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社会学论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1:47:13

点击下载

作者:风笑天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社会学论丛)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社会学论丛)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社会学论丛)作者:风笑天排版:咪奥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01ISBN: 9787301252291本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 导论一、社会变迁与青年问题1.社会变迁是认识和理解青年问题的重要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里所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使整个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经历了且目前依然还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而伴随着这场社会变迁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也经历着一条与他们的前辈十分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了与其前辈明显不同的行为、态度、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一文中指出,“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二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米尔斯等,1986:4)米尔斯的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研究目前中国社会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迁过程中,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既形成了这一代青年特定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展现出这一代青年特有的现象和问题。无论是在社会制度层面的教育、就业和家庭,还是作为文化一部分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社会在这些方面的各种变迁都会在当前青年的行为、态度及其由此所形成的青年现象与青年问题中留下痕迹。因此,要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和合理解释当今中国社会中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背景因素,高度重视社会变迁的影响。只有将青年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放到特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去分析,我们才能更深刻,也更全面地认清各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本质。

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年,具有以往任何一代中国青年都不曾有过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他们产生和成长的这三十年,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三十年。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制度的变革也异常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多元化发展也十分明显。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宏观的、无处不在的、每一位青年都置身于其中而无法逃避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社会环境,成为我们认识和分析一代青年成长过程及其结果的基本背景和客观前提。因此,只有把发生在这代青年身上的各种现象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联系起来,特别是将他们的各种问题与中国社会的宏观结构变迁、历史文化变迁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何以成为今天的他们,如同理解中国何以成为今天的中国一样。2.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变迁发生在许多方面,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突出、对青年一代影响最大的则是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三十年中,计划经济体制一直是国家的主导。这种体制一方面过分强化了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市场因素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其后果之一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先带来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所有这些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可以说,这一代青年的成长正好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伴随。他们一来到中国社会,就乘上了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列车,就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又使得年轻的一代在接受和了解最现代的科学技术方面大大地走在了他们父辈的前头。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原动力也使得农村青年可以离开农村、离开农业、不再做农民;他们可以进入城市,成为新体制下经济企业的新型工人;在城市社会的经济体系中也不再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民营、私营、外资、合资企业和公司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代青年就业的选择。

二是社会流动的增加和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分化的加剧,以及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无论是社会流动的规模、社会流动的范围,还是社会分化的速度、贫富差别的程度,都是改革开放前所没有的,有些方面甚至是不可想象的。所有这些变化使得这一代青年遇到了许多他们的父辈不曾遇到的、情形完全不同的、很多方面甚至都是负面的和不利的成长环境。比如,也许从来没有一代人像这一代青年这样,有这么高的比例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从小面对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和不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也许同样没有哪一代人像这一代青年这样,需要面对社会中越来越大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面对诸如农民工流动和进城务工所带来的社会歧视、城市融入、社会排斥,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所有这些现象和问题不仅会在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成年后的社会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结构的转型,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精神与文化领域的变迁。三十多年来,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在精神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最大变化,无疑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单一的、统一的,从来没有像新的一代成长的这三十年中这样的多元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现着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社会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现代性传播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与传统社会明显不同的精神文化环境和价值空间。“今天的世界很精彩”,展现在这一代青年面前的世界是那么的广阔无比,那么的五光十色,那么的丰富多彩,那么的纷繁复杂。它早已不再是一种样式、一种颜色、一种声音。这种现代化的、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作用于青年的心理和行为,导致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时尚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其前辈及其传统的新形式、新行为、新潮流。而对青年一代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社会环境比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以及广义的社会文化等,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也会在这一代青年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四是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要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而与这一目标相伴随的一个重大政策举措是我国以控制人口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三十多年来,这一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产生的人口生育政策,已经使得我国社会中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结果不仅有效地减缓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同时也带来了我国人口总体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变迁。而这种社会人口宏观结构的改变,又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现阶段社会中教育市场的结构、就业市场的结构,以及婚姻市场的结构等。对于处于教育、就业、婚姻高峰年龄段的这一代青年来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所具有的机会、所遭遇的困境等,无一不与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作为整个中国社会人口结构中的一个“同期群”,在其成长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同期群”自身的规模、结构及其与社会整体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3.社会变迁视角下青年研究的重点领域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将宏观层面的社会变革与微观层面的青年个体经历、现象及问题联系起来分析,既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进行梳理,同时也有助于从本质上揭示当前我国青年问题的实质。正是在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的启示下,联系上述四个方面的社会变迁因素,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中青年问题及其青年研究的重点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社会变迁与青年的教育、青年的就业、青年的婚姻与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群体、青年社会问题等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变迁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上。

第一,社会教育制度的变迁与青年的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迁。从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到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教育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首先影响到的就是这一代青年所面临的教育机会、教育经历和教育环境。比如,与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全社会重知识、重人才、重科学,也重文凭相对应的是,这一代青年的中小学是在重考试成绩、重名次、重升学率的体制下度过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快慢班、模拟考试、课余补习班……填满了他们的中小学生活。他们肩负着父辈的高期望,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在一场早已偏离方向的教育竞争中拼杀。考大学也自然成为社会对他们进行的一次重大筛选和分流。对于大部分上不了大学的青年来说,在职读书、在职学习成为他们参加工作后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现实选择和新的人生经历。而当高等教育的扩招带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入高校的机会时,教育分层的机制又通过学校类型、学校等级、学校质量、学校声誉等因素再次在新的层面上对青年进行分层,并影响到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职业生涯。总之,现有教育制度变迁对青年的教育分层、对青年教育机会和职业地位的获得,以及对青年社会流动的影响等,将是这一领域中青年研究的重要主题。

第二,社会就业制度变迁与青年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就业制度变迁与社会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的变迁一起,构成和决定了社会中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对于这一代青年来说,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大批职工下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共同影响并形成了他们所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当他们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获得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客观上也就预示着在他们将来站在就业市场的面前时,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更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当前社会背景中的青年择业和就业问题,不只是涉及青年和大学生自身的择业意愿、择业观念和择业能力,它同时还会涉及一系列的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比如,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蚁族”问题,除了要研究这些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状况、条件、意愿等个人因素之外,还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分层机制、人口流动政策、社会价值观念以及高等院校扩招等一系列背景因素之间的关系,应该高度关注这些社会背景因素对“蚁族”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此外,诸如青年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城市在职青年频繁“跳槽”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前途和路径问题等,或许都与市场经济冲击下青年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有关,或许也都能从宏观社会结构的相关背景及其变迁中找到答案。

第三,社会家庭结构变迁、家庭观念变迁与青年婚姻家庭问题。“成家立业”是青年时期最为重大的两件任务。特别是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更是一项主要在青年期完成的人生大事。而青年的恋爱、择偶、结婚、生育等婚姻家庭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社会变迁视角来看待这一领域中的现象,就是强调要特别注意社会背景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为在这些常常被人们看做是完全由青年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的事务背后,实际上却始终存在着一只由社会结构和文化力量所构成的“看不见的手”。无论是青年的择偶标准、生育意愿,还是青年婚姻家庭现象中的择偶方式变迁,也无论是“剩女”问题和“光棍”问题的形成,还是青年夫妻权力问题、婚姻稳定性问题、家庭代际关系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掌控有关。比如,与改革开放同时发生的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变迁,加上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就在客观上奠定了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剩女”问题、“光棍”问题、青年婚姻稳定性问题等多种青年婚姻家庭问题的基础。我们正是应该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轨迹中,去寻找上述各种问题产生和形成的本质原因。

第四,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当前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文化就像是一个社会中的空气,无处不在,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时时刻刻对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进行着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青年又总是社会文化的主要学习者和继承者,他们在不断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形成具有青年特征的亚文化。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特别是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这一代青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无论是青年的成才观、幸福观、职业观,还是青年的婚姻观、家庭观、苦乐观,都不再与传统相同,青年认可的价值观念也不再唯一。他们无论是对待工作、对待职业、对待金钱,还是在看待成才、看待成功、看待幸福上,都有了他们自己的标准,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发出了多种不同的声音。与此同时,以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工具、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又为这一代青年建造出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电子世界”,特别是与现实世界大不相同的“虚拟世界”。在这种世界里生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生经历。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建构起新的青年亚文化。在诸如青年与传媒、青年与网络、青年与手机、青年与流行歌曲、青年文学现象、“超女”现象、青年流行语、青年生活方式等众多方面,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进行着博弈和相互影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

第五,社会变迁中的青年群体与青年组织研究。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和主要对象。社会中的青年同样隶属于各种不同的群体。三十多年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除了有传统的、正式的共青团组织,以及长期以职业为主要标准划分出的“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比如“打工仔”“打工妹”“新生代农民工”“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因此,在对新的青年群体进行研究时,要始终不忘这些群体产生的社会变迁背景。比如,“大学生村官”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青年群体,对于他们的使命、他们的发展、他们面临的困境等问题,都只能从他们产生和形成的社会背景中去找寻合理的解释。又比如对“街头青年”、青年小帮伙的研究,除了要解释他们是谁、他们如何混迹于街头、他们的结构如何等问题外,还要从宏观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去发掘有关他们何以产生、他们将何去何从等问题的理论解释。同样的,有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城镇青年,即那些介于城市青年与农村青年之间,既不同于城市青年,也不同于农村青年的特定青年群体的研究,也正是基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而对于目前社会中,一方面是社会向现代化方向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青年宗教群体的出现和扩大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也只有从我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第六,社会结构转型与青年社会问题研究。一般意义上的“青年问题”往往泛指与青年有关的各种现象或主题,而“青年社会问题”的概念则主要指的是那些涉及青年人群相对较广、影响面相对较大、危害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青年现象和问题。一般来说,当社会变迁速度加快或社会急剧转型时,社会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常常受到破坏,新的社会行为及其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现象不断涌现,其中也会夹杂着一些新的失范行为并可能导致新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经济生活领域中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的加大。国门打开后西方价值观念和现代文化潮流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精神领域中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与传统权威的相对减弱。这些变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强烈地冲击着、深深地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定型过程中的这一代青年。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青年社会问题正是这种冲击和影响的外在表现。因此,无论是对新形势下青年的越轨与犯罪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类似“瓮安事件”中所体现的青年群体性行为探讨,或是对目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青年吸毒问题、青年自杀现象、青年网瘾现象、青年宗教信仰现象等的分析,都不能不考虑到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二、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状况的回顾

青年研究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兴起并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在社会学领域内,青年研究与家庭研究一样,也是最早被社会学界所重视、最早发展的研究领域。几乎是从社会学刚刚开始恢复的时候起,青年研究就作为社会学研究中的先锋,出现在国内学术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成立了青少年研究所。到了80年代初,当社会学所成立后,青少年研究所才作为一个研究室并入社会学研究所。同样的,青少年研究所的学术刊物——《青年研究》杂志也比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学研究》出版得早。现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80后”一代以及更年轻的“90后”一代开始成为我国青年的主体。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年研究,特别是经验性青年研究的状况发展得如何?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变化特征又是什么?只有通过系统回顾三十年多来我国青年研究(1)领域中经验性研究的状况,定量地分析和总结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青年研究进一步发展。而这正是本小节的主要目标。1.相关文献回顾

近一些年来,学术界已有一些学者对近三十年,或者对其中某一段时期的青年研究状况进行过总结。从方式上看,这些总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主观分析为主;另一种则是以量化分析为主。前一种主要有以下三篇:李春玲等人曾对2007—2010这几年中青年研究的几个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性综述,该文较好地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学术界在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青少年网络研究、青年消费研究,以及青年价值观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其主要观点。其综述非常鲜明地突显出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相伴随的青年发展机遇,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李春玲等,2011)。但受制于时间范围,该文主要反映的是近几年的情况。

康年等人在其关于青年研究回顾的论文中,主要从青年群体研究、青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教育研究、青年与社会的互动研究,以及共青团研究四个方面,对近三十年青年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十分有限的简要综述(康年等,2010)。与此类似,高中建在其有关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回顾、反思和展望的论文中,也对青年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但其回顾主要集中于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问题,而没有涉及研究本身(高中建,2009)。因此,这两篇论文虽然在时间跨度上都涵盖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但却都没有从总体上对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的各种主题和对象进行综述,也没有对经验性青年研究的基本状况做出描述和分析。

对某一段时期中的青年研究状况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的论文则主要有以下几篇。孟莉通过对《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两本青年刊物在1994—2003年间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统计,探讨了这十年间我国青年学术研究的历时变化和相关现状。该文在反思青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青年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该文虽然也统计了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和方法,但是,该文一方面在时间跨度上只包含了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十年;另一方面,该文所统计的是包括非经验性研究在内的全部论文,用作者的话说,“论文中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青年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对青年问题及其现象的描述研究、对青年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国内外青年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含综述、译文)、抽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研究以及测量研究。运用这些方法产出的成果主要为工作总结报告、综述、译文、统计调查报告、访谈报告、研究报告等”(孟莉,2004)。因而,不仅其文中所说的“研究方法”的含义对许多论文来说并不科学或者并不合适,同时其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的总体统计结果也超出了经验研究的范围,其中真正属于经验性研究的比例只占到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将作者上述分类中的描述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访谈研究、测量问卷这几类的统计结果相加得到经验性研究的比例在33.5%左右,也即一般论述性的理论探讨论文占了60%以上)。

此外,高中健、李凯等人曾对1983—1992年十年间《青年研究》杂志发表的214篇调查报告进行过定量解析,分别从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其不足是,一方面同样只涵盖了十年时间,另一方面也仅仅总结了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的青年研究论文,对采用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的经验性青年研究则没有纳入其中进行总结和探讨(高中健等,1992;李凯等,1992)。马德峰接着按照此思路,对1993—1999年间《青年研究》上发表的292篇调查报告进行了类似的分析(马德峰,2001),同时,他又对《青年研究》1983—2004年、《中国青年研究》1991—2004年、《当代青年研究》1987—2004年中的全部81篇实地研究报告进行了考察和统计(马德峰,2006)。

文献回顾表明,现有关于青年研究的概况描述和总结要么主要为综述式的描述和定性分析,要么所涉及的时间跨度相对有限,还有的所涵盖的期刊比较单一,或者仅从某种研究方法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总之,对于从总体上概括和描述三十年来经验性青年研究的发展状况来说,现有研究尚存在不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希望以定量的方式,对多种青年研究刊物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经验性青年研究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归纳出近三十年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达到从整体上对三十多年来国内经验性青年研究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系统描述和总结的目的,以弥补目前这一领域中所存在的缺陷。2.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即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青年研究学术刊物,从中抽取反映这些刊物上所发表的经验性研究论文的随机样本,经过对论文的编码和统计分析来进行定量地描述和概括。具体的设计过程是:

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青年研究刊物。目前国内青年研究类的学术刊物有很多,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选取了《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以及《青年探索》四种刊物作为代表。《青年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青年研究领域中创办时间最早、办刊时间最长、刊物质量最好、学术影响最大的杂志;《中国青年研究》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同时也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会刊;《当代青年研究》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办;《青年探索》则是由广东省团校主办。四种刊物较好地代表了目前国内青年研究期刊中的最好水平。所以,选取这四种杂志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很好地反映国内青年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过程。

其次,从四种刊物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期号。考虑到样本量和编码的工作量,决定抽取每本刊物每年期数的三分之一,即从每年12期中抽4期(个别期刊个别年份为18期,则抽取6期)。抽法是以每年的个位数字为起点,每隔两期抽一期。比如,1982年,个位数为2,则抽取第2、5、8、11这四期;1983年,个位数为3,则抽取第3、6、9、12这四期;同理,1984年,则抽取第4、7、10、1这四期;以此类推。

再次,筛选进行统计分析的论文样本。由于本书主要关注三十年来经验性(也可称为实证性)青年研究的发展状况,所以根据前面注释中关于经验性研究的界定,在具体筛选中将其操作化为“主要指的是采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方式),收集经验性资料所开展的研究”。根据这种界定,那些纯粹的青年理论探讨论文、那些无经验材料的泛泛论述文章,还有各种工作总结性的、工作报告性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青年工作探讨的文章等,均不在本书统计分析的范围中(若无特殊说明,下文中的青年研究即是指的经验性青年研究)。

最后,研究变量的测量及编码。根据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测量了与描述三十年青年研究状况这一目标相关的三个基本变量: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个基本变量的具体测量与编码方式如下:

研究对象。先根据初步阅读和现实情况,列出了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等常见的青年类别进行编码,同时在具体阅读研究论文的过程中,对新发现的研究对象增加新的编码类别。最终共得到包括前述几类对象以及青少年、城市青年、农村青年、全体青年、外国青年在内的15类研究对象类别。

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相对来说是比研究对象更加复杂一些的概念,因而在操作过程中,除了同样先根据初步阅读和现实情况列出若干主要的主题类别(比如职业就业、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青年文化、失范行为等)外,还对其他更为广泛的研究主题保持着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随时将新的主题增加到编码类别中来。最终共得到包括上述几类主题以及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社会保障等在内的13类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本来研究方法的编码应该是最简单的,但实际阅读和编码结果则恰恰相反。研究者原计划依据常见的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四种方式进行编码,但是,编码员在阅读中发现,除了较常见的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方法外,许多研究并没有采用上述四种方式中的一种,而是采取在论文中直接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结果、资料表格等经验材料,作为自己分析和论证的依据。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方法并不符合我们关于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类型划分。这类研究甚至也不应该归为经验研究的范畴。但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年研究的现实状况,文中暂且将采用这种方法的研究作为“引用文献”的方式(编码员在实际编码中,将少量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并入了此类,这是不合适的。但这类研究的数量非常少,特此说明)。

除上述三个基本变量外,研究中还对四种不同的刊物以及论文发表的年代这两个变量进行了编码统计,以便于进行不同时期和不同刊物的分析。

由于编码是内容分析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不同编码员之间的编码一致性以及编码工作的质量,笔者先让三名研究生共同对《青年研究》上的论文进行编码。在他们熟悉并基本统一了编码方法后,再分别对另外三本杂志的研究论文进行编码。在编码员有疑问的时候,随时与笔者以及编码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以达到认识上的一致。3.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对象及其分布(1)青年研究对象的总体分布。

青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青年这一整体概念下,还包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等多个青年群体类型。与一般性的非经验研究相比,经验性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往往会相对具体明确。表1-1是不同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表1-1 青年研究对象的类型与分布对象类别篇数百分比青少年62526.0大学生61625.6城市青年2158.92028.4全体青年青年工人1606.61295.4外国青年农民工1084.5农村青年883.7451.9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431.8党团机关干部311.3城市居民251.0青年商业服务人员210.9农村居民200.8其他803.32408100.0合计

表1-1的结果表明,三十年来青年研究中最为众多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和青少年,二者分别占到总体比例的25.6%和26%,以这两类群体为对象的青年研究超过了总体比例的50%。其次是以青年整体、城市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以及外国青年为对象的研究,但这几类对象的比例都只在3%—9%之间。除此之外,以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商业服务业人员、党团机关青年干部为对象的研究则都在2%以下。这一结果说明,近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分布上,表现出主要以各类在校青年为主(大学生和青少年)的特点,而以各类在职青年为对象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为什么会如此?笔者分析,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一是青年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除了高等院校的老师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校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相对较多地关注校园中的现象,特别是身边的现象,从而导致研究对象较多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二是大学生和青少年二者作为青年的身份相对纯粹(主要为学生和青年两个身份),而在职青年除了具有青年的身份外,还同时具有更具社会含义的职业身份、家庭身份等。因此,与在职青年相关的现象和问题有可能部分地被纳入与经济、劳动、职业、人口以及家庭研究相关的领域,因而相对少地被纳入青年研究的领域。三是从接近研究对象和收集资料难易程度的角度来看,或许还有大学生和在校青少年是相对容易接触到的对象,而在职青年则是相对难以接触到的对象的缘故。当然,形成这种现状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来解释和验证。

根据上述结果,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不足2%的对象类别都并入其他一类,然后再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和不同刊物的比较。(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对象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从总体上揭示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发展特征及变化趋势,本书中将三十年时间粗略地分为三个十年,以代表不同的时期。表1-2是三个十年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表1-2 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表1-2的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的十年中,青年研究的对象分布表现出下列一些特征:首先,大学生的比例在明显上升,而青年工人的比例则在明显下降。对大学生的研究从第一个十年的13%,上升到第二个十年的22%,再到第三个十年的32%,呈明显的直线上升的状态。在最近十年中其比例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成为目前青年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而与此相反的是,对青年工人的研究则明显下降,从第一个十年中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个十年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次,尽管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和青少年的研究各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比例,但对青少年的研究在三个十年中却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以在校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始终是青年研究中重要的而且是稳定的研究对象。最后,对农村青年的研究比例也在下降,但对农民工的研究比例则在上升,如果将对农民工的研究看作是对农村青年研究的一种补充,那么对农村青年的研究在各种时期的比重基本上都接近10%。统计检验结果则表明,三个时期中研究对象的分布之间所存在的差别是显著的。(3)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对象的比较。

下面再来看看四种不同期刊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见表1-3:表1-3 不同期刊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

表1-3的结果表明,四种刊物在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上存在着一些显著差别。这些差别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刊物关注的青年对象不同,另一方面或许还包括地域、所属机构等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差别主要体现在:《当代青年研究》关注青少年最多(这或许与其主办单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性质有关),相比之下《中国青年研究》对青少年的关注最少(这可能与其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同时还有一本《少年儿童研究》期刊有关);《青年探索》关注城市青年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刊物,或许反映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特别是临近香港的一些特点;《中国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两家刊物关注国外青年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本刊物,这或许体现出二者更具国际化的眼光;而《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研究》关注其他青年群体的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本刊物,则或许反映出这两家身处北京、代表国家一级的刊物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为强烈的人文关怀。4.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及其分布(1)青年研究主题的总体特征。

青年研究的主题内容较多,大的方面就有青年社会化、青年就业、青年婚恋、青年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社会问题、青年群体、青年社会参与等。而青年期刊所发表论文的主题,虽然一方面可以反映主编者的倾向性,但在本质上更直接反映的则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广大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同时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分布如何呢?详见表1-4。表1-4 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主题类别篇数百分比职业与就业33814.0思想观念32813.6教育与成才31813.224510.2失范行为婚恋与家庭2229.2生活方式1917.9青年文化1606.6心理健康1446.0社会参与1205.0人际关系612.5社保与救助492.0综合类1395.8其他933.92408100.0合计

表1-4的结果表明,在研究主题上,有关青年就业与职业、思想观念、教育与成才、失范行为、婚恋与家庭五个方面主题的研究最为集中,每一方面都有10%左右,这五方面的比例占了全部研究的60%。而其他方面主题的研究都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处于社会化特定阶段的青年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所面临的“成家立业”、思考人生价值,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容易产生“失范”和“越轨”行为的现实。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青年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在下面的统计分析中,同样将百分比小于5%的类别以及综合类一并并入其他中。(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主题的比较。

在不同的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比例分布有什么变化和不同吗?我们同样将三十年分为三个十年进行统计分析。表1-5为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表1-5 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表1-5的结果表明,在研究主题上,三个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并没有表现出大的差别。这一结果与前面表1-2所显示的不同时期青年研究对象有若干较大不同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表1-5的结果中,除了失范行为研究在第一个十年相对较高,在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有较明显的下降,思想观念研究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相对较高,在第三个十年有较明显下降,青年文化研究、心理健康研究两项在第一个十年相对较低、在后两个十年中略有上升外,其他方面的变化幅度都在3%之内。可以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表中分布差异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只是说明这些微小的差别在总体中同样存在而已。(3)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主题的比较。

不同时期中研究主题的变化不大,那么不同期刊中是否也是如此呢?详见表1-6:表1-6 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表1-6的结果表明,虽然在大部分研究主题上四种期刊的比例分布相差不大,但在少数研究主题上,一些期刊还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别。比如,《当代青年研究》在青年的就业与职业这一主题上比例略少,在生活方式这一主题上又明显较多;《中国青年研究》在青年文化这一研究主题上明显较多,而在青年思想观念这一研究主题上又相对较少;《青年研究》在其他研究主题上明显较多,《中国青年研究》在其他研究主题上则相对较少等。这说明,总体上四种期刊的主题分布基本一致,同时不同青年学术刊物在论文的主题分布方面存在细小差别。这种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刊物关注的焦点有所侧重。(4)不同对象中不同主题的比较。

青年群体中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所面临的生活现实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会不会导致他们的研究在主题上也有所侧重?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进一步对不同研究对象与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互统计。结果见表1-7:表1-7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的交互统计结果%

表1-7的结果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对不同研究对象所关注的研究主题的确有明显不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有:对青年工人和农民工的研究中,有关职业和就业的内容最为突出,其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对象;对大学生的研究中,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对不同研究主题的关注相对比较平均,二是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对青少年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教育成才和失范行为两方面;此外,青年文化方面的研究更多地出现在以青年整体为对象的研究中,而青年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则更多地以城市青年为对象。5.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方法及其分布(1)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

对于经验性青年研究来说,研究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其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的类别少得多。表1-8是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状况:表1-8 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研究方法篇数百分比调查研究126352.5实地研究36415.1实验研究50.2引用文献77632.2合计2408100.0

表1-8的结果表明,调查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其比例超过一半;相比之下,实地研究的方式很少,只占总体比例的七分之一;而实验研究的方式则更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便于统计,在下面的交互分析中将其作为缺省值处理)。而相对并不科学的直接引用文献的方式却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反映出青年研究在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方法的比较。

考虑到青年研究的发展是逐步从不成熟到成熟,在研究方法上应该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过程。实际情况如何呢?表1-9给出了答案:表1-9 不同时期青年研究方法的分布状况

如果简单地将调查研究方法与实地研究的方法看作相对科学规范,而将引用文献的方法看作相对不科学规范的话,表1-9的结果表明,三个十年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调查研究方法在第二个十年中略有下降,与此对应的是,相对不科学的引用文献的方法在第二个十年中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第三个十年相对发展得最好。这一方面体现在调查研究方法保持稳定,同时实地研究方法的比例有所提高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引用文献方法的比例有所下降上。因此,应该看到总体上青年研究的方法有一定的进步。(3)不同刊物青年研究方法的比较。

最后来看看四种不同的青年刊物中研究方法的分布比较。详见表1-10:表1-10 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方法的分布状况

表1-10的结果表明,《当代青年研究》所发表论文中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比例最高,《中国青年研究》所发论文中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比例最低;与此对应的是,前者所发论文采用引用文献这种方法的比例最低,而后者这一比例则最高;所发论文中采用实地研究方法比例最高的是《青年研究》,最低的是《当代青年研究》。6.主要结论与讨论

通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笔者对1982—2011年三十年间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四种青年刊物中的2408篇经验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分布上,体现出以各类在校学生(大学生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比重较大,而以各类在职青年为研究对象的比重较小的特点。在研究主题上,有关青年就业与职业、思想观念、教育与成才、失范行为、婚恋与家庭五个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其比例达到全部研究的60%,其他主题的研究比例都很小。在研究方法上,调查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其比例超过总体的一半;实地研究的方式只占总体比例的七分之一;实验研究的方式则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对不太科学的直接引用文献的方式却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反映出青年研究在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分布上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比例明显上升,最近十年中其比例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成为目前青年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而与此相反的是,对青年工人的研究比例则明显下降,从第一个十年中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个十年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对农村青年的研究比例也在下降,但对农民工的研究比例则在上升。在研究主题上,三个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并没有表现出大的差别。在研究方法上,三个时期的状况有一定差别,近十年相对更好。此外,不同刊物的青年研究的状况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

研究结果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中,对青少年的研究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说,国内的青年研究从一开始就一直是将青少年包含在自己的学术视野内的。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青年研究究竟应不应该包含对青少年的研究?从这样的提问中可以引申出对青年研究对象的思考,特别是引申出对青年研究基本概念的理论探讨。比如,究竟什么是青年?什么是青少年?这两个概念(以及其他一些与二者相似、相关的概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青少年”中包括“青年”在内吗?或是“青少年”包含在“青年”之内吗?青年与青少年的区别仅仅在于年龄范围的不同吗?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其他更本质的差别?尤其是,我们应该怎样结合中国的现实来界定青年,使得具体的经验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弄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青年研究的理论建设,还是对于现实的青年研究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还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中,以大学生和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时意味着,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相对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群体,即在职青年。尽管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中的确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现象和问题,比如青少年社会化问题、亚文化现象、失足越轨现象等,但由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其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也局限在学校这种社会正式教育组织的引导和控制范围内,因而与他们相关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与此同时,在这种环境中发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更多地归结到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范畴中。相比之下,走上社会的在职青年及其相关现象才具有更多的青年社会学内涵,除了与青少年相同的问题外,在职青年还有更为广泛和复杂的“成家立业”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社会流动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等。因此,在职青年群体或许是更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更应该成为青年研究的主体。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比例明显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20世纪末大学扩招所带来的青年总体中大学生比重明显增加,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中大学生问题和现象越来越多有关。但无论如何,同样作为青年整体中重要部分的各类在职青年在研究中相对被忽视,特别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村青年相对被忽视,以及将不属于青年研究对象的城乡居民纳入研究视野等,应该说都是三十年来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的不足,值得今后的研究注意。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书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为基本背景,聚焦于当前我国社会中的重要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实地观察,收集到比较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在相关社会学理论概念的指导下,研究者们采用定量统计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结论。全书由一章导论和十七章具体的研究结果组成。根据研究的主题,这十七章分为上中下三编。

在上编中,研究者们集中讨论了与青年就业、职业以及工作相关的问题。

风笑天基于全国12个城市2537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描述了目前城市在职青年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及其分布,并对影响青年实现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出,青年的城乡背景、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特别是青年的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其实现就业的途径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青年城乡背景、青年参加工作时间与其就业途径之间关系上的一部分结果,实际上是青年文化程度作用的影响。同时,该研究的结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只有当青年人力资本相对缺乏时,他们在就业途径上才会相对较多地依赖社会资本。这一结果为更深入地探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青年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肖富群则利用大规模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经验地探讨了大学生的城乡背景差异对他们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源的城乡差异是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已经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尚无就业意向、处于就业无望境地的可能性也更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可能在乡镇农村或县城就业,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可能在地级市及其以上城市就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明显低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同时,生源的城乡差异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路径具有差异性。生源的城乡差异通过学校层次差异,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对大学生的就业产业和就业起薪也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影响。

风笑天、王晓焘针对社会舆论中广泛议论的在职青年“跳槽”现象,同样利用大规模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约一半的城市在职青年曾经有过工作转换,他们总体上平均转换过两次工作。青年的工作转换是与青年本身所占有的资源、青年的流动欲望、青年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的,至少以下三组变量必须受到重视,即青年自身的资源、青年的工作发展阶段,以及青年所处的社会背景与社会文化。这也提醒我们,必须将工作转换的研究置入到一个长时期的范围内进行,并且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必须始终重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意义。

刘成斌在对农村打工青年的研究中,注意到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低龄化倾向。在界定打工年龄标准的前提下,研究者运用调查数据和教育统计数据,呈现了农村青少年辍学并提前打工的“社会事实”。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家庭和村庄因素对农村青少年首次外出打工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个人经济观念、宏观社会趋势认知、城市与农村的社会距离感等,则对其首次打工年龄构成显著影响。作者认为,农村青少年主动或被动的辍学并提前打工,主要是基于过度理性化观念下形成的经济观念和对打工认知的偏差导致的,而过度理性化的价值观念之型塑不是个人选择的事情,而是国家价值导向和政策管理的应有之义。因此作者建议国家应当制订更科学、更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

许传新采用自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对成都、上海、义乌三地1318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同时,不同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压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地区差异非常显著,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最大,义乌其次,而成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最小。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的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以及不同职业差异也都比较明显。研究同时指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社会环境都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的重要因素。

唐美玲利用CGSS数据资料,从青年的工作收入、工作特征、工作保障、工作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比较了青年农民工和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城市青年相比,总的来看,在工作特征上表现出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在工作保障上,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小。在职业发展上,表现为技能培训比例低和发展空间小。在工作关系上,表现出青年农民工与城市青年的差别不大等特点。作者据此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对策建议。

中编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与青年婚姻家庭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风笑天利用多次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资料,对目前城市在职青年择偶过程中的结识方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原来的同学”是未婚青年择偶中最主要的结识方式,但这种同学关系最终能走进婚姻的不到其比例的一半。同时,尽管自己结识是青年择偶方式的主流,但由他人介绍结识的方式在已婚青年择偶中已占到40%,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择偶的自主性有所增强,但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局限了青年通过各种途径直接结识婚姻对象的过程,同时也显示出通过介绍结识的方式所具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许传新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期望与择偶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自主性较强,父母的影响较弱;感情追求已经成为他们择偶的最主要目的,女性尤其如此。新生代农民工通婚圈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他们的择偶标准普遍较高,且群体内部的差异性比较大,女性择偶标准高于男性。择偶方式逐渐从传统型过渡到现代型。“早恋”“早婚”现象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还比较普遍。“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仍旧是主流,但新生代农民工通婚的年龄范围比城市在职青年要大得多。愿意与市民恋爱结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足三分之一,社会结构障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青年通婚的主要原因。三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城市外来青年在择偶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是收入低、交往范围小和工作流动性大。该研究结果还提示这一代青年婚姻挤压效应开始显现。

贾志科则将考察的视角对准各个大城市都普遍涌现的“万人相亲会”,以此为例子来研究当前青年人的择偶问题,特别是“剩男”“剩女”们的择偶问题。作者深入相亲会现场,既通过观察、访问收集定性资料,又通过收集男女青年征婚广告牌的信息,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在择偶时更倾向于提出更多或更高的条件或要求。而男性除了对女性的容貌方面提及率更高外,其他方面的要求或条件的提及率则大都低于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都市“剩女”现象日渐突出的表现及原因。同时,研究指出,在万人相亲会这一现实的择偶场域中,都市青年男女找到他们的另一半是比较困难的。这一方面源于相亲会上悬殊的性别比例,另一方面也跟女性自身的择偶标准不无关系。

风笑天利用对全国5大城市1000多位已婚青年的调查数据,对城市青年家庭的不同婚配类型与夫妻关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匹配类型、不同文化程度匹配类型,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匹配类型三个方面与青年家庭的夫妻关系状况无关;而不同城乡背景匹配类型、不同独生子女身份匹配类型两方面则与青年家庭的夫妻关系状况有关。研究同时揭示出,在改革开放背景中成长的一代青年在个体特征上更具同质性,对他们的夫妻关系真正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他们在社会特征上的差别。

陶艳兰从个体化的视角,聚焦于乡城流动背景下的青年女性。在阎云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家庭生活中个体的崛起问题,并对有关女性地位、家庭关系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作者通过深入的定性访谈,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流动女孩的权力与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