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礼·家诫要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2:18:11

点击下载

作者:吴洋,高小慧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童子礼·家诫要言

童子礼·家诫要言试读:

童子礼

·家诫要言作者:吴洋,高小慧排版:skip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2-11-01ISBN:9787101088083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童子礼前 言《童子礼》是明人屠义时所编的一部蒙学教材。此书主要针对学龄儿童,为学龄儿童讲解如何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正确服侍父母、长辈的各种礼仪。《童子礼》一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所谓的“初检束身心之礼”,主要介绍个人的生活仪态如立、坐、走、言、视听、饮食、梳洗、穿衣等;此外还介绍了常用的基本行礼方法,包括叉手、作揖、跪拜等。第二部分即所谓的“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主要介绍在家中家外侍奉父母长辈的各种规矩,包括洒扫、应对、出入、侍坐等内容。第三部分即所谓的“书堂肄业之礼”,主要介绍在学校学习时应该遵守的各种规定,包括如何向老师提问、如何整理座位以及如何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等内容。《童子礼》一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所编辑的内容完全以可以实际应用为主,不作枯燥沉闷的伦理说教和理论阐释。因此,此书的操作性很强,可以当作现实生活中的礼仪手册来使用。

比如书中“叉手”一条说: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

寥寥几十个字,已将叉手礼的行礼方法交待清楚,这不仅廓清了今人“叉手”“拱手”不分的错误观念,而且完全可以按图索骥,实际施行。

作者在全书的缘起中说书中的内容多是采自古代典籍如《礼记》《管子》以及前贤的宝贵经验,其内容渊源有自,绝非臆造。经过我们实际考察,确如作者所言。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古礼相合,只是比古礼记载得更加详细,这应当是对流传至明代的日常实际礼仪内容的记录,亦是足资考证的宝贵史料。《童子礼》全书大约只有两千六百余字,但是此书结构清晰,条目细致,言简意赅,实用性、可靠性强,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古代蒙学教材。

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也难免有一些比较陈腐落后的内容,在今天已经不适合在现实生活中实行,这些内容我们都已经在具体条目下的题解中一一阐明,此不赘述。无论怎样,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的礼仪精神是古今一致的,对于那些时代的“沉渣”,我们以“史料”看待也就好了。《童子礼》一书是一部在民间流传的蒙学教材,因此无论此书的版本还是作者的情况都难以确考。我们姑且按照通行本的内容作了整理与注释。限于整理者的学力,其中错讹之处一定不少,还请各位读者谅解并给予指教。吴 洋2012年9月缘 起【题解】

这是《童子礼》的第一段内容,主要叙述作者纂辑《童子礼》一书的原因。文章首先论述了礼仪教育对于幼童成长的重要性:作者开宗明义指出礼仪教育是养成美德的基础,而养成美德则是人生取得成就的根本;接着,作者着力从反面论述了不进行礼仪教育的恶果,幼童无所持守,成年以后放浪无归、难以成材,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也;最后,作者举程颢、朱熹两位大儒对于日常礼仪的重视来加强自己的观点。文章接着论述了礼仪教育的现状,亲属因爱护而宽容,老师因偏重学业而忽视,导致礼仪教育的缺失,这也是促成本书的重要原因。最后,文章交待了本书的取材,作者从《礼记》与《管子》等经典著作以及前辈学者的相关言论中选择材料,编成此书。从这一段内容来看,作者对于幼童礼仪教育的认识,并非局限于一般的纪律性要求,而是深入到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的理论层面,这与宋代理学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进学理念一脉相承,虽然并不是什么新颖的创见,但是对于今天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作者所强调的礼仪教育的目标在于养成美德以及他所指出的家庭与老师在礼仪教育中的缺席,难道不该同样引起我们的反思么?〔1〕《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盖人之〔2〕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3〕〔4〕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既长,沿〔5〕〔6〕〔7〕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8〕〔9〕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是故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10〕〔11〕〔12〕对之节。程子谓即此便可达天德,信非诬也。世之〔13〕〔14〕父兄,既以姑息为恩,而为之师者,日役役焉以课程为急。故一切礼教,废搁不讲,童蒙何赖焉?兹本《曲礼》《内则》《少仪》〔15〕《弟子职》诸篇,附诸儒训蒙要语,辑为《童子礼》。【注释】

〔1〕此句所引见《周易·蒙卦·彖传》。蒙:童蒙,年幼无知的人。养正:养成美德。

〔2〕率:大都。

〔3〕持循:持守遵循。

〔4〕作止语默:行动静止说话沉默。泛指人的言谈举止。

〔5〕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

〔6〕徇(xún)情:随顺个人的情绪、意图。任气:意气用事。

〔7〕条:枝条。

〔8〕盘郁:盘曲繁盛。

〔9〕朱子《小学》:南宋朱熹采集经典中涉及童蒙礼仪的内容编成《小学》一书。

〔10〕洒扫:洒水扫地。应对:应答长辈的要求。

〔11〕程子:此处指北宋程颢,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

〔12〕信:的确,确实。

〔13〕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14〕役役焉:劳苦的样子。

〔15〕《曲礼》《内则》《少仪》:均为《礼记》中的篇章。《弟子职》:为《管子》中的篇章。明人画朱熹像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儒家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小学》是朱熹编纂的童蒙教材。全书共六卷,分内外两篇。内篇有四个纲目:前三个是“立教”“明伦”“敬身”,第四个是“稽古”。外篇分两部分:一是“嘉言”,二是“善行”,分别辑录了汉至宋代思想家的言论和行为表现,作为“立教”“明伦”“敬身”的补充和说明。【译文】《周易》说:“年幼无知时养成美德,才能取得卓绝的成就。”而养成美德的第一步就是学习礼仪。人们自己失去美德,把自己排斥于成为卓绝的人的道路之外,大都是因为在年幼的时候,没有受到礼仪的教育。于是,人们的耳目手足,没有持守遵循的原则;人们的言谈举止,没有约束节制的纪律。等到他们成年,就会沿袭从前的习惯、只图眼前的安逸,随顺个人情绪、意气用事,如同已经冲破堤坝的洪水无法阻拦,如同已经放纵的枝条无法盘曲繁盛,堕落到什么样的地步都是可能的啊!因此朱熹编辑《小学》一书,一定要先列举洒水扫地、应答长辈的要求等礼节。程颢说通过这些礼节就可以养成自然赋予人的德行,这的确不是骗人的。世上的父亲与兄长们,已经把无原则的宽容当成了恩惠,而那些做老师的人,每天把劳苦地督促学生的课程作为最紧迫的事。因此,所有的礼仪教育,全都废置不讲,年幼无知的学生将依赖什么呢?于是我根据《礼记》中的《曲礼》《内则》《少仪》以及《管子》中的《弟子职》等篇目,附录众位儒者教导年幼学生的重要的话,编辑成这本《童子礼》。初检束身心之礼【注释】以下内容是介绍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举止仪态和行礼规范。盥 栉【题解】

此段主要说明早晨起床后洗脸、梳头的要求。洗脸要避免沾湿衣领衣袖。梳头以干净整洁为标准,避免过分的修饰。起床后的梳洗,是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作者所提出的“朴雅”的标准,依然是正确并值得遵行的。〔1〕〔2〕

晨兴,即当盥栉以饰容仪。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3〕

、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散乱,但须敦尚朴〔4〕雅,不得为市井浮薄之态。【注释】

〔1〕兴:起来,起床。

〔2〕盥(guàn):洗。栉(zhì):梳头。

〔3〕帨(shuì):古代的佩巾,像现在的手绢。

〔4〕敦尚:崇尚。骨栉 左:梳 右:篦(bì)

栉是梳、篦的通称,质地多样,有木、角、骨、玉等。先秦时期,梳与篦的外形基本一致,仅是齿疏和齿密而已。明代脸盆架鱼洗

古代盥洗用具,金属制。形似现在的脸盆。盆底装饰有鱼纹的,称“鱼洗”;盆底装饰龙纹的,称“龙洗”。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喷水的铜质鱼洗大约出现在唐代。它的大小像一个洗脸盆,底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个把柄,称为双耳;盆底刻有四条鲤鱼,鱼与鱼之间刻有四条河图抛物线。鱼洗奇妙的地方是,用手缓慢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盆会像受击撞一样振动起来,盆内水波荡漾。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这是符合物理学的共振原理的。鱼洗的制作,无疑涉及到固体振动在液体中传播和干扰的问题。我国有些博物馆,珍藏有这种珍贵的古代鱼洗。【译文】

清晨起床,就应当洗脸梳头以修饰容貌仪表。凡是洗脸,一定要用手巾遮挡保护衣领,将两只袖子卷好,不要让它们被水沾湿。梳头,一定要使头发光洁整齐,不要散乱,只须崇尚朴素文雅,不可以打扮成社会上浮夸浅薄的样子。著 衣【题解】

本段主要叙述穿衣的要求。作者首先指出要爱惜衣服,不要轻易污损;接着指出衣服要保持整洁,及时洗涤缝补,同时穿衣服要保持庄重;最后,作者特别强调在日常闲居和天气炎热时,依然要穿好衣服,不应裸露身体。这里的某些要求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迂腐严苛,现代人的衣着理念也比古代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衣着整洁并且不过分裸露身体(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至今依然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这不仅表现出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1〕〔2〕

凡著衣,常加爱护。饮食须照管,勿令点污;行路须看〔3〕〔4〕〔5〕顾,勿令泥渍。遇服役,必去上服,只著短衣,以便作〔6〕事。有垢、破,必洗浣、补缀,以求完洁。整衣欲直,结束欲紧〔7〕〔8〕

,毋使偏斜宽缓。上自总髻,下及鞋履,加意修饰,令与礼〔9〕〔10〕〔11〕容相称。其燕居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注释】

〔1〕著(zhuó)衣:穿衣。

〔2〕点污:弄脏,玷污。

〔3〕渍(zì):污染。

〔4〕上服:外衣。明代一般人所穿外衣比较长,袖长超过手六寸,下摆超过膝盖,距离地面约五寸。这样的长袍长袖不利于劳作,故须先脱去。

〔5〕短衣:外衣里面所穿的及腰及手的短上衣。

〔6〕浣(huàn):洗涤。

〔7〕结束:捆束、扎紧衣服。

〔8〕总髻(jì):总角。古代儿童头上所扎的两束头发。

〔9〕礼容:礼节,仪容。

〔10〕燕居:闲居。日常的时候。

〔11〕矜(jīn)持:自我约束,保持庄重。

右侧是穿在外面的“上服”,左侧则是穿在“上服”里面的“短衣”。总角(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译文】

凡是穿衣服,经常要加以爱护。吃饭喝水时要注意,不要把衣服弄脏;走路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泥土污染衣服。遇到要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外衣,只穿短衣,以便于干活。衣服有污垢、破损,一定要洗涤缝补,以求整洁。整理所穿的衣服,要以平顺齐直为标准;扎束所穿的衣服,要以紧密牢固为标准;不要穿得歪歪斜斜、松松垮垮。从头到脚,要着意修整,要符合礼节仪容。在闲居或盛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自我约束、保持庄重,不能够脱衣裸露。叉 手【题解】

此段详细说明了“叉手”的方法。“叉手”行礼,大约从秦汉以来一直是古人表示恭敬的重要方式。到明代,“叉手”似乎比“拱手”的示敬程度更高,显示出更深厚的教养。在今天,无论“叉手”还是“拱手”都已经被西方传来的“握手”代替,这是社会演进的结果。其实所谓礼仪,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交往准则,既然“握手”为最多的人所接受,我们自然也应当“入乡随俗”。不过这段内容介绍“叉手”的方法非常详细,倒是考察明代生活细节的一条难能可贵的史料。〔1〕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2〕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3〕须令稍离方寸。【注释】

〔1〕叉手:两手交握于胸前,表示恭敬。

〔2〕着(zhuó):挨着,接触。

〔3〕方寸:一寸左右。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人物叉手【译文】

凡是叉手,用左手紧握右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小指指向右手的手腕,右手除大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皆伸直。将左手的大拇指竖直向上,将右手遮挡在胸前。手不可离胸太近,要让手离开身体一寸左右的距离。〔1〕揖【题解】

此段详细说明了作揖的方法。除了从下到上的身体动作要求外,作者还按尊卑长幼的不同,介绍了不同的举手位置。“揖”是一项传统的古礼,但是此段所说的行礼方法,似乎是宋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清代,其动作幅度又进一步加大,乃至举手至额,行礼至地。到今天,作揖的礼法已经完全废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手臂夹于身体两侧、中西通行的鞠躬之礼。鞠躬时,按照示敬程度的不同屈身的角度也有大小之别,这倒是与举手高低的意思一脉相承。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2〕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举手当心而下。手随身起,叉于当胸。【注释】

〔1〕揖(yī):拱手屈身行礼。

〔2〕平交者:同一辈分的人。

清人行作揖礼,其形式沿袭前代,与本书所叙相同。【译文】

凡是作揖时,两只脚要稍微分开一些,这样站得稳。作揖时要挺直膝盖、身体前屈、低下头,眼睛看着自己的鞋头,两只手合成圆拱形从上而下行礼。凡是向位尊的人作揖,举手要到眼睛的高度再向下;向年长的人作揖,举手要到嘴的高度再向下;向同辈的人作揖,举手到心脏的高度再向下。作揖完毕,手随着身体挺直而抬起,两手要在胸前作“叉手”状。下 拜【题解】

此段详细说明了下拜、也即跪拜的方法。按照作者的叙述,跪拜分为三步:第一步,作揖后退;第二步,作揖磕头;第三步,起身后,作揖跪拜。跪拜礼的步骤较多,身体动作比较繁琐,因此作者特别强调行礼时要和缓平稳,如果匆匆忙忙、草草了事,反而显得不合体统了。尽管跪拜礼是中国传统的隆重礼仪,但是除了某些宗教场合与特定情况外,我们在今天并不提倡施行跪拜礼。我们认为这种传统的跪拜礼有太深的负面的历史积淀,是以绝对服从和放弃个人尊严为前提的,它已经违反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对待的基本理念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向他人表示尊敬的礼仪目的。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作为长辈要拒绝接受跪拜礼,作为晚辈要拒绝施行跪拜礼,当需要表达敬意的时候,深深的一躬已经足矣,真正的敬意在心中,而膝盖里只有尊严。〔1〕

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2〕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齐按〔3〕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4〕低头拱手,稳下双膝,腰当直竖,不可蹲踞,以致恭敬。【注释】

〔1〕俯伏:低头趴在地上,表示恭敬。

〔2〕顿首:磕头。

〔3〕详缓:和缓。

〔4〕蹲踞(jù):即踞坐,脚和臀部着地,两膝竖直向上,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姿势。唐代跪拜陶俑清代官员之间行跪拜礼【译文】

凡是跪拜,作一次揖后稍微退后,再作一次揖,然后就低头趴在地上,两只手也一块按在地上。趴时,先跪左腿,再跪右腿,磕头至地,然后就起来。起来时,先起右腿,把两只手一块按在右腿膝盖上,然后再起左腿,仍然作一个揖然后行拜礼。行跪拜的礼节,以和缓显示尊敬,不可急迫。拜时,低下头,两手交握如拱形,稳稳地跪下双膝,腰要挺直,不可以踞坐,以显示对别人的恭敬。立【题解】

此段提出对站姿的要求,特别强调站立时应当保持身体正直,不得歪斜倚靠。良好的站姿,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自身的精神风貌。作者在这里提出的要求,至今仍然可以作为衡量得体站姿的标准。

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宋代马远所画拱手而立的孔子像【译文】

凡是站立,应该两手交握如拱形、身体正直,两脚并拢。站立时,一定要依顺所站立的方位,不可以歪斜。如果身体靠近墙壁,即使疲乏劳累,也不可以倚靠。坐【题解】

此段提出对坐姿的要求。作者特别强调坐时不可以前倾后仰、左右斜靠,与别人坐在一起时不可以张臂支肘以免妨碍旁人。这些要求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公众场合保持端正的坐姿,是个人修养的直接体现。不因自己的舒适影响其他人,更是文明的重要标志。〔1〕

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不得偃仰倾斜,倚靠几席〔2〕

。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至有妨碍。【注释】

〔1〕偃(yǎn)仰:俯仰。

〔2〕几(jī)席:此处泛指桌子。明代版刻中拱手端坐的人物【译文】

凡是坐,身体必须安稳端正,收敛双脚,两手交握如拱形。身体不可以俯仰倾斜,不可以倚靠桌子。如果与别人同坐,更应当约束身体使之庄重肃静,不要横着胳膊妨碍他人。走【题解】

此段提出行走的要求。作者先介绍走路时手、脚、眼各自应当怎样,接着提出登高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走路最应该避免的轻浮姿态。明人所穿着的长袍宽袖如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现代社会的生活结构与生活节奏也明显不同于古人,因此如果我们再用明人“缓步徐行”的观念来要求今人,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不过“掉臂跳足”的行走方式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应当避免的。

凡走,两手笼于袖内,缓步徐行。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致动衣裙。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1〕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注释】

〔1〕掉臂:甩着胳膊。跳足:跳着脚走。【译文】

凡走路,两只手要收纳在袖子里,缓缓地迈步慢慢地走。走时迈步不要太大,不要左右摇摆晃动衣衫的裙摆。眼睛要经常看着脚,恐怕有差误。登高一定要用两只手提着衣襟,以防跌倒。走路时甩着胳膊、跳着脚走是最轻浮的,应当经常约束自己的这种行为。言【题解】

此段详细说明了对于谈吐的礼仪要求。作者首先提出一条原则性的意见——儿童应该以沉默寡言为守礼的标志。接着,作者分别阐述如果要说话应该遵循怎样的要求——不可以喧哗,不可以骗人,不可以诋毁别人,特别是要杜绝讲社会上的粗俗语言。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沉默寡言”的原则既不符合儿童的天性,也不符合今天鼓励儿童自由发展、勇于交流的教育理念,自当在摈弃之列。然而作者所提出的具体的谈吐要求,却是合理的。不大声喧哗,是对公共秩序的遵守;不骗人,是诚信的美德;不诋毁别人,是正直的品格,也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不学习社会上粗俗的语言,是对儿童心灵的保护。这些要求,在今天依然是值得大力提倡的。〔1〕〔2〕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或有所言,必须〔3〕〔4〕声气低平,不得喧聒。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5〕〔6〕亦不得亢傲訾人及轻议人物长短。如市井鄙俚戏谑、无益之谈,尤宜禁绝。【注释】

〔1〕缄(jiān)口:闭口。

〔2〕轻忽:轻率随便。

〔3〕聒(guō):喧闹。

〔4〕诳(kuáng):欺骗。

〔5〕亢傲:傲慢、骄横。訾(zǐ):诋毁、非议别人。

〔6〕鄙俚(lǐ):粗鄙庸俗。戏谑(xuè):开玩笑,嘲笑。【译文】

凡是儿童应当经常闭口不言、安静沉默,不可以轻率随便地说话。如果要说话,必须轻声细语、语气平和,不能喧哗吵闹。所说的话,必须真实有根据,不可以说谎骗人,也不可以傲慢地诋毁别人以及随便议论别人的优缺点。像社会上那些粗鄙庸俗的话、开玩笑的话、没有益处的话,尤其应当绝对禁止。视 听【题解】

此段主要说明看书和听讲时的要求。作者指出,无论看书还是听讲,都以专心为要,即使在没有看书和听讲时,也要尽力约束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保持心神的沉静专一。我们知道,专心致志是做一件事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我们也知道,儿童是最难保持精神集中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儿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呢?像作者这样的说教一定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恐怕我们还得寻找其他的办法,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能够寓教于乐,再加以正确引导,或许会更加有效吧。

凡视听,须收敛精神,常使耳目专一。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侧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译文】

凡是看和听,必须集中精神,经常使耳朵和眼睛保持专注。眼睛看书,则全部心思都在书上,不可以斜眼看别的地方。耳听父母的教导告诫与老师的讲解议论,则全心全意地去听,不可以同时又听其他人说话。即使不是看书、听讲时,也应当凝聚视线、收拢听力,不要使自己的心追逐外物。饮 食【题解】

作者在这一段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吃饭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座位不可离桌子太近,夹菜时不要匆忙以致拨乱菜肴,咀嚼不可出声,不可贪吃,碗筷不要掉在地上,非特定情况不可以喝酒,喝酒不能超过三杯。这些要求至今依然是我们餐桌上的重要礼仪,而且除掉关于饮酒的内容,这些要求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是应该遵守的。饭,每天都要吃,而礼就在其中,所谓“道不远人”,或许正是如此。〔1〕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逼。从容举箸,以次着于盘〔2〕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3〕

,贪求多食。安放碗箸,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非节假〔4〕及尊长命,不得饮酒;饮,亦不过三爵。【注释】

〔1〕箸(zhù):筷子。

〔2〕遽(jù):匆忙,仓促。

〔3〕恣(zì):放纵,放任。

〔4〕爵:酒杯。

周代用来饮酒的青铜爵。后世亦将酒杯称为爵。【译文】

凡是饮食,应该要约束身体,与桌子保持距离,不要让身体与桌子靠得太近。吃饭时,要从容不迫地举起筷子,按照顺序从盘中夹菜,不要急迫匆忙,以至于把菜肴拨乱。咀嚼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能放纵自己的嗜好,贪求吃很多的食物。放置碗筷,都应当加倍用心地关注,不要使碗筷不小心掉到地上。不是节假日或者尊长的要求,不可以喝酒;即使喝酒,也不能超过三杯。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注释】以下内容为在家中家外侍奉长辈的各种礼仪。洒 扫【题解】

此段介绍为尊长洒水扫地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里特别值得推崇的是两个细节:一个是洒水时先洒远处,这是为了防止水溅到长辈衣服上。一个是扫地时要用袖子遮挡笤帚,这是为了防止尘土飞扬到长辈身边。我们以为,这一段中所描述的洒水扫地的具体动作在今天看来或许略显陈腐,但是这两个细节却绝不过时。所谓礼仪,虽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却处处体现着内心中的敬意,而这两个细节正是对长辈敬爱之心的完满体现。见微知著,能够在细节的地方替别人考虑,这才是一切礼仪的真谛所在。

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先洒远于尊长之所,请尊长就止其地,然后以次遍洒。毕,方取帚于箕上,两手〔1〕捧之。至当扫之处,一手执帚,一袖遮帚,徐步却行,不使尘及于尊长之侧。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注释】

〔1〕却:退。【译文】

用木盘盛水,左手拿木盘,右手用竹木枝沾水轻洒于堂中。先洒离尊长远的地方,然后请尊长到那里稍候,再按照顺序将屋中洒遍。洒完水,这才从簸箕上拿起笤帚,用两只手捧着。捧到应当清扫的地方,一只手拿笤帚扫地,另一只手用袖子挡住笤帚,慢慢退行,不要让尘土飘扬到尊长的旁边。扫完地,将尘土收集到簸箕中,端出屋去倒到别的地方。应 对【题解】

此段介绍应答长辈问话的礼仪。作者指出,长辈如有问话,要及时应答,并且表现出对长辈的敬意。而敬意如何表达呢?首先要站着回答;口中不可有食物;如果距离远要快步走到长辈面前;要如实回答并遮挡自己的嘴;不可打断长辈的话;最后要长辈明确问话结束才可以离开。毫无疑问,除了个别的如遮挡自己的嘴之外,这些要求至今依然是应该遵行的。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坐,则起;食在口,则〔1〕吐;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有问,则随事实对,且掩其口。然〔2〕〔3〕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对讫,俟尊长有命,乃复原位。【注释】

〔1〕趋:小步快走。

〔2〕讫(qì):完毕。

〔3〕俟(sì):等待。周公像

周公,姬姓,名旦。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周公辅佐成王,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典故。文中所述“食在口,则吐”与周公“握发吐哺”的典故中都强调不要嘴里吃着东西和别人说话,在现在也是同样适用的。【译文】

凡是尊长召唤,应该随声响应,不可以迟缓。尊长召唤时如果是坐着的,则站起来;如果有食物在嘴中,则吐出来;如果距离较远,则小步快走到尊长身前。尊长有问话,则按照事实如实应答,并且说话时要遮挡自己的嘴。但是,回话时要听尊长所问的话说完了才回答,不要提前在话没说完的时候打断。回答完毕,等尊长命令回去,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进 退【题解】

此段详细叙述了面见长辈时近前与退出的礼仪。作者首先明确,凡是面见尊长,进退完全要听从尊长的吩咐。接着作者分别叙述了个人与同辈多人面见尊长时进退的种种礼节。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进退之礼显得比较陈旧迂腐,已经不适合在现代社会中实行了。

凡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进时当鞠躬低首,疾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退时亦疾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1〕〔2〕〔3〕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4〕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注释】

〔1〕同列:同辈。

〔2〕齿:年龄。

〔3〕鱼贯:像游动的鱼群一样前后接续而行。

〔4〕席卷:像卷席子一样退出,即站在前面的先退出,后面依次退出。【译文】

凡是面见尊长,不命令向前就不敢向前,不命令退出就不敢退出。向前时,应当鞠躬低头,快速地小步走向前去。站立的地方,不能够逼近尊长,要距离三四尺远,然后要行拜揖之礼。退出时,也要快速地小步退出,要从旁边的路上走,不要背对尊长,而且应当频繁地回头看,担心尊长还有其他的命令。如果与同辈的人一起进见,更应按照年龄大小为次序。向前时则一个接一个前行,不要超越次序紊乱队伍。退出时则前面的先退,后面的跟上,不要提前退出以求暂时的安逸。〔1〕温 凊【题解】

此段说明侍奉父母之法。作者指出,夏天要为父母摇扇,冬天要为父母添衣烧火,侍奉父母的目标是让父母感到安逸愉悦。这些内容,在今天恰好颠倒了过来,变成了父母“侍奉”孩子的要求。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导致了家庭结构与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我们已经摈弃了原来家长制的高压教育方式,主张平等地与孩子对话,但是这并不代表放弃长辈的尊严以及对孩子骄纵。只有当长辈成为合格的长辈,孩子才会变成合格的孩子。这一段最传统的侍奉父母的要求,依然可以引发今天父母们的深思吧。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冬月,则〔2〕审察衣被之厚薄,炉火之多寡,时为增益,并候视窗户罅隙,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注释】

〔1〕温凊(qìng):温是温暖,凊是凉爽。语出《礼记·曲礼》,意指冬天温之使暖,夏天凊之以避暑。

〔2〕罅(xià):裂缝。

湖北江陵马山砖厂楚墓出土的扇子。扇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一种礼仪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扇逐渐从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译文】

夏天侍奉父母,经常要在旁边扇动扇子,以便消除暑气并驱赶蚊蝇。冬天,则仔细观察父母衣服被卧的厚薄,房中炉火的多少,时时为父母添加衣物、烧旺炉火,并且还要观察窗户的缝隙,使父母不至被风寒侵袭。侍奉父母,一定要父母得到安乐后才算达到目的。〔1〕定 省【题解】

此段叙述早晨向父母问安和傍晚侍奉父母休息的礼仪。作者指出,早晨孩子要先于父母起床,然后向父母问安、行礼;傍晚时,孩子要侍奉父母睡觉后才能休息。毫无疑问,这些内容在今天已经完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实行。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的作息习惯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今天;另一方面是生活理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尊重他人的隐私是现代社会社交礼仪的重要内容,而尊重他人的隐私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父母不仅要为自己保留隐私,也要允许并尊重孩子的隐私,在这样的理念中,问安、侍寝的举动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了。不过从这段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家庭生活的舒缓、亲密与和乐,倒是可以让我们寄托些许思古的幽情吧。〔2〕〔3〕

十岁以上,侵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夜来安否。如父母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昏〔4〕〔5〕时,候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注释】

〔1〕定省(xǐng):“定”指傍晚侍奉父母休息,“省”指清晨向父母问安。语出《礼记·曲礼》。

〔2〕侵晨:天快亮时。

〔3〕诣(yì):到,去。榻(tà):床。

〔4〕寝(qǐn):睡觉。

〔5〕衾(qīn):被子。明代的踏步床【译文】

十岁以上的儿童,天快亮时要先于父母起床。梳洗完毕后,到父母床前,问候父母夜晚休息得是否安好。如果父母已经起床,那么就在房中先作揖,然后再问候父母,问候完毕,仍然作一个揖后退出。傍晚,等到父母将要睡觉时,则为父母铺床整被以等待父母休息,父母睡觉后,则放下床帐、关上房门,然后自己才可以睡觉休息。出 入【题解】

此段介绍出入家门与学堂教室的礼仪。出入家门,必须向家人行礼通报。因为家人召唤而离开学堂,必须得到老师的允许。进入学堂,也必须先行礼才可以就坐。这些礼仪至今依然在家庭与学校中实行,虽然某些具体的行礼方式有所变化。可见,合理的礼仪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家庭之间,出入之节最所当谨。如出赴书堂,必向父母兄姊之间〔1〕肃揖告出。午膳与散学时,入必以次肃揖,然后食息。其在书堂时,或因父母呼唤有所出入,则必请示询问先生,许出方出,不得自专。至入书堂,虽非作揖常期,亦必肃揖,始可就坐。【注释】

〔1〕肃揖:作揖是上身前倾,然后拱手行礼;肃揖则是身体保持正直,只拱手行礼。肃揖是次于作揖的一种礼节。古代民居的内宅宅门【译文】

家庭之中,出入家门的礼节是最应当谨慎遵行的。如果出门到学堂去,一定要向父母、哥哥、姐姐等人肃揖并通报自己要出门。午饭时与放学后,进家门一定要按照次序向父母兄长肃揖,然后才能吃饭休息。在学堂的时候,如果因为父母的召唤要出入学堂,那么一定要请示询问老师,老师允许出去才能出去,不能自作主张。至于进入学堂,虽然不必次次作揖,但是也必须肃揖之后,才可以就坐。〔1〕进馔、侍食【题解】

此段讲解向尊长进献饭食以及陪同尊长用餐的礼仪。向尊长进献饭食,不仅要将桌碗杯盘擦干净,还要将饭菜码放整齐,并观察尊长的喜好,随时调整菜肴摆放的位置,等其用餐完毕要及时将饭菜撤下。陪同尊长用餐时,则完全唯尊长之马首是瞻,尊长吃才可以吃,尊长不吃那么侍食者也不能进餐。这些礼仪在今天虽然已经不适用于家庭,但是在社交型的餐桌上,特别是有长辈在场的时候,依然是考察一个人教养高低的标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餐桌上也不例外。

凡进馔于尊长,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旁。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随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急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注释】

〔1〕馔(zhuàn):饭食。侍食:陪同、侍奉吃饭。【译文】

凡是给尊长端送饭食,先要将桌子擦干净,然后两只手捧着盛饭食的器具放在桌上。盛饭食的器具一定要干净,菜肴的摆放一定要有顺序。看尊长喜爱且频繁地取食哪道菜,就将哪道菜移到离尊长近的地方。尊长吩咐休息,那么就退到旁边站立。尊长用完餐,就上前将饭食撤下。如果尊长命令陪同用餐,那么先作揖然后就坐。用餐时一定要跟随尊长的举动而动作,尊长没有吃那么就不能先吃,尊长马上就要吃完那么赶紧也要吃完。看到尊长将碗筷放置于桌子上,那么也要随着放下碗筷。〔1〕侍 坐【题解】

此段介绍陪侍尊长闲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作者指出,侍坐时,眼睛要善于观察,发现尊长疲倦时要主动退下;耳朵要善于倾听,发现尊长需要单独谈话时则主动退避;如果尊长有什么吩咐,要站起身来接受。这些内容,属于基本的人之常情,不仅对于师长应该如此,即使与同辈朋友闲坐,也应该尽量遵守,方不致引人猜疑嫌恶。

凡侍坐尊长,目则常敬候颜色,耳则常敬听言论,有所命则起立。〔2〕尊长有倦色,则请退。有请与尊长独语,则屏身于他所。【注释】

〔1〕侍坐:陪同、侍奉尊长闲坐。

〔2〕屏(bǐng):退避。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译文】

凡是在尊长身边陪坐,眼睛则时常恭敬地观察尊长的脸色,耳朵则时常恭敬地倾听尊长的言论,尊长有所吩咐,就站起身来。尊长有疲倦的神情,那么就请求退下。有人请求与尊长单独谈话,那么就退避到其他地方去。〔1〕侍 行【题解】

此段说明陪同尊长出行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指出,在位置上要跟随在长辈身后不远处,以便应答;眼睛所望要跟随长辈的目光;遇到登高的情况要伸手搀扶;与长辈携手须用两只手;遇到熟人,打声招呼即可,不可与之过多交谈而将尊长冷落在一旁。这些细节,既考虑到长辈的安全,又考虑到长辈的心理感受,恭敬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来自于无微不至的关心,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认识到貌似机械的礼节仪式的温情,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将古礼继承下来,并创造出适合现代生活的新的礼仪,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文质彬彬。

侍尊长行,必居其后。不可相远,恐有所问。有问,则稍进于左〔2〕右,以便应对。目之瞻视,必随尊长所向。有所登陟,则先后扶持之。与之携手而行,则以两手捧而就之。遇人于途,一揖即别,不得舍尊长而与之言。【注释】

〔1〕侍行:陪伴尊长出行。

〔2〕陟(zhì):向上登。古代绘画中侍行的童子【译文】

陪侍尊长出行,一定要跟在他身后。但是不能离得太远,怕尊长有什么问话需要回答。如果尊长有问话,那么就从左右稍微向前,以便回答。眼睛所眺望的,一定要跟随尊长的目光所向。如果有登高的情况,那么就在前面或后面扶助尊长。如果与尊长携手而行,就用两只手捧着他的手。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作一个揖后就分手,不能舍弃身边的尊长而与他说话。相 遇【题解】

此段说明在路上与尊长相遇时应该如何行礼。这里分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遇见同是步行的尊长,那么就小步快进、行肃揖之礼;第二种是遇见乘车骑马的身份地位悬殊不大的尊长,那么就要赶紧躲避开,为的是免去尊长下车下马答礼的麻烦;第三种是遇见乘车骑马的身份地位悬殊的尊长,这时尊长没有下车下马答礼的必要,因此可以不回避,站在路边拱手示敬即可。我们以为第一种情况在今天尚属人之常情(当然肃揖可以不行),而后面两种情况既已不见于今日,其所蕴含的强烈的等级意识亦不合于现代社会的理念,可以不用讨论了。

凡遇尊长于道,趋进肃揖。与之言则对,命之退,则揖别而行。〔1〕如尊长乘车马,则趋避之。或名分相悬,不为己下车马者,则拱立道旁,以俟其过。【注释】

〔1〕名分相悬:指身份地位高低悬殊。汉代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译文】

凡是在路上遇到尊长,要小步快进,然后行肃揖之礼。如果尊长与你说话就应答,如果命令退下,那么就再次肃揖、告别离开。如果尊长乘车或骑马,那么就要快步躲开。或者尊长与你的身份地位高低悬殊,不会为你下车或下马,那么就恭敬地拱手站在路边,等待他过去。〔1〕服 役【题解】

此段说明应该如何为尊长服务。作者举了坐、射箭与投壶、盥洗、夜行等例子,指出为尊长服务的宗旨就是主动和认真。孔子说:“有事,弟子服其劳。”作为晚辈和弟子,为长辈和老师服务本是分内之事,然而这种服务又有三个层次:最初级的是听从命令行事;高级一点的是作者在这里提出的主动行事;最高级的则是孔子所指出的“色难”的“色”,也就是心甘情愿地为尊长服务,神情愉悦、心平气和,双方都没有丝毫的做作与隔膜,这才是真正的敬爱之情的流露。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变化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希望最高级的理想能够实现。

凡尊长有所事,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旁,致敬服役。如将〔2〕坐,则为之正席、拂尘。如侍射与投壶,则为拾矢、授矢。如盥洗,则为之捧盘、持帨。夜有所往,则为之秉烛前导。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专志,毋使怠慢差错。【注释】

〔1〕服役:从事劳役,为尊长干活。

〔2〕投壶:古代宴会时的一种礼仪。宾主依次向放置于远处的壶中投掷箭矢,以投中多少计算胜负和饮酒多少。汉代画像石中所展现的投壶【译文】

凡是尊长有要做的事,不必等尊长发出命令,就应当快步走到他的身旁,贡献自己的敬意、为尊长干活。如果尊长想要坐下,那么就为他摆正座位、拂去尘土。如果陪同侍奉尊长射箭和投壶,那么就为尊长捡拾、传递箭矢。如果尊长要洗漱,那么就为他捧着水盆、拿着手巾。如果尊长要在夜晚出行,那么就举着蜡烛为他开路。像这样的事很多不能全部列举,凡是遇见,只管严肃态度、专心致志去做,不要让自己怠慢犯错。书堂肄业之礼【注释】以下内容为在课堂学习时应该遵守的礼仪。〔1〕受 业【题解】

此段说明课堂上接受老师教诲、向老师请教问题的礼仪。接受教诲,要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受教。已经受教而有疑问,先要向师兄请教,师兄解决不了才能向老师请教。请教时要先报告,获得先生允许后才能离开座位进前提问,等老师回答完毕才能返回座位。这里所叙述的,虽然是旧时学堂中的礼仪,但是其对课堂秩序的要求和尊师重道的精神却与今天一脉相承。

受业于师,必让年长者居先,序齿而进。受毕,肃揖而退。其所〔2〕〔3〕受业,或未通晓,当先叩之年长,不可遽渎问于师。如欲请问,当整衣敛容,离席前告曰:某于某事未明,某书未通,敢请。先生有答,即宜倾耳听受。答毕,复原位。【注释】

〔1〕受业:跟随老师学习,接受老师教诲。

〔2〕叩:询问。

〔3〕渎(dú)问:轻率地问。清末私塾中的老师与学生唐代文学家韩愈

韩愈《师说》中有这样的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译文】

接受老师的教诲,一定要让年长者排在前面,按照年龄的顺序依次进前请教。请教完毕,肃揖退走。如果所接受的教诲,没有理解,应当先向年长的师兄询问,不能立即轻率地向老师发问。如果想要向老师请教,应当整理衣衫、严肃神情,在离开座位前先向老师报告说:我对于某件事不明白,某个字不理解,冒昧请问于先生。老师有回答,就应该侧着耳朵听老师的教诲。老师回答完毕,再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去。座 位【题解】

此段说明学堂课桌应该如何收拾。作者指出,学堂中所用的书籍物品要按照顺序摆放,随用随取,用完要放归原处。向别人借的和借给别人的东西,要记录在册,以免丢失,要按时取回和归还。这些要求,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统筹安排的生活技能和守信守时的良好品德,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值得遵行的。〔1〕

端身正坐,书籍笔砚等物,皆令顿放有常。其当读之书、当用之物,随时从容取出,不得信手翻乱。读用已毕,复置原所,毋使

〔2〕〔3〕参错。其借人书物,当置簿登记,及时取还,毋致遗失。【注释】

〔1〕顿放:放置,安放。

〔2〕参(cēn)错:错乱。

〔3〕簿:登记册。【译文】

摆正身体、端正地坐着,书籍、毛笔、砚台等物,都要让它们安放有序。应当读的书籍、需要用的物品,随时不慌不忙地拿出来,不可以随手翻乱。读完或用完,要将书和物品重新放回原处,不要使它们错乱。向别人借的或借给别人的书籍物品,应当准备一个小册子记录登记,及时将其取回或归还,不要使它们丢失。会 客【题解】

此段说明学堂中会客之礼。宾客来访,弟子要起立迎接,等宾客与老师行礼后,弟子再行礼。宾客离开,行礼送别,至于是否送行以及是站着还是坐着等老师回来则全要听从老师和宾客的意见。如果宾客是要见弟子,也要先与老师行礼后,二人才能相见。作者还特别指出,如果客人并非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则不能够与之亲近。这些学堂中的会客礼仪,在今天的学校中几乎已无用武之地,作者最后所提出的“非其类者,勿与亲狎”也已不能满足今日社交的需求,不过在会客时退居师长身后以及听从师长的安排倒是正确的。

凡先生有宾客至,弟子以次序立。俟先生与客为礼毕,然后向上肃揖。客退,仍肃揖送之。先生与客命无出门,即各入位凝立,俟先生返;命坐,则坐。若客与诸生中有自欲相见者,亦必俟与先生为礼,〔1〕乃敢作揖,退亦不得远送。非其类者,勿与亲狎。【注释】

〔1〕亲狎(xiá):亲近,亲昵。【译文】

凡是老师有宾客到来,弟子要按照次序站立。等先生与客人行礼完毕,弟子再向着他们肃揖行礼。客人离开,弟子仍然肃揖送别。如果老师与宾客吩咐不要出门,那么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立以等待老师的返回;如果老师与宾客吩咐坐下,那么就坐下。如果宾客与弟子中的某位想要互相面见,也必须等宾客与老师行礼完毕后,弟子才敢作揖行礼,宾客离开也不能远送。如果与宾客不是亲属和朋友,不要与宾客亲近。读 书【题解】

此段介绍读书的方法。作者指出:读书首先要专心致志,要逐字逐句地细读,并且要理解书中的含义;其次,读书要读到能背诵的程度;最后,读过的书要不断地温习,以求永远不忘。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作者所总结的读书方法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以背诵和永久不忘为最终目的,需要大量地重复学习,容易耗费学生的精力、限制学生的思维。其优点则在于,作者所强调的专心致志以及精读细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书背诵,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认传统语言的深刻内涵,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语言敏感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对于年龄段较低的学生来说,这种读书方法是利大于弊的,而对于年龄段较高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来说,这种读书方法则是弊大于利的。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将这种读书方法运用到现实教育中,或许对于今日浮躁不安的人心和肤浅轻易地建构于网络搜索之上的知识泡沫会多少有些裨益吧。〔1〕

凡读书,整容定心,看字、断句、慢读,务要字字分晓。毋〔2〕得目视他处,手弄他物。仍须细记遍数。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犹逐日带温,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注释】

〔1〕分晓:清楚,明白。

〔2〕诵:背诵。【译文】

凡是读书,要整肃仪容、安定心神,看着字读、断开句读、慢慢地读,务必要把每个字都弄明白。读书时眼睛不要看着别的地方,手里不要摆弄其他的物品。读书时仍要仔细地记住读了几遍。如果读的遍数已经达到要求但是还不能背诵,那么一定要读到能背诵为止。如果读的遍数还不足数,即使已经能够背诵,也一定要达到遍数要求。即使如此,还要每天带书温习,每十天、每个月要整个梳理一遍,以求永远不忘记。写 字【题解】

此段说明写字的要求。作者指出,写字的态度要专心严谨,写的字不求多好看但是一定要工整,磨墨、放笔时不能动作过大以至发出声响或溅出墨汁,特别是不能在砚台和桌面上乱写乱画。虽然今天书写的工具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写字的基本要求却不会改变。毕竟文字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如果别人不能识读,那么也就失去了文字的基本意义。

凡写字,未问工拙,切要专心把笔,务求字画严整。毋得轻易怠〔1〕惰,致有潦草、欹斜并差落、涂注之病。研墨、放笔,毋使有声及溅污于外。其戏书砚面及几案上,最为不雅,切宜戒之。【注释】

〔1〕欹(qī)斜:歪斜。差(chā)落:错漏。涂注:涂抹、涂改。

唐代柳公权《玄秘塔碑》,中国古代楷书的代表作。【译文】

凡是写字,不论写得好看与否,最重要的是要专心拿笔去写,一定要把笔画写得严谨整齐。写字时不要漫不经心或者偷懒,以至于有潦草、歪斜以及错漏、涂抹的毛病。磨墨与放笔时,不要发出声音或者将墨汁溅出来。在砚台表面或者桌子上胡写乱画,最不雅观,一定要禁止。家诫要言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时刻影响着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博大而精深,而端蒙养、重家训更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特色,贤圣相继,德慧相承。教人立身处世、勤学修身、经邦济世的家书、家规、家诫、遗训等典籍浩如烟海。在这些家训典籍中,吴麟征所著的《家诫要言》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吴麟征,字圣生,一字来皇,号磊斋,浙江海盐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在江西、福建等地做官,崇祯五年(1632),麟征升为吏科给事中。任职期间,他以正直敢言闻名,但所提建议却大多不被崇祯皇帝采纳。崇祯十七年(1644)春,吴麟征被任命为太常少卿。不久,李自成起事,建立大顺政权,大军直逼京师,吴麟征奉命前往镇守西直门。受命以后,吴麟征抱定必死之志,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安抚士兵,并亲自为伤员疗伤,“士卒皆感泣”。大顺军自西而来,西直门首当其冲,受到猛烈攻击。一起守城的其他官员吓得相继逃走,吴麟征却在箭雨中“屹立不稍退,指麾益厉”。吴麟征还发动百姓填塞城门,又招募几百名敢死队员,缒城而出,发动反击。大顺军久攻西直门不下,当晚转攻别的城门,破门后蜂拥杀入。有人劝吴麟征逃回南方老家,被他严辞拒绝。吴麟征写下绝笔书和几封家信,从容自缢。南明弘光时赠兵部右侍郎衔,谥忠节。清王朝又赠谥贞肃。其子吴蕃昌,字仲木,是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的门人。在吴麟征的言传身教下,吴蕃昌才学过人,深得老师刘宗周的赏识。吴蕃昌崇尚气节,入清后不仕,可惜英华早谢,年仅三十五岁而卒,人称其“无愧为贤父、贤师之后”。

此书为吴麟征居官时写给子侄辈的家书,是对后代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诲。吴蕃昌摘录其语,辑为一帙,名曰《家诫要言》,意谓“言言精要”。《家诫要言》共计七十三则,每则最短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不过一百二十多个字。吴麟征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与自身的体验糅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出世和入世的法则,是其丰富阅历以及人生经验的精华总结,体现了其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由于经过了吴蕃昌的一番加工,《家诫要言》语句整齐,类似格言、警语,并多两两相偶,便于记诵,曾作为蒙学读本广为流传。

概而言之,《家诫要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暗修积学

古代家庭教育以培养子女“立世做人”为目的,所以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性读本的家训往往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在修身方面,吴麟征叮嘱子女要光明磊落、持身端正:“人心止此方寸地,要当光明洞达,直走向上一路。若有龌龊卑鄙襟怀,则一生德器坏矣。”铲除私心杂念,将不良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修身的关键:“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他还告诫子孙“一念不慎,败坏身家有余”,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只有一身正气,才能不畏邪恶:“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吴麟征认为做人要“器量须大,心境须宽”,要有宽宏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千万不能成为气量狭小、锱铢必较之人。他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诫道:“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引述老庄思想,来说明福祸相依的道理,告诫后辈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要有一颗宠辱不惊、淡然面对的平常心,得失随缘。

事业的成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作铺垫,而知识的积累和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息息相关。在作者看来,“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如果任由时光白白流逝,“少年易过,岂不可惜”。但是,作者也不主张白首章句,知行脱节,而要“暗修积学”,知行合一。“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世变弥殷,止有读书明理,耕织治家,修身独善之策。”强调学习明理、修身独善的道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吴麟征把读书作为获得知识、提高修养的途径放在首位,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他要求子孙从小读书知礼,不能做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更不能让一些繁琐的礼节和过度的应酬消磨时光,而应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出谋划策,以有益于民生社稷。

二、齐家睦邻

家庭是国家的基层组织,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团结,家庭与家庭之间友好共处,整个国家就可安宁,整个社会就会太平。所以,治家不止是关乎一个家庭的小事,更与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这正是“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结论所在。

关于“齐家”,吴麟征明确提出“家业事小,门户事大”,认为门风比家业更重要,那么如何树立良好的门风呢?他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勤俭持家。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平常百姓,还是达官贵族,无不在家训中反复叮嘱家人尚节俭、戒奢糜。吴麟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反复强调要节俭,这在《家诫要言》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收敛节俭,惜福惜财”,“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世变日多,只宜杜门读书,学作好人。勤俭作家保身为上。”吴麟征在告诫家人节俭的同时,还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反对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诗酒声游”的不良习气。他甚至还改变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先后顺序,向儿子灌输“农桑根本之计,安稳着数,无如此者”的农本思想,这在尊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的确是了不起的见识。

其二,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兄友弟恭,亲睦家齐,不能“厚朋友而薄骨肉”。要处理好家族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谦以下人,和以处众”,不要激化矛盾,通过谦退来化解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要处理好与乡亲邻里之间的关系,“无得罪乡人”,与乡亲和睦共处,体恤孤寡,救难怜贫,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三,吴麟征还对儿子的婚姻提出要求:“只择古旧门坊、守礼敦实之家,可无后患。”他认为婚姻之事也是关乎家族命运的大事,最好门当户对,找一个守礼敦实的亲家,一者对家族名望没有损伤,二者彼此了解,互相信任,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就不会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经邦济世《家诫要言》成书于晚明,当时内忧外患层出不穷,社会动荡不安,处处弥漫的是末世的衰颓感。玩世不恭、醉生梦死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在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下,身居朝廷要职的吴麟征提倡“远大之图”“英雄之气”这些积极向上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显示了其高远的识见。

其一,立大志。吴麟征告诫子弟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要有超越精神,求名当求万世名,“竹帛青史,岂可让人”。如果只知“琐琐萦怀”,着眼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会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更不会产生大的气象。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虚度一生。

其二,重躬行。光有大志还不够,还要将之转化为行动。吴麟征强调“世事要练习”,不能皓首穷经,要经世致用:“汝辈碌碌事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