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3:55:03

点击下载

作者:寒冬 编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史话

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史话试读:

前言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南海区域指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包括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

南海诸岛的名称最早来源于中国,先秦古籍中已有记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这些名字开始流行。如“涨海”、“珊瑚洲”、“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七洲洋”等都是古代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别名。中国政府早已对南海诸岛命名并正式公布,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古代海南岛渔民的俗名,后来被国外广泛使用。如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永兴岛,海南岛渔民叫做“巴注”(即“会有”的谐音,指这里肯定会捉到鱼的意思),西方人根据发音把它翻译为“paxo”。

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线,也是南海周边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条航线犹如无形的纽带,把南海周边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至迟自唐宋以来,南海周边的国家和人民就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具有共同的命运和利益。进入近代,南海又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南海周边的国家和人民同样遭受着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先后走上独立的道路,迎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

历史上南海区域各民族在地缘、血缘、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无法割断的联系,其历史演变有着惊人的相似。从地理上看,南海区域是一个以海洋、岛屿、江河、山脉为纽带连接为一体的地理单元,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很早以前就相互往来,共谋生存。早在汉代,中国就与马来半岛国家有了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马来半岛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交会地点。明朝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和文化交流使中国与南海周边的联系达到鼎盛。南海区域由若干小经济圈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区域经济圈,并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太平洋与其他地区联系起来,成为全球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迁移、融合,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血缘关系、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内各地区各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传统日益表现出高度相似性,这从东盟10+3机制和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可见一斑。

南海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海史是一部南海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是一部南海人民共同奋斗、开发建设南海的历史,是一部海洋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本书以时间为轴,主要讲述各时期南海区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南海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保卫南海以及相互交流的光辉历程。一、南海早期历史

南海区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直到公元16世纪,西方殖民者入侵,才打破了它传统文明的历史进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南海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1.民族起源

南海区域主要有三大语族(语系),分别是南岛语族、南亚语族、汉藏语族。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聚集地,至少有300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这些民族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学术界根据大量的考古学、人类学和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南海地区多民族的形成,主要是从北向南多次迁移来的蒙古人种和东南亚原始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蒙古人种是中华民族原始祖先的一支;东南亚原始民族主要有尼格里陀人、赛诺族人和马来人,他们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人类——爪哇直立猿人演变而来的。

远古时期,人类处在采集、渔猎的原始生活状态,天然果实和野生动物是那个时候人们的基本生活来源。为了生存或者逃避各种灾难,人类不得不经常迁徙。大约在4万年前,蒙古人从广袤寒冷的中国北方地区不断向南迁移,经过长途跋涉,其中一部分人来到南海地区。南海大部分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容易生存。这些南迁的蒙古人就在平原、三角洲、森林和山区定居下来,他们和当地人民共同生活,相互通婚,繁衍生息,逐渐融合成为诸多的新民族。2.文化遗存

由于南海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潮湿,东西不容易保存,因此遗留下的古代文物不多。关于民族变迁的重要考古遗存有:陆地部分是云南元谋人遗址、广东马坝人遗址、和平文化遗址、北山文化遗址和朗龙连文化遗迹;海岛部分是爪哇直立猿人遗迹、沙捞越文化遗迹和吕宋文化遗址。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大约在距今170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迹。马坝人稍晚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遗迹。马坝人是越人最早的先祖,最初生活在广东北江河谷的狮子岩洞中。他们经过西南陆路和东南海路,逐渐迁移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成为东南亚的主要民族——越族。与中国相邻的中南半岛,也叫陆地东南亚,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在越南的谅山新文地区,叫做“和平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迹。马来群岛,也叫海岛东南亚,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猿人,大约距今100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更多,大多是在6000-2000年前,有代表性的如越南的北山文化遗址,泰国甲米府朗龙连文化遗迹、马来西亚沙捞越文化遗迹、菲律宾吕宋岛的文化遗址等。铜鼓

在现存的古文化遗迹中,发现许多石器、陶器和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相似,具有代表性的有段石锛、印纹陶和铜鼓。有段石锛是新石器时期,在中国长江中南部、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广泛使用的工具,中南半岛也发现类似的石器。印纹陶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这是古代江南、华南地区居民百姓普遍使用的一种原始陶器,因其在表面上拍印各种纹饰、几何图案而称为印纹陶。在中南半岛的文化遗迹中,也发现许多这种印纹陶。铜鼓是南海地区民族最常见、流行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一种宗教祭祀活动用具。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南方地区和中南半岛的居民就相互往来,这些手工技术是他们相互交流的结果。3.国家兴起

南海地区最古老的国家是中国,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1世纪,华夏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岭南地区相对比较落后。为了开发岭南,秦始皇从中原地区迁移大批人口到岭南,并设置桂林、南海和象3个郡。秦始皇画像

秦朝末期,农民起义不断,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乘机起兵,建立南越国。南越国存在70年,表面上臣服中国朝廷,暗地里我行我素。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10万大军征服南越,并将岭南重新划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和越南北部。汉朝政府十分重视对南方地区的经营,为了和南海各国开展朝贡贸易,汉武帝时期开辟了一条从中国东南部沿海到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航线,后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当时从亚洲陆地到西方的唯一海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南海地区的相互沟通,促进了南海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南海民族融合的步伐。

南海是贯穿东西方的海上要道,由于古代交通运输工具不发达,人们被海洋阻隔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彼此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南海的古代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和不平衡,不同地方之间的差距很大,有些已经进入君主帝制时代,有些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例如公元1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君主制国家——宋朝的时候,吕宋岛刚开始建立国家。

大约在公元1世纪,在东南亚地区的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以及海陆交通要道上,先后出现了若干个国家。

扶南国(今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兴起的、势力最大的国家。扶南国位于湄公河三角洲,扼守中南半岛东南角,三面环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南部的暹罗湾(即泰国湾)和克拉地峡是古代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地区海陆联运的中转站。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盛产水稻,海上交通和贸易发达,为扶南国成为东南亚地区强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扶南”就是山王之国的意思,它的第一位国王是女人,名字叫柳叶。在与南部一个部落国家的战争中,柳叶被打败,被该部落酋长混填娶为妻子,扶南国进入了混氏时代。混氏统治时期,扶南国的领土有所扩大,他的7个儿子分别受封7块土地。公元2世纪,混氏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王位,由于年幼无知,国事被掌控在大臣范蔓手中。范蔓精明能干,大家推举他为王,于是扶南国进入范氏统治时代。范蔓在位期间,对内大力推行改革,整顿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兼并邻近小国,同时积极发展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因此,范氏统治时期,扶南国的国力最强盛。

公元6世纪开始,扶南国逐渐走向衰落,在它的北部地区兴起了另一个国家——真腊。不久真腊又一分为二:北部叫陆真腊,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天的老挝;南部叫水真腊,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柬埔寨。吴哥王朝是真腊最辉煌的时期,著名的吴哥窟文化就是这时候建立起来的。真腊通过战争兼并周围的国家,版图迅速扩展西至湄公河上游,东临大海,北进老挝中部,南抵马来半岛中部,范围大约包括现在的泰国、越南、缅甸、老挝和马来西亚的一部分,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吴哥窟

由于多年战争,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内部起义,外患不断,国力逐渐衰弱。13世纪时,真腊再次分裂:东部地区的占城宣布独立,西部地区成立素可泰王国。后来,占城和素可泰王国经过战争不断扩张,分别成为今天的越南和泰国。大约15世纪,真腊将首都从吴哥迁到金边,称为柬埔寨王国,但它的领土面积只剩下吴哥时期的一半。

随着扶南帝国的衰落,马来群岛兴起若干古国,其中最大一个是室利佛逝,它曾经是东南亚地区的海上强国。室利佛逝位于苏门答腊岛,扼守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犹如左右臂膀伸展在它的两边,因此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易主比较频繁。室利佛逝之后,马来群岛相继出现三佛齐、满者伯夷、巨港(旧港)、满剌加(马六甲)等王国。满者伯夷是古代东南亚最后一个大帝国,后来又分成若干国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南海东部的菲律宾群岛在地理位置上比较独立,其文明进化相对缓慢,6世纪时还处于氏族社会,11世纪才兴建国家。12世纪时,中国元朝旅行家汪大渊在游记《岛夷志略》中,就有关于菲律宾群岛的记载。根据汪氏的描述,在麻逸、猫里雾、苏禄等地已经有华侨居住,他们大多来自福建沿海地区,有些菲律宾人也到过中国并以此为荣,说明中菲两国很早就有通商往来。

菲律宾原来不叫这个名字。1521年,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南美洲横渡太平洋,准备到南海寻找传说中的香料群岛。因为航向偏差,结果来到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麦哲伦被岛上土人杀死。第一次来到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殖民者以为重大发现,给它命名为“圣拉扎罗群岛”。1542年,又以国王菲利普的名字,改为菲律宾,据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二、海上交通

南海地区主要以岛屿、半岛组成,水是彼此间联系的天然之“路”,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俗话说靠海吃海,古代南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是以海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捕捞、水稻种植、造船、海上运输和海上贸易是它们的传统行业。因此,南海地区自古以来海上交通比较发达。1.南海古船汉代楼船

南海地区是世界造船中心之一,木帆船的制造和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世纪,中国甲骨文(象形文)“舟”字就写成船的形状。“舟”是最初对木帆船的称呼,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学会造船了。随着铁工具的使用,木材加工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人们可以造出更大、更好的船只。大约在公元前4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帆船不仅用于作战,而且用于商业活动。《诗经》中就有“舟人之子,熊罴是裘”诗句,意思指船人很富有。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期,帆船已经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中国已经可以造出楼船,如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岭南时,使用的战船就是可乘坐几百人的楼船,数量也相当可观,一次性投入达2000艘。当然,战船要求往往高于商船,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制造水平不相上下。商用帆船已经使用四帆,一般能载600-700人,能够进行远洋航行,最远可以穿越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东岸。古代帆船

公元9-15世纪,是南海地区帆船制造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帆船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广东、福建、浙江、苏州等地成为主要的造船中心,官船、民船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人们对木船的选料,已经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如苏木被证明是最好的造船材料。缝合法、水密舱、龙骨、金属锚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帆船制造,使船体更加坚固,抗风、吃水和续航能力大大提高。罗盘(指南针)已经运用于航海,使远洋航行更加准确、安全。当时中国已经能够造出乘坐上千人、可在甲板上驰马、养猪、酿酒的远洋贸易帆船。远洋帆船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加,按式样分有楼船、车船、纵帆船、四角帆船、双体帆船、多桨帆船、蟹钳帆船等;按产地分有沙船(江浙)、福船(福建)、广船(广东)等。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的帆船三分天下,其中以中国帆船影响力最大,欧洲人对此久闻大名,称中国帆船为Junk,中文翻译叫戎克。尽管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帆船的载重、规模和数量,一度使中国的民间帆船制造出现倒退现象。但官船制造依然繁荣,否则怎么能够造出远航阿拉伯海的船只?据说当时从南海到阿拉伯地区的帆船,到印度洋之后一般都要换上印度船,因为中国船太大了,穿过阿拉伯海峡不方便,而印度船比较小,便于通航。郑和下西洋把造船业推向新的高峰。郑和船队乘坐的福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木帆船。以船队的旗舰,即郑和的座驾——一号宝船为例,长138米、宽56米,载重约7000吨,排水量15000吨,船上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仪——罗盘,还有若干艘应急用的挂船。欧洲人能够造出同样的大帆船,则是在300年后的事了。

16世纪,更路经开始用于航海。更路经也叫更路簿或海道针经,是南海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海上航行指南。它以口头或者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在海南岛、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广泛使用。在没有卫星导航系统的时代,更路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的航海活动更加安全可靠。

16世纪以后,欧洲的帆船陆续来到南海。船的种类越来越多,名字越来越洋气,比如英国著名航海家库克船长横渡太平洋使用的帆船叫做Adventure,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帆船叫做Armada。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爆发,在机器制造的推动下,造船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19世纪初,钢船、汽船相继产生,宣告了木帆船辉煌时代的结束。除了在北部湾等近海还有一些帆船继续用于运输之外,南海地区传统的商业帆船基本被欧洲的近代化轮船所取代。2.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南海地区人民相互之间沟通的海上航线,也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交通线路。这条航路的开辟,与中国丝绸运输和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和丝织技术的国家,战国时期,江浙一带已经生产出精美华丽的丝绸品,而且还传播到阿拉伯和欧洲一些国家。从汉代开始,中国的丝绸成为主要的出口商品,运输丝绸的交通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朝时期,分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天山以南,到达阿拉伯地区的安息(波斯,今伊朗)、地中海的大秦(罗马)帝国。海路从中国东部或南部港口出发,向北到百济(朝鲜)、日本,向南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及地中海沿岸。

海路经过多次开拓,逐渐形成四条航线:黄海航线、东海航线、南海航线、太平洋航线。黄海航线从山东半岛的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起航,经过渤海,可以到朝鲜,或者日本九州、大阪一带;东海航线从楚州(今江苏淮安)、扬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漳州起航,向北直达朝鲜、日本各地,向南可到东南亚地区;南海航线从番禺(今广州)、徐闻、合浦起航,可到东南亚各地,又穿越马六甲海峡,可到印度半岛、斯里兰卡、阿拉伯地区、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部地区,或者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到达欧洲;太平洋航线从泉州、漳州起航直达菲律宾马尼拉,再横渡太平洋可到墨西哥、秘鲁、智利、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可见,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从中国沿海通往世界各地的环球航线,也是2000多年来几乎没有中断、至今依然使用的最古老的海运线路。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唐朝中期之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外传的主要通道。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征服岭南叛乱之后,派遣使者携带黄金、丝绸等礼物,从徐闻出海,通过海路到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国古籍《汉书·地理志》保存了这条海上航线的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自此兴起。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从广州出发,除了到达东南亚各地、南亚诸国,还可以经过波斯湾到达阿拉伯地区,通过红海到达地中海地区,最远可以到达非洲东部。中国古籍《新唐书》中把它称为“广州通夷海道”,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远、最繁忙的海上交通航线,它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广州通夷海道示意图

古代中国丝绸出口的最大消费者是罗马帝国,但是长期以来,安息凭借着扼守东西方交通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垄断了丝绸贸易,他们随意抬高价格牟取暴利,对最大生产国中国和最大消费国罗马极为不利。因此,中国和罗马早就想寻找一条绕过安息的海上通道。公元97年,汉朝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探索中国和大秦之间的海上航路,但没有成功。公元166年,大秦成功开辟了一条经南海直达中国的海上航线。之后,通过这条海上航线的丝绸贸易越来越多。波斯不甘失去丝绸贸易垄断权,不惜诉诸武力,与罗马在陆上丝绸之路上展开了长达20年的战争。公元8世纪,大食(阿拉伯)帝国灭掉波斯,打败唐朝军队,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垄断丝绸贸易。此时,中国内部发生安史之乱,中原动荡,陆上交通几乎陷入瘫痪。因此,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主要通道。

唐代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已经能够制造乘坐六七百人、载重量上百吨的大海船,船体坚固耐用,抗风能力大大增强,航行时间也大大缩短。西汉时期,从广州到印度地区需用一年时间,如果遇上风暴,说不定几年都回不来。唐朝时期,同样的航程仅用50多天,而从广州到波斯湾地区只需3个月。载重量大、航程较短、成本较低等海运优势是陆路运输无法比拟的,即使交通运输工具发达的今天依然如此。与北方寒冷天气相比,南海地区各个港口不受季节影响,几乎可以全年通航。唐代中国社会经济繁荣,东南地区是丝绸、陶瓷主要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因此,唐朝时期大力发展南海海上交通的主客观条件进一步完备,“广州通夷海道”应运而生。

宋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为中国和外界交往的唯一通道。除了海运的优势之外,还因为宋代以来,北方地区终年战乱,朝廷迁都南方,百姓大量南迁,以及唐朝以来东南沿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海外贸易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宋元明时期,中国是世界船舶制造大国,明州、泉州、广州是闻名世界的造船中心,远洋航线上几乎都是中国的船舶。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最远可以到达非洲北部和东南部地区。15世纪时,西方人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局面,开始了环球航海探险。西班牙冒险家先后占领墨西哥和菲律宾,为了从中国获取丝绸等日用品,开通了太平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环球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多代的发展而成为环球航线,它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造船、航海技术、社会经济、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状况。海上丝绸之路代替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3.更路簿《更路簿》是古代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它通过口述记录或者手抄而世代相传下来,为每家船主必备、每位出海人必熟的“祖传秘笈”。《更路簿》因版本不同名称各不相同,也叫《更路经》、《航海针经》、《水路簿》、《西南沙更簿》、《顺风得利》、《定罗经针位》、《海道针经》等。

更是古代中国人计算航程的单位,路是航向。其测量方法是以木片投到海里,人从船头走到船尾。如果人走到一半,木片已经到船尾,说明水流速度比较急,约为60海里。反之,如果人已经走到船尾,木片才到一半,约为30海里。一般一更的时间以烧一炷香为准,也有用滴水或者沙漏方法计时。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航程,知道到达某地,向何处进发。在现代卫星探测定位导航系统出现之前,这种方法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明,即使今天依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更路簿》大约从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出现,据传最早由海南岛文昌县渔民发明,后流传到沿海各地并普遍使用。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着一本海南潭门镇老渔民苏德柳献出的《更路簿》,据苏老先生说,这是他13岁时从文昌县渔民那里抄来,15岁开始就到西沙南沙捕鱼。《更路簿》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从海南岛到西沙、南沙各岛礁的航线和航程,以及航行中的注意事项,其中涉及十分丰富的天文、地理、航海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海南岛渔民使用的更路簿《更路簿》中记录许多南海诸岛名称,其中约有一半来源于海南渔民的俗名,被称为南海诸岛琼人俗名或土名。南海诸岛琼人俗名大多以文昌话命名,例如,环礁叫做“筐”或者“圈”。被水道分割的暗礁和岛屿叫做“节”或者“孔”,如费信岛、马欢岛叫做“罗孔”,五方礁叫做“五孔”。“罗”即“两”的意思,“罗孔”即礁环上的两个岛屿;“孔”即“方”意思,“五孔”即礁环上五个暗礁地方。还有牛车英(牛车轮礁)、巴注(永兴岛)、无乜线(无乜礁)、咸且(咸舍屿),都是以地道的文昌话读音命名的。“英”是“轮子”的意思,形容岛礁像牛车的轮子一样圆圆的;“巴注”是“会有”的意思,指这里会有鱼;“无乜”是没有什么的意思,指这里没什么鱼;“咸且”为“咸涩”的谐音,是吝啬的意思,指这里海产太少。

海南岛渔民首创《更路簿》,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是沿海居民悠久的远洋捕捞历史和丰富的航海经验总结。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西北穿北部湾与越南一水相连,东部、南部是浩瀚的南海,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文昌位于海南岛东北角,东连南海,北望琼州海峡,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其中文昌最北端的铺前紧贴南海,地形险峻,水流湍急,水流速度仅次于英吉利海峡,被称为急水门。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副司长班思德在《中国沿海灯塔志》中,将它称为“中国领海中最危险的地方之一”。民间相传有水妖海怪,是海难频发之地,滩头上到处散落着帆船的烂木碎片,当地人称作“木烂头”。明朝天启五年(1625),礼部尚书王弘诲率众向皇帝奏请,在七星岭主峰上设立一座高20米的斗柄塔,用于镇妖和引航。斗柄塔建成之后,过往船只有了航标,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文昌人也把“木烂头”改为“木栏头”。近代琼州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往来琼州海峡的轮船大大增加,对航海的安全要求提高。光绪二十年(1894),在木栏头设立两具灯浮(航标),1954年设立导航灯标,1995年修建成现代化的灯塔,塔高72.12米,灯光射程25海里,塔内设有先进的船舶识别与管理系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高的现代化灯塔。

海南岛东部海域就是穿越南海最危险的一段航道——七洲洋和万里石塘。考古发现的古代沉船大多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一带,有些学者估计这一带海域的沉船可能超过2000艘。至今海南渔民出海打鱼,偶尔还捞出一些陶瓷碎片。七洲洋在文昌的东部海域,这里暗礁星罗棋布,急流汹涌澎湃。七洲洋偏东方向的万里石塘更加惊险,史书称船一旦迷路进去,基本上是有去无回。坊间传说这里有个“鬼哭滩”,凡船只经过时,就有千百只各种各样的水鬼——无头鬼、独臂鬼、独脚鬼围在船边哭叫纠缠,渔民要备好许多饭团投喂它们,否则无法通过。文昌人至今有过节做“笠”的习俗,“笠”是一种用椰子叶编制包裹、加盐调味蒸熟的饭团,容易保存,一般供出远门的亲人路上食用。渔民们远洋捕捞,一走就是数天,备上几个笠充饥,碰上这些海里的饿鬼也好打发打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当地习俗,逢年过节、亲友拜访时,专门做来送礼,有吉祥好运之意。

南海地区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渔民很早就在南海捕捞和生活。据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中国渔民在岛上居住。海南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文昌铺前港在汉代已经开通到南洋的航线。文昌地瘠民贫,当地居民很早就下南洋谋生,捕鱼、海上贸易是他们的主要职业。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渔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航海知识。史书记载,自从中国和南海各国开展朝贡贸易以来,海南岛就担负着伴护贡船贡使的任务,航行中必由当地渔民引路。《更路簿》曾经为无数过往南海诸岛险地的船只指点迷津、引路护航,它凝聚了古代海南岛渔民非凡的勇气和高度的智慧,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中外学者研究南海问题十分珍贵的“活字典”,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南海神庙

海神崇拜是出海人的传统风俗,在靠海为生的沿海地区,祭祀海神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从民间到官方都不例外。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珠江北岸,是古代帝王祭祀海神的场所。南海神庙大门

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南海地区的相互往来日渐频繁,海上贸易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元594年,隋文帝采纳大臣的建议,决定在重要的出海口建两座海神庙,一座是浙江会稽县的东海神庙,一座是广州的南海神庙。南海神庙里供奉着水神祝融,航海人临行前必拜以祈求保佑。唐天宝十年(751),唐玄宗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并举行隆重的封爵加冕仪式。“广利”就是广招天下财利的意思,因此祝融既是海神,又是财神,地位最尊贵。每到扬帆出海的季节,南海神庙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人们来这里祈求海神保佑,风调雨顺,海不扬波,天下太平,财源广进。历代帝王都派人参加祭祀,出海商人和来广州的外国使者也经常到南海神庙拜祭。

南海神庙是目前中国唯一保持完整的海神庙,1957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神庙内至今保存着45块唐、宋、元、明、清诸代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称。碑刻内容记载历代帝王对南海神的加封祭祀情况,碑文均由历代著名文人墨客所题,其中最醒目的是“海不扬波”和“万里波澄”。神庙里还供奉一座塑像,是印度使者达奚司空。传说唐朝时,达奚司空随帆船来到广州,在南海神庙祭拜之后,又亲手将带来的两颗波罗蜜种子种下。当他准备返程时,才发现所乘坐的帆船已经开走——原来粗心的伙伴将他落下。他十分伤心,成天站在大海边眺望,希望有朝一日大船能把他带回故乡。人们根据达奚司空的故事,给他的塑像起了“番鬼望波罗”的名字。“番鬼”广东话指外国人;“波罗”是梵语“彼岸”的意思,“蜜”指以智慧到达的意思。因此,南海神庙也叫波罗庙。中国农历2月11-13日,是传说中的波罗诞期。每年这个时候,广州就举行隆重的波罗诞庙会,珠江三角洲、东南亚地区超过10万人前往参加庙会。波罗诞庙会至今已有1000年以上历史,是广州最大的民间庙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南海神庙见证了南海丝路始发港和东方国际贸易中心——广州的繁荣兴旺。三、古代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地区极广,它跨越六海两洋: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连接在一起,通过贸易、文化交流的方式,东西方文明相互融汇、相互促进。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沟通南海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连接南海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外交之路、友谊之路。1.朱应、康泰出访

朱应是三国时期吴国宣化从事,康泰是吴国中郎。公元244年,孙权派他们出访扶南国(今柬埔寨)等东南亚各国,这是中国使节第一次访问东南亚国家,开启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外交历史的新篇章。此后,中扶两国使者往来密切,至六朝时达到高潮,扶南国王先后20多次派遣使者访问中国。朱应和康泰在扶南国居住长达20年,对中扶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带去中国的先进文化,改变了当地社会生活面貌。如在扶南国期间,他们发现该国虽然是当时东南亚的强国,但是社会生活还比较落后,人们不会织布裁衣,男人有裸体习俗。于是,朱应、康泰就向国王建议,并教他们用布做成简单的围服,即现在东南亚一带男人的传统服装——纱笼。朱应、康泰还到扶南各地和周边国家进行访问,据说他们亲眼目睹和从旁了解的国家达上百个之多。回国后,他们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写成了《扶南异物传》和《吴时外国传》,这是中国人关于南海史地最早的实地考察文献。可惜已经失传,今天,人们只能从其他历史文献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2.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5),原姓马,字三保(也叫三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祖父和父亲都是伊斯兰教徒,曾朝拜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马和10岁时,被带入燕王朱棣的藩邸为内侍,因在燕王靖难中,神勇救驾,立下赫赫战功。马和博得朱棣的信任,被赐姓郑,升为内官监太监。朱棣当上皇帝(永乐1403-1424)之后,就开始筹划下西洋的行动。皇帝的信任、伊斯兰教背景、掌握一定的天文和航海知识、做事沉稳,使郑和成为实施永乐大帝海上梦想的首选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不是现在指欧美地区的意思,而是泛指东南亚地区,还包括印度洋海域和阿拉伯半岛。明朝后期,才比较明确地以文莱为划分东西洋的界线,以西称西洋,包括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和爪哇岛;以东称东洋,包括菲律宾群岛。郑和石雕像

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整整28年中,郑和先后七次奉命下西洋。根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船队是从江苏南京太仓刘家港起航,从福建长乐出大海。第一次下西洋的宝船62艘,官兵随从27000人。以后每次下西洋几乎都一样,官兵数万人、宝船上百艘。根据当时的描述,船队“维绡挂席,际天而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可谓浩浩荡荡,气势庞大。他们总共到过37个国家517个地方,活动区域包括东海、南海、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非洲东部地区。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创下世界远洋航海历史的多项之最:比哥伦布沿大西洋航行到达美洲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全世界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热情经久不衰,英国退役海军军官、郑和研究专家孟席斯的研究,更是把郑和下西洋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孟席斯花了14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实地考察,写成《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他认为,郑和船队是最早完成环球航行并绘制第一张世界地图的船队。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下表说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和活动地点: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查找失踪的建文帝;二是扩大中国政治影响,促进对外交流;三是追缉逃逸国外的海盗。

无论如何,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于加强东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和东非等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国的经济文化以及航海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郑和的船队每次出访都携带大量丝绸、陶瓷、茶叶、中草药、字画、金册、金印和钱币,回程时带回各种各样的外国产品,包括木材(用于造船)、香料、珍珠、玛瑙、玳瑁、象牙、犀角和药材等土产奇珍。郑和下西洋后,中外贸易的品种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单单进口物质就达到16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南洋地区的土产,最多是胡椒,从而刺激了爪哇、苏门答腊的胡椒产业发展,万丹、巨港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的香料贸易中心。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郑和每次从国外回来的时候,都有大批外国贡使、国王跟随来访中国。等到下次出访的时候,船队再将这些使者送回去。最多的时候一次同时有19个国家的贡使跟随,总人数多达1200人,如此规模庞大的使团同时来访,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属罕见。中南半岛的占城(今越南)是郑和每次下西洋的必经之地,双方往来更加频繁。满剌加(马六甲)国王还亲自出任团长,率领一个540人组成的外交使团来访问中国。明英宗(1457-1464)还把自己的女儿、连同500个侍女嫁到满剌加王国,从此中马两国人民结缘,关系更加亲密。马六甲海峡也因为有中国的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和繁荣。郑和下西洋后,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国家逐渐增加,把伊斯兰国家、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传统友谊推向新的高度。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

由于下西洋耗资巨大,导致国库空虚,因此,郑和之后,中国政府再也没有举行大规模的出洋活动。盛极一时的中国海上船队也因此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殖民者的环球航海船队。

有关郑和下西洋留下的资料寥寥无几,其中最宝贵的实物资料是五块石碑,它们分别是:南京太仓浏河《通番事迹碑》、南京静海寺《天妃宫碑》、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斯里兰卡《布施锡兰山佛事碑》和印度古里《首航古里纪念碑》。在郑和下西洋船队的造船中心——南京,建立了宝船纪念馆。600多年前,浩浩荡荡驰骋海上的郑和宝船是如何建造,至今依然是个谜。现在,海外各国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依然广为流传。东南亚许多地方都有以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庙堂和宫殿,像马来西亚的三宝城和三宝井,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和三宝洞,泰国的三宝宫。各地都把传说中郑和船队抵达该地的日子定为三宝节,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向三宝像顶礼膜拜,祈求保佑平安。郑和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神的象征!郑和的随员马欢、费信和巩珍以其亲身所闻所见,撰写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等著作,详细记录了所到之处的国情、民风和贸易情况,以及大量天文、地理、航海方面的知识,成为研究相关问题十分难得的资料。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已经遥远,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和三宝遗迹,又勾起人们对当年情景的怀想。印度尼西亚三宝垄3.华侨下南洋

华侨指在国外定居并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就称为华人。根据有关部门2000年的统计,全球华侨华人大约3500万,其中80%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华侨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也就是常说的南洋,所以华侨出国往往叫做下南洋。

第一个华侨是谁?什么时候出国?目前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传说先秦时期,就有中国人经过陆路、海路到朝鲜和日本。《史记》上记载,公元前1122年,武王灭殷,箕子不愿意臣服周武王,便率领他的国民移居到朝鲜。现在朝鲜境内存有箕子陵、箕子井等古迹,箕子教朝鲜民众养蚕耕田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史记》还记载: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派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丹。其实,世上哪有长生不老药,徐福根本不可能找到,又怕回来不好交差。相传徐福干脆乘船入海,东渡日本,定居于今歌山县、新官町县一带,现今日本还有徐福墓、徐福村。有日本学者考证,日本境内发现的铜剑、铜铎,与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铜器工艺如出一辙,以此推论秦朝时期已有华侨定居日本。如果这些推论成立的话,箕子、徐福及其随员就是最早的华侨了。

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外交流渐渐增加,中国人出国机会越来越多。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明确记录了汉朝译使陪伴贡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东南亚、印度洋东岸国家的情况。民间交流往往早于官方,官方交流又促进民间交流。由此可知,汉代已经有华侨定居东南亚地区,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人数、分布地点和生活状况。

唐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对外交往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唐朝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立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市舶使。广州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航运和贸易中心。那些往来于南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帆船云集广州,就像候鸟一样,冬去夏归,络绎不绝。每年东北季风吹起的时候,大批装着中国货的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东南季风吹来的时候,它们又满载而归。南海诸岛、印度洋周边、阿拉伯和地中海沿岸等世界各地的商家接踵而来,在这里开店设点,逐渐形成一些外国人聚居点——“番坊”。有些经常在中国做生意或者传教的外国人,干脆长期居住在中国,当时人们把外国人定居中国的行为称为“住唐”。9世纪时,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东游记》,详细描述了唐代广州海外贸易的盛况。他说,当时在中国常住的外国人口已有数十万,广州最多,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攻入广州时,居住在城里的外国商人在战乱中被杀,这些外国商人包括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可见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此外,唐朝时期,有些中国人因工作需要常住国外,被称为“住藩”,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华侨。这些“住藩”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洋地区,主要是那些交通便捷、商业繁华的港口城市或者货源地,如马来半岛的马六甲、苏门答腊岛的巨港、爪哇岛的万丹等地。由于唐朝在国际上拥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华侨被称为唐人,华侨聚居地叫做唐人街。

唐朝时期许多到过南洋的贡使、商人、宗教人士和游客撰书立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