。此五症者,皆究湿家之所不容废也。① 畧:同“略”。② 百体:《苍生司命·卷二·湿证》作“身体”。③ 筋:原作“经”,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改。④ 疎:同“疏”。⑤ 泣(sè色):原作“涸”,据《素问·调经论》改。泣,通“涩”。附湿热相生论

丹溪曰:湿土生痰,痰生热。又曰:湿生热,热伤血。是热亦有因湿而生者。《医林类集》云:热气薰蒸,水液不行,日久成湿,是湿亦有生于热者,故治湿者,见大便奔急,小便淋涩,胸腹燥满,此湿中有热也,治湿而宜兼治热也;治热者,见有脉细而首如裹,后重而粪稀溏,此热中有湿也,治热而宜兼治湿也;外有燥热者,目赤口干,便秘烦燥,又当润药以润其燥,非治湿热者论也。附燥热、湿热不同论

病有燥热者,有湿热者,夫热一也。而有燥与湿之不同,何哉?《易》曰:水流湿,火就燥。然则燥湿之义,其来远矣。今按燥热多属心火而成,湿热多属脾湿而致。刘河间曰:将息失宜,心火暴盛,①然暴盛之后,虽成眩仆,而暴盛之势横行,肠胃津液消亡,遂成秘结。斯时也,芩、连、枝、柏,百剂何补?必也润之乎!故轻则通齿汤、润肠丸,重则三一承气汤,不数剂而获愈矣。丹溪曰:湿土生痰,痰生热,热在肠胃之外,湿在肠胃之中,故大便稀溏而后重下迫。兹时也,八物、十全,百剂何益?必也燥之乎!故轻则茯苓散湿汤倍加苍术、羌活,重则羌活胜湿汤倍加芩、连、栀子,亦不数服而即愈矣。由是观之,则知燥者润之,譬则火燔炽而有水以制之也;湿者燥之,譬则水濡渗而有土以制之也。五行之理不精,辨之可乎?虽然燥者润之固矣,不有养血以为之本乎?葢养血则阴气日生,阳不独旺,血液①流行,肠胃滋润,何燥结之有哉!湿者燥之固矣,不有徤脾以为之本乎?徤脾则宗气日举,营卫流通,热化为汁,湿化为溺,又何湿热之有哉!① 成:《苍生司命·卷二·燥热湿热不同论》作“或”。① 徤:同“健”。下同。羌活胜湿汤

治湿从外受,一身尽痛,肩背不可回顾,此太阳气欝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脊痛项强腰似折,此太阳经不通行,此药主之。各一钱各五分三分

羌活 独活 藁本 防风 炙甘草 川芎 蔓荆子

食前温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经中有寒湿也,加酒洗汉防己五分。二陈汤

治脾胃虚湿从生者,本方加羌活、苍术、酒芩、木通,散风行湿最妙。平胃散

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尅制,有积饮、痞膈、中满。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四苓散

治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本方加茵陈,名五苓散,治饮食内伤,停湿胸满,肿胀发黄。本方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重发渴。二妙散

治湿热腰膝疼痛。乳润一宿米泔水浸七日

黄柏 苍术 等分,为末,或丸,空心,水、酒服三钱。四逆汤

治独伤寒湿症,加羌活、苍术,温以散之,煎热凉服。茯苓渗湿汤

治湿欝成黄疸,寒热呕吐而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食,莫能安卧。各四

黄连 黄芩 栀子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 枳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