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自我驱动,还敢拼职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1:06:3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宗厚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懂自我驱动,还敢拼职场

不懂自我驱动,还敢拼职场试读:

前言

职场不狗血,你永远都有更好的选择

混迹职场多年,从青葱的新人混成皮糙肉厚的老前辈,教训很多,当然经验也不少。人和人的成长都有相似的轨迹,总逃不过吃一堑长一智的模式,职场亦然。每天我都能接触到不少为职场苦恼的新朋旧友,也都会发现他们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就像当年的我,心地善良,头脑简单,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却还是有着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和局限。

最大的局限和困惑就在于搞不好和领导的关系。

集中体现在:和领导一说话就不对付,觉得领导专门和自己过不去;觉得自己尽职尽责做了,怎么到头来还是落一身不是,被上司数落。

我不排除领导个人偏见。但即使是个人偏见,也纯属正常。茫茫人海,谁都有个气场对了臭味相投怎么看都顺眼的人,也都有怎么看都别扭的死对头。

但大多数情况下,和领导不对付,是因为你不动脑子,工作不到位,不注重沟通的技巧。

事前,你总是虎头虎脑没心没肺地带着一肚子疑问,向领导求助。

事中,你总是只说困难,叫苦叫累,但提不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事后,你不善总结,不敢承担结果,而是忙于解释、推卸、逃避。

或者,即使有策略和解决方案,也是一己之见,而没有站在公司的大局和老板的高度考虑事情,所以你的方案也经不起推敲。与此同时,你的信心和热忱也行将灰飞烟灭,只剩下满满的负能量,诸如:

偏见——领导偏心,有病,找我茬儿。

旁观者心态——公司是你的,活该,大不了我走人。

敷衍——反正也得不到重用,混呗。

……

我要告诉你的是停止一切抱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假如你头脑里有“带两个解决方案再来敲门”的意识,你就是职场上任谁都超越不了的无敌“小强”。

请看下面这个职场上小喽啰成功逆袭,“干掉”上司的励志小case:

某国内一流建筑设计院。王经理是测绘部经理,业内大咖。而小刘是新来不久的员工。

初入职场的小刘很呆萌,比如从上班第一天他就管他的顶头上司王经理叫王姐。

王经理很不舒服。

试用没几天,王经理就发现小刘工作经验不足,短时间内很难上手,而公司现阶段业务繁忙急需人才。所以试用了一个月,王经理就决意辞退小刘,重新招兵买马。

那天,发了工资后,王经理向小刘表明了态度,告诉他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小刘说了一些感谢的话,领了工资,轻轻地关上了门,走了。

可是第二天,小刘照常来了。

王经理没在意,觉得可能他是来取自己的私人物品的。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小刘每天都来。王经理大惊失色,不得不当个正经事来处理了,她又把小刘叫到办公室,问他:你怎么又来啦?难道我那天没和你说清楚吗?

小刘底气十足地回答,王经理,您说得很清楚了,可是,王姐,您在业界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都是我所钦佩的,您带人的方法也是一流的。我继续来,并不想拿工资,我只是想再感受几天贵公司的企业文化,我想跟您学习一段时间。您能给我这个刚毕业的新人一个机会吗?

这番话一说,王经理的心倒是软了一下下,但她并不糊涂,她是不可能接受的,不过径直拒绝这么一个热血青年她也不好意思,随即找了个借口说,我也想帮你,可是很抱歉,我们这里没有工位了,也没有电脑了,你在这里没法开展工作。

王经理的这个托词,小刘同学早就预料到了,他一脸真诚地说,王经理,我自己带电脑,我也不占工位,随便一个角落我都可以学习。只要能跟您和贵团队学到东西,我什么都不怕。

话说到这份上,王经理真的是词穷了。她只好答应下来。

小刘同学就这样叩开了梦中职场的大门,留了下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很戏剧:两年后,王经理因为情商不够管理能力薄弱被高层请退。而小刘同学因为既有开拓精神,又有管理能力,成了王经理的接班人。送别王经理的那场欢送会,就是小刘亲自张罗的。

你看,本来小刘同学是个连试用期都没通过的正儿八经的职场loser,可是,因为人家善于思考,懂得准备两套解决方案再敲门,在和领导沟通汇报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在职场上成功逆袭,让轻敌的上司措手不及。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便升职加薪,在荆棘重生的职场为自己打下一方江山!

小刘成功就成功在他不像我们这么鲁莽,不轻言放弃,深思熟虑,随时都有备用方案,所以他可以牵着领导的鼻子走,虽说江山是领导的,但他可以影响领导的决策。所以,他成功的难度系数低,成功的概率高!

而你之所以失败就失败在太草率,不成熟,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质量上不够精细,数量上不够充足。所以,每每你和领导沟通,都是黔驴技穷。

正是看透了这一层,作为一名职场前辈,这本书我们不说权术,不说潜规则,只说说日常那些被你忽视的职场细节。一旦你读懂这些细节,你就会发现职场一点都不狗血,你永远都有更好的选择。

这样的你,才是老板喜欢的人,是职场需要的人,是被时代拥抱的人。

我以人格担保,本书所有案例,均出自我从这三年潜伏在茶馆,听各路大咖老板、鬼马职员的亲自讲述。正是因了这样的资料来路,所以,我有信心,让这本书成为你人生职场的上上签!第一章快收起你的呆萌痴,职场不是“萌学园”

你一边抱怨老板太虐,单位太low,同事太坏,你还赖着不离开。这样的你在职场上永远不得翻身。

牢骚太盛防肠断,放下抱怨,才能离地崛起!

滚蛋吧,抱怨君。归来吧,正念君。1.嗨,你出来上班是图什么的

下面这些话,久经职场的你统统都说过:

我就是个傻子。我对同事那么好,没想到他还是把我“卖”了。

我对老板忠心耿耿,业务一不好,他就把我给“开”了。

我对工作尽心尽力,怎么到最后还是落一身不是啊。

……

提起职场那些事,男女老少,人人都是祥林嫂,都是窦娥,都是孟姜女!都说自己傻,都说自己真,都说他人不是人,都说老板不识货。

我们给自己贴的标签都是忠厚、老实、单纯、正直、坦诚。

给他人贴的标签都是虚伪、狡猾、自私、争名夺利。

亲,说到这里,我倒要问您了,您来职场报到是来图什么的?敢情您是来拜把子交兄弟找亲人的?

必须矫正一点:我们来职场,是为了把工作做到位,把自己表现好,把能力秀出来,求得升职加薪长本事长能耐的。

有个姑娘,一提起职场,就恨得咬牙切齿。她说,这辈子她都不打算上班了,因为她受过伤。和在情场上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疼痛级别一样。

云姑娘年过三十,独身,自由职业,平时就是各处走走,写写游记,混口饭吃是没问题的。也好在她家底殷实,要不,养活自己还真成问题。

且听她是怎样恨死上班的。

云姑娘活了三十年,只找过两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文化公司编辑。那份工作,让她成为“祥林嫂”。

她是那家公司的第二个员工,因为有文字功底,又确实喜欢这份工作,在单位表现很不错,老板对她赏识有加。当公司发展到三个编辑的时候,老板就对她委以重任,提升她为编辑部主管。

每逢开会的时候,老板都对公司的前景和员工的前程讲得天花乱坠,目标也是文化产业的领军者、世界五百强、上市公司之类的,听得她心花怒放。

年底时,同学都号召她考研。云姑娘犹豫不定,觉得这份工作放弃了有点可惜。可是同学提醒她,毕竟这是个小公司,你要考虑你的终生就业力和发展前途。

云姑娘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带着这两个疑问去找老板商量。老板斩钉截铁地告诉她,没必要考研,研究生都饱和了,按照我公司目前的发展速度,用不了三五年就成大公司了,到时候我是不会亏待你们这几个老员工的,你们都是股东。

云姑娘听了老板的话,就把考研撂下了,打算这辈子就跟着这老板奔前程了。

结果仅仅过了半年,因为云姑娘和一个跟她一样编辑能力强,但比她有心眼有狼性精神的新员工有矛盾,老板偏袒了那个同事,云姑娘不服,没心没肺地让老板在她们之间二选一,结果老板竟然选择了那个“狡猾”的家伙,她一气之下,连工资都没拿完就撤了。

直到现在,她还困惑着:我为单位放弃了考研这么大的事,拿老板当伯乐当知音,结果老板拿我当鸡毛。真是忘恩负义!

在师兄的帮助下,云姑娘的第二份工作上了个档次,某报社策划。

当时企划部的主任急于用人,委托她师兄找个文笔和创意都不错的,师兄就推荐了她。

云姑娘工作能力可以,人品不错,第一次见面主任就相中了她。可是云姑娘并不想上班。为了说服她,主任又说了一堆好话诱惑她,比如我们这里是国企,很稳定,福利待遇好,等等。主任甚至屈尊装可怜求她帮忙。

云姑娘心一软就答应了。为了做好业务,她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牺牲了自由,克服了惰性和自己的个性,还不计报酬。

可是一年后,单位改革,上级命令他们报社裁人。因为云姑娘手里没有客户,又是工龄最短的,主任毫不犹豫地选择“开”她,还虚情假意冠冕堂皇地说她不适合上班,让她回家休息是为她好。气得她肝颤!

直到现在,云姑娘提起这茬儿还气不打一处来呢,咬牙切齿地说上司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无情无义!

因为以上两段失败的职场经历,云姑娘发誓这辈子都不上班了,说领导没一个好东西,职场上全是狗血和欺诈,全是坏人。

看到一个三十岁的姑娘还在以好坏定义社会人,我必须毒舌一把。我告诉她,老板和上司都没有错,错的是她!

老板是干什么的?是带领团队和同行竞争打仗的,商场如战场,既然如此,就兵不厌诈。角色定位要求他必须根据企业利益盘算和布局。老板毫无义务对员工海誓山盟,为了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信心,他描绘远景、夸海口、画饼,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是职责需要。反过来说,没有哪个老板傻到对员工说“我这个公司不会长久,撑不几年就倒闭了”。

上司是干什么的?是带领下属干活,为他的进一步提升铺路搭桥的,说他是踩在大家的肩膀上往上爬,那一点不假。作为上司,他们不需要有很深的情很重的义,只要会管人专业能力强业绩达标就行。在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时,他有权利选择丢卒保车、揽功推过,这也是人性使然。

至于你因为老板一句对自己公司信心百倍的话而误认为跟着他是一辈子的安稳,那是你太傻太天真;因为上司对自己一时的工作需要而坚信可以跟着他长长久久到永远,那是你太自不量力。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性竟然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才低得可怕呢。

类似云姑娘这样的遭遇,每个奋斗在职场的人都经历过。只不过别人选择了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而云姑娘选择了耿耿于怀怀恨终生。

一个智商正常的上班族应该知道,我们之所以出来上班,不是为了谈情说爱比义气,而是为了得名利秀肌肉讨彩头,要不然,谁出来奔波啊,在家里干点什么不好?职场是名利场,大家都围着一块利益蛋糕转悠,你多一点儿我就少一点儿,其间争名夺利使绊子,虚情假意做样子,台上拥抱台下踢脚自然是少不了的。

认清这一点,你就没有那么多怨气了,没有那么多看不惯的人事物了,不会对他人的聪明、机巧、狡猾、虚伪、两面三刀而气得咬牙切齿。

在职场上,人家对你好,是情分,是你幸运;对你不好,是本分,是人之常情。

在职场上,你善良单纯,性格直爽,不腹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争名夺利和守住真性情之间你选择了后者,这是你自己的事,没人逼你这样做。而别人利益至上,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事业前途谋划、设计、布局、专营等,那也是人家的自由。这些你定义为“下三烂”的做法可能让你看不顺眼,不舒服,但只要不违法不违规,外人是无权干涉的。至于人家的收成,你更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这就相当于任何一份光鲜的生活都是人家拿血汗拿命,甚至牺牲健康和人格忍辱换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自命清高铁骨铮铮,那就守着自己的清高顾影自怜好了。不成功,也是一种权利。我同样祝福你。这本就是个求仁得仁的社会。

所以,最可气的不是别人算计你,而是你既不想牺牲自己的个性委屈自己的性情,又艳羡他人的收获和地位,不想付出却幻想利益最大化,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没道理吗?2.为何她只干了七天活,却风光职场近三年

急于现身说法,分享我职业道路上最黑暗泥泞的一段。

不为申冤,只为明理和正信。

在那家杂志社,我是广告部策划文案。她是活动总监助理。

我负责整个广告部的方案和文字工作。她负责给业务做得最好的那个业务员打下手,也就是找客户资料,发传真之类的辅助性工作。

我一年到头加班加点的写写写,有时候客户需要,半夜就得爬起来写方案。哪个方案不改个十几遍?哪个客户不磨个精疲力竭?真是呕心沥血啊。

我一年到头忙,就这样也不落好,但凡业务员客户搞不定,都一股脑地赖在方案不行上。有点良心的说我们资源平台不够完善,大部分自私自利的都说方案不行。

其实也怪不得他们,那帮装大尾巴狼的客户确实是这样糊弄我们业务员的。有时候他们明明一开始就决定了不合作不赞助,却碍于各种原因不直接拒绝,都是张口就说“先弄方案吧,发过来我看看”。于是我就听命弄方案,来来回回沟通折腾几个月,到最后必须做个了断了,客户就来一句“方案没新意,看不出亮点,不行明年的计划再说吧”。于是业务员就回来反馈说方案不好。我就成了替罪羊。

那工作干得叫一个辛苦,叫一个憋屈。

业务员可以有借口:平面媒体下滑,大环境不好,活动声音不够响亮,策划案不够惊艳,如此不一而足。

我却没有任何借口,能怪领导管理不力吗?能怪业务员工作不够努力吗?能怪客户刁钻难缠吗?都不能。

以上就是我的职场状态。下面说说她的。

从客观上讲,她是我们部门最没价值的员工。她是以活动总监助理的名义招来的,因为业务不好,总监拉不来赞助,也没啥客户要维护,没什么事需要她干。大部分时间她都在聊天和网购,给老公打打电话,对孩子嘘寒问暖,大领导来了就装模作样在电脑上寻摸点资料。因为部门效益不好,部门全民皆兵,每个员工都背负了广告任务,就我这个爬格子写字的,还担了15万元的利润指标呢。她则担了30万元。

记得当时领指标的时候,我怯怯地实话实说,表明了诚意,对结果不敢保证。这姐们儿倒是气壮河山,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事后我问她真的这么有把握?她老到地回答我:“领受是一回事,完成完不成是另一回事,凡事都有转机。”

这是她的工作状态。

我和她同时来这家单位,和她是邻座。两年的时间,就纯粹的工作而言,她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只是在搞每年一度的某档活动的时候,忙了几天,联系获选嘉宾来参会。她之所以积极,是因为这些人对她有利。这些人脉,即使是离开这家单位,也可以为她所用。

可是,两年后,我俩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啊。因为经济效益不好,为了缩减人员成本,确保利润率,保全自己的地位,主任把我们两个人都整走了,可是走的方式却不同。

我是被主任摆局自己主动离职的,没有任何赔偿,身体累坏了,心情也糟透了,既对不起自己的法律专业,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基本权益,也对不起自己的身心康泰。而她,在领导的运作下,依法获赔,领导还给她在自己兼职的另一家单位安排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

我当时很窝火,很不服气。可是,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倒是觉得自己输得血本无归是必然,而她一路高歌亦是必然。

首先,她虽然只干了七天活,这七天活却起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而我干了好几百天的活,每天都是蔫不出溜地干,没人知道,我也不会制造动静,领导看不见。

在那短短七天的时间里,她上班时间该网购网购,该聊天聊天,每当领导经过时,或者社长过来吃饭时,她废寝忘食,又打电话又核对信息,还像陀螺一样在复印机和传真机前转不停,社长都心疼坏了,对着我们办公室的人咋呼:“你们就这么坐得住?就人家某某某一个人忙活,这活动和你们没关系是吗?”既然社长发话了,主任当然要站出来为她撑腰了,说的全是她努力刻苦认真的好话。

而我都是默默无闻,加了那么多次班,部门领导不知道,社领导更不知道。最后拉不来广告,一单没成,谁管你背后死了多少脑细胞呢!社长觉得我就是闲人一个。

其次,她对领导好,勇于表现,会拍马屁,进门就夸领导今天肤色真好啊衣服好漂亮啊,然后端茶倒水。在别的领导那里这一套可能行不通,可是在我们领导这里效果极佳,因为这女领导是老佛爷型的,就喜欢被哈着被众星捧月伺候着。

每次开会,都是她倒水,再加上每天中午的叫饭,叫醒服务,谁会拒绝一个对自己如此上心的人?而我,都是领导吩咐才干,干了也是别扭,不像她那样发自内心。其实,她也并非发自内心,每次她伺候完领导以后,回到办公室就骂。但是,领导面前做的时候确实是心甘情愿笑意盈盈的样子,装的功夫也是功夫啊。一般人可真比不了。

还有一点,她会汇报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她第二年上半年总结大会上,我原本以为她是汇报最短的一个,因为她确实没干什么活,而且她那个职位也确实没什么可说道的。事实证明,我错了。人家一张口,那叫一个专业啊,逮着去年活动时她那七天干的活,用数字说话,联络了多少,回访了多少,学到了什么,对下一届活动的改进意见,等等等等。听得我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神了,简直是神了,真的,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姐就是汇报工作的大咖啊!最后领导总结说就她态度认真,就她兢兢业业!而我呢,明明做了那么多,因为不喜欢邀功和表现,所以总结内容很简短,三言两句带过而已。我说得轻松,别人自然听得也轻松。

最后,她还是个被领导认为“最好用”的员工,是领导的爪牙。比如领导想让我走,毕竟是她把我请来的,不好意思开口,再说,如果她主动开我的话还要依法赔偿,所以就盘算着让我主动离职。领导竟然动员她对我劝退,每天这大姐都在我耳边喋喋不休地说:“哎呀,宝贝儿,你最近脸色真差啊,都这工作累的,你觉得值得吗?”或者“就你这一身才气,到哪里不比在这强啊?”还有就是:“这破部门撑不了几天了,我听说了要把我们部门全部拿掉。赶紧找工作吧,我老公的朋友要招人,我觉得挺适合你的,要不我给你引荐引荐?”

为了当成领导的心腹,她付出的代价也挺多的,比如她不惜自残。她整天说自己是佛弟子,不能造口业。可是为了带领我们说领导坏话,便于她打小报告邀功,她总是对主任展开人身攻击。哎,真豁得出去啊。

以上就是她只干了七天活,却风光职场近三年的原因。

任何人身上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成功有成功的道理,失败有失败的理由。假如你不想成为我这样的职场败将,千万要学习她自我表现的高明手腕。3.你是好人却总是输,科学研究上有依据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商场中,我们都喜欢谦虚低调、文明礼让、心眼好脾气好、有亲和力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也都被教育要做那样的人。但在职场上,我们却惊人地发现那些自以为是、争强好胜、斤斤计较的人似乎最终更容易达到目的。

我和小袁是同时被招聘到那家公司的。

同样都是小编,学历和能力都相当,可是我俩性格却完全不同。

我是水瓶座,O型血,还是山东人,待人厚道,做人谦和,凡事都考虑别人的感受,喜欢和谐,不喜欢拧巴和复杂。领导表扬我时我总是笑容可掬地说:“没什么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的同事关系处得很好,是个热心肠,经常帮同事干活,给同事带早饭,帮同事找房子,还爱打抱不平。

在我们眼里,小袁是个“刺儿头”,她是狮子座,血型AB,多疑,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属于和谁打交道绝对不吃亏型的。很多小事情,她会掰扯个没完。单位的各项制度,哪里有显失公平的,不科学的,都是她会议上提出来和老板理论。她就像个“子弹头”一样,很有杀伤力。

她人品问题到什么程度,通过两件小事你就可以知道。

第一件事,盒饭事件。那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带午饭。有一天中午,小袁刚在微波炉里把午饭加热,就被领导叫出去谈点事,她走之前对编辑部的众亲说,“我带了大虾,你们可别偷吃我的饭饭哦”。虽然她是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的,还是把大家给惊到了。更离谱的是,等她从外面回来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看看我的大虾没被谁偷吃了吧”。同事们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接她的话茬儿。一个女孩儿得多小气多猜忌才能到这份上啊!

第二件事,咨询费事件。当时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律师资格考试的教辅类图书。在编辑的过程中,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小袁本身就爱表现自己学识渊博,有时候大家不问她,她也会主动参与进来。突然有一天,在一次讨论当中,小袁同学当众宣布:你们找我商量的案例多,我找你们商量的案例少,你们每次问我,我都要拿出大把的时间来和你们解析,这占用了我的工作时间,我得和领导申请补助去。

她这么一说,我们就这么一听,谁也没拿这当真。结果,第二天早晨,人家还真就这事和领导探讨去了。而且,她硬是把领导说服给加了工资。

像小袁这样的刺头,啥都争取,她对权益的争取有时候到了令人啼笑皆非耸人听闻的地步。她经常和领导讨论问题争执到白热化的地步,我们都为她捏一把汗,担心她有一天会不会把领导惹急了。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领导对她偏爱有加,凡是遇到紧急情况或挑战性的问题,都会找她探讨。有什么想法都是第一个告诉她。慢慢地,她成了领导离不开的人。很快,她竟成了我们的部门主任。

后来,我们那些谦恭低调,兢兢业业,不争不夺,安分守己,亲善友好的同事一个个走掉,唯有小袁一个人成了公司的常青树。再后来,公司发展壮大,小袁成了老板的左膀右臂。现在,公司已经上市,小袁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前阵子,我们这些老同事聚会。大家都过着撑不着饿不死的百姓生活,依然在打着零工。唯独小袁在美国拓展业务没有参加,和一线明星的身价不相上下!我们都对她那样坏脾气人缘差的自私鬼如此发迹表示不解。不过这两天我想明白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份题为“好人总是输?——论性别和易相处程度对收入的影响”的职场调查报告。

该职场调查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圣母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联合进行,就性别和性格对收入的影响展开了调查,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从本性而言,我们都喜欢和善的同事,但事实上却是竞争性和攻击性的同事在雇主眼里能力更强,收入更高。

此次研究历时10余年,先后进行了4次调查,采访了约1万名美国人,英文报告的PDF文件长达63页。最后得出结论:不易相处的男性比易相处的男性的平均年收入高18%(约9772美元),不易相处的女性比易相处的女性年收入高5%(约1828美元)。

该报告发表后,引发了美国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关于薪酬制度合理性的讨论。“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易相处的人实际上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出色的合作能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可以给公司带来许多利益,比如减少人才流失。”研究成员之一、康奈尔大学人力资源学院副教授BethA.Livingston女士说:“许多老板没有意识到,虽然他们重视易相处者的作用,但在薪酬体系方面还是会多奖励给不易相处者。”

对于专家的呼吁,老板们却置若罔闻,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在老板的价值体系里,人际关系冷淡、竞争性、攻击性就是能力强的表现,经常批评他人的人比经常给予他人友善评价的人应该更能干。甚至他们更愿意把级别高、待遇好的职位交给容易发怒的人。

这就是大多数老板的思维模式,也是大多数人对能力的看法!

刚看到这个报告时我也气不打一处来,这仿佛是一个碎梦机。可当我勇敢地站到自己的对立面,静下心来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发现还真是如此。

就说小袁吧,她敢于和老板斤斤计较,讨价还价,首先她展示了自信。而且,在面对面的沟通和讨论过程中,她的思路得以开发,眼界得以拓展,甚至为了有足够的底气支撑她的主张,她必须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老板喜欢这样的狼性员工,是可以和他一道打江山闯天涯的员工,尤其是一个刚刚起步自信心不足的老板,她起到了定心丸和顶梁柱的作用。而我们这些好人员工,其性格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是信任他人、坦率、利他、服从、温和、有同情心,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憨,就是怂,就是胆小鬼,就是出卖体力等老板喂食的懒鸟!

小袁虽然重利,但却可以给他力量、勇气和智慧,是可以和他一起担当领队职务的人。我们虽然友善,却只是躲在鸡妈妈后面等着庇护的人。领导需要她的力,所以甘愿忍受她的刺。

所以,你是好人你总是输,不合情,但很合理。

那易相处人际关系好的员工难道就活该把“把牢底坐穿”一辈子没有出路了吗?倒也不是。只要好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巧妙纠正,也一样可以大有作为。易相处的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懂得把自己的人力资本优势变成经济利益,而只追求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目标势必会与事业上的成功发生冲突。所以,我们对职场好人的建议,在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重视一下成就感。具体执行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比如在涉及利益分配的谈判中(如薪酬谈判),不要让人际关系的价值成为阻碍你说出自己需求、获得最大利益的绊脚石。4.有要求你就提,不提又不服生了嗔怨就不好了

他是我最瓷实的男闺密。

这些年,无论在情场上,还是职场上,他一直是个能量输出型的暖男,我一直吃他喝他欺负他。最近,此男抑郁了。我不得不从被庇护者变身护卫者。

事情是这样的:强子浙江大学毕业后,本来在某颇具规模的通信科技公司上班,忽一日被大学师兄召回北京办传媒公司。师兄当老板,强子当主管。这些年兄弟俩相处得一直很好,师兄是儒商典范,强子是实干家,两人堪称黄金搭档。这些年,师兄待强子不薄,强子买房的时候,首付款不够,公司借给他一大笔钱。强子结婚的时候,主要家电全是师兄赠送的。

也正是惦记着师兄对自己的信任和优待,强子一直任劳任怨,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什么事情都不计较,什么要求都不跟老板提。

一晃10年过去了,在师兄弟的携手努力下,公司一天比一天发展壮大。人到中年,眼瞅着周围的朋友们事业生涯都有了质的飞越,强子还是在原来的岗位上持之以恒,收入上也没有大的提高,他感到很失落。尤其是当他看到比他后来的个别同事收入待遇都超过了他,有个和他平级的主管甚至还配上了车,强子越想越不平衡。他特别想让公司给他报销点油钱,可是碍于情面,他张不开口。

对于自己心里的逆反情绪,强子也有负罪感,可是人到中年,他上有老下有小,要给老婆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要给父母一个安详的晚年。孩子大了,要换大房子,最好买学区房,老婆也上岁数了,拼不动了,都得指着他啊,这都需要钱啊,这本来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师兄仿佛无视他的价值,一不主动给他加薪,二不提高他的福利待遇。这对矛盾,他无力解决,继续待在这里他不甘心,辞职又觉得对不起师兄。强子纠结得脑袋都快裂了。

无论在情场还是职场,谁对谁,生了嗔怨都不好。现在,强子对师兄满心都是不满,我有必要好好开导他。

强子的师兄我见过,是个很厚道的人,做人没问题,能力也没问题。他是个好哥们儿,是个好老板,他们之间一定是有误会。

我问强子,你的这些想法领导知道吗?“他能不知道吗?但凡心里有我一点,能不为我考虑吗?我都这年纪了,生活的压力是个人都能感受到。”

我半开玩笑地告诉强子,你现在就是个怨妇!强子很不解,我给他做了分析。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和夫妻关系一样,很多需求和想法,一方不说,另一方真的就意识不到。家庭生活中,很多女人都抱怨男人不疼她,心里没她,不给她买礼物,不带她旅游,不记得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可是,这些想法,她们为什么不能张开尊口和老公明说呢?她们就像闷葫芦一样闷着,等着男人来猜心,不猜,猜不对,就郁闷。长了,就成了积怨,影响夫妻关系。职场上,很多员工对上司有想法和要求,却碍于各种因素张不开口,老板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精力跟你玩猜心游戏?所以,职场上,既然有了强烈的需求,那就合理表达,这才是正道。你憋着不说,领导不知情,习以为常,还以为你对一切都满意呢。所以,不是领导无情,是你太虚伪。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都是活在习惯里的人,都有思维定式,人和人之间有独特的交往模式,一开始是什么样,慢慢地被固定,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就成自然了。就比如我有两个姐姐,我和大姐聊天的机会多,和二姐因为性格原因,很少联络。我几天不和大姐打电话,大姐会以为我出事了。我偶尔想起给二姐打电话,二姐反倒会受惊,她会以为我有什么麻烦事。但是论亲情,是同等深,一样爱,只是交往和相处的方式不同而已。这是历史问题。不是心意问题。强子和老板一开始就大大咧咧惯了,师兄就不想那么多,强子也不计较那么多,但彼此的好都记在心底,根本没有丝毫不好意思。这是他们的相处模式。这种模式,强子不主动站出来改变,师兄就不会刻意打破。所以,现在的强子不满足于这种模式,那就拿出勇气来粉碎,边破边立!

还有一种可能是师兄并非不对强子心存感恩,并非不重视他,有可能是太信任,以至于把他真当成自己人了,自己人当然不会亏待自己人,但不是现在,要找时机。也就是说,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没到。时机一到,必定会以特定的方式相报。

听了我的分析,强子对老板的怨气减轻了,眼里的神情也变得柔和起来。尤其是对于我分析的第三点,非常认同,他说老板正忙着和上海某大公司谈合作,他言语间嗅到了派他去当分公司经理的意思。

我进一步替他分析,到时候给他股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说到这里,强哥的嘴角有了一丝笑意。

有人说,当今的中国,到处都是戾气。这种戾气,多因为心里堆积的嗔怨而累积。

职场上,员工对上司看不惯不说,对待遇有要求不提,憋着,最后都成了痼疾,鱼死网破。这种心绪我称之为职场伪慈悲,他们惺惺作态的伪大方,假不在乎,真不如那些和领导吵得皮青脸肿,撂下一句“大不了老子不干了”摔门而去的鲁莽员工更有正能量!

在职场上,有要求不及时提,有疑惑不及时清,受害的当然是自己。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伪慈悲者。

当初邀请我入职时,总监告诉我说待遇包括工资、策划费、软文费、年终奖。

结果第一个月发工资时,只有工资,我很吃惊,想去问问,又怕领导说我把钱看得太重,就没有及时问,想着是不是这笔报酬和工资不同步。结果第二个月,还是只有工资,我依然没说,自我安慰说可能按季度发。四个月过去了,我撑不住了,就问领导待遇的事情,领导跟我解释说今年效益不好,暂缓发放吧。你相信我,年底一定全部给你,和年终奖一起发。我当时很气愤,很失望,真想一走了之。可是领导请求我留下,帮她度过困难时期。我勉为其难地留了下来。

但心理开始失衡,每天都带着怨愤的情绪。终于熬到了年底,不仅欠我的策划费没发,连年终奖都没有,基本的电话费都没给报销!我肺都要气炸了,问领导这是为什么。谁知那个人品很不讲究的领导竟然虚情假意地说:我只能对你说对不起,我也想给你,可是我也没办法,公司拿不出钱来。

为了表示歉意,她还拿出个小礼物送给我。当时真想把东西摔掉,可我还是忍住了冲动。不能改变事实的冲动毫无意义。

离开那家公司后,我果敢地开展自我批评,一遍遍地训导自己:谁让你太有同情心呢,谁让你放任自己的权利被践踏呢,你自己漠视,就别怪别人无情了。既然选择了做好人,干吗又要生嗔怨呢?既没有像自己初始预料的那么好,又坏不起来,半吊子,当然活该难受啦。

正是勇敢领受了这次教训,以后的职场之路我走得游刃有余,在入职之前,我都是丑话说在前头,清晰表达自己对于工薪的期待,不压抑自己的想法,不回避自己的需求,不掩盖自己的价值,真的是轻松愉悦,一路凯歌。5.干得好还得干得巧,领导看不见等于你白干

老李是我们班混得最好的。有身份有地位有资产,他家和柳传志一个社区。老婆年薪百万起,年轻漂亮。

其实,他能有今天,大一第一次全系新生大会我就料到了。

那是第一次系主任参加的大会。

他那时既不是班长,也不是团支书,但他混社会的智慧要甩出班干部好几条街去。

散会后,系主任离开。

他紧随其后。

系主任走到楼道拐角处,发现有一张破旧的书桌歪七扭八地横在角落里,虽然不挡道,但是影响美观。

恰恰在此时,李同学高声招呼路过的一个同学:“这桌子在这里太碍事,咱俩把它抬到后勤处吧。”

系主任听到了,对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由此记住了他的名字!

对于李同学今日的地位和成功,有的同学心有不甘,经常抨击人家精明、算计、阴谋,就会干“显眼儿”的活儿。可我一直认为李同学的成功是求仁得仁,水到渠成。

总是干“显眼儿”的活,有什么不对呢?我们常常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谁能否认这样的用心不是一种准备?不是一种认真?那张桌子一直摆在那里,确实需要移开,可有几人能意识到?意识到的几人当中又有几人能想着动手搬开?想着搬开的少数人当中又有几人能策划到等系主任出现时再行动?

整个系百十号人当中,只有李同学一人能做到这些,所以只有他一人能达到这个高度。他有心,有智慧,有谋略,确实是大将之才。还有什么不服的呢?那些人没有时机意识,工作和学习上没走心不动脑,碌碌无为,对于他人的成功只有眼热嫉妒的份儿了。

所以,在职场上,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前途,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巧。具体来说,就是要像我的李同学那样,多干些“显眼儿”的活。做漂亮事,做让领导看得见的事。

与干“显眼儿”相反的,是那些苦哈哈的幕后英雄。

身边常会有人抱怨:怎么干活的总是我,涨薪升职却轮不到我。他们觉得自己为了工作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每到此时,我都会问这个抱怨的人,你确信老板知道你的努力吗?在针对“职场怨妇”的职场调查中,5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埋头工作却得不到赏识”的人。职场中,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就是干了,但是老板压根不知道。

我有个小师弟,一毕业就进入某互联网合资企业市场部工作,如今干了三四年,人够聪明,干活儿手也快,但一直就是在部门做些初级工作,很难有上升空间。后来换了一个部门,结果还是一样,自己累得要死,领导还老觉得他工作不饱和。

后来跟他聊天,发现他很少跟领导有工作进程中的交流。当他领到一个任务时,就会自己努力消化,去处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等到完成全部工作的时候就发封邮件汇报说“已完成”,就万事大吉。看,问题已经出来了。他干了那么多,却从来不向领导汇报,拒绝沟通,闷头闷脑地干,无人知晓。

殊不知,在工作进程中,和领导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及时跟领导汇报项目的进程,这既体现了对领导的尊重,又是一种“非邀功式”的自我肯定。而在汇报过程中,还可以及时争取资源和规避风险,让领导知道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

当然,还有一种人,说是说了,但说得完全不得法。聪明地工作还要会和领导沟通,适时适当地汇报工作,既要有重点,还要掌握好频次。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说,否则会引起领导的反感。

干“显眼儿”的活对于那些性情“耿直”的人来说非常不易,他们有明确的价值观念,对于职场中的“投机取巧”鄙夷不屑。但是,有一点始终要明确,聪明并不等于小聪明。“聪明工作”是指在做好自己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工作价值最大化。而“小聪明地工作”,总是试图让自己减少付出而获得更多利益。我们提倡的是鼓励大家“聪明工作”而绝不是耍小聪明。明明做了好多事,干吗要自造假象让领导看起来你好像没干什么事,当幕后英雄掖着藏着?难道你真的很喜欢怀才不遇,俯首甘为孺子牛?既然你真的喜欢,那何必还要抱怨?6.为什么“虚情假意”的人更讨领导喜欢

作为一家旅游杂志唯一的美编,娟娟做梦都没料到她会被裁掉!要知道,她是唯一的美编啊!当初得知杂志社要裁人的时候,编辑部、市场部、销售部所有员工都惴惴不安,唯有娟娟心里不起任何波澜,因为她要是被裁掉,整个杂志社就没有美编了。而作为一家杂志社哪能没有美编呢?何况他们还是旅游媒体,美编的作用就更重要了。

可是,娟娟愣是被辞退了,主编告诉她鉴于杂志社运营有困难,要降低人员成本,所以美编人员采取外包政策。

娟娟离职后,心里很不爽,她找过我好多次,每次都气得唾沫星子乱飞,她最想不开的一个问题是为何虚情假意的人那么受欢迎?娟娟说,她们社里这次裁员力度非常大,销售就剩下3个,编辑就剩下2个,市场部被撤销了,除了那个只会嘚啵啥事不干没有任何业绩的何小姐被调到销售部以外,剩下的全部都被辞退。

话说这个何小姐,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情假意,对同事是一口一个宝贝亲爱的叫着,听得你肉麻兮兮。大家都知道她是口蜜腹剑的家伙,但都无法不对她微笑。领导面前她更是乖巧殷勤,见面就夸领导衣服漂亮,气色好,领导渴了,只要一拧水杯盖子,她那边就把水壶提过去了。领导病了,她会跑出去买药,然后装作是自己抽屉里备着的。她没有任何业绩,但她总是做出一副很忙的样子,更神的是每次总结会上都说得头头是道,仿佛联系了很多,很认真很辛苦的样子。就是这样一个只会做表面文章虚情假意的何小姐,在单位屹立不倒。娟娟很看不惯这种现象,气愤地说,难道领导眼瞎了吗?为什么虚情假意的人在职场上这么吃得开,那么受领导待见?

我告诉娟娟,每个单位都有一个或几个“何小姐”,她们很会作秀很得宠。她们不掏心挖肺,但同事关系可以得八十分以上。她们业务能力不那么高精尖,但绝对不会被列入裁员黑名单。她们有可能让你恨得牙痒痒,但她们身上确实有可取之处。

何小姐为什么没被开掉?因为领导喜欢。领导为什么喜欢她?因为她让领导舒心!我问过很多老板,在一个有能力但很“刺儿头”扎得你生疼和一个能力平平但讨你喜欢的员工之间你会选择留下哪一个?几乎百分百的回答是选择留下后者。他们进而还说,中国有的是人才,千万别给我玩恃才傲物,我不吃这一套。

他们说出了天下老板共同的心声。天下所有的老板都一样,最容忍不了员工两件事:其一是对自己不尊重,其二是闲着。这两件事,都离不开虚情假意。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给老板好脸看,必须让他舒服,可他的心顺他的意。你和老板不是知己,你有你自己的个性与生活,你并不能保证自己时刻给老板笑脸,这就需要你装,装恭敬,装喜欢,装崇拜。无论有事没事,所有老板都喜欢看到自己的员工忙起来,忙着就没白拿工钱,就没吃白饭,就是在忠于工作。可是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我们真的不需要分分秒秒都高度紧张,尤其是对于那些工作效率高的人,有可能两小时就把当日的工作搞定。但即使是这样,你也不能睡大觉,无所事事。你必须要时时表现出很忙的样子,尤其是领导经过你身边的时候。

以上两点,就是为何虚情假意的员工很受领导喜欢的深层原因。换了你是领导,你也会偏爱这样的下属。

聊到这里,娟娟心里平衡了许多,她说何小姐真的是这样“装”的,而且她都“装”成了习惯,一言一行都是对工作无比上心对领导万分忠诚的样子。我说,“装”成了习惯就不是装了,而是一种行为方式,是自然了。

娟娟深表赞同,其后,她一边投简历,一边开始自己的表面建设工程。现在的她已成为另一家单位的“何小姐”,各种人事关系应付自如,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职场行为专家指出,表面文章真的是每个上班族必修的职场行为艺术和生存技能。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它会挽救你的职业生命,帮你挡开裁员的大刀。别对这种虚情假意表示不屑,觉得是个人都会做。其实不然,“不爱装爱”、“没事找事”也需要较高的智商和创意。和下面这些表面文章比起来,你平时玩的用手肘支起脑袋真睡觉假装思考显得相当low了。

有人把办公桌上的电话号码告诉电话推销员,后者每次来电话他都会接起,然后云遮雾罩地侃上一阵儿,给人一种业务繁忙的假象。

还有人给客户写长达5页纸的感谢信,只是为了感谢后者曾来店里浏览。

一位投资经理每次溜出去吃午饭时,都故意把文件摊开在桌子上;他还会把手机留下,并与其他办公室的同事串通好,不时给他的手机拨个电话,让人觉得他没走远,业务还挺忙。

一位律师想给主任留下他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的印象。但是,办公室的灯使用了运动探测装置,屋里没有人后它会自动暗淡下去直到熄灭。于是,这位老兄想出了一个高招——他搬来一个摇头电扇,这样就可以欺骗运动探测器,使办公室灯火长明了。

了解了这些神人的做法,不得不感慨,信息时代,装忙越来越有技术含量了。如果你更“处心积虑”一些,可以借助某些程序让电脑在半夜向你的上司自动发送与工作有关的邮件,让他以为你为了工作而挑灯夜战。7.忘了公平,才能最终得到公平

谈及自己的职场感受,点击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不公平”。

无论是占便宜的还是吃亏的,都认为自己在单位被虐了,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觉得自己没遇到伯乐,“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觉得自己是一张白纸,万恶的职场容不下自己的真诚。

可是,亲爱的,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就比如坐公交车,同样的车票,你可能站着,别人有可能坐着。同样是坐着,比你胖的人会比你占更大的面积,有可能挤到你。换句话来说,只有忘了公平,才能最终得到公平。

前不久,我接到了一个叫小松的小老乡打来的电话,他说自己升职了,被调去上海,想在临别的时候请我吃饭,道个别。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就高兴起来,心想又能大吃大喝一通了。这几年里,我慢慢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培养的职场好孩子越多,我就有越多机会喝到好酒。没告诉你们,我是喜欢喝酒的,尤其是庆功的喜酒。

高兴之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兴奋似乎只在于等待饭局,对于小松的升迁却毫无惊喜。是啊!根本就不惊喜,这是早就预见的结果。四年前,第一次打交道,我就可以肯定这孩子很快会在职场中顺利发展,这个电话,恰好是个证明。

那是一个暑假,我应某知名创业网站的邀请,制作一期职场精品课。为此,我们需要制作一段讲课的视频,通过视频体现实际讲课情况。因为是暑假,我们找不到足够的学生,没法拍到实际上课的情景,于是,紧急启动私人关系招呼了十几个在本地上学的老乡参与视频录制。

为了让视频看着漂亮,我们挑了四个形象好、气质佳的帅哥美女做主角在课堂上发言。由于时间紧急,我们只有一天排练时间。在排练的那天,帅哥美女因为各种原因,悉数没到现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再找四名学生来代替他们串串词,测定并调试一下整个过程的时长。

这四名学生的角色,很显然是跑龙套的,帮着练练时间,正式录制时是不会上场的。小松正是龙套演员之一,并且也是表现最二的。别的学生都是拿着稿子念,只有他是脱稿,并且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讲的。看着他如此投入,我先是有些惊讶,继而不好意思,因为终究是在正式录制时不会让他上场的,最后,还有些内疚,觉得这孩子挺傻挺天真,不过就是串串词,测测时间,为嘛这么认真。

正式录制的时间到了,四大帅哥美女全部到齐,安排停当之后,录制开始。录制过程并不顺利,有一个帅哥始终不能把台词说得像真在上课,导演狂喊cut。我的心里暗暗着急。大概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反复试验,帅哥始终不能入戏。我们等不了了,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大事吧,于是,一个备用方案呼之欲出。

写到这里,你可能也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建议——让小松上吧!那一刻,我惊讶地发现,这个答案居然那么显而易见地由所有老师一致提出,而这一切,都源于小松在排练时不合常理的投入。没料到,在最后一刻,剧情逆转,龙套演员小松顺利成了主角,并且表现得最为抢眼。

精品课的事情过去了,但小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像是给我和其他老师上了一课,告诉我们龙套演员是如何逆袭成为主角的。事后,我产生了一种感觉,如果按照小松的思路去做事,前进的道路上似乎再无障碍。他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不论环境是否健康,机制是否公平,只管实心做事,奋力前行!

在职场中,作为一个年轻人,你是弱势群体。你的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主题是学习、成长、提高。你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与其纠结埋怨社会的不公,职场的欺诈,不如学习小松,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先把能力提高了再说。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专注可以抵消一万种不公平,因为当你把自己投身在事里的时候,就忘了公平。

奇妙的是,忘了公平的小松,反而得到了最公平的回报。没有关系,不是帅哥,仅凭着专注与执着,龙套演员出身的小松,在校园学习和职场工作中一路飞奔,将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上学期间作为唯一的高职学生候选人,当选为“十大创业大学生”;工作之后,进入中国最著名的传媒公司,三年连续升迁,成为管理幅度达到若干省份的大区市场营销经理。这是毕业仅仅三年之后的事。

所以,忘了公平,才能得到最终的公平。尤其是在最初工作的几年,不要计较什么公平不公平,要先练好内功。8.滚蛋吧,低级无聊的“抱怨君”

我们的办公室即便不是一个怨声载道的场所,它的怨气也够重的。你一天里要是没有听到几句抱怨,都不能算度过了正常的一天。总会有人扯着你倾诉,抱怨他新近的麻烦或是陈年的积怨。你也可能会时常揪着别人嘀咕,自己还不以为意。因为抱怨差不多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居于其间,竟也浑然不觉了。

真是可悲,你已经沦落为最恶心的职场人——那些既讨厌领导,对公司不看好,厌恶上班,牢骚满腹,又赖着不走的人。

他们抱怨,他们怠工,他们糊弄。可是,他们在糊弄谁呢?单位离了你照样运转,老板离了你照样风光无限,糊弄的还不是自己。激情没了,青春没了,上进心没了。再过几年,你这样的职场怨妇,去哪里混饭吃呢?

如果你真想活出个人样来,请收起自己那种天天有牢骚事事都不满的态度,静下心来做好任何一件事,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这一观点,不是我的经验之谈,也不是我的失败教训,套用一句广告词来说,那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已。假如你研读过马云的人生,就会对“永不抱怨的心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己因为过去那种这也看不惯那也有意见的心理误了自己多少事而痛恨不已。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人的人生,它只能给自己添乱。一个人真正的失败,不是从他(她)失败的时候开始计量的,而是从他(她)指责别人的那一刻开始的。

马云在他的前37年里,用“失败”两个字形容决不为过。37年之后,他突然“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了。真的是他“时来运转”吗?回答是否定的,用他自己的话说:“秘诀就四个字:永不抱怨!”仔细想一想,又有哪位成功人士的成就是用满腹牢骚换来的?且不说“牢骚太盛防肠断”,就是时间也浪费不起,人这一生有多少十年、二十年呢!能干成点事的时间,最多四十年,光顾发牢骚浪费个十年、二十年,就决定了这人一生一事无成。

你整天牢骚满腹,就永远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注定走不出正道来。此话虽粗糙,但理儿却不粗糙。为了各位的职场前途,我们总结了五类最常见的咒怨,供你对号入座。如果你也有同样的怨气,不妨酌情删去。因为生产和散发怨气,总归是一桩既伤心又伤脾的坏买卖,不值得我们投入这么多力气。

第一,怎么分配给我的活总是最难做的。

如果你经常有这种怨言,警钟为你长鸣。它的信号很明显:你已经不太胜任目前的工作。因为每一单活对你来说,都有点强人所难。它们很难消化,需要你使出浑身解数,这倒也罢了。当你环顾四周,对比旁人,发现同事们啃的都是好啃的骨头。于是,这更激化了你的情绪,让你变得愤愤不平。但是,没有人会替你想得这么周全。没有人会去想,是不是真的待你不够公平。他们只会看到你的吃力以及你的愤怒。所以,当你有此念头的时候,还是将它掐灭的好,因为任由它发作,你捞不到什么好处。尽管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请注意,这里有个前提:当你不具备这样的受宠境遇时,最好少抱怨为妙。严酷的职场,可不是爱心泛滥的幼儿园。

其次,你不妨重新转换一下思路。这种转换,既包括工作方法的调整,也包括你看待问题的方式。相对难做的工作,虽然需要耗费不少力气,但它同时也会带来相对明显的成效。

第二,这种工作一点创造性也没有。

这种牢骚听起来比第一种高级一点。人家怨的是难度大,你怨的是难度太低。仅从这一点来说,你的第一拨敌人已经出现了。抱怨工作太难的那部分人会认为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当然,你肯定不会在乎那群loser的白眼。你在乎的是工作价值,个体的意义,生命的精彩……

这听上去都很有道理,薛蛮子、俞敏洪、王利芬他们天天在微博上说的也是这些大词。人人都爱创新精神,与众不同,告别平庸,但是大家的爱主要体现为“倾诉”。

当你“倾诉”这种工作一点创造性也没有的时候,你以为从此你能离创造性更近点吗?创造性不会诞生在喋喋不休的人群里。

第三,我没被提升是因为没有主动申请潜规则。

坦白说,这类怨言的持有者,比上文提到的两类怨者看起来还要低级那么一点,因为这暴露了他(她)有点阴暗的内心。

提升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与龌龊的交易分不开。天下没有公平的买卖,多半是权钱色的掺和。如果要想提升,那么你就得付出点什么,而且还要自觉和积极。

你看升上去的那些人就知道了,他们哪一个跟老板的关系不是非同寻常啊……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这类现象,但以此涵盖全面,既促狭又显得不怀好意。有人靠潜规则上位,也有很多人并非如此。如果你居于下游,仅仅因为不甘下游,就将你的上游一并抹黑,这不太公平。

除此之外,这类怨言对你的形象十分不利。公开发布这类言论,你要当心人家告你诽谤。私下絮叨它,人家也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兴许,还会背后戳你脊梁,对你的姿色进行一番评判,认为你即便主动提出潜规则,也不一定有人感到特别欣欣然。

这样的评价,对你来说,显然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所以,放弃它吧。怨愤有很多种,这种比较蠢。即便一定要吐点怨言,都不要贸然使用这一款。

第四,办公室小圈子吃饭,叫我,我懒得去,不叫我,则感到疏离。

说得文雅一点,这种怨念叫幽怨。来得比较曲折,曲径通幽,所以叫幽怨。它不易觉察,多数只是个人的心理活动。

用大白话来说,这类怨者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儿妈。五月天有一首歌,也对这类人做了描述。大意是叫人来K歌,经常有事不来,来了又不high,好像全世界都欠你的。

为什么要制造出这种感觉呢?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这一刻你感到厌烦,所以不想跟他们厮混,等他们一走,又开始有新的厌烦和不满。因为第一次厌烦的时候,你其实希望得到的是讨好和盛情相邀,而不是“好吧,那我们走了”。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有这个心情这么琢磨你呢?

所谓庸人多自扰,就是在说你。你就是这类给别人添堵、给自己生事的庸人。请你果断点,要么随波逐流,要么特立独行。忽悲忽喜,忽冷忽热,实在不宜过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生活。

第五,工作中的竞争是件可笑的事。

这类咒怨,很多人都会有。因为野心家毕竟是少数,多数人都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安安就好。既然挣的是买白菜的钱,就不要去操卖白粉的心。无心竞争,是一种常见的职场心态。大家各就各位,扫好门前那一摊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问题是老板不太愿意见到大家这样相安无事,颐养天年。组织希望引进鲇鱼,打破平静,赢得更多的“活力”。在这里,活力会被质疑,因为很多组织最终也没焕发什么活力,倒是内斗不休,于是会出现竞争,就会有人对竞争感到不适。

如果你是这样一类人,请减少对人倾诉,减少说“我跟谁都不想争,我觉得争很可笑”的频率。因为,有可能你在转移重点,不要经常以无心竞争来掩饰无力竞争的隐忧。面对竞争,我们的心态可以更自然更大方一点,尊重你的对手,你们的竞争就不会显得那么可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